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土压平衡盾构研究热点论文

土压平衡盾构研究热点论文

发布时间:

土压平衡盾构研究热点论文

土压平衡盾构是软土地区地铁隧道施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盾构在穿越流塑性差、含水量高、渗透系数大的砂性土层时,存在土体受扰动发生液化、推进速度慢、刀盘形成“干饼”等一些技术难题。工程实践证明,使用泡沫不仅有利于保持开挖面土压力平衡,而且机械负荷及刀盘扭矩明显减少,解决了施工难题。前言自1974年第一台土压平衡盾构(EarthPressureBalanceShieldMachine)在东京投入使用以来,土压平衡盾构已经被世界各国广泛的应用于隧道工程中。就盾构技术本身而言,地质条件决定了施工的相对难易度,因此对于典型不良地层条件下的盾构控制仍然是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土压平衡盾构穿越砂性土遇到的种种困难,国内外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一定的研究:日本开发了以泡沫作为填加材料,来改善砂土流动性和止水性的泡沫盾构工法。英国牛津大学工程实验室也对掺加泡沫前后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改变进行了研究。在国内对盾构气泡法施工地铁隧道虽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真正运用于工程实践的很少。本文针对上海地铁M8线曲阳路站~四平路站区间隧道成功使用法国CONDAT泡沫发生剂在全断面砂型土中推进的工程案例,总结出合理的使用方法和参数,供其他工程参考。1、工程概况上海地铁M8线曲阳路站~四平路站区间隧道使用法国FCB土压平衡盾构进行推进,出洞段约200m距离内为全断面②3-2灰色砂质粉土。2、盾构气泡法推进的优点对非粘透水性土层可以通过注射泡沫进行改良处理。粒状结构中的气泡可以降低土浆密度,减小颗粒摩擦,使土浆混合物在较宽的形变范围内有最理想的弹性,以利于控制开挖面支撑压力。由于化学的和物理的粘着力的作用,加入适当泡沫的土料可以变得非常粘着,完全可以用带式输送机进行输送。泡沫的90%都是空气,而空气在几天后就会全部逃逸,土料可以恢复原来的稠度,在对开挖出土料的储置或进一步利用上这是一个显著的优点,而且不需要复杂昂贵的分离设备。加泡沫技术用于含水土层里还可抵抗较高的地下水压,它的发展可使土压平衡式盾构机也可用在原先只适于泥水式盾构机的土层中。泡沫混合物在使用后几天内化学物质会完全生物分解,基本不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3、泡沫添加剂泡沫的作用泡沫注入土体后,可产生以下作用:使盾构前方土体均匀;加大土的坍落度;降低土的渗透系数,起到隔水的作用;降低刀盘扭矩,减少机具磨损;减少土的粘性,防止“泥饼”现象。发泡率发泡率ka指一个标准大气压Pa下泡沫中气体体积和液体体积之比。在某一压力P下的泡沫的发泡倍率kp为泡沫中气体体积同泡沫体积之比称为泡沫的含气量α,有α=1-(1/kp)(2)泡沫的密度ρf和起泡液的密度ρ1以及空气的密度ρg之间的关系如下:ρf=(1-α)ρ1 αρg(3)由于气体密度ρg极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ρf≈(1-α)ρ1一般起泡液的密度ρ1约为,因此ρf=(1-α)则发泡倍率kp为:kp=1/ρf(4)4、施工参数土压平衡盾构在砂性土层中施工时,会遇到以下难题:盾构推进导致砂土扰动液化,孔隙水压力迅速消散,甚至导致全断面流砂工作面失稳;压力舱内土体在盾构顶推过程中排水固结,在工作面形成“干饼”,从而导致螺旋面失稳;压力舱内土体在盾构顶推过程中排水固结,在工作面形成“干饼”,从而导致螺旋出土器排土困难,盾构推进速度慢,刀盘扭矩增大,刀盘主轴承严重磨损甚至断裂;注浆压力、注浆量增大很多,地面沉降失控。本工程前期曾试用刀盘前加水、加膨润土浆液的方法进行砂性土推进,但都没有取得明显效果,仍无法正常推进。使用CONDATCLBF4TM型号的泡沫添加剂后,推进速度、刀盘扭矩及地面沉降均得到了改善,能够正常推进。刀盘扭矩的变化从刀盘扭矩变化图1可以看出,随着泡沫注入量的增加,刀盘油压由原来的100~160bar逐渐降低到100bar左右,这个变化在开始阶段尤其明显。随着泡沫注入量的继续增加,在加入泡沫量达到80以后,刀盘油压趋向稳定。推进速度变化图2可看出,未加入泡沫时,盾构进掘进速度小于1cm/min,而且刀盘扭矩每次达到极限就必须暂时停止推进一段时间,盾构机原地正反转动刀盘以降低扭矩,才能继续推进;随泡沫注入量的增加,盾构能够连续推进,推进速度逐渐增加,可达到接近4cm/地面沉降曲线以上推进中盾构推进中土压力设定中,取F=γh,比正常土压力设定高。同步注浆量为.可看出,在砂性土中,加入泡沫推进后,地面沉降仍较难控制,因此必须及时进行二次补浆。5、结语土压平衡盾构本身不适应砂性土的推进,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后来被用于砂性土中开挖隧道,但效果不良,因此逐渐对泡沫技术进行研究,拓宽了土压平衡盾构的使用范围。通过对上海M8线曲阳路站~四平路站区间土压平衡盾构穿越全断面工程数据分析,得出盾构在砂型土中采用气泡法适合的参数,供其它类似地质条件下盾构推进做参考。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深埋隧道工程的灾害地质问题论文

摘要 :在进行深埋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洞程较长,洞深埋设较大,地质条件较复杂,在施工时,如果处理措施不当会出现高地温、岩爆、高压涌水等问题。鉴于此,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深埋隧道工程主要存在的灾害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深埋隧道工程;灾害地质;高压涌水

1工程概况

太行山高速公路邯郸东坡隧道位于武安市岭底村南、七水岭村东、涉县东坡村东北处。隧道为分离式特长隧道,隧道工程总施工长度为3134m。左幅为ZK38+624~ZK41+740,长3116;右幅为K38+642~K41+776。最大埋深为176m。本文以此工程为例,对深埋隧道工程主要灾害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2深埋隧道中的高地温难题

深埋地下隧道的工程中,地质问题是需要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关键领域,最先要通过预测天然地温,一旦地温超过30℃一般将其称之为高地温。高地温不仅会恶化深埋隧道作业的环境,还会严重降低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甚至会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造成极大危害。此外,对深埋隧道施工材料选取的难度也相应增加[1]。然而,地温值是随着地下工程埋深在不断变化的,但地下工程的最大埋深和地温值的增加关系不是呈线性的,因为造成这种深埋隧道中的高地温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地下水活动以及近期岩浆活动中放射性生热元素含量较高等。

3深埋隧道与岩爆的高地应力问题

在深埋地下隧道的工程中,其中一个突出的地质难题就是岩爆问题。地下隧道工程埋得越深,其地应力就会越高。深埋隧道工程和近地表工程的不同之处除了具有较高的水平构造应力外,最主要取决于围岩出现的高地应力。它不仅在硐侧壁引起高压应力,还导致硐顶部出现高拉应力,这样会导致硐室围岩不稳定,埋下隐患。由于高地应力的存在,一些黏性土含量较高,而硬岩含量较低的围岩就会产生被塑性挤出的可能。高地应力不断释放,地下隧洞就会发生变形,往往会出现隧洞短时间内突然变小的异常现象。就好比从掌子面距离正洞30m开始,洞身变形的长度有40m,起初的支架保护结构破坏就会非常严重,通过测量计算,隧洞拱顶的下沉在10~20cm之间,隧洞的拱脚和边墙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挤压和移位,甚至还有混凝土开裂的情况[2]。这时就需设计一套科学有效、刚柔结合、综合治理的施工方案。为克制高地应力,考虑使用约1万根超长锚杆,要求总长超过11×104m,把地下隧洞中的断面改成环形成拱,做到先柔后刚、先放后抗的设计要求。岩爆受影响的原因有地震爆破,也有相邻岩爆或机械等外因动力的振动,但其中影响岩爆的最基本原因是岩石的结构特征。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岩石颗粒排列呈定向排列还是随机排列,岩石是胶结连接还是结晶连接,是钙质胶结还是硅质胶结,这最终关系着岩爆烈度的强弱。例如:(1)随机排列的花岗岩、闪长岩等岩石的岩爆烈度,会比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糜棱岩等具有定向排列的围岩颗粒更强一些;(2)结晶连接的深层岩浆岩石中的岩爆烈度比胶结连接的沉积岩强;(3)具有硅质胶结岩石的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比关村坝的隧道中钙质胶结岩石的爆烈度强。

4深埋隧道中的高压涌水难题

深埋地下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除了高地温以外,涌水问题也成为隧道运营中亟待解决的又一难题。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隧道通过的地段会挖掘出很多水流量大的地质单元,一般就会出现涌水量大或水头压力高的情况。地下水水压在深部岩体中极高时,就会导致岩体水力劈裂。这就说明在高水头压力的作用下,在岩体的突水点附近,岩体断续裂隙、裂缝是朝着某个方向的,受网状交织的构造裂隙影响,经过融合后发生扩展的裂隙、空隙最终张裂开来。随着隧道深部岩体涌水量越来越大,地下水水压越来越高,会导致深埋隧道工程围岩水力劈裂。一旦出现水力劈裂的情况,就会迅速连通裂隙,空隙的张裂程度就会越来越大,涌水的渗透力会越来越强。再加上动水压力的影响,裂隙会再扩展,而使在裂隙面上的充填物发生剪切变形和位移。不论是在深埋隧道工程中还是在浅埋隧道中,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断层破碎带,岩体不整合接触面和结构不利组合段造成的塌方、地震,还有瓦斯爆炸、有害气体以及溶岩塌陷、泥屑流等[3]。其中,瓦斯爆炸主要指甲烷CH4在相对封闭的煤系构造地层中,由冲击波的产生、剧烈的氧化作用而导致的爆破,其灾害性极强。

5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的含义

只有储存在坚硬岩石裂隙中的非可溶性地下水,才被统一归纳在基岩裂隙水的`传统范畴中,根据含水介质的基础特征,可以将地下水分为空隙、裂隙、岩溶3种,但并非在地下水、岩石以及岩石中的空隙这3者之中产生对应关系。贮水空隙系统具有双重空隙介质,在地下水勘探中,关于贮水空隙类型还探索到了新的领域。基岩裂隙水主要存在于受符合地质构造条件的属坚硬或半坚硬的岩石所控制的以裂隙为主的贮水空间,是具有运动、富集规律的地下水。不管是溶蚀裂隙地下水在可溶性岩石中的部分,还是孔隙裂隙水中的半坚硬岩石,都属于基岩裂隙水,而它与其他类型地下水的基本区别,关键在于是不是受地质构造因素的严格控制。岩石含水的裂隙有成岩裂、构造裂和风化裂,主要是依照它的成因来划分的。如果非要与风化裂隙水和成岩裂隙水作比较,那么水源集中、水量较大的必定是构造裂隙。

基岩裂隙水的特点

由于主控因素作用,不同的蓄水构造中分布、富集基岩裂隙水的基本规律和决定主控的因素也基本相同,具有独特的分布和运动规律。我国基岩裂隙水富集的基本特色理论就是蓄水构造系统,其主要特点如下。(1)基岩裂隙水具有复杂多样的埋藏和分布形态。将储存、运移基岩裂隙水的空间和通道,叫做岩石裂隙。基岩裂隙的大小和基岩裂隙的形状,以及控制埋藏和分布裂隙发育带的产状,都是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条件等影响的。埋藏、分布不均匀的基岩裂隙水,大多具有不规则的含水层、多种多样形态、分布呈带状的特点[4]。比如用脆性和塑性这两种地层做比较,会产生较强的赋水性。若裂隙发育在褶皱构造中,像褶皱轴、转折、背斜倾伏等处,富水段的形成就会比较容易,而压性断裂破碎带中的赋水性是比较差的。(2)复杂的基岩裂隙水中,由于储存空间中不均匀的介质,埋深程度不同的同一含水层,其地下水的运动状态也各有不同。对于岩石中所要形成和分布的空隙,最基础的因素是地质构造,主要表现在:岩石裂隙的发育和裂隙水的储存都是受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所影响,其中,基岩裂隙水的运动规律也被地质构造所牵制。由于地下水面的不同,即便是在基岩相同的裂缝水中,也是有时而出现无压水,时而出现承压水的情况[5]。层流、管道流、紊流、明渠流水是在岩石裂隙、溶洞的特殊形态作用下形成水运动的不同状态,因此,基岩裂隙水的不均一性以及强烈的方向感,是导致裂隙岩体的透水复杂多样、不具有规律性的根本原因。

6结论

在深埋地下隧道的工程中,比较突出的几大地质难题包括高地应力及岩爆问题、高压涌水突水问题、高地温问题等。此外,还有像地震震害、瓦斯有害气体爆炸以及涌水突泥、围岩塌方、岩溶塌陷、泥屑流等。于是,在这个复杂的、系统的深埋隧道工程中,关于灾害地质的研究,对隧道工程能否顺利开展是关键的一步,在隧道工程施工前应按照隧道工程的各方面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

参考文献:

[1]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隧道工程防水技术规范:CECS370—201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3]孙赤.锦屏二级深埋隧道大理岩段突水破坏机理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4.

[4]王洪新.土压平衡盾构刀盘开口率选型及其对地层适应性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3):88-92.

[5]武力,屈福政,孙伟,等.基于离散元的土压平衡盾构密封舱压力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1):18-23.

平衡计分卡论文研究重点

平衡计分卡的萌芽时期(1987-1989年)在RobertS Kaplan和DavidP Norton研究平衡计分卡之前,AnalogDevice(简称:“ADI”)公司最早于1987年就进行了平衡计分卡实践尝试。ADI是一家半导体公司,主要生产模拟、数字及数模混合信号处理装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工业自动化领域。同其它大多数公司一样,ADI每5年进行一次战略方案调整,在制定新的战略方案的同时检讨原方案的执行情况。但是,如同管理者们经常遇到的战略问题一样,“制定战略方案”被当作一项“任务”完成后,形成的文件便被束之高阁,并不能在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工作中得以执行。在1987年,ADI公司又开始了公司战略方案的调整。与以前所不同的是,这次的战略方案制定,公司决策层意识到战略不仅要注重制定过程的本身,还要注意战略的实施。他们希望通过面对面与公司员工的交流与沟通,使他们充分理解并认同公司战略。同时公司高层还希望将战略紧密落实到日常管理中来推动战略的执行。此次ADI公司的战略文件在形式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屏弃了以往那种长达几十甚至几百页的战略文件,将全部的战略文档资料精简到几页纸的长度。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ADI公司首先确定了公司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为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和社区,然后ADI公司在公司的使命、价值观与愿景下,根据上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别设定了战略目标并明晰了3个重点的战略重点。为了确保战略目标特别是3个战略重点目标的实现,ADI推行了一个名为“质量提高”的子项目,简称QIP(Quality Improvement Process)。在该项目进行的同时,ADI公司继续将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成功要素转化为年度经营绩效计划,由此衍生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平衡计分卡的雏形:ADI公司第一张“平衡计分卡”在ADI公司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公司为了推行作业成本法(ABC)特地邀请了一部分管理学者参与,哈佛商学院的教授Robert S.Kaplan 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本人是这样描述他是如何发现ADI公司计分卡过程的:“在参观和整理案例的过程中,也将一个公司高层用来评价公司整体绩效的计分卡加以文本化。这个计分卡除了传统的财务指标外,还包括客户服务指标(主要涉及供货时间、及时交货)、内部生产流程(产量、质量和成本)和新产品发展(革新)”在帮助ADI公司推行ABC的过程中,Kaplan发现了ADI的平衡计分卡,并认识到它的重要价值。尽管Kaplan与Nolan-Norton在后期又做了学术上的深化,并把它推广到全球的企业中,但是ADI公司对平衡计分卡的贡献仍是不能回避和忽视的。平衡计分卡的理论研究时期(1990-1993年)在Robert S. Kaplan教授发现ADI公司的第一张平衡计分卡后面的日子里,他与复兴全球战略集团(Nolan-Norton)总裁David P. Norton开始了平衡计分卡的理论研究。平衡计分卡的研究课题首先是从公司绩效考核开始的。1990年美国的复兴全球战略集团Nolan-Norton专门设立了一个为期一年的新的公司绩效考核模式开发,Nolan-Norton的执行总裁David 任该项目的项目经理,Robert S. Kaplan担任学术顾问,参加此次项目开发的还有通用电气公司、杜邦、惠普等12 家著名的公司。项目小组重点对ADI公司的记分卡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将其在公司绩效考核方面扩展、深化,并将研究出的成果命名为“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该小组的最终研究报告详细地阐述了平衡计分卡对公司绩效考核的重大贡献意义,并建立了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考核维度:财务、顾客、内部运营与学习发展。1992年初,Kaplan和Norton将平衡计分卡的研究结果在《哈佛商业评论》上进行了总结,这是他们所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关于平衡计分卡的论文。论文的名称为《平衡计分卡——驱动绩效指标》,在论文中Kaplan和 Norton详细地阐述了1990年参加最初研究项目采用平衡计分卡进行公司绩效考核所获得的益处。该论文发表后Kaplan和Norton很快就受到了几家公司的的邀请,平衡计分卡开始得到企业界的关注。平衡计分卡理论研究的第二个重要里程碑:1993年Kaplan和Norton将平衡计分卡延伸到企业的战略管理之中。在最初的企业平衡计分卡实践中,Kaplan和Norton发现平衡计分卡能够传递公司的战略。他们认为平衡计分卡不仅仅是公司绩效考核的工具,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个公司战略管理的工具。Kaplan和Norton为此发表了在《哈佛商业评论》的第二篇关于平衡计分卡的重要论文《在实践中运用平衡计分卡》,在这篇文章中他们明确指出企业应当根据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成功要素来选择绩效考核的指标。平衡计分卡的推广应用时期(1994至今)1993年Kaplan和Norton将平衡计分卡延伸到企业的战略管理系统之后,平衡计分卡开始广泛得到全球企业界的接受与认同,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平衡计分卡的实践项目中受益,同时平衡计分卡还延伸到非盈利性的组织机构中。以美国为例,有关统计数字显示,到1997年,美国财富500强企业已有60%左右实施了绩效管理,而在银行、保险公司等所谓财务服务行业,这一比例则更高,这与美国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整体的优秀表现不能说毫无关系。再看一看政府方面,BSC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到了1993年美国政府就通过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Result Act)。今天,美国联邦政府的几乎所有部门、各兵种及大部分州政府都已建立和实施了绩效管理。平衡计分卡首先是在美国的众多企业得到实施,现已推广到全球很多国家的企业,今天实施过平衡计分卡项目的中国企业的高级经理们在一起沟通谈及战略与绩效管理时,他们都非常称赞平衡计分卡对其实践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行业上,平衡计分卡几乎涉足到各个行业,全球各个行业的企业(甚至包括一些非盈利性机构)对平衡计分卡的需求每年也以成倍的速度增长。2003年Balanced Scorecard Collaborative Pty Ltd的调查统计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有73%的受访企业正在或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实施平衡计分卡;有21%的企业对平衡计分卡保持观望态度;只有6%的企业不打算实施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在美国乃至全球的企业得到广泛地认同,标志着平衡计分卡已经进入了推广与应用的时代!但是在平衡计分卡推广与应用的过程中,其理论的体系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完善。1996年,Kaplan和Norton继续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第三篇关于平衡计分卡的论文,他们一方面重申了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管理工具对于企业战略实践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中吸取精髓,在论文中解释了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与绩效管理工具的框架,该框架包括设定目标、编制行动计划、分配预算资金、绩效的指导与反馈及连接薪酬激励机制等内容。同年,他们还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平衡计分卡的专著《平衡计分卡》,该著作更加详尽地阐述了平衡计分卡的上述两个方面。2001年随着平衡计分卡在全球的风靡,Kaplan和Norton在总结众多企业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出版了他们的第二部关于平衡计分卡的专著《战略中心组织》。在该著作中,Kaplan和Norton指出企业可以通过平衡计分卡,依据公司的战略来建立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模式,要让企业的核心流程聚焦于企业的战略实践。该著作的出版又标志着平衡计分卡开始成为组织管理的重要工具。

佐佳公司分析为:第一发展阶段:平衡计分卡第二发展阶段: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第三发展阶段: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战略中心组织

回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管理理论的发展,平衡计分卡无疑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它的发明者之一、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会计学者,他曾发明了会计中著名的作业成本法(ABC)。作为会计学教授,卡普兰深谙用财务数据来反映企业价值创造成果的局限性:这些基于过去活动的数据,既有欺性,又非常片面,它忽略了所有不能进行财务量化的重要方面。 比如说,两个CEO,一个当年为公司获取了1000万的利润增长;而另一位的业绩反映在当年财务报告上却不甚乐观,利润比上一年度下降了1200万元。这样看来,似乎第一个CEO绩效更好。这是单纯进行财务业绩的考量带给人的错误导向,它抹杀了公司经营中其他的重要方面。 如果说实际情况是第一个CEO为了在退休前最后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而解散了公司一个大有前途的新兴事业部,变卖了他们的办公大楼,从而多获得了2000万的营业外收入;而第二个CEO正带领他的团队进行市场深耕,不但新开了10个区域分公司,市场份额增幅达到20%,还争取到了200万的新客户,这一年的投入很大,利润自然减少,但对未来却大有裨益。因此说来,哪个才是真正的优秀CEO呢? 这个小例子也许会让今天的资深管理者们觉得小儿科,但是它是人们在尝试摆脱单纯以财务指标反映企业价值的局限时可能遇到的问题的一个微小缩影。 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发生的事情。在工业时代,注重财务指标的管理方法尚且适用;但在信息社会里,当无形资产的价值越来越超过有形资产时,单以会计核算来反映企业绩效的弊端就日益明显。 一个公司必须通过在客户、供应商、员工、组织流程、技术和革新等方面的投资,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企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化的平衡过程,因此,任何单一的、粗暴的评价方式都会产生不当的错误导向。因此,基于对企业价值观的重新认识—企业不再仅仅作为追求利润的主体,而是一个向客户、股东、员工、社区乃至社会提供价值的主体,追求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组织学习和成长的四维平衡成为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1992年,卡普兰和他的合作者大卫·诺顿发表了他们第一篇划时代的论文《平衡计分卡:驱动业绩的评价指标》,标志着平衡计分卡的诞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平衡计分卡都只是一个衡量组织绩效的工具。而从1996年平衡计分卡被引入中国开始,在实际应用中它也一直作为绩效管理工具,但是不与战略挂钩,这样的绩效评价就成了无的放矢。 随着在实践中对平衡计分卡的理念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从他们的第一本专著《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开始,卡普兰和诺顿逐渐把平衡计分卡发展成为战略管理工具,因为高绩效只是成功实施战略的结果,从源头进行管理才能真正解决组织的问题。 平衡计分法在四个方面纠正了单向度考核的失衡,它取得了外部和内部、所要求的成果和这些成果的执行动因、定量和定性以及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让企业从单一的追求利润转化为真正地关注组织的成长,这也正是企业战略所要实现的目标。 虽然平衡计分卡有诸多优点,从实践来说,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并不是一个“易用”的工具。 比如,平衡计分卡中的一些条目是很难描述清楚或者衡量出来的,建立非财务指标就是一个这样的难题。当组织战略或结构变更的时候,平衡计分卡也应当随之重新调整。同时,保持平衡计分卡实时更新与有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平衡计分卡的另一个缺点是它很难去执行。一份典型的平衡计分卡需要5~6个月去执行,另外还需几个月去调整结构,使其规则化。从而总的开发时间经常需要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尽管管理者通常明白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与财务表现之间的联系,平衡计分卡却不能指导管理者怎样才能提高绩效,从而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

一、平衡记分卡设计的四个方面

1、财务层面

财务业绩指标可以显示企业的战略及其实施和执行是否对改善企业盈利做出贡献。

2、客户层面

在平衡记分卡的客户层面,管理者确立了其业务单位将竞争的客户和市场,以及业务单位在这些目标客户和市场中的衡量指标。

3、内部经营流程层面

在这一层面上,管理者要确认组织擅长的关键的内部流程,这些流程帮助业务单位提供价值主张,以吸引和留住目标细分市场的客户,并满足股东对卓越财务回报的期望。

4、学习与成长层面

它确立了企业要创造长期的成长和改善就必须建立的基础框架,确立了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平衡计分卡的主要内容

平衡计分卡中的目标和评估指标来源于组织战略,它把组织的使命和战略转化为有形的目标和衡量指标。

BSC中客户方面,管理者们确认了组织将要参与竞争的客户和市场部分,并将目标转换成一组指标。如市场份额、客户留住率、客户获得率、顾客满意度、顾客获利水平等。

BSC中的内部经营过程方面,为吸引和留住目标市场上的客户,满足股东对财务回报的要求,管理者需关注对客户满意度和实现组织财务目标影响最大的那些内部过程,并为此设立衡量指标。

BSC中的学习和成长方面确认了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的业绩而必须进行的对未来的投资,包括对雇员的能力、组织的信息系统等方面的衡量。组织在上述各方面的成功必须转化为财务上的最终成功。

产品质量、完成订单时间、生产率、新产品开发和客户满意度方面的改进只有转化为销售额的增加、经营费用的减少和资产周转率的提高,才能为组织带来利益。

实施原则

建立一个战略为评估标准的平衡计分卡须遵守三个原则:

1、因果关系;

2、成果量度与绩效驱动因素;

3、与财务连结。

实施步骤

1.定义远景;

2.设定长期目标(时间范围为3年);

3.描述当前的形势 ;

4.描述将要采取的战略计划;

5.为不同的体系和测量程序定义参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衡计分卡

电压输出不平衡毕业论文

三相电压不平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负荷的不平衡和系统阻抗的不平衡。

其中负荷的不平衡是造成三相电压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比较明显的单相负荷由电力机车、电焊机等等在电力系统中三相发电机和变压器等设备具有良好的对称性,不会对三相电压不平衡产生影响。

故电力系统阻抗的不平衡主要是由供电线路阻抗不平衡造成的,当三相导体(架空线或者电缆)程水平或垂直排列时,为了保持三相阻抗平衡,需要采取换相等措施。

三相电压不平衡处理

在对三相负荷的分配问题上,电力工作人员应当在实际的工作中将相关的数据进行认真的采集和记录,达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用电负荷的状态其次,可以通过装设平衡装置的方式来达到更好三相平衡的分配问题。

会烧电子器件,导致电器不能工作,可以用平衡电阻分压解决。

可以导致零线电位不为零,使保护装置动作和有些装置失灵,严重时后果很惨

电气控制与保护内容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中、小功率电动机在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极其广泛的的应用。特别是乡镇企业及家用电器的迅速,更需要大量的中小功率电动机。由于这种电动机的发展及广泛的应用,它的使用、保养和维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动机技术发展及现状、工作原理、电动机的运行维护。关键词:技术现状 工作原理 运行维护一、电动机技术发展及现状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机械。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反过来,电机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从19世纪末期起,电动机就逐渐代替蒸汽机作为拖动生产机械的原动机,一个多世纪以来,虽然电机的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但是电机的类型增加了许多,在运行性能,经济指标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而且随着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一般旋转电机的理论基础上又发展出许多种类的控制电机,控制电机具有高可靠性﹑好精确度﹑快速响应的特点,已成为电机学科的一个独立分支。它应用广泛,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分类方法也很多。电机常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功能用途分,可分为发电机﹑电动机,﹑压器和控制电机四大类。电动机的功能是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它可以作为拖动各种生产机械的动力,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应用最多的动力机械,也是最主要的用电设备,各种电动机消耗的电能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0%~70%。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照电机的结构或转速分类,可分为变压器和旋转电机.根据电源电流的不同旋转电机又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大类.交流电机又分为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在现代化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各种生产工艺过程,需要各种各样的生产机械。拖动各种生产机械运转,可以采用气动,液压传动和电力拖动。由于电力拖动具有控制简单﹑调节性能好﹑耗损小﹑经济,能实现远距离控制和自动控制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大多数生产机械都采用电力拖动。按照电动机的种类不同,电力拖动系统分为直流电力拖动系统和交流电力拖动系统两大类。纵观电力拖动的发展过程,交,直流两种拖动方式并存于各个生产领域。在交流电出现以前,直流电力拖动是唯一的一种电力拖动方式,19世纪末期,由于研制出了经济实用的交流电动机,致使交流电力拖动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精密机械加工与冶金工业生产过程的进步,对电力拖动在起动,制动,正反转以及调速精度与范围等静态特性和动态响应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交流电力拖动比直流电力拖动在技术上难以实现这些要求,所以20世纪以来,在可逆,可调速与高精度的拖动技术领域中,相当时期内几乎都是采用直流电力拖动,而交流电力拖动则主要用于恒转速系统。虽然直流电动机具有调速性能优异这一突出特点,但是由于它具有电刷与换向器(又称整流子),使得他的故障率较高,电动机的使用环境也受到了限制(如不能在有易爆气体及尘埃多的场合使用),其电压等级,额定转速,单机容量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所以,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交流技术的交流技术的交流调速系统得以实现。尤其是70年代以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为交流电力拖动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诸如交流电动机的串级调速,各种类型的变频调速,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等,使得交流电力拖动逐步具备了调速范围宽,稳态精度高,动态响应快以及在四象限做可逆运行等良好的技术性能,在调速性能方面完全可与直流电力拖动媲美。除此之外,由于交流电力拖动具有调速性能优良,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它今后将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电气自动化领域中,并逐步取代直流电力拖动而成为电力拖动的主流。经历了100多年的技术发展,电动机自身的理论基本成熟。随着电工技术的发展,对电能的转换、控制以及高效使用的要求越来越高。电磁材料的性能不断提高,电工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电动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电动机将会沿着单位功率体积更小、机电能量转换效率更高、控制更灵活的方向继续发展。一批"巨无霸"电机、一批"光怪陆奇"电机将同时展现在世人眼前。二、电动机工作原理目前较常用的主要是交流电动机,它可分为两种:1、三相异步电动机。2、单相交流电动机。第一种多用在工业上,而第二种多用在民用电器上。下面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例介绍其基本工作原理。下图所示为一 台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示意图。在定子铁心里嵌放着对称的三相绕组U1-U2、V1-V2、W1-W2。转子槽内放有导条,导条两端用短路环短接起来,形成一个笼型的闭合绕组。定子三相绕组可接成星形,也可以接成三角形。由旋转磁场理论分析可知,如果定子对称三相绕组被施以对称的三相电压,就有对称的三相电流流过,并且会在电机的气隙中形成一个旋转的磁场,这个磁场的转速n1称为同步转速,它与电网的频率f1及电机的磁极对数p的关系为:n1=60 f1/p转向与三相绕组的排列以及三相电流的相序有关,图中U、V、W相以顺时针方向排列,当定子绕组中通人U、V、W相序的三相电流时,定子旋转磁场为顺时针转向。由于转子是静止的,转子与旋转磁场之间有相对运动,转子导体因切割定子磁场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因转子绕组自身闭合,转子绕组内便有电流流通。转子有功电流与转子感应电动势同相位,其方向可由"右手发电机定则"确定。载有有功分量电流的转子绕组在定子旋转磁场作用下,将产生电磁力F,其方向由"左手电动机定则"确定。电磁力对转轴形成一个电磁转距,其作用方向与旋转磁场方向一致,拖着转子顺着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旋转,将输入的电能变成旋转的机械能。如果电动机轴上带有机械负载,则机械负载随着电动机的旋转而旋转,电动机对机械负载做了功。综上分析可知,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1) 三相对称绕组中通人三相对称电流产生圆形旋转磁场。(2) 转子导体切割旋转磁场感应电动势和电流;(3) 转子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从而形成电磁转距,驱使电动机转子转动。三:电动机的运行维护(一) 电动机启动前的准备为了保证电动机正常安全地启动,一般启动前应作好下述准备:(1) 检查电源是否有电,电压是否正常,若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不宜启动。(2) 启动器是否正常,如零部件有无损坏,使用是否灵活,触头接触是否良好,接线是否正确、牢固等。(3) 熔丝规格大小是否合适,安装是否牢固,有无熔断或损伤。(4) 电动机接线板上接头有无松动或氧化。(5) 检查传动装置,如皮带轻紧是否合适,连接是否牢固,联轴器的螺丝、销子是否紧固等。(6) 传动电动机转子和负载机械的转轴,看其转动是否灵活。(7) 检查电动机及启动电器外壳是否接地,接地线有无断路,接地螺丝是否松动、脱落等。(8) 搬开电动机周围的杂物并清除机座表面灰尘、油垢等。(9) 检查负载机械是否妥善地作好了启动准备。(10) 对正常运行中的绕线式电动机,应经常观察电动机滑环有无偏心摆动现象;观察滑环的火花是否发生异常现象。滑环上碳刷是否要更换。(二) 启动时应注意的问题(1) 接通电源后,如果电动机不转,应立即切断电源,绝不能迟疑等待,更不能带电检查电动机发故障,否则将会烧毁电动机和发生危险。(2) 启动时应注意观察电动机、传动装置、负载机械的工作情况,以及线路上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示,若有异常现象,应立即断电检查,待故障排除后,载行启动。(3) 利用手动补偿器或手动星三角启动器启动电动机时,特别要注意操作顺序。一定要先将手柄推到启动位置,待电动机转速稳定后再拉到运转位置,防止误操作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4) 同一线路上的电动机不应同时启动,一般应由大到小逐台启动以免多太电动机同时启动,线路上电流太大。电压降低过多,造成电动机启动困难引起线路故障或使开关设备跳闸。(5) 启动时,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反了,应立即切断电源,将三相电源线中的任意两相互换一下位置,即可改变电动机转向。(三) 电动机运行中的监视电动机在运行时,值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仪表和感觉器官监视其运行情况,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减少或避免故障的发生。1. 监视电动机的温度电动机正常运行时会发热,使电动机温度升高,但不应超出允许的限度。如果电动机负载过大,使用环境温度过高,通风不畅或运行中发生故障,就会使其温度超出允许限度,导致绕组过热烧毁,因此电动机温度的高低是反映电动机运行的主要标志,在运行中经常检查。判断电动机是否过热,可以用以下方法:(1) 凭手的感觉:如果以手接触外壳,没有烫手的感觉,说明电动机温度正常;如果手放上去烫得马上缩回来,说明电动机已经过热。(2) 在电动机外壳上滴2~3滴水,如果只冒热气没有声音,则说明电动机没有过热,如果水滴急剧汽化同时伴有"咝咝"声,说明电动机已经过热。(3) 判别电动机是否过热的准确方法还是用温度计测量。发现电动机过热应该立即停车检查,等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行使用。2. 监视电动机的电流一般容量较大的电动机应装设电流表,随时对其电流进行监视。若电流大小或三相电流不平衡超过了允许值。应立即停车检查。容量较小的电动机一般不装电流表,但也经常用钳形表测量。3. 监视电动机的电压电动机的电源上最好装设一只电压表和转换开关,以便对其三相电源、压进行监视。电动机的电源电压过高、过低或三相电压不平衡,特别是三相电源缺相,都会带来不良后果。如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车,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使用。4. 注意电动机的振动、响声和气味电动机正常运行时,应平稳、轻快、无异常气味和响声。若发生剧烈振动,噪音和焦臭气味,应停车进行检查修理。5. 注意传动装置的检查电动机运行时要随时注意查看皮带轮或联轴器有无松动,传动皮带是否有过紧、过松的现象等,如果有,应停车上紧或进行调整。6. 注意轴承的工作情况电动机运行中应注意轴承声响和发热情况。若轴承声音不正常或过热,应检查润滑情况是否良好和有无磨损。7. 注意交流电动机的滑环或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火花电动机运行中,电刷与换向器或滑环之间难免出现火花。如果所发生的火花大于某一规定限度,尤其是出现放电性的红色电弧火花时,将产生破坏作用,必须及时加以纠正。(四) 电动机的定期检查和保养为了保证电动机正常工作,除了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运行过程中注意监视和维护外还应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间隔时间可根据电动机的类型、使用环境决定。主要检查和保养项目如下:(1) 及时清除电动机机座外部的灰尘、油泥,如使用环境灰尘较多,最好每天清扫一次。(2) 经常检查接线板螺丝是否松动或烧伤。(3) 定期测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若使用环境比较潮湿更应经常测量。(4) 定期用煤油清洗轴承并更换新油(一般半年更换一次),换油时不应上满,一般占油腔的1/2~1/3,否则,容易发热或甩出,油要从一面加人,可以把没有清洗干净的杂质,从另一面挤出来。(5) 定期检查启动设备,看触头和接线有无烧伤,氧化,接触是否良好等。(6) 绝缘情况的检查。绝缘材料的绝缘能力因干燥程度不同而异,所以保持电动机绕组的干燥是非常重要的。电动机工作环境潮湿、工作间有腐蚀性气体等因素的存在,都会破坏电动机的绝缘。最常见的是绕组接地故障即绝缘损坏,使带电部分与机壳等不应带电的金属部分相碰,发生这种故障,不仅影响电动机正常工作。还会危及人身安全。所以电动机在使用中,应经常检查绝缘电阻,还要注意查看电动机机壳接地是否可靠。(7) 除了按上述几项内容对电动机定期维护外,运行一年后要大修一次。大修的目的在于,对电动机进行一次彻底、全面的检查、维护,增补电动机缺少、磨损的元件,彻底清除电动机内外的灰尘、污物,检查绝缘情况,清洗轴承并检查其磨损情况。四:结论电动机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电动机行业所面临的国际社会的巨大竞争压力和挑战日益加剧。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出发,高效率电动机是目前国际发展的趋势。这样看来,推广中国的高效率电动机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如何去维护好,其影响可见一斑。本文着重从电动机的技术发展及现状、工作原理、运行维护进行了初略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给正在或即将从事电动机工作的人士一些帮助。五:参考文献1:张运波 刘淑荣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许晓峰 [电机及拖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李洋 孙晋 范翠香 [电动机使用与维修] 人民邮电出版社

土木工程盾构法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环境岩土工程的定义,环境岩土工程中的基本观点以及以及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现状,并对我国环境岩土工程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环境岩土工程 研究 随着和、的迅速,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两个负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运产生了一门新兴学科——环境岩土工程学。它既是一门性的工程学,又是一门学。它把技术和、经济和文化相结合的跨学科的新型学科。 1.环境岩土工程定义 环境岩土工程(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一词,源自1986年4月美国宾州里海大学土木系美籍华人方晓阳教授主持召开的第一届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其著名的“Introductory Remarks on 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论文中,将环境岩土工程定位为“跨学科的边缘,覆盖了在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及地质微生物圈等多种环境下土和岩石及其相互作用的”,主要是研究在不同环境周期(循环)作用下水土系统的工程性质。 2.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及分类 环境岩土工程是研究应用岩土工程的概念进行环境保护的一门学科。这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涉及面很广,包括:气象、水文、地质、农业、化学、医学、工程学等等。 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环境工程。主要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来抵御由于天灾引起的环境问题。例如:抗沙漠化、洪水、滑坡、泥石流、地震、海啸等。这些问题通常泛指为大环境问题。 (2)环境卫生工程。主要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抵御由于各种化学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例如城市各种废弃物的处理、污泥的处理等。 (3)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一些环境问题。例如在密集的建筑群中打桩时,由于挤土、振动、噪声等对周围居住环境的影响;深基坑开挖时,降水和边坡位移等。 3.环境岩土工程研究中基本观点及研究方法 补充: 基本观点 (1) 岩土 实践的范围是地球表层, 而地球对于宇宙来讲是一个子系统, 它的变化受其他子系统的影响, 它们之间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 资源是有限的。 我们 只有一个地球 , 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 资源与人口相比越来越小, 所以我们应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 , 而不能盲目地掠夺式地利用, 以防止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3) 人类无计划的活动会毁灭人类自身; (4) 界在不断地变化, 有一些直接危害人类, 反过来人类要避开危害, 就必须采取措施; (5) 虽然 岩土工程 曾带来一些消 极影 响, 但它是由于人类认识上的片面性和的局限性造成的, 所以从上讲, 所有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但它依赖于人们 环境意识 的提高, 岩土工程技术的进步和法制建设的健全。 研究方法 环境岩土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许多学科领域, 所以在研究中应从学科间的交叉处着眼, 以辩证的观点和解决问题。 其次, 应用岩土工程的观点去改善环境, 使其更符合人类的生存需求。 4.环境岩土工程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与环境岩土工程相关的学科有: 工程地质学 、岩土力学、岩土工程学、地质工程、环境工程 地质学 。 工程地质学的基础理论是地质学, 指导它的理论主要是自然历史观1 它的基本理论是认为地质成因和演化过程决定地质体的工程特性, 相应地在研究方法上就是从地质体局部特性的研究, 探索地质体在生成时的地质环境以及形成地质体的地质作用和演化过程, 从而在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地质体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发育, 并进一步探讨和预测它在工程建筑物作用下的表现和工程行为。 工程地质学的服务对象完全是人为设计, 人为施工的建物。 这一应用性决定了工程地质学的边缘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等特性。 所谓边缘性指它处在地质学科的外层, 位于和 工程学 科接壤的部位。 所谓交叉性表明在它的学科发展中不断吸收工程学科的理论、概念和方法, 并和地质学结合起来。所谓综合性是指工程地质学的目标是解决问题, 它是借助于地质学各基础学科的成就来综合地工作的. 补充: 岩土力学、 岩土工程 和 工程地质学 在研究对象和目标上有很大的相同之处, 是密切相邻的学科。但是岩土力学属于力学学科的边缘, 而岩土工程属于 工程学 科的边缘1 虽然对 岩土 的地质认识是建立岩土力学模型和本构关系的重要基础, 但岩土力学更偏于模型及建模后的力学研究。 岩土工程是将岩土作为工程结构物的一部分工程学科。不过岩土力学和岩土工程与其他的力学或工程学科相比, 需要更多 地质学 科的支持, 或者说更需要与地质学科的结合。 5.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现状 20世纪50-60年代公害事件的显现,人们不断探索,反思,并已取得了基本的共识。国外对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垃圾土、污染土的性质、理论与控制等方面,而国内则在此基础上有较大的扩展,就目前涉及的问题来分,可以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同作用问题。这类问题的动因主要是由自然灾变引起的。例如 地震灾害 、土壤退化、洪水灾害、 温室效应 等。这些问题通常称为大 环境问题 。第二类是人类的生活、生产和工程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共同作用问题。它的动因主要是人类自身。例如 城市垃圾 、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液、废渣等有毒有害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工程建设活动如 打桩 、 强夯 、基坑开挖、 盾构 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过量抽汲地下水引起的 地面沉降 等等。有关这方面的问题,统称为小环境问题。 6.环境岩土工程的展望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进入了大规模工程建设时期。从沿 海地 区开始,逐步向内陆扩展, 高层建筑 、地铁、道路、隧道等等的建设以及 城市化进程 步伐的加快向环境岩土工程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同时,环境的变化,地震、 洪涝灾害 的频频发生,温室效应的加剧, 水土流失 ,土壤退化等大环境,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相对 发达国家 来说,我国的岩土工程工作者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工程建设时期,有许多 工程问题 需要解决;另一方面,基于 可持续发展 要求,我们面临严峻的 环境保护 与治理工作。在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上,未来几年应重点并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其中,西部问题,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区域稳定性与地下工程。东部问题,包括大城市地面变形不稳定性、悬河化 水资源 、水环境等。在一些方面还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下:卫生填埋场的设计问题;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区域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评估;城市施工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岩土工程手段在环境的治理中的应用等。 补充: 具体是这样了自己慢慢看把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降低地下铁道工程造价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引言在1998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城市轨道交通学术研讨会上我曾对此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许多有识之士在许多场合都对此问题发表了相当中肯的意见。在此次会议上,我认为有必要再次谈一谈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仍然是困扰我们大力发展城市轨道运输的一个瓶颈问题。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而解决城市交通瓶颈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城市对轨道交通有较大需求,建设积极性较高。如北京提出到2008年要新建线路157km总投资达638亿元,上海提出再修建193km,总投资达757亿元。但土木工程,特别是以地下工程为基本框架的地下铁道,从初期投资的造价上看,是比较昂贵的。在一定程度上,它制约了城市地下铁道的发展。因此,如何降低地下铁道的工程造价,如何认识地下铁道的经济效益就成为我们当前必须认真讨论的问题。1、经济效益的认识目前我们对地下铁道的定位是“公共事业”,是以政府的公共投资修建的、服务于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由于其外延效益不能直接体现在自身收益中,财务效益水平普遍较差,这也是轨道交通自身的特点。因此,强调地下铁道要”赢利“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不考虑地下铁道的经济效益而盲目地发展。这里牵涉到我们对地下铁道经济效益的认识问题。从交通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地下铁道的经济效益可归纳为:直接效益:走行费用的节省;输送时间的缩短;交通舒适度的增加;交通事故的减少;司机疲劳度的减轻等间接效益:周边区域的资源开发城市人口的分散;市场圈范围的扩大,特别是以地下铁道车站为中心的市场的形成;交通运输的合理化;交通设施建设自身诱发的就业、材料等的需求增加等。这些效益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交通经济学正在解决如何用“经济价值”衡量这些效益的方法。我们也应该进行这方面的努力。因此,地下铁道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上述的效益来体现的。也就是说,如综合考虑这些效益的存在和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地下铁道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也是肯定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纷纷修建地下铁道的原因。2、降低造价的政府主导作用但不管怎么说,地下铁道的造价是很可观的。因此,目前许多国家都非常注意如何降低土木工程造价,当然也包括地下工程的造价问题。例如日本在比较了与美国在一些丁程领域中的工程费后,明确指出:平均来说,日本的工程费约比美国高出28%-45%。因此,日本建设省提出削减丁程费的提议,提出了“降低土木工程造价的行动计划”,并制定了“降低土木工程造价的指导方针”,要求从没设计阶段开始就采取缩小结构物断面、结构物形状单纯化、构什预制化、材料规格化和标准化及施工技术标准化等5大基本措施。日本许多会社和公司纷纷响应,以提高技术水平为手段,提出了许多降低工程造价的技术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以地下工程为例,在盾构隧道中,减薄衬砌、缩小断面可降低工程费约30%,在山岭隧道中,缩小断面也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新干线隧道,净空内半径从减小到,东名高速公路隧道将建筑限界的宽度缩小,使开挖断面积从230m减小到195m‘使工程费减小15%-16%。而降低工程费最显著的是东京都的12号线的小断面地铁,降低丁程费达30%以上。又如在山岭隧道中,如能控制好隧道断面的超欠挖,就可把隧道工程费降低3%-5%等等。这个经验指出,降低工程造价,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施工企业自主开发技术的积极性,群策群力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也就是说,降低造价要有政策上的支持。3、降低地下铁道造价的基本认识总的来说,地下铁道的造价主要决定于地下铁道的规模和水准。例如莫斯科地下铁道,特别是车站,要求符合“宫殿式”的建筑。这必然大大提高修建的成本。而欧洲一些国家,则根据地质情况,因地制宜,甚至可以修成围岩裸露的车站,其成本必然很低。许多国家强调地卜铁道应该以“交通服务为本”,因此,地下铁道的效益也就体现在服务的质量上。在经济条件可能的前提下追求安全、快速、准时、舒适。可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攀比”风是相当严重的。你的车辆宽度是,我就要,你是,我就采用.你是5辆编组,我就要6辆甚至8辆编组,使地下铁道车站的站台长度愈来愈长。这都是“攀比”风所造成的。在政府的干预下目前这种风气有所收敛,因此降低造价首先要从地下铁道的规模和技术水准上着手。这一点大家都有共识。其次,我们也要认识到:“独木不成林”,地下铁道不成网,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地下铁道的功能,就不可能更好的体现地下铁道的效益。目前许多城市者6认识到这一点,纷纷加速“成网”路线的建设,这是非常正确的决策。因此,在规划地下铁道时,要从“成网”的观点来规划第l条地下铁道的建设。从客流预测、规模等加以规划。不宜把第1条线的规模搞得标准太高。第三点要指出的是,地下铁道基本上是以地下工程为主体的结构物,是属于“维修难”一类的结构物。建成后投入的维修管理费用,将逐年增加。在地下铁道的运营成本中,其比重也将逐年增加最近日本一些有识之士提出2920年的警钟。即“日本将从土建大国变成修缮大国”。2020年的结构物维修费用和改建费用,仅建设省就超过2兆亿(日元),是现在的3倍,维修费用将成为国家财政的巨大负担。因此,结构物不管是新建的还是既有的,都要建立“少维修”的设计理念,这对降低运营成本是有直接影响的。第四点就是设计要创造降低造价的条件和空间。意思是设计要为采用新技术留有余地。大家知道,施工前的设计始终是一个具有预设计性质的设计。应该容许施工单位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采用新技术,充分发挥施工企业采用技术方法降低工程造价的积极性。这一点我们做得非常差,这当然与设计施工体制有关。最后,我们要搞清楚,地下铁道的建设费的构成。一般说地下铁道的建设费主要由3部分构成。即:作为基础设施的土建工程的建设费,如线路、各种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等;车辆等可移动设备以及运行系统的引导、控制、管理等设备和设施的购置费;因建设造成的损失补偿费,如搬迁补偿、对既有结构物的损伤补偿等。因此,降低建设费也必须从这3方面着手。从地下铁道的造价构成看,降造首先要从降低购置费,即设备费着手。其次是运营管理费这两项都是规划设计的问题。我这里主要谈如何降低作为基础设施的土建工程的费用问题。降低土建工程费用既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也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手段。在认识上,首先应该认识到,土建工程的造价是有潜力可挖的。其次是“降造”要形成“双赢”的局面。最后要认识到,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能真正地把土建工程的造价降下来……降低造价是有潜力可挖的目前许多城市都加速了地下铁道的建设。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轨道交通的里程有明显大幅度延伸的趋势,成网速度加快。一些城市的第1条地下铁道也开始修建或正在规划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从一开始就关注如何降低地下铁道的造价这个永恒的课题。我们目前的工程造价水平,不好与国外比较。但就我们目前采取的人为的“降造措施来看,是完全有潜力可挖的。因为业主要求承包商,在承包额的甚础上”降造“5%-2毗,有的甚至”降造“30%以上。这只能说明造价是可以降低的。但这种”人为“的、”强行“的降造方法,实际上是以降低工程质量为代价的,是不可取的。“降造”要形成“双赢”的局面这里所谓的“双赢”,就是“降造”对业主有利,对承包商也有利。否则,“降造”就是一句空活。例如,日本规定在承包价确定以后,承包商采取技术措施而降低造价的部分,归承包商所有。这样就鼓励了承包商采用技术手段降低工程造价的积极性。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的地下和隧道技术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设计施工两张皮的体制,制约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也制约了施工企业自主开发的积极性。应该改革。目前是承包商一旦获得承包工程后,千方百计地变更没计,力求把降造的损失补回来,这是可以理解的。作为业主应该把施工企业的降造积极性引到提高技术水平方向上来。日本最近实施的在投标中要有降造措施。例如降造5%,必须指明采用什么技术降造。这个做法可以借鉴。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彻底地改变我们的投标的体制和方法……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能真正地把造价降下来。这也是本文的重点。4、降低建设费的技术措施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看,降低工程建设费的基本途径有:、缩小结构物断而尺以山岭隧道,盾构隧道为例,在确保必要的功能前提下尽量减小结构物的断面尺寸。例如,日本在盾构隧道中,为减小一次衬砌的厚度,采用了高强的薄管片。在瓦斯管道中,过去的管片厚度为175~200mm,改为150mm.这样使隧道外径变为3950mm.此外,为减小二次衬砌厚度,采用喷2、3mm树脂的方法,使外径从,变为,减小.这样,开挖土方量减少25%,工期缩短40%。在某一共同沟工程中,将二次衬砌省去节省造价。当然省略二次衬砌是有条件的。在山岭隧道中日本铁道公团,在北陆新干线的隧道工程中,将拱部内半径从改为,减小5cm.在舞子隧道的通风横洞(断而积80m)中,在一次衬砌的(15cm)上,增喷5cm的高强喷混凝土,而取消了厚35cm的二次衬砌。由此可见,缩小断面尺寸、主要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有关。如采用高强的喷混凝土和混凝土,喷射树脂等,其次在满足净空的条件下,尽可能地缩小隧道内轮廓尺寸,最终减薄二次衬砌或取消二次衬砌。例如,在增加列车运行密度的前提下,减少列车编组长度,就可以缩短车站和站台的长度。采用宽度小的车辆,也可以减少净空尺寸,从而减少坑道的开挖量。目前,我国采用的盾构管片的厚度是35cm,如果证明采用30cm是可行的,也可以降低工程的造价等等措施都是行之有效的。、结构物形状的单纯化从实际出发,除地下铁道车站外,隧道的断面形状是比较单纯的。形状单纯化,可使钢筋和模板的架设简单,与之配套的资材也可以标准化和规格化。如采用钢筋骨架和定尺钢筋等。隧道的拱部最好采用单心圆,在公路隧道中,整个上部也最好采用单心圆等。对钢筋混凝土衬砌的钢筋,采用预制的钢筋骨架方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4车道的公路隧道,是采用4车道的大断面隧道,或是采用联拱型4车道断面,就需要进一步研究,从形状单纯化角度看,显然采用形状单纯的4车道断面是合理的,同时也简化了施工程序。实践已指出,目前采用的联拱隧道的成本是比较高的。地下铁道车站形式的标准化,也是各国追求的目标。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缩小车站的规模也是车站设计的主流趋势。应该尽量减少用矿山法修筑地下铁道车站。在必须用暗挖法修筑地下铁道的场合,最好采用盾构法。因为盾构法车站易于标准化。这也是“降造”所要求的。构件预制化结构形状单纯化与构件预制化是有联系的。构件预制化,使制造简单,质量可靠,安装方便,且便于采用新材料。盾构法是实现构件预制化的典型,技术是十分成熟的。在已经实现预制化的构件,尽可能地向大型、长尺寸方向发展。如日本的瓦斯管道的管片宽度从改为,使架设时间大为缩短。在铁路隧道中,仰拱构件预制化是一个方向,特别是单线铁路隧道,更有发展前景。秦岭隧道的仰拱采用预制仰拱获得成功。在铁路隧道中研究二衬砌的构件预制化的问题是有重要意义的。隧道衬砌、明洞等结构物的预制化,是提高结构物质量、降低造价的基本措施。也是许多国家正在研究的课题。下面介绍2个示例,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仰拱: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修筑仰拱的速度,在某—公路隧道采用预制构件修筑仰拱。首先开挖隧道底部后,灌注坍落度为0的混凝土。而后在其上铺设预制的带突起的混凝土板,用振捣器捣固,使与混凝土成为一体。隧道是双车道的,施工长度约6m,一块板的大小约宽3m,长.施工后车辆可以立即通行。可以走行满载土砂的总质量达39t的卡车。仰拱的下沉量只有3mm.因为不需要设置和拆除模板,比现场灌注混凝土降低成本10%~15%。隧道开挖后,能够立即施工仰拱,从而能够控制底部的变形。衬砌预制板:在山岭隧道的二次衬砌中,也开发出预制板兼模板的技术。预制板是钢筋混凝土板;钢筋从板背后伸出,现场灌注混凝土时使之成为一体。开挖后向岩面喷射混凝土,沿内壁架设钢架(间距1-2m),使用专门机具把预制板用螺栓连接到钢架上。预制板上设有直径10cm的孔,用以灌注混凝土。此法较采用活动模板灌注混凝土的方法能够降低成本20%~30%,并缩短了工期。目前广州地铁,已经着手研究明挖区间隧道的预制技术,并已选择试验段进行试施工。铁路隧道也将其作为研究课题,准备在某条新线上实施。、材料标准化和规格化材料的规格化和标准化是与结构断面的单纯化相联系的。将材料按照设计规格,予以标准化,而在TV或工地预制好,可大大技术减少架设的时间和材料的无理消耗。例如日本在某管路工程中,采用高流动性混凝土管片(直径4m),在长1km的隧道中,节省约4000万日元。目前许多国家在规范中都非常强调材料的规格化和工艺的标准化,这无论对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施工技术标准化和模式化隧道施工方法的标准化和漠式化是提高隧道修建速度和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的关键。目前,在隧道工程中,采用的施工方法,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几种方法上,如超短台阶法及全断面法,中隔壁法及眼镜等,因此,使这几种方法标准化和模式化是当务之急。应该指出,目前施工方法混乱、工艺不标准、施工机械不配套等,是使隧道造价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城市地下铁道中,目前主要从矿山法、盾构法和明挖法中选择。但在不良地质条件下,不论采用何种施工方法,都必须采用各种辅助工法。这是工程中最难控制造价的部分。在施工中,辅助施工方法常常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矿山法。在设计中,辅助施工方法的选择,对控制造价是极端重要的。为了规范城市矿山法隧道的技术标准,日本最近出版了“城市矿山法隧道技术标准”(2002年)。对矿山法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规范化。其中特别对超前支护技术提出了标准化的要求并作了具体的规定。5、加强工程程费的统计分析加强工程费的统计分析,找出工程费与各种施工方法的内在关系是很重要的、具有基础研究性质的工作。目前在城市地下铁道中,基本上是采用明挖法、盾构法和矿山法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可根据工程性质、规模、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等选择。从施工工厂化程度上看,应该说,盾构法排在首位,其次是明挖法,最后是矿山法。从造价控制的难易程度上看,首位也是盾构法,其次是明挖法,最后是矿山法。从造价的高低看很,很难比较。因为各种施工方法的应用条件不同。例如地下车站,多数采用明挖法,但不能采用明挖法时,就只有采用矿山法或盾构法。在区间隧道,盾构法与明挖法可以做比较,一般说,国外的场合盾构法都优于明挖法,因为国女嘟把施工对周边环境(交通、生活、结构物危害等)的影响列入造价之中。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盾构法施工作为一种新型隧道工法,因其先进的施工工艺和不断完善的施工技术,使得其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地铁、越江通道以及地下管线等隧道工程的建设中。与此同时,由于其高昂的造价,使得这种工法的进一步推广受到限制。文章在分析了国内外众多工程实例的基础上,研究了盾构法隧道的成本构成,并结合现有的技术水平,从管片和衬砌、盾构机器设备、竖井建造和高速化施工等四个主要方面论述了如何进行成本缩减,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更好地指导设计与施工的目的。1引言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盾构法隧道,由于其先进的施工工艺和不断完善的施工技术,使得其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地铁、上下水道以及地下共同沟等隧道工程建设中。在我国的各大主要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和南京等地,已建和在建的地铁隧道大都采用盾构法施工。但是,一方面伴随着各主要城市为解决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对发展地下轨道交通有着较大的需求,另一方面,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从工程造价上来看是非常昂贵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如何合理地控制盾构隧道的建设成本、降低工程造价,已成为当前地下空间开发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目前,这一研究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如日本建设省制定了“降低土木工程造价的指导方针”[1],要求从设计阶段开始就采取缩小结构物断面、结构物形状单纯化、构件预制化、材料规格化和标准化以及施工技术标准化等5大措施。关宝树[1]总结了影响地下铁道造价的主要因素,并指出降低建设费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降低车辆等设备购置费、降低运营管理费,以及降低作为基础设施的土建工程的费用。张凤祥[2]等人基于当前我国盾构技术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今后我国盾构技术开发的方向: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施工高速化、使用寿命长等,即通过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设计规范化、新材料和新工艺的采用等几个方面来实现。[3]等人提出了增加盾构隧道管片宽度,提高经济效益,从而降低成本的措施。最近,日本和中国[4][5]都在开展预应力高强管片的应用研究,由于这种管片省去了接头螺栓和二次衬砌,使得盾构隧道的外径缩小,从而降低总的建设费用。本文在分析了盾构法隧道成本构成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众多的施工业绩,并结合现有的技术水平,从设计和施工技术的角度论述了如何进行成本缩减,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2盾构隧道的成本构成表1是对中、日两国盾构隧道建设成本的构成分析[7],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各主要项目在整个隧道建设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并且,还可发现构成费用的主体主要有这几大项:管片衬砌、机器设备、废土运输处理及竖井建造的防护费用。因此,本文对成本缩减研究的重点也在于此。3盾构隧道的成本缩减研究管片和衬砌的成本缩减合理的设计方法盾构隧道的设计主要是针对管片和衬砌的设计,而目前应用较多的就是惯用设计法。惯用设计法是一种不考虑管片接头刚度降低而将其视作刚度均匀的圆环的设计方法,计算时假定土体随管片环的变形而产生地基反力。这种设计法由于没有考虑管片接头刚度的降低,因而计算出的结果相对来说要偏高。而梁—弹簧模型法[6]则是将管片环模拟为梁的构架(直梁或曲梁),用旋转弹簧和剪切弹簧分别模拟管片接头和环间接头,将其弹性性能用有限元法进行构架分析,计算截面力。据认为,这种计算法是一种解释管片环承载机理的有效方法。在某高速公路隧道的设计中,应用梁—弹簧模型法计算出的管片厚度为40~45cm,而采用惯用设计法计算出的则为50~65cm。可见,使用前者可以提高计算的精度,降低的管片厚度,一方面使得隧道断面缩小,另一方面则降低了制造费用。二次衬砌的省略盾构施工法中施作二次衬砌的作用在于:防腐、放水、防火、隧道内表面光滑、管片拼装蛇行修正以及隧道衬砌的补强作用。在确保衬砌强度和结构安全性的条件下,二次衬砌的省略,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于二次衬砌的省略,直接导致成本的降低;(2)由于二次衬砌的省略,工期得以缩短;(3)由于掘削断面的缩小,排出的弃土将会减少,从而使得机器设备、始发及到达竖井等的规模缩小。增加管片宽度通过增加管片的宽度,则沿隧道纵向管片接头的数目可以减少,从而管片的生产费用就会降低;在隧道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管片宽度,组装次数减少,日推进量增加,工期可以缩短;增加管片宽度,相应减少了隧道的环缝数量,不仅改善隧道的防水状况,而且还减少了接缝止水材料以及连接件的投资。但是,管片宽度的增加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由于管片环接头螺栓处产生的剪切力的作用,导致管片弯曲应力增加,并且主要集中于管片断面的边缘部位。对此,[3]提出将加宽后的管片按错缝拼装使其具有很高的强度,以此来保证隧道的结构安全;另外,采取高强连接接头、管片边缘部位钢筋加密以及等分布置管片等措施,能很好的消除接头部位的应力集中。预应力高强管片的使用这是一种新型的盾构隧道用管片,其作法是将在工厂制作的混凝土管片在盾构机后方组装成一个环,并将预应力钢绞线插入预先埋设在管片内的套管中进行张拉和锚固,从而形成一个预应力管片环,并具有无裂缝,以及真圆性、止水性、耐久性等均好的特点。使用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1)由于省去了二次衬砌和减小了构件厚度,使盾构隧道的外径缩小,这样可以降低总的建设费用。(2)由于省去了管片之间、环之间的接头螺栓类,提高了施工性,有利于缩短工期。此外,由于接头部分省去了螺栓等金属物件,使得管片钢筋配置简单化。(3)不使金属物件露在表面,不仅提高了止水性也使内表面相对平滑,这对省去二次衬砌也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机器设备的成本缩减合理的盾构机选型盾构机选型主要包括:盾构类型的选择,如泥水式还是土压式;盾构机具体结构的选择,如刀盘形式、刀头配置、开口位置及开口率、推进千斤顶的推进行程等。盾构机选型不仅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购置费,更与造价的合理性有关。不合理的选型,一方面会因为设备的预留储备过多,设备的利用率低,从而造成设备购置费用占整个工程造价的比重过高,形成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如果所选盾构不具有很好的地层适应性,不仅会造成高能耗低产出,而且会造成工期的延误,从而最终导致工程造价的剧增。因此,合理而科学的盾构选型应结合拟建隧道的功能、总长度、埋深、地质条件、沿线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和管线等环境条件,以及对地表变形的控制要求等做综合的分析后决定,从而使得所选盾构产生最大的费效比。特种盾构机的使用[7](1)适应长距离掘进的盾构机盾构掘进的长距离化,一方面有助于减少同时施工的盾构机台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减少中间连接竖井的数量和进出洞时的地层改良次数,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2)适应断面形状变化的盾构机地铁隧道大多是圆形的,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两种不同断面形状的隧道在地中结合的情况(如地铁车站等处)。通常,都是在断面变化处建造竖井,并分别采用不同断面形状的盾构机来施工。无论是不同断面形状的盾构机的使用,还是中间连接竖井的建造,都势必造成整个施工成本的高涨。因此,应对的措施是采用断面形状可伸缩变化的特种盾构机。举例来说,就是当遇到地铁隧道与车站相连的情况时,在相邻车站间的隧道采用圆形盾构,而到达车站时,则两翼展开成三圆盾构进行车站的掘进;当遇到断面直径由大突变至小的情况,宜采用母子盾构机,并在变径处实现母、子盾构机分离。所有这些情况均只采用一台盾构来施工,而将中间的连接竖井省略掉,从而达到降低造价的目的。高效高能切削刀具的使用为了适应长距离化掘进,对于所选盾构机及其配套设备有如下的要求:(1)尽量减少损耗材料的更换次数这里主要指的是切削刀具和密封材料的更换,减少它们的更换次数,就避免了更多的停工延误时间。同时,为了解决长距离推进过程中刀具的更换问题,一些制造厂商开始研制可在常压下能够随时安全、快速进行刀具更换的盾构机。最近,日本三菱重工与石川岛播磨重工已联合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盾构机,其刀盘采用“球体”技术,可旋转180°后,在大气压下更换刀具。(2)切削刀具耐久性的提高耐久性的提高,主要有赖于刀盘、刀具材质的提高(如在刀具上镶嵌超硬合金刀头,对刀头磨损有明显的减轻);刀盘和刀具形状的合理选择;以及各种切削刀头的合理布置。此外,刀头的大型化也是提高耐磨性的必要手段之一。(3)施工材料和掘削土砂运输的高效化长距离掘进,由于减少了中间竖井数,则运输距离相对延长。因此,对材料输送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设备的大容量化,以及运输的高效化。竖井建造的成本缩减一般来说,地铁隧道的总长度越长,则所需的地中结合竖井也越多。为此,竖井建造费和盾构机进出洞处的地层改良费也就越高。因此,合理地选择竖井数量及其结构形式,将直接关系到成本总量。为了尽量减少竖井建造的成本,可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盾构掘进的长距离化,减少中间竖井的数量;采用特种盾构,使地中分叉、地中变径处的竖井得以省略;在操作空间得以保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竖井的建造面积。此外,选择合理的施工工法(地下连续墙、SMW工法、沉箱法)和竖井结构形式的选择(矩形、圆形)等也很重要,对此须做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施工高速化高速化施工,可明显缩短工期,有助于降低设备维护费和人工费用,从而有利于总建设成本的降低。为达到高速施工的目的,可采取的措施有:(1)掘进速度的提高:即采取大功率、大容量的设备;(2)管片拼装的高效化:增加管片宽度,减少接头数量;简化接头形式,如改变螺栓式接头为插入式接头;(3)管片拼装和盾构掘进的同时进行;(4)运输高速化:包括运输设备大容量化和运输速度的提高。4结语影响盾构隧道建造成本的因素有很多,如隧道长度、隧道埋深、隧道断面形状、隧道线性条件、盾构穿越地层的地质条件、隧道沿线的环境条件以及障碍物情况等。因此,盾构隧道的成本缩减研究要从多方面着手。本文则是在分析国内外众多工程实例的基础上,研究了盾构法隧道的成本构成,并结合现有的技术水平,从管片和衬砌、盾构机器设备、竖井建造和高速化施工等四个主要方面论述了如何进行成本缩减,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此外,新技术的开发、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正越来越成为降低建设成本的主要对策。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流水线平衡论文研究

如下:

线平衡线分析就是对所有工序进行负荷分析,发现瓶颈工序。

线平衡的四大原则就是ECRS四大原则。一是节拍法则、二是瓶颈法则、三是空闲时间法则、四是工艺平衡法则。流水线,又称装配线,工业上的一种生产方式,指每一个生产单位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及产量。

线平衡的四大原则

一是节拍法则、二是瓶颈法则、三是空闲时间法则、四是工艺平衡法则。流水线,又称装配线,工业上的一种生产方式,指每一个生产单位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及产量。

流水线可扩展性高,可按需求设计输送量,输送速度,装配工位,辅助部件(包括快速接头、风扇、电灯、插座、工艺看板、置物台、24V电源、风批等,因此广受企业欢迎。

流水线是人和机器的有效组合,最充分体现设备的灵活性,它将输送系统、随行夹具和在线专机、检测设备有机的组合,以满足多品种产品的输送要求。

输送线的传输方式有同步传输的(强制式),也可以是非同步传输(柔性式),根据配置的选择,可以实现装配和输送的要求。输送线在企业的批量生产中不可或缺。

生产线平衡4大要素指的是人、机器、物料和作业环境。

(1)生产线平衡应以“人”为中心,强化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并加强管理培训,使工人对工作充满激情,以高度的责任心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2)针对机器,要求以“零故障”为目标,将生产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为此企业需要实行全面生产维修制度。

(3)对于生产物料的管理,应合理安排车间生产物料的布置,按类分区,选择合适的搬运设备来运输材料,做好与供应商的协调工作,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

(4)作业环境的管理,应用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工业工程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我国零售业配送中心运输成本的控制2、基于EAM信息系统的库存管理研究3、如何降低项目的风险4、5S在山东万事达集团公司现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5、工效学在管理中的应用6、图书出版业供应链现状及对策研究7、我国企业逆向物流的管理策略分析8、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研究9、我国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0、我国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1、现代企业5S管理及其推行实务12、现场管理思想在耐力鞋业有限公司的研究与应用13、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14、供应链环境下制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研究15、供应链环境下物流服务质量研究16、IE在制造企业管理中的应用17、GT在制造系统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18、MC相关技术,策略及应用19、AM或LP在企业中的应用20、VM及应用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制造型企业生产主管经常问到的问题无非是效率、品质、成本之类的话题,而这三者本来就是唇齿相依的关系,现依据这些年在工厂生产合理化的经验,简捷的谈谈生产主管如何高效的促进生产效率大提升。 生产率是衡量一个企业的生产要素(资源)使用效率的重要尺度,即在材料、劳动力和生产设施等方面花费相同的成本,能够生产多少产品。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 一.解除瓶颈生产工序:这是最简单的一招,但也是最厉害的一招,我自己的“名言”是,“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至就是绝招”。有一句格言:“瓶颈工序决定最大产能”。众所周知,均衡是生产进度的重要保证,在100个环节中,只要存在一个环节效率低下,那么99个环节的努力都可能解决不了进度落后的问题。因此,抓住瓶颈工序的生产节拍,不断予以改善,是提升效率最重要的法宝。 旧的瓶颈解决,新的瓶颈又产生,不断消除瓶颈,持续推动组合优化,实现生产效率大提升。 那么,如何有效解除瓶颈工序呢?常采用的是解除瓶颈五步法:①.找出系统的瓶颈;②.决定如何挖尽瓶颈的潜能;③.给予瓶颈最优质的资源支持;④.给瓶颈松绑(绕过、替代、外包);⑤.假如步骤四打破了原有的瓶颈,那么就回到步骤一,持续改进,重新寻找新瓶颈。 二.实施绩效、计件薪酬:记得一位管理大师曾说过:“如果一家企业员工的固定工资超过70%,这家企业就已经离死亡不远了”。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因为“旱涝保收”的员工根本就不可能有积极性,我们经常讲的一句俏皮话是“计时不要脸(摸鱼),计件不要命”。 实际上,管理就是利益分配,分配得好就是双赢和多赢。我曾到过一家上万人的企业,他们企业内部有10多名IE工程师,天天研究如何再提升效率,但效率就是提升不上来。我的说法非常简单,“现场效率改善不是牺牲员工利益达成公司的利益,这样的改善注定会失败”。意思是:“IE工程师是研究如何让员工做得更快更好,但员工做得更快更好相对于来讲就更辛苦,员工更辛苦如果工资没有上涨他肯定就不干了”。 实际上,生产管理最宝贵的财富是员工,员工的核心是激励,激励的重点是满足员工的需求。 生产现场作业部分(比如说点焊,焊锡等加工工序)必须采用计件制。在以往的咨询经历中,实施计件薪酬后产能效率一般都能提升10%以上。计件本来就是一种合理的薪酬方式,它鼓励员工多做多得,这样不仅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更能提高现场的工作效率,确保流水线不待料,断料发生,降低生产成本。当然,实施计件薪酬,要重点解决以下六个问题:①.不良品返修、②.补制数量、③.新员工培训、④.计件单价核算、⑤.标准产能的合理化、⑥.生产线主管分工的合理性与公平性。 目前企业的生产管理形态不适合实施计件工资,那么在某些工位上,如果把生产现场的秩序再理顺一下,工作方法再改进一点(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步骤,或使必要的操作用最迅速、最安全、最舒适的方法完成),那么提高我们工作效率、提高生产率实施绩效奖金制度则是必须的,而这时重点要关注的则是:①.考核项目、②.计算方式、③.项目内涵、④.目标权重、⑤.项目配分、⑥.评分规则、⑦.数据来源、⑧.考核周期、⑨奖金额配置。 三.鼓励员工自检与互检:在生产管理中,一般来讲,只要品质好,效率自然高。不良品返修往往会影响3倍以上的效率。在以往的生产合理化咨询中,发现一般企业都花费大量的资源做好首末件、全检、专检,却忽略了员工的自检与互检。 “品质是制造出来的”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如何执行很多人就不懂了,我们的做法是有两点: 一.员工自检,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①.“确认上道工序零部件的加工质量”;②.“确认本工序加工的技术、工艺要求和加工质量”; ③.“确认交付到下道工序的完成品质量”。 二.员工互检,一般有两条质量管理原则:第一原则,当第一道工序给第二道工序提供产品的时候,如果第二道工序检测出存在不良产品,比如提供10个产品 ,被第二道工序检出来9个是合格的,1个不合格,那么,第二道工序有权对上游工序进行指数索赔。这里的索赔指数相当惊人,是成几何数递增的。第二个原则,在第一道工序给第二道工序提供产品之后,如果第二道工序没有检出已经存的不良品,而流到第三道工序去了,第三道工序就要扣第二道工序的奖金…… 通过设计一系列制度,让员工做好自检与互检,不但可以大幅度提升效率,而且,可以大幅度削减品质检验员。 四.建立灵活的生产组织体系,以生产组织架构和运作为主体,而展开的一系列综合应用活动的形式和要素,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保证质量良好地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使全体人员得到以发展。 1.生产组织的职能将总体任务分配给每一个单位或个人,并建立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关系。 2.按流程图排工位,依据作业时间量决定间距及复杂性,配置指导书工位,材料的投入,不良品的标识,工具•夹具•仪器设备的放置。 3.确定工位平衡与流水线的顺畅,依据熟练程度合理安排员工,生产线不会堆料,流空间,不会有的人忙死,有的人空闲,不会导致漏作业。 4.人员工位顶替,合理分配个人特长,快手•慢手心中有数。 5.注重管理新员工,指定负责指导的专门人员,并明确责任,定时检查•确认。 6.确定有效生产能力与资格管理,分实习期•独立期•自主期•熟练期•级别期•发展期。 7.权力线要明确:员工(完成任务,报告问题)-组长(执行任务,处理问题,报告结果)-班长(执行计划,报告生产,处理问题)-主任(监察执行,总结计划,上报成果) 8.造就多面手,区别员工强项,注意栽培和使用•充员,在平时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 五.达成计划并增产,管理人员更应注意: 1.生产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人员,机器,设备,材料,工艺,现场) 2.控制拉速得当,保持人员作业时有适度的紧迫感,不要松懈。 3.及时确认产量,并填写看板。 4.控制不良品,及时纠正,纠正无效停止工作,另找适宜人或寻找正确途径操作。 5.来料不良品,产生的不良品及时确认退料•补料•换料。 影响生产效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设计开发的“先天不足引起的后天失调”、采购欠料导致生产线换型或停工待料等,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予以针对性解决,产能效率大提升并非太难的事情。 当然,在精益生产中,提高效率常用的方法还有。但做为管理,一定要记住,生产管理要追求简单化,简单就是效率;生产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往往是最简单和最直接的,而不是都去赶时髦做所谓的六西格玛和丰田式生产。 建国初期有一句名言这样说道:“理解了也要执行,没理解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 我们必须严格根据工艺标准来操作,为了使操作者能够更加了解生产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应该把上下两道工序分别了解并仔细分析,坚持不断改良工艺的原则,以可行的途径,求得一种最合理的作业方式。 在我们作业时,我们是否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做某个动作是否有必要?有没有更好的方法?2.为什么要在此处做?有无更合适的地方?3.为什么此时做,有没有更合适的时间? 那么,就如何提高生产率这个问题,我结合自己工作现场的体会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改良我们的作业习惯 1.保持良好的坐姿,使身体与工作台结合的更合理,有利于作业。 2.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使用双手从事生产工作。 3.操作范围内,尽量保持在短距离的移动,以提高时间利用率。 4.工作区域内,一定要保持清洁,符合5S规范要求。 二.合理分配工作场所,注意原材料摆放位置 1.手和手臂的运动途径应在正常工作区域内(正常坐姿手能够触及到的范围)。 2.必须用眼睛注意的工作,应保证有正常视野,能够看清作业点的状况。 3.工具和材料应置于固定位置,方便一次拿的到。也可将最常用、重复使用率高的材料放置就近处,按照材料装配顺序依次摆放 三.工具和设备 1.工具和设备应放置在随手即可拿到的地方。 2.设计和使用简单的辅助工具或工装,使生产更顺利,更合理,方便作业。 四.材料搬运 1.为方便取拿,事先要有良好的设计。 2.是否考虑安排依重力原理设计一些工装将材料送使用地点。 3.预置和分类标明下一工序所需的材料和零件。 五.节省时间, 1.工作时应精神集中,这样既能改善人工的迟疑或暂时停止的问题。同时还可避免造成安全事故。如烙铁烫伤,刀片划伤,物品砸伤等。 2.对我们工作时的动作进行分析,那些动作是必须的,那些动作是可以合并的,这样既能减少步骤,又能缩短时间。 若一个己本身在各方面都会有所提高,公司的发展也会更加稳健与快速员工通过有效的方法一天能够节省一分钟,那车间100位员工一天就能节省100分钟,以此类推,那公司一年又能多生产多少只电池呢?如果大家每天都进步一点点,每天都多思考一点点, 不仅自己本身在各方面都会有所提高,公司的发展也会更加稳健与快速!

对流水线的企业来说,线平衡分析相当有必要的。通常情况下,大工厂的线平衡分析光靠人力是很难推进的,这时就需要采用专业的软件,vioovi的工时分析软件就是一款适用的专业型软件,它能甄别出需用时间最短的工作程序,尽量将其安排合并到其他工序中⌄,简化操作步骤。

  • 索引序列
  • 土压平衡盾构研究热点论文
  • 平衡计分卡论文研究重点
  • 电压输出不平衡毕业论文
  • 土木工程盾构法毕业论文
  • 流水线平衡论文研究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