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学生合作意识培养教学论文研究

学生合作意识培养教学论文研究

发布时间:

学生合作意识培养教学论文研究

对于中学生来讲团队精神是非常大的概念,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阅历去深刻理解。 个人建议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做团队的拓展训练:类似孤岛求生(MBA团队精神的拓展训练) 名称:孤岛求生 目标:使学员互助合作,充分挖掘团队智慧,利用团队协作和合理的安排,达到团队目的。 教具:绳子(两根作为起点、和终点,长度15米,学员分成几组就再准备几条绳子,长度5米) 说明:首先布置好场地,拉好绳子,定出起点和终点。在起点线的后面用绳子围成圆圈。然后学员分组,每个小组10—12人。然后每个组的人都站在自己的小岛上。 现在,你们的小岛马上就要被海水吞没了,你们必须在20分钟之内离开小岛,要想跨过海水到达陆地,现在岛上没有任何工具,但每个小岛都只有一双魔鞋,穿上魔鞋你就可以在水面上行走。但是一个人只能穿一次魔鞋,同时穿上魔鞋只能朝一个方向走,否则魔鞋就失效了。现在你们自己开始想办法逃离海岛。注意不要留下一个人。 规则: 1、 每个人只能穿魔鞋一次,穿着魔鞋不能走回头路。 2、 不准把任何人留在岛上。 这个游戏是充分考验团队配合的

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摘要: 团队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也是大学生就业时必须具备的能力。文中分析研究了高校中能够引导学生建立合作意识的因素, 提出六条切实可行的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关键词: 高校; 培养; 大学生; 团队合作 1 团队合作精神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更新, 呈现出多种文化、资讯、学科、知识的相互交叉。在很多情况下, 单靠个人的能力很难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 因而,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而将各种人才汇集起来, 利用集体智慧, 发挥团队优势, 是克服各种困难的最佳方法。因此, “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已成为用人单位招聘大学毕业生的重要测试指标。目前, 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表示满意, 但普遍认为如今的大学生缺乏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长期以来, 高校一直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但成效甚微。部分学生只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 忽略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了阻碍。由此可见, 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 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是否实现“以学生为本”, 还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未来职业发展。 2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1 加强思想政治类理论课程的教学所谓团队精神, 是建立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之上的一种协同工作精神, 而思想政治类理论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授课过程中, 应着重加强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思想的培养, 引导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学做人, 学做事。教师应将政治理论教学同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相联络,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改进教育模式, 改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2 发挥班团组织建设的积极作用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 它的全体成员往往具有共同的目标和相同的集体荣誉感, 这对培养大学生团结互助、平等互利、协同工作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反之, 一个班团建设混乱的班级, 学生们犹如一盘散沙, 各自为政, 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得不到充分挖掘。可通过定期召开班会、团支部会, 开展“我的团日, 我做主”自主团日活动、班级集体活动等, 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协作, 从而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班团建设对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针 对不同班情、班风, 抓好班团组织建设, 增强班集体对青年学生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2. 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氛围要赋予校园文化活动以内涵, 注重团队协作活动的开展。如举办多人制球类比赛、团体知识竞赛、合唱比赛、拔河比赛、辩论赛等群体类专案, 既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提高校园文化水平, 又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的提高。 2. 4 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应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知识、受锻炼、长才干, 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同时也体会社会中的竞争与合作, 提前适应社会工作状态。在实践单位的团队工作中, 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找到自身不足。通过一系列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沟通交往能力, 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2. 5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趣味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影片赏析、日常心理咨询、心理图片展览等活动, 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 增强学生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促进他们互相关爱、相互理解、友好协作, 消除沟通、交往上的障碍,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在“5?? 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开展一系列活动, 使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关心他人, 建立良好的合作前提。 2. 6 推动大学生社团发展大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 在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协同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涵盖文化、学术研究、科普、文艺、体育、发明创造、公益、志愿服务等方面。各类社团均由一群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乐于奉献、能够自律、有良好团队精神的学生组建并发展起来的, 社团活动需要每个成员的组织分工、相互协作才能够完成。推动社团的发展, 能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参与团队合作的机会, 有效促进大学生合作意识的提高。总之,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是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团结合作能力是现代青少年必需具备一项基本素质与品格,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剧烈竞争的社会,这种社会需要的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不仅要有高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还必须有健全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的人格、敢于拼搏、敢于创造,有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会团结他人。

团结合作能力是现代青少年必需具备一项基本素质与品格,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剧烈竞争的社会,这种社会需要的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不仅要有高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还必须有健全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的人格、敢于拼搏、敢于创造,有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会团结他人。所以,对现在的学生进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已成当务之急。而这种团结协作精神应该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要培养起来的。 一、 中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缺乏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误区 一些父母由于“个人至上主义”和“利己主义”观念造成了家庭教育中存在诸多误区。 镜头一: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太太上了一辆人满为患的公交车,这时候,一位离老太太最近的十岁左右穿着校服的女学生起身说:“老奶奶到这儿来坐吧!”然而,孩子话音刚落,就被她母亲拉回了座位。很显然,这位母亲对孩子的做法感到不满,她瞪了女儿几眼,并对正准备落座的老太太说:“我们还有好几站才下车呢。”小女孩一脸的委屈和无奈,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 镜头二:一位学生因为学习上遇到困难,老师安排另一位学习好的学生帮助他。然而,这位学习好的学生的父亲知道这件事后,“语重心长”地教导儿子说:“今后,老师如果给你安排这样的任务,你要学会找借口拒绝,你帮别人提高了成绩,既耽误了自己的学习,又为自己扶植竞争对手,没有一点好处!” 对每一个孩子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往往是成就一个人的关键因素。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教育走入误区,其负面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很难相信,这样的家庭教育会让学生具有团结合作精神。 2、社会环境的不和谐 全社会在关心教育下一代这个问题上做了不少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毋庸讳言,社会没有完全给予下一代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的围墙再高,封闭得再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照样侵入校园,见死不救、好人挨打等现象学生耳闻目睹。一些商家看好学生这一市场,于是校园周边餐馆林立,网咖棋布,小贩吆喝不断,部分商家唯利是图,赚钱不择手段。所有这一些都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们的学生。社会环境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突出表现在:让学生错误地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利用不可信赖的,同学之间没有真诚的友谊,唯有金钱最重要,在这些错误观念的引导下,有些学生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同学之间少了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多了无端的猜疑、计较。 3、学校教育的偏差 在我国很多幼儿圆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幼儿园阿姨在每个小朋友的桌上放一堆玩具,并要求小朋友玩自己桌上的玩具,而人家桌上的玩具不能碰,强调各玩各的。而国外幼儿教育非常注重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在幼儿园里会让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一堆玩具,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一直以来,学校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不够,忽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都知道应试教育需要改革,但一直到现在,分数仍是考评学生的重要条件。学校虽然宣称把德育放在首位,但鉴于种种压力常常重智育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同学间在学习上相互竞争、相互排斥,同学中逐步滋长了扭曲的冷漠心理。面对学校的严格考评和家长的殷殷期望,为了证明能力、实现价值,获取名誉和利益,各任课老师之间的个人矛盾就在某种程度上或明或暗地激化起来,表现最突出的就是争时间,因为考试成绩与学生花在某门功课的时间存在着相关关系,激烈的竞争使老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恶化,学生从老师身上也看不出任何团结合作的迹象。 二,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及认识水平,分阶段设立不同目标,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1、掌握学生的特点,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指班级成员共同具有的理想、追求和希望达到的成果,也是班级发展的导向、全班同学人生的导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自身融入到集体中去。当然,制定奋斗目标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心理学研究表明,价值较高的长远目标,其激励程度高于价值较低的中、短期目标。但如果长远目标脱离实际,其价值就会激不起相应的热情。所以制定目标时应把长远的总体目标和中近期的行动目标相结合,以使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一直处于新的追求之中。在共同奋斗目标的激励下,同学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逐步就会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2、发扬民主作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 民主是一个世界潮流,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推行,人们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地增强,小学生也不例外。班主任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对班级目标、计划、制度的制定及重大活动,必须经全体同学讨论,采取民主集中制的管理方法。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不再是主宰,而是参谋,起指导作用。 3、引导学生多为他人着想,使学生学会共同生活 首先,抓住良好时机进行教育。小学阶段一系列的集体活动正是教育学生学会共同生活的大好时机。如在运动会上,班主任强调对运动员的服务其实也就是引导学生多为他人着想。只要班主任加强教育,相信通过一次次的集体活动,同学们一定会逐步养成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的习惯。其次,开展有意义的主题班会。有意义的主体班会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的的主题班会应以教育学生怎样和睦相处,团结同学,对有困难同学要伸出援助之手为重点。例如可以开展以“同学们是否能够真的以诚相待”为题目的辩论会,以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学会共同生活。

高质量学习的发生绝不是孤立的,传统课堂教学的欠缺之处,其一就在于忽视了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最大化。将团队合作精神引入教学中,给课堂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课堂教学由一个人活动变成多个人活动,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师生互动的最佳结合,从而在整体上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效果。近年来,由于偏重于“发展个性”,使得一些学校和家长忽略了对孩子团队精神的培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各行各业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世界一些知名企业已明确将“合作精神”或“团队意识”作为对人才的一项基本要求,这对现代学校教育,特别是中职学校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下结合实际工作,谈谈本人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方面的几点体会:一、它是学生未来就业所必备的素质之一教学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团队合作氛围中学习,能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还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培养团队精神,必须为班级树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将大家的目光集中在一点上,即所谓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每个学生融入到班级这个团队中。

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摘要: 团队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也是大学生就业时必须具备的能力。文中分析研究了高校中能够引导学生建立合作意识的因素, 提出六条切实可行的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关键词: 高校; 培养; 大学生; 团队合作 1 团队合作精神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更新, 呈现出多种文化、资讯、学科、知识的相互交叉。在很多情况下, 单靠个人的能力很难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 因而,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而将各种人才汇集起来, 利用集体智慧, 发挥团队优势, 是克服各种困难的最佳方法。因此, “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已成为用人单位招聘大学毕业生的重要测试指标。目前, 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表示满意, 但普遍认为如今的大学生缺乏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长期以来, 高校一直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但成效甚微。部分学生只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 忽略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了阻碍。由此可见, 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 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是否实现“以学生为本”, 还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未来职业发展。 2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1 加强思想政治类理论课程的教学所谓团队精神, 是建立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之上的一种协同工作精神, 而思想政治类理论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授课过程中, 应着重加强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思想的培养, 引导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学做人, 学做事。教师应将政治理论教学同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相联络,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改进教育模式, 改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2 发挥班团组织建设的积极作用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 它的全体成员往往具有共同的目标和相同的集体荣誉感, 这对培养大学生团结互助、平等互利、协同工作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反之, 一个班团建设混乱的班级, 学生们犹如一盘散沙, 各自为政, 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得不到充分挖掘。可通过定期召开班会、团支部会, 开展“我的团日, 我做主”自主团日活动、班级集体活动等, 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协作, 从而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班团建设对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针 对不同班情、班风, 抓好班团组织建设, 增强班集体对青年学生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2. 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氛围要赋予校园文化活动以内涵, 注重团队协作活动的开展。如举办多人制球类比赛、团体知识竞赛、合唱比赛、拔河比赛、辩论赛等群体类专案, 既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提高校园文化水平, 又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的提高。 2. 4 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应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知识、受锻炼、长才干, 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同时也体会社会中的竞争与合作, 提前适应社会工作状态。在实践单位的团队工作中, 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找到自身不足。通过一系列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沟通交往能力, 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2. 5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趣味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影片赏析、日常心理咨询、心理图片展览等活动, 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 增强学生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促进他们互相关爱、相互理解、友好协作, 消除沟通、交往上的障碍,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在“5?? 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开展一系列活动, 使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关心他人, 建立良好的合作前提。 2. 6 推动大学生社团发展大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 在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协同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涵盖文化、学术研究、科普、文艺、体育、发明创造、公益、志愿服务等方面。 :doc88./p-3436994394453. 各类社团均由一群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乐于奉献、能够自律、有良好团队精神的学生组建并发展起来的, 社团活动需要每个成员的组织分工、相互协作才能够完成。推动社团的发展, 能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参与团队合作的机会, 有效促进大学生合作意识的提高。总之,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是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面对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技术及管理的日益复杂,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显得苍白无力,即使是天才个人,也需要他人的帮衬,唯其如此才能造就事业的辉煌。同样,很多日本企业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其根源不在于员工个人能力的卓越,而在于其员工整体“团队合力”的强大,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那种弥漫于企业的无处不在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强调团队内部各个成员为了团队的共同利益而紧密协作,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整体战斗力,最终实现团队目标。团队的作用在于提高组织的绩效,使团队的工作业绩超过成员个体业绩的简单之和,因为团队中的每个人可能在某一方面是天才,但不可能是全才,所以只有发挥团队精神,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对于一个团队来说,团队精神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而是日积月累之沉淀。唯团队成员都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才能得以形成。而团队中任一成员如不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就可能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更何谈团队精神?对于集团企业来说,团队精神的形成更非易事,也许某些员工在一个小集体里如一个部门或下属单位能团结该集体所有成员,但如果将其放在集团这个大集体里,可能就出问题了,他可能没办法放弃狭隘的部门观念或小单位观念。严格来说,这些员工并不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一个具备团队合作能力的员工,不管是处于小团队还是大团队中都能为了共同的团队目标而与团队成员通力合作。同时他也能以大局为重,在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发生碰撞时,能顾全团队利益;在小团队利益与大团队利益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时,能以大团队利益为重,需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团队合作能力是如何形成的呢?优秀的员工除了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说,团队合作能力比专业知识更为重要。企业员工,该如何培养和形成团队合作能力? 个人努力,是员工团队合作能力形成的内因。 赢得他人信任是团队合作的前提,这种信任应做广义的理解,不仅包括对个人品质的信任,而且包含对专业能力的信任。如果团队成员对彼此的个人品质产生怀疑,很难想象他们能为了某个团队的共同目标而毫无猜忌的竭诚合作;同样,如对彼此的专业能力不放心,他们也势必不敢全身心的投入到所合作的事业上。要赢得他人信任必须具备优秀的个人品质及过硬的专业技能。作为团队成员,必须诚信、负责,对自己所经手或承办的事诚信、负责,也对团队其他成员诚信、负责。时刻牢记自己是团队的一员,时刻牢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到整个团队目标的实现与否,关系到其他成员事业的成功与否。 在一个团队中,尤其是集团企业,随着知识型员工的增加,每个成员的专长可能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可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所以任何成员都不能自恃过高,都应该保持足够的谦虚,同时时常检查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我。一个狂妄自大的员工很难获得他人的认可,难以融入到整个团队中去。诚信、负责、谦虚的个人品质或许足以赢得他人对你人品的信任,但不足以获得他人对你工作的信任。要获得他人对你工作的信任,还必须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故团队成员除了应修身养性外,还必须不断学习,提高工作技能,以便更好更快的实现团队目标。 信任是相互的,对于团队成员来说,应赢得他人信任同时要信任他人。 团队成员应具备豁达的胸襟,充分信任他人,认可他人的个人品质及专业素养。或许你认为他人在某些方面不如你,但你更应该看到他人的强项和优点,并对他人寄予希望。每个人都有被别人重视的需要,特别是那些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知识型员工更是如此。有时一句小小的鼓励和赞许就可以使他释放出无限的工作热情。除了赢得他人信任及信任他人外,营造协调轻松的团队氛围,激发“E”元素也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方面。 “E”元素是指那些能激发精力(energy)、兴奋(excitement)、热情(enthusia *** )、努力(effort)、活力(effervescence)的东西。为更有效率的完成团队目标,团队成员应努力激发自己及团队其他成员的“E”元素,营造一个协调和轻松的工作氛围。一个能激发自己和他人“E”元素的成员能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他人的喜欢,而这点在团队合作中也是难能可贵的。因为任何一个团队成员的工作都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援和认可,而不是反对。 高情商企业——员工团队合作能力形成的外因。 有些员工在一些企业里如鱼得水,能赢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尊重和喜欢,但到了新企业却举步维艰。这并不能说明他缺乏团队合作能力,而是因为他到了新企业水土不服而已。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与新企业这个团队的情商有很大关系。员工的团队合作能力从本质上说虽属于员工个人素养问题,但其培养及形成离不开整个企业的团队情商,离不开企业的有效引导。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戈尔提出了“情商”(EQ)的概念,认为“情商”是个体的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因素。而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窦胜功教授在《智商与情商》中引进了“团队情商”的概念,认为在高情商的企业里,可以将员工的不满化为建设性的批评,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形成高效率的合作网。 高情商企业的形成固然需要每个员工的努力,但更需要管理阶层的引导与控制。高情商企业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即所谓的“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在一个高情商的企业里,员工应有机会、有渠道向企业领导提出自己的看法,哪怕这种看法并不正确。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员工的不满情绪,引导大家达成共识,从而提高合作效率。同时,由于集思广益,可以获得很多有益的建设性意见,从而提高企业效益。相反,在一个低情商的企业里,员工的意见和主张得不到重视,员工牢骚满腹,何谈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企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企业欲在激烈的竞争中谋一席之地,必然要求全体员工具备团队合作能力,从而发挥团队精神,以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对于企业来说,应不断完善沟通机制和应变机制,从而形成高情商团队,引导员工形成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而作为员工,应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不断学习思考,不断完善自我,以形成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

高中语文课堂合作探究的问题及策略论文论文

第1篇:探究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作用越来越大。高中语文课堂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得到了有效推广和应用,创新性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一、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合作意识的缺乏

当前,我国高考制度过于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不考察,因此许多学生欠缺课堂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在高中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往往无法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上,教师过于重视自身的主观价值,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身素质和想法。在课堂合作学习的开展过程中,学生自己埋头苦干的学习和阅读,教师就任由自己发挥的讲课,根本无法思想对接和交流,产生很多不同意见,教师无法解决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2.合作方式单一,任务枯燥

有的语文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和把握不是很到位,常见的就是小组讨论法。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有小组讨论法,还有共学式、小组游戏竞赛法、小组调查法等。有的教师认为小组讨论简单容易操作,不愿花时间去了解各个学生的兴趣以及研究合适的合作学习法。这样的小组讨论模式过于单一,无法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另外,教师安排学生的家庭作业和学习任务,多数都是书面和肤浅的理论,根本无法与现实生活互相结合,让学生从学习基础课程中掌握真正的知识,作业和任务的内容不够深入,学生大多数快速完成,但是根本没有与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考虑一些问题,无法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小组讨论也没有相应的课下准备,学生们并没有共同话题可以交谈。

3.教师调控不充分,评价机制不健全

当前,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开展只是做到了学习模式的转变,但是在学习质量和效率上并没有充分提高,教师的考虑和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也并不到位,无法全面发挥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自我对合作学习的掌握能力并不强,控制学习的阶段存在问题,课堂合作学习的后期,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评分并不公平,评价机制也存在问题。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分组训练,小组成员合作学习过程中无法开展有效沟通和互动,教师对待互动无法把握一个适当的程度和标准,容易让学生由学习互动变为自由交流,许多学生随意聊天也对学习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期的评价机制打分过程和评价内容细分不到位,难以正确衡量学生真实水平。

二、解决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对策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很多独生子女因为在家娇生惯养,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关键。传统的语文课堂极少提供给学生锻炼自我的舞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难以得到锻炼,使得很多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语文。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是一个以合作为主导的社会,要想很好地立足于社会,必须具备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样的潜意识教育和引导需要语文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不断加以强化。

2.教师要精选内容,灵活组织合作学习

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设计要不断提高,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要确保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流,要注重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不能只是追求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合作学习的内容要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主,让学生通过分组学习,自主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分组提问和研究,与老师互动解决疑问,而且这些疑问和解决思路要与其他分组的同学进行互动,让其他学生也了解这个分组学生群体的一种思维模式。教师要灵活组织合作学习小组的配对,不能固有化一个小组一直分组,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小组分配,将不同成绩、不同爱好的`学生打乱分在一个组里,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和配合,也要均衡男女比例,让学生互相团结,掌握合作学习的价值。

3.提升教师课堂调控能力,健全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担任着重要角色,教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人、指挥人、引导人,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将整体过程进行把握和控制。高中语文课堂学习是保障学生快速提高自我社会实践能力,改善自我素质的重要方式,帮助学生加强自身学习素质,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锻炼自我实践能力,在合作中寻找适当的机会提高自我的学习效率,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例如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可能产生意见分歧或者对某一问题普遍存在疑难,教师可以适时介入,及时发表建议。

当前,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评价体制必须要得到完善和健全,从学习小组的每一个人担任不同角色和做出贡献的角度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要有进一步的细分,例如从选择题和主观题上判断学生的自我贡献,避免个别学生因为悲观、自卑、害羞等因素,无法得到正确的评分而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全面和正确的评价学生,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合作学习分数,让学生可以得到正确的引导,在未来也能够快速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

三、结束语

合作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新课程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需要认真分析影响课堂合作学习的因素,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探索、实践和反思,把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合作能力落到实处。

第2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

课堂小组合作的教学价值极大,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比起传统的教学方式更能使学生挖掘潜能,提高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只有积极贯彻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才可以更好地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及人文性。

一、培养学生学习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经常采用“填鸭式”、“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并且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传授基础的语文知识,不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学生习惯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即教师教,学生学;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让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当教师突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语文教学时,学生反而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其有效性,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技巧为重,改变学生无从适应的状态。首先,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什么是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有初步的了解。其次,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教学的具体流程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如何做、在什么时候应当做什么。高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的基本流程是:教师给出教学任务,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将针对学生合作得出的成果进行评价。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亲自带着学生走一遍小组合作教学的流程,让学生在实战中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学习技能,例如如何查找学习信息、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布置的学习任务等。在传授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逐渐放下对教师的依赖进行学习,更能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营造出和谐、活跃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

二、抓住合作学习时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所有的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小组合作教学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价值,教师应当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积极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首先,当面对开放式的问题时,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开放式的问题要求学生集思广益,小组合作相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可以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灵感。例如在讲材料作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思考:“针对这一材料作文,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主旨?这篇材料又给出了什么样的深刻含义?”当面对较复杂的语文问题时,教师除了可以运用直观教学外,也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师讲解文言文的时候,因为文言文涵盖的语文知识面太广,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成员分工,一些找古今异义词、一些找文章的主旨、一些找特殊句式等,像这样子分工学习,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使教学目标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实现。高中语文教学是没有固定方法的,教师应当明确把握教学时机的重要性。

三、丰富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提高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学习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是竞赛式学习形式。学生在高中阶段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团体荣誉感,教师应当积极把握高中生的这一特点,合理地加以利用。竞赛式学习形式可以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而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小组间的竞赛模式有很多种,例如知识竞赛、辩论赛、优生辅导、实验活动等。下面以知识竞赛为例,在进行《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分为五人一个小组,并将事前准备好的竞赛题发放给学生,让各小组成员按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师可以以古今异义词、文言文句子翻译、文章主旨等作为竞赛题的内容。竞赛的结果以小组成员所得分数之和作比较,教师应当适当给予赢的小组一定的奖励。在知识竞赛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强化竞争意识,更可以有效地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基本功。

其次是游戏学习形式。例如在进行《拿来主义》的讲解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游戏学习模式,教师先划分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人抽签,并让抽签的学生比划,签上写有各种东西方的传统节日和文化,然后让同一个小组内的另一个猜,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最多的一组获胜。对于这种游戏互动教学,学生通常都对其抱有极大的好感和兴趣,同时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更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最后是展示成果式。是由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合作完成,然后以口头或是书面的形式展示出来,最后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评价。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文言文这种较为复杂且需要学生合作的教学任务。在成果展示式教学中,学生大多会经其他小组的启发,获得新的灵感,进而打开学习思路。

总而言之,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当积极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合理使用,不断解决小组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目标的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行为,将小组合作教学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谈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团结合作教育论文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团结合作教育对今后走向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诚信是道德素质教育之首,一切道德之前提都是诚信。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和团结合作教育的重要性

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

诚信,已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推行诚信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势在必行。

诚信是道德素质教育之首,一切道德之前提都是诚信。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要把诚信教育贯彻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去,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然而目前在一些领域和地方不守承诺、欺欺诈等失信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也侵蚀着校园,给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合作是现代人的一项基本素质和品格

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人真诚合作,他就不可能成功。作为教师,在我们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生存的一些基本技能,对以后走向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3.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人与人之间,合作与竞争是并存的。在一般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教自己孩子与他人竞争,希望自己的孩子超过他人。的确,竞争确实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但是,片面强调竞争,忽视合作精神是有害的'。事实上,不管是合作还是竞争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因势利导,教育学生端正竞争心理。竞争目的主要是实现目标,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竞争的同学。

二、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团结合作教育所采取的有效策略

1.加强道德氛围建设,创设班级诚信的环境氛围

首先,加强班级建设,创造诚信氛围。创设校园诚信的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除了学校创设诚信的环境氛围外,班级也自主创设诚信的环境氛围。有的班级还制订了班级诚信道德基本范畴目标: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团结同学、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诚实做人、知错就改;遵守规则、不损害他人利益。牢记“诚信为本、做人在先”的道理等通过班级建设,给学生创设诚信的氛围。

诚信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诚信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诚信的环境氛围。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总结反思,体验成就感,增强社会责任感,让诚信美德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习惯。其次,创设家庭诚信的环境氛围。诚信教育要取得实效,仅仅停留在学校教育是不够的。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家长也要做到诚实守信,不但对孩子这样,而且在生活中的待人处事也要这样,才能使学生心中诚信的概念不发生冲突。所以家庭也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积极与家长联系、沟通,使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诚信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以身作则,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诚信教育,促进学生诚信素养的提高。把学校的诚信教育与家庭的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扩大了学校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2.注重教师示范,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

前苏联政治家、教育家加里宁曾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教师的模范作用体现在很多方面,是全方位的,尤其是一些细节的东西,往往在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一名教师说话不算数,不讲信用,那么他的学生就不能信任他,他就难以培养出合格的诚信道德公民。可见,教师在诚信教育是中流砥柱。教师要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作诚信的表率和楷模。对待学生,像他们的长者一样,理解他们的苦衷,同情他们的处境,宽容他们的过失,保护他们的天性。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了。

3.强化学科渗透,在教学活动中育诚

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还是在课堂,课堂是教育实践的主要场所,也是师生面对面交流的主要渠道。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表现最多,在学科教学中善于抓住时机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诚信品质,能结合学生特点,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结合教学环节培养诚信品质,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书和育诚的统一,最终完成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团结合作能力

学生的天性就是喜欢玩、喜欢活动。把活动与诚信教育和团结合作结合起来。开展有意义的诚信教育活动、如在开设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课、组织观看有诚信教育内容的精彩纪录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辩论赛,组织对现实生活诚信状况的调查活动、举办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在活动中组织评选,树立诚信典型。

综上所述,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基本的道德品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德要求,是一个民族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表现,也是立国、立业、立人的基本准则。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诚信,教师必须是诚信的典范,要做到以诚育人、以诚待人、以诚服人,逐步确立诚信意识和行为的形成。

要把课堂建设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地方,就要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紧密联系大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教师要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把大学生思想德育工作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和团结合作。

参考文献:

[1]王丽新.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教育,2015,02.

[2]李林.论高校大学城诚信的重要性[J].科研,2016,05.

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技巧:一、播爱育恩,唤醒识恩知恩意识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要让学生感受到恩惠,打开“意识结”,唤醒感恩意识,激发报恩的欲望。在平时我很注意用爱心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给他们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的古训,讲“黄香温席”的美谈和“结草衔环”的佳话;坚持做到“心静气顺、嘴甜手软”,少批评,多鼓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带给学生关爱和快乐。学生非常愿意听我的话,而且愿意模仿我的行动,关心集体团结友爱。我们学校的新教学楼集中供热,既干净又暖和。可是在我上课的时候,发现嗓子发痒,很多学生也咳嗽,原来教室地面是水磨石的,灰尘在干燥的室内很容易漂浮呛到嗓子。我就找干净的湿毛巾盖在暖气片上,湿润空气,灰尘下沉,学生不再咳嗽。为了防止流感,我又买了瓶白醋,每天都洒在毛巾上,既消毒,又能保护学生的嗓子。这些细微的关爱感化了学生,后来这些事情都被学生抢着做了。有一天,班上一名最内向、最不热心的女同学,从家里带来用开水烫好洗干净了的四条毛巾,在学校使用。这些正验证了魏书生的话:“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就是吸引学生为集体出力、流汗,贡献个人的东西,为集体倾注心血,倾注得多,感情自然就深。”数九寒天,别的班级感冒的有十多个人,我班一个没有,这得益于老师爱心的付出和学生心灵的感恩。其实对学生来讲,感恩不是惊天动地的英雄创举,而是渗透在生活的点滴之中,渗透在你来我往的言行之中。二、寻恩觅情,激发学生感恩情怀感恩,英文为thanksgiving,意为感谢、给与,是情怀,是一种美德和境界。学会感恩,是学会做人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感手足之恩,是为悌。班级如家庭,同学如手足,为了让学生学会感恩、体验快乐,我在班里开展了“快乐寻恩,以恩促行”活动,鼓励学生识恩寻恩、感恩施恩,体验过程中的快乐。在班级的板报开设了感恩专栏,让学生每天找出恩情点,看到的、听到的、老师的、同学的、班内的、校内的……只要是积极向善的闪光点,都要鼓励、学习、珍惜。开始每天只有一两条,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理解的感恩表达了出来,比如《给予树》、《七颗钻石》、《可贵的沉默》等。慢慢的感受越来越广,有关于非值日生主动做班务的,有关于主动帮同学进步的……尤其是两个单亲家庭的学生,平时性格孤僻自闭,同学们就有意识地找他俩的优点,鼓励他们,无意识中运用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很快他俩走出了家庭的阴影,也有了快乐的笑容。在帮助与感恩的循环中,同学们都变得主动热情,用快乐和感恩的心真诚相待。家长会上,许多家长都高兴地反映孩子的变化,懂事了,孝顺了,勤快了,有礼貌了……感谢我解决了他们最头疼的问题。感父母之恩,是为孝。学生的识恩寻恩行动还和谐了家庭,让他们更加得到家长的疼爱,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班上有一名同学从外地转来,经常不写作业,即使写了错误也很多。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他唱反调,原因是爸爸忙生意,妈妈特好麻将,他心里生气。针对这种心态,我首先让他想从小到大父母对他的付出,在纸上写下来。一会儿他嫌太多不写了。我让他学着用感恩的心去付出,去做感动父母的事情。一个周以后,他告诉我妈妈天天在家陪他,还把方法讲给同学听:第一天傍晚回家,妈妈告诉自己弄饭吃,他就在锅里煮了十多个鸡蛋,还捞出四个给妈妈放在碗里,留言让妈妈保重身体吃鸡蛋。第二天晚上妈妈又去玩到11点多,他说害怕不敢睡,又给妈妈端了一盆洗脚水,告诉妈妈烫一烫脚舒服,让妈妈很激动。第三天在爸爸回来时替妈妈“撒谎”……从那以后,只要他在家,妈妈就在家。那段时间,这个学生各方面状态很好。大约一个半月后,他妈又犯病了,以前的方法不好用,我找来家长,把这位同学的前段表现和现在的状态说了说,表扬家长挺上心的,不像有的家长喝酒、唱歌、打牌而不顾孩子,孩子肯定有出息。家长高兴地走了,问题解决了。去年春节他给我打电话:“老师我真的很感激您,如果我不会感恩,就治不好我妈的毛病,可能早出校门成小混混了。” 知恩必图报,图报必图强,图强必有为,现在他在初中,成绩一直在全级部名列前茅。三、报恩献恩,培养学生做有恩必报、与人为善之人“人之初,性本善”,爱心和关怀能唤醒孩子内心深处美好的、向善的感恩意识,体验恩情能平和心态并付诸感恩施恩,达到《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的境界,实现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型。恩情哪里都有,教育无处不在。我们抓住一切机会开展了“五心”教育活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忠孝仁爱、诚信自强,让学生超越自我,感恩内化品质,施恩由习惯到自然。我在班级中开展了每天对家长“问一声好、倒一杯水、夹一筷子菜、捶一次背、逗一次乐”的“五个一”活动,并在孝心卡留下记载。我们还开展了主题为“整洁环境,健康大家”的综合整治活动,学生走上街头,向行人宣传,清除野广告,清理各类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对生活满怀感恩,孩子才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更不是对现实的逃迸。感恩是一种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积极心态,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感恩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而应体现在教育孩子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因此,父母要注意从生活的点滴中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父母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教育孩子感谢父母,父母是给了孩子生命、哺育孩子成长的人,也是孩子最应该感谢的人。但是,有些孩子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爱护下,认为父母对自己的这种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这时候,父母就应该多向孩子讲述孩子的成长经历,讲述自己养育孩子的艰辛,让孩子体会到父爱与母爱的无私和高尚。同时,在母亲生日或母亲节的时候,父亲可以提醒孩子送一份礼物给妈妈,祝福妈妈。同样,在父亲生日或父亲节的时候,母亲也可以有同样的做法。教育孩子感谢老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孩子进入学校后,给他传授知识最多的则是老师,是老师们将懵懂无知的孩子变成了好学的少年。因此,父母要教导孩子在学校尊敬老师,每年的教师节都不忘给老师送上一份问候和祝福。教育孩子知恩图报,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的,因此随时都可能接受别人的帮助或给予别人援助。教会孩子知恩图报,就是告诉孩子要对给予过自己帮助和关爱的人心存感激之情,必要的时候,也要给别人以行动上的回报。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有懂得知恩图报的人,当他再次需要帮助时,别人才会乐意给予其帮助。以感恩文化熏陶孩子,感恩,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德,特别是对父母的感恩——孝顺,更是为人们所称道,董永就是因为孝顺而流芳千古的。

人的一生中,小而言之,从小时候起,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大而言之,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都首先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也就是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社会成员的感恩和报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将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在危困时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你指点迷津,让你明确前进的方向;甚至有人用肩膀、身躯把你擎起来,让你攀上人生的高峰……你最终战胜了苦难,扬帆远航,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那么,你能不心存感激吗?你能不思回报吗?感恩的关键在于回报意识。回报,就是对哺育、培养、教导、指引、帮助、支持乃至救护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十倍、百倍的付出,用实际行动予以报答。“感恩”是一种认同。这种认同应该是从我们的心灵里的一种认同。我们生活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给与我们的恩赐太多。没有大自然谁也活不下去,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对太阳的“感恩”,那是对温暖的领悟,对蓝天的“感恩”,那是我们对蓝得一无所有的纯净的一种认可。对草原的“感恩”那是我们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叹服。对大海的“感恩”,那是我们对兼收并蓄的一种倾听。“感恩”是一种回报。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走出,而后母亲用乳汁将我们哺育。而更伟大的是母亲从不希望她得到什么。就像太阳每天都会把她的温暖给予我们,从不要求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感恩”。“感恩”是一种钦佩。这种钦佩应该是从我们血管里喷涌出的一种钦佩。“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之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的看待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譬如感恩于为我们的成长付出毕生心血的父母双亲。“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一个人连感恩都不知晓的人必定是拥有一颗冷酷绝情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产生令人动容的感恩之事。且不说家庭中的,就是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记恩,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报就能一笔还清的,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感恩”是尊重的基础。在道德价值的坐标体系中,坐标的原点是“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一切的关系都是由主体“我”而发射。尊重是以自尊为起点,尊重他人、社会、自然、知识,在自己与他人、社会相互尊重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中追求生命的意义,展现、发展自己独立人格。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让世界这样多彩,感恩让我们如此美丽!“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让孩子知道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个内容。我要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感谢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让我有机会去品尝人间的酸甜苦辣,感谢父母的谆谆教导,使我有一个完整的人格,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感谢父母对我倾注的爱,让我明白爱的伟大、爱的内涵、爱的方式……我要感谢老师给了我知识。感谢老师对我的精心培养,让我认识了许多美好的事物。感谢老师教给我各种技能知识,由易到难,知识的聚少成多,让我用智慧去放眼未来。感谢老师教给我做人的哲理,不至于在复杂诡谲社会中迷失自我……我要感谢朋友给我充实的生活。感谢朋友对我的勉励,陪我渡过心绪上的低潮,让我明白了什么该结束,什么该开始。感谢朋友对我的包容理解,让我的固执与任性得到化解。感谢朋友与我分享快乐与失望,让我坦然面对挫折,泰然面对成功……在水中放进一块小小的明矾,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们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思想,则可以沉淀许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与不幸。无论如何,我感谢上苍,感谢生活中的一切,无论痛苦或是快乐,最起码,我活着,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恩赐。感恩,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就让我们在心中,为他人,也为自己,多一些感恩,多一些善意,多一些微笑。常常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感谢上苍的赋予,我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生命的存在,感谢阳光的照耀,感谢丰富多彩的生活。清晨,当欢快的小鸟把我从睡中唤醒,我推开窗户,放眼蓝蓝的天,绿绿的草,晶莹的露珠,清清爽爽的早晨,我感恩上天又给予我一个美好的一天。入夜,夜幕中的天空繁星点点,我打开日记,用笨拙的笔描画着一天的生活感受,月光展露着温柔的笑容,四周笼罩着夜的温馨,我充满了感恩,感谢大地赋予的安宁。朋友相聚,酒甜歌美,情浓意深,我感恩上苍,给了我这么多的好朋友,我享受着朋友的温暖,生活的香醇,如歌的友情。走出家门,我走向自然。放眼花红草绿,我感恩大自然的无尽美好,感恩上天的无私给予,感恩大地的宽容浩博。生活的每一天,我都充满着感恩情怀,我学会了宽容,学会了承接,学会了付出,学会了感动,懂得了回报。用微笑去对待每一天,用微笑去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对待朋友,对待困难。所以,每天,我都有一个好心情,我幸福的生活着每一天。我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网络,感恩朋友,感恩大自然,每天,我都以一颗感动的心去承接生活中的一切。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长久以来,一颗流浪的心忽然间找到了一个可以安歇的去处。坐在窗前,我在试问我自己:你有多久没有好好看看这蓝蓝的天,闻一闻这芬芳的花香,听一听那鸟儿的鸣唱?有多久没有回家看看,听听家人的倾诉?有多久没和他们一起吃饭了,听听那年老的欢笑?有多久没与他们谈心,听听他门的烦恼、他们的心声呢?是不是因为一路风风雨雨, 而忘了天边的彩虹?是不是因为行色匆匆的脚步,而忽视了沿路的风景?除了一颗疲惫的心,麻木的心,你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吗?不要因为生命过于沉重,而忽略了感恩的心!也许坎坷,让我看到互相搀扶的身影;也许失败,我才体会的一句鼓励的真诚;也许不幸,我才更懂得珍惜幸福。生活给予我挫折的同时,也赐予了我坚强,我也就有了另一种阅历。对于热爱生活的人,它从来不吝啬。 要看你有没有一颗包容的心,来接纳生活的恩赐。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试着用一颗感恩的心来体会,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人生。不要因为冬天的寒冷而失去对春天的希望。我们感谢上苍,是因为有了四季的轮回。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你就没有了埋怨,没有了嫉妒,没有了愤愤不平,你也就有了一颗从容淡然的心!始终怀着这样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感到生活充盈,乐观向上。因为懂得感激哪怕是最最微小的获得的人,更会珍惜自己掌中的幸福,欲望会开始慢慢抽离他们的身体;因为懂得感激哪怕是最惨的痛打击的人,更易看见万物光明灿烂的那面,埋怨会开始慢慢退出他们的生命赛道。懂得感恩的人,并不是忽略或者逃避生活的阴暗面,而是转而用一种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他所遭遇的一切。

中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研究论文

(一)认真的倾听是交往的基础认真倾听他人讲话,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是人际交往中良好素质的表现。所以,我们不仅要求孩子认真倾听父母,邻居,伙伴讲的.话,还要孩子在幼儿园倾听老师的讲话,在集体活动,先要倾听别人说的话,等人家说完之后,自己在说;为了培养孩子爱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教师可以放录音故事,歌曲,大自然的风声,雨声,河水声,有时还可以和他玩听说游戏。(二)善于了解别人的需求,给予他人及时的帮助要让孩子学会尊中他人,在帮助他人之前先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了解他人的需求,因为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帮助他人会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违背别人的意愿,干涉他人的活动自由,“好心”办“坏事”。(三)在积极地引导下,让孩子愉快主动地交往幼儿在与别人的交往中逐渐掌握了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并从中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产生继续和人交往的欲望和主动和人合作的态度。教师的积极鼓励会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对提高幼儿的合作品质非常重要

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论文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但就现阶段的教学行为来说,有些学生从来不想提问题,缺乏问题意识,总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那么,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如何培养?课堂效率要如何提高呢?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必要且紧迫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想问。 小学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因而我们要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求新求异。这样问题意识的种子才有成长的可能。 比如教师在课上要用温和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先小组内讨论,总结问题有哪些,再组织汇报问题,这样,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进行思维的碰撞,就更容易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二、教会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让学生会问。教师应当交会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1.针对课题质疑。比如,看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问。2. 抓关键词质疑。在课文中抓住几个关键词,就能将课文思路及重难点解决。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问道“中华不振”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恰好是解决课文的关键。3.在新旧联系中寻疑。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旧和新之间寻找结合点,以旧促新。4.抓关键词质疑。比如,在《去年的树》中,学生发现文中的“看”有两处,就问道“这两个看的意思一样么?”5.抓矛盾冲突提问。“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我们在教学中可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抓住矛盾,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在《母鸡》这篇课文中,我将总结的母鸡的特点写在黑板上,学生很快抓住矛盾,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这么写的好处是什么?”正好,我就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介绍给学生。三、给予学生评价,使学生会问。要使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教师还要适时总结评价。首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简单的问题,可请同学回答,有难度的问题可师生共同探讨。其次,评价的语言要有针对性,让人信服,切不可说一些套话。这样,不断地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有效地凸显出来。同时,利用问题激发学生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我相信,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的。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好问是孩子的天性。没过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是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就忽略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常常是一堂死气沉沉的教师演说课或是华而不实的气氛活跃的,老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因此,我认为要使现代教学设备不齐全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激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激发好奇心,使学生想问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发现问题,并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开始创新活动。因此,我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引出探索的欲望。如:我在上《草船借箭》这课时,抓住借字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借其实是,为什么偏偏用借呢?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白这里用借不但点出诸葛亮的聪明、智慧,而且暗示了这箭在后来作战时还要还给曹操。也就是曹军造箭射自己。 二、为学生创造环境,让学生树立信心,敢于发问 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使学生敢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1、创设积极宽松的教学情境。在农村语文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没有讨论、交流、课堂死气沉沉,我这几年尝试着,与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没有害怕感而敢于从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和愉悦,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给每个学生的提问投以微笑,关注和点头,允许他们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插话。引导学生敢于对教师、书本上的观点,提出质疑,要积极提倡学生标新立异、勇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思考问题。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质疑促思。 三、教给方法、使学生会问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可见提问并不容易。学生从敢问到会问,有一个培养和提高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引导。 1、以问引文。教师的提问要有启发性,要抓住关键之处。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矛盾之处的注意。从而产生相关疑问。 2、提供范例。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喜欢模仿的又是教师的行为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提问的角度、思路、方法方面给学生提供范例。善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想像猜测,对同一个问题多层面,多视角地去观察、分析和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探因求果、正反对比、逆向思维、突破定势等方法,提出来具有创新性的问题,长期潜移默化,学生便会由原来的被提问变为主动提问。 3、变课堂的纵向提问为横向提问。所谓横向提问就是在课堂上问题不是由教师提出,而是由学生自己提出,再由学生通过思考来自行解决的一种提问方法。由于提问者与回答者在课堂教学中都具有同等的学习者地位,因此这种提问方法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纵向提问相比,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消除在课堂回答过程中的紧张感,能为推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敢议论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回答问题和分析问题创造了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在一种既无拘束又较热烈的教学环境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四、提高认识、使学生善问。 善问是在学生有主动提问意识基础上的更高的要求,是敢问、会问的进一步提高,善问是要问得当,问得明、问得妙。 问得当,是指当问之处才问,不要一有疑就问,每疑必问,应当经过充分的思考确实有疑问再提问。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或通过查工具书、向别人咨询、与同学互相讨论便能得以解决的问题,则不必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敢问、会问、善问、并且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及时纳入教学思路之中,这样既加强训练的针对性,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不管用何种方法,都必须符合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思维和语言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根本目的。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想问。 小学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因而我们要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求新求异。这样问题意识的种子才有成长的可能。 比如教师在课上要用温和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达对学生的尊重。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先小组内讨论,总结问题有哪些,再组织汇报问题,这样,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进行思维的碰撞,就更容易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二、教会质疑方法,使学生会问。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让学生会问。教师应当交会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1.针对课题质疑。比如,看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问。2. 抓关键词质疑。在课文中抓住几个关键词,就能将课文思路及重难点解决。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问道“中华不振”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恰好是解决课文的关键。3.在新旧联系中寻疑。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旧和新之间寻找结合点,以旧促新。4.抓关键词质疑。比如,在《去年的树》中,学生发现文中的“看”有两处,就问道“这两个看的意思一样么?”5.抓矛盾冲突提问。“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我们在教学中可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抓住矛盾,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在《母鸡》这篇课文中,我将总结的母鸡的特点写在黑板上,学生很快抓住矛盾,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这么写的好处是什么?”正好,我就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介绍给学生。三、给予学生评价,使学生会问。要使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教师还要适时总结评价。首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简单的问题,可请同学回答,有难度的问题可师生共同探讨。其次,评价的语言要有针对性,让人信服,切不可说一些套话。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论文

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和英费乐尔德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的或实验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引用《数学课程标准》。人的思维始于问题,小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展开的。问题意识更是数学的灵魂,没有数学问题就不会有较高质量的思维。培养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更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他们敢问;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他们爱问;给学生提供提问机会,使他们善问,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题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学习氛围。

作为教师首先要摆正师生的关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中应留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我质疑自我展示,给学生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其次,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要先肯定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再及时给予帮助;三是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平台。由于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找问题,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应用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上来,再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切实了解并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有问题问。

2 注重情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征,加强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探索,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1 创设情境,激发问题意识。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引起学习需要,同时问题本身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定向,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课本资源——信息窗,把数学的内容寓于各种各样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增加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形成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

如: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下册简易方程信息窗,展示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大熊猫、东北虎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说明。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珍惜动物的知识,找出主要数学信息,再请学生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解决的办法。再如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孩子们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一些夸张的动作、表情和问话,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故意装作惊讶地问那些举手的学生:“真这么快能算出来?”很迷惑的问“我怎么不知道”……此时,学生已经从“要我问”转化为“我要问”,主动探究的欲望亦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2。2 动手操作探究过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记忆与模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更重要的是,动手操作是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这里的操作起到丰富学生感知的作用,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借助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学生已有探索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经验,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平行四边形学具自主探索相互质疑、补充,最后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这时再引导“还有问题吗?”生:怎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能用所学过的求面积公式来求它的面积吗?大家讨论后得出: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学生小组合作,拿出准备好的多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及剪刀,想办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操作之后进行汇报,交流自己的验证过程。汇报的时候,剪拼的方法有好多种,在这时,我又及时引导:还有问题要问吗?学生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要沿高剪开?”学生又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理解。

3 提供机会,使学生会问

虽然孩子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会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养。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都不足,仅靠胆量和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不容易提出切中知识关键的问题。因此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起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从而促使其学习动机的形成,促进学生自觉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如在教学利率一课时,带领学生到银行去储蓄,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这时候学生开始产生问题了,“什么是利率?”“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然后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自己来解决问题,找到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并使学生养成了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又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至少两个,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能不能通过拼、摆、移、剪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手,通过割补方法,能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使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生通过动脑探索,不仅获取了知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提高了思维能力。

4 适时评价使学生善问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善于提出问题。教师还要注意适时总结评价。正确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各自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首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评价。譬如,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后,教师就应表现出非常高兴的样子:“你是一个爱动脑的孩子,老师喜欢你!”“你很会思考,像一个小科学家!”还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给学生渗透问比不问强的意识。提供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展示,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质疑水平的提高。其次,让学生评价。如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其他的学生进行评价:如果这位同学说得好,学生就会说:“我非常欣赏(赞成)他的想法!”如果说得不完整的,学生会说:“我可以给他补充吗?”或者说:“我给他提个建议……”这样学生在评价其他同学时,也学会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5 留有余味,走出课堂

长期以来,人们倡导“堂堂清”、“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等理念,期望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事实上这是人为将学习过程支解成一个个机械的学习环节,并未把学习看作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这种观念一定要改变,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携问号离开数学课堂。

总之,在适宜的土壤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不仅仅是教师设疑,学生回答、教师还应该给孩子们提供机会,使他们能够勇敢地从各种现象中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讨的热烈气氛,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国外文化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大学生认知西方文化论文

一、文化认知

(一)文化认知概念

在心理学的概念中,认知主要是指大脑用于思维、记忆、感知、认可、分类等活动的过程。人有两种功能和作用完全不同的组织功能,一种被认为是遗传心理功能,此功能决定人类与环境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怎样向环境学习,另一种是称之为“认知结构”或“认知图式”的组织功能。“认知结构”是人类向环境学习的产物,是遗传心理功能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人类对语言的认知与人类的社会化过程是密不可分的,而文化的习得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个体对文化知识的学习、理解与运用,而且这一过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改变。语言成为人类交际的工具,成为文化的载体就是因为其是社会成员按照自己民族文化的模式加以运用的结果。母语语言的认知与母语文化的认知是同步进行的,从此种程度上说,一个人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也习得了该语言所秉承的文化。对于大学英语来说,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掌握地道的英语,并结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认知,准确而得体地进行表达,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因此,文化认知问题实际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题,学生在使用英语时,要想得体地与他人交流,就需要遵从他人所在的语言文化中存在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比如不冒犯别人的隐私和忌讳等。考虑到中国的英语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认知能力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由于民族文化差异的存在,在对英美文化的认知过程中,中国的大学生如果就简单地套用汉语文化的固定模式,那在跨文化交际中,学生们便不能恰当、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很有可能会犯一些所谓的“文化错误”。因此,对于生活在汉语和汉语文化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者,必须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有意识地学习英语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累积和沉淀一定的英语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做到恰当、得体、灵活、自如。

(二)西方文化认知能力培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的定义包括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两个方面。表层文化是由习惯性定势构成,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是在人际交往中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通过观察和介绍人们可以逐步了解文化形态,但是较难理出头绪,这是因为表层文化比较繁多零散,不易整理。而深层文化主要是指精神层面,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民族心理结构,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等,它与表层文化交融互摄、互为表里。深层文化由于它比较集中、系统、稳定,需要通过理性的思维才能把握,只有掌握了文化的深层含义,才能对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有较为全面、深刻的了解,由此,对其民族的表层文化的种种表现能更容易理解。制约着人们行为方式的深层文化是通过表层文化表现出来的,鉴于此,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和行为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民族的表层文化的种种表现来探索其文化的特征,认识其深层的民族精神。这一点可以运用到对在英美文化认知的过程中,可以就某一语言现象设立专题,进行文化研究,把语言现象与其相关的文化有机融合,使学习者通过学习语言而学习文化。而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又促进语言的学习,这也是行之有效的语言文化教学策略之一。

二、两者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Harris提出利用话语分析(discourseanalysis)的方法进行语用研究。在此之后,世界各地的语言学家相继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他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进行了大量例证。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语言学家们深入剖析了话语活动的内在规律,分析了话语活动与意识形态和认知模式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些理论和方法大都只注意语言系统和语义结构本身及其与省会文化和心理认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些理论和方法基本都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往往忽略了其他意义表现形式,如图像、声音、颜色、动漫等。随着社会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深入,中国的国际交往活动益加频繁,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和合作呈现越来越突出的态势,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学好英语势在必行。但是每一种语言都含有一些文化特性,这些文化特性是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并且会随着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不断发展。鉴于此,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目的语文化特性和语言使用规约,那么他基本上就没办法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使用这门外语与目的语使用者顺利交际,所以任何语言教学或学习都不能脱离目的语的文化特性。飞速发展的时代为语言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提出了新的问题和任务。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笔者将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利用视觉诗的多模态话语体系建设培养学生在词汇方面的文化认知能力

视觉诗主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框架分析多种模态话语意义的构建和整合,是为运用文字但同时布置成有视觉效果的诗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的词汇具有很强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意义,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征。而外语学习者虽然能背出大量的词汇,但是因为即使概念相同的词也会因文化而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他们往往不知道在什么场合如何使用外语词汇。

2.通过图文关系语篇的多模态话语体系建设培养学生与语用有关的文化认知能力

语言学家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功能为基础,以Kress&vanLeeuwen创建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上发展起来的视觉图像分析语法框架对图文语篇的意义构建进行分析。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范式内进行的尝试中,认知语言学以多模态隐喻为突破口对多模态语篇隐喻意义的构建展开研究;社会语言学家发现实现社会语言能力关键不是Chomsky所说的语言能力,而是语境上的适合性,执行时的可行性和在交际情境中的对策能力,即根据社会环境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在日常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随处可见,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即在日常教学中不能简单地把母语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移植在外语的使用上,要注重从语用角度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培养语言形式的准确性与流利性固然重要,但是也要引导学生留意语言使用的适当性。

3.建设动态语料的多模态话语体系,培养学生与非语言交际有关的文化认知能力

非语言形式的文化知识包括手势、身势、身体动作、面部表情、服装、眼神、体距、音调的高低等方面。所谓动态语料的多模态研究的主要是对非言语行为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如何互补生成意义潜势进行研究。除此之外,动态语料的多模态还重点关注如口头语言、视觉/听觉语言、态势语言等自然语篇是如何参与意义构建的,体现图像和声音在多模态视频语篇意义构建中的作用等。有数据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30%是通过语言进行的,而70%则是通过非语言进行的。非言语性交流同样是富有表现力,会由于文化背景差异或感情色彩差异造成交际者之间的误解,甚至引起反感情绪。非语言形式的交际也会因为文化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学习者应该重视对于非语言形式交际的学习与了解,这是因为人们在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时为了更加形象生动地表达意思,常常使用大量的非语言手段,而在不同文化中这些非语言交际手段却有不同的含义,如果运用不当就会造成误解与伤害。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制度和风俗习惯,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和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而语言是文化最好的传承和传播方式之一。理解和学习相关语言的文化,对于语言的理解和接受有重大意义。因此,外语教学应该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意识及文化认知能力,尤其是区别于东方文化的特殊方面的认知能力。从这一点来说,多模态话语分析为外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为外语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更清晰的方向。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教育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我整理的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了解大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以及路径,以培养出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与文化修养的外语人才,适应我国社会发展与国际交流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大学英语;跨文化意识;路径

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内涵

文化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无处不在,包罗万象。自古至今,除了权力之外,文化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扮演着一个地位突出、显而易见的角色,而对什么是文化,学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自不同的解读。尽管这些解读存在着许多细节上的分歧,但总的说来,文化可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以及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精神活动所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的总和。英文“culture(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它的意思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等。法文的“Culture”,也是栽培、种植之意,但也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这里的意思就包含了从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所以,通常来讲,我们所讨论的西方“文化”即指广义的文化而非狭义的文化。目前,文化已体现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的生活的一切侧面,无不受文化的触动和改变。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层面,它与文化是一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同时语言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该民族文化的内涵,即语言之中隐含文化,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正如美国已故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Sapi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这就体现在了解文化必须理解语言,而同时理解语言也必须了解文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主要内容是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的指导思想是外语教学理论,同时辅以各种教学模式和各种教学手段于一体的教学体系。由于英语教育和文化教育二者密切相关,所以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应当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跨文化交际”翻译成英文即是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他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可指所有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一种交际或一种互动。由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环境、物质生活、社会及宗教等方面的原因,因而语言环境的不同就导致了语言习惯的不同。而这种不同体现在交流沟通中,就是人们总喜欢用自己民族的说话方式或思维模式来理解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导致对非本族语者的话语做出错误的推论,从而产生矛盾和冲突。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目的.即是通过对交际者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从而达到交际者能够在跨文化这一活动当中自觉排除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困惑和困扰,并进而有效、顺利地完成跨文化交际活动[1]。当前,随着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大学国际化的需求,众多的英语教师开始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并对它开始产生兴趣,这一变化也充分体现了当前我们大学英语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

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人们发现,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为严重,因为语言错误顶多是表达不准确、不清楚而已,但文化错误则会导致两个人的误会甚至决裂。交际是我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所以在外语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尽力增加学生接触异质文化的机会,使其在各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获得解决文化冲突的能力,从而有助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只有把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外语学习的目的。第一,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其实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是被动的。此外,客观上,本校的课程设置以及应试性的要求也让学生少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学、宗教文化等经典名著,而这些则是语言学习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要结合课本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2]。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达到主动学习英语的目的。第二,能够消除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减少语用失误的比例,减少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可能性,并继而推进文化融合。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这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之主动学习他国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三,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对英语语言技能的掌握上,学生自身文化知识的丰富上,从长远观点看,它更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了学生对多元文明的理解,从而为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路径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途径是很多的,但最好的途径则是要让学生完全融入到目的语的文化氛围当中,因为语言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而恰巧我们的学生甚至教师很少或几乎没有机会到目的语国家去学习或生活,所以作为教师,应当根据现有的学习环境,并通过网络等教育资源手段,同时辅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一)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素养

我们知道,教学相长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原则。因为教师在教学当中起着一个主导作用,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方面的教育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管是在课上还是在课后,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的文化素养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如果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那么作为教师,首要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修养,或有必要参加一些跨文化教育培训[3]。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从而顺利地完成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任务。

(二)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教材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认识英语国家较为典型的主流文化现象,并能够适当地让学生赏析经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化素养。其次,利用学生对目的语文化产生的兴趣,教师要适时地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观察、对比,并进而评价文化以及思考文化差异现象所产生的原因。比如,中西方颜色文化的不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中西方节日风俗文化的不同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既了解了他国文化风俗的不同,又进一步深刻理解了本国的文化习俗,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自身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了他们跨文化意识的敏感性和适应性[4]。再次,通过案例分析、情景会话和角色扮演操练,即模拟不同场景下的中西文化,对学生进行实地、实时、生动有效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主动了解他国文化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模拟交际中加深了对本国以及他国文化的理解,并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式,创造具有文化包容性的、教学环境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工具及丰富的网络资源。比如,多媒体教室以及当前网络资源里面丰富的文化场景或事件,以之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以这种直观的观影方式来了解中西方文化在各个方面的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其次,教师可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当前所发生的时事政治文化事件或文化现象来让学生自己进行探讨,并陈述自己理性的文化理解以及文化判断。再次,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政策去进一步实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目的。比如,教师可申请开设与文化有关的选修课程,或者申请与文化相关的拓展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教师可自由且能充分地进行专业的文化教育教学。同时,学生也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中西文化差异并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精心细致的规划以及长期的努力与坚持。教师要尽力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要让学生不知不觉地爱上语言以及语言所带来的丰富的文化差异,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语言以及语言文化的兴趣。通过这种良性循环,教师则更容易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也能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并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以及最终达到语言的实用性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欣.从跨文化交际能力视角探索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J].外语界,2012,(5).

[2]霍翠柳.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反思[J].中国成人教育,2012,(3).

[3]郝平.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72.

[4]陈岩.文化理解能力---21世纪外语教育的重要目标[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2).

  • 索引序列
  • 学生合作意识培养教学论文研究
  • 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 中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研究论文
  • 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论文
  • 国外文化意识培养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