精神解放个性舒展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琴曲),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朓的诗,郦道元、杨炫之的写景文,云岗、龙门壮伟的造像,洛阳和南朝的闳丽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因为乱世太长 ,社会心理情绪转向内化,思索人自身以及从自我角度看人与世界的关联,文学史人学,不是治理之学和蒙混之学,关照人、关照个体与生命的思想和文艺出现,因此是文史的自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深刻地影响了文人的心态与精神风貌,同时也影响到整个文学创作的主题、题材与作品的基调。因为战争造成的大量的人口死亡,使心灵敏感的文人普遍地感受到了人生命的脆弱、命运多变难卜,人生祸福无常以及生命个体面对多变的时代的无能为力,于是,我们便在魏晋南北朝文学里看到了一些集中的文学主题,如生死主题、游仙主题及隐逸的主题。在乱世之中,文人的生活方式表现为或慷慨悲歌、或任诞放达、或及时行乐,追求声色,而文学风貌也呈现出或梗概多气、或隐约曲折、或绮丽华靡的特点,这些都和特定的时代背景相关。这一时期在哲学思想领域的特点是,思想活跃,各种思潮纷纷兴起。简而言之,可概括为儒学衰微、玄学兴起,佛、道二教广泛传播。 自从汉武帝始,儒家思想作为一种官方意识形态一直居于支配地位,汉末黄巾起义动摇了两汉数百年间儒学独尊的地位。曹操提倡法治,用人唯才,而选拔“不仁不孝,而有汉国用兵之术”(《求逸才令》)的人,则加速了儒学的衰落。儒学的地位一旦打破,人的思想一旦从桎梏中解放出来,于是便出现了思想界的活跃局面,各种“异端”思想便流行起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大一统集权政治的衰落,传统儒家文化和经学统治的松动、长期稳定的家族地位,支离破碎的社会格局,纷乱无序的社会现实,使曾经有权的,有钱的,有文化的等一些特殊阶层自然而然的开始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本体的探寻与思考,这就是所谓的“人的觉醒”。这种“人的觉醒”虽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集团中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它无论如何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进步。 这时代以前——汉代——在艺术上过于质朴,在思想上定于一尊,统治于儒教;这时代以后——唐代——在艺术上过于成熟,在思想上又入于儒、佛、道三教的支配.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人心里面的美与丑.高贵与残忍、圣洁与恶魔,同样发挥到了极致.这也是中国周秦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一些卓超的哲学天才——佛教的大师,也是生在这个时代.这是中国人生活史里点缀着最多的悲剧,富于命运的罗曼司的一个时期,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朝分裂,酿成社会秩序的大解体,旧礼教的总崩溃、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艺术创造精神的勃发,使我们联想到西欧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这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彩色的一个时代.但是西洋“文艺复兴”的艺术(建筑、绘画、雕刻)所表现的美是秾郁的、华贵的、壮硕的;魏晋人则倾向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的美,晋人的书法是这美底最具体的表现.这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世说新语》一书记述得挺生动,能以简劲的笔墨画出它的精神面貌、若干人物的性格、时代的色彩和空气.文笔的简约玄澹尤能传神.撰述人刘义庆生于晋末,注释者刘孝标也是梁人;当时晋人的流风余韵犹未泯灭,所述的内容,至少在精神的传模方面,离真象不远(唐修晋书也多取材于它).要研究中国人的美感和艺术精神的特性,《世说新语》一书里有不少重要的资料和启示,是不可忽略的.今就个人读书札记粗略举出数点,以供读者参考,详细而有系统的发挥,则有待于将来.(一)魏晋人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在政治上先已表现于曹操那种超道德观念的用人标准.一般知识分子多半超脱礼法观点直接欣赏人格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桓温问殷浩曰:”卿何如我?”殷答曰:“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这种自我价值的发现和肯定,在西洋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事.而《世说新语》上第六篇《雅量》、第七篇《识鉴》、第八篇《赏誉》、第九篇《品藻》、第十篇《容止》,都系鉴赏和形容“人格个性之美”的.而美学上的评赏,所谓“品藻”的对象乃在“人物”.中国美学竟是出发于“人物品藻”之美学.美的概念、范畴、形容词,发源于人格美的评赏.“君子比德于玉”,中国人对于人格美的爱赏渊源极早,而品藻人物的空气,已盛行于汉末.到“世说新语时代”则登峰造极了(《世说》载“温太真是过扛第二流之高者.时名辈共说人物,第一将尽之间,温常失色.”即此可见当时人物品藻在社会上的势力).
据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索引粗略统计,1996——1997年发表的有关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论文大约有670篇左右,涉及了诗赋、散文、小说、文论等各个方面。兹择要予以概述。 一、总论 这两年发表从宏观角度研究该时期文学的论文约35篇。钱志熙《论中古文学生命主题的盛衰之变及其社会意识背景》论述了中古各时期社会意识中生命观念的交替变化对文学中生命主题的影响,认为中古汉魏六朝时代经历了三种文化类型,即两汉型、魏晋型和南朝型。由两汉社会的以非理性生命观为主流倾向转为魏晋社会的以理性生命观为主流的倾向,促使了个体生命意识的自觉,引发体验自身生命境界的矛盾和激情,使魏晋成为“浓于生命色彩的一个时代”。南朝时,佛教的非理性生命思想全面地被释放出来,并被文人群体普遍接受之后,魏晋式的生命情结被解开,文学中的生命情调因而淡化,甚至消失。〔1〕傅刚《论汉魏六朝文体辨析观念的产生与发展》梳理了从汉到南朝文体辨析的历史发展,认为文体辨析的学术渊源出自《七略》、《汉志》,汉人已有文体辨析的意识,魏晋时期文体辨析更为明晰而自觉了,南朝时期对纯文学文体辨析的认识更加深刻,更接受了文学的本质。〔2〕何新文《从〈诗赋略〉到〈文集录〉——论两汉魏晋南北朝目录的发展》,论述此期古代文学目录形成、发展状况,指出文学目录形式多样,成就突出,是综合性图书目录中的主要形式〔3〕“文学的自觉”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中长期讨论的一个话题,此期围绕该论题发表了一组文章。张少康《论文学的独立和自觉非自魏晋始》不同意鲁迅的看法,认为从文学观念的发展演进、专业文人创作的出现和专业文人队伍的形成,多种文学体裁在汉代的发展和成熟,汉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特点等方面看,文学的独立和自觉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它从战国后期开始初露端倪,到西汉中期已经相当明确。〔4〕刘晟、〔韩〕金良美也撰文对“魏初文学自觉”说提出质疑,认为鲁迅的论说不足为据,张少康的看法也不确切,争论文学的自觉始于何时亦大可不必,“对中国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的描述应回到体的范畴上进行”。〔5〕李文初则连续撰文认为中国“文学的自觉”始于魏晋,鲁迅的论述并未过时。〔6〕此外,孙明君的《建安时代“文的自觉”说再审视》对这一问题的滥觞和嬗变作了简略的回溯和描述,并认为建安时代士人心态与文学创作之情势异常复杂,它固然有与魏晋大系统的一致之处,但更有其属于自己的独特内涵与价值。〔7〕 二、魏晋诗歌研究 这两年关于魏晋诗歌研究的论文有250篇以上,主要集中在建安诗歌研究和陶渊明研究两个热点上。宏观研究方面,李建中《魏晋文学的人格生成》用人格心理学的方法解读魏晋文学,试图展示魏晋文学的心路历程。〔8〕王力坚《西晋文学与建安文学承传关系论》认为这两个时期的文学有一脉相承关系,“不仅是相似的时代特征与社会风尚等因素对文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西晋文人继承并发展了建安以来的文学观念与审美意识。”〔9〕钱志熙《魏晋“杂诗”》对魏晋时期的“杂诗”一类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认为“杂诗”在魏晋时期是一个独立的诗歌种类,它是魏晋文人抒情诗的代表性作品,比较充分地实现了自觉的抒情,虽名为“杂”,却体现了纯诗的精神。〔10〕 关于建安文学,刘刚《论建安诗风的时代性转换》从时代、政局及文化环境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方面论述了建安前后期诗风的转变情况〔11〕;汪春泓《颍川区域风习与建安文学》则从地域风习的角度探讨了建安文学形成的原因,认为颍川之士荀或、锺繇等代表的新思维对于建安文学有很大的影响。〔12〕孙明君《论曹操对原始儒学精神的诗化》认为曹操的诗歌第一次把原始儒学的天下意识与忧患意识注入诗的创作,开创了悲壮雄健的诗风和阔大雄奇的意境,从而使标志着中华民族理性觉醒的原始儒学精神转化为具有动天地、感鬼神之艺术魅力的诗篇,为中国诗史开一坦途。〔13〕缪军《走向心灵——曹植〈杂诗〉小议》指出,由于曹植生活环境、思想及感情变化,其诗表达方式由外向表现走向内心展示,由群体走向孤独,其作品充溢着内在的热情,富有生气和力度;曹植的悲剧是门阀制度严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居于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普遍悲剧,因此杂诗所表现的,不仅是他个人的心声,也成为后代诗人的共同主题。〔14〕 这两年对于正始名士的研究,重在从思想、文化和人格的角度进行论述,没有大的突破。西晋文学也是研究的薄弱环节,但曹道衡《陆机的思想及其诗歌》对陆机的思想品格和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论述,认为陆机在入晋之后,心理上与晋室的隔阂是次要的,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政局的稳定面前,他能够放弃成见,顾全大局,为晋朝效忠;陆机为司马颖尽力虽有过失,但不能说他是“倾仄”或“犯顺”。陆机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他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大抵自晋迄隋,多数人持赞扬态度,但宋以后,批评意见占了上风,这有其时代原因,不能因而忽视陆机诗歌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15〕柏松《潘岳:在超越与沉沦之间》对潘岳的人生轨迹作了描述,认为他在超脱与沉沦中的挣扎带有一种毁灭性的意味,而他的所作所为却被烙上了深深的时代的印痕。〔16〕张晓林《由自卑到超越的心灵历程——论左思的创作》认为仅从社会学去分析左思,难以真正理解他的创作,更难以探出其杰出艺术成就的原因,文章试图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去探明形成左思的性格和对世界的感受方式,他的审美趣味和文学成就,以及他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独特领悟的直接原因。〔17〕 对于东晋文学的研究,(陶渊明之外)有三篇文章较为突出,一是曹道衡《试论东晋文学的几个问题》,作者在文章中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们不想割断历史而是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文学的演化过程,那么,对于东晋这样一个历史阶级的文学,也应该适当予以注意。”文章征引大量的材料,说明“东晋不仅是一个民族大迁徙和南北分裂的时代,也是一个各民族和南北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时代”,“南北士族之间由矛盾而日趋溶合”,深深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东晋文学的变迁“不光表现在形式方面,更主要的应该说是在内容方面。文学内容的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思想界的变化。”文中还指出,东晋一代的山水散文已很盛行,而东晋的道教诗“和玄言诗一样,都是山水诗出现的先河”。〔18〕二是胡大雷《玄言诗的魅力及魅力的失落》,文章认为,“玄理与论辩玄理而产生的玄远超迈和面对美好自然心中的感发,此二者的相互融合构成了玄言诗的魅力”,玄言诗作者为了从诗中概括出哲理来,就不能让自然景物有太多的特殊性和具体性,“如何在不违背普遍性的同时而突出某方面的特殊性,就成为玄言诗实现魅力的关键”。但是,“在玄言诗中,主人公摆脱了‘情’的束缚而进入‘理’的领域翱翔”,“把人生各种各样的情感全以淡泊中和、逍遥自在的玄理内容来矫正”,这种“消失了人生道路的各种各样的情感而达到淡泊中和境地的诗”,就必然地流于“淡乎寡味”,失落其魅力了。〔19〕三是王力坚《山水以形媚道——论东晋诗中的山水描写》,文章认为“东晋人玄览山水以悟道,虽然有理性思辨的意义,却要通过‘流目四瞩’的感性直观手段才能实现”,“诗人对山水之形’的直观描摹以及‘媚’的感性表现,确实使清新秀丽的景物描写,构成了诗中独立自足的美感意象。”东晋诗坛对山水声色描写的倾向日益显著,而个人情感的抒发,则相对地较为淡薄, “在这个意义上说,刘宋山水诗的‘性情渐隐’在东晋诗中已表现得相当突出;东晋诗重山水之形与景物之色的描写,则肇始了文贵形似、声色大开的南朝山水诗创作;而谢灵运的山水诗,更是在对‘山水以形媚道’传统的直接继承与革新中,得到发展与繁盛。”〔20〕这三篇文章都从宏观把握的角度对东晋诗的特色和文学史地位作了深刻阐述。 陶渊明研究历来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重头戏,这两年发表的有关陶渊明研究的文章在125篇以上,涉及到渊明其人其文及陶学研究的各个方面。以下几篇文章尤为突出。袁行霈《陶渊明享年考辨》对长期以来聚讼纷纭的陶渊明享年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辨,文章首先指出,对于这一问题应有严谨的方法,主要包括对于相关的资料作通盘考察,不以偏盖全;并进行分级,不以次易主;对于陶渊明的作品以各宋本为主,并以准确理解为基础。文章由这一思想方法入手,对于内外资料详按细察,结论曰:“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出发,对其重要性加以区别,结合版本校勘,进行通盘考察,所得出的最为圆满通达的结论就是陶渊明享年76岁,生于晋穆帝永和八年壬子(352),卒子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427)。”〔21〕张可礼《陶渊明的文艺思想》论述了陶渊明文艺思想的特色及其文学史地位。文章认为,陶渊明文艺思想的主要倾向属于“非功利说”,他强调文艺以示志抒情,重视文艺的娱乐作用,把自然作为文艺理想;他“对外在的景物,往往是持有一种既留心又无心的超然态度。在陶渊明那里,作为主观的情志和作为客观的景物,不是简单的单向流动,而是双向感触,互相交融”;“陶渊明在认识上对言志抒情的重视和在创作实践上的表现,突出的是‘示己志’,是抒个人之情,表现的是他自己的鲜明的个性”;他“在思想上对文艺的娱乐作用的重视,特别是他的文艺实践,第一次打破了以悲慷伤感为基调的格局,使文艺的娱乐作用第一次比较完美地得到了显现,也使娱乐的主题,在文坛艺苑上开始占有一席之地”。〔22〕李建中《试论陶渊明的人格精神》认为,陶渊明的独特的魅力,是他对人生意义的终极追问,以及在此追问中所建构的新的人格范型;而正是南山的自然、真率与冲淡、虚静,铸成陶潜诗歌永远的神韵。陶渊明的人格精神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菊东篱,躬耕南山”的生存方式,与“质性自然,任真自得”的人格理想,在诗性与神美的层面,达到了完满的契合;二是借“形、影、神”之间的人格对话消释人格主体“营营以惜生”之苦,将大钧之力、大化之功融入南山人格;三是兼用儒道之生死观,建构“乘化以归尽”的生命意识,使人格在生死之思中得到升华。〔23〕顾农《前期陶渊明的双重人格》则从陶渊明的诗文和生活经历出发。指出陶渊明有他“真”和“拙”的一面,“但他同时还有不真不拙的一面,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陶渊明自正式归隐后思想上进入了新的境界,人格趋于成熟单一,虽有若干内在的矛盾,但与他先前那种相当典型的双重人格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24〕这几篇文章或以考辨精细见长,或发人之未发,是此间陶渊明研究的有力文章。 三、南北朝诗歌研究 这两年发表有关南北朝诗歌的文章约85篇,以论述山水诗和宫体诗者为多。 关于山水诗,木公《山水诗兴起原因新探》从道教对山水诗影响的角度,探讨了山水诗兴起的原因,文章指出道教徒最早自觉进入山林并赋予山水以新的意义,道士的山林活动引起了文人对山水的重视;文章考察了当时许多著名文人与道教的密切关系及其各种各样的山林生活经历,认为这引起了山水文学的产生,而山水诗中养生游仙的“道味”也反证了山7k诗兴起与道教的关系。〔25〕李炳海《庐山净土法门与晋宋之际的山水诗画》和《慧远的净土信仰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则从谢灵运与慧远关系入手,把南朝的山水诗和庐山净土法门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揭示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前文认为,从东晋后期,影响名士们游览山水的思潮已经发生变化,玄学不再居于支配地位,它被正在兴起的中土佛教所取代,谢灵运不仅是以名士的身份写山水诗,而且还用庐山净土法门的观念、理想及思维模式来审视自己的观照对象,并用诗歌加以表现。其文章还指出,“东晋刘宋之际主要有四类诗值得注意,它们是玄言诗、田园诗、佛理诗、山水诗”,“从思想倾向上看,玄言诗、田园诗是同类,属于道家;佛理诗、山水诗归入另一类,属于佛家。从作品风格看,玄言诗和佛理诗相近,都是大谈玄理,淡乎寡味;田园诗和山水诗类似,多写自然风光,饶有情趣。”后文具体考察了谢灵运的山水诗与慧远的净土信仰的关系,认为谢灵运山水诗中表现的“赏心感受”、“大顿悟境界”和“定慧观”等都受了慧远净土信仰的影响。〔26〕朱起予《论谢(左月右兆)的山水诗》将谢(左月右兆)的山水诗放在六朝田园山水诗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通过与陶渊明、谢灵运、鲍照等人诗作的对比,揭示谢(左月右兆)山水诗的意蕴特色,认为谢(左月右兆)山水诗的风格是“萧散清新”,这表现在其山水诗闲雅旷远的风致上。谢(左月右兆)多写“望”里的山水,从静止的一点摄入山水风景,在写景时也将思乡念友的柔情注入其中,忧郁的感情与清亮的山水相融合,构成一种欣悲交加的温润意境。〔27〕 关于宫体诗,傅刚《永明文学至宫体文学的嬗变与梁代前期文学状态》详细考察了永明文学和宫体文学的诗人诗作状况,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嬗变规律,认为二者具有不同的特征,但又有必然的发展联系,后者是前者逻辑顺序的演绎结果。〔28〕许云和《欲色异相与梁代宫体诗》抓住萧梁君臣父子对荒淫社会风气表示强烈批判态度并有切实整齐措施和行动与其时宫体诗中看似荒淫的追情逐声的描写之间的矛盾,逐层分析了宫体诗内容对佛教内容的模仿,认为宫体诗极写女色与男女性爱乃是实施教化的一种手段,“宫体诗在内容上总的特征就应该是极写女性的淫欲姿态和妒性”,“为了充分展示女性的丑恶,就得要不遗余力地体味女性的客观美。所以,宫体诗的大肆铺写欲色从根上来说是承袭了佛经的这种极写之、力破之的写法。”该文为观察宫体诗内容特色及其产生的背景提供另一视角。〔29〕此外,詹福瑞《梁代宫体诗人略考》〔30〕和樊荣《梁陈宫体诗的发展和界说》〔31〕分别对梁代宫体诗人和梁陈宫体诗题材予以考证和清理。 山水诗和宫体诗之外,另有两篇文章值得注意,一是李宗长《江淹诗歌的题材选择及其文化意义》,文章认为江淹的拟古、游历和赠和之作均有丰厚的文化意义:其拟古诗发扬光大了拟古这一特殊题材,形象阐明了五言古诗的流变,并奠定了江淹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游历之作在反映其个人部分生活经历、感情变化的同时,也从侧面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风貌;赠和之什则反映了由元嘉诗风向永明诗风过渡的倾向,具体表现为抒情的清婉和语言的清丽。〔32〕二是许云和《梵呗、转读、伎乐供养与南朝诗歌关系试论》,该文认为,梵呗对南朝诗歌最重要的影响是其声音的哀亮特征,二者因共同追求哀怨境界而互为推助;用汉语转读汉译佛经这一模式所分别之三声为中国声韵中固有的平上去三声,永明说的发明是依据及摹拟中国当日转读佛经之三声而来;伎乐供养作为佛所特许的通向天国最为方便的途径,供养者趋之若鹜是显然的,供养既多,遂也就演化成了佛门礼佛的仪式之一,南朝文学声色大开不能说与释子的“行方便”毫无关系。〔33〕 四、魏晋南北朝辞赋、散文、小说研究 此间发表关于辞赋的文章30多篇,关于散文的文章10多篇,关于小说的文章30多篇,计80多篇。 辞赋方面,亦多就单篇作品进行阐释、赏析和考辨,如王粲《登楼赋》、曹植《洛神赋》、陶渊明《闲情赋》、鲍照《芜城赋》和庾信的赋作均被纷纷论及。其中傅正谷《〈洛神赋〉的梦幻辞赋史地位及当代论辩》将曹植《洛神赋》作为梦幻辞赋名作进行考察,并据以评述了论者对《洛神赋》本意的三种看法。文章认为《洛神赋》的创作方法是梦幻主义,其艺术结构依据梦幻主义作品一般具有的梦前、梦中、梦后的结构形式,也可分为入梦、告梦、思梦三部分;《洛神赋》本意的三种说法,即“感甄”说、“君臣大义”说和“赞美女神”说各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圆满,《洛神赋》作为一篇梦幻主义的爱情名作,其“艺术结构与描写,是不应等同于一般现实主义作品的,更不同于结构严密的论著,而是具有忽然性、跳跃性、不确定性、不规则性、主观随意性、不能自控性和非理性、非逻辑性的特点”。〔34〕此外,还有一些从宏观角度立论的文章,如许结《声律与情境——中古辞赋诗化论》将中古辞赋的诗化归结为四个阶段和五大重要特性〔35〕;郭建勋则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魏晋南北朝骚体诗赋进行系统的探讨,是这方面用力最勤者。〔36〕 散文亦是此期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莫砺锋《南朝山水文初探》对南朝的山水文从兴起过程、繁盛原因和演变轨迹等三个方面作了较全面的探讨。文章认为,南朝山水文不逊于山水诗,足以在古代山水文学中占一席之地;以其篇幅上从冗长夸饰向短小精悍演变、字句上从密丽新巧向清新疏朗演变、意境上从单纯写景向情景交融演变而论,南朝山水文的艺术成就远远超过北朝。〔37〕范子烨《〈洛阳伽蓝记〉的体例渊源及其与名僧“格义”的关系》认为,杨街之《洛阳伽蓝记》由正文与注文合体构成的撰写体例,虽说直接受到六朝时“合本子注”佛书体例的影响,其实,它更是那个时代流行“合本子注”体式风气的产物,进一步追溯,渊源所自,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史官文化和经学训诂。六朝时名僧盛行“格义”之风,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本子注”现象步入佛学廊庑,并在其中不断升华,进而为如杨街之等杰出作家和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照模式。〔38〕 小说方面,关于志怪小说的文章不多,其中欧阳健《东晋的志怪小说家群考论》对曹毗、祖台之、孔约等东晋几位志怪作家进行了考证,并且指出志怪小说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东方式思想,而且它在描绘人与自然的融合之美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非毫无文采与波澜可言。〔39〕钟林赋《论魏晋六朝志怪中的人鬼之恋小说》对六朝志怪中的人鬼之恋作了专题研究,认为这类小说大体可分为四类,其产生与古老的灵魂不灭观念有密切关系,佛教的影响甚微;魏晋六朝特殊的历史环境是其滋生的沃土;它的怪诞之美,独具魅力,对后来的小说戏曲创作影响至深。〔40〕关于志人小说的文章,全部围绕《世说新语》进行讨论。《世说新语》的文体特征是讨论的一个热点,张海明《〈世说新语〉的文体特征及与清谈的关系》用一般小说应具有的基本要素进行比照分析,认为《世说新语》在人物、情节、结构上均不类小说,又不能归于历史,“从小说文体的形成过程看,《世说新语》处于中国古典小说的萌芽阶段,只能说具有一些小说因子,而不得与成熟后的小说等量齐观;从史传文学向小说文体的过渡来看,《世说新语》处于历史与小说之间,它兼有两种文体的部分特征,因此很难说究竟属于哪一种。”《世说新语》的文体意义即在于此,它从中呈现的独自个性有:(一)内容的纪实性;(二)篇幅短小;(三)清通简要、空灵玄远的文体风格。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世说新语》文体特征形成的深层原因,即与玄学思潮、清谈风气相伴而来的名士意识,指出名士意识之于《世说新语》文体特征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对人的关注,对个体的关注,从而突出了人的个性;二是著述动机、旨趣的转变,从先前的记事明理以资劝戒,变为叙写刻画人之才情风致以资赏鉴。〔41〕此外,李雁《〈世说新语〉叙事艺术个案分析》〔42〕、美国学者Richard B·Mather(马瑞志)《〈世说新语〉的世界》〔43〕也都讨论了类似的问题。刘仁树《论〈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论述了《世说新语》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和语言成就。作者认为该书的艺术风格是“玄远冷峻,高简瑰奇”,其形成源于魏晋时代的社会生活,与它记写的对象密不可分;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成功地运用了多种文学表现手法;它的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富于表现力;同时,它又将口语熔铸成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学语言,从而增加了表现力和概括力。〔4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在经过秦汉400多年统一之后出现的又一次动荡、战乱和分裂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社会人口大量频繁地迁徙,而迁徙的主要和基本的形式是民族迁徙。与历史上其他时期的民族迁徙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迁徙有着明显的特点和重要的影响。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的主要特点就是动因多。远在文明时代的开端,我国就存在着多个民族集团。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民族迁徙绵延不断,其最基本的动因是在经济方面。魏晋南北朝以前,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唯一重心所在。长期以来,较好的自然生活环境、先进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吸引周边民族向中原迁徙。秦汉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更促进了这种迁徒。东汉末年,中原军阀混战,割据势力并起,但周边民族的向内迁徒并未因此而停止。如建安年间,南匈奴自并州迁至以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为中心的晋中、晋南地区。西晋泰始至太康年间(265—289年),塞外匈奴也曾数次向塞内迁移,徙居河西宜阳、雍州等地,总计人数约20多万。鲜卑族这时也由东北不断向西南迁移,逐渐分布于东起辽东、西迄青海的塞外及北边诸郡。而十六国时期建立后赵政权的羯胡,则是魏晋间“前后徙河北诸郡县,居山间”的胡人。南方的蛮族这时也逐步北迁,以致“伊阙以南,满于山谷矣”。北魏统一北方后又有不少蛮族首领率众北附。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连年不断,特别是西晋灭亡以后,除汉族外还有多个少数民族曾在北方建立政权。为了扩大地盘,掠夺财富,掳掠劳动力,各政权之间的战争频繁发生,这些战争成为民族人口迁徙的又一个动因。在战争中,数以万计的人口成为俘虏,被胜利者带回自己控制的区域。如南朝刘宋嘉后期沈庆之伐蛮,前后俘获20余万人,多被迁至建康以为营户。北魏拓跋焘出击柔然,“凡所俘掳及畜产车庐弥漫山林,盖数百万”。另外还有大量人口迫于军事实力而降附。如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亲征乌桓,“斩蹋顿及名王以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其余众万余落,悉徒居中国”。在频繁的战乱中,各个政权及势力集团为了削弱敌方的实力,保证和扩大自己的兵源,增加劳动人手,往往乘机掳掠大量人口。如建多年间,三郡乌桓就曾“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余万户”。东晋咸和三年(328年),前赵刘曜派军袭仇池氐族,“弗克,掠三千余户而归”。至于为了政治、军事的需要而强制迁徙本民族和其他民族人口集中于都城或军事重镇的情况,更是大量经常地发生。三国时曹魏多次强迁氐人至天水、扶风、京兆、南安、广魏等郡,每次人口数千户至上万户不等11。后赵石勒曾徙氏、羌15万落于司、冀。北魏拓跋珪迁都平城后,“徙山东六州人吏及徒河、高丽杂夷、三十六署百工伎巧四十余万口以充京师”。与此同时,各政权统治者还“诱谕招纳”,招引边疆民族迁入内地。如曹操就曾通过并州刺史梁习,从“胡狄”中“礼召其豪右”,“使诣幕府;豪右已尽,乃次发诸丁强,以为义从;又因大军出征,分请以为勇力。吏兵已去之后,稍移其家,前后送邺,凡数万口”。逃避战乱、灾荒和赋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的第三个动因。东汉末年以来,中原地区的汉族为避战祸迁往辽东者日多,到永嘉之乱后“流亡归附者日月相继”,流入辽东人口等于“旧土十倍有余”。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为张氏父子统治社会秩序相对稳定,“中州避难来者日月相继”。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出土的爨佉卢文简书也证实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各地都有汉族移民。但这一时期中原的汉族迁徙规模最大的还是南方地区。建安年间,“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益州数万家”。西晋永嘉之乱后,黄河流域的汉族大规模迁往江南,史称“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东晋及南朝亦有大批北方汉人南渡。这时还有部分汉族迁入蛮、俚、僚、爨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如刘宋时始兴郡不少汉人因“遏接蛮俚,去就益易”而逃入俚区,以躲避苛重的赋役。另据《宋书·夷蛮传》载:“蛮民顺附者一户输谷数斛,其余无杂调。而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 正是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由多种动因所促成,所以这一时期的民族迁徙又有着迁徙民族多、迁徒范围广、人口迁徙数量大、迁徙方向呈多向性等特点。 在魏晋以前,我国的民族迁徙多是小区域流动,迁徙的民族多居于中原政权沿边地区。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起大漠以北、贝加尔湖畔,南至福建、广东、海南岛,东起长白山、松花江流域,西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广阔地域内,空前数量的民族卷入了大迁徙的潮流。其中既有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如汉族(华夏族)、羌族、氏族、匈奴、越族,也有较为年青的乌桓、鲜卑、俚等民族,还有在魏晋才兴起的柔然、敕勒、吐谷浑、爨等民族。这些民族中有的迁徙范围较大,分布较广,如汉族从黄河流域大量迁移到淮河、长江流域以至珠江流域;鲜卑族从东北的呼伦池及辽西地区迁移到河套阴山一带的“匈奴之故地”,及至晋、冀、豫中原腹地和河西走廊地区;蛮族则有不少从湖南、湖北逐渐北上,及至进入河南中部。有些民族迁徙的范围则较小,如山越基本上是在江南从山区出居平地;匈奴是从塞外迁移到塞内诸边郡及黄河流域;柔然、敕勒的迁徙范围则大体上是漠北、漠南地区。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诸多的因素促使诸多的民族在空前广阔的区域内迁徙,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人口数量上也是空前的。这时域内各族迁徙人口的总量由于资料的缺乏而很难掌握,但从史料中所记载的部分数字来看,这个数目应是相当大的。如三国时期内迁的南匈奴有3万落(户),以每户7口计,即有20余万口。西晋初年内附之塞外匈奴又有20余万口。仅此二者匈奴内迁人口即约50万。这时奔附曹操的乌桓人先后有两万余落,以每落10口计算,即有20余万人。再加上被俘约10万人,总共有30余万乌桓人被迁至内地。故有人认为内迁的匈奴、羯、氐、羌、鲜卑、乌桓等“人数远超二百万”。而中原地区的汉族又大量南迁,其中建安十八年(213年)“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10余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以每户5口计算,仅这一次南迁人口就近60万之多。西晋末年至刘宋之际,又有90余万北方汉人南迁江南27。估计南迁汉族人口之总量不会低于北方内迁之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另外,南方北迁的蛮族也有不少,仅《魏书·蛮传》中有数字记载的即有16、7万户,以每户5口计,则有80余万口。 我国历史上魏晋以前各个时期的民族迁徙方向,除了汉代的月氏、乌孙、匈奴等族的西迁外,总的来讲是以周边向内迁徒为主。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汉族(华夏族)虽因战争被俘、掳掠贩卖,屯垦戍边等原因也有向外迁徙者,但较之内迁者为数颇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则不同以往,不仅有数以百万计的周边民族人口向中原迁移,而且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原汉族人口向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以外江南、华南、辽东、河西、陇右、蜀等地区迁移。还有相当数量的民族人口因一些具体的原因而向其他方向迁移。如十六国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汉、匈奴、羯、鲜卑、卢水胡、氏、羌等民族建立的政权,各个政权都曾大规模掳掠强迁异族人口集中于都城或重镇。然而由于政权更迭频繁,统治中心不断转移,强迁的人口也随之辗转流徙。如匈奴刘汉政权攻陷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后掠万余人归于长安,及晋军围攻长安,又“驱掠士女八万余口退还平阳(刘汉都城,在今山西临汾西南)”。后来石勒攻平阳,“平阳大尹周置率杂户六千降于勒,巴帅及诸羌、羯降者十余万落”,石勒将他们徙在自己控制的司州诸县。后赵建立后,石勒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徙平原乌桓展广、刘哆等部落3万余户于襄国,石季龙又徙雍、秦二州华戎10余万户于潼关以东,徙秦州3万余户于青、兖二州诸郡。到后赵政权瓦解时,“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民族人口往来迁徙之状可想而知。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从迁移方向上看,周边少数民族是以由沿边向内地迁徙为主;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汉族是以由北方向南方的迁徙为主;同时亦有着包括汉族在内的诸多民族大量人口的南北西东方向的往来迁徙,从而呈现出人口迁移多向性的显著特点。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是当时封建社会条件下民族关系的产物,它与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是相关联的。其中许多民族的迁徙是被迫的,是被异族强制进行的,伴随着的是战争、掠夺和征服。因此,这时的民族迁徙不可避免地具有某些消极的因素,但从历史的发展进程看,它的积极的历史作用和影响是主要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改变了我国原有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推动和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与交流。在此以前,我国的民族人口分布基本上是分族聚居的格局,即汉族(华夏族)集中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其他少数民族则分别集中分布在周边各个地区,各民族在特定地域的聚居长期得以稳定,造成了聚居该地域的民族在社会组织、经济生活、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各方面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点,这种长期稳定的聚居状态是保护民族片面性和局限性的藩篱。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汉族逐渐分布于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河西地区,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内迁后的各少数民族除一部分融合于汉族以外仍聚族而居,但分布地区却十分分散,各族间往往形成犬牙交错的状态。同一地区常常居住着好几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同一个少数民族又错居在好几个不同的地区,而这些地区亦居住着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于是冲破了民族界限,打破了民族隔绝的状态,使我国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开始由原来的分族聚居变成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通过杂居共处,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更为密切,彼此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在历史的长河中汇流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潮流。这种内聚力量,最终结合成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多元一体的整体。而正是空前的民族大迁徙,使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中华民族“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使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由游牧生产转变为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从而推动了社会进步。匈奴、乌桓、鲜卑、拓跋鲜卑等族在进入中原内地之前,社会结构以部落组织为主,社会经济以游牧业为主。进入中原后,在汉地经济文化的影响下由游牧而定居,多数从事农耕业。魏将郭淮镇陇右时,让羌人“家使出谷,平其输调”;雁门太守牵招,曾表复乌桓五百余家的租调。让这些少数民族交纳租调,他们自然是已进入农耕阶段。十六国时羯人石勒在家乡武乡,因为沤麻与邻居李阳争夺麻池。常互相殴击。他为了报答郭敬、宁驱的资赡,还“为之力耕”,说明羯族已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结合在一起了。各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也通过政权的力量促进这种转变。如苻坚在前秦境内大力劝课农桑,他亲自耕籍田,其妻苟氏则“亲蚕于近郊”,以示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重视。北魏建国后,拓跋珪下令息众课农,使东平公元仪在五原至棝阳塞外屯田,并在代京周围置立八部帅劝课农耕。拓跋嗣击败越勤倍泥部后,徙两万多家到大宁州,分给他们农器,计口授田,使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迅速转为农业生产。魏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后,拓跋部已成为农业经济为主的民族,因而在太和十八年(494年)下诏“优复代迁之户租赋三岁”。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转为农业经济后,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封建关系已占支配地位。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组织也相应地进行调整,各少数民族政权大多采用了魏晋的官制等,促使各族本身的社会形态得到跃进,从而推动了北方社会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为汉族输入了新鲜血液,使它增添了活力,不断壮大发展,而且还使汉族汲取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大大丰富了自身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这一时期迁徙到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及卢水胡等民族所建立的十几个政权,虽然此兴彼衰,存在的时间都比较短,但这些民族并未迁回原地,而是在与汉族错杂居住之后逐渐融合于汉族。前后赵灭亡后,匈奴和羯族大批与汉族融合,鲜卑慕容部在诸燕灭亡后,也以散居形式融合到汉族和拓跋鲜卑中去。前秦亡,本与汉族发展水平相当接近的氐族共同体大为削弱,接着建立政权的羌人、卢水胡、河西鲜卑、关陇匈奴等,也陆续处于解体过程,到北魏后期至隋唐,早期内迁的北方民族在中原地区大多消失,融合于汉族,南迁的柔然,敕勒和西迁的吐谷浑亦有一部分逐渐与汉族融合。而自东晋南朝以来,南方的蛮人逐渐从山谷出居到江、淮、汝、颍之间,山越、俚、僚出居平地。这些民族在与汉族杂居的过程中,社会发展水平逐渐接近汉族,经济、文化和生活风俗上的差异也逐渐消失,正如《隋书·地理志》所说,荆雍州蛮“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我们从史书记载可看到,西晋太康时户数为245万,北魏正光前户数为500万,北周大象中户数为359万,到隋大业五年,户数已达890万。这除了管辖范围扩大,检括户口及自然增长等因素外,也是与大批少数民族编户齐民融合于汉族密切相关。这种以民族迁徙为开端的民族融合,不仅给汉族注进了大量新鲜血液,使之生机勃勃,更富有创造力,而且使它自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也得以丰富。其表现之一是少数民族的畜牧业生产品种、技术乃至一些农产品传入中原地区,东魏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牛、马、骡、羊等牲畜饲养和役使方法,以及兽医术、相马术和畜产品加工技术,如制毡法、做酪法、作酥法等等,其中有不少方法和技术来自少数民族。农业上也引入了胡谷、虏小麦等等。其表现之二是汉族在语言、文学、艺术等方面吸收了少数民族的精华,胡歌、胡乐、胡舞、胡戏等的流行,给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文化增添了新鲜色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迁徙,使我国的经济区域呈现扩大趋势。在边疆地区得到开发的同时,北方经济得到复兴,南方经济得以明显发展。魏晋以来,中原地区汉族为避战祸大批迁往辽东、河西等边疆地区,使当地的劳动人手大大增加,甚至流人多于“旧土十倍有余”。徙往边疆地区的汉族劳动者还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传播到边疆,在他们同各族人民共同耕耘下,东北、西北边远地区得到开发,这对于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面貌的改变起了重要的作用。频繁的战乱,使北方的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十六国时石勒虽明令使用钱币,“而钱终不行”。当各少数民族过渡到农业生产后,北方经济开始高涨起来。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到北魏中期,孝文帝开始铸造货币,使商品经济得到活跃,中原这一古老的经济基地恢复了活力。而这一时期大批汉族的南徙,为原来经济相对落后的江南地区增加了许多劳动力和带来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这无疑会加速江南的开发。同时,江南地区社会比较稳定,东晋、刘宋等王朝也采取一些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因而使南迁的汉人有可能和江南土著及山越、蛮、俚、僚、爨等少数民族一起,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促进南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仅农业生产有所提高,纺织业、矿冶业、造纸业、制船业、制盐业、制瓷业以及制茶、漆器等手工业都有显著发展。商业贸易也十分活跃。尤其是南朝都城建康和东南沿海地区更成了全国文化中心和发达地区。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也使中原汉族文化和南方原有的文化相结合,逐渐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六朝文化”。这一切都为日后隋唐的繁荣强盛,奠定了雄厚的物质与文化基础。
汉末魏初,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社会背景下面,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慷慨任气”这种共同的时代风格,其中曹操的诗歌,沉雄悲凉,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露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魏晋之交,随着世风的变易,诗歌创作呈现出与建安时代不同的风貌。阮籍、嵇康的作品,或沉郁艰深,或风调峻切,他们继承了建安文学的优秀传统,进一步推动了五言古诗的发展。陶渊明的时代,“真风告逝,大伪斯兴”,他因贫而出仕,目睹官场黑暗,不愿同流合污,决心辞官归隐,保持自我的人格精神。他的田园诗描绘自然风光的美丽,歌颂田园生活的平和,也表现了亲身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喜悦和辛劳。创造了情、景、理交相融合,平淡和醇美统一的艺术境界。南北朝时期,许多文人专力于文学创作,而主要运用的文学样式是诗歌和骈文。
以鸦片战争为转折点,中国被迫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开始受到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1840年,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谋求打开中国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蓄意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据此,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主权等一系列主权遭到破坏。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商品侵略和资本侵略,西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也随之传入我国。最早认识到中国落后状况的有识之士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随后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先后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使国人进一步了解西方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社会生活也从多个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变化更为明显。从“衣”的方面来说。人们的衣着服饰基本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审美价值取向。首先,通商口岸的洋布洋装逐渐进入城市居民生活。其次,辛亥革命期间,青年学生率先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经过改制的中山装受到维新人士的欢迎。第三,20世纪20、30年代,服饰有了更大变化。在服装变化中,穿洋装是一大时尚,这不能简单地归于崇洋的倾向。民主制的确立激励了人们对西方民主社会的向往,人们醉心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认为由这种思想建立的生活方式代表社会的前进方向,洋装是文明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喜爱。社会实践的结果是,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中国服装,而是促进了中国服装的改良。中山装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以西服为模本,改大翻领为立领,四个贴口袋,五个扣。女性服装一改宽大直筒式的满装,依照西方的人体曲线美加以剪裁,演变成今日的旗袍。这都是沿用西式服装的审美和价值观念,结合中国传统的某些形制而创作的新服饰,可谓西体中用最成功之作。穿什么,不穿什么是个人行为,一些先进的思想家们把个人安排生活的自由视为个体自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力。个性解放的呼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生活欲望,在穿着打扮上追新求异,西装革履,长袍马褂,真正开始了服装自由穿着的时代。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服装的变化得风气之先,敏感地表现了文化气候的走向。
一分都不给吗?
楼主居然不给分 。。。。。 建议自己阅读历史教材 必修二第14到15课如果买了辅导资料 那上面应该有 很长很长的介绍 引入的文字 再自己拼凑一些 就ok了其实历史论文对文笔要求不是很高 思维清晰 史实别弄错就行了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近代民俗变迁的基本脉络 近代民俗变迁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近代民俗变迁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以下从礼仪、消费、服饰、饮食、居住、出行、节日、婚丧等八个方面进行概括,大致可以窥见近代民俗变迁的基本脉络。 1.礼仪习俗的变化: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请安等礼。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跪拜主要对尊长,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礼,平辈之间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1912年民国成立后,明令祭孔时“除去拜跑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注:《丁祭除去拜跪》,〔上海〕《申报》1912年3月5日。)不久,又明令废除社交中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礼节,改行鞠躬礼为主。同年8月17日,民国政府公布了《礼制》,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新式礼节的合法地位(注:《东方杂志》第9卷第4号,1912年9月。)。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靶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的流行、生日聚会以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际习俗的新变化。 2.消费习俗的变化: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以及中国新式商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传统消费习俗产生巨大冲击,并直接导致了消费习俗的变迁。在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不过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到19世纪末,随着通商口岸增加到70余个,于是洋货消费遍及各阶层,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不少洋货,包括各种哈剌呢、哔叽、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一应俱全,而且其售价“并非贵得惊人”(注:姚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06-1107页。)许多“农民亦争服洋布”,中产之家更是“出门则官纱纺绸不以为侈”,“一般青年均羔裘如膏矣”(注:宋延斋:《蒲圻乡士志》,转引自严昌洪:《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页。)。此外,赛马、赛船、网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点心、西式饮料、业余剧社、公园、室内音乐会、电影、电灯、电话、自来水、邮政、电车等西式生活方式无不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使中国人消费结构、消费内容均发生重大改变。此外,以上海为例,色情消费、游乐消费也成为商人、富人等消费方式中的重要内容。 3.服饰习俗的变化:中国服饰习俗源远流长,各时代都有绚丽多彩的服饰。至清代中国服饰则多以长袍马褂为主,女子则穿旗袍。民谚有“孔雀翎,马蹄袖”之说。服饰具有体现等级森严、褒衣博带特点,这些弊端与近代人的平等要求以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为此,部分中国人开始接受西式服饰。在19世纪50年代,香港、广州即有人模仿洋人打扮,华商更多有穿洋装者。戊戌时期康有为力倡“易服”。20世纪初,当时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1903年胡汉民任教的广西梧州中学允许学生可以在岁时年节“披洋衣揖孔孟”(注:《胡汉民自传》,〔北京〕《近代史资料》1981年第2期。),可见在学生中穿洋服的人已不在少数。当时的出“洋”留学生更多着洋装。清亡后,曾出现过“洋装热”,在通都大邑,人们“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注:《潘月樵请用国货》,〔上海〕《申报》1912年3月4日。),在偏远小城,“文武礼服,冠用毡也,履用革也,短服用呢也,完全欧式”(注:民国《慈利县志》卷17,风俗。)。此外,洋式衬衣、绒衣、针织衫、西裤、纱袜、胶鞋、皮鞋等都渐渐普及推广,总之,中国服饰中的西方因素不断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装则是近代中西服饰合璧的最典型标志。 在广义的服饰民俗中,穿着和“打扮”是有机的统一体。例如纹身、化妆、发式、饰物、缠足等。鸦片战争前后,西方人到中国,首先看到的就是蓄着长辫子的男人和裹着小脚的女人,“许多年来,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辫、斜眼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的毁形的脚,长期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注:〔英〕哈利:《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王维周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19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人这种装束形象有了显著改观。首先,一批来华的传教士中有人首先提倡天足。维新派人士更率先反对缠足,主张放足,1883年康有为在广东南海县成立不缠足会,1896年又在广州成立不缠足会,1897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成立不缠足会,不久不缠足会遍及东南沿海地区。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还发出上谕禁止缠足。1901年慈禧太后下达了劝禁缠足的懿旨,1912年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辫发虽系清代男人的形象标志,但却是满族习俗同化汉族的结果,在外国人面前,却又成为中国人的民族标志了,而这种民族标志,在近代又成为与开化世界趋向短发的世界大潮相背驰的“落后”、“不开化”的标志而体现的。 戊戌时期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中公开要求清政府“断发”易服,一般开明人士也发出了剪辫的呼声。清政府更在1911年允许官民自由剪发了。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陆续剪掉。当时甚至出现了众多的理发店取代了众多的“剃头匠”。连袁世凯也剪掉了辫子。民国的成立更带来了短发的普及。 4.饮食习俗的变化: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等各种菜系以及其它各地方风味菜肴及小吃。至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随着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渗入,西方的一些饮食也逐渐传入中国,至19世纪中叶以后西式饮食开始在一些沿海通商城市流行。1876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注:葛元煦等:《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翻阅这一时期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等“番茶馆”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注:《大公报》光绪二十八年5月25日、8月23日。)。北京的西餐饭店档次很高,象“六国饭店、德昌饭店、长安饭店,皆西式大餐矣”(注:胡朴安编:《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一,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页。),以至官商各界人士每每出入其间。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髦。海昌太憨生在《淞滨竹枝词》中写道:“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又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注:顾柄权:《上海风俗古迹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2页。)。总之,在以“洋”为时尚中,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渐受中国人的欢迎,如啤酒、香槟酒、奶茶、汽水、冰棒、冰淇淋、面包、西点、蛋糕等皆被国人接受。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5.居住习俗的变化:中西居住习俗差异较大,这里既有都市化程度问题,也有不同的风俗问题。皇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出代表,不过它与民居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北京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窑洞、南方的天井院落、西南少数民族的吊脚楼和土楼、北方草原的毡包等,都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形态。通常中国传统民居以平房为主,这主要与中国有广阔的土地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落后有关。在近代,由于受西式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及都市化程度的提高,在一些通商口岸,中国人也开始建筑西式或半西式住宅,出现“huán①huì②多仿西式”的风尚。邓子琴在《中国风俗史》中称,“晚清园亭,亦参以西式建筑,而通都大邑,几于触目皆是矣”。在天津,小洋楼渐渐取代北方的四合院而成为当地居室建筑的新潮流;在沈阳“建筑宏丽,悉法欧西,于是广厦连云,高甍丽日,绵亘达数十里”(注:《奉天通志》卷97,礼俗三、居室。);在青岛,“市内住屋多属欧式建筑”(注:袁荣叟:《胶澳志·民社志》,第72页。);在汉口,“尺地寸天,huán①huì②日密,中西厂肆,角胜争奇”(注:民国《夏口县志·序》。);在上海除了兴建了大量西式建筑外,还出现了西洋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中国民居——里弄房屋。受上海影响,汉口、南京、福州、天津、青岛等地也相继在租界、码头、商业中心附近建成了里弄住房。此外,与西式建筑的引进,钢铁、水泥、机制砖瓦、建筑五金、自来水、电灯等也大量应用。使近代中国居民尤其城市居民的居住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6.出行习俗的变化:出行习俗是与交通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传统社会,代步工具主要是马车、牛车、肩舆(轿子)、木船以及骑马、骑驴、骑骆驼等。其共同特点是多用畜力、人力或自然力,速度慢、活动范围小。交通落后,必然造成社会的落后。在近代,随着西方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的引入,逐渐导致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出行一下子就由“乡人”而变成“国人”。汽车兴起后,“男女授受不亲”的陈腐观念被打破了“男女杂坐不以为嫌”(注:民国《夏口县志》卷二,风土志。)。使传统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7.节日习俗的变化:中华民族的节日习俗独具特色,近代的岁时令节从总体上仍然沿袭自古以来的民间形成的节庆习俗,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但这些节日是依据传统历法而来,属于封建农业文明的产物,且多有传统民间信仰色彩,因此,它有不适应近代工业社会的落后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清末已有改历的呼吁,梁启超于1910年就撰写《改用太阳历法议》一文,主张采用太阳历代替阴历(注: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25,〔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民国政府成立后,断然于1912年1月2日宣布全国改用阳历,以求与国际上通行历法相一致。改历后,必然引起岁时节日习惯的变化。首先就是一些有意义的新式节日、纪念日相继出现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民国初年的新纪念日除了民国成立日(元月1日)和国庆(10月10日)纪念以外,还有革命先烈纪念日(3月29日)、国耻日(5月9日)、植树节(清明节)等,二三十年代又有了国际妇女节(3月8日)、儿童节(4月4日)、国际劳动节、学生运动纪念节(5月4日)、教师节(8月27日)等等。特别是受西俗影响,圣诞节、情人节等也在城市中普及。这些都为中国的节日时令习俗增添了异彩。 8.婚丧习俗的变化:婚礼是标志与庆贺结婚的民俗形式。近代汉族主要的婚姻形态仍然是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受男女平等观念以及西方婚俗的影响,19世纪五六十年代,少数与外国人交往密切的士大夫中有用西礼结婚的现象,“前日为春甫婚期,行夷礼”(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0页。)。光绪年间,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婚姻论财不问门第的现象,西式婚礼渐有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明结婚形式在大城市及沿海通商口岸开始流行,“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注:徐珂:《清稗类钞》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87-1988页。)。文明结婚,除婚礼地点不在教堂,不用牧师主婚外,许多仪式大致从西礼中移植过来,虽然杂有中国传统婚礼的某些内容,但精神和形式上基本上是西方化的。总之,近代在通商口岸及沿海城镇“文明结婚”的流行,毕竟反映出中国婚俗的变化,代表着晚清婚俗变化的正确方向。
南京临时政府存在仅有短短三个月,却以雷霆之势发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政令,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的变革,希望借助政治的力量推动整个社会变革。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改称谓、废跪拜、禁止贩卖人口、倡女权、易服饰、倡导自由婚姻等,成为一股时代性的社会新潮流。人民头上的辫子减去了,心中辫子的阴影慢慢褪去;跪拜之礼被废除,传统的尊卑长幼受到很大的冲击;民权的口号成为时代强音,完成了人民对皇权的祛魅。
神童屡被退学命运坎坷演绎现代“伤仲永”关键词:命运神童记者于振华9月5日北京报道日前,两起“神童退学事件”相继被媒体曝光之后,引起了社会舆论风波:有人据此认为培养神童的少年班应该停,也有人批评媒体和神童母亲,还有人深表同情。此时,宁铂、谢彦波、干政这些昔日神童不幸的命运,再度让人质疑:“神童教育”到底怎么了?神童屡屡被退学日前,两起“神童退学事件”相继被媒体曝光:17岁考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硕博连读魏永康,19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而14岁考入沈阳工业大学的王思涵,却因为多门成绩零分,也被学校“责令退学”。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2岁就掌握了1000多个字。在小学只上了二年级和六年级,1991年10月,8岁的魏永康就跳到了县属重点中学。从此,在魏永康的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伙伴,也没有玩具。13岁时,魏永康又以高分考进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成为当地公认的“神童”。(魏永康退学在家)在大学4年里,魏永康的妈妈曾学梅一直都在学校陪他。魏妈妈说,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所有的家务事情她都自己做了,包括给魏永康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为了不耽误永康吃饭的时候看书,他读高中的时候,魏妈妈还亲自给他喂饭。2000年,17岁的魏永康考上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这一次魏妈妈不能跟在他身边,魏永康离开妈妈,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他想去天安门玩,大冬天都不知道换衣服,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去天安门逛了一圈。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魏永康感到实在不能适应没有妈妈照顾的生活。2003年8月,已经上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从中科院肄业回到了老家。2004年,魏永康曾经几度离家出走,最长的一次走了39天。曾被誉为“神童”的东北男孩王思涵,当年以14岁的年龄、高考成绩572分的超高分数,考入沈阳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入学后成绩每况愈下,今年本应从大学毕业,却因为多门成绩零分,而被学校“责令退学”。王思涵从小聪明好学,小学三年级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东北育才中学少年班。2001年8月,只有14岁的王思涵以572分超出分数线60分的优异高考成绩,考进沈阳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王思涵在家里继续看书)然而,王思涵入学后的成绩却一直处于末流,大一时三门以上课程不合格,学校要求他在大二的时候重修大一课程,此后的大学四年各门功课也陆续亮起红灯。在今年的毕业考试中,除英语外,其他学科他选择了弃考,由于仅有一科英语合格的毕业成绩,王思涵被学校“责令退学”。王思涵的父母都只是普通工人,家庭经济并不好,为了让王思涵能够顺利完成大学教育,父亲每天打两份工。而王思涵考上大学的时候,他的父亲却因积劳成疾去世了。王思涵说,自父亲过世后,他就学不进去了。目前,王思涵每天都在刻苦复习大学的课程,希望学校能给他一次机会。神童退学惹争议神童退学的报道一出,立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时间,社会舆论纷纷:有的人认为,这是神童教育的反面教材,培养神童的少年班应该停;也有的人把矛头对准了媒体和神童的母亲;还有的人在深表同情之余,认为神童教育只是忽略了某些方面的培养,趁年轻还可以补救。“我并不觉得魏永康、王思涵这两位神童退学是一件很意外的事情。”9月1日,在得知神童退学的消息后,作为魏永康的同龄人,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专业04级硕士研究生董逸纯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说,神童往往是说他们的智商比一般人要高,但是,一个人与人共处的能力——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这些被责令退学的神童也不是人才。”董逸纯认为,一个人如果就连最基本的生存
每当在老师点我们回答问题,大家都回答不出来时,老师总会点一个聪明的小女生来回答,那就是我们班的“小神童”--------唐WT.唐WT长着乌黑的头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面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红红的小嘴巴,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的,非常有逻辑性.唐WT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每次课间,我们全班都出去玩了,就只有唐文婷一个人在教室里面看书,不管谁去打扰她,唐WT也不会受丝毫影响.唐WT看的书的种类非常的多,有一次,我在书店里面遇到了唐WT,发现她坐在一个凳子上,拿着一本书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我悄悄地走近一看,天呀!她居然看的居然是一本数学课外书!.所以唐WT“小神童”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虽然我也爱看书,但是我却少了她的那份专注.以后,我也要向“小神童”学习,做一个博览群书,做事专注的人。
有个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个农人家庭。他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没有一个文化人。他长到5岁了,还从未见过纸墨笔砚是个什么模样。
可是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着向家里人要纸墨笔砚,说想写诗。他父亲感到十分惊讶,马上从邻居那里借来笔墨纸砚,方仲永拿起笔便写了4句诗,而且还给诗写了个题目。同乡的几个读书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来看,一致认为他写得不错。于是这件事很快传开了,知道的人不免个个称奇。
从此,方仲永家热闹起来,经常有人来家玩,有的当场出题要小仲永作诗。小仲永不论什么题目,他都能立刻成诗,而且内容深刻雅致,文采绚丽多姿,得到众人赞赏。
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传到了县里,引起了很大震动,人们都认为他是个神童。县里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赏方仲永,连他父亲的地位也随着提高了不少。那些人对方仲永的父亲另眼相看,还经常拿钱帮助他。这样一来,方仲永的父亲便认为这是件有利可图的好事情,于是放弃了让方仲永上学读书的念头,而是每天带着方仲永轮流拜访县里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机会表现方仲永的作诗天才,以博得那些人的夸赞和奖励。
这样一来,神童渐渐才思不济,久而久之,由于只一味凭着一点“天才”而没有后天的再学习,方仲永终至每况愈下。到十二三岁时,作的诗比以前大为逊色,前来与他谈诗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岁时,他的才华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并无什么不同,人们都遗憾地摇着头,可惜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终于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可见,一个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后天的学习是不行的,不注意接受新知识,到头来只会落在别人后面。
10岁的大学生张炘炀,是从2005年全国统一高考中冒出来的新闻人物。他用了4年的时间,学完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轻松考上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入学半年多,张炘炀的自理及与人沟通能力得到提高,数、英功课排名前列,但那些需要生活阅历、知识积淀的科目的成绩尚不尽如人意。
事实上,小炘炀刚出生时并没有显露出多少“天才”的迹象。学说话比一般孩子都要晚,直到上了托儿所说话都不太利落。从22个月时开始,小炘炀学说话进步神速。不仅如此,他对文字的敏感也大大超出同龄人。一次,父亲随手拿过报纸教小炘炀读了几个字,没想到他居然就记住了。此后,不论是家里的报纸、图书,还是外面的广告、路牌,只要看过一次,小炘炀就能记住上面的文字。到两岁时,他已经认识了1000多个字。
张炘炀的学习天赋是从上学时开始的。5岁那年,父亲找了熟人让他上小学。没想到炘炀学习能力非常强,一年级的知识一个月就掌握了。二三年级共上了五个月,四年级没上,五年级上了两个月,六年级上了完整的一年。到了上初中时,张会祥夫妇本想不再让孩子跳级了,慢慢来,把基础打牢了再说。没想到,炘炀接受知识非常快,老师在课堂里讲新知识,回家他再学习高年级的课本,就这样,初一上了半年、初二上了半年,初三上了一年。
两年时间学完了初中三年的课程。在中考结束以后,炘炀开始学习高中的主要知识。开学后,高一、高二没有上,直接上了高三,一个月后回家复习,成了全国年龄最小的高考生。
从小学到高中,小炘炀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全加起来也只有4年零1个月,其余时间他都是在父亲的辅导下在家里学习。与其他在学校接受常规教育的孩子不同,小炘炀的学习时间弹性很大。晚上九点多睡,早上六点半起。其间何时学什么科目,都是根据小炘炀的兴趣而安排,如果学得累了,那就休息一会儿,吃些东西,打打游戏。即使在高考冲刺的最后阶段,小炘炀只要想歇就歇,一边学着一边玩着直到走上了考场。
培养出10岁上大学的炘炀,张会祥的成功经验让众多家长羡慕。所以,他也跟着儿子一起出了名,不仅走在路上老是被人认出来,还有出版商找上门来帮他出书。
更有甚者,还有些大款开出高价,请他前去把自己的孩子“点石成金”,再指导几个小小大学生出来。对于这些找上门来的热闹和发财机会,张会祥全都拒绝了。因为他想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炘炀身上,儿子能顺顺利利地大学毕业,是他现在最大的心愿。
当然,对于教育炘炀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缺憾或者说是外人看来的教训,张会祥也未否认。从炘炀迄今大半年的大学经历来看,频繁跳级对他还是有影响的。比如,第一学期炘炀的大部分科目成绩相当不错,自己拿手的两门数学课程的成绩在全班乃至全系都数得着。之所以没能拿到奖学金,主要是只考了61分的计算机课拉了后腿。
对现在的绝大多数大学新生来讲,上网、QQ聊天、网游、BBS等网上冲浪早在中学时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了。大学的计算机课,自然难不倒他们。而对10岁的炘炀来说,上学这四年多来,主要精力都在忙着学习新知识不断跳级,闲暇时还要多看书以求博闻,当然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投入在电脑上了。同样的原因,语文、政治等需要生活阅历、知识积淀、思维深度尤其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科目,对他来说就远没有数学、外语那么得心应手。高考时,炘炀的语文得分只有74分,作文尤其成为他得高分的“瓶颈”。
其实,这种情况在很多跳级频繁的小大学生身上都曾经出现过。毕竟,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的智力类型,人为缩短学习和成长的年限,“神童”们虽然不缺少课堂上老师传授的显性知识,却缺少了课余时间积累出来的隐性知识。
见过张炘炀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个小大学生的快乐。应该说,张炘炀的大学生涯才刚刚开始,众人担心的那么多问题还没有在这个无忧无虑的小大学生身上出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不会遇到这些困惑。毕竟,他不可能一直无忧无虑下去,总会要经风雨,受挫折。其实,被称为“神童”的孩子,之所以屡屡出现“伤仲永”的悲剧,压垮他们的压力大多来自于成人世界。正是来自这些神童的家长和周围人的过度关心和期盼,让这些智力超常的孩子一直生活在光环下,难以承受失败,难以承受平庸。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播放的《“神童”的成长》节目中,讲述一位湖南神童魏永康的成长故事。
这个“神童”四岁开始读小学,三年时间完成了小学六年的课程,在八岁时,他进入中学学习,13岁开始读国家重点大学-湘潭大学,17岁就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 可是尽管他智力超群,但是各方面的机能却非常短缺,他的自理能力也特别差。
上大学时母亲陪读,魏永康从未自己洗过衣服和袜子,陪读的母亲从来也没有要求他洗过,洗头都是母亲给他洗的。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母亲眼里,只有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他的母亲经常跟他讲:这些事不会做不要紧,将来读博士毕业,当上科学家后,可以请保姆帮忙,只要专心搞他的事业就行了。 在魏永康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母亲的陪读和严格的监督下,他缺乏了自己的空间,没有时间和同学们进行接触,所以一天天长大成人的他,却不懂得如何跟周围的人交往和交流。
由于长期生活不能自理,并且知识结构不适应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研究模式,已经上了三年研究生的魏永康,最后被中科院退学回家了。 魏永康中止学业回家一事,在全国引起了轩然 *** 。
对于今日的魏永康来说,完全归咎于他妈妈的教育方式,与其说是孩子的“神童”路,倒不如说是母亲的“神童”梦,成与败都是他妈妈一手造成的。魏永康的人生历程, 是一幕现代版的《伤仲永》,让人深思,令人伤感 神童小作家 一个六年级学生,竟然完成了《中国的哈利、波特》这部25万字的童话书。
神童啊!人们投来赞扬、羡慕的目光。小作者的家长说:“他是一个普通孩子,接受的是普通教育,我们只是注意精心呵护童真而已。”
一天,不满两岁的儿子问当幼儿园老师的妈妈:“妈妈,你肚子里哪来那么多的故事?”妈妈取出一本厚厚的童话书,对儿子说:“那些故事都写在这书里。”儿子又问:“这书是你写的吗?”妈妈摇摇头:“不是,书是作家们写的,妈妈写不好。”
幼稚的儿子此时并不懂得关于“作家”的任何概念,也不知道写书是怎么回事,便问:“我能写书吗?”妈妈毫不犹豫地回答:“可以啊!不过,你现在还得妈妈帮忙——因为你不会写字,可是你能用嘴说故事,妈妈帮你记下来。” “我讲什么呢?”儿子犹豫起来,“可以讲你和爸爸抢气球,也可以讲爷爷的胡子好扎人……”妈妈告诉儿子。
小家伙结结巴巴地讲起来:“妈妈……买气球了……我玩,爸爸……也想玩,跟我……抢,一个都没有……抢到”儿子一边说,妈妈一边写,写完了,从头念给儿子听,儿子好高兴。妈妈说;“一本书里要有好多个故事,所以写一本书需要好长时间,以后我们天天坚持,好吗?”儿子使劲点头。
就这样,娘儿俩一个讲一个记。一年后,妈妈把儿子讲的几百个“故事”打印出来,加上插图,装订成册,又制作了精美的封面,署上儿子的大名和“出版”时间。
妈妈庄重地把“书”交给儿子,说:“宝宝,这是你写的书!现在你还小,只能写简单的书,等你长大了,就能写更好的书了!”儿子接过自己的“著作”,马上送给爷爷奶奶欣赏。那段时间,家里一来客人,小家伙就把这本“书”拿给客人看。
大家的赞扬使他“写书”的兴趣更浓了。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他又完成了两本这样的“书”。
上学后,儿子各方面都表现挺棒,尤其爱好写作。从三年级开始,他就在一些报刊上发表作品,六年级时完成了《中国的哈利、波特》这部25万字的童话书。
“呵护童真是什么?”一位教育家说:“要想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最好的途径是,引导孩子完成适合自己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事情。”现在,早期教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值得思考的是:什么是对孩子长期发展有意义的?什么是误区?。
最近,上语文课时,老师教了一篇《神童的秘诀》的文章,对我启发很大。
《神童的秘诀》讲的是陈毅五岁半,就在一家私塾读书。有一次,老师到陈毅家作访,看到他正在灶前一边烧火,一边埋头看书。因为他看书入了迷,火又烧得太旺了,从锅里透出了糊味儿。老师对陈毅说:“以后要多留心!”陈毅点点头。老师从他手里拿过书一看,原来是一篇还没有教过的课文,他已经用笔在上面画了许多圈圈点点。
老师觉得很奇怪地问:“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陈毅羞嗒嗒地回答:“打圈圈的是懂得的,打半圈是不太明白,打黑点的是生字。”老师十分高兴地称赞到:“真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陈毅长大后,缉场光渡叱盗癸醛含互成为了我国现代着名的能文能武的人才。
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世上没有“神童”,也没有秘诀;只有笨鸟先飞,勤奋努力,才能成功。
“神童”没有秘诀
《伤仲永》是王安石的一篇文章,它讲述了一个天才儿童因为不去学习,而沦落成一个凡人的故事.我认为这篇文章非常引人深思,特别是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
首先是对于学生来说.从文中可以看出,方仲永的确是个极有天赋的儿童.他五岁时就可以指物立诗,并且这些诗都很有文理,令人称奇.可是拥有天赋并不表示拥有永远的优秀与成功.方仲永虽然有非凡天资,但他没有去学习,去提高,所以最后成为了普通人.如此聪明的人不努力会沦为普通人,那么没有很高天赋的人不努力,结果会怎样呢?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结果.所以说,我们更应该加倍地努力进取.
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改一下:设想方仲永是一个天赋不高的孩子,但他十分要求上进,日夜都在刻苦地学习.那么这个故事的结局会怎样呢?我估计这个后天不断努力的方仲永一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许多人都认为后天的努力比先天的天赋更重要.没错,因为“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所以现实与想象中的两个方仲永有着不同的天赋,不同的努力程度,同时也有不同的结果.这正如大文学家茅盾所说:“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天分比他低些的人.”因此得到,后天自身的努力是相当重要的.
其次该深思的是家长.方仲永那么聪颖的孩子,最终竟会沦为普通人,主要的责任是在他父亲身上.方仲永的父亲发觉了儿子的天赋,很是高兴.但他没有及时把孩子送去读书,让孩子进一步提高,而是每天带着孩子到处拜访,以孩子的天赋换取别人对他的宾客礼节和钱财.方仲永的父亲就这样,贪图自己所得的一点蝇头小利,而毁了孩子的一生的美好前程.这不仅仅是方家的损失,更是社会人才的损失!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负起责任,不可为了自己,而摧毁充满希望的明天.
方仲永的教训告诉人们:家长必须给孩子创造条件,而孩子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不能辜负了自己、家长和社会。
首先理解词义——我想大家都知道的。
从“神童”想到——世界上这类孩子并不多,算是人类中的稀有。
从“陪读”想到的——家长声称“为了孩子的前途、未来,不惜一切代价我也要让孩子高智商,高学历,高能力”,所以就陪着孩子一起“辅助学习”,最后达到的效果并不喜人,有了高智商却没了高能力,真正从根本上让孩子高智商的没几个。
从人才想到的——当今世上人多的是,人才却稀少,这类人才关乎着祖国的花朵,也就是现在的孩子们,大家都把重担压在孩子上了,希望长大能成为一名真真正正的人才。
三者联系起来可以想到,如今,家长为了孩子们能有个好出路,培养“神童”,便陪着孩子读书学习,生活上的小事都不让孩子自己处理,让孩子“专心致志地读书”,到头来,培养出了小神童,却没什么独立生活的能力,只有好成绩而没有真能力,压迫孩子的生活,没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一片黑暗,不能让孩子真真正正地成为人才神童,而培育了一代代“神童人才”,这类“神童人才”甚至称不上“人才”。
作文我实在不能给你,既然是创新,我觉得由你来写比较好,每个人的作品都可以成为精品,主要靠真实性与机会,毕竟是你自己写的,我看好你的,你一定能写好自己的作品,而不去采用别人的。
天才出于勤奋 一些成就的人,大都是勤奋者,勤奋是成才必要条件。
天才其实就是包括几点,一、要有卓越的创造力;二、要有想象力;三、还要有一个突出的聪明智慧。具有这些物质的人大部分都是天才。
勤奋就是要不懈的努力,和后天形成的习惯与培养,与自己一如既往的追求。理想有着密相关的。
高尔基说:“天才源于勤奋”。卡基尔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努力。”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过:“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畏巨流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药,深入水底觅到骊珠。”这些都说明,人们要想取得成功,就不离开勤奋。
马克思说过:“在科学的到路上没有平坦的大到可走,只有不谓劳苦在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他本人为了写《资本论》,就曾经花费了四十多年的时间,勤奋收集资料。
坚持不懈的劳动,自然是“苦”事,但他们功的必由之路。高尔基说过:“天才就是劳动,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即可以熄灭,也可以旺盛的燃烧起来,而是它门成为熊熊烈火的方法,那就是劳动。”
劳动在劳动就是勤奋,勤奋是产生天才的根本原因。勤奋总是与刻苦形影不离,正如爱迪生所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汉代司马迁正是由于勤奋,不怕困难,云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从中取得了大量材料,才写成震古烁今的文学巨著《史记》。出身寒门的苏秦,立志苦学,常常读书至深夜。
有时实在太累了,眼睛睁不开,他就用锥刺自己的大腿,痛醒了就继续读书。最后,终于学有所成,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天才出自勤奋。”一个人只有不断努力,刻苦学习,才能取得成绩。
据《青年博览》刊载,少年大学生钱某,12岁就会微积分,被认为神童。进了安徽科技大学,他不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高中文化补习班,却只身到图书馆看他的微积分,一个月就声称已学完。
平时,学生们去上课,他却在校园里野逛,成绩很快一落千丈。无奈,老师只得让他休学。
休学一年,上学后一个时期故态复萌,他狂妄的认为在大学里学不到什么,经常拿气枪在校园里“巡猎”。最后学校只得让他退学。
退学后当上了油漆工,从此钱某结束了“神童”的生涯。俗话说:“笨鸟先飞”。
意思是要不落后,就要比别人勤奋,就要比别人先行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自恃天资聪颖,不肯“先飞”不肯勤奋学习,而又藐视“笨鸟”,这种思想和行为是极端错误的。“笨鸟先飞”是一种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表现。
爱迪生就是发扬了“笨鸟先飞”的勤奋精神,才从一个智力平常的孩子成为大发明家的。但是,天赋好的“灵鸟”也要先飞,否则就有变成“笨鸟”的危险。
然而,现在有很多同学都认为自己很聪明,没有必要去努力勤奋,其实不然,如果你颇有天赋,勤奋会使其更加完善;如果你能力平平,勤奋会补之不足。这个世上很少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是勤能补拙。
学习讲求天分,但是后天的努力比天分更加重要。勤奋能帮助人们不知疲倦地在学海里遨游,找到学习中的不足,成就个人的事业。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勤奋是一种努力自强的精神,勤奋是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奋,更是变理想为现实的行动,是由量变到质的过程,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是成为天才必不可少的条件。
勤奋与天才勤奋和天才是相辅相成,有的人自认为很聪明,很自大,但却不如一个笨拙的人,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一个笨拙的人比他人付出了 成倍的努力与勤奋。正所谓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我认为:勤能补拙,天才出于勤奋。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戏曲家。
幼时,梅兰芳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之后,梅兰芳常常盯着飞翔的鸟,和水底的鱼儿。
日子一长,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经过勤学苦练,笨鸟先飞,梅兰芳终于成为远近闻名的京剧大师。
正所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啊!许海峰是奥运会金牌得主的第一中国人。在这背后,许海峰付出了多少汗水。
每天刻苦训练做的最好今天打10环,明天就要打环,达不到环就不休息。正是他的勤奋,才铸就了今天的辉煌。
由此可见,这些“天才”成功的背后都有一个“苦”字。是的,他们超越常人,但那绝不仅仅是因为天赋。
天才的背后是苦学、苦练,是辛勤的汗水、是攀登的足迹。一分辛劳一分才。
他们的成功不是天定的,而是用勤奋换来的,所以天才出于勤奋。你也能当天才 天才,可能是普通人触摸不到的一个高峰.但是往往经过后期努力的人会超过天才.你只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我相信,你也是一个天才.天才就是装着平水的精美杯子,天才就是智慧与勤奋的混血儿,天才就是敢破成规的开拓者,天才就是上帝的宠儿,天才就是劳动的汗水 --这是一般的人对天才的见解,其实真正的天才拥有知识是因为他懂得努力,会不断的求取知识,想知道了解不同的学问,能从失败中求取经验和教训,他不会害怕失败,正因为他知道的。
神童屡被退学 命运坎坷演绎现代“伤仲永” 关键词: 命运 神童记者于振华9月5日北京报道 日前,两起“神童退学事件”相继被媒体曝光之后,引起了社会舆论风波:有人据此认为培养神童的少年班应该停办,也有人批评媒体和神童母亲,还有人深表同情。此时,宁铂、谢彦波、干政这些昔日神童不幸的命运,再度让人质疑:“神童教育”到底怎么了? 神童屡屡被退学日前,两起“神童退学事件”相继被媒体曝光:17岁考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硕博连读魏永康,19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而14岁考入沈阳工业大学的王思涵,却因为多门成绩零分,也被学校“责令退学”。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2岁就掌握了1000多个字。在小学只上了二年级和六年级,1991年10月,8岁的魏永康就跳到了县属重点中学。从此,在魏永康的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伙伴,也没有玩具。13岁时,魏永康又以高分考进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成为当地公认的“神童”。(魏永康退学在家)在大学4年里,魏永康的妈妈曾学梅一直都在学校陪他。魏妈妈说,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所有的家务事情她都自己做了,包括给魏永康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为了不耽误永康吃饭的时候看书,他读高中的时候,魏妈妈还亲自给他喂饭。2000年,17岁的魏永康考上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这一次魏妈妈不能跟在他身边,魏永康离开妈妈,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他想去天安门玩,大冬天都不知道换衣服,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去天安门逛了一圈。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魏永康感到实在不能适应没有妈妈照顾的生活。2003年8月,已经上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从中科院肄业回到了老家。2004年,魏永康曾经几度离家出走,最长的一次走了39天。曾被誉为“神童”的东北男孩王思涵,当年以14岁的年龄、高考成绩572分的超高分数,考入沈阳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入学后成绩每况愈下,今年本应从大学毕业,却因为多门成绩零分,而被学校“责令退学”。 王思涵从小聪明好学,小学三年级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东北育才中学少年班。2001年8月,只有14岁的王思涵以572分超出分数线60分的优异高考成绩,考进沈阳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王思涵在家里继续看书)然而,王思涵入学后的成绩却一直处于末流,大一时三门以上课程不合格,学校要求他在大二的时候重修大一课程,此后的大学四年各门功课也陆续亮起红灯。在今年的毕业考试中,除英语外,其他学科他选择了弃考,由于仅有一科英语合格的毕业成绩,王思涵被学校“责令退学”。王思涵的父母都只是普通工人,家庭经济并不好,为了让王思涵能够顺利完成大学教育,父亲每天打两份工。而王思涵考上大学的时候,他的父亲却因积劳成疾去世了。王思涵说,自父亲过世后,他就学不进去了。目前,王思涵每天都在刻苦复习大学的课程,希望学校能给他一次机会。 神童退学惹争议神童退学的报道一出,立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时间,社会舆论纷纷:有的人认为,这是神童教育的反面教材,培养神童的少年班应该停办;也有的人把矛头对准了媒体和神童的母亲;还有的人在深表同情之余,认为神童教育只是忽略了某些方面的培养,趁年轻还可以补救。“我并不觉得魏永康、王思涵这两位神童退学是一件很意外的事情。”9月1日,在得知神童退学的消息后,作为魏永康的同龄人,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专业04级硕士研究生董逸纯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说,神童往往是说他们的智商比一般人要高,但是,一个人与人共处的能力——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这些被责令退学的神童也不是人才。”董逸纯认为,一个人如果就连最基本的生存
感悟变迁 作为一名七十年代出生的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表哥来我家,骑着“永久牌”自行车,这让我着实高兴了一段时间。我家里买的一台缝纫机也是我们山村里第一台。而今的城市里自行车也基本快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小车。
感悟变迁 作为一名七十年代出生的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表哥来我家,骑着“永久牌”自行车,这让我着实高兴了一段时间。我家里买的一台缝纫机也是我们山村里第一台。而今的城市里自行车也基本快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小车。我的女儿也不认识缝纫机了,现在穿的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衣服,就直接到商场或专卖店购买,甚至到网上订购。有时给我七十岁的老爸电话,老爸总是说:现在的社会变化真大,变化真快啊,我都老了,我都不行了…。是啊,现在变化真快,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从国内到国际,都无不是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自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狼没有来,金融危机却来了;外国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技术来了,可一些腐朽的思想也来了;滋养我们躯体的山珍海味来了,果子狸的SARS也入侵了;陈光标的裸捐感动着成千上万的人,可郭美美也来了……。随着这社会的飞速发展,也不得不让我们擦亮我们明亮的眼睛,务必分清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我们也只能吸收好的方面,而掘弃不好的方面。这样才更有利于更好的提升我们。古有“孟母三迁”的感人故事,现在还一直昭示着我们。孟母那种提前改变自己的环境来改变孟子的教育这种精神,无不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面对发展变化的时代,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甚至去创造机会来更好的提升我们。为了更好的发挥我们的个人价值,为了实现我们的国家在世界和平方面有所贡献,我们必须做好规划,做好计划,定好目标,有步骤,有计划的提升我们,强大我们。再说刘备给刘禅的告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我们做人做事亘古不变的准则。我们无论如何发展变化,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我们的这个“根”。“善”就是我们最大的追求。我们在不断充实提升自己的情况下,让我们变的越来越来好,让我们的创造也越来越高效。新的时代,新的世纪,我们务必要遵循我们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精神。快速的提升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更好的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努力。
61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年轻的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智慧的中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战胜各种艰难曲折和风险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谱写了自强不息的壮丽凯歌。61年的风雨征程,让世界见证了一个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的中国,一个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中国,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的中国,一个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中国。 辉煌成就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但是,在辉煌的成就面前,我们要看到面临的挑战;在伟大的胜利面前,我们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深知,同我们要达到的远大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因此,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如一地艰苦奋斗,不断进取。我们深知,在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但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一心,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就一定能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就一定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社会在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许多高科技都在像猛虎一般地往前冲,许多东西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的变化也日新月异。
记得爷爷以前对我说,那时候的中国非常贫穷、落后,人民过着艰难朴素的日子,个个生活过得很简陋,那时候手机是一种稀有物品,而且价格昂贵,要一两万元,叫大哥大。那时候的一两万元相当于现在的一二十万呢,只有那时候非常富贵的人才买得下来,那时在街上拿着大哥大打电话是一件非常神气、令人羡慕的事,大哥大全身黑色,拿起来很沉重,它的重量相当于一块砖头,不易于携带,而且有时候你在哪个偏远地区或者荒山野岭搞不好信号不好,会短路。
所以那时,大哥大并不十分受欢迎。 过了二十几年,一种新型手机在中国诞生了,首先,它很轻巧,很方便于携带,然后呢,它的外观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没有那么肥厚了,而且有显示屏了,还可以盖上合上,功能也有了变化,可以发短信息,打电话,玩一些黑白屏幕的幼稚游戏。
虽然还是不怎么样,但比起大哥大来说好很多了。 到了现在,手机的变化没有你想不到的,只有它做得到的,屏幕超大,还可以触摸屏幕,做工精致,全身流线型,摸起来质地柔和,功能数不胜数,在网上购买任何东西,QQ聊天、微博、微信……真没想到这么小的东西能干这么多的事。
现在的手机真好啊!真期待未来的手机会是什么样子。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
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巨龙脚底下我成长,
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 题记
我国拥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中国的历史是经过了无数战火于血,一次次的分与合,一次次的战火, 才让我们的民族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从此才有了“中国”这两个字.
华夏帝国
在帝国的时代里, 汉唐雄风是多么的豪迈。我国科学各方面总是走在世界前端.例如我们的远洋舰队庞大规模无人可以匹敌;我国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还有青铜器的制造……都代表着我国的科学。在帝国时期还有许许多多智勇双全的人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曹操,周瑜……”在医学中,我国也做出了很多
的贡献如“著名的医学家华佗研制了麻沸散,还有扁鹤发明的四诊法……”自豪呀,威武的华夏帝国!
近代历
华夏帝国衰败了!迎来了一个置人民于水火之中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我国就像一只“缩头乌龟”任人打任人骂
我家三十年的巨大变迁 我是70年代出生的人,作为七十年代出生的我们没有60年代的苍白和疯狂,也没有80年代的潇洒和享受,我们是身揣苦涩的童年记忆,敲击着青春时代鼓点,淋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一代。我们这一代体验过苦中甘来的“包产到户”,真正能感觉到什么叫苦尽甘来。
记忆中小时候最喜欢吃5分钱一根的冰棍,喜欢跟大人上街,羡慕坐在街边吃油凉粉的小伙伴,一家人最高兴的就是发了粮票肉票去买米买肉,小时候作为妈妈的跟屁虫我我经常跟着妈妈去粮站买米买面.
作为小孩,最高兴的是逢年过节大人们会给我们做新衣服,涤卡布是那时最时髦的布料。不过感觉,小时候的生活更纯净似的,有啥吃啥,有啥穿啥,都很开心。
记得们家生活悄悄发生改变的时间是1980年后,当时的情形像我们常在作文里常写道的那样: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家里时不时的添置电视机、收音机、缝纫机、电扇等家用电器,吃肉再也不用肉票了,时常高兴了就上街买新衣,一家人吃穿不用愁了。
生活在一天天变化,当我们这些70后的人三十而立的时候,我们家的生活水平发生了鄱天覆地的变化,家里有漂亮的房子,车子,天天玩着花样吃,孩子们再也不像我们那个年代天天盼过年了,现在的我们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一代。。 自己改改吧 不能完全一样
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在吉木萨尔,这里有孩子们的天堂——北庭园广场,有老人、青少年们娱乐的场所——天地园。可谁也想不到,现在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在数十年前却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垃圾场。以前,这里经济不发达,人们生活水平不高,住的都是低矮、简陋的茅屋,土平房,街道坑坑洼洼,尘土飞扬,交通工具很少,只有三轮车、拖拉机、自行车,人们的素质也很差,随地吐痰的、乱扔垃圾的、说脏话的……影响了社会风气。
而现在,一栋栋高楼大厦巍峨耸起,一辆辆汽车飞速奔驰,人们的生活也富裕了。每到节假日,学生们约上几个好伙伴去公园转转,看看美丽的风景,放松放松身心,充分享受闲暇的快乐时光,老人们不约而同的在清晨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爸爸妈妈们则走在洁净的街道上,东瞅瞅,西望望,不一会儿,就转到了玲琅满目的大超市,然后,便开始了大量的购物……
每到下午,都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去锻炼身体,可以看到一家人去天地园游玩、谈心。走在绿色如茵的绿化带中,各种花散发出淡淡的、令人销魂的清香,使人心情一下子舒畅了许多,一天的烦恼也随之飘走了。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吉木萨尔的夜景了,你看,公园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都把大街小巷照得通亮;一排排的路灯,给孤独的黑夜带来了光明,也给司机们带来了安全。最为壮观的就是夜市了,这里每到傍晚,就人山人海的,有卖砂锅的、凉皮的、烤羊肉串的、椒麻鸡的……大大小小的摊子,各具风味,引来了八方来客,连那些刚刚锻炼完身体的人们也不由自主的被香味吸引了过来,不顾自己的身材,开始狼吞虎咽起来。直到凌晨两点多,这里才渐渐寂静起来……
我们之所以能过上这样衣食无忧的好日子,都是因为有党的英明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吉木萨尔这个古老而又美丽的县城,真是一年一个新面貌,一年一个新气象啊!因此,我们必须要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我相信,只有这样,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家乡才会更加繁荣、更加辉煌,人们才会变得更加富裕!
61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年轻的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在中国 *** 的领导下,勤劳智慧的中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战胜各种艰难曲折和风险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谱写了自强不息的壮丽凯歌。61年的风雨征程,让世界见证了一个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的中国,一个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中国,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的中国,一个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中国。
辉煌成就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但是,在辉煌的成就面前,我们要看到面临的挑战;在伟大的胜利面前,我们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深知,同我们要达到的远大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中国 *** 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因此,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始终如一地艰苦奋斗,不断进取。我们深知,在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
但是,有中国 *** 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一心,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就一定能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就一定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创造。
百年的沧桑
我,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蜕变。
还记得从前,每当我独自一人,静静的听着塔里木河那气势磅礴的流水声时,心中便不禁的勇气一股斗志,那激荡的流水更像是在谱写激昂的乐章,儿时的罗布泊是我的乐园,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记录下了我同伙伴们的欢乐,嬉戏,悲伤,与成长。
就这样我一天天长大,并且将所有的记忆都留给了罗布泊,留给了我儿时的乐园,而后这里的人类越来越多,修改河道,使罗布泊不在那样美丽,沙土开始入侵罗布泊,我,独自伤心。
而后我眼看着,塔里木河两岸,飞快的建造起一个个水库,无数抽水泵贪婪的吮吸着塔里木和的水,它们就像一个巨大的吸水鬼一样,试图将塔里木河吸干。
百年后,我再次静静的,听着塔里木河的流水声,那无力的 *** 时我痛心,它不在那样激昂;他不在那样有力,而是用尽所有力气向人类发出哀求,但水泵依的巨大抽水声,已将着哀求声掩埋。
而罗布泊早已被沙土掩埋,抓起一把黄沙发现,儿时的所有都被他们所吞噬,我的罗布泊。
写的不好啊!见谅哦O(∩_∩)O~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以来,中国历经风霜。
中国走过了革命,走过了新中国的成立,又经历雨雪霜冻灾害,大地震……2008年中国遭遇四川省汶川县的地震,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截至2008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
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走过损失惨重的汶川大地震,我们又迎来了令人欢快的北京奥运会。
当奥运圣火冉冉升起,全国人民的目光再次随之瞩目雅典。令我们不禁回顾百年前的历史壮景,百年后全世界人民再次聚首在这块拥有着古老文化和神奇力量的土地上。
这里是友谊,和平的开始、是公平、公正运动竞争的起源地。而后100年来,这种伟大的运动之源在全世界人们的心中传动。
历届奥运圣火的点燃都伴随着团结友爱的气氛。精彩夺目的开幕式,紧张的抉择时刻,惊心动魄的比赛场面,规模宏大的奥运赛事,那绿色甜美的异国风景,热情好客的各地人民,使得奥运会这个名词成为全世界人们都瞩目,热爱的交点……随着历史的前进,中国将会有更加辉煌,美丽的历史。
中国的变迁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中国人都很幸运: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不一样,我们处在一个大变动的社会和一个大变动的时代当中。生活在英国的人们,无论是生活在某个小镇还是伦敦这样的大城,终其一生,都不会发现生活中有什么大的变动,从街景到社会生活,就像一条静静的溪流,波澜不惊。记得我的导师许倬云对我讲过一件事:他有一次去瑞士做学术交流,一位瑞士教授带他去到一个朴素的墓园,指着一个简朴的墓穴对他说:我从很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了我一生会怎样度过,这里就是我的归宿,不会有任何新鲜事,也不会有任何变动。说时脸上带着一种安详又落寞的表情。
生活在当代中国的人们绝对不会有这样落寞的感觉。我们的生活从外表到内容都在发生巨变。北京的街景可以用“日新月异”这个词来形容,但是它不是陈词滥调意义上的日新月异,而是确切描述事实意义上的日新月异:每一天都有新样子,每个月都变得不同。我们的城市真是这样的。就在我家窗外的街对面,有一座大楼刚刚落成;就在我每天去锻炼的体育馆的必经之路上,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前天刚刚被修成了双向四车道的马路,这条路从动工到修成没有超过一个月。
我们的社会变动更大。记得我们大学毕业就业时,工资是所有大学毕业生标准的月薪56元(这个工资标准从50年代起一直实行到80年代);而亲戚家一个去年大学毕业的普通女孩子,现在的月薪是9000元。衡量社会贫富分化程度的基尼系数从飚升到,我们从全世界最平均的社会变成世界上所有社会中贫富分化最厉害的社会,只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社会生活变动之巨大,为世界和历史所仅见。在一代人之间经历这样的变化,令所有身临其境的人们感到兴奋、 *** 。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都将同那位瑞士教授的感受完全相反: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一生会还碰到什么事情和变化。
在中国新发生的一切当然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前者如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的绝对的提高;后者如贫富分化, *** 。但是所有的人都感到了变化和变化带来的好处。举例言之,一个许多城市人没有注意到的事件是农业税的取消。我刚刚调查过一个北方的村庄,它刚刚遭遇了这个几十年来从未遇到过的变故。严格地说,这是中国这个农业社会几千年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变故:在哪个朝代农民能不缴税呢?这种事情恐怕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会偶尔发生,一是严重的自然灾害,因此被 *** 免税;另一个就是从农民起义到新王朝建立的短暂过渡时期(“闯王来了不纳粮”)。现在, 几亿农民已经完全不用缴税了。这个变化之所以令人激动,不仅因为它帮助了农民,还因为这是中国从一个停滞了几千年的传统农业国改变为现代工业国的标志:农业税收在中国的财政和经济中已经到了可以被忽略的程度。这怎能不让我们感到欢欣鼓舞呢。
2008年是令人兴奋的一年。在这一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这个活动,而几乎所有的世界名城都举办过奥运会,有的还不止一次。虽然体育比赛本身并没有那么大的意义,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它具有国力昌盛的象征意义,具有社会进步的象征意义,具有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融入世界秩序的象征意义。我们不能想象,奥运会在1948年的中国举办,那时我们的国力太弱;我们也不能想象,奥运会在1968年的中国举办,那时我们闭关锁国,游离在全球化的潮流之外。而在奥运会上,当世界各地的一万多名运动员来到中国,当全世界所有的摄相头指向中国,世界将会以惊异的目光发现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一个生气勃勃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中国的变迁更为明显,跟着时代的脚步前行,中国将会越来越辉煌!
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公平、公正、公开、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体育精神主题 作文 ,希望大家喜欢!
体育精神主题作文1
有人说:“体育精神就是为了争第一。”其实并不然,“体育”二字虽然没有很早的出现在历史涛河之中,但是体育精神却早已流于世界各地,融于血脉之中。
真正的体育精神是自身敢于力争卓越的勇气,是青春韶华的拼搏韧性。年满十八九的青春少年,置身于绚丽夺目的游戏中不可开交时,而东京奥运会中65岁高龄夺冠的奥斯卡-斯旺,书写了体育奇坛新的传奇篇章。所以青春,并不是“青春”的代名词,“不服输”才是体育健儿的标签,而且体育精神也不只是“体育”精神,更是融入血液中的倔强与顽强,是面对困难挫折时的永不言弃!
真正的体育精神不是让你学会认输,而是要你学会面对失败,在一次次的跌倒之后重新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重新投入战斗。刘国梁曾经说过“有时候受点刺激不是坏事,你要是化解得好的话,会让你内心更强大。”面对生活亦是如此,不要向所谓的困难也好、挫折也罢缴械投降,要迎难而上,不要怕输。正如疫情突然袭来,没有人退缩后退,而是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能行,我能撑得下去!”一批批勇士迎难而上,斩荆披棘,迈过重重阻挠与危险,这,也是一种体育精神。
真正的体育精神是公平的竞争,是君子间和谐的较量。在中国古代“尚武”是中国体育的前身之一,而“武德”等词汇的出现早已说明体育不只是为了取得胜利。道德是个人素养的基础与根本,是行为的约束与规范。因此体育竞技是要讲武德的竞技,体育精神是力求公平竞争的精神。 足球 场上一名对方球员突然崴脚,面对空防的足球门,本应能轻松得分,却放弃了球权,赢得数万观众的掌声,那是一条美丽的风景线;跑道场上一名选手突然身体不适,却又不愿放弃比赛,依旧留在场上,却只能慢跑,后面的选手并没有超过他而是协助他冲向了终点,那,同样也是一条美丽的风景线……
体育精神并不只是跨越终点,豪取金牌,还是打破自己生理极限的拼搏与热血,更是高尚品德的发扬与传承,让青春之花绽放于世界之林。
体育精神主题作文2
体育,是什么?是美丽,是正义,是勇气,是荣誉,是进步,是和平!
而奥运的体育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这句话也一直是我的座右铭。
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成功必须是付出巨大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多少才收获多少。
我是一名 摔跤 运动员,在学校进行了几年的正规训练,参加了许多比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特别在湖北省十四届摔跤比赛中,我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别看摔跤是个野蛮运动,其实靠的更多的是技巧而不是力量。是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在那次艰难比赛的开始我们相互试探对方,我明显的感觉到对方的力量比我大,再一次疏忽中被他抓住了靶位,手抓住我脖子就是一个过肩摔。我被摔在了地上,只要我双肩被压三秒我就是输了,突然间耳边响起来教练的话语,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于是在哪个争分夺秒的时刻我抱住他的要使出了全身力气,做了对手三个滚桥,于是还领先了对手二分。比赛还有三十秒结束,气氛变得更紧张起来了,在上一回合的比赛中我已经使出了全身力气。在这回合的比赛中对手似乎已经看出了我已经用完了力气,只是守而不进攻了。于是在最后的时间里对手发起一次次猛攻,我终于抵挡不住被他拉住了靶位,被做了个三分动作,于是领先我一分。仅仅因为这一分之差,冠军与我无缘。我以一分之差输给了对手。这是我最后一次参加省运会了,我恨自己没有拿到第一。赛场上全力拼搏的我打动了我的教练,他并不怪我只拿了亚军,也只是安慰我到你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也许场下人更多的只是关注胜利者,可是我并不是这么认为,体育是一种精神,而不是只看结果论成败。往往一次比赛的备赛中,你们永远不知道训练的我们是要经过多少的伤痛多少的付出。
作为一个 体育运动 员,追求更好的成绩,登上最高的舞台是他的梦想,而能在奥运舞台上展现自我是他们最终的梦想。
对于我,一个普通的摔跤运动员,在赛场上就是要有一种拼搏进取的精神,要全力而行,即使失败了也算是一种成功!这就是我心中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主题作文3
我们在课余时间总会参加体育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身心,却很少会去思考何谓体育精神。在我认为体育精神就是体育的整体面貌,它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道德,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在_年北京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中的一幕就能阐释什么是体育精神。
那是在男子4x100米接力决赛结束后,第二位冲线的美国队当时正身披国旗绕场庆祝,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们停下了脚步,也慢慢收起了国旗——因为他们的犯规所以成绩被取消,言下之意就是说原本第三位冲线的中国队成为了亚军。当美国队其他三名运动员垂头丧气迅速离开田径场的时候,百米飞人加特林主动走了过来,隔着栅栏和几位中国队队员握手,向他们表达祝贺:“我必须祝贺中国队。他们非常努力,人也很好。他们每一棒每一棒,像一个团队那样战斗。能够获得世锦赛的银牌,创造他们国家的历史,能在鸟巢取得这样的成绩,对他们而言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虽然与奖牌失之交臂,但是作为对手的加特林却表现出了应有的风度,这不正是一种尊重对手,为对手喝彩的体育精神吗?
不仅是在田径赛上,在世乒赛中也有这种精神的体现。我国著名 乒乓球 运动员——刘国正在一次比赛中竟然输给了一名无名小卒。正当人人都为刘国正感到惋惜的时候,刘国正反而为涌现出这样一个对手感到高兴。他真心地为他的实力,更为他的自信喝彩,即便他是国外选手。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青梅煮酒时曾对刘备说过:“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我也曾经看过这样的一段话:“为别人喝彩,然后暗暗努力,争取下次获胜。这是豁达,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优良的心理素质。”可见,这一种欣赏对手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我们应当明白,他人获得了好成绩并不代表着这是对自己的侮辱,因为每一个都付出了常人所不知晓的汗水和泪水,我们完全有理由给予他们最热烈的掌声。
这种体育精神正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的一种道德,一种智慧,一种修养,在“尊重对手、欣赏对手、为对手喝彩”的这个过程中,我们能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欣赏对手,为对手欢呼,为对手叫好!
体育精神主题作文4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中华儿女自强不息,运动也是永无止境的存在着的。人的智慧拥有无限的潜力,并有无限的可能赋予了无限的创造力,一个民族的不断强大,也正是通过实践去创造,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从而使民族发扬光大。
幼时的呀呀学语,到老年时的步履蹒跚。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时代在改变,新生力是在蓬勃发展。纵观新时代的及体育健儿们朝气蓬勃,展现着旺盛的生命力。体育精神,“更高、更快、更强”散发着他们拼搏的激情,展现着生命的活力,无论是在运动场上,比赛场上。挥散汗水。努力拼搏奋勇争先的运动健儿,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谈笑风生,嬉笑打闹的运动健儿们,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民族代表,体育精神也正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组成体。
中国女子 排球 国家队,通过训练中一次又一次的磨合,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与失败。通过比赛场上顽强的拼搏,坚韧的毅力,执着的信念,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换来了比赛的一次又一次胜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冠军,诠释着“女排精神”顽强的活力。然而,并不只是女排精神是如此。在体育运动的大海之中,每一滴“水”都散发着生命力的顽强,每一滴“水”都像“女排精神”一样体现着体育精神,代表着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正是那种坚韧、顽强、执着、永不放弃的精神,体现了体育精神的魂,中国体育的成功,中华民族的成功,就是依靠拼搏的每一天奋斗出来的。
体育精神是,意志力的体现,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旺盛生命力,体育人的成功和幸福,也正是依靠顽强的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换来的,体育精神为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体育精神主题作文5
电光火石的拼杀中,灵魂的呐喊转化为身体摘夺桂冠的原动力;成败转瞬的赛场上,体育的精魂成为对人格强有力的洗炼。
体育的力量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伦敦奥运会如是昭示。更快,更高,更强--这是人类突破自我的永恒追求,它燃起人类生命底色中天赋的高贵血性,它鼓舞人类义无反顾地去闯、去拼、去超越,以拼搏作抵押,赢得心灵深处高声呼唤的荣耀。生而为赢,是人类精神内核中不可泯灭的一道光芒,斩断阻碍,为个体与社会向上攀登供给着源源不断的能量。
然而,博弈角逐间,强强相争,体育的竞技场上必有成败之分,这又恰好是体育另一种魅力所在。固化的观念中,胜者为王,败者食尘--体育的精神则重重击碎了成败的障壁,赋予了失败与胜利同等的意义。失败者的形象并非只能是失魂落魄、黯然退场,他们以另一种方式被铭记与赞颂。每一次向更强者发起的冲击,每一次战胜旧我的勇气,都是一位真正的斗士伟岸身姿的记录。英雄的脊背不会因失利而弯折分毫,被强者战胜不是耻辱,因为那超越自我的一切同样值得尊敬,每一位燃烧自己的勇者都应受喝彩。竞技输赢背后,体面与尊严不是独属胜者的奖励,它也是为败者授予的勋章。
这是体育之魂所承载的精神昭示,由体育场上转移到体育场下,理应成为每一个时代人们面对生活的范本。追求胜利,是一个人生命的火种与光源,是一代人前进的终极本源,面对如山如海的挑战,去俯瞰那仿佛不可逾越的艰难,全力以赴去赢的向往当扎根于我们坚如磐石的信念;面对不可逃避的落败,不要畏缩手脚自染阴霾,要有傲然无悔、尽力而为的尊严和利刃回鞘、静待翻盘的体面。
让体育精神在一代人幼小的空旷的生命中生长,这一代人便拥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内核去直面未知的风险,以一颗从容不迫的心去体味接纳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当他们终于可以成为中流砥柱去支撑起社会的屋檐,强大的信念已然更加坚固,一个更为强大坚韧的社会将屹立不倒。
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成败之间坦然坚韧,拥有不丧失热血、拼搏过后无怨无悔的尊严,他就是无冕之王。这份高贵的不可磨灭的信念,将永远推着我们的航船在前进的时间之海中乘风破浪!
体育精神主题作文5篇相关 文章 :
★ 2022北京冬奥精神心得体会作文范文9篇
★ 2021年体育精神作文
★ 秋季运动会中小学生主题作文
★ 弘扬冬奥精神主题作文(精选10篇)
★ 何谓体育精神高中作文五篇
★ 相约冬奥健身有我优秀作文11篇
★ 写体育精神的作文征文
★ 弘扬冬奥精神心得作文10篇
★ 关于体育精神作文高一600字
★ 关于运动会拼搏的作文5篇大全
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1.“奥运三问”
1908年,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向学生演讲时,提了三个问题:“中国什么时候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能获奥运会金牌?中国什么时候才能举办奥运会?”这就是著名的“奥运三问”,是近代中国人重视竞技体育的发端。
2.“体育之研究”
1917年,青年毛泽东署名“二十八画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体育之研究》。他对当时“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的状况,深感忧虑。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中,毛泽东看到了体育对增强民族体质、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作用。
3.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是教育家马约翰的名言。他长期在清华大学从事体育教育工作,从1914年进入清华大学开始,直到1966年去世,整整工作了52年,为体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4.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是清华大学的一种体育精神。清华的历史上有一条“铁”的规定:体育课不及格不能毕业。其目的是希望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能更好的为祖国服务。 1957年,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在全校体育工作干部会上说:“你们看,马老(马约翰)今年已经76岁了,还是面红身健。我们每个同学要争取毕业后工作50年。”
材料一: 钟南山院士学生时代是体育健将
钟南山从小就喜欢运动,足球、篮球、跑步都有涉猎。他的百米速度最快是11秒2,年轻时举重的最高重量是100公斤,卧推可以达到70公斤。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读书期间,他参加学校运动会曾创下几项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解读】 84岁钟南山再战防疫最前线,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一张在高铁上坐着闭目休息的图片让全国人感动。钟南山院士这样高龄,还有如此充沛的工作精力,固然与他悬壶济世、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有关,但也得益于他年轻时热爱体育锻炼所打下的健壮的体质。钟南山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学生时代热爱体育锻炼,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更长久地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
材料二: 引用报告说明全国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突出。
最近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视力下降率、肥胖检出率继续攀升……
【解读】 引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报告内容,陈述全国“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的事实,与材料一学生时代的钟南山形成对比,回到当今现实生活,学生体质下降堪忧,暗示学生体育锻炼的必要性。
体育是什么?体育是竞争,是决出胜负吗?不,体育是艺术,它以自生的魅力吸引著一切. 以前,我认为体育无非就是跳跳绳、跑跑步而已 现在,我知道了,体育不仅是做运动,它是一种精神.一种公正、公开、公平和客观性集于一体的精神,它连线著世界的和平、友谊,点燃的体育 *** ,他让我们充满朝气.体育所蕴藏的青春、力量、让饱经风霜的地球重新焕发活力,迸发朝气,让整个地球脱胎换骨. 我爱体育,不只是爱体育带给的笑声、紧张、精彩,还体育带给的精神,正是应为向上的精神,才使得那么多人迷上以向上的精神为主的体育.体育精神将在每人的心中,不会把胜利看得那么重,体育比赛素来不以成败论英雄.体育和一起成长,体育精神也将被发扬光大.
“行百里者半九十”,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格言的时候,怎么也弄不清它的意思。走一百里路,已经走了九十里,还差十里,就到达目的地了。为什么说这才刚走了一半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老师。老师讲解了半天,我还是将信将疑,可是没过多久,在一次体育课上却有了亲身体验。 那节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测验八百米中长跑,这可是我最头疼的一个长跑专案了。我硬著头皮站在了起跑线上。“砰”发令枪响了,我赶紧迈步跑起来。开始二百米,我跑得还可以,一边跑一边瞟著同组的同学们。第二个二百米我边跑边开始出汗了。我一边调节着节奏,一边暗暗给自己加油鼓劲: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跑完七百米了,我感到浑身发酸,两腿像灌了铅,呼吸也变得气粗了,步子也迈不开了,我向前望了望,哎哟,还有一个弯道,足足有一百多米。“还坚持得了吗?”我问自己。十步、二十步……这段跑道怎么这样长啊,比前七百米还要长。我只觉得心要从胸膛里蹦出来,嗓子又干又热,两条腿已不听使唤了,眼睛不自觉的闭上了。我听见老师同学们在喊“终点要到了,冲刺啊!”我睁开眼,只觉得自己要窒息了,实在没有力量向前跑了,便由跑变走,最后腿一软,跪坐在地上了。 同学们到达终点后,又都朝我围拢过来,几个同学说:“看,就差那么二十几米!”我也懊悔地摇摇头。我今天就为最后二十几米而失败了。跑完七百米只能算是跑过了一半,而失败则在这最后的几十米上,这不正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吗? 是啊,十里对九十里而言是短的路程,但却是关键。在体育运动上,短跑的最后一秒,跳高的最后一跃,足球场上的最后一记射门,不都体现出“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吗?只有在最后关头冲上,才能获得成功,反之,则功亏一篑。 在学习上、生活上乃至人生道路上,止步于九十,前功尽弃的现象还少吗?就我自己而言,不也从止步于九十中得到了教训吗?“行百里者半九十”道出了多么深刻的哲理。 这件事难忘,给我深刻启迪。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作文学习已经告一段落。这一段落,是一个入门的段落。我们学习了要写好作文应当注意的一般问题,如何构思,还学习了作文的几个具体技能:扣题和拟题、详写和略写、描写、议论等。大家要认真总结复习,争取在期末的语文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另外,还要把下面这篇作文写好,作为我们这一阶段学习的一次考试。
体育精神指的是一名运动员身上拼搏、进取,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指的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指的是在运动场上所体现出的宽容、谦让、和谐的竞技精神……在任何一场竞技体育比赛中,体育精神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国际比赛中,体育精神不仅体现出了个人的素养,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国民的素质。 近日,乒乓球世锦赛的选手们正在进行着激烈的角逐。前天的男单1/4决赛中,由中国选手马琳对战白俄罗斯选手萨姆索·诺夫。萨的一个侧身拉球马琳没有接到,但从录影中显示,这个球并没有动到桌面,而只是从侧边擦到了球台,但裁判把这一分判给了萨姆索·诺夫。运动场上的误判在该说并不少见,但这种时候往往很容易影响到运动员的情绪。正在大家担心之时,萨姆索·诺夫将马琳的发球一拨,故意打到了网下。此时全场的观众爆发出一阵持久的掌声。他们是在为萨姆索·诺夫的绅士风度喝彩,是他的谦让赢得了尊重。在一场国际性的锦标赛中,他用一种高尚的竞技体育精神感动了所有观看比赛的观众。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欧洲人在运动场上所迸发的魅力和友善。 而相比之下,中国国奥队员的表现就有些令人遗憾。中国国奥队2007年2月7日与英格兰女王公园巡游者三线队的比赛因为发生球员、教练群殴事件,被迫提前结束。中国球员郑涛下巴受伤,嘴中血流如注。这是中国队连续在三场热身赛中发生打架事件,作为职业球员,面对英格兰粗野的球风竞采取打架这种方式,这样的行为不仅降低了这支队伍球员的素质,更严重影响到中国运动员的外交形象,一名职业运动员应该更透彻地领会谦让与宽容的体育精神,而不是处处争强好胜。冒进与冲动无疑是在为大国的体育精神抹黑,可以说,这是一名运动员的耻辱,更是一种对高尚精神的沾污。 输赢只是最终的结果,诚然结果很重要,但贯穿于整个过程中的体育精神才是一个运动员所应追求的目标,只有将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精神时刻牢记,才能让自己在每一场比赛中赢得球风、赢得球品,展现出最具魅力的运动风采。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青春似火, *** 飞扬。第三届金海校园体育节又拉开了大幕,各位健儿又有了在田径场上展现你们各自风采的机会。首先,请让我代表学校行政组向精心筹划本届体育节的各位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报名参加此次比赛的体育健儿表示诚挚的问候。 我校成立来,一直注重推行素质教育,抓好文化成绩的同时,我们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身体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保证了两课两操,开出了足量的体育课,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每年定期举办校园体育节。扎实的行动结出了累累硕果,今年,我校田径代表队参加运动会获得了男子团体冠军,并在市运会上获得了甲级队第四名,战胜了长郡、雅礼等名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进一步落实了“金海让每个学生闪光”的办学理念。第二届校园体育节马上就要开幕了,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掀起新一轮热爱体育、投身体育锻炼的 *** 。 校园体育节是我校的一次大型活动,是我校校风校貌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各班精神风貌和思想素质的一次展示。此次盛会意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给学生构筑一个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平台,使学生的鲜明个性得以张扬,班集体凝聚力得以增强。我希望全体同学积极参与,期待各位运动员能以满腔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严谨的作风,顽强拼搏,赢得属于你们的胜利,尽情展示你们的青春风采。通过比赛,达到弘扬体育精神,陶冶道德情操,增强彼此友谊的目的。 最后,祝校园体育节圆满成功! 谢谢! 希望我的回答你会满意
稿费很低
啊,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体育使每个角落都散发著快乐的气息,体育用柔和的光沐浴著沉睡的大地。你用那美丽的歌喉尽情的歌唱着那段旋律,你唱的那么动听,那么优美…… 啊,体育,你就是正义!当裁判员的哨声吹响在赛场上,你却不偏不向,体现出了正义之神的大公无私,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遵循同一个口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让我们把奥林匹克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 啊,体育,你就是勇气!你是一条白茫茫的银河,静静的躺在湛蓝的天空中……你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高昂的飞翔在深邃的天空中。你尽著自己的力量,把点滴的光芒汇在一起,虽然不如太阳那么辉煌,也不如月亮那样清澈,但你梦幻般的光也洒到了人间,把大地变成了一个奇异的世界
“行百里者半九十”,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格言的时候,怎么也弄不清它的意思。走一百里路,已经走了九十里,还差十里,就到达目的地了。为什么说这才刚走了一半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老师。老师讲解了半天,我还是将信将疑,可是没过多久,在一次体育课上却有了亲身体验。 那节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测验八百米中长跑,这可是我最头疼的一个长跑专案了。我硬著头皮站在了起跑线上。“砰”发令枪响了,我赶紧迈步跑起来。开始二百米,我跑得还可以,一边跑一边瞟著同组的同学们。第二个二百米我边跑边开始出汗了。我一边调节着节奏,一边暗暗给自己加油鼓劲: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跑完七百米了,我感到浑身发酸,两腿像灌了铅,呼吸也变得气粗了,步子也迈不开了,我向前望了望,哎哟,还有一个弯道,足足有一百多米。“还坚持得了吗?”我问自己。十步、二十步……这段跑道怎么这样长啊,比前七百米还要长。我只觉得心要从胸膛里蹦出来,嗓子又干又热,两条腿已不听使唤了,眼睛不自觉的闭上了。我听见老师同学们在喊“终点要到了,冲刺啊!”我睁开眼,只觉得自己要窒息了,实在没有力量向前跑了,便由跑变走,最后腿一软,跪坐在地上了。 同学们到达终点后,又都朝我围拢过来,几个同学说:“看,就差那么二十几米!”我也懊悔地摇摇头。我今天就为最后二十几米而失败了。跑完七百米只能算是跑过了一半,而失败则在这最后的几十米上,这不正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吗? 是啊,十里对九十里而言是短的路程,但却是关键。在体育运动上,短跑的最后一秒,跳高的最后一跃,足球场上的最后一记射门,不都体现出“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吗?只有在最后关头冲上,才能获得成功,反之,则功亏一篑。 在学习上、生活上乃至人生道路上,止步于九十,前功尽弃的现象还少吗?就我自己而言,不也从止步于九十中得到了教训吗?“行百里者半九十”道出了多么深刻的哲理。( 文章阅读网:sanwen. ) 这件事难忘,给我深刻启迪。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作文学习已经告一段落。这一段落,是一个入门的段落。我们学习了要写好作文应当注意的一般问题,如何构思,还学习了作文的几个具体技能:扣题和拟题、详写和略写、描写、议论等。大家要认真总结复习,争取在期末的语文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另外,还要把下面这篇作文写好,作为我们这一阶段学习的一次考试。
我爱体育,我更爱运动,我尤其酷爱跑步。跑步,能活动四肢,强壮肌肉, 增加肺活量,温暖的阳光洒在赛场上,男子组标枪的比赛即将开始。赛场上,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将轻盈地划过天空。健儿们用手中的标枪向距离的许可权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挑战。标枪在空中轻盈的姿态,是健儿们强健的力量和熟练的技巧的结合。谁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获胜?让我们拭目以待,让我们为他们呐喊、助威吧...... 平时,不经常运动的我在一开始有一些吃力,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锻炼后,也已经适应了,觉得自己的身体也比原先强壮了许多,生病的次数也少了,渐渐热爱起这令人兴奋的体育运动。阳光体育不但可以促进同学间关系和谐发展,而且还可以带来欢乐,调节情绪,减少郁闷,舒展身心,陶冶情操,还有利人体肌肉的生长,真是一举几得啊。当明媚的阳光洒满校园的时候,当洋溢着运动气息的旋律在我们耳边响起的时候,一排排整齐的队伍会准时映入你的眼帘。看,同学们正迈著矫健的步伐跑步进入操场,校园里顿时充满了蓬勃的活力。我们的大课间活动开始啦!“一二一,一二一……” 每到大课间活动时,操场的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打篮球,有的打羽毛球,还有的玩一些体育小游戏。同学们玩的真是不亦乐乎,每位同学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脸。 如果整天只知道知道学习或者工作的人,即使聪明也会变成傻瓜的。”学好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有好身体素质也同样重要。因为只有身体好了,学习才能够更好。 因此,我向同学们提议,让我们一起手牵着手,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亲近阳光,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世界更健康、更有活力!青春是充满活力充满阳光充满欢声笑语的。因为我们都有大量的时间去玩。没有任何的思想包袱。哪怕是参加跳绳皮筋之类的游戏,也是体育活动。因此,“阳光”和快乐其实离我们很近,只需要我们走出那最关键的一扇门,那么“阳光”的生活也会朝你起来。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所以,身为21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该锻炼身体,好好学习。 阳光已经拨开了云雾,天气也慢慢明媚起来;我已经准备好,欲振的羽翼正待开启翱翔。迎著风雨,我们在这里出发;向着阳光,我们舞出生命的精彩。
今晚看了一场中超联赛,是北京国安对阵河南建业队,由于裁判的诸多低阶失误,导致场面不好看,传切配合不流畅,双方的长传多了一些。建业队是一只讲究配合的队伍,国安队为了抑制建业队的长处,加强了对有球队员的逼抢,比赛多次被中断,背后犯规很多,裁判不能很好的掌控比赛,解说员告诉我们说这就是主场和客场的区别,主裁判张雷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他的一次次误判引起了球员们的争议。然后更滑稽的一幕出现了他竟然在自己已经吹停比赛之后又把已经进入休息室的球员重新召集起来开球比赛,又在一分钟后把比赛吹停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让人无言以对… 我想说的是,我们的裁判如果不能公正执法,我们的足球水平很难提高,因为你在国内可以得到照顾,而到了国际赛场,谁还照顾你,吃亏的只有你自己,还要连累到中国足球,我们在这方面吃的亏还少吗?我们的足球队在国际上的影响已经很不好了,不但水平在下降,球风还受到指责。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管理有待提高,我们的足协要做的工作很多,其实并不是只知道给国家队下指标,你把管理做好了,水平自然就提高了,你不一定每天跟着国家队,关心国家队成绩就会提高的。 要提高我们的足球水平,足协首先要提高我们的管理,要管好我们的联赛,少年组,青年组,成年组,各职业俱乐部。要把这样一个体系都管好,他的运作正常了,水平就会一步一步的提高。八九十年代日本足球还落后于我们,可是看看现在,我们和人家已经不在一个档次,为什么呢?不是我们的球员不好,而是我们的足协管理不好。整天就盯着国家队要成绩,忽视了整个足球体系的管理。 其次,要管好我们的裁判队伍,前几年因为有黑哨,使得我们的联赛球场冷落,无人愿意看球,后来整治了一下,情况有所好转,但是我们的裁判还是不公正,有的水平有限,有的心不正,希望足协能好好抓一下,提高一下我们的裁判水平,起码要有一颗公正的心。发现有问题的裁判一定要处理,不能手软,你手软就是对整个中国足球的不负责任。 还有要培养我们自己的优秀教练员,我们的事最终还要我们自己来解决,请外教只是暂时的,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长处,但不是一直靠他们,我们的教练有他们比不过的优势,不用大量考察队员,就能迅速组成一支战斗力力很强的队伍,外教行吗?有的来了都快一年了,阵容还确定不下来。我们哪来的那么时间呀?再说了,外教来了不见得我们的成绩好到哪去,相反,我们国家队却在一步一个台阶的倒退,现在已沦为亚洲三流了。不是吗?连越南都成了种子队,亚洲杯分组其他三队很庆幸遇到了中国队,认为能有一拼,而我们自己呢?不但没感到羞愧,反而觉得自己抽得了上上签在高兴?呜呼!我们的志向何其远大! 要想真正提高我们的足球水平,还是寄希望我们的足协静下心来,搞好我们的管理,这才是你应该管的,而而不是整天盯着国家队,主教练会负责他的球队的管理,成绩不好他给全国人民都交不了差,他自己会引咎辞职的,因为他耽误不起中国足球。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中国足球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