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检的论文提纲
现如今,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安检的论文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目:机场安检人员疲劳风险研究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研究背景
国内外研究现状
疲劳的定义
疲劳的分类
疲劳评估研究现状
疲劳风险研究现状
本文的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机场安检人员主观疲劳测定
机场安检作业岗位特点
机场安检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
机场安检岗位相关规章
机场安检人员主观疲劳测定方案设计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自评量表条目的`确定
调查对象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自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机场安检人员主观疲劳评估标准
第三章 机场安检人员生理疲劳测定
机场安检人员生理疲劳测定方案设计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生理指标初选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生理指标的确定
机场安检人员生理疲劳评估标准
第四章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风险评估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风险评估方法的确定
疲劳可能性的确定
疲劳严重性的确定
疲劳风险指数的确定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后果
第五章 某机场安检人员疲劳风险现状分析
某机场安检人员工作现状
该机场安检人员疲劳严重性测定
生理疲劳测定
主观疲劳测定
该机场安检人员疲劳严重性计算
该机场安检人员疲劳可能性计算
该机场安检人员疲劳风险指数计算
建议措施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本文主要结论
研究工作展望
关于安检的毕业论文提纲
安检的内容主要是检查旅客及其行李物品中是否携带弹药、易爆、腐蚀、有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以确保航空器及乘客的安全。以下是我收集整理了安检的毕业论文提纲,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题目: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风险研究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研究背景
国内外研究现状
疲劳的`定义
疲劳的分类
疲劳评估研究现状
疲劳风险研究现状
本文的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机场安检人员主观疲劳测定
机场安检作业岗位特点
机场安检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
机场安检岗位相关规章
机场安检人员主观疲劳测定方案设计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自评量表条目的确定
调查对象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自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机场安检人员主观疲劳评估标准
第三章 机场安检人员生理疲劳测定
机场安检人员生理疲劳测定方案设计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生理指标初选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生理指标的确定
机场安检人员生理疲劳评估标准
第四章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风险评估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风险评估方法的确定
疲劳可能性的确定
疲劳严重性的确定
疲劳风险指数的确定
机场安检人员疲劳后果
第五章 某机场安检人员疲劳风险现状分析
某机场安检人员工作现状
该机场安检人员疲劳严重性测定
生理疲劳测定
主观疲劳测定
该机场安检人员疲劳严重性计算
该机场安检人员疲劳可能性计算
该机场安检人员疲劳风险指数计算
建议措施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本文主要结论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可以在百度学术中找到。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1.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举例][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3]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举例][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4.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10] Almarza, .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8.译著[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三、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四、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求采纳为满意回答。参考文献可以在百度学术中找到。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1.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举例][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3]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举例][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4.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10] Almarza, .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8.译著[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三、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四、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毕业论文指之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撰写
一、 写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意义
通过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考察学生对自己课题目前研究范围和深度的理解与把握,间接考察学生是否阅读了一定的参考文献。
这不仅是毕业论文 撰写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而且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理论研究前沿,从而开拓思路,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或避免研究重复。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写法
在撰写之前,要先把从网络上和图书馆收集和阅读过的与所写毕业论文选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归类整理,找出课题的研究开始、发展和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并从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
1. 在写毕业论文时,简写课题的研究开始、发展和现在研究的主要方向, 最重要的是对一些现行的研究主要观点进行概要阐述,并指明具有代表 性的作者和其发表观点的年份。
2. 再者简单撰写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的不足之处,可分技术不足和研究不足。
即还有哪方面没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 还有哪些理论或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在研究方法上还有什么缺陷等等。
3. 最后简略介绍发展趋势。
三、 写国内外研究现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写的是把研究现状,而不是写课题物本身现状,重要体现研究。
例如,写算法的可视化研究现状,应该写有哪些专著或论文、哪位作者、有什么观点等;而不是大量算法的可视化研究何时产生、有哪些交易品种、如何演变,此只需一笔带过,也是对研究的一种把握。
2.要写最新研究成果和历史意义重大的研究成功,主要写最新成果。
3.不要写得太少或写的太多。
如果写的少,说明你查阅的材料少;如果太多则说明你没有归纳,只是机械的罗列。
一般2-3 页A4 纸即可。
4.如果没有与毕业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就选择一些与毕业论文选题比较靠近的内容来写。
多从网络上找资料,学习和练习。
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写法如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国内外研究现状是什么,其实通俗来说,就是国内和国外对于一个研究对象目前的研究现状,可以是国家层面上相关部门对于研究对象的研究,也可以是权威学者,对于研究对象的研究。
所以很明确,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两种写法,要不就是从相关部门对于研究对象的研究,或者就是从学者对于相关研究现状的研究来写。
正常来说,国内外研究现状都需要大家去阅读大量的文献,然后总结学者的主要观点,这里给大家一个小技巧,可以直接从一篇文章的摘要看出来,一个学者的研究观点主要集中在哪些,这样的话,即便你不完整的阅读文章,也能知道文章的主要观点。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直接从硕士论文里面去摘抄,大家可以找一些和自己题目一样,或者是关键词一样的硕士论文,我们在里面摘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将这个话改成自己的意思,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
但是注意标注引用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最根本的文章,而不是你参考的这篇硕士论文。找文献去哪里,中文的话我们可以从百度学术或者是知网里面直接观看,主要就是看一篇文章的摘要,因为主要观点都在摘要里。
英文的话,之前有提过从谷歌学术去搜索关键词,就能找到很多的国外文献,这里要注意,查找国外文献的关键词,一定要翻译成英文,如果是中文的话,是没办法识别的,然后只需要把相关的英文文献翻译成中文,再去进行总结就可以了。
余华的小说的艺术特色:范美忠说:“《活着》里面基本没有对人生对人性对生活的独到发现,而唯一的写苦难又失败,这种身体性生命的毁灭是惨剧而不是悲剧。所以《活着》根本就缺乏了文学之为文学的东西,对我来讲的确是一本没有价值没有文学性的小说”。和范美忠英雄所见略同的是赵月斌。他的《承受与挣扎——试论余华》,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余华的小说创作,从中短篇到三部长篇都有。他说,“余华小说以祸福无常的故事情节传达出一种‘贵生’的趋向,作为人,活命成为第一要着,其他可以忽略不计。”为此,他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比较的角度,以西方的悲剧形象为对比,对余华的小说提出了批评。第一次读到赵月斌的《承受与挣扎——试论余华》,是在他个人的一个网站上。初初读了一遍,感觉还不错。仔细再读之后,我觉得比较单薄。文章的中心是论述余华作品中的人物麻木的生存状态,虽然引用了不少西方的句子,也用得恰到好处,但因为立意的平常,没有发掘出更深的作品内涵。整个文章显得比较单一。不够丰满。就思想性来说,有思想的外衣,但没有分析思想影响人物的复杂过程,由于篇幅关系,我不再一一细说。我比较欣赏的是关于“空心人”一说,虽然我曾经在九六年我的一位朋友评论先锋作家的文章中,看到过这个说法。再有,赵文的着重点在对于真实的人的寻找,而余华小说中的人都是抽离了人物重要本质,失去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这点上,我认为赵对余华的研究有前瞻性,可谓独辟蹊径。值得称道。此外,赵文在表达上比较松散,逻辑性不够强。这倒很合我的胃口。我佩服逻辑性强的文章,但我更欣赏自由散漫的文章。这和我的天生懒散有关。是优点也是缺点。我喜欢自由的表达。感性一点。赵文的感性与理性相比,前者多于后者。总的来说,赵文是一篇不错的随笔性评论。有时候,我喜欢这种评论,胜过喜欢专业性强的。除了以上主要谈及余华作品思想性的评论外,过铁的《余华:妥协一种》,还特别细致地分析了余华小说的艺术及技术层面上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比如,母语的失落,零度叙述手法的应用,对白与比喻的才华,对现实政治的过滤等,尤其对小说的语言缺陷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此文是那组评论中,最为独特的一篇。此外,还有两篇率真可爱的文章:悠晴的《死去活来的活着》和婉儿花的《浅读三观卖血记》。分别表达了作者读《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后的,真实而强烈的感动,感情充沛,语言流畅,值得一提。此二文对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研究余华作品的流行因素和大众魅力,有所助益。三、谢有顺的余华研究及其价值本文是我在余华研究中的偶然收获之一,收录在此,作为对《我看余华》一文的丰富补充。这是一篇文本分析式评论,以我所评论的文章之结构为主体,循序渐进,抽丝剥茧,结晶而成。而我个人的看法和思想就流露于字里行间,并体现在我的言说方式之中。在谢有顺十多年的文学批评生涯中,当代作家余华是他关注得最多的作家之一。早在1992年,还是一个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时候,他就开始了对余华的研究,并于1993年发表在《当代作家评论》杂志上。他特别指出了余华作为一个先锋小说家的独特价值和奇异文风。到后来,谢有顺发表的一系列关于余华的评论(以1996年为例),都显示出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从起初小说形式化的探求,到之后小说精神性的剖析,他对余华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个步步进深的过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在后来的“余华论”中,所提出的“遭遇不是生存”,“消解苦难”等命题,对余华创作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开出了有益的良方。而这些独特的命题,直接指向“终极关怀”。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艺术所欠缺的东西,在学术界,它正被当代中国越来越多的思想者所关注(比如任不寐、刘小枫、摩罗等),谢有顺和某些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家的区别之处,就在于他和那些思考“终极关怀”的学者一样,把天堂(神性)的伦理带到了人间,带到了他的文字中,这个意义是不同凡响的。这就是谢有顺那些犀利深刻尖锐非同寻常的文学批评的秘密。这是生命的秘密,人性的秘密。遭遇生存,消解苦难,不过是他广袤思想中的一棵小树而已。而这,正是谢有顺一系列“余华论”的中心思想。下面以其中一篇为例,具体分析说明。文章标题是:谢有顺《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此文又题:《余华:活着及其待解的问题》,以下简称《余华论》)谢有顺的这篇《余华论》,一开篇就敏锐而大胆地猜测了写作搁浅了好几年的余华所遇到的写作难度。进而分析了其难度的几种表现形式。既例举了余华小说中的难度,还以此比较了卡夫卡、普鲁斯特超越巴尔扎克传统认知的革命性意义。在以下的五个章节中,谢有顺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导致这个难度的广度、深度,和内在危机。从广度上讲,是世界的恶劣环境,以及“人在这个世界中的悲剧处境”。并挖掘出这个悲剧处境的关键词:暴力。他分别阐述了余华几个中短篇小说所表达的暴力,在中国文化中的状态和实质。并肯定了余华这一发现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某种意义(以《一九八八》年为其代表作),但也对余华的冷酷暴力美学提出了疑问。接下来,谢有顺进一步细致深究了暴力的内在结构。并对《一九八八》年为主的几部小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之后,在第四节《苦难及其缓解方式》中,他探查了余华小说中关于暴力的精神性伤害。此章节主要研究了余华的三部代表作《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他以这三部作品来回应此章节的小标题“苦难极其缓解方式”显然,他的着中点在“缓解”二字上。这是苦难过于深重的哭喊和求救。谢有顺是这样分析以上三部作品的。《在细雨中呼喊》的缓解方式是——回忆。但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回忆是虚幻的,肤浅的。谢有顺独创而绝妙地将它称之为“皮相温情”。它只能部分地缓解苦难。比如一个孤苦孩子对童年生活天真烂漫的温情追忆——而人又怎么能永远生活在回忆中幻相中呢?《活着》——既然回忆是虚幻的,那么活着总有某种程度的真实吧。眼可以看,手可以摸,脚可以行。然而即使是肉身的活着都是异常艰难的。在大自然的天灾人祸面前,人像一根稻草,不堪一击。主角福贵坚韧的生命力和求生的顽强意志使他一次次死里逃生。然而,他真的活出了温暖活出了幸福吗?谢有顺说,他不过是消解了苦难,是被动的——忍耐。和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苦熬”有天壤之别。苦难就这样虚假地消失了。《许三观卖血记》——对苦难的进一步消解。其方式是幽默(在我看来,说滑稽还更贴切些)。谢有顺说,余华企图用幽默与现实建立一个新的关系,从而把他早期作品中的消极因素化解。在评论完三部长篇之后,谢有顺总结到,回忆,忍耐,幽默,是余华缓解生活苦难的主要叙述方式。但这个方式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和局限。谢有顺在文章的第五节中,仍然以余华的那三部长篇小说为主要分析对象。指出余华只是表现了他们生活中的遭遇,并没有提出生存的存在性问题——即灵魂性精神性问题。许三观追求“平等”的形而下意义,《在细雨中呼喊》和《活着》中生活的形而下受难——都是起于遭遇。他们的抗争方式还是忍耐。苟且偷生之后的虚无,厚重,和麻木。最多,有一点点庄子似的自欺欺人的逍遥。谢有顺的《余华的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的最后一个章节——“看法”有时比“事实”更重要。在我个人看来,是本文最重要最新颖最具有警世力的思想。它像寒夜里的火炬一样,照亮了灰暗不明,暧昧不清的沉睡思想。谢有顺说,选择消解的轻,拒绝受难的重,是余华以及大多数中国作家的局限。他赞同李泽厚的观点,即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才能使中国走向人性化的新世界。而中国作家只注重表现事实,却忽于表达对事实的看法。即是说,他们缺少一种高度的精神性来关照现实。因而他们揭示的只是表层的事实。而事实后面还有事实。与此类推。事物的真相是深藏不露的。谢有顺说,要从事实的层面进入价值的层面。即是说,要承担,要受难,要坚持。用精神穿透现实(事实)。因为真理大于现实。所以,谢有顺说,是卡夫卡赋予《变形虫》、《饥饿的艺术家》,《诉讼》予意义。指出,卡夫卡对“事实”的“看法”,影响了他身后的作家们。此外,谢有顺还指出余华小说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在只有事实没有看法(意义)的生存,是远离真理的悲惨处境。这也是作家余华面临的写作难题。在谢有顺的另一篇评论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文章《绝望的判词》中,他还提出了“皮相温情”这一说法,他是指余华在小说中写到的那些微弱而易碎的人性温暖,它们的光芒和热度是很有限的(见谢有顺《绝望的判词》一文);正如他在另一篇文章《重写爱情的时代》中指出的,“我们要清醒地拒绝一种乌托邦式的爱情幻念,以及一切没有终极参照的相对性价值规范,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去除一切的遮蔽物,洞悉爱情的本性。”这里的爱情也可以引申为广义的爱——也就是我所理解的“终极关怀”的意义之一。综上所述,谢有顺的《余华——生存哲学及其待解的问题》,逻辑严谨,见解独到,叙述流畅,语言生动,分析细致,结构完整,文风清新,是他的一系列关于余华作品的评论中,我个人较为欣赏的一篇。如前所说,对余华作品的看法,有些已经形成公论。谈余华的文章,有些甚至给人大同小异之感。也许,我们可以要求谢有顺,及其他评论余华作品的朋友,对他作品的研读更深入更独特,更上一层楼。四、总结综上所述,余华的作品和对余华作品的研究,共同构成了当代文学创作和评论的独特景观,或称“余华现象”,或称“余华研究现象”,值得祝愿中国文学健康成长的创作者、评论者和读者们,予以关注。对我的这篇闲谈之作,欢迎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问各位对余华作品感兴趣的朋友好! 希望采纳
有的。他是中国当代文坛极少数在国内外都享有高知名度的作家,而美国又是其作品传播最为广泛、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他在美国的译介研究既是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传播的代表,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在西方被接受的重要代表。
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至2020年,关于余华及其作品的论文或专著研究大概有50多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但也有部分国外学者的论文。这些研究主要从文学角度,如余华的文学创作技巧和文学理论;历史角度,如余华的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地位;文化角度,如余华的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等。
一切的动物,之所以能“动”,就必须要具有各种功能不同的组织器官。就像一部机器必备于各种不同的零件。人也没有什么不同;其中,最重要的零件就是人的大脑,而大脑的主要功能就是要有意识的能力。我们知道,生体的一切终端行为表现,皆得受旨于大脑所发出的相关“指令”;否则,我们就只能感受而没有行动。但如果意识之窗也关闭了,包括脑死亡,那么,该个体就就连感受或体会也没有了;如果是脑死亡,则在脑电图上也能显示出证据——原本是曲线的运动,变成一条毫无变化的直线了。因此,我们得像确定太阳的存在一样,首先得确定意识的存在。然而,意识又不同于太阳是个具体的实物,而是大脑这个实物的一种内在的属性;意识有些像磁场,但又有所不同。不过,我认为,意识仍然可形成一种指挥生体的力。而且,意识不仅是那一切“指令”的下达者,也是所有的切割关系之承担者。换句话说,意识不仅是指挥一切行为反应的发体,也是承受那一切的受体。就根据人的意识形态和内涵的不同,与弗洛伊德一样,我也把人的意识分成三类。 第一类,也就是潜意识。这种意识,是一种恒古而来的、最为本能的意识、为自然的生命法则之初设的继承。所以,这种意识,在物种的进化之初就已经被格式化了——格式于生存之目的。因此,潜意识就是无须思维的;不过,这种无须思维的意识,同样也具备有极为重要生存意义——也就鉴于潜意识的诸多生存意义,所以又会必备于该特性和内涵的永久性遗传。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意外的变力,那么,人类将永远也无法走向潜意识的自我体察;但是,通过思维的分析,我们又将会看到其中的许许多多。 第二类,也就是意识。这种意识,亦即是从低等动物演化至高等动物的这一过程中而来;准确说,当动物的潜意识演化出意识之后,就象征着该动物提升了一个级别。达到此级别的,生体就能自我体察到“我”的存在,以及可体察到“我”与外界的联系。只是当意识进一步演化出足够的抽象思维能力之后,其结果,也就是使我们人类能够从动物界中独立出来。这种意识,自然也可遗传,但所遗传的不是一种格式化的内容,而是遗传一种潜在的、可塑的思维能力。就鉴于以上的分析,也就可以说,无论针对人类的演化史,还是针对我们的人生之途,潜意识都像是意识的母亲,而劳动生活则像是意识的父亲。而人的意识就像个新生儿,但因为冲出了格式化故而可变得极端自由;所以意识也就能够进行主动而复杂的思维,继而具有一种积极的意义,但也因自由而具有虚幻的特性。 第三类,我则称之为中间意识。这种意识,纯粹是一种方便所需,就因为它能够省去思维的麻烦;但我们千万不可小看这种方便,事实上,这种方便之需也会大大的有利于生体的生存——而且,由此可见,这也是遵从于生命的生存法则——所进化出来的一种结果。但正因为其目的就是为了省去思维,所以,中意识也是不承担有思维的任务,而只是相当于一个能储存来自前以上两种意识所捕获到的诸多信息之仓库,也就类似于电脑的数据库,以供随时备用。 以上的这三种人的基本意识,既然功能是如此的不同,就必定具有鲜明的界线,必是分别归属于大脑中的三种不同的脑细胞、或者是不同的脑组织,就像肌肉和肉内的肉筋一样相连——但其性质和作用又都是有所不同;至少也是具有各自独立的区域,而不会毫无区别的混在一起。不过,既然都是在围绕同一个主体而存在——那么,这三种意识又必然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另一种意义的纠葛:人的三种意识不仅可以互相促进、互为催生,还会互相抑制、互相冲突。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认识,是对于自己本身和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意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自我意识心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培养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性强的新人,是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 的目的。为达到此目的,必须认清大学生自我塑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自我塑造 主要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 现代 化事业的建设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的根本目的。本文从大学生重塑自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途径等方面作一些浅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部分大学生作为独生子女,生活上依赖性强
在大学里,大学生们要独自一人在外生活,由于以前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生活习惯,当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学习和生活时,思想脆弱、社会 经验不足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们在同学的笑声里,就会由自信、大方转为自卑、沉默;有的刚愎自用,处处争强好胜,只是一味要求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有的自命不凡,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教育,只相信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有的一旦遇到困难,就会萎靡不振,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没有勇气正视现实。
2.学习动力的暂时消失和学习目标的模糊,使大学生犹豫不决
紧张而有明确目标的高中生活结束了,大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自由、有大量空闲时间的大学,心理上立刻解除了一切压力,同时也就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在大学的学习既无老师的督促,也无父母的逼近,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觉自愿的事。有的大学生上了大学后,有意无意放松自己,开始享受。
3.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使大学生为难
在大学里,同学来自于五湖四海,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性格的人走到了一起,同学们一下子无法相互适应。由于大学中活动很多,个性飞扬,展示个人兴趣和特长的机会很多,是改变自己去适应别人、还是让别人去改变来适应自己,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全面 发展 的人等问题困扰著大学生。
4.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使大学生的心理负荷增大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日益巩固和发展,市场竞争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 科学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竞争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在大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外,目前我国就业问题比较严重,这也让大学生心神不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5. 网路 资讯对大学生的正常成长也有较大影响
现时代,网际网路资讯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冲击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精神状态。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网民群体,在从网际网路上获得有益资讯的同时,也在接受着许多有害的资讯,从而给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大学生重塑自我,提高 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大学生正处于成熟阶段,正向成人过渡,在这一时期,大学生需要进行全新的人生定位,建立新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因此,大学的心理健康 教育 工作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转变,从而实现人生的巨大跨越。
1.确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科学 证明,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生活习惯是生活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是诱发大学生身心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2.帮助大学生尽快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有机结合
在大学时期,学生的意识开始向以自己本身的心理动向为物件 发展 ,他们是根据主观的自我和主观感受的 社会现实所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达到的自我状态。他们一个是理想主体的自我,一个是现实客体的自我。如果主体与客体能保持大致的平衡,即个体的真正能力、性格、欲望能如实地表现出来,个体便能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出现在别人面前,不需在他人面前掩饰什么,从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实际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员应引导学生走适合自己的路,实现主体格客体的完美统一。
3.大力加强校园 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也是大学生自我塑造的阵地。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一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 环境的能力;校园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征,它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为大学生提供锻炼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能力的机会。二是有利于开发大学生智力,提高文化修养,完善知识结构。三是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些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可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认识人生,从而有效地 *** 腐朽思想的侵袭。四是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因为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双胞胎满足大学生的各种需要,如爱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求知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校园文化又能为大学生排除各种心理障碍。五是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4.运用科学、积极的方法和途径解决心理问题
1努力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和掌握心理活动的 规律 ,从而按规律行事,提高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2大学生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培养健康的情绪。良好的情绪不仅可以治病,而且还可以防病。大学生可通过参加文体、社团、社会 实践等多种活动,加强人际交往,沟通思想,交流资讯,以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
3建立健全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心理内部的调节机制,它通常能对人的焦虑、自卑、痛苦等消极情绪起到缓解的作用。因此,当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应该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正确地面对困难,并且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和手段来解决问题。
参考 文献 :
[1]高玉祥.个性心 理学 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刘和平.21世纪教育学.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3]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N].2001,3.
[摘要]自我意识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意识影响着人格形成的性质、方向、速度和程序。本文对自我意识的概念、结构、发生发展、研究工具及方向、完善塑造进行了一定的阐释。
[关键词]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1自我意识的概念
苏格拉底是自我意识的“助产婆”。苏格拉底坚定认为存在普遍可靠的真理并且探求普遍必然性的途径是“认识自己”。因此,西方哲学的自我意识概念产生于古希腊时期[1]。在此之后对自我意识的思考很长一段时间主要停留在哲学的思辨领域中。直至1890年,James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中首次将自我意识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心理学的先驱人物冯特也对自我意识的研究有所涉及。但是,早期的心理学家们对其概念进行理论探讨,但缺乏一致性,其研究结果可谓扑朔迷离、含糊而繁杂[2]。直到20世纪20年代,西方心理学界的学者们纷纷研究起了自我,具有代表性的有库里Cooley、米德Mead以及弗洛伊德[3]。其中弗洛伊德提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人格三结构后,自我意识的概念开始明确化。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
2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即个体对自己的意识。很多研究将自我意识与个性心理特征和倾向视为并列的人格组成部分,但是也有很多学者持反对的态度。至今对于自我意识在人格中与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的关系没有一致的观点。但是一致认为的是自我意识不仅与基本的知情意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与人格也有紧密的联络。
自我意识有其自身的结构,即它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阶阶段,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著组织、控制和推动作用。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或心理结构。从表现形式上,主要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4]。很多学者的分类方式均不同,朱智贤认为所谓自我意识,即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肌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5]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把自我分为主我I和宾我me两个方面,主我是自我的主动部分,是认识、发动、指挥和调节个体活动的方面;宾我是自我中被注意、思考和知觉的客体等心理活动的意识[2]。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来看,自我意识还可以分为私我意识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和公我意识public self-consciousness前者是指个体关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评价标准,后者是指个体关注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他人的评价标准[6]。类似以上的分类还有很多,均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其结构。
3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从婴儿起就开始萌芽,至青春期逐渐成熟。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发展有两个飞跃期:第一飞跃期大约在1~3岁,是以儿童可以用代词“我”来标志自己为重要特点的;第二飞跃期是初中阶段[7]。
韩进之,等[8]的研究表明: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呈现由低到高的曲线形。这一总趋势还呈现了三个上升期和三个平稳期。第一个上升期为小学一年级至小学三年级。由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进入平稳期。第二个上升期为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此后进入初三平稳期。第三个上升期为初三到高一,此后至高三进入平稳期。自我意识发展还有不同观点。杨巨集飞等研究也发现,学级至初三年级均有所下降[9]。王维等研究发现,四年级学生在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和对学校态度方面有所下降,提示四年级的学生的自我意识较二年级学生有所下降[10]。Piers和Harris的研究证实,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在自我意识量表中的得分大大高于六年级[11]。我国学者杨善堂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12]。杨心德的研究发现,初中二年级可能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13]。因此对于初中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曲线是如何变化的尚无定论。
4自我意识的研究工具及研究方向
通常使用的是自我意识量表,是由Fenigstein,Seheier和Buss编制的[14]。本量表由三个分量表共23个题项构成,分别是测量私我意识的10个题项,测量公我意识的7个题项和测量社交焦虑的6个题项。这些分量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其中,私我意识是指习惯性地注意自我中私密的方面,这些方面只有本人才能观察:公我意识是指习惯性地注意自我中公开的方面,这些方面是别人能够观察和评价的;社交焦虑则反映个体由于感知到他人的存在而引起的不安。原量表公我意识和私我意识、公我意识和社交焦虑之间均为适度的正相关;而私我意识和社交焦虑之间的相关接近于0。量表采用5级评分,从0非常不符合到4非常符合。
自我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私我意识方面,研究不仅是关于私我意识的优缺点[15]、单双因素[16]、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6],而且还涉及个体差异的比较研究。例如Scandell等在一项私我意识与大五人格因素的相关研究中发现私我意识与公我意识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在用偏相关技术控制了公我意识的影响之后,私我意识与大五因素中的经验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宜人性呈显著负相关。Kemmelmeier的研究发现,高私我意识的个体所拥有的价值取向和态度是一致的;而对低私我意识的个体来说,价值取向和态度之间没有关系。在性别方面,许多研究发现女性在私我意识或者公我意识上得分比男性更高。对女性而言,私我意识可能是更重要心理体验。那些有高自我意识或者是私我意识或者是公我意识的女性更强烈地体验情感状态,而这些影响并不发生在男性身上。在地域方面,Shuzo等的研究表明日本人的私我意识程度比美国人低。在私我意识的两因素中也发现了跨文化差异。Chart在其研究中发现,香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私我、公我和社交焦虑三个因素上均显著高于德国、法国、丹麦和瑞典大学生。综上所述,现今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私我意识和性别方面,而不同文化地域的比较研究比较少。
5自我意识的完善、塑造
自我意识在人格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对人格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遗传和教育。但是自我意识是这些因素的中介,自我意识决定着这些因素对人的影响。换一句话说自我意识影响着人格的形成速度、性质以及能动性和自主性等。那么,自我意识的完善、塑造对人格的形成、发展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5、1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个体认识自我主要有两个途径。第一,分析体会自我的心理活动及行为,并且和周围的人进行一定的对比,从而了解认识自我的内心世界,并作出一定的评价。第二,依据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自己。别人给予的评价,个体会将其与自我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对比,最后达到加深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在积极准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接受自我的优缺点,但是不能因为缺点,而在潜意识中逃避认识自我。只有能正视自我,愉悦地接受不完美的自我,才可能做到真正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5、2自我体验的作用
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个体产生一定的体验标准。当符合标准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出现的时候,自我体验是愉悦的,当个体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有损人格,会出现恐惧和羞耻等不良的自我体验,最终可能收敛或制止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5、3强化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意志上的表现,是在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我控制不仅限制着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性质、方向,并且要力求其符合社会要求准则。制定旨在完善和提高自己行动的相应计划和程式。行动中运用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鼓励、自我监督、自我命令等各种激励手段。
5、4提高自信心
自信是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前提。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认知状态,是自我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人在肯定自己存在价值的基础上对自己力量的客观充分估计,它直接影响着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评价定位以及自我理想的设计和把握,对于全面体验和调控自我思想与行为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信能够帮助个体激发自身的潜能,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在大学生的课堂中,我们采取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我的同时,让他们总结过去的成功经历,最终使“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这样的信念内化,达到提升自信的目的。
5、5提高自尊
自尊感是一种个体的重要情感体验,包括自爱、自己尊重自己和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自尊感是个体在对自己进行积极的价值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发挥自我的价值和能力,来满足自尊。可以选择自己能力较强的方面参加活动,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以便容易实现,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获得成就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自尊心。
参考文献:
[1]江午奇、自我意识理论的历史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111.
[2]孙圣涛,卢家楣、自我意识及其研究概述[J]、心理学探析,2000,2073:17-22.
[3]肖晓玛,尹显作、论自我意识研究的历史与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1:104-108.
[4]聂娟、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及其策略[J]、社会心理科学,2010,825:32-35.
[5]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黄希庭、时间与人格心理学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肖晓玛、论自我意识研究的历史与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11:104-108.
[8]韩进之,等、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74.
[摘 要]本文试从分析高职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偏差入手,提出了如何除错高职生的自我意识以促进心理健康。
[关键词]高职生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特点 自我意识的偏差 自我意识的除错 心理健康
在高职生中,我们会发现有这样的学生――因自己的容貌不够娇好而郁郁寡欢,她们会因此自惭形秽、寝食不安;我们也会发现有这样的学生――从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没有学习动力,认为上了高职就是来“混日子”,丝毫不把学习任务放在心上……这些都是自我意识过强或过弱的表现。
自我意识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意识的健全和发展能使高职生有一个健康的人格。无疑,健康的人格是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此,高职生应了解自身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偏差,掌握除错自我意识的方法,这些对于高职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自我。
不难看出,自我可分为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而认识、体验和愿望则可理解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某高职生认识到自己体弱多病而产生了苦恼的情感,并随之产生了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愿望;某高职生认识到自己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及出众的口才,相应地产生了自信的情感,并随之坚定了重点培养自己这两方面的能力,毕业后从事销售工作的愿望;某高职生坚持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以自己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而产生了自豪的情感,并随之萌发了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愿望……这些都是高职生的自我意识的表现。
雨果说;“只要目的正当,纵使走在摇撼的路上,步伐也是坚定的。”所以,自我意识是高职生一切活动的动力,能帮助其树立奋斗目标和发挥能动作用。同时,自我意识能令人不断地反思、反省。因此,自我意识具有导航、自控、内省的功能。
以下,我从谈高职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偏差入手,简析高职生如何对自我意识进行除错以促进心理健康。
一、高职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1.自我认识――客观、现实、自觉
随着生理上的日趋成熟,高职生在自我认识上不太脱离现实,他们能自觉地按社会要求评价、设计自己。而且,知识及社会生活经验的不断完整与丰富,使高职生在自我认识上更为客观,且基本与外界保持一致,遇事也多能“三思而后行”。
如:几年前,高职生对毕业的理想薪酬在近两年已大致与现实接轨。
2.自我体验――强烈、敏感、丰富
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件都会引 *** 感。高职生对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的重视强烈而敏感,甚至一件小事、一句评价都会使高职生的情感掀起波澜,久久难以平静。多姿多彩的高职生活亦丰富着他们的自我体验,诸如自矜、自怜等自我体验,在高职生面对的各种学习、生活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高职生的情绪本身具有丰富多样性、冲动性、波动性等特点,所以,高职生的自我体验自然而然会强烈、敏感而丰富。
3.自我调控――积极、主动、持久
这是高职生自我意识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职生已能够积极主动地按标准要求长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实现理想自我。他们在要求独立的同时还反对墨守成规,喜欢以新思维去接受新思想,并乐于人际交往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
除此之外,高职生对自身的发展前景尤为关注。他们会考虑自身生存与生活的意义,也会思索诸如“自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社会问题。而对国际、国内、社会、校园的关注也使其能不断地修正自己。
二.高职生自我意识的偏差
1.过度的自尊、自信、自卑
过度的自尊就是虚荣,过度的自信就是自负,过度的自卑就是自我否定或自我毁灭。
有些高职生因家境贫困而怕被同学嘲笑,他们毫不估计自身的经济条件,盲目攀比、心理崩溃,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而强烈的虚荣心也使那些过度自卑的高职生愈加陷入自我否定、自我毁灭的“怪圈”,导致恶性回圈以不能自拔。相反,过度自信的高职生往往目中无人、妄自菲薄、狂妄自大、心理失衡。
“三自”心理影射出高职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待提高的重要性。
2.以自我为中心
高职生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大有人在。他们一切从“我”字出发,只注重个人价值的追求与实现,而将社会意义置之度外。自私心理使得这些高职生万事讲条件,而一旦事情没有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则会情绪激动、偏激、消极,最终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出现。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一个人不快乐,是关心自己太多的缘故。”
高职生应懂得“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这也是高职生学会做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两极化倾向突出
由于高职生的思想还不够完全成熟与稳定,再加之其情绪本身具有波动性、爆发性、易于心境化等特点,所以,我们往往会发现高职生诸如沾沾自喜与心灰意冷等情绪都会随时表现出突出的两极化倾向。
综上所述,可以考虑从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这三方面对高职生的自我意识进行除错。
三.高职生自我意识的除错
1.自我认识――辩证、客观、多元角度
正确地认识自我是除错自我意识的前提和依据。
首先,要与自己比较,要看相对于自己来说是否有进步。如:对于在某个学科上不太擅长的高职生来说,他能从60分提升到70分,这就是质的飞跃,而完全没有必要强求他在短时间内该科成绩达到90分。其次,要与他人比较。有些高职生对于自己不学习的想法毫不介意。那么,应当与周围同学比较,在爱学习的同学的带动下,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加强学习。最后,要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高职生要敢于进行自我批评,时刻进行自我教育。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达到辩证、客观、多元化地认识自我。
2.自我体验――平和、乐观、自信
高职生应当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环境、人与事,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去扬长避短,在困难、挫折、失败面前能以乐观、自信的态度去应对,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与行为,用自己发现的更理智而有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夯实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其实,挫折本身又是性格特点的一块“试金石”,它能帮助高职生发现自身性格上的弱点以更好地完善自我。高职生应培养良好的情绪,调整不良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自我调控――主动、及时、适时、校正
自我调控是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最根本的途径。
高职生应以坚强不屈的良好品格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脚踏实地地树立理想自我,并实事求是地打造现实自我,还应主动、及时地了解国情及社会,思考人生,参与社会实践,确立目标与榜样,在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当中适时地校正。
总之,高职生针对自身自我意识的特点,不断纠正自我意识上存在的偏差并进行正确的除错,相信,随着自我意识的优质发展,必将有一个愈加健全的人格,而这也会使高职生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心理。
童鞋们,明天要交作业啦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一
《自我意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 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取决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的发展
心理健康指的是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马斯洛从成功名人的人生历程中归纳出来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精英标准”,他认为,具有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就是心理健康的人。精神科医生认为,凡无心理症状的人都为心理健康的人,这是“临界标准”——一种衡量健康状况的低水平。正视现实和自我,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共识。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划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意识可划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三个方面。物质自我是自己的身体、衣着、金钱等物质方面意识;社会自我是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意识;精神自我是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按自我意识的作用划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信心、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二是消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卑、自我否定等。按自我意识的观念划分,可分为实现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三类。
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为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也会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1.智力发展显著
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显著提高,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喜欢质疑和争论,因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对此感到迷茫和不安。这种心理压力既可成为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可成为学习进步中的阻力。
2.自我意识增强
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进行关注。但由于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初期,评价自己和别人常带有片面性、情绪性和波动性,对周围的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因自我意识的发展不成熟而易产生心理易损性。因此,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自信而强大、自我调控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3.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大学生自尊心强,思想感情和个人秘密不愿向他人吐露,自我封闭有时会产生孤独感;他们渴望独立,有极强的“断乳”愿望,但阅历不够丰富,环境复杂陌生导致缺乏信心;情绪不稳定,容易感情用事,不善于调控感情和理智之间的关系;他们富于幻想,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对现实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常因学业、就业、恋爱、不正之风而困惑,会有挫折感,易悲观失望。这些矛盾若持续得不到解决,将会使大学生心理失去平衡。
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现过程中,这些心理特征是产生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的根本原因,这些矛盾和压力将伴着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逐渐成熟,逐步得到缓解。其调节的有效性依赖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或者说是对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解自我的准确把握;其心理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大学生人生观的定位和价值观的形成。心理健康反映出一个人健康的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抱开放乐观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心理健康的人富于利他精神,心理健康的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正视现实,放弃做“完人”“超人”的念头。归根结底,心理健康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映射。
人们通常把平衡和适应作为心理健康的特征,但“适应”不等于“顺从”,“平衡”不等于内心无“冲突”。积极、健康的心理应是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的意义,并不是永久性的无压力、无冲突、无痛苦。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突出表现在个体与现实保持动态平衡,以实现高尚的人生目标为目的,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求得内心平衡、和谐、正常发展。
面对矛盾重重的日常生活,以人生目标为指向,有效的自我调整是维护心理健康标准的重要条件。因此,自知、自尊、自我接纳,不仅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有利于自己对主体产生比较科学明确的认识,从而提高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用积极的心态解决心理矛盾和冲突,实现积极的心理平衡。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自我意识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二
《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
摘 要: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已经成了当前哲学研究的“热点”。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人们必须首先思考和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主体?人作为主体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在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中,人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迥避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的研究,忽视了自我意识是人的主体性的本质特a征之一。然而正是由于人所具有的自我意识,人才成其为人,成其为自觉认识的实践的主体,成其为社会和历史的主体。如果离开人的自我意识,人的主体性的地位将因失去其内在的本质规定而无法得到充分的说明。
关键词:心理学;自我意识;个性发展
一、 “自我”的内涵分析
研究自我意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自我”,“自我意识”也就是认识主体对自身的反省和认识,对自我意识的研究要求我们,有必要对“自我”这一概念首先作一基本分析。
“自我”一词在英文里的对应词是self或ego。在现实的自我认识过程中,“自我”表现为双重身份,即具有整体统一性的“自我”分裂为两部分:“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在《自我意识的原初确立》一文里,主客体的分化使人类有了自身与外界的最初区别,有了自我感与朦胧的自我意识。但应该指出,这种自我意识是很原始的,极度抽象的。要使自我意识真正深化拓展下去,还有赖于主体在意识中进一步把“自我”分化为意识主客体。因此,如果说主客体的分离是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一基础的话,那么“主体我”与“客体我”在观念上的分开则是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二、也即最为现实的前提。因为主体与客体的分离是人类走向自我觉醒的第一步,但当时还只是极抽象地将我与外界的一切(作为整体)对立起来,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阶段。要从这种抽象的主客体分离对立,发展到生动具体的自我意识,就必须有“自我”本身的二重分裂:“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分离。所以,发称这种自我本身的二重分化为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二步亦即现实条件。在这里,我们看到主客体的矛盾运动与变化发展构成自我意识内在运动的基本骨架。
所谓“主体我”也就是自身活动与行为觉察者的我,“客体我”则是被观察被认识到的自我的身心活动的状况。美国人类学家米德把前者称为I,把后者称为me。
二、 影响自我意识的因素
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年龄、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影响学生的自我意识。首先,自我意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的。Marsh和Shavelson、Hater假设,在青少年时期的中段是自我意识最不稳定的阶段。Piers和Harris(1964)的研究证实,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在自我意识量表中的得分大大高于六年级。我国学者杨善堂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杨心德的研究发现,初中二年级可能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性别差异方面,Piers和Harris在年级相同的学生中,没有发现性别不同对自我概念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Wylier的评述论文包括年龄跨度从6岁到50岁的研究对象。她说在她读到的论文中,没有找到切实可靠的证据,说明年龄和性别对整体自我意识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我国学者杨心德的研究表明,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性别差异,男学生略高于女学生。杨善堂的研究也发现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但韩进之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生中女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高于男生,男女之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Davish和Greenberg在下层社会的学生中做过一项研究。他们发现成绩优良的学生在评估有关自我的三个方面――个人能力、学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时,都比成绩落后的学生给自己打的分高。Taliuliag和Gama也在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中主持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成绩优良的学生有着较高的自我意识得分。我国杨善堂的研究表明,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初中学生中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但韩进之等的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与乡村儿童基本上吻合,不存在显著差异。尽管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三方面,但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是否存在性别、城乡差异仍有争议,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和探讨。此外,地区差异、民族文化、环境等方面,对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研究也有涉及到,但为数不多。
三、 自我的发展
自我的发展就是自我的不同层面的协调发展。自我的发展是没有固定限制的,而影响自我发展的实际水平的是不同层次发展中的协调。决定发展中的协调性的首先是社会生活的影响本身。社会生活有很多不同的领域,它们对人的生存、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它们对自我的不同层面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的,而是综合地起作用的。及时、正确、有效地接受这些影响,就会有助于诸层次在发展中的协调。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不同层面之间的转化。自我的不同层面在其发展中都会发生困难、矛盾和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驱使人根据各个层面间相互关联的逻辑到其他层次中去探求障碍的原因。一旦这些起因被发现或排除,该层发展中的困难就得到排除。由于社会自我的现实性的品格,故困难和障碍最多,最经常地出现在社会自我中。这时,人就感到在人际关系、人群活动中的矛盾和困难。这时,人就会在除了从社会生活本身,还从人的物质与精神的自我中寻找矛盾的起因,从而使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使正常的发展得以继续。这种转化,也就是自我意识的对象两个领域间的的移动和转变。我们常常从改变对待别人的态度和原则做起,最终达到人际关系和活动效果的改善,这就是从一种自我向另一种自我转化的最典型、最常见的事例。
结语
总之,学者们对于自我意识问题的研究,从单纯的理论上的探讨和描述到理论探讨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从大规模的协作研究与心理学家的个人探索相结合,为自我意识的深入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自我意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 现代社会心理学[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2]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 左其沛.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少年期的特点[J].心理学报,1985.
关于寿司的起源众说纷纭,在古代东南亚、中国沿海都有和寿司制作工艺相似的食品,但形态却不同。 在后汉年代,中国已开始流传鲊这种食品,相传由汉族发明。在辞典中的解释为以盐、醋、米及蒸熟的鱼段腓制而成的食品。宋朝年间,中国战乱频仍,这正好为逃难的充饥食品,品种更多,由菜蔬类,鱼类,肉类等组合捏制而成,但因为没有固定形态,因此和日本寿司有所差异。 后汉时代日本也出现了用米饭生鱼和酱汁做成的一口就可以吃掉的小型食品,比中国的鲊要小的多。这便是后来日本寿司的祖宗。而同时期的中国的鲊可以看作是寿司的兄弟或邻居。只是现今没有广泛流传和普及。公元700年,即奈良年代,日本早期的小型食品被命名为寿司,当成节日食品来使用成为一种普通的物品和日本饮食文化的象征。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日本饮食文化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日本的饮食文化受到其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影响,具有其独特性。了解其饮食文化,是了解日本社会生活的重要环节。日本饮食,作为世界上最健康的饮食,其形成与日本的地理特征是分不开的,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相对匮乏,但同时也给日本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形成了日本独特的饮食文化,日本的饮食即和食也分为主食、副食。主食是以米饭和面条为主;副食主要是新鲜的海产品,饮食时常配以独特的日本酒。在日本的饮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刺身、寿司、天妇罗、火锅、石烧等。
一、日本的饮食特征
(一)生鲜海味
日本饮食以清淡为主,讲究新鲜。日本人的观念是新鲜的东西是营养价值最丰富的,最适合食用的。日本人喜欢生吃食物,无论是新鲜的蔬菜和植物还是生鱼、肉、鸡蛋等,认为食物最佳食用期就是它的新鲜期。在日本料理中有一条原则就是美味不能超过材料原有的滋味,所有的食物都应该保持它原有滋味,日本人喜欢吃海味,而生鲜海味则是日本饮食最大的特征,这也主要是与日本的地理环境相关,四面环海,海鲜产品丰富多样,成就了日本的生鲜海味饮食。
(二)杂食性
杂食是人类独具的一种特质,是人类维持生存的重要的手段,日本的饮食同样的也体现了杂食这一特征。在二战前,日本的饮食一般都是以稻米、蔬菜、鱼虾为主,这主要是受日本的地理环境与日本当时的思想观念影响的,但是在二战后,日本思想观念受外来思想的影响,他们的饮食更加的丰富多彩,畜牧产品逐渐出现了日本人的餐桌上,而且日本饮食文化受中国阴阳五行说的影响深厚,认为食物要阴阳平衡,并且日本人始终坚持杂食的阴阳平衡,使杂食成为了日本的又一大因素特征。
(三)注重形
日本饮食的另外一个特设就是日本的菜讲究它的艺术性,注重的是色、形、味不同于中国的注重口味,讲究色、香、味日本的饮食更加偏向于食物制作的艺术性和优雅感,在日本大多数的菜肴都是以自然景观相关的,食品的名称很多都是直接采用景物的名称命名的。所以对于日本的菜肴一般都是赏心悦目的。
二、日本的饮食习惯
日本人的饮食注重的是保全食物的营养与减少毒素的产生,她们宁愿每天去买新鲜的食材保证营养,也不愿多买预存,因为她们认为冰箱只能保险,并不能防止食物中营养的流失。日本十分注重家庭饮食,注重营养之间的搭配,关注家人身体体重,对菜类的选择上要求高。
1、日本以黑为贵,黑豆、黑米、黑木耳、黑枣、乌鸡等只要食物与黑挂钩,一般价格都比较高。
2、日本的料理以鱼、虾等海海鲜为主料,口味清淡,稍带酸甜和辣味,主食是白米饭,日本人爱吃鱼、海鲜、鸡、鸭以及蔬菜、豆腐等,但是不吃羊肉、猪内脏及肥猪油,有冷、热、生、熟各种食用方法。
3、日本人喜欢喝茶,无论是餐前餐后都喜欢饮茶,一般以清茶为主。
4、日本人习惯吃咸的东西,甜的东西部普遍。
三、日本和食中的代表性食物
(一)刺身
1、刺身的由来。很久以前,日本北海道渔民在供应生鱼片的时候,由于鱼在去皮后,品种辨认比较困难,所以一般渔民会取出一些鱼皮,用竹签刺在鱼身上,方便辨认,于是被称为刺身。在日本饮食的发展中,虽然刺身的制作方法不一样了,但是仍以刺身为名。
2、刺身的材料。刺身的主要材料是鱼,多数是海鱼,但是刺身并不是只以于为材料,有:螺蛤类、虾、蟹、海参、海胆还有鸡肉,甚至会出现鹿肉和马肉等。
3、刺身的形状。刺身的形状一般根据材料而定,选择片、条、块。如:鱼肉细腻可以切成薄片,一些比较大的鱼,肉质粗糙的可以切成块状,而如牡蛎、螺肉这种尺寸小的类别,一般直接整个食用。
4、刺身的佐料。刺身的佐料有:酱油、山葵泥、醋、姜末、萝卜泥、煎酒。
刺身是日本的传统食品,很受日本人的欢迎,味道偏清淡,以新鲜的鱼。贝、肉类为原料,根据相应的刀法加工,然后培养佐料使用,简单方便。一般都是一菜一碟,是日本用餐里的一小部分。
(二)寿司
寿司是日本人最喜爱的传统食物之一。据记载,寿司是由中国流传到日本,后来在外邦中发扬光大,但是却从中国的菜谱中消失。寿司和其它的日本料理一样,色彩都非常鲜明,把新鲜的材料如:新鲜的海胆黄、鲍鱼、牡丹虾、扇贝、金枪鱼、三文鱼等切片放在醋调过的冷饭上,一揉一捏之后再抹上鲜绿的芥末,在使用的时候要整个吞进去,将寿司的饭香与配料味相融合,这样才能够体会到寿司的美味。
(三)天妇罗
天妇罗不是单指某一种食品,而是对油炸食品的总称。制作方法是将面粉、鸡蛋、水等材料合成浆,然后将这些浆包裹在食材上,放入油锅中炸。天妇罗又分为蔬菜天妇罗、海鲜天妇罗、什锦天妇罗等,在食用时蘸调制好的酱料,味道鲜美,香而不腻。
天妇罗的烹制方法也是来自于中国,名称来自于荷兰,一般以鸡蛋面糊最为普遍,炸法多样化,在制作的过程中主要的三个标准是:挂糊要薄,沥油要净,要又脆又香。
(四)面食料理
日本面条主要有切面、荞麦面条、龙须面条以及拉面等。日本全国各个地方有代表性具有特色的面条有:山梨县的地方菜甲州名产面条秋田县的道庭面条等,其中荞麦面条营养丰富、食用方便,是日本关东地区最受欢迎的大众食品。荞麦面分冷食、热食两种,冷食主要是夏天使用。龙须面细而长,在夏天制作成凉面,是日本人在夏天受欢迎的面条之一。而拉面,则是日本面食料理中最据代表性的,据说日本拉面是在中华街的中国餐厅发祥的,后来逐步的演变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拉面。
日本对饮食的质量要求高,在饮食制作和选择上就能体现日本对饮食的重视度。对调料的选择谨慎,追求食物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同时,一般料理色泽和味道都保持原始纯正,而且对于器材的选择上也要结合当时的季节与环境,护饮食的平衡,日本人对饮食的追求完全是一种对自然的尊重,对艺术的追求,体现出一种对美和自然的向往。
四、日本的餐桌礼仪
日本重视和尊重饮食也可以从日本餐桌礼仪上看出。首先在用餐前,要先表示对食品的欣赏,用餐后要觉得满足,感谢款待者;其次,在用餐期间,要注重用餐顺序,不能单一的挑选一样菜品吃,而是依次的,应顺序循环的吃每道菜,保证菜吃完的时间都维持在一定的时间内;再次,用餐方式,日本的用餐方式并不像其它国家一样细声细语,而是允许吃饭发出声音,因为这表达对厨师的一种赞赏,同时也可以用手拿寿司蘸酱,直接放入口中等。依次,日本人喜欢饮酒,一般比较正式的日式饭都备有米酒,通常在相互祝酒后才开始用餐,而且就算客人不想喝,也希望其假装喝一小口;最后,日本人喜欢饮茶,饭前喝绿茶,饭后喝煎茶。
五、总结
日本饮食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但是随着时代变迁,两个之间的饮食文化都发生了差异,日本善于吸收外来的事物,通过借鉴和引用,形成具有日本独有特色的文化,日本饮食文化,在世界饮食界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它以其特色,向全世界传达日本的思想和文化,日本的饮食特征和饮食习惯,都是由日本地理环境、思想观念和自然资源影响的,了解日本饮食文化也是对日本文化的一种了解,从而加深对日本的物质、经济、政治和思想的认识,尊重彼此的文化,有利于国家之间的和谐发展,对于两国之间的交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个长寿的国家,现在的平均寿命居位居世界首位,除了自然环境和其他因素外,追求健康而绿色的饮食习惯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本文通过对日本饮食特点的浅析和几个代表性料理的介绍,体现日本饮食文化的许多优点及日本人的审美意识。日本的饮食是很特别的拥有自己的风格的同时,又融入了中国和西方其他国家的色彩。这也许和日本善于吸取他国长处的原因有关。
关键词:饮食文化、特点、日本料理
日本是一个南北狭长的岛国,是一个典型的围海而生的国家。自古以来从南方、北方和西方引进文化,经过不断的沉积、融合和演变,最终形成了日本列岛的文化基础,而日本饮食文化就是这些文化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有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可见饮食在文化中占据多么重要的地位。在了解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时,有必要先去研究它的饮食文化。
一、日本饮食的特点
日本料理最大的特点是生鲜海味。日本四面环海,由四千多个岛屿组成的日本列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有得天独厚的新鲜海产,所以能够发展自己的海洋菜肴。换言之,风土酿就菜系。所以,各类海鲜料理已经成为日本饮食中别具特色的代表性食品。
日本的气候四季分明,谷物、果蔬、水产品等的生长期和品质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很大。基于对食物新鲜程度和品质因素的考虑,日本料理的选材也是四季分明的。思维方式也使他们合理地选择应季的食物。日本人在料理的烹调方式上崇尚食物的原汁原味,少用调料,以清淡的口味为主,生食便成为保持食物原味最好的食用方式。
日本料理是一种用眼睛和鼻子来品尝的食物,其外观造型甚是精美,配合食物,每一道菜都犹如中国的工笔画。日本饮食讲究“艺术性”和“优雅感”。在日本的食品中,其名称与自然景物有关的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凡是去过日本的中国人或许都会感觉到,日本的菜肴与其说是让人饱口福,倒毋宁说是让人赏心悦目。所以日本人对料理的形状和色彩的搭配是极其讲究的。在日本,一个厨师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点:刀工和一双装菜的筷子。日本料理给予我们的是日本人审美观的表达,也是日本饮食文化的体现。
日本料理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少”。中国人吃饭讲究的就是个实在。要吃好,并且还要吃饱。吃好自然不必说,要吃“饱”,这在吃日本料理时就有点困难了。中国人吃菜是一筷子,一勺子地吃。日本人是一片菜叶一片肉地吃。往往一顿饭吃下来,只有6分饱,过两个小时又想吃饭了。在日本花400日元买的便当,也就是盒饭,往往里面就是3块炸鸡和一片黄瓜,几片腌萝卜。可别以为有3块鸡肉就很合算了,鸡肉是最不值钱的东西,白菜都比它贵。正因为蔬菜价格很高,所以日本料理里蔬菜的分量不多,我是这么认为的。也不光蔬菜,其它的东西一样很少,往往一样菜是一小口就结束了。不实惠,这也是我的感觉。
对食器的讲究也是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之一。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在日本,稍有水准的料理屋在餐具上都是很用心的。这也说明了容器在料理中的地位。美器不仅仅是对美食表层的烘托,更是对美食内涵的诠释。日餐器皿的材质多为瓷器、木器还有漆器等,丰富多彩,既实用又具观赏性,使就餐者耳目一新。另一方面,对饮食环境的考究,也反映了日本人在饮食文化上的美学追求。
“淡”可以说是日本料理的最大优点。日本人长寿的原因估计也和他们饮食的清淡有关。中国菜基本上每样菜下锅之前都要先往锅里倒油,没有油,也就不会有美味的中国菜。可是油吃多了有什么后果大家都很清楚。而传统的日本料理则很少用油,寿司,生鱼片,都是十分清淡的食品。刚吃的时候也许会感到精淡无味,但是时间长了就会感到很爽口,和中国菜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不过就健康角度来说,我认为还是日本料理更好一些。
日本饮食一般可分为主食和副食。米是主食,蔬菜及鱼等为副食。中世纪至明治时期,日本人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对肉食有所禁忌,所以很少食肉。明治以后,这种禁忌才得以消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饮食中也普及了面包等面食类。随着经济的成长,由于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肉类和乳制品等的摄取也大幅增加。再加上速食食品的普及,使日本人的饮食生活愈发多样化。
二、日本料理
(一)酱汤
酱汤在日本也有着悠久的历史。8世纪初,随着佛教从中国的传入,酱也从中国传入日本。它先在寺庙与宫廷中兴起,后在民间被广泛食用。现在日本研制生产了各种速成酱汤,可用开水冲食,并且便于携带。由于酱汤制作容易又富有营养,日本军队也很重视这种传统食品。酱汤以酱为主,主要原料是大豆,含有大量蛋白质,营养丰富,味道较咸。在日本,人们把酱汤视为“母亲的手艺”,可见它在日本人心中的分量。米饭就酱汤吃,是日本传统式的早餐。作为从小时就养成的饮食习惯,就更适合日本人了。
(二)生鱼片
日本料理以生鱼片最有代表性,它堪称是日本料理的代表作。自古以来日本就有吃生食的习惯。江户时代以前生鱼片主要以鲷鱼、鲆鱼等为材料。明治以后,金枪鱼、鲣鱼成了生鱼片的上等材料。现在,日本人把贝类、龙虾等切成薄片,也叫“生鱼片”。去掉河豚毒,切成薄片的河豚鱼,是生鱼片中的佼佼者,鲜嫩可口,但价格很贵。吃生鱼片必须要以芥末和酱油作调料。
(三)寿司
寿司又称“四喜饭”,是日本料理的代表。寿司味道鲜美,很受日本民众的喜爱。寿司是日本料理中独具特色的一种食品,种类很多。现代日本寿司大多采用醋拌米饭的方法来加工其主料。日本四周环海,各类时鲜鱼类为寿司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正宗的寿司有酸、甜、苦、辣、咸等多种风味。因此,吃寿司时,应根据寿司的种类来搭配佐味料。现在寿司的品种根据人们的口味增加了许多,色彩也是绚丽多彩。寿司的美味不仅体现在食上,更体现在形与色上,每一块寿司都是一个精美的小艺术品。
(四)纳豆
纳豆是日本最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大部分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纳豆是以大豆为原料,其营养成分容易为人体吸收,是一种很具价值的营养食品。最新的研究还表明,纳豆对引起大规模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病原性大肠杆菌的繁殖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五)卓袱料理。
卓袱是中国式饭桌,即八仙桌。卓袱料理是中国式的料理,有蘑菇、鱼糕、蔬菜的汤面、卤面等。其特色是客人坐着靠背椅,围着一张桌子,所有饭菜放在一张桌上。
这种料理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佛门素食,由隐元禅师作为“普茶料理”(即以茶代酒的料理)加以发扬。由于盛行于长崎,故又称长崎料理。料理师在佛门素食内采用了当地产的水产肉类,便创立了卓袱料理。
卓袱料理菜式中主要有:鱼翅清汤、茶、大盘、中盘、小菜、炖品、年糕小豆汤和水果。小菜又分为五菜、七菜、九菜,以七菜居多。一开始就先把小菜全部放在桌子上,边吃边将鱼翅清汤及其他菜肴摆上桌。
三、日本饮食和中国的一些区别
在中国,中国的主食是谷物,北方为面、饭等大米、小麦加工出的食物,而南方为米饭。菜肴的原材料也多为陆生的动植物,也有江海湖泊的鱼类。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每人每年平均食用鱼类约十几公斤,这个数字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南北差异很大。
如果说中国重视的是食物本身,日本重视的就是盛载食物的餐具,对味觉和视觉的不同追求,造就了中日不同的饮食文化。很明显的,中国人虽然注意到放置食物的器皿对食欲有影响,在评价一道菜时也会用“色、香、味”来作为标准,烹饪理论上还有“五色、五味”等的说法,但主要评分点还是在食物本身上。而日本则不同,对餐具的选择会因季节、节日、菜色等等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
日本是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日本的文化就深受中国的影响。因此,日本的饮食与中固有着许多相同之处。比如,日本人和中国人饮食餐具基本相同,都是使用筷子、碗、盘子等。虽说现在许多人钟情于西餐,但传统的“日本料理”吃起来还必须使用筷予。其次,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待客都非常热情。古人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中国家庭,一旦来了佳宾高朋,采购、烹饪、陪客,忙煞主人。备料丰盛,做工精细I,烹调讲究“色、香、味”,待客力尽地主之宜。日本人接待客人也是充满诚意的,“不亦乐乎”与中国人不分上下,往往为了一顿饭,提前好多天向饭店预约,甚至开车带着客人跑到老远去用餐。
四、结语
总之,从日本的饮食文化,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日本人之所以长寿,与他们的合理、健康、营养的饮食是密不可分的。日本文化透过饮食文化,体现出日本饮食文化的许多优点及日本人的审美意识。这些传统的饮食习惯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日本饮食文化的优点,值得我们今后思考与学习。日本饮食文化的第三个特点是“追求造型美”。日本饮食讲究“艺术性”和“优雅感”。在日本的食品中,其名称与自然景物有关的约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如松风、红梅烧、矶松、桃山、牡丹饼,以及州滨、时雨、越之雪、落雁,等等。除了名称以外,凡是到过日本的中国人或许都会感觉到,日本的菜肴与其说是让人饱口福,倒毋宁说是让人赏心悦目。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日本独特的饮食习惯。在日语中,料理一词就是菜肴、烹调的意思。日本人注重菜肴的味道更注重菜肴的美感。因此烹饪在日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既日本料理文化。
一、日本地理位置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日本由九洲、本州、四国、北海道四个大岛及周围数十余小岛组成。由于处在西太平洋寒暖流交替的地带,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海鱼是日本料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鱼类料理中,生鱼片最为常见。日本人好吃生食也与其文化观念有关。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缺乏,因此尤其具有环保和崇尚自然的意识。日本人认为生食能够最大程度上保留鱼类的鲜味,只有新鲜、未经加工的食品,才具有天然的色泽,红是红,绿是绿,黄是黄,从色彩学讲,它们都是原色,原色最具色彩生机,搭配到一起,互相衬托,格外提神,叫人欲罢不能。这令人联想到赏心悦目的日本自然景观:放眼望去,整个东瀛列岛沐浴在大自然丰沛的阳光雨露中,蓝天、绿海、白云,到处郁郁葱葱,那里的每一片树叶绿得发亮,一切都显得那样本色,堪称一个“自然”的乐园。除了生食之外,日本寿司也是一大特色。日本地处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区,适合大米的生长,因此饭团和寿司得以发展。将生鱼、生蔬菜等放入寿司卷中,又用芥末去腥,用酱油调味,便做成了美味的寿司。
二、禅文化与视觉的艺术
日本料理十分清淡,最忌讳油腻,同时日本料理讲究摆放的艺术,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这样的理念与日本的禅文化有关,尤其是日本的怀石料理。怀石料理最早是从日本京都的寺庙中传出来,有一批修行中的僧人,在戒规下清心少食,吃得十分简单清淡,但却有些饥饿难耐,于是想到将温暖的石头抱在怀中,以抵挡些许饥饿感,因此有了“怀石”的名称。演变到后来,怀石料理将最初简单清淡、追求食物原味精髓的精神传了下来,发展出一套精致讲究的用餐规矩,从器皿到摆盘都充满禅意及气氛。怀石料理的摆放给予食用者无限的现象,体现了日本人的含蓄。除了怀石料理,寿司也同样讲究摆放。摆放寿司时会充分考虑到颜色的搭配以及形状的美感。许多饭团还被做成了各种动漫卡通形象,增添了不少情趣。
三、介绍日本料理文化的意义
要真正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亲临那里去体验。而吃是旅游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今日本料理文化名声远扬,是日本文化的精华之一。把料理做为一个切入点能够更好的了解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气候、环境、历史、人文等等。料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契机,不仅可以激发我们对日本文化的研究兴趣,更能以交流料理来促进对日本的理解。
一、日本饮食量少质高体现日本文化的浓缩意识
日本料理给我们的第一印象:细致精美、品种繁多、分量很少。从感官角度来讲,精美的加工和设计,可以引起人们的食欲;从食用角度上讲,一种食物再好吃也不会一下子吃很多,但是很多种食物放在你面前的时候,就会每一种都想品尝;份量和种类上的控制可以培养人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至于过分偏食和挑食,也不会过多的浪费。日本的传统点心,制作时均控制在45克左右,以方便拿取和食用;点心的形状和颜色往往与当时的季节和环境相对应,是浓缩型的季节象征。食物的精巧、极具效能体现了日本文化的浓缩意识,浓缩是为了更好更合理的利用空间和资源,浓缩意识中包含着日本民族强烈的危机感和自我保护意识。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的独立岛国,自然灾害多且频繁,每年大约发生一万多次地震,有感地震能达到几千次左右,极具破坏性;又常常被台风等自然灾害侵袭;领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促使了日本民族生活上的严格要求;在生产和生活上需要做到最低限度的节约,以精细小巧为导向,以精细小巧为美。
日本民族把传统的精巧观念发挥到了极致,并且将这种观念融入到生活的各方面,凡事都能做到节约,合理利用一切做到充分的自我保护。生活在岛国上的人们时刻具有危机感,不仅是日本,诸如英国这样的岛国也应该如此。日本民族生活在危机感中不只是面对恶劣的地理环境,同样面临资源匮乏,虽然地理环境是人类无力改变的,但是面对资源问题,日本人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在分类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去过日本的人都感慨日本很干净,那是因为他们可以为了丢弃一个瓶盖而排起长队,把其放到指定的回收地点。强烈的危机意识告诉他们,现在放回去的只是一个小小的瓶盖,但将来会带给他们生存希望的源泉。
二、日本饮食文化的食肉历史发展反映出民族的矛盾性特征
日本曾经向中国称臣纳贡,在生活上谦虚谨慎至极,可以说到了自卑的程度;也曾经向中国发动过战争,战争永远印记在我们的记忆中。有的人认为很难把战争中杀戮的日本人与谦和地说着对不起的日本人联系起来,这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民族自身矛盾性。现如今,日本的科技和经济仍然居于世界的前列,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表现出日本民族的自信。从日语语言的角度上来看,针对不同的人物对象,语言的使用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语体上分简体和敬体,除此之外日语的敬语表达更是发达,敬语的表达又被分为尊他语、自谦语和郑重语,不同的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时间地点,说的语言都有所不同,可见礼貌要求极为严格。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之前,日本长期向中国朝拜,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一直到明治维新,日本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原来日本本土文化注重与大自然的和谐。但明治维新以后,受到欧美文化的影响,日本从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经济能力跃然升至世界前列。西方文化强调人的力量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日本的自然和谐观念是相对的,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日本这个国家里发生了碰撞,日本民族性格上的兼收并蓄使两种文化实现了融合,使得日本成为矛盾的统一体,正因为如此日本人在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中徘徊,成为国民性格矛盾性的主要原因。这种矛盾性,体现在日本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结语
鲁迅先生有一篇著名的杂文《拿来主义》,意指对待事物要批判地继承和批判地吸收。日本民族的思想中存在浓厚的“拿来主义”,或者说是借鉴学习,日本人善于学习,曾经一度热衷学习外来饮食文化,但并不只是停留在学习的第一层面,而是不断深入研究,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独具一格的日本饮食文化,在这一文化的背后深藏着大和民族的特点,在饮食文化中也能看到大和民族矛盾、隐忍、细腻、精致的缩影。
不给分不回答...这是中国人教我的...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范文
导语:中国与日本隔海相望,文化却大不相同,特别是在饮食上,不仅是以大米为主食,西欧中国餐点一般也很普及。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日本饮食文化论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日本独特的饮食习惯。在日语中,料理一词就是菜肴、烹调的意思。日本人注重菜肴的味道更注重菜肴的美感。因此烹饪在日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既日本料理文化。
一、日本地理位置对饮食习惯的影响
日本由九洲、本州、四国、北海道四个大岛及周围数十余小岛组成。由于处在西太平洋寒暖流交替的地带,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海鱼是日本料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鱼类料理中,生鱼片最为常见。日本人好吃生食也与其文化观念有关。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缺乏,因此尤其具有环保和崇尚自然的意识。日本人认为生食能够最大程度上保留鱼类的鲜味,只有新鲜、未经加工的`食品,才具有天然的色泽,红是红,绿是绿,黄是黄,从色彩学讲,它们都是原色,原色最具色彩生机,搭配到一起,互相衬托,格外提神,叫人欲罢不能。这令人联想到赏心悦目的日本自然景观:放眼望去,整个东瀛列岛沐浴在大自然丰沛的阳光雨露中,蓝天、绿海、白云,到处郁郁葱葱,那里的每一片树叶绿得发亮,一切都显得那样本色,堪称一个“自然”的乐园。除了生食之外,日本寿司也是一大特色。日本地处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区,适合大米的生长,因此饭团和寿司得以发展。将生鱼、生蔬菜等放入寿司卷中,又用芥末去腥,用酱油调味,便做成了美味的寿司。
二、禅文化与视觉的艺术
日本料理十分清淡,最忌讳油腻,同时日本料理讲究摆放的艺术,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这样的理念与日本的禅文化有关,尤其是日本的怀石料理。怀石料理最早是从日本京都的寺庙中传出来,有一批修行中的僧人,在戒规下清心少食,吃得十分简单清淡,但却有些饥饿难耐,于是想到将温暖的石头抱在怀中,以抵挡些许饥饿感,因此有了“怀石”的名称。演变到后来,怀石料理将最初简单清淡、追求食物原味精髓的精神传了下来,发展出一套精致讲究的用餐规矩,从器皿到摆盘都充满禅意及气氛。怀石料理的摆放给予食用者无限的现象,体现了日本人的含蓄。除了怀石料理,寿司也同样讲究摆放。摆放寿司时会充分考虑到颜色的搭配以及形状的美感。许多饭团还被做成了各种动漫卡通形象,增添了不少情趣。
三、介绍日本料理文化的意义
要真正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亲临那里去体验。而吃是旅游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今日本料理文化名声远扬,是日本文化的精华之一。把料理做为一个切入点能够更好的了解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气候、环境、历史、人文等等。料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契机,不仅可以激发我们对日本文化的研究兴趣,更能以交流料理来促进对日本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