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解啊论文只能算是会议论文。现在会议很多,基本都出论文集,所以不能算权威也不能算核心。除非你们学校或者单位有正式规定,这次会议出版的论文算成什么级别的,你的这一篇就可以也仅限于在你自己单位当成这一级别的来用。三大检索系统里有一个ISTP(国际会议论文),需要被收录,能检索才算。但显然,你说的不是这个,所以只能看规定。没有规定就只叫会议论文。
首先是摘要,大概写写都有什么内容包括在内然后引言,写论文得架构安排或者说构成模式之类,还有主要讨论得问题有哪些然后主体部分,提出论点,列出论据,并详细加以论述然后结语,总结论点,给出态度什么得最后别忘了bibliography~参考数目,小心抄袭嫌疑哦
会议论文集论文算正式发表吗?会议论文集是一些学术会议出版的在会议上宣读的文章的合集,也是一种正规的出版物,但它与学术期刊有很大区别,虽然与期刊区别很大,但只要是在正规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就是正式发表,是受认可的论文发表。
论文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依附于期刊的论文集,一些刊物会定期或者不定期出版自己的论文集,或者是为了庆祝某些节假日纪念日,或者是针对某一个研究方向出版的论文合集,另一种论文集就是会议论文集,一些学术会议在会议结束后会将会议上宣读的文章出版论文集,会议论文集的发表价值要高于期刊论文集。
频谱细化技术及其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EI01035575059)2.小波分析及其在振动诊断中的应用,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EI01035574405)3.小波分析—AR谱及其工程应用,振动与冲击,2001年01期(EI01246544631)4.基于三维有限元法的卷取机助卷辊支臂焊缝强度分析,湖北工学院学报,2002年02期5.振动信号分析法用于回转支承故障诊断,工程机械,.斗轮式堆取料机回转支承故障诊断研究,振动与冲击,.结晶器非正弦振动研究,机械传动,.轧机主传动系统减速机故障诊断研究,重型机械,.椭圆齿轮传动在结晶器非正弦振动装置中的应用,冶金设备,.高炉过程多智能体控制系统的开发,炼铁,.一种用于低速重载轴承故障诊断的共振解调法,煤矿机械,.非接触式扭矩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EI01556802095)轧机万向接轴联轴器十字轴断裂事故分析,重型机械,2002年01期14.轧机主传动万向联轴器辊端接头结构探讨,重型机械,2002年02期15.中板轧机主传动万向接轴辊端接头断裂事故分析,冶金设备,2002年01期16. 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EI04238195408)17.中板轧机主传动万向接轴十字轴断裂事故分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EI04238195407) OF THERMOMECHANICAL STRESS OF LADLE LINING DURING PRE-HEATING AND OPTIMIZATION OF REFRACTORY PROPERTIES,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fractories, Dalian, China, March 24~28, 2003, ISBN ANALYSIS WITH ITS APPLICATION IN DEVICE FAULT DIAGNOSIS, Proceedings of IE & EM’2003, Global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n E-century, ISBN 7-89492-025-820.高线精轧机组远程监测与诊断应用研究, 冶金设备,2003,521.地下卷取机卷筒主传动系统强度分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3,4(EI04238195541) Of Temperature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For Ladle Lining, Refractories Applications and News, 2004,.长水口热机械应力研究 耐火材料,(EI 04298271946)24.降低长水口颈部应力的研究 炼钢,.钢包底工作衬的热应力分布及结构优化 《耐火材料》(EI 04448438852)26.钢包底温度场和应力场模拟,冶金能源,.炉衬热应力分析中几类特殊结构的建模方法,工业炉,.基于谐波小波变换的低速轴承故障诊断,轴承,.高线精轧机组轴承振动监测与故障分析,轴承,.基于FFT-FS频谱细化及共振解调技术的电机轴承故障诊断,矿山机械,.可逆式轧机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辊端叉头的有限元分析,冶金设备,.一种改进的广义自洽模型及其在耐火材料性能预测中的应用,中国科协第二届优秀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集,,苏州 On Thermomechanical Stress Of Long Nozzle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Refractories Applications and News, 2005,.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轧机轧制力矩在线监测方法研究,机械研究与应用,.基于internet的风机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研究,风机技术,.基于谐波小波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振动与冲击(已录用)37.基于谐波小波变换的共振解调法及其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振动与冲击(已录用)38.基于Morlet小波变换与最大似然估计方法的降噪技术,振动、测试与诊断,(EI05189081905) of properties of Al2O3-C refractory based on microstructure by an improved generalized self-consistent scheme,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 (SCI、EI收录)
1. Jin Huiqing, Study on accident proneness among 7—14 year old children in China. Studies on Public Health in Asia. 2004,:173-179 2. Jin Huiqing, Depth perception and dynamic vision of accident prone arivers: a case-control study. Studies on Public Health in Asia. 2004,:122-126 3. Jin Huiqing, Patterns of unintentional in juries and injury proneness to children in four cities of China. Studies on Public Health in Asia. 2004,:36-42 4. Jin Huiqing,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n Road Accidents in China Studies on Public Health in Asia. 2004,:10-27 5. 金会庆,中国车祸流行病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3):190-192 6. 金会庆,李湖生. 公安应急指挥系统研究. 人类工效学,2004,10(4):7-11 7. 孟凡雨,金会庆,田宝瑛.交通事故现场自动测绘系统开发及应用.人类工效学,2003,9(2):23-25. 8. 金会庆,戴平. 灰色理论在车祸预测中的应用.人类工效学,2001,7(4):24-26. 9. 金会庆,戴平,张树林. 智能运输系统(ITS)研究现状及展望.人类工效学,2001,7(3):39-41. 10. 金会庆,余皖生,张树林,等. 机动车驾驶员身体素质条件及测评指标的研究.人类工效学, 2001,7(3):1-6. 11. 金会庆,余皖生,戴平. 机动车驾驶员驾驶适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5):390-392. 12. 金会庆,张树林,戴平,等. 机动车驾驶员心理素质综合评价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5):369-371. 13. 金会庆,张树林. 驾驶适性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华创伤杂志,2000,16(4):197-199. 14. 金会庆,戴平. 电工职业适性心理检测指标参考值范围的研究.疾病控制杂志,2000,4(4):327-329. 15. 金会庆,戴平,刘禹国,等. 锅炉司炉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指标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0,27(1):7-9. 16. 金会庆,刘禹国,戴平,等. 计算机在特种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中的应用.人类工效学,2000,6(4):67-68. 17. 金会庆,戴平. 电工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系统测试及评价.人类工效学,2000,6(2):54-55. 18. 金会庆,张树林. 职业应激与神经行为.人类工效学,2000,6(1):37-39. 19. 金会庆,刘禹国,田地. 运用ISO9000系列标准管理现代企业—ISO9002标准在安徽三联科技发展公司计算机厂的应用.人类工效学,1999,5(2):62-64. 20. 金会庆,杨志新,张树林,等. 儿童早期适应行为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优生优育,1999,10(4):162-164. 21. 金会庆,张树林,潘涛. 事故倾性与外周血神经递质水平关系的研究.疾病控制杂志,1999,3(4):263-264. 22. Jin Huiqing, Chen Rong, Jiang Xiuli. Driving competence assessment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English Edition), 1999,2supplement:14-16. 23. 金会庆,孙业桓,张树林,等. 事故倾性儿童相关心理、生理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学校卫生,1999,20(1):53-54. 24. 金会庆,戴平,刘禹国. 电工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指标研究.人类工效学,1999,5(3):1-4. 25. 金会庆,戴平,刘禹国. 起重机械作业职业适性心理指标正常值范围的研究.人类工效学,1999,5(2):1-5. 26. 金会庆,张树林,陈朴,等. 儿童非致死性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人类工效学,1999,5(1):1-5. 27. 金会庆,戴平,田地,等.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职业适性检测指标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9,9(2):59-64. 28. 金会庆,李湖生,戴平. 职业适性与职业适性测评研究进展.人类工效学,1998,4(4):42-46. 29. 金会庆,陈嵘,邹文艺.合肥市388名驾驶员体内神经递质水平的实验室研究. 荒记俊一编集.交通安全と健康—第2回日中国际会议论文集.东京:日本杏林书院,. 30. 金会庆.驾驶适性研究进展.荒记俊一编集.交通安全と健康—第2回日中国际会议论文集.东京:日本杏林书院,. 31. 荒记俊一,金会庆,横山和仁.日中の交通事故に关する疫学的研究.荒记俊一编集.交通安全と健康—第2回日中国际会议论文集.东东京:日本杏林书院, 32. 金会庆,汪泓,李健. 中国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量表编制及常模的制定(国家 “八五”攻关项目).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4):204-206. 33. 金会庆. 中国机动车驾驶员职业适性研究及应用.中华创伤杂志,1996,(3):171-172. 34. 金会庆,张树林,解梅. 儿童事故倾性与外周血神经递质和激素水平关系的初探.疾病控制杂志,1996,3(1):13-15. 35. 金会庆,戴平.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安全态度的制定.《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36. 金会庆,卢先发. 关于确定起重机械作业人员检测指标体系的研究.《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37.金会庆,戴平.中国特种职业适性研究现状.《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38. 金会庆,卢先发.五种特种职业适性生理、心理检测指标研究. 《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39. 金会庆,王文跃. 事故倾性驾驶员和事故倾性儿童体内神经递质水平的比较研究.《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40. 金会庆,邹文艺. 驾驶员与儿童事故倾性流行病学研究.《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交通工效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41. 金会庆,邹文艺. 驾驶员与儿童事故倾性研究.人类工效学,1996,2(3):20-23. 42. 金会庆,荒记俊一,段露玲,等.驾驶员体内神经递质水平的研究. 见:金会庆主编.《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外驾驶适性与神经行为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43. 陈嵘,段露玲,金会庆.驾驶员的应激研究. 见:金会庆主编.《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外驾驶适性与神经行为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44. 段露玲,荒记俊一,金会庆,等.驾驶员视机能影响因素研究. 见:金会庆主编.《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外驾驶适性与神经行为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45. 陈嵘,金会庆,段露玲,等.年龄、驾驶经历对速度估计、复杂反应判断、操作机能影响的研究. 见:金会庆主编.《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外驾驶适性与神经行为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46. 陈嵘,段露玲,金会庆.职业适应性检查. 见:金会庆主编.《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外驾驶适性与神经行为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47. 金会庆,陈嵘,段露玲.中国驾驶适性研究现状. 见:金会庆主编.《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外驾驶适性与神经行为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48. 金会庆,陈嵘,张树林. 机动车驾驶员的速度估计、复杂反应判断和操纵机能特征研究.人类工效学,1995,1(1):13-18. 49. 金会庆,陈嵘,许军. 摩托车交通事故特征及其预防对策.中华创伤杂志,1994,10(6):295-296. 50. 金会庆,陈嵘. 儿童行人事故.中国优生优育,1994,5(1):44-46. 51. 金会庆,陈嵘. 驾驶员个性与事故倾向性研究概况.应用心理学,1994,9(1):47-51. 52. 金会庆,何存道,陈嵘. 危险感受.心理科学,1994,17(1):42-46. 53. 金会庆,邹文艺,许军. 复杂反应判断与交通事故安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17-120 54. 金会庆,陈嵘,许军. 摩托车交通事故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14-117. 55. 金会庆,徐勇. 老年驾驶员与交通事故.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10-114. 56. 金会庆,陈嵘. 安全态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08-110. 57. 金会庆,陈嵘. 驾驶员的注意品质及其影响因素.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06-108. 58. 金会庆,许军. 速度估计.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04-106. 59. 金会庆,邹文艺. 深度知觉及其影响因素.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01-103. 60. 金会庆,徐业根.夜视力与夜间交通事故.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99-101. 61. 金会庆,王国军,陈嵘. 驾驶员的动态视力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96-99. 62. 金会庆, 事故倾性.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91-95 63. 金会庆,陶芳标. 新考与在职机动车驾驶员生理、心理素质指标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87-95. 64. 金会庆,陶芳标. 新考机动车驾驶员生理、心理素质指标的年龄、性别特征及其正常值范围的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81-87. 65. 金会庆,陶芳标. 在职机动车驾驶员生理、心理素质指标的年龄、性别特征分析及其正常值范围的制定.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75-81. 66. 金会庆,徐勇. 事故倾性驾驶员人体形态指标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73-75. 67. 金会庆,徐勇. 事故倾性驾驶员的生理机能指标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71-73. 68. 金会庆,陈嵘,张元友. 事故倾性驾驶员安全态度特征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68-71. 69. 金会庆,陈嵘,王国军. 事故倾性驾驶员的人格特征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65-68. 70. 金会庆,陈嵘. 驾驶员的危险感受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60-65. Huiqing, Shunichi Araki, Wu Xike,et al. Effectiveness of choice reaction time test for mass-screning of accident prone drivers,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1994,15():55-60. 72. 金会庆,王国军. 事故倾性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操纵机能的比较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52-55. 73. 金会庆,张元友. 事故倾性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动态视力的比较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49-52. 74. 金会庆,许军. 事故倾性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夜视力的比较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46-49. 75. 金会庆,张元友. 事故倾性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深视力的比较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44-46. 76. 金会庆,徐勇. 事故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体内神经递质水平的比较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42-44. 77. 金会庆,王国军.中国机动车驾驶员事故倾向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 志,1994,15(增刊 2):35-42. 78. 金会庆,王国军. 不同地区车祸发生的比较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32-35. 79. 金会庆,徐业根. 1988-1992年西安市车祸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26-32. 80. 金会庆,徐业根. 1988-1992年济南市车祸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21-26. 81. 金会庆,徐业根. 1986-1990年杭州市车祸的流行病学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4,15(增刊 2):16-21. 82. Jin Huiqing, Shunichi Araki, Wu Xike,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rtain climate factors and traffic accidents: an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Epidemiology, 1994,15():9-16. 83. Jin Huiqing, Shunichi Araki, Wu Xike,et al. Traffic accidents in China: a descriptive study.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994,15():1-9. 84. 金会庆,徐勇. 儿童意外伤害的研究进展.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3,27(6):374-375. 85. 金会庆,陈嵘. 危险感受检测技术的开发.见:龙升照主编.《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进展》(第一卷).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86. 金会庆,徐勇.一般职业适性测试的标准研究. 见:龙升照主编.《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进展》(第一卷).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87. 金会庆,蔡维平. 气温、能见度与车祸关系的分析.《首届中日驾驶适性理论与对策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88. 何存道,金会庆,蔡维平,等.危险度感受性检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首届中日驾驶适性理论与事故对策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89. 金会庆,蔡维平,俞义年. 速度估计、复杂反应判断对筛检事故多发者的作用研究.见:金会庆,何存道主编.《首届中日驾驶适性理论与事故对策研讨会论文集》,. 90. 金会庆. 事故倾性. 见:金会庆,何存道主编.《首届中日驾驶适性理论与事故对策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91. Jin Huiqing, Shunichi Araki, Wu Xike, et al.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of accident-prone automobile drivers in China: a case-control stu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991,20(1):230-233. 92. Jin Huiqing, Shunichi Araki, Wu Xike, et al. Neurobehavioral study on accident-prone motor-vehicle drivers in China. Industrial Health, 1991,29:23-26 93. 金会庆.车祸流行病学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87,22(1-4):81-82 94.金会庆,余皖生,李迎春.学龄儿童事故倾向性与家庭相关因素关系的探讨.中国公共卫生杂志(已录用) 95.金会庆,余皖生,李迎春.意外伤害及事故倾向性的家庭聚集性分析.中国妇幼保健(已录用) 96. 金会庆,道路交通安全生命保障系统研究.工程前沿论文集(已录用) 97. 金会庆,徐雪,周荷琴.基于视频的复杂路口车流量检测方法(投递中) 98. 金会庆,宋扬.基于模拟驾驶的事故倾向性动态测评模型构建.中国科学(投递中) 99. Li Yingchun,Jin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 and Injury Among School-aged Children in Rural China: A Case-Control Pilot Study. Ambulatory Pediatrics.(In Submiting ). 100. 宋扬,金会庆.现代交通安全教育训练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工程前沿论文集(已录用) 101. 张维一,宋扬,金会庆.基于描述逻辑的汽车动力学本体研究.计算机学报(投递中) 102. 宋扬,张维一,金会庆.本体模块化研究.计算机研究进展(投递中)
学术会议论文集查找方法如下:
1、网页搜索“百度学术”并点击进入首页,首页下面有变化的名人名言。2、进入精准搜索,可以导入自己的时间要求、主题、关键词、出版物等信息进行精确搜索。3、进入搜索页面后,大量相关论文排列,可以点击开自己所需文件。4、点击进入了知网的页面,可以利用校园内网下载或者知网账户下载。
学术会议论文集是一些学术会议的衍生出版物,但也并不是所有学术会议都会出版论文集,有些会议也是不出版的,论文集就是在学术会议上宣读的文章汇总出版的合集,论文集也是有一定用途的,但在国内,论文集较受争议,因此要看具体情况。
在国内评职晋升中,如果文件中明确不认可论文集,那么会议论文集就需要作者慎重选择了,这种要求在国内并不少见,很多职称晋升中不认可论文集上发表的文章,但会议论文有时需要区别对待,会议论文的发表在评职晋升中还是受认可的,尤其是一些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宣读的文章与其他国际学术论文具有同等价值。
参考文献1般提供的是:文献的作者、译者(如是外文资料翻译本)、书名、版本、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无需提供具体起止页码(如要提供,也只提及章节便可)!!!!
学术会议论文集查找方法如下:
1、网页搜索“百度学术”并点击进入首页,首页下面有变化的名人名言。2、进入精准搜索,可以导入自己的时间要求、主题、关键词、出版物等信息进行精确搜索。3、进入搜索页面后,大量相关论文排列,可以点击开自己所需文件。4、点击进入了知网的页面,可以利用校园内网下载或者知网账户下载。
学术会议论文集是一些学术会议的衍生出版物,但也并不是所有学术会议都会出版论文集,有些会议也是不出版的,论文集就是在学术会议上宣读的文章汇总出版的合集,论文集也是有一定用途的,但在国内,论文集较受争议,因此要看具体情况。
在国内评职晋升中,如果文件中明确不认可论文集,那么会议论文集就需要作者慎重选择了,这种要求在国内并不少见,很多职称晋升中不认可论文集上发表的文章,但会议论文有时需要区别对待,会议论文的发表在评职晋升中还是受认可的,尤其是一些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宣读的文章与其他国际学术论文具有同等价值。
分四步走:1 下载endnote软件2 在google学术中找到文献的endnote格式3 用ecnnote打开4 双击endnote软件中的文献,查看信息这样就可以找到参考文献的页码了!
会议论文集是不算期刊的。只能算是会议资料,以及论文发表的一种的一种形式。
会议论文是属于公开发表的论文,一般正式的学术交流会议都会出版会议论文集,会议论文集不是期刊。而期刊论文则是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简单来说,会议论文没有刊号,只是一个论文集的形式;而期刊论文有CN刊号和ISSN号, CN是国内统一刊号,ISSN是国际刊号,属于正规刊物。
对于会议论文集的定义来说,它一般是作者参加学术会议,在会议上宣读自己的文章,会议结束后所出版的论文集,比如SCI、EI会议论文集等。
我的理解啊论文只能算是会议论文。现在会议很多,基本都出论文集,所以不能算权威也不能算核心。除非你们学校或者单位有正式规定,这次会议出版的论文算成什么级别的,你的这一篇就可以也仅限于在你自己单位当成这一级别的来用。三大检索系统里有一个ISTP(国际会议论文),需要被收录,能检索才算。但显然,你说的不是这个,所以只能看规定。没有规定就只叫会议论文。
学术会议论文集查找方法如下:
1、网页搜索“百度学术”并点击进入首页,首页下面有变化的名人名言。2、进入精准搜索,可以导入自己的时间要求、主题、关键词、出版物等信息进行精确搜索。3、进入搜索页面后,大量相关论文排列,可以点击开自己所需文件。4、点击进入了知网的页面,可以利用校园内网下载或者知网账户下载。
学术会议论文集是一些学术会议的衍生出版物,但也并不是所有学术会议都会出版论文集,有些会议也是不出版的,论文集就是在学术会议上宣读的文章汇总出版的合集,论文集也是有一定用途的,但在国内,论文集较受争议,因此要看具体情况。
在国内评职晋升中,如果文件中明确不认可论文集,那么会议论文集就需要作者慎重选择了,这种要求在国内并不少见,很多职称晋升中不认可论文集上发表的文章,但会议论文有时需要区别对待,会议论文的发表在评职晋升中还是受认可的,尤其是一些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宣读的文章与其他国际学术论文具有同等价值。
1) 郑振飞、陈宝春,钢筋混凝土无铰拱非线性平面有限元分析,工程力学,1988年第4期2) 陈宝春、郑振飞,空间曲杆结构的内力分析,全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三届全国城市桥梁会议论文集,1990年5月,天津大学出版社3) 陈宝春、郑振飞,拱桥非线性温差的应力分析,福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4) 郑振飞、陈宝春,福建古桥的建筑艺术,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5) 陈宝春、郑振飞,弯桥计算方法的研究述评,福建交通科技,1992年第2期6) 陈宝春、蒋春方、郑振飞,多格式斜桥受力分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3期7) 郑振飞、陈宝春,拱桥极限状态设计理论研究,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4期8) 陈宝春、郭金琼,安溪凤城悬索桥设计探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4)9) 陈宝春、郭金琼、郑振飞,铭选大桥设计,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0) 陈宝春等,某钢管混凝土拱桥静载测试分析,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1) 陈宝春、张和秋、钱士唐,远行优先环交理论及其在紫阳分离式立交上的应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2) 陈宝春、吴明仁, PWS编索法在轻型悬索桥上的应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4)13) 陈宝春,肋板式钢筋混凝土悬索桥,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增刊)14)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综述, 桥梁建设,1997(2)15) 陈宝春、郭金琼、毛承忠等,316国道福建闽清石潭溪大桥优化设计,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1997(5)16) 陈宝春、孙潮,石潭溪大桥施工受力分析, 中国公路学报, 11(4),1998年12月,pp:51-5717)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单圆管肋拱桥设计计算探讨,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12月, 26(6),pp: 81-8518) 陈宝春、邹中权,兰溪大桥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设计,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3(4),1998年12月,)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设计,中国公路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1998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 陈宝春、徐爱民,钢管混凝土拱肋截面温度场分析,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1999(3):86-9121) 刘玉擎、陈宝春、彦坂熙 等,コンクりート充填钢管ァーチ桥の非缐形地震応答特性,第25回地震工学研究発表会讲演论文集,) 刘玉擎、陈宝春、彦坂熙.中国における钢管コニケリート合成ァーチ桥ぉょび水平旋回架设工法の発展,桥梁と基础(日).1999(2)23) 陈宝春、陈友杰,钢管混凝土肋拱面内受力全过程试验研究,工程力学,17(2),2000年, pp. 44—50(EI收录)24) CHEN Baochun, LIN Ying, XU Aimin, Analysis of the CFST Arch Bridge Temperature Inner Force, Composite and Hybrid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ASCCS Conference on Steel and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 Los Angeles , March, 2000, pp. 239--24625) Chen Baochun, Chen Youjie, Experimental Study on Whole Process of CFST Rib Arch Bridge under In-plane Loads, Composite and Hybrid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ASCC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arch, 2000, Los Angeles, pp167--17226) 陈宝春、徐爱民、孙潮, 钢管混凝土拱桥温度内力计算时温差取值分析,中国公路学报, 13(2),2000年4月,pp. 52—56(EI收录)27) Baochun Chen, Shuisheng Chen, Yuqing Liu,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Natural Vib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nti-seismic Behavior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s, Theories and Applying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th Experts), Yu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pp136-14628)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设计探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505—51229) 陈宝春、刘织、林涵斌,世界海底隧道工程进展与台湾海峡通道构想,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4),2000年8月:51-5530) 陈宝春、陈友杰、刘玉擎,钢管与钢管混凝土复合拱桥,桥梁建设,2001(1),总第134期:17—2031) 陈宝春、孙潮、陈友杰,桥梁转体施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公路交通科技,2001(2),pp24—28 ,32) 刘玉擎、陈宝春、彦阪熙,架构式合成タイドァーチ桥の构造特性ぉょび耐震性能,构造工学论文集,Vol. 47A,,PP:1475-148433) 刘玉擎、陈宝春、彦坂熙.中国における长大スパン复合バランスドァーチ桥,桥梁&都市Project(日).2001(4),, pp:40-4434) Chen Baochun, Chen Youjie, Liu Yuqiong, HYBRID ARCH BRIDGE OF STEEL TUBE AND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9-21, Sept. 2001, Paries France35) 吴庆雄,陈宝春,高桥和雄等,中国におけるコニケリート充填钢管合成ァーチ桥の建设の状况と技术の课题[J]. 桥梁と基础(日),2001(10):40-46,36) 陈宝春、王来永、陈水盛, 钢管混凝土悬臂短柱试验研究,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9(6),2001年12月,pp: 98-10337)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问题研究[J],桥梁建设,2002(3),总第143期,55-5938) Baochun Chen,STATE OF THE ART REPORT ON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orts, August 28-31 2002, Tianjin, China, Science Press, 2002,Beijin: 759—765(ISTP收录)39) 陈宝春,欧智菁,王来永,韩林海,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承载力试验分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6),2002年12月,pp:838-84440) Chen Baochun,Hikosaka Hiroshi,Eccentricity Ratio Effects on the Behavior of Eccentrically Loaded CFST Columns,Advances in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Advances In Structures--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and Aluminium, Sydney, Australia, 22-25 June 2003, A. A. Balkema Publisher, pp:973-978 (ISTP收录)41) 陈宝春、秦泽豹、 彦坂熙、陈友杰,钢管混凝土拱(单圆管)面内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铁道学报,25(4),2003年8月,80-84(EI收录)42) 陈宝春、王来永、欧智菁、韩林海. 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6),2003年12月,154-159(EI收录)43)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理论研究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36(12),2003年12月,pp:47-5744) Bao-Chun Chen,INSPEC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WULONGJIANG BRIDGE,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pection, Appraisal, Reparis & Maintenance of Structures, 18-19 December, 2003, Singapore, 41-4645) 陈宝春, 陈友杰, 王来永,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研究,中国公路学报,17(1),2004年1月,pp:24-2846) Chen Baochun,Hikosaka Hiroshi,Eccentricity Ratio Effects on the Behavior of Eccentrically Loaded CFST Columns,Advances in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Advances In Structures--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and Aluminium, Sydney, Australia, 22-25 June 2003, A. A. Balkema Publisher, pp:973-978 (ISTP收录)47) 陈宝春、秦泽豹、 彦坂熙、陈友杰,钢管混凝土拱(单圆管)面内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铁道学报,25(4),2003年8月,80-84(EI收录)48) 陈宝春、王来永、欧智菁、韩林海. 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6),2003年12月,154-159(EI收录)49) 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理论研究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36(12),2003年12月,pp:47-5750) Bao-Chun Chen,INSPEC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WULONGJIANG BRIDGE,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spection, Appraisal, Reparis & Maintenance of Structures, 18-19 December, 2003, Singapore, 41-4651) 陈宝春, 陈友杰, 王来永, 韩林海,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研究,中国公路学报,17(1),2004年1月,pp:24-28(EI收录)52) 陈宝春,拱桥技术成就与展望,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朝华出版社,2004年,121-12553) 陈宝春、黄卿维、盛叶,体外索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发展,中外公路,24(2),2004年4月,34-3754) Bao-chun CHEN You-jie CHEN,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Truss Arch,Advances in Concrete and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CACS 2003, 17-19 September 2003, Xuzhou, China, pp:1367-137255) 陈宝春、杨亚林、孙潮,铝桥的应用与发展,世界桥梁,2004(2),2004年6月,68-7056) 陈宝春、黄福云、肖泽荣,钢管混凝土哑铃形短柱极限承载力的等效单圆管算法,公路交通科技,21(6),2004年6月:50-5357) 陈宝春,韦建刚,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拱肋刚度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4(3),2004年6月, pp:105-10958) 陈宝春、彭桂瀚,部分斜拉桥发展综述,华东公路,2004(3),2004年6月,89-9659) 陈宝春、秦泽豹, 钢管混凝土(单圆管)肋拱面内受力性能分析,铁道学报,26(4),2004年8月:87-92(EI收录)60) Baochun Chen, Recent Advances on Design Theory of CFST Arch Bridges, Metropolitan Habitats and Infrastructure--IABSE Symposium, Shanghai 2004, IABSE Reports, Vol. 88, 244-24561) 陈宝春 刘振宇 孙潮,半圆形钢拱的空间稳定性试验,中外公路,24(5),2004年10月,61-6562) Bao-chun Chen, You-jie Chen, Ze-bao Qin, Hiroshi Hikosaka,APPLICATION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S AND STUDY ON ULTIMATE LOAD-CARRYING CAPACITY, Arch Bridge IV, Advances in Assessment,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7-19, Novt. 2004, Barcelona, Spain, 38-5263) 陈宝春,黄玲,吴庆雄,波形钢腹板部分斜拉桥,世界桥梁,2004(4),2004年12月,5-864)陈宝春、肖泽荣,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拱肋灌注管内混凝土时的截面应力分析,中国公路学报,18(1),2005年1月,73-7665)陈宝春、黄福云、盛叶.钢管混凝土哑铃形轴压短柱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2(1),2005年2月,187-19466) 陈宝春、肖泽荣 韦建刚.钢管混凝土哑铃形偏压构件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2(2),2005年4月,89-9567) 陈宝春,黄卿维, 波形钢腹板PC箱梁桥应用综述,公路,2005年7月,2005年第7期,45-5368)陈宝春、盛叶、韦建刚,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梁受弯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2(4),2005年8月,119-12569) Chen Baochun,State-of-the-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ch bridges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Dimensions of Bridge (Keynote paper), 24-25 October 2005, Fuzhou, China, 13-2470) 陈宝春,林嘉阳,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拱空间受力双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铁道学报,2005年第6期71)陈宝春,韦建刚,林英,管拱面内两点非对称加载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39(1),2006年第1期:43-4972)陈宝春 杨亚林,钢管混凝土上承式拱桥桥型分析,公路,2006年第2期,1-473)陈宝春,黄卿维,600m跨径混凝土拱桥的试设计研究,中外公路, 26(1),2006年第1期:80-8274)陈宝春,超大跨径混凝土拱桥的研究进展,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4月:198-20475)陈宝春韦建刚林嘉阳,钢管混凝土(单圆管)单肋拱空间受力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3(5),2006年5月,99-10676)Baochun Chen, WEN-Jin Huang,Recent Achievements in Bridge Engineering in China (Keynote report), Bridge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ridges, Dubronvnik, Croatia, May 21-24, 2006, SECON HDGK, Dubronvnik, Croatia, 2006: 37-5677)Bao-chun Chen, Jing Gao, Huai-ying Zheng,Studies on Behaviors of CFST “Fly-bird-type”Arch Bridge, Bridge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ridges, Dubronvnik, Croatia, May 21-24, 2006, SECON HDGK, Dubronvnik, Croatia, 2006: 205-21278)陈宝春,杨亚林,钢管混凝土拱桥调查与分析,世界桥梁,2006年第2期,2006年6月:73-7779)WU Qingxiong , TAKAHASHI Kazuo,CHEN Baochun , Using Cable Finite Elements to Analyze Parametric Vibrations of Stay Cables in Cable-stayed Bridges,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23(6), Aug20 2006:691-)Bao-Chun Chen,Future Trends on Super-Long Span Arch Bridges,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Theory and Appl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ISSEYE-9), Science Press, 18th—21th, Fuzhou: 1997-200281)CHEN Bao-chun, OU Zhi-jing, Analyses on Critical Load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Laced Columns Compressed Eccentrically, 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and Hybrid Structures, August 2006, Harbin, China, 111-11582)陈宝春,欧智菁,钢管混凝土格构柱长细比影响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7(4),2006年第4期:73-7983)欧智菁,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偏心受压面内极限承载力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7(4),2006年第4期:80-83(102)84)陈宝春,黄卿维,葡萄牙亨里克拱桥的设计与施工,世界桥梁,2006(3),2006年9月:1-485)陈宝春,韦建刚,林嘉阳,钢管混凝土拱空间受力性能分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5),2006年10月:732-73886)陈宝春,王远洋,黄卿维,波形钢腹板混凝土拱桥新桥型构思,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6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209-21687)陈宝春,张伟中,汤意,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无风撑拱桥的设计构思,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6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229-23488)陈宝春、秦泽豹, 钢管混凝土(单圆管)肋拱面内极限承载力计算的等效梁柱法,铁道学报,2006年第6期89)陈宝春,高婧,吴庆雄,钢拱桥发展概况,钢拱桥发展论坛,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第30卷(增刊),2006年11月:22-3090)Wu Qingxiong, Takahashi Kazuo, Chen Baochun: Influence of Cable Loosening on Nonlinear Parametric Vibrations of Inclined Cable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 February20 2007: 219-237 (SCI, EI收录)91)吴庆雄,陈宝春,桅杆结构的斜索面内固有振动计算的修正Irvine方程,工程力学,24(4),2007年4月,18-2392)Bao-chun CHEN, Jing GAO, Lin YE, Long-Span Concrete Arch Bridges in China, Concrete Structures-Stimulators of development, Concrete Structures-Stimulators of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the fib Symposium Dubrovnik 2007, Croatia, May 20-23, 2007: 69-7693)陈宝春,黄文金, 圆管截面桁梁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8(3),2007年6月,31-3694)Bao-chun Chen, Design of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Arch Bridge, Proceedings of 4th International Specialty Conference on the Conceptual Approach to Structural Design, 28-29 June 2007, Venice, Italy: 349-35795)陈宝春、欧智菁,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试验研究,土木工程学报,40(6),2007年6月:32-4196)陈宝春,韦建刚,管拱面内五点对称加载试验研究,工程力学2007年6月,24(6):73-7897)陈宝春,吴庆雄,王远洋,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箱拱地震响应分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7(3), 2007年6月:47-5398)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应用与研究最新进展,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II册),工程力学杂志社,2007年8月:395-39899)Bao-chun CHEN, An Overview of Concrete and CFST Arch Bridges in China (invited lecture), Proceedings of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2-14, Sept. 2007, Madeira, Portugal: 29--44100)Bao-chun CHEN, Yuan-yang WANG, Concrete Arch with Corrugated Web—A New Aprroach for Super-long Span Arch Bridge,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ch Bridge, 12-14, Sept. 2007, Madeira, Portugal: 807-814
1 , Yan Liubin. Finite and In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Longmen Buttress Dam. University College of Swansea, C/R/548/1986, .。2 , Ren-fan Li, Liubin Yan and Adaptive Method for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Application to Contact Problems.第二十届国际力学会议论文集,P466-471,美国,印第安那州。3 燕柳斌、吴彰敦、黄自成映射无限元与有限元耦合分析空腹重力坝《红水河》,(广西水力发电学会89年优秀论文二等奖,广西区科协90年优秀论文二等奖)。4 燕柳斌映射无限元法在工程中的应用中国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学会论文集,冶金工业出版社。。5 燕柳斌用三维映射无限元模拟半空间弹性地基《红水河》,(广西大学青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广西区科协91年优秀论文三等奖)。6 黄自成、燕柳斌岩滩电站左端墙应力分析《红水河》,。7 黄自成、燕柳斌岩滩电站预应力闸墩应力计算分析《红水河》,91,2。8 燕柳斌用三维映射无限无模拟重力坝地基《水利学报》,(获自治区科协91年优秀论文二等奖)。9 燕柳斌、黄自成岩滩电站下游墙应力分析《红水河》,。10 凌永宁、燕柳斌 贵港航运枢纽闸室有限元计算分析 《广西交通科技》,。11 燕柳斌、黄自成岩滩电站下游墙应力分析《红水河》,。12 秦荣、燕柳斌拱坝分析的样条子域法, 《加权残数法最新进展及其工程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13 燕柳斌、黄自成无限区域的模拟《广西大学学报》,(广西水利学会92年科技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发电工程学会93年优秀论文三等奖)。14 燕柳斌IBM-PC微机上使用的平面有限元――无限元程序、《工程力学的理论及应用》,广西科技出版社,。15 秦荣、燕柳斌水-拱坝、地基耦合体系的分析方法,《结构与介质相互作用理论及其应用》,河海大学出版社,。16 李绍森、黄自成、燕柳斌低溢流坝反弧段应力计算探讨《红水河》, 李绍森、黄自成、燕柳斌低溢流坝反弧段应力计算探讨《红水河》,,第13卷。18 黄自成、孙鉴明、张吉、燕柳斌混合型大头坝应力分析研究《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与振动研究报告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19 赵艳林、燕柳斌用有限元――半解析法分析坝与地基的耦合问题《工程力学》,(获广西区科委、区科协95年优秀论文二等奖,广西水力发电工程学会96年优秀论文一等奖)20 赵艳林、燕柳斌层状地基分析的有限半解析法――无限元法广西大学学报,。21 赵艳林、燕柳斌电磁场分析的有限线半解析法《红水河》,。22 燕柳斌、赵艳林双向映射无限元模拟半无限弹性地基《广西大学学报》,。23 燕柳斌、赵艳林用双向映射无限元模拟沉箱基础《红水河》,。24 Burcharth, . and Liubin Ya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ynamic Response of Caisson Breakwaters Using Infinite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s. 丹麦奥尔堡大学研究报告,。25 Burcharth, . and Liubin Ya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Caisson Breakwater Under the Wave Shock,丹麦奥尔堡大学研究报告,。26 燕柳斌用三维映射无限元模拟半空间弹性地基《中国科教论文选》(四)红旗出版社,1997.成都,P760-765。27 燕柳斌、赵艳林浪冲击力作用下直立式沉箱防波堤的动力响应《红水河》,广西水力发电工程学会1998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28 燕柳斌 双向映射无限元模拟半空间地基 《工程力学》。29 燕柳斌 用映射动力无限元分析沉箱动力反应 《工程力学》。。30 Liubin Yan and Burchart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ynamic Response of Caisson Break Water Using Infinite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CSE-1) Kunming, .。31 《结构分析的计算机方法及程序》(阳日 燕柳斌)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9年出版32 《结构分析的有限元及无限元法》(燕柳斌)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9年出版33 苏国韶、燕柳斌无限区域夹层的模拟《广西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34 燕柳斌用映射无限元模拟直立式沉箱基础《跨入二十一世纪的辉煌篇章》,,北京,城市出版社。35 《结构力学》上、下册(包世华、辛克贵、燕柳斌)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年出版 全国土木工程系列新教材36 燕柳斌、黄自成防洪堤抗滑桩结构有限元非线性应力分析《工程力学》增刊,。37 苏国韶、程海娟、燕柳斌三维夹层映射无限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38 苏国韶、段海娟、燕柳斌 三维夹层映射无限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燕柳斌、黄自成防洪堤抗滑桩内力分析《红水河》2001,第4期。40 燕柳斌、黄自成防洪堤挡水结构有限元分析《工程力学》增刊,。41 燕柳斌、秦荣、. 沉箱与地基相互作用在浪冲击力下的动力分析,《世界地震工程》,。42 燕柳斌、黄自成、韦良某双曲拱坝有限元法与拱梁分载法计算比较《工程力学》增刊,。43 彭文丽、燕柳斌、秦荣等 高边坡稳定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红水河》, 燕柳斌、李国华、夏小舟 地基基础—坝体体系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分析的有限元与无限元耦合法,《广西大学学报》,。45 燕柳斌、曹净、黄绍铿 攀钢集团马家田尾矿坝体地震反应分析,《工程力学》增刊,。46 濮辉铭、燕柳斌、刘雄心 考虑施工过程的基坑锚杆支护计算机模拟研究,《广西大学学报》,。。47 张 云、燕柳斌、邱 波 大跨度双曲拱桥的加固与提载,《公路交通科技》(核心期刊),。48 吴冬梅、燕柳斌、梁金福 某双曲拱坝应力稳定分,《第十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2),。49 刘齐茂、燕柳斌 基于边缘屈服准则法的汽车车架横梁的布局优化设计, 《机械设计》,2007年第3期。50 刘齐茂、燕柳斌 基于边缘纤维屈服准则的薄板结构加强筋的优化设计法,《机械设计》,2007年第4期。51 刘齐茂、赵军、燕柳斌 轴心受压冷弯薄壁单轴对称截面的整体稳定优化设计,《钢结构》(3),第22期 。52 王自强、关荣光、燕柳斌 火甲水库双曲拱坝地震应力分析,《第十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53 刘齐茂、燕柳斌、邓朗尼 桁架形状优化的一种改进模拟退火算法研究,《计算机工程及应用》,2007年23期。54 刘齐茂、梁庆华、燕柳斌 在载荷作用下变截面门式刚架的优化设计, 《广西工学院学报》,。55 刘齐茂、燕柳斌 基于应变能和拓扑描述数组的三维弹性体拓扑优化设计,《机械科学与技术》, 第27卷第3期。56 LuFeng Yang , , Liubin Yan STOCHASTIC SPLINE RITZ METHOD BASED ONSTOCHASTIC VARIATIONAL PRINCIPLE,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 To be published)。
1童村,马誉澄,汤非凡.棉籽饼粉酶解物与青霉素之制造.中华新医学报,1950,1(1):10—11.2童村.青霉素制造中的实际问题.科学世界,1950,18(1,2):11一12.3童村,沈锁彬,程霞娟.抗菌素发酵染菌深入研究.见童村,张为申主编.抗菌素研究Ⅱ.抗菌素的生产工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244250.4丁曼丽,童村.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半合成青霉素顽固现象的研究.见童村,张为申主编.全国第三次抗菌素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抗菌素在医学上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216218.5丁曼丽,童村,范少霞.100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新型青霉素耐药情况的深入研究.见童村,张为申主编.全国第三次抗菌素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抗菌素在医学上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199—201.6方俊如,童村,徐尚志.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白鼠筛选新型青霉素.见童村,张为申主编.全国第三次抗菌素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抗菌素在医学上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228—230.7童村,徐尚志,韩漪芸.裂解苄青霉素为6-氨基青霉烷酸的新发展。见童村,张为申主编:全国第三次抗菌素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抗菌素生产工艺.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316—319.8童村,傅丽珠.玻璃发酵罐中进行细菌转化山梨糖为α-酮基-古龙酸的研究.医药工业,1979,12:45.9朱宝泉,童村.蒽环类抗生素产生菌的初筛方法.抗生素,1981,6(3):6—9.10朱建伟,张四维,童村.脱乙酰基头孢菌素C降解动力学的研究.医药工业,1985,16(11):16.11甄东凯,童村,徐月美.克念菌素产生菌的代谢调节对克念菌素组分的影响.医药工业,1986,17(4):40.12童村,顾百诚,周光邠.自控pH添加葡萄糖生产青霉素实验研究.医药工业,1981,10:1—2.13吕莉丽,鲍竞雄,童村.林可霉素自控pH和连续补料发酵工艺研究.医药工业,1986,17(1):1—6.14童村,鲍竞雄,沈义.抗生素发酵染菌的防止(修订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15赵文杰,童村,许文思.头孢菌素C发酵研究.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0,21(8):373—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