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睡眠障碍护理毕业论文

睡眠障碍护理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睡眠障碍护理毕业论文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 方法 护理心理学研究,既遵循心理学研究的规律,又兼有医学研究的特征;既与所有学科研究具有相同原则,又独具自身学科研究的专门特色。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护理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护理心理学论文篇一: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应用 摘要: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上的重大创新,与传统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和研究重点存在差异。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创新 教学方法 ,体现护理教学的积极方面,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和积极心理素质。基于此,首先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护理心理学的概念和发展概况进行阐述,进而对积极心理学理念在临床护理中、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讨论,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念;护理心理学教学;应用 积极心理学是一项心理学领域上的革命,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不一样的心理状态,是利用心理学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人类道德和力量的积极心理学思潮[1—2]。护理心理学是以护理情境及个体相关作用为主要出发点,对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到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可从积极的心理角度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1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护理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理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的产生以2000年一篇题为《积极心理学导论》的论文为标志[3—4],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积极的研究方向,是一场心理学革命。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幸福感进行研究,以积极的角度研究人类的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心理健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不仅吸取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同时,融入人本主义中的 经验 分析法和现象学方法,这使积极心理学在产生初期就受到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此外,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实证的应用,但这并不代表积极心理学排斥非实证的研究方法。综合来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调查法、实证法、经验分析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涵盖多方面,主要包括积极主观体验研究、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积极社会环境研究。首先,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重点在于改善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态度,使个体在各时期的态度趋向积极的发展方向。针对过去,主要研究对过去生活或过往的积极体验;针对现在,主要研究对现在生活幸福指数和快乐指数的积极体验;针对未来,主要研究对未来生活乐观、希冀的积极体验。其次,积极的人格特质需要以积极心理学为主要基础,究其根本原因,积极心理学的前提理论假设为个体的自我管理性、导向性和适应性。此种人格特质是通过个体对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的激化,当激化的能力演变成为一种特定的工作方式后,随之则形成了积极的人格特质。最后,良好的、积极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对于个体一生的发展极其重要,可帮助个体实现健康成长和自我目标。而周围环境充满消极因素,将会导致个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成长方式和行为模式,影响个体心理的长期发展。积极心理学不仅继承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核心价值观,更是对心理学上不足和缺陷的弥补。积极心理学不仅仅提供信息,更多的是对信息进行转变,覆盖的信息少一些,揭示你的内心就多一些。传统心理学研究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向人类展示了人类个体的缺点、病症以及个体存在的内在缺陷,但却很少对人类的潜能和优点进行解释。在传统心理学的影响下,人类似乎将自身限定在合理活动范围中的黑暗、卑劣区域。而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对人性的积极方面进行研究,更加强调对人性的价值和优点进行研究,兼顾社会个体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在积极心理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是以护理情境及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为主要出发点,对特定护理情境下社会个体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工作中的主要分支,不仅包括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同时也需要对护理人员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护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带动了护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护理工作内容也逐渐从单纯的生活护理逐渐发展成重视专科护理和心理咨询的护理体系。 2积极心理学理念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人员中应用积极心理学 临床护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部分护理人员在职业生涯中易出现职业倦怠,甚至会在心理上出现 离职 的倾向,使其自身处于不利的职业处境。而从另一层面来看,护理人员对自身职业形成正确的认知,并从职业自身所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为出发点,可让护理人员更加珍惜护士这份职业,缓解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有研究显示,引导护理人员在职业生涯中,了解职业更多的益处,得到职业获益感,则可逐渐增强护理人员与职业间的情感,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护理人员的留职意向更为明确。积极心理学家还发现,乐观的心态也同样可以习得,通过学习并掌握乐观的心态,可有效避免护理人员在繁重工作压力下产生的抑郁、悲观情绪,大大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健康水平和职业幸福感。由此可见,对护理人员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和暗示,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及职业素养均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护理人员若能在工作中注重对职业心理健康和心理状况的评价,则可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 随着人们对心理因素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和广泛关注,心理护理也逐渐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且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单一地修补问题已难以满足人类个体对幸福的获得和谋取。在积极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心理学指出,缓解痛苦和建立幸福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但两者充分结合、相辅相成则视为完整的心理学,即,既可缓解痛苦,又可增进幸福感。在临床心理护理评估中,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对患者的消极体验进行收集,更要对积极的、充满幸福感的体验进行搜集并用于评估。护理人员需以真诚的态度、真实的方式对患者的创伤和痛苦进行评价和探讨。应用积极心理学进行评价后,可从患者主观上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和情绪,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护理人员需从患者积极心理品质的缺失部分来认知患者的心理问题,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法和心理护理计划。通过在临床上对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学干预,可起到缓解患者痛苦、增强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3积极心理学理念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护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品质 对于护生而言,护理教师的言谈举止、人格魅力均会影响护生对护理工作的态度和专业想法,更是对护生日后从事护理工作起到一定的榜样性作用和示范性作用。因此,护理教师需要拥有良好的、科学的、积极的工作价值观,以稳定护生或临床实习护生的职业价值导向。对于护理这一职业而言,职业态度与年资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而护生的职业态度将会影响护理事业的稳定和发展。作为护理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可采用情感教学法充分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护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程度,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生队伍不仅仅包括女性护生[5—6],同时,也扩充了大量的男性护生。相对于女性护生而言,男性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 思维方式 及行为方式均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护理教师要加强与男性护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男性护生的思想动态,并以欣赏的目光看待男性护生。同时,护理教师还可将自身的护理工作经验介绍给护生,让护生真切地感受到身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心理素养。通过多样化教学,护理教师要让护生明确: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准确掌握专业知识和护理常识,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将精湛医术与积极的心理素养充分结合,方可延长护理职业生涯。此外,护理教师还可用社会上的积极典型为教学案例,通过教学,让护生更加了解心理护理的重要价值,增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更加稳定、牢固、积极的职业心理和职业态度。 体现护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对于护生而言,护生对护理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更感兴趣,但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观点和理论相对较为抽象、枯燥、乏味,且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仍处于单方面灌输的状态,忽略了将护理心理学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在护理心理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培养护生积极的情绪和心理,在日常交往中更加注重保持乐观心态、主观幸福感等,避免护生对周围事件和环境的被动体验,极大改善了护生的应激反应,加强护生的健康心理管理,更加注重体现护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此外,在课程教学中,应综合危机干预的相关知识点,对护生进行生命 安全 教育 ,鼓励护生对生命的意义进行积极探索。同时,也指导护生如何应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切实保障自身及患者的人身安全。 强调社会服务和人文关怀 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学中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服务功能愈发重视。积极心理学在护理心理学中的应用目标之一就是寻求人类个体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但目前护理教学中仍然忽略了对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的教学,单纯重视医学技术的教育。在此种情况下,护生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则成为重视对疾病的护理和治疗,忽略对患者的护理以及护患间的沟通和交流[7—8]。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缺乏人文知识,增加了护患矛盾发生率。针对此种情况,护理教师在教学中更应重视对护生的情感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充分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和人文关怀理念,并将人文关怀应用到护理估计、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具体的护理实施及评价过程中,体现积极心理学的重要价值。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引入积极心理学,不仅实现了护理学和心理学理论的相互对应,同时也符合培养护理人员的各项目标和人文关怀精神。总之,在护理心理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对提升护生的职业技能、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主观积极性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可促进护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嵩,李英.积极心理学在现代护理及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11):46—47. [2]高明.积极心理学理念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111—112. [3]刘振兴,潘书波.积极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8):108—109. [4]齐越,秦杰,方伟,等.积极心理学干预对提高消化道溃疡患者主观幸福感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3,11(12):32—35. [5]吕薇,孟丽娟,王慧捷.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护理专业为例[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3,10(1):22—25,39. [6]雷美英,李红政,王创,等.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部队心理服务中的应用[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27(4):287—289. [7]吴静,刘薇群,沙莎,等.心理学积极力量测评工具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4):34—37. [8]张芳,陈剑苹,何林丽.积极心理沟通模式教育对中专护理实习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5):592—594. 护理心理学论文篇二:循证护理心理健康论文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将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就诊的5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33~75岁,平均(±)岁;眼压~,平均(±)kPa; 文化 程度:小学4例,初中13例,高中6例,大专及以上2例。对照组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3~75岁,平均(±)岁;眼压~,平均(±)kPa;文化程度:小学3例,初中12例,高中6例,大专及以上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眼压、文化程度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采用眼科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具体护理 措施 如下: 循证问题 在以护士长为组长的EBN小组集体讨论下,确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等作为本研究的循证问题。 循证支持 在万方数据资源、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输入上述循证问题,查阅近5年内国内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在PubMed、HighWirePress查阅外文资料,寻找文献支持。 循证评价 小组成员仔细研读文献资料,外文资料请本科室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帮助审阅,指导小组成员评价国外研究实证, 总结 国内外最佳研究资料,并结合科室护理实践经验,客观评价实证的可靠性、真实性、科学性,优选最佳护理实证。 循证应用 根据最佳实证,结合护理经验和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①病情护理:术前遵医嘱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术后严密观察眼滤过泡和前房形成、瞳孔大小和位置、房水等情况,每天测量眼压,给予糖皮质激素和高渗液脱水,促使前房形成。术后第4天起行眼球按摩(手指沿下睑表面向眼球间断施压,或在上睑交替按压眼球),加速房水排出。②心理护理:真诚、微笑、热情地接待入科患者,减轻患者对陌生环境的紧张、焦虑、恐惧等。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认知水平等,告知手术、麻醉的简要过程,缓解围术期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组织康复病友现身说法,打消患者心理顾虑,鼓励家属给予家庭情感和生活支持。③睡眠护理:强化基础护理,给患者睡眠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术前不喝咖啡、浓茶,保持心情平静、放松,听舒缓音乐,温热水泡脚,睡前饮杯热牛奶。夜晚护理巡视或治疗,避免声响过大,灯光尽量柔和等。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护理前(入科后1天)、后(出院前1天)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记录2组改良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变化,总分10~50分,≥23分表示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与评分成反比。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结果 心理健康 SAS、SDS评分护理前2组均较高,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护理后2组明显降低(P<),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 睡眠质量 SRSS评分观察组护理前为(±)分,护理后(±)分;对照组护理前为(±)分,护理后为(±)分。SRSS评分2组护理后均明显降低(P<),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 3讨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小梁网被虹膜堵塞,发生粘连导致房水循环受阻,眼压升高压迫视神经,产生相应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致盲。文献表明,患者神经质倾向的性格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睡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生理需求,不仅恢复精力,而且亦能提高免疫力,促进术后康复。循证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的延伸,其通过批判性思维探寻最佳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我们针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等循证问题查阅文献资料,EBN小组集体讨论、总结最佳护理实证,结合科室护理实践经验,并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精神、社会、病情等综合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表现为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心理的改善客观上有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同时采取个性化的睡眠指导,促进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 4结语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能显著改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睡眠质量。 护理心理学论文篇三: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护理心理学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合理地为学生创设情境,并让学生无意识地融入到护理心理学教学情境中,有意识地进行学习。情境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情感变化,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条例,在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人们的右脑用来分析形象事物,左脑用于分析抽象事物,情境教学法就是在心理学以及生理学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情境感受展开想象,增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情境会和学生的情感交融,进而提高护理心理学课堂教学效率。情境教学法的教学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其中 故事 化是最主要的情境教学方法。 2 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情境导入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注重护理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护理心理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相关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相对较差。情境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动手的机会,进而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在情境教学法下,教师必须做好教学准备,好的开端十分重要,在一节课程开始时,如果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其中。护理心理学教师可以设置新颖的标题,激起学生想要探索的兴趣。 案例:教师在讲解“现场急救”知识之前,首先为大家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2014年某国家举办动物表演活动,一头狮子在表演中被驯兽师激怒,随后咬伤驯兽师并冲出表演栅栏,咬伤了几位观众,最后逃走。如果你们当时正在观看表演,在120未到现场之前,你们能为伤者做些什么呢?”这个小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引入了教学内容,教师随后又提出问题:“在急救护理中应该先保护伤者哪个部位,为什么?”通过再次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心中存在疑问,希望能在课堂中找到答案。在情境教学法下,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教材内基础性的知识,还可以开拓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创设情境 护理心理学教师要在课程开展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地进行情境设计,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情境教学法下,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师要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中,教学效率低下。情境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参与到护理心理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把 学习方法 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二是教师要合理地插入案例,创造情境。在护理心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讲解临床病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临床病例均来源于实际生活,是人们经常遇到的现象,这就把课堂知识和生活紧密连接在一起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地举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实际表演,并在表演过程中分析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 调动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先听讲,然后练习,这样不仅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时间被动的学习,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情境教学模式下,护理心理学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搜集教学所需要的材料,设计情境台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开拓眼界。情境教学法下,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意识,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而相关专业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理论教学无法和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情境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举例子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总结 在护理心理学课程结束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思维模式将教学内容绘制成完整的思路图,如果学生 学习态度 认真就可以记住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在教师总结的过程中跟着教师的思路复习所学过的内容。比如:在教师讲解完“微循环病理”知识以后,可以绘制以下思路图,持续缺氧-乳酸增多-血管扩张,血管依旧保持收缩状态。通过以上改变患者的表现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活血量在逐渐减少。二是器官内部供血量逐渐减少。三是器官功能降低。在总结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个人进行分析总结,教师要合理地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分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护理心理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认识到加强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加大教师培训方面的资金投入。教师培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派遣教师外出学习;另一种是邀请专业人士来院举办座谈会,教师可以相互交流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高职院校还必须在教师内部设置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表现不佳的教师进行适当地惩罚。 3 结语

又是找论文的问题 去我baidu空间里看看 总结了关于如何在网络上找论文 下载论文的方式

护理论文大全

眼科护理的风险及防范措施【1】

【摘要】 目的 对眼科护理当中所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探讨并总结相应的预防措施。

策略 120例参与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总结日常眼科护理工作所存在的护理风险, 并对解决此类风险的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

结果 心理因素、睡眠障碍、体位不适、便秘、伤口感染以及生活能力下降等因素均是眼科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

结论 对每例眼科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在日常护理时需做到细心、严谨工作以及体贴护理, 从而减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确保患者能够顺利恢复身体。

【关键词】 眼科护理;护理风险;风险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 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学习节奏亦逐渐加快。

而与此同时, 由于交通事故与建筑工程事故的逐渐增加, 眼科急诊患者也逐渐增加。

而由于这些患者均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患有眼科疾病, 因此患者在心理、生理等方面均处于不稳定状态, 以至于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安全与医患风险, 从而对患者的救治与医护人员的诊治工作带来一定影响。

本文就当前眼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并总结相应的风险解决措施。

1 资料与策略

1. 1 一般资料 在本院眼科1~12月期间工作过的医护人员当中选取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其中男4例, 女116例, 工作人员的年龄23~46岁。

1. 2 策略 通过本院编制的眼科护理工作调查问卷对所选120例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依据调查问卷中的内容将眼科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总结, 并以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结果

心理因素、睡眠障碍、体位不适、便秘、伤口感染以及生活能力下降等因素均是眼科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

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3. 1 心理风险因素的预防措施 由于大多数患者对眼科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以及自身对当前医院病区住院环境具有一定陌生感, 以至于患者往往会在此期间出现悲观与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 同时由于视力的骤然下降与消失, 导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这些因素累积起来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了严重阻碍, 对患者的`预后以及康复情况具有一定影响。

而针对这些情况, 医护人员需依据患者的实际心理情况, 结合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心理调节技巧和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 找到患者的心理症结所在, 并针对这些心理理由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来消除理由, 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1]。

3. 2 生活能力降低风险的解决措施 有些眼科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往往会出现双眼或是单眼被遮盖的情况, 视力也因此出现一定下降或是因此造成失明, 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造成影响, 针对此种情况, 眼科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对病房进行巡视, 协助有生活自理困难的患者进行起居、进食等。

此外, 医院病房在进行布局时应当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同时保证病床附近的救助呼叫器能够正常使用, 保持地面环境的干净与整洁, 对于走廊、厕所中的扶手需定期检查, 对于损坏的部分需及时予以修理, 确保这些辅助器具能够正常使用[2]。

3. 3 感染风险的预防策略 由于患者手术创面的存在以及术后卫生习惯不良等理由, 致使患者术后身体免疫力下降, 从而在术后极易出现创口感染等症状。

对于这些感染风险, 在手术之前, 眼科护理人员需做好卫生宣教, 同时在术后保持患者眼部患处周围的清洁性, 禁止患者用手或是其他物品接触眼部患处, 对于日常用具, 如:洗漱用品、洗脸毛巾等做好消毒清理工作, 每天安排人员做好病房通风工作, 使室内的温度与湿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同时时刻关注患者眼部患处的变化, 看有无液体渗出或是渗血等情况, 若出现此类症状需及时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 尽量做到早发现感染, 早治疗。

3. 4 睡眠障碍风险的预防策略 大多数眼科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以及日常生活环境的转变, 从而往往会出现睡眠紊乱症状, 进而引发睡眠障碍。

对于此类症状, 医护人员需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病房环境, 通过交流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放松, 并通过读书、看电视等策略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睡眠障碍的发生几率。

3. 5 体位不适风险的预防措施 患者往往会因治疗性的手术反应、强迫性卧位、局部感染、眼压升高以及缝头线刺激等因素而出现体位不适的情况, 对于这一类情况, 眼科医护人员需详细了解患者引发不适的理由、程度以及性质等信息, 并针对这些信息采用合适的解决措施解决理由[3]。

3. 6 便秘风险的预防策略 大多数眼科患者会由于精神紧张、长期卧床、食物结构发生转变以及排便习惯发生转变的理由而出现便秘的情况, 对于此类患者, 医护人员需依据引发便秘的理由,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如:多食用水果、蔬菜, 指导患者做一些床上锻炼等, 必要时可给与适量的缓泻剂帮助患者进行排便。

参考文献

[1]俞翠萍.眼科护理中的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策略.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9):45-46.

[2]黄小华,戴香,冯翠萍.眼科护理风险的理由分析及防范措施.求医问药, 2011,9(12):336.

[3]赵娟,顾恩华,任永霞.全身麻醉眼科手术后恢复室喉罩拔出的护理.上海医学, 2010,33(8):764-765.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心理护理的影响【2】

【摘 要】目的:通过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有助于减轻和消除对心理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8例,对照组38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

结果:实验组进行心理治疗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转归及疾病的认识以及肢体功能锻炼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明显改善性差异(p<)。

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有效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消除对疾病的恐惧感,更好的配合治疗,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脑出血;心理护理;影响

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的、非创性出血。

此病常由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引起,先天性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液病等也可并发出血,多发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中老人。

其特点:突然起病,发展迅速,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失语,眼球同向偏视、歪嘴、偏瘫等突出症状[1]。

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对照组38例,进行心理治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43-65岁,平均年龄岁,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44-66岁,平均年龄岁。

两组之间在年龄、性别和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p>,具有可比性。

方法 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

1)急性期病人生命危急,家属十分着急,应主动与家属详细解释病情,减少一切不良刺激,使其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抢救与治疗。

2)恢复期病人常因生活不能自理而出现悲观、忧郁情绪,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往往有急于求成的心理,应正确引导病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确保情绪稳定。

通过对实验组进行心理治疗,观察两组的心理状态及肢体恢复情况。

2 结果

本组通过治疗,试验组进行心理治疗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转归及疾病的认识以及肢体功能锻炼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心理特点

绝望心理

急性期患者意识一旦恢复,发现自己肢体瘫痪或失语等症状时,会普遍出现悲观失望、焦虑、易激惹等负性情绪[2]。

恢复期起初阶段,患者偏瘫的肢体运动恢复较快,其喜悦之情不言而喻,对康复充满了希望,急切盼望失去的功能尽快恢复。

但是,当偏瘫的肢体运动恢复到一定程度,失语的患者能够说出含糊不清的言语后,恢复的速度会开始减慢甚至停止,患者往往悲观失望,重新失去信心,表现得消沉、焦虑、失望甚至绝望[3]。

角色认识冲突

老年人睡眠障碍研究论文

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发现睡眠时间慢慢缩短,随眠质量逐渐下降,清晨醒得早,再也不想年轻人那样有着赖床的想法。研究发现,老年睡眠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很大成分是心理因素的影响,那么哪些心理因素会影响到老年的睡眠呢?

对老年人的社会评价

中国一向敬老尊贤,曾几何时,随着社会变迁,很多不雅的名词指向老年人,如老不要脸、老不死、老不正经这些对老年人不正确的评价给老年人造成巨大压力,从而影响其睡眠。

丧失时期

日本人将老年期看成是“丧失时期”,认为老年期有四个方面的丧失会影响到他们的心情,即经济独立的丧失、家庭的丧失、社会的丧失和生存目标的丧失。可归纳成主观及客观两方面的丧失。

(1)主观方面的丧失:

①生物上的丧失:身体器官及神经系统的衰老、退化。

②心理上的丧失:自己已觉得衰老。

③人际的丧失:与社会脱离。

(2)客观方面的丧失:

①家庭成员的丧失:子女长大搬出家庭,在外独立生活,见面机会不多;女儿出嫁,有她自己的家庭生活,老年人不便跟着;相依为命的老伴遽然而逝,顿成无依状态,纵有子女依靠,心理也不会平衡;亲情无价,幸福的家庭一旦拆散,内心孤寂难以形容。

②经济的丧失:老年人收入少或没有收入,对金钱的支配无法控制,没有安全感;如向子女伸手要钱,总觉得难为情,若子女不主动给予,更使老年人用钱不方便;如接受外来救助,更觉得自己是无用之人,自卑之心油然而生。

③生存勇气的丧失:工业化的社会竞争激烈,不讲人情,而老年人身体退化,自然不是年轻人的对手,不得不自嘲“识时务者为俊杰”而退避三舍;老年人的看法与观念,常被讥为赶不上时代,也不认为有价值,老年人很难跟着社会改变;部分年轻人对老年人不友善,认为老年人霸占他们的位子,应赶快交出,老年人不愿受这种污辱,只有退避一边。

不能回避的危机

西方心理学家(1950)认为,人一生发展的各阶段有不同的危机,会产生不同的适应问题。老年期将面临“危机”的“自我统整与角色混淆”。生命即将终结,老年人必须思索人生的意义和重要性,对自己过去所做的选择和结果是否感到满意或失望。中国人常言,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照这个理论,若检验的结果是失败的,未能感受到生命有更大的意义时,则会对自己生命将尽,对已经失去的机会感到失望和沮丧。何况人是一种不满足的动物,日夜思索辗转反侧。

精神医学家(1995)对心理失常患者长期观察,将忧郁症分为21类症状而闻名。他根据Erikson的理论加以扩展,认为老年人有三种危机:

(1)角色偏见。老年人退休后,不应再憧憬从前的角色,应面对未来,采取一个健康的想法,重整旗鼓获得自尊。但问题焦点是“我之所以有价值,是否因为我所做的这份工作,如果换了其他角色,我是否仍然有价值?”不幸的是,多数的老年人都持否定的看法,这是老年人危机所在,也带来不良适应,其他问题(包括睡眠)便相应而生。

(2)体能偏见。人们一向以身体健康为幸福指标,老年人可能会因身体机能衰退而绝望,心理也受到伤害。此时,老年人的任务须摆脱对身体的过度重视,对体力、美丑、肌肉动作的协调和其他随岁月而消失的身体属性,必须加以摒除,去培养可与时俱进的心智和社会力量,否则,会带来危机和不良适应。不幸的是多数老年人很难摆脱这一种负面的枷锁,而带来失眠痛楚。

(3)超越死亡偏见。人类社会最公平的事就是死亡,没有人能逃避。可是有些老年人怀有一种自我偏见,设法苟延残喘,积极地自我超脱,拒绝终将到来的死亡事实。另一些老年人则是被动无奈地接受,终日郁郁寡欢。

老年人对人生最终旅程不可避免的结局应有认知与肯定,否则,必会发生危机,导致适应困难。当然会影响睡眠。

退休症候群

(1)沮丧与强迫症。

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所有工作的人达到65岁都会被迫退休。研究指出,大约一半的人不是自愿退休。65岁被强迫退休者,在概念上被认定是老年期老化的退休。美国社会学家,退休是一种老年期的角色退出,会带来心理上的伤害和痛苦(朱岑楼,1988)。在美国波士顿退伍军人标准老化研究的1513名男性中,退休者表现有沮丧、强迫行为以及没有原因的生理疾患症状(黄慧真,1994)。

(2)郁悒。

社会学家将人们自退休日开始至死亡日止,分成五个阶段,其中一个便是郁悒(disenchantmentphase)阶段,指出退休后第二阶段彷徨不安,遭遇到退休后不能适应的心理障碍。以前每天早晨准时起床,早餐后上班,可是突然间觉得自己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一生养成的几十年的生活习惯,突然改变了,而且每个月的收入也减少了,退休前的美梦完全破灭,郁悒的心情浸润日子的全部。整日在家望着老伴缺乏生气的脸孔,纵然不致去找碴,也不免日久生厌,稍有顶撞,战火立即燃起,雨过天晴后又是悔恨交加。在外面,社会已将他放在一旁,开始将他归为过时无用一类。自己也察觉到今不如昔,即使掏钱请别人吃饭,对方也不一定有时间配合。到了晚上,两眼瞪着天花板,愈想愈不甘心,彻夜难眠徒呼奈何。

(3)无角色的角色。

社会学家指退休老年人是一个“无角色的角色”(roleleurole),只能履行无任何社会职能意义的事。现代社会制度,如在工作场所、家庭、小区......都不习惯将老年人当做完全参与的成员来接受。这种被拒绝的感觉,即使去其他场所当义工,到了晚上躺在床上,也会悲从中来。

(4)异常的性格。

老年人的特殊性格导致其成为特殊的老年人,因而影响日常生活行为与睡眠困难。

日本历来是一个老年人社会,对老年人的研究颇负盛名。井上胜也、长鸠纪(1980)著《老人心理学》,引述金子(1956)的研究,论老年人的性格,不论东西南北,任何地方的老年人性格有很多相同之处,如自我中心、内向性、保守性、好猜疑(向坏的方面猜)、嫉妒心强、缺乏坚忍和灵活、较执拗、适应力衰退、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爱管闲事、依赖性大、忧郁倾向。

再者,由于老年人年岁增长,会造成以下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①健康及经济上的不安全感。

②生活上的不完全适应所造成的焦虑感。

③在精神上,由于兴趣范围减少而造成孤独感。

④对身体舒适兴趣大增。

⑤活动性兴趣减少。

⑥性冲动减退。

⑦对新的学习和适应都有困难。

⑧一个人孤零零的寂寞感。

⑨猜疑心、嫉妒心加重。

⑩变得保守。

(5)失落反应。

西方心理学家Butler&Lewis(1977)研究指出,老年人由于强烈的失落感影响,常有下列的反应,而这些反应与睡眠障碍有关:

①哀伤(grief)。配偶或其他亲人去世,对老年人心情反应最强烈,长期哀伤将导致精神失常、情绪低落,严重时会有长期焦虑症状,并导致失落感与沮丧,健康减退。

②罪恶感(guilt)。老年人喜欢回忆往事,在回忆的过程中,往往蓦然地想起往曰一些不愉快或冲突事件,重新检讨往日的言行,有时不免觉得“昨是今非”或“昨非今是”,罪恶感油然而生。又因老年人会逐渐迈向死亡,自觉来日无多,对往日曾受托而尚来完成之事耿耿于怀,如欲实行,往往又心有余而力不足,饮恨终日。

老年人只有回忆,没有展望。回忆一生中所作所为不无罪过之处,以求补偿、赎罪,又有难赎前罪之感。

③孤独感(loneliness)。孤独是老年人普遍现象,心灵空虚与寂寞。当家庭成员改变,儿子自立门户、女儿出嫁、老伴去世、好友凋零时,孤独就会笼罩在心头,惶惶不可终日。

④沮丧(depression)。从工作岗位下来,一直觉得事情还未做完单位就不要自己了,耿耿于怀又无力反抗与申辩,命运就这样被别人判定,整个社会都对自己这样不公不义,因此感到沮丧。又因未能排除悲伤、罪恶感、孤独感及愤怒等,会由轻微的沮丧转变为严重的沮丧,于是出现失眠、失望、厌倦、乏味、抱怨等症状。

⑤焦虑(anxiety)。老年人面对没有未来来的世界,只有与孤独疾病相伴,死亡的阴影挥之不去,这些都是老年人焦虑的原因。老年人的忧虑与时俱增。退休初时是为适应环境而焦虑,继之为收入减少对日后生活支出而忧虑,还有,身体日渐老化,百病丛生,日薄西山的死亡之念时刻涌上心头。尤其老年人不必再去工作,有充足的时间胡思乱想,想得愈多,烦恼就愈多,焦虑也就愈多。

⑥无助感(helplessness)。由于社会形态改变,由以往尊敬老年人变成现在歧视老年人。这种现象使老年人失去自尊及文化上的惯有地位,由于老年人在社会上失去作用,不受重视,失去过去的影响力,很害怕一旦有事,有求救无门之虞,无助之情油然而生,甚至放弃求助。

⑦愤怒(rage)。老年人脾气大,不好侍候,常觉得社会对不起他,抛弃了他,忘了他以前对社会的价值和贡献,目前是这样的现实和冷酷无情。他也发觉对外界环境控制力愈来愈弱,甚至几乎是零,唯有以愤懑相对,才能疏解心中怒火。有时候也会对家人愤怒,怀疑这些人不忠不孝,对不起他。

⑧黄昏症候群。由于社会变迁,老年人再不像过去那样三代同堂,享天伦之乐。现时不是老年人独居于家中,就是进入赡养院,或因疾病长年躺在病床上无法自由行动,且由于老年人脑部功能退化,长时间局限于所居住的地方,不见天日,缺乏太阳的照射刺激,尤其在太阳下山后,光线变得晦暗时,造成某些幻觉、躁动及意识不清的现象,称为“黄昏症候群”或“日落症候群”(sundowningsyndrome),也会带来睡眠障碍。

以上所述,导致老年人睡眠改变的因素,生理机能与社会心理都有。整体而言,社会心理因素较生理机能更为重要,生理上的毛病故然会影响心情,一个心情愉快的人,能够减轻或克服生理上的疼痛,是现代治疗学上“精神物质化”的新观念。

一个正常人于睡眠中各种生理机能会进入与白天不同的另一境界,有些提升,有些减少,有些则静止不动。但当人进入老年期,身体器官的功能逐渐有全面衰退的现象,故而睡眠型态跟着改变。

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

这个时期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发生变化,解剖学上发现包括整个脑部萎缩,脑部各部位的轮廓外形改变,神经元丧失、脂肪细胞堆积、胼胝体沉淀物质集中、脑血管变化、突轴减少等。

研究指出,从睡眠医学观点,老年人睡眠障碍与神经元损失较重要相关的部位有关。如蓝斑、脑桥及中脑网状组织、下视丘某些区域、视交叉上核神经元......动物实验显示,破坏视交叉上核,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固醇的分泌、中心体温、作息时间及睡眠周期等节律周期发生改变。

脑部血流和代谢改变

研究发现,脑部血流会随着年龄增加而有明显的下降,在额叶、顶叶的区域下降最为明显。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症候群患者,在深度睡眠期脑部血流的减少更为严重,加上呼吸暂停时引起的脑部缺氧,会导致老年人增加猝死或在睡眠中引发脑中风的危险。

部分老年人因睡眠呼吸暂停而出现夜间低氧血症,不能及时作出调节反应而受低氧血症损害,导致心血管的调节反射进一步下降而出现低压。

自主神经系统改变

(1)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副交感神经反射功能降低。

(2)体温调节功能不彰,易出现体温过高或过低现象。

(3)老年人在刚入睡时,血压与脉搏会降低,清醒时则上升。睡觉时,由于上下起伏变化,易致中风。

(4)呼吸系统及肺功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差,呼吸肌肉张力及呼吸中枢敏感度减少,易产生打鼾。

(5)夜间快速眼动睡眠相关的阴茎肿胀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

内分泌系统改变

(1)褪黑色素随着年龄增长分泌逐渐减少。从50岁开始,即呈现大幅度降低。60岁以后,分泌量只有20岁时的1/2。当褪黑色素分泌减少时,人便开始显露出种种老化迹象。

(2)甲状腺激素在成人有昼夜周期变化,尖峰浓度发生于夜间入睡前。但50岁以上的老年人,甲状腺功能渐渐发生变化而减少分泌。

(3)老年人在入睡后泌乳素分泌会有突发性急促的上升,清晨清醒后,则急促下降。

脑波改变

老年人在深度睡眠时,delta波的振幅及发生率减少;睡眠纺锤波也随年龄增长而有所改变,包括频率、数量及振幅减少。

睡眠节律改变

老年人生理性睡眠衰退,下视丘交叉上核衰老,慢波睡眠减少,尤其是深度睡眠期不再出现,使夜间觉醒的持续时间和次数增加,睡眠深度不足,生理性调节睡眠功能衰退。

大多数65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究其原因、一是身体机能发生变化、内分泌失调引起;二是疾病导致身体不适、如心慌心悸、呼吸不畅、慢性疼痛等;三是孤独寂寞郁闷悲观忧愁焦虑等情绪影响睡眠;四是缺乏运动白天睡觉时间过长等。但也有不少老年人睡眠良好、这部分人多为乐观豁达、喜欢运动的人群。还有极少数老人、整日昏昏大睡、有的每天睡觉超过12小时、有的甚至超过20小时、这种情况多为病态。针对不同的情况,要相应从改变生活环境、转变生活方式、增加运动、调节情绪、积极治疗疾病等方面着手、努力争取有一个好的睡眠!

心理老师左叔很愿意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一位从事心理学及心理 健康 服务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在高校做学生的心理 健康 教育与咨询工作,有时也接待中老年人(学校教职工)来访者,对你提出的“老年人失眠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我结合做心理咨询工作的体会来回答你的提问。

第一,在回答老年人失眠的原因是什么之前,我们先看看什么是失眠?

我们都知道,睡眠是人类身体的需要,人不能没有睡眠,就像不能没有一日三餐一样。

那么,失眠是什么呢?心理学的解释是失眠是指人无法入睡或者无法保持睡眠状态而导致的睡眠不足;无论中轻人还是老年人,失眠一般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容易醒来、多梦、早醒、睡后不易再睡。醒后身体不适、白天非常疲乏等。长期失眠会引发身体疲倦、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焦虑、烦躁等身心反应,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 健康 。

第二,导致老年人失眠的原因很多,大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是生物生理因素, 比如神经性失眠,具有神经性性格的人,忍受不了一点声音和光线,容易出现失眠状况;再比如,身体疾病引起的疼痛、咳嗽、皮肤瘙痒、帕金森病症状等也会导致失眠。

二是心理 社会 因素, 平常生活忙碌、经常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的人,很容易出现入睡困难、容易惊醒等状况;焦虑性格的老年人也容易出现失眠;遇到重大生活事件打击后也会出现睡眠困难问题。

三是药物性因素, 有些老年人因为有基础疾病,需要服用各种药物,以及有些老年人因为睡眠需要服用安眠药等原因,药物成为影响老年人睡眠的因素。我就见过,有些老人长年服用安眠药,对药物形成依赖,一旦不服用或者药量不足,就会出现什么状况。

四是生活方式因素, 作息时间打乱,饮食不规律,食用太多蛋白质食物,白天或者临睡前饮酒、喝茶等状况,都会影响老年人失眠。

五是情绪管理因素, 有些老年人平常就容易焦虑、烦躁不安、情绪激动、情绪低落,遇事紧张,担心害怕,这些消极情绪调节不好也会影响失眠。

第三,老年人如何预防失眠?

一是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二是养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三是白天适当运动;四是调整好自己的饮食结构,晚餐少吃,饮食清单。五是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晚饭后不喝酒精类、咖啡类饮料。

再次感谢你的邀请!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对人体的一种保护。很多老年人是现况是睡眠质量越来越差,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四五个小时,甚至更少。老年人为什么会失眠呢?该怎么解决呢?

老年人失眠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1)生理性因素:年龄越大,睡得越少,这是众所周知神经细胞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而睡眠是脑部的一种活动现象,由于老年人神经细胞的减少,自然就能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碍,而失眠则是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最常见的导致老年人失眠原因之一。

老年焦虑失眠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焦虑失眠是各年龄阶层的人都可能发生的一类心理疾病,尤其集中在中老年阶段,预防老年人焦虑失眠的发生也是老年人心理保健的重要内容。重庆寸草心心理医生强调如果出现持续地焦虑失眠,则还可能诱发其他心理疾病的发生,那么,常有的焦虑失眠调节方法有哪些呢?

1、药物调节 对于老年焦虑症状而言,常用的药物为抗焦虑类药物,根据不同的症状还可以采用一些抗抑郁类药物,这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有严重的要求,必须在遵从医嘱的要求下服用,切勿盲目使用,而且还必须认识到要药物调节有助于在短期内缓解某些表面症状,却不可能解决引发焦虑失眠的深层次问题。

2、心理调节 重庆寸草心心理咨询师提示常用的方法有认知疗法、放松疗法、行为疗法及支持疗法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老年人身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俗称老年焦虑症,但很多时候传统的医学模式总是习惯将其归咎为生理因素,因而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比较有效的方法还是寻求及时专业的心理咨询与调节。其中最常用的心理调节方法是认知疗法,主要调节过程是帮助来访者明确对焦虑症的认识,对其情绪体验与躯体感受给予合理的解释,以帮助其消除和减少对疾病的多度担心和紧张,从而增强来访者的自我调节能力。

3、放松疗法 这类放松疗法主要是根据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进行收缩和放松头部至下肢的肌肉训练,以达到缓解焦虑的目的,这种疗法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的发生,但却难以触及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天若有情天亦老,心有寸草心忧少!

这个看法我不同意。我的姥姥姥上了年纪之后,睡眠很少,活了一百多岁呢。而且她的身体也不错,八十多岁的时候身体还很健朗。其实之前我的姥姥姥的腿有点毛病,好像是以前条件不好,腿得了风湿,一到变天,就疼,后来我的舅舅去河里给她捉螃蟹吃,吃了将近一年,好的也差不多了。之前我姥姥姥晚上睡得迟,早上很早就起来了,儿女孙子都长大了,她也没啥操心的,可就是睡眠少。随后条件慢慢好了,我的姥爷们知道海参吃了对身体好,就找熟人买了点,给我姥姥姥补补,这不一吃就是好几年,她的身体也很不错,大家也知道,老人上了年纪,体质就会感冒,容易生病。我姥姥姥吃了几年海参,那段时间还真没有吃过药呢。而且睡眠也好了。其实家人年纪大了,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多陪陪她。

谢谢观看,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老人所需睡眠时间并不少

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 郭兮恒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其实老年人生理需要的睡眠时间,和年轻人(生理需要)的睡眠时间是差不多的,都是在 每天七到八个小时 。

为何老人会觉得睡眠越来越少?

虽然,专家明确指出,老年人的睡眠时间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但为什么很多老人会觉得自己的觉越来越少呢?

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 郭兮恒

人们容易忽略一个问题,就是老年人往往 白天也会容易发生午睡 ,或者是下午的小睡,那么和晚间的睡眠时间累计在一起的话,其实他的总的睡眠时间并不短。

原来,睡眠时间不能光看晚上这一个时间段, 要以全天睡眠总量来计算 ,这样算下来,老年人的睡眠时间并不少。所以,年龄越大,需要的睡眠越少,这种说法并不科学。

深层睡眠时间很重要

另外,在调查过程中,很多身体 健康 的人也反映,自己睡眠质量不高,总是处在半睡半醒的状态。

专家告诉我们,深层睡眠时间减少,会让老年容易疲劳、困倦、记忆力减退,甚至还会影响他们免疫机能的恢复。那么,要怎样才能帮助老年人 增加深层睡眠的时间 呢?

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 郭兮恒

睡眠的环境要比较舒适 ,比如说卧具的舒适度、光线的避光和减少噪音干扰,这样的话可以提高他的睡眠质量。

除此之外,专家也表示, 放松心情 ,以及 坚持有规律的运动 ,也能有效的帮助老年人增加深层睡眠的时间。

相关

链接

老人想长寿 睡觉别犯这十个错

1

忌睡前吃东西

人进入睡眠状态后,机体部分活动节奏放慢,进入休息状态。如果临睡前吃东西,肠胃等又要忙碌起来,这样加重了它们的负担,身体其他部分也无法得到良好休息,不但影响入睡,还有损 健康 。

2

忌睡前说话

因为说话太多,容易使大脑兴奋,思维活跃,从而使人难以入睡。

3

忌睡前过度用脑

晚上如有工作和学习的习惯,要把较伤脑筋的事先做完,临睡前则做些较轻松的事,使脑子放松,这样便容易入睡。否则,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时间长了,还容易失眠。

4

忌睡前情绪激动

人的喜怒哀乐,都容易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或紊乱,使人难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因此,睡前要尽量避免大喜大怒或忧思恼怒,使情绪平稳。

5

忌睡前饮浓茶、喝咖啡

浓茶、咖啡属刺激性饮料,含有能使人精神亢奋的咖啡因等物质,睡前喝了易造成入睡困难。

6

忌张口而睡

张口入睡,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容易乘虚而入,造成“病从口入”,而且也容易使肺部和胃部受到冷空气和灰尘的刺激,引起疾病。

7

忌蒙头而睡

老人一般比较怕冷,所以有的老人喜欢蒙头而睡。这样,因大量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而又缺乏必要的氧气补充,对身体极为不利。

8

忌仰面而睡

睡的姿势,以向右侧身而卧为最好,这样全身骨骼、肌肉都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容易入睡,也容易消除疲劳。仰卧则使全身骨骼、肌肉仍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消除疲劳,而且还容易造成因手搭胸部而产生噩梦,影响睡眠质量。

9

忌眼对灯光而睡

人睡着时,眼睛虽然闭着,但仍能感觉光亮。对着光亮而睡,容易使人心神不安,难以入睡,而且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10

忌当风而睡

房间要保持空气流通,但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身上。因为人睡熟后,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如果当风而睡,时间长了,冷空气就会侵入身体,引起感冒风寒等疾病。

七种对老人睡眠有帮助的食物

1

温牛奶

温牛奶可促进睡眠并不是荒诞的说法。牛奶含有一些色胺酸(具有镇静作用的一种氨基酸)和钙,钙有利于大脑充分利用色胺酸。而且它能让人产生重返幼年的感觉,对婴儿来说,温暖的瓶子就意味着“放松,一切都很好”。

2

蜂蜜

往温牛奶或香草茶中放入少量蜂蜜。许多糖是有刺激性的,但是一些葡萄糖能促使大脑停止产生进食素。进食素是最近发现的一种与保持清醒有关的神经传递素。

3

香蕉

它们的果皮内包着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安眠药片”。香蕉除了能平稳血清素和褪黑素外,它还含有可具有让肌肉松弛效果的镁元素。

4

菊花茶

菊花茶之所以被归为就寝时的饮品,是因为它所具有的适度的镇静效果,对无法放松的神经或身体来说,它是完美的天然对抗手段。

5

燕麦片

燕麦片富含促进睡眠的物质,能诱使产生褪黑素,一小碗加入少许糖汁的谷类食物就能起到促进睡眠的效果,但如果你大量咀嚼燕麦片,效果会更佳。

6

杏仁

只要一小把这种坚果,就能诱发睡眠,因为它既含有色胺酸,又含有适量的肌肉松弛剂--镁。

7

马铃薯

一小片烤马铃薯不会塞满你的胃肠道,但它能清除掉对可诱发失眠的色胺酸起干扰作用的酸。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你只要将烤马铃薯捣碎后掺入温牛奶中食用即可。

老年人失眠是跟机体衰退有关,严重的建议吃药,不过药物对身体的伤害很大,如果理想的效果是进行食疗。介绍几种助眠的食物:

一、奇异果

睡眠不好吃奇异果

睡眠障碍的产生与中枢神经过度唤起及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有关,或是受压力荷尔蒙大量分泌的影响,而奇异果由于含有丰富的钙、镁及维生素C,有助于神经传导物质的合成与传递,尤其是钙,更具有稳定情绪及抑制交感神经的作用。将黄金奇异果与牛奶、蜂蜜、冰块等一起打成夏季冰饮,不但有利于人体对果籽中维生素E的吸收,还有增加皮肤弹性的功效。

二、对抗咖啡因的食物

睡眠不好吃对抗咖啡因的食物

茶的兴奋作用会影响睡眠。因此,如果白天饮茶较多影响睡眠,可在睡前用几克酸枣仁泡水喝,或用酸枣仁与大米煮粥,睡前喝一小碗。酸枣仁中含有酸枣仁皂甙A、酸枣仁皂甙B、桦皮酸、桦皮醇及3种甾醇类物质,它们可降低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从而对抗由咖啡因引起的睡眠不佳。

三、抑制5-羟色胺的食物

如果白天经常犯困,而晚上睡眠不安稳,可以在睡前吃一块馒头或面包。因为这类人群在日间分泌的色氨酸较多,色氨酸会转化为5-羟色胺,5-羟色胺有催眠作用,会导致犯困,而到了晚间体内的色氨酸却不足,难以安然入睡。因此,夜间吃一些馒头、面包,能提高体内色氨酸的含量,人也就容易入睡。

四、调节神经的食物

如果长期摄入锌、铜不足,那么一段时间后,人体就会由于缺乏这两种微量元素而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及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常处于兴奋状态,因而辗转难眠。在这种情况下,晚餐时多吃一些富含锌、铜的牡蛎、鱼、瘦肉、虾、鳝鱼等食物,能有效改善神经衰弱症状,保证良好睡眠。

五、富含松果体的食物

富含松果体的食物之所以能改善睡眠,是由于人的睡眠质量与大脑中一种叫松果体素的物质密切相关。夜晚,黑暗会刺激人体合成和分泌松果体素,它会经血液循环而作用于睡眠中枢使人体产生浓浓睡意。天亮时,松果体受光线刺激就会减少,使人从睡眠状态中醒来。

研究发现,进入中年以后,人体内的松果体素会逐渐减少,40岁时为青年时的四分之一;50岁时为六分之一;60岁时会降到十分之一。因此,中老年人可以通过补充富含松果体素的食物来促进睡眠。这类食物包括燕麦、甜玉米、番茄、香蕉。

其次,还可以喝些助眠茶—— 桂圆百合枣仁茶

桂圆百合枣仁茶: 百合、酸枣仁、茯苓、枸杞、桂圆、小麦等名贵中药制成,助眠补脑,宁心安神,杜绝危害自主睡眠。喝百合枣仁茶一段时间,可以使松果体(松果体是人体的“生物钟”的调控中心)自然正常分泌褪黑素,让失眠者进入一个正常的睡眠状态。纯植物无添加天然绿色的

失眠解决方案,它不含任何西药成分,不会产生依赖,也没有任何副作用。主要是通过中药调理来促进大脑松果体正常分泌褪黑素来促进睡眠,这样的睡眠是最自然、最 健康 的睡眠状态。

桂圆百合枣仁茶主要配方为:百合15克、酸枣仁15克,茯苓10克,桂圆10克,枸杞子5克,小麦5克。用文火慢熬一个小时左右,在睡前温服一杯,能去燥助眠。经常要出差,或者没有时间熬煮药汤的人,可以直接喝袋泡桂圆百合枣仁茶,一次一茶包,科学配方,效果更佳。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失眠或睡眠质量差会影响身体的 健康 。有些老年人睡眠质量不佳,经常失眠,其主要原因有:

1、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体内松果体分泌的能促进睡眠的褪黑素减少,导致深睡眠时间缩短,入睡时间延长,失眠的发生率增加。

2、很多老年人往往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等慢性病,这些疾病均会影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3、有些老年人由于孤单、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身患疾病、退休后生活空虚、担心失眠等,思虑过度,经常紧张、焦虑、抑郁等,也会导致入睡困难和失眠。

4、环境嘈杂、室内温度过冷或过热、环境过于干燥或潮湿、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会影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有些老年人喜欢开着灯睡眠,光线太亮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对睡眠质量有影响。

老年人改善睡眠的主要措施有:

1、调节好自己的心情。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养花、养鸟,看书、写字、读报纸,经常参加 体育 活动,听听音乐,多出去散散步,多结交朋友等,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减少胡思乱想的时间。

2、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环境安静,如果周围嘈杂,必要时可以戴上耳塞,拉上窗帘,关闭有亮光的电器,每天按时上床睡眠,形成规律的生物钟。

3、如果睡不着,可以想象一些令人平静的画面,如蓝天、大海、草原等。实在睡不着,可以起来坐一会,或走动一下,等有了睡意再睡。

睡眠质量能不能决定人的寿命?这个不是绝对,但是是能够影响人寿命的原因之一。

记得有句话,说“美女都是睡出来的”,高质量的睡眠醒来后的精气神,绝对比失眠、浅睡的人要好很多。

生活中人体 健康 的重要因素:睡觉、饮食、运动。为什么睡觉排第一位?就是因为体内的各个器官都需要有足够的时间缓解压力,它们也需要休息!这就是睡觉的重要作用!

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会失眠,65岁以上的人群失眠的发病率为57%,那么为什么老人会失眠?

1、老年人身体的衰老,睡眠生理机制衰老导致失眠。

2、老年人体虚,容易生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都会伴发失眠。

3、老年人用药,药物也会导致失眠。

4、 社会 心理因素,生活压力、空巢老人、丧偶老人的孤独等因素会导致失眠。

以上不是全部诱因,还有一些其他方面,不管因为什么失眠,都要引起重视,需要调整。要保证睡眠环境,作息规律,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后祝愿所有的老年人,晚年幸福!

1、老人觉少,睡不着!

常看文章的读者应该知道我家里有个“90岁”的老奶奶。

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毛病多,但最让奶奶难受的是“觉少”。

我们身边的老头老太都有相似的状况,一是睡觉少,二是早起,且气得特别早。

2、人越老,越敏感

我奶奶疾病缠身,小病小痛不断,大病还不期而遇,想睡个安稳觉可能不大容易。然而, 健康 的老人也不见得好到哪儿去,一样睡得少。

什么原因?

其实,这跟“老年人”睡眠特点有关。那就是“睡眠浅”,夜里经常“醒”。专业点说法是老人深层睡眠减少,浅层睡眠增加。

一个睡眠周期大概90分钟,可以分为深层睡眠和浅层睡眠,漫漫长夜就这样被切成一个个周期(90分钟)。

图片显示了年轻人和老人睡眠结构的差异。上面是青年人,下面是老人,横坐标1-7表示晚上的睡眠时间(单位:小时)。

可以清楚发现:

老人深度睡眠时间(蓝色部分)明显缩短,浅层睡眠(黄色部分)和醒来(橙色部分)的次数增多。

我还记得,前些年暑假的时候,夜里风大,奶奶都会醒来。然而,自个在客厅里磨蹭,熬到天亮。

3、没活干,睡不着

小时候,我一直感到奇怪。为什么奶奶爱磨蹭,将一个椅子挪到东头,又挪回西头。喜欢干没意义的事。

长大了,我才知道,老人家真真的“空虚、无聊”。

大白天,他们容易犯困,午睡和小睡时间不定。若不干点活,晚上根本睡不着。

年轻人自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平时工作是996,节假日还要外出 旅游 、唱K。晚上累得慌,基本是倒头就睡。

老人离开 社会 后,不再承受工作压力,这使得他们的睡眠驱动力不足。

4、有病睡不着

健康 的老人可能会因为没事干,无聊,生物钟被打乱,继而睡不着。

患病的老人就更惨了,像我奶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骨质增生、便秘等疾病都可以列个清单了,每天都要吃十数种药。

药物的副作用(尿频、身体发痒、眼睛干涩……),偶尔还会呼吸暂停,小腿抽筋,骨刺胀痛,无一不干扰睡眠。

5、老人其实很缺觉

正因为这些生理和疾病因素,往往就是一个普通老人“睡眠少”的原因。

大家可能错误地认为,老人家清闲,大把时间睡觉,老年生活应该很安逸。其实,老人真实的睡眠时间少,但睡眠需求并不少。

若要保持 健康 ,他们同样需要好好睡7-8个小时。

至此,许多上班族的“退休梦”破灭。你以为自己老了,可以享受安详的晚年生活,好好地睡上一觉。

实际上,做不到。

或许,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能长睡不用醒!

睡眠障碍有关的论文主题

失眠是特别难受的,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写失眠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慢慢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变的那么彷徨,不知道该做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是一点点慢慢的迷失自己。不再喜欢把自己埋在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整天在线却没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于是,喜欢隐身看着明明灭灭跳动的头像。生活这本书总是读的太认真,掀落的灰尘掉进了眼里。看着世界有清晰到模糊的过程,才发现自己是那么的傻…

慢慢学着自己一个人,就这样独自的一个人。慢慢的习惯独自在街角默默哭泣,转身脸上仍是那一成不变的浅笑…不知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固执,固执的去做每一件自己认定的事,有时明知道没有结果,仍是这样傻傻的。固执的去做。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的那么多愁善感,听一个故事。亦或看一本书。都会情不自禁的去伤感。呵呵,发现自己真的好穷,穷的只剩下文字…

晚上又梦到了以往经常出现在我梦中的画面,一个瘦小的男孩,站在满是鲜花和美丽风景的小山前,小孩的嘴角微微上扬,而它黑色的瞳孔却充满了痛苦和无助,甚至是有些绝望元素掺杂其中。因为在他面前,有一道锈迹斑斑的铁栅栏,而这个栅栏的本身,便是一个铁笼。把他硬生生的和这片绝美的风景隔离开来,小孩张着手,试图用那双透过栅栏缝隙的小手去抓住些什么,可是到手的,永远是那一丝凉入骨髓的空气和一望无尽的忧伤。于是,他就只能这样伸着手,在虚无一物的空气中抓啊抓,而这一抓,便是一生……

我不知道当初为什么会画出这么一幅惨寞的画卷,或许在那个时候,我便知道,我,便是画中的小孩,不管我再怎么的努力去追寻,尽管看起来我的眼前是阑珊一片,只是却我明白,我的面前,永远有那么一道看不见的栅栏,阻挡着我寻找幸福的路……

原以为,我真的找到了自由;原以为,我开始逃脱了孤单;原以为,我早已解开了这可恶的咒语,原以为,我抓住了一些除了空气以外的东西,而当那一丝悲凉的气息透过手掌刺入我心底的时候,我才惊恐的发现,原来,我一直在作着一个反复轮回且自欺欺人的把戏,原来,我还是那个满眼无助被关在笼子里的小男孩……或许,我并不应该这么的颓废和忧伤。或许,在前方等待我的路会一直绵长。绵长到即使我用尽毕生的生命,也终走不过这条路的尽头。

背向着都市的喧嚣,如一只惊弓的鸟,夕阳坠落时分,奔命似的逃遁。躲进一个不知几许温馨,还是几许黯然的你的家,你的巢。

几度的搬迁之后,这里是一个某号某门某层的某室某厅了。不知多少人流血和汗水才有了它,也不知多少人为得到或得不到而流汗流泪甚至口水。关进这里的时辰,吃喝拉撒;别人看电视搓麻将打电子游戏,剩下的就只有你和你的失眠。

那是一种亢奋的痛楚,为了收获和拥有,抑或无奈的感喟,无助的怅然而太难入梦。若真的悲恸欲绝,倒算不上失眠;要么是昏睡,要么是轻度休克以至一命归西罢了。无论怎样,该睡的时候醒着,就在万籁俱静时倾听自己的耳鸣。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夹杂一曲永无休止的聒噪,让你恶病缠身又在劫难逃。每个躺在蜗居的夜晚,都像弥留之际;但这时候,你没想过自杀,也不再多愁善感,只有一种仇恨在脑际萦绕;使你厌倦这都市的嘈杂,又不愿因寂寞着窒息——害怕孤独,以至希望一点声响,哪怕是一只因住高楼而久违的老鼠——也不致让你感知宇宙洪荒,心如旷野。

日到中天时,你捧读世人一张张得意忘形的脸孔,分享他们的快乐——或许也有你给的那一份;此刻却没人打扰一下抛锚在死海上的这只飘零的破船。

于是你惊诧,同在一个世界,失眠与酣然的甜梦只隔一层薄纸,天堂与地狱仅距毫厘,便能织成一个纱帘,隐隐约约迷迷朦朦,弄不清黑夜白昼横竖死活。你谢绝了年近花甲、快有四十年护龄的母亲推荐的安定一至三片;置母爱于脑后,这要天大的勇气——是由于你怕那白色的颗粒,会抹煞了你的灵感,以至夭折你的理想和你的信念。在你还能殚精竭虑,为奢望呕心沥血的片刻,还不想受用昏昏噩噩的那份难得糊涂。得坐春风与活得太累的人,该睡的时候不困。

你自信于你的全部,不困就别睡;即使赖在床上,也不曾安乐。你自信失眠无非延年益寿,睡眠最少的人寿命最长——失眠是一种核能,扩散生命原子的超强度辐射——这是能穿透宇宙的唯一力量。在仅有的几小时睡眠,梦会填满了负荷,让你的思想延续。所有的年轮、算珠和罗盘,都这样闪耀着生存的坐标,诠释一个不息的辉煌。

一个庸人,且不屑自扰;沉溺于静坐,又无念经的耐心,才当不了和尚,至今未成正果。干什么都行,什么都不干也行,便真的坏了菜。

心灵空虚的人也失眠——如你一样在时间与空间里,跟一个世界独语,没人的时候像得了精神病,夜游神似的,在三个不同的地方,找到一支烟,一根火柴和一个空腹的火柴盒。又担心安全火柴过分安全会放了嗤花,或是潮了,蹭不出火星而玉石俱焚,或刚点着就一溜青烟如仙人离去。努力的倒数计数七六五四三二一,像送一枚世纪的卫星的升空,一次全然不知的成败。真的点着了,就有了一袋烟的工夫,考虑抽完这支是否再接一支。烟抽多了人会怪怪的,失眠的人不怎么担心失眠,却害怕火种在失眠的夜晚死去。以至品不出满杯茶叶的苦涩,尝不出满嘴牙膏的清凉。

对镜子里似曾相识,又别于昨天的家伙,剃剃胡子整整领带,然后做一个鬼脸,半睁半闭着小眼睛,去那个办公的地方。等待别人讥笑这懒虫,又不得不礼貌地跟这怪物打声招呼。于是别人不知道你小子成天都干些什么,古古怪怪离你不远不近;连你都觉得可望不做凡人,至少也像件好点的文物。大伙都说,这人不定哪会儿冷不丁出人意料。你看出来了,故意不说穿;打个哈欠吓你和旁人一跳,真正龙虎之气,上下几千年一表的不俗。其实你心里酸酸的,跟他们苦乐皆同;只是你把岁月咀嚼太细,又沉淀得太久,浓浓醇醇酿得不能饮做酒水——别人没那份闲工夫耽搁睡觉。

失眠的人,只要不是个笨蛋,肯定是个天才。你的思想会超越时空,永远不能像罐头一样装进一个监狱。

你洞察宇宙的每一分钟,只要你不死——失眠的人活得挺好,活着不失眠——干么。

将来要有房子的话,希望是能看见海的。

早上伴着潮汐醒来,无论感觉温暖、寂寞还是平静、喜悦。夜里拥着海风入眠,可能很快便睡熟,也可能怎样都不能睡去。那时候,可以起身站到阳台,看看那没入黑暗的大海,耳边是海浪推嚷的声音,海风轻揉着我的脸和头发,还有树的倒影,摇曳着,远处偶尔可能闪过或明或暗的光线,我像是站在一座孤岛上,却一点也不盼望救援。因为,我只是失眠。

是从多久开始养成这样不健康的作息习惯的呢?高中?还是…不知道,反正就是成现在这样了。有意思的是,后来慢慢发现,其实并不是睡不着,身体发出困倦警告的时间还是很合时的。如果那时我响应,就一定会睡得香甜,可往往到那时,是我自行屏蔽了。机不再失,失则不会再来了。

我喜欢夜晚,那感觉较白天而言要强烈好多好多。夜里褪去后的一切,满目皆是真实。真实的思绪,真实的感官,真实得一切都变得那么自然。我不太会做梦。既然到不了幻象的国度,那便好好品味眼前的真实。

我还在失眠,只是有时好累,有时却好舍不得睡。

摘要: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4天不睡眠的人就会死去,可见睡眠是人类正常生理现象。相对而言,中学生因学业繁重,每天都要奋斗到半夜才能休息,很多中学生睡眠不充足,不仅影响次日学习,降低听课效率,还会影响食欲,进而影响身体健康发展。为此,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论述了当前中学生睡眠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对策和建议。关键词:中学生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健康一、引言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动物试验表明,小白鼠如果超过6天不睡眠,就会出现运动失调的症状,直至脑电波电压降低、消失而死亡。相比之下,一个人只喝水不进食可以存活7天,而不睡眠只能存活4天。失眠障碍已成为威胁世界各国公众的一个突出问题。医学研究表明,偶尔失眠会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动作不协调,长期失眠则会带来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出现障碍和工作力不从心等后果。二、中学生睡眠存在的问题(一)问卷调查有人说,学生是最“困”的群体。为了解中学生的睡眠状况,笔者近期对本校和附近3所乡镇中学做了有关中学生睡眠方面的调查,共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收回的282份有效答卷中显示,的学生存在睡眠障碍或睡眠时间不足。调查结果表明,包括午休时间在内,282名中学生中有146名初中生有睡眠障碍,其中有86名睡眠不足8小时,136名高中生睡眠全部不足8小时,即222名学生睡眠时间不足,占调查人数的。(二)调查结果分析与思考笔者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八成学生有睡眠障碍现象,近六成学生因睡眠质量问题而出现日间功能障碍现象(日间感到疲倦和精力不足),而这些直接会影响学生成绩并导致心理问题。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中学生睡眠严重不足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多数学生都在6点左右起床,睡觉时间约为11~12点,因作业过多而睡眠不足,能保证标准8小时睡眠的学生很少。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还未达到成人状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年级越高睡眠越不足统计表明,初中生、高中生睡眠不足的比率分别为和,高中生睡眠不足的比率明显高于初中生,其中93名初中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个小时,而81名高中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仅有个小时。2、毕业班学生睡眠明显偏少所调查的4个学校中,初三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小时,而初二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小时。高中的对比更是明显,高一的一个班级的平均睡眠时间为个小时,而高三的一个班级的平均睡眠时间只有个小时。除去午休时间,53名高三学生晚上平均睡眠时间仅仅6个小时。3、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影响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学业负担过重、环境影响以及个人情绪三大因素。睡眠时间少的学生主要是由于晚睡。统计表明,95%的高三学生、80%的高一学生和81%的初三学生经常要晚于23时睡觉,61%的初二学生每周至少有4天晚于23时睡觉。课外作业过多是睡眠不足的主因,主要集中在考试测验以及作业过多两方面。学习压力过大,学习负担加重,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导致睡眠质量下降。4、影响睡眠的其他因素(1)仰卧——睡时身侧屈则精气不散,醒时舒展活动则气血流通;而仰卧时体直不舒,肌肉不能放松,且手易搭胸,多生恶梦,影响呼吸及心脏。(2)忧虑——睡前思想杂乱或忧虑、焦急,易致失眠而影响健康。(3)恼怒——凡情绪变化都会引起气血紊乱,导致失眠甚至患病,所以睡前恼怒不得。(4)进食——临睡前进食会增加胃肠负担,既影响睡眠又伤害身体。如需进食,宜休息片刻再睡。(5)灯光——开灯睡觉会损害人体健康。电灯光会扰乱人体的自然平衡,使体温、脉搏、血压都变得不协调,心神不能安定,不易入睡,睡后也易醒。5、学生睡眠不足隐患多睡眠不足正在隐性侵害中学生的健康。上课时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现象。就目前情况看,学生睡眠不足还会随年龄、年级的变化而加重,会影响未成年人体格和神经发育甚至身心健康发展。在该中心接待的中小学生病人中,有许多是因为长期睡眠不足而造成青春期情绪波动,经常烦躁不安,其中患抑郁症的比例也很高。海南省安宁医院心理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周文江认为,人所需要的睡眠时间会因年龄、个体差异、外界环境等因素而不同。中小学生睡眠不足,不利于他们身体、心理的健康成长。在身体方面,睡眠不足,对大脑的发育、身体的器官的发育都会有影响,比如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视神经、脊椎发育不正常;在心理方面,睡眠不足的小孩易出现情绪低落、压抑、焦虑、急躁、不好动、兴趣不广泛等表现,心理上的反常表现反过来也会影响睡眠,导致入睡困难,形成恶性循环。研究人员对美国伊利诺伊州就读的2259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睡眠时间、忧郁症状和自信心的分析发现,与睡眠时间较多的学生相比,睡眠时间少的学生自信心低下,容易产生忧郁情绪,学习成绩也欠佳。由于长期缺觉,许多学生的注意力开始下降,学习成绩下滑,自信心也不足。三、解决失眠的主要对策医学界研究表明,睡眠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方式,可以保护大脑,提高脑力,也是影响身高的重要因素。睡眠不足会引起反应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记忆力减退等多种问题。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专家分析说,解决学生睡眠质量问题,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体措施是要学习上“减负”。此外,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自我调节情绪,改善学生睡眠环境。适当的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是维护健康和体力的基础。(一)专家们认为,要睡得舒适安稳,原则上要具备五个条件:一是光线,就寝时最好看不到任何光线,应选择柔色或暗色窗帘;二是温度。室内温度保持在22℃最理想,冬天以19℃为适宜;三是空气,室内空气应保持清新;四是饮食,睡前不要吃过多的食物;五是环境,卧室内应保持安静。(二)尊重科学的教育规律,注意生活规律。第一,应控制学生作业量,保证学生在10:30前后完成作业。第二,平时教育学生关于睡眠危害及科学学习方法。第三,能给予学生更多自我支配的时间。第四,学生宿舍加强管理,保证学生不在宿舍开夜车、聊天。第五,睡觉时,少与同舍学生讲话聊天,以致难以入睡。把食堂的饭价下调,并能够推出一些营养套餐。第六,为了更好促进睡眠,也可以在睡前喝适量牛奶,睡前听点舒畅悠扬的音乐,最好是无唱词的,如古典音乐等。四、结束语2002年2月2日海南省省教育厅《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若干意见》规定:小学生一天在校活动总量不得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根据国教委发面《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意见》中明确指出:初中生9小时以上睡眠,高中生8上时以上睡眠,在课业负担那么重、升学考试压力那么大的前提下,这个“确保”的提出,无疑于天方夜谭,一纸公文怎能治疗中学生睡眠不足?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每晚实际睡眠时间比所需要的睡眠时间平均少大约2小时。这是个值得家长们关注的问题,因为夜间充分休息对于恢复精力十分重要。连续3周或3周以上睡眠不足会削弱孩子的免疫系统,使孩子易患感冒、流感和其他传染疾病。睡眠不足还会使孩子易烦躁,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容易感到疲劳,不愿锻炼或从事其他有益健康的活动。 许多父母会认为,既然孩子们已近成年,即使睡眠不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要达到最佳精神状态,青少年每晚需要大约9小时15分钟的睡眠时间,而小学生大约需要10小时。 让孩子睡好觉4法 □ 安排睡眠时间。即使年龄大一些的青少年也需要父母督促他们睡觉,使睡眠成为孩子生活的第一需要。 □ 鼓励孩子小睡。告诉孩子许多成功人士都通过小睡来补充精力,他也可以这样做,比如在乘车去上学的路上,或者午饭后、下午上课前趴在课桌上睡一小觉。 □ 为孩子做出重视睡眠的榜样。每天安排足够的睡眠时间,保证充分休息,为孩子做好健康生活方式的榜样。 □ 改变规矩。制定并实行这样一条规矩:每天必须先做完家庭作业才能上网、看电视或打电话。 编辑注:中国的孩子普遍存在这个问题。 睡眠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综合性医学科学,它除对睡眠进行基础研究外,主要对各种睡眠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及其与临床各科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 所谓睡眠疾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睡眠本身发生失调的疾病,如失眠和白日过度瞌睡(睡眠失调);另一是指在睡眠过程中诱发或发生的疾病,但一般不以失眠和白日瞌睡为主诉,前者如睡眠呼吸障碍引起的打鼾,后者是指睡眠期的各种异常的不自主运动和行为为如梦游、睡惊症等。 睡眠占人生1/3时间,但人们至今对睡眠的基础知识如睡眠的发生和功能等仍知之甚少,而各种睡眠疾病却日益增多,危害日益明显。例如,美国据两份调查材料估计,失眠患者高达4000~6000万人,预计到21世纪中叶将达1亿人。国内的调查统计结果失眠疾病的患病率高达42%。因睡眠不足导致学习、工作效率和生产的下降、病假、医疗费用以及意外伤害事故等,其经济损失难以估计。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惨剧和三里岛电站核泄漏事件,也均与个别工作人员的睡眠不足有关。至于可导致睡眠低氧血症和血液动力学改变,继而引发心脑血管病变等一系列躯体疾病的睡眠呼吸障碍,其发病率已占人群的2~4%,在老年人群中高达22~24%;仅因其引起的白日瞌睡导致的车祸一项,每年经济损失达500余亿美元。欧美等发达国家自70年代中期以来,已日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各国纷纷建起了睡眠研究机构。睡眠医学成为发展迅猛的新兴的综合性科学,如美国除各地有睡眠协会200余家外,还有全国性的“美国睡眠医学会”,经其联合欧洲、南美和日本睡眠研究会颁布的“睡眠疾病国际分类”中,睡眠疾病共80余种。

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论文研究

高血压病是一个现代医学的疾病名称,中医虽然没有明确的高血压概念,但中医典籍在对于“眩晕”“头痛”“肝阳”“肝风”“胸痹”“中风”等症状的论述中,部分相当于高血压的表现,部分则是高血压引起并发症的表现。 郭维琴教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中医经典古籍,认为高血压病中医属于“头痛”“眩晕”“肝火”“痰湿”等范畴。郭维琴教授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情志过极、内伤虚损所造成。患者多为忧思恼怒、情志过极而致,一则气滞化火,肝火上扰;二则气滞化火,日久伤阴,阴虚火旺,上扰清空;三则气滞血瘀,初在经,久在络,发为头晕头痛。概括而言,不外虚实两端,高血压病发病初期以实证为多,实热上扰致头痛头晕;病久热伤阴致阴虚阳亢;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对于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郭维琴教授擅长运用药对,常用药对总结如下。 5.丹参、红花 《本草纲目》载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妇人明理论》中云: “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本草汇言》云:“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可见二者在活血化瘀方面疗效显著。郭教授认为高血压病气滞血瘀,初在经,久在络,常合用二药治疗瘀血阻络之高血压病。郭维琴教授传承团队提出,肾脏是高血压病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肾络久病形成血瘀,血瘀损伤肾络,认为“肾络瘀损”为高血压病肾损害的核心病机,在临床常用二药活血通络,效果良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的部分有效成分,能通过抗氧化等多种途径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从而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 6.酸枣仁、合欢皮 郭教授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常常伴有心悸的症状。郭教授认为,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阴虚不能滋养心阴,致心失所养而发心悸怔忡,治宜养心安神,故在临床常合用酸枣仁、合欢皮。酸枣仁为养心安神要药,主治肝肾阴虚、心失所养、神不守舍之心悸、怔忡、眩晕、失眠、多梦、健忘等症,合欢皮为悦心安神要药,二者合用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神不守舍之心悸、失眠等症,效果良好。 7.川芎、地龙 高血压病是中风的危险因素,为了防止中风的发生,积极防治高血压病尤为重要。郭教授认为中风为高血压病合并症,气血逆乱、肝风内动为其病机。川芎性辛、温,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能“上行头目”,为治头痛要药,《神农本草经》言川芎“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地龙性寒,善于清热定惊,《本草纲目》言地龙:主治“急慢惊风”。郭教授合用二药共奏活血化瘀、通络熄风止痛之效,可治疗中风先兆之突发眩晕、头痛。 8.郁金、姜黄 郭维琴教授继承其父郭士魁教授之学术思想,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许多高血压病患者常常合并胸痹心痛的症状,认为病机多为气虚血瘀,在使用补气药党参、黄芪等的基础上常用药对郁金、姜黄配伍。郁金苦寒降泄,《本草备要》言其“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可治疗血热瘀滞之症。姜黄辛温行散,可治疗寒凝气滞血瘀之症。郁金与片姜黄一苦寒、一辛温,一长理气、一善行血,相互补充,相须为用,可理气活血、止痛化瘀。 9.生龙骨与生牡蛎 睡眠节律可显著影响血压的节律性,有研究指出老年人睡眠障碍如失眠、白天过度嗜睡等与血压水平的稳定密切相关,并建议将睡眠干预作为改善老年高血压节律性的重要措施。针对于此,郭师擅用龙骨、牡蛎重镇安神以调节睡眠。龙骨,甘、涩,平,入心、肝、肾经,生用长于平肝而潜敛浮阳、镇惊安神。《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牡蛎咸寒属水,以水滋木,则肝胆自得其养……其质类金石有镇安之力,则肝得其平而恚怒自息矣。”牡蛎,咸,微寒,入肝、胆、肾经,为质重之介类,生用偏于潜阳补阴、重镇安神。生龙骨与生牡蛎配伍,功兼重镇潜阳、安神,常和补益肝肾药同用,对肝阳偏亢兼有心神不安者尤为适合。 郭维琴,女,1940年生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心血管病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临床博士后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岐黄中医药基金”传承发展奖、“首都国医名师”荣誉称号,心系疾病益气活血法研究先行者。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随先父——著名中医心血管病专家郭士魁先生学习。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深受著名中医专家秦伯未、任应秋、董建华、刘渡舟等名师指导,毕业后一直在东直门医院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从事心血管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逐步形成了益气活血法治疗心系疾病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很多临床有效的经验方。曾先后任东直门医院副院长、院长兼党委书记,曾任原卫生部第一届进口天然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卫生部第七届药典委员会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分会第四届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中医药学会 养生 保健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等职务。是全国第四批、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3 3项目”郭士魁名家研究室负责人。主持两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及多项省部级课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大会奖1项,卫生部乙级成果奖3项,北京市科学技术成果奖1项,北京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中华中医药学会 科技 成果三等奖1项。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 参考文献: 马钰,华德民,秦建国,李冰,贾祎凡,秦明臻,王亚红,梁晋普.郭维琴教授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经验[J].现代中医临床,2016,23(05):14-16+23. 郭维琴.郭维琴临证精华[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4. #秦建国教授话中医# #东方医院中医说# #名医经验# # 健康 热力计划#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高血压晚期的一种并发症。由于长期的血压增高,必然导致循环阻力逐渐增加,左心室为了克服外周阻力,必须加强收缩,才能将血液射入主动脉,这样左心室逐渐发生代偿性向心性肥厚。肥大的心脏重量常常超过400g,甚至可达800g,(我国成年人正常心脏重量在250g左右),左心室壁厚度可达2cm以上(正常心脏左心室壁厚度约),其肌纤维厚度为正常的一倍。虽然心肌纤维肥大明显,但肌纤维间的毛细血管数量并无相应的增加,所以,在单位体积内毛细血管的密度相对地比原来降低了,这样使肥大的心脏纤维处于一种相对缺血状态;另一方面,冠状动脉由于长期高血压的影响,而发生血管壁营养障碍,内膜通透性增强,有利于血液中类脂质向内膜浸润而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这样心肌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加之左心室长期负荷加重,久而久之,收缩力减退,失去了代偿能力,而发生左心衰竭。左心衰竭后,舒张期左心房血液向左心室灌注受阻,左心房压力增高,进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因而逐渐肥厚并扩大,最后发生右心衰竭,而导致全心衰竭。 由此可见,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脏病通常要经历一个漫长过程。早期只有心肌代偿性肥大,并无症状。随着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展,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前区和主动脉瓣听诊区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一旦发生心慌、气急、乏力、咯血、浮肿等一系列症状,便是已发展到心力衰竭的标准。因此,要减少该病的发生率,最重要的是尽早控制血压,避免长期持续性高血压状态。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遵守以下注意事项 : 1. 定时规范服药; 2 、清淡饮食; 3 、加强运动; 4 、回避不良环境(如紧张环境); 5 、注意气温变化; 6 、细心体会身体变化,对照中风预兆信息; 7 、保证充足的睡眠; 8 、保证心情愉快、恬淡; 9 、一定要制怒。

在医学领域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血压医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血压医学论文篇1 浅谈高血压健康指导 摘要: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的慢性疾病,其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是造成心血管意外及脑卒中的最主要危害因素,与此同时,也会引发慢性的闭塞性周围血管疾病及充血性的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及动脉瘤等。据全国进行的3次较大规模的高血压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年龄在65岁以上人群中患高血压者约35%,其中的患者血压未得到控制,其原因包括随意增减药量、未规律服药、随意换药,为按时测量血压或规律服药一段时间血压正常后停药,表现症状时服药等原因,出现服药-停药-服药循环.因此,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时不仅需要考虑其病因及临床症状等,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且适宜高血压个体患者的健康指导计划,有效地进行健康宣教,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对治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高血压病;健康指导 1高血压的概念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 2高血压诊断标准 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诊断标准,即在非药物情况下,连续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重复测量的血压值达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3高血压分级 高血压如何分级高血压从病因上分为:①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95%的高血压都属于这种情况,一般中老年人的高血压都是这种高血压,降压治疗保护重要器官就行了;②继发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占到5% 最常见的是肾脏不好的患者。 依据血压升高程度的不同,将高血压分为3级。临界高血压: 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90~95mmHg;高血压1 级(轻度): 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高血压2 级(中度): 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高血压3 级(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收缩期单纯性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注:如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分属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等级为准;收缩期单纯性高血压也可根据收缩压的水平分为1、2、3级。高血压是现代人健康的一大威胁。专家指出,90%的高血压是原发性高血压,找不出明确的致病原因,此外还有10%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比如妊娠中毒症、内分泌性疾病、肾脏类疾病、大动脉疾病及颅内疾病等,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对后者进行治疗时切忌一味使用降压药物,应先治疗其原发病。而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则需做好终身"战斗"的准备。 4健康指导内容 建立优良的生活习惯①维持生活规律性,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适度的活动及充足的睡眠;②戒除一些坏习惯,例如吸烟、饮酒、用力排便及久坐观看电视等,明确告知患者此类不良习惯较易导致高血压的并发症及其原因。促使其戒掉戒烟并建立规律的生活,定时且不用理排便,便秘者可指导其预防便秘。指导患者保暖防止感冒,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 措施 等;③控制患者的食盐摄入量: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g/d,最好使用低热量、低脂肪的清淡食物,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多使用含有丰富钙、钾的新鲜蔬果。饮食应粗、细粮搭配,少食多餐;④高血压的肥胖患者严格控制或减轻体重。肥胖是高血压进展的危险因素,应注意减轻体重,限制食量,少吃多餐,增加每天活动量。饮食原则以低盐、低胆固醇及低脂为主。 合理的用药指导①对服药不规律或思想上不重视的患者,重点讲述用药不规律可能产生的危害,同时督促患者建立良好的用药习惯;②高血压患者常常需要持续性用药或终生用药进行治疗,应嘱咐患者遵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切记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用。同时向患者讲诉所服药物的剂量、 方法 、时间、名称、注意事项、安全性、副作用等知识及相应处理措施等;③除急性高血压外,降压以数日、数周内渐渐降压为最佳,尤其是老年人及有高血压病史多年的患者,其机体已经适应了高血压目前的水平,突然降压反而无益。 心理因素指导伴随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人们持续处于紧张的状态,突发的心理应激反应,可能极有可能引发外周血管收缩、心动过速等,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导致一些列的心血管疾病等。高血压患者多有情绪不稳定、紧张、激动、焦虑、过度疲劳等,都会促使其机体内交感神经进一步兴奋,体内产生大量皮质醇、5-羟色胺、血管加压素、儿茶酚胺等分泌物增加,上述物质会促使患者小动脉的痉挛,使其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显著升高。因此,指导高血压患者对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及休息时间进行合理恰当的安排,保持较好的心态及情绪对病情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要做到性格随和,心胸开阔。 5高血压休息与运动指导 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除了要积极地进行治疗和保持乐观的心情以外,还应该在病情稳定以后积极地进行适合于自己身体状况的 健身运动 ,运动应注意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建议至少30min/d有氧锻炼,能使身体状况逐步得到改善。高血压患者在选择运动方法时,不宜选择剧烈的和运动量大的运动项目,而应选择一些运动量不大的项目。步行和慢跑是很好的运动方法,运动强度:维持中等程度以下,即脉搏(220-年龄),或安静心率+20次。自觉劳累程度为稍累,微汗;以无不适为宜,可以对话。运动持续时间:至少3~5次/w,最好有人陪伴,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少于2d/w运动效果欠佳,多余5d/w运动效果不再增加。 教会患者自行测量血压自行测量血压是在家中或者 其它 环境中自己测量血压值。自测血压可提供在日常生活状态中相对更有价值的血压讯息,也是对血压进行诊断的重要补充。血压的诊断值一般高于自测值,建议患者自测血压3d/w,于清晨和晚间的7~8时各测量1次/d,每次取前3次的平均值。 正确、按时测量血压体位的改变或食物消化对血压测得值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在进餐1h后再行测量血压,吸烟或引用咖啡、浓茶30min后,静息或坐定5min后。因卧位、立位、坐位等的不同姿势也容易引起血压测得值的变化,相关人士推荐测量血压时取站立位。在炎热的夏天或者室内温度较高时,对血压的实际测得值也有一定程度影响,此时,测量血压需要考虑周围环境温度等因素。 总结 高血压病是一种长期的、多发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身疾病之一,需要患者保持坚定的毅力、乐观的情绪及战胜病痛的信心。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健康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详尽的健康指导,可促使患者及家属全面且正确的认识疾病,具有全面的预防及保健知识,从而达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高血压医学论文篇2 浅谈高血压形成原因 高血压的病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的遗传是高血压的病因所在,经过调查,有高血压的家族起后代发生高血压的几率是很大的,这应该是与他们自身的基因有关的。造成高血压病因的还有后天的因数,如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水平也在不断上升,心理压力大,药物等因素使高血压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为了更有效的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笔者就高血压形成的原因浅谈下自己的看法。 1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随着生 理学、遗传学、神经内分泌学及分子生物学的 发展,以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建立,许多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目前,各种学说中以Page的镶嵌学说比较全面,认为高血压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由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多种因素造成。 遗传因素.约75%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遗传素质,同一家族中高血压患者常集中出现。据信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高血压患者及有高血压家族史而血压正常者有跨膜电解质转运紊乱,其血清中有一种激素样物质,可抑制Na+/K+-ATP酶活性,以致钠钾泵功能降低,导致细胞内Na+、Ca2+浓度增加,动脉壁SMC收缩加强,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增加,血管反应性加强。这些都有助于动脉血压升高。近来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AGT)基因可能有15种缺陷,正常血压的人偶见缺陷,而高血压患者在AGT基因上的3个特定部位均有相同的变异。患高血压的兄弟或姐妹可获得父母的AGT基因的同一拷贝。有这种遗传缺隐的高血压患者,其血浆血管紧张素原水平高于正常人。 性格因素已发现高血压与性格与心理密切相关。有易急躁、易发怒、易激动性格的人易患高血压病。这些表现使体内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胰岛素分泌明显高于正常人。这些物质能使神经系统兴奋,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时间长了,人就容易患高血压病。 心理压力过大也是高血压发生的因素。社会 经济的发展,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使人们的神经经常处于绷紧的状态,很容易造成交感神经兴奋性过度。表现为工作时火气大、心动过速(>80次/分),导致血压升高。这种情况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也是诱发多种疾病的根源,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要学会释放压力,才会远离各种疾病。 2 饮食和生活习惯 大量饮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酒在家家户户已经变的很常见了,但是大量饮酒确实招惹疾病的根源,长期大量饮酒,40%以上的人都会发生高血压。而且易中风。过量饮酒还容易诱发中风、心肌梗死、高血压、酒精性肝病、胰腺炎、股骨头坏死等各种疾病。 大量吸烟 吸烟也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很多年轻人为了耍酷从很小就开始吸烟,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国家已经开始明令禁烟。吸烟在冠心病的危险度百分比为32%,仅次于高血压(约35%),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冠心病致病因素。不仅如此,吸烟还容易引发中风、脑血管病变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所以想要远离心脑血管疾病就必须戒烟。 吃盐量大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普遍较咸,盐不仅会使血压升高,还会破坏血管内壁,损伤内皮细胞,破坏小血管的危害,可见食盐已经成为公认的杀手。所以预防高血压,减盐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食用油对高血压的研究结果显示,用葵花籽油烹饪食物引起高血压的危险性较高,而食用橄榄油则有助于使人保持健康的血压。尽管橄榄油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对健康很有益的食用油,但是,反复使用用过的橄榄油仍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烹饪油中聚合物越多,就越容易引起食用者患上高血压。 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原来血脂就比较高的人,在使用橄榄油后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较用其他类型的烹饪油要小。就同样反复使用烹饪油而言,橄榄油所产生的聚合物较其他种类的烹饪油要少。这说明橄榄油变质的过程较其他油类要缓慢。因此,建议人们在烹饪中尽可能使用橄榄油,而用过的油的重复使用次数最多不要超过三次。 由于橄榄油比较昂贵,所以很多人还是愿意选择其他比较便宜的烹饪油,或混合油。然而,为了保持健康的血压,特别是对那些高血压高发人群来讲,从长远角度来看,多花一些钱买健康仍不失为上策。 所以,建议对待油炸食品要坚持适量原则,烹饪油不要反反复复使用,在食用油的选择上不要贪图一时的便宜,毕竟,对于我们来说,健康是无价的,保持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 吃的好,缺乏锻炼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水平也在不断上升,蔬菜、水果、肉类等饮食变的越来越多样化,但是生活的忙碌使人们普遍缺乏锻炼,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肥胖,而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概率会很大。据临床统计:不肥胖的人高血压患病可能性是15%,而肥胖者高血压患病可能性高达40%。 3 现在是一个 网络充斥的时代,而大型网络游戏也成了孩子们的最爱,过度沉溺于网络游戏不仅耽误孩子的学业,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尤其是高血压疾病,很容易找上这些整天玩游戏的孩子。虽然很多家长试图阻止孩子过度沉迷游戏,但依然于事无补。高血压和孩子玩游戏看似和遥远,实际上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高血压以前是一种老年疾病,而现在变的越来越变的年轻化,所以 儿童 和青年患高血压的概率也很大,儿童患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情绪多度紧张,很明显,如果长期玩游戏使孩子的情绪多度紧张,据美国公共健康中心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 电子游戏与儿童高血压有着密切的联系。儿童玩电子游戏时,血压升高的幅度也大得多;父母患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的儿童玩电子游戏时,比那些父母血压正常的儿童血压升高得更快也更多。 儿童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大脑、中枢神经处于发育不完善时期,很容易兴奋,对于神经脆弱的儿童来说,长时间受到电子游戏的刺激,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失衡,容易在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形成以血管收缩神经冲动占优势的兴奋灶,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及周围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过度的游戏刺激会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调节失灵,引起体液内分泌激素的改变。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导致血压升高。小动脉血管长时间的痉挛,血液循环不良,导致脏器缺血,尤其是肾缺血时肾小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增多,进入体循环后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形成血管紧张素Ⅰ及Ⅱ,更加重了全身小动脉痉挛。同时,还会促使醛固酮分泌增多,钠和水潴留,使血容量增多,从而使血压顽固性升高。 可见,游戏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适量玩游戏可以使人放松,如果长期玩,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甚至会带来高血压疾病,家长一定要加以制止。如果父母中患有高血压,家长一定要学会调节孩子的情绪,以免引发体内的高血压。 4 由于医治不当而引起的高血压,临床上通常称为药物性高血压。临床上有以下几种药物引起高血压。 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甲基或丙基睾丸素等。这些药物可引起水钠潴留,导致循环血量增加,而发生高血压。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则能兴奋神经系统,引起血压升高。 口服避孕药:如雌二醇等,一方面可引起血浆血管紧张,促使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另一方面因其具有盐皮质激素的作用,故可直接作用于肾小管而引起水钠潴留使血压升高。 止痛类药物:如消炎痛、炎痛喜康、保泰松等,除了引起水钠潴留外,还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血管趋向收缩而致高血压。 其他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利他林、多虑平及中药甘草等。另外,某些降压药也可引起高血压,如常用的甲基多巴、胍乙啶等,当静脉注射时就有引起高血压的可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服用降压药物优降宁时,如果进食含有酪胺的食物,如干酪、动物肝脏、巧克力、牛奶、红葡萄等,血压不但不降,反而会大大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脑出血;而突然停用某些降压药物,如心得安、氯压定、甲基多巴等,也可引起同样严重后果。 可见“是药三分毒”并不是浪得虚名,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避免使用以上药物,如果万不得已使用时,一定要把握适度,希望广大患者在临床上尽量采用其他的方法进行 治疗,不可过度依赖药物治疗,以免导致病情向相反的方向 发展。 以上这些坏习惯相信很多人都有,而这些习惯都很可能引发高血压,希望大家及时改正这些缺点,远离高血压。 高血压医学论文篇3 浅议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抗高血压治疗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达到了初定的目标血压,1级多数轻度高血压患者需应用1~2种降压药物,少数需联合应用3种药物以达到初定目标血压;2级少数中度高血压患者需联合使用2种降压药物,多数需联合应用3种药物方能达到目标血压。结论:把握用药指征,积极用药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治疗 体会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防治高血压已成为全世界医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均符合WT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60~79岁,平均(68±8)岁;病程5~20年,平均(2±7)年;均为缓进型高血压。其中,1级(轻度)51例(),2级(中度)69例()。120例中,63例(52%)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即收缩压≥16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0 mm Hg。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治疗方法。 疗效判断标准降低血压,使血压恢复至正常(<140/90mm Hg)或理想水平(<120/80 mm Hg)。对中、青年患者(<60岁),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脏病患者应使血压降至130/80 mm Hg以下。老年人至少降至正常(140/90 mm Hg)。 治疗方法采用的治疗方法基本上以药物疗法为主。 利尿剂包括噻嗪类、保钾利尿剂和袢利尿剂等。①噻嗪类:应用普遍,常用药物有氢氯噻嗪,但长期应用可引起血钾降低及血糖、血尿酸、血胆固醇增高,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患者慎用,痛风患者禁用。②保钾利尿剂:常用药物有氨苯蝶啶、螺内酯(安体舒通)等。可引起高血钾,不宜与ACEI合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③袢利尿剂:利尿迅速,常用药物有呋塞米、托拉噻米等。肾功能不全时应用较多,但需注意低血钾、低血压。④另外推出的利尿降压剂吲达帕胺25 mg,每日1次,具有利尿和血管扩张作用,可有效降压,但长期应用可引起低血钾。 β-受体阻滞剂本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降压和抗心律失常作用,而且可减少心肌耗氧量,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对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后高血压更为适用。治疗高血压多选用具有心脏β1选择性、长效或缓释的品种,如美托洛尔25~50 mg,每日1~2次;或比索洛尔~ mg,每日1次。心脏传导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周围血管病患者禁用。同时本类药物对糖、脂代谢有不良影响,使用时应加以考虑。长期应用者不宜突然停药,以免血压骤然上升。 钙拮抗剂可用于中、重度高血压,尤适用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钙拮抗剂有维拉帕米、地尔硫(非二氢吡啶类)及二氢吡啶类3组药物,前2组有抑制心肌收缩及自律性和传导性的作用。不宜在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中应用。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的作用以阻滞血管平滑肌钙通道为主,可引起血管扩张,同时引起交感激活作用,对预防冠心病不利。但二氢吡啶类的缓释、控释或长效制剂,使上述副作用显著减少,可用于长期治疗。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每日1次;或氨氯地平5 mg,每日1次;或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每日1次。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各种程度的高血压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试验证实,ACEI可改善心室重构、减少心力衰竭的再住院率及降低死亡率、明显延缓肾功能恶化,因此对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左室肥厚、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等合并症的患者尤其适用。高血钾、妊娠、肾动脉狭窄者禁用。最常见不良反应是干咳,停药后可消失。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适应证与ACEI相同,但不存在干咳,降压作用平稳,可与大多数降压药物合用,如氯沙坦50~100 mg,1次/d;缬沙坦80~160 mg,1次/d;厄贝沙坦150~300 mg,1次/d;坎地沙坦8~16 mg,1次/d;替米沙坦80 mg,1次/d。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到了初定的目标血压,1级轻度高血压患者51例中,44例()需应用1~2种降压药物,7例()需联合应用3种药物方达到初定目标血压;2级中度高血压患者69例中,18例()需联合使用2种降压药物,51例(73�9%)需联合应用3种药物方能达到目标血压。 3 讨论 结果提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经治疗112例()能降至正常血压且无不适症状,但仍有8例()患者因血压相对较低而出现明显脑供血不足症状,1例甚至并发脑血栓形成,这种比例随着高血压程度的加重而呈升高趋势。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2级中度高血压患者中有1例并发脑血栓,这些患者(除1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外)经减少药物剂量血压回升后,不适症状消失。说明症状与血压相对较低致脑血流灌注不足有关。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动脉血管壁弹性减弱和管腔狭窄,循环阻力增高,伴不同程度并发症,血压波动大,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所以在降压治疗过程中,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小剂量联合应用,可以明显增加降压疗效,相互抵消或明显减轻不良反应,还可延长降压作用时间,加强对靶器官的保护。治疗目标血压个体化,药物从小剂量开始,缓慢进行,尤其是对老年人,应避免快速降压带来的不良反应。在降压过程中注意老年人的反应,不仅注意调整降压的幅度,还要控制降压的速度,否则就会导致心、脑、肾等器官的血流灌注压减低,血流缓慢,引起缺血及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 黄平.老年人高血压治疗新进展[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3(1):60-62 [2] 唐景华,马光仁.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进展[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13):1811-1814 猜你喜欢: 1. 浅谈高血压护理论文 2. 高血压有关的医学论文 3. 高血压医学论文范文 4. 高血压护理论文范文 5. 高血压综述论文范文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亿。近几年来发病率却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中中青年比例占了34%。 这一方面是由经济发达,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改变,以精细饮食为主的生活习惯导致人体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血管硬化加速而过早出现高血压症状;另一方面则是因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过大和劳累造成精神紧张从而诱发高血压。 中青年人大多为生活和前途疲于奔波,加上总认为自己精力旺盛,患了高血压却仍然蒙在鼓中。多数人在患感冒或其他疾病求医时才得知自己已患上高血压。 提醒中青年人,要多关注自身身体健康,定时体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做好心理调适,利用各种途径舒缓心理压力。在治疗上应明确自己的症型,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王主任还说,对于一些服用西药降压不甚理想的患者,不妨尝试中医药降压治疗,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平稳、缓慢,不会导致血压过低,并可减少血压反弹现象。 对于目前还没有高血压的人来讲,最重要的就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遗传因素我们是很难改变的,所以预防高血压发生最重要的就是注意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就高血压而言,第一,不要吃得太咸,每天每个人摄入的盐要少于6g。 这个包括所吃的所有食物里面的盐,不仅仅是指在炒菜里加进的盐。人每天真正需要的盐量不是太多,口很重的人要慢慢地改。 年轻人少吃盐,如果吸烟的人尽量戒烟,喝酒的人最好不要喝酒,还有控制自己的体重。有一个公式,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果大于24,就是超重了,就要限制体重。 还有精神紧张。精神紧张其实是一个比较难量化的东西,怎么叫精神紧张,我们现在中年人大部分在单位里都是骨干,青年人也都是重任在肩,而且生活中也会发生很多事情,都会对中青年人精神上产生一种压力。现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紧张其实也是高血压非常重要的原因。要注意缓解自己的压力,不要自己给自己增加压力,就是尽量注意规律的生活,不要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过分的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如果都能够注意到、做到这些,是能够预防很多高血压的发生的。 还有一个也很重要,就是要经常的测量血压,对于中青年人来说,我觉得一年至少要测一次血压,在很多城市针对35岁以上的人群,首诊都要量血压。中青年人自己也要注意,现在血压计买起来也不是很贵,一定要注意一年至少量一次血压,如果觉得有点儿头疼、头晕的时候,要想到可能是血压高了。要有这么一个意识,再加上要控制生活方式。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运动,我刚才忘了说了。运动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方式,可以使你解除紧张,身体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像很多年轻人工作特别紧张,上下班坐公共汽车,很多人买车,这种生活方式都趋向越来越不运动,年轻人一定要特别注意。

老年睡眠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精选了【100个】关于老年护理学论文集供您后续的写作参考,在写老年护理学论文之前,很多大学生总是被老年护理学参考文献怎么写难倒怎么办?请阅读本文!一、老年护理学论文参考文献范文[1]对《老年护理学》教与学的再思考.白玉华,2011全国护理教育研讨会暨第3次护理学院(校)长论坛[2]学生小讲课在《老年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李芳.许瑞.王艳波.李丹琳,2011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3]《老年护理学》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肖宏俊.孙琳,20082008年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全国护理管理、护理科研与心理护理学术交流会[4]《老年护理学》多元化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崔艳.张宏晨.高丽.杨瑞.徐莎莎,2014第九届全国高等护理教育学术研讨会[5]中国"老年护理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刘祚燕.张雪梅.陈龑.陈茜.胡秀英,2013第三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颁奖大会暨第三届护理学术年会[6]"老年护理学"本科课程教学管理改革研究.刘祚燕.陈茜.胡秀英,2013第三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颁奖大会暨第三届护理学术年会[7]中老年眼疾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张旭虹,2003全国第六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8]军队院校老年护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张宏晨.徐莎莎,2014第九届全国高等护理教育学术研讨会[9]老年社区护理与保健.贾凌云,2003全国第六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10]120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蒙文静,2003全国第六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二、老年护理学论文期刊参考资料[1].国外老年护理学发展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护理管理》.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年1期.刘宇.孙静.郭桂芳.[2].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现代临床护理》.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年8期.周颂华.范宇.刘英.[3].案例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护理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年19期.张宏晨.高丽.崔艳.段永珂.[4].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对开设《老年护理学》双语教学专业选修课的评价.《护理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年8期.蒋新军.陈燕.马改红.晋溶辰.[6].护生参加?老年护理学?课程服务性学习的体验及反思.《解放军护理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年7期.刘娜.杨云衣.董志刚.张媛媛.徐燕.[7].6步任务型教学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护理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年10期.崔艳.高丽.张宏晨.徐莎莎.[8].角色扮演法在《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西南国防医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年3期.杨翔宇.高静.吴晨曦.张婷.柏丁兮.[10].护生作为社工志愿者参与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效果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年6期.徐晶.罗晓云.石冰雪.史崇清.张迎红.路兰.郑一瑾.李金萍.鲁琼芳.唐杰.三、老年护理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目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PBL模式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被引次数:3作者:赵文婷.护理学南方医科大学2011(学位年度)[2].“中西医结合养老护理模式”在老年院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张洪.护理学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学位年度)[3].《老年护理学》课程服务性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作者:刘娜.护理学第二军医大学2015(学位年度)[4].目录.护理干预对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症状及自我效能影响的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孙自红.护理学山西医科大学2011(学位年度)[5].目录.有声思维法在护理本科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周亚东.临床医学;护理第四军医大学2013(学位年度)[6].麻醉护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作者:陈文真.护理学泰山医学院2014(学位年度)[7].目录.福州市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质量评价的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黄丽钗.老年护理学福建医科大学2007(学位年度)[8].目录.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两位一体”社区护理模式及效果的研究.被引次数:7作者:王欣国.护理学第二军医大学2013(学位年度)[9].目录.上海老年家庭照顾者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要的研究.被引次数:14作者:刘腊梅.护理学第二军医大学2008(学位年度)[10].社区T2DM患者抗炎饮食干预后的效果评价.作者:牛惠.老年护理学湖州师范学院2015(学位年度)下面是老年护理学论文集,希望能解决毕业生们的老年护理学参考文献怎么写的相关问题

可以的,没问题的。如果我们有了这本文献,并会及时通过网上发给你看的。

共情艺术与老年护理【关键词】 老年护理 当今世界已经历着一个史无前例的人口转变。据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从现在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数将从大约6亿增加到20亿左右。老龄化标志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同时也给护理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内有调查发现,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个体常并存情绪障碍〔1〕,其实质为创伤的恐惧、分离的哀伤和爱的缺乏,使得从事 老年护理的护士面临更为复杂的护理环境。将共情艺术应用于老年护理,有助于护士更加理解老年患者,并因此促进他们的健康,同时还可避免护士情感的耗竭。 1 共情的概念 共情(empathy)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身的精神世界一样的一种能力〔2〕。共情是能够理解和分担对方精神世界中各种负荷的能力,要求护士能够进入病人的精神世界,就如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以期更好地理解需要帮助的个体。共情是所有护患沟通的精髓。 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对病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作为一种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病人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 2 老年护理的新观念 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去考虑他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3〕。老年护理不单局限于疾病的护理和生活照顾,还需从深层次的情感护理入手,使老年人身心愉快。 3 护患共情 走进病房,走近病人 理解病人的需要、情感和所处的环境或状态,对保证护理实践的有效性来说是基本的要素〔4〕。老年患者刚住院时,由于对环境的陌生和不适应,易产生忧虑、紧张和恐惧等负性心理。如果护士能以笑脸主动相迎,亲切地直呼其名,说:“我就是您在医院的熟人,有事请找我。”作为一位患者,听到这句贴心的话时,那份意外的感动和心理满足是难以名状的。护患之间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老年人往往对自己的疾病能否治愈和经济支出过分担忧,故十分注意观察家属对其疾病的态度和医护人员对其隐瞒疾病的严重程度。护士可把掌握的专业知识化作一份理解、一种智慧和极大的关爱,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得更多的信息支持。并与其家属联系,让他们多来看望病中的老人,使老年患者获得更多的倾诉和经济支持。 老年人是健康最脆弱的群体,普遍多病共存。我科为老年科病区,长期瘫痪在床的病人占有相当比例。春节前的一次晨间护理,见一位新入院老年患者愁眉枯涩,久久地望着窗外。护士长以其敏锐、细腻的眼光读懂了患者的需要、痛苦和渴望,即在下班后买来了红灯笼、红辣椒等小挂件,赶在春节前把每个病房装扮得喜气又温馨,让病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护士愿意花费时间了解作为一个个体的病人,与病人之间的共情关系的结果是促进并维持病人身体、情感的良好状态,使病人有能力应对并帮助他们调整生活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人至暮年,渐渐感到死亡的来临,老年人总是喜欢谈及往事,以此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护士应把老年病人看成是一个整体的人,一个正在完成他全部生命过程中重要阶段的人,他们从心理上需要理解、关心、安慰和帮助。护士可将倾听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倾听时不要左顾右盼,不要随便插话,慎重与细心地把握老人微妙的情感过程,用恰当的表现和手势迎合老人,说明在认真地听,老人会更有兴致,以达到情感的宣泄。 提高共情能力,避免情感耗竭 美学修养、个人的经验、成熟程度有助于护士对老年病人的理解。人到老年,这是人一生中最后也是最艰难的一站。护士站在人生最后一个驿站的道口,每天都在直面死亡。随着病人一个个离去,护士自己也会陷入到失落中,有时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逝去的情境中无法自拔。工作的时候,可以始终坚持对病人微笑,但心里却害怕与他们在一起,感觉他们随时都可能走了,自己说不定哪天也这样离开。共情能使护士意识到与病人之间有差别,避免由于同情而不是共情导致的个人情感的耗竭的护士不恰当的感情卷入,从而作出适当的职业反应。 将共情艺术贯穿于日常护理点滴工作中,让老年患者感受到护士的真诚关怀照顾、精神上的安慰和治疗性的支持,提高了护理质量,又可避免护士情感的耗竭。老年患者对护士价值的认可能进一步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让护士觉得护理工作更有意义、动力与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刘玉春.离休老龄人情绪障碍调查及护理对策.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4):242. 2 王长虹,丛中.临床心理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5-56,82. 3 王建荣,刘玉春,马燕兰.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59. 4 Olson between nurseexpressed empathy,patientperceived empathy and patient of Nursing Scholarship,1995,27(4):317-322. 作者单位: 200241 上海,上海市闵行区吴泾医院 作者:汪芳 老年护理需求与护理教育改革的思考作者:王娟 作者单位:130000长春市第二医院 【关键词】 老年 护理需求 护理教育 改革 老年护理需求现状 ①目前我国的状况是老龄人口多,对老年护理社会化服务程度低。②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的同时存在着另一个社会问题,即家庭小型化。③当前社区卫生建设在老年社会化护理方面的作用尚未完全得到,且这种服务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农村更为突出。④医疗保险改革并不能很好解决老年人口的医疗问题:没有形成医院自身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的内在机制,卫生资源的不足和浪费并存;现有的医疗体制“重治疗轻预防”,没有把疾病预防放在应有的位置;大量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口享受不到应有的医疗保障条件;城镇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对卫生资源的享用存在明显的不公平;老年护理事业发展滞后。 发展老年护理院势在必行 ①老年医疗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年保障的重要方面。老年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反映。随着家庭小型化结构的出现,过去老年人养老以家庭为主的模式必然走向社会化服务为主和家庭相集合的模式。②发达国家在养老、救助、护理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程度比较高,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建立老年医院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在一些发达国家,老年病医院、老年病医疗中心已相当普遍,这些为老年病预防、诊断、治疗及社会化服务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跟不上人口状况的发展,养老护老的社会化服务程度非常低,目前建立的老年护理院数量极少。③老年医疗和老年护理有紧密联系,又有一定差异,综合性医院收治的病人与护理院收治的病人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需住院治疗的重病人,是综合性收治的对象,而因老年性疾病或重病后仍需继续康复治疗生活不能自理者,是护理院收治的主要对象。所以老年护理院是老年病人较为适宜的医疗场所。但是当前老年护理院发展缓慢,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落后现实的需求。而正是由于发展落后,使一些综合医院承担了部分护理院的职能,这是不合理的。因此,应当大力发展老年护理院事业。 开发和完善老年人护理保险业务 ①按中国的传统,照料老人是子女应尽的责任。但是严重的老龄化趋势和日益小型化的家庭结构,使得这种美德难以为继。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仅靠家庭成员护理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显得力不从心。②老年护理是在老年人的病情稳定后进行的,它需要的时间较长,所花费的人力也较多,费用难以控制。护理质量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究竟应该提供何种水平的护理,不仅是个道德问题,更直接关系到护理费的多少。老年护理的这种特殊性和费用不确定性,使得整个社会有必要在老年医疗之外,建立独立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③护理保险是为老年人提供经济保护的重要部分,它既给保险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又适当减轻社会保险的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医疗费上涨趋势的加剧,其意义将日益突出。④从我国目前的保险现状来看,社会养老保险提供的仅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社会医疗保险改革还未完全成熟,且存在许多与现象,还无法覆盖所有老年人,它仅提供给工薪阶层,而无法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需要进一步完善。⑤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已先后建立较为完善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已成为健康保险市场上最为重要的产品之一。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在咖啡老年人护理保险上的成功经验,在此方面作为相应的努力。 护理教育改革 积极更新护理概念,将当前的人口结果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护理人员在老年护理中的重要地位进行广泛宣传,以引起社会各界对老年护理人员培养的重视,逐步建立、健全各层次教育体制及人员专业教育。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教育管理部门应针对当前社会需求及老年护理人员应具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老年护理人员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在借鉴国外老年护理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综合现有护理院校或专业的教育计划,制定合理的老年护理专业教学计划。 编撰合适教材:需要编撰时候我国特点的老年护理学教材,要突出老年人群的特点,反映老年医学和老年护理领域中的新动向、新成就、新技术,体现多学科交叉和渗透,既要考虑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同时也要保持相对稳定。 加强教学实践:老年护理学是注重实践的学科,因此要加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点抓各项护理服务技能培训。课程安排上,在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老年护理教育的发展。必须尽快建立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老年护理专业教师队伍。应当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和培训,尽快提高老年护理教育师资水平。 重视和加强对老年护理的科研工作:在我国,老年护理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如何规范教学需要进行广泛研究,才能更好地实践老年护理学的教学工作。 总之,要很好地解决老年护理这一社会问题,对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面,只有培养大量品学兼优的老年护理人员,才能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实现健康老龄化。【参考文献】 1 郭薇,对社会康复中老年康复的思考,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615-617. 2 王艳梅.浅淡老年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培养对象.中国健康理论与实践,2003,9:511-512. 3 王伯莹,赵艳梅.认同、倾听、亲情-老年护理新观点.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14-16. 我的回答你满意吗?

  • 索引序列
  • 睡眠障碍护理毕业论文
  • 老年人睡眠障碍研究论文
  • 睡眠障碍有关的论文主题
  • 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论文研究
  • 老年睡眠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