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托尔斯泰研究论文集

托尔斯泰研究论文集

发布时间:

托尔斯泰研究论文集

术,这是高于一切的上帝!〔法〕罗曼?罗兰:《贝多芬传》

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身后编成的全集多达90卷。在这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有三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代表了他的艺术高峰,也是他实践“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标志。当我们阅读了他的有关作品,我们也就理解了课文作者为什么会对托尔斯泰的眼睛作出如此的评价。19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托尔斯泰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70年代末,俄国社会的阶级斗争日趋剧烈。1861年改革以后的农民,本来就遭到了一连串的掠夺,濒于破产,现在又遇上了连年歉收,成千上万地死于饥馑和瘟疫。天灾人祸迫使农民不得不奋起抗争,再一次形成革命形势,引起了托尔斯泰的关注。于是他加紧社会活动,遍访教堂、修道院,和主教、神甫谈话;出席法庭陪审;参观监狱和新兵收容所;调查贫民区等等。这一切加深了他对专制制度和剥削阶级罪恶的认识,促进他的世界观剧变,并给予他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他曾在《忏悔录》里自述道:“1881年这个时期,对我来说,乃是从内心上改变我的整个人生观的一段最为紧张炽热的时期”,“我弃绝了那个阶级的生活”。他在《忏悔录》(1879~1880)《我的信仰是什么?》(1882~1884)《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1886)等论文中都阐明了自己的转变以及转变后的观点。列宁指出这个转变的特点:“就出身和所受的教育来说,托尔斯泰是属于俄国上层地主贵族的,但是他抛弃了这个阶层的一切传统观点,转到宗法制农民的观点上来了。”列宁又说,托尔斯泰转变后的观点存在着显著的矛盾,一方面对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虚伪、资本主义的剥削、政府机关的暴虐和官办教会的伪善都进行揭露和抨击,另一方面又宣扬“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不以暴力抗恶”、基督教的宽恕和博爱等一套托尔斯泰主义的说教。这些矛盾正反映了俄国宗法制农民的反抗情绪和软弱性。因此,可以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因为他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看,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俄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宁选集》第2卷,第369页)托尔斯泰到晚年一直致力于“平民化”:持斋吃素,从事体力劳动,耕地,挑水浇菜,制鞋;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因而和他的夫人意见冲突,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后来他终于秘密离家出走,途中感冒,于1910年11月20日(俄历11月7日)病逝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遵照他的遗嘱,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坟上没有竖立墓碑和十字架,茨威格称之为这是“世间最美丽的坟墓”。

托尔斯泰的幸与不幸一个人,一生都在背负着精神追求的十字架,沉重而痛苦的跋涉着,身后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历史足迹,在欧洲文学史上,在世界文坛独树一帜,他成为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一座最伟大的高峰。这个人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罗斯19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一生既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的!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文皮县的亚斯亚纳波斯亚纳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参加过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祖父地位显赫,曾受到过彼得大帝的嘉奖,不幸的是他三岁时母亲去世,九岁时父亲去世,遭遇如此重大的人生变故,对幼小的托尔斯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他敏感多疑,另一方面他贵族的生活使他的内心脆弱而孤闭,行为放纵而自省,这些都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6岁那年,他考入喀山大学,选择东方系,攻读土耳其语和阿拉伯语,期望将来毕业后能够进入外交部工作。但是他入学后骨子里的性情使他醉心于交友、赌博、酗酒、放浪、纵欲,每一天像寄生虫一样的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书读得不少,可是思想却是异常的矛盾。这一期间他对法国启蒙主义大师伏尔泰、卢梭的作品产生了浓厚兴趣,作品宣扬的平民化思想常常使他审视自己的贵族化地位,逐渐萌生了平等思想。1847年他大胆的做出了令世俗难以理解的举动,他给校长写了一封退学信,离开喀山回到故乡,继承了母亲的遗产,成了一位年轻的庄园主,他要在自己的庄园里进行改革,以实现平等思想,于是他亲自与奴隶们下田耕种,可是奴隶们却对他的所为充满怀疑。这使托尔斯泰苦闷不已。1851年托尔斯泰随着哥哥一起来到高加索,成为一名志愿兵,在与山民的作战中不畏艰险,勇敢杀敌。这次服役只有两年半,家族的显赫地位使他晋升为准尉。1854年克里木战争爆发,他成为前线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的炮兵连长,流淌在血液中的建功立业的因子使他身先士卒,在硝烟炮火中顽强的坚守阵地,他亲眼目睹了普通士兵一幕幕悲壮的流血和死亡的画面,对一些贵族军官装腔作势愚弄士兵的做法很反感,这一期间创作了《《袭击》(1853)、《伐林》(1853--1855)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军事小说,实际上他在高加索期间就已经开始了创作,他将自己的《童年》《少年》等作品投寄《现代人》杂志并发表,当他回到彼得堡时,已经在文坛成为一名斩露头角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重视,彼得堡文学大师云集,托尔斯泰独立的思考与文学观念使他鹤立鸡群,一些人很反感他的张狂与放荡不羁,所以1859年,他与《现代人》杂志分道扬镳。托尔斯泰来到欧洲游历,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博得他的高度赞赏,但是巴黎断头台上血腥的一幕令他深思。国外的经历拓展了托尔斯泰的文学视野,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于落后的俄国社会的清醒认识。他内心中幻想着自己的解放农奴的办法,那就是不同意以革命办法消灭农奴,也不赞成沙皇虚伪的改革。他要走出一条新路。1862年,他同索菲亚·安德列耶夫娜结婚,婚后的生活浪漫而温馨,托尔斯泰给他朗诵诗歌,亲昵的叫她小东西,但是索菲亚作为一个妻子,在操持家务中不能不考虑亲人与子女的利益,世俗的影响根深蒂固,这些都为晚年的托尔斯泰人生悲剧埋下伏笔。客观的说,索菲亚是托尔斯泰文学之路上的重要助手,她为托尔斯泰誊写手稿,托尔斯泰为他朗诵自己的新作,妻子成了他的第一个读者和批评家。史诗巨著《战争与和平》曾几易其稿,这部书凝聚着妻子的辛勤汗水。英国作家毛姆及若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新婚之时,革命形势转入低潮,他过着和平安宁简朴温馨的家庭生活。可是托尔斯泰毕竟是一个承担历史使命的文学大师,安逸的生活没有使他停止思考农奴的命运,1869年,“阿尔扎马斯的恐怖”使他开始出现新的思想危机与探索,叔本华的哲学观令他惶惶不安,不知道前途在哪里!他研究各种哲学和宗教著作,寻求解决办法,但一个个被他否定,这些情绪投射在他的巨著《《安娜·卡列尼娜》中,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不能忍受丈夫的虚伪和冷漠,追求真正的爱情和幸福。但她既无力反抗上流社会的虚伪而冷酷的道德的压力,又不能完全脱离贵族社会,战胜自己身上贵族的传统观念,在极其矛盾的心境下卧轨自杀。另一主人公列文带有作者的影子,在地主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缝隙中幻想”不流血革命”,企图调和尖锐的地主与农奴的矛盾,但幻想破灭后,他悲观失望,想自杀了之,最后在家庭幸福和宗法制农民的信仰中得到精神的归宿。此后,托尔斯泰拜访神父主教修道士等,并与农民不断来往,最终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在70年代与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打饥荒的强烈影响下,他脱离本阶级,彻底的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从此托尔斯泰放弃自己的贵族生活方式,不时参加生产劳动,自己缝衣,制靴子,劈柴,挑水,拒绝奢侈,吃素食,访问贫民窟,参加人口调查,组织赈济梁赞省和图拉省受灾农民。寒冷的冬天,一个人拉着雪橇,来到河边取水。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始乱终弃的他却成了审判玛斯洛娃的陪审官,这使他异常尴尬和忏悔,这看似巧合的构思却反映了深广的社会内容:草菅人命肆意而为的法庭,荒芜破败的农村,穷奢极欲的贵族,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一幅幅画面真实的展现了俄国社会的混乱与残暴,托尔斯泰猛烈地对这个毫无人性的社会进行了彻底的抨击与批判。但是小说后面所宣扬的宗教万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作品的思想境界。晚年的托尔斯泰精神世界异常苦闷,他对自己所宣扬的博爱学说与不抗恶思想在黑暗的社会四处碰壁而常常怀疑,这一时期妻子对他宗法制农民观念不能理解,更不能容忍他想将自己的作品使用权奉献给人民的思想,所以家庭生活出现了深深地裂痕,妻子不再信任他,处处想干涉他的行踪与行为,在种种思想矛盾冲击中,1910年11月10日托尔斯泰留给妻子一封告别信,在一个严寒之夜离家悄悄出走,外面气候异常寒冷,托尔斯泰患了感冒并且很快发展成为肺炎,阿斯塔波沃车站成了他生命的最后归宿,1910年11月17日年妻子得知消息后,赶往车站探视,遗憾的是家人和医生等人竟然不允许她见最后一面,索菲亚·安德列耶夫娜复杂的在日记中写道:列夫尼古拉托尔斯泰今早去世了,直到最后一口气他们都不让我进去,他们不允许我向自己的丈夫告别,他们这些残酷的人!一颗最明亮的星星陨落在世界文学的星空,整个世界都为之恸哭!请看一看大师们的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白璧无瑕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作者本人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契诃夫:“托尔斯泰的艺术是我们大家的,他的文学艺术就是是文学的希冀与愿望。”柴科夫斯基:“在古往今来的一切作家、艺术家中最伟大的就是托尔斯泰。只要有他一个,就足以使俄国人在别人数说欧洲给人类做出的一切贡献时不至低下头来。”福楼拜:“这是莎士比亚,这是莎士比亚。”屠格涅夫:“比起这篇作品来,我们的那些玩意儿简直成了儿戏。”……托尔斯泰一生都在精神的世界里苦苦跋涉,身后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童年》、《少年》、《青年》、《一个地主的早晨》、《琉森》、《三死》、《家庭幸福》、《哥萨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魔鬼》、《克莱采奏鸣曲》、《哈泽·穆拉特》、《舞会之后》、《复活》、《穷人》。一部部作品在世界文学的星河中璀璨夺目,熠熠生辉。托尔斯泰是最幸福的!他又是不幸的,他看透了沙俄社会的残酷虚伪,同情人民遭受的苦难,也试图以自己的思想方式解决社会的矛盾,并且一生都为之矢志不渝,但事与愿违,常常在矛盾的漩涡中痛苦不堪,这才是他的最大不幸!最后让我们记住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托尔斯泰研究论文

托尔斯泰的幸与不幸一个人,一生都在背负着精神追求的十字架,沉重而痛苦的跋涉着,身后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历史足迹,在欧洲文学史上,在世界文坛独树一帜,他成为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一座最伟大的高峰。这个人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罗斯19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一生既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的!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文皮县的亚斯亚纳波斯亚纳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参加过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祖父地位显赫,曾受到过彼得大帝的嘉奖,不幸的是他三岁时母亲去世,九岁时父亲去世,遭遇如此重大的人生变故,对幼小的托尔斯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他敏感多疑,另一方面他贵族的生活使他的内心脆弱而孤闭,行为放纵而自省,这些都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6岁那年,他考入喀山大学,选择东方系,攻读土耳其语和阿拉伯语,期望将来毕业后能够进入外交部工作。但是他入学后骨子里的性情使他醉心于交友、赌博、酗酒、放浪、纵欲,每一天像寄生虫一样的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书读得不少,可是思想却是异常的矛盾。这一期间他对法国启蒙主义大师伏尔泰、卢梭的作品产生了浓厚兴趣,作品宣扬的平民化思想常常使他审视自己的贵族化地位,逐渐萌生了平等思想。1847年他大胆的做出了令世俗难以理解的举动,他给校长写了一封退学信,离开喀山回到故乡,继承了母亲的遗产,成了一位年轻的庄园主,他要在自己的庄园里进行改革,以实现平等思想,于是他亲自与奴隶们下田耕种,可是奴隶们却对他的所为充满怀疑。这使托尔斯泰苦闷不已。1851年托尔斯泰随着哥哥一起来到高加索,成为一名志愿兵,在与山民的作战中不畏艰险,勇敢杀敌。这次服役只有两年半,家族的显赫地位使他晋升为准尉。1854年克里木战争爆发,他成为前线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的炮兵连长,流淌在血液中的建功立业的因子使他身先士卒,在硝烟炮火中顽强的坚守阵地,他亲眼目睹了普通士兵一幕幕悲壮的流血和死亡的画面,对一些贵族军官装腔作势愚弄士兵的做法很反感,这一期间创作了《《袭击》(1853)、《伐林》(1853--1855)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军事小说,实际上他在高加索期间就已经开始了创作,他将自己的《童年》《少年》等作品投寄《现代人》杂志并发表,当他回到彼得堡时,已经在文坛成为一名斩露头角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重视,彼得堡文学大师云集,托尔斯泰独立的思考与文学观念使他鹤立鸡群,一些人很反感他的张狂与放荡不羁,所以1859年,他与《现代人》杂志分道扬镳。托尔斯泰来到欧洲游历,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博得他的高度赞赏,但是巴黎断头台上血腥的一幕令他深思。国外的经历拓展了托尔斯泰的文学视野,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于落后的俄国社会的清醒认识。他内心中幻想着自己的解放农奴的办法,那就是不同意以革命办法消灭农奴,也不赞成沙皇虚伪的改革。他要走出一条新路。1862年,他同索菲亚·安德列耶夫娜结婚,婚后的生活浪漫而温馨,托尔斯泰给他朗诵诗歌,亲昵的叫她小东西,但是索菲亚作为一个妻子,在操持家务中不能不考虑亲人与子女的利益,世俗的影响根深蒂固,这些都为晚年的托尔斯泰人生悲剧埋下伏笔。客观的说,索菲亚是托尔斯泰文学之路上的重要助手,她为托尔斯泰誊写手稿,托尔斯泰为他朗诵自己的新作,妻子成了他的第一个读者和批评家。史诗巨著《战争与和平》曾几易其稿,这部书凝聚着妻子的辛勤汗水。英国作家毛姆及若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新婚之时,革命形势转入低潮,他过着和平安宁简朴温馨的家庭生活。可是托尔斯泰毕竟是一个承担历史使命的文学大师,安逸的生活没有使他停止思考农奴的命运,1869年,“阿尔扎马斯的恐怖”使他开始出现新的思想危机与探索,叔本华的哲学观令他惶惶不安,不知道前途在哪里!他研究各种哲学和宗教著作,寻求解决办法,但一个个被他否定,这些情绪投射在他的巨著《《安娜·卡列尼娜》中,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不能忍受丈夫的虚伪和冷漠,追求真正的爱情和幸福。但她既无力反抗上流社会的虚伪而冷酷的道德的压力,又不能完全脱离贵族社会,战胜自己身上贵族的传统观念,在极其矛盾的心境下卧轨自杀。另一主人公列文带有作者的影子,在地主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缝隙中幻想”不流血革命”,企图调和尖锐的地主与农奴的矛盾,但幻想破灭后,他悲观失望,想自杀了之,最后在家庭幸福和宗法制农民的信仰中得到精神的归宿。此后,托尔斯泰拜访神父主教修道士等,并与农民不断来往,最终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在70年代与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打饥荒的强烈影响下,他脱离本阶级,彻底的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从此托尔斯泰放弃自己的贵族生活方式,不时参加生产劳动,自己缝衣,制靴子,劈柴,挑水,拒绝奢侈,吃素食,访问贫民窟,参加人口调查,组织赈济梁赞省和图拉省受灾农民。寒冷的冬天,一个人拉着雪橇,来到河边取水。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始乱终弃的他却成了审判玛斯洛娃的陪审官,这使他异常尴尬和忏悔,这看似巧合的构思却反映了深广的社会内容:草菅人命肆意而为的法庭,荒芜破败的农村,穷奢极欲的贵族,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一幅幅画面真实的展现了俄国社会的混乱与残暴,托尔斯泰猛烈地对这个毫无人性的社会进行了彻底的抨击与批判。但是小说后面所宣扬的宗教万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作品的思想境界。晚年的托尔斯泰精神世界异常苦闷,他对自己所宣扬的博爱学说与不抗恶思想在黑暗的社会四处碰壁而常常怀疑,这一时期妻子对他宗法制农民观念不能理解,更不能容忍他想将自己的作品使用权奉献给人民的思想,所以家庭生活出现了深深地裂痕,妻子不再信任他,处处想干涉他的行踪与行为,在种种思想矛盾冲击中,1910年11月10日托尔斯泰留给妻子一封告别信,在一个严寒之夜离家悄悄出走,外面气候异常寒冷,托尔斯泰患了感冒并且很快发展成为肺炎,阿斯塔波沃车站成了他生命的最后归宿,1910年11月17日年妻子得知消息后,赶往车站探视,遗憾的是家人和医生等人竟然不允许她见最后一面,索菲亚·安德列耶夫娜复杂的在日记中写道:列夫尼古拉托尔斯泰今早去世了,直到最后一口气他们都不让我进去,他们不允许我向自己的丈夫告别,他们这些残酷的人!一颗最明亮的星星陨落在世界文学的星空,整个世界都为之恸哭!请看一看大师们的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白璧无瑕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作者本人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契诃夫:“托尔斯泰的艺术是我们大家的,他的文学艺术就是是文学的希冀与愿望。”柴科夫斯基:“在古往今来的一切作家、艺术家中最伟大的就是托尔斯泰。只要有他一个,就足以使俄国人在别人数说欧洲给人类做出的一切贡献时不至低下头来。”福楼拜:“这是莎士比亚,这是莎士比亚。”屠格涅夫:“比起这篇作品来,我们的那些玩意儿简直成了儿戏。”……托尔斯泰一生都在精神的世界里苦苦跋涉,身后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童年》、《少年》、《青年》、《一个地主的早晨》、《琉森》、《三死》、《家庭幸福》、《哥萨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魔鬼》、《克莱采奏鸣曲》、《哈泽·穆拉特》、《舞会之后》、《复活》、《穷人》。一部部作品在世界文学的星河中璀璨夺目,熠熠生辉。托尔斯泰是最幸福的!他又是不幸的,他看透了沙俄社会的残酷虚伪,同情人民遭受的苦难,也试图以自己的思想方式解决社会的矛盾,并且一生都为之矢志不渝,但事与愿违,常常在矛盾的漩涡中痛苦不堪,这才是他的最大不幸!最后让我们记住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参考资料:

论文啊!我帮你找找,看能不能用上。从《复活》看托尔斯泰世界观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复活》创作于(1889---1899),是托尔斯泰的杰作,也是他世界观转变后的代表作,是以一件真人真事为基础写成的。《复活》可以说是托尔斯泰艺术上的一种遗嘱,她威临着他的暮年,这是最后的一峰或是最高的一峰。托尔斯泰正直七十岁,他注视着世界,他的生活,他的信仰,他的圣洁的忿怒;他从高处注视一切,这是如在以往的作品中同样的思想,同样对于虚伪的战争,但艺术家的精神统治着作品,在骚动的精神与阴沉的讽刺之中,他又混入了一种宗教式的静谧,这是在他内心反映着的世界中逃脱出来的。(1)作者原想写作一部道德心理小说,但在写作过程中,构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者参加1891至1892年的赈灾工作,体会农民与地主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农民贫困是由土地私有制造成的。因此作者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对现存制度的揭露上,使它成为一部具有广阔而深刻社会内容和鲜明政治倾向的作品。小说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的一切假面具,揭露了法律制度的虚伪和反人民的本质。小说批判了整个官僚机构,勾划了国家机构中各级官吏的丑恶嘴脸,无情的揭露了官方教会的虚伪,暴露了神父们的市侩嘴脸和宗教仪式的荒诞无稽,表现了长期受教会欺和敲诈的农民对它的深刻仇恨。小说还从经济制度上探究了人民的痛苦不幸的根源,否定了土地私有制,提出了要解决农民与土地的矛盾必须把土地归还农民的看法,表明了作者对土地的正确认识,也反映了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农民对土地占有制的愤怒抗议。但是托尔斯泰是用宗法制农民的观点进行批判的,小说充满了矛盾,一方面反映了农民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又反映了他们的“幻想的不成熟、政治素养的缺乏和革命的软弱性。”小说大力宣传“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宽恕”、“爱”等一整套托尔斯泰主义的思想,甚至照抄《福音书》的“爱仇敌,帮助仇敌,为仇敌效劳”的教义。托尔斯泰是反映俄国农民力量和弱点的一面镜子。(2)托尔斯泰世界观的转变是他长期精神探索的结果,也是俄国社会发展在他思想中的反映。列宁曾深刻地阐明了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的社会历史原因和特点。他写到:“乡村俄国一切旧基础的急剧的破坏,加强了他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加深了他对这一切的兴趣,使他的整个世界观发生了变化。”就出身和所受的教育来说,托尔斯泰是属于俄国上层贵族社会的,但他抛弃了这个阶层的一切传统观念,转到宗法制农民的观点上来了。托尔斯泰转变后观点仍然存在着显著的矛盾,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一方面对现存的一切国家制度,教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了最激烈的批判。表现在作品《复活》中是以聂赫留朵夫为代表的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他是一个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带有作者本人思想发展过程的烙印。聂赫留朵夫青年时期单纯善良,追求真挚的爱情,但是贵族家庭养成了他的种种恶习,贵族社会和沙俄军队放荡腐败的生活风气使他堕落为自私自利者。他诱奸了马丝洛娃,随后又抛弃她。十年后他在法庭上在看到马丝洛娃时,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堕落和不幸的罪魁祸首。他决心向马丝洛娃赎罪,并决心和他结婚,在马丝洛娃申冤上诉的过程中,他广泛接触了社会的各阶层,进一步认识到社会的弊病。通过访问贫苦农民,认识了土地私有制的不合理;在出入法庭和监狱的过程中,他看到人民无辜的受害者,认识到人民的苦难是土地阶级和社会造成的。他的思想开始升华,从土地阶级的立场转到宗法农民的立场。表现了托尔斯泰世界观进步性的一面。[2]另一方面,托尔斯泰又宣传他的道德说教。聂赫留朵夫在上诉失败后,他放弃了财产和贵族生活随马丝洛娃去西伯利亚,最后他在《福音书》找到了消灭恶势力办法,那就是在上帝面前永远承认自己有罪,要宽恕一切人,照上帝的意志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作者认为聂赫留朵夫获得了精神上的“复活”。小说中的马丝洛娃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的典型。他先是被聂赫留朵夫诱奸,继而被主人驱赶,落到社会底层,最后又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沦落为心灵麻木卖弄风情的妓女。她对聂赫留朵的怒斥,表达了一个受尽侮辱的妇女对贵族社会的控诉和抗议。后来他被聂赫留朵夫的真诚感动,改变了对她的看法,放弃了旧的恶习。而高尚的政治犯西蒙松促使她走向新生,促成了她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表现了托尔斯泰世界观也有局限的一面,他所表现的“复活”只局限在“精神”和“道德领域”。(3)《复活》中存在的一切矛盾正反映了俄国宗法制农民的革命性和软弱性。因此,列宁说:“作为一个发明就世技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民在俄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的镜子。”反映了一直到最深的底层都在汹涌激荡的人民的海洋,既反映了它的一切弱点,也反映了它有利的一面,这正是他的伟大之所在。托尔斯泰晚年一直致力于“平民化”,努力从事体力劳动,生活俭朴,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因而与家人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后,这个82岁高龄的老人秘密离家出走病逝于旅途中。即使《复活》没有他早年作品的和谐丰满,但它仍不失为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丽的诗,反映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给读者深刻的震撼力量。这些应该很有用的,从他的主要作品角度分析的。

托尔斯泰论文主题

参考资料:

晚年托尔斯泰遇到了很多不幸的事,内心的转变也极为痛苦,你看看下面材料就知道了。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大文豪,其一生创作颇丰。他的作品对欧洲文学影响极深,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晚年却做了一件让世人皆惊的事,即离家出走。托尔斯泰为何要离家出走,这还得从他晚年的思想变化及其生活说起。 晚年的托尔斯泰开始笃信宗教,宗教观、社会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73岁时,托尔斯泰回到了故乡雅斯纳雅·波良纳庄园。然而晚年的托尔斯泰对他庄园的看法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他开始习惯于关注在他的农田上辛苦劳作的农民们,这些贫苦可怜的农民让托尔斯泰感到不安与自责。 为了减轻自己的内疚感,托尔斯泰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开始自我折磨:他变得厌恶人情世故和亲友间的应酬,也拒绝出席贵族的宴会。他经常戴着草帽,穿上旧衣服,脚踏树皮鞋,在农田里干活。 到了后来,托尔斯泰想要解放他的那些农民,把田地分给他们。同时,他也打算把他全部著作的版权,无偿地献给社会。 托尔斯泰不顾妻子反对,最终公开发表声明:从1881年以后他出版的任何作品,可以由任何人免费出版。 在这样一个阶级社会里,托尔斯泰的朋友亲人都不理解他的社会观、宗教观。在家里,家人不时与他发生冲突;在社会上,许多报刊攻击他;科学家、家教界、沙皇政府都表示对他不满。 正在作家受到了孤立与打击之时,切尔特科夫出现了,他用花言巧语取得了作家的信任,在作家生命的最后9年,切尔特科夫在老人众多家人、随从者中地位最特殊,对老人的思想也影响最大。 其实这个家伙的真正目的,是要夺取托尔斯泰那些作品的继承权,尽管作家自己的许多朋友都知道切尔特科夫的险恶用心,但他们都没有敢直接告诉托尔斯泰。 本来,作家的日记都是由妻子保管的。但由于与妻子产生了矛盾,再加上切尔特科夫的花言巧语,托尔斯泰把他最后10年的全部日记都交给了切尔特科夫这个。 妻子索菲亚也敏感地猜到了发生的事情,她对此非常痛苦,脾气也越来越坏,把怒气全都撒在了作家的身上。 1910年8月30日晚,她又和作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她甚至愚蠢地说她并不是痛恨切尔特科夫,而是不能原谅托尔斯泰。对于妻子的愤怒与谴责,作家采取的是宽容谅解的态度,因为他在晚年一直奉行“不抵抗主义”,他总是把错误都想到自己身上,而尽量原谅别人的种种不对。在作家的最后一段岁月里,他的生活并不美好,他的周围充满了责难。为了能够平和地过完后面的日子,作家开始打算离家出走,以躲避这些纷争。 10月28日还不到早晨5点,作家就带着私人医生离开了波良纳。在火车上,作家病倒了。寒冷的天气使他不停咳嗽,并开始发高烧。他们在阿斯塔波瓦车站下了车,7天后他就病逝在这个荒凉的小站里。 有关托尔斯泰离家出走一事,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曾对此进行过研究,许多复杂的因素纠合在一起促使这位巨匠作出了令人震惊之举,但这并不会影响这位文学巨匠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参考资料:

托尔斯泰的幸与不幸一个人,一生都在背负着精神追求的十字架,沉重而痛苦的跋涉着,身后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历史足迹,在欧洲文学史上,在世界文坛独树一帜,他成为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一座最伟大的高峰。这个人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罗斯19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一生既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的!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文皮县的亚斯亚纳波斯亚纳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参加过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祖父地位显赫,曾受到过彼得大帝的嘉奖,不幸的是他三岁时母亲去世,九岁时父亲去世,遭遇如此重大的人生变故,对幼小的托尔斯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他敏感多疑,另一方面他贵族的生活使他的内心脆弱而孤闭,行为放纵而自省,这些都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6岁那年,他考入喀山大学,选择东方系,攻读土耳其语和阿拉伯语,期望将来毕业后能够进入外交部工作。但是他入学后骨子里的性情使他醉心于交友、赌博、酗酒、放浪、纵欲,每一天像寄生虫一样的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书读得不少,可是思想却是异常的矛盾。这一期间他对法国启蒙主义大师伏尔泰、卢梭的作品产生了浓厚兴趣,作品宣扬的平民化思想常常使他审视自己的贵族化地位,逐渐萌生了平等思想。1847年他大胆的做出了令世俗难以理解的举动,他给校长写了一封退学信,离开喀山回到故乡,继承了母亲的遗产,成了一位年轻的庄园主,他要在自己的庄园里进行改革,以实现平等思想,于是他亲自与奴隶们下田耕种,可是奴隶们却对他的所为充满怀疑。这使托尔斯泰苦闷不已。1851年托尔斯泰随着哥哥一起来到高加索,成为一名志愿兵,在与山民的作战中不畏艰险,勇敢杀敌。这次服役只有两年半,家族的显赫地位使他晋升为准尉。1854年克里木战争爆发,他成为前线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的炮兵连长,流淌在血液中的建功立业的因子使他身先士卒,在硝烟炮火中顽强的坚守阵地,他亲眼目睹了普通士兵一幕幕悲壮的流血和死亡的画面,对一些贵族军官装腔作势愚弄士兵的做法很反感,这一期间创作了《《袭击》(1853)、《伐林》(1853--1855)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军事小说,实际上他在高加索期间就已经开始了创作,他将自己的《童年》《少年》等作品投寄《现代人》杂志并发表,当他回到彼得堡时,已经在文坛成为一名斩露头角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重视,彼得堡文学大师云集,托尔斯泰独立的思考与文学观念使他鹤立鸡群,一些人很反感他的张狂与放荡不羁,所以1859年,他与《现代人》杂志分道扬镳。托尔斯泰来到欧洲游历,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博得他的高度赞赏,但是巴黎断头台上血腥的一幕令他深思。国外的经历拓展了托尔斯泰的文学视野,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于落后的俄国社会的清醒认识。他内心中幻想着自己的解放农奴的办法,那就是不同意以革命办法消灭农奴,也不赞成沙皇虚伪的改革。他要走出一条新路。1862年,他同索菲亚·安德列耶夫娜结婚,婚后的生活浪漫而温馨,托尔斯泰给他朗诵诗歌,亲昵的叫她小东西,但是索菲亚作为一个妻子,在操持家务中不能不考虑亲人与子女的利益,世俗的影响根深蒂固,这些都为晚年的托尔斯泰人生悲剧埋下伏笔。客观的说,索菲亚是托尔斯泰文学之路上的重要助手,她为托尔斯泰誊写手稿,托尔斯泰为他朗诵自己的新作,妻子成了他的第一个读者和批评家。史诗巨著《战争与和平》曾几易其稿,这部书凝聚着妻子的辛勤汗水。英国作家毛姆及若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新婚之时,革命形势转入低潮,他过着和平安宁简朴温馨的家庭生活。可是托尔斯泰毕竟是一个承担历史使命的文学大师,安逸的生活没有使他停止思考农奴的命运,1869年,“阿尔扎马斯的恐怖”使他开始出现新的思想危机与探索,叔本华的哲学观令他惶惶不安,不知道前途在哪里!他研究各种哲学和宗教著作,寻求解决办法,但一个个被他否定,这些情绪投射在他的巨著《《安娜·卡列尼娜》中,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不能忍受丈夫的虚伪和冷漠,追求真正的爱情和幸福。但她既无力反抗上流社会的虚伪而冷酷的道德的压力,又不能完全脱离贵族社会,战胜自己身上贵族的传统观念,在极其矛盾的心境下卧轨自杀。另一主人公列文带有作者的影子,在地主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缝隙中幻想”不流血革命”,企图调和尖锐的地主与农奴的矛盾,但幻想破灭后,他悲观失望,想自杀了之,最后在家庭幸福和宗法制农民的信仰中得到精神的归宿。此后,托尔斯泰拜访神父主教修道士等,并与农民不断来往,最终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在70年代与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打饥荒的强烈影响下,他脱离本阶级,彻底的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从此托尔斯泰放弃自己的贵族生活方式,不时参加生产劳动,自己缝衣,制靴子,劈柴,挑水,拒绝奢侈,吃素食,访问贫民窟,参加人口调查,组织赈济梁赞省和图拉省受灾农民。寒冷的冬天,一个人拉着雪橇,来到河边取水。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始乱终弃的他却成了审判玛斯洛娃的陪审官,这使他异常尴尬和忏悔,这看似巧合的构思却反映了深广的社会内容:草菅人命肆意而为的法庭,荒芜破败的农村,穷奢极欲的贵族,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一幅幅画面真实的展现了俄国社会的混乱与残暴,托尔斯泰猛烈地对这个毫无人性的社会进行了彻底的抨击与批判。但是小说后面所宣扬的宗教万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作品的思想境界。晚年的托尔斯泰精神世界异常苦闷,他对自己所宣扬的博爱学说与不抗恶思想在黑暗的社会四处碰壁而常常怀疑,这一时期妻子对他宗法制农民观念不能理解,更不能容忍他想将自己的作品使用权奉献给人民的思想,所以家庭生活出现了深深地裂痕,妻子不再信任他,处处想干涉他的行踪与行为,在种种思想矛盾冲击中,1910年11月10日托尔斯泰留给妻子一封告别信,在一个严寒之夜离家悄悄出走,外面气候异常寒冷,托尔斯泰患了感冒并且很快发展成为肺炎,阿斯塔波沃车站成了他生命的最后归宿,1910年11月17日年妻子得知消息后,赶往车站探视,遗憾的是家人和医生等人竟然不允许她见最后一面,索菲亚·安德列耶夫娜复杂的在日记中写道:列夫尼古拉托尔斯泰今早去世了,直到最后一口气他们都不让我进去,他们不允许我向自己的丈夫告别,他们这些残酷的人!一颗最明亮的星星陨落在世界文学的星空,整个世界都为之恸哭!请看一看大师们的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白璧无瑕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作者本人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契诃夫:“托尔斯泰的艺术是我们大家的,他的文学艺术就是是文学的希冀与愿望。”柴科夫斯基:“在古往今来的一切作家、艺术家中最伟大的就是托尔斯泰。只要有他一个,就足以使俄国人在别人数说欧洲给人类做出的一切贡献时不至低下头来。”福楼拜:“这是莎士比亚,这是莎士比亚。”屠格涅夫:“比起这篇作品来,我们的那些玩意儿简直成了儿戏。”……托尔斯泰一生都在精神的世界里苦苦跋涉,身后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童年》、《少年》、《青年》、《一个地主的早晨》、《琉森》、《三死》、《家庭幸福》、《哥萨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魔鬼》、《克莱采奏鸣曲》、《哈泽·穆拉特》、《舞会之后》、《复活》、《穷人》。一部部作品在世界文学的星河中璀璨夺目,熠熠生辉。托尔斯泰是最幸福的!他又是不幸的,他看透了沙俄社会的残酷虚伪,同情人民遭受的苦难,也试图以自己的思想方式解决社会的矛盾,并且一生都为之矢志不渝,但事与愿违,常常在矛盾的漩涡中痛苦不堪,这才是他的最大不幸!最后让我们记住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托尔斯泰议论文素材

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在我们的文章中引用一些名人事例,一定会让我们的论据更加有说服力,下面,高三网小编就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名人万能事例。大家一起来看《议论文素材经典名人事例 万能素材》,供大家参考。

1.被认为是傻子的科学家

本世纪最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童年时并不显得聪明,3岁时才学会说话,父母因而认为他是一个傻子。上学后,有位老师对他父亲说:“你的孩子将是一事无成”,甚至勒令他退学。16岁时,他报考苏黎世大学,又因成绩差而名落孙山。但他并不恢心。通过勤奋学习,成了杰出的物理学奠基人。曾有青年问他是怎样成功的,他写下了这样一个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学习、工作,Y代表好的学习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

2.思想巨人鲁迅

1、你用锋利的笔尖,划出黑暗中的一道《白光》;你用声嘶力竭的《呐喊》,惊醒了《彷徨》中的国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气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胸怀。鲁迅—一个不朽的灵魂,用一生的奋斗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狂人日记》。

2、“把生命献给中国,让世界为之景仰.矮矮的身躯,创造出崇高的事业,瘦削的肩膀,承载着千年的使命!从狂人的眼睛里,我们读出了历史得沉重;从阿Q的身影中,我们体会到变革的艰难;从坟头的花环上,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从铁屋的呐喊中,我们听清了奋进的声音你在孤独中呐喊,你在市声里彷徨,采一片朝花为自己送行,荷一杆长戟向黑暗进攻!大星陨落,天地同悲;巨著行世,千秋共仰----我们知道任何奖项也不足以涵盖你的贡献,但谨以此菲薄的礼品献给你-----世纪伟人鲁迅。”

导语: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反省议论文作文素材,欢迎大家分享。

1、自满、自高自大和轻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巴尔扎克

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3、只有到了老年,沉重的人生使命已经卸除,生活的甘苦也已了然,万丈红尘已移到远处,宁静下来了的周际环境和逐渐放慢了的生命节奏构成了一种总结性、归纳性的轻微和声,诗的意境出现了。——余秋雨

4、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6、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7、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8、只有自己深深痛过,才能体会别人的痛,于是难得自我反省。——席绢

9、惯于实际生活的人能坚持到底,坚持到最后结局,自我反省和空谈理论的人却不想越过他们自己所指定的边界,而永远停在那里,他们在崇高的意向,绝对的真诚和才干的条件下,阻碍事件前进,因为山巅险峻会撞伤他们。——屠格涅夫

10、世上的欢乐幸福,总结起来只有几种,而千行的眼泪,却有千种不同的疼痛,那打不开的泪结,只有交给时间去解。——三毛

11、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别人更加知耻。——德谟克利特

12、最甘美的成功,只有从未成功的人才知道。——狄更斯

13、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径。——瓦茨

14、只要你发现自己是站在多数人的一边,那就是该停下来反省一下的时候了。——马克·瓦恩

15、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日本

16、自重、自觉、自制,此三者可以引至生命的崇高境域。——丁尼生

17、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拉丁美洲

18、可能一个人说你不服气,两个人说你不服气,很多人在说的时候,你要反省,一定是自己出了一些问题。——马云

19、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20、要让我写自己的'历史,我就写我的错误。——周恩来

21、我们走过了很多弯路,企业的创业者和经营者对此都要深刻地反思。——王选

22、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日本

23、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海涅

24、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25、今天跟朋友总结我的人生理想,其实就是希望一辈子能不麻烦任何人地活着。——蒋方舟

反省的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在青年时期,曾有过一段放荡的生活,有一些不良习惯,如贪玩、赌博。但不久,他立即醒悟。他认为,自己的放荡行为等同于禽兽,对自己十分不满。他又把错误的原因详细列出来,写在日记本上,共有8点:1、缺乏刚毅力;2、自己欺自己;3、有少年轻浮之风4、不谦逊;5、脾气太躁;6、生活太放纵;7、模仿性太强;8、缺乏反省。这一次反省,好像一个霹雳打在他的身上。他决心结束放荡生活,改正不良习惯,于是跟他哥哥尼古拉来到高加索,在炮兵队里当一个下级军官,并迈上文学创作之路。

分析:把自己的缺点一一罗列出来,就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不失为一种改变缺点的好方法。只要下定决心,连有那么多缺点的托尔斯泰也能改邪归正,还有什么不能改变呢?这种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行为值得我们尊敬。

适用话题:内省、青春、改变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托尔斯泰的精神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托尔斯泰是苏联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托尔斯泰,一生写过很多著名作品,为那时候乃至当今的人们贡献了很多思想。

从众多托尔斯泰的作品当中,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这位思想家是一位人类良知的唤醒者。在他的作品当中充满着对于人类善良品质的称赞,也充满着对于丑陋的批判。

托尔斯泰,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他关心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懂得为他人做出贡献。从他的作品当中也充满着对于人民大众奉献精神的歌颂,他呼吁人们热爱真理。也告诉我们真理不是依靠科学就能够得到的,真理其实来源于人类的心灵,来源于人类善良的内心。

在当今这个充满着各种高新技术的时代,很多人年轻人总是会遭受迷惑。托尔斯泰告诉我们在这样一个世界当中,真理来源于人类心灵的启示。

总结托尔斯泰的精神,我认为他是要告诫我们人类应该守住自己的本真,人类的善与野兽的恶应该区别出来。

【拓展内容】

列夫托尔斯泰改写作文

客人小心翼翼步入厅堂,缓缓坐下,生怕打破了这里的艺术气氛。客人整了整自己的衣服,他想象着这位世界顶级大师有着怎样威严俊朗的容貌,心情格外激动。

脚步声近了,是那样急切,客人紧张地站了起来,门被推开了,出乎意料是一个矮小胖实的身影出现了,他穿着一身黑乎乎的衣服,陈旧,脏兮兮的,与想象中大师的造型实在大相近庭。客人打量着他,他脸上全是蓬松的毛发遮住了下半边脸,面肤黝黑似树皮一般粗糙,一指宽的眉毛如同纠缠不清的树根,倒竖起来。一个朝天狮子鼻向被人打塌了,鼻孔朝天,泡沫一样灰白的头发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两片厚厚的嘴唇正咧开冲着客人笑,田野村夫的脸露不出半点大师模样。 突然,客人怔住了,从他眉宇下面射出了一股锐利的光,如钢刀一般刺来,仿佛刺眼的闪光要照亮人的内心深处,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下,没有人能遮遮掩掩。审视只持续了一秒,随即代之以和蔼温和的浅笑,犹如明柔的月光。客人这时才确信这人一定就是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有着平庸的躯壳,却有着圣洁的`灵魂,他终究带上他的目光,带上他批判的笔,点燃了整个世界的希望。

列夫托尔斯泰作文

那身影远远看起来矮小而瘦削,寒颤颤的,身板看起来却硬朗,走起来精精神神、踏踏实实,最有特点的还是那黑漆漆的脑袋,整个都被包在蓬乱的毛发里,瞧过去,全然见不到了五官。

走进来看,那粗糙的皮肤包裹了整个身板,像树皮一般难看与粗俗,脸上爬满了毛发,蓬松且长,犹如灰白的瀑布自脸部倾泻,毛发盘曲着占领了粗陋的脸部,隐约还瞧得见五官。厚厚的嘴唇鲜红地镶在胡须之间;扁塌的鼻子宽大,两孔朝天,赫然是把两个洞口暴露无疑;而那对招风耳也甚是难看,大概与常年在外的游浪很有关系。

那对眼睛灰蒙蒙的,而且时常眯成线一样的缝隙,但却常常充满神韵,投射黑豹一样的尖锐目光,好像刺刀一样穿透视界,犀利地洞察周围的一切,他会去留意别人的言行举止,仪态神情,他会留意身边的一切,为自己的写作丰富素材,他用自己的慧眼剖析了世间一切的一切,用文字倾诉着自己对社会的看法,诠释了当今种种问题。

他的面貌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俗,但他得心却是高洁纯净的。他有渊博的学识,把它们酝酿成千古流传的精品文艺;他有高尚的人格,对待普通的人民就像自己的亲人,从中体味着最基层的酸甜苦辣;他有坚毅的精神,不怕在人群里逆流,不怕在人们的鄙夷中失去自信,所以,他成功了,他让无数人相信,崇敬,为之而努力。 这就是托尔斯泰,有着纯净心灵的伟大灵魂,屹立于茫茫文学历史的顶端。

有关托尔斯泰的论文文献

最好补充一下你的论文方向 建议你去图书馆里面的电子阅览室去下载,网上搜索到的许多论文都是需要钱才可以看的。安娜·卡列尼娜:道德秩序的叛逆者

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晓金区。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51年4 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11月他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彼得堡,作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逐渐结识了冈察洛夫、费特、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在这里他以不谙世故和放荡不羁而被视为怪人,他的不喜爱荷马和莎士比亚也使大家惊异。不久,他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相识,但不同意后者的文学见解。当时德鲁日宁等人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优美艺术”,反对所谓“教诲艺术”、实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张的暴露文学。托尔斯泰倾向于德鲁日宁等人的观点,但又认为任何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 1856年底以中尉衔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法国的“社会自由”博得他的赞赏,而巴黎断头台一次行刑的情景则使他深感厌恶。在瑞士看到英国资产阶级绅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愤慨。但这次出国扩大了他的文学艺术的视野,增强了他对俄国社会落后的清醒认识。对于50至60年代之交的农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势,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极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曾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因农民不接受而未实现。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却认为根据“历史的正义”,土地应归地主所有,同时因地主面临的是要性命还是要土地的问题而深深忧虑。他不同意自由主义者、斯拉夫派以至农奴主顽固派的主张,也看到沙皇所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虚伪性质,却又反对以革命方法消灭农奴制,幻想寻找自己的道路。由于无法解决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图在哲学、艺术中逃避现实,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长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观情绪。1859至1862年间几乎中辍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20多所学校,并曾研究俄国和西欧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还到德、法、意、英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教育杂志。这些活动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农奴制改革中,他作为本县和平调解人,在调停地主和农民的纠纷时,常常同情农民,又招致贵族农奴主的敌视。1862年7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不久他关闭了学校。这段时间他思想上所受的震荡以及因同农民的频繁接触而接受的他们对事物的一些看法,成为他的世界观转变的契机和开端。新婚之后,革命形势逐渐转入低潮,他也逐渐克服了思想上的危机。他脱离社交,安居庄园,购置产业,过着俭朴、宁静、和睦而幸福的生活。从1863年起他以6年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这段时间的较重要的事件是1866年他出席军事法庭为士兵希布宁辩护。希布宁因不堪军官的虐待打了军官的耳光,虽经托尔斯泰为之奔走,终被枪决。这一事件使他开始形成反对法庭和死刑的看法。托尔斯泰的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没有保持多久。1869年9月因事途经阿尔扎马斯,深夜在旅馆中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忧愁和恐怖。这就是所谓“阿尔扎马斯的恐怖”。在这前后,他在致友人书信里谈到自己近来等待死亡的阴郁心情。1868年秋至1869年夏,他对叔本华哲学发生兴趣,一度受到影响。从70年代初起,“乡村俄国一切‘旧基础’……的破坏”的加剧,“到民间去”等社会运动的兴起,使他开始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他惶惶不安,怀疑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因自己所处的贵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恼,不知“该怎么办”。他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绳子,不带猎枪,生怕为了求得解脱而自杀。这些思想情绪在当时创作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鲜明的反映。此后,他访晤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隐修士,并结识农民、独立教徒康•修塔耶夫。他终于完全否定了官办教会,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最后在70至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性大饥荒的强烈影响下,弃绝本阶级,完成了60年代开始酝酿的世界观的转变,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在《忏悔录》(1879~1880) 等论文里,他广泛阐述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却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这是因为他不仅反映了农民对统治阶级的仇恨和愤怒,也接受了他们因政治上不成熟而产生的不以暴力抵抗邪恶的思想。列宁剖析这种惊人的矛盾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从此托尔斯泰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他也改变了文艺观,指斥自己过去的艺术作品包括《战争与和平》等巨著为“老爷式的游戏”,并把创作重点转移到论文和政论上去,以直接宣传自己的社会、哲学、宗教观点,揭露地主资产阶级社会的各种罪恶。当时写的剧本、中短篇小说以及民间故事,同样为了这一目的。他还从事广泛的社会活动:1881年因子女求学全家迁居莫斯科,他访问贫民窟,参加1882年莫斯科人口调查,深入了解城市下层生活;1881年他上书亚历山大三世,请求赦免行刺亚历山大二世的革命者;1884年由其信徒和友人弗•契尔特科夫等创办“媒介”出版社,以印行接近托尔斯泰学说的书籍;1891年给《俄国新闻》和《新时代》编辑部写信,声明放弃1881年后自己写的作品的版权;1891至1893年和1898年,先后组织赈济梁赞省和图拉省受灾农民的活动;他还努力维护受官方教会迫害的莫洛康教徒和杜霍包尔教徒,并在1898年决定将《复活》的全部稿费资助杜霍包尔教徒移居加拿大。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这在《哈泽—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至此又因《复活》的发表,指责他反对上帝,不信来世,于1901年以俄国东正教至圣宗教院的名义革除他的教籍。这个决定引起举世的抗议,托尔斯泰却处之泰然。同年他因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而写《致沙皇及其助手们》一文;次年致函尼古拉二世要求给人民自由并废除土地私有制;1904年撰文反对日俄战争。他同情革命者,也曾对革命的到来表示欢迎,但却不了解并回避1905年革命。而在革命失败后,他又反对沙皇政府残酷杀害革命者,写出《我不能沉默》一文。托尔斯泰在世界观激变后,于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离家出走。这种意图在他80至90年代的创作中颇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后几年,他意识到农民的觉醒,因自己同他们的思想情绪有距离而不免悲观失望;对自己的地主庄园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尔斯泰主义者和他的夫人之间的纠纷更使他深以为苦。最后,他于1910年11月10日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20日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11月他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彼得堡,作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逐渐结识了冈察洛夫、费特、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在这里他以不谙世故和放荡不羁而被视为怪人,他不喜爱荷马和莎士比亚也使大家惊异。不久,他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相识,但不同意后者的文学见解。当时德鲁日宁等人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优美艺术”,反对所谓“教诲艺术”、实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张的暴露文学。托尔斯泰倾向于德鲁日宁等人的观点,但又认为任何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至1859年,他同《现代人》杂志决裂。1856年底以中尉衔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法国的“社会自由”博得他的赞赏,而巴黎断头台一次行刑的情景则使他深感厌恶。在瑞士看到英国资产阶级绅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愤慨。但这次出国扩大了他的文学艺术的视野,增强了他对俄国社会落后的清醒认识。对于50至60年代之交的农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势,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极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曾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因农民不接受而未实现。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却认为根据“历史的正义”,土地应归地主所有,同时因地主面临的是要性命还是要土地的问题而深深忧虑。他不同意自由主义者、斯拉夫派以至农奴主顽固派的主张,也看到沙皇所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虚伪性质,却又反对以革命方法消灭农奴制,幻想寻找自己的道路。由于无法解决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图在哲学、艺术中逃避现实,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长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观情绪。1859至1862年间几乎中辍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20多所学校,并曾研究俄国和西欧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还到德、法、意、英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教育杂志。这些活动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农奴制改革中,他作为本县和平调解人,在调停地主和农民的纠纷时,常常同情农民,又招致贵族农奴主的敌视。1862年7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不久他关闭了学校。这段时间他思想上所受的震荡以及因同农民的频繁接触而接受的他们对事物的一些看法,成为他的世界观转变的契机和开端。1856年夏至1857年冬,托尔斯泰曾一度倾心于邻近的瓦·弗·阿尔谢尼耶娃,此后又为婚事作了多次努力,但都没有成功。1862年9月,他同御医、八品文官安·叶·别尔斯的女儿索菲亚·安德列耶夫娜结婚。在他一生中,他的夫人不仅为他操持家务,治理产业,而且为他誊写手稿,例如《战争与和平》就抄过多次。但她未能摆脱世俗偏见,过多为家庭和子女利益着想,不能理解世界观激变后托尔斯泰的思想。夫妻的不和造成家庭悲剧。托尔斯泰的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没有保持多久。1869年9月因事途经阿尔扎马斯,深夜在旅馆中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忧愁和恐怖。这就是所谓“阿尔扎马斯的恐怖”。在这前后,他在致友人书信里谈到自己近来等待死亡的阴郁心情。1868年秋至1869年夏,他对叔本华哲学发生兴趣,一度受到影响。从70年代初起,“乡村俄国一切‘旧基础’……的破坏”的加剧,“到民间去”等社会运动的兴起,使他开始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他惶惶不安,怀疑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因自己所处的贵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恼,不知“该怎么办”。他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绳子,不带猎枪,生怕为了求得解脱而自杀。这些思想情绪在当时创作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鲜明的反映。此后,他访晤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隐修士,并结识农民、独立教徒康·修塔耶夫。他终于完全否定了官办教会,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最后在70至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性大饥荒的强烈影响下,弃绝本阶级,完成了60年代开始酝酿的世界观的转变,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在《忏悔录》(卢梭的书)(1879~1880) 和《我的信仰是什么?》(1882~1884)等论文里,他广泛阐述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却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这是因为他不仅反映了农民对统治阶级的仇恨和愤怒,也接受了他们因政治上不成熟而产生的不以暴力抵抗邪恶的思想。列宁剖析这种惊人的矛盾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因为他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恰表现了我国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从此托尔斯泰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他也改变了文艺观,指斥自己过去的艺术作品包括《战争与和平》等巨著为“老爷式的游戏”,当然,陀斯妥耶夫斯基也是这么说的。并把创作重点转移到论文和政论上去,以直接宣传自己的社会、哲学、宗教观点,揭露地主资产阶级社会的各种罪恶。当时写的剧本、中短篇小说以及民间故事,同样为了这一目的。他还从事广泛的社会活动:1881年因子女求学全家迁居莫斯科,他访问贫民窟,参加1882年莫斯科人口调查,深入了解城市下层生活;1881年他上书亚历山大三世,请求赦免行刺亚历山大二世的革命者;1884年由其信徒和友人弗·契尔特科夫等创办“媒介”出版社,以印行接近托尔斯泰学说的书籍;1891年给《俄国新闻》和《新时代》编辑部写信,声明放弃1881年后自己写的作品的版权;1891至1893年和1898年,先后组织赈济梁赞省和图拉省受灾农民的活动;他还努力维护受官方教会迫害的莫洛康教徒和杜霍包尔教徒,并在1898年决定将《复活》的全部稿费资助杜霍包尔教徒移居加拿大。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这在《哈泽—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至此又因《复活》的发表,指责他反对上帝,不信来世,于1901年以俄国东正教至圣宗教院的名义革除他的教籍。这个决定引起举世的抗议,托尔斯泰却处之泰然。同年他因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而写《致沙皇及其助手们》一文;次年致函尼古拉二世要求给人民自由并废除土地私有制;1904年撰文反对日俄战争。他同情革命者,也曾对革命的到来表示欢迎,但却不了解并回避1905年革命。而在革命失败后,他又反对沙皇政府残酷杀害革命者,写出《我不能沉默》一文。托尔斯泰在世界观激变后,于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离家出走。这种意图在他80至90年代的创作中颇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后几年,他意识到农民的觉醒,因自己同他们的思想情绪有距离而不免悲观失望;对自己的地主庄园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尔斯泰主义者和他的夫人之间的纠纷更使他深以为苦。最后,他于1910年11月10日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20日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坟上没有树立墓碑和十字架。托尔斯泰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情节的基础是真实的案件。贵族青年聂赫留道夫诱□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不过,作品的后面部分,渐渐突出了不以暴力抗恶和自我修身的说教。托尔斯泰的力量和弱点,在这里得到最集中最鲜明的表现。托尔斯泰的文章和论著保存至今的共290篇,已完成的164篇,构成他的文学遗产的重要部分。政论性的论文占大多数,其写作始于青年时代。60至70年代写过关于教育问题和关于萨马拉饥荒的论文。最有意义的是世界观激变以后的文章。《教条神学研究》(1879~1880)、《我的信仰是什么?》(1882~1884)、《教会和政府》(1885~1886)等,揭露官方教会是“有产者政权”的婢女,并宣传新的基督教的世界观;《那么我们该怎么办?》(1882~1886)、《天国在您心中》(1890~1893)和《当代的奴隶制》(1899~1900)等文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实即奴隶制,而工厂奴隶制是土地奴隶制的直接后果;国家是保卫有产者并压迫人民的工具;私有制则是“战争、死刑、法庭、奢侈、淫荡、凶杀和使人毁灭”的万恶之源。在90年代初俄国许多省份受灾时,他写了《论饥荒》(1891)、《可怕的问题》(1891)和《饥荒抑或不是饥荒》(1898),指出当时饥荒的严重性,并断言“人民之所以饥饿,是由于我们吃得太饱”,应该“从人民的脖子上爬下来”,把土地等归还他们。在1905年革命的时期,他宣称自愿充当“从事农业的一亿人民的辩护士”,写了《论俄国的社会运动》、《深重的罪孽》、《致农民的论土地的信》(均1905)等文,认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问题。而在《关于莫斯科的调查》(1882)、《唯一的手段》(1901)、《论俄国革命的意义》(1906)和《究竟该怎么办?》(1906)等文中还陈述城市下层的贫困境况和工人的沉重劳动。此外还有一些反对侵略战争和军国主义的文章。这些论文同样有其消极面,如否定一切国家、一切暴力,幻想人们的团结,鼓吹爱的作用和自我修身等。托尔斯泰早期写过文学论文,如《人们为什么写作》(1851)肯定文学的崇高使命;《在俄罗斯文学爱好者协会上的讲话》(1859)反对暴露文学,但仍主张文学应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60至70年代的论文中,主要强调应为人民而写作。最值得注意的是晚年的论著。《莫泊桑文集序》(1894)要求忠于现实主义艺术的原则;要求作家对所描写的事物抱道德的态度,明确“善和恶之间的区别”。《什么是艺术?》(1897~1898)批判“现实主义”的美学观点,指出当时一些美学理论为统治阶级的口味进行辩解的实质,揭示颓废派艺术反人民的本性及其哲学思想基础;同时提出艺术是人们交流感情的工具的论点。《论莎士比亚及其戏剧》(1906)指责莎士比亚的剧作反民主和不道德,但也能道出他的剧作的某些艺术特点。这些论著都阐明作者后期关于艺术实质和作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艺术的道德意义等问题的见解,后两部还同时要求文艺传达宗教意识。托尔斯泰的艺术是博大精深的。首先,他以特有的概括的广度,创造了史诗体小说。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巨著,再现了整整一个时代,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500以上)。历史的事实融合着艺术的虚构,奔放的笔触揉和着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于史诗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独白,变化万千,蔚为奇观。他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千头万绪,衔接得天衣无缝;又能突破小说的“封闭”形式,波澜壮阔,像生活那样无始无终。然而托尔斯泰的艺术魅力,不只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在于刻画微观世界。他洞察人的内心的奥秘,在世界文学中空前地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下意识,把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托尔斯泰的艺术力量是真实,它突出表现在性格塑造上。他总是如实地描写人物内心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只写其突出的一面或占优势的一种精神状态。他不隐讳心爱人物的缺点,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闪现的微光。他不粉饰,不夸张,不理想化或漫画化,总是借助真实客观的描写,展示其本来面目,从而于平凡中见伟大,或者相反,于平凡的现象中显示其可怕。他还善于描绘性格的发展和变化,自然浑成而不露斤斧痕迹。托尔斯泰的风格主要特点是朴素。他力求最充分最确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他虽然在艺术上要求严格,象《战争与和平》就七易其稿,却不单纯以技巧取胜,不追求形式上的精致,也不回避冗长的复合句,而只寻求最大的表现力。晚年,他的艺术有显著的变化。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简洁,不写感受的整个过程,只写心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主要环节;有时采取戏剧的方法,通过行动和对白来表现。不写性格的顺序发展过程,而写突然事故引起的决定性转变。在结构上,为了表现人物的醒悟,常常采用倒叙的方法;为了集中,长篇小说也不再用多线索,而用单线索逐渐展开的方式。在语言上,则力求质朴洗练和浅显易懂,接近民间故事。列夫·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顶峰之一。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从19世纪60年代起,他的作品开始在英、德等国翻译出版。70至80年代之交以《战争与和平》的法译本出版获得国际上第一流作家的声誉,成为当时欧美的“俄国热”的主要对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法朗士、罗曼·罗兰、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德莱塞、伯纳·萧、高尔斯华绥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在中国,1900年就出现评介他的文字,1907年译介过他的“宗教小说”(《主与仆》及民间故事)。1913、1917年先后有《复活》(易名《心狱》)和《安娜·卡列尼娜》(易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的文言译本。“五四”前后,托尔斯泰的作品大量被译成中文。抗战期间分别出版了郭沫若和周扬翻译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其他作品的译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大多已翻译出版,而且根据原文翻译,不少名著都有几种不同的译本。一段时间,他开始与贫穷、朴实、没有学问而有信仰的教徒、香客、修士、分裂派教徒、农民接近,“我爱上了这些人,我越深入思索我常听到和读到的像这样活着、也像这样死去的人的生活,我就越热爱他们,我自己也就生活得更愉快了”。 就在这时,托尔斯泰遇见了老子。有明确记录的时间是1884年。在当年3月6日,他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的字眼:“我在翻译老子,结果不如我意。”3月9日:“读了一点关于中国的东西,骑马在城里转了转。除我以外,人人都在工作……我洗了澡,读老子。翻译过来是可以的,但是缺乏完整性……”由此看来,托尔斯泰接触老子的时间还应当略略靠前一点。因为不可能还没阅读就开始要翻译它。托尔斯泰阅读的老子《道德经》,是1841年巴黎出版的法文译本。后来,他与波波夫一起,将《道德经》翻译成俄文。这项工作甚至激起了托尔斯泰写一本介绍中国哲理,尤其是探讨人性善恶问题的书的愿望。托尔斯泰与孔子在传统文化经典中,首先引起他注意的,是孔子。托尔斯泰不懂中文,何以能够研究孔子呢?原来他是从读英译本的《四书》开始的。英国汉学家詹姆斯.理雅各(一译莱格,1814一 1877)翻译了《四书》《五经》,分成28卷于1861一1886年间陆续出版,在西方广为流传。这些书也流入俄国。英译本总名为《中国经典》。译者理雅各原为伦敦布道会派驻马六甲任英华书院院长(1839),后于1843一1873年长驻香港,返英国后就在牛津大学执教,开汉文讲座。由于译者的名声,其译本的影响也大。而俄国人一包括托翁一竟然不知道早在此前,1870年的时候,他们国内已拥有自己的俄译本《大学》和《中庸》,那是由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成员列昂季耶夫译出,在彼得堡出版的,可惜没有传开。托翁读的却是英译本,他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孔子、孟子的著作。1882年6月他曾致信文学评论家斯特拉霍夫(当时任彼得堡图书馆员,也是帮托翁寻检书籍的一位助手),感谢后者给他寄去孔子的书,不久他便着手研读了。

1.(实践是创造之源)《战争与和平》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著。书中战争场景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托尔斯泰的亲自考察。列夫•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当他写到俄法双方在鲍罗京诺会战的一段文字时,总感到描写得很抽象、不具体,他决定亲自去战场考察一番。到了鲍罗京诺,他仔细巡视了这个历史战场的一切遗迹,把它的地形面貌牢牢记在心里,还特地画了一幅图,标上一条地平线和树林,标明各个村庄、河道的名称,及当年 会战时太阳移动的方向等。回到家里,又把自己观察到的印象同历史文献上记载的材料联系起来分析研究,直到一切都清楚明白了,他才坐到桌边,重新写这段文字,这个会战场面, 写得不仅生动,且色调明朗、壮观。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司马迁也非常重视实地考察。在动笔之前,司马迁游历过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寻访先人的遗迹。他曾经访问过夏禹的遗迹,眺望过范蠡泛舟的五湖,访求过韩信的故事,访问过刘邦、萧何的故乡,考察了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壮游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为撰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李时珍和曼陀罗(认识要靠实践来检验)李时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人誉为“医圣”。他是明末清初重实践、重考查、重验证的实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花了将近40年的时间,编写了著名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在年轻的时候就听人说,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叫曼陀罗,人们一见到它就会情不自禁地又唱又跳。李时珍费了一些周折,终于找到了这种植物,一时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他为了探明究竟,走到哪里手里都拿着曼陀罗。后来他亲自服下了曼陀罗,发现它有麻醉和使人兴奋的作用,少量可以治病,过量时在别人的暗示下,的确可以叫你唱你就唱,叫你跳你就跳。后来曼陀罗被广泛用于制造麻醉剂。李时珍和曼陀罗的故事,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他经常身体力行地验证一些传说,改变了很多当时人们的迷信思想和以讹传讹的做法。

列夫 托尔斯泰 (1828~1910) 俄国作家。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9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51年4 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11月他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彼得堡,作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逐渐结识了冈察洛夫、费特、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在这里他以不谙世故和放荡不羁而被视为怪人,他的不喜爱荷马和莎士比亚也使大家惊异。不久,他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相识,但不同意后者的文学见解。当时德鲁日宁等人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优美艺术”,反对所谓“教诲艺术”、实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张的暴露文学。托尔斯泰倾向于德鲁日宁等人的观点,但又认为任何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至1859年,他同《现代人》杂志决裂。 1856年底以中尉衔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法国的“社会自由”博得他的赞赏,而巴黎断头台一次行刑的情景则使他深感厌恶。在瑞士看到英国资产阶级绅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愤慨。但这次出国扩大了他的文学艺术的视野,增强了他对俄国社会落后的清醒认识。 对于50至60年代之交的农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势,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极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曾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因农民不接受而未实现。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却认为根据“历史的正义”,土地应归地主所有,同时因地主面临的是要性命还是要土地的问题而深深忧虑。他不同意自由主义者、斯拉夫派以至农奴主顽固派的主张,也看到沙皇所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虚伪性质,却又反对以革命方法消灭农奴制,幻想寻找自己的道路。由于无法解决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图在哲学、艺术中逃避现实,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长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观情绪。1859至1862年间几乎中辍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20多所学校,并曾研究俄国和西欧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还到德、法、意、英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教育杂志。这些活动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农奴制改革中,他作为本县和平调解人,在调停地主和农民的纠纷时,常常同情农民,又招致贵族农奴主的敌视。1862年7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不久他关闭了学校。这段时间他思想上所受的震荡以及因同农民的频繁接触而接受的他们对事物的一些看法,成为他的世界观转变的契机和开端。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 索引序列
  • 托尔斯泰研究论文集
  • 托尔斯泰研究论文
  • 托尔斯泰论文主题
  • 托尔斯泰议论文素材
  • 有关托尔斯泰的论文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