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弓形虫研究论文

弓形虫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弓形虫研究论文

部分证实。 感染弓形虫确实可能给孕妇带来麻烦,甚至引发流产。但感染弓形虫的渠道有很多,猫(粪)只是其中之一。做到不吃生食、厨房里的生熟分开,很容易就能杜绝这个途径的传染。而猫作为弓形虫唯一的主动散播工具,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流言: 养猫会导致流产。 真相: 要孩子还是要宠物?这是很多年轻城市女性曾经、正在或者将要面临的问题。谣言粉碎机也多次收到类似的求助。问题的核心则是一种绝大多数人只闻其名从未见过真容的寄生虫——弓形虫。很多准妈咪和预备役准妈咪都被告知过,她们的宠物很危险,因为会传播弓形虫,而弓形虫是一种可怕的对胎儿很不利的虫子。 弓形虫不遥远 我们经常提及的弓形虫大名叫做刚地弓形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原虫,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几乎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单细胞动物。然而,同它更大名鼎鼎的亲戚——疟原虫相比,这种虫子走进人类的视野却是很晚近的事。1908年,法国两位学者在北非的刚地梳趾鼠体内发现了它。 在其后的一百年里,随着科学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发发现弓形虫的不凡之处。它能感染几乎所有的恒温动物,大约50%的猪牛羊鸡鸭鹅、60%的鼠类和野鸟、70%的猫都是它的活动旅馆。[2]人类也没有“免俗”,22%的英国人、的12岁以上美国人、67%的巴西人、80%的荷兰人和德国人、88%的法国人都曾经感染过弓形虫。 根据不同的研究,我国人口弓形虫感染率在全世界处于较低的水平,大约是5%-20%。[4]即便如此,我们身边的“弓形虫病病人”仍然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同时,我们又似乎并没有感受到这一点。这是因为弓形虫感染很少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于免疫功能良好的人群,第一次接触到弓形虫顶多会导致轻微的类似流感的症状,比如疲劳、肌肉酸痛、发低烧或者是淋巴结肿大,用不了多久这些症状也会消失。不过对于那些免疫力十分低下的人,比如艾滋病患者和正在服用抗排异药物的器官移植病人来说,弓形虫则可能是致命的。非常酷的英国电影《猜火车》里,一个因吸毒感染了艾滋病的小伙子Tommy就死于弓形虫。 准妈妈的担忧 还有一个潜在的危险,是人们更关心的,那就是弓形虫可以穿过胎盘屏障,由母亲传播给胎儿。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对胎儿的健康会造成不小的风险。有研究表明[5],妊娠13、26、36周首次感染弓形虫的孕妇,胎儿感染率分别为6%、40%、72%,症状发生率分别为61%、25%、9%。所谓的症状包括流产、神经系统发育不良、脑积水和致盲。要注意到,这里特别提到了首次感染,也就是说,这种风险仅存在于在妊娠期间第一次被弓形虫感染的女性中。谣言粉碎工综合了国内诸多文献的数据,孕期女性首次感染弓形虫的概率远低于1%。 弓形虫如何“上身” 那我们是怎样被弓形虫“上身”的呢?除了前面提到的母婴传播以及极其罕见的通过输血和器官移植传播之外,最主要的途径是“虫从口入”。要么是被猫粪便污染的食物、器具和饮用水,要么是没熟的肉类。之所以特别提到猫,是因为在弓形虫复杂的生活史中,只有猫科动物能成为弓形虫的“终宿主”。换句话说,虽然弓形虫并不“挑剔”,但是它只有在猫科动物的肠壁里才能形成有传染性的“卵囊”,而在其他动物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繁殖,不能向外界散播它的后代。 这样看来,感染率高达七成的猫的确是个危险的分子。不过研究发现,只有首次感染弓形虫的猫在感染的最初两周内会通过粪便传播虫卵。而且,猫粪中的弓形虫卵囊需要在外界环境中“孵化”一天才具有传染性。如此算来,一个准妈咪养到一只刚好具有危险性的猫的概率十分的小。即便如此,如果可能的话,准妈咪们还是把打扫猫砂和猫舍这样的活儿交给笨手笨脚的准爸爸们干吧。 与养猫相比,包括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在内的医疗机构都将食用不熟的肉类作为更危险的感染因素。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的几位分子生物学家分析了来自英国各地肉店里的71份肉样品,结果发现38%都被弓形虫感染了。我国还没见到有类似的调查,相信结果也不太令人乐观。看到这里,那些热衷于吃涮肉和带血牛排的女读者们可要注意了,为了安全,还是暂时牺牲一下舌头吧。另外,谣言粉碎工建议您,厨房里生熟分开也是必要的。因为除了弓形虫,很多更烈性的微生物也会钻这个空子。 弓形虫的另类功效 让我们跟随谣言粉碎工暂且回到老鼠那儿去。在2000年发表的一篇名为《感染了弓形虫的老鼠的致命诱惑》的论文里,牛津大学的三名科学家发现,感染了弓形虫的老鼠非但不怕猫,反而主动往有猫尿痕迹的地方凑。真是“老鼠怕猫,那是谣言”。当然,结果就是,感染了弓形虫的老鼠更容易变成猫儿的美餐。如果从弓形虫的角度来看,这是再美妙不过的过程,因为前面咱们说过,只有在猫体内,弓形虫才能走完整个生活史,产卵向环境散播更多的弓形虫。这样一来,老鼠就变成了复制运输弓形虫的工具。至于为啥这样,科学家们还是一头雾水,推测是弓形虫影响了老鼠大脑的某些结构,促进了那些所谓诸如五羟色胺之类的快乐物质的分泌,让老鼠们变得勇者无畏了。 这不禁让人思考,感染了弓形虫的人是不是也会有点儿不一样呢?果真如此。罕见的急性弓形虫感染的病人,往往会出现幻视幻听和意识模糊,以至于往往被当成精神分裂症来治疗。同时,那些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感染弓形虫的比例比普通人高。虽然不能解释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成因,弓形虫至少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途径。[8] 即便是在普通人群中,弓形虫似乎也与一些所谓的“气质”有点关联。捷克查尔斯大学的雅罗斯拉夫•弗莱格总结说,养猫的人更稳重,不爱猎奇;养猫的女人更勤奋;养猫的男人却更小心眼,爱嫉妒。这背后的原因可能都是弓形虫在作怪。 弗莱格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更出人意料,在发表于2007年德国《自然科学》的一篇文章中,弗莱格和他的同事指出,最近感染过弓形虫的女性怀孕生男孩的概率高达,平均才,如果这个结果能经得起更多研究的考验,这将是第一种简便易行的生男方法,如果你不担心由此可能造成的胎儿发育不良等问题的话。 结论: 部分证实。 感染弓形虫确实可能给孕妇带来麻烦,甚至引发流产。但感染弓形虫的渠道有很多,猫(粪)只是其中之一。其他动物不能向外界散播弓形虫后代,可能的途径就是吃下含有弓形虫活体的生肉。做到不吃生食、厨房里的生熟分开,很容易就能杜绝这个途径的传染。而猫作为弓形虫唯一的主动散播工具,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首次感染的最初两周。准妈妈遇到这种危险猫咪的几率已经是非常低了,加上注意不要接触猫粪便,注意清洁和洗手,感染的可能性会进一步降低的。弓形虫这样的人畜共患病听上去好像挺吓人,但其实更多的危险来自于那些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从这个角度说,各位准妈咪床上那只两条腿走路的动物才是你更该提防的。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 湘ICP备19006595号 商务合作微信:villa0329

近些年来,国内家庭饲养猫狗宠物增多,许多报刊载文告诫大众,猫狗可引起弓形虫病,造成可怕的胎儿畸形。这虽然是必要的,可惜不少文章不够准确,有些采取夸张手法,耸人听闻,引起大众无端的恐慌,造成很多小动物被遗弃。本文对宠物养主经常提出的几个问题给予解答。 1.什么是弓形虫病? 弓形虫不能感是由一种弓形虫寄生引起的感染,世界各地的弓形虫感染非常普遍,美、英的成年人中,大约16~40%发生过感染,有的调查达70%,而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的成年人,50~80%发生过感染,法国人高达90%。1985~90年我国的23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大都在10%以下,明显比外国低。 正常人感染弓形虫绝大多数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感染的,只有少数人初次感染(或称原发性感染)时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关节痛和腹痛,几天或数周后随着人体产生免疫力,症状小时,只是形成的包囊在身体里存在几个月、好几年或者更长时间,一般都是自愈。但是,有严重免疫缺陷的病人,如爱滋病人等,如果发生感染,后果就很严重。怀孕妇女感染可传染给胎儿,也有可能发生严重后果。 2.弓形虫是怎样传染的? 首先是吃未煮熟的肉,特别是猪、羊。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和鸟类,如鼠类、猪、羊、牛、家兔和鸡、鸭、鹅等,都可以传染弓形虫,而且感染率很高。人的传染来源主要来自于这些动物的肉类,如涮肉的温度不够和时间过短,其中的弓形虫没有杀死,就有传染的危险。生肉或切肉案板的污染同样可以传染。污染的羊、牛奶也可以传染。上述我国人口的弓形虫感染率较低,可能与中国人熟食肉类的习惯有关。 狗也可以传染弓形虫,但是它们的粪便和排泄物都没有传染性,如果不吃狗肉就不会传染。有人说“狗与人关系密切,是人类的重要传染源之一”,还有人生下的孩子出现了“智力迟钝、先天性心脏病或者多了一个手指”,就归罪于家里养狗,这些都是缺乏根据的。 感染的猫粪是重要的传染来源。猫和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宿主,感染的猫粪便里排出囊合子,一般持续1周至20天,更长的极少;这段时间是传染期。世界各地的调查大约1%的猫粪便内含有弓形虫囊合子。猫粪里的囊合子须在外界发育2~5天才有传染性,所以几时处理猫粪非常重要。囊合子可以在水里、潮湿的土壤里生存好几个月或更长,因而猫粪污染的食物、饮水、甚至灰尘,人吃下去都可以传染。在完全熟食肉类的地区,猫科动物是人的重要传染来源。但是,作为中间宿主的许多其他动物同样可以传播。例如有许多牧场极少有猫,也有很多牛羊感染;而且世界上还有个别岛屿没有猫,岛上居民感染率仍然很高。所以,国内有一本重要的《人体寄生虫学》书上说:由于作为中间宿主的家畜感染率很高,故从人的感染来源来说,猫粪的污染就不及吃未熟肉类为重要。 孕妇感染弓形虫可传染给胎儿,发生先天性感染,由于先天性感染胎儿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所以很重要。可是,只有在怀孕前没有感染过弓形虫的孕妇,在怀孕期间发生初次(原发性)感染才有可能传染给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前感染过弓形虫,那她就不再有传染的危险。 3.先天性弓形虫感染对胎儿有哪些危险? 如果怀孕头3个月发生先天性感染,大约40%胎儿可能有严重损害,出现流产、死胎或新生儿疾病,或者出生后有眼、脑或肝脏的病变或畸形,如视网膜脉络膜炎、白内障、脑内钙化、脑积水、小头畸形、智力障碍、黄疸和肝脾肿大。怀孕末3个月发生的感染,严重者不到3%。 1996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医院的一项弓形虫对胎儿影响的研究发现:在他们进行血清抗体检查的16733名孕妇中,只有42人是原发性感染,其中有36人接受了螺旋霉素治疗,长期随访结果,她们的孩子中共发生4例先天性弓形虫病,2例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病变,2例无临床症状。其余原发性感染孕妇所生的孩子在生长发育和智力方面与其他孕妇的孩子没有不同。 4.孕妇要不要常规进行血清弓形虫的抗体检查? 虽然法国和奥地利等国家规定对孕妇常规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查,做法是在怀孕早期进行血清抗体检查,如果为阴性(即没有感染过),告诉孕妇注意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一旦发现孕妇出现急性感染,即给予螺旋霉素治疗,同时对胎儿进行羊膜穿刺和超声检查。如果证明胎儿发生感染,孕妇则采用磺胺加乙胺嘧啶治疗;要是发现胎儿有明显的病症,父母可考虑终止妊娠。但这种方法是否值得采用,仍有争论。由于孕妇在妊娠期间的感染和胎儿感染的机会都很小,所以英美的研究结论是这种筛检不值得常规做。 进行孕妇感染的筛检是个很严肃的公共卫生问题。一般认为须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学研究而定。首先进行检查必须有明确牡丹和处理原则,筛检方法一定要有很高的准确性,有系统的检查和处理持续,大众可以接受,成本效益分析表明确实有很高的效益。 现在我国有许多医院已在对孕妇普遍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查。有些医院的检查和处理没有规范,检查归检查,结果无所谓,也不做处理。不只一次地有人向我询问检查结果的意义:阳性怎么办?要不要治疗或终止妊娠?有的出现矛盾的结果,一个医院检查结果为阳性,复查或者另一个医院检查又变成阴性,为什么?因此,试剂和检查的质量一定要高,筛检方法要标准化,临床医生必须熟悉血清学检查结果的意义和判断,实验质量不高造成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不仅浪费病家钱财,而且还引起病人和家属的焦虑,带来很大精神负担,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我国的孕妇感染的机会比外国相比可能更小,所以我国应先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评价性研究,然后制定有关政策。在明确的方针之前,不宜盲目地普遍推行。 5.怎样防治弓形虫感染? 第一,注意饮食卫生,肉类要充分煮熟,避开生肉污染熟食。 第二,猫要养在家里,喂熟食或成品猫粮,不让它们在外捕食。因为猫的传染是吃了感染的老鼠或鸟类,或者吃了污染猫粪的食物。 第三,要注意日常卫生,每天清除猫的粪便,接触动物排泄物后要认真洗手。 第四,除非孕妇血清检查证明已经有过弓形虫感染,否则孕妇怀孕期间要避免接触猫及其粪便。 第五,弓形虫感染有多种简便有效的药物治疗,如磺胺类加乙胺嘧啶,和螺旋霉素等,治疗须按医嘱进行,孕妇感染及时治疗大约可使胎儿感染机会减少。 《爱犬》的话:每一位母亲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这是人之常情。遗憾的是,决大多数妇科大夫并不了解家养动物的科学,只是一味劝告准妈妈们远离宠物,甚至危言耸听,造成不必要的惊慌。 盲目地把其实无害的狗狗随便送走,狗狗会害怕、忧郁,健康和性情都会发生恶化。而旧主人也会因思念、内疚而损害健康,实在是一场不必要的悲剧。 养狗的女性在准备做妈妈之前,应做TORCH检查。弓形虫的检查是它所包含的四个项目之一。如果TORCH的检验报告上显示已经感染过弓形虫,就可安心迎接宝贝的到来;但若结果显示正在感染,则暂时不能怀孕。弓形虫主要存在于流浪猫的肠胃,家猫一般没有。假如你饲养猫咪很多年了,那么即便感染过弓形虫,也早就在体内产生了抗体,没有关系了。

例如,2005年9月发表于《皇家社会学报》的一篇论文称,在法国南部夏天的时候,有人看到每天晚上有数百只蝗虫扎到一个游泳池内集体自杀,这当然不是蝗虫畏罪自杀,也不是它们想练习高台跳水。法国的研究者发现,是因为蝗虫体内感染了一种叫金线虫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会刺激蝗虫的大脑,引诱蝗虫去寻找水池并跳进去,等蝗虫死掉,这些长长的寄生虫从蝗虫的尾部游出来,在水里寻找异性交配。 还有一个更高端的例子,有种肝吸虫,它的中间宿主是蚂蚁,而终宿主是牛或者绵羊。天哪,如果你是它,来到蚂蚁那儿,会不会绝望?因为你怎么能让牛羊学会吃蚂蚁呢?好吧,它们可比你聪明得多,这种寄生虫进入蚂蚁的食道,改变它的饮食习惯——每当夜晚温度下降,受感染的蚂蚁就辛辛苦苦爬上草叶的尖上,在那儿干吗呢?可怜的蚂蚁们坚定地等到第二天早晨,直到温度缓慢回升,它才像回过神一样,开始回家。你大概猜到了,牛羊在吃草的时候,就顺便把蚂蚁捎带进了肚子——当然,还有得意洋洋的寄生虫。 有人提出一种“支配理论”,认为寄生虫能通过影响宿主的神经系统,进而影响宿主的行为,让宿主做出更有利于它们繁衍的举动,增加他们进入下一个宿主的机会。这种例子虽然不多,但并不罕见。再比如,有一种寄生虫能让蛇喜欢上抖动,这当然不是为了练习跳舞、取悦人类,食虫的鸟类会把蛇当作虫子吃进肚子。还有一种寄生虫让鱼从水面上高高跃起,进入鸟肚子,甚至,我们熟悉的狂犬病可视为此类范例,通过狗之间的咬,病毒通过唾液进入其他动物体内,完成传播。就这样,许许多多的动物,在小寄生虫的驱动下,结束它们的生命,只为了帮助寄生虫进入下一个生命循环。 有一种虫子叫弓形虫(Toxpolasma gondii),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在显微镜下,它个头很小,作为一种寄生虫,太过高调并没有好处。弓形虫不会对宿主造成明显的影响,感染初期,最多引起一场温和的感冒。(但是,当宿主的免疫系统不够健全时,例如婴儿和艾滋病患者,弓形虫也能导致严重后果。据估计,在美国,弓形虫每年就令将近4000名新生儿患上严重的脑疾)它静静来袭,感染几乎所有能接触到的恒温动物,从沙漠中的袋鼠到天飞的麻雀,都难以幸免。近期,有研究者在水獭身上也发现了这种虫子,证明它的触角已伸到了水中。 弓形虫在大多时候是安静从容的,缓慢而温和,这不禁令人诧异它的传播能力。瑞典的研究者发现,弓形虫之所以具有惊人的传播力,是因为它能劫持一种叫树突细胞的免疫细胞,一旦搭上这种“坐骑”,它就像跨上了扫帚的哈里.波特,变得亢奋生猛起来,在宿主体内横冲直撞,根本无视免疫系统的攻击。这种树突细胞可以帮助弓形虫突破血脑屏障,直抵大脑。这一策略使得弓形虫一旦进入体内,就快速扩散到全身——凭借这招,它隐秘地席卷了整个恒温动物王国。 通过收买体内的免疫细胞,弓形虫在宿主体内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在这个有着排外传统的“大监狱”内安然地生活。即使遇到危险,它也能扎进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揭开细胞膜,安稳地睡个好觉。

寄生虫是单细胞或多细胞动物, 其生活史相当复杂,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感染阶段,只有达到感染阶段时,始能感染人体。寄生虫侵入宿主,并能在宿主体内寄生、发育而建立感染。寄生虫对人体都是有害的,所引起的疾病称寄生虫病。当然寄生虫危害的程度有轻重不同,主要依据寄生虫和宿主之间相互关系的平衡程度不同而异,一般认为, 寄生虫寄生的时间越久,和宿主的关系就越趋平衡,对宿主的危害就越小,产生的症状、病理变化就越轻;相反, 寄生时间越短,对宿主危害越重,从而产生严重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一、带虫者、慢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由于宿主与寄生虫相互适应的结果,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可传播病原体,称为带虫者(carrier) 。带虫者的出现与感染的虫数多少、宿主的免疫状态和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带虫者在流行病学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如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中,绝大部分为无症状感染者。 慢性感染是寄生虫病的特点之一。通常人体感染寄生虫比较轻, 或者少量多次感染,在临床上出现一些症状后,不经治疗逐渐转入慢性持续感染, 寄生虫可在人体内生存很长一个时期。这与宿主对大多数寄生虫不能产生完全免疫有关,所以寄生虫病的发病较慢、持续时间较长、免疫力不明显。例如血吸虫病流行区患者大部分属于慢性期血吸虫病,成虫在体内存活时间较长,并且宿主体内出现修复性病变。 隐性感染是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例如肺孢子虫、弓形虫、隐孢子虫等的寄生,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者免疫功能不全时(如艾滋病患者、长期应用激素或抗肿瘤药物的患者),这些寄生虫的增殖力和致病力大大增强,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致。因此,这类寄生虫又可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 parasite). 二、多寄生现象 人体内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寄生虫感染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同时存在的不同种类的寄生虫之间也地相互影响,它们之间常常出现相互制约或促进,增加或减少它们的致病作用,从而影响临床表现。例如蛔虫与钩虫同时存在时,对蓝氏贾弟鞭毛虫起抑制作用;而短膜壳绦虫寄生时有利于蓝氏贾弟鞭毛虫的生存。动物实验已证明,两种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同时寄生,一种寄生虫可以降低宿主对另一种寄生虫的免疫力,即出现免疫抑制.。例如疟原虫感染使宿主对鼠鞭虫、旋毛虫等都能引起免疫抑制,因此这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生存时间延长、生殖能力增强等。 三、幼虫移行症和异位寄生 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 是指一些寄生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幼家庭健康两性话题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例如大弓首线虫(Toxocara canis) 是犬肠道内常见的寄生虫。犬吞食了该虫的感染性虫卵, 幼虫在小肠内孵出,经过血循环后,回到小肠内发育为成虫。但是,如人或鼠误食了犬弓首线虫的感染性虫卵,幼虫在肠道内孵出,进入血循环,由于人或鼠不是它的适宜宿主,幼虫不能回到小肠发育为成虫,而在体内移行,侵犯各部组织,造成严重损害。此时人或鼠便患了幼虫移行症。 根据各种寄生幼虫侵入的部位及症状不同, 幼虫移行症可分为两个类型。皮肤幼虫移行症以皮肤损害为主。如皮肤出现线状红疹, 或者皮肤深部出现游走性的结节或肿块。最常见的是线虫如巴西钩口线虫() 钩虫() 幼虫引起皮肤的损害;吸虫方面有禽类和牲畜的血吸虫引起人的尾蚴性皮炎。近些年来国内多见的斯氏狸殖吸虫童虫引起游走性皮下结节。 内脏幼虫移行症,以有关器官损害为主,包括全身性疾病。如弓首线虫引起眼、脑等器官的病变;在东南亚地区的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其幼虫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有的寄生虫既可引起皮肤的,又可引起内脏的幼虫移行症。如上述的斯氏狸殖吸虫,两种类型同时存在。这些虫种对人体危害较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无论是皮肤的或内脏的幼虫移行症,在临床上均出现明显的持续的症状和体征,并且伴有明显的变态反应,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高丙球蛋白血症以及IgE 水平升高等。 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 是指某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可引起异位的损害,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如血吸虫虫卵主要沉积在肝、肠,但也可出现在肺、脑、皮肤等部位。又如卫氏并殖吸虫正常寄生在肺,但也可寄生脑等部位,这些都可归为异位寄生。了解寄生虫幼虫移行症和异位寄生现象,对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四、继发性免疫缺陷 在动物试验发现,宿主感染蠕虫或原虫可降低对异种抗原的免疫反应,在人体、某些寄生虫感染也出现这种现象,这属于继发性免疫缺陷(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寄生虫感染诱发免疫缺陷的机制可能是多方的,例如感染血吸虫或蛔虫可以降低机体对接种伤寒和副伤寒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这可能与抗原竞争有关。另外,不少寄生虫抗原对B细胞具有有丝分裂因子的作用,促进多克隆B细胞激活增生,如内脏利什曼病和疟疾病人血中IgG 和IgM 水平上升,皆与多克隆B细胞激活有关,这种现象持续存在可导致B细胞功能缺陷,或对抗原体起反应的B细胞耗竭,从而抑制机体对其他病原体或抗原的免疫应答。动物实验也观察到刚地弓形虫、曼氏虫吸虫及旋毛虫感染都能降低动物的抗体反应和细胞反应,可能由于T抑制细胞的活力增强,巨噬细胞的功能缺陷以及寄生虫释放具有抑制免疫功能物质等因素有关。在人体, 寄生虫感染出现免疫缺陷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后果。如感染寄生虫较未感染者易于感染其他病原体;可影响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降低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抵抗力。

关于弓形论文范文文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宠物市场日益壮大,而种类繁多的宠物各需不同的生理环境。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宠物饲养的相关论文欣赏,一起来看看。

中国国内饲养宠物存在的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逐渐走进了中国人的生活之中。但相较于国外许多国家,我国的宠物文化起步较晚,因此难免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才能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它们,善待身边的宠物。

关键词:宠物 中国 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宠物走进了各个家庭。根据2011年调查,在中国,平均每2户家庭至少曾尝试拥有过宠物,其种类比较繁多,从寻常的猫狗到蛇、蜥蜴等,有些家庭甚至拥有两只以上的宠物。21世纪以来,因为改革开放后的人民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宠物也逐渐成为了许多家庭的一部分。

1 背景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拥有一些特殊的“朋友”,比如导盲犬等,这些“朋友”成为一部分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它们就是宠物。

究竟什么是宠物?宠物一般是指家庭喂养的用于玩赏、给人们做伴的动物。宠物这个词,早在西汉年间便已经出现了,西汉时的匈奴民族喜欢将鹰作为自己的宠物,同时也将它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宠物真正进入普通民众的生活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种类方面看还是规模方面。在清朝,慈禧特别宠爱吉娃娃,甚至只允许皇室的成员饲养。新中国成立后,大约在70年代,宠物甚至被认为是“走资派”的行为,宠物文化在这段时间几乎在中国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百姓有了更好的经济基础和更多的文化积淀,市场上也出现了较为成熟的相关配套设施,为百姓饲养宠物提供了必备的基础和便利的条件。

2 存在的问题

与以前相比,虽然目前我国人民对宠物文化有了更加成熟、科学的认识,但实际上真正的“宠物产业”仍在起步阶段。该阶段属于一个不断探索发现,一个不断改正修正的时间点,所以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等待着相关人员的妥善解决。

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近几个月以来,我们时常会在网络、报刊上发现“保护流浪狗、流浪猫、流浪小动物”的呼吁。对于一个千万人口的都市而言,每个昼夜都有成千上万只流浪的动物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游荡。一些城市为了改善市容,曾制定过捉捕流浪动物的政策,但对于捉来的动物却并没有依照合理的政策对其进行管理或饲养。因为财政原因,流浪动物在收容所里往往不会得到善意且真诚的对待,同时,真正来收容所领养动物的市民也并不多。正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城市的宠物收容所都无法运营。目前比较著名的国内收容所都属于私人性质,依靠着来自民间团体或个人的募捐而艰难的运营着。

造成传染病的增加和传播

相对于人类较为完整的疾病侦测体系而言,对于宠物的疾病控制和研究仍然是相当基础的一个难题。虽然当今社会的医疗水平已到高度发达水平,但以狂犬病为例,每年中国国内仍然有数百人因此丧身。同时,宠物可能携带某些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对于人类的威胁是极其重大的。对于飞禽一类宠物,在禽流感时期甚至成为了重点的关注对象。

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十年前曾风靡全国的巴西龟,由于其繁殖方便,饲养简单,生命力强的原因被我国某些动物商人引进,从此在华夏大陆上几乎随处可见它的身影。由于它没有什么天敌,且拥有极强的生命力,几乎对某些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毁灭性的打击。这个问题均是由于人们管理宠物不善而造成的,许多人在饲养宠物的同时忽略了它们对于环境的影响,例如:允许宠物随地大小便等,这些也为社会增加了负担。

宠物行业不够普及,成本较高

据统计,在国内某些大型城市,平均每一平方公里仅有一家正规的宠物医院,对于某些小城市而言,几乎没有正规的、值得信赖的宠物医院。由于生产资料的匮乏,以及行业人才的紧缺,不仅是宠物去医院治病贵,连带的一些宠物用品也非常的昂贵。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样的,但主要的原因是国内宠物市场“僧少粥多”,消费者们对于例如“日常护理”“给宠物治病”是不可避免的必然情况,然而由于市场竞争小,且相关生产资料较为匮乏,政府也没有系统科学的定价措施和补贴,造成了饲养宠物成本较高的现象。

饲养人员责任意识匮乏

在这几年的新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虐猫虐狗事件,伴随而来的是人们的一系列谴责。谴责之后又是差不多的事件继续发生,周而复始。大多数饲养人员仅仅把他们的宠物当作“宠物”而已,必要的时候可以成为发气的对象,这也就造成了虐待事件的发生。与国内相比,国外的家庭大多数将宠物作为家庭的一员,给以必要的尊重以及充足的关爱。而在中国,毫不留情的说,很多人将宠物视为“奴隶”的一种,可以殴打,甚至遗弃。

3 总结

中国目前由于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宠物文化将不断科学,充足,但由于起步较晚,在宠物产业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些问题,采取科学的办法去解决。如何的解决当今宠物资源的匮乏问题,是当下解决宠物问题的关键,一个科学发展的民族不仅需要科学的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品,也应该兼顾宠物生活水品,因为它们是我们的朋友。

参考文献

[1] 赵晓静,韩若婵. 城市宠物饲养的现状与对策. 2010年6月.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 关于尽快出台宠物饲养管理法规的建议. 2007年1月

宠物饲养及疾病预防的调查研究

摘 要:浅谈我国宠物饲养现状、市场管理体系以及宠物疾病的危害性与预防的重要性,并对当前宠物饲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宠物饲养 管理体制 疾病 预防 对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宠物市场日益壮大,而种类繁多的宠物各需不同的生理环境。人们对宠物的认知局限为宠物饲养带来不小的压力,其中宠物疾病的爆发存在巨大的潜在威胁,因此疾病预防尤为重要。

1 宠物饲养和管理现状

现今中国,日益庞大的宠物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多样性产业,包括了宠物饲养、宠物交易、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疾病防治、宠物美容、宠物训导等内容[1]。目前国内至少有1亿只家养宠物。然而,宠物伤人、宠物粪便污染、宠物扰民、虐待宠物、宠物保护、人畜共患病等问题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越来越强烈[2]。可见,我国对于宠物饲养管理方面的研究还远远跟不上当前饲养现状的脚步,尤其在宠物饲养管理的法律规制方面我国还没有一个国际化、标准化的平台来支撑。相对的,我国对于宠物疾病的医疗防治领域也相对薄弱,使得宠物病死,传染病流行等现象屡见不鲜。

2 宠物疾病

宠物疾病分类

宠物疾病大致可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营养代谢性疾病、皮肤病、中毒性疾病。其中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多达数十种,如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病”、炭疽杆菌引起的“炭疽”、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口蹄疫”等。

常见宠物疾病概述

弓形虫病

一种寄生于猫狗体内的寄生虫,侵入人体后不能成熟,其幼虫在人体皮肤及器官中移行,可引起一系列的组织损伤,病程可长达半年至数年。最严重的是可以使孕妇出现流产、死产,甚至导致胎儿先天性畸形。

狂犬病

又称恐水症,是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狂犬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就是咬伤.它的病死率高达百分之百.

猫抓病

亦叫猫抓热.它是由于被猫抓伤以后,一种巴冈体感染所引起的发烧、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的病状,亦有少数人会出现明显的发热、肌肉酸痛、肝脾肿大、黄疸等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宿主为小型啮齿类动物,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

鼠疫

鼠疫病原体为鼠疫杆菌,以鼠蚤传播为主,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啮齿动物间。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曾在世界各地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病死率极高。鼠类比起刚才说的猫和狗,它带的病原体更多,它可能携带有200多种病原体,其中能使人致病的就有50多种。

预防措施

加强日常护理

通常情况下,类似于弓形虫病的病原体多为隐形感染,与猫类等易携带病原体的动物接触较易感染弓形虫病 [3] ,禁止宠物与易携带病原体的其他动物及其附属物接触。对于宠物的卫生条件的要求也应相应的提高,经常性的清理宠物的住所,清理宠物的排泄物以及食物残渣,为其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定期进行宠物健康检查

宠物的健康应该做到定期的监控和保养,可以对宠物进行定期的清洗,如洗澡,可以初期较多的油渍、污垢和细菌。定期的修剪指甲,防止宠物因为指甲过长变形而长到肉里,引发伤口感染过。进行适当的牙齿管理,动物的臭味产生来源之一就是口臭,口臭能引起内脏等器官的疾病,可以通过漱口或者咀嚼牙齿骨来预防口臭。

注射疫苗

通常情况下,宠物疫苗的注射能大大提高宠物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提前在特定的宠物预防机构注射疫苗。

3 我国宠物疾病预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所带来了宠物饲养量的增加,但是同时众多的人口是的宠物的生活空间局限于较为狭小的范围之内,宠物的运动机会以及运动量明显不足,营养过剩以及营养的不平衡所带来的健康问题一直是我国目前难以克服的宠物疾病预防问题。其次宠物治疗手段淡以你,多采用被动治疗的方式,通常只有在宠物生病之后才会进行一直,一来加重费用,二来是的宠物应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加重期死亡率。因此宠物预防的困难重重,任务重重 [5] 。

建议

实施严格的卫生制度,消除致病微生物。

可用10%~20%的石灰水或2%来苏儿液喷洒睡觉处及周围环境,经常更换弄脏的垫草和垫料。当有个体患病时须及时隔离饲养,若患病动物因传染病而死亡,最好将其焚烧或深埋。

注射疫苗。

目前对这些传染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除鹦鹉外均能通过注射疫苗的方法加以控制疾病的发展。

防治误食有毒食物,禁止给动物饲喂发霉变质的食物。

加强卫生管理。

伴侣动物的卫生管理是指为了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保护公共卫生和人民身体健康,按照防疫灭病的科学要求、建立、实施有关的管理制度、措施的全部活动。其中有一个必须重视的和解决的问题,及动物疫病有上百种,其中人畜共患的疾病达几十种。

致力于更有效的特殊动物防疫药物的研究。

如啮齿类动物至今没有专属疫苗,防治疾病时也只能使用兔类药物,这对于饲养鼠类宠物是一个较大的风险。因此研发出针对于各类动物的疫苗,药物等对预防宠物疾病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在卫生管理方面,对于所有饲养宠物要进行登记,很多私下的宠物交易没有登记档案,若传染病暴发会对追究病源造成阻碍,预防体系也不能很好的普及。

4 结论

宠物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既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存在一定社会隐患。一个合理完整的宠物管理体系对平衡宠物与自然、人类及社会见得关系有重大意义。宠物疾病对人类存在威胁,有效的防治是防止人畜共患流行病爆发的重要手段。要使人类社会和宠物市场和谐发展,中国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蒋宏 宠物和我宠物市场 [会议论文] 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论坛――宠物与人类健康 2011

[2]刘斌 宠物饲养的法律规制 [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3]梁红如,赖木海,江飙 弓形虫病的流行情况和预防 [J] 中国动物保健 2009 11

[4]田海燕 宠物美容与保健 [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0(20)

[5]刘士茹; 王丽丽; 李晓宇; 徐牧; 徐永平 药效营养物质在宠物疾病防控中应用的研究[J]畜牧与兽医 2015 (01)

WS/T 486—2015 gōng xíng chóng bìng de zhěn duàn

Diagnosis of toxopla *** osis

ICS

C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486—2015《弓形虫病的诊断》(Diagnosis of toxopla *** osi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5年12月15日发布,自2016年06月01日起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闻礼永、严晓岚、官亚宜、张剑锋、林丹丹。

弓形虫病的诊断

本标准规定了弓形虫病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弓形虫病的诊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弓形虫 toxopla *** a

一种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的原虫,可寄生于人体几乎所有有核细胞内,因滋养体似弓形或半月形而被命名为弓形虫,可引起人体弓形虫感染或弓形虫病,参见附录A。

弓形虫感染 toxopla *** a infection

弓形虫经人体消化道黏膜、损伤的皮肤、胎盘等途径随血液或淋巴液扩散到全身有核细胞内,形成包囊后可长期寄生于中枢神经系统或横纹肌内,免疫功能正常情况下可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仅弓形虫病原学阳性。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感染途径。

弓形虫病 toxopla *** osis

弓形虫寄生于人体并侵犯脑或眼、肝、心、肺等器官,破坏有核细胞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时易发病,为机会性 *** 共患寄生虫病。

有猫、犬等宠物饲养或接触史,或有生食或半生食猪、羊、牛、犬等动物肉类及其制品史,或有皮肤黏膜损伤、器官移植输血史,或有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史,或妇女妊娠期有上述暴露史等,参见附录B。

弓形虫感染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途径。妇女在妊娠期感染弓形虫后多数可造成胎儿先天性感染,一般婴幼儿期常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当各种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时,儿童期可呈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成人期可出现视网膜脉络膜炎等。妇女妊娠初期感染弓形虫后少数可出现流产、早产、死产或畸形,妊娠中晚期感染弓形虫可造成胎儿出生后有脑、眼、肝、心、肺等部位的病变或畸形。

免疫功能正常者获得性感染弓形虫后,多数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为隐性感染。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时,弓形虫可侵犯人体各个器官而引起相应严重临床表现,如弓形虫脑病、弓形虫眼病、弓形虫肝病、弓形虫心肌心包炎、弓形虫肺炎等,参见附录C。

 弓形虫抗体(IgG、IgM)阳性。

 弓形虫循环抗原(CAg)阳性。

 弓形虫核酸阳性。

 血液、体液或穿刺液涂片或病理切片染色镜检发现弓形虫。

 血液、体液或穿刺液经动物接种分离发现弓形虫。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予以诊断。

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同时符合和、中任一条。

 疑似病例

同时符合和。

 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并同时符合、、中任一条。

 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并同时符合、中任一条。

应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疱疹病毒感染、风疹病毒感染等疾病进行鉴别。

应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结结核、视网膜脉络膜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弓形虫最早发现于刚地梳趾鼠(Ctenodactylus gondii)体内单核细胞中,是一种能寄生于人体几乎所有有核细胞内的原虫,猫科动物为其唯一终末宿主,其他哺乳动物、鸟类和人类都可为其中间宿主。其发育全过程有滋养体(包括速殖子和缓殖子)、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等5种生活史阶段,临床上有诊断价值的为速殖子(假包囊)和包囊。

速殖子(tachyzoite)呈香蕉形或半月形,前端较尖,后端较钝。长3μm~7μm,最宽处2μm~4μm。经Giemsa法染色后胞浆呈蓝色,胞核呈紫红色,位于虫体中央稍偏后。

细胞内寄生的速殖子不断增殖,一般含数个至十多个,其被宿主细胞膜包绕的虫体集合体没有真正的囊壁,称为假包囊(pseudocyst)。

包囊(cyst)呈圆形,具有由虫体分泌的一层富有弹性的坚韧囊壁,内含数十个至数千个缓殖子(bradyzoite)。缓殖子直径范围为5μm~100μm,多见于脑、骨骼肌、视网膜及其他组织内,可长期在组织内生存。

在终宿主体内的发育过程:猫科动物吞食卵囊、包囊或假包囊后,在小肠内逸出子孢子、缓殖子或速殖子,侵入小肠上皮细胞发育增殖,形成裂殖体。裂殖体成熟后释出裂殖子,再侵入其他肠上皮细胞形成下一代裂殖体。经过数代后,部分裂殖子发育为雌、雄配子体,再继续发育为雌、雄配子。雌、雄配子受精成为合子,继续发育形成卵囊,从上皮细胞内逸出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在25℃温度和适宜湿度环境条件下,经2 d~4 d发育为具有感染性的成熟卵囊。同时,弓形虫也可在猫科动物的肠外组织中进行无性增殖。

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过程:当猫粪内的卵囊或动物肉类中的包囊或假包囊被人、羊、猪、牛等中间宿主吞食后,在肠内逸出子孢子、缓殖子或速殖子,侵入肠壁经血或淋巴液进入单核巨噬细胞内寄生,并扩散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如脑、眼、肝、心、肺、肌肉等,进入细胞内以二分裂或内芽生增殖形成假包囊,当细胞破裂后,速殖子侵入其他组织细胞。当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部分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特别是脑、眼、骨骼肌等组织,虫体增殖速度减慢并分泌囊性物质形成包囊。包囊在宿主体内可存活数月、数年或更长时间。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时,可诱发包囊发育而破裂,释出缓殖子,进入血流并侵入其他组织细胞形成假包囊,继续发育增殖。

弓形虫是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寄生虫,呈世界性分布,人群感染相当普遍,多属隐性感染。全国人畜弓形虫病调查研究协作组(1983年~1986年)采用IHA方法调查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41个县的81968名居民,结果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平均阳性率为。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2001年~2004年)报告,采用ELSA方法在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检测47444人,结果血清抗体阳性率为~,平均阳性率为,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

随粪便排出弓形虫卵囊的猫科动物是最重要传染源,其次为感染弓形虫的其他哺乳动物、鸟类等温血动物。弓形虫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故受感染的母亲也是传染源。

先天性弓形虫感染是指经母体胎盘感染胎儿;获得性弓形虫感染是指经人体消化道黏膜、损伤皮肤、输血、器官移植等途径传播。

人类对弓形虫普遍易感,尤其是胎儿、婴幼儿、饲养或接触猫犬等宠物者、动物饲养员、屠宰工以及各种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

弓形虫卵囊在外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寒带、温带、热带地区均有分布,没有严格的地理分布界线。人群感染弓形虫与饲养宠物、饮食习惯等有关。在食品加T过程中,如生熟不分造成交叉污染可增加弓形虫感染机会。

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弓形虫后,包囊可长期寄生于中枢神经系统或横纹肌内,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仅弓形虫病原学检测阳性。

临床上表现为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癫痫、精神异常等,可出现头痛、眩晕、谵妄、肌痛、淋巴结肿大等,脑脊液中可查见弓形虫速殖子。

主要为复发性、局限性、坏死性视网膜脉络膜炎,临床上表现为视力模糊、眼痛、畏光、盲点和流泪等。眼底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水肿,黄斑渗出性病灶。新鲜病灶边界模糊,青灰色,轻度隆起,周围有视网膜出血;陈旧性病灶为卫星状散在白色圆形斑块及色素斑,或黄斑部色素上皮脱落。

弓形虫破坏肝细胞引起肝实质炎症浸润和局部坏死,临床上表现为食欲减退、肝区疼痛、腹水、轻度黄疸、肝硬化、脾肿大等,病程长易复发。

临床上可出现发热、腹痛、扁桃体炎、眼睑浮肿等,常无明显心脏异常症状,也可出现心悸、颈静脉怒张、胸痛、呼吸困难等,偶可闻及心包摩擦音。重者可出现胸前或胸骨后钝痛、锐痛,疼痛向颈部和肩部放射,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心力衰竭。

临床上表现有咳嗽、咳痰、胸痛、气短、肺部哕音等,X线检查有炎症浸润灶。肺部病变多合并巨细胞病毒和细菌感染,呈间质性和小叶性肺炎表现。

妇女妊娠初期感染弓形虫可通过胎盘屏障,常使胎儿发生广泛病变而导致流产、早产、死产等,可见无脑儿、脑积水、小头畸形、小眼畸形、智力发育不全等,成为人类先天性感染中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人血清、血浆或其他体液样品中弓形虫IgG抗体。

由弓形虫抗原包被的96微孔板、人葡萄球菌蛋白A(SPA)或抗人IgG酶标记物液、样本稀释液(含氯化钠的生理盐水)、洗涤液(含有Tween20缓冲液)、终止液(主要成分为1 mol/L硫酸溶液)、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底物A液(主要成分为过氧化脲)、底物B液(主要成分为四甲基联苯胺)组成。

在洁净试管中加入1 mL稀释液,然后加10μL待检样品液,混匀。每孔中加入稀释的待检样品100μL,设阳性对照1孔,阴性对照2孔(每孔分别加阳性对照、阴性对照2滴),并设空白对照1孔,置37℃孵育30 min。随后弃去孔中液体,用洗涤液洗涤5次,每次间隔1 min,甩干。除空白对照孔外,每孔加入1: 50稀释的酶标记物液50μL(即1 mL稀释液中加入酶结合物20μL),37℃孵育30 min。随后弃去孔中液体,用洗涤液洗涤5次,每次间隔1 min,甩干。每孔先后加底物A液、底物B液各1滴,轻叩反应板使之混匀,室温避光放置5 min~10 min。每孔加终止液1滴。

采用比色计数法,以空白孔调零,用酶标仪测定各孔450 nm波长OD值。如S/N(样品孔OD值/阴性对照孔OD均值)≥,结果判为阳性。

采用抗体捕捉ELISA法,检测人血清、血浆或其他体液样品中弓形虫IgM抗体。

由抗人IgMμ链抗体包被的96微孔板、弓形虫抗原液、抗弓形虫抗体酶标记物液、样本稀释液、洗涤液、终止液、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底物A液、底物B液组成。

每孔中加稀释液90μL,然后加待检样品液10μL,充分混匀,设阳性对照1孔,阴性对照2孔(每孔分别加阳性对照、阴性对照2滴),并设空白对照1孔,置37℃孵育30 min。随后弃去孔中之液体,用洗涤液洗涤5次,每次间隔1 min,甩干。除空白对照孔外,每孔先加入抗原液1滴,随后加1: 50稀释的酶标记物液50μL(即1 mL稀释液中加入酶结合物20μL),轻叩反应板使之混匀,37℃孵育30 min。随后弃去孔中之液体,用洗涤液洗涤5次,每次间隔1min,甩干。每孔先后加底物A液、底物B液各1滴,轻叩反应板,室温避光放置10 min~20 min。每孔加终止液1滴。

采用比色计数法,以空白孔调零,用酶标仪测定各孔450 nm波长()D值。如S/N(样品孔OD值/阴性对照孔OD均值)≥,结果判为阳性。

弓形虫抗体检测是目前最主要的辅助检查方法,通常需联合进行IgG和IgM抗体平行检测,弓形虫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见表。怀疑孕妇近期感染,采取干预措施之前应将标本送至有诊断弓形虫病经验的实验室比对。

表 弓形虫IgG抗体和IgM抗体的临床意义与处理方法

IgG结果

IgM结果

临床意义

处理方法

阴性

阴性

无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证据

如果临床症状和体征持续存在,3周后重新采集标本复查

阴性

可疑阳性

可能早期急性感染或IgM假阳性

3周后重新采集标本检测IgG和IgM。如果两份结果相同,患者可能未感染弓形虫

阴性

阳性

近期急性感染或IgM假阳性

3周后重新采集标本检测IgG和IgM。如果两份结果相同,IgM反应可能是假阳性

可疑阳性

阴性

不确定

重新采集标本检测IgG

可疑阳性

可疑阳性

不确定

重新采集标本检测IgG和IgM

可疑阳性

阳性

可能近期急性弓形虫感染

3周后重新采集标本检测IgG和IgM

阳性

阴性

通常弓形虫感染超过6个月

阳性

可疑阳性

弓形虫感染,但IgM结果可疑可能由于近期感染或IgM假阳性

3周后重新采集标本检测

阳性

阳性

可能近期弓形虫感染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采用ELISA双夹心一步法,检测人血清样品中弓形虫CAg。

由纯化抗弓形虫特异性抗体(多抗)包被的96微孔板、抗弓形虫特异性抗体酶标记物液、样本稀释

液、洗涤液、终止液、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底物A液、底物B液组成。

每孔中加稀释液40μL,,然后加待测样品液10μL,充分混匀,并设阳性对照1孔,阴性对照1孔、空白对照1孔(每孔分别加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稀释液各1滴)。除空白对照外,各孔随后加稀释的酶标记物液50μL,轻叩反应板使之混匀,置37℃孵育1 h。随后弃去孔中之液体,用稀释液洗涤5次,每次间隔1 min,甩干。每孔先后加底物A液、底物B液各1滴,室温避光放置10 min~20 min。每孔加终止液1滴。

采用比色计数法,以空白孔调零,用酶标仪测定各孔450 nm波长OD值。如S/N(样品孔OD值/阴性对照孔OD均值)≥,结果判为阳性。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Bl基因和AF146527序列等选取靶基因,对弓形虫特异性DNA核酸片段进行荧光PCR检测。

由核酸抽提液、弓形虫核酸荧光PCR检测混合液、酶(Taq+UNG)、水(H2O)、内部对照品、阳性对照品组成。

首先进行标本、对照品的核酸裂解处理。如为血液或体液,取50μL样本,加50μL核酸提取液,振荡10 s,99℃干浴或水浴10 min,2500 g离心10 min,保留上清备用。如为粪便,挑取米粒大小粪便放置于含 mL生理盐水的离心管中,振荡混匀,2500 g离心2 min,去尽上清,沉淀中直接加入100μL DNA提取液充分混匀,沸水浴10 min,2500 g离心5 min,取上清4V_L进行PCR反应,取水(H2O)作为阴性对照。然后进行试剂配制,取35μL弓形虫核酸荧光PCR检测混合液与1μL内部对照品,以及μL酶(Taq+UNG),振荡混匀数秒,1358 g离心数秒。取上述混合液36μL置于PCR反应管,然后将已处理标本、阳性对照品、水(H2O)各4μL分别加入PCR反应管,盖好管盖,置于定量荧光PCR仪上,分别设置循环参数为37℃2 min、94℃2 min、93℃15 s、60℃60 s,四个参数循环40次。单点荧光检测在60℃,反应体系为40μL。荧光检测选用羧基荧光素(FAM)和六氯荧光素(HEX)通道,基线调整取6~15个循环的荧光信号,阈值设定原则以阈值线刚好超过水(H2O)检测荧光曲线的最高点。

在FAM通道,当Ct(Crossing point)值≤38时,结果判为阳性。

取外周血或脑脊液、视网膜下渗出液、房水、胸水、腹水、羊水等待检血液或体液,500 g离心10 min,取沉淀液进行涂片,经干燥、固定和Giemsa法染色,光镜下如查到弓形虫速殖子(假包囊)则判为病原学阳性。

取活检组织,病理切片后经Giemsa法染色,光镜下如检测到弓形虫包囊或速殖子(假包囊)则判为病原学阳性。

取外周血或脑脊液、视网膜下渗液、房水、胸水、腹水、羊水等待检血液或体液,无菌接种于6周~8周龄清洁级健康小鼠腹腔内,每只接种1mL。逐日观察,如接种2周~3周后如小鼠jLH现皮毛松竖、不活泼、弓背、闭目、腹部膨大、颤动或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剖杀。取小鼠腹腔液以及肝、脾、脑等组织,经研磨过滤500 g离心10 min后制成涂片,Giemsa法染色后镜检,如查到弓形虫速殖子(假包囊)或包囊则判为病原学阳性。

如首次接种结果为阴性或小鼠未发生死亡,无菌取其脑、肝、心、肺、淋巴结等组织各2 g,放入组织研钵中研磨成匀浆,加生理盐水配制成10%~20%的组织悬浮液,再次接种6周~8周龄清洁级健康小鼠腹腔内。小鼠盲传至少3代,每2周1次,如查到弓形虫则判为病原学阳性。

婴儿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可以出现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小头畸形等临床表现,尿中可查到巨细胞病毒包涵体,鼻咽部、血或尿中可分离出巨细胞病毒,血清巨细胞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等。

婴儿感染疱疹病毒后,可以出现高热、热退疹出或疹出热退、颈周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脑脊液呈病毒感染改变,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增多,血清疱疹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等。

婴儿感染风疹病毒后,可以出现发热、黏膜玫瑰色或出血点、肌张力低下等临床表现。出生前诊断主要依据从羊水中分离到风疹病毒,出生后诊断则主要依据从喉、尿液、脑脊液和其他组织中分离到风疹病毒,血清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等。

约有10%获得性弓形虫病误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异型淋巴细胞常占白细胞总数10%以上,无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嗜异性凝集抗体滴度≥1:64;而弓形虫病的异型淋巴细胞常占白细胞总数10%以下,可有轻度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嗜异性凝集抗体阴性等。

以颈部淋巴结结核最常见,主要侵犯颌下、颈前区沿胸锁乳突肌前缘等部位的淋巴结,常为一侧性,可以软化后变为冷性脓肿,向外穿破而遗留瘘管,结核菌素试验常呈阳性反应;而弓形虫性淋巴结炎也以颈部多见,但炎症发展缓慢,肿大程度常不出现压迫症状,血清弓形虫特异性抗体或抗原试验阳性等。

巨细胞病毒感染、结核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类肉瘤病等均可引起视网膜脉络膜炎,但弓形虫引起的视网膜脉络膜炎特征性损伤为眼底局灶坏死性脉络膜炎,表现为视力模糊、盲点、怕光、疼痛、泪溢、中心性视力缺失等。

[1] 吴观陵.人体寄生虫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闻礼永,儿童寄生虫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甘绍伯.有关弓形虫病诊断的思考.中国热带医学,2001,1(2):121123

[4] 周晓农.人体寄生虫病基层预防控制丛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5] 马亦林.传染病学.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 薛纯良.孕期弓形虫感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0,18(1):5557

[7] 于恩庶.弓形虫病学.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弓形虫病是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寄生虫病,是孕产妇流产、新生儿先天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弓形虫感染多属隐性感染,正常情况下可不发病。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发病。制定《弓形虫病的诊断》标准,对于满足临床诊断和现场防治工作的需求,规范弓形虫病的诊断,有效控制弓形虫病流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弓形虫病的诊断》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弓形虫病的诊断。标准明确了弓形虫、弓形虫感染和弓形虫病的定义;规定了弓形虫病诊断原则,即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予以诊断;明确了弓形虫病诊断标准。

标准阐明了易混淆疾病的鉴别诊断:先天性弓形虫感染应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疱疹病毒感染、风疹病毒感染等疾病进行鉴别。获得性弓形虫感染应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结结核、视网膜脉络膜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1.在标准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区分弓形虫感染和弓形虫病。弓形虫是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寄生虫,健康者感染后由于机体可以产生保护性免疫,故绝大多数人无临床表现,仅少数免疫功能缺陷者或垂直传播者才会患弓形虫病。前者无需治疗,而后者需抗弓形虫药物治疗。

受电弓故障研究论文

地铁车辆断路器控制原理及故障分析论文

摘要: 对深圳地铁11号线地铁车辆高速断路器的控制原理进行介绍,并对该线路车辆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高断跳开故障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 ::地铁车辆;高速断路器;控制原理;故障分析

1问题概述

SZML11项目车辆编组形式为A1-B1-C1-D1=D2-C2-B2-A2(如图1所示)。列车在B车高压箱内配备2套高速断路器,一套连接控制接触网/库用电源与本车(B车)牵引逆变器,一套连接控制接触网/库拥电源与C车牵引逆变器;D1车设置HVB01及HVB02高压箱,分别安装有1套高速断路器连接控制接触网/库用电源与D1、D2车牵引逆变器。SZML11项目T26列在试运线动调过程中,在未动车时,第2节车高速断路器突然跳开,连续报“高断允许线圈反馈故障”“VVVF严重故障”,HMI屏显示受电弓状态正常(均为升弓状态),多次尝试分合主断不成功。

2高断分合控制分析

在受电弓升起、司机室占有、列车紧急停车按钮未按下的情况下,按下司机台上的高速断路器控制按钮HSCB合(=21-S04)或HSCB分(=21-S03)时,合、分的信号将被传送至DCU,DCU则依据输入的信号及列车状态,控制列车高断合允许继电器和电阻继电器的动作,实现对主断路器的控制。牵引逆变器对高速断路器的控制电路见图2及图3。在受电弓正常升起、司机室占有、列车紧急停车按钮未按下的状态下,在司机室按下高速断路器合按钮=21-S04,DCU的X111:25点输出DC110V的电平信号,高断合允许继电器1Q021吸合,DCU的X112:17点检测到高断合允许继电器1Q021吸合的反馈信号;然后DCU的X111:24点输出DC110V高电平,继电器1Q022吸合,高速断路器1Q01吸合,DCU的X112:18点用于检测1Q022是否已经正常吸合,正常吸合后,DCU的X112:18点由低电平转化为高电平;高速断路器1Q01吸合后,高速断路器主触点完成“合”动作,牵引逆变器与接触网或库用电源接通,DCU的X111:24点输出低电平,继电器1Q022断开,高速断路器完成大电流吸合小电流维持的整个过程,DCU的X112插头的1点为高速断路器状态监控信号,此时将恢复至低电平状态,DCU的X112:18点也由高电平恢复至低电平状态。在受电弓正常升起、司机室占有、列车紧急停车按钮未按下,且高速断路器处于“合”的状态下,按下高速断路器分按钮=21-S03,DCU得到一个高速断路器分的命令,DCU的X111插头的25点输出一个低电平,继电器1Q021断开,高速断路器1Q01分断,相应监视信号状态改变并回馈至DCU。由原理图可知,DCU发出的高断允许信号,通过车上电路后(升弓保持、紧急停车这两个继电器的相关触点),回到高压箱内的“高断允许继电器”线圈,而执行合高断操作的前提是该线圈闭合。在受电弓状态正常的工况下(为升弓状态),考虑到C车高断状态正常,因此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可能为=22-K208的7-10常开触点故障。检测=22-K208的7-10常开触点所在线路的下一环节+251=99-XT251.05:10A,此处有电平信号输出,因此=22-K208的7-10常开触点无故障;检查高压箱X122插头的点位,无缩针现象,检测相应点位电平正常,可以判定电气线路无故障。由上所述,车辆外围电路正常,且DCU对外围电路的判断及输出高断允许命令的功能正常。

3软件控制逻辑分析

SZML11项目车辆的控制基于TMCS控制系统平台,高断合允许继电器1Q021吸合后,后续高速断路器闭合以及减载的控制逻辑在软件中体现,外部电路仅用于输入指令及提供反馈信号。在无分高速断路器命令时,若满足合高速断路器请求命令与确认本单元受电弓升起信号,DCU则会进一步发出确认合本单元两个高速断路器的命令。此时DCU输出合高速断路器的信号至1Q022。1Q022接收信号后,系统将同时检测高速断路器合的反馈信号和DCU允许HSCB合的信号,如果信号正常,HSCB合,否则强制断开高速断路器。需引起注意的是,列车在紧急牵引工况下,若受控司机室发出牵引方向向前指令,将会产生一个合高速断路器的指令,该指令在司机室未按HSCB合和受电弓在非正常升弓的情况下,强制执行HSCB合的操作。根据以上分析,考虑列车仅B1车故障,可能为B1车软件逻辑与所需功能不符的情况,此种情况多为调试过程中软件未及时更新或更新过程中错误导致。检查DCU的软件版本,故障车与非故障车软件版本一致且为最新版本,因此可排除DCU软件的原因。列车出现的故障可能由DCU内部控制板硬件故障引起。

4DCU控制板分析

DCU硬件故障主要与DCU内部的3块板卡相关:SPU(SignalProcessingUint,信号处理单元)/SMC(SystemManage-mentandCommunication,系统管理与通信)/DIO(DigitalInputandOutput,数字输入输出)。图4是高断允许信号的AND逻辑关系图,图中SMC发出的高断允许是在综合了SPU高断允许信号的基础上发出的,即:当SPU发出禁高断时,将同时传送至SMC,SMC也随即禁高断。图4DIO控制逻辑未验证故障车是否出现DCU板卡故障,将正常车的设备与故障车设备进行对换,观察故障是否转移,这种锁定故障的.方法,能准确判断出设备是否正常。首先将正常车3车DCU的DIO板与故障车2车DCU的DIO板进行对换,故障未转移,2车依然报故障,所以DIO板正常;再把2车和3车DCU的SPU板进行对换,故障由原来的2车转移到3车,由此可以判断原有2车的SPU故障。重新更换SPU板,故障消除,车辆高断分合功能恢复正常。综上,导致此次高断故障出现的根本原因是SPU板硬件故障。

5总结

外围控制电路故障、DCU软件故障、DCU板卡故障是高速断路器最常见的几种故障表现形式。其中外围控制电路的故障在车辆运行的各个阶段均有可能发生,涉及面广,排查难度大;软件故障主要发生在车辆调试初期,因软件功能不完善或更新不及时引起;高速断路器板卡故障主要发生在车辆长时间运行后,排查相对简单。外围控制电路故障,通常是由软件控制逻辑所需的车辆状态信号非正常引起。故障类型包括:电气线路错接或虚接、电气设备故障、网络设备故障和信号干扰等。故障的排查,可通过信号监控软件对相关的信号进行监控,再通过分析其数据状态找出故障原因。软件故障主要通过保证列车相同设备软件为同一软件版本且为符合车辆技术要求的最新状态。根据现场调试经验,高速断路器本身的故障,一般作如下步骤的检查:1)检测高速断路器线圈电阻,正常情况下电阻值为14.5Ω±8%。2)检查主断允许状态是否正常。3)检查整流二极管是否正常。4)检查控制电阻是否正常。5)检查主断合继电器状态是否正常。6)检查高速断路器灭弧罩、主触头是否正常。故障以上排除后,须先进行低压测试,高速断路器能正常动作,牵引控制单元有信号显示后,再进行高压测试,高压电器箱网压输出正常即可。

6结语

高速断路器能够在主电路出现严重的干扰情况(如过流、牵引逆变器故障或短路等)时断开车辆主电路,从而起到保护牵引逆变器及车上其他设备的作用。熟悉高速断路器的电气控制电路和软件逻辑控制原理,对及时发现并处理高速断路器的故障,提高车辆的调试效率,保障车辆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勇,张俊哲.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车辆高速断路器控制原理及故障分析[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2(2):80-82.

[2]廖俊.GZ128增购车T14列正线调试跳高断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J].机电工程技术,2013(6):205-207.

[3]庞开阳.变电所和车辆高速直流断路器的保护跳闸分析[J].都市快轨交通,2006,19(4):76-79.

国际铁道车辆系统动力研究新进展瑞士Bombar山er公司,研究了采用耦合轮对机车转向架的曲线通过和稳定性优化问题。众所周知,在传统的车辆设计中,曲线通过和稳定性是一对矛盾。研究人员曾采用多种方法试图同时提高这2种基本性能,该文针对机车轮对要传递牵引力的情形,开发了一种轮对交叉耦合机构,可以分离轮对导向和牵引力传递功能,并在瑞士联邦铁路公司460系列机车上成功应用,其车轮旋削周期较以前延长3倍一4倍。 美国运输技术中心(TTCl)H.Wu研究了货车转向架心盘摩擦对曲线通过和横向稳定性的影响,并对目前采用的心盘润滑材料进行了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在正常的车辆和轨道状态下,心盘润滑条件对轮轨横向力影响很小; (2)对于采用滚动接触旁承(RSB)的货车而言,心盘摩擦因数对车辆横向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为了降低货车蛇行危险,心盘摩擦因数最小不能低于0.3; (3)常接触旁承(CCSB)可以有效地改善货车横向稳定性,于采用常接触旁承的货车来说,心盘摩擦对车辆失稳速度影响很小; (4)仿真结果显示,常接触旁承较滚动接触旁承平均提高蛇行失稳速度约16km凡;(5)聚酯作为心盘摩擦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此外,澳大利亚昆士兰中央大学的Y.Handoko等利用VAMPIRE软件首次研究了非对称制动力对货车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他们简单地采用正负摇头力铁道车辆 第42卷第1期2004年1月矩来模拟非对称制动力的作用。结果表明,货车通过曲线时若施加负的摇头力矩将增大冲角和轮轨横向力,不利于曲线通过。2车辆运动稳定性研究进展 车辆非线性运动稳定性属于理论性很强的研究领域,甚至涉及浑沌、分叉等深层次概念。近2年国际上对此专题的研究仍以理论研究为主,但出现了一些新观点,如曲线上的运动稳定性、轨道体系对车辆运动稳定性的影响等。 丹麦工业大学H.True等在转向架非线性运动稳定性及分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具有干摩擦悬挂阻尼货车轮对的动力学稳定性问题。 澳大利亚F.Xia和丹麦工业大学H.Tme研究了三大件式货车转向架的动力学问题,其主要特点是考虑了楔块二维干摩擦特性(以前均简化为一维问题),计算出了三大件式货车转向架的线性和非线性临界速度分别为102.6km凡和73.8km凡。计算结果说明三大件式货车转向架呈现浑沌运动。 澳大利亚Y.Q.Sun等强调在货车蛇行运动稳定性计算中考虑轨道离散支承模型的重要性。结果表明,考虑粘弹性轨道模型计算得出的蛇行失稳临界速度要低于不考虑轨道模型(即“刚性”轨道)之值,一般低10%以下。值得指出的是,这一工作早在2年前已由中国西南交通大学完成[:,引。他们采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方法求解车辆临界速度,其结果是,采用中国的铁路参数,车辆临界速度差异在8%以下(考虑实际轨道弹性结构时临界速度更低),结果是类似的。该项研究结果对经典的车辆动力学计算方法(不考虑轨道结构弹性)中车辆临界速度的计算提出了质疑。因为经典方法会过高地估计车辆运行稳定性,因而是偏于危险的。 德国DLR的J.Arn01d等探讨了考虑车轮弹性对铁道车辆运行性能的影响,认为轮对结构弹性会导致较刚性轮对更大的横向振幅,因而也会影响到整车的运行性能。 波兰华沙技术大学K.noinski等认为,考虑铁道车辆在曲线轨道上的运动稳定性是必要的。而在此之前人们研究车辆运动稳定性问题一般是针对直线轨道上车辆自激振动横向稳定性,曲线轨道(半径及超高等)被认为是一种外界激扰源而抑制了自激振动,因此该文必将引起一定争论。 德国G.Schupp从理论上讨论了机械系统数值分叉分析方法在铁道车辆运动稳定性中的应用可能性。3.2国外应用情况 纽约地铁l 080节新车厢,每年补充200节新车厢;美国、加拿大、南非等国重载货物列车数千辆;美英国道比AEA铁路技术公司J.R.Evans等针对近年来英国铁路愈来愈严重的轮轨滚动接触疲劳(RCF)问题,从车辆动力学角度分析RCF产生的原因及防止途径。首先开展了准静态曲线通过仿真分析,给出了车辆悬挂设计、轮轨踏面、润滑及车速等因素对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的影响关系;其次,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这更有助于确定引起RCF的接触条件,并可分析轨道几何不平顺对RCF的影响。 南非SPOORNET的R.Frohling等从理论分析和运用经验方面介绍了大轴重(30t)条件下车轮踏面磨耗及滚动接触疲劳问题。该项研究主要是结合在瑞典运营的新型货车UNO所出现的车轮磨耗严重及踏面剥离损伤问题而开展的理论分析工作,最后提出了对车轮型面重新设计的方案。 此外,法国J.B.Ayabse和H.C1\011et对半赫兹条件下轮轨接触斑的求解方法进行了研究。英国I.Persson等采用遗传算法对铁路车轮型面进行了优化,并认为该方法可以用于钢轨断面优化及轮轨型面匹配研究。4 车辆系统动力学其他领域研究进展 在本届国际会议上尚有其他一些与车辆系统动力学相关的论文进行了宣读、交流,主要包括车辆悬挂(主动)、弓网动力学及车辆空气动力学等几个方面。相对而言,这些方面的论文数量较少,但也展示了铁路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中的一些新问题。4.1 车辆悬挂 日本M.Adac山为了同时提高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和运动稳定性,在车辆二系悬挂中增加了辅助弹簧(横向弹簧),采用VA朋PIRE软件进行了动态仿真,结果显示,该措施可以减小高速曲线通过时车体稳态横向加速度。 中国西南交通大学邬平波等采用柔性车体模型并 考虑半主动悬挂研究了客车的动力学响应。车体模型考虑了一阶垂弯、一阶横弯和一阶扭转模态,车辆其他部件仍视为刚体。计算比较了刚体和柔性车体模型下车体的垂向、横向平稳性指标,并利用滚动振动试验台进行了半主动悬挂试验。 日本H.nunashima等试图采用二系主动悬挂来改善A(>T(自动轨道运输)车辆的乘坐舒适性。采用Ho控制理论实现横向力的主动控制,仿真结果显示A(订车辆乘坐舒适性可以得到明显提高。4.2 弓网动力学 瑞典P.Harell等针对多受电弓受流情形,研究了接触网区段叠合(图8)对弓网动力学的影响,此项研究此前未见报道。接触网叠合区 意大利S.Bru山等讨论了受电弓—接触网系统的中频、高频动态相互作用,主要分析了弓网接触力与离线之间的关系、吊杆对接触力的影响以及接触导线不规则磨耗的成因等问题。4.3 空气动力学 意大利F.Cheli等采用数值仿真和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给定风场下作用于铁道车辆车体上的空气动载荷及其相应的车辆响应。 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M.Suzuh等采用运行试验和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列车在隧道中运行时车辆振动与空气动作用力的相互作用,以及减轻空气动力所导致的附加振动的对策。5 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近2年来国际上铁道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显著,特别是在提高车辆曲线通过性能、提高车辆运行稳定性和解决车辆微道相互作用实际问题等方面研究十分活跃,研究出许多新方法和新技术。结合这些研究进展,笔者认为今后在以下方面将会引国际铁道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新进展 翟婉明起普遍关注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1)随着列车向快速化及高速化方向发展,综合解决车辆直线运动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的方法、途径和技术措施将会继续成为广大铁路研究人员研究的热点之一。 (2)主动控制技术是改进铁路机车车辆运行品质的有效方法,在铁路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铁路运输与航空、公路运输竞争的进一步激化,不断提高列车运营速度并同时提高乘坐舒适性已成为现代铁路追求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便是采用先进的主动控制技术。因此,这一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3)轮轨接触理论研究已日臻完善,而轮轨运输系统中由于轮轨滚动接触而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合理运用轮轨系统动力学(车辆做道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如轮轨不规则磨耗、滚动接触疲劳问题),必将成为本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要解决不规则的轮轨磨耗难题,需要发展同时考虑车辆俄道高频相互作用和损伤机制的综合模型。 (4)车辆微道相互作用研究已越来越能反映铁路中的各种实际因素,今后将进一步走向实际工程应用,如高速(快速)铁路桥头过渡段轨道设计、大轴重货车对线路的动力作用研究、轮轨磨损及轨道沉陷预测、车辆榇道动态相互作用脱轨研究及安全评判标准确定等。 (5)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特别是通过隧道时)空气动力效应对车辆振动性能的影响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是进一步改善乘坐舒适性(包括降低噪声)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 (6)动力学仿真技术已在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与应用领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发挥了极大效用。各种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日益成熟。我国应注意这一趋势,组织开发各种大型通用动力学软件,为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优化提供科学工具。与此同时,必须重视仿真软件的试验验证,只有经过广泛验证的软件才能用于指导生产实际。

受电弓状态受电弓是受流部件,其性能对受电弓与接触网状态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受流质量,二是网和弓的磨损。其检测的参数包括上升下降压力、同一高度压力差和升降弓时间。 受电弓检测方法 便携式仪器人工检测便携式仪器由两平台和主机两部分组成。 平台部分用于测试,检测时置于受电弓弓头下方。 受电弓开关合上后,钢丝绳随受电弓动作设置在平台内的压力传感器和计数器开始检测。主机部分用于对实时数据进行计算、存储、显示和打印。 自动检测自动检测装置置于入库轨道上的检测棚内,安装在检测棚内支架上。机车通过时。系统利用对摄人图像进行处理、拼接、远程传输、计算机控制和多屏幕视频回放等实现对车顶及受电弓状态进行不停车综合检测。2. 受电弓升弓高度及升降弓时间调整 受电弓升弓高度调整受电弓在工作中确保升弓到位才可保证弓网接触良好,否则极易造成升弓烧网事故。

引力弹弓效应研究论文

引力弹弓效应是指通过行星重力场来使太空探测船达到加速的效果。原理就是利用星球的重力场(加速度)来实现卫星变轨。

最初提出引力助推法的科学家是苏联的尤里·康德拉图克(Кондратюк, Юр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他在所署时间为“1918-1919”的论文“Тем кто будет читать, чтобы строить”(《致有志于建造星际火箭而阅读此文者》)中提出在两颗行星间飞行的飞船可以使用两行星卫星的引力实现轨道初段的加速和轨道末段的减速。弗里德里希·詹德(Friedrich Zander)在其1925年的论文“Проблема полета при помощи реактив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 межпланетные полеты”(《星际飞行中喷气推进的问题》)中也提出了类似的构想。但是两者都未能意识到行星沿飞行器轨道施加的引力助推能够推进飞行器从而减少飞行器星际间飞行的燃料消耗。这一设想由迈克尔·米诺维奇(Michael Minovitch)于1961年提出。1959年,引力推进法得到了首次应用,当时苏联的探测器月球3号使用该法运行至月球背面并拍摄了该区域的照片。当时这一操作流程由克尔德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设计。

引力弹弓原理一般指引力弹弓效应。引力弹弓就是利用行星的重力场来给太空探测船加速,将它甩向下一个目标,也就是把行星当作“引力助推器”。利用引力弹弓使我们能探测冥王星以内的所有行星。在航天动力学和宇宙空间动力学中,所谓的引力助推(也被称为引力弹弓效应或绕行星变轨)是利用行星或其他天体的相对运动和引力改变飞行器的轨道和速度,以此来节省燃料、时间和计划成本。引力助推既可用于加速飞行器,也能用于降低飞行器速度。最初提出引力助推法的科学家是苏联的尤里·康德拉图克(Кондратюк,ЮрийВасильевич)。他在所署时间为“1918-1919”的论文“Темктобудетчитать,чтобыстроить”(《致有志于建造星际火箭而阅读此文者》)中提出在两颗行星间飞行的飞船可以使用两行星卫星的引力实现轨道初段的加速和轨道末段的减速。弗里德里希·詹德(FriedrichZander)在其1925年的论文“Проблемаполетаприпомощиреактивныхаппаратов:межпланетныеполеты”(《星际飞行中喷气推进的问题》)中也提出了类似的构想。但是两者都未能意识到行星沿飞行器轨道施加的引力助推能够推进飞行器从而减少飞行器星际间飞行的燃料消耗。这一设想由迈克尔·米诺维奇(MichaelMinovitch)于1961年提出。1959年,引力推进法得到了首次应用,当时苏联的探测器月球3号使用该法运行至月球背面并拍摄了该区域的照片。当时这一操作流程由克尔德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设计。

其实就是一种给航空器加速的原理。一般来说都是航空器,向太阳系之外飞行才利用引力弹弓的加速效果,因为向内行星飞行也就是向太阳这个角度去飞行,太阳会施加一个引力,它的速度会自然而然的加快。

毒虫研究论文

《昆虫记》读书笔记 《昆虫记》,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布尔,他用了毕生的精力研究了昆虫世界,那份执着,那份坚持不懈的精神实在让我佩服。书中充满了惊奇,充满了情趣,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另一个世界的奥秘——昆虫世界的真面目,更让我发现了大自然中蕴含着的各种科学真理。 作者用那生动活泼的行文,轻松诙谐的语调,向我们描述了昆虫世界中的一幕幕。因为这部科学百科同时也带有文学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同时也展现了昆虫的独一无二的个性。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还有,萤火虫、蚂蚁、蜘蛛、蟋蟀、毛毛虫,燕子、麻雀……林林总总,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虫的景况,涵盖了关于昆虫的进食、保护自己、交配、养育后代、劳作、狩猎及生死,几近所有的细节。 我觉得 《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 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 《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作者的精神我很受启发:我们应该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应该有始有终的去把它做好,相信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哪怕你的追求在别人看来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只要你有恒心,就一定可以创造出奇迹。 《昆虫记》不仅仅浸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这就是法布尔精神。学学他的精神吧!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像法布尔一样去探索昆虫的奥秘,但我们可以学他的精神,去做好其他事情

这是因为蜱虫能够咬伤皮肤,还可以把病毒传给人,这些病毒就会侵入身体,如果被蜱虫咬到的话,千万不要暴力拔除,可以使用乙醚,涂抹在蜱虫的头部,蜱虫就会自行脱落了,伤口一定要消毒。

因为这种虫子对人体叮咬和吸血都会造成极大伤害,出现继发性感染和炎症等疾病,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身体器官各处受伤,所以被咬之后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蝎子和蜈蚣。毒性比较强,被它们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疼痛难忍。洋辣子。也就是毛毛虫,它并不是最毒的毒虫,但相信很多人有过体验,碰一下那酸爽简直想哭。被那东西弄下皮肤好像在火烧一样,难受的不行。

  • 索引序列
  • 弓形虫研究论文
  • 关于弓形论文范文文献
  • 受电弓故障研究论文
  • 引力弹弓效应研究论文
  • 毒虫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