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中庸论文范文

中庸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中庸论文范文

《中庸》以它独特的方式直指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这种核心思想随着人们对它的包容、领会,逐渐便构成了中国人主要的行为方式。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国学经典中庸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要:一个伟大民族文化生命的精髓所在,往往蕴藏与经典之中,笔者选择了《中庸》对其作出深度诠释。《中庸》以它独特的方式直指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这种核心思想随着人们对它的包容、领会,逐渐便构成了中国人主要的行为方式。笔者从《中庸》一书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两方面入手,度诠释了《中庸》思想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中庸 思想 本体论 辩证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源于史前传说时期。《中庸》一书包括本体论、宇宙观和功夫论三方面,通过性、命、人、天贯穿始终。牟宗三先生将其称为本体宇宙论。笔者将重点从宇宙观和方法论两方面来深度诠释《中庸》思想的哲学意义。

二、《中庸》的宇宙观

(一)诚者天之道也――由人生哲学向世界观的转换

“诚”乃《中庸》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诚”有属性义和实体义两种解释。前者是“真实无妄”之意,“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中庸》第二十章)后者则释为真实无妄之诚体。

从精神意义的层面看,诚是仁的全部显现。《中庸》中的“诚体”便是“仁体”。含有运动和创造的性能。因此便有了: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二十二章)

这里的诚之“至”即是性之“尽”。只有至诚、尽性才能将“仁”之本体得以充分展现。而此天命在赋予人之性的同时,也赋予了物质性。尽人之性与尽物之性看似孤立无依,实则是“尽性”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同时进行,却又独立存在。

(二) “与天地参矣”与“唯天下至诚为能也”――《中庸》物与人的整体性思想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及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中庸第二十五章》)

诚,天赋的本然之理,贯穿在万物的始终,没有诚,就没有万物了。所以君子把诚奉为最宝贵的东西。至诚的人,并非自己取得成就就算完事,还要及于万物,行与他人。成己的人,毫无私意,这是仁;成物的人,随物施教,这是知。无性的仁德,体用一致,符合外内一致的规律,所以随时实行,没有不适宜的了。

万事万物、始终本末,无不以诚为本,诚涵泳全体,贯穿始终,故云:“诚者,物之始终。”沟水易涸,昙花易萎,推而至于道德、事功、文艺,苟出虚伪,终归泯灭。所以说:“不诚无物”。君子成己、成物,合内外之道。

《中庸》这种由个体向群体,再向自然(天、地)转化的人文主义构想,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实则蕴含着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强烈信仰。人的天性是由天所下贯赋予的,但是,人之性并不是被动存在的,它在被创造的同时也进入了到了天无穷尽创造的全部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想真正实现人性,就必须形成终极的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境界。然而,这样的境界也许只有圣人才能达到,普通人在具体的事务之中很难将其切实实践

三、《中庸》的方法论

(一)“故君子慎其独也”――由践仁到尽性的个人修养功夫

人性皆由天命所下贯,而人性皆显于“仁”。《中庸》的“五达道”、“三达德”皆是仁之一端,可见“仁”之大用。因此,要通过践行“仁”,才能是人回归其本性。要践仁,“慎独”的功夫必不可少。正如《中庸》所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第一章)

人之性皆由天命下贯,人人皆有其真性,那么为何会“民鲜久矣”?人性本赤诚,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被物欲所掩盖所渗透。我们并不是像禁欲主义者那样彻底否定欲望,欲望本身就属人性之一端,无从消除。那么怎样才能达到中庸所要求的如此至善的境界呢?“慎独”便是要求人们“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暗得看不见的地方叫做隐,细得看不到的事物叫做微。暗得看不见的地方,却是最显露的;细得看不到的事物,却是最显著的。这些都源于个人内在的一种高度、觉醒。《论语》讲:“吾日三省吾身”、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在讼者”③

(二)“中庸”之“中”是事物的两方面――过与不及

中庸之中起源于“允执阙中”,这里的“中”释为一种政治上的公平。孔子以之为为政的物种美好德行:“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食,泰而不骄,威而不猛。”④如果作为度量来看,则中庸之“中”可理解为中点、中心之意。若以性与道论,则只能将其理解为至善之意,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极致境界,而不是不前不后、不左不右的“乡愿”。

孔子认为中庸之中既非“过”,也非“不及”,却不能离开“过”与“不及”而独立存在。如果能将“进取”与“有所不为”两个好的方面有机结合,便能达到既“进取”又能“有所不为”的中庸境界。而墨家的思想观念却与之相反。“欲正权利,恶正权害”、“两而无端”、“正而不可摇”(“欲”之“正”是“利”;“恶”之“正”是“害”)。他们认为一个质有两方面,但在一个过程中的质只有一方面是主要的、相对安定的,因此必须要有所偏。

三、中庸思想的启示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化和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对于新时期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第一、对待传统文化应该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亦如此。我们不能执一面之词,也不能将错就错,糊里糊涂全都笼统接受。而是应该要有批判继承的科学精神,去其糟粕,继承那些对我们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积极因素。

第二、对待传统文化要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孔子的中庸思想源于古老的几千年前,经过无数锤炼、发展和丰富,具有了十分厚重的内涵。毛泽东身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引领者,站在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分析法这把利器,打破了传统文化道德层面局限性的这堵围墙,运用运动发展的观点进行了生动的创新。

第三、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准则。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余年的形成、发展、积淀,在如此宏大深邃的文化体系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如何实现“舍”与“得”便成为了中华文明兴衰的重要因素。事实证明,实践中才能出真知。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国学经典中庸论文

篇一: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从巨鹿之战到霸王别姬,项羽自始至终未曾给自己留过余地;“做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孔子教导我们,为人处事当有中庸之道,过犹不及。项羽是英雄,英雄的处世之道,非常人可学;孔子是哲人,哲人的处世方法,人人可学,不过很多人却学不来。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我们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项羽的成功方法:不留余地。不管是高考报志愿还是毕业找工作,大多数人都不留余地,认准一所大学,一家公司,最终却一败涂地。我们不是英雄,我们破釜沉舟,要么饿死,要么淹死。因此,我们得学哲人的办法——中庸。

何谓中庸?通俗说就是做事不做少也不做满,要在适当的位置停下,这就是中庸。可是这似乎简单的道理,却很少有人能做到。究其原因,不过是人们对完美的盲目追求。

钢琴老师的儿子学习成绩一直优异,北大录取,考证,保研,似乎一直是一个完美的人。只是如今三十而立的年纪,却不能长陪父母,感情生活也一片空白。而老师的女儿,虽不如她弟弟那般优异,却生活富足安逸,有家有朋,有儿有女。我们一直追求着完美,却不知道为自己留下通向完美的后路。

其实,祖先早有告诫:话到嘴边留半句。留下这半句,可以给人以想象,让人按着自己的想法去猜测,即使这句话不说完,也让它在每个人心中都成了一句完美的话。不过现在更多的人,说话做事留下的空白,要么是显示自己的高深莫测,要么就是为了给他人在暗地里留一手。以为自己做到了360°处世,实则这空白成了真正的空白,是无知的表现,是人品的缺陷。如果这空白最后能有些什么,我想,不过是这空白上留下的污点。我们每个人都想达到完美,我们也懂得做事要留有余地,却无人将二者结合起来达到进步的目的。完美不能盲目追求,留白并非玩弄心机,留白是为了进步,进步源于对完美的追求。

就像曲子中的空拍最牵动人的心跳呼吸;就像小说的结局开放才有吸引力;就像演员不做足戏要留给观众。生活中的极致,并非盲目追求不留余地,而是事做七分,话留半句。

评:角度全面而分明;论理清晰而深刻。

篇二:

“梦想没有有效期,只要你还活着,梦想永远不会过期。”------题记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先和大家讲一个有关梦想的故事。有一个日本人,岩崎敬一,男,36岁。8年前,他28岁,在父亲经营的空调商店里工作,日复一日枯燥的工作,他觉得人生十分无聊,想出去旅游。

先环游日本,再环游全世界。就带160日元(相当于12元人民币)。行李就是一辆自行车和简单的换洗衣服。这就是他旅游开始的一切准备,仅凭着一股“阿甘”的精神,依靠在途中表演杂耍和魔术挣取生活费,登上过珠穆朗玛峰,从恒河的源头划小船一直漂到大海,未来的日子里还要攀登西欧的山峰---勃朗峰,独自划船穿越大西洋。这些我们许多常人心生向往但却望而生怯的梦想,他却正在一个个地完成着。

说完了故事,我想大家也会佩服故事中的那位日本人。但也仅仅只是佩服而已,有多少人不曾有过和他一样的梦想呢?拿诺贝尔奖,拿奥斯卡金像奖,游遍整个世界,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这些曾经的儿时梦想,曾不无时无刻地在我们的心中荡漾,但却又被我们自己所设定的原因否决了:我没有那些拿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那么聪明、那么能干;也没有那些拿奥斯卡金像奖的演员们帅气、美丽;更没有如同岩崎敬一他那般强悍,能靠12元人民币环游世界。所有一切的梦想,在我们自己的心中不断地诞生,然后又被无情的否决,最终只能在自己家的墙上或者电脑桌面背景上弄上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望图兴叹。

《游褒禅山记》里,王安石他因为顺从了别人的意见,从洞中退了出来,之后后悔莫及。我们生活中不也有很多人在上演着这样的悲剧吗?经常听到某位大妈羡慕地看着正在学习钢琴的女儿,嘴里说着“要是我年轻的时候会学钢琴就好了,可惜现在老了,不是学的时候了。”之类的话语。是真的不能学了吗?其实并不是不可以学的,只是学习也有黄金阶段和衰弱阶段,当是只要有毅力,也一样可以学得好的。

大家要记住,梦想是没有有效期的,只要你还活着,梦想永远不会过期。不要壮志满怀却思前顾后,也不要前天晚上想着千百条自己以后的未来道路第二天却依然重复着以前的行为,该干嘛就干嘛。人生短暂,不要到自己临终之际了,望着自己挂在墙上的梦想,而潸然泪下。

篇三:

在当今这个社会上,人们总会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寒门怎样出贵子?”。其实这个话题的确难以思考、下定论。但我在收集资料结合自我想法后,我有了这样一种感悟。

电子商务品牌京东的创使人(兼CEO)刘强东就是这样一个出自寒门的“贵子”。刘强东出生在江苏宿迁市,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常常是吃上顿没下顿,但是刘强东没有被家庭的困苦所*,他努力学习,最终以高分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随后才在不断创业的磨练中收获了成功,并创建了京东品牌。

寒门,何为“寒门”?“寒”是家庭的贫困、生活艰辛的验证,而一个人的志向、人生梦想、奋斗目标,却不会因为周围这一切而遗忘或改变,俗话说的好,“人穷志不穷”,一个人只要志向还在,那么他就一定是有希望的,将来会看到日出光辉的机会。寒门怎样出贵子,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生志向。

曾经有一个贫困人家的儿子,很渴望美好、富裕的生活,于是他下定决心,为自已定下了一个人生目标,随后便每天盼着能实现,一点儿也没有去真真切切的努力,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的人生最终在时间的风干下,成了一张画满空想的纸。

这个故事在某些人看来是很无趣、陈旧,甚至是毫无意义,他们也许会把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描绘成一个好为人师的“烦老头”,而并不会真正理会这个故事的深刻哲理,但是仔细去体会它,不难就会发现这时在警示一个人立下志向后所该做的事情。那么应该怎么做呢?答案只有一个——努力。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果把志向比作火柴,那么努力就是一团火焰,它不仅可以照亮一个人的前方,而且可以点燃起新的希望!如果把志向比作一个起点,那么努力就是实现梦想的奔跑方式,只有去做了,才有可能有结果!所以寒门怎样出贵子?还需要努力。

寒门出身的人,站起来,为自已定下一个人生志向,然后去努力奔跑、奋斗,不要惧怕沿途的困苦、讥笑与不宵一顾,在坚持的指引下越过人生的障碍,把一个个人生的传奇变为现实。坚持,必不可少!

寒门怎样出贵子,答案就在人们的心中!

《中庸》这本经典,也是源出《礼记》,相传为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显著于世,“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以下是我整理的《中庸》 读后感 范文 ,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庸读后感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给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中庸读后感

王老师开解的这一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如何从中庸之道看人格 教育 。我的感悟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什么是真正的强者

我以前经常会这样教育学生:孩子们,让我们做真正的强者。或者我自己也会鼓励自己要做真正的强者。可是我为什么没有培养出几个真正的强者,而且自己也常常被一点点风雨就打得七零八落呢?原来我内心里的强,以为就只是硬撑到底。今天学了《中庸》,才知道,真正的强者是“仁者”、是“勇者”、而且还是“智者”。而我自己,以前所谓的强根本不具足这三个条件。我大多数的时候就是咬牙坚持,忍耐、再忍耐,忍到最后,终有一日暴发出来,那就火烧功德林,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今天终于明白了,要有“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的仁爱之心,才能做真正的强者。这样的强者,根本就不需要强忍,他是自然地承受,不需要费功夫,有了大慈大悲之心,就不会与任何人、任何事去对立。提不起这颗心,无论怎么忍,都是有后遗症的,不是忍到火山暴发,就是把自己忍出病来,得癌症、抑郁症。所以要想做真正的强者,就要有仁慈之心。第二就是要有坚定的信仰,有了信仰,就敢上刀山、下火海,就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勇猛之心,就敢于舍身取义,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没有这分心,仍然会晃晃悠悠,不会勇猛精进。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没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坚定信念,就很容易一下子心血来潮,一下子又猛地退转,进一步退三步。这不是真正的强者。第三就是要有“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智慧,才能做真正的强者。我们有几个能够做得到呢?要同流而不合污,要恭敬一切人事物,对于错的、不合道的,我们也要恭敬,但是我们可以不学习,这叫同流而不合污。可是我们要么就是同流合污,要么就是争锋相对,这就不是中庸之道,也就不是真正的强者。《道德经》里说:“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都是中庸之道,都是强者的智慧。所以,学习了这一课,末学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强者,我一定要立志做一名真正的强者,我坚信我会在不断的学习与磨练中茁壮成长,让自己最终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正能量体。

第二、如何去教育孩子做真正的强者

强者教育不只是我自己急需,而且也为孩子们所急需。现在我们教的好多学生,到了初三还提不起精神,怎么打鸡血都没太多用处,不听讲的还是不听讲,不完成作业的还是不完成作业,上课睡觉的还是上课睡觉。老师看不到多少真正的强者,为什么?因为孩子们缺乏仁、缺乏勇、缺乏智。三样必备条件一样都没有,就算是硬着头皮忍一忍,他们也不愿意。他们觉得是帮老师忍的,为父母忍的,没有感恩心,就是没有“仁”;舍不得下蛮劲,舍不得拼搏,就是没有“勇”;没有责任心,随波逐流,人家都放纵,考不起高中的又不只我一个,我也为什么要努力?这就是没有“智”。所以,我们要从小对孩子就进行这三个字的教育,没有这个基础,就培养不出真正的“强者”,缺了这三个字的教育,我们看到的要么是一批持强凌弱的霸权者,要么就是一批毫无血气的讨好者,甚至是一批自暴自弃的颓废者。少年志则中国志,少年强而中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少年只是一批霸权者、讨好者、颓废者,那么我们民族的脊梁在哪里?我们祖国的希望在哪里?

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重新审视我们自己,我们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其实太多太多。在这个现实环境里,在这个大染缸里,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把书本上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孩子,自己还不赶快修身,同时也不教孩子修身,那么我们反过来怨孩子一届不如不届,教师越来越难当,我们的出路又在哪里呢?我的幸福感从哪里培植呢?我们将陷于吃亏不讨好的恶性循环里,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所以,为了自己、为了他人、为了社会,我们教师首先要担当起历史的使命,我们自己首先要做真正的强者,才能培养出一批批祖国真正所需要的人才、才能培养出我们民族未来的脊梁。

让我们一起来做真正的“强者”!

中庸读后感

《集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平常也”。平常之意,似与英文g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与篇中“执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私以为先贤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当可解为不偏不倚、执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与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类。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从而使社会可以达到太平和谐的一套世界观和 方法 论。中庸之道在中国千余年来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但是到了当代好像出现了偏差,这恐怕跟用字习惯是有相当关系的。当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义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带贬义的平庸之意。所以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把中庸也归结到不作为上来,这就跟原意相去甚远了。

中庸讲的不偏不倚、诚其意,可以从下面这句来理解。“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此处告诉我们,要守好本分,说合适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话,做合适德行和身份的事,进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适合行事的。所以诗中有言明哲保身,这个词本来也不是贬义的。身处逆境想要进取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智取,以四两来搏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获,不能一味蛮干。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为不作为,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篇中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像 俚语 所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是有进取的。接着又云,“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读后感·很明显地讲“为”和“修”,这两个字都是主动性的词语,是积极的、向上的。再扩展到其他儒家经典来讲,我们熟知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便是告诉我们当学习有了余力的时候可以出仕,当官有余力的时候可以致学。《大学》中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今无数能人志士修身进取的思想基础。

上面这些儒家思想是前人为了着重讲述而划分的几个方面或者说几个阶段,各有所侧重。所以我们理解中庸的时候,应该看完整,不能只靠只言片语根据当代对字的理解而去曲解古人的本意。“窥一斑而知全豹”不是任何时候都行得通的。

中庸读后感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 传统 文化 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中庸乃人生成败的智慧根本”、“诚于中,信于外”、“君子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论。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 文章 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全书体例清晰,点评得当,寓意深刻,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白话注解,并在“细读慢品”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 故事 、寓言、实例等内容,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想,带领我们细细品味《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处世之道。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后感

话说,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在中庸里,有两种人,一种受中庸思想的洗澈,做什么事学会合度适中,做事有底线、有原则,这种人道德修养高“君子”。一种违背中庸思想反向而行,做什么事不小心、猜忌心重、不稳重最后一事无成“小人”。

难以把持的中庸德行。中庸思想的熏陶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通过学习、 反思 而得到,学习中庸思想,获得中庸品行。行是实践,明是认知。中庸之道,聪明的人过头自以为是,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世间万物都是理开头,有理当先,无理当后,做事的时候,要给自己自信,不要太过自卑,对于消极的思想要去除,对于积极的思想要推荐。

善于向人学习,光明正大发扬正能量。一个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不懂时,向他人请教,经长时间积累,知识便加多,这才是成功之人。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往往是胜利的人。中庸的立身之道。聪明的人不是智慧过高的人,而是做事小心翼翼,懂得保护自我,自己的利益大于一切,首先守护自己的利益,再去管他人。有的人说自己很聪明,可是,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做了太多的误事。

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走明确的路;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有明确的方向;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心灵开阔。懂得牢牢抓住,这种抓住是有道理的,没有违背道德是有益的。中庸之道,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以取巧之心去面对。中庸之道,是遥不可及的、深远的。

关于中庸论文范文写作

《中庸》这本经典,也是源出《礼记》,相传为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显著于世,“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以下是我整理的《中庸》 读后感 范文 ,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庸读后感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给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中庸读后感

王老师开解的这一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如何从中庸之道看人格 教育 。我的感悟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什么是真正的强者

我以前经常会这样教育学生:孩子们,让我们做真正的强者。或者我自己也会鼓励自己要做真正的强者。可是我为什么没有培养出几个真正的强者,而且自己也常常被一点点风雨就打得七零八落呢?原来我内心里的强,以为就只是硬撑到底。今天学了《中庸》,才知道,真正的强者是“仁者”、是“勇者”、而且还是“智者”。而我自己,以前所谓的强根本不具足这三个条件。我大多数的时候就是咬牙坚持,忍耐、再忍耐,忍到最后,终有一日暴发出来,那就火烧功德林,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今天终于明白了,要有“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的仁爱之心,才能做真正的强者。这样的强者,根本就不需要强忍,他是自然地承受,不需要费功夫,有了大慈大悲之心,就不会与任何人、任何事去对立。提不起这颗心,无论怎么忍,都是有后遗症的,不是忍到火山暴发,就是把自己忍出病来,得癌症、抑郁症。所以要想做真正的强者,就要有仁慈之心。第二就是要有坚定的信仰,有了信仰,就敢上刀山、下火海,就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勇猛之心,就敢于舍身取义,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没有这分心,仍然会晃晃悠悠,不会勇猛精进。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没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坚定信念,就很容易一下子心血来潮,一下子又猛地退转,进一步退三步。这不是真正的强者。第三就是要有“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智慧,才能做真正的强者。我们有几个能够做得到呢?要同流而不合污,要恭敬一切人事物,对于错的、不合道的,我们也要恭敬,但是我们可以不学习,这叫同流而不合污。可是我们要么就是同流合污,要么就是争锋相对,这就不是中庸之道,也就不是真正的强者。《道德经》里说:“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都是中庸之道,都是强者的智慧。所以,学习了这一课,末学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强者,我一定要立志做一名真正的强者,我坚信我会在不断的学习与磨练中茁壮成长,让自己最终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正能量体。

第二、如何去教育孩子做真正的强者

强者教育不只是我自己急需,而且也为孩子们所急需。现在我们教的好多学生,到了初三还提不起精神,怎么打鸡血都没太多用处,不听讲的还是不听讲,不完成作业的还是不完成作业,上课睡觉的还是上课睡觉。老师看不到多少真正的强者,为什么?因为孩子们缺乏仁、缺乏勇、缺乏智。三样必备条件一样都没有,就算是硬着头皮忍一忍,他们也不愿意。他们觉得是帮老师忍的,为父母忍的,没有感恩心,就是没有“仁”;舍不得下蛮劲,舍不得拼搏,就是没有“勇”;没有责任心,随波逐流,人家都放纵,考不起高中的又不只我一个,我也为什么要努力?这就是没有“智”。所以,我们要从小对孩子就进行这三个字的教育,没有这个基础,就培养不出真正的“强者”,缺了这三个字的教育,我们看到的要么是一批持强凌弱的霸权者,要么就是一批毫无血气的讨好者,甚至是一批自暴自弃的颓废者。少年志则中国志,少年强而中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少年只是一批霸权者、讨好者、颓废者,那么我们民族的脊梁在哪里?我们祖国的希望在哪里?

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重新审视我们自己,我们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其实太多太多。在这个现实环境里,在这个大染缸里,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把书本上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孩子,自己还不赶快修身,同时也不教孩子修身,那么我们反过来怨孩子一届不如不届,教师越来越难当,我们的出路又在哪里呢?我的幸福感从哪里培植呢?我们将陷于吃亏不讨好的恶性循环里,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所以,为了自己、为了他人、为了社会,我们教师首先要担当起历史的使命,我们自己首先要做真正的强者,才能培养出一批批祖国真正所需要的人才、才能培养出我们民族未来的脊梁。

让我们一起来做真正的“强者”!

中庸读后感

《集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平常也”。平常之意,似与英文g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与篇中“执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私以为先贤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当可解为不偏不倚、执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与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类。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从而使社会可以达到太平和谐的一套世界观和 方法 论。中庸之道在中国千余年来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但是到了当代好像出现了偏差,这恐怕跟用字习惯是有相当关系的。当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义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带贬义的平庸之意。所以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把中庸也归结到不作为上来,这就跟原意相去甚远了。

中庸讲的不偏不倚、诚其意,可以从下面这句来理解。“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此处告诉我们,要守好本分,说合适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话,做合适德行和身份的事,进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适合行事的。所以诗中有言明哲保身,这个词本来也不是贬义的。身处逆境想要进取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智取,以四两来搏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获,不能一味蛮干。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为不作为,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篇中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像 俚语 所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是有进取的。接着又云,“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读后感·很明显地讲“为”和“修”,这两个字都是主动性的词语,是积极的、向上的。再扩展到其他儒家经典来讲,我们熟知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便是告诉我们当学习有了余力的时候可以出仕,当官有余力的时候可以致学。《大学》中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今无数能人志士修身进取的思想基础。

上面这些儒家思想是前人为了着重讲述而划分的几个方面或者说几个阶段,各有所侧重。所以我们理解中庸的时候,应该看完整,不能只靠只言片语根据当代对字的理解而去曲解古人的本意。“窥一斑而知全豹”不是任何时候都行得通的。

中庸读后感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 传统 文化 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中庸乃人生成败的智慧根本”、“诚于中,信于外”、“君子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论。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 文章 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全书体例清晰,点评得当,寓意深刻,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白话注解,并在“细读慢品”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 故事 、寓言、实例等内容,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想,带领我们细细品味《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处世之道。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后感

话说,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在中庸里,有两种人,一种受中庸思想的洗澈,做什么事学会合度适中,做事有底线、有原则,这种人道德修养高“君子”。一种违背中庸思想反向而行,做什么事不小心、猜忌心重、不稳重最后一事无成“小人”。

难以把持的中庸德行。中庸思想的熏陶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通过学习、 反思 而得到,学习中庸思想,获得中庸品行。行是实践,明是认知。中庸之道,聪明的人过头自以为是,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世间万物都是理开头,有理当先,无理当后,做事的时候,要给自己自信,不要太过自卑,对于消极的思想要去除,对于积极的思想要推荐。

善于向人学习,光明正大发扬正能量。一个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不懂时,向他人请教,经长时间积累,知识便加多,这才是成功之人。懂得欣赏别人的人,往往是胜利的人。中庸的立身之道。聪明的人不是智慧过高的人,而是做事小心翼翼,懂得保护自我,自己的利益大于一切,首先守护自己的利益,再去管他人。有的人说自己很聪明,可是,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做了太多的误事。

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走明确的路;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有明确的方向;一个人,做事以道德原则,往往可以使他心灵开阔。懂得牢牢抓住,这种抓住是有道理的,没有违背道德是有益的。中庸之道,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以取巧之心去面对。中庸之道,是遥不可及的、深远的。

《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该书讲述儒家关于修身、治国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要求人们按照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来做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庸》九年级阅读心得,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

《中庸》九年级阅读心得1

寒假里我看了大队部推荐选看的 国学经典 诵读——《中庸》。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我的语文是弱项,对 文章 的理解力较弱,所以,我一直很排斥古代文言文的书籍。但没想到,这次硬着头皮看的这本?中庸,却让我对文言文中的知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中庸里讲了不少有道理的话,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八段话:“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这段话的意思是: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前有准备,就不会理屈词穷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有发生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够事先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

读完这短短小小的几句话,我有了极大的触动。原来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未雨绸缪、作好准备,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如果没有准备,那么面临着艰难险阻成功的几率会非常低。生活中也是如此,就像我们学生在考试前肯定会有复习的过程,温故而知新;运动员每天都必须训练,为了比赛出成绩的那一刻;军人不打无准备的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戏剧家更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早点去准备吧!早点准备一定是对的,因为只有准备好了的人,才能有勇气面对任何可能出现的困难,才能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千年前充满智慧的古人,用他们那简朴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人生的`真谛。这些国学经典作品真是非常值得好好阅读,细细品味。

《中庸》九年级阅读心得2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 思维方式 似乎已不再适用。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中庸》九年级阅读心得3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 总结 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中庸》九年级阅读心得4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 读后感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 传统 文化 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九年级阅读心得5

翻开自己的 随笔 ,读《大学·中庸》可以追溯到三年之前了。当时自己喜欢背《论语》,觉得那些简单的话,之所以成为经典,有着愈久弥新的魅力,用现在的话说,之所以,至今仍然成为我们学习和读书的教材,在于,这些经典有与时俱进的.魅力,让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我们,都能从这些话语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接触《中庸》,源于大哥去北京大学去上书法研究班的学习,北大的教授王岳川老师的授课,使大哥受益匪浅。回来便要求我去背《大学·中庸》,说《论语》里很多思想来源于此。

书上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理想。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

人,都长一双眼睛,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然而,很多人,向外无边扩展的看了,向内,却从来没有深入过。想想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如果考试不好,回家会说考试的时候,答案写错了,或者紧张,或者什么理由。总而言之,不敢正面自己的失败,不从内心去找根本的原因,现在,凡事都会反求诸己,换了立场想一想,其实都会变得平和。

《中庸》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字,就是“诚”。有句话说,只要自己对自己诚实,这个世界就不会欺你。而之所以,诚很难做,多数在于,人的部分缺点。比如说,虚伪,爱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对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纯洁。一个“贪”字,就让“诚”字执行起来多曲折。佛法中讲,人有三毒:贪、嗔、痴。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这个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那种谨慎的对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怠慢,这一种凡事都谨小慎微的态度,让我明白,量化每个细节,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而细节就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这个世界不缺少梦想,但是缺少让梦想实现的人。中庸这种哲学,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的情况下,都保持一颗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事情,以自然心对待自然。

《中庸》九年级阅读心得五篇相关文章:

★ 《中庸》阅读心得3篇

★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3篇

★ 中庸读后感5篇最新汇总

★ 个人读书心得感悟:治国九经《中庸》读书笔记

★ 中庸读书心得

★ 国学经典大学中庸读书心得体会

★ 《论语》读书心得初三1000字作文10篇

★ 关于我的读书体会九年级作文

★ 2021初三语文老师学期工作总结范文5篇

★ 论语个人精彩读书心得感想2021

《中庸》以它独特的方式直指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这种核心思想随着人们对它的包容、领会,逐渐便构成了中国人主要的行为方式。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国学经典中庸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要:一个伟大民族文化生命的精髓所在,往往蕴藏与经典之中,笔者选择了《中庸》对其作出深度诠释。《中庸》以它独特的方式直指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这种核心思想随着人们对它的包容、领会,逐渐便构成了中国人主要的行为方式。笔者从《中庸》一书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两方面入手,度诠释了《中庸》思想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中庸 思想 本体论 辩证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源于史前传说时期。《中庸》一书包括本体论、宇宙观和功夫论三方面,通过性、命、人、天贯穿始终。牟宗三先生将其称为本体宇宙论。笔者将重点从宇宙观和方法论两方面来深度诠释《中庸》思想的哲学意义。

二、《中庸》的宇宙观

(一)诚者天之道也――由人生哲学向世界观的转换

“诚”乃《中庸》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诚”有属性义和实体义两种解释。前者是“真实无妄”之意,“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中庸》第二十章)后者则释为真实无妄之诚体。

从精神意义的层面看,诚是仁的全部显现。《中庸》中的“诚体”便是“仁体”。含有运动和创造的性能。因此便有了: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二十二章)

这里的诚之“至”即是性之“尽”。只有至诚、尽性才能将“仁”之本体得以充分展现。而此天命在赋予人之性的同时,也赋予了物质性。尽人之性与尽物之性看似孤立无依,实则是“尽性”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同时进行,却又独立存在。

(二) “与天地参矣”与“唯天下至诚为能也”――《中庸》物与人的整体性思想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及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中庸第二十五章》)

诚,天赋的本然之理,贯穿在万物的始终,没有诚,就没有万物了。所以君子把诚奉为最宝贵的东西。至诚的人,并非自己取得成就就算完事,还要及于万物,行与他人。成己的人,毫无私意,这是仁;成物的人,随物施教,这是知。无性的仁德,体用一致,符合外内一致的规律,所以随时实行,没有不适宜的了。

万事万物、始终本末,无不以诚为本,诚涵泳全体,贯穿始终,故云:“诚者,物之始终。”沟水易涸,昙花易萎,推而至于道德、事功、文艺,苟出虚伪,终归泯灭。所以说:“不诚无物”。君子成己、成物,合内外之道。

《中庸》这种由个体向群体,再向自然(天、地)转化的人文主义构想,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实则蕴含着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强烈信仰。人的天性是由天所下贯赋予的,但是,人之性并不是被动存在的,它在被创造的同时也进入了到了天无穷尽创造的全部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想真正实现人性,就必须形成终极的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境界。然而,这样的境界也许只有圣人才能达到,普通人在具体的事务之中很难将其切实实践

三、《中庸》的方法论

(一)“故君子慎其独也”――由践仁到尽性的个人修养功夫

人性皆由天命所下贯,而人性皆显于“仁”。《中庸》的“五达道”、“三达德”皆是仁之一端,可见“仁”之大用。因此,要通过践行“仁”,才能是人回归其本性。要践仁,“慎独”的功夫必不可少。正如《中庸》所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第一章)

人之性皆由天命下贯,人人皆有其真性,那么为何会“民鲜久矣”?人性本赤诚,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被物欲所掩盖所渗透。我们并不是像禁欲主义者那样彻底否定欲望,欲望本身就属人性之一端,无从消除。那么怎样才能达到中庸所要求的如此至善的境界呢?“慎独”便是要求人们“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暗得看不见的地方叫做隐,细得看不到的事物叫做微。暗得看不见的地方,却是最显露的;细得看不到的事物,却是最显著的。这些都源于个人内在的一种高度、觉醒。《论语》讲:“吾日三省吾身”、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在讼者”③

(二)“中庸”之“中”是事物的两方面――过与不及

中庸之中起源于“允执阙中”,这里的“中”释为一种政治上的公平。孔子以之为为政的物种美好德行:“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食,泰而不骄,威而不猛。”④如果作为度量来看,则中庸之“中”可理解为中点、中心之意。若以性与道论,则只能将其理解为至善之意,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极致境界,而不是不前不后、不左不右的“乡愿”。

孔子认为中庸之中既非“过”,也非“不及”,却不能离开“过”与“不及”而独立存在。如果能将“进取”与“有所不为”两个好的方面有机结合,便能达到既“进取”又能“有所不为”的中庸境界。而墨家的思想观念却与之相反。“欲正权利,恶正权害”、“两而无端”、“正而不可摇”(“欲”之“正”是“利”;“恶”之“正”是“害”)。他们认为一个质有两方面,但在一个过程中的质只有一方面是主要的、相对安定的,因此必须要有所偏。

三、中庸思想的启示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化和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对于新时期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第一、对待传统文化应该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亦如此。我们不能执一面之词,也不能将错就错,糊里糊涂全都笼统接受。而是应该要有批判继承的科学精神,去其糟粕,继承那些对我们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积极因素。

第二、对待传统文化要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孔子的中庸思想源于古老的几千年前,经过无数锤炼、发展和丰富,具有了十分厚重的内涵。毛泽东身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引领者,站在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分析法这把利器,打破了传统文化道德层面局限性的这堵围墙,运用运动发展的观点进行了生动的创新。

第三、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准则。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余年的形成、发展、积淀,在如此宏大深邃的文化体系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如何实现“舍”与“得”便成为了中华文明兴衰的重要因素。事实证明,实践中才能出真知。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国学经典中庸论文

想要写中庸的读后感,可以从中庸当中的观点来写比如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会在做事之前思考预先判断,如果不先思考好判断好,那么做事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失败。

关于中庸之道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从自我管理开始,古老的中庸之道恰恰也是一种人性的自我管理.为弥补现代教育重科技而忽视人性管理的偏颇,中庸之道与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可能性、实践性与必然性规律就有十分值得探讨的价值,对大学生的思维与处世必定有所助益.

当代大学生要践行中庸之道要做到践行,实践中能够深化对中庸之道的理解。

通过正确认识并践行中庸之道,把握学习规律,就能学有所得。孔子总是鼓励人多学习,多行动,总是要求人常常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完善自我。

作为当代大学生,社会对其自身修养,学识理论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我辈应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应努力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学习生涯中,博学、审问,在做人处事上,慎思、明辨,在人生道路上,笃行不止。

扩展资料: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象牙塔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在这里,大学生要刻苦求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锻炼能力,以便走出校园后,能益于国家社会。

中庸之道,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用一生去践行。它对于人生,对于社会,对于自然的和谐理念,在当代更具有实践指导性的价值,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它的方法论作用,推动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指为人居于中正之道,不偏不斜,以自然的纯正人性提高自身修养、对待万事万物。中庸本身的价值和功用始终闪耀着睿智的光芒。

人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中庸之道认为,人的修养贵在坚持,贵在严以律己,时时处处都要符合中正、中和之道。

这是为人性中合理的欲望和需求正名。欲望和需求只要有节制,符合中庸之道,也就符合天理大道。严以律己是中庸的起点,一个人从自己的道德品行和精神追求出发,向内不断自省,对外持续践行信念,才有可能达到中庸境界。

扩展资料

古人言“圣人不动情”即内心不发生喜怒哀乐的情绪,始终是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此为中的状态。动情时,也始终用平静安宁祥和的内心来控制情绪,不被情绪所牵引和左右,此即“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的修行目标和修行标准。

建议:天地人,是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三个物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这三就是天地人。人死后与地合二为一。活着的人与天相互影响、相互斗争,活的好的人与天合二为一,也就是天人合一。活的不好的人,与天斗斗不过,最后与地合二为一。到底如何与天相处,圣人云:顺势而为。无为而治。

天人合一例子:坐船向下游行驶。一个人打伞在雨中行走。冬天穿棉袄。

天人不合一例子:逆水行舟,冒雨走夜路,冬天穿背心。结合如果,可想而知。

天也代表环境或他人如:夫妻恩爱,团队精神,山间小屋,人养狗、狗护主。都是天人合一的例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就是我们传统的做事不要太过分的意思留有余地百度词条里有很好的解释。孔子的思想很大一部分就是做事要考虑正反两个方面。

与中庸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陈世清:《老板与孔子的对话》中国经济出版社陈世清:《老板与老子的对话》中国经济出版社陈世清:《老板与孙子的对话》中国经济出版社

《大学中庸正解》是月牙山人依据南宋朱熹《大学中庸章句》译著的儒家心法。译著本着天下为公、科学民主原则来阐述儒家思想,是译者在创作《中华心法》后耗费数年完成的《大学中庸》标准译本。《大学中庸》出自《礼记》第四十二篇和第三十一篇。《礼记》作者是汉代学者戴圣,是一部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核心著作。由宋代朱熹编定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历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程子曰:“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据统计近百年来《学庸》翻译世俗版本超过上百版本,大多版本解释是互相抄袭,混乱难明,没有科学的、正确的阐述。所以说《大学中庸正解》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于正解:正解是进行清晰的、正确的、科学的、唯物的、理性解释,文言朴实可信,语言直白易懂,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论述简约独到,实用可行,学习容易理解,思考可以通达,效仿切实可行的译本。只有正解和正能量才能够让中华绝学无忧。 欲明学庸道,先知尧舜法; 咸有一德文,明道指德章。 自上古轩辕黄帝立我中华,中道则立矣。考证典籍见于《尚书》尧舜相传之道。《大学中庸正解》 包含了四部分:《尚书》的中华心法和《咸有一德》篇、《大学正解》和《中庸正解》。 《中华心法》阐述的是唐尧传虞舜“允执厥中”四字, 虞舜传位给大禹授“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又名中华心法。这是荀子劝学篇所说的大学问,是先王的遗训。 《咸有一德》的作者是三千六百年前商代宰相伊尹。内容为伊尹对太甲的训导。阐述的是明德,德在于一心、精一、专一、惟一、纯一慈柔的日月之德。 《大学正解》明确阐述了新的道德至善体系观念:作者告诉我们什么是明德? 什么是至善?什么是知本,修身的根本是壹,什么是壹,壹和道是什么关系呢?这几个问题都是人生哲学中核心的知识,《大学正解》给了我们更好的正确解答。明白了什么是壹,什么是至善?什么是明德、日月德、乾坤德、上下德?我们才会快乐的、日新月异的进步发展。 《中庸正解》明确阐述了我们曾经模糊的性、道、教体系,对中庸之德、中和之道进行了全新的正确解析:作者告诉我们三点,首先什么是正确的明性、明道、明教?什么是择善固执(学一之道)?什么是明一德而不以声色化民呢?其次什么是不偏不易的中庸?不是不偏不倚,也不是持之两端而用其中。什么是真正的中和呢?什么是务本、固本、乐本的三本精神呢?最后阐述什么是至诚、至德、至圣?什么是德轻如羽毛,无声无息?这三个问题是教育、学习和工作的至善知识。只有我们明白三本(务本、固本、乐本)、三明(明性、明道、明教)和三至(至诚、至德、至圣),我们的能量才能与日俱增,慢慢的如同轻轻的羽毛一样飞上蓝天。 《大学中庸正解》给我们带来了创新知识,学在于明一、明道、明德。壹,又写作一,专一也;道,又名一,其号无双;德,人人十目一心也,德又分日月、乾坤之论。轩辕之学在于惟一心,尧舜之学在于惟精惟一,汤尹之学在于咸有一德,管子之学在于专一……,学在于精一,在于壹。还原了上古灵魂思想本源,赋予国人全新的哲学理念,阐述了德者中道的精华,这大国将兴的声音。学子得此学,方能明一、明道、明德矣。   让我们一起透知《大学中庸正解》作者重塑的上古灵魂思想本源,感悟专一、精一、纯一、惟精惟一的先王知识体系。从而更加专心学习和研究自己的学业,快乐的巩固学业、家业和事业,努力发现、改造自己,努力创新创造新生事物。 《左传》曰:“ 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德者中道也,寄望读者仔细领会作者的用心良苦,能择善固执,将精一之道应用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之中,获得日新月异的进步与创新;寄望专攻哲学的读者由此开始成就为国学达人,传承精一之德、精一之道。 文中的[关键词],是比较难于理解的词,解释与世俗译本有着本质不同之处。(世俗本在文中简称通本:主要参照梁海明译著的《大学中庸》) (文中不免有文字疏漏和言语不足之处,欢迎仔细研究的朋友提出疑议批评。) 目 录 前 言 4 自 序 13 中 华 心 法 16 《咸有一德》正解 19 简 介 21 【正文】 22 《咸有一德》关键难解词汇: 29 后记: 30 《大学》正解 31 简 介 33 序:明德论 35 摘要: 35 引言: 36 正文: 36 一、德字的表意: 37 二、德的里意,核心概念: 39 三、德字的形意: 40 四、日月之明德: 41 五、德育 42 结论: 43 参考文献: 44 【程子提示】 46 第一章  明德章 47 第二章  释明明德章 54 第三章  释新民章 56 第四章  释至于至善章 58 第五章  释至本末章 59 第六章  释格物致知章 60 第七章  释诚意章 61 第八章  释正心修身章 63 第九章  释修身齐家章 64 第十章  释齐家治国章 66 第十一章  释治国平天下章 70 后 记 80 1 明明德 80 2 亲民 80 3 止于至善 80 4 知本 81 5 明次序 81 6 行大道 81 词句注释: 82 《大学正解》关键难解词汇与误解对照 94 《中庸》正解 101 简 介 103 序:明道论 105 摘要: 105 关键词: 105 引言: 105 正文: 106 一、道字的表意: 107 二、道的里意,核心概念: 108 三、道字的形意: 109 四、道名、道舍、道性、道用 109 五、无为的道: 111 六、无知、无欲的道 111 七、轩辕中道: 113 八、中庸之道: 115 结论: 116 参考文献: 117 【程子提示】 119 第一章【纲领】 120 第二章【知人】 124 第三章【正心】 125 第四章【正心】 126 第五章【修身】 127 第六章【审问】 128 第七章【明道】 129 第八章【正心】 130 第九章【正心】 131 第十章【明道】 132 第十一章【正心】 134 第十二章【知物】 135 第十三章【笃行】 137 第十四章【修身】 140 第十五章【齐家】 142 第十六章【齐家】 143 第十七章【知天】 144 第十八章【齐家】 146 第十九章【齐家】 148 第二十章【治国】 150 第二十一章【知性】 161 第二十二章【诚意】 162 第二十三章【诚意】 163 第二十四章【治国】 164 第二十五章【知性】 165 第二十六章【至诚无息】 167 第二十七章【修身】 170 第二十八章【明道】 172 第二十九章【明辨】 174 第三十章【知法】 176 第三十一章【修身】 177 第三十二章【诚意】 178 第三十三章【正心】 180 后 记 187 一、学之道——择善固执: 187 二、用之道——择善用之: 188 词句注释: 191 《中庸正解》关键难解词汇与误解对照 202 附一:明一 217 附二:明道 218 附三:明德之天德 219 附四:明德之月德 220 附五:德系文考 221 附六:宇宙天月德说 224 附七、参考书目: 225 作者简介 226

谈中庸与中道之比较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谈中庸与中道之比较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 要: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中国的孔子在相似的历史时期不约而同的提出了中道和中庸的思想,分别在中西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中道和中庸思想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对两者的主要内容做了简要的论述,比较了他们共同点和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两者的思想实质。

关键词: 中道;中庸;亚里士多德;孔子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中道思想就是其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最早提出了中庸这个概念,对我国的传统伦理思想和道德文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认识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思想观,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中庸和中道思想的实质。

1、中道与中庸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正处于古希腊在政治、军事上逐渐走向衰败的时期,面对内忧外患与复杂的社会状况,广大人民迫切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与和谐的家庭生活。如何缓和各城邦之间及城邦内部的矛盾,是当时的重要问题。这样,亚里士多德在对各种社会生活的思考中逐渐形成了反对极端、求其中道的思想。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末年,他对当时“礼崩乐坏”的时代有着深刻的感受。奴隶制的生产关系逐渐向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转变,新势力的突起使旧的政权的控制力逐步的衰弱,老百姓处在水生火热的政治交锋之中,社会 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在当时在这种社会状况下,孔子提出了“中庸”的概念,同时力图以“中庸之道”来调和阶级矛盾,挽救奴隶制危机,实现他“克己复礼”的主张。

2、中道与中庸思想的基本内容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

中道思想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所谓中道就是指适度、适中的意思,也就是“无过无不及”的中间状态,亚里士多德还详尽的说明了这种适度的意义:第一,他是两种恶即过度与不及的中间;第二,它以选取感情与实践中的那个适度为目的。

亚里士多德指出“过度和不及是恶的特点,而适度则是德性的特点”“美德乃是一种中庸之道,”“人的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均足以败坏德行,”因此,要想具备良好的德性就必须做到适度。他举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论证他的观点,如食物的多少,他认为如果10磅的食物太多,2磅的食物太少,并不能推定教练将指定6磅的食物,因为对于有的人来说6磅有可能太多也可能太少。“如果德性也同自然一样,比任何技艺都更准确、更好,那么德性就必定是以求取适度为目的的。”他又把中道分为绝对的中道和相对的中道。绝对的中道指两端的距离绝对相等的中间状态:如果10是多,2是少,6就是就事物自身而言的中间,因为6-2=10-6,这是一个算数的比例。但是相对于人而言,我们的中间是不能以这种算数的方式确定的,它要因人而异,因此是一种相对的中道,即适度、适量。总而言之,所谓“中道”就是“适度、适中”的意思,也就是“无过无不及”的中间状态。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作为一种善良德性,它是最高意义上的善。

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的“中庸”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内在哲理,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对中庸之道极为推崇。他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此第一次把“中”与“庸”连结起来,提出了“中庸”这一概念,但是未对其给出直接的定义。孔子把中庸视为重要的道德准则和哲学范畴。孔子的中庸思想在《中庸》一书中得到了详尽的论述,其中说道:“喜怒哀乐之未发,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是教导人们约束自己的感情欲望和言行举止,将其控制在道德的范围之内,达到中和的'境界。这样,事物才会按照正常且正确的方向发展。

孔子的中庸之道强调过犹不及,即“适度为中”,孔子提出了“度”这一概念,相对于恰到好处的正中之点,过度和不及效果都是一样的。过犹不及、适度为中体现的正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孔子坚持适度为中,这个“中”指的是调和可以调和的东西,将所有德性相互制约同意的部分作为恰好的度,尽量避免过与不及。

“中庸之为德”是孔子确立的修身养性、主中致和的德行之道,孔子认为中庸之德是天下最好的德性。这种中庸之道在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即是要达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中庸》首先提出了中和的概念,把宇宙看成和谐整体,孔子认为要包容他人,协和对方,要想达到中庸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致中和”。

3、中道与中庸思想的比较

中道与中庸思想的区别

第一,两种思想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差异。亚里士多德强调人性恶欲的根深蒂固,认为法律是遏制人性恶欲的唯一解决办法。法律是德性的象征,因此也是中道的标准,所以他推崇法治而摒弃人治。孔子则恰恰相反,他把亲情看成是维护社会的核心力量,他把中庸视为伦理之“礼”的同时,更强调中庸“仁”的道德性,《为政》中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所以他强调人的行为是一种有意识的利人的道德行为,而非法律行为。

第二,两种思想的实现途径不同。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中道是在后天的学习和行为中逐渐取得的,而不是先天就可以获得的德性,人们必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学习和汲取经验教训,才能获得这些德性。而孔子的中庸思想从天人合一的观念出发,认为“中”是人生而有之的天赋德性,将这种潜在的德性转化为现实的德性仅仅是一个向内用心的过程。每个人都具备“中”这种禀赋,后天的实践活动对这种德性的形成起不到任何有力的作用。所以孔子还提出了“内省”的方法,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独善其身,这就是要求人们不断的审查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中道与中庸思想的相同点

第一,两种思想都产生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均生活在社会剧烈动荡的大变革时期。具体说来,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古希腊末期,城邦制度逐步走向落寞,最终被马其顿所取代,而孔子生活的时期,社会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旧的体制和文化观念正在解体,社会制度也在有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转化,社会格局混乱。阶级矛盾、社会矛盾的错综复杂,使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缓和新旧矛盾,中庸和中道思想便应运而生。

第二,两种思想都反对折衷主义。折衷主义是指没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只把各种不同的思想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以实现表面的和谐或一致的哲学观点。事实上,无论是孔子还是亚里士多德都是十分厌恶折衷主义的,中庸强调“允执厥中”,中道强调居二恶之中点,都是指要把握好事物矛盾的度,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而绝不是指将不能统一在一起的相互矛盾的东西无原则地加以调和,更不是教人圆滑处世之道。

总之,比较中道和中庸思想的异同,现代社会运用这种处事方法可以使人理性的把自己的感情、欲望、行为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做到“无过也无不及”,有助于我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理性的分析和对待复杂的事情,从而提高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人们既不能对资源进行肆意的开发利用,也不能不利用资源来发展国家的经济,而是要合理的加以利用,寻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适度,这样才能使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做到了这个原则就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 64.

[4]李蓓英.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J].贵阳师专学报,2001(04).

[5]周莉.“中庸”与“中道”思想之比较[J].池州师专学报,2002(02).

关于胡焕庸论文范文资料

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我国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提出中国人口的地域分布以瑷珲—腾冲一线为界而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基本差异区。20世纪30年代,胡焕庸就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我国人口地理和农业地理方面第一批论文。其中,最重要的论文包括《中国人口之分布》。《中国人口之分布》里,第一次用等值线的方法,绘制《中国人口密度图》。《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着重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特别是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在人口密度方面的鲜明对比。我国东南部地狭人稠,而西北部地广人稀。这是人所共见的。

在地理教师的工作中,胡焕庸一方面以“诲人不倦”的精神对待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又以“学而不厌”的精神对待自身的提高。为此,他十分重视搜集和阅读国外文献,注意地理科学上的新学说、新理论和新资料,从而积累丰富的科学知识。在此基础上,他根据客观需要,从一个教学领域转入另一个教学领域,并且从一个研究领域转入另一个研究领域,他撰写出多种大学教材和专著。胡焕庸从竺可桢手中接过的教学任务,最主要的是气候学。他所著《气候学》就是他在中央大学的教材。此书主要参考德国学者J.汉恩(Hann)和W.柯本(Koppen)的著作,第一次把柯本的气候分类法介绍给中国地理学界,认为这种分类法纲举目张,简明扼要,是最完善的气候分类法。1980年,胡焕庸为研究生讲授世界气候课程,并编著《世界气候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一书。此书论证南北半球、不同纬度、大陆东中西区的气候差异,认为:“纬度地带性产生气温的地带性,而大陆东中西区的非地带特性,更多地表现 在降水量方面的差别。由于水热状况的差异,各地才有不同的土壤和植被,因而有不同的人口密度和社会经济。”胡焕庸认为,我国水利地理的重点,在于黄河和淮河流域。他在30年代所写的《黄河志·气象篇》属于黄河流域。其他工作均属淮河流域。为了研究淮河,1934年他率领学生前往苏北淮河南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且出版《两淮水利盐垦实录》一书,及《两淮水利》一书。此书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的导淮委员会提出的以淤黄河为淮河出海口的计划,是完全行不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不久,即成立治淮委员会。水利部特邀他参加治淮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在这期间,他先后完成《淮河》、《祖国的水利》、《淮河的改造》等著作。在抗日战争时期,胡焕庸比较集中于经济地理的研究。他在讲课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一系列的经济地理著作,包括《中国经济地理》、《美国经济地理》、《苏联经济地理》和《世界经济地理》。它们都以商品为经,以地区为纬,强调各地各类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重视供需关系,并且通过进出口贸易的分析,说明其有余和不足的状况。同这些著作相配合的,是《世界经济统计》一书。1964年,华东师范大学成立西欧北美洲研究所。胡焕庸根据主客观条件,着手《法国地理图志》、《英国地理图志》和《西德地理图志》的系列著作。它们都以经济地理为重点。“文化大革命”后,出版了《法国经济地理》一书。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核心。胡焕庸在区域地理研究方面,强调人地关系的阐明,认为,研究人地关系,就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的总体。除了单篇论文外,他的区域地理著作有3个方面:即分省地理、分洲地理和分国地理。在分省地理方面,主要有《江苏图志》和《四川地理》。前者是在苏北里下河和苏南东坝等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完成的,此书以图为主,以文为辅,在著作形式上独创一格。后者是在中央大学迁川之初完成的,是第一本关于四川省的地理专著。在分洲地理方面,主要有《各洲自然地理讲义》的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二者本来都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材。其中的《欧洲自然地理讲义》,经金祖孟和严正元、康淞万补充修改后,以《欧洲自然地理》名义重版发行。在分国地理方面,最重要的是《法国地理图志》,此书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做到了图文并用,在形式上类似《江苏图志》。此外,他在抗日战争之前,就出版《英国地志》、《法国地志》、《德国地志》、《苏俄地志》和《南欧地志》,在抗日战争后期又出版《日本地志》、《朝鲜地志》和《台湾与琉球》。在抗日战争后期,胡焕庸受有关部门委托,在余俊生的协助下,在重庆进行战后重划省区的研究工作,最后提出一个包括新的省区和省会的完整的方案。这是中国行政区划研究的先声。在1962年和1963年,胡焕庸曾两次为研究生讲授《古地理学》课程,并且写出《古地理学教程》的专著。此书引用大量外国文献,论述全球海陆分布的演化过程,包括地球及其圈层的形成和演变问题,第四纪的冰川和冰期、气象气候、海陆变迁和新构造运动以及生物和人类的古地理学。当“文化大革命”风浪初步平息,人们发现,西方已经完成一次地学大革命,大陆漂移、洋底扩张、板块构造和世界大地构造的新学说,已经确立。为了赶上时代,胡焕庸在《古地理学教程》的基础上,写出《世界海陆演化》一书,重新探讨全世界的海陆演化问题。此书是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海陆演化,认为:东非大裂谷处于海洋的胚胎期,红海处于幼年期,大西洋处于壮年期,而太平洋处于晚年期。太平洋周围的海沟、地震、火山和造山运动带,是地表的活动带。一方面,板块在此俯冲、下沉和消亡;另一方面,大陆在此造山和增长。上述著作覆盖地理科学的广泛领域,都是西方地理科学思想和中国地理实际的结合,在引进西方地理科学的基础上,对推动我国地理科学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胡焕庸于1926年到1928年在法国进修时,不仅进修地理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进修地理学派的科学思想。回国后,胡焕庸大力介绍法国学派的地理思想。根据法国学派的观点,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既有天定胜人的一面,又有人定胜天的一面。具体体现这种关系的,首先是人口地理和农业地理。因此,他一直把这两门学科看成是自己的主要科研方向,强调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中国人口地理,而把人口地理和农业地理密切结合起来。早在30年代,胡焕庸就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我国人口地理和农业地理方面第一批论文。其中,最重要的论文,是《中国人口之分布》与《中国的农业区域》。前者是第一次用等值线的方法,绘制《中国人口密度图》;后者是我国最早的农业区域研究。《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着重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特别是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在人口密度方面的鲜明对比。我国东南部地狭人稠,而西北部地广人稀。这是人所共见的。文章通过分析对比,找出一条可以显示两侧人口稀密悬殊的明确界线,那就是自黑龙江之瑷珲(即爱辉,今黑河)向西南直到云南之腾冲的直线。根据作者当时的分析,在此线之东南,全国36%的土地,养活全国96%的人口。反之,在此线之西北,在全国64%的土地上,只有全国4%的人口。这就是说,同全国平均密度相比,东南部高出2.67倍,而西北部仅及其1/16。在二者之间,平均人口密度成42.6与1之比。很明显,爱辉—腾冲一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直为国内外人口学者所承认和引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胡焕庸的人口地理研究只能停顿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我国进行了人口普查。1957年,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成立了以他为主任的人口地理研究室,并且很快拿出关于江苏省以及南通、常熟、宜兴等县的人口地理和农业地理的论文。遗憾的是,由于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受到不公正的批判,本来可以大有作为的研究室,在仅仅取得初步成果的时候,很快就陷于瘫痪状态。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的人口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也得到人们的肯定,许多大学成立了人口问题的研究机构。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我国最早成立的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机构,在1981年就得到了恢复。现已扩大为人口研究所,而且是国内唯一的以人口地理为研究重点的人口研究所。 胡焕庸是中国地理学会的发起人和首届理事,曾任理事长多年,现任名誉理事,是我国地理学70多年来从发生、发展到壮大的唯一健在的见证人。1990年,正值中国地理学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祝贺他的90岁生日,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自选的《胡焕庸人口地理选集》出版了。这是一部以人口地理为主,旁及自然地理,还有一个包括182个条目的《著述目录》的论文集,是他60多年来从事地理教育和地理研究,特别是人口地理研究的详尽记录。 今天,胡焕庸和他的研究所的研究课题,已不再限于人口分布及其同农业生产的关系,而是跨入人口经济和人口预测的领域。根据他的研究,世界各国人口都曾有过盲目增长的过程。如今有些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人口的零增长值。只要我们认真做好工作,我国也将会有这一天。因此,问题在于认真工作,而忧心忡忡是不必要的。

  • 索引序列
  • 中庸论文范文
  • 关于中庸论文范文写作
  • 关于中庸之道论文范文资料
  • 与中庸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关于胡焕庸论文范文资料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