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的常用答题语言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等。分析手法类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古诗鉴赏探究的论文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应“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作品自然包含古代诗歌,因此,几乎每年高考都有古代诗歌理解鉴赏题。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个领域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论文百事通不少教师对古代诗歌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翻译古代汉语字词的水平上,或者仅仅满足于背诵一些诗词名句以应填空之需,自然距离达“纲”甚远。有的教师虽然也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但或蜻蜓点水,或只读不写,学生的朦胧感知不能上升为明晰的认识,因而鉴赏能力的形成还是落不到实处。我在教学实践中领会到,要提高学生鉴赏古代诗歌水平,在教学中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准确把握“初步”二字。由于对中学生的鉴赏要求只是“初步”,所以不能求其像专家教授那样博大精深、广征博引,作艰深的理论探讨。例如写李白,大约只须写到“豪放飘逸”“清水出芙蓉”等,不必“神识超迈”(赵翼《瓯北诗话》),“放言实是法言”(刘熙载《艺概》);说意境,只说“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思想感情和作品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高中课本《古代诗歌的艺术欣赏》),不必大谈“意象”(王世贞《艺苑卮言》)、“兴象”(胡应麟《诗薮》)、“情景”(王夫之《姜斋诗话》)、“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等。当然,“初步”也不能仅是浅层次停留在对诗词语言文字的简单诠释上。第二,立足学生实际,帮助学生克服时代差异,借助形象思维,设身处地理解诗词意境。由于时代的差异,当今中学生对古诗词中描写的意境往往有较大距离感,难以理解。例如离别这一题材,由于古人远行只能借助舟楫车马,而今天交通工具已进步,日行万里并非难事,离合聚散不算稀罕,因此那种“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等愁苦,学生未必能全部理解。但是,人类的情感又有许多相通之处,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想像,设身处地,往往能帮助学生克服时代差异所带来的困难,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例如“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哭后心理活动如何?若设身处地,便不难代为设想。他想收留琵琶女,但自己左迁湓江,收留一个江湖歌妓,怎禁得世俗非议?他想帮她打听商人的下落,但那唯利是图的商贾又怎能治愈琵琶女心灵深处的创伤?他想资助她一些银两,但又怕亵渎了她高洁的人格,而且那精妙的琵琶曲是仙界的音乐,哪能用银钱去玷污呢?……月上中天,凄寒的江风吹得芦荻瑟瑟作响,江涛发出悲凉的叹息。琵琶女伫立良久,向诗人深深一鞠躬,随一叶扁舟消失在茫茫江天。诗人心弦乍断,百感交集,但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只能对沉沉夜幕发出无可奈何的呼号:茫茫黑夜啊,你吞噬了多少美丽的人生!其他如《涉江》中屈原的心理活动,白居易《夜闻歌者》中“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姜夔《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是真消极吗?)等,都不难通过这种方法去理解。第三,赏与析结合,从对语言文字的分析中把握艺术形象。我国古代诗词受韵律、平仄等限制,语言十分考究。古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意胜”、“象外之旨”、“神余言外”等,要求“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说诗》)。中学生虽有一定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但对诗词语言的理解,能力还相对薄弱,因此,指导他们写赏析文章时起点不能过高,要从语言文字的分析入手,抓住重点诗句,把握艺术形象。例如“琵琶声停欲语迟”,简单的七个字就不仅仅记叙了动作,而且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琵琶女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始闻“问”声(“寻声暗问弹者谁”)一惊,故“停”;继而辨明问意,故“欲语 ”;但久历风尘,饱经沧桑,飘零江上,一颗残破的心,从何说起,故“迟”。七字三顿,细致入微而又婉曲含蓄,内涵十分丰富。再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卷”“拍”三字动词神完气旺,笔力千钧,勾画出气势雄浑的“大江赤壁图”。抓住这些地方,析中赏,赏中析,才能准确地把握诗中艺术形象。第四,教师示范,做出榜样。目前,供学生写诗词赏析文章的参考例文几乎没有。专家论文往往高远,可望而不可及;《教参》上没有现成的例文;各式各样的作文选刊瞄准的多是高考作文。教师亲自动笔写,可填补这个空白。教师的文章好比一架梯子,一端立足学生实际,一头搭靠名家名作,它本身也许没有多少学术理论价值,但谁能否认,踩着这梯子登堂入室的学生未来却很可能在学术理论的殿堂里大有作为呢?
古诗词鉴赏首先要简单交代诗词背景,从诗词的含义出发,把重点的字和词挑出来重点分析,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比如说对比啊,烘托啊,埋伏笔啊之类的,最后要总结一下诗词主旨,还应该去图书馆借点资料,适当引用大文学作家的中心语句,给自己的论文提供更坚实的论据。陌生的朋友,不知道这样的回答会不会带给你帮助……
提起古代诗词鉴赏文章属相800字,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关于唐诗鉴赏的文章1000字,另外,还有人想问写一篇关于中国诗词鉴赏的文章1000字左右,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古诗词鉴赏文章,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一篇关于古诗词的作文,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位粉丝
古诗,乃文化之精髓,语言之精炼,内容之浓缩,意义之深长。它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绚烂缤纷。现在,让我们扬起知识的风帆,一起去感受古诗的海洋。
——题记
英雄儿女,精忠;几代诗豪,心切。
文天祥一句、气壮山河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他至死不渝的精神。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他胸怀四海,为肝脑涂地,呕心沥血之情。在归西天之际,陆游拖着病躯,挥笔颤颤巍巍地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物忘告乃翁。”的千古绝唱。悲哉,壮哉,雄哉,好一个爱国情深的陆游,好一个胸怀四海的陆游。尽管流泊天涯,但王安石依旧报着对的眷恋之情,大喊:“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边塞诗人”王昌龄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表达了边塞军民视死如归,尽忠的决心。一代伟人,小时候就猛志壮四海,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犹如晴天霹雳一般,震醒中华,唤醒中华心中的那片满腔热血,叫醒中华名族爱国情怀。从此他带领中华走向了新世纪。
天涯海角,友谊长伴;海枯石烂,友情常存。
大漠黄沙,荒凉之地,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悲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友人的殷殷祝福;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对友谊的赞颂,对友人的期盼;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友人旅途寂寞的温暖关怀。“诗”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是对友谊的不言而遇。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谊最真挚的描写,是友谊跨越时间的执着。
神州大地,景色娟秀;锦绣中华,风光秀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对茫茫戈壁沙漠的赞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江南的旖旎风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西湖的娟娟景色。
我们的生活本身就五彩缤纷,但配以含有文化气息的古诗,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精彩。让文化走进我们,让古诗走进我们,让含有文化是的古诗走进我们的生活。
生活因古诗更精彩!
关于写景诗词的鉴赏:
赠别类的诗词在唐宋诗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亲友们“相见时难别亦难”,而诗人们对亲情和友情又看得很重,抒写了大量的这类诗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击节叹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无尽的友情熔铸在诗情画意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深挚的情谊包含在殷勤的祝福中;“惟有相思似,江南江北送君归”,诗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人的质朴与豪爽寄托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晶莹透明的冰壶装下了理解和信任……
我们在解答赠别诗词问题时应着重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黄彻在《蛩溪诗话》中指出:“昔人论文字,以意为主。”正确理解一首赠别诗词,首先得从主题入手。开篇的一组排比句,说的正是赠别诗词的不同立意。立意问题非常复杂,只能就比较常见的加以简要分析。表现离别的愁思,这是最为常见的,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冷朝阳的《送红线》(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客消百尺楼。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还有风格有之迥异的李白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硬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李白的诗境界阔大,爽朗高远,全诗一气流转,把别情写得豁达大,新颖别致,不落窠臼,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而许浑、冷朝阳的诗凄恻缠绵,情韵悠长,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李颀《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既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一片深情厚意,更是对魏万的勉励。王安石《示长安君》(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则抒写了兄妹之情,言浅而情深,使人到亲人间的纯朴而真挚的感情,可谓情真意切,人泪下。而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既是对谗毁的蔑视,又是对自身洁白无瑕品质的自誉,更塑造出孤介傲岸的自我形象,其意义远远超出一般的赠别诗。我们可以用刘长卿的《别严士元》(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晴?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来出一道这样的题目:“请将这首的尾联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作个简要的比较鉴赏,谈谈其在立意上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在比较鉴赏时首先应注意到王昌龄和刘长卿相同的被贬遭遇,从“诗言志”出发,可见他们的主旨基本相同;再从谴词造句上的差异,以区别其不同。然后就可以作出这样的回答:“相同的是这两联诗都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惆怅之情。不同的是这一联诗的牢骚似乎更甚,说得也更露骨些,愤激之情溢于言表;而王昌龄则说得更为婉曲蕴藉,更为优柔舒缓。”
因为赠别诗词是以抒情为主,而情景又是中华诗词独有的抒情方法,所以其次要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做深入的分析,才能领悟到作者所抒何情。如李颀《送魏万之京》的中间两联,颔联为魏万设想分别后的寂寞情怀和乡思之愁。出句写声,对句写色,用鸿雁的悲鸣和山中的云雾衬托出别情。颈联联想到魏万赴京沿徒所见的极易触发羁旅乡愁之感的景物。出句写色,对句写声,用潼关树林的秋色和宫苑中的捣衣声来隐含别情。这两联诗虽然都没有从正面来写离情别意,但却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浓郁的情意,因为诗人完全将这些深厚的情意渗透在叙事和写景中,用诗的语言来抒情,不但含蓄,而且有味、有趣。又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采用比喻,“白云”、“落日”,形象鲜明生动,并富有创造性,出人意外,入人意中。且抒情豁达大度,情深而不觉悱恻,意切而不露哀伤,有恰到好处之妙。诗人以景喻情,即景抒情,情景,扣人心弦。我们可以用刘长卿《别严士元》(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晴?)来出一道题来加以巩固,题曰:“诗人在这首诗中怎样多层次地描绘江南水乡的景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答题之前首先要看出前三联全是写景,其次要懂得每联各写何景。在此基础上对每联诗意作简要的概括即可。其答案是:“首写江南水乡初春的特点——春寒料峭,乍阴乍晴,变幻不定;颔联具体描摹江南春景,主要抓住雨和花;颈联则分写现实和想象中的景色。以之寄托别情,并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惆怅之情。”
领会诗词中所蕴含的典故的含义,懂得诗人怎样化用前人诗文,也是理解赠别诗词的一个关键。
例如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以三个古代立功边疆的英雄人物比喻魏大,寄予魏大以很大的希望,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为国立功的宏愿。开篇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和魏绛消除边患这两个典故起,很自然地切合送魏大从戎,希望他能像霍去病和魏绛一样杀敌建功,保卫边疆。而魏绛和魏大同姓,用这样的典故更显得有诗趣,古人写诗填词常用。接下以赵充国喻魏大,《汉书》称其为“六郡子”,他抗击匈奴,官至后将军。这一典故用得很别致,不直接点出是用典,而是通过送别时的交谈透出,别有一番风味。最后以燕然勒石的窦宪喻魏大,激励友人勇立战功。这四个历史上的抗敌英雄的典故,诗人在使用时,或用其言,或用其事,或直接点出其名,或只说出其出生地,个不相犯,富有变化,表现出作者的技艺。又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化用《诗经》中“萧萧马鸣”,点石成金,把马犹如斯,人何以堪的缱绻之情很好地表现了出来。我们可以用郑文宝《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来出一道题来加以巩固,题曰:“从‘载将离恨过江南’和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中,你看到诗人们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来写离别的愁怨?请作较详细的分析。”题前要懂得:把愁、怨、恨“物化”——化虚为实,用形象来加以表达的创作方法,这是一个关键,再则,解答这道题要用比较分析法,既要异中求同,也要同中求异。才能做出如下的正确答案:“诗人们都用了创造性思维,“载”是一个创新,他把愁恨搬上了船,后来李清照反过来说,这船“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又把它搬上了车,用疑问句来表达,有继承,也有发展。”
抓住赠别诗中的细节描写,是深入领会诗意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诗歌创作的理论上来说,细节也叫“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它可以使读者赏心悦目,得到一种的享受。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可以算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但遗憾的是,往往被许多人忽略了。人们只注意“萧萧斑马鸣”这一典故的使用,称赞其达到“斧神工”佳境,却只字不提“挥手”这一淡到极点的细节描写。其实,淡到极点,也就妙到极点,你看,无论是行人还是送别的人,大家都沉浸在深深的别情中,尽管心中的有“不尽长江滚滚来”般的别情,但为如刀似的别愁所割断,心知“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却只能“欲说还休”,欲哭无泪,把千言万语都融在这一“挥手”之中,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佳境界,要不然的话,这一细节动作何以流传至今,千年不衰?还有,课本里柳永《雨铃霖》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则更为典型,词人以非常细腻的描写,刻画出主人公离别时愁苦的容态,凄恻的内心,极其深刻地揭示出离别时的无穷悲痛。你看,男女主人公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互相注视,泪眼汪汪,他们也没说,已经到了哽咽不能语的地步。与李白的“挥手自兹去”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可以用黄庭坚《新喻寄元明》(中年畏病酒,孤负东来数百觞?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获稻午风凉。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犹梦绕羊肠。)来出这样一道题:“这首诗尾联的‘一百八盘携手上’中的‘携手’这一细节描写,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感情?妙在哪里?”回答前就应该运用“有包孕的片刻”这一理论进行思考,然后作出如下的回答:“‘携手’非常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兄弟之间的深厚亲情。作者侃侃道来,充满亲情,不须雕琢,自见意切。”
谐音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赠别诗词中能起到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这一点也很重要。先看一下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诗的最后一句就运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诗中的“丝”是“思”的谐音。诗人将“相送情”和“散丝”“互其宅”,可谓“妙合无垠”,且富有创新。李白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桃花潭水深千尺”写别情,或取其长,或取其深,言情深意长者,白也为最,余者皆不足称。而韦应物则以细密的雨丝为比,且比中巧妙地蕴含谐音的手谓别开生面,独辟蹊径,虽不及李白,却也给人以崭新的形象,使诗句情景,意韵悠长,堪称一绝。赠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音字有以“柳”谐“留”,以“秋”谐“愁”等,如王维《渭城曲》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郑谷《淮上与友人别》中的“扬子江头杨柳春”,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中的“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如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中的“明日巴山道,秋山又几重”,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秋尽江南草木凋”等等,就不再一一详细阐述了。我们可以用杨巨源的《和练秀才杨柳》(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来出一道题来加深对谐音修辞法的认识,题曰:“诗中的‘折柳’和‘春风’各比喻什么?有何好处?诗中哪些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有何深意?”解答之前只要理清谐音是谐何字,找到喻体和本体,即可迎刃而解,作出如下正确的回答:“诗中的折柳喻行人,春风喻送行人,生动而贴切,堪称妙喻。诗中有两个地方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一是‘丝’,作者以柳丝含蓄地表达出离别之‘思’;二是‘柳’,耐人寻味地写出了无情折柳似有情,极其生动地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领悟并背一些赠别诗词的名句可触类旁通,有助于深入领会同类诗词。杜甫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佳句是一首诗的精华之所在,清朝的何绍基曾经在《与汪菊士论诗》中说过:“诗无佳句,则之致不出。”诗无佳句若枝头无花,似空中无霞。许多诗人因佳句而名垂千古,如宋祁因“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因“云破月来花弄影”,秦观因“山抹微云”,贺铸因“梅子黄时雨”,李清照因“人比黄花瘦”而名满当世,甚至因此而得“贺梅子”之类的令名。且领悟佳句更有益于领悟全篇,这自是不待言了。从高考命题的角度考虑,佳句绝对是命题的重点,试卷中所选用的作品,只要有佳句,那就考你没商量,这绝对是命题的原则,会出题的人哪个不是遵循这一原则呢?
以上六点仅是鉴赏赠别诗词的一些主要方法,而要掌握好,并能在实战中使用,还应深入领会,做到融会贯通才行。
以上就是与一篇关于古诗词的作文,字相关内容,是关于关于唐诗鉴赏的文章1000字的分享。看完古代诗词鉴赏文章属相800字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全面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进入作品,感知诗歌形象,品味诗歌语言,领略诗歌的表达技巧,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这里我们就古诗词鉴赏命题形式与解题对策作一介绍,希望能给考生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一、表达技巧类[命题形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解题指津]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答题时应该包括(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运用该手法的好处。[示例]试分析下面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蜀相 杜 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其中三四两句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二、形象意境类A. 形象[命题形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解题指津]诗中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因此,形象应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答题步骤是:(1)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2)概括形象特点;(3)揭示作者情感。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示例]试分析下面诗中画眉鸟的形象。画眉鸟 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注:本诗为作者贬官外任时所作)[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其中一、二两句具体描写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地飞翔、无拘无束地歌唱的特点。其实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了朝廷束缚后自由舒畅的诗人自身形象写照。B. 意境[命题形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解题指津]分析诗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描摹诗歌图景,二要概括意境特点,三要剖析作者思想。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示例]作者在下列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山居秋瞑 王 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参考答案]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三、语言特色类[命题形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解题指津]这类提问,着重的是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一般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等。分析语言特色,首先必须理解一些术语,如“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再熟悉一些著名诗人的语言特色,如陶渊明的平淡、李商隐的绚丽、白居易的明快、杜牧绝句的含蓄、贾岛的简洁等,了解这些对解题不无帮助。[示例]试分析下列这首诗语言上的特色。长干曲四首(其一)崔 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参考答案]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朴素真率的船家女形象。四、思想内容类[命题形式]请分析某句诗的思想感情或内涵,评价诗作的思想感情,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归纳诗句的思想内容,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等。[解题指津]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价。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意,似是而非的问题,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示例]下面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矛盾的心理?早寒有怀 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参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落木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寒气袭人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也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其中“遥隔楚云端”“孤帆天际看”两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而“迷津欲有问”一句借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表明了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宽泛的概念,从材料的选择、详略的处理、结构的安排到各种因素的配合变化都是广义的技巧问题。 (一)修辞方法: l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夸张: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反问:加强语气。 7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8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二)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共有5种: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诗歌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 一、描写:就是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常见的描写方式或描写角度有: ①正面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就是直接面对人物、景物进行描述。 侧面描写,就是不从正面,间接地去描写人物、景物。侧面描写又叫侧面烘托。 《陌上桑》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看罗敷。 ②虚实结合 实写,是写眼前的实景,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虚写,是写想象中的景象。 如: 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万木冻欲折”就是虚写,是想象中的景象。 “万木冻欲折”与“孤根暖独回”恰好构成对比,反衬梅花“孤根独暖”的性格。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1)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2) 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3) 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虚写。通过 “行人”设想他的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情形,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③白描与工笔(细描)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纯用粗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现常用于写作,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例如: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词全用白描,不加任何渲染烘托,通过纯客观的景物 组成有主观色彩的意境。 工笔,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在写作上常常称作细描。 就是精雕细刻的描写。描写人物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格、性格的特点。 ④细节描写 :必须抓住细小的动作、细小的情节,来展现人物的形象、心理。 例如: 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句,既是一个心理的细节描写,又是一个行动的细节描写。 又如: 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其中“闲敲棋子落灯花”就是一处细节描写。 ⑤动静结合(有声与无声): 在动静结合的描写过程中往往采用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衬动、以静写动(以有声写无声,以无声写有声)的写法。例如: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此诗“月出„„时鸣”句以动衬静,突出了春天月夜空旷寂静的清幽明净的优美境界。再如:张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典型的以动衬静,动中见静美的动静结合的手法。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别枝:另一枝;社林:庙周围的树木) 此诗首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此诗中“莺啼山客犹眠”一句是以动写静的手法。 ⑥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⑦远近、高低、俯仰的变化:“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如:《沁园春·长沙》中,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橘子洲头”,描写景物的角度是多样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远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近景;“鹰击长空”是仰视;“鱼翔浅底”是俯视。 ⑧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多角度描摹。(绘形、绘声、绘色)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赤壁壮丽景色的句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就从视觉、听觉角度来绘形、绘声、绘色。 二、抒情: 抒情是诗歌的主要表达方式。抒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借助景物、人、事传情达意。 陆游《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四行的小诗,直抒胸臆,情感思想一览无余——饱含了一个赤子无限深沉的悲伤和期望。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诗人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苍凉意境,引发了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再如: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间接抒情: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含蓄。(借助于景、物、人、事来传情达意,含蓄、委婉、蕴藉。)
古诗鉴赏探究的论文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应“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作品自然包含古代诗歌,因此,几乎每年高考都有古代诗歌理解鉴赏题。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个领域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论文百事通不少教师对古代诗歌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翻译古代汉语字词的水平上,或者仅仅满足于背诵一些诗词名句以应填空之需,自然距离达“纲”甚远。有的教师虽然也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但或蜻蜓点水,或只读不写,学生的朦胧感知不能上升为明晰的认识,因而鉴赏能力的形成还是落不到实处。我在教学实践中领会到,要提高学生鉴赏古代诗歌水平,在教学中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准确把握“初步”二字。由于对中学生的鉴赏要求只是“初步”,所以不能求其像专家教授那样博大精深、广征博引,作艰深的理论探讨。例如写李白,大约只须写到“豪放飘逸”“清水出芙蓉”等,不必“神识超迈”(赵翼《瓯北诗话》),“放言实是法言”(刘熙载《艺概》);说意境,只说“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思想感情和作品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高中课本《古代诗歌的艺术欣赏》),不必大谈“意象”(王世贞《艺苑卮言》)、“兴象”(胡应麟《诗薮》)、“情景”(王夫之《姜斋诗话》)、“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等。当然,“初步”也不能仅是浅层次停留在对诗词语言文字的简单诠释上。第二,立足学生实际,帮助学生克服时代差异,借助形象思维,设身处地理解诗词意境。由于时代的差异,当今中学生对古诗词中描写的意境往往有较大距离感,难以理解。例如离别这一题材,由于古人远行只能借助舟楫车马,而今天交通工具已进步,日行万里并非难事,离合聚散不算稀罕,因此那种“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等愁苦,学生未必能全部理解。但是,人类的情感又有许多相通之处,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想像,设身处地,往往能帮助学生克服时代差异所带来的困难,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例如“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哭后心理活动如何?若设身处地,便不难代为设想。他想收留琵琶女,但自己左迁湓江,收留一个江湖歌妓,怎禁得世俗非议?他想帮她打听商人的下落,但那唯利是图的商贾又怎能治愈琵琶女心灵深处的创伤?他想资助她一些银两,但又怕亵渎了她高洁的人格,而且那精妙的琵琶曲是仙界的音乐,哪能用银钱去玷污呢?……月上中天,凄寒的江风吹得芦荻瑟瑟作响,江涛发出悲凉的叹息。琵琶女伫立良久,向诗人深深一鞠躬,随一叶扁舟消失在茫茫江天。诗人心弦乍断,百感交集,但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只能对沉沉夜幕发出无可奈何的呼号:茫茫黑夜啊,你吞噬了多少美丽的人生!其他如《涉江》中屈原的心理活动,白居易《夜闻歌者》中“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姜夔《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是真消极吗?)等,都不难通过这种方法去理解。第三,赏与析结合,从对语言文字的分析中把握艺术形象。我国古代诗词受韵律、平仄等限制,语言十分考究。古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意胜”、“象外之旨”、“神余言外”等,要求“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说诗》)。中学生虽有一定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但对诗词语言的理解,能力还相对薄弱,因此,指导他们写赏析文章时起点不能过高,要从语言文字的分析入手,抓住重点诗句,把握艺术形象。例如“琵琶声停欲语迟”,简单的七个字就不仅仅记叙了动作,而且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琵琶女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始闻“问”声(“寻声暗问弹者谁”)一惊,故“停”;继而辨明问意,故“欲语 ”;但久历风尘,饱经沧桑,飘零江上,一颗残破的心,从何说起,故“迟”。七字三顿,细致入微而又婉曲含蓄,内涵十分丰富。再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卷”“拍”三字动词神完气旺,笔力千钧,勾画出气势雄浑的“大江赤壁图”。抓住这些地方,析中赏,赏中析,才能准确地把握诗中艺术形象。第四,教师示范,做出榜样。目前,供学生写诗词赏析文章的参考例文几乎没有。专家论文往往高远,可望而不可及;《教参》上没有现成的例文;各式各样的作文选刊瞄准的多是高考作文。教师亲自动笔写,可填补这个空白。教师的文章好比一架梯子,一端立足学生实际,一头搭靠名家名作,它本身也许没有多少学术理论价值,但谁能否认,踩着这梯子登堂入室的学生未来却很可能在学术理论的殿堂里大有作为呢?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分明显。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由此足见词人苏轼被崇拜的程度。正是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宋词才得以佳篇叠出,影响久远。 原因如下: ① 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② 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先讲宋词的成就。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课文按北宋前期、北宋中后期和南宋四个阶段,分别介绍了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与陆游的词作风格及其成就。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他长期在都市里生活,作品多表现城市的繁华和男女的悲欢离合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的孤寂与乡愁。他的词作,多采用俚俗口语,通俗生动,“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因而流传很广。他的词作,还大量融入铺叙的成分,不仅扩大词的境界,也为元曲的发展开启了门径。苏轼是北宋中后期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他的词作题材十分广泛,大大拓展了词的内容,并以豪迈奔放的感情,为词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两宋之交的李清照,是杰出的婉约派女词人,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善于用白描手法、浅白词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南宋的辛弃疾和诗人陆游,主张积极抗金,作品都以豪放为主,深刻地表达了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苏轼和辛弃疾是宋代最具代表性、成就最高的词作家,教材还在“历史纵横”小栏目和图注中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生平。必须指出的是,宋代的豪放派作家,作品以豪放为主,但也写出一些非常动人的婉约词,并非只是一味地豪放。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 一、宋词对唐诗的继承关系 “唐诗宋词”一语,宋词与唐诗并称,不唯标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之义,而且也说明,宋词是庶几可与唐诗媲美的一大诗体。宋季承唐,然而如鲁迅先生所言,好诗差不多已被唐人作完了。所以,到了宋代,宋人在诗歌创作方面,要不落唐人的窠臼,确乎很难。但是,唐人所留下的丰富的文学遗产,宋人也并不有白白浪费,而是将它们更多更灵活运用在“词”这一诗歌体式上,使词在宋代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发展。 我们在论宋词与唐诗的关系时,往往更多的注意于宋词与唐诗的区别。差别的确是主要的也是重要的,在本书的宋词部分,笔者也主要着眼于宋词最主要的艺术特征(当然也是与唐诗的不同之处)来展开论述。但在此绪论中,就像我们在论述唐诗的艺术特性前必须先说明唐诗对前代的继承关系一样,我们也必须先说明宋词对唐诗的继承关系。 可以肯定地说,宋词能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如果不是建立在唐诗如此卓越的成就和如此纯熟的技巧之上,是绝对不可想象的。从后来挖掘出来的敦煌曲子词来看,词在进入文之手以前,除了它的句式长短参差不齐外,与此前的民间歌谣并没有什么两样,一样的主要是采用那种简单、质朴、直率的表现方法。到中晚唐文人开始实验填词以后,就像一切民间文学向文人的文学的转变一样,词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渐渐地带有了文人的因而也是更艺术化的色彩(当然,也会有负面影响,例如少了质朴和直率,但这比竟是次要的)。最早实验词的创作的白居易、刘禹锡,尤其是后来大量进行词的创作的温庭筠、韦庄等,他们本就是唐的重要诗人,他们的加入,必然地会把他们在诗歌创作中的种种技巧,带到词的创作中来。另外,五代、宋的词作者,也几乎都是诗人,他们一面作诗、一面填词,唐诗的各种技巧自然就会融汇、渗入到词的创作中去,使词的创作更加精美。实际上,我们只要对宋词的艺术稍稍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宋词在意象、写景抒情手法的运用方面,在词的境界营造方面,甚至在语言的锤炼、借代、典故等手法的运用方面,与唐诗都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倒如下面秦观的名词《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 春风十里柔情,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 蒙蒙细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相对于诗,这是一首地道的词,它的情韵、它的色泽、它的意境,都是地道的词味儿的。但是如果我们再仔细一品味,却发现它在很多方面,与唐诗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首句的“倚危亭”,看似是诗人的独创,但实际上,登高抒怀、寄愁正是唐诗人常用的写法,此类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例如杜甫的“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杜牧的“楼倚霜树外,镜天玩一毫”(《长安望秋》)、李商隐的“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州”(《安定城楼》)、许浑的“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东楼);甚至是“危”字的用法,也找得出唐诗的渊源,如杜甫的“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李商隐的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赠刘司户贲》)至于接下来的以“芳草”比喻“恨”,以“萋萋”形容“芳草”,那更是唐诗中常见的意象和写法;甚到 “铲尽还生”一语,也并非完全没有借鉴,例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孟浩然的“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下面的“柳外”、“青骢”也一样,单纯的“柳”的意象就不用说了,就是以“柳外青骢”来暗示恋情、离别的写法,也不是完全无所本的,如李商隐的《无题》中就有“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储光羲的《钓鱼弯》中就有“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虽然它们之间有较大的区别,但也不能说它们完全没有联系。至于“青骢”代车马、“红袂”代女性的写法,也是唐诗中庞大的借代体系中所有的。至于下片中“夜月、春风、飞花、细雨、黄鹂”的意象,以及用大量的类似意象来渲染愁绪的写法,以及它所创造的迷朦的意境,与唐诗都有着直接的借鉴关系。例如下面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着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也运用了大量的这类意象来渲染愁绪,其意境也有些相似。就是“娉婷、一帘、十里柔情”这些词语及其组合,应该说与唐诗也是有关系的,如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一)中,几乎就包含了所有这些意象和句式,其诗如下:“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笔者选择秦观这片词来说明宋词对唐诗的继承关系,并不是它与唐诗有特别多的雷同处、借鉴得特别多,这实在是宋词创作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并不足怪,下如唐诗是在前代巨大遗产的基础上创新、 发展一样,宋词亦是在唐诗丰富的遗产的基地上进行创造的。 论到这种继承性,这里自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宋诗与宋词都继承了唐诗这一遗产,那么,为什么宋诗的成就远在唐诗之下,亦不及宋词呢?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诗与词不同的体式是造成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更好地说是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先打一个也许不十分恰当的比喻:唐诗的创作艺术好比是一种专利,宋诗人把这种专利拿来制作同一种东西,尽管他们并非完全没有创造、没有革新、没有增补,但是他们制作的毕竟是诗,是同一种东西,因此,这些东西一上市,就会被人窥见雷同处、摹仿处、剽窃处,被人控告侵犯了唐人的专利。正国为此(当然还会有别的原因),宋诗就希望有一点自己的东西,例如诗的议论化和散文化等,但不幸的是,这些东西新则新矣,但却或多或少地违背了诗的艺术规律。但宋代的词人则不同,虽然他们也继承了唐诗的创作艺术,但是,他们制作的却是另一种东西,是长短句的词,尽管明眼人也能窥见它们之间的某种继承关系,但这却不会被人视为侵犯了专利。有一种也许较为极端的现象可以证明这一点:宋词中也有很多摹仿、点化、甚至照搬唐人的诗句的,这种情总如果出现在宋诗中,是万万逃不掉蠹鱼之讥的。但它出现在宋词里,情况却大不一样,由于词的长短句式的不同框架、不同的韵味,却仿佛给唐人原句注入了新的生命。例如晏几道的《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在这首精彩的词中,不要说意象、写景抒情、比喻等技巧的运用上继承了唐诗的艺术技巧,就是在字面上也有几处与唐人的诗句有些关系的,最末两句,几乎就是杜牧的成句。杜牧《赠别》诗:“多情却总似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若单以个别的句子来对照,晏几道是万万逃脱不掉书袋之名的。但若从词的整体来衡量,杜牧的这两句诗被稍加变化,放在一首结构、韵味全新的词中,却并不给人以多少摹仿、陈旧之感。如果借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这样的现象,就一点也不奇怪:词对于诗而言,是一个不同的系统,即使同样的诗句进入词中,它也会获得新的系统质。对于这种现象,前人实际也有所认识,例如明王世贞说:“‘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隋阳帝诗也。‘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少游词也。语虽蹈袭,然入词尤是当家。”又如清胡薇元也说:“晏元献《珠玉词》集中《浣溪沙?春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本公七言律中腹联,一入词即成妙句,在诗中即不为工。此诗词之别,学者须于此参之,则他词亦可由此会悟矣。”为什么“语虽蹈袭”的句子,“然入词家尤是当家”呢?为什么“在诗中即不为工”,“一入词即成妙句”呢?这便是因为词是一不同于诗的新的系统,同样的诗句一进入词,就获得了新的系统质。至于更巧妙无痕迹的化用,那更可以视为一种全新的创造。如此词中的“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可以说是化用了白居易的《花非花》中的“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秋云无觅处”。但晏词化用后,不仅更凝炼,更由于句式的变化,使它比原诗获得了更深长的韵味。这种现象在宋词中很多,可以说举不胜举。 当然,我们说宋词继承了唐诗的遗产,也并不是说宋词就没有自己的创造。前面我们说宋词继承唐诗的创作艺术生产了一种新的东西,这新的东西之“新”,当然就是唐诗中所没有的。它最大的新,就是它长短交错、变化多端的句式,这种句式,打破了唐诗(也打破中国古诗)齐言的传统,为更自由、委婉、更有韵味的抒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它的“言长”的艺术特性,就主要是由其句式、韵律及其所带来的其他艺术技巧所造成的。其次,它之“新”还表现在它的“诗余”功能上、它的“诗余”题材的选择上。这种新的功能与新的题材选择,与它特定的体式、句式相结合,又带来了宋词一系列新的东西,例如它委婉、倾诉式的抒情韵味、细腻而多层折的描写、对内心生活更细腻而深入的把握、装饰设色的艺术、轻丽婉约的风格等。这种种之新,就造成了宋词与唐诗很不相同的面目。对于宋词与唐诗的区别,王国维有一段虽然简约而不失精当的论述,他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这段评述,可以说包含了笔者以上所言宋词之“新”,包括了它的体制、它的功能、它的题材特点等。在本书中我们探讨宋词的艺术,主要就抓住这些新的方面来进行研究。当然,对于它对唐诗艺术的继承,我们也会给予适当的关注。 (二)、宋词的艺术成就十分突出:首先,宋词不同于一般宋诗的散文化、议论化,善于将抒情与写景完美结合。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宋代演为许多中调和长调,在曲折动宕、开阖变化中,使情景紧密交融,其细致、具体、微妙处,有的甚至胜过唐诗。其次,宋词又长于比兴,多以微妙而又细致的比兴手法,藉景物表达内心复杂而隐幽的感情,常以香草美人的传统来寄托政治上的感慨,感人至深。再次,宋词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宋词虽沿袭着唐五代的传统以抒发感情、性灵为主,形成“诗庄词媚”的分野,以婉约为宗,但后来由于时代生活的变化,题材的扩大,艺术个性得到重视,艺术手法渐趋多样,所以使宋词风格在婉约和豪放之外,兼有真率明朗、高旷清雄、典雅精工、骚雅清劲、密丽险涩等多种风格。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把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今天可考的唐诗作者三千七百多人,可见存世唐诗五万四千余首。这不过是唐诗的一部分,但我们从中已经可以大略窥见当时诗歌繁荣的面貌。 唐代初期,诗歌创作仍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较为狭窄,追求华丽词藻。待到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他们无论写边塞,还是写行旅、送别,都有着这样的情思风貌。在诗的体式上,这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律诗属于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古体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求对偶。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体的定型,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 在初唐的后期,出现了两位重要诗人:陈子昂和张若虚。陈子昂主张诗应该有所寄托。他的38首《感遇》诗,就是这一主张的实践。但他写得最好的诗是那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抒写不遇的悲怆,但其中蕴含的是自信和抱负,情怀壮伟,有一种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的伟大孤独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月夜春江明丽纯美的境界,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婉转的音调,无穷的韵味,创造出了非常完美的意境。陈子昂和张若虚艺术上的成熟,透露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信息。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此时诗坛群星辉映。王维和孟浩然善于表现山水田园的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宁静平和的心境。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把人引向秀丽明净的境界,那境界里洋溢着蓬勃生机。《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雨后的松林间月色斑驳,流泉琮 。浣纱女踏着月色从竹林间喧闹着归来;渔人正分开荷叶摇舟远去。山村之夜,如诗如画。他还有一些诗,宁静中带几分禅意。在唐代的重要诗人中,他是受佛教思想影响最为明显的一位。但他不是一位完全遁世的诗人,有些诗写得慷慨激昂,有的诗表现出浓烈的人间情思。那首《送元二使安西》,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时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孟浩然善于用最省净的笔墨,写山水田园的秀美。《过故人庄》写做客田家的喜悦,恬静的农舍,真挚的友情,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春晓》写春日那种明媚静美舒畅的感受。那首《宿建德江》,只用20个字,便写出了无尽的情思韵味:“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暮烟笼罩中的一抹树林,一轮水中月影。在这朦胧而明净、深远而静谧的境界中,弥漫着一缕淡淡的乡愁。孟浩然的许多诗,都这样以极俭省的文字,表现多重境界和情思。这时和王维、孟浩然的诗歌风格相近的还有常建、储光曦等人。 盛唐有一些诗人,善于写边塞生活,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祖咏等。他们大都到过边塞,领略过边塞的壮丽景色,向往边塞立功。在他们的诗中,祖国山河的壮美与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王昌龄写了二十几首边塞诗,最有名的是《出塞》《从军行》。他的边塞诗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其他题材的诗他也写得很好,七言绝句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高适的诗风趋于雄壮慷慨:“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塞下曲》)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豪侠气质。边塞诗人的代表,还有岑参。他写边塞风物的雄奇瑰丽,写军人的豪雄奔放。荒漠与艰苦,在他笔下都成了充满豪情的壮丽图画。 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诗人李白。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他的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极大地丰富了古体诗的表现技巧,把乐府诗的写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七言绝句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一起被后世推为唐人七绝的代表作。他的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像和明丽的意象。他把乐府和歌行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时,便如黄河之水,奔腾千里,一泻而下。他生于盛唐,感受着盛唐昂扬的时代精神,晚年又亲眼看到唐代社会的衰败,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他的诗里既有建立不世功业在指顾之间的信心,又常常有愤慨不平和对于朝廷黑暗的抨击。他曾经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他以为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得意扬扬。不久被权臣毁谤,被逐出朝廷,他才明白朝政其实已经腐败不堪。他说自己是“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有才华而不得重用;而痛斥那些庸才却春风得意,“骅骝拳不能食,蹇驴得意鸣春风”,直骂那些奸佞之徒“董龙更是何鸡狗!”即使处在失意的境况中,他也不忘报国。安史乱起之后,他前后两次从军就是证明。他的诗想像瑰奇,常常想人所想不到处。前人评他的诗,说是“发想无端”,《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例子。在想像之中,又常常带着夸张的成分,写愁生白发,说是“白发三千丈”;写庐山的五老峰,说是:“青天削出金芙蓉”;写黄河,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他是一位富于想像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又由于他性格开朗豪放,他的诗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他纯然是一位天才的诗人。 当时另一位伟大诗人,是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比李白小11岁,两人的深厚友情成为千古传颂的文坛佳话。杜甫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都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但是他的主要活动是在安史之乱以后。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致君尧舜”的抱负,而一生却穷愁潦倒,因此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民众的疾苦。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半个中国沦为丘墟。杜甫在战火中流离转徙,写下了《北征》民生疾苦的诗作。战争中许多重大事件、战争带来的破坏、战火中百姓的心态,在杜诗中都有极为生动的反映。唐代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像他那样深广地反映安史之乱的历史,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百姓的苦难深有感触,发为歌吟,家国之痛与个人的悲哀也就融为一体。《春望》《登楼》《登岳阳楼》都是这样的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百感交集,既是身世之感又是家国之悲,已经很难分开了。唐诗到杜甫是一大转变,题材转向写时事、写底层百姓的生活;写法上采用叙事和细节描写,在叙事和细节描写中抒情。为便于写时事,他多用古体,但他的更高的成就是律诗。在他一千四百多首诗中,律诗占百分之七十以上。他的律诗的成就,主要是拓宽了表现范围,尽力发挥律诗这一体式的表现力,既严格遵守格律规则,又打破格律的束缚。变化莫测而又不离规矩,写得出神入化。像《春望》诗,都是例子。有时为了更完整地表现一个事件或由某一事件引起的感想,他采用组诗的形式。用组诗写时事,是杜甫的创造。律诗,尤其是七律,到了杜诗,是高度的成熟了。在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杜甫与李白不同,李是感情喷涌而出,杜是反复咏叹;李是想像瑰奇,杜是写实;李是奔放飘逸,杜是沉郁顿挫。一般认为,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杜甫带有集大成的性质,对于后来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唐代中期,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不同流派。韩愈、孟郊和他们周围的一些诗人,在盛唐诗歌那样高的成就面前,另寻新路。他们追求怪奇的美,重主观,常常打破律体约束,以散文句式入诗。在这一派的诗人里,李贺是一位灵心善感、只活了27岁的天才诗人。在他的诗里,充满青春乐趣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与过早到来的迟暮之感交织在一起。他的诗,想像怪奇而丰富,意象色彩斑斓,而且组合密集。在这个诗派里,他的诗有着特别鲜明的风格特征。这时的另一个诗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主。他们主张诗应有为而发,应有益于政教之用。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元、白都写有新题乐府,表示了对于国家的关心、对于黑暗现象的抨击和对于生民疾苦的同情。白居易的50篇新乐府,有写得好的,如《卖炭翁》等。在艺术表现上,白居易主张要写得通俗易懂,趣味与韩、孟诗派正好相反。白居易既写有大量的讽喻诗,也写了不少闲适诗,而艺术上最成功的,是长篇歌行《长恨歌》和《琵琶行》。中唐的著名诗人还有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的艺术趣味既不同于韩、孟,也不同于元、白,而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读懂诗句,感知美
语言是古诗中表现美的载体,学生要想领略古诗中的美,首先要读懂诗句。在诗歌学习中,读出问题是诗歌鉴赏中最基本的能力。如果一眼就能看懂诗歌,没有任何发现,没有任何问题,鉴赏就没有意义。心中有了问题,学生就会主动去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所收获。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善于发现疑难之处,而且要多疑多思,能在无疑处见疑,于似知似解处见疑。疑的范围可以是诗词中的一字一词,也可以针对诗歌感情、诗歌的写作技巧等。这样,学生就能从整体上初步了解诗歌的意境,初步感受诗句所表现的美,为进一步鉴赏奠定基础。
二、进入意境,领悟美
对于古诗教学来说,只有进入诗的意境,才能把握诗中美的实质,进行美的鉴赏。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诱发学生审美的动因,使审美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
1.赏析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意境
古诗中往往有一些感情色彩浓、形象鲜明、有深刻意义的词语,要抓住这些被称为“诗眼”的词语,反复推敲,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时,抓住一个“绿”字,引导学生换词对比,就能从一个侧面感受到这首诗的意境。
2.以图配诗,引导学生进入意境
以图配诗,可以为学生的想象活动提供丰富、鲜明的表象,这对帮助学生把美的感受上升为美的认识有很大作用,也可以促使学生想象作者产生某种思想感情的原因,与作者产生共鸣。例如,当我们把一幅生机勃勃、一片新绿的江南春色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再去讲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学生一定能很快体会到作者对景物的欣赏之情,更能领悟“绿”字的神韵。故事教学中,我常常先启发学生说一说诗中描绘的画面,然后在口述和深入理解诗文的基础上,把诗文的内容通过绘画表现出来。例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中描写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时间段里的两幅优美的画面。一幅是夕阳西下、晚霞映江的暮景,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夜色。第一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夕阳照射在江面上,为什么不说“照”而说“铺”呢?这是因为夕阳西下,几乎是贴着地平线照射过来,斜射在水面上,确像“铺”在江面上一般。学生明白后,可让其画出夕阳下江面的美景。第二句“半江瑟瑟半江红”,夕阳下江水缓缓流动,受光照多的地方,由于光反射呈现出一片红色,受光照少的地方则呈现江水本身的深碧色。这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画笔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第四句“露似真珠月似弓”,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着光泽。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学生的画作未必精美,但在绘画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深深体会到诗人写景奇丽的特点以及作者赞颂祖国山河壮丽的情感。通过绘画,学生既理解了诗意,又受到“诗中有画”的.语言美的熏陶。
3.反复吟诵,引导学生进入意境
情感体验的基础是朗读。学生通过朗读,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揣摩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从而了解诗文的意境。古诗语言高度精练,讲究琅琅上口、声韵和谐,只有反复朗读、吟诵,才能把文字转化成鲜活生动的画面。不仅要多读古诗,还要不断创新,用翻译解说内容,用描述再现意境,用吟诵沟通情感,用抒情表达感受。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形式要不拘一格,通过范读、跟读、小声读、大声读、自由读、听同学读、分组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兴趣、读出感情、读出新奇。朗读时可以口中念念有词,轻声自读,边读边想;也可以大声诵读,慷慨激昂,读出气势、读出自信、读出激情。但是,不管以哪种形式读,都要力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注意轻重音、停顿、语调、语速的变化,读出节奏感。古诗平仄错落,朗朗上口,要读得抑扬顿挫,读出韵律美。还可以根据小学生表现欲强的特点,引导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边读边辅以动作、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增强表现力,使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情境中,感同身受,遐想翩翩,其乐融融。
三、说写训练,表达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对美的感受。古诗特有的语言形式,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于美的感受。只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表达美的主观愿望,并给予相应的方法指导,学生就能在表达美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例如,教学中曾让学生用优美的语言表达“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的诗意,学生有的运用了感叹句:“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有的加入了修饰语:“皎洁的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我日夜思念的故乡?”还有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明月啊,我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回到我的家乡?”句子一个比一个美,可见,学生已经进入了诗的意境,能用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总之,我们要通过古诗教学活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受到美的感化和陶冶,并把这种美的意识转化为美的行为,无论在何进何地,都要做心灵美的人,做行为美的事,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弘扬美的风尚,谱写美的篇章。
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 推荐一切文学艺术都是诉诸感性的,它们总是借助具体的形象反映生活,通过艺术的感染力量和美感作用影响读者。离开形象就没有文艺;离开对于形象的感受,也就没有文艺的鉴赏。文学本身的特性要求文艺鉴赏必须从作品的形象出发,以形象给人的感受为依据。这是鉴赏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中国古代有些诗歌评论,是重视形象与感受的。它们不仅为诗歌创作总结了可贵的艺术经验,也对诗歌鉴赏的规律作了有益的探索。譬如严羽的“别材”“别趣”说,尊重诗歌本身的特点,尊重形象思维的规律,接触到诗歌创作和诗歌鉴赏的一些核心问题,就颇有可取之处。但是也有一些诗歌评论,完全不顾诗歌的特点,脱离作品的艺术形象和形象给人的感受,根本违背了文艺批评和文艺鉴赏的规律。下边我将举出两种有代表性的评论方法,并加以简单的剖析。附会政治,是古代正统的解释诗歌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从原则、概念出发,比附历史,牵合政治,千方百计地到诗中寻找寄托、象征或影射。用这种方法读诗,无不是词隐语,微言大义,可以任意穿凿附会、深文周纳。汉儒对《诗经》的解说,便是运用这种方法的代表。他们主观地认为,《诗经》是为圣道王功而作的,是先王用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工具(《诗大序》)。他们戴着这副有色眼镜看《诗经》,其中许多作品都被曲解了,就连一些民间的情歌也成了政治教化的宣传品。例如,《关雎》明明是一首情歌,他们却硬要说成是政治诗。申培《鲁诗故》说:“后夫人鸡鸣佩玉去君所。周康后不然,诗人叹而伤之。”认为这首诗是讽刺康后的。后苍《齐诗传》说:“康王晏起,毕公喟然深思古道,感彼关雎德不双侣,愿得周公妃以窈窕。”薛汉《韩诗章句》说:“诗人言关雎贞洁慎匹,以声相求,必于河之洲,隐蔽于无人之处。今时大人内倾于色,贤人见其萌,故咏关雎、说淑女、正容仪,以刺时也。”(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则又认为是讽刺康王的。《毛诗序》曰:“后妃之德也。”则说是赞美后妃的。解释虽不相同,其牵强附会荒谬不通却是完全一样的。随着经学地位的提高,汉儒的诗论也取得了正统诗学的地位,对后世影响很大。清人陈沆的《诗比兴笺》,就是用汉儒解释《诗经》的方法,来笺释两汉至唐代诗歌的。陈沆讲诗注意联系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思想,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但是由于他先抱定了“比兴寄托”的观念,常常离开诗歌形象给人的感受,主观地猜测诗中的寓意,所以也有不少穿凿附会、迂腐可笑的地方。汉乐府铙歌十八曲中的《上邪》和《有所思》本是两首著名的情歌,他却硬要拉扯到政治上去。关于《上邪》,他说:“此忠臣被谗自誓之词欤!”关于《有所思》,他说:“此疑藩国之臣,不遇而去,自抒忧愤之词也。隐语假托,有难言之隐焉。”这两首诗显然都被他曲解了。清朝常州词派的张惠言,以比兴寄托论词,重视作品的现实意义,对词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但是他编的《词选》以汉儒说诗的方法说词,有些评语也不免牵强附会窒碍难通。如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显然是写一个深居简出的孤独少妇的迟暮之感,张惠言却评曰:“庭院深深,闺中既以邃远也;楼高不见,哲王又不寤也;乱红飞去,斥逐者非一人而已。殆为韩(琦)、范(仲淹)作乎?”不顾全诗的艺术构思,把诗的意思一句句割裂开来,比附《离骚》,牵合韩、范,根本不能自圆其说。中国古典诗歌确实有寄托象征的传统,美人香草、春兰秋菊各有习惯的寓意。诗人有时不敢或不愿把自己的政治见解明白说出,就用隐晦曲折的手法透露给读者。有时为了使诗歌显得含蓄蕴藉,也故意隐去真意,用其他事物来比兴。那些题为咏怀、咏史、感遇、感怀的作品,尤其多用这种手法。对这类作品的鉴赏,当然应该透过表面的词句揭示其中的深义。但是也必须从诗歌的形象出发,以形象给人的感受为依据。如果离开形象和感受,任意往政治教化的大题目上拉扯,根本不可能理解其中的真意,更谈不到艺术的鉴赏。黄庭坚说得好: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于文。……彼喜穿凿者,弃其大旨,取其发兴,于所遇林泉人物、草木虫鱼,以为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间商度隐语者,则子美之诗委地矣。(《大雅堂记》)不顾诗歌特殊的艺术表现方法,拘泥于生活的细节真实,对诗歌进行纯逻辑的分析,是另一种有代表性的评论诗歌的方法。以这种方法论诗的人,总是拿生活的细节去衡量作品,要求处处落实。一些很有情趣的诗,往往就这样被糟踏了。譬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一首富于艺术想像的好诗。杨慎《升庵诗话》却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我看任何一个有鉴赏力的读者都不会同意杨慎这段话的。“千里”本是想像夸张之词,极言千里江南,到处是大好的春色。题目叫“江南春”,正是着眼于整个江南。若改为“十里莺啼绿映红”,既不切诗题,也失去了诗意。宋蔡绦《西清诗话》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王安石写了一首《残菊诗》,诗曰:“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折得一枝还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见吴景旭《历代诗话》卷五十七所引)欧阳修读后笑道:“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于是写了两句诗嘲笑他:“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子细吟。”王安石闻之曰:“是岂不知《楚辞》:‘夕餐秋菊之落英’?欧九不学之过也。”欧阳修当然不会没有读过《楚辞》,他的文学鉴赏力也一定是很高的。但他对这首诗的评论,恐怕是犯了拘泥执著的毛病。菊花究竟落不落呢?史正志《菊谱后序》说:“菊花有落者,有不落者。花瓣结密者不落,……花瓣扶疏者多落。”由此看来,王安石也许并没有错。退一步说,即使菊花完全不落,写诗也不妨写落英,兴之所至不一定要找出植物学的根据;读者吟咏欣赏之际也不必以科学的眼光在细节上苛求于他。古代的诗人中,写落英的何止一人?屈原、左思、苏轼、陆游,都有诗在。如果用科学的眼光一一落实,还有什么诗歌鉴赏可言呢?又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此诗虽佳而“理有不通”,“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此后,王直方《诗话》、叶梦得《石林诗话》、范温《诗眼》都引了别人的诗句,证明唐代确有半夜打钟之事。《诗眼》还引《南史·文学传》,齐武帝景阳楼有三更钟、五更钟,丘仲孚读书以中宵钟鸣为限,以证明张继的诗无可指摘(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三所引)。明胡应麟更进一步说: 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惟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诗薮》) 胡应麟的话不免有点过分,它的精神却是可取的。诗歌创作固然要符合生活的真实,但不应对生活作机械的模仿。诗人可以对生活本来的形式加以改变,以求反映生活的本质。对于抒情诗,尤其不能以细节的真实来要求它。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话揭示了艺术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也适用于诗歌创作。一般地说,诗当然不可碍于事理,有时却又允许不合事理。“白发三千丈”(李白《秋浦歌》),合理吗?但表现诗人乍对明镜看到白发时的惊讶之情,是再传神不过的。“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合理吗?但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是再真切不过的。“思牵今夜肠应直”(李贺《秋来》),合理吗?但表现那种迷离恍惚的幽思,是再恰切不过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也不合理,但是合情,真实地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时那种忙忙碌碌的气氛和焦急的心情。以上这些诗,如果仅仅用生活的细节去衡量,用逻辑的方法去推断,而不顾诗歌形象给人的艺术感受,还谈得上诗歌鉴赏吗?从形象出发,鉴赏中国古典诗歌,还应该充分考虑它们创造形象的特点。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诗,并没有塑造什么典型人物。因此,我们不能用分析戏剧、小说的方法,从诗里寻找典型人物形象。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感情形象,我姑且称之为“意象”。鉴赏这类作品,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个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中国古典诗歌。
鉴赏诗歌语言,可从语言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入手。依照诗词鉴赏家的观点,就是要注意“表情达意之美,语言特色之美、表达效果之美”。中国古典诗人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词眼”之说。“诗眼”见诸魏庆之《诗人玉屑》,“词眼”见诸陆韶《词旨》。一般指五言中之第三字,七言中之第五字,也有以第二字、第四字乃至末字为“眼”的。其实,“眼”就是诗句的关键处,不拘在腰在膝在足。具体地说,在诗词的关键去处,一个妙煞的字眼,可以有声有色,极致入微,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意境。
一、读懂诗句,感知美
语言是古诗中表现美的载体,学生要想领略古诗中的美,首先要读懂诗句。在诗歌学习中,读出问题是诗歌鉴赏中最基本的能力。如果一眼就能看懂诗歌,没有任何发现,没有任何问题,鉴赏就没有意义。心中有了问题,学生就会主动去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所收获。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善于发现疑难之处,而且要多疑多思,能在无疑处见疑,于似知似解处见疑。疑的范围可以是诗词中的一字一词,也可以针对诗歌感情、诗歌的写作技巧等。这样,学生就能从整体上初步了解诗歌的意境,初步感受诗句所表现的美,为进一步鉴赏奠定基础。
二、进入意境,领悟美
对于古诗教学来说,只有进入诗的意境,才能把握诗中美的实质,进行美的鉴赏。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诱发学生审美的动因,使审美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
1.赏析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意境
古诗中往往有一些感情色彩浓、形象鲜明、有深刻意义的词语,要抓住这些被称为“诗眼”的词语,反复推敲,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如在教学《泊船瓜洲》时,抓住一个“绿”字,引导学生换词对比,就能从一个侧面感受到这首诗的意境。
2.以图配诗,引导学生进入意境
以图配诗,可以为学生的想象活动提供丰富、鲜明的表象,这对帮助学生把美的感受上升为美的认识有很大作用,也可以促使学生想象作者产生某种思想感情的原因,与作者产生共鸣。例如,当我们把一幅生机勃勃、一片新绿的江南春色图展现在学生面前,再去讲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学生一定能很快体会到作者对景物的欣赏之情,更能领悟“绿”字的神韵。故事教学中,我常常先启发学生说一说诗中描绘的画面,然后在口述和深入理解诗文的基础上,把诗文的内容通过绘画表现出来。例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中描写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时间段里的两幅优美的画面。一幅是夕阳西下、晚霞映江的暮景,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夜色。第一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夕阳照射在江面上,为什么不说“照”而说“铺”呢?这是因为夕阳西下,几乎是贴着地平线照射过来,斜射在水面上,确像“铺”在江面上一般。学生明白后,可让其画出夕阳下江面的美景。第二句“半江瑟瑟半江红”,夕阳下江水缓缓流动,受光照多的地方,由于光反射呈现出一片红色,受光照少的地方则呈现江水本身的深碧色。这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画笔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第四句“露似真珠月似弓”,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着光泽。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学生的画作未必精美,但在绘画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深深体会到诗人写景奇丽的特点以及作者赞颂祖国山河壮丽的情感。通过绘画,学生既理解了诗意,又受到“诗中有画”的.语言美的熏陶。
3.反复吟诵,引导学生进入意境
情感体验的基础是朗读。学生通过朗读,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揣摩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从而了解诗文的意境。古诗语言高度精练,讲究琅琅上口、声韵和谐,只有反复朗读、吟诵,才能把文字转化成鲜活生动的画面。不仅要多读古诗,还要不断创新,用翻译解说内容,用描述再现意境,用吟诵沟通情感,用抒情表达感受。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朗读形式要不拘一格,通过范读、跟读、小声读、大声读、自由读、听同学读、分组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读出韵味、读出兴趣、读出感情、读出新奇。朗读时可以口中念念有词,轻声自读,边读边想;也可以大声诵读,慷慨激昂,读出气势、读出自信、读出激情。但是,不管以哪种形式读,都要力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注意轻重音、停顿、语调、语速的变化,读出节奏感。古诗平仄错落,朗朗上口,要读得抑扬顿挫,读出韵律美。还可以根据小学生表现欲强的特点,引导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边读边辅以动作、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增强表现力,使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情境中,感同身受,遐想翩翩,其乐融融。
三、说写训练,表达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对美的感受。古诗特有的语言形式,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于美的感受。只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表达美的主观愿望,并给予相应的方法指导,学生就能在表达美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例如,教学中曾让学生用优美的语言表达“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的诗意,学生有的运用了感叹句:“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有的加入了修饰语:“皎洁的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我日夜思念的故乡?”还有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明月啊,我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回到我的家乡?”句子一个比一个美,可见,学生已经进入了诗的意境,能用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总之,我们要通过古诗教学活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受到美的感化和陶冶,并把这种美的意识转化为美的行为,无论在何进何地,都要做心灵美的人,做行为美的事,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弘扬美的风尚,谱写美的篇章。
长沙码子遵命文学:浅 谈 杜 诗说起古典诗词,人们自然会想到唐诗;而说起唐诗,大家又会自然想到杜甫。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唐代诗人,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原籍襄阳),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艺精湛,忧国忧民;诗称“诗史”,人称“诗圣”。通过学习,我发现杜诗有如下特点:一、诗品卓越和同时代的许多诗人不同,杜诗跳出了吟花弄月和个人得失的小圈子。他大胆地针砭黑暗的时弊,积极地关怀无辜的百姓,敢为广大穷苦百姓“鼓与呼”。例如:“三吏”、“三别”中的《石壕吏》中的诗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区区十个字,就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当权恶吏仗势欺人的憎恶和谴责;对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深受压迫的同情和呼号。又如:公元759年所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简直和1046年北宋名相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杜诗却比范文几乎要早上300年!二、格律圣手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例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整篇四联,三联工对。不仅句间对仗,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如临仙乐。经过精心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难怪胡应麟《诗薮》将该诗推崇为“古今七律之冠”!三、体裁丰富杜甫不仅格律诗堪称圣手,而且乐府诗也写得出神入化。例如:《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诗旨在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充满非战色彩。 全诗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尽致淋漓。诗的开头,用不太多见的三字句,连用两个象声词,“辚辚”和“萧萧”,以蒙太奇的手法,迅速把读者带进一个悲惨的故事情节。寓情于叙事之中,在叙述中张翕变化有序,前后呼应,严谨缜密。诗的字数杂言互见,韵脚平仄互换,声调抑扬顿挫,情意低昂起伏。既井井有条,又曲折多变,真可谓 “新乐府”诗的典范,前呼后应也是这首诗的写作特色之一。该诗的成功固然决定于立意谋篇,但是和格律诗相比,更为活泼的形式,更为丰富的节奏,也是该诗的重要亮点。有理由相信,杜甫的新乐府中的长短句式,肯定对后世包括宋词在内的新兴文体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以上浅谈,纯属管见,失雅之处,深望斧正。学生XXX敬上另附五绝拙作两篇,拙联两幅:※◇※◇※◇※《五绝·叹孔明》祭风烧赤壁,妙计赚荆州。可叹隆中对,祁山恨未休。《五绝·咏范蠡》略施韬晦计,助越胜强吴。名利皆抛却,翩跹泛太湖。※◇※◇※◇※杜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拙对:不尽扬沙漫漫飞杜句:丛菊两开他日泪拙对:岭梅独放故人心
首先把中华文明扯一大堆,然后选一两篇典型诗歌分析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花非花》原文: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格律: 调见唐白居易《长庆集》,以白氏词中首句“花非花”为词调名。此本《长庆集》长短句诗,后人采入词中。盖其自度曲,因情生文者也。 此调为单调。六句,二十六字。第二、四、六句押韵,均用仄声韵。括号内可平可仄。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赏析: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评价:这是一首情诗。说花非花,说雾非雾,本不是花,本不是雾,花有所指,雾有所喻。欲言又止,但止不住又说出真情——夜半来,天明去,既非花,又非雾,说明确有人来。谁来谁去?隐而不吐。为什么来?春梦无多,回味无穷;朝云遽散,惋惜惆怅。春梦者,春情也;朝云者,“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事也。此诗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描述隐晦而又真实,于朦胧中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是情诗的一首佳作。后人曾谱为曲子,广为流传。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嘘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说如此,但此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告诉读者关于此诗归趣的一个消息。此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的所作吧。 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近。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古诗鉴赏探究的论文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应“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作品自然包含古代诗歌,因此,几乎每年高考都有古代诗歌理解鉴赏题。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个领域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论文百事通不少教师对古代诗歌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翻译古代汉语字词的水平上,或者仅仅满足于背诵一些诗词名句以应填空之需,自然距离达“纲”甚远。有的教师虽然也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但或蜻蜓点水,或只读不写,学生的朦胧感知不能上升为明晰的认识,因而鉴赏能力的形成还是落不到实处。我在教学实践中领会到,要提高学生鉴赏古代诗歌水平,在教学中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准确把握“初步”二字。由于对中学生的鉴赏要求只是“初步”,所以不能求其像专家教授那样博大精深、广征博引,作艰深的理论探讨。例如写李白,大约只须写到“豪放飘逸”“清水出芙蓉”等,不必“神识超迈”(赵翼《瓯北诗话》),“放言实是法言”(刘熙载《艺概》);说意境,只说“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思想感情和作品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高中课本《古代诗歌的艺术欣赏》),不必大谈“意象”(王世贞《艺苑卮言》)、“兴象”(胡应麟《诗薮》)、“情景”(王夫之《姜斋诗话》)、“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等。当然,“初步”也不能仅是浅层次停留在对诗词语言文字的简单诠释上。第二,立足学生实际,帮助学生克服时代差异,借助形象思维,设身处地理解诗词意境。由于时代的差异,当今中学生对古诗词中描写的意境往往有较大距离感,难以理解。例如离别这一题材,由于古人远行只能借助舟楫车马,而今天交通工具已进步,日行万里并非难事,离合聚散不算稀罕,因此那种“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等愁苦,学生未必能全部理解。但是,人类的情感又有许多相通之处,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想像,设身处地,往往能帮助学生克服时代差异所带来的困难,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例如“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哭后心理活动如何?若设身处地,便不难代为设想。他想收留琵琶女,但自己左迁湓江,收留一个江湖歌妓,怎禁得世俗非议?他想帮她打听商人的下落,但那唯利是图的商贾又怎能治愈琵琶女心灵深处的创伤?他想资助她一些银两,但又怕亵渎了她高洁的人格,而且那精妙的琵琶曲是仙界的音乐,哪能用银钱去玷污呢?……月上中天,凄寒的江风吹得芦荻瑟瑟作响,江涛发出悲凉的叹息。琵琶女伫立良久,向诗人深深一鞠躬,随一叶扁舟消失在茫茫江天。诗人心弦乍断,百感交集,但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只能对沉沉夜幕发出无可奈何的呼号:茫茫黑夜啊,你吞噬了多少美丽的人生!其他如《涉江》中屈原的心理活动,白居易《夜闻歌者》中“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姜夔《扬州慢》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是真消极吗?)等,都不难通过这种方法去理解。第三,赏与析结合,从对语言文字的分析中把握艺术形象。我国古代诗词受韵律、平仄等限制,语言十分考究。古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意胜”、“象外之旨”、“神余言外”等,要求“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说诗》)。中学生虽有一定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但对诗词语言的理解,能力还相对薄弱,因此,指导他们写赏析文章时起点不能过高,要从语言文字的分析入手,抓住重点诗句,把握艺术形象。例如“琵琶声停欲语迟”,简单的七个字就不仅仅记叙了动作,而且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琵琶女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始闻“问”声(“寻声暗问弹者谁”)一惊,故“停”;继而辨明问意,故“欲语 ”;但久历风尘,饱经沧桑,飘零江上,一颗残破的心,从何说起,故“迟”。七字三顿,细致入微而又婉曲含蓄,内涵十分丰富。再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卷”“拍”三字动词神完气旺,笔力千钧,勾画出气势雄浑的“大江赤壁图”。抓住这些地方,析中赏,赏中析,才能准确地把握诗中艺术形象。第四,教师示范,做出榜样。目前,供学生写诗词赏析文章的参考例文几乎没有。专家论文往往高远,可望而不可及;《教参》上没有现成的例文;各式各样的作文选刊瞄准的多是高考作文。教师亲自动笔写,可填补这个空白。教师的文章好比一架梯子,一端立足学生实际,一头搭靠名家名作,它本身也许没有多少学术理论价值,但谁能否认,踩着这梯子登堂入室的学生未来却很可能在学术理论的殿堂里大有作为呢?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分明显。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在当时的科举考试中,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由此足见词人苏轼被崇拜的程度。正是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宋词才得以佳篇叠出,影响久远。 原因如下: ① 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② 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先讲宋词的成就。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课文按北宋前期、北宋中后期和南宋四个阶段,分别介绍了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与陆游的词作风格及其成就。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他长期在都市里生活,作品多表现城市的繁华和男女的悲欢离合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的孤寂与乡愁。他的词作,多采用俚俗口语,通俗生动,“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因而流传很广。他的词作,还大量融入铺叙的成分,不仅扩大词的境界,也为元曲的发展开启了门径。苏轼是北宋中后期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他的词作题材十分广泛,大大拓展了词的内容,并以豪迈奔放的感情,为词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两宋之交的李清照,是杰出的婉约派女词人,她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善于用白描手法、浅白词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南宋的辛弃疾和诗人陆游,主张积极抗金,作品都以豪放为主,深刻地表达了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苏轼和辛弃疾是宋代最具代表性、成就最高的词作家,教材还在“历史纵横”小栏目和图注中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生平。必须指出的是,宋代的豪放派作家,作品以豪放为主,但也写出一些非常动人的婉约词,并非只是一味地豪放。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以音调相近,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 一、宋词对唐诗的继承关系 “唐诗宋词”一语,宋词与唐诗并称,不唯标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之义,而且也说明,宋词是庶几可与唐诗媲美的一大诗体。宋季承唐,然而如鲁迅先生所言,好诗差不多已被唐人作完了。所以,到了宋代,宋人在诗歌创作方面,要不落唐人的窠臼,确乎很难。但是,唐人所留下的丰富的文学遗产,宋人也并不有白白浪费,而是将它们更多更灵活运用在“词”这一诗歌体式上,使词在宋代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发展。 我们在论宋词与唐诗的关系时,往往更多的注意于宋词与唐诗的区别。差别的确是主要的也是重要的,在本书的宋词部分,笔者也主要着眼于宋词最主要的艺术特征(当然也是与唐诗的不同之处)来展开论述。但在此绪论中,就像我们在论述唐诗的艺术特性前必须先说明唐诗对前代的继承关系一样,我们也必须先说明宋词对唐诗的继承关系。 可以肯定地说,宋词能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如果不是建立在唐诗如此卓越的成就和如此纯熟的技巧之上,是绝对不可想象的。从后来挖掘出来的敦煌曲子词来看,词在进入文之手以前,除了它的句式长短参差不齐外,与此前的民间歌谣并没有什么两样,一样的主要是采用那种简单、质朴、直率的表现方法。到中晚唐文人开始实验填词以后,就像一切民间文学向文人的文学的转变一样,词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渐渐地带有了文人的因而也是更艺术化的色彩(当然,也会有负面影响,例如少了质朴和直率,但这比竟是次要的)。最早实验词的创作的白居易、刘禹锡,尤其是后来大量进行词的创作的温庭筠、韦庄等,他们本就是唐的重要诗人,他们的加入,必然地会把他们在诗歌创作中的种种技巧,带到词的创作中来。另外,五代、宋的词作者,也几乎都是诗人,他们一面作诗、一面填词,唐诗的各种技巧自然就会融汇、渗入到词的创作中去,使词的创作更加精美。实际上,我们只要对宋词的艺术稍稍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宋词在意象、写景抒情手法的运用方面,在词的境界营造方面,甚至在语言的锤炼、借代、典故等手法的运用方面,与唐诗都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倒如下面秦观的名词《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 春风十里柔情,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 蒙蒙细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相对于诗,这是一首地道的词,它的情韵、它的色泽、它的意境,都是地道的词味儿的。但是如果我们再仔细一品味,却发现它在很多方面,与唐诗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首句的“倚危亭”,看似是诗人的独创,但实际上,登高抒怀、寄愁正是唐诗人常用的写法,此类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例如杜甫的“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杜牧的“楼倚霜树外,镜天玩一毫”(《长安望秋》)、李商隐的“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州”(《安定城楼》)、许浑的“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东楼);甚至是“危”字的用法,也找得出唐诗的渊源,如杜甫的“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李商隐的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赠刘司户贲》)至于接下来的以“芳草”比喻“恨”,以“萋萋”形容“芳草”,那更是唐诗中常见的意象和写法;甚到 “铲尽还生”一语,也并非完全没有借鉴,例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孟浩然的“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下面的“柳外”、“青骢”也一样,单纯的“柳”的意象就不用说了,就是以“柳外青骢”来暗示恋情、离别的写法,也不是完全无所本的,如李商隐的《无题》中就有“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储光羲的《钓鱼弯》中就有“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虽然它们之间有较大的区别,但也不能说它们完全没有联系。至于“青骢”代车马、“红袂”代女性的写法,也是唐诗中庞大的借代体系中所有的。至于下片中“夜月、春风、飞花、细雨、黄鹂”的意象,以及用大量的类似意象来渲染愁绪的写法,以及它所创造的迷朦的意境,与唐诗都有着直接的借鉴关系。例如下面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着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也运用了大量的这类意象来渲染愁绪,其意境也有些相似。就是“娉婷、一帘、十里柔情”这些词语及其组合,应该说与唐诗也是有关系的,如杜牧的《赠别二首》(其一)中,几乎就包含了所有这些意象和句式,其诗如下:“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笔者选择秦观这片词来说明宋词对唐诗的继承关系,并不是它与唐诗有特别多的雷同处、借鉴得特别多,这实在是宋词创作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并不足怪,下如唐诗是在前代巨大遗产的基础上创新、 发展一样,宋词亦是在唐诗丰富的遗产的基地上进行创造的。 论到这种继承性,这里自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宋诗与宋词都继承了唐诗这一遗产,那么,为什么宋诗的成就远在唐诗之下,亦不及宋词呢?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诗与词不同的体式是造成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更好地说是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先打一个也许不十分恰当的比喻:唐诗的创作艺术好比是一种专利,宋诗人把这种专利拿来制作同一种东西,尽管他们并非完全没有创造、没有革新、没有增补,但是他们制作的毕竟是诗,是同一种东西,因此,这些东西一上市,就会被人窥见雷同处、摹仿处、剽窃处,被人控告侵犯了唐人的专利。正国为此(当然还会有别的原因),宋诗就希望有一点自己的东西,例如诗的议论化和散文化等,但不幸的是,这些东西新则新矣,但却或多或少地违背了诗的艺术规律。但宋代的词人则不同,虽然他们也继承了唐诗的创作艺术,但是,他们制作的却是另一种东西,是长短句的词,尽管明眼人也能窥见它们之间的某种继承关系,但这却不会被人视为侵犯了专利。有一种也许较为极端的现象可以证明这一点:宋词中也有很多摹仿、点化、甚至照搬唐人的诗句的,这种情总如果出现在宋诗中,是万万逃不掉蠹鱼之讥的。但它出现在宋词里,情况却大不一样,由于词的长短句式的不同框架、不同的韵味,却仿佛给唐人原句注入了新的生命。例如晏几道的《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在这首精彩的词中,不要说意象、写景抒情、比喻等技巧的运用上继承了唐诗的艺术技巧,就是在字面上也有几处与唐人的诗句有些关系的,最末两句,几乎就是杜牧的成句。杜牧《赠别》诗:“多情却总似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若单以个别的句子来对照,晏几道是万万逃脱不掉书袋之名的。但若从词的整体来衡量,杜牧的这两句诗被稍加变化,放在一首结构、韵味全新的词中,却并不给人以多少摹仿、陈旧之感。如果借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这样的现象,就一点也不奇怪:词对于诗而言,是一个不同的系统,即使同样的诗句进入词中,它也会获得新的系统质。对于这种现象,前人实际也有所认识,例如明王世贞说:“‘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隋阳帝诗也。‘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少游词也。语虽蹈袭,然入词尤是当家。”又如清胡薇元也说:“晏元献《珠玉词》集中《浣溪沙?春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本公七言律中腹联,一入词即成妙句,在诗中即不为工。此诗词之别,学者须于此参之,则他词亦可由此会悟矣。”为什么“语虽蹈袭”的句子,“然入词家尤是当家”呢?为什么“在诗中即不为工”,“一入词即成妙句”呢?这便是因为词是一不同于诗的新的系统,同样的诗句一进入词,就获得了新的系统质。至于更巧妙无痕迹的化用,那更可以视为一种全新的创造。如此词中的“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可以说是化用了白居易的《花非花》中的“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秋云无觅处”。但晏词化用后,不仅更凝炼,更由于句式的变化,使它比原诗获得了更深长的韵味。这种现象在宋词中很多,可以说举不胜举。 当然,我们说宋词继承了唐诗的遗产,也并不是说宋词就没有自己的创造。前面我们说宋词继承唐诗的创作艺术生产了一种新的东西,这新的东西之“新”,当然就是唐诗中所没有的。它最大的新,就是它长短交错、变化多端的句式,这种句式,打破了唐诗(也打破中国古诗)齐言的传统,为更自由、委婉、更有韵味的抒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它的“言长”的艺术特性,就主要是由其句式、韵律及其所带来的其他艺术技巧所造成的。其次,它之“新”还表现在它的“诗余”功能上、它的“诗余”题材的选择上。这种新的功能与新的题材选择,与它特定的体式、句式相结合,又带来了宋词一系列新的东西,例如它委婉、倾诉式的抒情韵味、细腻而多层折的描写、对内心生活更细腻而深入的把握、装饰设色的艺术、轻丽婉约的风格等。这种种之新,就造成了宋词与唐诗很不相同的面目。对于宋词与唐诗的区别,王国维有一段虽然简约而不失精当的论述,他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这段评述,可以说包含了笔者以上所言宋词之“新”,包括了它的体制、它的功能、它的题材特点等。在本书中我们探讨宋词的艺术,主要就抓住这些新的方面来进行研究。当然,对于它对唐诗艺术的继承,我们也会给予适当的关注。 (二)、宋词的艺术成就十分突出:首先,宋词不同于一般宋诗的散文化、议论化,善于将抒情与写景完美结合。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宋代演为许多中调和长调,在曲折动宕、开阖变化中,使情景紧密交融,其细致、具体、微妙处,有的甚至胜过唐诗。其次,宋词又长于比兴,多以微妙而又细致的比兴手法,藉景物表达内心复杂而隐幽的感情,常以香草美人的传统来寄托政治上的感慨,感人至深。再次,宋词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宋词虽沿袭着唐五代的传统以抒发感情、性灵为主,形成“诗庄词媚”的分野,以婉约为宗,但后来由于时代生活的变化,题材的扩大,艺术个性得到重视,艺术手法渐趋多样,所以使宋词风格在婉约和豪放之外,兼有真率明朗、高旷清雄、典雅精工、骚雅清劲、密丽险涩等多种风格。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把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今天可考的唐诗作者三千七百多人,可见存世唐诗五万四千余首。这不过是唐诗的一部分,但我们从中已经可以大略窥见当时诗歌繁荣的面貌。 唐代初期,诗歌创作仍受南朝诗风的影响,题材较为狭窄,追求华丽词藻。待到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塞漠,显示出雄伟的气势和开阔的襟怀。他们无论写边塞,还是写行旅、送别,都有着这样的情思风貌。在诗的体式上,这时完成了五七言律体的定型。律诗属于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古体分四、五、七言和杂言,平仄没有限制,也不求对偶。近体诗平仄和押韵有一定的体式,也要求对偶。律体的定型,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它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主要体式。 在初唐的后期,出现了两位重要诗人:陈子昂和张若虚。陈子昂主张诗应该有所寄托。他的38首《感遇》诗,就是这一主张的实践。但他写得最好的诗是那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抒写不遇的悲怆,但其中蕴含的是自信和抱负,情怀壮伟,有一种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的伟大孤独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写月夜春江明丽纯美的境界,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婉转的音调,无穷的韵味,创造出了非常完美的意境。陈子昂和张若虚艺术上的成熟,透露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信息。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此时诗坛群星辉映。王维和孟浩然善于表现山水田园的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宁静平和的心境。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把人引向秀丽明净的境界,那境界里洋溢着蓬勃生机。《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雨后的松林间月色斑驳,流泉琮 。浣纱女踏着月色从竹林间喧闹着归来;渔人正分开荷叶摇舟远去。山村之夜,如诗如画。他还有一些诗,宁静中带几分禅意。在唐代的重要诗人中,他是受佛教思想影响最为明显的一位。但他不是一位完全遁世的诗人,有些诗写得慷慨激昂,有的诗表现出浓烈的人间情思。那首《送元二使安西》,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时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孟浩然善于用最省净的笔墨,写山水田园的秀美。《过故人庄》写做客田家的喜悦,恬静的农舍,真挚的友情,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春晓》写春日那种明媚静美舒畅的感受。那首《宿建德江》,只用20个字,便写出了无尽的情思韵味:“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暮烟笼罩中的一抹树林,一轮水中月影。在这朦胧而明净、深远而静谧的境界中,弥漫着一缕淡淡的乡愁。孟浩然的许多诗,都这样以极俭省的文字,表现多重境界和情思。这时和王维、孟浩然的诗歌风格相近的还有常建、储光曦等人。 盛唐有一些诗人,善于写边塞生活,如王昌龄、高适、岑参、祖咏等。他们大都到过边塞,领略过边塞的壮丽景色,向往边塞立功。在他们的诗中,祖国山河的壮美与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王昌龄写了二十几首边塞诗,最有名的是《出塞》《从军行》。他的边塞诗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其他题材的诗他也写得很好,七言绝句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高适的诗风趋于雄壮慷慨:“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塞下曲》)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豪侠气质。边塞诗人的代表,还有岑参。他写边塞风物的雄奇瑰丽,写军人的豪雄奔放。荒漠与艰苦,在他笔下都成了充满豪情的壮丽图画。 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代表盛唐诗歌高度艺术成就的,是伟大诗人李白。李白是一位性格豪迈、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向往建功立业的诗人。他的诗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神采飞扬,充满理想色彩。他的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极大地丰富了古体诗的表现技巧,把乐府诗的写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七言绝句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一起被后世推为唐人七绝的代表作。他的诗有着鲜明的艺术个性: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像和明丽的意象。他把乐府和歌行写得有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时,便如黄河之水,奔腾千里,一泻而下。他生于盛唐,感受着盛唐昂扬的时代精神,晚年又亲眼看到唐代社会的衰败,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他的诗里既有建立不世功业在指顾之间的信心,又常常有愤慨不平和对于朝廷黑暗的抨击。他曾经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他以为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得意扬扬。不久被权臣毁谤,被逐出朝廷,他才明白朝政其实已经腐败不堪。他说自己是“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有才华而不得重用;而痛斥那些庸才却春风得意,“骅骝拳不能食,蹇驴得意鸣春风”,直骂那些奸佞之徒“董龙更是何鸡狗!”即使处在失意的境况中,他也不忘报国。安史乱起之后,他前后两次从军就是证明。他的诗想像瑰奇,常常想人所想不到处。前人评他的诗,说是“发想无端”,《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例子。在想像之中,又常常带着夸张的成分,写愁生白发,说是“白发三千丈”;写庐山的五老峰,说是:“青天削出金芙蓉”;写黄河,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他是一位富于想像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又由于他性格开朗豪放,他的诗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他纯然是一位天才的诗人。 当时另一位伟大诗人,是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比李白小11岁,两人的深厚友情成为千古传颂的文坛佳话。杜甫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都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但是他的主要活动是在安史之乱以后。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致君尧舜”的抱负,而一生却穷愁潦倒,因此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民众的疾苦。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半个中国沦为丘墟。杜甫在战火中流离转徙,写下了《北征》民生疾苦的诗作。战争中许多重大事件、战争带来的破坏、战火中百姓的心态,在杜诗中都有极为生动的反映。唐代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像他那样深广地反映安史之乱的历史,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百姓的苦难深有感触,发为歌吟,家国之痛与个人的悲哀也就融为一体。《春望》《登楼》《登岳阳楼》都是这样的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百感交集,既是身世之感又是家国之悲,已经很难分开了。唐诗到杜甫是一大转变,题材转向写时事、写底层百姓的生活;写法上采用叙事和细节描写,在叙事和细节描写中抒情。为便于写时事,他多用古体,但他的更高的成就是律诗。在他一千四百多首诗中,律诗占百分之七十以上。他的律诗的成就,主要是拓宽了表现范围,尽力发挥律诗这一体式的表现力,既严格遵守格律规则,又打破格律的束缚。变化莫测而又不离规矩,写得出神入化。像《春望》诗,都是例子。有时为了更完整地表现一个事件或由某一事件引起的感想,他采用组诗的形式。用组诗写时事,是杜甫的创造。律诗,尤其是七律,到了杜诗,是高度的成熟了。在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杜甫与李白不同,李是感情喷涌而出,杜是反复咏叹;李是想像瑰奇,杜是写实;李是奔放飘逸,杜是沉郁顿挫。一般认为,在中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杜甫带有集大成的性质,对于后来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唐代中期,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不同流派。韩愈、孟郊和他们周围的一些诗人,在盛唐诗歌那样高的成就面前,另寻新路。他们追求怪奇的美,重主观,常常打破律体约束,以散文句式入诗。在这一派的诗人里,李贺是一位灵心善感、只活了27岁的天才诗人。在他的诗里,充满青春乐趣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与过早到来的迟暮之感交织在一起。他的诗,想像怪奇而丰富,意象色彩斑斓,而且组合密集。在这个诗派里,他的诗有着特别鲜明的风格特征。这时的另一个诗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主。他们主张诗应有为而发,应有益于政教之用。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元、白都写有新题乐府,表示了对于国家的关心、对于黑暗现象的抨击和对于生民疾苦的同情。白居易的50篇新乐府,有写得好的,如《卖炭翁》等。在艺术表现上,白居易主张要写得通俗易懂,趣味与韩、孟诗派正好相反。白居易既写有大量的讽喻诗,也写了不少闲适诗,而艺术上最成功的,是长篇歌行《长恨歌》和《琵琶行》。中唐的著名诗人还有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的艺术趣味既不同于韩、孟,也不同于元、白,而有着自己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