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很多城市已把发展旅游文化上升到重要发展主题,结合国内大部分城市发展,本文总结城市旅游文化日益起作用的主要方面为:(1)城市旅游文化创造品牌效应。城市旅游文化是城市的独特资源,发掘城市旅游文化资源并形成特定文化对城市现代化产生巨大的推动。城市旅游文化的的成熟发展,为城市创造品牌效应。在“经营城市”的今天,城市旅游文化就是城市的名片、城市的商标。(2)城市旅游文化创造消费需求,尤其是现代化的消费需求。(3)城市旅游文化对城市的聚集和整合功能。(4)城市旅游文化构建城市旅游。
目 录CONTENTS引言………………………………………………Ⅰ第一部分 定义及投资特性分析第一章 旅游产业相关概念及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1第一节 旅游产业相关概念及旅游类型划分 1第二节 旅游产业的特征 3一、综合性 3二、关联性 3三、敏感性 4四、季节性 4第三节 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5一、国际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二、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导部门 6三、旅游业正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6第四节 行业的投资特性分析 8一、我国旅游业正步入快速成长期 8二、旅游行业前景看好 9三、行业的赢利性分析 10四、旅游业进入壁垒和退出机制 12第二章 中国发展旅游业的优越条件 15第一节 国民经济结构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15第二节 GDP增长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18第三节 我国自然旅游资源分类 19第四节 我国人文旅游资源分类 26一、古人类遗址 26二、古代伟大工程旅游资源 26三、历史文化名城和古建筑旅游资源 27四、宗教旅游资源 29五、陵墓旅游资源 34六、古典园林旅游资源 36七、民族习俗资源 36第五节 中国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37一、多样性 37二、丰厚性 38三、古老性 38四、奇特性 39第二部分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第三章 国际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40第一节 世界旅游业现状 40一、国际旅游业状况 40二、2001年世界旅游业整体规模状况 42三、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44四、世界旅游业的变化趋势 45第二节 事件对全球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46第三节 世界主要旅游地区市场分析 47一、法国 47二、西班牙 50三、美国 51四、英国 52五、意大利 54六、德国 54七、澳大利亚 55八、澳门 59九、香港 61第四章 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66第一节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史 66第二节 中国旅游产业链组成分析 103一、产业概况 103二、国内旅行社经营情况分析 111三、国内旅游饭店业发展现状分析 140四、旅游交通业 154五、旅游餐饮业 161六、旅游商贸业 164第三节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及前景分析 168一、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68二、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70三、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前景预测 176第四节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差别分析 178一、我国旅行社同外国旅行社相比差距明显 179二、各国的旅游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180三、与国际比较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差距 184第五章 2002年国内旅游市场分析 186第一节 2002年国内旅游市场分析 186一、国内旅游市场概况 186二、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市场分析 190三、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市场分析 197四、国内旅游服务质量现状评价 198第二节 2002年各地旅游接待情况 199一、华东旅游区 199二、华北旅游区 201三、中原旅游区 203四、中南旅游区 204五、西南旅游区 205六、华南旅游区 207七、东北旅游区 207八、青藏旅游区 209九、北疆旅游区 210十、西北旅游区 210第三节 各地旅游接待情况比较分析 211一、各地区旅游业呈不同的发展阶段 211二、各旅游区国内旅游收入受该地区经济实力的影响较明显 211三、各地区国际旅游收入受该地区经济实力和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多重因素影响 212第六章 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214第一节 我国入境旅游基本情况 214一、2001年全国接待总量及历年的增长变化情况 214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入境旅游接待和收入情况 216三、主要城市入境旅游接待和收入情况 218第二节 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220一、入境旅游客源资源市场情况 220二、入境旅游者在华花费及构成情况 224三、入境过夜旅游者在华停留时间 225四、入境旅游者来华次数 226五、入境旅游者流向 227六、入境过夜旅游者行程 228七、入境过夜旅游者在华住宿的设施选择 229八、入境旅游者对我国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 230九、入境旅游者对我国旅游接待设施的评价 231十、入境旅游者对我国旅游价格的评价 232十一、入境旅游者感兴趣的旅游景点 233十二、入境旅游者感兴趣的旅游商品 233第三节 日本旅华市场及其开发策略 234一、日本海外旅游市场格局 234二、日本海外旅行的流向变化 235三、日本旅华市场的近期前景及开发策略 235第四节 韩国旅华市场分析 237一、韩国旅华市场现状及特点 237二、旅华市场的促进与制约 238三、旅华市场趋势与展望 239第五节 台湾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240一、台湾客源市场的特征 240二、台湾客源市场的基本走向和旅游产品开发 242第六节 入境旅游的特征及发展趋势预测 246一、2001年全年入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特征 246二、现阶段入境旅游市场的主要特征 247三、入境旅游市场趋势与展望 249第七章 出境旅游市场分析 250第一节 出境旅游市场概况 250一、出境旅游市场概况 250二、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市场概况 255三、出境旅游主要方式 255四、出境旅游目的地概况 256五、出境旅游主要客源地 259第八章 假日旅游市场分析 260第一节 假日旅游基本情况 260一、2002年春节旅游市场 260二、2002年“五一”黄金周旅游市场 260三、2002年“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 261第二节 2002年“五一”旅游市场分析 262一、2002年“五一”黄金周著名旅游景区接待情况分析 262二、2002年“五一”黄金周酒店接待情况分析 263第三节 假日旅游的满意度调查 265一、过去一年人们大多外出旅游过 265二、旅游多选在节假日和休假日 265三、风光、费用、交通等是决定消费者是否旅游的关键因素 266四、名气、收费和景点安排是消费者旅游选择旅行社的主要条件 267五、旅行社报价悬殊使消费者心有不满 267第四节 假日旅游市场特点及发展对策 268一、2002年假日旅游市场特点 268二、假日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271三、假日旅游发展对策 271第九章 国内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分析 273第一节 西南市场(四川、贵州等) 273第二节 华东市场(江浙水乡、苏杭等) 275第三节 东北市场 279第四节 华南市场(珠三角) 281第五节 华北市场(山东、北京等) 283第六节 国内典型旅游景点分析 286一、历史文化类 286二、杭州未来世界 288三、海滨旅游区 289四、深圳微缩景区--锦绣中华 294五、丰都鬼文化主题乐园 296六、自然风景游览区 297第十章 主题公园在我国的发展 299第一节 世界主题公园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 299一、主题公园的定义 299二、世界主题公园的产生及发展 299三、世界主题公园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 303四、世界著名主题公园的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310第二节 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回顾与现状分析 317一、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回顾 317二、中国主题公园产业特性分析 319三、中国主题公园产业存在问题 321四、中国主题公园产业前景分析 323第三节 我国典型主题公园比较 325一、我国主题公园的经营模式 325二、苏州乐园竞争取胜之道 325三、深圳三景区成功的奥秘 330四、主题公园上市公司比较分析 333第四节 我国主题公园发展存在问题 338一、我国主题公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39二、主题公园经营成败的要素 339第五节 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的营销策略 340一、中国主题公园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要素 340二、准确的细分市场 341三、独特的主题创意 341四、品牌的快速渗透 343五、与旅行社的合作营销 343六、灵活定价 344第六节 旅游项目投资方向建议 344一、准确的主题选择 344二、恰当的园址选择 345三、主题公园选址实例分析 347第十一章 影响旅游消费的因素分析 349第一节 经济和社会因素分析 349一、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旅游消费水平 349二、生活方式变动拉动旅游消费 351三、国家城市化水平决定旅游消费潜量的形成和释放 354第二节 申奥成功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357第三节 WTO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359一、WTO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359二、加入WTO后,我国旅游业的对策建议 365第三部分 中国旅游市场的行业格局分析第十二章 中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367第一节 中国旅游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368第二节 中国旅游业竞争战略 373第三节 中国旅游市场的对外开放问题分析 376一、我国旅游业的对外开放现状及特点 376二、加入WTO后,我国旅游业的机遇和挑战 377第十三章 国内旅游市场竞争分析 380第一节 国内旅游业的地区和市场格局 380第二节 部分重点旅游地区(城市)竞争策略分析 381一、深圳150亿打造旅游名城 381二、上海打造三个旅游圈 383三、北京市国内旅游的市场战略 384第三节 旅游类上市公司分析 388一、旅游板块上市公司业绩分析 388二、国内外典型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394第十四章 WTO对我国旅游市场竞争的影响 401第一节 我国加入WTO后有关旅游市场的承诺 401第二节 入世后我国旅游市场的竞争新动向 404一、由国内的局部竞争向全方位、国际化方面转移 403二、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将体现为集团化的企业团体竞争 403三、旅游市场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对企业品牌的竞争 404四、旅游市场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对人力资本竞争 405五、旅游市场竞争将更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和档次的高层竞争 406六、旅游饭店业将在结构、客源、人才等方面遭受一定冲击 406第四部分 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第十五章 旅游产业大趋势 408第一节 旅游电子商务方兴未艾 408一、欧美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408二、在线旅游市场调查 410三、我国旅游业电子商务现状 412四、市场竞争和WTO的挑战 414五、旅游电子商务的市场定位 415六、建设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平台 415七、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 417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机遇 419一、西部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障碍 419二、西部旅游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422第三节 国内旅游市场暗涌并购风潮 426一、美国小旅行社卷入兼并风潮 426二、旅行社业内并购不断升级 427三、酒店业境外资本群雄逐鹿 428四、景区资源民营资本大举进入 430第四节 生态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 432第十六章 旅游产业的细分与定位策略 434第一节 旅游市场细分 434一、中国旅游业缺乏市场细分 434二、市场细分满足了不同类型旅游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435三、旅游产品开发的创新也要求市场细分 436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类型分析 437一、观光型旅游者 437二、娱乐消遣型旅游者 438三、度假保健型旅游者 438四、文化教育型旅游者 439五、宗教型旅游者 439六、寻根、探亲、访友型旅游者 440七、购物型旅游者 440八、商务/公务型旅游者 441九、生态/探险型旅游者 442第三节 第四代旅游与民族文化 442一、第四代旅游的产生 442二、国内外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六种模式 444三、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两大原则 446四、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内容选择 447第四节 旅游业极限容量及其确定 448一、 旅游地过度利用和拥挤常态,究竟是旅游业走向成功吉兆,还是它陷入困境不能自拔的开始? 449二、旅游需求的定量分析方法 451三、确定旅游容量的障碍 452第五节 典型分析 454一、深圳旅游景点的形象定位策略 454二、广州特色农庄 457第五部分 附录附录1 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摘要) 460附录2 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 462附录3 重点旅游景点最佳、最大接待量 463附录4 2001年度全国国内旅行社100强名单 465附录5 2001年度全国国际旅行社100强名单 468附录6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471附录7 中国拥有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472附录8 2002年国家AAAA级景区(点) 473附录9 中国五星级酒店名单 477附录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和副省级城市旅游局 478图表目录表1-1 1993-2001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 6图1-1 1993-2001年旅游业总收入占GDP比重趋势图 7表1-2 1993-2001年旅游行业总收入逐年增长情况一览表 7图1-2 1993-2001年旅游行业逐年总收入一览 8表3-1 1990-2001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40表3-2 2000-2001年世界旅游者到达的区域和人数一览表 43表3-3 世界旅游胜地国家旅游者人数前5名一览 44表3-4 2001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构成 44图3-1 2020世界各地区旅游人数占潜在旅游总人数比例预测 45图3-2 “”后4个月世界各地区出境人数与2000年同期比较 47图3-3 1999-2001年法国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示意图 50图3-4 1998年国内外游客在英国境内的花费情况示意图 53表3-5 1995-2001年英国旅华人数一览表 54图3-5 澳大利亚人出境旅游目的结构图 56图3-6 澳大利亚人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 56图3-7 2001年韩国主要客源地入境人数变化情况 64表4-1 1978-2001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的世界排名 67表4-2 1993-2001年旅游行业总收入增长情况一览表 103图4-1 我国旅游业固定资产分配结构图 105表4-3 2000年旅游行业的平均固定资产规模与行业收益的比较 105图4-2 2000年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结构 106表4-4 2001年我国入境旅游基本情况 106图4-3 2001年世界各大洲入境情况 108表4-5 2001年国内旅游基本情况统计表 108表4-6 1990-2001年国内旅游情况统计表 109图4-4 1990-2001年我国入境旅游业绩趋势图 110图4-5 2001年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分布 111图4-6 2001年国内旅行社较上年同期效益增长情况 112图4-7 2000年国内旅行社较上年同期效益增长情况 112表4-7 2001年全国三个市场的接待总量与旅行社接待数量 114表4-8 2001年旅行社三个子市场业绩比较 114表4-9 2001年我国旅行社前十强地区分布 115图4-8 2001年国内旅行社与国际旅行社效益比较 116表4-10 2001年我国旅行社双百强地区分布 117表4-11 1980-2000中国旅游涉外饭店座数的增长情况 140表4-12 1980-2000中国旅游涉外饭店客房、床位增长 141图4-10 不同地区酒店数量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145图4-12 不同档次酒店数量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147图4-13 不同规模酒店数量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148图4-14 1996-2000年中国涉外饭店行业利润走势图 151表4-13 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的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占全国比重 159表4-14 近年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情况 159表4-15 近年我国高速公路地区分布 160图4-15 中国饭店业高层管理者学历结构 171图4-16 中国饭店业中层管理者学历结构 172表4-17 2000年旅游行业劳动生产率与人均占有固定资产 174表5-1 2001年华东旅游区整体接待情况一览表 201表5-2 2001年华北旅游区整体接待情况一览表 203表5-3 2001年中原旅游区整体接待情况一览表 204表5-4 2001年中南旅游区整体接待情况一览表 205表5-5 2001年西南旅游区整体接待情况一览表 206表5-6 2001年华南旅游区整体接待情况一览表 208图5-2 2001年各旅游区国内旅游收入平均值比较 212图5-3 2001年各旅游区入境人数情况 212图5-4 2001年各旅游区国际旅游收入情况 213表6-1 1978-2001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214表6-2 1978-2001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世界排名 215表6-3 2001年各地区接待入境旅游者情况 216表6-4 2001年各地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217表6-5 2001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构成 218图6-1 2001年珠海入境旅游业主要客源国情况 220表6-6 2001年入境外国旅游者人数 221图6-2 2001年入境旅游者类型 221图6-3 2001年入境旅游者年龄结构 221表6-7 1987--2001年入境旅游人数 222表6-8 2001年入境外国旅游者人数(按地区分) 222图6-4 2001年我国入境旅游洲际客源情况 223表6-9 2001年入境外国旅游者人数(按国籍分) 223图6-5 2001年我国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国情况 224图6-6 主要客源市场过夜旅游者在华人均天消费 224图6-7 主要客源市场一日游游客在华人均花费 225图6-8 入境游客在华停留时间 226图6-9 入境游客游览我国城市数目情况 228图6-10 入境过夜游客在华住宿设施的选择情况 229图6-11 入境游客对我国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 230图6-12 入境游客对我国旅游价格的评价 233图6-13 入境游客感兴趣的旅游资源 单位(%) 233图6-14 台湾赴大陆游客占入境总数的比重趋势图 242表6-10 “五五”~“十五”时期中国旅游业在世界的位次 248表7-1 1993~1997年中国公民出境情况统计 254表7-2 1998年中国公民出境情况统计 254表7-3 1993~1997年中国公民出境情况统计 255表7-4 1995~1997年中国公民出境方式统计 256表7-5 1995~1997年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人数 257表7-6 1995~1997年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主要客源地统计 258表7-7 1982~1996年中国出境旅游外汇支出 259图8-1 “五一”黄金周著名景区(点)各天接待情况 262图8-2 “五一”黄金周著名景区(点)各天门票收入 262表8-1 25个城市、85个景区(点)黄金周接待、收入情况汇总表 263表8-2 2002年“五一”黄金周酒店接待情况 265图8-3 2001年大众外出旅游频率 265图8-4 旅游时间选择 265图8-5 旅游者考虑要素 266图8-6 旅游者选择旅行社时要考虑要素 267图8-7 旅游者对旅行社报价的评价 268表8-3 2001-2002年假日黄金周规模比较 268表10-1 欧洲、美国、日本主题公园的比较(1990) 305表10-2 日本环球影城入场券种类与价格 316表10-3 目前我国主题公园按主题类别划分 319表10-4 三家主题公园上市公司基本情况比较 333表10-5 三家企业股东背景比较 334表10-6 三家企业异同点比较 338表10-7 三家企业竞争优劣势比较 338表11-1 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国际入境旅游影响预测 358图11-1 奥运会对入境旅游业影响呈现“马鞍形” 358表14-1 加入WTO旅游业承诺文件要点 402图15-1 被调查者是否接收过网上旅游 410图15-2 选择网上旅游服务最主要的原因 411图15-3 被调查者未来用于旅游的费用 411表15-2 国内在线旅游网站种类 413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一段充实而忙碌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问题来了,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旅游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分享。
[1]魏心宇.浅析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7,(90):9-10.
[2]王青.信息技术在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考试周刊,2017,(91):143.
[3]谷静.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化旅游人才供给研究[J].林区教学,2017,(11):26-27.
[4]陈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发农村体育旅游资源的研究--以珠海市金湾区为例[J].考试周刊,2017,(A1):139-140.
[5]李丹特约记者刘进勇.确保扶贫资金用在实处打造精品项目阳光工程[N].中国石油报,2017-10-23(001).
[6]王铭俊彭艺.湖南推进美丽乡村建设[N].中国环境报,2017-10-20(007).
[7]特派记者况昌勋.为海南牢记使命呵护绿水青山点赞[N].海南日报,2017-10-20(A05).
[8]施华赟.精准"治未病"守土当如是[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7-10-20(003).
[9]本报记者苏玉君孙楠杨笑雯.大湖湾生态新区西北内陆的.城镇化样本[N].中国气象报,2017-10-20(005).
[10]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万宏.兰州激发内生动力全力推动文旅产业[N].兰州日报,2017-10-20(006).
[11]张海英."故宫服务"可否在全国景区推广[N].中国商报,2017-10-20(P02).
[12]惠民工程助推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N].商洛日报,2017-10-20(007).
[13]记者郭猛王思达."走遍秦皇岛",用脚步丈量出了什么[N].河北日报,2017-10-23(009).
[14]平裕强.陵川交警大队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N].太行日报,2017-10-23(003).
[15]记者汪瑛.精准扶贫咱们一起奔小康[N].商洛日报,2017-10-20(006).
[16]杜珊记者强犟.奋力脱贫攻坚打造美丽西寺[N].西部法制报,2017-10-21(004).
[17]通讯员葛卉黄旭峰.农行广东分行农家乐贷农民创业好帮手[N].农村金融时报,2017-10-23(A05).
[18]窦群.践行"两山"理论推进国家公园建设[N].中国旅游报,2017-10-23(003).
[19]本报记者冯颖.景区创新升级筑牢石家庄旅游根基[N].中国旅游报,2017-10-23(A01).
[20]合肥晚报ZAKER合肥记者乐天茵子.既有住宅安装电梯或将有章可循[N].合肥晚报,2017-10-24(A08).
[21]本报记者吕晶.精准招商助力追赶超越[N].榆林日报,2017-10-23(003).
[22]记者王艺.我市旅游行业智慧化管理再上新台阶[N].大连日报,2017-10-22(006).
[23]本报记者崔振海通讯员陈艳迪.让"天生丽质"变身"美丽经济"[N].山西经济日报,2017-10-26(007).
[24]本报记者杨淑珍通讯员孙海韬张大鹏."这里的警察能力与颜值俱佳"[N].人民公安报,2017-10-30(006).
[25]本报记者梁文艳.马遥的"教学梦"做当代有为的青年教师[N].中国产经新闻,2017-10-26(003).
[26]特约记者谭玉玲.让大丹霞旅游发展充满"智慧"[N].韶关日报,2017-10-23(A07).
[27]记者杨艺华通讯员曲易伸张涛.全国统一版本离境退税系统海南上线[N].海南日报,2017-10-25(B02).
[28]本报记者刘斯会.凯撒旅游前三季净利增长超四成[N].证券日报,2017-10-30(C03).
[29]记者朱家芬.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N].楚雄日报(汉),2017-10-24(001).
[30]记者吕丽霞.商南落实责任规范程序加快提案办理[N].商洛日报,2017-10-27(003).
[31]记者董娟通讯员梁泽仁卢琳.省统计局经济形势调研和统计工作督查座谈会在朔召开[N].朔州日报,2017-10-24(001).
[32]肖相波.青岛:不断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N].中国旅游报,2017-10-31(002).
[33]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旅游学院张青.通过收益管理提升民宿经营水平的要点[N].中国旅游报,2017-10-31(003).
[34].以全球视角,创新实现餐旅行业可持续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7-10-31(A06).
[35]刘剑飞.故宫"全网售票"体现管理智慧[N].中国审计报,2017-10-23(007).
[36]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郭晓蓓.强化金融创新支持旅游产业[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7-10-30(A02).
[37]陈晓光姜久明本报记者邱丽娜赵博言.我省今年重点公路建设完成505公里[N].黑龙江经济报,2017-10-27(001).
[38]本报记者曲晓燕.探索文化国资管理新路径[N].中国文化报,2017-10-30(007).
[39]记者徐莹波.巩固创城成果不松劲加快建立长效管理机制[N].桂林日报,2017-10-24(001).
[40]汤云明.晋宁国企改革助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迈新步[N].云南经济日报,2017-10-28(B03).
[41]李辉.乐见景区价格听证"涨声"不响亮[N].广西日报,2017-10-20(008).
[42]张海英."故宫服务"不妨在全国景区推广[N].友报,2017-10-27(003).
[43]记者吉蕾蕾.导游不得擅自变更行程、强迫游客购物[N].经济日报,2017-11-03(004).
[44]记者王菲.前三季度我区旅客吞吐量逾340万人[N].西藏日报(汉),2017-10-27(001).
[45]本报记者文豪.景区停车问题成关注热点[N].成都日报,2017-10-31(007).
[46]记者李敏.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N].承德日报,2017-10-24(001).
[47]记者沈仲亮.国家旅游局将遴选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N].中国旅游报,2017-11-01(001).
[48]小丁.擦亮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品牌[N].昆明日报,2017-10-29(007).
[49]本报记者刘曌琼.出行能"说走就走"[N].陕西日报,2017-10-30(011).
[50]记者吴岗.天津:2020年底前关闭所有砖瓦黏土矿[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7-11-03(002).
[51]北京商报记者舒志娟.中青旅陷"伪造拒签信"口水战[N].北京商报,2017-11-02(004).
[52]本报记者孟妮.入境游发展短板如何补齐?[N].国际商报,2017-11-01(A06).
[53]记者王珂.导游管理办法明年正式实施[N].人民日报,2017-11-03(008).
[54]撰稿本报记者王眉灵."四好农村路"带来乡村新变化[N].四川日报,2017-10-31(009).
[55]记者高岳.让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N].海南报,2017-10-31(A01).
[56]本报记者杜杨楠.坚决向"年龄附加费"说不[N].大连日报,2017-10-30(007).
[57]本报记者赵亮.我市多部门联动开展"打非治违"整治行动[N].齐齐哈尔日报,2017-10-23(003).
[58]记者李喆通讯员赵尚羊华.广东开展重点车辆行驶记录仪专项检查[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17-11-03(001).
[59]记者宋柏松通讯员丁桂艳.秦皇岛大力提高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水平[N].河北日报,2017-11-06(012).
[60]王德刚.打赢脱贫攻坚战旅游业要当生力军[N].中国旅游报,2017-11-07(001).
[1] 王衍用.对旅游资源应该进行深度研究[J].旅游学刊,2007(2):11-12.
[2] 伍延基,王计平,曾海洋.无景点旅游的理论解释与实践意义田.旅游科学,2008,22(4):28-31.
[3]宋丁.突破中国旅游市场的门票经济瓶颈[J].旅游学刊,2008,23(5):11-12.
[4]陈耀.坚持旅游规划创新,推进”大旅游”统筹发展[J].旅游学刊,2010,25(3):7-8.
[5]郭文.无景点旅游:一种新型旅游方式的兴起及影响研究[J].旅游论坛,2010,3(5):566-571
[6]谢彦君.在旅游普查实践中用学术的眼光审视目前国标的得失[J].旅游学刊,2005(4):8-9.
[7]谢朝武,黄远水.论旅游地形象策划的参与型组织模式[J].旅游学刊,2002,17(2):30-34.
[8]程遂营.我国居民的休闲时间、旅游休闲与休闲旅游[J].旅游学刊,2006,21(12):9-10.
[9]简玉,峰刘长,生徐钮.无景点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基于长沙与张家界旅游市场的比较分析[J].旅游论坛,2010,3(6):756-762.
[10]方田红,雷可为.关于我国无景点旅游兴起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11):88-90.
[11]川刘松.休闲旅游理论及实证分析[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8:4-21.
[12]李洪涛.我国自助游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22-24.
[13]李永文.旅游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10-11.
[14]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16-126.
[15]伏六明.无景点旅游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 82一84.
[16]克莱尔.A.冈恩(美),特格特.瓦尔(土).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M].吴必虎,吴冬青,党宁.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_5:4.
[17]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113-115,236-237.
[18]王林伶.银川休闲旅游开发与空间构建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0:1_5-16.
[19]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2003-200_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_5:19_5- 207.
[20]张景群.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M].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7-8.
[21 ]张素娟,樊莉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0,9:17.
[22]丁磊.浅析自助旅游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商业经济,2006,(3):9.
[23]陈秀琼.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门票涨价的理性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6,(8):14-17.
[24]林炎钊.旅游形象设计:我国旅游城市面临的新课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1995,(3):53-56.
[25]林捷.互助旅游者交往特征和模式研究一一基于社会基本论的视角[D].广州:中山大学,2009:1-7.
[26]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行社经营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69.
[27]王云良.网络互助旅游及其基本特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23-28.
[28]郭小东.基于旅游心理动机视角的无景点旅游现象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研究生院,2010:31-60.
[29]顾金梅.我国导游薪酬制度的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3):14-18.
[30]钟丽娟.武汉市无景点旅游者行为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0:26-40.
[31]钟丽娟,钟丽姬,涂建华.无景点旅游下导游的应对措施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 (5 ):473-474.
[l]保罗·杜盖伊,斯图尔特·霍尔等.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Ml.商务印书馆,23:251
[2]崔凤军.城市旅游的发展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26:P65
[3]程金龙,吴国清.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刀.旅游学刊,24(2):93一94
[4]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江苏人民出版社,26:117
[5]邓湘南,张筝,蔡小于.乡村旅游的文化体验营销研究闭.乡镇经济,28(6):97
[6]顾朝林,宋国臣.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闭.城市设计,21,25(3):7
[7]胡燕雯,张朋.试论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3(3):49一5
[8]胡允银,陈睿,王超.学会吸引眼球—浅谈注意力经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4(4):89一9
[9]姜辉.城市精神与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J].商业时代,27,1:4
[1]蒋志杰,吴国清,白光润.旅游地意象空间分析—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2):32
[11]李瑞.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34):494并95
[12]刘小林.对我区旅游营销形势的认识与分析闭.西藏大学学报,1994,12(4):56
[13]李彦亮.文化在营销中的作用闭.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6(5):117
[14]毛金凤,杨莉,石玉.决定旅游产业市场结构的因素:旅游文化营销的媒体传播闭.商场现代化,27(1):282
[15]麦晓霜.浅论中国旅游营销发展历程[z].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6(5):116
[16]马志强.论软实力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闭.商业经济与管理,21(4):32
[17].跨文化市场营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2:23一24
[18]齐善鸿,焦彦.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规律的文化营销阴.消费经济,27,8(4):25
[19]秦学硕.重庆都市旅游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包装闭.经济地理,22(2):116一117
[20]沈福熙.城市意象—城市形象其情态语义闭.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2007-2010年中国旅游业发展预测与投资分析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2006年中国旅游业全面向外资开放,外资旅游企业拥有雄厚资本、丰富的运营经验及行业资源,将全面进入内地抢占资源、分流入境市场客源,给国内旅游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目前已经有一些外资旅游企业通过变通途径潜入内地,开始通过包租游船或直接注册成中资公司的方式经营旅游线路。外资的进入必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个巨大的发展机遇,那么2007年以后全球商务旅行趋势如何?我国旅游业又有怎样的新发展趋势?如何应对国外旅游市场的冲击?中国旅游业将走向何方? 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开放的投资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 据预测,未来几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到2010 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达到8%。因此,作为六大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今后几年内将存在重大的投资机会。 本研究报告的数据与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国家旅游局、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国民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等权威机构以及国研网、高校财经网等专有商用数据库,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优势企业等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定性、定量的统计方法对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等进行了科学预测,在此基础上,对行业的投资机会与风险进行了趋势研判。是旅游经营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和单位及计划投资于旅游的企业和个人等准确了解目前中国旅游市场发展动态,把握旅游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制定市场策略的必备的精品。 正文目录:第一章国际旅游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第一节 国际旅游业市场分析 一、世界旅游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世界旅游业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旅游业市场分析 一、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旅游业概况 二、日本旅游业 三、新加坡旅游 四、韩国旅游业 五、香港地区旅游业 六、澳大利亚旅游业 第三节 欧洲旅游业市场分析 一、欧洲地区旅游业概况 二、英国旅游业 三、德国旅游业 四、法国旅游业 五、意大利旅游业 六、俄罗斯旅游业 第四节 美洲旅游业市场分析 一、美洲旅游业概述 二、美国旅游业 三、加拿大旅游业 第五节 非洲旅游业市场分析 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 经济发展环境 一、国民生产总值走势 二、居民消费水平变动 三、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第二节 政策与资源环境 一、产业政策解读 二、行业管理体制 三、自然旅游资源情况 四、人文旅游资源情况 五、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第三节 产业链组成情况 一、旅行社 二、旅游酒店业 三、旅游交通业 四、旅游餐饮业 五、旅游商贸业 第三章 2001-2006年我国旅游业运行回顾第一节 中国旅游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2001-2006年中国旅游业收入分析 二、2001-2006年旅游业产业规模分析 三、2001-2006年旅游业利润状况分析四、2001-2006年旅游业从业人员分析 第二节 旅游业经营主体运营情况 一、旅行社经营情况 二、旅馆业经营情况 三、旅游景区(点)经营情况 四、2005-2006年地方接待游客情况 第三节 近年中国旅游业的热点问题 第四章中国旅游业细分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入境旅游业市场分析 一、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二、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外汇)收入分析 三、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四、主要旅游城市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五、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国市场分析 第二节 中国国内旅游业市场分析 一、中国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二、中国国内旅游市场收入及人均消费分析 三、中国国内旅游市场季度分析 四、中国国内旅游市场“黄金周”分析 五、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国内旅游市场分析 第三节 中国出境旅游业市场分析 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二、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国分析 三、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结构分析 第五章中国旅游行业竞争概况 第一节 中国旅游产业竞争现状 一、产业竞争环境的演变 二、旅游产品竞争现状 三、旅游行业竞争模式及特点分析 四、资本竞争及盈利模式 第二节 市场开放后的竞争格局 一、外资不断涌入 二、外资间接渗透市场 三、内外资的竞争 四、市场集中度的演变第三节 中国旅游企业的竞争及评价 一、国内旅行社的竞争力评价 二、国内旅游酒店业竞争力评价 三、国内旅游景区(点)的竞争力评价 四、国内旅游运输企业的竞争力评价 第四节 影响市场竞争力的因素 一、成本因素 二、质量因素 三、服务水平 四、产品的绿色形象和环境特性 五、营销能力因素 第六章中国旅游业的区域比较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市场比较 一、长三角市场总体概况二、上海旅游市场分析 三、苏杭旅游市场分析 四、南京旅游市场分析 五、无锡宁波市场分析 第二节 珠三角区域市场比较一、珠三角市场总体概况二、广州旅游市场分析 三、深圳旅游市场分析 四、珠海旅游市场分析第三节 环渤海区域市场比较一、环渤海市场总体概况二、北京旅游市场分析 三、天津旅游市场分析 四、青岛旅游市场分析 五、济南旅游市场分析 第四节 西部地区市场比较 一、西部地区市场总体概况 二、川渝旅游市场分析 三、西安旅游市场分析 四、云南旅游市场分析 五、西藏旅游市场分析 第五节 其他地区市场比较一、海南旅游市场分析 二、东北旅游市场分析 三、内蒙旅游市场分析 四、河南旅游市场分析 第七章 2007-2010年我国旅游业趋势与展望第一节 发展环境展望 一、国民经济稳步向前 二、主要政策走势及其影响第二节 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一、中国旅游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 二、未来中国旅游业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三、企业借助信息化拓展资源平台四、企业间兼并重组趋势 第三节 2007-2010年中国旅游市场预测一、国民经济结构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二、GDP增长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三、旅游业总体市场规模预测 四、主要细分市场规模预测 五、热点旅游市场规模预测 第八章中国旅游业领先企业分析 第一节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 一、企业概述 二、经营分析 第二节 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 一、企业概述 二、经营分析 第三节 中国旅行社总社 一、企业概述 二、经营分析 第四节 中国康辉旅行社总社 一、企业概述 二、经营分析 第五节 首旅集团 一、企业概述 二、经营分析 第六节 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 一、企业概述 二、经营分析 第七节 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 一、企业概述 二、经营分析 第九章旅游业投资与策略分析第一节 旅游业投资特性分析 一、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二、资源依赖性分析 三、市场需求特点分析 四、产业关联性分析 五、投资效益分析 第二节 中国旅游业投资趋势分析 一、旅游业投资的地域性变迁 二、旅游业投资主体的变迁 三、旅游产品投资领域变化趋势 四、旅游业投资的相关问题发展趋势第三节 风险与投资前景一、宏观风险和外部不确定性 二、景观风险和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三、发展潜力判断 四、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 第四节 投资建议与策略 一、投资建议 二、投资策略 【导言】 ●旅游服务贸易的概念界定 ○旅游服务的定义与特点 ○旅游服务贸易的定义与特点 【发展分析】 ●中国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 ○要素优势 ○需求优势 ○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优势 ○政府支持优势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市场分析】 ●加入 WTO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挑战 【问题分析】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要素方面的问题 ○需求方面的问题 ○相关产业的问题 ○企业竞争方面的问题 【发展对策】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增加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 ○重视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的建设 ○进行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 ○突出旅游产品的中国特色 ○注重环境与生态保护 ○提高旅游产品的参与度 ●优化旅游产业区域结构 ○强化大西部、大旅游、大市场观念 ○依托资源优势,开发西部特色旅游产品 ○加强西部旅游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优化旅游产业组织结构 ○加速旅游企业集团化、网络化经营 ○实施旅游企业制度创新 ●加大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力度 ○建立和健全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 ○改革现行旅游专业教育体制,提升旅游专业教育 ○建立和健全旅游产业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机制 ●改变政府在旅游服务贸易中的角色 ○加快政府职能的调整,完善旅游投资导向机制 ○加强政府部门国际惯例学习 ○承担国家旅游观念推广和旅游形象塑造的工作 ●熟知 GATS规则及我国旅游业的入世承诺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打造世界一流旅游企业,形成具有有效竞争的旅 ●推行人才发展战略,加快旅游人才的培养 ●加大对西部旅游扶持力度 【国际借鉴】 ●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启示 ○世界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模式 ○经济比较发达、旅游产业发达的国家旅游产业发 ○发展中国家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国际旅游业的比较 ○美国 ○澳大利亚 ○韩国 ●世界旅游发展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启示 ○加快旅游立法进程 ○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建全科学配套的旅游产业政策体系 ○创建一个高效的旅游协调机制 ●世界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比较研究】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出口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描述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 ○净出口(贸易收支差额)指标 ○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分工指数) ○显示性优势指数 【相关建议】 ●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建议 ○加强旅游服务贸易要素管理 ○提高旅游服务贸易的需求 ○增强企业竞争力 【环境分析】 ●影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旅游生产要素 ○国内旅游需求 ○旅游相关及辅助产业 ○旅游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方面 ○机遇与政府政策方面 ●影响因素探讨 ○旅游生产要素状况 ○国内旅游需求 ○旅游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 ○旅游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发展评价】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指标测评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 ○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分工指数) ○显示性优势指数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专题研究】 ●实证检验 ○因素的选取 ○指标的选取 ○方法的说明 ○模型回归的结果 ○模型回归的讨论
旅游毕业论文提纲模板
导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国家加强对外的交流,促使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猛,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随着我国和国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使得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对于我国而言,旅游业的发展也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下面我整理了旅游毕业论文提纲模板,欢迎参考借鉴!
题目: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目录
第1章 绪论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海南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
当前研究不足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研究框架
研究方法
第2章 旅游发展战略相关概念及理论
何谓“旅游特区”
旅游发展战略及制定步骤
旅游发展战略
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步骤
旅游发展战略相关理论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旅游产业集群理论
战略分析工具
PEST分析
VRIO框架
SWOT分析法
第3章 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海南旅游产业要素水平
海南旅游业态与产品现状
海南省旅游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社会人文环境分析
科技环境分析
海南省旅游业内部竞争优势分析
价值(Value)问题
稀有性(Rareness)问题
不可模仿性(Inimitability)问题
组织(Organization)问题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优势分析(Strength)
劣势分析(Weakness)
机遇分析(Opportunity)
挑战分析(Threat)
SWOT分析结论
第4章 国际海岛旅游案例对海南的启示
美国佛罗里达
发展基础与海南的对比
旅游业发展历程
成功经验借鉴
美国夏威夷
旅游产业现状
成功经验借鉴
国际案例对海南省旅游规划的启示
规划留白、融合生态,保留核心吸引,促进可持续开发
主推一到两个核心城市或岛屿目的地,突出龙头
在国际融合中保留本土文化
主抓2+N国际客源地,促进市场国际化
做强停留时间、重游率、消费点
开发多元产品、精简接待设施,缩减淡旺季差异
统计数据全面开源,吸引专业机构提供智力支持
第5章 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体系
制定发展目标
确定发展战略
甄选战略路径
探索体制机制改革
管理模式创新
提升旅游业品质和国际竞争力
大力发展八大旅游业态
深化旅游业国际合作
第6章 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积极申报旅游自由贸易区,推进旅游特区落实
完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资本要素流动政策
人员流动政策
商品流动政策
财税政策
提高旅游市场监管水平
推动区域旅游合作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主要选择方式之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给许多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为它们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因此,旅游业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 据世界旅游组织今年年初发表的年度报告统计,2002年世界各国和地区入境旅游人数达7.15亿人次,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欧洲入境旅游人数仍居世界第一位,为4.11亿人次,占世界旅游市场的57.5%。近年来,亚洲旅游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全球旅游业最兴旺的地区之一。2002年前往亚太地区的国际游客达1.31亿人次,仅次于欧洲。美洲地区也是世界旅游的热点地区,2002年入境旅游人数为1.21亿人次。非洲的远古文明和原始风光也开始吸引游客的视线,去年入境旅游人数达到2410万人次。 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法国仍是世界第一旅游大国,2002年法国接待的外国游客人数突破了历史记录,达7670万人次,占世界旅游市场的10.7%。其次是西班牙、美国和意大利,接待人数分别为5130万人次、4540万人次和3950万人次。中国的悠久历史、秀丽风光、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多样化的民风民俗以及安全的旅游环境等,产生了巨大吸引力,使得去年中国入境旅游者总数达到3680万人次,居世界第五位。 今年上半年由于受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疫情的影响,全球旅游业一度疲软。从下半年开始,欧洲旅游业增长较明显,非洲和美洲也有增长。亚洲一些地区的旅游及相关服务行业也开始逐步恢复正常。世界旅游组织乐观地表示,亚洲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将会在今年年底全面复苏。 目前,世界旅游业正朝着区域化、多样化趋势发展。多年来,世界旅游业主要以欧洲为主体,现在逐渐形成欧洲、亚太地区和美洲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旅游方式的选择上,一些国家采取以“新”、“异”取胜的战略,除一些传统旅游项目外,文化旅游、商务旅游、生态旅游和网络旅游等特色旅游,以其新颖、别致、时代性强和内容丰富多彩等特点吸引游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另外,由于受世界经济因素影响,未来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亦将日趋激烈。 如何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旅游者、增加本国的外汇收入和就业机会,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许多国家通过颁布旅游组织法或旅游基本法、直接投资或减税、设立旅游发展基金、制定休假制度、实行“低门槛”入境和“低门槛”收费政策等,以保证和支持本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正在越来越受欢迎。国外对云旅游的研究也不断深入。首先,针对旅游消费者,T. M. Light and J. Xu(2015)探讨了云旅游系统的使用意愿,他们发现服务质量,系统使用方便性和交易安全性的三个因素对消费者对云旅游系统的接受程度有积极影响。其次,Kobel et al(2014)探究了云旅游技术在游客经理中的应用,他们发现,游客经理可以将云旅游技术应用于游客行为分析、全球市场营销、服务更新等,以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受和企业的竞争力。此外,Hajiaskar et al(2013)对云旅游技术提出了另一视角,即从酒店业主的角度探究法定程序执行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采用云旅游技术的酒店可以有效改善其服务质量,并节约成本。最后,Blauvlt(2016)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方法学”的云旅游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旨在为旅游对象提供一种有效的多方体系,以使用户能够获得更多的旅游服务和资讯,从而提高消费者体验。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主要选择方式之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给许多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为它们带来丰厚的外汇收入。因此,旅游业日益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 据世界旅游组织今年年初发表的年度报告统计,2002年世界各国和地区入境旅游人数达7.15亿人次,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欧洲入境旅游人数仍居世界第一位,为4.11亿人次,占世界旅游市场的57.5%。近年来,亚洲旅游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全球旅游业最兴旺的地区之一。2002年前往亚太地区的国际游客达1.31亿人次,仅次于欧洲。美洲地区也是世界旅游的热点地区,2002年入境旅游人数为1.21亿人次。非洲的远古文明和原始风光也开始吸引游客的视线,去年入境旅游人数达到2410万人次。 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法国仍是世界第一旅游大国,2002年法国接待的外国游客人数突破了历史记录,达7670万人次,占世界旅游市场的10.7%。其次是西班牙、美国和意大利,接待人数分别为5130万人次、4540万人次和3950万人次。中国的悠久历史、秀丽风光、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多样化的民风民俗以及安全的旅游环境等,产生了巨大吸引力,使得去年中国入境旅游者总数达到3680万人次,居世界第五位。 今年上半年由于受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疫情的影响,全球旅游业一度疲软。从下半年开始,欧洲旅游业增长较明显,非洲和美洲也有增长。亚洲一些地区的旅游及相关服务行业也开始逐步恢复正常。世界旅游组织乐观地表示,亚洲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将会在今年年底全面复苏。 目前,世界旅游业正朝着区域化、多样化趋势发展。多年来,世界旅游业主要以欧洲为主体,现在逐渐形成欧洲、亚太地区和美洲三足鼎立的局面。在旅游方式的选择上,一些国家采取以“新”、“异”取胜的战略,除一些传统旅游项目外,文化旅游、商务旅游、生态旅游和网络旅游等特色旅游,以其新颖、别致、时代性强和内容丰富多彩等特点吸引游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另外,由于受世界经济因素影响,未来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亦将日趋激烈。 如何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旅游者、增加本国的外汇收入和就业机会,已经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许多国家通过颁布旅游组织法或旅游基本法、直接投资或减税、设立旅游发展基金、制定休假制度、实行“低门槛”入境和“低门槛”收费政策等,以保证和支持本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生态旅游论文提纲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生态旅游论文提纲,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题目: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目录
第1章绪论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旅游发展战略的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海南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
当前研究不足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研究框架
研究方法
第2章旅游发展战略相关概念及理论
何谓“旅游特区”
旅游发展战略及制定步骤
旅游发展战略
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步骤
旅游发展战略相关理论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旅游产业集群理论
战略分析工具
分析
框架
分析法
第3章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海南旅游产业要素水平
海南旅游业态与产品现状
海南省旅游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社会人文环境分析
科技环境分析
海南省旅游业内部竞争优势分析
价值(Value)问题
稀有性(Rareness)问题
不可模仿性(Inimitability)问题
组织(Organization)问题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
优势分析(Strength)
劣势分析(Weakness)
机遇分析(Opportunity)
挑战分析(Threat)
分析结论
第4章国际海岛旅游案例对海南的启示
美国佛罗里达
发展基础与海南的对比
旅游业发展历程
成功经验借鉴
美国夏威夷
旅游产业现状
成功经验借鉴
国际案例对海南省旅游规划的启示
规划留白、融合生态,保留核心吸引,促进可持续开发
主推一到两个核心城市或岛屿目的地,突出龙头
在国际融合中保留本土文化
主抓2+N国际客源地,促进市场国际化
做强停留时间、重游率、消费点
开发多元产品、精简接待设施,缩减淡旺季差异
统计数据全面开源,吸引专业机构提供智力支持
第5章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体系
制定发展目标
确定发展战略
甄选战略路径
探索体制机制改革
管理模式创新
提升旅游业品质和国际竞争力
大力发展八大旅游业态
深化旅游业国际合作
第6章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积极申报旅游自由贸易区,推进旅游特区落实
完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资本要素流动政策
人员流动政策
商品流动政策
财税政策
提高旅游市场监管水平
推动区域旅游合作
第7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乡村旅游类型多样,形式丰富
目前我国休闲农业主要呈现四种类型,即农家乐、民俗村、农业园以及休闲农庄。结合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情况,乡村体验类乡村旅游形式多样,成为重要的乡村游类型。
320个乡村入选乡村旅游重点村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2019年7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确定的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公布。包括北京古北口村、浙江余村、贵州云舍村、四川战旗村在内的320个乡村入选。
从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区域分布情况看,新疆及新疆兵团共计有15个,排名首位;其次浙江、湖北、湖南重点村分别为14个,其余省市乡村旅游重点村总体分布也相对均衡。
乡村游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同步增加
乡村旅游也是我国旅游投资的热点领域之一,近年来,民宿、特色小镇、乡村休闲地产投资增长迅速。截止至目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和旅居的重要目的地。
2012-2018年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人数不断增加,2015-2017年乡村旅游人数占国内游人数比重超过50%,至2018年达到30亿人,占国内旅游人数的。《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监测报告(2019年上半年)》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我国乡村旅游人数亿人,同比增加;总收入万亿元,同比增加。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乡村旅游就业总人数886万人,同比增加。
受旅游人数不断增加和乡村旅游热情不断高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不断增加,至2018年我国30亿乡村旅游游客共实现8000亿元的旅游收入,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
多样化、体验化、融合化成未来主要趋势
截止目前,乡村旅游已超越农家乐形式,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随着人们消费升级的提升及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我国乡村旅游逐渐向多样化、融合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同时,乡村旅游消费模式从观光式旅游过渡为度假式深度体验游,乡村游形式逐渐多样化。现阶段,乡村经济发展路径也日渐形成了“乡村主题化、体验生活化、农业现代化、业态多元化、村镇景区化、农民多业化、资源产品化”等8大新趋势。
在我国积极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游的发展过程中,《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政策指出,至2020年我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达到6000个,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特色村10万个以上,农家乐300万家,带动5000万个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文摘要: 国家旅游局确定2006年全国旅游的主题为“中国乡村游”。这种大环境下,深入研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广大的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如何可持续发展,以促进该区域的资源的科学利用,完善旅游系统结构,解决制约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持续发展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是在对前人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系统科学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新农村建设理论开展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和定量及实证分析研究,重点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运行系统进行了构建。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建立起了乡村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影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系进行了模型分析,并运用该模型对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太子岩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SWOT分析,构建了河北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论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首次将技术环境运用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环境中,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运行目标,构建了系统运行的保障机制,创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的动态调控机制。论文...英文摘要: In 2006,China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entitled the year the theme of“Rural Travel in China.”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e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SDR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areas rich in resources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ith the purpose to promote the region’s scientific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tourism.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目录:中文摘要 3-4ABSTRACT 4-5第一章 绪论 乡村旅游本质及其发展 乡村旅游本质 乡村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乡村旅游的类型 研究问题的提出 理论研究方面 开发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7-19第二章 国内外乡村旅游相关研究进展 国外乡村旅游理论相关研究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方法 国内乡村旅游相关研究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的背景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比较 研究内容的差异 研究层次的差距 研究方法的差异 研究理念的差异 本章小结 32-33第三章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分析 我国乡村旅游兴起的历程 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步和逐步形成 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发展模式现状 主要的开发形式和分布 乡村旅游运行机制的现状分析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总体特点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乡村旅游的认识 宏观管理力度不够 缺乏系统的营销策略 负面影响日益加剧 本章小结 46-47第四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旅游系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理论 本章小结 66-67第五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系统分析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体系 乡村旅游系统的结构 旅游客源市场系统 旅游目的地系统 旅游出行系统 旅游支持系统 乡村旅游运行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环境分析 区域生态环境 区域经济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 技术环境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目标分析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运行目标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保障机制分析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保障系统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系统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系统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系统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保障系统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支持系统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危机管理机制系统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运行调控系统分析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联与反馈分析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运行系统的调控 本章小结 89-90第六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乡村旅游评价与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评价标准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评价目的 评价内容 指标的筛选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单项指标评价及其赋值 综合评价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模型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各评价指标的评分 评价模型 灵敏度分析 案例分析: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太子岩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本章小结 106-107第七章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河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特征 河北省乡村旅游市场定位与发展前景 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优势分析(S) 劣势分析(W) 机遇分析(O) 威胁分析(T) 河北省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总体发展思路 发展策略 研究展望 本章小结 128-129参考文献 129-139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139-140致谢 140
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和前景:
1、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乡村旅游是一种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其依托的资源主要是城市周边以及比较偏远地带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而这些资源的所有者和创造者都是农民。
2、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就业极不充分,长期处于“隐性失业”状态,造成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有总量剩余,也有季节剩余。旅游业的乘数效应可以让农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再业。
3、提高农业附加值。
发展乡村旅游植根于农村,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农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产品可以跳过流通环节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适时解决了当地农业产业化中购 销体制不畅等难题。
4、能改善农村的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大部分游客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餐饮、住宿的卫生状况、接待服务水平旅游接待地居民态度等方面十分关注,尤其是对卫生与安全的要求更高。这必然促使乡村旅游景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人居环境、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5、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有利于保护原生态文化乡村旅游中生态环境是吸引游客的最初动因保持和突出农村自然特色及其原始、淳朴的风情是乡村旅游景区的基本条件,也是村民的首要职责。
会展旅游发展现状:1、高端会展旅游发展迅速,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2、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会展旅游发展,加大了对会展旅游的投资力度;3、消费偏好日益偏向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会展旅游正处在发展的有利时期;4、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会展中心、酒店、旅游服务设施等都有了较大改善;5、境内外会展活动不断增多,丰富了游客的旅游选择。存在问题:1、会展旅游的规模发展还不够,会展地的宣传、景点的建设仍存在待提升之处;2、旅游景点管理水平偏低,服务质量不高,不能满足高端游客的需求;3、会展旅游主题不够多样化,以及有限的深度体验,有待加强;4、现场安全保障缺乏,对于会展活动的控制和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5、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游客需求多元化,给会展旅游的发展带来很大挑战。
呵呵,这个属于学术范畴了,你一点悬赏分或者别的什么的都没有,一般人是不会贡献出来的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会展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都市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增加外汇收入.开发城市相关产业的一种途径。本文对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背景与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会展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会展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亟待采取的对策措施。关键词:会展旅游;问题;对策一、会展旅游的效应分析会展旅游是指包括各类专业会议、展览会和博览会、奖励旅游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会展旅游的出现及迅速发展是在良好的经济背景下,随着会议、展览的日益增多及旅游业的渐趋成熟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因其对会展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被称为“城市的面包”和“触摸世界的窗口”,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会展旅游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效应好.关联带动性强1998年,美国所接待的国际旅游者中,6%为会展旅游, 人数近300万,它们的消费总额达850亿美元以上。根据香港展览业协会所提供的数字表明,I999年展览业为香港带来的收入已经达到10亿美元以上,估计其中仅2亿美元是展览业本身的收入,8亿美元是由展览活动带来的其他行业的收入。国际上会展旅游的关联带动作用在I:4到I:9。由于会展旅游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连带功能,当今世界各国对国际会议举办权的竞争日趋激烈。(二)能提高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知名度会展旅游的发展能大大提高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如上海成功地举办99(财富》论坛,使全世界商界人士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里。而APEC会议的召开,使世界首脑人物云集上海,更使上海声名远播,成为世界级的安全会展旅游目的地。这一切又为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埋下了伏笔。位于海南省东部万泉河海口的博鳌,过去是一个在地图上都难找到的小镇,虽然开发商在这里做了近lO年的努力,但小小的博鳌仍然是默默无闻,然而“博鳌亚洲论坛”的成立大会使其一夜成名。(三)能促进举办城市设施的全面改善国际会展旅游对举办城市的要求比较高,必须具备现代化的会展设施、便捷的交通,要有不同档次的住宿、接待服务设施、购物娱乐场所等,从而推动城市设施的全面改善,为城市旅游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能促进举办地文明程度的提高会展旅游能起到传播信息、新知识和新观念的积极作用。因为作为一种带有明显集合性特征的知识性活动,会展旅游能集中和直观地体现出人们的创造性劳动成果,这些创造性的劳动成果一经现代通讯手段与媒介的传播和宣传,便在社会当中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泛的影响,使新知识、新观念传播开来。进而开拓人们的视野,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总之,国际会议和展览的举办将极大地促进各国人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举办地文明程度得以不断提高。二、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背景中国的会展旅游是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和国际化进程加快.旅游业迅速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世纪9O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陷入低谷。在世界经济增长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支独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2001年我国GDP增长达到7.3% ,持续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为中国会展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1999年8月I 1日,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ICCA)主席及执行董事访华,标志着国际会议已开始瞄准中国市场。执行董事汤姆•霍尔顿先生发表了自己对中国会展旅游前景的看法:中国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国际市场,我们决定从高层次上进人中国会展市场,以协助中国成为世界上新的会议目的地。中国于2001年I 1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随着各行各业的对外开放,外商投资和经贸往来明显增加,这意味着来华商务旅游者将进一步增加。中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更加频繁,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中。这一切为中国的会展旅游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三)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放眼未来,中国旅游业的增势更为明显。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接待旅游人数1.37亿人次,将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6%;中国的香港也将排名第五,接待游客5930万人次,占世界3.7%的份额。从出境旅游来看,2020年中国也将成长为世界第四大客源国,出境旅游人数1亿人次,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2%(世界旅游组织,1996)。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会展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条件,会展旅游又为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增长机会。三、中国会展旅游的发展现状(一)会展旅游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和新亮点据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总经理陈若徽介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展和国内展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北京在2000年举办的展览拉动了北京相关产业产值增长10亿元。上海2001年举办的展览直接收入18亿元。会展旅游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二)全国掀起了展览场馆的建设高潮“九五”期间我国的展馆面积迅速增长。全国室内展馆面积在“九五”前不足80万平方米,但截止2001年底,正式投入使用的室内展馆面积成倍增长,场馆面积达到516万平方米。中国会展场馆如上海中德合资建设的新国际博览中心,杭州西湖国际会议中心,北京新国际展览中心等建设档次高,面积大,科技含量高,功能齐全。这些场馆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会展业的主角。(三)中国主要会展接待单位已相继加入国际会展组织加入国际会展组织能使我国会展界迅速、准确掌握和传递国际会展的信息和发展趋势,还可以学习国际各旅游会议局的先进经验,提升我国办会办展的水平。截止到2002年5月,我国有14家单位加入ICCA组织,这意味着中国会展旅游将均分世界会展市场。(四)北京、上海、广州等已形成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会展旅游作为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会议、展览场馆、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而且还要有较好的城市总体环境和国际交往的综合能力。我国的北京作为首都、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的大都市具备了发展国际会展业方面的优势。(五)我国在国际会展旅游中的地位还比较低据ICCA统计,每年全世界举行的各种国际会议达40万次以上,会议总开销逾2800亿美元。中国却未占到应有的市场份额。中国在1998年接待国际会议排名中仅列第34位、在亚太地区列第12位,落后于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韩国、泰国;2000年在接待全球国际会议最多国排名中,中国排第37位,这种现状是与我国的改革开放步伐和旅游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的。四、中国会展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还没有建立起符合国际管理的会展旅游市场运作机制我国国内会展旅游的管理机制还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特征。目前,我国仍保持着国际会议和展览主办单位的资格认定制及立法的政府审批制,许多展会实质上都是政府部门主办的,或者是由相关部门的下属公司操作的。这种审批制度造成了行业管理的低效率和市场竞争的不公平。(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日本等国因为发展会展旅游曾颁布了《通过促销和举办国际会议等振兴国际旅游法》,但在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还没有从扩大国际旅游业的角度,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促进会展旅游的发展。我国国内办展的法律法规也十分不健全,目前,仅有1995年9月22日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的《关于出国(境)举办招商和办展等经贸活动的管理办法》。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缺乏资质条件的约束,导致目前我国会展旅游比较混乱。(三)重展轻会现象严重在会展旅游的发展中,展览旅游由于一般规模较大,人数众多,短期经济效益明显,因而受到国内普遍关注,而会议旅游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展览旅游的发展需要举办地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良好、商业环境优越、信息辐射迅速等条件。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城市也纷纷把它作为经济的助推器,盲目兴建展馆,致使设施闲置,造成资源浪费。(四)国际化品牌的会展少品牌是会展旅游发展的灵魂,也是中国会展旅游在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世界上会展旅游发达的国家,几乎都拥有自己的品牌展会和会展名城,如米兰国际博览会、巴黎博览会等。我国除了广交会等会展有一定的世界性影响外,绝大多数都是国内的、临时性的。国内初步涌现出一批具有知名品牌的会展企业或展会如深圳的高交会、珠海的航空展、北京国际会展中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大连星海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国际汽车展等。这些品牌企业或展会为我国其他城市发展会展旅游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这些民族化的会展品牌与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国际性公司或展览会相比,无论在品牌的知名度上,还是在品牌的无形价值或扩张程度上,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五)专业人才缺乏,没有形成专业化的分工体系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的思考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目的地必须有三个要素:一是综合吸引力;二是会议中心、展览场馆、高星级酒店为代表的硬件建设;三是专业会议组织策划者(PCO)为代表的软件条件。这里第三个要素就是人才的竞争。没有高素质的会展人才参与国际竞争,就难以改变我国目前在国际会展界的落后地位。五、中国会展旅游发展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一)设立全国性会展管理机构我国目前还没有专f3~-I-对会展活动的管理机构,这对于指导和审批会展活动的进行是极为不利的。全国会展旅游发展的无序性急需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指导会展活动的开展。鉴于国外会展旅游的管理是被纳入旅游业的管理机制下,我国也可以考虑在国家旅游局下设置会展司,统一对中国的会展活动进行管理。(二)会展场馆的建设应具有超前性就总体而言,中国会展场馆规模偏小、设施落后、功能单一、低层次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难以满足目前日益发展的会展旅游的需要。在这方面,应吸收国外场馆建设的成功经验,注重场馆规划设计的专业性、智能化、功能的多样性。(三)全国各旅游地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相应的目标市场,发展成各具特色的会展旅游目的地会展旅游的开展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实力基础上的,它牵涉到许多经济部门及其他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它的顺利进行。会展旅游的目的地一般是基础设施发达,市场活跃的地方。就目前国内各地区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外交通的便利程度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等方面因素而言,中国真正能搞展览的城市并不多,除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带外,其他地方条件还不很成熟,要适当控制展览目的地及展馆的建设,避免近距离重复建设和会展大战的发生。(四)加快培养专业人才在我国会展旅游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缺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和先进的会展管理手段已成为我国会展旅游持续发展的一大症结。我国会展教育严重滞后于我国会展旅游的发展,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已刻不容缓。(五)饭店业应重视会展旅游市场的开发饭店业是旅游产业最重要的支柱之一,饭店业利润率的下降,又导致旅游产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下滑,这一系列状况在传统旅游城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饭店业有必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虽然休闲旅游者代表着饭店业的较大消费群体,但是那些旅行费用可以报销并且经常出差的会议代表才是为饭店业带来最大利润的客源群,他们为饭店带来的好处决不仅仅是填补空房和充当口头宣传员。因此,利润丰厚的会议市场正在变成饭店业越来越重要的争夺激烈的目标市场。(六)增加促销投入,对中国主要客源市场做有针对性的促销宣传旅游者选择去或不去某个特定的目的地的重要标准是该目的地的形象,即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各种预期的总和。而这种预期是来自于口碑和各种媒体信息。1,要想成为会展旅游举办地,我们必须要花费大量的费用向会展决策者宣传促销。可以采用的宣传促销方式有:在相关的专业杂志上做广告,向会展组织协会策划者邮寄宣传品,邀请主要人员考察旅行和通过互联网展开宣传攻势等。中国上海能申请到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是与我国强大的宣传促销分不开的2.我们还应注重与客源地的旅行商联合促销。我国在澳大利亚的宣传促销是一个很好的范例。2000年1月至8月,澳大利亚旅华人数为18.06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1%。市场需求和利益驱动驱使旅行商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宣传中国旅游。中澳之间巨大的商业潜力,越来越多的公司和协会挑选中国为其会议和奖励旅游的目的地,中国2001年被澳大利亚著名的会奖杂志“The Quorum”的读者评为2001年最受欢迎的奖励旅游目的地。我国还应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开拓新的会展旅游市场。塞尔维亚世博会对外宣传投入6000万美元,里斯本世博会用于宣传促销的投入高达1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政府的宣传报道和赞助广告商的投入。我们能从这些成功的世博会宣传中学到很多的东西。参考文献:【l】戴学锋.中国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旅游绿皮书,2002—2003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1马勇.会展经济发展解读【J】1.经济地理,2002,(3).【3】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研讨会发言摘要【J】.旅游学刊,2002.(4):8一l8.【4】胡晓.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2.(6):【l】9一l22.【5】卞显红,黄震方.我国会展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旅游科学,2001,(1):9一l2
会展旅游是当前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广泛关注。会展旅游在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 行业规范化不足。目前,会展旅游行业仍存在着许多无证、无照等不规范现象,导致市场秩序混乱,无序竞争等问题。2. 品牌建设不足。许多会展旅游品牌缺乏知名度和影响力,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性和核心竞争力,缺乏品牌体系和品牌传播。3. 旅游资源开发不足。虽然许多地区和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大多数地区缺乏充分的利用,目前大多数会展旅游都是单一的文化旅游或会议旅游。4. 缺乏人才。会展旅游领域需要各种专业人才,如会议策划师、语言翻译、行政主任、场地策划师、金融专家等,但是该行业招聘难度较大,行业内人才匮乏。5. 市场监管不力。许多地区针对会展旅游行业的监管不严,导致市场上的不良企业和不良产品无法得到有效打击,对行业发展造成了阻碍。以上是目前会展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能得到针对性的解决和改进,相信这个行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旅游活动能够有效促进人际交流。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人与人之间交流为核心的人流日益成为旅游服务业的主旋律。会展旅游为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创造了机会,展现了旅游业的人文精神。目前国内会展旅游发展迅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各地区政府踊跃参加。在北京、上海、杭州多地政府的支持下,策划了会展业发展的中期和长期目标,各地区形成了规范性的行业协会,全国范围内展览场馆的建设如火如荼。以北京、上海、广州等为核心的国际会展城市,依次承办了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APEC会议、海南地区博鳌亚洲论坛、运动会、世博会、亚运会、青奥会等一系列大型全球化会展,会展产业呈现系统化的蓬勃进步,会展旅游也依靠着会展业的发展而进步。(一)会展旅游行业的运转效率不高中国会展经济调控和其他比较成熟的经济调控不一样。会展旅游业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调控权还依赖于国家,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市场经济作用,导致其经济效率低下等问题。会展经济应该自我监控和自我管理,发展还是需要靠自身,也要认识到非政府组织的重要性,这是会展旅游向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任务。这也是国内会展旅游为什么都在大城市发展而没有转向二三线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1]。(二)缺乏专门组织负责相关事务部分省会城市甚至没有意识到会展旅游对发展自身旅游业的重要性,所以对其并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制或部门。所以建议各省重视会展旅游的发展,对其实行统一管理与规划,如北京的国际展览办公室。在发展会展旅游业的同时,国家也应该重视对会展旅游的管理,不只是每个省份自己实行。从一些会展旅游发展得较好国家的调研可以看出,国家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还设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会展旅游的发展起到很大帮助。(三)没有有效的运行机制会展旅游因为是一个新兴发展行业,所以国内没有对这一产业有明确的管理实施条例,缺乏专业指导与建议对会展的发展造成阻碍。许多部门对会展的了解只在表面,并没有认识到其背后管理层面的弊端。因为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企业经济效益经常因为利润导向问题造成损失,即使政府部门在其中起调节和把控作用,也收效甚微。市场机制的引导下也只是引导其中一部分,并没有占主要作用。会展旅游在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最终对其造成影响。(四)会展旅游品牌缺失品牌意识一直是国内部分旅游业缺失的,没有意识到品牌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部分较好的旅游地点或是旅游方案,宣传时由于没有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