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成都中医药大学刘素娟研究生论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刘素娟研究生论文

发布时间:

成都中医药大学刘素娟研究生论文

党委书记、校长刘勇同志刘勇,男,汉族。1962年12月出生,四川泸州人,1983年1月入党。1983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1983年7月入伍,历任军医、干事、教导员、站长,师级机关副参谋长(正团级)等职;2001年7月国防大学研究生毕业,获军事学硕士学位;2008年转业到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任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稽查总队副总队长;2010年5月下派攀枝花仁和区,任区委常委、副区长,工作期间,牵头组织苴却砚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得到省委的高度赞扬和肯定,曾获“四川省优秀转业干部”称号。2013年11月至今,任四川省食品药品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佳同志刘佳,女,汉族。1966年出生,四川会理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副教授,现任学校党委副书记。1987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办公室干事、副主任、主任、支部书记等职务,1998年12月至今担任校党委副书记。2014年4月至今任学校纪委书记。先后主参编了《药事管理学》、《中药材GAP概论》等全国高职高专教材通用教材,主参研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开展不同模式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等3项课题,参与了本专科和中专10余个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修定、评审工作及“中药材GAP概论与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先后发表了学术论文30余篇。先后担任了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普通医药中专教材建设委员会秘书长、医药高职高专委员会秘书长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医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社会职务。曾多次荣获“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党委成员、副校长程敏同志程敏,男,汉族。1966年出生,四川井研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学历、高级讲师,现任学校副校长。1990年参加工作,1993年~1995年任学校教务科副科长,1995年~2000年任教务科科长,2000年11月~2005年1月任校长助理,2001年11月~2004年4月兼任教务处处长,2005年2月至今担任副校长,分管教学、招生就业、成人教育等工作。任教以来,先后担任《法律基础》、《职业道德》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发表了近10篇学术论文。荣获“全省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党委委员、副校长高平同志高平,男,汉族。1961年出生,山西省临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重庆三峡学院,副教授,现任学校副校长、工会主席。1981年参加工作,1987年~1988年任学校学生科副科长,1988年~1989年任行政办公室副主任,1993年~1994年任教务科副科长,1994年~2000年任学生处副主任、代理主任,2000年11月28日至今任学校副校长,2007年1月至今兼任工会主席,分管工妇、离退休、校庆等工作。先后主参编《中专实用语文》、《商业应用文》、《实用语文教程》、《实用语文》等全国通用教材4部,发表了《“诗言志说”与“模仿说”对中西早期诗歌的影响》、《〈雨巷〉艺术分析》、《德育工作——素质教育的基础》等学术论文10余篇。先后担任四川省职教学会中专语文专委会常务理事、《上海医药》特约编委等职务。曾荣获“四川省职教学会教学研究先进个人”,多次荣获“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党委成员、副校长郭元超同志郭元超,男,汉族。1969年出生,四川仁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高级讲师,现任学校党委成员、副校长。1992年参加工作,1993年~1995年任团委副书记,1995年~1999年任团委书记、学生科副科长,1997年~2005年任制药厂常务副厂长,2001年~2004年任校办产业处主任,2000年11月~2005年1月任校长助理,2005年2月至今担任学校副校长,2007年2月至今兼任纪委书记,分管纪检监察、学生管理、安全保卫等工作。从教16年以来,先后承担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制药过程与设备》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发表了近10篇学术论文。曾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08年8月21日,被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人事厅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荣获个人二等功。

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保障体系论文

现代化生活方式使得人们运动不足,营养过剩,各种各样的富贵病、文明病应运而生。目前人们对运动保健康复形式的社会化需求更加迫切,导致社会对运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向着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迫切需要掌握不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去处理现实中出现的大量的新的医学与运动产生的问题。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正是应对市场经济的需求和国外大众体育的启发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点(科学学位)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临床医学项下的二级学科授予点,目前招生规模和国内传统招收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如成都体育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相当,同时作为新增单位,不断推进运动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本研究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分析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导师队伍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创新管理机制等角度,对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保障体系构建进行探讨,以期促进运动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中医药院校的良好发展,为运动医学髙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证支持。

1.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

形成了颇具中医特色的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

和西医院校、体育院校相比,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如复旦大学的培养目标(专业学位)是“掌握运动创伤和运动康复的基础理论、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了解运动医学的发展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能够独立处理运动医学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达到高年资医师水平”的临床人才,其研究方向主要为运动损伤的防治与康复。而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培养目标在强调“掌握运动创伤、运动性病症的基本诊疗知识和技能、了解运动医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突出了“熟悉中医药手段,尤其是中医骨伤手段防治运动损伤,以及传统体疗手段对慢性病的防治作用”,其研究方向包括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病症的中医药防治与康复,常见病和慢性病的医疗体育尤其是八段锦、易筋经的研究。

确立了“推免+统考”的严格筛选机制

从2012年开始招生以来,我校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招收数量从3名稳步提高到6名(同类比较,2016年成都体育学院和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分别招生5名和3名),逐步形成了优秀本科生推免加统考的筛选机制,推免生一般接受2名?3名,而统考生的`录取比例一般高达3:1。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接受推免生和统考生复试时,其考核内容为基本技能、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和英语水平,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对运动医学研究领域的相关问题和技术掌握情况(复试的笔试科目为运动医学),综合素质则涵盖了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思维特点、个性心理和对运动项目的认识等多个方面。考核评价形式主要为专家提问、集体讨论、专家评分,通过考核平均分加原始成绩得到最终排名,按照排名先后顺序录取。

构建了“课程学习—临床实践—科研训练”三位一体的“个性化”培养机制

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周期为3年,目前已经形成了“课程学习一临床实践一科研训练”三位一体的具有“个性化”的培养机制》其中半年时间为理论课程学习阶段,一年半为临床实践阶段,一年为科研训练阶段。在课程学习阶段,除了公共必修课和制定选修课(方法学课程模块)之外,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依据个人兴趣进行专业课的选择;在临床实践阶段,研究生主要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运动创伤科、针灸科、康复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实习,实习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运动损伤的防治康复;科研训练阶段,研究生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相关课题进行科学研究,主要涉及运动性病症防治和慢性病的医疗体育两大方面,主要依托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三个阶段的培养科学衔接,课程学习和临床实践均是为科学研究奠定基础,科学研究以课程学习和临床实践为依托。培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由导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

2.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保障平台构建

形成了课程开发机制,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最基础环节,建立和完善高校研究生课程质量的保障体系,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1]。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和二级学院巳经逐步形成了运动医学硕士点的课程开发机制,制定了中长期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按照《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63?5号)中关于“提供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的精神,大学和学院在同类培养单位和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大学传统优势学科(如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推拿学等)的开课资源,逐步形成了“必修和选修、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合适、中医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2]。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外国语公共必修课,以及卫生统计学、中西医结合科研方法学、文献检索与利用和临床医技等方法学限定选修课之外,进一步优化了课程体系设置,稳步增设了既代表运动医学研究领域前沿,又突显中医特色的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包括运动医学研究进展、中医骨伤学、运动创伤学、针灸临床与基础研究、运动营养学和运动康复学等核心课程。相关机制的确立和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有利于学科专业的良性发展,有利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

加强导师队伍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素质的高低[3]。按照大学研究生院的相关要求,运动医学硕士点围绕导师遴选、导师考核、新增导师培训和导师队伍后备力量培养等多个方面制定了导师队伍建设规划,近年来尤其在导师队伍后备力量培养方面不遗余力,2013年?2015年,分别培养了1名国外(美国)访问学者和5名国内访问学者,新增正高1名、副高4名。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共有7名,后备人才近10名,累计科研经费超过100万元。而联合培养基地是培养单位为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医院、科研院所共同建立的人才培养平台,加强基地建设是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分为临床轮训和科研训练两部分,其临床轮训主要依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科研训练主要依托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结合目前大力发展体质健康与运动促进的国情,运动医学硕士点正积极与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洽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事宜,致力于运动与治病的联合研究及培养平台的建设。

创新管理机制,重点突出

经过多年实践与创新,目前已经形成了“学校(研究生院)_体育健康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三级管理和“主管院长—教学秘书—导师”各司其职的管理机制。从培养计划制定到选课、临床轮训、科研训练和学位论文管理,均体现了三级管理的有机结合。其中,学位论文的管理是重中之重。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在于论文质量,学位论文很大程度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在研究生二年级下学期进行开题,由教研室和教学秘书进行统筹部署,开题报告会由主管院长全面负责,专家组由校外专家(主席,不含附属医院)和校内专家(含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导师)共同组成,对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其可行性进行全面论证;学位论文的撰写由导师负责,学位论文按照大学要求进行文献查重,查重合格的论文提交教研室,由教研室负责送审,送审评阅合格,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答辩会由主管院长全面负责,专家组由校外专家和校内专家共同组成,答辩通过后,提交学校学位委员会通过。

3.展望

广州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为新中国首批兴建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是国内首批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非医攻博试点单位。长期以来,学校注重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在中医、中药领域的学术研究一直处在领先水平。而中医中药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是当今运动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如中药抗运动性疲劳、中医疗法结合运动处方治疗慢性疾病等。目前,成都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在内的其他多所高等中医药院校都在致力于整合中医药资源,加快包括运动医学(二级学科)在内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实践,如何巩固中医中药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地位将是下一步改革实践的重点。我们将继续深化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尤其是加大力度创建特色项目建设平台,拓宽培养方式和途径,凝练“中西医结合,医体渗透”的专业特色,完善西医与中医药、中医药与体育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的运动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为向全国体育和医疗队伍输送中西医结合的运动医学人才。

需要。就算没要求写毕业论文,也会让写毕业设计,叫法不一样而已。成都中医药大学被评为B+的学科为:中医学、中药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5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首批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2020年成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成都中医药学报

本刊设有“专家论坛”、“学术探讨”、“老中医经验”、“临床报道”、“实验研究”、“医史文献研究”、“中药研究”、“科研管理”、“教学研究”、“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等栏目。本刊所载论文要求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先进性、客观性、实践性和逻辑性。对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以及辅导基层医技人员,都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是科技核心期刊,不是北大核心。

是科技核心期刊。

成都中医药大学报考点

当你提出这个问题时,其实你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只是希望得到认同。想好了就大胆去做,即便失败了,至少也努力过不是?总比什么也不做,以后来后悔更好。加油??

1、 四川2016考研报考点设置:20处报考点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成都理工大学泸州医学院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理工学院达州市大学中专招生办公室西昌学院西华大学成都医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攀枝花学院2、2016四川考研报考点办理手续范围5101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接受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考生5102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接受第一志愿报考本校、其他招生单位“建筑设计“类专业(考试科目代码为”5XX”)的考生(四川大学除外)5103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接受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考生5104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接受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考生5105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接受第一志愿报考本校、四川音乐学院的考生;成都地区报考成都体育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考生;成都地区报考全国任意招生单位法律硕士的考生5106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接受第一志愿报考本校、和地处一区(四川、重庆和陕西除外)招生单位的考生5107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就业科(成都校区):接受本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第一志愿报考地处北京市招生单位的考生5108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接受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省内科研单位、成都市外省内普通高校、地处重庆、陕西及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5109四川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接受第一志愿报考全国任意招生单位的考生5110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接受第一志愿报考全国任意招生单位的考生5111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接受第一志愿报考全国任意招生单位的考生5112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就业科(雅安校区):接受第一志愿报考全国任意招生单位的考生5113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接受第一志愿报考全国任意招生单位的考生5114四川理工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接受第一志愿报考全国任意招生单位的考生5115达州市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接受第一志愿报考全国任意招生单位的考生5116西昌学院教务处:接受第一志愿报考全国任意招生单位的考生5117西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接受本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第一志愿报考全国任意招生单位的考生(报考地处北京市招生单位除外)5118成都医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接受本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第一志愿报考本校、成都中医药大学的考生;成都地区报考全国任意招生单位“医学类“专业和会计硕士、审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的考生(招生单位设有报考点的除外)5119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研究生部:接受第一志愿报考全国任意招生单位的考生5120攀枝花学院教务处:接受第一志愿报考全国任意招生单位的考生注意:(1)报名和考试必须在同一地点。(2)报考“本校”的考试方式不限;单考生必须到报考单位所在报考点报名(报考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到成都医学院报考点);报考省内招生单位管理类联考的考生须到招生单位所在报考点报名。(3)全国第一志愿报考四川音乐学院的考生只能到西南民族大学报名。(4)一区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省(市);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省市(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报录比

考取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总体难度【相对容易】。

考研难易主要看招生单位所处的地域、名气、排名等,因为报考生源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市的重点大学都难考,而非重点大学则相对好考。成都中医药大学是【非211高校】,所在城市位于【四川】。

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和报录比也是反映该校考研难不难的重要指标,点击可以查看【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成都中医药大学考研报录比】考研难易还要看各人的备考:如果备考充分就不难,否则就难。因为能否被录取是看初试和复试的分数排名。

您好,您可以上成都中医药大学官网查询关于报录比的情况,官网会定期公布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报录比的相关信息,您可以上网查询报录比的最新消息。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订阅

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四川省一级期刊(学术类)、四川省优秀高校学报,被《中国生物医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数十家国家权威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经过中华星火教育传媒编辑查询确实是最新一期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稿件写作的时候要多引用其他同样也是核心期刊的杂志上的文章,这样被录用的机会就会增大。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原名《成都中医学院学报》,是由成都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

  • 索引序列
  • 成都中医药大学刘素娟研究生论文
  • 成都中医药学报
  • 成都中医药大学报考点
  • 成都中医药大学报录比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订阅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