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完了吧?或者你问的那报亭根本就不卖,到别处去看看,肯定会有的。
中国青年报是以订阅为主,想看报纸可以到邮局或是在网上订阅,会每天送达。中国青年报,全国统一刊号: CN11-0061 报刊种类: 报纸 刊期: 周五报 单价: 邮发代号: 1-9 出版日期: 1,2,3,4,5 出版社名称: 中国青年报社 收订种类: 按期 年价: 要找过期的中国青年报可以在网上搜索报童登报网或是报童网,在淘宝网上也可以找到,报童网是一家专门收藏、分享旧报纸的网站。报纸品类齐全。购买中国青年报过期报纸,查询中国青年报往期旧报纸上报童登报网。
杂志为月刊,全年共12期,全年订价72元。具体如下:一银行汇款订阅。开户行: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单支行,户名:中国青年杂志社,帐号: 2010 9002 772,支付系统行号:。汇款后请将汇款凭证复印一份,注明邮编、地址、收件人及电话,传真至;或将汇款凭证扫描成图片,注明邮编、地址、收件人及电话,发送至。二邮政汇款订阅。邮编:100051,地址:北京市崇文区西河沿甲215号办公楼北楼3层301,收款人:《中国共青团》编辑部。汇款时请在汇款单上注明汇款人的邮编、详细地址及联系电话。说明:本刊没有委托邮局代理发行,需按以下方式汇款。国内统一刊号:CN11-2527/D
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杂志是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杂志。二者同属团中央机关,但一个是报纸,一个是杂志,是不一样的。报纸有报纸的编辑和发行部门,杂志有杂志的,完全是两套人马,所以会出现不同的地址,这是正常的。《中国青年》多侧重于人物报道,而《中国青年报》较为综合。《中国青年》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委员会;编辑出版:中国青年杂志社编辑;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9532,国内统一刊号CN11-1001/C;邮发代号2-39;国外发行代号:SM8。《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地址:北京市东直门海运仓2号。发行部热线传真:,邮编:100702。
陈独秀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自1915年9月15 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
《新青年》历史沿革:
1、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2、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
3、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移到上海编印。从1920年9月的8卷一号起,成为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
4、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
扩展资料
创办意义:
1、《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它擂响了思想解放运动的战鼓。
2、《新青年》创刊之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它首先紧紧抓住思想文化问题,对于思想解放所起的重大作用,则是当时其他报刊上的政治、时评性文字所不可比拟的。
3、《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作为新文化运动的统帅部,以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胡适、高一涵、周作人、沈尹默等人组成编辑部,轮流主持编辑工作。整个杂志对于全国范围内的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青年
青年杂志创刊于哪一年: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9月15日。
1、《新青年》(LAJEUNESSE)是一份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
2、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1916年9月1日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由陈独秀主编,编辑成员和主要撰稿人有鲁迅、钱玄同等。该刊前期宣传科学与民主,发起文学革命与批孔运动,对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文化思想进行猛烈的攻击,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3、916年9月1日,《青年杂志》易名《新青年》出版。陈独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新青年。他提出新青年的标准是:生理上身体强壮;心理上是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而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以自力创造幸福,而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
4、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在文中揭露封建制度带来的危害,并强调要寄希望于青春中国之再生;号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01 陈独秀 《新青年》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新青年》(LA JEUNESSE)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许多高级共产党员(如毛泽东)都受到过《新青年》的影响。 《新青年》对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有着多方位、多层次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现代、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曾在不同程度上蒙受和正在继续蒙受《新青年》杂志的鼓舞和鼓励。《新青年》描述的“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
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
《中国青年报》、《中国共青团》。
《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报,是以中国各族青年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和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全国性综合日报。
中国青年报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直管的中央级大报,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服务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简介
2018年3月,获“2017年百强报纸”荣誉。2020年11月19日,中国青年报社“互喊加油,四大“天团”会师武汉!网友:王炸来了,中国必胜!”被评为2020中国新媒体战“疫”精品案例。 中国青年报社:“青耘计划”乡村振兴青年助农行动被评为“2020中国新媒体扶贫十大优秀案例”。
《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全国各级团组织基本都会订阅这两种刊物,邮发代号分别为1-9和2-39,是团中央主办的,都是很不错的刊物。
1923年10月20日
《中国青年》杂志是团中央机关刊,由团中央主管、主办。1923年10月20日在上海创刊,是国内现存的历史最悠久、迄今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红色主流期刊。《中国青年》的辉煌历史和办刊历程,是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一个清晰缩影,是百年党史“青年篇章”的重要记录,是共青团蓬勃发展的光辉记忆。
《中国青年》杂志是一面思想的旗帜。高擎理想信念,坚持思想引领,保持斗争精神,是《中国青年》杂志的根本特征。上世纪五十年代“什么是幸福”大讨论、八十年代初潘晓“人生观”大讨论、新时代“强国一代”大讨论都成为引领不同时期社会思潮的标志性事件。
《中国青年》杂志是一只奋进号角。引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积极投身强国伟业,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杂志的主责主业。2019年以来,《中国青年》杂志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大力推进媒体融合,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得到明显增强。
《中国青年》杂志是一个精神的高地。坚持做青年的良师益友、指路航标,团结引领广大青年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是《中国青年》杂志的时代责任。
是。中国青年杂志征订是直接与杂志社进行联系的,所以是直接跟杂志社签约的。杂志(Magazine),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
开本:16开尺寸为大度:210mm×297mm;正度:185mm×260mm。
有。《中国青年》有如一株理念长青之树,它在1923年开花结果、开枝散叶,这是2019年第9期《中国青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专刊中的一段话,其中“一脉相承”4个字,也道出了《中国青年》历经3次停刊、3次复刊仍永葆长青的“不老秘诀”,96年来,作为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国内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红色期刊,《中国青年》始终与青年站在一起,在“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前行”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1923年10月20日
《中国青年》杂志是团中央机关刊,由团中央主管、主办。1923年10月20日在上海创刊,是国内现存的历史最悠久、迄今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红色主流期刊。《中国青年》的辉煌历史和办刊历程,是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一个清晰缩影,是百年党史“青年篇章”的重要记录,是共青团蓬勃发展的光辉记忆。
《中国青年》杂志是一面思想的旗帜。高擎理想信念,坚持思想引领,保持斗争精神,是《中国青年》杂志的根本特征。上世纪五十年代“什么是幸福”大讨论、八十年代初潘晓“人生观”大讨论、新时代“强国一代”大讨论都成为引领不同时期社会思潮的标志性事件。
《中国青年》杂志是一只奋进号角。引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积极投身强国伟业,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杂志的主责主业。2019年以来,《中国青年》杂志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大力推进媒体融合,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得到明显增强。
《中国青年》杂志是一个精神的高地。坚持做青年的良师益友、指路航标,团结引领广大青年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是《中国青年》杂志的时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