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增刊学位论文

增刊学位论文

发布时间:

增刊学位论文

没有区别都是核心待遇,学位论文不影响,算一篇核心。

人文社科类(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博士等)博士研究生自入学起,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必须在我校文科最优学术刊物或一类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在我校文科二类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二类核心要求其中1篇可用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专著、教材或学术著作的译著(本人完成字数专著在3万字以上,教材和译著在5万字以上)来代替。以上学术刊物均不含增刊、专刊、专辑。2. 我校理学类博士研究生自入学起,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必须发表1篇JCR二区以上的学术论文;或2篇其它SCI收录的学术论文。3. 我校工学类博士研究生自入学起,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必须发表1篇JCR二区以上的学术论文;或2篇其它SCI收录的学术论文;或1篇其它SCI收录的学术论文和1篇EI收录的学术论文。4. 博士学位申请者申请学位发表的学术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内容应与其学位论文相关。“厦门大学”必须为第一署名单位,且申请者为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为第二作者视同第一作者)发表。被SCI、S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有录用函即可,其它学术论文在博士生申请学位时须提交正式出版物。其中,被EI收录的学术论文应是期刊论文。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1项(研究生排序第一或导师排序第一研究生排序第二,且“厦门大学”为第一申请人),相当于发表1篇JCR四区学术论文。如一人获得多项发明专利,不予累计折算学术论文,只计1篇。

对取得学位证影响不大

职称论文与各省的要求有关。各地对刊物的要求都不一样。 正规的专刊和增刊都等同于正刊,但现在已经变质了。许多地方已经不予认可。算不算数你要具体问单位的政工部门,各省对论文要求都有相关的红头文件。增刊的刊号与原刊物的刊号是一致的。 如果只是为了发表自己的论文,那么是否增刊没有多大关系。还有 法律上并没有说在增刊上发的文章和在正常期刊上发的文章有什么不同,所以它们享有的法律权益是相同的。但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区别对待,将其视为“亚刊物”。 增刊比正刊低一级(比如正刊是中文核心,增刊则是普通期刊)但是只要是贵单位评职称认可的刊物,也就无所谓正刊,增刊了

学位论文增评

一般再增评1份,成功率一般挺高的。

申诉重送的话,可以先再整理修改下论文,提高论文通过率!建议可以选择正规学术机构的1对1博士毕业论文指导。指导教师为高校教授、副教授(博导)等。主要是以批注的形式或者语音的形式进行指导,具体是语音还是批注指导,主要以老师为准或者看学员这边更适合哪种情况。

注意

对于攻读人文学和社会学的任何一门学科的博士生而言,能否获取博士学位、三成或五成以上要取决于你的论文撰写的好坏;从如何构思、起草、到撰写、修改、以及润色;再修改,直至完稿。

在撰写博士论文的过程中,你的研究思路、刻苦努力以及导师的指导水平、这些方面对论文的影响固然不容忽视但更重要的却是对写作水平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写作水平与思考能力两者相辅相成。

没有。博士论文增评没有不过的根据查询相关显示,博士论文增评是指增加一名专家匿名评阅博士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

您好,博士论文增评是可以的,但是最少200字最多500字,并且回答要完整,不要出现重复,您可以把您的论文提交给专业的评审团,他们会根据您的论文进行审查,并给出完整的评价。

郑州大学学位小论文承认增刊吗

增刊学校一般是不会承认的 你发表文章都会收到期刊的!

问题一:增刊录用 是什么意思 期刊分为正刊和增刊,正刊就是主要的刊物,增刊是增加的副刊,增刊没什么意义,级别不够,评职称时是不算数的理论上是说,作者的稿件虽没达到录用标准,但研究意义显著,所以可发表在增刊,实际就是变相要收点版面费。 针对这种问题,可以发邮件给论文编辑,说明自己的处理方法: 1、正刊发表付版面费 。 2、退回稿件,选择其他期刊进行投稿。 问题二:论文发表在增刊上和正式刊物有什么区别吗? 增刊和省级刊物都有CN和ISSN双刊号;省级刊物是正式刊物 一般评职称单位都承认,增刊有的单位不承认 根据每个单位的规定不同而不同,恭的地方根据单位不同都会对刊物分级别(在国家刊物中没有级别这一说法),大致没有多大的区别,需要发表 品优刊 或许能帮你 问题三:论文投稿显示增刊征文是什么意思 这个没有明确的限制,论文的写作是根据你对课题方向的确定,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具体的参考文献是根据论文方向而定的,楼主自己多去看看相关文献就可以了,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 问题四:论文发表在增刊上和正式刊物有什么区别吗? 增刊和省级刊物都有CN和ISSN双刊号;省级刊物是正式刊物 一般评职称单位都承认,增刊有的单位不承认 根据每个单位的规定不同而不同,有的地方根据单位不同都会对刊物分级别(在国家刊物中没有级别这一说法),大致没有多大的区别 麻烦采纳,谢谢! 问题五:论文发表在增刊和正式刊物上有什么区别 这个区别很大! 增刊的评职称是不承认的! 分刊也不承认! 只有在正式刊物上才承认! 记得有一次一个工程师 就发到增刊上了! 回头问我,我说您试试吧 估计不行!后来打电话问的职改办! 真的不行,就在我这补了一篇! 问题六:怎样辨别正刊与增刊 很明显的。正刊是标明期数的,*年*月刊,而增刊则没有期数,只是注明“增刊”。一般在封面,但现在一些期刊为了迎合某些人的需要而故意淡化处理增刊的标志,不过在版权页还是要注明的。仔细看封面有无期数!把正刊、期刊各找一本,认真比对一下! 问题七:什么是增刊?在增刊上发表论文有用吗 什么是增刊 比如一个月刊,一年只出12期,但这个刊物想出15期,那多出的3期就是增刊。 增刊上的文章的含金量要大大小于正刊的含金量。 问题八:正刊,专刊和增刊的区别 正刊是指期刊正常出版的期刊,比如月刊,每月出一本,连续的,就是正刊。一般封面上都注明1期、2期、3期…… 总第xx期等等。 增刊和专刊,都是临时性出的,是在正刊之外的。不属于正常连续出版的期数里面,一般增刊或专刊都会在封面上注明“增刊”“专刊”字样,也有的注明“Z1”“Z2”,没有注明是第几期。正常情况下,增刊的内容是不被期刊网收录的。 不过最近几年,学术刊物的增刊和专刊不细分了,有些编辑部出增刊和专刊的时候,就故意在封面上写上第xx期,不注明或者在极其不容易发现的地方注明“增刊”“专刊”字样,以迷惑作者和读者,甚至还有的增刊内容也上了期刊网,这样的更具有迷惑性,所以作者在发表文章前,一定要弄清楚是不是增刊。 问题九:核心期刊增刊算是核心的论文吗?和正刊有什么区别啊? 建议不要发增刊 现在评职称,增刊一般不算分了,连普通的刊物都比不上,更不要提算不算核心了。也有个别单位算分的,不过这样的单位不多。 你问问你们单位人事处,如果算分的话,就发增刊,增刊版面费底,而且文章及其容易通过。 报刊逢纪念日或有某种需要时增加的篇幅或另出的册子。根据新闻出版总署规定,每本合法期刊,一年可以出两期增刊,增刊文章不被中国期刊网收录,(现在也有少数期刊的增刊被期刊网收录了)而增刊与正刊相比,虽然其不为非法刊物,但在质量上远远不如正刊物。因此增刊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学校,事业单位等评定职称时不被认可。 说白了,增刊就是为了增加编辑部的收入才出的,因为增刊都是公开收费的。 问题十:正刊、专刊、增刊的区别? 正刊是指期刊正常出版的期刊,比如月刊,每月出一本,连续的,就是正刊。一般封面上都注明1期、2期、3期…… 总第xx期等等。 增刊和专刊,都是临时性出的,是在正刊之外的。不属于正常连续出版的期数里面,一般增刊或专刊都会在封面上注明“增刊”“专刊”字样,也有的注明“Z1”“Z2”,没有注明是第几期。正常情况下,增刊的内容是不被期刊网收录的。 不过最近几年,学术刊物的增刊和专刊不算分了,有些编辑部出增刊和专刊的时候,就故意在封面上写上第xx期,不注明或者在极其不容易发现的地方注明“增刊”“专刊”字样,以迷惑作者和读者,甚至还有的增刊内容也上了网,这样的更具有迷惑性,所以作者在发表文章前,一定要弄清楚是不是增刊。

不可以。若是单位认可增刊发表的文章,那也就没有必要转到正刊上发表了。毕竟增刊也是正规期刊,只不过收录的文章质量不能和正刊相比,但不能否定增刊存在的价值,不过还是建议作者能专刊的时候尽量去转,这样一来,文章的价值认可度会比较高,用途也就比较大了。增刊是相对于正刊而言的衍生出版物,是依托正刊出版的,一般是正刊在特殊节假日或者有纪念价值的日期出版的特殊刊物,其实增刊也是期刊的一种,也可以刊登论文、发表论文,只不过有别于正刊。

遥感学报增刊

单红仙,刘晓磊,贾永刚(通讯作者),郑杰文. 黄河口沉积物固结过程电阻率监测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待刊杨秀娟,贾永刚,单红仙,吴? 琼,刘? 辉,水动力作用对黄河口沉积物强度影响的现场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10,32(4):常方强,贾永刚,郭秀军等,黄河口粉土液化过程的现场振动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9,31(4):609~616常方强,贾永刚,涂帆,波浪引起海床土体液化的概率研究,水利学报,2009,40(4):449-456常方强,贾永刚,张建等,黄河水下三角洲硬壳层特征及其液化过程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009,,17(3):349~356常方强,贾永刚(通讯作者),常方伟,波浪作用下黄河口埕岛海域海床非均匀液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河口海岸方向),2009,3:83-89常方强,贾永刚(通讯作者). 黄河口埕岛海域土性特征的统计分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28(6):35~39张衍涛,常方强,孟祥梅,张建,贾永刚(通讯作者),黄河口埕岛海域表层沉积物土性的区域变化及其机理分析,海洋科学进展,2009,27(3):351-357单红仙,郑杰文,贾永刚(通讯作者),张民生,刘晓磊. 黄河口粉质土沉积物侵蚀性动态变化试验研究. 海洋学报,2009,31(4):112~119杨秀娟,贾永刚(通讯作者),刘红军,单红仙.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超固结特征及其成因.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9(5):30~34常方强,贾永刚(通讯作者),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底管线差异沉降的安全性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39(2):281-284杨秀娟,贾永刚(通讯作者). 黄河三角洲粉质土前期固结压力的探讨. 华东师范大学(自然版),2009,(3):146~152常方强,涂帆,贾永刚,城市主干道软基处理的现场试验研究,华侨大学学报,2009陈友媛,赵文娟,贾永刚,许国辉,黏粒和有机体对黄河口潮间带沉积物微团聚体的影响,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29(1):31-38陈友媛,高丽,刘红军,许国辉,贾永刚,生物洞穴对黄河口土样扰动试验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39(6):1295-1300郎印海,贾永刚,刘宗峰,高振会,王鑫平,黄河口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季节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38(4):640-646侯晓东,郭秀军,贾永刚,孟庆生,基于探地雷达回波信号获取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的研究进展,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3):962-968贾永刚,侯晓东,郭秀军,单红仙,利用探地雷达确定土中污染物含量的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8,35(11):50-56常方强,贾永刚,孟祥梅等,波浪引起埕岛海域海床液化程度分区,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 28(2):37-43常方强,孟祥梅,刘景昆,何峰,贾永刚,黄河口埕岛海域土性特征的统计分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2008,28(6):35-42张建,常方强,贾永刚,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底管道沉降量确定方法研究,海岸工程,(3):39-46贾永刚,常方强,孟祥梅等,黄河口埕岛海域海床波致液化模糊综合评判,《工程地质学报》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2008杨秀娟,贾永刚,远航,张建,张衍涛,冯春健,黄河口裸置管线对海床土影响范围实例研究,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28(6):27-33黄河口海底裸置管线对海床土强度影响实例研究,杨秀娟,贾永刚,远航,张建,张衍涛,冯春健,海岸工程,2008,28(6)27-34单红仙,刘涛,陈友媛,贾永刚,波浪载荷导致黄河口潮坪沉积物垂向运移现场观测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008(16):216-222戴茜、单红仙、孟祥梅、夏欣、崔文林、贾永刚(通讯作者),基于电阻率测定海水悬沙含量试验研究,海洋学报,2008,30(5):137-142常方强,涂帆,贾永刚,Verhulst模型在预测软基路堤沉降中的应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增1:3122-3126单红仙、秦昊、贾永刚,黄河三角洲堤前泥沙起动现场观测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37)5:825-828陈友媛、刘道彬、贾永刚、刘红军、刘小丽,生物活动对黄河口潮滩表层沉积物扰动作用的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37)5:829-833许国辉、尹晓慧、王秀海,浅表土体强度对黄河水下三角洲微地貌形成的控制作用,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37)4:657-662贾永刚,董好刚,单红仙,刘小丽,许国辉,黄河口海床硬壳成因机制研究,岩土力学,2007,28(10):2029-2035陈友媛,刘红军,贾永刚,循环荷载作用下海床结构性土的液化渗流机理定性研究,岩土力学,2007(28)8:1631-1635张建民,单红仙,贾永刚,刘红军,许国辉, 黄河口快速沉积海床土在波浪和潮波作用下的孔压响应及固结过程试验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8)7:1369-1375郭秀军,张志阔,贾永刚,黄河口粉土的电性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意义,岩土力学,2007,28(3):593-598贾永刚 栾海晶,振动导致黄河口粉质土物理力学指标与起动流速的变化,岩土力学,2007,28(6):1123-1128郑琳,崔文林,贾永刚,海洋倾倒导致生态环境变化实例研究,海洋环境科学,2007, 26(5):413-417纪大伟、杨建强、高振会、贾永刚,莱州湾西部海域枯水期富营养化研究,海洋环境科学,2007, 26(5):427-430张珂,贾永刚,刘正银,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岩土力学,2007(28)2:0420-0422刘小丽,刘红军,贾永刚,黄河三角洲饱和粉土层地震液化判别方法及液化特征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增1:1-7冯玉岩,郭秀军,贾永刚,魏丽,郭健,黄河口粉土层震动响应过程的电性变化反映,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增1:3271-3276孟庆生,楚贤峰,郭秀军,高分辨率数据处理技术在近海工程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3:1006-1010马志杰,孟庆生,贾永刚,循环荷载作用下黄河口海床土的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研究,中国水运,2007(7)4:68-70顾莹莹,高孟春,贾永刚,王延敦,李丹,海绵铁还原水中硝酸盐的初步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22(7):1-4董好刚,张卫明,贾永刚,循环荷载导致黄河口粉质土成分结构变异研究,海洋地质与第四纪,2006,26(3):133-141刘红军,张民生,贾永刚,波浪导致的海床稳定性分析,岩土力学,2006,27(6):986-990贾永刚,杨秀娟,安英杰,透水与隔水夹层对粉质土液化影响试验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006,14(1):52-59单红仙,张建民,贾永刚,黄河口快速沉积海床土固结过程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8):1676-1682单红仙, 段兆臣, 刘正银, 贾永刚,黄河口潮坪粉质土重复振动液化与效果研究,水利学报,2006,37(1):75-81周其健 贾永刚 马德翠,黄河口潮滩粉土体固结非均匀性研究,岩土力学,2006,27(7):1147-1152马安青,单红仙,贾永刚,陈勇,基于VB的高速公路工程地质信息查询系统的建立,遥感技术与应用,2006马安青,贾永刚,单红仙,王一谋,基于GIS贺兰山两侧沙漠边缘带近二十年来土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06,25(6)33-39聂新华,郎印海,贾永刚.胶州湾河口沉积物中耗氧有机物的释放研究.海洋环境科学.,2006郎印海,聂新华,贾永刚.零价铁渗透反应格栅原位修复地下水中氯代烃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土壤. 2006(38)2:23-28郭秀军,贾永刚,黄潇雨,基于电性变化进行黄河水下三角洲饱和粉土触变过程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增):1-6单红仙? 孟祥梅? 贾永刚,振动导致黄河口海床渗透性变化研究,岩土力学,2005,26(增刊):73-78Guo Xiujun, Huang Xiaoyu, Jia Yonggang, Forward Modeling of different types of landslides with multi-electrode electrical method, Applied Geophysics(Journal of the 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2005,2(1):14-21马媛,高振会,贾永刚(通讯作者)等,海上石油开采导致生态环境变化实例研究,海洋学报,2005(27)5:54-59刘红军,王小花,贾永刚,乔社,张洪岗,黄河三角洲饱和粉土液化特性及孔压模型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5,26(增刊):83-87贾永刚,周其健,马德翠,生物活动对海床沉积物工程地质特征改造研究,工程地质学报,2005,13(1):49-56贾永刚, 史文君, 单红仙,许国辉, 郑建国, 刘红军,黄河口粉土强度丧失与恢复过程现场振动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5,26(3):351-358郭秀军,武瑞锁,贾永刚,李鸿江,不同土壤中含油污水污染区的电性变化研究及污染区探测,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20(2):402-406李鸿江,郭秀军,金春姬,贾永刚,魏丽,垃圾填埋场渗漏电学监测系统设计及室内模拟试验,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4):311-313郭秀军,贾永刚,黄潇雨等,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确定滑坡面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0):1662-1669贾永刚,霍素霞等,波浪导致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强度变化现场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4, 25(6):876-882金春姬,李鸿江,贾永刚等,电动力学法修复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26(5):341-345乔志香,金春姬,贾永刚等,重金属污染土壤电动力学修复技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6):80-83许国辉,贾永刚,郑建国,刘媛媛,黄河水下三角洲塌陷凹坑构造形成的水槽试验研究,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4,24(3):37-40单红仙,刘媛媛,贾永刚,许国辉,水动力作用对黄河水下三角洲粉质土微结构改造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4,26(5):654-658贾永刚,王俊超等,差异水动力导致黄河口粉质土微结构分形特征变化实例研究, 海洋科学进展,2004,22(2):177-184单红仙,秦建敏,贾永刚,青岛港木质高桩码头边形破坏监测与预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3): 1-7彭轩明,贾永刚等,长江三峡工程库区龙王庙滑坡群稳定性分析及整治,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贾永刚,付元宾等,水动力条件差异导致潮坪分形特征变化实例研究,海洋学报,2003, 25 (3): 59-67许国辉,单红仙,贾永刚,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中孔压变化实验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3, Vol. 33(1): 80-86霍素霞,许国辉,贾永刚,黄河三角洲土体非均匀性及对底坡微地貌形成影响,工程地质学报,2003, Vol. 11(2): 138-142许国辉,单红仙,贾永刚,风暴浪导致的黄河口水下土体破坏试验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3, 33(5):675-679郭秀军,刘涛,贾永刚等,土的工程力学性质与其电阻率关系实验研究,地球物理进展, Vol. 18, , 2003, 151-155王卫平,王东生,佘宗莲,陈宗团,贾永刚,青岛城市环境地理信息系统(UEGIS)的设计与实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3, Vol. 33(4): 587-594贾永刚,广红,GIS和SDSS在高速公路选线之中的应用,地球科学,2001,26(6):1~8.单红仙,贾永刚等,波浪诱发的黄河口水下斜坡失稳破坏研究,地学前缘,2001,,贾永刚,刘红军等,苏丹膨胀土工程地质研究,清华大学学报, 2000 博士后研讨会增刊(EI), 70-73许国辉,曹雪晴,常瑞芳,贾永刚,黄河口水下三角洲塌陷凹坑地貌形成机制探讨,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0, Vol. 20, 66-70贾永刚,单红仙,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失稳破坏研究,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0,, , 1-5贾永刚,方红琪,青岛城市地质环境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9,, ,45~52贾永刚,方鸿琪,青岛城市地质环境工程适宜性系统分析,地球科学,1999,, ,1~8贾永刚,孙永福等,胶州湾工程地质环境评价与区划,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9,, ,121~126贾永刚,刘红军,青岛城市地质环境系统稳定性研究,环境地质研究,第四辑,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176~180刘红军,贾永刚,深基坑支护设计弹性抗力有限元法,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9,, , 309~313刘红军,贾永刚,探地雷达在大范围场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以苏丹喀土穆炼油厂为例,工程勘察,1999,,69~71贾永刚,谭长伟,地质环境特征及工程适宜性与选择性分析,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7,, ,212~217单红仙,贾永刚,青岛第四纪沉积物工程地质研究,工程勘察,1997,,19~22贾永刚,单红仙,青岛地质灾害研究,海洋科学,1996,,52~55孙永福,贾永刚,青岛保税区软土地基强夯处理,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6,, ,84~90贾永刚,孙永福,胶州湾环境与工程建设,海岸工程,1996,, 贾永刚,单红仙,三峡及邻区晚第三纪以来构造应力场特征探讨,海洋科学,1995,,36~40贾永刚,单红仙,崂山旅游区地质灾害类型、成因、分布研究,海洋科学, 1995,No1,64~67贾永刚,贾信远,方志海,青岛地铁沿线花岗岩风化规律研究,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5,,,368~374.贾永刚,青岛地铁工程岩体质量评价方法探讨,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4,,增刊,3~8.贾永刚,三峡及邻区上限发震水平预测研究,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3,,增刊,68~75.贾永刚,三峡及邻区潜在震源预测,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2,,,90~96.贾永刚,三峡及邻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成因,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34~38.贾永刚,沈渭铨,黄河三角洲前缘的短周期内波,.赖特,杨作升,.博恩霍尔德等(译文),河口沉积动力学研究文集(一)黄河口水下底坡不稳定性,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125~132.薄景山、贾永刚,论仙女山地区构造应力场的演化及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影响,长春地质学院学报(长江三峡工程专集),1988,25~31.薄景山、李同录、贾永刚,水库地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长春地质学院学报(长江三峡工程专集),1988,54~59.谭周地、李同录、刘树田、贾永刚、薄景山,长江三峡水库库首区断裂壤中汞气分布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长春地质学院学报(长江三峡工程专集),1988,18~24.

科研方面主要从事植被生产力与生物量遥感、城市扩展遥感动态监测、气候变化与植被覆盖相互关系、地表蒸散发及水热通量等的遥感应用研究。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土资源部“城镇土地扩展遥感动态监测”项目(1997-1999年),利用多时相TM遥感影像对河北、浙江两省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及城市扩展进行了监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全遥感模型研究”(1999-2001年),建立了利用植被指数NDVI估算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的模型,并利用NOAA-AVHRR的1公里NDVI数据,实现了全国NPP的估算,对我国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气候变化情景下我国NPP的可能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973”项目“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1999-2004年),利用多时相NOAA-AVHRR NDVI资料对黄河流域近二十年来地表蒸散、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2000-2005年)加拿大CIDA项目“中国碳蓄积量的遥感估算”项目(2002-2005年),主要进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黑河流域上游及下游森林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地面测量及遥感估算研究;863项目“西北半干旱生态植被建设区节水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2002-2005年),选择处于毛乌素沙地腹地的乌审旗作为试验点,进行不同下垫面耗水规律的观测、植被动态变化及沙漠化研究。发表论文:周英, 申双和, 孙睿, 南京地区稻田蒸散的研究,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3, 16(4): 492-499孙睿,洪佳华,曹永华,夏玉米光合生产模拟模型初探,中国农业气象,1997,18(2):20-23洪佳华,孙睿,陶英丽,夏玉米叶片光谱吸收率初探,中国农业气象,1998,19(4):4-7孙睿,朱启疆,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及中国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增刊):132-137孙睿,朱启疆. 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1999,10(6):757-760刘昌明,孙睿,水环境的生态学方面:土壤-植被-大气系统水分能量平衡研究进展,水科学进展,1999年,10(3):251-259朱启疆,戎太宗,孙睿,吴门新,林火扩展的分形模拟案例研究,中国科学(E辑),2000,30(增刊):106-112Zhu Qijiang, Rong Taizong, Sun Rui, 2000,A case study on fractal simulation of forest fire spread. Science in China(Series E), 43(Supp.),104-112. (SCI收录)孙睿,朱启疆,中国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季节变化研究,地理学报,2000年,55(1):36-45孙睿,朱启疆. 气候变化对中国陆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影响的初步研究. 遥感学报,2001,5(1) : 58-61Sun Rui, Zhu Qi-jiang. Estim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China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1, vol. 11, 孙睿,刘昌明,朱启疆,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与降水的关系,地理学报,2001,56(6):667-672Rui Sun,Qijiang Zhu. Estim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China Using NOAA AVHRR Data. IEEE 2001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JUL 09-13, 2001Qijiang Zhu,Taizong Rong,Rui Sun, Yanmin Shuai. A Study on Fractal Simulation of Forest Fire Spread . IEEE 2001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JUL 09-13, 2001Tang Shihao, Zhu Qijiang, Li Xiaowen, Sun Rui, Yan Guangjian, Inversion of the Li-Strahler GOMS Model for Component Signatures and Fractions. IEEE 2001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JUL 09-13, 2001Sun Rui, Liu Chang-ming, Zhu Qi-jiang, Dynamic change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using multi-temporal AVHRR-NDVI dat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2, 12(1):29-34杨胜天,刘昌明,杨志峰,孙睿,周晓东,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评价,地理学报,2002,57(1):, , ,A Revised Energy Use Efficiency Model to Estimate NPP in China and its Validation,IEEE 2002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2) , JUN 24-28, 2002(EI源刊)Zhou YY, Zhu QJ, Sun R, The research of soil moisture difference using the delaying effect of the precipitation on the vegetation. IEEE 2002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24th Canadian Symposium on Remote Sensing (IGARSS 2002), JUN 24-28, 2002周晓东,朱启疆,王锦地,孙睿,陈雪,吴门新,夏玉米冠层内PAR截获及FPAR与LAI的关系,自然资源学报,2002,17(1):110-115..周晓东,朱启疆,孙中平,孙睿 ,中国荒漠化气候类型划分方法的初步探讨, 自然灾害学报,2002,11(2):125-131杨胜天, 刘昌明,孙睿,近20年来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分析,地理学报,2002,57(6):679-684。孙睿,刘昌明,李小文, 利用累积NDVI估算黄河流域年蒸散量,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55-160孙睿, 刘昌明, 地表水热通量研究概述,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3):434-438杨胜天,刘昌明,孙睿,黄河流域干旱状况的气候与植被特征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36-141Sun Rui, Zhou Yuyu, Liu Changming, Yang Shiqi, Response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on climate change in the Yellow Yiver basin, IEEE 2003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3), JUL 21-25, 2003 (EI源刊)Shengtian Yang, Changeming Liu, Sun Rui,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drought in Yellow River basin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IEEE 2003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03), JUL 21-25, 2003(EI源刊)刘绍民,孙睿,孙中平等,基于互补相关原理的区域蒸散量估算模型比较,地理学报,2004,59(3)周涛,史培军,孙睿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土壤异养呼吸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地理学报,2004,59(3)Sun. R, Gao X, Liu C-M, Li X-W, Estimation of Evapotranspir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Using Integrated NDVI Data,Int. J. Remote Sens. 2004, VOL. 25, NO. 13, 2523–2534 (SCI)Rui Sun, J. M. Chen, Qijiang Zhu,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evapotranspiration in Changbaishan, China using Landsat ETM data. Canadi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4 (待刊)

Zhao ZY,Liu Z, Gong P.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floating ice at Antarctic continental margin from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using Object-based segmentatio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2011 .(通讯作者)刘臻,鲁学亮. 基于空间分布特征的行为模式自动分类方法. 计算机应用,2011增刊1期112-115.刘臻,陈瑾.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信息化建设构想.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第6期 4-7.刘臻,鲁学亮. 基于校园网的可信任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第294期 Wu, Chengsheng Jiang, Zhen Liu, Douglas Houston, Guillermo Jaimes , Rob McConnell. Performances of Different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Devices for Time-Location Tracking in Air Pollution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Environmental Health Insights, 2010(4): 93-108Zhen Liu, Yanhui Xie, Jin Chen, Jun Wu. An Automatic Approach for Building Top Silhouette Extraction Using a PGVF Snake Model.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Multi-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METI 2010, Orlando, Florida, USA.刘 臻 , 从美国大学看高等教育信息化中的深化应用和改革创新,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6): Liu, Zhen Liu, Lin Liu, Yun Ren. Resourc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Platform for Supporting Teacher Education Innovation Based on IPv6. Edutainment 2010, LNCS 6249, pp. 352–-359, LIU, Peng Gong, PEIJUN SHI,Howu,Chen Lin Zhu,T Sasagawa. Automated Building Change Detection Using Ultracamd Images and Existing CAD Da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10,vol 31(06), pp. Xiaoping, Liu Zhen, Chen Ping.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Flex Based WEBGIS in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ICCASM 2010 -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pplication and System Modeling, Proceedings, vol 11: . Wu, R. Edwards, X. He, Z. Liu, and M. Kleinman, “Spatial analysis of bioavailable soil lead concentrations in Los Angeles, California,”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0(3).樊秀萍,刘臻,刘林,刘冬雪,赵国庆等,“基于 IPv6 的教师教育创新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9( 增 )CHEN Ping, LIU Zhen, QIAO Xiuquan, TIAN Parallel Algorithm of Cl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on Data Mining Grid System[P],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 Infrastructure and Digital Content,2009:P340-343.刘臻、陈平、魏红、钟秉林, “融合信息技术,完善评估方法,改善评估效能—— 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基本问题探析(六)” . 中国高等教育 , 2009.(18):42-44.陈平、刘臻、钟秉林, “研制数据系统,揭示教学规律,完善保障机制— 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基本问题探析(七)”,中国高等教育, 2009.(20): 42-45刘臻,陈平 . 安全评估主动防御 [J]. 中国教育网络 , 2009,(10): 57-59钟秉林,周海涛,刘臻,魏红.总结经验教训,研究背景趋势,创新评估思路——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基本问题探析(一)[J]. 中国高等教育,2009(1):31-34CHEN Ping, LIU Zhen, QIAO Xiuquan, TIAN Xiaoping. Data Ming Grid: a New Paradigm for Distributed Data Mining System[P],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nd Ubiquitous Engineering,2009:P238-242.陈平,乔秀全,刘臻,田小萍 . 数据挖掘网格中决策树并行算法设计及分析 [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 增 ) : 49-52Zhen liu, Ziying Zhao. Object-based Building Change Detection Using Images and CAD Data. IPCV, 2008 Volumes. CSREA Press 2008, Page:264-270卢月娥,刘臻,刘林. 可视化中国高等教育统计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6)刘林,刘臻. 基于知识的网上监控系统的研究,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7年10期Zhen liu, Peng Gong, Peijun Shi, Houwu Chen, T Sasagawa. An Automatic method for Matching 2D ADS40 Images onto a 3D Surface Mode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s(Annals of GIS), , No 2, December 2006: 92-97Zhen Liu , Peng Gong , Peijun Shi , Houwu Chen, T. Sasagawa, Lin Zhu. Automated Urban Building Change Detection Using Ultracamd Images and Existing CAD Data. MAPPS/ASPRS 2006 Fall Conference November 6 – 10, 2006 * San Antonio, Texas.刘臻,樊秀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集中管理模式探索[J]. 教育信息化, 2006,10(增): 75-78.陈厚武,常歌,刘臻,平行四边形的逐级抽象感知提取算法[J]. 计算机工程,2006 Zhen , Gong Peng , Shi Peijun , Sasagawa T. Study on 3D Textured Building Model Based on Ads40 Image and 3D model. ISSTM 2005, August, 27-29, 2005, Beijing, China, ISPRS, XXXVI-2/W25: 189-193刘臻,宫鹏,史培军,Sasagava,何春阳. 基于相似度验证的自动变化探测研究[J]. 遥感学报,(5):537-542.刘臻,宫鹏,史培军,基于分层多模板匹配的影像自动配准方法研究[J]. 计算机应用,(2):322-325陈厚武,常歌,刘臻,一种多级过滤提取直线的新算法[J]. 计算机应用研究,(增): 155-156Liu Zhen; Sasagawa, T; Gong,Peng ; Shi Peijun Study on automation change detection based on object similarity for high resolution imagery[C]. Map Asia 2004, Beijing, China,August 26-29,2004.刘臻,史培军, 宫鹏 . 血吸虫病流行要素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8):75-78刘臻,衷克定,白双宝. 基于JSP与Notes架构B/S的电信管理信息系统[J]. 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8:88-90刘臻,史培军,王平.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财产保险业防灾减损决策支持系统[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4, 26(3):p79-81曹彤,刘臻. 用于建立三维GIS的八叉树编码压缩算法[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2,7(1):p50-54刘臻,戚培德. 中学考试题库管理系统设计方案[J]. 中国电化教育,2000,9:60-62.刘臻,彭望录. GIS辅助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J]. 地球信息科学,1998,1(1):39-45.刘臻,彭望录. 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辅助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1998,3(增)刘臻. 多媒体GIS词典的设计与开发[J]. 计算机时代,1998,3:9-11.刘臻,彭望录. IDRISI for Windows的文件结构与存取方法[J]. 地理信息世界,1997,3

化工学报增刊

1.利用井间示踪剂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2.油藏数值模拟效果的定量评价方法,石油大学学报,2001(6)3.用图版法分析示踪剂产出曲线,石油钻采工艺,2003(3),4.真12块表面活性剂驱数值模拟研究,石油大学学报,2003(5),EI收录5.示踪剂产出曲线的形态特征,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2)6.Schemes of gas production from natural gas hydrates,化工学报,2003(增刊)7.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数值模拟的参数敏感性分析,现代地质,2005(1)8.油气资源与开发现状,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2(1)9.Sensitivity study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natural gas hydrate production,第五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会议,2005年6月,挪威10.井间示踪剂产出曲线自动历史拟合方法,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5)

马蕊英 陈胜利 袁桂梅 桑磊 王治卿 蔡智, 氧化铼负载于介孔氧化铝催化剂丁烯歧化性能, 化工学报, 2010, 61 (9), 2358-2364.王文昊 陈胜利 周政, 均一孔径SiO2催化剂载体的制备, 化工学报, 2010, 61 (9), 2373-2378.王海涛,陈胜利,袁桂梅,王治卿,蔡智。氮气预处理对Re2O7/Al2O3催化剂的酸性及丁烯歧化性能的影响,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0年,39(4),277-280.毛爽,陈胜利,华德润,王雪莲,含氟体系中合成条件对MCM-48分子筛结构性能的影响,工业催化,2010,18(9),38~42.袁桂梅,王海涛,陈胜利,桑磊,马瑞英,丁烯歧化制丙烯用负载型铼基催化剂,石油化工,2010年,(2),151-156.龚小燕,袁桂梅,陈胜利,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中国粉体技术,2010年,2,4-7.赵秦峰,陈胜利,高金森,徐春明,李东瑜,赵 震, W-SBA-15的直接合成及其对2-丁烯与乙烯歧化制丙烯反应的催化性能, 化工学报, 2009, 60(1), 75-82 (中石油C4, 大港, EI))刘子媛、陈胜利、董鹏、高金森、葛秀军、球形SiO2模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在渣油扩散系数测定中的应用,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9, 25(3), 363-369.张以梅, 周倩, 陈胜利, 董鹏, 袁桂梅, 单分散SiO2无孔微球比表面积标准物质的研制, 化工学报, 2009, 60(5), 1327-1331.张桂臻; 赵震; 陈胜利; 董鹏,胶体晶体模板法制备三维有序大孔复合氧化物, 化学进展, 2009年, 21(5), 948-956.陈超,陈胜利,崔凯跃,欧阳瑞。Nafion-SiO2-PWA复合膜甲醇扩散系数,化工新型材料, 2009, 37(2), 70-72.李红;陈胜利;董鹏;周倩. 新型大孔结构重油加氢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评价. 燃料化学学报. 2009,37(4),444-447刘忍肖;董鹏;陈胜利;旋涂法快速制备双层二元胶体微球有序薄膜[J], 物理学报. 2009, 58(4), 2820-2828倪秀;袁桂梅;陈胜利;程艳;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原油消泡剂的制备[J],油田化学. 2009, 26(2), 153-157赵丹;段永锋;于凤昌;陈胜利;咪唑啉在H_2S/CO_2腐蚀体系的缓蚀性能研究[J],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009, 26(4), 9-11赵秦峰,陈胜利,高金森,徐春明,李东瑜,WO3/SiO2催化剂上2-丁烯与乙烯歧化制丙烯,燃料化学学报,2009,37(5),567-572袁桂梅,赵俊颖,陈胜利,周倩。亚微米聚苯乙烯微球粒度标准物质的研制, 过程工程学报, 2009,9(增刊2):P7-11.张以梅; 周倩; 陈胜利; 董鹏; 袁桂梅,单分散SiO_2无孔微球比表面积标准物质的研究进展, 化学通报 ,2009年第11,983-986陈胜利, 董鹏, 袁桂梅, 周倩, 胡春田, 微米/亚微米二氧化硅微球粒度标准物质的研制, 中国粉体工业 ,2008 年第1 期,28-35赵俊颖, 袁桂梅, 董鹏, 陈胜利, 周倩, 聚苯乙烯微球粒度标准物质的研制和定值, 塑料工业, 2008年 06期, 41-44.王海涛, 袁桂梅, 侯永兴, 靳海燕, 陈胜利, 夏玥穜, 赵秦峰, 大孔Re2O7/Al2O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碳四烯烃歧化制丙烯反应性能, 石油化工, 2008年, 37(11), 1127-1132胡春田, 陈胜利, 董鹏, 王爱军, 胡煜, 三维有序多孔SnO2膜的制备及表征, 材料工程, 2008, 10, 232-235.张胜振, 陈胜利, 董鹏, 纪志勇, 赵骏颖, 徐克琪, 小晶粒SAPO-11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催化异构化性能, 催化学报, 2007, 289(10), 857-864.王晓冬, 董鹏, 陈胜利, 仪桂云, 亚微米聚苯乙烯微球在气-液界面组装的机理研究, 物理学报, 2007, 56(5), 3017-3021.王晓冬, 仪桂云, 董鹏, 陈胜利, 悬浮液气-液界面二元胶体颗粒的漂浮组装, 物理化学学报, 2007, 23(11), 1707-1713.陈胜利, 董鹏, 袁桂梅, 赵骏颖, 王晓冬, 周倩, 亚微米/纳米聚苯乙烯微球粒度标准物质的研制,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年, 29(10), 96-100.于部伟, 张宝军, 陈胜利, 李建忠, 王斯晗, 曲家波, 乙烯齐聚合成α- 烯烃用催化剂研究进展,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7 年6 月, 8(6), 51-58.董鹏; 陈胜利; 赵俊颖; 袁桂梅; 周倩; 国内外亚微米/纳米级粒度标准物质现状 , 中国粉体技术 , 2007年 05期, 47-50.陈胜利, 董 鹏, 刘丽霞, 周 倩, 刘忍肖, 祈彦平, 袁桂梅, 单分散胶体颗粒的应用研究进展, 过程工程学报, 6(增刊2), 188~197, 2006.张胜振, 陈胜利, 董鹏, 井秀娟, 姜凯. 含HF体系中SAPO-11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催化学报, 2006, 27(10), 868~874.王晓冬, 董鹏, 陈胜利, 颗粒模板法制备大孔Al2O3材料, 物理化学学报, 2006, 22 (7): 831-835.彦平, 陈胜利, 董鹏, 徐克琪, 申宝剑, 新型孔构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 燃料化学学报, 2006年, 34(6), 685-689.王小冬,董鹏,陈胜利,翟文嵩,乳液种子生长法制备亚微米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中国粉体技术,2005,11卷(专辑), P14-18. (Chinese)董鹏, 陈胜利, 王晓冬, 袁桂梅,纳米/亚微米级粒度标准物质的研究, 中国粉体技术, 2005,11卷(专辑),5-9. (Chinese)张胜振,董鹏,张毓莹,陈胜利,“TiO2/SiO2催化剂的1-己烯异构化性能研究”,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34(1),3-7(Chinese)。仪桂云,董鹏,王晓冬,刘丽霞,陈胜利,“三维有序大孔聚苯乙烯底制备及表征”,物理学报,2004年,53(10),3311~3315(Chinese)劳力华,陈胜利,“合成温度对VPO催化剂比表面的影响”,工业催化,2002,10(1),51-54. (Chinese)劳力华,陈胜利,”VPO-U型催化剂用于正戊烷氧化生产苯酐和顺酐的研究”,山东化工,2001,30,20-24. (Chinese)

有时候有,我记得有过S1、S2期的。08还是09年。其它年的没有查询过,建议你到知网上查下,化工学报为月刊,如果出现12期外的应该都算增刊,祝好运!

  • 索引序列
  • 增刊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增评
  • 郑州大学学位小论文承认增刊吗
  • 遥感学报增刊
  • 化工学报增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