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对自我意识评价论文的题目

对自我意识评价论文的题目

发布时间:

对自我意识评价论文的题目

自我意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教育论文

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德育方法。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自我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为指导自我教育,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提供了可能条件的心理基础。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由童年期的模糊,不大自觉、被动状态发展为比较清晰、自觉、主动的状态。他们开始要求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发展,更自觉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个性品质和精神世界进行评价,他们会因学习上的进步而春风得意,洋溢着愉快之情,会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迷惘苦恼,形成抑郁低沉的心境,也会因榜样的激励而热血沸腾,对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心。所有这些,充分表明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已得到了迅速发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则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谓自我教育,是指学生在充分了解、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是进行自我教育的三个重要而又紧密联系的环节。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紧紧抓住这三个环节,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指学生运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对自己主观世界的认识,从而提出奋斗目标,确定进步的方向和途径,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总是首先抓学生自我认识的教育工作,以此激励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

我曾教育过的93届文科班,当初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心态各异。由于前几届考上大学的文科生屈指可数,一咱信心不足,走着瞧的气氛笼罩着班级。于是,我决定以抓自我认识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增强信心,推动班级的建设。开学不久,便以“我为什么选择文科”的主题班会揭开自我认识的序幕,接着组织学生讨论“文科生应塑造怎样的自我形象”请原县招办主任作“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报告,使学生从道德规范、文化知识、社会需要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深刻认识了自己学文科的动机和目标,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因而新学期伊始,全班学生思想稳定,学习风气浓厚,一个新的班集体很快就形成了凝聚力,期末便被学校团委、县团委评为“优秀团支部”。

同样,一个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学习委员李永毅在文理未分科之前的高一年级,理科成绩相当好,曾以接近六百分的总成绩而名列年级第一名。然而,他却选择了文科,并且主动地组织全班学生成立文学社,英语俱乐部,积极开展活动;文科班同学数学成绩普遍较差,他就牺牲自己的学习时间,自己备课、上课,当“小老师”,为提高同学们的数学成绩作出了无私的奉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选择文科?他在主题班会上如是说:“前几年我们学校和县的文科升学率都不太理想,使人们对文科有误解。我要用实际行动来消除人们的种种误解,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光,为家乡争光。”诺言成为现实。在第二年的高考中,他便摘取了全省文科状元的桂冠。这就是自我认识所产生的激励效应。

2自我监督

自我监督是指学生在意志力支配下,检查和督促自己向奋斗目标不断迈进的一种自我教育的方式。它是自我教育得以坚持下去并最终实现目标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监督。

指导学生自我反省。荀子说:“群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让学生随时反省自己,发现优点,找出缺点,以利进步,这是自我监督的有效方式。我曾指导学生设计了一个“学习生活自我检查表”,对每天的课堂学习,课间休息,课外活动,完成作业分项作出评估,然后每天小结,周末总结。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教师随时抽查。这种自我监督的方式深受学生欢迎,特别是一些自制力较差,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在这种有效的自我监督下,违反纪律的现象明显减少,自觉学习的习惯逐步养成。

指导学生开展自我批评。让学生掌握自我批评这一思想武器,可以使他们的不良行为受到抑制,逐渐养成襟怀坦白,谦虚诚实的良好品德。在具体指导中,我采取了“三带动”的做法:教师勇于自我批评,从而带动班干部敢于自我批评,从而带动班集体的自我批评;先进学生虚心自我批评,从而带动后进学生的自我批评。这样,自我批评的风气很快在班级中树立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自我监督力量。

建立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过程中,能够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进行有效的自我监督。规章制度先由班干部拟定,然后交给集体讨论,修改、补充,最后由班干部实施。

3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就是正确衡量、评估自己实践的结果,以利于下一个阶段的进步。它是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标志,是自我教育过程的高级阶段。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是在个人与同学、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在对他人的评价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对他人的评价能力发展在先,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在后,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时,我分为两步走。首先利用团员民主评议,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推荐保送生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别人,并作为参照对象与自己比较,从而逐渐认识自己,为过渡到自我评价搭好桥梁。

其次,在学生评价别人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我特别重视期末的学生自我鉴定工作,因为它既是本学期学生实践结果的评价,又是新学期学生奋斗的基础和起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我指导学生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自我鉴定:重温目标,总结成绩,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下期奋斗目标。鉴定的要求是实事求是。

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对于优生,能够让他们找出差距,发现不足,而对于差生,则能够使他们看到希望,增强信心。学生×××,过去自由散漫,上课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后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有所进步,我就指导他认真评价自己的每一点成绩,使他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增强了上进心,最后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成为一名先进团员。

综合上述,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构成了一个自我教育的系统,自我认识是这个系统的基础和起点,自我监督是这个系统运转的保障,自我评价则是系统最终形成的标志。几年来,我坚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实践,取得理想的效果,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县、市的先进集体,学生多人被评为校、县、市我的先进个人。我将继续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进一步探索育人理论。

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伴随着青春期到来的重要心理变化,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在解决自我意识发展矛盾中形成健康的自我结构,完成人格成熟和个人成长。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策略分析》

摘要:大学阶段是青年期自我意识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正确处理自我意识发展中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自我展示和自我封闭的矛盾,形成独立自信的自我,对大学生获得健康人格,顺利适应社会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自我意识;现实自我;理想自我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监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伴随着青春期到来的重要心理变化,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在解决自我意识发展矛盾中形成健康的自我结构,完成人格成熟和个人成长。

一、正确处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

现实自我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状况的认识和评价,理想自我则是个体期望达到的自我状况。二者之间的差距,既是个体进步和完善的动力,也是青少年烦恼的重要根源。大学生是一个抱负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短时间难以弥补,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产生自卑和自责情绪,或者沉湎于好高骛远,难以踏实做事的虚幻自信中。合理解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三种可能的调整策略:

(一)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其逐渐接近理想自我

这是最为积极同时也是最有难度的协调策略,要求学生基于对现实自我的客观认识,确立切实可以达到的理想自我,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目标,通过顽强的意志努力使现实自我走向完善。

(二)基本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

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大学生群体是有着巨大的个别差异的,其中有些个体既没有过人的才能,也没有其他突出的优点,他们是大学校园中的相对弱势群体。受到整个大学生群体较高的理想自我的影响,这些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由于其自身能力的局限,很难达到理想自我。他们所能做的,是基本放弃理想自我,接纳现实自我,尽自己所能做得更好,学会与自己的过去作“纵向比较”中来确立自我信心,摆脱与他人进行“横向比较”而带来的自我伤害感,获得平常心,平静而踏实地面对生活应该成为这部分大学生健康的自我观念。

二、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矛盾

大学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给学生展示个人风采提供了许多机会,同时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矛盾也凸现出来:成功的个人展示可以使大学生在他人的赞赏中获得个人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但展示中的挫折和失败也可能伤及自尊和自信;而封闭自我,深居简出,默默无闻,自我是安全的,同时也是孤独的,自我的无价值感常常困扰着试图封闭自我的大学生。面对着两难情境,大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要求大学生完成由关注“他人评价”模式向关注“自我评价”模式的转化,形成正确的理念: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为了对自我的发现和发展,寻找成功和愉快体验,而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喝彩。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可让大学生更加放松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在一系列失败和成功的尝试中获得个人成长。

三、确立独立自信的自我,摆脱成长中的烦恼

根本解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冲突,需要摆脱自我形成过程中的外部依赖,确立独立自信的自我。

(一)独立于他人评价,接纳现实自我

大学生常常把他人评价作为自我的标准,过多关注是否符合别人的评价标准导致的自我不确定性是烦恼的重要来源,而健康和成熟的自我最重要的特征是独立于他人评价,能够基于个人经验完成对现实自我的客观评价和认识,坦然地接纳自己。因此,实现由外在评价标准向内心评价标准的转化,才能获得对自我的信心和个人成长的愉快体验。

(二)独立于社会压力,完成自我与社会的协调

学校教育以正面引导为主流,社会对大学生群体在才学、品德、能力等方面都有着较高期望,这些期望与大学生的实际行为往往形成一定的反差,大学生自我发展中的部分焦虑来源于这种社会压力,常常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大学生的形象,因此产生自责和罪恶感。摆脱这种困扰,需要大学生在社会要求和个人能力之间学会灵活和折衷,接受自己个性中某些不为社会赞赏和肯定的方面,扬长避短,不勉强自己屈从社会压力,应该认识到,在不妨碍社会和他人的前提下,成熟和独立的自我应该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一个人也不需要在所有方面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赏。本着这样独立于社会压力的理念,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张扬个性中积极的方面,淡化消极个性因素带来的心理困扰,完成自我与社会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郑日昌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王登峰,张伯源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一

《自我意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 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取决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的发展

心理健康指的是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马斯洛从成功名人的人生历程中归纳出来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精英标准”,他认为,具有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就是心理健康的人。精神科医生认为,凡无心理症状的人都为心理健康的人,这是“临界标准”——一种衡量健康状况的低水平。正视现实和自我,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共识。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划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意识可划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三个方面。物质自我是自己的身体、衣着、金钱等物质方面意识;社会自我是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意识;精神自我是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按自我意识的作用划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信心、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二是消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卑、自我否定等。按自我意识的观念划分,可分为实现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三类。

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为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也会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1.智力发展显著

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显著提高,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喜欢质疑和争论,因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对此感到迷茫和不安。这种心理压力既可成为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可成为学习进步中的阻力。

2.自我意识增强

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进行关注。但由于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初期,评价自己和别人常带有片面性、情绪性和波动性,对周围的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因自我意识的发展不成熟而易产生心理易损性。因此,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自信而强大、自我调控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3.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大学生自尊心强,思想感情和个人秘密不愿向他人吐露,自我封闭有时会产生孤独感;他们渴望独立,有极强的“断乳”愿望,但阅历不够丰富,环境复杂陌生导致缺乏信心;情绪不稳定,容易感情用事,不善于调控感情和理智之间的关系;他们富于幻想,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对现实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常因学业、就业、恋爱、不正之风而困惑,会有挫折感,易悲观失望。这些矛盾若持续得不到解决,将会使大学生心理失去平衡。

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现过程中,这些心理特征是产生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的根本原因,这些矛盾和压力将伴着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逐渐成熟,逐步得到缓解。其调节的有效性依赖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或者说是对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解自我的准确把握;其心理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大学生人生观的定位和价值观的形成。心理健康反映出一个人健康的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抱开放乐观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心理健康的人富于利他精神,心理健康的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正视现实,放弃做“完人”“超人”的念头。归根结底,心理健康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映射。

人们通常把平衡和适应作为心理健康的特征,但“适应”不等于“顺从”,“平衡”不等于内心无“冲突”。积极、健康的心理应是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的意义,并不是永久性的无压力、无冲突、无痛苦。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突出表现在个体与现实保持动态平衡,以实现高尚的人生目标为目的,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求得内心平衡、和谐、正常发展。

面对矛盾重重的日常生活,以人生目标为指向,有效的自我调整是维护心理健康标准的重要条件。因此,自知、自尊、自我接纳,不仅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有利于自己对主体产生比较科学明确的认识,从而提高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用积极的心态解决心理矛盾和冲突,实现积极的心理平衡。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自我意识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二

《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

摘 要: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已经成了当前哲学研究的“热点”。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人们必须首先思考和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主体?人作为主体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在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中,人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迥避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的研究,忽视了自我意识是人的主体性的本质特a征之一。然而正是由于人所具有的自我意识,人才成其为人,成其为自觉认识的实践的主体,成其为社会和历史的主体。如果离开人的自我意识,人的主体性的地位将因失去其内在的本质规定而无法得到充分的说明。

关键词:心理学;自我意识;个性发展

一、 “自我”的内涵分析

研究自我意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自我”,“自我意识”也就是认识主体对自身的反省和认识,对自我意识的研究要求我们,有必要对“自我”这一概念首先作一基本分析。

“自我”一词在英文里的对应词是self或ego。在现实的自我认识过程中,“自我”表现为双重身份,即具有整体统一性的“自我”分裂为两部分:“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在《自我意识的原初确立》一文里,主客体的分化使人类有了自身与外界的最初区别,有了自我感与朦胧的自我意识。但应该指出,这种自我意识是很原始的,极度抽象的。要使自我意识真正深化拓展下去,还有赖于主体在意识中进一步把“自我”分化为意识主客体。因此,如果说主客体的分离是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一基础的话,那么“主体我”与“客体我”在观念上的分开则是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二、也即最为现实的前提。因为主体与客体的分离是人类走向自我觉醒的第一步,但当时还只是极抽象地将我与外界的一切(作为整体)对立起来,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阶段。要从这种抽象的主客体分离对立,发展到生动具体的自我意识,就必须有“自我”本身的二重分裂:“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分离。所以,发称这种自我本身的二重分化为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二步亦即现实条件。在这里,我们看到主客体的矛盾运动与变化发展构成自我意识内在运动的基本骨架。

所谓“主体我”也就是自身活动与行为觉察者的我,“客体我”则是被观察被认识到的自我的身心活动的状况。美国人类学家米德把前者称为I,把后者称为me。

二、 影响自我意识的因素

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年龄、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影响学生的自我意识。首先,自我意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的。Marsh和Shavelson、Hater假设,在青少年时期的中段是自我意识最不稳定的阶段。Piers和Harris(1964)的研究证实,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在自我意识量表中的得分大大高于六年级。我国学者杨善堂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杨心德的研究发现,初中二年级可能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性别差异方面,Piers和Harris在年级相同的学生中,没有发现性别不同对自我概念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Wylier的评述论文包括年龄跨度从6岁到50岁的研究对象。她说在她读到的论文中,没有找到切实可靠的证据,说明年龄和性别对整体自我意识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我国学者杨心德的研究表明,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性别差异,男学生略高于女学生。杨善堂的研究也发现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但韩进之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生中女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高于男生,男女之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Davish和Greenberg在下层社会的学生中做过一项研究。他们发现成绩优良的学生在评估有关自我的三个方面――个人能力、学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时,都比成绩落后的学生给自己打的分高。Taliuliag和Gama也在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中主持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成绩优良的学生有着较高的自我意识得分。我国杨善堂的研究表明,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初中学生中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但韩进之等的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与乡村儿童基本上吻合,不存在显著差异。尽管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三方面,但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是否存在性别、城乡差异仍有争议,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和探讨。此外,地区差异、民族文化、环境等方面,对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研究也有涉及到,但为数不多。

三、 自我的发展

自我的发展就是自我的不同层面的协调发展。自我的发展是没有固定限制的,而影响自我发展的实际水平的是不同层次发展中的协调。决定发展中的协调性的首先是社会生活的影响本身。社会生活有很多不同的领域,它们对人的生存、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它们对自我的不同层面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的,而是综合地起作用的。及时、正确、有效地接受这些影响,就会有助于诸层次在发展中的协调。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不同层面之间的转化。自我的不同层面在其发展中都会发生困难、矛盾和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驱使人根据各个层面间相互关联的逻辑到其他层次中去探求障碍的原因。一旦这些起因被发现或排除,该层发展中的困难就得到排除。由于社会自我的现实性的品格,故困难和障碍最多,最经常地出现在社会自我中。这时,人就感到在人际关系、人群活动中的矛盾和困难。这时,人就会在除了从社会生活本身,还从人的物质与精神的自我中寻找矛盾的起因,从而使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使正常的发展得以继续。这种转化,也就是自我意识的对象两个领域间的的移动和转变。我们常常从改变对待别人的态度和原则做起,最终达到人际关系和活动效果的改善,这就是从一种自我向另一种自我转化的最典型、最常见的事例。

结语

总之,学者们对于自我意识问题的研究,从单纯的理论上的探讨和描述到理论探讨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从大规模的协作研究与心理学家的个人探索相结合,为自我意识的深入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自我意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 现代社会心理学[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2]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 左其沛.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少年期的特点[J].心理学报,1985.

自我意识的论文题目

心理分析可以做好心理治疗;能够完善心理教育;能够帮助自我个性发展。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自我分析的心理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自我心理分析》

摘要: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他们不停地思考,选择和探索,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所以,正确的自我心理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法、经验法、反省法来认识自我,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学会完善自我。

关键词:自我分析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

一、引言

本次研究以“我”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法、经验法、反省法来审视研究自己的心理,发现存在的问题,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出发点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完善自我的方案。

二、自我分析

现代人有很多文化经验,科学知识,可说无所不知,但却少自知。而自知乃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这次我也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了一番分析。

自我分析的方法

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他人是反应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我们先从家庭中的感情扩展到外面的友爱关系,进入社会有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有自知之明的人能从这些关系中用心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前途,但是通过和人比较认识自己应该注意比较的参照物。

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即我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成败得失,其经验的价值也因人而异。对聪明又善用智慧的人来说,成功失败的经验都可以促进他再成功,因为他们了解自我,有坚强的人格精神,善于学习,因而可以避免再重蹈覆辙;而对于某些自我比较脆弱的大学生,失败的经验更使其失败。

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经常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看似容易,实则困难。自我观察无疑是一个好方法,自我观察是我们教育自己,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自我心理分析

心理困惑和问题

一、学习方面

在平常的学习或是工作中,我总会认真,严谨的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尽量做到完美,但是,与此同时,我总是不断追求新的东西,然后坚持不了一段时间,就会打退堂鼓,也就是说干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不能够下定决心,坚持下去。而且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着很多女大学生的通病:在专业志向上比较麻木,对将来事情考虑的较少,对专业修养的培养一般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专业综合知识的来源基本上是老师讲的和同学议论的东西。基本因循老师的教学内容,认为将来的事到时候再说。对专业、事业成功者的先例,不会受到什么鼓舞,觉得太高太远,特别是对男生的成功事例觉得隔自己太远。但是我在专业学习上还是很努力的,上课的时候会坐在前排仔细记笔记,对老师的课堂演示很注意,作业按老师的进程去做。我在校学习专业知识基本上不会以自己的兴趣做转移,在校内只是按照学校老师的安排完成作业不怎么管它将来的实际用途。

二、情绪方面

我是一个十分乐观的人,不论是在初中、高中、还是大学,身边的朋友总是说我好像从来没有发过什么脾气,一直笑着,难道我真的是没有烦恼吗?其实苦恼啊、烦恼啊是肯定存在的,不过我坚信:只要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何况整天愁眉苦脸的也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影响身边人的心情。不是常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吗。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我一般也能比较沉着的应对,但遇到重大挫折是,或在紧急状况下,难免会有一些情绪波动,不能较好的协调自己的想法和别人想法,一方面,虽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但很可能会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有时候不听别人的意见,会固执己见。我心气平和,坦然宁静,容易适应环境,知足常乐。既不过于保守,也不过于激进,一般情况下,有较好的自制力,比较尊重礼俗,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会情绪失控或有所懈怠。通常所体验到的紧张程度和大多数人差不多,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在遇到重大挑战或紧急情况时,也可能会比较紧张。

三、人际交往

大学是一个尽展人生风采的舞台,而恰巧在刚入校时,我还带有一定高考失利的情绪,以至于我不愿去参加太多社团活动,因为我想好好学习,多看书,考个好点的研究生院,可是慢慢的,我发现大学和中学是不同的,这里的学生有着更多的自由,这就意味着我周围的同学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高中生了,况且大家的学习目标都由原来的追求高分变成只求不挂科了。图书馆里的藏书对我也是个很大的诱惑,我在兼顾专业课的同时开始翻阅一些哲学、文学类的书籍。

学校的宿舍是六人间,可能是因为大家脾性相投,生活习惯相似,我和室友相处的很好,关系融洽、人际和谐。也就是在与大家相处的过程中,我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做事认真负责,有较强的毅力,并且能很好的觉察到他人的情绪变化,与他人较好的相处。我始终认为,人性会有一些优点和弱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人的要求不能太苛求完美,我相信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原因,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按照他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很多一开始我们认为不可理解的行为就都变得可以理解了。对于生活中碰到的感到不友好的人,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容易看淡这些事情,毕竟每个人是不同的,矛盾不可避免,没必要和他们理论或是在背后议论他们,这种做法既不能让自己痛快,更不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某些方面的缺陷并加以改正,只会最后让矛盾加剧,大家大眼瞪小眼,一见面就总是有浓浓的火药味,这又是何必呢。

总的来说,我是比较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的。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交际处于中等水平,像大多数人一样,在通常的交际中,都能表现的轻松,但有时在周围的人都不熟悉的环境下,也会认生,也有可能保持沉默。客观理智,注重现实,但是有时可能会少许冷漠。一般情况下,倾向于认为他人是真诚的、值得信任的,但是对有些人或事也会保持一定的警惕。待人比较真诚,但也不至于过于感情用事,比较认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说法。

朋友们都说我最大的特点是待人真诚,开朗友好,有爱心,有责任心。我很喜欢试着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来解释身边的现象。随着我对心理学的了解逐渐深入,我发现心理学是很有意思并且是很有用的,我羡慕像张厚粲先生那样的心理学大家,也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人是应该有所追求、不断拼搏的。

产生原因

一、学习及情绪方面

浅层分析

1. 太难了所以学不会

2. 太耗时间所以不想学

3. 没有相关知识技能所以无法学

4. 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做不好所以不轻易学

深层分析

1. 完美主义

所有事情都要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要一次做好,所以不愿意匆忙开始,要万事俱备才行,所以造成了拖延症的习惯。

2. 抵制与敌意

某个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太差了或者是某个老师讲课只是照着书本念,所以不高兴学他的课。

3. 容易颓废

任务太难了,或者别人都没有做那我也不用做了,不能忍受持续做一件事,所以放到明天再做吧,但是到了明天,还是不想做,有继续往后退。

二、人际交往方面

1.客观因素

首先是家庭的影响。我是一个独生女。不可否认,很多独生子女步人大学后就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为人处事、与人沟通的能力差。再加之有些大学生所处的群体环境一般,又不善于自我疏导,长此以往形成了孤独心理。其次是环境变化的影响。进入大学,原来相对稳定、熟悉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学开放的学习环境和较为宽松的管理模式,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文化修养、行为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更为重视和强调个人的兴趣和发展。加之接触的老师、同学来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去适应全新的环境。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交往方法不当,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导致失败,交往失败的影响又使得一些人把交往看成是一种负担,渐渐地使人变得封闭自己或上网寻找慰藉,从而忽视与同学、朋友、教师之间人际交往活动。

2.主观原因

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受教育程度和文化修养基本相近,一般来说,我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因而人际交往问题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相对较小,而受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则较大。一是社会认知不当。社会认知主要包括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大学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强烈、最明显的时期之一,我们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探索并确定人生之路的发展阶段,因而难以正确全面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不能正确与别人进行比较,有些学生专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越比越气,由此形成自卑心理。在对他人认知方面,由于认知偏差的影响,大学生存在着简单化、情绪化、主观性强等特点,容易对别人产生“信任危机”,从而影响人际之间的正常交往。二是遭受挫折,归因不当。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在工作学习中每个人都会遭遇挫折,但如果不能正确归因,挫折的消极影响就会成为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有时在众人面前发言屡遭冷淡和交往效果不如意,就埋怨哀叹自己天生不善交往,是个招人烦、惹人厌的倒霉蛋。以后遇到类似场合,就会逃避,远离群体。

如何处理和应对

一、学习及情绪方面

1.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已提高自身素质,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 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生存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4.培养更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并加以发展,要发扬持之以恒的精神,选择了的事情就要坚持到底。

二、人际交往方面

1.要改变社交观念,不能把必要交往看作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而应看作是扩展视野、增强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

2.要扩大交际范围,只要对学习、思想有所启发,都要乐于接触,形成立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3.要多渠道交往,利用业缘圈、地缘圈、趣缘圈以及郊游、联欢、寒暑假、社会调查等加强交往实践。

4.尽量发扬自己的优点,用自己开朗乐观的心态去感染周围的人,诚心与人交往,用心与人交流。

三、结束语

通过对自己的全面分析,我更加明白了自身的优缺点,也有了明确的完善自我的方案,让我明确了今后的路途中应该注意哪方面的问题,也让我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想法。

四、参考文献

[1]张忠明,张晓林,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浅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03)

[2]卢晓红.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10(6).

[3]何维林,李哲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4(8):47-48.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一

《自我意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 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取决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的发展

心理健康指的是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马斯洛从成功名人的人生历程中归纳出来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精英标准”,他认为,具有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就是心理健康的人。精神科医生认为,凡无心理症状的人都为心理健康的人,这是“临界标准”——一种衡量健康状况的低水平。正视现实和自我,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共识。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划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意识可划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三个方面。物质自我是自己的身体、衣着、金钱等物质方面意识;社会自我是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意识;精神自我是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按自我意识的作用划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信心、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二是消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卑、自我否定等。按自我意识的观念划分,可分为实现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三类。

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为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也会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1.智力发展显著

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显著提高,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喜欢质疑和争论,因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对此感到迷茫和不安。这种心理压力既可成为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可成为学习进步中的阻力。

2.自我意识增强

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进行关注。但由于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初期,评价自己和别人常带有片面性、情绪性和波动性,对周围的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因自我意识的发展不成熟而易产生心理易损性。因此,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自信而强大、自我调控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3.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大学生自尊心强,思想感情和个人秘密不愿向他人吐露,自我封闭有时会产生孤独感;他们渴望独立,有极强的“断乳”愿望,但阅历不够丰富,环境复杂陌生导致缺乏信心;情绪不稳定,容易感情用事,不善于调控感情和理智之间的关系;他们富于幻想,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对现实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常因学业、就业、恋爱、不正之风而困惑,会有挫折感,易悲观失望。这些矛盾若持续得不到解决,将会使大学生心理失去平衡。

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现过程中,这些心理特征是产生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的根本原因,这些矛盾和压力将伴着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逐渐成熟,逐步得到缓解。其调节的有效性依赖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或者说是对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解自我的准确把握;其心理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大学生人生观的定位和价值观的形成。心理健康反映出一个人健康的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抱开放乐观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心理健康的人富于利他精神,心理健康的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正视现实,放弃做“完人”“超人”的念头。归根结底,心理健康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映射。

人们通常把平衡和适应作为心理健康的特征,但“适应”不等于“顺从”,“平衡”不等于内心无“冲突”。积极、健康的心理应是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的意义,并不是永久性的无压力、无冲突、无痛苦。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突出表现在个体与现实保持动态平衡,以实现高尚的人生目标为目的,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求得内心平衡、和谐、正常发展。

面对矛盾重重的日常生活,以人生目标为指向,有效的自我调整是维护心理健康标准的重要条件。因此,自知、自尊、自我接纳,不仅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有利于自己对主体产生比较科学明确的认识,从而提高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用积极的心态解决心理矛盾和冲突,实现积极的心理平衡。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自我意识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二

《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

摘 要: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已经成了当前哲学研究的“热点”。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人们必须首先思考和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主体?人作为主体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在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中,人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迥避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的研究,忽视了自我意识是人的主体性的本质特a征之一。然而正是由于人所具有的自我意识,人才成其为人,成其为自觉认识的实践的主体,成其为社会和历史的主体。如果离开人的自我意识,人的主体性的地位将因失去其内在的本质规定而无法得到充分的说明。

关键词:心理学;自我意识;个性发展

一、 “自我”的内涵分析

研究自我意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自我”,“自我意识”也就是认识主体对自身的反省和认识,对自我意识的研究要求我们,有必要对“自我”这一概念首先作一基本分析。

“自我”一词在英文里的对应词是self或ego。在现实的自我认识过程中,“自我”表现为双重身份,即具有整体统一性的“自我”分裂为两部分:“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在《自我意识的原初确立》一文里,主客体的分化使人类有了自身与外界的最初区别,有了自我感与朦胧的自我意识。但应该指出,这种自我意识是很原始的,极度抽象的。要使自我意识真正深化拓展下去,还有赖于主体在意识中进一步把“自我”分化为意识主客体。因此,如果说主客体的分离是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一基础的话,那么“主体我”与“客体我”在观念上的分开则是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二、也即最为现实的前提。因为主体与客体的分离是人类走向自我觉醒的第一步,但当时还只是极抽象地将我与外界的一切(作为整体)对立起来,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阶段。要从这种抽象的主客体分离对立,发展到生动具体的自我意识,就必须有“自我”本身的二重分裂:“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分离。所以,发称这种自我本身的二重分化为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二步亦即现实条件。在这里,我们看到主客体的矛盾运动与变化发展构成自我意识内在运动的基本骨架。

所谓“主体我”也就是自身活动与行为觉察者的我,“客体我”则是被观察被认识到的自我的身心活动的状况。美国人类学家米德把前者称为I,把后者称为me。

二、 影响自我意识的因素

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年龄、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影响学生的自我意识。首先,自我意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的。Marsh和Shavelson、Hater假设,在青少年时期的中段是自我意识最不稳定的阶段。Piers和Harris(1964)的研究证实,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在自我意识量表中的得分大大高于六年级。我国学者杨善堂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杨心德的研究发现,初中二年级可能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性别差异方面,Piers和Harris在年级相同的学生中,没有发现性别不同对自我概念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Wylier的评述论文包括年龄跨度从6岁到50岁的研究对象。她说在她读到的论文中,没有找到切实可靠的证据,说明年龄和性别对整体自我意识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我国学者杨心德的研究表明,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性别差异,男学生略高于女学生。杨善堂的研究也发现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但韩进之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生中女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高于男生,男女之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Davish和Greenberg在下层社会的学生中做过一项研究。他们发现成绩优良的学生在评估有关自我的三个方面――个人能力、学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时,都比成绩落后的学生给自己打的分高。Taliuliag和Gama也在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中主持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成绩优良的学生有着较高的自我意识得分。我国杨善堂的研究表明,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初中学生中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但韩进之等的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与乡村儿童基本上吻合,不存在显著差异。尽管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三方面,但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是否存在性别、城乡差异仍有争议,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和探讨。此外,地区差异、民族文化、环境等方面,对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研究也有涉及到,但为数不多。

三、 自我的发展

自我的发展就是自我的不同层面的协调发展。自我的发展是没有固定限制的,而影响自我发展的实际水平的是不同层次发展中的协调。决定发展中的协调性的首先是社会生活的影响本身。社会生活有很多不同的领域,它们对人的生存、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它们对自我的不同层面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的,而是综合地起作用的。及时、正确、有效地接受这些影响,就会有助于诸层次在发展中的协调。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不同层面之间的转化。自我的不同层面在其发展中都会发生困难、矛盾和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驱使人根据各个层面间相互关联的逻辑到其他层次中去探求障碍的原因。一旦这些起因被发现或排除,该层发展中的困难就得到排除。由于社会自我的现实性的品格,故困难和障碍最多,最经常地出现在社会自我中。这时,人就感到在人际关系、人群活动中的矛盾和困难。这时,人就会在除了从社会生活本身,还从人的物质与精神的自我中寻找矛盾的起因,从而使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使正常的发展得以继续。这种转化,也就是自我意识的对象两个领域间的的移动和转变。我们常常从改变对待别人的态度和原则做起,最终达到人际关系和活动效果的改善,这就是从一种自我向另一种自我转化的最典型、最常见的事例。

结语

总之,学者们对于自我意识问题的研究,从单纯的理论上的探讨和描述到理论探讨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从大规模的协作研究与心理学家的个人探索相结合,为自我意识的深入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自我意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 现代社会心理学[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2]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 左其沛.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少年期的特点[J].心理学报,1985.

对毕业论文的自我评价

本人能严格遵守学校纪律,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乐于助人,关心同学,与同学相处融洽;学习上刻苦努力,思维活跃。是一个正直诚恳,听话懂事,诚实质朴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我。学习上虽然很努力,但学习方法不是最佳,所以成绩还不够理想。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探索出适合我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我能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基本上能遵守校纪校规。本人自控力还可以,但是也要提高自身的分析识别能力。以后我会在各个方面能够独立自觉,自己管理自己。 在学习上,我有提高各科成绩的良好愿望,但这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表明我的决心,迎接每一个崭新的明天! 自我评价 本人兴趣爱好广泛,喜欢听音乐、体育运动,多次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并在学校的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 我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劳动,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在家尊老爱幼,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家长的好孩子,邻居的好榜样。 高中三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我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工作。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食品行业相关的内容,使所学知识能够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走出校门,我珍惜每次锻炼的机会,与不同的人相处,让自己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还存在不足的地方——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个问题,我就能做得更好。在这里我想感谢老师对我的指导,让我不断的发现自身不足,解决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让我的人格,性格趋于完善,综合能力不断的提升,我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相信明天会更美好。 本人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在家尊老爱幼,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家长的好孩子,邻居的好榜样。 这几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本人性格乐观开朗,做事勤快,认真,踏实,为人随和,好相处,爱学习,高中当过两年班长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熟练使用xx,喜欢户外运动,爬山,打乒乓球,篮球,骑山地自行车,外出旅游等。

本人在大学期间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还涉猎部分课外的知识,开阔视野,增强知识面;与此同时,本人还积极参加社团及班集体的活动,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能迅速地适应各种环境,为贵公司创造更好的利益。在实践期间,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各位前辈,总结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同时培养了吃苦耐劳、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人自入学以来,一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各方面表现优秀。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劳,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乐于助人,关心国家大事。三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我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力为班为校做好事。

我是一个文静的女孩。在缤纷校园生活中,我得到了很多快乐,与朋友交往中,那种信任的笑容,让我难以忘记,我用一颗热诚的心对待身边的同学。因为我相信“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尽管学习方面,我的基础不够扎实,但我对学习的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初中三年是我不断进取逐步完善、充实自己、开拓奋斗的三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勇敢面对,永不退缩。因此,我相信我的明天会更美好,让我能够寻找自己的价值。

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学前教育史、幼儿心理学、声乐基础、绘画基础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具有一定的幼儿园管理知识和能力,能独立对幼儿教育活动进行设计、组织及评价。

为人正直,诚实且热情、大方、自信,能吃苦耐劳,待人真诚热忱,具有很强的责任心,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学习、实践、创新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是个敢于接受挑战的人。

本人是一名大四在读生,性格乐观向上,动静结合,热爱集体活动,富有幽默感,。做事认真负责,在大学期间的小组作业中,我常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有较强的资料检索能力。乐于与人沟通,在群体生活之中能够与人客观直接的沟通。熟悉使用电脑浏览网页,搜集资料,熟悉使用office相关办公软件。从高中到大学,一直参加青年志愿者工作,在校期间多次参加学校举办的支教活动,培养出了不一样的耐心。希望通过实习工作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若本人能有幸成为贵公司的一员,必定服从公司的工作安排。静候佳音,谢谢阅读。

毕业论文自我评价可以这样写:

在回顾走过的这三年,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有了进步,同时许多方面也有待改进。

在学习上,脑子里持着进入大学后好好放松从重压下解放出来的思想,于是忽略了学习。没有高中时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每次临近期末考,考前一周临时抱下佛脚,算是顺利通过。但是自从吸取几次大学英语四级失败的惨痛教训之后,我发现在大学不学习是不行的。必须努力地充实自己,花精力花时间在课外阅读上,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开阔视野。在课堂上,虽然不必要像高中那会那样全神贯注,但也不能经常走神,思想开小差。在这一点上,我自认做的不好。时常会被乏味的课堂气氛弄的困意大发。作为营销专业的学生,必须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开阔视野。我坚信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事前必然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努力,所以想在毕业之后收获更多,在大学期间就要付出更多!

在思想道德上,一直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我自认为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集体热爱人民热爱党热爱祖国,以务实求真的态度参与许多公益活动。

在生活上,崇尚朴实质朴的生活作风。在大学期间,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从来没有无故夜不归宿。平时比较平易近人,对人态度友好,与同学和朋友的相处融洽。我一直相信,生活源于坚韧的信念。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才能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因此,个人的生活独立性和自理能力比较强,很多事情都力求自己解决,尽量不让别人帮忙。一直相信人不是完美的,每个人必定有各自的缺点和优点,重要的是该怎么去正视自己的优缺点。

为人随和,诚实,性格坚毅是我的优点。只要决定去做一件事,必定会认真的去完成。从来都不喜欢和一些虚伪的人交往,虽然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时常勉励自己坚持原则,为人诚实守信。

对自我学位论文的评价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叫***,是**级**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图书销售管理系统对图书销售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极大地提高图书销售管理效率及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图书销售管理系统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实际的应用价值.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本文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综述.这部分主要论述本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与业务相关的管理原理,以及与系统相关MIS系统开发原理与方法。第二部分是系统分析.这部分分析用户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目的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资源条件,以现状为基础,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即从抽象的信息管理角度出发,为使用户满意,系统应对哪些信息做怎样一些存储、变换与传递,具备哪些功能,从而明确系统应该做些什么。第三部分是系统设计.通过系统总体设计及详细设计对系统分析的结果进行整合,目的是要得到一个令用户满意的良好的实现方案。第四部分是系统实现.根据系统设计的内容,讨论了该系统对人员与平台的要求,以及数据库表结构的建立与数据输入,并进行应用程序设计与测试.第五部分是系统运行.这部分描述了系统操作使用的方法,进行一些系统测试,并评价了该系统.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和系统存在的不足。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系统开发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和系统开发,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系统功能并不完备,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谢谢!

本人能严格遵守学校纪律,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乐于助人,关心同学,与同学相处融洽;学习上刻苦努力,思维活跃。是一个正直诚恳,听话懂事,诚实质朴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我。学习上虽然很努力,但学习方法不是最佳,所以成绩还不够理想。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探索出适合我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我能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基本上能遵守校纪校规。本人自控力还可以,但是也要提高自身的分析识别能力。以后我会在各个方面能够独立自觉,自己管理自己。 在学习上,我有提高各科成绩的良好愿望,但这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表明我的决心,迎接每一个崭新的明天! 自我评价 本人兴趣爱好广泛,喜欢听音乐、体育运动,多次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并在学校的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 我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劳动,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在家尊老爱幼,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家长的好孩子,邻居的好榜样。 高中三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我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工作。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食品行业相关的内容,使所学知识能够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走出校门,我珍惜每次锻炼的机会,与不同的人相处,让自己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还存在不足的地方——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个问题,我就能做得更好。在这里我想感谢老师对我的指导,让我不断的发现自身不足,解决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让我的人格,性格趋于完善,综合能力不断的提升,我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相信明天会更美好。 本人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在家尊老爱幼,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家长的好孩子,邻居的好榜样。 这几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在校期间,我认真学习,勤奋刻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认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我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在学生会和班级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使自己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学习上;A:雷同生活上一样,喜欢自由安排空闲时间,没有规律性、没有节制性,在空闲之时就借书中的文字来打发时间,课堂上就所谓半学半疑,按理来说需要以业绩为基础,所以要立身好学,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等但不是那么有持之以恒和信心。B:谁都承认学习上有差异,差也好优也好,总会有谤言。我喜欢走自己的路,两耳不闻窗外事。在沉默中去改正自己的缺点之处,尽量去听别人好的一方面。不要去管他无所谓的争辩、辱骂、打斗什么的。在生活上;A:我比较喜欢个性化的生活,即干自己想干的事、讲自己想讲的话、走自己想走的路,没有外界的约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给自己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而且在轻松、愉悦之中要有一种紧迫的压力感在万事之中充实自己;喜欢在生活之中以胡思乱想(幻想)的方式自寻烦恼,以缓解自己生活中的空虚。现实生活中最需要的是要向前(钱)看,假使我有很多钱,不知道这个世界将以什么态度来对待我?会受到什么样的关注?唉!这只不过是幻想罢了。B:以节俭为准则也优点之一,我以那些以自己辛勤劳动而换来的报酬而骄傲,我认为也是自我的一种荣耀,因而也很光荣。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乃是座右铭上的一条,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相反,很痛恨那些穷奢极侈、活得潇洒、伸着双手乞食的人。有钱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忘记了要学会忍。既然有那么一个良好的条件,既然有着健全而没有丧失功能的四肢。何苦要践踏自己。如王武子有金沟世传那样不好,但也不喜欢王戎俭啬的人。当然,人无完人。C:我比较喜欢生活中有规律性,但是我却在生活中没有做到,拟订的规律性的条款,却没有真正地实施,每天总是杂乱无章的追求。在思想上;A:我的思想让一半为消极所占,另一半为积极所占。B:消极中生活成为性格的寄托,一旦受挫折,也有一忍之时,不能接受别人的冒犯和压抑的人,发起怒来就不会顾及别人和自身,籣相如看到秦国不愿拿十五座城池换和氏壁,气得怒发冲冠,这并不是无所谓的壮士。受点挫折就发怒、不是害别人,却是害自己,不要注重小节,书曰:顾大体者,不区区小节;顾大事者,不屑屑细故;视大圭者,不察察于微沾;得大木者,不怏怏于末蚀。已沾弃圭,则天下无金玉,以蚀废材,是天下无金木。当然,不是苦做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样式的人,要有打破世俗的勇气。我不甘愿做一个沉默的人,有时需要放开嗓子说话。曰:君蜂目已露,但豹声未振耳,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C:积极之中,我喜欢追求个性化、民族化,为不能对社会所做一点点贡献,但是时刻为祖国而担忧,心有余而力不足。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这条线上的一小段,是闪闪发光的一段,它包含了汗水和收获,为我划平人生的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要写你论文的主要内容和你设计的主要思路,在写哈论文的可行性就成了

关于自我意识论文题目

论自我意识的构建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创办了一所学校,在这个学校的门口立着这样一块牌子:"认识你自己。"仅仅五个字道出了一个千百年来困扰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命题。当我们避开外界的喧嚣,静下心来,常常发现令我们困惑最多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写作思路:可以运用打比方、举例子的手法来进行描述,将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自己属于一个什么样的人详细的剖析清楚等等。

正文:

不知什么时候我变成了一个古怪的,独来独往的女孩子。好像没有什么人和我说话,没有什么人陪我吃饭,也没有什么人和我逛超市。

其实很多时候,我也觉得自己很古怪,我喜欢和别人说话,但我很少说话。那是因为我每一次开口,别人都会觉得我唠叨;有没有人陪我吃饭其实也无所谓,但我不喜欢别人催我:“唉,你能不能吃快点嘛?”;逛超市,我是真的不喜欢……

还有,体育课上一到自由活动的时候,你们就能见到我,如同一个孤寂的灵魂在操场上漫无目的地飘荡,看上去好像整个人都已经废了。虽然那时我正在思考一切自认为很重要的事情,好像是很古怪吧,对吧?像是一个脱离现实自嗨的人。

但其实不是这样。你们认为我唠叨,是因为我喜欢A,但其他人都喜欢B,你们聊得很开心,对我来说像念经;你们一口饭嚼5下,我就嚼10下,怎么有意见吗?帮我吃啊!每次下定决心去超市买点零食——哎呀,这个太甜了……那个太多了,吃不完啊……这个,就这么点,这么贵……然后空手出来,白白浪费了5分钟。

明白啦?我就是这样成了个独行侠,或者说一个“古怪的人”,所以渐渐地不常和别人说话。

以前有人问过我,你没什么朋友,就没想过是自己的问题吗?对此那个操场上飘荡的孤寂的灵魂思考了很久的人生。渐渐地,我也明白过来了,我并不古怪。

比方吧,你们喜欢A我喜欢B,你们不喜欢我说B,我也不喜欢你们说A,那就各做各的事情,你们没有听到B我也没有听到A,大家都好好的对吧?而且我也没有必要为了交朋友而强迫自己喜欢,对吧?

那样会让我自己浑身不舒服,我不合群,我不交朋友,不是我孤僻古怪,是因为我想和B合群,想和B交朋友,但大多数人都和A合群,想和A交朋友,是这个理对吧?A和B都很好,只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罢了。

所以如果你喊我,我没有回应,不要以为我耳背,我是在“念经”,念那些你们不喜欢而我又痴迷其中的“二氧化硫”。

我活泼。喜欢和一些班里的同学玩,因为和朋友一起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

我友好。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我都喜欢和他们一起,即便是他们生气不理我,我也会去亲热地安慰他们。

我乐于助人。有时,我的同学没带文具,我都会爽快地递给他,有时还会露出笑眯眯的表情。

我认真。虽然,我学习成绩不怎么好,但是,不管我考得多差,只要我认真不断努力,不马虎,就是好样的。

我爱看书。每次,我都是全神贯注地看着,外婆要叫好几遍,我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我不是因为肚子饿了,而是怕被外婆骂。

我爱幻想,喜欢写童话。每次写童话,我都会很兴奋,一拿起笔就一刻不停地写着,在短短的三十分钟里,我已经把作文写好了。

我爱收拾。有时我会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很干净,有时还会把客厅、房间都收拾一遍。我收拾得一丝不苟、一尘不染,还会受到外婆的表扬。

我上课不说话,但有时会说,可是我都改正了,以后上课不再说话,不开小差,老师跟我们说过,在她眼里,只有认真和不认真。我的字还算漂亮,虽然外婆说我的字结构不好,可是,在老师的眼睛里,我的字算认真的了。只有认真,才会写好。

我终于知道我是谁了,我是一个勤快、认真、不马虎的人。

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伴随着青春期到来的重要心理变化,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在解决自我意识发展矛盾中形成健康的自我结构,完成人格成熟和个人成长。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策略分析》

摘要:大学阶段是青年期自我意识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正确处理自我意识发展中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自我展示和自我封闭的矛盾,形成独立自信的自我,对大学生获得健康人格,顺利适应社会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自我意识;现实自我;理想自我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监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伴随着青春期到来的重要心理变化,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在解决自我意识发展矛盾中形成健康的自我结构,完成人格成熟和个人成长。

一、正确处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

现实自我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状况的认识和评价,理想自我则是个体期望达到的自我状况。二者之间的差距,既是个体进步和完善的动力,也是青少年烦恼的重要根源。大学生是一个抱负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短时间难以弥补,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产生自卑和自责情绪,或者沉湎于好高骛远,难以踏实做事的虚幻自信中。合理解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三种可能的调整策略:

(一)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其逐渐接近理想自我

这是最为积极同时也是最有难度的协调策略,要求学生基于对现实自我的客观认识,确立切实可以达到的理想自我,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目标,通过顽强的意志努力使现实自我走向完善。

(二)基本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

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大学生群体是有着巨大的个别差异的,其中有些个体既没有过人的才能,也没有其他突出的优点,他们是大学校园中的相对弱势群体。受到整个大学生群体较高的理想自我的影响,这些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由于其自身能力的局限,很难达到理想自我。他们所能做的,是基本放弃理想自我,接纳现实自我,尽自己所能做得更好,学会与自己的过去作“纵向比较”中来确立自我信心,摆脱与他人进行“横向比较”而带来的自我伤害感,获得平常心,平静而踏实地面对生活应该成为这部分大学生健康的自我观念。

二、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矛盾

大学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给学生展示个人风采提供了许多机会,同时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矛盾也凸现出来:成功的个人展示可以使大学生在他人的赞赏中获得个人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但展示中的挫折和失败也可能伤及自尊和自信;而封闭自我,深居简出,默默无闻,自我是安全的,同时也是孤独的,自我的无价值感常常困扰着试图封闭自我的大学生。面对着两难情境,大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要求大学生完成由关注“他人评价”模式向关注“自我评价”模式的转化,形成正确的理念: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为了对自我的发现和发展,寻找成功和愉快体验,而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喝彩。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可让大学生更加放松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在一系列失败和成功的尝试中获得个人成长。

三、确立独立自信的自我,摆脱成长中的烦恼

根本解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冲突,需要摆脱自我形成过程中的外部依赖,确立独立自信的自我。

(一)独立于他人评价,接纳现实自我

大学生常常把他人评价作为自我的标准,过多关注是否符合别人的评价标准导致的自我不确定性是烦恼的重要来源,而健康和成熟的自我最重要的特征是独立于他人评价,能够基于个人经验完成对现实自我的客观评价和认识,坦然地接纳自己。因此,实现由外在评价标准向内心评价标准的转化,才能获得对自我的信心和个人成长的愉快体验。

(二)独立于社会压力,完成自我与社会的协调

学校教育以正面引导为主流,社会对大学生群体在才学、品德、能力等方面都有着较高期望,这些期望与大学生的实际行为往往形成一定的反差,大学生自我发展中的部分焦虑来源于这种社会压力,常常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不符合大学生的形象,因此产生自责和罪恶感。摆脱这种困扰,需要大学生在社会要求和个人能力之间学会灵活和折衷,接受自己个性中某些不为社会赞赏和肯定的方面,扬长避短,不勉强自己屈从社会压力,应该认识到,在不妨碍社会和他人的前提下,成熟和独立的自我应该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一个人也不需要在所有方面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赏。本着这样独立于社会压力的理念,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张扬个性中积极的方面,淡化消极个性因素带来的心理困扰,完成自我与社会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郑日昌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王登峰,张伯源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论文

  • 索引序列
  • 对自我意识评价论文的题目
  • 自我意识的论文题目
  • 对毕业论文的自我评价
  • 对自我学位论文的评价
  • 关于自我意识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