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以博览群书为主题的议论文

以博览群书为主题的议论文

发布时间:

以博览群书为主题的议论文

作文高一议论文800字5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作文高一议论文800字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到国家、民族,小到集体、个人,都同样面临如何看待如何实行“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或处事哲学,我们既要理解其古老的精髓,又要结合实际,从人类正义公理和普世价值观出发,果断地选择我们应有的正确行为。聪明有智慧的人,善于趋安避危,保全自己。

在中国古代,由于政治形势险恶,不少人士厌恶官场,躲避政治,以隐居保全自身。史书中有语概括其一人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说的就是春秋时期楚国政治家、军事家-范蠡,他既能治国用兵,又能齐家保身,是先秦时期罕见的智士。范蠡就是看出勾践这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亨福,范蠡功名成就后,不留恋功名,激流勇退,转换角色,弃官务农,经商,避免了杀身之祸。明哲保身,方能进退自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保全自身本没有什么错,但也要权衡失去原则的利弊得失,更要看眼前和长远利益的得失。如果凡事都庸俗地奉明哲保身为圭臬,最终并不见得真的能保全自身,有时却恰恰相反。

某小区最近遭贼,接连几户被入室行窃,且这帮贼胆极大,有次撬门时被发现了,不但没落跑反而将目击者打成重伤!张家的儿子小张刚毕业呆在家,晚上,老张外出办事,只留下小张一人在家,半夜忽然听见门外有动静,就寻思着恐怕是对门中招,便索性听而不理会。没想到不一会儿竟听见有人轻轻敲了几下自家的门,他先是吓了一跳,思及被打的重伤目击者,便钻进被窝,彻底做起了缩头乌龟。天亮后,小张一开家门就吓傻了,只见父亲躺在自家门口,半个身子已经被鲜血浸湿……整个葬礼小张一直是神经兮兮的,他不断和周围人复述着相同的话——肯定是父亲半夜回家时,正巧在楼梯遇上了准备离开的小偷,所以才惨遭不幸的,可法医说他死于失血过多,这说明他被刺后还有意识,那几下敲门声想必便是父亲在垂死挣扎时的求救!……最后小张被诊断为精神失常了!

这是一则发人深省的事故啊!现实社会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不胜其数,其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自私行为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你不为别人的正义站出来的话终将会伤及你自己。这就是别人的生命同样也是你的生命,如果你不保护他人的生命安全,那么终将你的生命也会受到伤害。

明智的对待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既保身,但求良心无过。

作文高一议论文800字2

“任性”随着关注度的增高,越来越为人所推崇。例如“有钱任性”“有权任性”“青春就是要任性”。但这样真的好吗?“任性”就是指放任自己的性子,不将约束,随性而为,但我认为有时候随性不一定是坏事。

高三有位学姐在填志愿的时候,填了她很擅长的专业。可是那个专业却不太受人重视,家长和老师们极力反对她,可她还是“任性”地填写下了自己的志愿,最后在这个专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其实也是一种“任性”,一种率性而为的行为,可是为什么她的“任性”,却可以塑造出成功呢?“任性”从正面理解也是一种坚持和执着吧,坚持自己的向往,坚持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方向,这种执着也是成就一个人的动力啊。

“任性”不仅仅成就个人的动力,有时候有钱,也可以率性而为。“有钱任性”也许对于多数人是一个不好的代名词,但从正面去对待也可以引起人们的赞赏。

大家都知道雷锋陈光标吧,这几年来他不断地给贫困山区的儿童们捐款,因为他的“任性”,所以才实现了一个个儿童的上学梦啊,因为他的“任性”所以才要一个个孤苦的孩子们找到了温暖的港湾,因为他说“任性”才使一个个山区的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梦想得以成真。不知不觉中,他的“任性”已经帮助了许许多多的贫困人士啊。这也是一种“有钱任性”。但是这种“任性”确实是一种善良的行为,所以任性也是一种坚持和帮助。“有钱任性”他折射出一个人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哪。

“任性”也并不一定是为所欲为,也可以是率性而为。这就是“任性”正面理解,也许有很多人反对“任性”,但这就是选择,剩下的便是如何利用“任性”的利,做到属于自己的光芒。其实每个人都想做一个“任性”的人吧。“任性”地保留着自己锋利的菱角,“任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任性”地紧拽着自己的梦想,在梦想的赛道上驰骋,翱翔。所以每个人都有了追逐,但当菱角已被世俗磨得圆滑,但单“任性”变成了随行,但当“任性”变成了顺从,但单“任性”之人所有任性被一点点消磨殆尽时,那这时他们还能拥有什么?

作文高一议论文800字3

在旅行箱市场中,有一个叫RIMowA的品牌,一般在大超市里都能买到。但这种旅行程是铝制的,非常容易刮花、凹陷。不过也正因这种特性,在市场上大卖。因为箱上的伤痕,常常被人被潜意识解读为主人经常外出旅行,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态度。

还记得十多年前的依云矿泉水么?高则二十多元低则也要十五六元,尽管如此,它在中国也十分好卖,为什么?因为当时国门大开后,刚刚富起来的中国人十分崇尚欧美人的生活,而依云又恰恰抓住了这一大众的心理,广告渲染的也是欧洲贵族生活。不过随着走出国门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才发现依云在国外卖的并不高,也并非贵族用的水。

不过那又如何?依云通过十几年运做,直到现在也七八元一瓶,已在中国消费市场站稳脚跟,它比很多中国品牌都懂得消费者心理。在近些年涌出的高端水品牌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谁能摸到真实需求,谁就能摸到对方钱袋,这是商业社会中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拼的是,你比别人有没有更早地感受到有没有更快时间满足它。

浙江一家公司,生产智能睡眠床,它可以监测人的心跳,脉搏,睡眠情况,根据人的睡眼情况调节高低角度、创业者是德国人他的妻子在睡梦中突发心脏病悄然去世,正是受了这种启发,智能床问世,这种床在崇尚生命健康的欧美大受欢迎。

首先就是牢牢盯住消费者的最新需求去大做文章,最大限度去满足。而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恐怕也得符合社会需求才能有立足之地。

其次要掌控住消费者心理,消费者所需的大多时候并非是实际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心理,有时是攀比心,有时是虚荣心,或是自信心……掌握了消费者的心理需要那么你便掌握了商业主义的精髓。

最权致的商业主义其实是实用主义而非理想主义。不论是银制旅行箱,依云矿泉水还是智能睡眠床,都有自己实用性满足精神需求,或物质需要。

作文高一议论文800字4

台湾有位漫画家蔡志忠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是的,人生不可能总是十全十美,是人总会有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人生会有缺点与不足,我们应当要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台湾有一位画家就是这样的人,他叫谢坤山,在他少年的时候,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双臂,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坚持自己的梦想,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自己人生的缺点。刻苦自学,尝试用嘴去画画。后来,就实现了他自己的梦想,如愿的当上了画家。如果说要不是他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缺点与不足,那么他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画家梦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说面对人生的缺点与不足不仅要克服重重的困难,而且还要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这些不足。

人生会有些烦恼的地方,我们应当以平常心去对待。人生在世,避免不了世间的喜怒哀乐……著名作家池莉在《烦恼人生》一书中,她在前言中所介绍的“我只剩下一个愿望:“好好过日子”这按照他的意思解释就是,所谓好好过日子,就是要创建自己的生活方式。远离世俗热闹,断绝名利的诱惑,使自己的文学感觉更加敏锐,思想更深远和明澈,这才有能力理解真实的众生,并写好每一个字句。正因为他知道20年前的年轻人名利愿望都很强烈,同时她也已经感觉到和意识到了浮云遮日的可怕后果。从而开始了个人的修养,最后她的目的达到了,我想这正是因为她面对自己的“烦恼的人生”她用平常心去对待,从而达到了目的。如果说她不这么做,那么,我觉得她就不会达到这个目的;如果她不那么做,那么她也会像20年前的年轻人一样拥有强烈追逐名利的愿望。她一旦这样做,就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反而会使自己得到更多的烦恼。

所以,综上所述的事例,我们既要有正确的人生的态度,又要以平常心去对待人生的不如意之处,这样才会有更好的人生,人生才会更精彩!

作文高一议论文800字5

博览群书,是古代有所成就的学者共同总结出来的一种学习方法。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吸收丰富的营养成分;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写出精彩的作文;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不断地提高阅读能力。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曾用蜜蜂采蜜比喻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的道理:“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鲁迅先生的形象比喻更使我们小学生明确要写好文,就必须博览群书。

自古以来,博学是学者的基本功,而“开卷有益”也就成了学习的座右铭。

汉代的王充提倡通览古今,他把《汉书·艺文志》中所列的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大类一万二千多卷典籍,差不多都阅读钻研过。它认为读书既要知今、也要知古,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不解世事),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目(不明事理)。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主张纵观百家之言,不为一家之说所限。正因为它注重博采,才能有所创造,完成了“总结万殊,包吞千有”的著作《史通》。

清初学者陆世仪的经验:“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功夫。”所谓识货就是对读书有选择,区别对待。有些书只要“观其大意”——泛读,而有些书要“一一寻究”——熟读,有些书却要“终生诵读”——精读。

博学不仅要知今,而且要知古;不仅要知己,而且要知彼;不仅要了解一家之说,而且要博采百家之言;不仅要专攻一门学问,而且要触及各种领域……

这些事例都说明,只有不耻下问,才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只有知今知古,才能成为博学的人。只有见多识广,才能成为博学的人。

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要什么有什么。我们学校的文学社要书有书,可是有很多同学不知道珍惜时间,不好好看书,这不是浪费吗?让我们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宝贵时间,从现在开始养成天天看课文书的好习惯,不断增加阅读量。学习古人,博学、苦学、勤学、乐学的精神,成为知识通达之人,成为知识渊博之人,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多看书可以积累更多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下面是关于博览群书的议论文精选范文,一起来看吧!

书就好像是我与生俱来的朋友。在我牙牙学语时,当妈妈把一本本精美的图画书放到我面前时,我立马就爱上了它。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从此我便一发不可收拾,绘本书、故事书、科幻书,只要是健康的,哪怕是一张小小的说明书,我都会认认真真地去看。

正因为我爱博览群书,所以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昆虫记》让我认识了许多昆虫,了解了他们的特征和习性,知道了好多有趣的故事,在《鲁滨逊漂流记》中我又跟随鲁滨逊在孤岛经历了许多磨难,深深的被他勇敢、坚强、乐观的精神折服;我要努力去长大中巫当当让我明白了在成长的道路上,会有黑暗的时候,但只要心里有亮光,前方就必定有曙光将我亲切迎候。

我读书也从来不会受限于书本,对于我来说,超市、商场、游乐场到处都有可看的“书”。有一次,我因为生病,妈妈带我去看病,看完后妈妈去配中药,我在一边无聊,这时我的“老毛病”又犯了,我看到旁边有一排有关中药药材的介绍,便津津有味的读起来了,直到妈妈配好药,叫了我好几遍,我才听到,临走我还不忘叫妈妈把我没看完的用手机拍下来。

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博览群书,开阔了我的思路,增长了我的见识,使我在写作文时能别出心裁,言辞丰富,写出一篇篇佳作。

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峰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我会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在书的花海中,自由穿行,快乐成长!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能从书中发现许多知识和常识,它们在我们生活/学习中便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我的记忆中我读过:《格林童话》、《中外古今童话》、《作文大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每一本书我都想将它立刻读完,虽然是囫囵吞枣,但我还是读得津津有味。读完后我会再细致得读几遍,直至将其读懂为止。

今天我看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的书,里面讲了一些有关于动植物知识,有一些食物禁忌,交通通信方面的知识······全部浓缩成精华写入这本书中。我津津有味地读完后,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记得那次,妈妈在刮洋芋,刮了一会后,忽然觉得手很痒,抓的手红红的。正巧我在书上看到过这种状况,便走过去,跟妈妈解释了手为什么会痒的原因,并告诉了妈妈只要在火上烤烤便会不痒了。妈妈按我的方法试了试,手果真不痒了。夸奖我道:“我儿子就是聪明,连这都知道,妈妈真的要对你刮目想看了!”“那当然!谁让我是你儿子呢?”我自豪满满。但是,妈妈殊不知我是从书上得来的。

记得还有一次,我和哥哥出去晨练,晨练完后回到家,那是满头大汗。哥哥立刻冲进浴室准备洗澡冲凉。我立刻阻止了他不能这样做。哥哥很疑惑,问我干什么?我解释道:“你在运动时,小血管扩张,血液加速循环,而运动后用凉水冲凉,会让皮肤受刺激,关闭所有散热通道,你便会容易发热得病,现在你还想冲凉吗?”“不···不要了,表弟你这都知道,哥佩服你啊!”“没有啦,只不过是在书上看过而已。”

还有我那特爱吃零食的弟弟,对零食那真是爱到骨子里去了,什么薯片、薯条、巧克力、棒棒糖等等都是他的最爱。才七岁,牙就快烂光了,好多蛀牙!人也长得跟个肉球似的,圆嘟嘟的。每次他妈妈劝他他都不听,所以这次我得给他打支预防针!“你呀,才七岁就那么胖,你再看看你的牙!还有啊多吃零食会造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肚子胀、有蛀牙!还会得肥胖症,引起一系列疾病,你还准备吃吗?”我硬是把表弟说傻了。回过神来跟我说:“哥,你太有才了,我以后会少吃点的。”“这才像话。”

书带给我带来许多的知识,每一本书都需要我们认真细致地去读。原来我是家中的“白字先生”,现在我成了家里的“智多星”,这可多亏了我那位“书老师”。因为有它,我才变得博学起来。家里的人一有问题便会问我,而我呢,则就会去那“黄金屋”中寻找答案。我相信只要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就一定能长见识,在各方面都能进步。

博览群书,是古代有所成就的学者共同总结出来的一种学习方法。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吸收丰富的营养成分;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写出精彩的作文;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不断地提高阅读能力。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曾用蜜蜂采蜜比喻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的道理:“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鲁迅先生的形象比喻更使我们小学生明确要写好文,就必须博览群书。

自古以来,博学是学者的基本功,而“开卷有益”也就成了学习的座右铭。

汉代的王充提倡通览古今,他把《汉书·艺文志》中所列的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大类一万二千多卷典籍,差不多都阅读钻研过。它认为读书既要知今、也要知古,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不解世事),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目(不明事理)。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主张纵观百家之言,不为一家之说所限。正因为它注重博采,才能有所创造,完成了“总结万殊,包吞千有”的著作《史通》。

清初学者陆世仪的经验:“凡读书须识货,方不错用功夫。”所谓识货就是对读书有选择,区别对待。有些书只要“观其大意”——泛读,而有些书要“一一寻究”——熟读,有些书却要“终生诵读”——精读。

博学不仅要知今,而且要知古;不仅要知己,而且要知彼;不仅要了解一家之说,而且要博采百家之言;不仅要专攻一门学问,而且要触及各种领域……

这些事例都说明,只有不耻下问,才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只有知今知古,才能成为博学的人。只有见多识广,才能成为博学的人。

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要什么有什么。我们学校的文学社要书有书,可是有很多同学不知道珍惜时间,不好好看书,这不是浪费吗?让我们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宝贵时间,从现在开始养成天天看课文书的好习惯,不断增加阅读量。学习古人,博学、苦学、勤学、乐学的精神,成为知识通达之人,成为知识渊博之人,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博览群书议论文800字

多看书可以积累更多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下面是关于博览群书的议论文精选范文,一起来看吧!

书就好像是我与生俱来的朋友。在我牙牙学语时,当妈妈把一本本精美的图画书放到我面前时,我立马就爱上了它。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从此我便一发不可收拾,绘本书、故事书、科幻书,只要是健康的,哪怕是一张小小的说明书,我都会认认真真地去看。

正因为我爱博览群书,所以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昆虫记》让我认识了许多昆虫,了解了他们的特征和习性,知道了好多有趣的故事,在《鲁滨逊漂流记》中我又跟随鲁滨逊在孤岛经历了许多磨难,深深的被他勇敢、坚强、乐观的精神折服;我要努力去长大中巫当当让我明白了在成长的道路上,会有黑暗的时候,但只要心里有亮光,前方就必定有曙光将我亲切迎候。

我读书也从来不会受限于书本,对于我来说,超市、商场、游乐场到处都有可看的“书”。有一次,我因为生病,妈妈带我去看病,看完后妈妈去配中药,我在一边无聊,这时我的“老毛病”又犯了,我看到旁边有一排有关中药药材的介绍,便津津有味的读起来了,直到妈妈配好药,叫了我好几遍,我才听到,临走我还不忘叫妈妈把我没看完的用手机拍下来。

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博览群书,开阔了我的思路,增长了我的见识,使我在写作文时能别出心裁,言辞丰富,写出一篇篇佳作。

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峰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我会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在书的花海中,自由穿行,快乐成长!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能从书中发现许多知识和常识,它们在我们生活/学习中便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我的记忆中我读过:《格林童话》、《中外古今童话》、《作文大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每一本书我都想将它立刻读完,虽然是囫囵吞枣,但我还是读得津津有味。读完后我会再细致得读几遍,直至将其读懂为止。

今天我看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的书,里面讲了一些有关于动植物知识,有一些食物禁忌,交通通信方面的知识······全部浓缩成精华写入这本书中。我津津有味地读完后,觉得自己受益匪浅。

记得那次,妈妈在刮洋芋,刮了一会后,忽然觉得手很痒,抓的手红红的。正巧我在书上看到过这种状况,便走过去,跟妈妈解释了手为什么会痒的原因,并告诉了妈妈只要在火上烤烤便会不痒了。妈妈按我的方法试了试,手果真不痒了。夸奖我道:“我儿子就是聪明,连这都知道,妈妈真的要对你刮目想看了!”“那当然!谁让我是你儿子呢?”我自豪满满。但是,妈妈殊不知我是从书上得来的。

记得还有一次,我和哥哥出去晨练,晨练完后回到家,那是满头大汗。哥哥立刻冲进浴室准备洗澡冲凉。我立刻阻止了他不能这样做。哥哥很疑惑,问我干什么?我解释道:“你在运动时,小血管扩张,血液加速循环,而运动后用凉水冲凉,会让皮肤受刺激,关闭所有散热通道,你便会容易发热得病,现在你还想冲凉吗?”“不···不要了,表弟你这都知道,哥佩服你啊!”“没有啦,只不过是在书上看过而已。”

还有我那特爱吃零食的弟弟,对零食那真是爱到骨子里去了,什么薯片、薯条、巧克力、棒棒糖等等都是他的最爱。才七岁,牙就快烂光了,好多蛀牙!人也长得跟个肉球似的,圆嘟嘟的。每次他妈妈劝他他都不听,所以这次我得给他打支预防针!“你呀,才七岁就那么胖,你再看看你的牙!还有啊多吃零食会造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肚子胀、有蛀牙!还会得肥胖症,引起一系列疾病,你还准备吃吗?”我硬是把表弟说傻了。回过神来跟我说:“哥,你太有才了,我以后会少吃点的。”“这才像话。”

书带给我带来许多的知识,每一本书都需要我们认真细致地去读。原来我是家中的“白字先生”,现在我成了家里的“智多星”,这可多亏了我那位“书老师”。因为有它,我才变得博学起来。家里的人一有问题便会问我,而我呢,则就会去那“黄金屋”中寻找答案。我相信只要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就一定能长见识,在各方面都能进步。

大家都经常看到 作文 的身影吧,特别是 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 文章 体裁。这类型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呢?下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读书的议论文800字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读书的议论文800字五篇1

三毛说:“我的所得,衣食住行上可以清淡,可书本是不能谈节俭的。我的分分秒秒吝于分给他人,却乐于花费在阅读,这是我的自私和浪费,而且没有解释,不但没有解释,甚至更心安理得”。我喜欢这句话,是因为这样一位作家,道出了她读书的真谛,而年青的我们,就应该是这样。

古人早就说过,书籍之多,浩如烟海,人生不过百年之间,又有几年太幼稚,还有几年或几十年太糊涂,读书的好时光没有多少,其中最好的时光——十岁,二十岁左右,再荒废掉,因此,读书太少,也就不奇了。我们年青,正处在一个迷茫彷徨的阶段,虽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心和希望,却不知该如何走进她,不知道该怎样踏入社会。而生活在这个时代,正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和充实的知识储备。毕竟历史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如今国家和民族之间的闭塞状态已被打开,新需要的是全才,是建多识广、博览群书的人才。

竹外一青灯,残书伴古厅。清风明月夜下的灯下闲读,素来为文人的一大雅趣,既读之,必有所思所感,于是便有闲适中的书话。尽管读书人面对“危急存亡之秋”,然每有闻鸡起舞者,但“悠然见南山式”的人亦复不少。我们可以从书中感受到空灵、清幽、雅致、精妙,没有些许战斗的号角,所以才有了那句“读书本是一种心灵活动,向来算为清高”之说。

读尽天下书,乃是人生一件极大的赏心乐事,那些优秀的书籍,给与我们的东西,不是单纯的知识,也不是瞬间即逝的刺激,而是生存的自信和合做人必备的才能和勇气,并唤醒我们的心灵,使人对成功坚定信念。书籍并不是把外在的东西移交给我们,而是促使我们内在的东西喷涌出来,也就使我们青春更有活力、更有魅力。因而高尔基形象地将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称为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论语》中也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言外之意也告诉我们,先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读书,别说自己度过了,要说读懂了。有些人能够汲取到书中的精华,而有些人生来只会吸收书中的毒素。所以,读书之余,也应掌握一种 方法 。培根说,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了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类心的.读;还有不多的几部分书则应全读,勤读,而且用心的读。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然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而这些正是我们需要通航四又缺少的,常听人随口说,拓荒的白话写得顺口,丁亚民只是才情,却没有心平静气的想一想,这一群群文字工作者,私底下年了多少书,天下万事的成就,都不是偶然。当然,读书之外,那份生来的敏锐和直觉却是天生的,强求不得,苦读亦不得。

书是昨天的记载,今天的镜子,明天的见证。行万里路,究不若读万卷书之需要,知识无涯,而生命有限,用功读书开始要早,现在不努力,更待何时?

关于读书的议论文800字五篇2

读书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学习能让人从中获得知识,知识能提高人的能力;从而改变命运,因此读书能改变命运。读书,从学开始。

古代劝学诗篇数不胜数。春秋有《孔子劝学》,三国时期有,《孙权劝学》,唐代有《颜真卿劝学》等。孔子曾说过:人非圣贤,并非一生出来就拥有丰富的知识,而是靠一点一滴学和积累出来的,就算你有聪颖的天赋也还需勤奋学习,多加实践,这样才能更进一步提高自我。

在孙权劝学诗篇里,吕蒙经过孙权的劝勉,虚心学习,最后有了惊人的变化,不再是以前那个有勇无谋,鲁莽的吴下阿蒙,让人刮目相看。这些都可以看出读书对我们是多么重要。

当然有人也会这么说:现在有许多人不读书不也照样当了大老板,赚了很多钱吗?而那些大学生、研究生、硕士、博士却回家务农的务农、卖鱼的卖鱼、卖猪肉的卖猪肉,读书那么苦那么累,我何必要让自己去受那个罪呢?呼……我差点吐血了,这些话差点让我无言以对了。

但是,有的人因为读书而改变其命运那我们又该怎么说呢?那沉醉于五物的六一居士DD欧阳修不就是因为靠读书来改变其命运的典型例子吗?

欧元修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因此家里非常穷困,没有金钱可供他上学,但欧阳修为了改变他士人借书来读的命运,他要求祖母用树枝再地上教他认字,稍长大后他又向士人借书来读,为了更好地学习,有时会趁机抄下来读,他总认为惟有读书方能改变他得命运。

就这样,他宝贵的童年就这样与书为伴,虽然命运对他很不公,但是他通过读书来改变其看似不可改变的命运,因为他的刻苦学习让他名留于史。也正是因为他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才成就他往后的成就,才能写出《醉翁亭记》等流传千古的佳作。

虽然我不敢说读书就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我敢肯定地说:不读书肯定不会改变命运。

我们曾学过不少关于读书的诗歌,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都是告诫我们从小要努力读书、学习。

读书能改变命运,这是不可否认的,同学们,趁现在有大好的机会读书就好好把握吧!别等老了才后悔。所以,我们应该用心去对待读书,不是吗?

读书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学习能让人从中获得知识,知识能提高人的能力;从而改变命运,因此读书能改变命运。读书,从学开始。

关于读书的议论文800字五篇3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题记

窗外,太阳绽出最灿烂的笑容,慈祥地望着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阳光透过玻璃窗射进我的小屋,像母亲的`手在抚摸,浑身暖洋洋的。无数纤尘在金色的光芒里飘舞,宛若童话里的精灵在庆祝春天的到来。作业已经完成,我这几天在课业的路上跑得还算轻松,蛰伏了一冬的活动机能也已经苏醒过来,生命的活力像一匹小马驹在我的身体里激荡,该干点什么才好呢?

书之韵

这样的日子,我觉得读书再适合不过了。

别的孩子总是抱怨父母的如影随形,而我的父母却是任我逍遥任我玩。而我偏偏不太喜欢出去玩,于是我就和书交了朋友。

泡一杯茶,叫碧螺春还是我铁观音的,我总叫不上名字,不过这丝毫不减我对茶的热情。看蜷缩的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开身体,一个长长的懒腰伸过,然后沉沉浮浮,像极了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的一叶扁舟,像古道夕阳中踯躅独行的旅人,升的上去了,飘的落下了,热气缕缕升起,整个人便氤氲在缥缈的雾气中了。

捧一本也许装帧并不精美的书,翻开来细细的读,让墨香混着茶香侵入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就连小屋也香气四溢,经久不散。

书之道

我们的心思总得有个人为我一词道破,书便是的朋友。不管是小说还是 散文 ,唐诗还是宋词,某一段某一句,抑或某一个词总会有和我们的心灵丝丝入扣的地方。那相通的情感时常让我激动不已,那是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所以说,书亦是知己。朋友易得,知己难求啊!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书的世界里,已然是包罗万象了,读书还是游历世界,扩宽视野的方法。我没有能力走出现在拘囿我的这方土地,但读书已将我的世界无限量地放大了,我足不出户,便可阅尽人间春色,岂不妙哉?

书之情

读书时,我会哭,会笑,会庆幸,会遗憾,我觉得只有把心交付于书,才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快乐。在它的世界里,我很快乐,因为我找到了我可以交付于心事的东西,将一切情感全部寄予上面,正如每次一个人出去旅游时,就感到与古诗中那些愁苦的旅人一般感到寂寞与空虚,一想到这,也唯有书才能消除这一切一切的情思了。

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读书就是好。

关于读书的议论文800字五篇4

古人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籍是黑暗中的一束光芒,书籍是黑暗中的一个指标,书籍是饥饿中的一块面包,书籍是好成绩的基础。但书籍未必全都是好的,如果你看一些不适当你自己的书,那书就不是好书了,对于看书,要仔细地看,认真地看,要投入到书中去,去感受书中五彩斑斓的世界,去感受书中美好的细节,去感受书中美好的 故事 情节。书籍犹如你的一个朋友,开心时和你一起享受,伤心时和怒一起分担;书籍犹如你的故地,时时想起它,总是那么的怀念;书籍犹如你的伴侣,时刻陪在你身边,不离不弃。书籍是春天的一阵微风,那么的柔和;书籍是夏日里的一轮骄阳,那么的热烈;书籍是秋天的一个果实,那么的甜美;书籍是冬天的一片雪花,那么的纯洁。书籍会伴随你一生,阅读就阅读对我们的成有益的、健康的书籍。让我们爱上阅读,走进图书馆吧。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读过书有的人用“眼睛”读书,好像只是随便看着玩;有的人用心读书,好像要把书装进心里;有的人闲的没事了,就拿书来消磨时间;有的人不管有事没事,每天都要读书,就仿佛每天都要吃饭一样,一顿不吃,肚子里就会饿得慌。我小时候就十分喜欢读书,所以到后来,家里的书就一大堆,爸爸妈妈就误以为我不喜欢看书了。阅读书籍对我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我久而久之,作文水平就提升了很多,好几次作文都拿到班上大声读。阅读书籍对我的语文成绩也有很大的帮助,很多次语文考试成绩大多数都在九十左右。但我有很多难字都不认识,所以常常读错了。一本厚厚的书,我不是按顺序阅读的,而是这里看几页,那里看几页。我知道这种阅读习惯是不对的,但我已经养成了习惯,好长时间才改了过来。有时候一本书我看得入迷了,饭都不想吃。爸爸叫我做什么事我一点而也不知道。我不知不觉被书中那五彩缤纷的世界和各式各样的人物深深地吸引,感染?

我从《不要让我们抬不起头》这篇文章中,我看到了一位学校老师,由于对一名学生学习不好而无意伤害了那名学生的自尊心,使我懂得人与人相处,要能将心比心。从《同学们不要比阔气》这篇文章使我懂得穿得好不等于学习好,做为一个学生,只有将知识学到手,才是一个最富要的人。

一本好书就是一座宝库,一篇好文章就是一盏明灯,它教我学习,它教我做人,使我能够健康成长!我爱书籍!我爱读书!爱上阅读,走进图书馆吧!

关于读书的议论文800字五篇5

读书是一件乐事,也是一件苦差事。如果是小人书,则雅俗共赏了。鲜艳的插图,引人入胜的故事,小时候经常看的连环画是极有趣味的。如果是厚厚的艰深的书,则不然。定力不足的人看这些书,是要打瞌睡打哈欠的。偶尔翻开看看,也会获得智慧。也是没事做做消遣。看这些书是要耐心也要花掉很多时间的。

如果有人喜欢看书,那想当然,有人就喜欢藏书,这是他的 爱好 。有的甚至达到奇异的境界。买来书,装裱起来,放入书橱。看也不看。就像一件 收藏 品一般,由主人爱护起来。甚至不能染尘。然而如果是顽劣的小孩,喜欢打架。人来疯。则一般把书随地乱扔。

读书是有方法的,有的人浅尝辄止。完全未钻到书中去。不能理解其意思。浅浮着看,就不能理解书中的深意。往往在平白朴实的言语下,会有波澜壮阔,含义深刻的意境。会有大气磅礴,会有心酸与泪水,会有真诚,会有伟大。所以读书是不能一曝十寒,浅尝辄止的。书不是简单的工具。读书是有选择的,我们不应该只看虚华肤浅的书,那是耽误我们的时间,浪费我们的岁月,而得不到半点真正意义上的作用与好处。所以没有意义的书,是完全不能带来帮助和启迪的。

关于读书的态度,尤其是做学问的态度,历来有这么一说,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古人读书是十分刻苦的,有匡衡的凿壁偷光,有司马迁忍辱编纂成史记,就连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 大雪 的季节,挨饿受冻,手里却捧着一本书,专心专注地看。丝毫不在乎寒冷艰苦的环境。平常人能够做到吗?

古人也有其读书的方法,其中的一种是这样的:读书须知出入法,所当求所以入,所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为入书法。用得透脱,此为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则知出知入,得尽古人之法也。古人也有读书的态度,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不为微小的惊扰所烦忧。不能一曝十寒,不能浅尝辄止,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

关于读书的议论文800字五篇相关文章:

★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800字五篇

★ 读书议论文

★ 关于读书的议论文800字范文

★ 读书有感议论文800字5篇

★ 以读书为话题作文800字5篇

★ 关于读书的议论文800字高中作文

★ 关于读书的议论文800字高中例文

★ 读书的话题作文800字5篇

★ 关于读书的议论文800字精选例文

★ 读书的议论文作文800字

书给我们带来了遐想和乐趣,书给我们带来了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能陶冶性情,德润人心沿着书籍构成的阶梯,学做人,学做事,攀上一个又一个科学的高峰。争取不断超越,走向卓越。 “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我们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大量的阅读,可以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形成能力。 读书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等。这些令我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也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每一个学生要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把读书,应视为自己的乐趣。

博览群书期刊

核心期刊

1 明代宦官势力干预北部边防的严重后果(提纲) 陈梧桐中央民族学院【会议】第五届中国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明史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1993-08-010 412 明太祖与明成祖对西北民族地区的经营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会议】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5-08-011 413 明末清初社会矛盾的变化与洪承畴、郑成功、施琅的功过评价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会议】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9-05-010 484 论明王朝的民族观与民族政策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会议】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1994-12-011 785 朱元璋与明代文化(提要)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会议】第十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08-010 336 朱元璋民族成份考辨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会议】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手册2005-06-300 187 朱元璋民族成分考辨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会议】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08-010 138 教育部凤阳五七干校生活片段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明史学会【期刊】江淮文史2011-09-019 晋商做大做久的奥秘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明史学会【期刊】同舟共进2010-12-010 2610 明初空印案发生年代考 陈梧桐 【期刊】历史研究1982-06-150 1011 明神宗的贪财好货与化国为家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明史学会【期刊】同舟共进2011-08-01 612 刘基死因考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期刊】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8-20 513 无尽的追思深切的怀念——忆张海鹏教授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期刊】博览群书2011-08-01 414 李自成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 中国明史学会; 北京市历史学会【期刊】同舟共进2010-03-010 2815 朱元璋出生地考辨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期刊】社会科学辑刊2010-01-150 6516 严谨扎实的实证功夫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10-03-010 1917 怀念韦庆远教授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10-05-010 1318 李自成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 陈梧桐 【期刊】传承2010-05-100 3319 李自成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 陈梧桐 【期刊】领导文萃2010-11-230 1320 “学向勤中得”的启示 陈梧桐 【期刊】政策瞭望2009-01-200 621 明代后期: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9-0422 漫议明史通俗读物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9-05-010 4323 郑成功复台与汉文化在台湾的传播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期刊】江西社会科学2009-08-250 8224 李自成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与教训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期刊】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200 3925 黄河母亲的欢乐与忧伤 陈梧桐 【期刊】绿色中国2006-02-010 726 黄河母亲的欢乐与忧伤 陈梧桐 【期刊】绿色中国2006-04-010 1227 明代南直隶方志研究的拓荒之作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6-05-300 4228 气势磅礴的农业文明史图卷——评《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农业考古2006-02-280 7129 论明前期的清官循吏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北京【期刊】史学集刊2006-0930 从《由僧钵到皇权》到《朱元璋传》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北京【期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131 “飞入寻常百姓家”读《看了明朝就明白》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7-01-150 2132 读《明代班军制度研究》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7-03-150 8733 从赐徐达食蒸鹅的传闻说起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7-08-150 6434 顾诚的治学之道与史学成就——《顾诚全集》序言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北京【期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9-151 9235 少数民族风俗画卷——读《中国少数民族风俗志》 陈梧桐 【期刊】中国民族2008-01-060 4536 一部正德历史的活剧读《正德风云:荡子皇帝朱厚照别传》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8-07-010 4437 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中国茶文化读《长江流域茶文化》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5-06-070 8838 朱元璋民族成份考辨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史林2005-0639 《洪武大帝朱元璋传》写作札记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5-12-070 5940 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中国茶文化——读《长江流域茶文化》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期刊】农业考古2005-11-300 6541 施琅统一台湾与闽台区域文化的形成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北京【期刊】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42 自从出了朱皇帝——读《朱元璋与凤阳》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4-08-150 4243 面貌一新的汉光武帝传记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3-02-150 1744 顾诚印象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3-09-150 1845 黄启臣著《澳门通史》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历史研究1999-12-150 8546 西汉军事思想的重大成就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学术月刊1999-08-150 5047 澳门的昨天和今天──评黄启臣新作《澳门通史》 陈梧桐 【期刊】中国图书评论1999-12-300 1648 略说清官 陈梧桐 【期刊】文史天地2002-01-152 3649 再论朱元璋的功绩与历史地位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北京【期刊】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750 西汉王朝开拓边疆斗争的历史意义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09-154 14251 读《王朝鼎革与英雄悲歌》陈梧桐 【期刊】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01-250 452 论郑成功驱荷复台的英雄业绩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07-151 5653 《黄河传》自序 陈梧桐 【期刊】博览群书2001-03-070 354 黄河文化──一个自强不息的伟大生命 于希贤; 陈梧桐 【期刊】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1-205 31955 读《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陈梧桐 【期刊】历史研究1994-12-150 15356 一部有创见的心学研究著作──评《心学与中国社会》 陈梧桐 【期刊】贵州文史丛刊1994-05-050 5157 论朱元璋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江西社会科学1995-06-252 8658 明朝民族事务管理机构述略 陈梧桐 【期刊】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8-284 6959 明清松锦之战与洪承畴的功过评价 陈梧桐 【期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07-150 14060 论施琅统一台湾的历史功绩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09-150 6161 一部将南明史研究推向新水平的佳作——评顾诚著《南明史》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历史研究1998-02-153 26062 发挥学科优势办出基地特色——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文科基地建设的特色与措施 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期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09-150 3063 孔子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卫道士 陈光中; 陈梧桐广西大学中文系; 广西大学中文系教师【期刊】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3-0665 历史的亡灵与“四人帮”的野心——王张江姚反党集团为什么要重新抬出帝王将相? 陈梧桐; 姚喁冰 【期刊】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7-03-020 666 一个篡党夺权、卖国投敌的严重步骤——揭开“四人帮”鼓吹“法家爱国,儒家卖国”的阴谋 陈梧桐 【期刊】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7-05-010 667 “四人帮”鼓吹“法家爱国,儒家卖国”论的罪恶目的何在? 陈梧桐 【期刊】天津师院学报1977-08-290 468 论朱元璋对蒙古的“威德兼施”政策 陈梧桐 【期刊】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05-0111 6969 论李光地对清初统一事业的贡献 陈梧桐 【期刊】清史研究1993-04-020 4570 论朱元璋的“居安虑危”思想 陈梧桐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教授【期刊】江西社会科学1993-10-280 3671 默默地钻在地下改良土壤——忆姚涌彬 陈梧桐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期刊】农业考古1993-04-020 672 回味无穷的观音韵 陈梧桐中央民族学院【期刊】农业考古1993-07-020 1373 正确阐述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陈梧桐 【期刊】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12-313 5774 关于新编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一、二册的几个基本观点问题 陈梧桐 【期刊】历史教学1979-01-310 1275 论朱元璋强化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 陈梧桐 【期刊】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0-04-304 13976 论朱元璋的封建文化专制 陈梧桐 【期刊】学术月刊1980-04-301 5377 关于处理中国民族关系史若干原则的商榷 陈梧桐 【期刊】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05-019 4178 关于平均主义与封建主义在农民战争中的作用问题——与董楚平同志商榷 陈梧桐 【期刊】浙江学刊1981-05-012 2479 《明末清初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斗争》一课的教材分析 陈梧桐 【期刊】历史教学1981-06-300 1480 《三国鼎立》教材分析 陈梧桐 【期刊】历史教学1981-10-280 981 论中国的历史疆域与古代民族战争 陈梧桐 【期刊】求是学刊1982-08-291 10282 论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与民族英雄 陈梧桐 【期刊】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2-06-305 4983 朱元璋对人才的使用与摧残 陈梧桐 【期刊】社会科学辑刊1982-05-011 4384 论朱元璋的民族政策 陈梧桐 【期刊】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03-022 7085 朱元璋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陈梧桐中央民族学院【期刊】农业考古1982-04-021 2686 《明朝初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与《封建专制主义的加强》教材分析 陈梧桐 【期刊】历史教学1982-07-300 2687 再论农民战争中的平均主义——与董楚平同志再商榷 陈梧桐 【期刊】浙江学刊1983-08-290 1888 朱元璋取得反元斗争胜利的基本原因 陈梧桐 【期刊】社会科学辑刊1983-08-290 3889 朱元璋创办过农桑学校吗? 陈梧桐中央民族学院【期刊】农业考古1983-07-020 1790 朱元璋战胜陈友谅、张士诚的经过和原因 陈梧桐 【期刊】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0-270 7991 论中国各族人民友好合作关系形成的原因及其意义──兼论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 陈梧桐 【期刊】求是学刊1984-03-012 2692 论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 陈梧桐 【期刊】中州学刊1984-04-300 2593 如何对待涉及民族关系的爱国主义 陈梧桐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期刊】江汉论坛1985-01-210 2194 论朱元璋的治国思想 陈梧桐 【期刊】社会科学辑刊1985-03-022 4695 应该重视史学理论的研究 陈梧桐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期刊】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7-03-020 1796 明洪武年间的睦邻外交与海禁 陈梧桐 【期刊】史学集刊1988-07-017 10297 朱元璋功过评估 陈梧桐 【期刊】社会科学辑刊1990-03-020 8198 朱元璋处死贩卖私茶的驸马 陈梧桐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期刊】农业考古1991-12-300 1899 不能忽视的“另一半”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梧桐 【报纸】中国民族报2010-12-240 0100 简评《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 陈梧桐 【报纸】光明日报2010-04-040 5101 纵横探察论民族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陈梧桐 【报纸】光明日报2001-11-220 6102 明中期史研究又有新创获 陈梧桐 【报纸】光明日报2003-05-130 4103 追寻明清江南望族的踪迹 陈梧桐 【报纸】中华读书报2002-08-210 3104 谁证明了朱元璋是回族? 陈梧桐 【报纸】中华读书报2005-06-150 9105 什么人能称为中华民族的英雄 陈梧桐 【报纸】北京日报2006-06-050 10106 《万历十五年》质疑 陈梧桐 【报纸】北京日报2007-03-050 47107 朱升的出山与退隐 中央民族大学陈梧桐 【报纸】光明日报2007-09-070 3108 揭示明朝民族政策演变的轨迹 陈梧桐 【报纸】学习时报2006-09-110 16109 明代农村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进展 陈梧桐 【报纸】学习时报2007-04-090 5110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陈梧桐 【报纸】学习时报2007-06-180 4111 气势磅礴的农业文明史图卷 陈梧桐 【报纸】中华读书报2006-02-150 4112 明朝第一开国功臣徐达 中央民族大学陈梧桐 【报纸】光明日报2008-01-010 5113 “赞成大业,母仪天下”的马皇后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陈梧桐 【报纸】光明日报2008-01-270 5114 民俗风情放异彩南江文化铸品牌 本版编辑?黄伟宗叶春生司徒尚纪张镇洪陈梧桐范兰德吴伟鸿 【报纸】南方日报2008-02-260 12115 概况一部优秀的历史人物传记——《朱元璋传》 陈梧桐 【年鉴】中国出版年鉴1980-01-010 4116 传记中国历代名君中国历代名巨中国历代名将 肖黎; 李桂海; 陈梧桐; 苏双碧 【年鉴】中国出版年鉴1988-01-010 0117 图书气势磅礴的农业文明史图卷——《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 陈梧桐 【年鉴】中国出版年鉴2007-01-010 3

.1.柳永集 [图书] 柳永集 凤凰出版社 2007年2.藻雪焚香品幽兰——读《中国昆曲艺术》 [期刊论文] 藻雪焚香品幽兰——读《中国昆曲艺术》 出版广角 2006年3.元曲三百首注评 [图书] 元曲三百首注评 凤凰出版社 2005年4.论“吕派壶艺” [期刊论文] 论“吕派壶艺” 艺术百家 2005年5.书林驿语 [图书] 书林驿语 超星电子图书 2004年6.有所教与有所不教 [期刊论文] 有所教与有所不教 新语文学习(小学低年级版) 2004年7.读曲三札 [期刊论文] 读曲三札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4年8.读图潮流与反文学时尚的困扰—... [期刊论文] 读图潮流与反文学时尚的困扰——影视与文学杂弹 艺术百家 2004年9.寄深情于家常语之中——魏初曲读札 [期刊论文] 寄深情于家常语之中——魏初曲读札 古典文学知识 2004年10.元曲与人生 [图书] 元曲与人生 超星电子图书 2004年11.师表: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师风... [图书] .师表: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师风采录及“我身边的好老师”学生征文选编 南京师范大学编 2003年12.“诚斋体”与“活法”诗论 [期刊论文] “诚斋体”与“活法”诗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13.怎样读明散曲 [期刊论文] 怎样读明散曲 古典文学知识 2002年14.元人套数中的“独幕剧” [期刊论文] 元人套数中的“独幕剧” 艺术百家 2001年15.言文一致 语含悲辛——读卢挚《蟾宫曲》 [期刊论文] 言文一致 语含悲辛——读卢挚《蟾宫曲》 古典文学知识 2000年16.散曲语言对正宗文学语言的偏离 [期刊论文] 散曲语言对正宗文学语言的偏离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17.元明散曲史论 [图书] .元明散曲史论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18.中国古代文学基础 [图书] 中国古代文学基础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19.散曲文学的文体意义 [期刊论文] 散曲文学的文体意义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8年20.深情领略是在解人——读徐培晨先... [期刊论文] 深情领略是在解人——读徐培晨先生其人其画 艺术百家 1997年21.元人悲剧辨识 [期刊论文] 元人悲剧辨识 艺术百家 1997年22.写心画魂须健笔 别开生面有新... [期刊论文] 写心画魂须健笔 别开生面有新意——评么书仪《元代文人心态》 博览群书 1996年23.元曲艺术风格研究 [图书] 元曲艺术风格研究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6年24.古代咏雪诗平议 [期刊论文] 古代咏雪诗平议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6年25.元杂剧《老生儿》新探——兼谈元杂... [期刊论文] 元杂剧《老生儿》新探——兼谈元杂剧中的宗族意识与人伦思想 戏剧艺术 1996年26.刘因《明妃曲》发微 [期刊论文] 刘因《明妃曲》发微 古典文学知识 1996年27.元明杂剧的独特魅力 [期刊论文] 元明杂剧的独特魅力 古典文学知识 1995年28.怎样看待明清艳情小说 [期刊论文] 怎样看待明清艳情小说 古典文学知识 1995年29.雪 [图书] 雪 超星电子图书 1995年30.红梅记 [图书] 红梅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31.《痴婆子传》发覆 [期刊论文] 《痴婆子传》发覆 明清小说研究 1995年32.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 :读王锺陵... [报纸文章] 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 :读王锺陵教授新著《文学史新方法论》 新闻出版报 1994年33.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卷 一分... [图书] 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卷 一分钟名著 ——一卷在手可知古今中外百家之精华 超星电子图书 1994年34.从张养浩的散曲创作看其人格美 [期刊论文] 从张养浩的散曲创作看其人格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35.若无新变,不能代兴”——读王钟陵... [期刊论文] 若无新变,不能代兴”——读王钟陵新著《文学史新方法论》 文教资料 1994年36.一曲相思未了情——读卢照邻《怀仙引》 [期刊论文] 一曲相思未了情——读卢照邻《怀仙引》 古典文学知识 1994年37.《续英烈传》简论 [期刊论文] 《续英烈传》简论 明清小说研究 1992年38.宋元平话的文化意义 [期刊论文] 宋元平话的文化意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39.“白发填词吴祭酒”——吴梅村戏曲创作论略 [期刊论文] “白发填词吴祭酒”——吴梅村戏曲创作论略 艺术百家 1992年40.讲史小说史话 [图书] 讲史小说史话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2年41.论清人笔记小说中的烟粉类作品 [期刊论文] 论清人笔记小说中的烟粉类作品 明清小说研究 1991年42.恣情纵笔任横行——《西游补》读札 [期刊论文] 恣情纵笔任横行——《西游补》读札 明清小说研究 1991年43.明代曲论中“本色”与“当行”相结合的理论 [期刊论文] 明代曲论中“本色”与“当行”相结合的理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44.明代戏曲语言理论中的本色论 [期刊论文] 明代戏曲语言理论中的本色论 艺术百家 1990年45.关于元杂剧分期问题的再探索 [期刊论文] 关于元杂剧分期问题的再探索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46.论元杂剧的浑朴自然之美 [期刊论文] 论元杂剧的浑朴自然之美 艺术百家 1986年47.焦循及其曲论 [期刊论文] 焦循及其曲论 艺术百家 1986年48.读曲小识 [期刊论文] 读曲小识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49.元人喜剧的艺术风格 [期刊论文] 元人喜剧的艺术风格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50.恣意纵笔尽传神——关汉卿套曲《不... [期刊论文] 恣意纵笔尽传神——关汉卿套曲《不伏老》读赏 名作欣赏 1984年51.《李白诗意》题诗有误 [期刊论文] 《李白诗意》题诗有误 社会科学战线 1981年

去报社看看不就知道了

博览群书杂志最新

是。《博览群书》(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光明日报社主办。是省级期刊,一月出一本,一本一期。《博览群书》期刊杂志共13期,是由胡耀邦同志题写刊名、光明日报社主管主办的综合性读书类思想文化月刊。

关于读书,有两个方面值得重视.第一,过去我们读书,并不分功利与非功利.俗话说“开卷有益”,“益”是泛泛而言,并无特别实际的意义.现在如果还讲这话,“益”就成了很具体,很直接的了.功利性读书现在并非没有,譬如要考研,得看什么书;要考律师,得看什么书;要炒股票,得看什么书,等等.但是我们说的“读书”,“抽点时间读读书”的“读书”,并非指的这个;是指非功利性读书.这才是现在所缺乏的.或许要问,干吗要非功利性地读书呢.《庄子》讲过一番道理:“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矣.’”读书乃是为的求知.人能容足这块地方,好比是有直接用处的知识,为此读书就是功利性的;除此之外都是没有直接用处的知识,为此读书就是非功利性的.但是后者乃是前者的基础.问题就出在这儿.我们只考虑脚底下这块地方,其他地方都不要了;如果这样,今后可就走不了路了.我觉得这回的活动应该多强调一下这个关系.我们做杂志的,做报纸的,也应该把这个事情讲清楚.\x0d第二,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了呢?因为存在很多其他接受信息的方式,譬如上网、看电视、收短信等,相对而言,通过文字尤其是通过读书来接受信息,大家可能觉得比较慢,也比较费劲.实际上喜欢读书的人都知道,上网、看电视、收短信等并不能够替代读书.就中原因到底是什么,需要有人现身说法地讲明白.在我看来,《博览群书》这个活动主要还是针对那些不读书的人举办的,所以才希望他们“抽点时间读读书”;如果是已经在读书的人,爱读书的人,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他本身就有这个时间.那么就应该把以上两点给讲清楚,即:读书有上网等所没有的好处,读书不能仅仅是功利性的.这样才能对那些还没抽出时间读书的人有所帮助.\x0d《博览群书》这次推荐的书目我觉得很好,都是那一学科里很有价值的书.如果允许我提一点建议,就是还缺一本关于读书的书.因为如果读者根本不想读书,那么你推荐什么书他也没法接受;如果读书不得法,那么他即便读了也没有收获.所以中间还需要有这么一道台阶.现在关于读书的书出了很多,要想找一本特别合适的却也不易.有一本书可能比较理想,虽然稍嫌偏文学类了一点.这就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吴尔夫写的两册《普通读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吴尔夫说:普通读者“读书是为了消遣,而不是为了传授知识或纠正他人的看法”,正相当于前面所说的非功利性读书.\x0d其实《博览群书》本身就类似一本这样的书.这杂志有个好处,就是帮助人家怎么读书.《博览群书》评论过很多值得一读的书.假如所评论的书你没读过,可能觉得相关书评多少深了点儿;假如你读过,再来看书评文章,确实能够得到收益.最近一年来,经常有朋友告诉我《博览群书》挺好;我觉得奇怪,因为早知道这杂志好了.举一个例,郑也夫老师的文章就是我爱读的.每次收到杂志,若有他的文章,我总是先看,因为他总有自己的见地.\x0d在一个不读书的年代,或者说需要提倡“抽点时间读读书”的年代,还有这么一本办得很好的杂志,而且已经坚持了二十年;还有这样一群读书人,实实在在地介绍一己读书的心得,这本身就是一种功德.作为《博览群书》的读者,我觉得今天举办这个活动,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x0d刘兵:首先对《博览群书》创刊二十周年表示祝贺,另外也很高兴有机会参加“和平杯”读书推荐活动.其实现在跟读书有关的话题说的很多,特别是《博览群书》这个杂志,这么多年一直在做推进促进读书活动的工作.但是就像刚才止庵先生谈的,我们这个社会环境在很多时候已经不是很有利于读书了.止庵先生把读书分成功利的和非功利的,我觉得,有些功利的读书,比方说为了计算机考级、学外语,那实际上不叫读书;我们说的读书,应该是指具有一种文化含义的活动.确实,一个社会做不到要所有的人都必须读书,有若干人不读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个不读书的比例不能太高.而且,如果一些无论如何应该读书的人群也不读书了,这个社会可能就有问题了.比如说如果大学生这个群体都开始不读书了,我是说除了考研、计算机、外语这类的书,别的书都不读了,或者甚至于只读专业课本,别的以外的都不读了,这就一定出了问题.\x0d我自己是做科学史专业研究的,这门学科有一个奠基人叫萨顿,是一个非常博学的人.萨顿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写的一篇文章里,有一段回忆他的前辈,一个差不多是一世纪前的人,其中提到有一次这位前辈的老师抱怨他的另一名学生不用功读书,指标是什么呢,是这个学生在一个学期里居然只读了57本拉丁文的著作.后来这个学生就道歉了.萨顿是很感慨,说我们现在可曾接受过学生这样的一种道歉?我现在想,今天的学生不要说读57本外文的书,能够读57本中文书的学生,现在可能都没有.至少我在大学里教书带学生,很难设想现在的学生有这样的阅读力度.\x0d今天我们总是说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学术有多少多少的问题,我觉得虽然这里有很多原因,但跟人们的读书量,跟读不读书,是关系甚大的.现在的大学生娱乐项目很多,比如说上网、看电影、听流行歌曲,这些不是文化性读书.从发展上来说,如果今天的大学生就不怎么读书了,未来是非常令人忧虑的;将来他们对于后代的教育,更令人忧虑.我碰到过一些学生,包括我曾经考试过的学生,读书太少,让人叹息.比如说环境哲学、生态哲学是科技哲学的分支,是很有研究意义的方向,一个学环境的大学生想要到我们研究所免试读研究生.我们跟他聊天面试的时候,就发现他除了专业学习的那些环境科学课本以外,没有读过一本有关环境的文化书,包括像《寂静的春天》这样最基本的读物.其实,即使不是搞环境科学研究的,就是作为一个有文化的普通人,这本书的内容也应该属于常识性的知识.一个搞环境科学的人,从来没有读过任何一本环境文化伦理哲学的书,那么将来他去做环保工作,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状态?这种情况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比如社会上很多争得热火朝天的问题,其实有些就是不应该争论的问题.对于参与争论的一些大人物,我总怀疑他们读不读书,因为我觉得,要真是读书的话,有些话他不可能那么说.\x0d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果读书的话,读什么书?现在,一方面读书的人少,另一方面,我们现在每年20万种出版物,各种书都有,毕竟选择还是很多的.因此,读什么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应该各种书都读,对各种观点都有所了解.不过在有限的时间里,特别是面对学习阶段的青年人来说,有一种好的开端建议,先读哪些书,可能对这个人以后的发展概念的形成更为重要.在这个意义上,认真地做荐书活动,包括推荐确有心得和相当学术水准的书评文章,就像《博览群书》常年以来做的一些事,就显示出它的意义来了.\x0d郑也夫:《博览群书》大概是我发稿最多的媒体,缘分很深了,所以我就不说客套话了.\x0d刚才刘兵讲,能够博览群书很好,但有的人不博览群书,人家一样在社会上建功立业,一样给社会做贡献.这是因为信息摄取的途径不同,有些人不用博览群书,头脑精神仍然发育得很好,而有些人则是以“博览群书”的方式生活的.但是,一个社会中如果绝大多数人都不博览群书了,这就很糟糕,很可忧虑.我觉得应该策划一个比如说“博览群书之乐趣”这样题目的征文.让沿着博览群书这样的生活轨迹走过来的人,谈谈自己对广泛阅读――博览群书的感受,谈谈对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的肯定和期望.这样的征文可以将刊物含蓄地挂出来,也可以再争取其他媒体的配合.

书摘杂志好《书摘》杂志是由光明日报社报业集团主办的综合性大型书摘类刊物。《书摘》在强调文章旨趣的同时,更关注和强调反映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变化与发展,反映了中国二十年来改革开放的风云与成果,反映世界上的有识之士及中国知识分子二十年来的所思所想和所为,饱忧患之思,辨是非之明,伸正义之气。

博览群书杂志停刊

停刊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经济的原因,例如遭遇经费困难;又如原材料(如纸张)价格上涨,市场竞争等引起发行量的减少,经营出现赤字等。比如国际金融危机后。2.社会环境的原因,例如由于刊物所处市场的不景气、阅读群体的变更和流失(如近些年一大批计算机与游戏类杂志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纷纷停刊);又如突发性的事件如战事。3.内容与立场的原因,例如由于政治立场不同被迫停刊;又如刊登有违法律和道德的内容而停刊(如英国《世界新闻报》)。4.出版方和管理方面的原因,例如出版组织发生破产或重组而停刊;又如违反期刊管理的相关规定,如期刊擅自出版增刊、出版的增刊与正刊的宗旨、开本和发行范围不一致。

博览群书教育版?

《博览群书》(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光明日报社主办。是省级期刊,一月出一本,15块一本,电子版一期

  • 索引序列
  • 以博览群书为主题的议论文
  • 博览群书议论文800字
  • 博览群书期刊
  • 博览群书杂志最新
  • 博览群书杂志停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