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新时代民族政策改革创新研究论文

新时代民族政策改革创新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新时代民族政策改革创新研究论文

毕业论文 1200字?不是吧

谈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整理的谈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民族舞蹈是舞蹈课程体系当中的一项基础课,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舞蹈艺术形式。对民族舞蹈的教学,不能只把关注点放在形体舞态的教学指导上,还需要深层次挖掘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真正让舞蹈教育回归本真,优化学生的文化以及艺术体验。随着艺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时代的民族舞蹈教学必须打破局限,加大创新力度,引入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同时注意将文化教育和民族舞蹈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对民族舞蹈进行传承与发扬,让学生在舞蹈表演上获得更加优秀的表现,彰显舞蹈作品的灵魂与内在精神。

【关键词】 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

民族舞蹈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舞蹈艺术,涉及到传统舞、现代土风舞等多个不同的舞蹈类别。它将富有生活气息以及本土文化特色的肢体动作语言进行艺术化加工与呈现,能够彰显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新时代也应该得到传承和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舞蹈形式,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构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体系,同时也给当前的舞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了满足新时期舞蹈艺术发展以及舞蹈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民族舞蹈教学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增进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用教学创新推动民族舞蹈的教学改革和持续性进步。

一、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的内在要求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善的文化艺术体系,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民族舞蹈传承和发展需要走上一条创新之路。相应的,通过教育途径进行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扬,必须把教学创新作为重中之重,找到教学改革创新的正确道路。为确保民族舞蹈教学创新达到预期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变课程教学落后的局面。在开设民族舞蹈课程的过程中,不再只是将关注点放在舞蹈技巧教学和形体塑造上,还要重视学生的内在与主观情感,强化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教学创新的有效性。

二是提高对民族文化的渗透力度。民族舞蹈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载体,让学生学习民族舞蹈,就不能够忽视民族文化的融入与渗透。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意识,并把传统文化要素融入到民族舞蹈教学的不同环节,辅助学生理解舞蹈作品的内在情感以及文化内涵,培养高素质的舞蹈艺术人才。

三是坚定舞蹈教学改革创新的决心。当前的民族舞蹈教学往往是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有把握教学的深层目的,再加上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导致学校的民族舞蹈教学改革缺少决心,重量不重质。所以,创新民族舞蹈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坚定决心和信心,掌握民族舞蹈艺术特色,科学定制课程内容,保证创新成果。

四是重视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民族舞蹈教学既是对舞蹈艺术的传承,又是对民族文化的发扬和保护,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与组织者,必须充分发挥个人作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摆脱过去过于死板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辅助之下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展现出更好的艺术表现力。

二、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的有效方法

(一)大力创新民族舞蹈教材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动力源泉和教学根本,教材的应用效果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水平。所以,对新时代的民族舞蹈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当中,必须把教材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加大教材的创新改革力度。教材是权威机构精挑细选、同时又在教育实践当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产物,所以在教学当中备受重视。不过如今的民族舞蹈教学并没有系统性的教材,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不注意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革进行内容的更新,导致学生的知识和技巧不能与时俱进。基于当前民族舞蹈教材建设当中存在的不足,教师需要结合地域情况,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同时联系民族舞蹈的发展动态,选择相应的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合理改进,给当前的实际课程教学提供便利。考虑到民族舞蹈种类众多,不同民族的舞蹈艺术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在教材的选择和优化当中,教师需要做好分类,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吸收和总结。比如,藏族舞蹈的教学要关注扶胯等经典体态内容,维吾尔族舞蹈要特别重视支字步等内容。针对各民族的舞蹈特点设计针对性强的教材,并与日常练习相配套,这样才能够让教学更加严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二)改革民族舞蹈教学模式

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任重道远,要真正完成这项系统性的大工程,保证教育改革创新的整体质量,为新时期的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更大的助力,必须将教学模式改革作为一个重要思路,运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确保改革效果。民族舞蹈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同时也有很多抽象性理论以及难度较高的技术技巧,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路,不再只用单一的示范教学方法,而是引入其他的先进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表现平台,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当中有更加精彩的发挥。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用生动直观的方式把民族舞蹈对应的抽象民族文化及其发展概况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系统了解民族文化以及民族舞蹈的发展历程。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进行高难度教学技巧的展示,通过视频资料演示出具体的表演细节,弥补教师单一示范的不足。例如在教授蒙古族的民族舞蹈时,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之前查找与该舞蹈有关的教学资料,然后结合图片与视频等素材,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以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基础动作与特殊动作,结合动作说明蒙古舞发展历程,并通过蒙古族服装、蒙古包等环境要素的介绍,让学生多角度了解蒙古族的优秀民族文化。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支持下,顺利掌握民族舞蹈的理论以及实践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鉴赏教学,比如给学生播放经典的《红绸舞》《花鼓舞》《采茶舞》《绸舞》等作品,让学生在鉴赏学习当中提高审美水平。

(三)有效渗透民族舞蹈文化

民族舞蹈是历史文化沉淀、凝结的产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经历了人口变迁,也历经了不同时代、不同信仰的变化,所以其中包含的民族历史与风俗文化是非常丰富的,有着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民族舞蹈作品的表现方法,把各种理论和技术技巧结合起来,就不能够忽视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要让学生在文化熏陶之下,深入理解舞蹈作品背后的民族精神以及文化内涵,顺利把握舞蹈的艺术风格,给学生的舞蹈艺术学习增添更多的美感和文化价值。对此,教师在创新民族舞蹈教学时,要把民族舞蹈文化融入到教学当中,通过文化知识的补充以及研究,让学生把舞蹈动作和文化结合起来。比如在傣族舞蹈当中,大象舞和孔雀舞是非常重要的类别,而这两种舞蹈的产生和本地环境以及文化密切相关。孔雀是傣族人民心中幸福吉祥的象征,大象是五谷丰登的象征,人们通过编创孔雀舞以及大象舞,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这样的舞蹈形式也是本地独特文化的发展成果。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先为学生补充这些文化知识,最后让学生欣赏代表性的舞蹈,比如杨丽萍的《雀之灵》等,为课程教学画上圆满的句号,同时也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当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学习傣族舞蹈有关的'文化内容,然后把这些内容进行总结,思考舞蹈作品是如何融入以及表现文化的,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舞蹈实践以及舞蹈创作当中,有意识地把文化和艺术结合起来,改变学生过去单一化学习的不良方式。

(四)变革民族舞蹈考核策略

素质教育强调在课程教学以及评价环节不能够单纯关注学生的期末成绩,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每个人在考试当中的表现也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学生因为其他因素影响而没有展现出自己原本的水平,那么这样的评价结果就有失客观,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动力。只因为一次考核就确定学生的能力和层次显得非常草率,也无法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因此在民族舞蹈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把创新点放在考核模式上,注重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客观归纳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各种各样的测验与考核,到了期末阶段,则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在各个考点的表现。这样的考核方法有助于避免学生出现临阵磨枪的不良学习习惯,同时也有助于让学生纠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关注日常的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考核标准的设置上,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对技术技巧的掌握,也要评估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促使学生调整学习思路。比如在《高原红》的藏族舞蹈考核当中,教师可以把关注点放在三个部分,分别是理论知识、舞蹈表现力以及文化理解力,让学生在舞蹈演绎当中融入情感。

三、结语

舞蹈是艺术之母,民族舞蹈是各个民族文化与精神传承的有效载体,民族舞蹈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持续融合变革的过程,也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新时代的民族舞蹈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创新改革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和表现民族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为民族艺术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给我国的民族舞蹈艺术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动力。舞蹈教师需要将创新思想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了解社会对舞蹈艺术人才的要求,以便为我国的民族舞蹈艺术事业提供更多的人才。

四、参考文献

[1]林燕妮.简析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策略分析[J].黄河之声,2018,(17):61.

[2]秦滨.关于大学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思考-以“民族舞蹈”为例[J].智库时代,2019,(17):192+196.

[3]赖程程.新时期高校民族舞蹈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评《民族舞蹈教育读本》[J].高教探索,2019,(08):129.

[4]王琳霭.浅析海南高职院校舞蹈教育对保护黎、苗民族舞蹈的问题及对策[J].艺术评鉴,2019,(08):138-139.

民族团结政治论文篇二 民族团结报道研究 摘要: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历届政府都极为重视民族团结问题,把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紧密联系,视为全国工作的大局。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同时,也大力讴歌维护各族共同利益的新人新风尚,揭露和批判破坏民族团结的各种民族渗透和分裂势力的丑恶行为,并造成强大的舆论氛围,推动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民族团结的报道受到了一贯重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团结的内涵日益丰富。针对民族团结报道进行研究,从民族团结报道中主题与框架之间以及民族意识生成两个方面分别展开,充分体现出民族团结报道对于民族意识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民族团结报道;主题与框架;民族意识;研究 中图分类号:C9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前言 我国对于民族团结意识的关注最早开始于20世纪末,之后民族团结理论一度成为了研究的 热点 问题而持续至今。关注的角度也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生改变。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梁启超在《中国历史上的民族问题之研究》中提出的“何为民族团结意识?谓对他而自觉为我”的观点,这成为了民族团结意识的定义式提问,对后续的研究开展有着重要意义。之后的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实现了祖国的统一,民族团结意识的关注角度转变为了民族团结意识的内涵与实质。之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面对复杂的内在民族团结问题以及外界的复杂因素,民族团结问题的关注角度转变成为了民族关系以及民族问题实质方面。 龚永辉认为民族意识是一种由民族团结意识而转变的精神意识,他在《关于民族识别的阐释问题―与北京一些同行的对话》[1]阐述到民族意识是社会存在的缘由,民族意识与社会之间的辩证性关系说明了民族意识是一切团体存在的前提。同样的,廖杨与覃卫国[2]进行进一步深入,他们认为民族团结意识是由一个民族形成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群体之间的特殊社会关系所构建,这种社会关系不同于个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这种社会关系建立的前提在于民族团结意识的共通性。 目前,民族团结意识的相关研究成果仅仅只是集中于一些概念与理论体系方面,对于民族意识的个案研究方面开展很少。我国民族众多,社会环境、人口比重以及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对于民族团结意识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民族团结方面也做出了更多努力。各类的新闻报刊对于民族团结方面的文化建设进行了大力的宣扬,旨在建立良好的社会舆论,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稳定发展。传播媒介可以某种程度塑造社会认知,进而影响着社会的结构和形式。然而如何通过相关的民族团结报道了建立良好的社会导向,达到激励民族团结意识生成的目的。为此,本文针对民族团结报道进行了如下研究。 1.民族团结报道中主题与框架的转换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的主题之一 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征之一[3]。民族团结的前提在于民族平等。有了民族之间的平等,才有民族内部的团结。其中民族团结报道只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分别为民族之间以及民族内部的团结。随着民族歧视的相关政策的废除,民族之间的平等原则得到了 实现。党和政府也使用了很多手段进行民族偏见以及不信任观念的消除工作导致了各族之间的团结意识基本形成。为了使得民族团结得到巩固,相关的民族领袖进行了民族团结的言辞。毛泽东反复强调:“比寻深刻批评我们党内在很多党员和干部存在着的眼中的大汉族主义思想,即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民族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反动思想。”“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但是,那一般地不是重点。”“无论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而“问题的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这些言论大大的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团结生产。 民族团结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关系着当和国家的兴衰与存亡。毛泽东曾经说过:“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通过目前的民族团结形式看来,毛主席的话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四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的[4]。民族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民族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保障,民族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就为民族团结互助创造了条件,民族团结互助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必然产物,而民族和谐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的结果。民族团结互助的发展,必然会进一步巩固民族平等,逐步消灭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民族团结报道的主题与框架之间的转换 新闻框架理论 新闻框架理论[5-6]是新闻传播学者受到霍夫曼的社会框架理论启发,引入到新闻传播领域。框架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条和框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成再现的标记,也就是人们对事件的主观解释和思考结构。作为社会真实再现主要 渠道 的媒体,通过报道新闻来建构一个主观环境,以达到其预先指向的目标。所以新闻框架就是新闻工作者使用语言或 其它 符号再现社会真实的过程。新闻框架是媒体对社会事件所建立的思想结构,即对事件定性。它具有“选择与凸显事物”的作用。一般而言,框架具有三层内在结构:高层对事件的主题(事件及事件所表达的意义)进行界定;中层对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历史过程、结果影响进行归因、评估;低层运用语言和其他符号对事物 作文 本性的表达。 民族团结报道中框架理论的应用 高层:民族团结报道中民族团结的高度。 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团结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相关的社会主义团结报道,使得社会公众与政府媒体之间形成一座思想的长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实践,同时大力谱写民族团结的赞歌,促进民族大爱在公众之间得到弘扬与发展,到达民族凝聚力生产的目的,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 中层:民族团结为中心思想,深度报道,整个多元信息。 对于民族团结的 相关报道 中,民族团结始终作为了相关报道的核心予以贯穿,通过合理有序的多元信息进行互动,既体现出民族团结意识的大众化需求,同时通过相关的信息传播方式,从不同方面对于民族团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报道,使得信息的接收群体可以通过不同侧面与不同层次对于民族团结的相关报道有着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促进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中民族团结意识的生成。与高层的民族报道形式不同的是,中层报道更注重的是对于多元化信息的框架建立,并进行了相关主题的转变。实现了单一的报道主题向报道框架的转变。 低层:从小见大,社会主义人文关怀形式报道民族团结 媒体为了获得相关公众的信任与认可,就需要站在相关公众的意识下进行民族团结的报道,这样才可以最好获得公众共鸣心理的产生,促进社会主义民族团结报道意识的生成。平常人与平常事才是社会公众最多接触的,日常生活中的民族团结与和睦便成为了民族团结报道的主要理念。任何简单的人和事上升到一种民族团结的角度与高度,对于相关报道主题以及得到了彻底的更换。诸如抢救异族病人、异族同事之间相互关心与相互帮助的小事,报道中可谓屡见不鲜,然而这种小事之中一旦有着民族团结问题的涉及,那么就可以被纳入民族团结的报道之中,变为了一种政治的框架形式。民族身份也显然会成为报刊媒体所报道的重点而被设置在标题之中进行强调,如此方式的民族团结报道方式逐渐的变成一种习惯性报道方式而随处可见。 2.民族团结报道中民族意识的剖析 民族团结作为一种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其本质与一般的社会关系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社会交往导致了民族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因此从某种社会关系上来讲,不同民族之间生活中相互帮助的琐事就成为了民族团结报道的主要形式。因此导致了很多的新闻报道的民族典型问题对于民族团结进行肆意的贩卖用以引导 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其实所报道的只是不同民族之间的一般社会关系。 民族团结的相关宣传模式中,异族人们受到了不同民族的救助之类的新闻较为常见。然而相关的事件是否真的能够体现出的是一种民族意识,没有人去考虑。相关的新闻工作者也表示,对于一些好人好事的行为动机绝不是因为对象的民族种族不同。由此可见,相关的简单的社会报道纳入“民族团结”的大帽子显然不合适。一些简单事情的发生原因在于自身处境下即刻意识,并非对于民族意识的深刻认识。 相关新闻对于简单社会关系的民族意识化解读与报道,是否真的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族团结意识的生成。导致了新闻的相关报道方式逐渐发生着改变,同族之间的典型 事迹 由于没有“民族团结”意向的挖掘特点,贴不上“民族团结”的大标签,因此宣传的力度显得小很多。那么这种标签式的“民族团结”报道的效果如何呢。 民族团结的制度化报道方式,不仅会觉得社会上对于一些反常事件的好奇,慢慢的读者的注意力依然会从相关的民族团结之中回归到生活的实际之中,平常人与平常事才是日常生活的主题。这使得相关的民族团结报道仅仅只是一个 口号 ,正常的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都不是民族团结问题的实质。 相关的民族团结意识报道逐渐泛滥之后,不仅使得相关的公众有了阅读的疲劳感,同时也得到了相关新闻工作者的思考,逐渐的相关报道走回了正轨,然而一种高歌式的民族团结宣传又没有新意,使得相关新闻工作者对于这一报道问题更加头疼。 目前,社会主义民族团结报道形式似乎都已经超出了民族团结意识的初衷,而刻意去突出民族团结表现形式的新颖性与差异性,偏离了民族团结报道的原有理念。声泪俱下的民族团结意识报道中体现出的是一种对于民族团结问题认识的偏差。 3.结束语 民族团结的主题在于促进我国各族民族的团结相处,促进各族人民的相亲相爱以及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然而对于社会主义的民族团结的报道逐渐变得制度化,通过一些异族之间的简单的社会关系进行深入民族团结意识之中,这是对于社会主义民族团结概念的一种误解与认识偏差。民族意识的生成是民族之间社会关系的结果,而非个人关系所致。因此相关的民族团结 报告 因回归民族团结的主题,回归原有主线。 参考文献 [1]龚永辉:关于民族识别的阐释问题―与北京一些同行的对话,《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2]廖杨、覃卫国:关于族群关系、民族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3期 [3]王万盈:论我国的民族意识研究,《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4期 [4]白润生编著:《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 [5]艾则孜・阿布杜热依木 报纸要跟上传播时代发展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维文版“新疆日报”新闻报道发展状况分析,《新疆 财经 大学学报》 2009年02期

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论文

浅谈教育科学研究在新课程改革中和作用论文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为了适应科技化、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发展,各个国家在竞相展开各个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的人才的竞争;哪个国家能够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占居主导地位,将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教育能否培养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只有应用科学研究方法理论作依据,才能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培养出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基础教育的改革也不例外,在新课程改革实验开展几年的过程中有许多可喜的收获和经验;也有一些有待探索、讨论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用所学的科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科学地总结自己和优秀教师的教育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并从理论上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改革的动力,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学科学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知活动。”在此概念的基础上,可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涵义概括如下:它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它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行为规则。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1.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

教育必须变革,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各个方面都要相应的变革,一靠政策、二靠教育科学研究指导。教育科学研究,作为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这一功能集中表现在: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观念转变,从而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前提条件。所谓教育观念,指按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反映一定社会群体的意见,对教育功能、教育对象、教育结构、过程及发展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正确、先进的教育观念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发挥着导向、调控的功能;而保守、落后的教育观却严重阻碍改革的顺利进行。面对21世纪我国现代化教育体制的构建,首先必须有对传统教育中不合理因素的批判以及突破和超越的意识;而观念的转变,只能通过参与教育科学研究逐步实现。正是通过近年来的教育科学研究使人们逐渐确立了新的教育观,这就是:强调以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强调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发展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2.为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手段,不仅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依据。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涉及学校教学、德育、管理以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教育等方方面面。比如,关于我国近十年来区域性教育发展战略的研究,针对中国地域辽阔,东部、中部、西部的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极不平衡的特点,如何构建合理的教育结构,学制、课程、教材教法应做什么样的改革来适应不同地区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又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微观研究,如何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问题。通过教育科研,探索教育规律,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再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掌握,从而在教育科学中发挥出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为适应21世纪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尽快造就一代未来教育的改革家,他们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实际动手能力,有强烈的改革意识,是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开拓型人才。科学研究就是培养这样人才的途径。科研的过程是教师重新学习的过程,是使教师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改善并趋向合理的过程。近年来,正是通过科学研究,我国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勇于探索,总结经验,认识、学习和运用教育规律,提高了教育质量。

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现状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包括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着眼于新时代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培养符合新世纪需要的有用人才。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悄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逐渐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学习的同伴;教材逐渐蜕去了“圣经”的外衣,成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和教材资源的组成;课堂也从教室扩展到校园、社会和学生生活的空间,紧紧根植于社会现实与学生生活实际;课堂教学从刻板、僵化、单一的传统模式与程序,逐渐走向民主、开放和富于个性的探索与创新,变得越来越鲜活和富有生命的活力。 新课程改革出现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标准、课程管理等六个方面:一是改革了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要改革课程结构,以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具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是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是改革课程评价标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的功能;六是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此次改地通过在一些地区的实验已取得可喜成绩。

三、用教育科研为指导,解决新课改中的问题,全面推进课改

1.课改中的问题及教师面对的挑战。

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新课程教学的精神内核,已基本获得广大教师的认同与理解,但新的困惑和问题逐渐浮现:学生“自主”带给教师更多的是“轻松”还是“挑战”?面对学生“自主”后序充满挑战性、开放性的多样化思维,教师如何引领?“讨论”就是“合作”吗?怎样创设并促进学生的有效“合作学习”?“动手做”就是“探究”吗?如何解决动手“探究”与有限的“40分钟”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解决课改与“应试”的矛盾。如何解决课改与“管理”的矛盾。如何解决课改的热情与时间缺少的矛盾。等等。无疑,新课改对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知识结构不能只具备局部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跨学科的知识;教学能力也应能驾驭多种教学方式,形成自己的风格,这对教师无疑是一大挑战。课改的进行,课堂气氛活跃了,孩子们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不须“先举手后发言”,教室里一片“热闹”,不能保证大家在一起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怎样组织才能既吸引所有学生,又做到活而不乱?因赏识,对犯错误的学生能不能给予惩罚(不是体罚)?课改后形成了良好的过程性评价、多元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孩子们的积极性提高了,老师的动力空前高涨,但期末考试却影响着学生和老师。考试的评价学生的'一种方式(不是唯一方式),在现行机制下,高考、中考没有改革,考试就不可能取消,该注重过程还是结果?同时对老师的教学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才合理?面对以上种种问题,教师该如何应对?

首先,在课改中,教师应转变角色,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其次,面对新课程,教师间要紧密地合作,每位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如果原来形容“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则现在应比喻成“教师要有常流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同时,教师还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再次,面对新课程,教师需要新的技能,即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整合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能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最后,面对新课程,教师的教学策略应发生变化,由重知识的传授向重学生的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2.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应对挑战。

改革就是对旧观念的改革,对新观念的确立,而改革的往往是我们熟悉的东西。作为教师就是要改掉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所以教学改革是课改革的一场攻坚战,要求每位教师紧密结合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积极开展教育科研,科研课题要产生于课程改革实践,教育科研成果为课程改革实践服务;通过实验,让教师、教研人员和基础教育研究的专家,围绕新课程实施中是教学问题、评价等问题,发挥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优势,集中力量,寻找对策,协同攻关。

为迎接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应大力开展学校教育科研。教师应积极参加学校教育科研,教师参与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只有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进行研究,才能够了解自己在课堂上做了什么,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有什么影响。同样,教师只有通过对自己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探询,才有可能理解学生到底在做什么,想什么,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这些学习对他们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新课程改革即将全面展开,我们应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观念转变,在教师中掀起教育科研的热潮,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关键词:教育管理;创新;整合思想;机制21世纪初期,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学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制度,深化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不仅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教学管理观念人类进入21世纪,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学使命的内涵更为丰富。大学不仅应履行启迪智慧,探索真理,发展科学,传递文化,服务社会的职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实现着造就人才、塑造人类的伟大使命,而且更强调教育功能与学术功能的完美结合,更强调探索真理与传承文明的高度统一,更强调社会的责任。因此,大学不应只是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而应主动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与此相适应,大学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过程,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这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发动机”。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总是以管理思想的变革为先导,用教育管理的改革来统筹和引导。我校坚持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的先导地位,定期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并形成制度化,以始终保持教育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1997年初,学校结合“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实施,开展了以提高质量意识和加强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以此为契机,学校整体组装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深化教学改革,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教学成果.进入新世纪,学校审时度势,把“十五”计划第一年定为“教育质量年”,于2001年初开展以“发展、创新、质量”为主题的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确立了“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新理念,研究制订了“十五”事业发展规划。这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为推进“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学校事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提供了有效的思想武器,形成了良好的改革舆论氛围和机制。2003年初,学校提出以创建教学工作优秀学校为契机,举办发展与改革论坛,深入思考学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等重大问题上的定位,深入思考学校人才培养方向和战略举措,掀起了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通过研究与探讨,我们认识到,教育管理观念的更新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先导,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大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就会出现无序的管理、盲目的管理、低效的管理甚至僵死的管理,就难以形成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局面。高等教育管理的过程就是整体设计,分布实施,统一认识,营造氛围,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将教育研究与办学实践有效结合起来的过程。因此,现代教育教学管理不仅应努力践行学术自由、共享管理(shared governance)、责权明晰、精英选择(meritocratic choice)、定期检测、内部密切合作等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原则,而且应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题,不断更新管理思想,创新管理理念。如要强化学术管理思想,由过于强调教学管理的行政职能转变为加强教学管理的研究职能,提升教学管理的学术性。要强化开放管理思想,实行更为开放的管理方式,现代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是一个多职能、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要强化民主管理思想,在教学决策、计划、执行、控制、检查全过程中更注重民主化,实行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科学性和管理效能。应树立管理国际化观念,正确处理好管理的国际化要求与本土化特色的关系,更新质量标准,建立既符合国情、校情又能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的标准体系,按国际规则办事,同时注重发展优势,保持特色。要树立管理现代化观念,现代教育管理要具有时代特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内容,创新方法,更新手段,保持先进性。要树立可持续管理观念,致力于制定、实行公平的政策,创建具有持续性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进行持续性调整的机制,以实现管理效能整体性提高的目标。确立整合思想,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科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机制创新水平直接决定着一所高校的发展水平,科学合理而富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则会极大地强化激励的有效性。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知名大学的办学经验表明,世界名校之所以能够云集大师、精进学术、辈出英才、长盛不衰,得益于积极的制度建设和合理的机制创新,其教育教学管理更重视学术管理的职能,重视管理研究,实行严格的岗位管理和科学的量化管理等。笔者认为,新时期教育教学管理应确立整合思想。其基本内涵可表现在三个层面上:其一,将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突出解决教学工作在学校的地位、教师在学校的地位等基本问题,以教学工作推动学校的整体工作,以教学改革带动学校的综合改革,以教学管理推动学校的各项管理。其二,将教育管理作为一个系统,遵照现代管理原则,坚持系统集成思想,将研究与改革、建设、管理四者有机结合,制定公平的政策,实行持续性调整机制,达到整体性提高的目的,研究是前提,通过研究明确改革的方向,改革是动力,建设和管理要体现改革的精神,有利于推动改革,建设是基础,改革的成果要通过建设加以巩固,管理是保证,通过科学管理建立起促进改革的激励竞争机制和配套政策。其三,把教学改革作为一个系统,把教改项目和工程作为这个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依托有代表性的专业,将有关项目和工程的实施方案纳入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从整体上有机组合和再次优化,系统整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形成整体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整体推进的教学改革思路、整合的教学管理范式,以实现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与此相适应,应建立体现整合思想、开放的激励型管理机制。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必须致力于有效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体用,突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要求。其基本特点是:管理体系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管理组织从单一控制型转变成综合支持型,管理模式由刚性向弹性转变,管理方式由过程型向目标型转变,管理方法由行政化、控制为主向民主化、引导为主转变,管理手段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网络化转变。基于以上思考,我校重点在理顺管理体制,健全运行机制,特别是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上进行了尝试。1.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组织保障我校致力于完善教育教学工作决策、执行、监控和信息反馈系统,构建结构完整、环环相扣、体现整体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回路”。一是完善教学工作决策子系统:形成一个中心和一个委员会、即校长、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教务处长构成教学工作决策中心,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研究和决定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专业、课程、教材等专门委员会对教学工作起到宏观指导、决策论证、咨询作用。二是完善教学工作执行子系统:教务处(部)及其所属科室是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决策执行机构,学院是教学管理的实体,系是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教学管理的重心在学院。三是完善教学工作监控子系统:通过目标监控、人员监控、制度监控及考核评估,形成立体化的监控体系,由教学工作“末端检验或随机性检查”转为“教学全过程控制与检查”。四是完善教学工作信息反馈子系统:建立由离退休老教师、老干部为主体组成的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巡视员和督导员队伍,建立由学生信息员组成的教学信息中心和学生工作信息中心,形成校内经常性信息反馈网络;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为主的社会人才质量需求信息网,形成反馈及时准确的校外教学信息网络。在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建设中,注重发挥各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协调互动,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体现在“四个强化”:教学管理的设计、检查、监控、评估、反馈功能得以强化,学院在教学管理层面中的主体地位和实体性质得以强化,教学管理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保障和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功能得以强化,教学评价在教学管理中的激励、导向作用得以强化。2.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稳定、规范的特有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质量保证的组合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从传统的管理制度向现代化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转变,实现制度创新,真正实现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因此,必须建立严格而又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我们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对现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修订和完善,积极改革过分强调统一要求的管理模式,突出多样性特点,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近年来,我校推行了以增强学生自主性为特征的弹性学制和选择性教学机制,主要是推行选课制,有选择性地实行课堂开放,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主讲教师;通过考核方式,打破专业、年级界限,允许学生跨学科、跨年级选课;实行分层次教学,将必修课和选修课分成不同层次、不同模块提供学生选择,给予学生选择学习进程的主动权,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期限等;允许优秀学生在一年级后自主选择专业;与在汉的7所教育部属高校联合办学,实现学生跨校选课、攻读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学位、双学位,互相推荐研究生,互聘教师等。与此同时,学校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实行网上选课注册,部分试点网上考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提高教学管理现代化水平。3.完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形成良性运作机制教学工作评价体系重点是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院系教学状态评价体系及其激励机制,对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教学建设、教学效果实行全面评价,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调控。第一,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教学岗位优质优酬机制。我们注重按科学、系统、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对教学质量实行了学生、教师和领导全员评议,并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科学设置教学岗位,拉开教学岗位津贴档次,实行教学岗位的优质优酬。第二,构建学生素质综合测评体系,建立优秀学生奖励机制和学习创新激励机制。实行“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运行模式,实施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性教学机制,对学生素质实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评,对优秀学生实行奖励,对创新活动进行激励,对大学生学习创业实施有效指导。第三,构建学院级教学状态评价体系,建立教学工作奖优扶重机制。对学院级教学过程、教学建设、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管理状态采取目标管理,实行科学的、制度化的评估,教学投入向对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的方面倾斜,向计划科学、工作落实、质量优秀的学院倾斜,对教学先进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和重点支持。我校逐步完善了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包含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教学管理状态评价、教学研究与改革评价、教学基本建设评价等方面,在实践中我们注意统筹整合各类评估活动,不断“推陈出新”,加以丰富、充实、完善。如2001年我校组织开展了教学质量评价与奖励、第五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第三轮校级优质课程评估等四项评估工作,取得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教学工作上水平的良好效果。

谈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整理的谈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民族舞蹈是舞蹈课程体系当中的一项基础课,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舞蹈艺术形式。对民族舞蹈的教学,不能只把关注点放在形体舞态的教学指导上,还需要深层次挖掘民族舞蹈背后的文化,真正让舞蹈教育回归本真,优化学生的文化以及艺术体验。随着艺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时代的民族舞蹈教学必须打破局限,加大创新力度,引入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同时注意将文化教育和民族舞蹈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对民族舞蹈进行传承与发扬,让学生在舞蹈表演上获得更加优秀的表现,彰显舞蹈作品的灵魂与内在精神。

【关键词】 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

民族舞蹈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舞蹈艺术,涉及到传统舞、现代土风舞等多个不同的舞蹈类别。它将富有生活气息以及本土文化特色的肢体动作语言进行艺术化加工与呈现,能够彰显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在新时代也应该得到传承和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舞蹈形式,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构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体系,同时也给当前的舞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了满足新时期舞蹈艺术发展以及舞蹈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民族舞蹈教学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增进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用教学创新推动民族舞蹈的教学改革和持续性进步。

一、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的内在要求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善的文化艺术体系,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民族舞蹈传承和发展需要走上一条创新之路。相应的,通过教育途径进行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扬,必须把教学创新作为重中之重,找到教学改革创新的正确道路。为确保民族舞蹈教学创新达到预期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变课程教学落后的局面。在开设民族舞蹈课程的过程中,不再只是将关注点放在舞蹈技巧教学和形体塑造上,还要重视学生的内在与主观情感,强化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教学创新的有效性。

二是提高对民族文化的渗透力度。民族舞蹈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载体,让学生学习民族舞蹈,就不能够忽视民族文化的融入与渗透。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意识,并把传统文化要素融入到民族舞蹈教学的不同环节,辅助学生理解舞蹈作品的内在情感以及文化内涵,培养高素质的舞蹈艺术人才。

三是坚定舞蹈教学改革创新的决心。当前的民族舞蹈教学往往是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有把握教学的深层目的,再加上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导致学校的民族舞蹈教学改革缺少决心,重量不重质。所以,创新民族舞蹈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坚定决心和信心,掌握民族舞蹈艺术特色,科学定制课程内容,保证创新成果。

四是重视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民族舞蹈教学既是对舞蹈艺术的传承,又是对民族文化的发扬和保护,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与组织者,必须充分发挥个人作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摆脱过去过于死板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辅助之下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展现出更好的艺术表现力。

二、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创新的有效方法

(一)大力创新民族舞蹈教材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动力源泉和教学根本,教材的应用效果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水平。所以,对新时代的民族舞蹈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当中,必须把教材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加大教材的创新改革力度。教材是权威机构精挑细选、同时又在教育实践当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产物,所以在教学当中备受重视。不过如今的民族舞蹈教学并没有系统性的教材,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不注意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革进行内容的更新,导致学生的知识和技巧不能与时俱进。基于当前民族舞蹈教材建设当中存在的不足,教师需要结合地域情况,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同时联系民族舞蹈的发展动态,选择相应的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合理改进,给当前的实际课程教学提供便利。考虑到民族舞蹈种类众多,不同民族的舞蹈艺术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在教材的选择和优化当中,教师需要做好分类,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吸收和总结。比如,藏族舞蹈的教学要关注扶胯等经典体态内容,维吾尔族舞蹈要特别重视支字步等内容。针对各民族的舞蹈特点设计针对性强的教材,并与日常练习相配套,这样才能够让教学更加严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二)改革民族舞蹈教学模式

新时代民族舞蹈教学任重道远,要真正完成这项系统性的大工程,保证教育改革创新的整体质量,为新时期的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更大的助力,必须将教学模式改革作为一个重要思路,运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确保改革效果。民族舞蹈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同时也有很多抽象性理论以及难度较高的技术技巧,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路,不再只用单一的示范教学方法,而是引入其他的先进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表现平台,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当中有更加精彩的发挥。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用生动直观的方式把民族舞蹈对应的抽象民族文化及其发展概况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系统了解民族文化以及民族舞蹈的发展历程。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进行高难度教学技巧的展示,通过视频资料演示出具体的表演细节,弥补教师单一示范的不足。例如在教授蒙古族的民族舞蹈时,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之前查找与该舞蹈有关的教学资料,然后结合图片与视频等素材,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以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基础动作与特殊动作,结合动作说明蒙古舞发展历程,并通过蒙古族服装、蒙古包等环境要素的介绍,让学生多角度了解蒙古族的优秀民族文化。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支持下,顺利掌握民族舞蹈的理论以及实践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展鉴赏教学,比如给学生播放经典的《红绸舞》《花鼓舞》《采茶舞》《绸舞》等作品,让学生在鉴赏学习当中提高审美水平。

(三)有效渗透民族舞蹈文化

民族舞蹈是历史文化沉淀、凝结的产物,在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经历了人口变迁,也历经了不同时代、不同信仰的变化,所以其中包含的民族历史与风俗文化是非常丰富的,有着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民族舞蹈作品的表现方法,把各种理论和技术技巧结合起来,就不能够忽视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要让学生在文化熏陶之下,深入理解舞蹈作品背后的民族精神以及文化内涵,顺利把握舞蹈的艺术风格,给学生的舞蹈艺术学习增添更多的美感和文化价值。对此,教师在创新民族舞蹈教学时,要把民族舞蹈文化融入到教学当中,通过文化知识的补充以及研究,让学生把舞蹈动作和文化结合起来。比如在傣族舞蹈当中,大象舞和孔雀舞是非常重要的类别,而这两种舞蹈的产生和本地环境以及文化密切相关。孔雀是傣族人民心中幸福吉祥的象征,大象是五谷丰登的象征,人们通过编创孔雀舞以及大象舞,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这样的舞蹈形式也是本地独特文化的发展成果。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先为学生补充这些文化知识,最后让学生欣赏代表性的舞蹈,比如杨丽萍的《雀之灵》等,为课程教学画上圆满的句号,同时也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当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学习傣族舞蹈有关的'文化内容,然后把这些内容进行总结,思考舞蹈作品是如何融入以及表现文化的,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舞蹈实践以及舞蹈创作当中,有意识地把文化和艺术结合起来,改变学生过去单一化学习的不良方式。

(四)变革民族舞蹈考核策略

素质教育强调在课程教学以及评价环节不能够单纯关注学生的期末成绩,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每个人在考试当中的表现也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学生因为其他因素影响而没有展现出自己原本的水平,那么这样的评价结果就有失客观,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动力。只因为一次考核就确定学生的能力和层次显得非常草率,也无法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因此在民族舞蹈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把创新点放在考核模式上,注重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客观归纳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各种各样的测验与考核,到了期末阶段,则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在各个考点的表现。这样的考核方法有助于避免学生出现临阵磨枪的不良学习习惯,同时也有助于让学生纠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关注日常的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考核标准的设置上,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对技术技巧的掌握,也要评估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促使学生调整学习思路。比如在《高原红》的藏族舞蹈考核当中,教师可以把关注点放在三个部分,分别是理论知识、舞蹈表现力以及文化理解力,让学生在舞蹈演绎当中融入情感。

三、结语

舞蹈是艺术之母,民族舞蹈是各个民族文化与精神传承的有效载体,民族舞蹈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持续融合变革的过程,也会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新时代的民族舞蹈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创新改革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和表现民族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为民族艺术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给我国的民族舞蹈艺术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动力。舞蹈教师需要将创新思想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了解社会对舞蹈艺术人才的要求,以便为我国的民族舞蹈艺术事业提供更多的人才。

四、参考文献

[1]林燕妮.简析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策略分析[J].黄河之声,2018,(17):61.

[2]秦滨.关于大学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思考-以“民族舞蹈”为例[J].智库时代,2019,(17):192+196.

[3]赖程程.新时期高校民族舞蹈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评《民族舞蹈教育读本》[J].高教探索,2019,(08):129.

[4]王琳霭.浅析海南高职院校舞蹈教育对保护黎、苗民族舞蹈的问题及对策[J].艺术评鉴,2019,(08):138-139.

民族创新精神研究论文

民族精神祖国统一之类的热门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

(一)主题的写法[2]毕业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因为涉及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在一本硕士学位论文中完全研究透彻。通常,硕士学位论文应针对某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二)题目的写法毕业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忌笼统。由于别人要通过你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检索你的论文,所以用语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结论,因此,我们的论文题目不仅应告诉读者这本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更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三)摘要的写法毕业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会根据摘要检索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摘要应包括:对问题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内容。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四)引言的写法一篇毕业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五)结论的写法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当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之际,回首我们的民族走过的五千年漫漫岁月,展望中国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华精神的伟大力量,它是推动我们民族发展和复兴的强大驱动力。 没有这一强大的驱动力,中华民族不可能在过去五千年的岁月中生生不息,作为人类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没有这一强大的驱动力,中华民族不可能在其发展的进程中繁衍兴盛,融会众多民族,并且形成和维系了团结统一的趋势。这一大趋势穿越数千年时空历久而弥坚。没有这一强大的驱动力,中华民族不可能在20世纪后期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压力与日俱增,民族的生存和命运又一次面临挑战之际,掀起改革开放大潮,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开辟民族复兴的新纪元。 中华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骨,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会。它包含自强精神、仁爱精神、勤奋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气节精神、革命精神、改革精神和开放精神十个主要方面。进一步建设和弘扬中华精神,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需要。 中华精神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会 中华精神融会古今,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整合。如上所述,一部中华民族从远古至今的发展史证明了它的强大生命力。自强精神是一种具有强势张力的进取精神和斗争精神。中国古代哲人通过观测宇宙的变动不居,提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自强,包含民族的自强和个人的自强两个层面。不畏艰难困苦,不屈服于任何压迫者,是中华民族的本色精神。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地与生存环境抗争,与内外邪恶势力抗争的历史。自强不息,不仅是指在常境和顺境中的奋斗,更是指在困境和逆境中的奋斗。历代俊彦豪杰追寻"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怀激情,力行"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坚忍精神。自古以来,身处逆境而奋发有为的范例不胜枚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受腐刑之辱,仍发愤作《史记》,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成大业。其精神皆垂范后世。 仁爱精神源远流长,是我们的人民亲和共处所依凭的准则。千百年来,经过世代哲人先贤的琢磨锤炼,激浊扬清,仁爱思想升华凝聚,成为中华民族构建伦理道德大厦的基准和标尺,并广为人民所认同。仁爱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易经中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重君子之德,即是强调一种"仁"的精神。《尚书》中说"有容,德乃大",也体现了仁爱宽容的精神。什么是"仁"?"仁"就是爱人,与人友好相亲。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张问仁。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诸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忠恕之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所提倡的仁爱精神则达到了极致。墨家主张"兼爱",推崇一种"天下之人皆相爱"的和谐境界,此即"强不执弱,众不却寡,富不欺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孟子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为仁义礼智之端,是对仁爱精神更具深义的阐发。概而言之,仁爱精神涵盖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十个方面。这样的仁爱精神熏陶、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勤奋精神是我们的民族得以安身立命,创造财富和探索未知的巨大力量。勤奋,是我们民族历来推重的美德之一。我们民族的传统认为,勤奋包括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和勤于劳作。手不释卷,孜孜不倦,谓之勤学;霄衣旰食,励精图治,谓之勤政;胼手胝足,持业不辍,谓之勤劳。勤奋,包含勤勉与奋发有为两个相互依存的因素。有志于奋发有为方能勤勉,非勤勉不能有所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业精于勤,荒于嬉"。"书山有路勤为俓,学海无涯苦作舟"。这许多广为流传的古训俗谚,体现了我们民族所崇尚的勤奋精神。自古以来,以勤奋精神立学、立言、立德和立业者恒河沙数。悬梁刺股,苇编三绝,愚公移山,等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佳话传说。正是这样的勤奋精神,激励着我们的民族世世代代奋斗不息。探索精神是中华文明发展昌盛的强力推进器。中国历代的哲人智士都把探索未知作为人生的重要目的。这一探索指向宇宙法则和价值标准两个方面,即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和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强调通过格物致知以追求真理和追寻价值。格物致知被认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因而,这样的探索被赋予崇高的意义。故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屈原不畏"路漫漫",而"上下求索",虽九死不悔。此外,这样的探索,不仅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包含了在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方面的探索。因此,在中国的历史上不仅是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研究包罗宏富,邃密精深,流派纷呈,产生了灿若群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而且在自然科学方面也创造了许多杰出的成就,在世界上引领风骚数千年。在文化艺术方面的累累硕果,更是风采卓异,璀灿多姿,是世界文明中的瑰宝。 创新精神是中华文明得以不断发展的巨大动力。中华民族是富于智能和创造力的民族。中华文明的发展正是与五千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各方面与时俱进的推陈出新或发明创造相伴随。以科学技术为例,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世界著名的中国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博士指导下所着《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一书中指出,当代世界的基本发明和创造,可能有半数以上来源于中国的古老文明。他列举了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除了"四大发明",在现代农业、现代航运、现代石油工业、现代气象观测、毒气、枪炮、降落伞、载人飞行、白兰地、威士忌、蒸汽机的核心设计,几乎都源于中国的发明。李约瑟博士认为,"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水平"。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举世公认。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僵化和由此导致的国势衰弱,这样的创新精神受到束缚和压抑。新中国的建立为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的发展开辟了天地,但是长期存在的左倾指导思想的错误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这种发展的巨大潜力。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大解放和生产力大解放,是中国人民得以充份发挥智能和创造力的美好春天。二十二年来中国在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各方面的创新发展如同熔岩喷发,不可遏止,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业绩,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创造力和创新力。 气节精神是天地间的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气者,乃正气、骨气;节者,为节义、节操。中国传统精神认为,人的生命包含着价值因素,是生命价值的载体。生命,只有承担了道义,才是可贵的。因此,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都以气节操守为立身之本。王夫之提出:"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就是这种精神的凝聚。孟子万世传颂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中华气节操守精神的经典标尺。文天祥以生命实践了自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树立了气节精神的丰碑。五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涌现了许多具有这样高风亮节的仁人志士。他们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民鞠躬尽瘁,或刚正不阿冒死请命,或毁家纾难精忠报国,或血战沙场马革裹尸,或临危不惧舍身取义。他们的浩然正气,彪炳史册,光照千秋。正是这样的国魂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征服千难万险,越过漫漫历史长河走到今天。 爱国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坎坷多艰,在不断融会众多民族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爱国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无尽源泉,是维护和保卫国家民族利益的永恒动力。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祖国荣誉重于一切,爱国就是要卫国和兴国。千百年来,无数爱国志士的嘉行懿德广为人民所传颂。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秋瑾"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报祖国"。孙中山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以炽热的爱国激情"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邓公年七十四,壮心不已,掀动矌古未有的改革大潮,二十年间打造出一个富强的中国,正是因为他所说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样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中华民族根深叶茂,能够抵御任何狂风暴雨。革命精神是我们的民族外抗强暴,内拒奸恶的利剑。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为着追求自由和幸福,追寻光明和进步,为着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从不畏惧,绝不屈服。在上古和中古时期,一次次反抗压迫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统治者,迫使他们做出调整政策的让步或是导致改朝换代,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改革精神在中国有久远的传统。《周易》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反对因循守旧,泥古不化。为着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促进国家的强盛,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殚精竭虑,不畏艰难,不顾身家性命力促变法改革者。战国时期有商鞅变法。商鞅主张"便国不必法古,利民不循其礼"。韩非力倡变革思想。他认为"世异必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之为备"。西汉时有晁错之变法。北宋有王安石变法。王安石认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明代又有张居正变法。近代的"戊戌变法"更为世人所熟知。他们或是力主改革土地所有制,废止世袭特权,巩固封建统治;或是建言削蕃,加强中央集权;或是改革税制以缓解社会矛盾;或是变法以求富国强兵。无论成败,他们的努力顺应历史潮流,体现了时代精神。他们的思想或主张在当时或是后来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实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当代中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总体目标的改革,更是一场以空前未有的规模和深度在中华大地上进行的除旧布新的伟大创举。仅仅二十余年,中国面貌一新,走上富强之路。改革精神在神州大地从来没有这样深入人心并展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开放精神在中国经历了由重在政治交往的开放,到以有限地引入西学为目的开放,再到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发展过程。《尚书》中提出的"协和万邦"的开放思想指向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对异族异域的融会。孔子"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也是一种政治交往。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汉唐以来,由于中国的强盛,统治者以中央王朝自居,因而其外交策略多有俯视世界的意味。例如,汉初陆贾提出将"宽博浩大,恢廓密微,附远宁近,怀来万邦"作为汉王朝的外交指导思想。此外,由于中国在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也使得中国难以认识到向外国学习和与外国的经济交往的意义。"丝绸之路的形成虽然对于沟通中西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意义,它对于中国对外交往的历史发展的影响只是局部性和阶段性的。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则更是以宣示国威为其宗旨。直到近代,在列强倚仗坚船利炮欺凌的压力之下,国人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落伍。从而有冯桂芬提出"学西方,谋自强","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魏源提出开眼看世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后有"中体西用"之倡和洋务运动之兴。中国旨在接纳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的开放意识逐渐觉醒。本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和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迟滞状态的紧迫性使以开放求发展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邓小平以求实精神所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全面开放。在新的历史时期,开放精神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并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大变迁

中国为什么要强调自主创新?主要由这样两个严峻的事实决定着的:即中国难以持续地和长久地以有形的实物资源交换发达国家无形的知识和技术资源。第二,在有形与无形产品的交换过程中,无形产品的利润率大大高于有形产品。中国如果长期处在有形产品的生产阶段,便在国际分工中只能获得微薄的利润,国民财富便很难有实质性地增加。大家知道,中国目前已经被国际分工分配到一个初级工业品制造加工的生产地位,这种国家主要是给国际市场提供资源类和简单的机械加工类产品。在与外国的贸易交往中,这类国家往往需要付出大量有形的实物资源来换取发达国家的知识和技术产品。而物质产品往往需要消耗本国实实在在的物质资源以及生态环境。如果中国长期陷入这样一种国际分工角色,那么本国的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很快便会消耗殆尽。最终世界将出现这样一种局面:以知识换实物的发达国家将生活在清山绿水的环境中,而以实物换知识的国家最终将出现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发展难以持续。这种国际分工目前已经达到何种程度?看看航空业就清楚了,整个中国民航使用的全是外国飞机,一个行业被外部产品所垄断。这种国际分工还在继续进行,如果中国不改变发展战略,过不了多久,很多领域都可能出现严重的分化。因此,中国不能盲目地夸大国际分工的好处,任何一种制度和原理都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国际分工也是如此,既有优点,也有弊端。一旦某些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被国际分工定格到一个工业制造加工的位置,那么这个国家将长久地从事简单的生产制造工作,既不能从国家贸易交换中获得高利润,也会因资源透支而导致不可持续发展。当前的国际分工对中国已经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举一个数字便可以看出,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目前都已达到10万亿美元以上的程度,但是,美国的年钢铁生产量从来没有超过亿吨。而我们国家,目前的GDP以美元计算仅仅只有万亿美元,而每年消耗的钢铁量已经超过了3亿吨,至于煤炭、水泥、木材、铜、铝等有色金属的消耗量都已达到占世界总消耗量1/3的程度。所以,中国今天的经济模型是一个大量消耗基础能源、实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模型。这种发展模式看来在短期内发展速度很快,但从长远看,不仅难以为继,并且隐藏着较大的危机。二、中国是人口大国,应尽量以本国的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换取外国的自然资源中国走上了这么一条道路,反思起来主要是与追求快速增长的发展思路有关。为了快速致富,为了追求以GDP为标志的政绩,不少地方政府都采取了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方法。但是,中国在国际上拿得出手的可以交换的东西只有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于是,快速发展便成了快速的掠夺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并且,我们国家的资源和环境是有限的。今天消耗得越多,明天便会越快地出现资源枯竭和能源危机。特别是,一种国际分工一旦形成,便可能使社会生活和劳动分工出现一定的固化现象,中国人便会习惯地长久地从事简单的加工制造生产,知识生产便会成为发达国家的专利。这对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培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中国成了物质产品的主要生产国,而不是人力资源的生产国。目前,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主要的财富资源。发达国家的财富量主要以人力资源为标志。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人力资源不得不靠出口实物资源来交换知识产品。如果发展中国家长期被固化在物质生产的分工领域,那么,这个国家的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将长期呈现薄弱现象。因此,改变被西方经济学国际分工理论定格的命运已经实实在在地摆在中国人面前。中国应尽量快速转换目前的这种发展模式和贸易模式,尽快地从以廉价劳动力贸易为主转换成一定程度的用知识和技术换取外部的实物资源。三、中国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需要哪些方面来配合?我国政府提出自主创新这一发展口号具有深远和重要的意义,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和理解。1,自主创新的人文内涵。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首先需要有一套自主的人文体系来加以保障。如果一个国家在思想和精神上偏离了自主的意识,那将会出现盲目崇拜和空虚迷茫的社会现象。中国社会由于前些年极左思潮的耽误,的确与世界先进拉开了很大距离。在贫困落后的局面当中,整个社会一度失去了自尊和自主,这一阶段中国的表现就是拿来主义。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仅靠拿来主义是不够的。在今后这一历史阶段,中国要纠正早期一些盲目和迷信,端正心态和认识。例如,有人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全靠对外开放,全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这是中国付出了多大的物质代价才换来的!国外的技术、知识和资本到中国来决不是无偿做奉献的,是中国靠出口了排山倒海般的实物资源才换回来的。在这20多年里,中国的实物资源遭到了巨大的消耗,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整个经济成就是建立在巨大的资源和环境成本之上的。如果仅看到了西方技术和资本的作用,忘记了本国资源的消耗,那就把功劳记错地方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要鉴别西方哪些是好的东西,哪些是有付作用的,不能全盘照搬,从精神面貌上要有一种民族精神,不服输的精神。即使是落后,也不能丢掉人格尊严,也不能忘记表现自己的特色。说到底,自主精神表现的是人民的一种精神面貌,是在发达国家面前做技术和知识的亡国奴,一味地崇洋媚外?还是发奋图强,搞出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产品,最终追上世界先进?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有个性的民族。这个个性就尊严。如果今天在强调自主创新的时候,不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便使自主创新缺少了一种精神的因素。2,自主创新的实质是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因此,中国要制定一个自主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发展过程中,当自己的力量不够时,可以尽量借助外部的力量。但这种借助是有限度的,不能走到完全依赖全部力量的地步。不能走极端,不能从当年完全的独立自主闭关锁国,一下子走到完全依赖的程度。今天的中国,政府和企业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何借助外力?招商引资要达到什么程度?出卖产权要出卖到什么程度?外资参与要参与到什么程度?说到底,全球化要化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都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新问题,我们要有远见,不要等到发现问题了再去纠正。的确,从发展程度上看,中国今天与发达国家还拉着较大的差距。在知识、技术、资金和经验方面,仍然处在一个饥渴的状态,中国仍然需要加速与外部实现融合。但在这一场融合过程中,要防止失掉了自我,最后受控和受制于人。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其实质是一场发达国家的财富兼并收购过程,中国今天要搞明白:要以一种什么状态生活和生存?是在外人主宰下生活,还是独立自主的生产和生活?因此,自主创新的实质是将发展落在什么谁的力量基础之上,是放在跨国公司的力量基础之上,还是本民族企业的力量基础之上?要分清内外力量的作用,要把握好自己的身份地位,把握好自主于开放的关系,从而制定出一个立足于自我的自主发展方针。3,自主创新的思想制度保障----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企业联合合作、公有制和私有制,目前,中国的宇宙飞船可以上天,但飞机却上不天,汽车70%的品牌是外国品牌。这种现象不能不反映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发展道路出现的问题。要想自主创新,首先要有制度和思想方面的保障,还要有组织的保障。那么,自主创新的制度保障是什么?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这个国家的经济业态应该是什么样子?先来谈组织保障。要搞自主创新,必须创造条件,象神舟太空飞船这样的大项目,必须要靠大的组织单位来进行。象汽车和芯片一类产品也需要一定的组织规模。因此,中国的今后还要发挥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作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要有集体主义精神和思想,必须要有团结协作和合作的思想。当然,在发挥组织的作用的同时,还要发挥和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发挥小型企业和个人的作用。小的产品和个人可以力所能及的产品,可以放手发扬个人的研发精神,通过大批个体私营企业去创新发展。但对待那些大的科技攻关,要依靠大企业和国家的力量来集体攻关。这些年里,我们社会有一股不太正确的倾向,那就是过分渲染国有企业失败论,过度夸大私有化的作用。有些人对国有企业总是存在一些偏见。其实国有企业有它的优点,只不过中国的国有企业正面临着一场新生,只要在管理方法和思想观念等方面转换过来,改掉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些弊病,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就可以发挥出它的活力和生命力。总之,中国要按自己的国情办事,要适当地发扬集体主义的精神,不能从当年的极左时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下子走向极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不能从完全的公有制一下子走到彻底的私有制。没有合作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中国企业的追赶便缺乏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中国的企业要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于一身,既能让每个员工自由的创新,又能发挥出团结合作的团队力量。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要学会联合与合作。特别是中国的企业需要新的道德力量!过分自私自利不能救中国!4,自主创新与国家宏观经济的关系----适当放弃GDP至上的目标,不要过度追求增长速度,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还需要整个国家的宏观层面和宏观政策来相配合。譬如,这个国家的消费模式,是一味进口,消费外国产品,还是尽量消费本国产品?国家在对外政策上采取哪些保护性的措施?如果不适当地保护本国市场,便不利于本国自主产品的发展和成长。在这方面,如果完全敞开大门,毫无节制地引进和进口外部产品,便会将本国的研发创新和产品窒息在襁褓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已经有很多这样惨痛的经验教训了。飞机制造业就是一个例子。当然,除了在进出口方面要适当的保护本国幼稚产业政策,还要耐得住性子,控制住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步伐。凡是自主创新发展的国家,其增长速度在一定阶段都可能没有那么快,都可能不能满足某些长官的主观意志。在这个时候,如果政府一味追求速度,便可能出现过分依赖外力,对本国经济拔苗助长的现象。总起来看,自主创新这一新的发展观与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全体中国人民要耐得住性子,把握好自我,凝神静气,全神贯注地实现好这一重大的历史转变。

新时代改革开放精神研究的论文

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峻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不再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那种积贫积弱,不再是六七十年代那种贫困落后! 而今日早晨神六飞船的成功的发射升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 是改革开放,我们国家恢复了高考,培养了一大批在创新素质和能力的优秀知识分子,在老一辈科技人员的知识已经明显老化的情况下,这些中青年知识分子毅然挑起重担,承担起航空航天的开发研究的重任。是改革开放,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力更生能力,为神州飞船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是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用更加开阔的视野看世界,主动吸收世界科学技术最新成果,推动我们的航空航天事业的新发展。是改革开放,从根本上否认了“知识分子是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的错误口号,落实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为知识分子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航空航天专家才能的发挥。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树立了中国人民的自信,推动了载人航天工程重大决策的制定。 改革开放是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样,也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的根本动力! 毋须讳言,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高,人的权利和自由得不到充分尊重。对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说到底,要靠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任何走回头路的做法,都是没有出路的。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必定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成长,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做出更大贡献!

改革开放 政治小论文 1500字如下: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从100多年以前开始的。1840年以后,中国就开始了这一艰难的历程。但是,一直到1978年以前,都还只是为现代化提供某些条件和基础,而没有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则是从1978年以后开始的。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多元文化、开放社会。而中国在1978年以前的情况则与此完全相反,是计划经济、权威政治、人治国家、单一文化、封闭社会。因此向现代化的转变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先后在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逐渐地展开,从而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和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弄清楚这些变化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脉络,对于今后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如何走得更好,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这个过程是从经济生活中开始的,尤其是从经济生活的最深刻的层次即社会利益结构的大变动开始的。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以1978年为界限,前后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在许多文章中做过阐述,这里可以简单地说一说。在1978年以前的30年间,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是一种整体性的利益结构。这个利益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个体利益绝对地服从整体的利益,同时,个体之间在国家的控制与调节之下,实现平均化。而整体利益实际上是由几个大的板块构成的,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所谓利益的平均化则是在各个板块内部实现的。在这种利益结构中,国家所有制以及从属于国家所有制的集体所有制构成了人们追求利益的唯一源泉,离开了这个唯一的利益源泉,人们就会丧失一切利益,从而失去生存的条件。为了维持这个整体性的利益结构,国家运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意识形态的力量和手段对个人利益进行压制,使人们逐渐忘掉了个人利益,从而使社会处于失去动力的状态。再加上文革的破坏,便使国民经济衰落到崩溃的边缘。这便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因。因而,改革开放以后的首先也是最大的变革就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从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出现开始的: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发展起来以后,中央的政策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即允许在公有制之外的多种所有制的存在。这样便造成了利益源泉的多元化,使人们有可能摆脱公有制的束缚而到体制外去追求利益。同时,原有的对个人利益的压抑政策也开始松动了。这样,就在人们的观念上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即人们的利益意识开始觉醒。与此同时,原有的整体性的利益结构便崩解成无数个小碎片,造成了社会利益单元的个体化。也就是说,,社会利益结构从几个板块构成的整体性结构变成了原子结构。从而使个人利益问题被提上日程,使得个人利益的追求变成合理、合法的事情了。而当长期被压抑的利益意识一旦觉醒,就如洪水决堤一样产生了普遍而强烈的利益饥渴现象。人们开始如饥似渴地追求利益,而且这种追求向各个领域中迅速展开,形成一股巨大的浪潮。正是这股浪潮便给整个经济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动力。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的一切成就,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巨大而迅速的发展,都是靠这种活力和动力的支撑才取得的。这是主流的一面。

我的家乡在梧州。梧州是一座依山旁水的小山城。这个小山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小香港”! 梧州的中山路是我家乡变化最大的地方之一。中山路是我的家乡最繁华的闹市中心,无论我去上学或购物都要经过这条路。中山路两旁的商场和中山花圃热闹非凡。川流不息的车辆在道路通过。路旁枝叶茂盛的大树,使整条道路像一座绿色的长城。一盏盏明亮的路灯像一个个高大威武的卫兵一样,排着整齐的队列分别站在一棵棵大树的旁边。 我听爸爸妈妈讲,过去的中山路是一条狭窄的马路,只有双车道,冷冷清清的。行人稀少,看到最多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汽车是非常少的。马路两旁没有一间大商场,只有几层高的人民礼堂、人民艺术剧院、新华书店和几间小百货商店。到了夜晚,街道两旁稀疏的街灯发出来的灯光都非常昏暗。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山路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原来狭窄的马路变成宽阔平坦的大马路。成为了一条日夜车辆穿梭,行人往来不断的繁华商业街,成为了梧州的购物天堂。汽车哒哒的马达声和行人的欢笑声,构成了一组美妙的交响曲。看,这马路两旁的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像一个个高大无比的巨人挺立在中山路旁。原来的人民礼堂、人民艺术剧院、新华书店和小百货商店,也变成了集商住为一体的标志性建筑物国泰广场、新世纪大酒店以及恒业国泰广场。每当夜幕降临,中山路灯火辉煌,五彩缤纷的街灯,霓虹灯,争艳斗丽,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街道上的汽车一辆紧接一辆,一排紧挨一排,好似流淌着一串耀眼的珍珠,又像是一行行闪烁的星星在移动,让这幅美丽的图画更加美妙无比。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山路今天的繁华。我相信家乡的明天将会变的更加繁荣昌盛。金温江,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它就是我美丽的家乡。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涌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令许多人向往的地方。 我的家乡变化万千,其中城市道路的建设尤为显著。 在20世纪80年代,虽说那时温江已是成都的卫星城,可通往成都的路却只有一条。这条路特别窄,旁边见不到一点绿化,整个温江显得死气沉沉。那时的人们骑着自行车在公路上行走,可总是被地上的“伤疤”---- 坑坑洼洼摔了个“狗啃泥”。爸爸还说,那时候下雨天上学可不好走,虽说学校不是很远,可光一个来回就要摔上几跤。所以爸爸身上常常青一块紫一块的。那时的情况跟现在简直没法比。 90年代时,这条公路修建得跟现在随处可见的普通公路一样了。路挺宽的,绿化也有了一些。 现在跟以前相比是截然不同了,再也不见“脏乱差”。道路也宽敞多了,光是通往成省城的道路就有三条。其中,光华大道是通往成都的重要路段,看上去可气派了!这是一条又平又直的柏油马路,一共有八个车道呢!此外,路旁还有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每条道都相当宽!在道路的中间还用了绿化带隔开呢!大道两旁芳草萋萋,鲜花盛开。一棵一棵的树木“屹立”在人行道旁,树下有有绿油油的小草,五彩斑斓的小花。小花四季都有:春天,迎春花摇曳生姿;秋天,菊花聆听歌唱……现在的温江,百花齐放,初来乍到的还以为走进了一个大花园呢! 天边的彩霞化做绸缎,挥一挥,给神奇的土地披上了新的衣裳。我的家乡金温江,怎不叫人朝思暮想、千盼万望! 变化万千的金色温江,是圆梦的好地方。芳香的鲜花舒展情怀,欢腾的小河追逐向往。快乐,可以在家乡同享;歌声,可以在家乡飞扬! 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变化着的家乡---- 金温江!改革开放以来放以来,我的家乡—信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的信宜可是个美丽的城市。这里有繁华的商业街,笔直的迎宾大道,现代化的淘金湾文化广场,充满欢声笑语的体育中心,古木苍翠的玉都公园,梅岗公园,如雨后春笋般的商业住宅楼,还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令人垂涎欲滴的风味小吃……真是说也说不完。 特别是位于锦江河畔的淘金湾文化广场更代表了信宜的新面貌。当你来到这里,就好像来到了一个崭新的城市,这里有宽敞的街道,现代化的建筑,还有精美的玉石雕刻和气势磅礴的双龙戏珠。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淘金湾广场就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你看,吉祥门和十二生肖玉石雕刻边,聚满了年轻的父母和可爱的孩子,他们学走路的,玩游戏的,嬉戏打闹的,玩的可开心了;听,功德亭那边传来了悦耳的粤剧声,那是粤剧爱好者在吹拉弹唱。最吸引人的是广场中心,音乐响起,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在旁边看的也津津有味,此情此景让每一个游人都流连忘返。我特别爱这个美丽的城市,因为我是在这个城市里长大的。 我问妈妈十几年前的信宜是个什么样子的?妈妈告诉我说:"十几年前的信宜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那时候锦江河是一条狭窄、杂草丛生的小河,人们居住的是低矮、阴暗的瓦房,街道、公路尘土飞扬……茶余饭后人们没有消遣的去处,夜晚人们早早的入睡了,信宜的夜晚是一个黑暗的世界。” 信宜—粤西璀璨的明珠,我为你感到骄傲!破旧的公共汽车颠簸在崎岖的土路上,到家还有几公里的路,但公共汽车已无法前行。那时候家乡落后,没有出租车,只有步行回家,如果运气好,可以碰上三轮摩托车可以载我们一程。回家乡看奶奶要看天气,如果下雨,公共汽车只能走到离家很远的城外,步行回家也非常困难,地上的土和雨水混在一起,就像沼泽地一样,必须掂起脚尖,踩着人们垫的砖块慢慢地行走。不过家乡的天空是那么的蔚蓝,家乡的小树林是那样的翠绿,家乡的小溪是那样的清澈,家乡的空气是那样的清新,尤其是下过雨后的天空更是让人赞叹不绝。 现在的家乡修好了宽阔的柏油马路,公共汽车也换成了按有电视的空调车,公共汽车可以直接就送到了奶奶家不到一公里的新汽车站,还有了出租车服务公司,可以直接打电话预约服务。可是前几天回奶奶家时发现村子边上建了一座化工厂,奶奶说现在的人们都不用去城里打工了,可以在自己家门口打工了,可是我却发现化工厂排出的污水把清澈的溪水都变混浊了,排出的黑烟把小树的树叶都薰成了焦黄色,天空也成了灰蒙蒙的,只要化工厂开工,村子上空就黑烟迷漫空气也特别的刺鼻。 家乡的改变,使我又惊喜又害怕,人们的生活条件在一步步的改善,但大自然却在一步步的被破坏。我仿佛听到了大自然的叹息!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看到清澈的小溪,翠绿的树林,蔚蓝的天空……广西,一个山青水秀的圣地。经过发展改革开放这几十年以来,它的变化只能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就拿城市风景、建设来说吧。我们的首府南宁有着当之无愧的“绿城”之称。“桂林山水甲天下”世界无人不知晓。漓江像是化着永不融缷的妆,不断地向我们展示她的美。城市愈繁华,人们生活奔小康。我们梧州就有全国独一的“龙母庙”、鸳鸯江的柔美、骑楼城的悠久、平顶屋变大厦,这都显现出广西的历史变化。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变化。以前,每条路面都是沆沆洼洼,一到下雨天,如果稍不留意就会踩着湿泥滑倒。车一经过,溅人一身水泥。人们经济状况不好,几人挤一间小房子,没有好饭菜,生活艰苦, 时常担心吃饱问题。 现在,人们生活不艰苦,住得没那么简陋,屋子装修豪华、美观。一条条平坦宽敝的水泥路铺到你家门。人们生活快乐、幸福,不用为填饱肚子伤脑筋。 科技变化也是我们变化的见证。从黑白电视机到如今的高科技:电脑、液晶电视机、空调、冰箱、MP3等。这一切,都是科技的发展历程。 短短的时间内,广西的变化巨大,令人难以置信。是因为有了人们勤劳的双手和追求美好的向往,所以才能创造这美丽的广西。我的家乡在*****。爸爸常说家乡的变化很大。妈妈说以前老家的路很难走,都是一些泥巴沙子路,有句话说:“山道弯弯到农家。”改革开放以后,家乡就逐渐走向富裕了。1981年,小山村就通了电。 黑白电视机就进入了平民家庭了。又在2003年时,我们家乡的高速公路也开通了。前几年家乡铺了一条水泥路到家门口,进出的交通比以前方便多了,小山村也与外界的联系多了。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振奋精神的事情呀。 近几年来,我也感觉到家乡在变化。以前的平房大多都变成了高楼大厦,人口增长太快了,许多外出的人开着豪华的车子衣锦还乡。以前农家的砖瓦房如今剩下不多了,家家户户都盖上了两三层的楼房,还装修得豪华气派。回想20年前时,有些人还吃不饱,如今要啥有啥。我还听老家的叔叔说:“以前这里人多地少,山上能开荒的都开来种花生、黄豆等旱地作物,如今大家响应党的号召,退耕还林了。以前农家的菜盘子是见不着肉的,一日三顿吃咸菜萝卜。如今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肉。衣服也不像从前一样一年一套,现在衣服多得很。旧的还没烂,新的又买了。” 我的家乡在变化,我的祖国也在变化。希望家乡会变得更加富裕,祖国能变得更加富强!说道自己的家乡,大家一定是用花言巧语美言自己的家乡,可是,我的家乡,变化那是相当的大。 我的家乡在泸洲市古蔺县,春节将至,我决定回家。 一下车,城市中并不是原来的瓦房,而是平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周围也没卖菜,卖水果的小贩了,三轮车也没有了,还设定了许多风景区,如:火星山公园,大黑洞,黄荆森林,每处景物都有他的风采。 其中,我认为变化最大的就是家乡的水,原来,我的家乡四面环山,也有水,只不过不能说是山清水秀,山可以是清的,水却不能,因为当时的水质特别差,可以说整条河都是污水,黄色的水在渠道中流动,还有谁敢喝这个水啊!然而现在,水变绿了,变清了,也就秀了,现在的家乡才是名副其实的山清水秀。嫌水脏的人少了,夸水清澈的人多了,家乡就这样漂亮了。 还有啊,家乡还修了个体育场,供人们运动、休闲 、娱乐,成了每天人们必到之地。还有一个“天天演”活动,就是由我们县里的人们组织表演节目,类容并不压于春节联欢晚会,有武术、唱歌、小品、跳舞…… 这就是我家乡的变化,有空,也去玩玩。 我的家乡是博兴县,它有幸福的现在,也有辛酸的过去。 听妈妈说,几十年前,博兴县是一个破旧的博兴县,县内几条坑坑洼洼的小马路,又脏又乱,破旧的房子处处可见,脏水坑、垃圾堆比比皆是,一到连绵的春夏秋雨天,泥泞的小路无处落脚,连门都出不去,人们的生活更是局限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现在,因为有了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有钱了,可以想要什么就买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小商店越来越多,有买鲜花的,有买文具的,有买食品的,有买奶的,还有买服装的。大超市一个接着一个。土房没有了,变成了一座座高楼,土路没有了,变成了宽敞的公路,我闷了想出去玩,有公园,有动物园,有广场等,公路上的汽车一辆接一辆,非常热闹。 现在,为了把我们的博兴建设的更好,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对建设博兴有用的人!

写作思路:写议论文首先需要明确论点,再引用事例对论点进行说明。

二战以后,社会民主党人认为社会主义是一项争取和扞卫自由和公正,又在自由和公正中接受检验的持久任务,而这个任务的实现,并不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时,他们就以对经济的民主监督去取代其战前纲领中规定的消灭私有制,

强调不应把各种不同形式的公有制本身看成是目的,强调它本身并不是医治社会弊病的特效药。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党国际的代表大会宣言中,所有制问题已不再提及。

在历史进入21世纪之时,社会民主主义和社会党虽然已经发展成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仍可望成为世界上主流政治力量之一,但是整个世界的迅速发展变化也使他们再次面对一系列的难题与挑战,社会党在近期仍难以摆脱其相对于保守政党的弱势地位。

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全球化迅速发展以及信息社会的多元化形势下,社会党普遍面临着政治、体制、行为方式以及发展模式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目前正处于艰难的改革调整时期。

在政治上提出所谓介于传统自由主义及新自由主义和传统社会民主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导致了其政策主张日益与中右翼政党趋同,政治特性日益模糊,致使其部分党员和选民产生严重的思想混乱,失去了对社会党的信任。

社会民主主义和社会党能否重新展现自己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能力,重塑自身特点和形象,满足人们对于发展、公正、民主、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是第一大问题。

全球化引起的国际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广泛推行,使社会民主主义一直力主实行的以福利国家为特点的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及国家管理模式受到严重冲击,使社会党原有的经济理论与政策遭到严重质疑使其无法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按照老办法解决发展经济、增加就业、进一步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问题。

所以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公平与政治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应对全球化及国际竞争白热化的挑战,是第二大难题。

随着人们的自我意识增强,追求个人价值的个人主义思潮蔓延,团结互助等传统价值观大为弱化,民众的聚合力下降,注意实际利益、脱离政治、非意识形态化的倾向不断发展。

反应在政治上,则表现为选民政治摇摆性加大,人们不再单纯从意识形态或自身社会地位决定政治舍取,从而使主流政党特别是社会党的政治吸引力、感召力减弱。

在此条件下,能否保持并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会基础,不仅赢得广大中下层选民的认同与支持,而且也赢得中层及中上层选民的认同与支持,以确保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是第三大难题。

社会民主主义在过去的20世纪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根本性转折,经历了从弱小到逐渐强大的重要变化,也经历了从动荡与战争环境向和平与建设环境叫成功的转型,还经历了同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日渐疏远的过程。

它们所经历的这种变化,既有其成功的实践与喜悦,也有其失利与挫折的考验,使其在不断地烦死、调整与革新中实现了转型,并且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变革中获得了发展和振兴。

它们也在这种演进中改变和重塑了自己,使其成为一种具有一定创新活力的社会政治思潮,在世界不同社会思潮的交织和涤荡中占有一席之地。

新时期民族精神研究论文

在新世纪新阶段,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团结群众,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共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培育民族精神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统领文化建设和民族精神的培育,保证民族精神培育的正确方向和先进内容。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弘扬和培育的中华民族精神应该既保持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即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民族精神本身是中性的,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中活着的部分,民族精神不可避免也有狭隘与宽容、封闭与开放、先进与落后之分。狭隘、封闭、落后的民族精神必然导致自负的民族自我中心主义、种族主义,最终阻碍和窒息本民族的发展,甚至给整个人类造成不幸和灾难,这样的事例在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新世纪的民族精神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必须具有宽容、开放、先进的品质,必须是健康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为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继承民族精神中的精华部分,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精神中的优秀部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创新和升华。(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句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弘扬,一是培育。弘扬,即对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培育,即在继承基础上充分体现时代特点的发展和创新。继承弘扬是基础,创新培育是方向,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建设,一种创新。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有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从逻辑上讲,只有培育民族精神,才能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要在培育的基础上才能弘扬。同样,民族精神又需要在弘扬中进行培育,它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过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坚持与时俱进、重在培育的原则,以推动社会进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为目标,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今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求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必须有利于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民族振兴目标的实现。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要求民族精神必须包含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又要求民族精神必须充分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更要求我们既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又要培养国际合作意识,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问题。(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全人类文化遗产弘扬和培育新时代的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适应时代发展,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与转换。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母体和根基,中华民族精神蕴含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因此,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能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是我们培育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历史出发点。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继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学习研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西方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制度等方面的文明成果,本质上是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一部分,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它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我们要要本着实事求是、趋利避害的原则,认真研究、学习和吸收。(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加强国民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教育教育的本质是“教化”,教化的目的是“育人”。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国民教育,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要通过广泛的国民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和品格,把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把全民族的精神和士气振奋起来,激发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祖国繁荣富强、为民族伟大复兴、为人民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要把在未成年人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办学育人的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制度建设,注重日常教育和养成;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未成年人教育全过程,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逐步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思想意识;逐渐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力、自强的优良品格;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方法、载体和途径,正确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和社会生活,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全社会齐心合力共同努力。作为一种民族心理和意识的载体,民族精神本身并不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完备起来、振奋起来,它与经济发展一样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甚至比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还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全社会来关注和重视,需要集各方力量来共同推动和促进。首先,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倡导者、示范者和推动者。应该通过政策引导、法制建设、行政手段、教育和社会舆论等方式,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次,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党风、政风、行风、民风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自身做起,“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者。第三,要十分重视思想文化阵地和文化市场的建设。我们的一切新闻媒体,一切课堂教学和讲座,一切文化娱乐场所,一切文化市场,都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园地和摇篮。我们必须占领这些文化阵地和市场,大张旗鼓地、坚持不懈地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第四,要大力开展振奋民族精神、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很大程度上是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我们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面向人民大众的各类文化活动。这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极其重要的内容。同时,我们还要建设一支宏大的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己任的文化工作者队伍;要努力创作一大批弘扬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要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日、标识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等。我们相信,只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够在中华文明的肥沃土壤中,培育出体现新时代特色的中华民族精神,并在这种崇高民族精神的凝聚、感召和鼓舞下,发奋图强,努力拼搏,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弘扬中国精神的论文可以写对中国精神的认识,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向往。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

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我最崇拜的历史英雄要数岳飞了,他率领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出生入死为南宋朝廷收复了许多失地。受到当时老百姓的爱戴,可是奸相秦桧却把他给害死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佳话一直留传了下来。

我还喜欢文天祥,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都不为所动,舍身取义,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为世人传诵。

我还崇拜我们语文课本里的‘‘狼牙山五壮士”为阻击日军而牺牲生命。刘胡兰为坚守秘密而被敌人杀死。无数这样的英雄洒下了鲜血,为我们如今美好的生活打下了基础。我会永远记住他们!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我会向英雄们学习并发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

无奈, 看到这头疼.

当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之际,回首我们的民族走过的五千年漫漫岁月,展望中国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华精神的伟大力量,它是推动我们民族发展和复兴的强大驱动力。 没有这一强大的驱动力,中华民族不可能在过去五千年的岁月中生生不息,作为人类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没有这一强大的驱动力,中华民族不可能在其发展的进程中繁衍兴盛,融会众多民族,并且形成和维系了团结统一的趋势。这一大趋势穿越数千年时空历久而弥坚。没有这一强大的驱动力,中华民族不可能在20世纪后期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压力与日俱增,民族的生存和命运又一次面临挑战之际,掀起改革开放大潮,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开辟民族复兴的新纪元。 中华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骨,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会。它包含自强精神、仁爱精神、勤奋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气节精神、革命精神、改革精神和开放精神十个主要方面。进一步建设和弘扬中华精神,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需要。 中华精神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会 中华精神融会古今,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整合。如上所述,一部中华民族从远古至今的发展史证明了它的强大生命力。自强精神是一种具有强势张力的进取精神和斗争精神。中国古代哲人通过观测宇宙的变动不居,提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自强,包含民族的自强和个人的自强两个层面。不畏艰难困苦,不屈服于任何压迫者,是中华民族的本色精神。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地与生存环境抗争,与内外邪恶势力抗争的历史。自强不息,不仅是指在常境和顺境中的奋斗,更是指在困境和逆境中的奋斗。历代俊彦豪杰追寻"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怀激情,力行"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坚忍精神。自古以来,身处逆境而奋发有为的范例不胜枚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受腐刑之辱,仍发愤作《史记》,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成大业。其精神皆垂范后世。 仁爱精神源远流长,是我们的人民亲和共处所依凭的准则。千百年来,经过世代哲人先贤的琢磨锤炼,激浊扬清,仁爱思想升华凝聚,成为中华民族构建伦理道德大厦的基准和标尺,并广为人民所认同。仁爱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易经中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重君子之德,即是强调一种"仁"的精神。《尚书》中说"有容,德乃大",也体现了仁爱宽容的精神。什么是"仁"?"仁"就是爱人,与人友好相亲。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张问仁。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诸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忠恕之道",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墨子所提倡的仁爱精神则达到了极致。墨家主张"兼爱",推崇一种"天下之人皆相爱"的和谐境界,此即"强不执弱,众不却寡,富不欺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孟子以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为仁义礼智之端,是对仁爱精神更具深义的阐发。概而言之,仁爱精神涵盖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十个方面。这样的仁爱精神熏陶、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勤奋精神是我们的民族得以安身立命,创造财富和探索未知的巨大力量。勤奋,是我们民族历来推重的美德之一。我们民族的传统认为,勤奋包括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和勤于劳作。手不释卷,孜孜不倦,谓之勤学;霄衣旰食,励精图治,谓之勤政;胼手胝足,持业不辍,谓之勤劳。勤奋,包含勤勉与奋发有为两个相互依存的因素。有志于奋发有为方能勤勉,非勤勉不能有所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业精于勤,荒于嬉"。"书山有路勤为俓,学海无涯苦作舟"。这许多广为流传的古训俗谚,体现了我们民族所崇尚的勤奋精神。自古以来,以勤奋精神立学、立言、立德和立业者恒河沙数。悬梁刺股,苇编三绝,愚公移山,等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佳话传说。正是这样的勤奋精神,激励着我们的民族世世代代奋斗不息。探索精神是中华文明发展昌盛的强力推进器。中国历代的哲人智士都把探索未知作为人生的重要目的。这一探索指向宇宙法则和价值标准两个方面,即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和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强调通过格物致知以追求真理和追寻价值。格物致知被认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起点。因而,这样的探索被赋予崇高的意义。故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屈原不畏"路漫漫",而"上下求索",虽九死不悔。此外,这样的探索,不仅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包含了在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方面的探索。因此,在中国的历史上不仅是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研究包罗宏富,邃密精深,流派纷呈,产生了灿若群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而且在自然科学方面也创造了许多杰出的成就,在世界上引领风骚数千年。在文化艺术方面的累累硕果,更是风采卓异,璀灿多姿,是世界文明中的瑰宝。 创新精神是中华文明得以不断发展的巨大动力。中华民族是富于智能和创造力的民族。中华文明的发展正是与五千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各方面与时俱进的推陈出新或发明创造相伴随。以科学技术为例,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世界著名的中国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博士指导下所着《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一书中指出,当代世界的基本发明和创造,可能有半数以上来源于中国的古老文明。他列举了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除了"四大发明",在现代农业、现代航运、现代石油工业、现代气象观测、毒气、枪炮、降落伞、载人飞行、白兰地、威士忌、蒸汽机的核心设计,几乎都源于中国的发明。李约瑟博士认为,"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水平"。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举世公认。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僵化和由此导致的国势衰弱,这样的创新精神受到束缚和压抑。新中国的建立为我们民族的创新精神的发展开辟了天地,但是长期存在的左倾指导思想的错误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这种发展的巨大潜力。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大解放和生产力大解放,是中国人民得以充份发挥智能和创造力的美好春天。二十二年来中国在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各方面的创新发展如同熔岩喷发,不可遏止,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业绩,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创造力和创新力。 气节精神是天地间的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气者,乃正气、骨气;节者,为节义、节操。中国传统精神认为,人的生命包含着价值因素,是生命价值的载体。生命,只有承担了道义,才是可贵的。因此,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都以气节操守为立身之本。王夫之提出:"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就是这种精神的凝聚。孟子万世传颂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中华气节操守精神的经典标尺。文天祥以生命实践了自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树立了气节精神的丰碑。五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涌现了许多具有这样高风亮节的仁人志士。他们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民鞠躬尽瘁,或刚正不阿冒死请命,或毁家纾难精忠报国,或血战沙场马革裹尸,或临危不惧舍身取义。他们的浩然正气,彪炳史册,光照千秋。正是这样的国魂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征服千难万险,越过漫漫历史长河走到今天。 爱国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坎坷多艰,在不断融会众多民族的过程中发展壮大,爱国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无尽源泉,是维护和保卫国家民族利益的永恒动力。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祖国荣誉重于一切,爱国就是要卫国和兴国。千百年来,无数爱国志士的嘉行懿德广为人民所传颂。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秋瑾"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报祖国"。孙中山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以炽热的爱国激情"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邓公年七十四,壮心不已,掀动矌古未有的改革大潮,二十年间打造出一个富强的中国,正是因为他所说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样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中华民族根深叶茂,能够抵御任何狂风暴雨。革命精神是我们的民族外抗强暴,内拒奸恶的利剑。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为着追求自由和幸福,追寻光明和进步,为着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从不畏惧,绝不屈服。在上古和中古时期,一次次反抗压迫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统治者,迫使他们做出调整政策的让步或是导致改朝换代,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改革精神在中国有久远的传统。《周易》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反对因循守旧,泥古不化。为着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促进国家的强盛,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殚精竭虑,不畏艰难,不顾身家性命力促变法改革者。战国时期有商鞅变法。商鞅主张"便国不必法古,利民不循其礼"。韩非力倡变革思想。他认为"世异必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之为备"。西汉时有晁错之变法。北宋有王安石变法。王安石认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明代又有张居正变法。近代的"戊戌变法"更为世人所熟知。他们或是力主改革土地所有制,废止世袭特权,巩固封建统治;或是建言削蕃,加强中央集权;或是改革税制以缓解社会矛盾;或是变法以求富国强兵。无论成败,他们的努力顺应历史潮流,体现了时代精神。他们的思想或主张在当时或是后来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实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当代中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总体目标的改革,更是一场以空前未有的规模和深度在中华大地上进行的除旧布新的伟大创举。仅仅二十余年,中国面貌一新,走上富强之路。改革精神在神州大地从来没有这样深入人心并展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开放精神在中国经历了由重在政治交往的开放,到以有限地引入西学为目的开放,再到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发展过程。《尚书》中提出的"协和万邦"的开放思想指向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对异族异域的融会。孔子"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也是一种政治交往。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汉唐以来,由于中国的强盛,统治者以中央王朝自居,因而其外交策略多有俯视世界的意味。例如,汉初陆贾提出将"宽博浩大,恢廓密微,附远宁近,怀来万邦"作为汉王朝的外交指导思想。此外,由于中国在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也使得中国难以认识到向外国学习和与外国的经济交往的意义。"丝绸之路的形成虽然对于沟通中西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意义,它对于中国对外交往的历史发展的影响只是局部性和阶段性的。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则更是以宣示国威为其宗旨。直到近代,在列强倚仗坚船利炮欺凌的压力之下,国人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落伍。从而有冯桂芬提出"学西方,谋自强","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魏源提出开眼看世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后有"中体西用"之倡和洋务运动之兴。中国旨在接纳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学术思想的开放意识逐渐觉醒。本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和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迟滞状态的紧迫性使以开放求发展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邓小平以求实精神所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全面开放。在新的历史时期,开放精神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并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大变迁

  • 索引序列
  • 新时代民族政策改革创新研究论文
  • 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论文
  • 民族创新精神研究论文
  • 新时代改革开放精神研究的论文
  • 新时期民族精神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