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轻兵器杂志官网投稿

轻兵器杂志官网投稿

发布时间:

轻兵器杂志官网投稿

可以到报刊亭定的呀

可以到邮局或者杂志社订,如果到杂志社订具体地址你到邮局问,或者买一本《轻兵器》我去年在邮局定,今年在杂志社。在杂志社顶优惠还送东西,就是有点慢

上《轻兵器》官网预定,或者是在报刊亭先买一、两本《轻兵器》,找到预定、订购的那一页,按照上面写的去做,当然你有旧的《轻兵器》,找旧的也可以。不然,打本杂志电话,问怎么做。

去邮局填单,里面的工作人员会告诉你怎么做的,你只需告诉他杂志的名称就行了,轻兵器和名枪比起来,我更喜欢轻兵器,它更专业点。轻兵器杂志的国内统一刊号:cn11-1907/TJ 每本元

轻兵器杂志2021

分类: 社会民生 >> 军事 问题描述: 我比较喜欢战斗机 全面的也可以 解析: 《兵器》近年来军事杂志的典范,平价军事杂志全彩铜版纸印刷的先驱 《兵器知识》老牌综合性军事杂志《舰船知识》老牌海军知识杂志 《坦克装甲车辆》老牌路军知识杂志 《航空知识》老牌空军和航空知识杂志 《轻兵器》单兵装备和冷兵器知识的杂志 《现代舰船》和《舰船知识》差不多,也是一本不错的杂志 《现代兵器》风格和《兵器知识》类似(好长时间不买杂志了,不知道还有没有) 《世界军事》以文字为主介绍各国军事相关内容的杂志 以上是我以前全部购买的军事杂志,各有千秋,不过上大学以后就没买了,上班以后知道钱不好挣,就更不买了,反正网络发达。基本上你想知道的知识,都能在网上得到。

《轻兵器》,《兵器知识》,《舰船知识》,《兵器》,《军事世界》等等。还有很多针对一种武器的书例如《虎!TIGER》这类的一般书报亭都有售卖。

“三大知识”《兵器》《兵工科技》《坦克装甲车辆》《世界舰船》《世界军事画报》《轻兵器》 以介绍战史为主的:《较量》 我们可以从名称上看出这些杂志的侧重点 要说的是,较量由于种种原因,其出版一直是不定期出版,而且较贵,15元 另外市场上还有几种封面比较好的杂志,如《中国尖端武器》《世界军事》等,都是没有内涵的书,不推荐看(《世界军事》已经变成了一本宣传性质的书) 另外还有本杂志,最近一段时间世面上没有看到了,名字我忘了,是台湾的《军事家》杂志的大陆版,非常好 《世界军事画报》和《兵器》是同时创刊的,其实挺不错的,不过不知为什么没有象兵器那样发展起来 一般菜鸟迷恋军事会有个狂热期,只要有钱,就不管什么杂志都买,过了这段时期后就会冷静下来的 长时间看军事杂志容易陷入“武器致胜论”的思想中,推荐本书,张召忠的《打赢信息化战争》,可以帮助你从更高的角度了解现代战争

根据LZ要求,那我建议您看一下《世界军事》和《环球军事》这两本杂志。因为它们一本是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主办的一份综合性军事期刊、另一本是由解放军报社主办,所以这两本杂志没有什么胡言乱语,点评也不过激,并且有许多专业性的军事知识(今天我还在根据《世界军事》上建立的模型推断核潜艇在阵地伏击可控制多大海域)。不过像LZ这样可能是初步接触军事(说错请见谅),我建议最好先只看《世界军事》这一本,因为《环球军事》专业性很强,不适合初步的军事爱好者。 《世界军事》坚持权威性、真实性、时效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近年来,《世界军事》曾有大量文章被海外诸多报刊转载,包括世界权威军事期刊《简氏防务周刊》等。他的总编辑可是一位大校军衔的解放军!

轻兵器杂志1978

《轻兵器》是1978年创刊的杂志,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主管、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八研究所主办的关于轻武器的可读性知识期刊。《轻兵器》1992年面向社会公开发行,是最早公开发行的轻武器期刊,是国内最专业、最权威的轻武器期刊。《轻兵器》现辟有“前沿视点”、“武器看台”、“武器分析”、“国产兵器”、“名枪名弹”、“精锐部队”、“战役战术”、“历史钩沉”、“军迷看影视”、“军事游戏”等多个栏目,涉及轻武器领域的诸方面。《轻兵器》集权威性、专业性、科普性于一体,以独特视角展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轻武器,深受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喜爱,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我就喜欢<国防时报> 2元一份 买也方便报亭就有

有两个: 79年越境作战期间的孤胆英雄岩龙和老山法卡山10年轮战期间的向小平 岩龙是傣族中第一位解放军战斗英雄,曾经孤身一人携带一把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深入敌后猎杀越军,其具体事迹如下: 1978年3月,18岁的岩龙来到驻防云南的14军41师123团五连二排四班当战士,他是云南省景洪县勐龙公社曼井烈大队人,傣族,是一个不熟悉汉语的新兵。 他们这个班九名战士九个民族,但只有岩龙一个不熟悉汉语。但小伙子蛮机灵的,开饭了,班长一个手势,他拿上碗就跟着:集合了,班长做了个手势,他提上枪就走。只有上课没办法,得班长单兵教练,至于操作要领必须手把手地教了。为了沟通语言,还特地为他“聘请”了一个懂傣语的战士当翻译。岩龙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军事训练中去了,那股刻苦、勤奋的劲头,使全班、全连赞叹。步枪射击训练、做完规定的科目,许多人已经汗流浃背了,岩龙还要加码,休息时间又提枪出去了,在南方夏天的太阳下,在滚烫的泥地上一卧就是几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苦练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步枪实弹射击,九发九中,87环,优秀;间歇隐蔽射击,九发八中,优秀; 连、营、团举行的七次步枪实弹射击,他七次优秀。全连干部战士无不伸出大拇指惊叹道:“嘿,这个小子可真有两下子!” 副班长何朝德是投弹能手,岩龙盯上他了,胳膊甩肿了,关节痛得转不动了。班长问他:“累坏了吧?”18岁的傣族青年不会说谎:“是累,不怕!”班长端来热水为他敷肿,劝他慢慢来。岩龙笑着摆了摆头说:“不行,掉队。”就这样,副班长投50米,他追到46米;副班长投58米,他又追到56米。硬是步步紧逼,咬住不放。 一向笑眯眯的岩龙,只有一次掉了眼泪。他学机枪射击,第一次实弹打靶,一扣扳机,哒哒哒哒,子弹不知飞到哪里去了。报靶员举起信号:“光头!” 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他低着头,不敢看人,泪珠直住下掉。从这天起,机枪简直就沾在岩龙身上了。他握着机枪,几小时几小时地卧在地上不动,胳膊肘肿了,后来又生起了厚厚的老茧。白天练,晚上也要练、抱着机枪瞄星星、瞄灯火。半夜两三点,哨兵听到草堆后有拉枪栓的声音,紧张地问:“谁?” “龙仔!”大家这才发现,小伙子夜里苦练已经好多天了。第二次机枪实弹射击,岩龙的成绩变成了“优秀”。小伙子又笑眯眯了。 岩龙在短短一年里变化很大,他四次获得连、营的嘉奖,全连都爱上了他,干部、成士们按照傣族的习惯,亲切地喊他“龙仔”,岩龙也高兴地回答“斯”(是)。 可是岩龙年轻的脸上出现了乌云,他欢乐的眼睛里射出了愤怒的火星。他关心着祖国的安危,人民的疾苦,他请好朋友阿伐念报纸给他听,心里燃起了仇恨的火焰:因为越南侵略者侵占我国领土,杀害我国边民。人民的血在流--离他们住的地方不远,就在几座大山的南面。 营房旁边的公路上,开过一辆又一辆汽车,载着那么多人。一问,是被越南当局驱赶出境的难侨。这些衣衫褴楼的同胞,脸上挂着泪水,身上带着伤痕。怎么能这样虐侍我们的侨民?班里、连里的战士们愤愤地议论着。岩龙听着,眉头皱得紧紧的。“欺负人,真坏,狠狠地揍他!”这是他表达愤怒仅有的几句汉语了。就在这个时刻,自卫还击的炮声响了。愤怒的战士扑向敌人。岩龙最好的朋友、他的汉语“教师”杨昌隆牺牲了。他们在一个铺上共睡过一年,在一个组里共用过一挺机枪。现在再也听不到这个贵州来的侗族战友爽朗的笑声,再也看不到他那和蔼可亲的面容了。 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的纵深扑去,一个个敌军盘踞地高地、城镇被攻克下来,一批批曾在边界猖獗的敌人被击毙在战壕、暗堡里。2月21日,五连奉命向南征急进。二排是全连的尖兵,四班是全排的刀尖。部队沿一条公路急进,沿途搜索着两侧的山头。在离南征不太远的地方,他们与敌军遭遇了,据守着军用地图上标为78号高地的敌军,以猛烈的火力阻挡着他们前进。 “六班抢占左侧的山头掩护,四班跟我来!”排长一声命令,部队“哗”地冲上去,迅速占领了高地前面的一个小山包。 这里的地形对我军很不利。78号高地是一个高高的山岗,四班占领的是它前面的山峰,比78号高地低。狡猾的敌人把这座山的竹林、树林横七竖八地砍倒在山坡,战士们匍匐前进非常困难。山岗的左侧是一道山谷,六班战士隔着山谷与敌人对射,山岗的右侧也是一道山岗,一道公路弯弯向前伸去。 二排长潘昆华,带着71个人冲上这座低岗,战士们散开,各选地形向敌人还击。战斗非常激烈。暴露在低岗上的战士,遭到敌人四个火力点的射击,子弹打得树叶、竹片横飞。二排长不幸中弹牺牲,四班长温舒利接替指挥全排。 忽然,四班长发现,卧在排长左侧几米远的岩龙不见了。派一个组去找,找不着,又派一个组去找,还是没有。 这是一次力量悬殊的战斗。占据着有利地形的敌军,远不止三五十人。他们已经暴露的火力,就有重机枪、轻机枪、用来平射的高射机枪,还有六○炮、八二迫击炮。而我们的后续部队一时赶不上来,山岗上的战士边射击边筑工事,死死地钉在这里,准备迎接敌人的反扑。 战场上出现了奇怪的事情。高地上敌军向山岗射来的密集火力,突然减弱了,一挺叫得最凶的机枪,“洛”的一声不响了,环形工事里嚎叫着的敌军,冲锋枪声也稀疏下来,同六班对射的机枪也不响了。 过了好一阵,敌人的轻重火器突然向着左侧那道山谷猛扫过来,打得石头迸出火星,树枝扑簌簌地掉落。五开工事里的敌军也转了方向,放过四班阵地,紧一阵松一阵地向山谷开火。只有在敌人火力间隙的时刻,战士们才听得到山谷里“噗、噗”闷声闷气的步枪声,随后又枪声大作。 我军阵地上的战士们纳闷起来。有的高兴地说:“准是兄弟部队抄到敌人侧面去了!”温舒利向连里报告,连里回答,附近没有我军的另一支部队,你们抓紧构筑工事,准备坚守。 后来,敌人的武器又转向右后侧,把那个山沟打得烟腾火起。单调的、闷声闷气的步枪声,又在“噗、噗”地响着。 部队冲上低岗已经有4个小时,敌军阵地上此刻几乎已经停止射击,“噗、噗”的步枪声也听不到了。温舒利接到命令:撤下山岗,立刻向另一个方向转移,待机消灭这里的敌人。 温舒利带着战士们撤下岗来,咦!真奇怪,岩龙出现了。他满头大汗,正忙着给伤员们包扎、喂水。这个失踪的家伙,让人找得好苦!温舒利来了火气:“你到哪里去了,几次找不见你?”岩龙笑嘻嘻的,他是那么兴奋、激动:“我刚到。打着了打着了。你们没听见?我打死好多。”他指着敌人的阵地。 一切都明白了。班长爱惜地看着这个可爱的战士:“打倒多少?”“这边,20个少不了。”他指着敌人阵地的正面。没有时间多讲,部队就紧急转移。此刻的岩龙又是那样笑眯眯的,他那高兴劲,从背后都看得出来,他脚步是那么轻快。 到了新的阵地上,他才用简单的汉语加上手势,回答战友们的询问,他在排长牺牲后就从左侧的陡坡滚了下去。他沿着山沟向前摸,摸到敌人阵地的侧面。那里的草好高,敌人看不见他,他却看得清敌人。“打两枪,换个地方;打两枪,换个地方!” 岩龙说。后来,敌人发现了,向他那个地方集中火力射击。他又摸回来了,想找部队。部队在山岗上,他却沿着山岗下摸到了敌人左后侧。那里的敌人一点也没想到,在这里一枪一个,一枪一个,敌人只见人倒下,却找不见子弹飞来的方向。敌人向左侧射击的时候,他又摸转过来。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这就是岩龙向战友们讲的几件事。 他悄悄摸向敌人的重机枪阵地,几乎摸到眼前,敌人的嘴巴、眼睛都看清了。他举起枪来,照准机枪射手的脑袋就是一枪。那个家伙向后一仰,倒了。副射手把头缩回去,一会又冒出来,岩龙又一枪,把他又放倒了,威胁四班最凶的火力点哑了!另一个机枪人力点,也被他这样敲掉了。环形工事里的敌人,露着半个脑袋向我方射击,一点也没想到侧面有一支黑侗洞的枪口正对准他们,一个倒了,一个伏在枪上不动了。在密集的枪声里,敌人哪里分得清子弹从何处飞来?他们过了好久才想着转过方向向山沟里射击---但那里并没有人,岩龙隐蔽在他们鼻子尖下。 岩龙转到敌人右后侧去了。那里的敌人一点也不防备,有的坐在战壕上,有的擦枪,还有的露着半个身子。岩龙躲在一棵大树后面,观察着,瞄准着。一枪过去,坐在战壕上的敌人四脚朝天滚了下去;一个来拖尸的,也趴倒不动了。露在站壕外的脑袋,一下子都不见了。岩龙换个地方等着,敌人一冒头,他就当成活靶打。 岩龙要返回班里去,真巧,这时山坡上走下来两个人,一个浑身挂满水壶。一个端着冲锋枪。岩龙放他们过去,隐蔽在草丛里等他们打水回来时从背后打。这两个家伙回来了,岩龙一枪先放倒那个带枪的。岩龙比划着说,另一个把水壶一扔,“四脚”向上爬,岩龙又一扣扳机,他滚下了山坡。 岩龙就这样东边打,西边打,战斗了足有3个多小时,他带的150发子弹只剩25发。打死打伤多少敌人?连里命令他一个一个算清楚,难为得他在阵地上几乎一夜没睡,拨弄着手指嘟哝着,最后报告:56个。 56个。足有半个连哩!但是,战士们相信,优等射手岩龙,是没有把握不开枪的,何况他离敌人只有几十米远。战友们相信:敌人射向二排的火力突然减弱了,最后几乎沉寂了。他们不是亲耳听见那“噗、噗”闷声闷气的步枪声吗?战士们相信:西双版纳来的诚实的小伙子,从来没有说过一句瞎话…… 事情也巧。当我军另一支部队占领78号高地的时候,从山上一个桥洞里发现了60多具敌军尸体。这里有多少是岩龙打死的呢?还有多少被岩龙打伤后,又给敌人抢运走了? 四班的战士说,这一仗以后,岩尤一直处在兴奋、欢乐、高昂的情绪中:56个,好朋友杨昌隆可以安息了,他们夺取你一条可爱的生命,岩龙要他们付出56条;受灾祸的边民,你们安心吧,岩龙用子弹狠狠惩罚了挑衅者。 他朝向祖国倒下 攻势继续向前发展。岩龙以高昂的热情战斗着,冲击着。 1979年2月25日下午6点钟,部队向铺楼北面的一个敌军据点进发。又是二排当尖兵,岩龙和他的好朋友石忠样在尖刀的刀尖上。小伙子胸前挂着新缴获来的望远镜,沿着一条刚开出来的、有新鲜泥土的公路前进。刚刚拐过一个山嘴,一丛树林中射出一梭罪恶的子弹,其中两颗穿过岩龙的胸膛,在他背后的班长看见他倒下了,又慢慢地抬起头,向着北方--祖国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不动了。 战士们愤怒地冲上山头,用复仇的火焰,扫荡着敌人。副班长何朝德抢上去,把岩龙抱下来。 但是,西双版纳来的山鹰,已经收起了他的翅膀。在暮色苍茫中,他平静地躺在担架上。何朝德轻轻擦掉岩龙脸上的战尘,把五星军帽给他戴正。攻击的命令下来了,全连战士艰难地移动着,流着泪,向可爱的英雄告别。 人们再也看不到笑眯咪的岩龙了。年轻的战士岩龙,没有能看到14军41师政治部给他记一等功的命令---这只差几个小时,就传到他所在连队了。 战士们满怀深情,回忆着他们年轻、可爱的战友。 现在,岩龙安详地躺在河口镇附近一座绿草如茵的山岗上。从这里南望,就是神圣的边界线,他的血就是为了保卫她而流的。人民会永远牢记他,后代不会忘记他! 岩龙是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傣族儿女中的第一个战斗英雄。边疆的傣族人民为他们中间出了岩龙这样一位英雄感到非常骄傲 向小平则是边境轮战期间涌现出来的我军战绩最高的狙击手,具体事迹如下: 向小平,生于1966,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太华乡人,战斗英雄,全国“十佳”青年。 1984年,高中毕业的向小平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受他所在团的老团长——神枪手魏国来先进事迹的影响,向小平决心“要像魏国来那样,做一名神枪手。”为了练好手中枪,向小平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在雪地里练瞄准,他一趴就是3个小时;为了练臂力,他在枪管上挂上砖头练瞄准。他早晨练,晚上练,练了窝姿练跪姿,练了跪姿练立姿,执着与苦练,使向小平成了一名弹无虚发的神枪手,每次实弹射击,他都是全连第一;在全团、全师的射击比赛中,他也是第一。 1988年,向小平所在部队奉命赴云南前线作战。为了反击敌人的挑衅,保卫阵地的安全,上级决定派一名狙击手,到盆地后侧的39号阵地开展冷枪歼敌活动。向小平积极向领导要求,争取到了这个任务。39号阵地是个小山包,上面怪石林立,到处都有敌人埋下的地雷。向小平来到这里,迅速熟悉了战斗环境,先后排除了60多颗地雷,精心确定了7个观察点和11个射击位置,然后投入了战斗。他一天到晚都在寻找歼敌目标,常常像壁虎似的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大半天,甚至一整天。身下的乱石顶得他疼痛麻木,成群的蚊子轮番向他进攻,但他全然不顾,只是专心致志地搜寻目标。一旦发现敌人,他枪机一扣,那敌人就脑袋开花没命了。向小平独自一人战斗在39号阵地上,寂寞、疲劳、紧张、危险包围着他,但他以顽强的斗志和大无畏的精神战胜了一切困难,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战斗。凡他发现的目标,无论是坐着的站着的,还是跑着的走着的,没有一个逃脱他的神弹。 有一次接连下了几天雨,向小平仍然伏在观察点待敌。由于淋雨过久,他一连4天发高烧,浑身没有一点力,连手也抬不起来。这时我军电台给他送去了目标信号,向小平一下子来劲了,跳起来跑到射击位置,一枪结果了一个正在朝我方阵地窥测的敌军侦察员。当向小平往回走的时候,迷迷糊糊地一下子跌到两米多深的崖下。他醒过来后又艰难地回到栖身之地,想喝水,水没有了,想吃罐头,又没气力打开,于是他爬到洞外啃起了芭蕉树,然后又昏了过去。在40多天里,向小平以31发子弹,击毙敌人30个,击伤敌人1个,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88年5月,当时的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授予向小平“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1989年,向小平被评为全国 “十佳”青年。

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雄 —— 王国友王国友(),出生于桐乡县新生乡红旗漾村。1970年小学毕业后,回生产队务农。在队里,他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自觉执行生产队的劳动纪律,重活、累活、脏活抢着干。不久,担任生产队会计,被社员们誉为“好管家”。1976年3月,王国友应征入伍,被分配在南京部队某部6连。入伍后,他认真学习政治,刻苦练习军事技能,很快就加入了共青团。1978年后,越南不断挑起中越边界冲突。敌人的罪行、南疆人民的鲜血,激发了王国友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他多次找连长、指导员要求上前线。1979年初,他如愿以偿调到广西边防部队。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2月21日,在攻打同登外围某高地时,王国友不顾敌人的火力阻击,跳跃前进,奋勇杀敌。在前进的途中,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王国友身负重伤,倒在地上。战友们跑过来,要抬他下去急救。但是,王国友满脑子想的是夺取高地,坚持不下火线。他说:“战斗中多一人,就多一份力量,多一份胜利。”说完,自己简单包扎一下,忍着剧烈的伤痛,艰难地站了起来。然后端起冲锋枪向敌人猛射,消灭敌人3名,摧毁敌人1个火力点。王国友自己却永远地倒下了。王国友为了捍卫民族尊严,保卫祖国南疆,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履行了生前作出的“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誓言。为了表彰王国友烈士的功绩,部队党委为给他追记二等功。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雄 —— 张锦泉张锦泉(),出生于桐乡县梧桐乡亭子村。1969年入梧桐公社初中学习。1971年开始在生产队务农。1976年参军,被分配在南京部队某部二营四连。在部队,他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团结同志,助人为乐,思想要求进步,很快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副班长。1978年后,越南不断挑起中越边界冲突,而且越来越猖狂。张锦泉面对着敌人对我国主权的侵犯,几次申请要求上前线杀敌,保卫祖国。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张锦泉和战友们在隆隆炮声中向越南凉山挺进。一路上,他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保卫祖国的坚强决心,不怕牺牲,冲锋在前,奋勇杀敌,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3月1日,在攻打凉山外围长形高地时,张锦泉所在的班担负主攻任务。他和战友们一起发起猛烈进攻,冲到敌人阵地前沿时,遭到敌人密集火力的猛烈阻击。在全班进攻受阻的情况下,张锦泉挺身而出,灵活机智地冲到敌人火力点前,向敌人投去两枚手榴弹,接着举起冲锋枪猛烈扫射,当即消灭敌人机枪火力点两个,打死打伤敌人多名,扫除了前进中的障碍。第二天,继扫清外围后,我军向主峰发起了全面进攻。就在这次夺取主峰的战斗中,张锦泉不幸中弹,光荣牺牲。战后,部队党委给张锦泉烈士追记二等功。

轻兵器杂志mk18

我也一直很感兴趣!也研究过!估计是用装抢的枪盒,通过简单的机械原理,把它别在驳壳枪的枪柄上的吧!装上后感觉很像一把微冲,有效降低了连射时的后坐力。如果你玩过AVA相信你应该也知道,一般侦察兵用的都是微冲!想必雪豹里面的八路军特战队就充分考虑了这一点!

轻兵器 国内统一刊号:CN11-1907/TJ ,一年共24期。淘宝有订阅杂志的店铺,掌柜ID 卖杂志希望能帮助你

我个人喜欢 名枪 我经常买来看

很多,如 《世界军事》,《兵器知识》,《轻兵器》,其中世界军事肯恩较符合你的胃口,里面有关于世界格局的分析,不同国家同种武器的对比。

轻兵器杂志联系

到邮局去,哪里有杂志的编号,填个表交钱就可以了但是订的比报亭要慢一周左右

我个人喜欢 名枪 我经常买来看

可以到报刊亭定的呀

只能上淘宝找了,那里还是挺多的

  • 索引序列
  • 轻兵器杂志官网投稿
  • 轻兵器杂志2021
  • 轻兵器杂志1978
  • 轻兵器杂志mk18
  • 轻兵器杂志联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