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军服元素论文文献

军服元素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军服元素论文文献

二战中德国的军服是最帅的,而且比现在很多国家的军服种类都要齐全,从军服上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什么类型的部队,德国军料讲究,而且设计简洁大方很人性化,特别是将官礼服,有种普鲁士的高贵和霸气,从军服上可以看出日耳曼民族的尚武精神。很多国家在对军大衣的设计上都吸收了当年德国军服的元素。

军服风是 时尚 界的经典元素之一。虽然军服很多时候让人联想到战争或者压迫,但毕竟 每种军服都代表了人们对“男人什么样才显得猛”这种终极问题的理解 。而这种理解恰好也是设计师们非常需要的。

很多经典设计都有明确的军旅起源,比如 作战靴、工装裤,又或者飞行夹克,甚至卡其色都是源于军服 。但除了这些广为人知的借鉴,军队对 时尚 影响还有很多。有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设计,其实和军队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联系。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男西服或衬衫的扣子基本都是在右边的,而女士正装和大衣的的扣子大多在左边。

其实现代西服雏形初现的年代,佩剑在欧美还是很普遍而且很有范儿的事。 男装扣子放在右边其实有很现实的理由——因为这样比较方便用右手拔剑 。毕竟大部分人都是右力手。

除此之外,当扣子在右时,左手单手解开衣襟就比较方便。 为什么要用左手单手?因为右手在拿DV刀枪啊 。战场上如果要整理衣服或者检查自己的伤势,总还是要保持戒备,于是保持右手能随时还击就成了一种刚需。

而至于女士西装,本来欧美对女装扣子在哪边没有讲究,只是 当时的男人(尤其是军人)总喜欢用上图右手插衣襟的姿势耍帅,而很多女人则戏谑模仿这个pose来表达叛逆精神 。于是以拿破仑为代表的大男子主义者们为了保持威严,自然要禁止这种嘲弄。而他们的做法很简单粗暴,就是命令裁缝做女装时一律把扣子放左边。

当然后来人们就没这么多讲究了。但是当年的设计已经作为一种惯性,融入了行业的规范和人们的习惯。 而且现在男装扣子在右还有了新的意义,那就是方便右手伸进怀里掏手机 ……

无论是“学院风”还是“英伦范”,甚至近年来的日韩 时尚 界,都有一个绕不开的元素,它就是 开襟毛衫(cardigan) .

但大部分人并不知道, 开襟毛衫的起源也是战场 ——十九世纪英国打完克里米亚战争,国内物资短缺。本来欧洲军队都喜欢做厚实华丽的毛料外套,但此时羊毛的价格已经涨到军队都不敢放开用了。

为了节约开支,也为了平时穿着方便。战斗英雄卡迪根伯爵发明了一种“精简版”的毛外套,用来作为军人的日常穿着。这也是开襟毛衣英文名“Cardigan”的来历。

从现在的视角,人们一提军服风总会想到狭义的制服,而很难把开襟毛衣这么绅士甚至阴柔的装束跟“军人”、“硬汉”这样的概念联系到一起。但 历史 就是这么奇妙。 即使一件东西的定位早已和它的源头有天壤之别,它也依然是那个源头的崽 。

脑子很“拧巴”的著名导演科恩兄弟,曾经拍了一部最终夺得奥斯卡大奖的影片,名叫《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

这个电影你未必记得,但里边的头号反派安东·齐格的形象总会让人过目不忘。这个 喜欢让人猜硬币和拿压缩气瓶开锁行凶 的变态,乍一看从头到脚都穿得很复古而且“西部”:牛仔夹克、深色衬衣,环扣皮带、牛仔裤,脚上还穿着一双类似牛仔马靴的高帮皮靴。

但这双鞋其实是好莱坞老牌戏服设计师Mary Zophres专门融合出来的款式。 它的基础是马靴的高帮和一款英国鞋的主体 。而英国那边的发明者正是英国废王爱德华八世,也就是那个表面上不爱江山爱美人、但实际在和德国人互通款曲的 温莎公爵 。

这种硬帮男靴的正式叫法是“ 查卡 (Chukka)”或“ 沙漠靴 ”——前者是个马球术语,后者则是因为二战英军穿着这种靴子在北非沙漠里打败了隆美尔,让这个款一下名声大噪。

沙漠靴和更传统的切尔西靴的主要区别是 硬鞋帮能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护 。虽然在这方面日后的工装靴更胜一筹,但沙漠靴外观更优雅,穿脱也更方便——英国的军官皮靴至今依然采用这个款式。

对于不了解这方面 历史 的人们来说, “尖头、高帮、坡跟”的确更容易让人想到美国西部而非英国军人 。《老无所依》的服装设计者Mary Zophres正是利用这种观感,给杀手齐格专门设计了一双融合了马靴的沙漠靴,而且看起来就像这个角色本身一样邪气十足。

而当我们欣赏这种邪气时,也就不得不佩服—— 时尚 界借鉴军服的脑洞真是太恐怖了。

卡地亚有一个经典款名为“坦克表”—— 然而这是一款女士表,怎么看也不像“航空表”、“特种行动表”那样真的有军队起源 。只不过人们既然已经习惯了没有老婆的老婆饼、没有夫妻的夫妻肺片、没有飞机的xx杯,也就没什么人在意坦克表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它也的确不是来自军服——它跟坦克手没有任何关系。但它的灵感却还是来源于军队,只不过这种灵感来自……坦克本身。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人做出了 世界上第一种有360°旋转炮塔的坦克 ,雷诺FT-17. 但笔者刚知道卡地亚从这里边获取灵感做了坦克表时,还是有点懵,怎么看都觉得跟一块女士表都搭不上关系。直到后来看到了FT的线图:

好吧, 原来卡地亚的理解就是:长的、方的、中间有个转的 。

不过某种意义上说,坦克也是军人的盔甲,就像文艺复兴时期骑士的板甲一样,是种超越军服的军服。

为什么穿戴要借鉴军服?前文已经提过每种军服都代表了人们对“猛”的理解与期待。而这种认识的背后,也蕴藏着一些永恒的价值—— 挑战是男人魅力的一大源泉 。所以人们从军服里汲取了不计其数的点子,不仅希望能将这种气质穿起来,也希望它们能鼓舞自己再上征程。

这种启发会有尽头吗?我认为不会。因为就算有一天世界大同,也总会有人站出来,追求更强、 探索 未径的领域。 理由?不需要的,我们血液里就流着挑战的理由 。

在探讨战国时期的军服供应问题时,学术界的认识并不统一,多数学者认为此时的军服主要由士兵本人自备。传统文献、睡虎地云梦秦简及其所附两版“家书”和里耶秦简的一些记载,为我们了解战国军服供应情况提供了重要材料。战国时期军队士兵的服装一般由国家发放,特别是其战服外衣应当是官府统一制作,而其贴身内衣则可能由士兵自备。士兵衣服,由于经年累月行军打仗,磨损很大,士兵随时到军市上采买一些作为补充,也是情理中事。战国时期军市的大量涌现,其中当然也有军服交易,但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军用物资供应方式。请参考论文《试论战国时期的军服供应问题》 ,其中个观点是战国时期士兵自备,秦汉时期由于有了统一的国家,才逐步发展为国家配发,毕竟盔甲、兵器是国家战备物资。

元素与元素性质论文文献

十一种元素,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19世纪俄国化学家,他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但真正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门捷列夫是后来经过总结,改进得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并就此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1907年2月2日,这位享有世界盛誉的俄国化学家因心肌梗塞与世长辞,那一天距离他的73岁生日只有六天。他的名著、伴随着元素周期律而诞生的《化学原理》,在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被国际化学界公认为标准著作,前后共出了八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学家。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抓住原子量这个永久伴随元素不变的量作为元素列队编序的基础,把当时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一一排队。给没有发现的元素预留空位,又纠正了近十个元素的原子量,还建议重新精确测定另外几个元素的原子量,门捷列夫终于列出了最初的元素周期表。1869年2月17日,门捷列夫正式写出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1869年3月,俄罗斯化学学会召开了。这时,门捷列夫却由于研究化学元素周期律过于劳累,病倒了。在会上,门捷列夫委托彼得堡大学门拿特金教授代他宣读了论文《根据元素的原子量和它们相似的化学性质所制定的元素系统表》的报告。这篇著名的论文,以《化学元素的性质和原子量的相互关系》,后来发表于1869年《俄罗斯化学学会志》第1卷34-60页。门捷列夫的这篇论文,后来被人们称誉为“化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然而,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化学学会的注意和重视。门捷列夫公布自己的成果,却反响不大,包括他的老师齐宁也不支持他的工作,认为他这样是不务正业。“化学是研究早已存在的物质的科学,它的研究结果是真实的无可争辩的事实。而他却研究鬼怪——世界上不存在元素,想象出它的性质和特征。

参考资料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

【摘 要】高中新教材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比旧教材精简,但由于这方面知识的感性成分较多,免不了给人以散乱感,学生不易记忆,更不易灵活运用。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学好和灵活运用元素化合物知识,抓住转化关系图及“位-构-性”和“结构-性质-用途-制备-保存”两条主线,开展模式化教学,促进化学知识的整体建构,以反思教学模式(如编题作业和问题兴趣小组活动)促进知识的有效建构。 【关键词】元素 化合物 整体建构 有效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6-0011-02 中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诸如物质结构知识、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知识等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如果将物质结构知识比作是这个有机体中的骨架,那么元素化合物知识就是肌肉,化学实验知识则是体液,而化学反应原理属于神经系统部分……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知识中的最原始部分,感性成分多,虽然新课程做了大幅度的裁减,但学生学起来还是觉得散乱,不好记忆,也不易灵活运用。所以,指导学生加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整合,促进知识的整体建构和有效建构,显得非常重要。 一 抓住转化关系图和两条主线,促进化学知识整体建构 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元素化合物多维梳理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依照模式按图索骥、反复演练,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知识的整体建构。 1.绘制和讨论物质转化关系图 分类法是一种科学方法。在梳理元素及其化合物时,让具体物质与所属类别联系起来,让物质的具体变化与所属反应类型联系起来,可收到点、线、面相结合的纵横联贯的立体建构效果。例如,在复习硫及其化合物时,可引导学生绘制并讨论如下物质转化关系图: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图 从整个图形的布局来看,横向物质有单质、氧化物、酸和盐等,其相互转化不存在化合价变化;而纵向物质则有硫的负价、零价(单质)、正四价和正六价等,其变化则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图中的“点”,表面上看是具体的每种物质,而实质上是每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如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和硫酸的强酸性及强氧化性等,它体现在与相邻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上;图中的“线”,则体现在纵向和横向的变化上,前者主要为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属于复分解反应方面知识;而后者则为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转化,属于氧化反应方面知识。根据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落实好每一个知识点,根据复分解、氧化还原等反应规律展开讨论以加深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这样将具体物质整合到各类物质之中,将具体反应整合到各类反应之中,点面结合、纵横联贯。可见,物质转化关系图是点、线、面相结合的一种高级整合模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中学化学中必须加以整合的还有Na、Al、Fe、Cu、O、C、Si、N、Cl等元素,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按照以上模式加以自觉整合。 2.抓住两条主线,促进知识建构 第一,根据元素“位—构—性”关系主线进行梳理,将元素化合物知识整合到周期表中,发挥周期表的统率作用,瞄准重要元素(如钠、铝、氧、硫、氯、碘、氮、碳等)的重要性质(如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包括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氢化物的稳定性和酸碱性,以及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等),运用周期表知识进行点与线结合的纵横梳理整合。例如,在复习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时,思路如下:由于氮原子核外共有二层电子且最外层有5个电子,所以氮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VA族;又由于氮原子的核电荷数比碳原子多但比氧原子少,而它们的电子层数却一样多,所以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作用力C<N<O;又由于这个原因,原子的电子能力C<N<O,以至非金属性C<N<O,结果是氧化性C<N2<O2、酸性H2CO3<HNO3、稳定性CH4 <NH3<H2O ……使用这个思路,对C、N、O等元素进行横向比较,可以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认识由感性提升到理性水平。可见,根据元素“位—构—性”关系进行的整合,有利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整体建构。 第二,以“结构—性质—用途—制备—保存”为线索,对常见物质进行发散式梳理整合。这虽然是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的传统方式,而新教材又不再具有那样的系统,但是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顺藤摸瓜式的独立探索,对知识进行整合并扩容。 例如,对氯气知识的梳理。首先,从结构理解性质:氯原子核外电子最外层有7个,氯分子由两个氯原子组成,所以氯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其次,从性质理解用途:由于氯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它能够与绝大多数的金属和某些非金属反应,所以氯气可以制取氢化氢等氯化物。再次,从性质理解制法:氯气有强氧化性,极不稳定,所以在制法上要使用强氧化手段,如使用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氯酸钾等来氧化盐酸而得,或使用最强的氧化手段——电解氯化物来制取。最后,由性质理解保存方法:由于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因此, 这样环环相扣地顺藤摸瓜式梳理,逻辑性很强。总之,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多维的模式化梳理有利于知识的整体建构。 二 开发反思教学模式,促进知识的有效建构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永远存在的,因材施教是弥久不衰的基调。由于条件所限,目前绝大多数地区还不能实施小班化教学,为了在教学上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必须注意开发反思性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知识的有效建构。 1.布置编题作业 在现有的高考模式下,化学高考试题的题型是相对稳定的。在高考备考背景下布置编题作业,确实有应试教育之嫌,但正是在这种应试需要的内驱力作用下,针对题型的编题练习这一反思教学模式才能得到学生接受。因为,通过编题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和方法掌握情况的深刻反思,有利于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方法的掌握。 首先,编题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对相关陈述性知识掌握情况的反思,有利于巩固基础。例如,一道离子共存选择型试题模式为:

科学意义是,促进了化学科学的发展,大量发现了新的元素,人造元素的出现成为可能。哲学意义是,推动了现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使人们认识到物质世界既唯物又辩证

服装设计元素研究论文

随着国内服装设计 教育 的发展,学院专业教育已经成为连接服装产业和设计人才之间的重要纽带,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服装设计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谈谈舞台服装设计 》

摘要:本文主要从舞台服装的历史背景开始谈起,舞台服与消费者日常着装不同,舞台服要表现剧本内容,考虑剧情渲染。它不同于生活装也不同于流行时装。舞台服有它独有的特征和舞台审美需要。舞台服装特征是多角度,深层次的。

关键词:舞台 服装 造型 材料 表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

1 引言

在古希腊戏剧演出时,演员戴着色彩绚丽的 脸谱 ,穿厚底的靴子,采用标志性图案的衣服和裤子起到夸张人体的效果。观众距舞台很远,也能看清角色。现代戏剧及舞台美术的设计思想不断变革,为写实、非写实的舞台服装设计者开创了各自的广阔天地。

2 舞台服装的内容

舞台服装一般分人物服装、演员服装两大类。舞台服装不同于时装或生活服装。舞台服装有着自身剧情需要。首先就是它的美化效果,其次是时代效果,再次是服务效果。 由此可见,舞台服装是多元化的,需要从事舞台服装设计师深刻领悟,才能设计出广大戏剧 爱好 者喜欢,又符合剧情需要的经典作品。

3 设计舞台服装的的四个要素

我们知道,时装设计师多是依靠个人思维和主观性进行服装造型、色彩变化、面料改造。而舞台服装设计师却要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影响舞台服装设计四个要素:剧本、导演、演员、舞台。

舞台服装设计之前,设计师必须反复阅读剧本,通过揣摩和分析渐渐转化为人物形象,并通过服装语言表现出来。人物信息研究,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的舞台服装,具有标志性和代表性。准确、深刻表达是对剧本,角色的诠释。好的舞台服装直接关系到一个剧目是否成功。

不同的导演执导下,应有不同的构思。由于导演人生经历不同,受到东西方 文化 影响,审美自然各有千秋,各有喜好。舞台服装设计师应随机应变,适应不同风格的导演。沟通、磨合、聆听,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利用一切技术处理手法,结合导演对剧本的要求,可以造型夸张变形,色彩多样丰富甚至怪诞。新版《红楼梦》的服装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结合导演理念,加入中国戏剧的元素,创造出全新的舞台服装。

演员是舞台表现的灵魂,形象、性格、气质与学识构成了他的个人魅力。舞台服装符合剧情,导演也欣赏,但是未必合适演员的形象特质。服装与演员良好的结合,是舞台服装设计必须思考的问题。杨丽萍《孔雀》舞剧,结合她的纤细形体,加入夸张的色彩,以及舞蹈特有的动物元素,设计出来的舞台服装产生了强烈视觉冲击力,是设计作品的典范。

以“舞台”为标的物的设计,舞台设备、灯光、布幕、音响、演出道具。它们影响着角色的外部形象,没有光的配合,整个演出将会黯然失色,平淡而无味。舞台布景需要灯光来渲染气氛。在2013年cctv 春节 晚会的舞台表现中,加入大量的灯光设计,同时配合情景服装,给了全国人民一个全新的视觉享受。

4 舞台服装设计中材料的运用

服装材料,可以各种全新的面貌出现。柔软型面料可任意塑形,产生的线条柔顺,优美。硬挺爽型面料制作的服装立体丰满,外形膨胀,视觉面积大。光泽型面料在灯光的照射下发出七彩的光芒,炫目灵动。透明型面料质地轻薄而通透,具有优雅而神秘的艺术效果。

打破常规的服装选材,运用人工合成材料。如建筑材料的使用;有石头、木材、金属条、各色玻璃等。包装材料的使用;卡纸、塑料、喷画等。植物材料的使用;新鲜的花朵,风干的花束,植物的根茎,树叶等都是很好的舞台服装选材。对面料进行改造,运用材料的多次缝制粘贴及 刺绣 色彩的搭配,化学腐蚀抽纱烂花改变面料的质感。使面料形成不规则,不对称,不完整的破烂质感,会给观赏者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冲击,具有超现实主义的意味。

5 舞台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的表现

从结构到解构,是时代发展审美的新趋势。因为它充满个性,富有生机,聚集表现力受到推崇。解构主义是建立在对传统空间结构的怀疑基础上,设计重新分解,完全背离服装人为的穿着理念,变构重建从独立的艺术品的角度去考虑舞台服装设计的理念。毫不犹豫的摧毁传统,以现实感、随意感,以自由的心态,采用扭曲变形,折皱拼接进行混搭。使舞台更具活力,表现更有张力。同时加入建筑、雕塑的空间元素,脱离服装原有的人体工程结构,看似凌乱无形,却充满强烈的生命力。服装体积巨大,外形怪诞的解构主义设计更能在舞台上独树一帜,受到观众的喜爱。

6 舞台服装发展现状及趋势

舞台服装设计的现状,舞台美术设计从简单幕布式搭台布景,到立体化实物化并运用各色幻灯和电子激光,逐渐形成舞台设计的潮流。以往舞台服装单调的款式、过时的色彩、保守的造型,都不能满足现在舞台美术设计的需要。多样性、时尚感的创新意识,融合社会 热点 话题,将娱乐大事件、影视大片等观众关注的内容融入服装设计理念中,对创作意图至关重要。观众能直观的欣赏到更为前沿的流行元素,使舞台服装融入舞台剧中。

目前国外已经有很多著名品牌的企业生产舞台服装。而在中国单独设计生产舞台服装的公司却寥寥无几,大多数为小型工作室制作完成,缺乏系统完善的品牌竞争。我国舞台服装无论是在艺术表现力还是美感上远远不及欧、美、日、韩等国。发展我国的舞台服装设计要结合中国元素。我国由多民族组成,设计素材源源不断,坚持特色文化并可借鉴国际化的理念。总之,舞台服装设计要有超前的设计理念,同时对发展实用类服装起到了导航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将是众多服装设计的风向标。

参考文献:

[1]希弗瑞特.时装设计元素:调研与设计[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2]潘健华.舞台服装设计与技术[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3]吕志昌.影视服装设计[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马蓉.服装创意与构造 方法 [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 如何进行服装设计 》

穿什么衣服才美?服装设计师有一句 名言 “能烘托你的自然美,又能适当掩盖你的不足的衣服,就是适合你穿的美的款式。”这就告诉我们服装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即要根据每个人的“个性”来设计,选择“得体”的衣服。

一、服装的造型美

服装的整体造型,即服装的轮廓,来源于人体,是外部造型同内部结构有机的结合,它是服装的总体风格。根据现代服装的流行趋势,设计师们在表现人体自然美突出个性追求的基础上,通过夸张修饰,调节服装的肩宽、胸围、腰围、臀围、衣长等,从而形成风格各异的造型效果,通常有以下几种造型风格。

X型,是以人体肩宽,腰细,臀围大的特征,而设计的贴合人体曲线的服装,充分体现女性姿态的自然,这种造型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也是连衣裙的主型,适合理想体型的人穿着。

A型 ,通过分割、修饰肩宽、夸张下摆,整体造型上窄下宽,如由四片、六片或八片上下大裁片衣缝合的喇叭裙。这种造型稳重、端庄、走路时,线条自然变化无穷,给人以飘逸之感,受到青年女士的青睐,适合于臀部较窄的人穿着。

H型,通过放宽腰围,从肩端处直线垂下,具有整洁、利落、轻松随和、自由的感觉。穿着这种造型的连衣裙,走路时,裙身与腰部,臀部若离若现,产生一种朦胧美,韵味顿生,腰围大的人穿着,能掩盖其缺陷。

T型,采取夸张肩部及袖山,然后向臀部方向收拢,装饰上身,简洁下身,增强了挺拔感,使优柔的女性,增添了男子的洒脱,阳刚之俊。

二、服装的形式美

人体有美的,也有不美的,上帝没有给每个人都造成一个理想的身姿,服装美通过形式美的规律来表现人体的自然美,运用比例,均衡,分割,视错等到来弥补体型不匀称的缺陷,使穿着趋近于比例美。

统一与变化,统一与变化是构成形式美的主要规律之一。

统一在服装上主要指型、色、面料相互协调和谐。

变化造成一显著对比的感觉,其特点是生动、活泼、有动感。变化手法很多,常见的有省道的转换与分割,不同原料的搭配利用等。

统一必须适度,否则就会千篇一律,缺乏生气,在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平中求奇,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服装才有生气。

对称与均衡,有服装设计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手法是将对称与均衡综合运用,即能取得稳重、活泼的艺术效果,在对称中变化而产生动感。

视错是指在某种情况下,使人的视觉造成与外界事实不一致的感觉。通过点、线、面的装饰及分割,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一方,突出其长处,遮掩短处,达到趋近于比例美的效果。

旋律,主要指服装各种工艺线和色彩,有规律,有组织节奏变化,引诱目光可以产生旋律感,目光从一方移动到另一方,使造型上有运动效果。

三、款式,色彩与体型的和谐美

面孔,在设计上起着焦点的作用,领子是最易于吸引人们视线的部位,它的造型,直接影响着面孔。

例如,圆脸型的人,不宜穿一字领,圆领或领上有花边的上衣,因为,水平线把注意力吸引致横向,产生宽大的感觉,瘦脸型的人不宜穿领口长而尖的“V”型领,或长驳头西服领。因为这种领型引起的视错,会使人感觉到脸型越加瘦长。又如,身材高瘦的人,要减少直线分割或常有直条的图案,套裙会增加你的宽感,使你体态匀称,倘若上下略有色差,效果更佳。瘦人不宜穿过紧或过松衣服,穿连衣裙最好有腰带,袖子采用泡泡袖,胸部用花边做些修饰,臀围小的人宜穿百褶裙,在圆摆裙,有丰满之感。

胖人的款式要简洁,繁杂多样会显得臃肿,对于横向线条,图案及灯笼袖,蝴蝶领结,领花边,过量的衣褶,都应避免使用,上下身不能使用强烈的对比色,否则,上下身分成两段,显得越加短胖。

为了表现体型,突出个性,选择颜色很有讲究。红黄橙几种有代表性的暖色,有兴奋、热烈、温暖的感觉,它能给人的精神振奋之感,因此,适合于冬季服装。黄色调的服装,皮肤细白的穿着,能产生极好的效果,如果肤色比较粗黑,色感应选择较深沉的土黄色,或黄灰色。深绿、青、紫等到冷色,有沉静,高雅的感觉,适合于夏季服装,绿色调服装,肤色较黄或较黑的人穿着,会产生单调感,而孔雀绿,橄榄绿,暗灰绿则可以广泛用于服装中,青色是希望,智慧的象征,适合我国人民的肤色。

暖色,明快热烈,有扩张之感,冷色,沉着,稳重,有收缩之感,有服装的配色中,要很好了解色彩,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条件下能发生的作用。一般说,深色有收缩感,浅色有膨胀感,体瘦的不宜穿深色和冷色的衣服。反之,体胖的人不宜穿浅色和暖色的衣服。任何肤色穿白色和浅色衣服,效果都比较好,因为它反光,使你的脸更富有色彩,具有生气。

黑、白、灰三处无彩色,在服装中被广泛运用。白色,象征着纯洁,朴素。白色与个性强烈的颜色拼在一起,会显得活泼,年轻与泼辣;黑色,坚实,庄重,黑色服装更有精神,表现出摩登与高雅;灰色,象征着中庸、温和。在服装上与艳丽的色彩配合,既能起到稳定色彩跳耀的效果,又能衬托其色彩,更加漂亮,如灰色常有色彩倾向,显得格外高雅。

四、服装的装饰美

服装造型本身就是一种装饰,它来源于人体,又能改造人体。

省道在造型中具有重要地位,如肩省、腋下省、腰省等,它的作用表现为适应人体曲线变化的需要,同时又可以利用省道的变化,获得造型上的分割效果,起到装饰的作用,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装饰方法:

扎明线,是利用线的粗细和变化,起到装饰效果,它有一种流畅、明快、典雅的感觉。

打褶裥,采用不同褶裥打法,能产生动与静的感觉。如对褶,有一种静止,稳定的感觉,而百褶和飞边,便产生一种动感。褶裥在服装上,不但便于人们活动,而且直接产生富有无穷变化的线,形成不同的扇面,时合时张,富有情趣。

补绣、刺绣,补绣,也叫“贴布绣”,是利用零碎布料拼成各种图案。这种效果,概括简洁、装饰性很强,刺绣的手法很多,不同技巧者有独到之处,采用的面料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

手绘,在服装上,用不同的涂料,染料手工绘制,多彩用中 国画 的一些技法,如:工笔、写意等,其特点是色泽质朴清淡,浓郁雅丽,浓淡变化无穷,其效果是手工印花和机印无法达到的。

此外还有镶色、镶花边、镶条等到多种手法。现在人们更加注意腰带的装饰性。一套新颖的裙装,系上合适的彩带,使人体外形富有曲线,充满活力,会显得更加窈窕多姿,并能使人体的比例得到调节,倍添美感。

纽扣,它不但有着实用性,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人称它是服装的眼睛,你千万不能忽视其作用。

五、服装的朦胧美和流行美

服装的魅力,表现在似露非露之间,给人以联想,产生一种美感。

在款式的表现上,如直身裙和一些宽松裙装,造型上,从肩端处直线垂下,似乎没有表现出人体的形体美,但随着人体的活动,柔软宽松的衣裙,与肉体若离若现,使形体间接地显露出来,便会产生一种朦胧感,又如旗袍是以人体结构为基础的紧身式,穿着之后,随着人体的起伏形成清晰流畅的曲线,随着活动,使旗袍一张一合。把腿部处理在露与不露之间,显露出的腿部线条,把人的视线移向整个腿部,产生一种特殊的韵味。

服装的流行美,符合了时代的潮流。服装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制衣工业的发展,与人们求新的心理需求而变化,流行着。它也受到世界重大事件的直接影响。

服装变化总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基调。如裙装,这几年流行长裙。过几年又流行短裙,不是紧身,就是宽松。这是因为人们都穿式样近似的衣服,就会产生厌倦心理,为了脱俗,人们就开始寻求另一种式样,一旦这种式样普遍被人们效仿,就会继而流行。

随着社会的变革,妇女要求同男性一样,在社会上奋斗,拼博,追求,表现出男性的某些气质和风度。同样,服装也受到这种影响,女性服装开始追求男性化。

人们使自己爱美的心理得到满足,推动着服装设计周而复始地变化着,流行着,流行美就在这个潮流的和谐之中。

为使你穿的仪表堂堂,更好地体现出女性富有的魅力,让我们怀着美好的心灵,来进行美的探索,美的追求吧!

参考文献

[1]王蕴强,马玖成.色彩・服装与美.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浅谈服装设计风格 》

摘要:本文对服装设计风格先作源头阐述,再结合大师作品对该类设计风格进行分析,试图从文化、艺术角度挖掘服装设计的风格与内涵,并赋予其实用价值。

关键词:设计;风格;服饰

作者简介:黄鼎奇(),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J523[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002-2139(2011)-21-0126-01

服装设计风格是指服装设计作品从总体上看,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达到了统一的效果,其外观造型独特、新颖,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纵观世界流行服饰史,服装设计风格可以说多种多样。如:东方风格、古典风格等等。风格经过历史及审美的积淀,具有一定的成熟性,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经典的服装风格将永存。当今服装发展最显著特点就是风格多元化,因此作为现代服装艺术的诠释者,要充分了解各种服装的风格与内涵,这样才能创作出风格独特的作品。

一、东方风格

主体印象:给人以自然、朴素、含蓄的服饰印象。

东方风格主要是指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服饰文化为背景的时装主题。东方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中国的书法、绘画,日本的书道、浮世绘等艺术形式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就服饰造型形态而言也是非常丰富的,典型的式样有中国的唐装、旗袍,日本的和服,印度的沙丽等。如:日本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是一位具有东方情愫的服装艺术大师,他的设计充满东方的禅意,张扬着鲜明的日本民族精神,融合了东西方文化之精髓,尽情抒发玄奥的东方文化的神奇魅力。

二、古希腊风格

主体印象:给人以简朴、单纯及优雅之感。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欧洲古典服饰风格的源头。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希腊不仅在建筑、雕塑、哲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同时也创造出了无与伦比的服装式样,其造型优雅轻松、和谐自然,没有丝毫的奢华和矫饰,被世人称为是古典造型完美的典范。进入21世纪,人类开始对生态环保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古希腊服装自然的造型、披挂的方式、流动的线条、单纯的色彩正吻合了人们渴望返朴归真的心理需求。如:法国时装设计师玛德琳•维奥内特被称为是“设计师中的设计师”。她的设计具有古希腊风格特点,注重雕塑感,反对紧身衣等填充,体现女性自然身体曲线,松弛、浪漫和优雅。

三、巴洛克风格

主体印象:给人以夸张、浪漫、高雅、奢华之感。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盛期是17世纪。巴洛克彻底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在艺术形式上追求享乐主义思想,突出浓重的宗教色彩,强调新奇特和极具运动变化的戏剧感。在服装方面主要是指17世纪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宫廷服饰,造型宏伟华丽、色彩绚丽夸张。如:黎巴嫩时装设计师祖海•慕拉是黎巴嫩时装设计军团的领军人物,典雅奢华的巴洛克宫廷风格形式是他的标志之一。他的设计风格特点是剪裁简洁、线条柔美,面料和辅料集尽奢华,造型上追求极致的完美。

四、罗可可风格

主体印象:给人以纤巧、精美、浮华、繁琐之感。

罗可可(Rococo)反映了十八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恣情享乐生活方式。它是巴洛克时期式样的延续,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巴洛克服装雄健、奔放,罗可可服装艳丽、优雅。在造型上两者都强调女性的优美曲线,追求装饰及光影的变化,在表现题材上除了有花草、果实、波浪等外还加入了罗马和东方装饰形式。如:法国时装设计师克里斯汀•拉克鲁瓦被时装界称为是“调色大师”。他的时装秀向来都是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精美的刺绣、丰富的色彩、闪亮的配饰及华丽的蕾丝极具罗可可古感风貌。

五、未来派风格

主体印象:前卫、时髦,体现了浩瀚宇宙神秘之感。

50年代以来人类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宇宙太空的探索,人类从最初的能把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到阿姆斯特朗等人登月成功,直至今日人类能够乘坐航天飞机前往太空旅游,实现了人类遨游太空的梦想。因此未来太空服饰热潮多年来持续不断,许多表现未来主题的艺术流派也应运而生。在服装造型上,这类主题的作品具有构筑式硬质材料拼接和几何学直线运用的设计特征,彻底否定了传统造型的构成方式,强调简练的设计语言,材料运用比较丰富。

如:英国时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克奎恩的设计理念匠心独具,在面料的选择上常用许多新奇的高科技面料。他的未来派时装设计给人以独特的视觉享受,仿佛置身于宇宙星际之间,令人惊异难忘。

六、朋克风格

主体印象:给人以一种强烈的、刺激的、恶俗的前卫服饰倾向。

朋克(Punk)最初是指一种摇滚乐,诞生于七十年代中期,并且很快在英美两国得到了蔓延。当时由于二战后上世纪工业危机,社会下层年轻人对生活现状不满,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他们用自己特立独行的装束风格彰显自己,提倡“性和颠覆”表明与主流文化的不同,最终形成了朋克风格。朋克服装风格在设计上,多以异国、异教服饰为设计元素,强调奇特和个性。在装束上不拘一格,如:有废旧的垃圾、金属、骨质品等,在图案的选择上更是令人毛骨悚然,如:人骨头、蟒蛇、毒蝎等,在发型上也很怪异,如:常见形式有光头、染发、纹身等。

如:英国时装设计师维维安.维斯特伍德被时装界称为“朋克之母”。她设计的服装具有强烈的后现代反叛精神和独特的创新意识。她颇能掌握时代精神,将叛逆的元素融入作品之中。她极强敏锐的洞察力和敢于突破传统陈规的胆识,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方式和着装方式。

七、解构主义风格

主体印象:给人一种反对称、反完整以及打破原有成规的服饰印象。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可理解为有分解与构成结构的含义。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为代表所提出的一种哲学理论,波及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对哲学、文学、建筑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在服装设计领域解构主义风格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80年代开始传播。特点是把原有服饰结构进行破坏和重组。在造型上避免出现常规完整的对称形式,结构后的结果体现了服饰疏松零散、支离破碎、变化层出、耳目一新的效果。

如:比利时时装设计师马丁•马吉拉被时装界称为解构怪才,“解构主义大师”。他一向以解构及重组衣服的技术而闻名,他锐利的目光能看透衣服的构造及布料的特性。他的每件作品背后都隐藏着无穷无尽的 想象力 。

参考文献:

[1]21世纪国际时尚品牌礼服,主编:华梅,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北京,。

[2]时装设计艺术,主编:刘小刚,中国纺织大学,上海,。

有关浅谈服装设计论文范文推荐:

1. 浅谈服装营销论文范文

2. 服装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3. 浅谈服装销售毕业论文范文

4. 服装设计学习报告范文

5. 2016服装设计学习报告范文

6. 服装设计管理论文

7. 浅谈服装销售毕业论文范文

星空元素在服装中的研究论文

服装设计的毕业论文提纲

导语:服装设计既要有很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既然设计出来的衣服是要在生活中穿的,既要美观时尚,又要低调优雅,使服装永远不会落后,所以一个设计师在设计服装的过程中要忘掉自己是自己,而是在设计你所想表达的思想。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服装设计的毕业论文提纲,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题目:服装设计中材料的创新应用研究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绪论

研究背景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研究内容与方法

2.服装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服装材料的分类

服装材料的构成与运用

服装材料的运用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服装材料创新与再造

3.服装设计中材料的创新应用

材料在服装设计中创新应用过程分析

材料创新应用的特点

材料在服装设计中创新应用意义

4.材料创新设计案例

材料创新设计案例分析

服装设计中材料创新应用实例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 刘岳屏. 服装展示空间设计初探[J]. 广东建筑装饰, 2007, (04) . [2] 李洪琴. 民族民间服饰的现代设计方向[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6, (09) . [3] 梁宇,李曼. 法国天才的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J]. 世界博览, 1985, (05) . [4] 陈沛照,王希辉. 花蓝瑶服饰文化内涵阐释[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6, (02) . [5] 孙云. 浅析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的意义途径[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6) . [6] 朱剑波. 朝鲜族传统服饰特征及其民俗探源[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6, (05) . [7] 尹笑. 飘如游云 矫若惊龙 中国古代服装之美[J]. 东方艺术, 2006, (02) . [8] 林朝阳. 中国古代服色的审美意识[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 [9] 蒋孝锋,刘国联,蒋琳. 中、日、韩三国人对于民族服装的态度与选择要素的比较研究[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 . [10] 高秀明. 服装展示与服装艺术[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服装论文的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1]张文明.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N]. 云南政协报,2020-08-26(006).[2]孟庆.关于人物摄影与服装造型的关系探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8):44-45.[3]李雯.白裤瑶设计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探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8):193-194.[4]杨韶斐.探析民族服装设计中蕴含的文化性和审美性[J].西部皮革,2020,42(15):50.[5]吴国华.湖南民族服装产业网络定制营销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7):73-74.[6]王丽霞.民族服装的传承与创新--评《创意服装设计学》[J].印染助剂,2020,37(06):67.[7]吴国华.湖南民族服装规模个性定制营销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11):13-15.[8]新华.民族服装业中的销售问题初探--以呼和浩特蒙古族服装业为例[J].全国流通经济,2020(15):28-29.[9]郑天琪.西南少数民族服装配饰功能与内涵研究[J].美与时代(上),2020(05):120-121.[10]张君浪.中国民族服装品牌发展的国际化探索[J].国际纺织导报,2020,48(04):55-59.[11]新华.民族服装加工业经营的调查研究--以巴林右旗为例[J].商场现代化,2020(06):16-17.[12]陈欢,卢菁菁.西南少数民族服饰纹样文化探析[J].智库时代,2020(09):275-276.[13]王俊伟.闽南服装文化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20(02):146-147.[14]陈志军,蔡珍珍.民族服装元素在影视服装设计中的创新研究[J].纺织报告,2020(01):72-73+78.[15]陈莉芳.民族服装元素在影视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轻合金加工技术,2020,48(01):68.

牛元素论文

水泥基聚合物和其他原料精制而成。牛元素填缝王是由水泥基聚合物和其他原料精制而成,主要原料由美国,德国进口,有极强的粘结力和颜色固着力,不收缩,不粉化,耐磨损,抗强碱,抗霉菌,防潮性好。

浅议在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探讨论文

摘要: 流行音乐的快速发展,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也使音乐教学发生了变化。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选择的流行音乐作品必须有利于青少年发展、内容健康向上、曲调优美动听、且富有内涵。

关键词: 音乐教学 流行音乐 教学目标 引入

伴随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种全球化的文化现象——流行音乐。相比较而言,流行音乐更重视个体性、时代性、通俗性,这些特征恰恰符合了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和张扬、好奇的性格特征。因此,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怎么都“抵挡不住”流行音乐。与其一味压制、贬抑,倒不如进行细致科学的研究,引导学生“扬弃”式接受,从理念和形式规律上认识流行音乐存在的合理性及其艺术价值。

一、流行音乐的教学目标

流行音乐教学的目标不完全等同于传统音乐教学的目标,除了音乐教育的共性要求之外,应该有它自己的特殊目标。对于流行音乐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1.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开展流行音乐教学,首先应当把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作为首要出发点,提高学生热爱音乐,增进学生对音乐美的认识、理解、鉴赏、创造的能力,最终实现他们形成较为成熟完善的人格,成为具有永远追求真善美的人。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渗入和影响更多的是社会文化的渗入和影响。因此,流行音乐教学还应当通过了解流行音乐的历史、发展现状音乐特征及其文化特征,让学生意识到音乐文化的多元性、丰富性及其社会性,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和不同文化的鉴赏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通过优秀流行音乐作品的学习,体会作品中富含的情感教育内容,触动他们的情感中枢;流行音乐的创作背景大多贴近生活,因而更能促进学生的生活体验,形成更加合理、有效地价值观体系。流行音乐之所以广受学生的喜爱,除了旋律、音响效果等外在特点之外,其内在的对社会生活的情感宣泄也是吸引他们的重要方面。正如崔健本人所言:“宣泄乃是人的一种自然需要,正如吃饭一样。所有的宣泄都只是象征,是一种暂时疏导。它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但宣泄仍是必需的,它可以使积水流出去,而不至酿成灾难”。

3.知识和技能目标的正确把握。笔者认为,应把握三个方面:直接目标、发展性目标、可持续性目标。以歌曲《唱脸谱》为例,这是一首带有京韵味的流行歌曲,教学的直接目标应当是让学生用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了解京剧的脸谱知识。教学的发展性目标应把它规定在歌曲演唱形式的创新上,老师通过一定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进行歌曲演绎的二次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并能初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可持续性目标,重点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激发对“国粹”一京剧的热爱之情。把培树立终生学习的愿望作为持续性目标提出,可见音乐兴趣对于音乐学习是多么的重要,流行音乐的学习更应抓住这一点。

二、选择合适的流行音乐作品

流行音乐题材广泛,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具有两面性的,大部分学生对于辨别流行音乐的优劣,是有难度的。因此,对作品进行认真的筛选工作,选择合适的作品是音乐教师上好流行音乐课的首要任务,基础之基础;对流行音乐的选择,必须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内容健康向上、曲调优美动听、富有内涵的作品。如《中国人》、《同一首歌》、《让世界充满爱》、《蜗牛》等。对于哪些思想不健康的流行音乐,音乐老师应当明确态度,坚决拒之音乐课堂之外。例如,《那一夜》、《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马桶》、《爱的初体验》等。那么,什么样的流行音乐可以引入课堂呢?

此外,还应注重所选作品的音乐性和风格多样性,挑选的标准应该是“思想性与音乐性尽可能完美统一”和具有多样性的风格特点,可以从旋律、音响、色彩、和声、风格等多方面来衡量所要挑选作品的音乐性,同时更应展现流行音乐风格多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三、如何引入流行音乐

这里讲的引入形式和单纯的课堂导入新课是不同的,就其本质来说更具艺术性和内涵。简单说就是老师在推荐一曲流行音乐之前,应当从各个层次和方面挖掘它的内涵,让学生有兴趣的'同时,也能有目的去学习。也可以说是具体的教学方式,下面列举几种。

1.从流行音乐的创作背景引入。每一个优秀音乐作品都有自身的背景,流行音乐也不例外。大多数优秀的流行音乐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创作背景。例如:《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以发生在一个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而失去生命的女孩身上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创作的,同时作品也反映了提倡环保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注重流行音乐与其创作背景的结合,不失为一个可以加深学生印象以及对作品认识的极佳形式。

2.从不同音乐体裁的交融点引入。一些流行歌曲由于吸收了民间音乐中戏曲、民歌的音乐元素,增添了几分中国传统音乐的色彩同样也受到了青少年的青睐。例如:《阿姐鼓》、腾格尔的《蒙古人》、李娜的《青藏高原》等。这些歌曲虽然不同于传统的民族音乐,但也不乏民族的韵味。在课堂上引入这一类型的音乐,不仅能够拉近青少年与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距离,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主动地去研究音乐的内涵和相关文化联系的本质。

3.从流行音乐的特点和优势引入。流行音乐有许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是其它音乐形式所不具备的,例如,节奏教学中,恰当利用流行于欧美的说唱音乐,其节奏清晰明了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创作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流行音乐流行歌曲曲调的简易,词的浅显易懂,一目了然及演唱的口语化自然化等特点,让学生尝试音乐创作。这样的教学可以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也是非常有益的。

4.从组织音乐课外活动引入。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学生聆听的流行音乐在课间和课外活动播放,这样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放松学生的紧张情绪,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情趣和习惯。学生在课外培养了良好的兴趣和聆听音乐的习惯对于音乐课堂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使音乐课也轻松许多。同时,可在学校举办流行歌曲卡拉OK比赛,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另一方面通过比赛训练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也可以举办“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知识问答”竞赛活动,这样可以多角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增加了学生对于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兴趣。

四、引入流行音乐要适度

1.在质量上有适度。不同的流行音乐作品在质量上有高低之分,甚至同一个流行音乐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也有优劣之别。例如网络上曾经十分流行的歌曲《老鼠爱大米》,单从歌曲的旋律上看,确实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但是从歌词上看难免有低俗,过于直白的缺陷,难登大雅之堂。

2.在数量上要适度。流行音乐毕竟是浩瀚的音乐文化中的一部分,音乐课上流行音乐的引入要适量。既不能拒流行音乐于千里之外,也不能让流行音乐替代民族传统音乐和世界古典音乐,让流行歌曲在中学音乐课堂中泛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一节课的主题思想,使当地选择相关的流行音乐参与教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总之,流行音乐作为音乐大家庭的一个重要成员,理所应当在音乐教育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学生受到流行音乐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与不可忽视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学生音乐生活的实际,紧跟时代步伐,正确认识流行音乐,为培养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全面型、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邦飞.中学开展流行音乐教学的现实意义和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

[2]杨庆斌.浅析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0,(23).

[3]陈曦.新世纪中国流行音乐的艺术特点及价值探索[J].作家,2011,(02).

名言:有关兴趣的问题毋须争论(古罗马)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歌德) 在原则产问题上,要坚定如磐石;在兴趣问题上,则要顺应潮流(美国) 穿衣戴帽,各有所好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望经拜道,各有一好 各人心里爱,生葱拌韭菜 年青时,由于兴趣广泛,容易忘事;年老了,由于缺乏兴趣而健忘(歌德) 对自己抱有兴趣的人使我们感兴趣(西拉斯)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莎士比亚) 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 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 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张洁) 爱好即获得知识的第一步(葡萄牙) 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爱为学问之始(英国) 嗜之越笃,技巧越工(日本)论据: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 1933 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 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 “请 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 的话, 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 绑好后, 王亚南翻开书, 聚精会神地读起来。 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 真了不起!” 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 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 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 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 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 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 第一学期成绩优异, 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 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 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 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施洋搓脚夜读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 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 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 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黄侃误 把墨汁当小菜 1915 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 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 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 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 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 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 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 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 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 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 从小是个孤儿, 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 陆羽虽身在庙中, 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 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 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 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 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 《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屈原洞中苦读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 不论刮风下雨, 天寒地冻, 躲到山洞里偷读 《诗 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 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 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范文:兴趣是一项事业的开端,只有始终对这项事业充满兴趣,才会取得成功。牛 顿看到苹果落地, 瓦特看到壶水沸腾, 他们都对眼前这司空见惯的是产生了兴趣, 最终的结果是:他们成功了。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学说,开拓了物理学的新 境界;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带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 速发展。牛顿和瓦特的成就证明了兴趣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兴趣是一支兴奋剂,他促使人们永远充满希望,对事业和生活充满信心,并 能激励人们拿出足够的勇气和力量面对事业上的难题。郁达夫曾说: “现在我因 为常常写作而感到很累,但我的精神是不累的,这都缘于我对文学的情绪,促使 我不断努力,永保青春。”郭沫若先生年近 80 高龄时对 身边的人说:“我还不 老,戏剧文学的创作使我时时像小伙子一样有劲,我还能写出很多东西。”郭老 正是凭着他始终不渝的兴趣爱好,坚持创作到 86 岁,整整 70 的春秋。 我们青少年一代对于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只要我们留心身边小事,时时 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沿着选定的道路走下去,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但愿每一个为兴趣爱好而伸开勤奋双手的人, 在收拢双手时握住的都是成功 的喜悦。

  • 索引序列
  • 军服元素论文文献
  • 元素与元素性质论文文献
  • 服装设计元素研究论文
  • 星空元素在服装中的研究论文
  • 牛元素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