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海洋主题的商业空间论文

海洋主题的商业空间论文

发布时间:

海洋主题的商业空间论文

没事做也不会写的

同是伤不起的路过…

2011-12-14 10:56 提问者采纳 马克思曾说过,“不能想象一个伟大的民族能够与海洋相隔绝”。当前,随着陆地资源的减少和力度加大,海洋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海洋是拓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已成为各国共识。人类的是一部史。而则是一部史。尽管、们驾驶风帆驶向的时候,作为一种理论甚至还没有成文。但实践先于理论的终归还是决定了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500年来的走向。带来的、初步实现全球性物资流通和掠夺性贸易支撑了和百年的强盛;继之而起的更是依靠控制海洋而称霸三百年。及至美国崛起,两次,列强们既是出战略带来的利益的争夺和贸易主导权之争,而解决此类冲突的战场也有相当部分集中之上。由此可见,海洋在当今以至于以后的世界中必将发会巨大的作用。中国的现状1.我国岛屿被侵占。在东海,中国固有的领土被日本。自是我国避风、的,但被日本实际控制,日本不仅反对我国海军接近,连我国科考船也不能接近,甚至我国也不能到附近海域捕鱼。日本拒不承认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在南海的,有40个岛屿被他国侵占,中国实际控制的只有8个。2.被掠夺。与岛屿主权归属的争端相伴而生的是以资源为核心的各种矛盾。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目前在南域投入开采的已经超过1000口,这些绝大部分位于南海断续线中国一侧海域,每年开采的石油超过6000万吨。此外,我国从1开始在南海实行夏季制度,但有的国家不但说中国“无权宣布”,而且乘我国休渔之机大肆捕捞。3.海域划界矛盾重重。我国濒临黄海、东海、南海。由于海域狭窄造成我国与海上邻国海域划界的矛盾比较突出。在黄海和东海其宽度最宽处只有360海里,不足400海里,出现海域主张重叠的情况。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的黄海海域中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有25万平方公里,可是有的国家主张等距线为界,如果按此划分,他们可以多划十几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自然延伸,因此面积77万平方公里的东海海区中应归中国管辖的为54万平方公里,但是日本却提出中日两国是共架国,要求按中间线划分海域。按此无理要求,日本与中国有十几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4.通道的潜在威胁。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被纳入美国的之中,被美国列为要在世界控制的16个海洋咽喉要道之一。美国对南海问题的政策已由“消极中立”转变为“积极中立”,并且宣称钓鱼岛在美日联合安保范围之内。南海地区被日本视为传统,南海交通线被看作是日本的,因此,日本以“确保海上航由”、“反对使用武力”为借口,积极涉足中国南海事务。近年来,美日两国以打击海盗和维护国际通畅为由,正力图控制被称之为中国海上的,因为目前中国进口的90%以上需要通过经运输。这些外部势力的因素将对中国的积极发展和造成严重威胁。中国维护的策略思考一、完善我国的海洋立法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和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律法规,主要包括《法》《海上交通安全法》《》《及法》《涉外研究管理规定》《和法》等。可以说,上述法律法规,覆盖了我国管辖的所有海域,使得《》赋予在其的各项基本权利在我国国内立法中都得到了具体体现。但目前在我国现行的海洋立法中,海洋区域的军事利用、海洋等方面的内容仍是空白。这些空白让外国军用舰机在我国控制海域的非法变得。因此,与海洋联系最为密切的海军,应该积极推动与平时海上有关的海洋立法。二 临时安排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维护的基本方针共同开发是指有关国家在暂时搁置对资源开发的争议的情况下,在相互协定的基础上,以某种合作方式勘探和开发重叠主域的相关资源。它是世界上很多国家认可和采用的一种功能性合作制度。它既不影响有关国家的权利主张,又能以符合原则和各自利益的方式及时、有效地勘探开发资源,使双方迅速地从商业性石油发现和生产中获得最大。共同开发在有关国家优先利用争议区域资源的实用考虑与维持各自权利主张或立场之间建立了适当的平衡。在东海,如果中日两国能对进行共同开发,无论于中国还是日本,均是有益的。一方面,中日两国都是石油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另一方面,中日石油公司已有十几年的合作历史,中日石油公司在的联合开发是相当成功的。通过实施共同开发,两国均可在不放弃其权利主张的前提下,增加新的石油来源,从中国方面来讲,还可获得资金和技术。在政治上,共同开发也有助于维护东海地区的稳定。事实上,日方始终没有明确拒绝共同开发的提议。在南海,的争议涉及到五国六方,其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妥善解决南海争议问题,我国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创造性地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到如今,争议的解决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发展态势。一是中国与各国于2002年11月签署《》,旨在保持南海局势的稳定,强调以和平方式解决争议。二是中越划界协定和渔业合作协定于2004年6月生效,这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第一次通过和平谈判解决海域划界问题,对推动南沙等海洋争端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三是中、菲、越三国石油公司于2005年3月签署《在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议》,南沙争端当事国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面迈出了历史性、实质性步伐。从更大范围看,中国与国家已经确立面与繁荣的,并正在建设中国一,这无疑有助于缓和南沙局势。当然,由于各方不会轻易放弃主权要求和,南海问题的解决仍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三 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是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的开采需要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公约》虽然规定国际海底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实行“平行开发”的原则,但由于各国相当悬殊,事实上难以平等。没有高科技的支持和经济的高投入,便没有资格成为“先驱投资开发者”,也无力在深海开发中竞争。同时,在有争议海域实施的“共同开发”合作模式中,科技优势也有助于。当今难度大、投资多、风险高、周期长,要想取得最好的开发效益,必然要以科技的高投入为前提。四、建立综合的海上安全保障体系,海权是一个国家运用对海洋的控制能力,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海上力量的强弱,建立一支强大的,有威慑力的现代海军是中国海权战略的第一步,同时也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第一步。应建立,加强对沿海海域和的警戒和管控。是一国基于的需要,在其以外划定的邻接其的特定。现行不禁止各国在其附近的国际建立。迄今为止,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建立了这种防空识别区。鉴于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特别是海上安全形势,建立我国的防空识别区已经是。加强维权巡航。二00八年,中国已建立全海域维权巡航制度,将三百万平方公里纳入定期维权巡航范畴。依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研究管理规定》、《铺设管道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各海区总队在我进行了巡航监管,对我与邻国存在争议的海域进行了巡航监视是所有强国相同的和道路,当今各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视海洋的战略地位及其重大价值。以争夺、控制海洋空间、抢占为主要特征的2l世纪国际海洋权益斗争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我国所面临的海洋维权形势也会更加严峻和复杂。如何在新一轮的海洋竞争中,既保卫我国的、捍卫我国的海洋权益,又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我们应该思考和应对的重要课题

哈哈,我们学校真伤不起,我也在找

海洋论文主题

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海洋文化以其独特性占有一定地位。那么所谓的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甚至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海洋文化论文篇1

关于海洋文化生态的几个问题

[摘要]海洋文化生态包括实现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海洋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动态性、主体性;海洋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海洋文化生态的平稳度、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作用是影响海洋文化生态的因素,文章认为,

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合理开发与配置海洋文化资源、完善海洋文化生态的管理与立法、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文化生态的不良影响、构建和谐海洋文化生态圈应成为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海洋文化生态;特性;影响因素;路径选择

一、海洋文化生态的概念

(一)海洋文化生态概念

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Tansley)首创了生态系统(Ecosystem)概念。

他指出:我们所谓的生态系统,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物理化学因素(气候、土壤因素等),它是一个自然系统的整体。

那么所谓的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甚至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文化生态”也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广义的文化生态,首先是一种世界观,或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观,是一种文化的生态学,狭义的文化生态,主要是指精神文化与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精神文化内部各种价值体系之间的生态关系。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大陆文化,也创造了辉煌的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就是在人们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和发现的历程中诞生,因而,海洋文化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海洋文化只有“生态化”才能实现海洋文化的良好循环发展。

那么所谓的海洋文化生态就是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在海洋文化所处的海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实现海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文化是人类在所处的海洋环境中不断调整和更新的过程,这也就是海洋文化生态化过程。

一个良好的海洋文化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地反映海洋文化所蕴含的重要作用和无限的活力。

(二)海洋文化生态的特性

生态系统的特性决定了海洋文化生态的基本特性。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海洋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主体性,

1整体性。

海洋文化生态作为一个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

整体而言,海洋文化生态是由海洋文化和文化所处的环境组成的整体,二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从而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把握好海洋文化生态,应当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海洋文化生态;应当从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重视和发展海洋文化各种具体文化形式,特别是别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优化文化生态的结构,优化具有特色的海洋文化发展模式。

2动态性。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事物不是静止不变的,都是发展变化着的,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海洋文化生态,其应该是一个动态开放型的稳定系统。

海洋文化生态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其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

海洋文化生态的动态性要求我们要以辩证法的运动变化的观点考察海洋文化生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揭示其运动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对海洋文化生态进行维护及完善。

3主体性。

主体性是海洋文化生态所具有的特性之一。

海洋文化生态的主体性特征是人在海洋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海洋文化生态与人息息相关,人是海洋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主体,是海洋文化生态的维护者。

人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对人的塑造起了很大的作用,人在文化世界中的生存发展,彰显其主体性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主体性是文化生态系统最为明显甚至是根本的属性。

二、海洋文化生态的影响因素

海洋文化生态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浩瀚的大海、独特的海洋条件为海洋文化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孕育了具有深厚底蕴的海洋文化,因此,每一种海洋文化的形成背景都与其存在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海洋文化生态的影响因素是研究海洋文化生态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海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

海洋文化属于区域文化的范畴。

其传统价值观念、思维习惯、情感模式和行为规范经过长期的积淀和流传,成为独特的海洋文化资源,不同的文化主体拥有不同的文化生态意识。

海洋文化主体是海洋文化的创造者、拥有者和传承者。

文化主体是地方文化特色构成要素中最为重要和不可分割的部分,对其重要性和地位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这是保护海洋文化生态的首要条件,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海洋文化生态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的确立,是主体进行一切文化活动的前提。

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要考虑怎样将文化与生态整合,维护好海洋文化生态,怎样才能使优秀的海洋文化得以保护、发展和传承,仅仅依靠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海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对维护海洋文化生态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海洋文化生态的平衡度

“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输出与输入必须平衡才能保持它的稳态,因此,生态平衡是一种根本的价值,是人和其他生命生存的基础。

”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海洋文化生态,海洋文化生态是海洋文化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所谓海洋文化生态平衡,指的是海洋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各个子系统乃至各种因子和成分,以及海洋文化生态的各种内外环境因素,保持着动态的、和谐的比例关系。

海洋文化是海洋社会的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是与其所处的环境中多种因素协同发展的结果,海洋文化的渗透与传播涉及海洋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海洋文化生态的建设具有综合的特征,

需要保持海洋文化和海洋环境之间相适应、协调并相互促进,也就是维持海洋文化生态的平衡度,从而防止海洋文化生态的失衡、淡化和被侵蚀的危险。

(三)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作用

所谓的海洋文化生态环境指的是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赖以进行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种条件。

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是在一定时空中进行的,也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

所谓的时空条件也就是环境。

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范围很广,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海洋社会环境。

但是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好坏对海洋文化生态有一定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无论是海洋文化的创作、传播和弘扬,都是在一定的海洋环境下进行的。

海洋文化环境适应海洋文化的存在,文化生态环境就对海洋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但海洋文化生态环境如果不适应海洋文化存在、发展的状况和要求,它就会对海洋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起到制约作用。

三、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

主体性是海洋文化生态的必有特性,也是其所

具有的根本属性。

按照这一特性进行海洋文化建设,就必须在对海洋文化主体的培育上加大力度。

文化生态意识主要体现为文化可持续发展观。

人类进行文化艺术生产,需要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适度的、有节制的开发,在满足文化需求的同时注重保持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为主体进行一切文化活动做好了思想准备。

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海洋文化生态意识,是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前提。

应发挥海洋文化主体在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开发方面的主导能力,将海洋文化价值观和海洋环境相结合,使独特的海洋文化得以进一步地发扬光大,并使海洋文化生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合理开发与配置海洋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赖以生存的源头活水,必须高度重视其合理的利用、保护和开发。

海洋文化资源就是指人们用来从事海洋生产和文化活动的必要条件,要实现海洋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持续性增长,必须充分认识海洋文化资源的特性,合理配置开发文化资源,尽可能做到与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相适应,实现海洋文化资源的边际效应最大化。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后三种论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选择的论文形式,这里不作介绍。文科大学生一般写的是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的运算,有的也涉及实验与观测,用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以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吗?》一文,是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的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和分析,以论辩的形式阐发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观点。另外,针对几种不同意见或社会普遍流行的错误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辩驳的论文,也属于论辩型论文。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论文格式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Roman字体。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大海的启示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相传,古代有一位学者这样问他的弟子。

孤零零的一滴水,论容量只能以毫升计,体积也微乎其微,风能吹干它,阳光也能晒干它,其寿命能有几何……弟子答不上来。

学者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

是的,一滴水的寿命是短暂的。但当它汇入大海,与浩瀚的大海融为一体时,就获得了新的生命。大海永远不会干涸,一滴水就永存于大海之中。

雷 *** 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可见,团结就有力量。

大海,总是冥冥之中给予人一种澎湃的感觉。但见,大海,一浪未平一浪又起,如同人的命运,时起时落,不可能有唾手可得的成功。人的一生尚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更何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呢欲速则不达,如果我们的民族不是经历了风风雨雨,大挫大折的锻炼,又怎么能如此的经久不衰呢

大海是静的,沉睡了上万年;大海是动的,横穿上万年风雨;大海是柔的,是纤纤 *** 的腰;大海是刚的,是民族的魂,民族的骨骼,民族的脊梁。

大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摇篮。

大海以自己博大的胸怀,千姿百态,美丽奇幻的容颜和内涵,陶冶了民族的性灵情感。

我对深沉奥妙,变幻无穷的大海充满了爱恋,后来终于形成了有意识的对生活哲理的探求和对民族的颂扬和膜拜。

大海,浩瀚,严肃,温柔,坚强,不正象征着我们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不也象征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吗然而伟大的中华民族并没有泄气,在十年浩劫后那一片百废待兴,民不聊生的国土上,我们在一位伟人的领导下又走上了一条开山辟地的创业之路,因为我们坚信“团结就是力量”。

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必须进取,才不愧为有理智的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就要向世界证明:我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活着。永远不要说放弃,这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也是一种可贵的自信。奋斗是艰苦的,改革是艰辛的,我们中华民族正是凭着这种勇气,坚守这种准则,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去描绘民族明天的蓝图。中国人永远不会说放弃。

我爱大海,因为它赋予我一切;我热爱大海,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热爱大海,因为它为我扬起了生命之帆!我热爱大海,更深爱中华民族!我愿成为一颗水滴,融入民族的大海。

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

星期天,爸爸带我去海洋公园了解海洋生物。

我一进门就看见一只可爱的小海马,我继续往里走,看见了一条巨大的鲨鱼正在巨大的水池里悠闲地“散步”呢!再往里面走,就看见了一只大螃蟹正舞动着大钳子,好像要扑过来一样,海洋公园里还有“神枪手”射水鱼,游泳冠军——旗鱼,两只眼睛长一边的比目鱼,可怕的食人鱼,华丽的龙鱼,长江中的活化石——中华鲟,高速的“鱼雷”——金枪鱼,会做窝的刺鱼,闪光的银带——带鱼……最有趣的,当然是奇妙的接吻鱼了,她有一双可爱的眼睛,一张小小的嘴巴,加上卵圆形的身体,就凑成了可爱的接吻鱼,有趣的是,当两条鱼接近的时候,就像有吸力一样把他们吸在了一起,有的时候,接吻鱼在啃食水底的藻类和青苔时,常常头部朝下,就像倒立一样,十分有趣。

海洋生物真是丰富多彩啊!地上的动物、植物也是丰富多彩的呢!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无数的艰难险阻都在等着我们去战胜,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今天,我读了《在山的那边》这篇课文,我受益匪浅。对于王家新的童年生活,而感到十分的羡慕。

小时候,我对人生道路这几个字不是很了解。认为是道路吗!总会有人领着我们走过的。然而,由今天看来,这个令人深思的话题有了新的认为。在这山的那边,还有无数的高山,山上的路很平坦吗?不!山上还有许多绊脚石,一不小心就会绊倒,如果有人踢开绊脚石,艰难而又勇敢的爬上去,那就会见到广阔无边的大海。

在生活中,这句话有了灵验。记得在小学的里的有一天,班主任陈老师交给我一项艰巨的任务--画一张图画参加全国“双龙杯”书画大奖赛。我大吃一惊,傻呆呆的站在那里,但是很快醒悟过来。回到家,我茶饭不思的想着图画的内容,可是,万事开头难,我一直想不起来,脑子里空空的。这时,睡虫开始“上岗” 了,我的眼睛像隔了一层雾,简直睁不开。但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一直想到深夜十二点钟,我的脑子里终于出现了我所满意的画,经过几天几夜的赶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给了老师一个交代,获得了优秀作品奖。

人生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轻易被石头绊倒,会在悲痛的能激起人的斗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第二种人一样,勇敢的接受理想的挑战,用毅力爬过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才能见到大海--一个全新的世界。

海洋是生命的源泉,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在,人们已越来越了解海洋,也越来越开发利用海洋了。那么,未来的海洋又是怎么样的呢?在我的心目中,未来的海洋世界是这样的: 由于全球人口暴增,陆地已经不够人们生活。所以,人们已经把目光投向海洋,并在海洋里建起了城市。在海洋城市里,人们坐着一种新型的高科技机器在海洋里自由地穿梭,这种机器叫“路路通”,“路路通”的外形像一艘潜水艇,流线型的外型可以让它在海水里自由地穿梭。“路路通”里面有海水自动净化系统,不仅能够使污染严重的海水变得清澈无比,可以直接饮用,还能在海水里过滤出新鲜空气,供船上的人们呼吸。这种机器是以海水作为动力,所以不会对海洋造成任何污染。这种潜水艇的功能可大啦。他不仅能在海里自由穿梭,还能在海面上高速行驶,甚至能在陆地上自由行驶。这样就把汽车、轮船和潜水艇取而代之,大大节省了空间。 在海洋城市里,人们居住的都是用特殊材料——“SJG”材料制成的的“水晶宫”。“水晶宫”里面大得很,五十个人一起住也不会觉得拥挤。由于它使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所以住在里面冬暖夏凉,很舒适。又由于这种材料是透明的,休闲的时候可以躺在床上一边看电视,一边欣赏过往的五彩缤纷的小鱼和五彩斑斓的珊瑚,可惬意了! 对了,在海洋城市里还有一个垃圾处理厂,它可以把垃圾分解,回收利用,加工成各种各样的装饰品。 总而言之,在海洋城市里,各种生活设施应有尽有,甚至比陆地上的设施更为齐全。在海洋城市里,人们会比在陆地上生活的更加愉快、舒适。 不过,要想使这些成为现实,光想是做不到的。必须要爱护海洋、保护海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海洋和平共处。 简评:不管未来的海洋城市多么吸引人,我想海洋生物们是绝对不愿意被我们打拢的。为什么我们人类不能为飞鸟鱼虫们设计一个美好的未来呢? 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发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据1995年的估计世界近海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储量为379亿吨,天然气的储量为39万亿立方米。据不完全统计,海底蕴藏的油气资源储量约占全球油气储量的1/3。预计在本世纪,海底油气开发将从浅海大陆架延伸到千米水深的海区。

世界海洋石油的绝大部分存在与大陆架上。据测算,全世界大陆架面积约为30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海洋面积的8%。关于海洋石油的储藏量,由于勘探资料和计算方法的限制,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法国石油研究机构的一项估计是:全球石油资源的极限储量为10000亿吨,可采储量为3000亿吨。其中海洋石油储量约占45%,即可采储量为1350亿吨。

从小,我就生活在爱的海洋里。也许你会说这很好呀,是的,这里还算不错的,不过有时也会很呛人的。

幼儿园时,爸爸妈妈宠着我,爷爷奶奶爱着我,我是他们的心肝宝贝。我想吃什么他们就给我买什么,想玩什么就让我玩什么,所以我一天比一天胖,现在,我是一个小胖墩。妈妈给我说过,我出生时才五斤几两,现在能长这么胖,有点像奇迹吧!所以,我甚至有点恨妈妈不应该这么溺爱我!

小学一年级时,妈妈在工作百忙之中赶到学校来接我,那时我心中很温暖,真想扑到的怀抱里叫一声:“我爱你,妈妈!”这种爱一直延续到我小学四年级。我这时候真想对妈妈说:“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不需要你来接我了,你还是把心用在工作上吧!这时,我已经可以独立自主了,妈妈可以不用管我太多了!”我真的很气愤,同时也觉得好羞愧,我把书包一甩跑出了校门。从那以后,妈妈就没接过我。我又觉得不起妈妈。

这不,妈妈又做出溺爱我的事了。有一天,我即要扫地,又要学毛笔字,所以就没有回家吃饭,我拿我的钱随便吃了点,回家后又要写作业。写完很累了,妈妈问我吃了什么,我很困没有说,妈妈就死缠着我,直到我说为止。就这样,第二天无精打采的上课,被老师臭骂一顿。我可真难受!

妈妈,请不要溺爱我了,我会分清是非的!我长大了,总不能依赖你吧!

眼前这就是浩瀚无垠的大海了吗?是的,这就是在我年幼时就使我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海

我终于看见你了!海!站在这里,满视野的蓝色,我真正感受到巴金爷爷所说的“很难分辨出哪里是天,哪里是海,只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蓝色”。这蓝色蓝得纯洁,蓝得透明,蓝得无瑕,蓝得精湛,这美丽的颜色让人心动,让人感慨:世界上最漂亮的颜色也莫过于此。

我向海走去,浪来了,她亲吻我得脚丫,凉丝丝的。又是一浪,我感觉面前就像一座白花花的高墙,挡住了我的视线。她漫湿了我的衣裳,将身边五颜六色的贝壳推得老高,推得老远。我后退一步,继续聆听着海那欢快的心跳。

调皮的海浪追逐着,奔跑着,不小心撞在了岸边的礁石上,溅出了无数礼花。于是,细雨般的水花向我飞来,溅到嘴里——咸的。

有呼吸,有心跳,有颜色,有味道,这,是真真切切的生命!

海是伟大的,能容纳百川的海,无论是谁,都会被他折服,这就是海的精神

做人,就该去看看海,领悟海的精神。

未来的海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一个开发海洋的新时代己经来临。 在开发海洋中,人们更有效地从海洋中取得更多财富。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海底田园和海底牧场,人们正在从过去单纯的海洋捕捞时代,逐渐过渡到“耕海”时代。人们在海底田园和海底牧场中,比在陆地上的农牧场中工作得更出色、更有效,因为同面积的单位产量,海洋养殖的产量要比陆地种植高出100倍。人们将大量养殖海藻和海草等,供应陆地上的牛、猪、羊等作饲料,从而获得更多的蛋白质。世界海底田园的总产量从2000万吨跃增到5000万吨,大量的海藻、海草等也将由水下联合收割机来割取。 不仅如此,人们还建造了“海底城市”。日本一群工程师、建筑师,在离东京120千米的海域上,建设世界首座“海洋城”。海洋城内除了住宅区外,还有1个商业中心,400个网球场,8个高尔夫球场,2个棒球场,1个栽种水果蔬菜的人工田,还有纵横相连的道路。此时,深邃的海底不再沉默,将会跟大陆一样,变得热闹非凡。

越来越多的人将去发掘海洋、建设海洋,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描绘这张硕大无比的宏伟蓝图。海洋的未来向人们展示了辉煌的前景,广袤的海洋将给人类作出巨大的奉献。 未来的海洋水平如镜,一条条透明的玻璃管通向海底,未来人们就沿着这一条条无比坚硬的透明管通向海底的各个地方。

未来人们将与水中的鱼儿亲密接触,在那时潜水已不再是难题,只要吃下一片特别的药片,你就可以像鱼儿一样在水下呼吸。在那时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你就可以潜水上学,也许你会担心鲨鱼吧!我告诉你在那时,人与所有的鱼儿和动物都是朋友,所以你也不会担心鲨鱼了。

未来的家是用巨大的人造贝壳与一些天然的小贝壳做成的美丽而又端庄,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工艺品。

未来大家一定担心在海洋睡觉怎么睡吧。其实那时候,科技已十分发达,在每个房子里面都有一个保护膜,可以使海水进不去,而睡觉也就和现在一样了,很平常,不过那时候睡觉前都要立隔声板。

未来的食物很多,在餐桌上的高蛋白食物更是不计其数,海洋为我们提供可各种鱼类、虾类食品,不过那时候的人们吃食物也只是偶尔尝尝鲜。因为科学家们为了不让鱼、虾灭绝,于是做了一种药片,是人吃了后可以三天都不吃饭,所以海底生物不会灭绝。

未来人们接受了大陆上的教训,不再无限制的开采矿产资源,而对此加以保护,人们不会浪费任何一种矿产资源。

这就是未来的海洋。

当我跨入中学的大门,就走向了一艘正要出海航行的大船,从前,无忧无虑的日子里幻想着大海的壮观、美丽,却很少想过平静温柔的大海也会有惊涛骇浪,而今,踏上了这出海航行的大船,去领会大海,去感悟大海。

小学生活无忧无虑,童年的美好,是踏上大船的路,充满花香,充满天真,充满幻想!今踏上大船,与童年时的美好时光告别,转过身,迎来新的路程!

大海,大海的日出,一切都如此美好,如此平静,伴随这些新的美好事物,我驾驶的驶向中学的大船起航!驾着大船,在平静的海面航行,海水闪着光亮,多么诱人,但只要一不小心,沉入大海,旅程将告失败,人生,命运也将开始改变~不!不要去看,专心的向前航行,相信在以后的旅程中,会有成功的喜悦等待着自己!海浪即将到来,考验即将开始。阵阵海风刮起来了,平静温和的大海骤然间变得惊涛骇浪,一个海浪打进船来,我小心应战,不让大船在海浪中失去方向,或是沉入海底,拼命的顽强与海浪做斗争,海浪之后,船,平静了,海,温和了,一切恢复得平静、美好~这变化多端的大海呀,时刻都让水手们担心着……

知道大海的千变万化,知道身边处处有开言,提高警惕,作好准备,看清了真正的大海,它是挑战,把握不住风帆的船者呀,成为海底的沙砾,我要做一名成功者,成为征服大海的海鸥!!

我终于见到了海

在我经历了千辛万苦,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大山后,我终于见到了山那边的大海。我漫步在海边的沙滩上,感受着大海带来的不同滋味。

那蔚蓝的大海就像生活。生活是广阔的,大海也是广阔的。我站在大海的胸怀中,才领略到生活的意义,生活的价值。把大海比作是我的生活,这再适合不过了。生活与大海都有着波澜起伏的情绪,时起时落,没有一点规律可寻。

我终于见到了大海,温柔的大海。一缕缕海风,轻轻地理顺了我的头发,海水有节奏地拍打着礁石,用纤细的手抚摸着礁石,发出无微不至的关怀声响。

许久,海面不平静起来,海水的颜色在灯塔的照耀下变得浑浊起来。海面上,起伏的浪花呈现在我的视线里,渐渐地从远到近,一点点向岸边靠近。声响也不平静地跳动,随着浪花的起伏,像一段怪异的音符不断地跃入我的耳膜。海浪向沙滩涌来,声音的强度被误认为是天上的雷鸣。海浪一次又一次强有力地向岸边击打着,它不再是关怀岸边的礁石,它企图吞没整个大地,响声要震破我的耳膜。转眼间,我领略到了大海无情、残暴的一面。

可怕的大海终于又在转眼间变得平静下来,岸边的沙石却早已被卷入那个可怕、无情的大海的胃囊之中。

生活又何尝不是呢?

海洋和可持续发展洋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它。作为二十一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热爱海洋,关注海洋,立志做二十一世纪——开发海洋世纪的主人。所以,我们学军中学学生向全国中学生提出倡议:了解海洋,关心海洋,保护海洋,有志于海洋事业,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海洋意识,树立起“蓝色国土”概念,保护我国的渔业资源,让我们亿万学生携起手来,共铸二十一世纪的蓝色辉煌!

此论文承蒙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专家、教授的充分论证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们深表谢意!

同学们,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节约每一滴水”的话题.

“哗啦,哗啦……”多刺耳的流水声,又有人在浪费水了!在校园里,我们发现有些同学在洗手后经常不关水龙头;有些同学在课间用瓶子的水来嬉闹,满地倒水;在一些建筑工地上水笼头里的水哗哗直流,走过的人熟视无睹……

前几天,在我国吉林省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化工厂爆炸事故,有毒的液体流入了松花江,造成了哈尔滨这个北方大城市全城停水,全城陷入了水危机,一瞬间,各大超市销售的各种水被抢购一空!可见水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重要.可是在生活中,有不少人仍然不节约用水,浪费水,破坏水资源.

这些人为什么不节约用水呢?许多人认为水跟空气、阳光同样,是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但是并不是这样,地球上97%的水是海洋的咸水,淡水仅占3%,而且大多集中在终年积雪的高山上和寒冷的南北两极,这样可直接供人利用的淡水只占水资源的0.5%.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业化的程度日益提高,用水量与日俱增,而可被人利用的淡水资源与日俱减.

我听爸爸说过,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的人是这样用水的:通常是先用一小盘水淘米,然后用淘米水洗菜,再拿去洗菜水洗碗,最后用洗碗的水喂牛或浇蔬菜.他们就这样充分地用好每一滴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好像就是大自然的血液,在不停的循环流动,维持我们的生活,没有水,万物就会消亡,没有水,人类无法生存,没有水,就不会有秀美的湖光山色……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请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珍贵资源——水吧!

海洋雕塑主题论文

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海洋文化以其独特性占有一定地位。那么所谓的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甚至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海洋文化论文篇1

关于海洋文化生态的几个问题

[摘要]海洋文化生态包括实现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海洋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动态性、主体性;海洋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海洋文化生态的平稳度、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作用是影响海洋文化生态的因素,文章认为,

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合理开发与配置海洋文化资源、完善海洋文化生态的管理与立法、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文化生态的不良影响、构建和谐海洋文化生态圈应成为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海洋文化生态;特性;影响因素;路径选择

一、海洋文化生态的概念

(一)海洋文化生态概念

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Tansley)首创了生态系统(Ecosystem)概念。

他指出:我们所谓的生态系统,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物理化学因素(气候、土壤因素等),它是一个自然系统的整体。

那么所谓的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甚至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文化生态”也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广义的文化生态,首先是一种世界观,或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观,是一种文化的生态学,狭义的文化生态,主要是指精神文化与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精神文化内部各种价值体系之间的生态关系。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大陆文化,也创造了辉煌的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就是在人们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和发现的历程中诞生,因而,海洋文化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海洋文化只有“生态化”才能实现海洋文化的良好循环发展。

那么所谓的海洋文化生态就是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在海洋文化所处的海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实现海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文化是人类在所处的海洋环境中不断调整和更新的过程,这也就是海洋文化生态化过程。

一个良好的海洋文化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地反映海洋文化所蕴含的重要作用和无限的活力。

(二)海洋文化生态的特性

生态系统的特性决定了海洋文化生态的基本特性。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海洋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主体性,

1整体性。

海洋文化生态作为一个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

整体而言,海洋文化生态是由海洋文化和文化所处的环境组成的整体,二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从而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把握好海洋文化生态,应当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海洋文化生态;应当从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重视和发展海洋文化各种具体文化形式,特别是别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优化文化生态的结构,优化具有特色的海洋文化发展模式。

2动态性。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事物不是静止不变的,都是发展变化着的,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海洋文化生态,其应该是一个动态开放型的稳定系统。

海洋文化生态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其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

海洋文化生态的动态性要求我们要以辩证法的运动变化的观点考察海洋文化生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揭示其运动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对海洋文化生态进行维护及完善。

3主体性。

主体性是海洋文化生态所具有的特性之一。

海洋文化生态的主体性特征是人在海洋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海洋文化生态与人息息相关,人是海洋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主体,是海洋文化生态的维护者。

人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对人的塑造起了很大的作用,人在文化世界中的生存发展,彰显其主体性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主体性是文化生态系统最为明显甚至是根本的属性。

二、海洋文化生态的影响因素

海洋文化生态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浩瀚的大海、独特的海洋条件为海洋文化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孕育了具有深厚底蕴的海洋文化,因此,每一种海洋文化的形成背景都与其存在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海洋文化生态的影响因素是研究海洋文化生态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海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

海洋文化属于区域文化的范畴。

其传统价值观念、思维习惯、情感模式和行为规范经过长期的积淀和流传,成为独特的海洋文化资源,不同的文化主体拥有不同的文化生态意识。

海洋文化主体是海洋文化的创造者、拥有者和传承者。

文化主体是地方文化特色构成要素中最为重要和不可分割的部分,对其重要性和地位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这是保护海洋文化生态的首要条件,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海洋文化生态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的确立,是主体进行一切文化活动的前提。

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要考虑怎样将文化与生态整合,维护好海洋文化生态,怎样才能使优秀的海洋文化得以保护、发展和传承,仅仅依靠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海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对维护海洋文化生态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海洋文化生态的平衡度

“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输出与输入必须平衡才能保持它的稳态,因此,生态平衡是一种根本的价值,是人和其他生命生存的基础。

”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海洋文化生态,海洋文化生态是海洋文化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所谓海洋文化生态平衡,指的是海洋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各个子系统乃至各种因子和成分,以及海洋文化生态的各种内外环境因素,保持着动态的、和谐的比例关系。

海洋文化是海洋社会的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是与其所处的环境中多种因素协同发展的结果,海洋文化的渗透与传播涉及海洋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海洋文化生态的建设具有综合的特征,

需要保持海洋文化和海洋环境之间相适应、协调并相互促进,也就是维持海洋文化生态的平衡度,从而防止海洋文化生态的失衡、淡化和被侵蚀的危险。

(三)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作用

所谓的海洋文化生态环境指的是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赖以进行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种条件。

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是在一定时空中进行的,也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

所谓的时空条件也就是环境。

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范围很广,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海洋社会环境。

但是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好坏对海洋文化生态有一定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无论是海洋文化的创作、传播和弘扬,都是在一定的海洋环境下进行的。

海洋文化环境适应海洋文化的存在,文化生态环境就对海洋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但海洋文化生态环境如果不适应海洋文化存在、发展的状况和要求,它就会对海洋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起到制约作用。

三、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

主体性是海洋文化生态的必有特性,也是其所

具有的根本属性。

按照这一特性进行海洋文化建设,就必须在对海洋文化主体的培育上加大力度。

文化生态意识主要体现为文化可持续发展观。

人类进行文化艺术生产,需要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适度的、有节制的开发,在满足文化需求的同时注重保持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为主体进行一切文化活动做好了思想准备。

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海洋文化生态意识,是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前提。

应发挥海洋文化主体在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开发方面的主导能力,将海洋文化价值观和海洋环境相结合,使独特的海洋文化得以进一步地发扬光大,并使海洋文化生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合理开发与配置海洋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赖以生存的源头活水,必须高度重视其合理的利用、保护和开发。

海洋文化资源就是指人们用来从事海洋生产和文化活动的必要条件,要实现海洋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持续性增长,必须充分认识海洋文化资源的特性,合理配置开发文化资源,尽可能做到与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相适应,实现海洋文化资源的边际效应最大化。

摘 要】今天,我们面对不断发展的现实世界,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对中国传统艺术带来的冲击,新思想、新观念的不断涌现。如何认识传统绘画造型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成为当下设计应认真研究的课题。如果完全背离传统艺术形式,一味模仿西方的现代艺术,惟西方现代艺术马首是瞻,简单地挪用西方现代艺术形式,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的个性。 【关键词】传统绘画艺术 现代艺术设计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在艺术设计方面我们也还是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艺术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绘画造型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将会有助于发展中国艺术设计。下面就从这个角度进行一定的剖析。 远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已在生活中孕育了绘画的胚胎,从已由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期所产生的彩陶艺术所描绘的鱼纹、人面纹及花叶纹等装饰图形,至明清时期的文人绘画,我们会发现从原始社会的图形符号一直到封建社会晚期的各类绘画艺术,总有一些永恒的主题,而在这些主题之中,“形”的表现往往是中国历史艺术家借以传情达意的一种外在形式,也就是古代画论所说的“以形传神”、“借物咏志”。中国画艺术家在表现某一种自然物象时,更多地是注重与“形”所蕴涵地精神意义,而不是对自然物象作物理形态的外形模写。正因如此,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自然物象的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更多的“理性”色彩,将自然物象之形抽象为一种图式化的符号语言。 现代艺术设计它不同于架上油画或版画,它要求一目了然,简洁明确,集中概括的设计已逐渐成为主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现代艺术设计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细部,甚至背景,并可以把各个不同的比例,把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并运用象征手法,启发人们的联想。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载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在这些方面,中国绘画讲究构思上的“以一当十”、“以少用多”,构图上“计白当黑”等审美追求能为平面设计师提供大量的营养。这已经在我国艺术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如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创作了大量文化招贴。他认为,美的原则有三条: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这实际上强调的也是老庄的哲学思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意境。他的许多作品都无一例外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融合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又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肌理效果。“水—生命—文化”招贴图形作品,更构筑了一幅在中国特定大文化场景下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现代平面图形设计作品。2008年的深奥标志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整个标志造型没有对传统造型的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特有的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 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均衡和内在的节律,我国篆刻艺术中有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法则,强调变化中的均衡,这既符合科学上相对的原理,也符合艺术上形式美的规律。在我国的艺术设计作品中,动与静、疏与密、多样统一、宾主呼应、虚实相生、纵横曲直、黑白对比、重叠交错等传统构图法则中也屡见不鲜。此外,远古的铜器纹样、画像石、金石篆刻等,特别是中国画,巧妙的运了用白底的匠心。民间剪纸和兰花布粗犷豪放的黑白关系、明代木刻插图的疏密聚散、都可以在现代招贴艺术的构图中得到印证。西方传统艺术,基于几何学空间观念,从模拟生活现象入手,借以展示作者的创作思想。中国艺术家则以“不似之似”、“脱形写神”为艺术追求的胜境。这些师法自然,来源于生活但又经过千锤百炼,概括而又多变的“程式”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的美的精华,是沉淀了内容要求的形式之美。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艺术家随着时代的要求,赋予它新的活力,常用而常新,这种程式化的处理在我国招贴画的装饰性形象处理上,也常得到应用,显示了夺目的光彩。齐白石曾提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著名论断,我们的一些招贴画,就“似与不似”的观点来考察,很多形象显然不是生活的简单模仿,而是由复杂到单纯,由繁杂到简洁的可贵提升。靳埭强招贴作品“金、木、水、火、土”招贴图形设计,也充分显示了这种文化精神,萦绕着极其强烈的现代主义设计的精神光环。陈幼坚包装设计作品“奇礼”,靳埭强包装设计作品“双妹花露水”。设计者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深刻的理解,对中国传统观念在设计中的应用挥洒自如。由于艺术设计的特征,决定了装饰色彩在设计画面上所起到的作用。装饰色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宋代苏轼曾画朱竹,有人责难他,难道有红色的竹子吗?他反问:难道有黑色的竹子么?意思是既然大家对“墨竹”习以为常,为什么不允许画朱竹呢?这说明传统美学观中对色彩的主观想象是允许的,而且是必要的。但这种主观想象不等于主观臆造,装饰色彩同样来源于生活实践,同样需要从客观事物中吸取营养。这正是包装画面所刻意追求的。“意足不求颜色似”说明了这种关系。人们常从彩蝶、霓虹、彩霞等自然色彩受到启发而创造出色彩绚丽的装饰效果。装饰色彩的主观性使某些联想,将自然景色“拟人化”。传统中国画中也经常把荷花画得红艳艳得,荷叶只用淋漓得水墨,面对这些形象,人们自然会觉得所画的水墨叶子是绿色的。在艺术设计作品上,常常也有这样的例证,一张蓝色的画面,上面画几束灿烂的焰火,这块蓝色自然会被人接受为深邃的蓝天。同样是蓝色的底色,画上几块白色的三角帆影,这块蓝色又会被人们视为无边的海洋。一张绿色的画纸上画一对嬉戏的小羊,这绿色就成了如茵的草坪。正因为只是单纯的底色,空间更大了,给人的联想更多了。

海洋文化相关的主题论文

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海洋文化以其独特性占有一定地位。那么所谓的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甚至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海洋文化论文篇1

关于海洋文化生态的几个问题

[摘要]海洋文化生态包括实现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海洋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动态性、主体性;海洋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海洋文化生态的平稳度、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作用是影响海洋文化生态的因素,文章认为,

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合理开发与配置海洋文化资源、完善海洋文化生态的管理与立法、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文化生态的不良影响、构建和谐海洋文化生态圈应成为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海洋文化生态;特性;影响因素;路径选择

一、海洋文化生态的概念

(一)海洋文化生态概念

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Tansley)首创了生态系统(Ecosystem)概念。

他指出:我们所谓的生态系统,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物理化学因素(气候、土壤因素等),它是一个自然系统的整体。

那么所谓的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甚至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文化生态”也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广义的文化生态,首先是一种世界观,或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观,是一种文化的生态学,狭义的文化生态,主要是指精神文化与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精神文化内部各种价值体系之间的生态关系。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大陆文化,也创造了辉煌的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就是在人们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和发现的历程中诞生,因而,海洋文化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海洋文化只有“生态化”才能实现海洋文化的良好循环发展。

那么所谓的海洋文化生态就是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在海洋文化所处的海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实现海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文化是人类在所处的海洋环境中不断调整和更新的过程,这也就是海洋文化生态化过程。

一个良好的海洋文化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地反映海洋文化所蕴含的重要作用和无限的活力。

(二)海洋文化生态的特性

生态系统的特性决定了海洋文化生态的基本特性。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海洋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主体性,

1整体性。

海洋文化生态作为一个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

整体而言,海洋文化生态是由海洋文化和文化所处的环境组成的整体,二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从而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把握好海洋文化生态,应当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海洋文化生态;应当从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重视和发展海洋文化各种具体文化形式,特别是别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优化文化生态的结构,优化具有特色的海洋文化发展模式。

2动态性。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事物不是静止不变的,都是发展变化着的,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海洋文化生态,其应该是一个动态开放型的稳定系统。

海洋文化生态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其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

海洋文化生态的动态性要求我们要以辩证法的运动变化的观点考察海洋文化生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揭示其运动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对海洋文化生态进行维护及完善。

3主体性。

主体性是海洋文化生态所具有的特性之一。

海洋文化生态的主体性特征是人在海洋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海洋文化生态与人息息相关,人是海洋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主体,是海洋文化生态的维护者。

人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对人的塑造起了很大的作用,人在文化世界中的生存发展,彰显其主体性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主体性是文化生态系统最为明显甚至是根本的属性。

二、海洋文化生态的影响因素

海洋文化生态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浩瀚的大海、独特的海洋条件为海洋文化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孕育了具有深厚底蕴的海洋文化,因此,每一种海洋文化的形成背景都与其存在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海洋文化生态的影响因素是研究海洋文化生态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海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

海洋文化属于区域文化的范畴。

其传统价值观念、思维习惯、情感模式和行为规范经过长期的积淀和流传,成为独特的海洋文化资源,不同的文化主体拥有不同的文化生态意识。

海洋文化主体是海洋文化的创造者、拥有者和传承者。

文化主体是地方文化特色构成要素中最为重要和不可分割的部分,对其重要性和地位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这是保护海洋文化生态的首要条件,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海洋文化生态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的确立,是主体进行一切文化活动的前提。

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要考虑怎样将文化与生态整合,维护好海洋文化生态,怎样才能使优秀的海洋文化得以保护、发展和传承,仅仅依靠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海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对维护海洋文化生态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海洋文化生态的平衡度

“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输出与输入必须平衡才能保持它的稳态,因此,生态平衡是一种根本的价值,是人和其他生命生存的基础。

”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海洋文化生态,海洋文化生态是海洋文化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所谓海洋文化生态平衡,指的是海洋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各个子系统乃至各种因子和成分,以及海洋文化生态的各种内外环境因素,保持着动态的、和谐的比例关系。

海洋文化是海洋社会的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是与其所处的环境中多种因素协同发展的结果,海洋文化的渗透与传播涉及海洋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海洋文化生态的建设具有综合的特征,

需要保持海洋文化和海洋环境之间相适应、协调并相互促进,也就是维持海洋文化生态的平衡度,从而防止海洋文化生态的失衡、淡化和被侵蚀的危险。

(三)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作用

所谓的海洋文化生态环境指的是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赖以进行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种条件。

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是在一定时空中进行的,也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

所谓的时空条件也就是环境。

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范围很广,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海洋社会环境。

但是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好坏对海洋文化生态有一定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无论是海洋文化的创作、传播和弘扬,都是在一定的海洋环境下进行的。

海洋文化环境适应海洋文化的存在,文化生态环境就对海洋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但海洋文化生态环境如果不适应海洋文化存在、发展的状况和要求,它就会对海洋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起到制约作用。

三、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

主体性是海洋文化生态的必有特性,也是其所

具有的根本属性。

按照这一特性进行海洋文化建设,就必须在对海洋文化主体的培育上加大力度。

文化生态意识主要体现为文化可持续发展观。

人类进行文化艺术生产,需要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适度的、有节制的开发,在满足文化需求的同时注重保持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为主体进行一切文化活动做好了思想准备。

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海洋文化生态意识,是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前提。

应发挥海洋文化主体在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开发方面的主导能力,将海洋文化价值观和海洋环境相结合,使独特的海洋文化得以进一步地发扬光大,并使海洋文化生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合理开发与配置海洋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赖以生存的源头活水,必须高度重视其合理的利用、保护和开发。

海洋文化资源就是指人们用来从事海洋生产和文化活动的必要条件,要实现海洋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持续性增长,必须充分认识海洋文化资源的特性,合理配置开发文化资源,尽可能做到与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相适应,实现海洋文化资源的边际效应最大化。

没事做也不会写的

你好浅谈海洋文化开发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海洋生物学在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简述种植食材与海洋捕捞食材利与弊浅谈如何利用浅海发展养殖业人口高速增长是否会导致过度依赖海洋这题目看起来难,其实简单的就和数字2一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后三种论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选择的论文形式,这里不作介绍。文科大学生一般写的是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的运算,有的也涉及实验与观测,用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以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吗?》一文,是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的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和分析,以论辩的形式阐发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的观点。另外,针对几种不同意见或社会普遍流行的错误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辩驳的论文,也属于论辩型论文。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论文格式 1、题目: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专科毕业论文一般无需单独的题目页,硕博士毕业论文一般需要单独的题目页,展示院校、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等信息。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Roman字体。2、版权声明:一般而言,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内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权声明,独立成页。个别本科毕业论文也有此项。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4、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5、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正文各一级二级标题(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标注更低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6、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本科文学学士毕业论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硕士论文可能要求在3万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8、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9、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10、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有时也常将个人简介附于文后。

中国海洋问题为主题的论文

中国是世界上海岛最多的国家之一。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最大可管辖以下6大海洋区域:港口、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据此规定,中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在属于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中,近一半存在争议,海域被分割,岛礁被占领,资源被掠夺的情况较普遍。我国版图上划的海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已名存实亡。我国的8个海洋邻国,对我海洋国土和权益均提出不同程度的无理要求,总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孟祥青教授介绍说。部分国家想浑水摸鱼孟祥青的判断是,今年的海洋安全形势将更加严峻。这是因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所有缔约国必须在2009年5月13日之前,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大陆架划界方案,否则其有关要求就不会得到承认。所以有学者认为,2009年是世界海疆开始重新划定和出现重大纷争的起点。近来,我国南海周边一些国家的举动也同这一特殊背景有关。他们采用实际控制、国内立法、国际联盟等多种手段,试图将侵占我南海主权的行为事实化、合法化和国际化。某些国家极力拉盟国美国下水,以期美国能干预南海问题。此外,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也或明或暗染指南海问题,试图从中浑水摸鱼。处理问题要有新思路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不是一个海洋强国。在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海洋法学会副会长周忠海看来,与主要海洋国家相比,我们在海洋执法队伍的统一性和系统性上不如美国的海岸警卫队,在技术装备的先进性上不如日本的海上保安厅,在海洋执法船舶和飞机的防卫火力配备上不如阿根廷。而国内法的依据与上述国家相比更显得欠缺,尤其是远洋执法方面。孟祥青说,在未来的南海问题上,我们要有新的思路。比如,从现代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的有关国际判例中可以看到,越来越重视实际管辖,而相对轻视历史依据。(黄海霞)海洋·巡航我国将在南海举行最大规模巡航据新华社电 14日,“海巡31”轮在珠海高栏港海巡基地举行隆重的起航仪式,开赴三亚,执行南海联合巡航任务,以加强对南海海域的有效监管,保障船舶、设施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国海事局的统一部署,粤、沪、琼三地海事部门4月中旬将在南海举行海事系统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联合巡航活动。广东海事局的“海巡31”及其舰载直升机、“海标32”和上海海事局的“海巡21”将作为此次海空立体巡航的主要力量。据了解,本次联合巡航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对南海重要航路和海上设施及相关作业安全的巡航检查,检查航标、海上建筑物安全标志的使用状况;巡视海洋环境;了解南海海域的水文、气象、通航环境情况;掌握南海习惯航路、推荐航路上来往船舶的流量流向以及有关航行安全方面的情况;测试无线电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信号的可读性和可靠性,测试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通信系统的发射和岸基接收情况;监视船舶污染海洋状况,督促船舶无害通过,从而达到保障航行安全、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国家主权的目的。

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海洋文化以其独特性占有一定地位。那么所谓的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甚至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海洋文化论文篇1

关于海洋文化生态的几个问题

[摘要]海洋文化生态包括实现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海洋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动态性、主体性;海洋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海洋文化生态的平稳度、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作用是影响海洋文化生态的因素,文章认为,

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生态意识、合理开发与配置海洋文化资源、完善海洋文化生态的管理与立法、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文化生态的不良影响、构建和谐海洋文化生态圈应成为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海洋文化生态;特性;影响因素;路径选择

一、海洋文化生态的概念

(一)海洋文化生态概念

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Tansley)首创了生态系统(Ecosystem)概念。

他指出:我们所谓的生态系统,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的环境物理化学因素(气候、土壤因素等),它是一个自然系统的整体。

那么所谓的文化生态是指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甚至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文化生态”也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广义的文化生态,首先是一种世界观,或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观,是一种文化的生态学,狭义的文化生态,主要是指精神文化与外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精神文化内部各种价值体系之间的生态关系。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大陆文化,也创造了辉煌的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就是在人们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和发现的历程中诞生,因而,海洋文化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海洋文化只有“生态化”才能实现海洋文化的良好循环发展。

那么所谓的海洋文化生态就是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在海洋文化所处的海洋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实现海洋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文化是人类在所处的海洋环境中不断调整和更新的过程,这也就是海洋文化生态化过程。

一个良好的海洋文化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地反映海洋文化所蕴含的重要作用和无限的活力。

(二)海洋文化生态的特性

生态系统的特性决定了海洋文化生态的基本特性。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海洋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主体性,

1整体性。

海洋文化生态作为一个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

整体而言,海洋文化生态是由海洋文化和文化所处的环境组成的整体,二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从而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把握好海洋文化生态,应当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海洋文化生态;应当从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重视和发展海洋文化各种具体文化形式,特别是别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优化文化生态的结构,优化具有特色的海洋文化发展模式。

2动态性。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事物不是静止不变的,都是发展变化着的,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海洋文化生态,其应该是一个动态开放型的稳定系统。

海洋文化生态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其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

海洋文化生态的动态性要求我们要以辩证法的运动变化的观点考察海洋文化生态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揭示其运动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对海洋文化生态进行维护及完善。

3主体性。

主体性是海洋文化生态所具有的特性之一。

海洋文化生态的主体性特征是人在海洋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海洋文化生态与人息息相关,人是海洋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主体,是海洋文化生态的维护者。

人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对人的塑造起了很大的作用,人在文化世界中的生存发展,彰显其主体性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主体性是文化生态系统最为明显甚至是根本的属性。

二、海洋文化生态的影响因素

海洋文化生态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浩瀚的大海、独特的海洋条件为海洋文化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孕育了具有深厚底蕴的海洋文化,因此,每一种海洋文化的形成背景都与其存在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海洋文化生态的影响因素是研究海洋文化生态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海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

海洋文化属于区域文化的范畴。

其传统价值观念、思维习惯、情感模式和行为规范经过长期的积淀和流传,成为独特的海洋文化资源,不同的文化主体拥有不同的文化生态意识。

海洋文化主体是海洋文化的创造者、拥有者和传承者。

文化主体是地方文化特色构成要素中最为重要和不可分割的部分,对其重要性和地位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这是保护海洋文化生态的首要条件,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海洋文化生态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的确立,是主体进行一切文化活动的前提。

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要考虑怎样将文化与生态整合,维护好海洋文化生态,怎样才能使优秀的海洋文化得以保护、发展和传承,仅仅依靠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海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对维护海洋文化生态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海洋文化生态的平衡度

“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输出与输入必须平衡才能保持它的稳态,因此,生态平衡是一种根本的价值,是人和其他生命生存的基础。

”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海洋文化生态,海洋文化生态是海洋文化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所谓海洋文化生态平衡,指的是海洋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各个子系统乃至各种因子和成分,以及海洋文化生态的各种内外环境因素,保持着动态的、和谐的比例关系。

海洋文化是海洋社会的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是与其所处的环境中多种因素协同发展的结果,海洋文化的渗透与传播涉及海洋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海洋文化生态的建设具有综合的特征,

需要保持海洋文化和海洋环境之间相适应、协调并相互促进,也就是维持海洋文化生态的平衡度,从而防止海洋文化生态的失衡、淡化和被侵蚀的危险。

(三)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作用

所谓的海洋文化生态环境指的是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赖以进行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种条件。

海洋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是在一定时空中进行的,也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

所谓的时空条件也就是环境。

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范围很广,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海洋社会环境。

但是海洋文化生态环境的好坏对海洋文化生态有一定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无论是海洋文化的创作、传播和弘扬,都是在一定的海洋环境下进行的。

海洋文化环境适应海洋文化的存在,文化生态环境就对海洋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但海洋文化生态环境如果不适应海洋文化存在、发展的状况和要求,它就会对海洋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起到制约作用。

三、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文化生态意识

主体性是海洋文化生态的必有特性,也是其所

具有的根本属性。

按照这一特性进行海洋文化建设,就必须在对海洋文化主体的培育上加大力度。

文化生态意识主要体现为文化可持续发展观。

人类进行文化艺术生产,需要通过对文化资源的适度的、有节制的开发,在满足文化需求的同时注重保持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为主体进行一切文化活动做好了思想准备。

提高海洋文化主体的海洋文化生态意识,是维护海洋文化生态的前提。

应发挥海洋文化主体在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开发方面的主导能力,将海洋文化价值观和海洋环境相结合,使独特的海洋文化得以进一步地发扬光大,并使海洋文化生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合理开发与配置海洋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赖以生存的源头活水,必须高度重视其合理的利用、保护和开发。

海洋文化资源就是指人们用来从事海洋生产和文化活动的必要条件,要实现海洋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持续性增长,必须充分认识海洋文化资源的特性,合理配置开发文化资源,尽可能做到与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相适应,实现海洋文化资源的边际效应最大化。

领海是领土的一部分,是海洋国土。沿海国家在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具有勘探和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从资源专属权利的角度说,这些区域是准海洋国土。...www.wsdxs.cn/html/zhengzhiqita

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增强全民族海洋意识”。21世纪,海洋作为综合性战略空间,将对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21世纪初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历史机遇,加快海洋开发与利用,建设海洋强国,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人民海军肩负着保卫国家海洋安全的历史重任。海军官兵必须牢固树立现代海洋现念,随时捍卫国家的安全利益与发展利益。 从本期开始,本版将陆续邀请海军海洋问题专家从不同侧面谈中国海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人民海军在未来维护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方面应担负的责任。 21世纪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地图上的中国宛如一只雄鸡,背陆面海,东向太平洋。近代历史上,世界强国都是海洋强国,中华民族的复兴,也必将以海洋强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世界,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战争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中,我们必须树立现代海洋观念,具备清醒的战略共识,即海洋是擎托中华民族在21世纪崛起于世界舞台的综合性战略空间。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8%,达3.62亿平方公里,被誉为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五洲的通道,资源的宝库,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长河中,海洋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起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人们的海洋观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实现了3次大的飞跃。农业文明时期,人类社会普遍处于自然经济阶段。受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生产和交换范围有限的历史条件制约,海洋的作用长期局限于“通舟楫之便,兴渔盐之利”,是陆地活动的附属成分和补充延伸。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亦极大地受到以农为本思想的束缚,主要表现为一种“以海为田”的农业海洋观。 伴随着“地理大发现”问世的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类海洋观实现了第一次质的飞跃,海洋由人们望而生畏的天堑一变而为连接世界的“伟大通道”。海洋成为资本主义向外殖民扩张,积累原始资本的主要途径,控制海上运输线就意味着在一定意义上控制了世界财富的流向。海洋对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成为决定国家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近代史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欧洲海洋国家先后崛起,通过建立海上霸权并疯证掠夺殖民地而成为强盛一时的世界强国。其中,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取得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比自身国土大100多倍的殖民帝国,以至“米”字旗遍及全球,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相反,虽然1830年前的中国,生产规模总量还为世界第一位,但由于封建统治以及在海洋观念上保守落后,错失了迈向工业文明的机遇。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间,中国遭世界列强海上入侵达479次之多,入侵舰船1860多艘。在此期间,中国与外国所签各种不平等的条约和协定多达700多个,付出了巨额战争赔款,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饱尝了长达百年的屈辱。600年前航海家郑和就说过,财富来自于海上,威胁亦来自于海上。“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孙中山先生也针对海洋留下了警世之言:“太平洋问题,实则关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列强争夺太平洋就是争夺中国的门户权,“人方以我为争,我岂能置之不知不问乎”。 20世纪后半叶,人类的海洋观实现了第二次飞跃。海洋在人们观念中主连接世界的伟大通道发展为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资源宝库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工业文明在全球的传播进程宣告完成后,世界各国不断加速现代化建设。人类社会普遍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尤其感觉到资源短缺的压力。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海洋调查技术的进步,人类发现海洋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据统计,海洋中生物资源总量高达400~600亿吨,生物物种达18万种之多,是陆地物种的3倍,能够为人类提供1000倍于现有耕地所能提供的食物,是未来人类摄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海洋中矿产资源总量估计达6000亿亿吨,金,银、铜、铀、钴、镍、锰和稀有元素的储量分别为陆地探明储量的数十倍至7000倍不等。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可燃冰”等矿物能源,海洋中的潮汐、温差、波波等可再生能源达1500亿千瓦。而一旦受控核聚变技术开发成功,一升海水中提取出来的氖就能提供相当于300升汽油的能量,届时人类将一劳永逸地摆脱能源匮乏的困扰。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定前后,世界濒海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蓝色圈地运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将管辖海域与经济发展直接联系,以海洋产业作为国家经济腾飞的翅膀,海洋的战略地位空前提高。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开始由工业文明迈向信息文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发展,人类海洋观发生了第三次飞跃。人们审视海洋的价值作用超越了传统的单一视角,认识到海洋既是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又是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广阔战略空间。海洋在21世纪担当着全球化纽带、可持续发展资源库和国际战略竞争舞台的复合角色,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提高综合国力和争夺战略优势的新领域和重要制高点。 从政治角度看,海洋是世界单极与多极斗争格局中增强大国的战略地位与政治、外交发言权的重要领域。从经济角度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国经济主要是外向型经济,对外经济贸易在国家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海洋产值在国家GDP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海外市场、海外资本、海外资源对一国的经济意义日益增强。当前全球贸易有90%以上的运输量是通过海洋完成的,全球消费的石油25%直接来自海洋,海上运输的石油占全球消费量的50%以上。同时,海洋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和发展科技的广阔舞台。海洋技术是当代公认的六大高技术群之一,而且是唯一能涵盖其余五大高技术群的综合性高技术群。海洋技术对于牵引、提升一国的总体科技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从军事角度看,世界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有增无减,战争形态发生了剧烈变化,海洋是军事强国进行前沿部署,利用技术差打非对称、非接触高技术战争的重要作战空间,同时也是濒海国家实行防御的重要战略方向。 中国作为一个濒海大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必须树立将海洋作为综合性战略空间的现代海洋观念,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增强以海强国的意识,增强保卫国家海洋安全的意识。 1980年到2000年,我国海洋产业产值增长了45倍,由80亿元人民币猛憎至约4000亿元人民币。以海洋为主要通道的对外贸易总额,1980年仅为381亿美元,2003年则达到8400多亿美元。但是,目前我国海洋经济水平还相对较低,2000年我国海洋产业产值仅占国内GDP的2.6%,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世界经济强国的四分之一,对国家综合国力的贡献还很有限。根据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未来海洋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10年,海洋产业产值将达到国内GDP的5%,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有优势的海洋产业将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预计2030年,海洋产业产值将占国内GDP的10%,接近或达到世界经济强国的水平。随着海洋战略地位的提高,海上武装冲突和由海向陆发起的局部战争的次数也将不断增加。目前世界上拥有海军的国家和地区已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20多个猛增为120多个,海军装备不仅在数量上明显憎加,而且在打击威力上空前提高。随着高技术武器的不断更新,从海上发起的高技术战争能对世界上四分之三的陆地进行打击,海战场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加强以海军为主体的海上武装力量建设,不仅是濒海国家确保国家安全的必要途径,而且是各国提高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普遍做法。人民海军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建设,已经成为兵种齐全,具备一定现代化作战能力的近海防御型力量。面对世界战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国际形势,面对海军肩负的艰巨使命任务,面对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和战争形态的转型,人民海军必须大力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增强威慑能力和实战能力,捍卫国家主权,保卫领土完整,保障国家日益扩大的海洋利益的安全,大力推进中国成为海洋强国的进程,促进中国大国地位的提高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索引序列
  • 海洋主题的商业空间论文
  • 海洋论文主题
  • 海洋雕塑主题论文
  • 海洋文化相关的主题论文
  • 中国海洋问题为主题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