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没有凸显人的实践活动所构成的历史的文明内涵。正因如此我们不赞同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称谓和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认同以实践唯物主义来称谓和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谓和定位为历史唯物主义。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今新历史下的发展 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在国际风云变幻之中岿然不动带着2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又开始了新世纪的长征。这一景象与发生在20世纪末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比。它们已经从正反两个方面表明是否坚持和全面准确地运用唯物史观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因此完全可以说中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在一定意义上与我们能否正确坚持和科学运用唯物史观密切相关。 面对新的世纪首先需要科学总结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尤其需要对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确立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个总的经验性的结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取得正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正确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结果。而诸如搞个人迷信、忽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错误、片面否定市场经济而把计划经济奉为唯一经济体制的错误还有脱离生产力水平片面追求绝对平均从而导致平均主义和贫穷普遍化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系列错误和过失的产生则是偏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
1、基本概念 价值是主体认定的客体对主体的积极作用。价值范畴是一个关系范畴,不是实体范畴。 人的价值是客体之人对主体之人的积极作用,包括三种价值: ①社会价值是社会客体(群体)对个人主体(个体)的积极作用; ②个人价值是个人客体(个体)对社会主体(群体)的积极作用; ③自我价值是自我客体对本人主体的积极作用。 其中,个人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有机统一构成人生价值,用公式简略表示为: 人生价值=个人价值+自我价值 2、辩证关系 对个人来说,明确自我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关系最重要。 一方面,自我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基点。自我价值的内容包括自立、自爱、自信、自强、自尊,其中自立最基本、最重要。中国古人云:不扫屋何以扫天下?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委员会发表德洛尔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教育的四大目标、人生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其中学会生存虽然排列靠后,但却是最基本的。 另一方面,个人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升华。个人价值是人生价值的主要方面,人生价值在于奉献。实现自我价值是人生的基本目的,实现个人价值是人生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都应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 3、如何创造 ①要创造有价值的人生,首先要自强不息,提升自我价值。 一个人不能解决自己的温饱,就会成为社会救济的对象;个人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也就微乎其微。 ②要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进而要奉献社会,提升个人价值。 一个人不能增进他人的利益,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看客;自我价值即自己对本人的积极作用也会默默无闻。 总之,既要奉献社会,让社会的发展更繁荣;又要完善自我,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参见:高金华,《人的三种价值及其辩证关系》,《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17年第4期。(责任编辑:兰久富)
马克思是如何建立“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概念的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如何建立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历史唯物主义的提出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可见,不理解实践活动是其主要缺点。而把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能动实践辩证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哲学的地方。受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的深刻影响,作为哲学家,其思想体系当然要把这么重大的科学发现概括进来。在自然界,不同时期,发展出不同物种与生态。而社会形式也是不断地发展,这些都是促成概念形成的重要依据。以此为基础,自然扩展得到了历史唯物主义。不足的地方,马克思没有发展处历史圆满的精神。但是对于那个时代,这个概念已经是自然界以及社会形式演变的最高的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及意义我国理论界有一个公认的观点,即认为马克思在1859年1 月为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所写的序言中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其实,这一观点是不准确的。笔者以为,早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有对唯物史观所作的经典表述。这一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规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 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为了分析研究之便,这里先把《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临的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一些情况: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着的革命震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末,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1〕 从上面抄引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理解,尽管在这段文字中有的用词借用了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术语,但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则阐明得非常清楚。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形态》中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说,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这一内容,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阐述得非常清楚的。马、恩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上述表述中,马、恩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恩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马、恩向我们指出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这里,马、恩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在上述表述中,马、恩明确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同时,马、恩还指出,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马、恩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唯物史观,在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必然要论及社会革命。在这里,马、恩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因为革命群众“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很显然,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阐释得非常明确和清楚的。 应该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为了清算马、恩以前的哲学信仰,达到自己弄清问题的目的而概括出来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曾说,《形态》中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解释,“表明当时我们在经济史方面的知识还多么不够”。〔2〕正是为了克服这一不足,马克思以后一直潜心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并为此而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15年的研究,终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表述。(这一表述也就是理论界称为的“经典性表述”)比较《形态》和《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两次表述,其差异还是存在的:前者的出发点是批判旧哲学,清算以往的哲学信仰,后者则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成果总结;前者侧重于对历史的现实基础的阐述,后者则侧重于对物质生产关系的解剖。但二者的共同性更是明显:都揭示出唯物史观的实质性内容,强调了人类全部历史的现实基础及发展的基本规律,得出了要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来认识历史及历史发展的结论;都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革命发生的根源及物质因素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内容。从二者之间的联系而言,我们以为,《形态》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规定其基本内容,搭框架,而《序言》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作深刻剖析,为其提供充实的论据。因而,二者都可谓“经典”。二者的结合,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最完整、最准确,也是最完善的表述。 还需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尽管没能把唯物史观的所有内容都概述出来,对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范畴也未作详尽的解释,但它仍不失为“经典”。列宁曾指出:“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更确切地说,彻底发挥唯物主义,即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现象,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3 〕从前面本文对《形态》中的唯物史观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个方面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们不难看出,以往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即: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没能从物质生活方面去考察历史发展和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在这里已完全被消除。马、恩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彻底发挥了唯物主义,揭示出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这一切,足以标示唯物史观的形成。摘要: 《列宁选集》,1960年、1975年,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02年,人民出版社。
要做一篇十分重要的论文了,其重要程度等同于毕业论文。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认为历史学就是研究政治史和经济史,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我的思路可以说是开阔了一些。历史,从广义上说,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因此无论是什么问题,其实都可以纳入历史学的研究范畴。只是“术业有专攻”,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分类越来越精细,因此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和历史,主要由理工科类去研究,而“历史”作为一个学科,主要或是说完全转向了人文、社会领域的研究。 除了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其他的诸如服装、各种文化现象、思想发展潮流等等都可以成为历史学科的研究范围。我个人现在更对文化史感兴趣。这部分历史和问题,与社会学、心态学、哲学、思想潮流都有极其紧密的联系。而且研究的问题也都更有趣,更轻松。但要做成学术论文的样子还是很难。 这次要做的论文,我想写写“八大胡同与娼妓文化”的相关事情,想把自己从政治史和经济史中解放出来。这个题目挺变态,但老师没说存在什么道德上的问题。这只是正常的学术讨论和写作,只是了解我们不知道的历史。老师还说让我实地考查。但我现在对历史非常的排斥,论文也许写起来会很痛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心情翻阅资料和书籍…… 对历史研究认识的狭隘,也是现行中学教育的一个的弊病。迫于各种考试,我们的历史课几乎是只将政治、经济和军事,这就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误区。而孰知,历史也许就隐藏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中……
而没有凸显人的实践活动所构成的历史的文明内涵。正因如此我们不赞同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称谓和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认同以实践唯物主义来称谓和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谓和定位为历史唯物主义。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今新历史下的发展 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在国际风云变幻之中岿然不动带着2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又开始了新世纪的长征。这一景象与发生在20世纪末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比。它们已经从正反两个方面表明是否坚持和全面准确地运用唯物史观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因此完全可以说中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在一定意义上与我们能否正确坚持和科学运用唯物史观密切相关。 面对新的世纪首先需要科学总结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尤其需要对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确立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个总的经验性的结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取得正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正确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结果。而诸如搞个人迷信、忽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错误、片面否定市场经济而把计划经济奉为唯一经济体制的错误还有脱离生产力水平片面追求绝对平均从而导致平均主义和贫穷普遍化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系列错误和过失的产生则是偏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
你也是交作业的 同题同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物质决定精神,还是精神决定物质。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我们的感觉、表象和概念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如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研究解决其它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一方面认为,物质决定精神。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垢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的大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现点,从而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线。另一方面还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精神对物质的反映是能动的,意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反过来对物质发展进程起巨大的作用。即人能在社会实践中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精神对物质发展进程能起促进和阻碍作用。正确的思想对客观世界物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思想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但不管精神的能动作用有多大,它总是在客观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受客观规律制约。归根结底是由客观存在所决定的。承认精神鲍能动作用就和机械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3、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唯意志论,就必须坚持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我国三十一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曲折的道路,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有几个时期工作指导上的失误,主要是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上处理不好。实践反复证明,不论进行政治斗争,进行经济建设或从事其它工作,要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搞唯意忘论,达到预期的目的,首先,必须调查研究,正确地估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对客观事物了角得越全面、准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计划、方案就越符合客观实际,人们的行动就越能达到预期目的。其次,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尊重客现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的统一起来。凡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能够掌握主动权,取得预期的效果。凡是违背客观规律,搞唯意志论,按主观意志办事,就受到客观规律惩罚。如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提出的“只怕想不到,不怕办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并提出“七、八年又再来一次”等等,都是错误的估计了客观情况,违背了客观规律,因而遭到挫折。再次,要勇于实践,勇子革新,接受实践的检验,并正确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用唯物辩证法谈谈自己的学习学习中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科学的实践是它的基础。 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基本规律,其余两个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延伸和发展。下面就我们以本小组的名义谈谈学习中的辩证法。 在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一些困难,经常面临着失败和成功的考验.有些人碰到困难就恢心了,没有勇气了.又有一些人取得了一点成绩就以为了不起,从此就骄傲自满起来.这些人之所以会产生这两种错误倾向,这是没有学好唯物辩证法的缘故.可见学好辩证法,对于我们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是有着重大作用的。现在仅就个人在学习中的点滴体会,谈谈个人的看法。 每个人都会有许多学习方法,这些方法构成了自己的一个学法体系,因此,只要优化了自己的学法体系,必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使学习真正快速有效。我们吸收各种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并总结了优秀的学习经验 ,就可以在各种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 我们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再走进大学,在小学时,老师对我们而言,是传道的人,而在初中,我们渐渐不满足于老师,不局限在课堂,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当然我们也变得叛逆,高中时初中的不断延伸,在高中,对我们而言,没有太多自主的机会,可是我们向往自主,终于,高中升入了大学,我们否定了高中的题海战术,否定了高中的早出晚归的辛苦作息,我们开始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我们的作息时间,我们终于可以选择自己想上的课,选自己想选的老师,但同样地,我们保留了前些阶段的东西,就像无论在哪个阶段,我们都为了学习,目标一致。我们的学习系统也在这期间慢慢完善。 中国有句老话:“十样会不如三样好,三样好不如一样绝。”贪多务得、样样不精,如同“花拳绣腿”,不经用、不管用,这样的学习,多也是少;学习的领域和范围相对较少,但学一桩懂一桩,学一样精一样,能派得上用场,这样的学习,少就是多。特别是在当今时代,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即便是只与工作相关的各类资讯、政策、法律等,就可以用“海量”二字来形容。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对繁若星辰的各种书籍、各种知识,不可能全部学完,也不可能全面掌握,必须处理好取与舍的关系。 要懂得书本知识的取舍。有的人读的是精品,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有的人读的是废品,使自己变得更加糟糕。我们应当择优汰劣,多读好书,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好的学习效益。 要懂得网络知识的取舍。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宽度和广度前所未有的学习平台。但网上的东西多而复杂,必须具有正确辨析的“火眼金睛”,不为表象所惑,不为杂音所迷。 要懂得社会知识的取舍。我们要重视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书”。社会是个大熔炉,也是个大染缸,五味俱全,七色并存。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我们要清醒认识自我,保持定力,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能只是个“存储器”,还要当好“处理器”,要过滤,要沉淀,正确取舍在社会历练中得到的各种知识。 (['wkcommon:widget/ui/lib/sio/'], function(sio) { var url = ''; ( url, function () { BAIDU_CLB_fillSlotAsync('u2845605','cpro_u2845605'); } ); }); 学习,一分耕耘,才会有一分收获。急躁冒进、好高骛远、好大喜功,在学习上根本行不通。细嚼慢咽、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才是学习的常态和正道。要端正态度,不功利。现在有少数干部的学习,还停留在一个“非我”的层次,没有把自己真正放进去,而是把学习当敲门砖、垫脚石,当一块个人升迁的跳板,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务必端正学习态度,彻底抛弃功利思想,立足于提高为党和人民服务的能力,着眼于提升个人品位、素质与修养,真正实现学习由“非我”到“有我”,最后进入“忘我”境界的飞跃。要脚踏实地,不浮躁。走路要脚踏实地,如果一只脚没踩实,另一只脚就抬了起来,一次可以,两次可以,多了就难免会摔跟头。学习也同样如此,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实实在在地学,虽然速度慢一些,但却记得牢靠,过得长久。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心无旁骛,聚精会神,真正感受遨游知识海洋的快乐。要善于积累,会消化。学习,是把别人的直接经验变为自己的间接经验的过程,是一个把别人的智慧装进自己脑袋的过程,既有可能学“生”,也有可能学“死”。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积累,细细消化,努力把“别人的”转化成“自己的”,将外在“知识”转化成内在“智慧”。 总有人说自己工作忙,没时间学习。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是会有的。如果每天挤出1个小时用来学习,一年就是365个小时,日积月累,就会集腋成裘,用这些点滴的时间就能创造奇迹。 要求真知,必须要钻到知识中去,并且要钻入到知识的精髓和灵魂中去。特别是对于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必须要钻进去学,反复读、仔细品。 深厚学识的养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坚持、终身学习。我们求学,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常学常新的态度、百学不厌的劲头。 学习唯物辩证法是要求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的含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用唯物辩证法来解释工作、生活及学习的问题。我们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把所得的经验应用到学习和实践生活工作当中去,我相信一定能成就一个成功的人生。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把哲学划分为两大不同的基本派别。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意识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阵营。辩证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建立了科学的实践的观点,彻底唯物主义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科学地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存在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映特性,是物质在地球这一特定条件下经历了从无机物到生物、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从猿到人的漫长岁月的发展而产生的最高产物。劳动实践在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实践使猿脑变成了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人脑。人在劳动实践中改变自然界也改变人自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经过亿万次重复而形成的对客观规律的自觉反映。意识和思维的内容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和思维存在的形式是语言,而语言的外壳则是由物质空气的震动产生的声音。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意识都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物质却是存在于意识之外,可以为意识所反映,而又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但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列宁选集》第2卷,第147~148页)。物质和意识是对立的统一,它们统一于物质。统一的物质世界中原本没有意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产生于实践,它们的统一又在实践中实现。 马克思主义承认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但又明确指出,社会意识归根结柢决定于社会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列宁选集》第1卷,第8页)。社会历史也是统一物质世界中的具有自身客观规律的运动形式,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的 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都处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的过程之中。统一物分裂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是普遍联系的最本质的内容,同时又是事物自我发展的根本原因。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质与量是事物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属性。一定的量规定一定的质,一定的质也规定一定的量。质变和量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在肯定自身存在的同时又包含着促使自身消亡的否定的方面,辩证的否定构成从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肯定与否定是对立面的统一。肯定与否定的统一和斗争构成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 范畴是认识客观世界普遍联系之网的网上纽结,它以概念的形式反映了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种种矛盾关系的各个侧面,是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各个环节。物质与意识、运动与静止、时间与空间、斗争与统一、质与量、肯定与否定,以及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等等,这些范畴都是对立的统一。范畴可以帮助人们从事物的各个不同的侧面分析事物的矛盾,从而达到对事物的较全面的认识。 矛盾分析法是辩证法的根本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 "细胞" 入手,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一步步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的全过程。列宁指出这种方法是辩证法的研究方法。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问题的分析等,都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范例。 认识是辩证过程 认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认识的对象是普遍联系的、充满矛盾的、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客观世界。认识的主体是物质世界自身发展的最高产物——人类。人类在自己的思维和意识中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不可知论把思维、意识同客观存在绝对对立起来,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不可能完全认识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理论。思维和意识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然界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人脑的产物归根结柢亦即自然界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包含着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原理,即世界可知性的原理。社会实践是对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驳斥。当人们能够根据某一客观过程所需要的条件使这一过程产生出来,并使它为人们的目的服务时,就证明了人们确实认识了这一过程。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劳动实践使猿脑变成了人脑,从而创造了认识的物质器官。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客观世界不能自然地满足人的生活和发展的需要,为了生存和发展,人必须改造客观世界,而为了成功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5页)。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并必须回到实践以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实践又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最后归宿。实践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接触和感知越来越多的现象,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只有通过改造客观事物的实践活动才能拨开笼罩在事物表面的现象的迷雾而暴露事物的本质。洞察事物本质的理论思维能力是在人类长时期的实践发展的历史中形成和提高的。人类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出各种仪器,扩大和增强了人感知现象的能力,人类还在实践中创造了电子计算机作为人们理论思维的得力助手。正是实践才使人类有了动物所没有的认识能力,离开了实践既无法感知事物的现象也无法理解事物的本质,因而也不可能有认识及其发展。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即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辩证过程,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知之不深到知之较深的过程,是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过程。真理是不可穷尽的。真理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73页)。 辩证法、逻辑与认识论的一致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又是认识的规律,也是思维辩证发展的规律。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外部世界的辩证发展的规律,而认识规律、思维规律的辩证法则是主观辩证法,是对前者的反映,即辩证的思维规律。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现上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规律是不自觉地、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无穷无尽的表面的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而认识发展的规律和逻辑理论思维的规律是人们对客观辩证规律的自觉反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领域的理论,它在认识的过程中自觉地反映客观辩证法。而认识既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又是通过一系列逻辑思维的抽象过程进行的,即通过概念的矛盾运动进行的。逻辑的主要内容就是概念的矛盾运动。因此,逻辑学同时又是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的统一。它们在内容上一致的基础是客观世界的辩证发展即客观辩证法;自觉地实现三者一致,把它们统一起来的基础是社会实践。人类在认识过程和逻辑思维中自觉地反映客观辩证法,就有可能在实践中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推动社会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发展中的指导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结束了从原则出发构造体系、建立凌驾于一切专门科学之上并包括一切专门科学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在总结各门科学优秀成果的坚实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它把唯物主义的路线贯彻到社会历史的领域,科学地解释了实践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发展中的基本作用,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和直观性。它坚持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原则,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不断修正错误发展真理。辩证唯物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哲学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指出"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特别强调哲学在人类从私有制、剥削制度统治下解放出来的斗争中的作用。辩证唯物主义不同于以往一切哲学,它是彻底革命的、批判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自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现已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我们要全面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看待疫情防控,审时度势,正确看待疫情的发展变化,以变应变,准确地识别疫情的变化,采取科学的应变方法与手段、主动谋求应变的制高点,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双胜利。实践是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转化的实现方式“生态”一词是外来语,源于希腊文,意谓居所的栖息之地。现代意义的生态不仅指人们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同时也渗透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在我国的古代就崇尚“天人合一”,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中期就全面深刻地分析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认为人类源于自然又依赖自然生存和发展,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是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转化的实现方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将人类以外的整个自然界划分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两个范畴。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关于人与自然共同体关系的思想至少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必须充分认识人类和自然之间相互交融和相互制约的共同体关系,尤其是人类对于自然的单向“生存依赖”,必须对自然怀抱充分的尊重、敬畏和感恩之心。地球承载着生命与人类文明,从宇宙视角来看,这颗星球璀璨、伟大。我们的生存之路路是客观存在的,应遵从自然法则,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要限抑物本倾向,复归人本精神和“道法自然”。然而现代社会发展往往背离此道,自近三百年前的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的活动范围迅速扩大,对自然的索取越来越多,无数的原始森林遭到肆意砍伐,水源地遭到破坏污染。近100年来,有110种哺乳动物、139 种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迈入后工业文明的互联网时代后,物本主义的工具理性更趋发达,掌握了核裂变、宇宙探索、人工智能、生化工程等尖端技术,仿佛人类似乎可以“改造自然”,背离人类源于自然依赖自然生存和发展是法则,其结果如同恩格斯所警告的 “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辩证看待当前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唯物辩证法 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也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我们用辩证的来看新冠肺炎疫情这个“黑天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短期内固然会造成不小的短期冲击,尤其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经济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再加之我国又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大。为此,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阵以待采取国家宏观调控等手段,应对经济下行的各种挑战。但从长期来看,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冲击是短期的,它能使我们把压力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动力,并有足够的底气和能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以赢得这场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大考。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运用这一观点深入分析当前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可以看到疫情的影响是有限的并带有阶段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尽管我国疫情防控还处于关键时期,但有一种经济现象值得关注,除了全国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外,线上消费、线上娱乐、线上教育、外卖日益火爆,推动新业态、新商业、新模式发展得更加壮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需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学会“弹钢琴”。要密切监测经济运行状况,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可能冲击和影响,关注民生,做好“六稳”工作,以应对各种复杂困难的局面。坚信有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战胜SARS疫情的成功经验,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社会全面发展。
你也是交作业的 同题同题
而没有凸显人的实践活动所构成的历史的文明内涵。正因如此我们不赞同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称谓和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认同以实践唯物主义来称谓和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谓和定位为历史唯物主义。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今新历史下的发展 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在国际风云变幻之中岿然不动带着2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又开始了新世纪的长征。这一景象与发生在20世纪末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比。它们已经从正反两个方面表明是否坚持和全面准确地运用唯物史观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因此完全可以说中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在一定意义上与我们能否正确坚持和科学运用唯物史观密切相关。 面对新的世纪首先需要科学总结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尤其需要对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确立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个总的经验性的结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取得正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正确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结果。而诸如搞个人迷信、忽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错误、片面否定市场经济而把计划经济奉为唯一经济体制的错误还有脱离生产力水平片面追求绝对平均从而导致平均主义和贫穷普遍化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系列错误和过失的产生则是偏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
是纪念那课不?这论文貌似不好找啊。。。。
马克思是如何建立“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概念的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如何建立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历史唯物主义的提出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可见,不理解实践活动是其主要缺点。而把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能动实践辩证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哲学的地方。受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的深刻影响,作为哲学家,其思想体系当然要把这么重大的科学发现概括进来。在自然界,不同时期,发展出不同物种与生态。而社会形式也是不断地发展,这些都是促成概念形成的重要依据。以此为基础,自然扩展得到了历史唯物主义。不足的地方,马克思没有发展处历史圆满的精神。但是对于那个时代,这个概念已经是自然界以及社会形式演变的最高的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及意义我国理论界有一个公认的观点,即认为马克思在1859年1 月为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所写的序言中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其实,这一观点是不准确的。笔者以为,早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有对唯物史观所作的经典表述。这一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规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 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为了分析研究之便,这里先把《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临的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一些情况: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着的革命震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末,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1〕 从上面抄引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理解,尽管在这段文字中有的用词借用了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术语,但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则阐明得非常清楚。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形态》中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说,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这一内容,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阐述得非常清楚的。马、恩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上述表述中,马、恩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恩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马、恩向我们指出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这里,马、恩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在上述表述中,马、恩明确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同时,马、恩还指出,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马、恩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唯物史观,在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必然要论及社会革命。在这里,马、恩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因为革命群众“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很显然,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阐释得非常明确和清楚的。 应该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为了清算马、恩以前的哲学信仰,达到自己弄清问题的目的而概括出来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曾说,《形态》中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解释,“表明当时我们在经济史方面的知识还多么不够”。〔2〕正是为了克服这一不足,马克思以后一直潜心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并为此而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15年的研究,终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表述。(这一表述也就是理论界称为的“经典性表述”)比较《形态》和《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两次表述,其差异还是存在的:前者的出发点是批判旧哲学,清算以往的哲学信仰,后者则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成果总结;前者侧重于对历史的现实基础的阐述,后者则侧重于对物质生产关系的解剖。但二者的共同性更是明显:都揭示出唯物史观的实质性内容,强调了人类全部历史的现实基础及发展的基本规律,得出了要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来认识历史及历史发展的结论;都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革命发生的根源及物质因素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内容。从二者之间的联系而言,我们以为,《形态》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规定其基本内容,搭框架,而《序言》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作深刻剖析,为其提供充实的论据。因而,二者都可谓“经典”。二者的结合,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最完整、最准确,也是最完善的表述。 还需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尽管没能把唯物史观的所有内容都概述出来,对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范畴也未作详尽的解释,但它仍不失为“经典”。列宁曾指出:“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更确切地说,彻底发挥唯物主义,即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现象,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3 〕从前面本文对《形态》中的唯物史观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个方面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们不难看出,以往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即: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没能从物质生活方面去考察历史发展和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在这里已完全被消除。马、恩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彻底发挥了唯物主义,揭示出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这一切,足以标示唯物史观的形成。摘要: 《列宁选集》,1960年、1975年,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02年,人民出版社。
而没有凸显人的实践活动所构成的历史的文明内涵。正因如此我们不赞同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称谓和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认同以实践唯物主义来称谓和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谓和定位为历史唯物主义。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今新历史下的发展 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在国际风云变幻之中岿然不动带着20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又开始了新世纪的长征。这一景象与发生在20世纪末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和对比。它们已经从正反两个方面表明是否坚持和全面准确地运用唯物史观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因此完全可以说中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在一定意义上与我们能否正确坚持和科学运用唯物史观密切相关。 面对新的世纪首先需要科学总结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尤其需要对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确立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个总的经验性的结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取得正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正确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结果。而诸如搞个人迷信、忽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错误、片面否定市场经济而把计划经济奉为唯一经济体制的错误还有脱离生产力水平片面追求绝对平均从而导致平均主义和贫穷普遍化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系列错误和过失的产生则是偏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
l,形而上学问题是哲学问题。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有其在哲学史中的起源。当哲学作为对知识的反思,在古希腊成为知识形式以后,由于所形成的哲学决定于其思维方式,就是对存在之为存在的形式化的理解——对追寻独立于人的客观基本存在的目的而导致对存在之形式的研究不断深入,尽管柏拉图曾告诫应注意理念的作用,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还是把存在归结于形式,并以此使哲学集于形式化之大成,建立了持久而影响西方哲学进程的古希腊哲学体系。这一把存在形式化的思想,始终推进着西方的哲学的研究,直至当代的西方哲学。笛卡尔---培根反对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形而上学而创知性论形而上学2,形而上学才能产生逻辑学。在对世界的存在有可能以实证的方法进行认识时,实证的内容和实证的形式的区别导致对存在的形式化,把存在的形式化,使亚里士多德对哲学作了相应的形式的区分,产生了形而上学的哲学形式,即把存在形式化了的形而上学的西方哲学传统,产生逻辑学。3,哲学的本质是逻辑学。罗素最早对数学产生兴趣,然后才逐渐转向哲学方面,因此他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重要的建树。在数理逻辑方面,罗素提出了罗素悖论。罗素在1900年便认识到,数学是逻辑学的一部分。1910年,他和他的老师阿弗烈·诺夫·怀海德一起发表了三卷本的《数学原理》,在其中对这一概念做了初步的系统整理。哲学上罗素最大的贡献是和G·E·摩尔、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起创立了分析哲学,此外他还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和哲学史方面做出过贡献。罗素此后始终强调现代逻辑学和科学的重要性,批判唯心论。罗素的分析哲学由此诞生:通过将哲学问题转化为逻辑符号,哲学家们就能够更容易地推导出结果,而不会被不够严谨的语言所误导。罗素认为哲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不同只是在于其研究的方向(哲学研究更广泛的内容),但他们的研究方法应该是相同的。哲学和数学一样,通过应用逻辑学的方法就可以获得确定的答案,而哲学家的工作就是发现一种能够解释世界本质的一种理想的逻辑语言。4,逻辑实证主义是科学。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大体可概括为:①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②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③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④主张物理语言是科学的普遍语言,试图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实现科学的统一。 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以及通过意义划分科学和形而上学的界限。他们的纲领是:捍卫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又称逻辑经验主义,是分析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奥地利,其核心是以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和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1970)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该派的主要成员还有纽拉特、魏斯曼、费格尔、克拉夫特、弗兰克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1929年卡尔纳普等人的《维也纳学派:科学的世界观》的发表,标志着该派的正式形成。逻辑实证主义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其思想渊源于休谟哲学、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和逻辑原子主义。故此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非逻辑实证主义。物质与辩证法具有科学性质的什么?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非科学是迷信。
建议选第三个题目,怎样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审题,理解关键的一点,什么是实践,实践包括了什么属性,然后写上去,然后有一点很必要写上去,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中,怎么对待实践的,(先得到感性认识,再得到理性认识,然后通过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反复循环)然后说说历史上的其他认识论,着重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进行对比,辩证否定其他认识论,凸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正确性,例如经验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康德的认识论,怀疑论的认识论,百科全书学派的认识论等等,再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比,得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性与正确性等等;然后就要谈存在方式,先写上辩证唯物主义的唯物论,什么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精神等等写上去,目的是要凸出世界的物质性,然后再举一个两个例子进行补充说明;然后就写上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理论,例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等,写上去,同样举一两个例子进行论证,最后总结一下,人的存在方式。最后,就是要结合上面的两方面做一个大综合,综合论述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你所说的那个命题。当然要有推理过程,这里不说,看你自己怎么说,例子就没有必要再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