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

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

[1] 洪伟良. 纳米铜铬复合氧化物对RDX热分解催化作用, 推进技术,2003,24(1):83~86[2] 洪伟良. 纳米CuO的制备及其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推进技术,2001,22(3):254~257[3] 洪伟良. 纳米PbO和Bi2O3粉的制备及对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火炸药学报,2001,24:(3)7~9[4] 纳米Bi2O3·SnO2的制备及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火炸药学报,2003,26(1):37~40[5] 洪伟良.纳米铁酸铜的制备及对RDX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推进技术,2003,24(6):560~562[6] 洪伟良.纳米CuO·PbO的制备及对RDX热分解的催化作用.含能材料,2003,11(2):76~80.[7] 洪伟良. 纳米MgO/SnO2复合粉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无机材料学报,2004,19(5):1158~1162.[8] 洪伟良. 纳米PbSnO3的制备及其燃烧催化性能的研究. 无机化学学报,2004,20(3):278~281.[9] 洪伟良. 负载型La0.8Sr0.2MnO3催化剂对油烟燃烧的催化作用. 环境化学,2004,23(3):247~251[10] 洪伟良.邻苯二甲酸Pb(Ⅱ)配合物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燃烧催化性能研究.无机化学学报,2004,20(8):996~1000.[11] 洪伟良.纳米SnO2-CuO复合粉体的制备、表征及其对环三次甲基三硝胺热分解的催化性能.应用化学,2004,21(8):775~778[12] 洪伟良.纳米Pb(Ⅱ)-没食子酸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燃烧催化性能.化学学报,2005,63(3):249~253.[13] 洪伟良.纳米硬脂酸铅(Ⅱ)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无机化学学报,2005,21(2):107~201.[14]洪伟良.纳米2,4-二羟基苯甲酸铅(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燃烧催化性能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6(5):889~893.

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化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化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 王亮. 薄层等离子体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实验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2] 汪建. 射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及模式转变的实验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3] 马新欣. 基于COSMIC掩星数据的电离层分布特征及地震响应研究[D].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 [4] 王若鹏. 地震电离层前兆短期预报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 [5] 何昉. 地基大功率无线电波加热电离层对空间信息链路影响研究[D]. 武汉大学 2009 [6] 汪枫. 高频电波人工调制低纬电离层所激发的ELF波的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7] 邓忠新. 电离层TEC暴及其预报方法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 [8] 刘宇. 实验室研究化学物质主动释放形成的电离层空洞边界层的非线性演化[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9] 宋君. 返回式电离层探测技术应用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10] 冯宇波. 电离层等离子体分析仪的设计与研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11 [11] 李正. 电离层暴及“行星际扰动-磁暴-电离层暴”的观测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11 [12] 赵莹. GNSS电离层掩星反演技术及应用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13] 牛田野. 特殊等离子体环境物理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 [14] 黄勇,时家明,袁忠才.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onospheric Electron Concentration Depletion by Rocket Exhaust[J].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04) 化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 徐凯. 硝基甲烷及其分解产物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研究[D]. 四川大学 2014 [2] 李倩,徐送宁,宁日波. 用发射光谱法测量电弧等离子体的激发温度[J].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11(01) [3] 李兵,张明安,狄加伟,魏建国,李媛. 电热化学炮内弹道参数敏感性研究[J]. 电气技术. 2010(S1) [4] 赵晓梅,余斌,张玉成,严文荣. ETPE发射药等离子体点火的燃烧特性[J]. 火炸药学报. 2009(05) [5] 张祎. 小口径固体电枢电磁轨道炮发射稳定性与初始装填过程影响规律的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2 [6] 弯港.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流动控制机理数值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3 [7] 李海元. 固体发射药燃速的等离子体增强机理及多维多相流数值模拟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06 [8] 王争论. 中心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及其在电热化学炮中的应用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06 [9] 林鹤. HMX共晶炸药的制备与理论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0] 王娟. 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1] 董岩. 多氨基多硝基苯并氧化呋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2] 刘进剑. 多氨基多硝基吡啶及吡嗪氮氧化物含能配合物的合成、性能及应用[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3] 赵国政. 氮杂环硝胺化合物的理论设计与母体合成[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14] 郭长平. 一步法微气孔球扁药成孔机理、燃烧性能及应用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3 [15] 金涌. 电热等离子体对固体火药的辐射点火及燃烧特性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4 化学论文参考文献(三) [1] 王晓东. 蛋白质复合体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新策略[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 [2] 罗孟成.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DNA疫苗及分子佐剂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3] 吴志强. 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手足口病重要病原体的基因表达与复制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4] 刘丹. 乙型肝炎病毒Pol蛋白对NF-κB信号通路抑制作用的研究[D]. 武汉大学 2014 [5] 江淼. RNA结构在其诱导细胞先天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6] 詹蕾.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纳米免疫分析新方法研究[D]. 西南大学 2014 [7] 易昌华. 麻疹病毒血凝素蛋白H诱导HeLa细胞凋亡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研究[D]. 武汉大学 2014 [8] 杨景晖. H3N2亚型流感病毒Vero细胞冷适应株减毒特性及假病毒评价中和抗体的研究[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 [9] 刘娟. 人呼吸道腺病毒55型的基因组学与病原学特征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4 [10] 喻正源. 全基因组测序与病毒捕获测序技术探讨EB病毒进化及整合规律的初步研究[D]. 中南大学 2013 [11] 陈晓庆. 天然产物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活性评价及机理研究[D]. 南京大学 2014 [12] 李康. 抗流感病毒和EV71新靶标及新药物研究[D]. 北京工业大学 2014 [13] 王君. 白细胞介素-6受体介导A型流感病毒感染诱导白细胞介素-32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研究[D]. 武汉大学 2013 [14] 申彦森. 基于内含子剪切的人工miRNA结构和靶向位点与基因沉默效率的关系研究[D]. 武汉大学 2009 [15] 金旭. 冠状病毒N7甲基转移酶甲基化核苷酸GTP的特性研究[D]. 武汉大学 2013 [16] 陶佳莉. SARS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14的结构功能关系研究[D]. 武汉大学 2013 [17] 高国振. 宿主因子Cyclin T1和Sam68在Ⅰ型人免疫缺陷型病毒生活周期中的功能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 [18] 柳叶. 阻断HIV-1辅助受体CXCR4的新方法研究[D]. 武汉大学 2012 [19] 李围. Akt1蛋白质复合体的纯化鉴定及其相互作用蛋白质的功能研究[D].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7 [20] 鞠湘武. H5N1型禽流感病毒损伤细胞溶酶体的机制研究和南极极端环境下科考队员的应激反应研究[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 猜你喜欢: 1. 化学论文参考范文 2. 关于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3. 药学论文参考文献 4. 药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5.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国家标准

胺的合成及其机理研究论文

代表论文:1.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of unaggregated and aggregated amyloid β protein (10-21) with outward potassium channel,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50(5), 683-691,2007-9,sci核心B区(一A),排名:32.胞嘧啶…NO复合物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化学学报,65(20),2266-2272,2007-9,sci核心B区(一A),排名:43.Hydrometal Complexes with More than One Planar and Quasi-Planar Tetra- coordinate Carbon Atom: From Hydrogen- Surrounded Pieces to the Rudiment of Hydrogen-Sealed Nanotubes,Organometallics,26, 4395-4401,2007-8,sci核心A区(特二级),排名:84.Studies on the Interaction of Dinitratobis(phen) Cadmium Complex with DNA,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5, 1267-1272,2007-8,sci核心B区(一A),排名:45.金属离子与AB肽竞争取代机理作用的研究,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63,2007-8,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36.基于瓜环[6]的核酸切割试剂及其切割机理研究,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172,2007-8,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37.分子模拟研究铜离子对AB肽聚集行为的调控机理,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173,2007-8,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48.金属离子、小分子与G-四股螺旋DNAs的相互作用,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174,2007-8,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29.带有位阻基团的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 键合及其光断裂DNA 性质的研究,化学学报,65(15),1464-1468,2007-8,sci核心B区(一A),排名:410.分子模拟研究铜、锌与Aβ肽相互作用中的竞争取代效应,化学学报,65(14), 1348-1352,2007-8,sci核心B区(一A),排名:311.三种3-联苯氨基哒嗪化合物的生物特性研究,2007大连离子通道和药物研发国际研讨会,90,2007-7,国际会议论文集(二A),排名:312.荧光淬灭和加强理论公式合理性的热力学分析,化学学报,2007(65)19,2109-2116,2007-6,sci核心B区(一A),排名:313.Mechanism of Copper(II) Inhibiting Alzheimer’s Amyloid beta-Peptide from Aggregation:A Molecular Dynamics Investigation,J. Phys. Chem. B,111, 26, 7646-7655,2007-6,sci核心A区(特二级),排名:214.瓜环的[2]准轮烷分子晶体结构及切割DNA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8(5),894-896,2007-5,sci核心B区(一A),排名:315.Molecular modeling of the ion channel-like nanotube structure of amyloid β-peptide,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2(11),1576-1580,2007-5,sci核心B区(一A),排名:216.吡柔比星与DNA作用的光谱和电化学法研究,山西大学学报,30(2)220-223,2007-5,统计源(二A),排名:117.含多个平面四配位碳原子化合物的理论研究,中国科学院理论催化与材料化学学术研讨会,3,2007-4,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218.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of Zn2 with Aβ(10-21),Chinese Chemical Letters,18, 97-98.,2007-3,sci外围(一B),排名:319.The crystal structure, self-assembly, DNA-binding and cleavage studies of the [2]pseudorotaxane composed of cucurbit[6]uril,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17,932–936.,2007-2,sci核心A区(特二级),排名:320.手性金属配合物Δ,Λ-[Ru(IP)2dppz]2+对含G:T错配的环丁烷嘧啶二聚体识别和部分构型修复的分子力学研究,化学学报,65(2), 116-122,2007-2,sci核心B区(一A),排名:321.[Co(phen)2dpq]3 -Sheared DNA Interactio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Basis for Major Groove Recognition and Repair,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THEOCHEM),806,247–252,2007-2,sci核心B区(一A),排名:422.DNA-binding and cleavage studies of novel binuclear copper(II) complex with 1,1’-dimethyl-2,2’-biimidazole ligand,Journal of Inorganic Biochemistry,101(2), 283-290,2007-2,sci核心A区(特二级),排名:423.Supramolecular Assemblies in Salts of 2,2-biimidazole with 5-Sulfosalicylic Acid and 3,4,5-Trihydroxybenzoic Acid,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5, 1715-1721,2007-11,sci核心B区(一A),排名:224.Sulfur dioxide derivatives increase a 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inward current in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Toxicology,239,180-185,2007-11,sci核心A区(特二级),排名:325.金属离子、小分子与G-四股螺旋DNAs的相互作用,第九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84,2007-10,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226.一种新的锌离子比度荧光探针,第九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91,2007-10,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327.AB肽纳米管状通道结构模型及其阳离子选择性,第九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102,2007-10,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228.[Co(phen)2dpq]3 对剪式G:A错配DNA识别与修复作用,第九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122,2007-10,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229.新型3-联苯胺基哒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第九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186,2007-10,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230.DNA probe and cleavage studies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NA and Ln=Yb,Er with 2-Thenoyltrifluoro acetone-Piperidine ligands,第九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125,2007-10,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631.Studies on the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biological interaction of three Rutheniu(II) complexes with DNA cleavage and anti cancer activity,第九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124,2007-10,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432.A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sensor for zinc(II) with high selectivity,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10, 1413-1415,2007-10,sci核心B区(一A),排名:633.Study on inclusion complexes of ydroxypropyl-b-cyclodextrin with tanshinone IIA,Front.Chem.China,2(1):50-54,2007-1,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334.Studies on DNA Binding to Metal Complexes of Sal2trien,Biochemistry (Moscow),72( 1): 37-43,2007-1,sci核心B区(一A),排名:335.Molecular dynamics studies of the inhibitory mechanism of copper(II) on aggregation of amyloid beta-peptide,Chinese Chemical Letters,18(3), 357-360,2007-1,sci外围(一B),排名:236.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studies on DNA-binding of a new Cu(II) complex with N1,N8-bis(1-methy-4-nitropyrrole-2-carbonyl)triethylenetetramine,Journal of Inorganic Biochemistry,101, 10-18,2007-1,sci核心A区(特二级),排名:537.Metal-amyloid-beta peptide interaction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for Alzheimer’s disease,Science in China Ser. B Chemistry,50(3), 1-20,2007-1,sci核心B区(一A),排名:238.一个由[Co(CN)6]3-构建的杂核超分子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第四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论文集,2006,55-55,2006-9,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239.阿尔茨海默病分子机理的离子通道假说,化学进展,18,9,1194-1199,2006-9,sci外围(一B),排名:340.Molecular Modeling on the Recognition of Cyclobutane Pyrimidine Dimer Including Double G:T Mismatched Pairs by the Chiral Metal Complex D,L-[Ru(phen)2dppz]2,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4(6), 739~744,2006-9,sci核心B区(一A),排名:341.含六个平面四配位碳原子的分子轮,第四届物理无机化学会议,101,2006-9,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342.分子动力学模拟铜离子(II)对Abeta肽的构象转变效应,第四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学术会议,04_135,2006-9,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243.超螺旋DNA与水杨醛三乙基四胺合镁的弱相互作用,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进展论文选集,p466,2006-8,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344.Effects of lithium chloride on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s in acutely isolated hippocampal CA1 pyramidal neurons,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1,16,1961-1966,2006-8,sci核心B区(一A),排名:345.Cocrystal of 2-(1H-imidazol-2-yl)-1H-imidazolium chloride and 4-aminobenzoic acid,acta cryst E,E62, o3223-o3224,2006-7,sci外围(一B),排名:246.3-联苯氨基-6(4-氯苯基)哒嗪的生物特性研究,中国化学会第25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04-P-022,2006-7,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347.水杨醛三乙基四胺合镁与核酸的作用,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04p023,2006-7,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348.金属离子影响Aβ多肽聚集机理的分子模拟,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04-O-016,2006-7,其他正式刊物(二B),排名:349.DNA-Binding and cleavage studies of Zinc mixed-polypyridyl complex,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006,24,1006-1012,2006-7,sci核心B区(一A),排名:350.3-Benzidino-6(4-chlorophenyl) pyridazine blocks delayed rectifier and 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 in acutely isolated rat hippocampal pyramidal neurons,Neuroscience Letters,402:159-163,2006-6,sci核心B区(一A),排名:4等200多篇。代表著作:分子结构参量及其与物性关联规律,国家级专著,科学出版社,2007-3,字数:0,排名:1主要科研项目1.稀土对植物气孔保卫细胞信号调控及抗蒸腾耐旱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额:18万元,2007-9,排名:22.稀土元素的生物化学反应和有关细胞化学过程的干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额:40万元,2006-10,排名:13.剪式错配和wobble错配特异识别的二维核磁和分子模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额:26万元,2006-9,排名:24.金属配合物对核酸的识别、切割及其作用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额:16万元,2001-10,排名:15.抗癌活性有机锡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和组装,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额:4万元,2001-6,排名:16.新药中药的研制与开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额:9万元,2002-8,排名:17.第一届亚洲生物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资助额:1万元,2002-9,排名:18.纳米降脂灵新药开发,,资助额:2万元,2001-11,排名:19.化学核酸酶的合成、组装及其对DNA的定位断裂,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项目,资助额:5万元,1999-12,排名:710.金属配合物对核酸的识别、切割及其作用机理2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额:4.8万元,2004-4,排名:111.转让,横向科研,资助额:7万元,2006-11,排名:1

ML28-1 杯芳烃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氟化反应中的相转移催化作用ML28-2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硝基甲苯同分异构体ML28-3 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密度泛函研究ML28-4 硝基吡啶衍生物的结构及其光化学的研究ML28-5 酰胺衍生的P,O配体参与的Suzuki偶联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ML28-6 磺酰亚胺的新型加成反应的研究ML28-7 纯水相Reformatsky反应的研究ML28-8 一个合成邻位氨基醇化合物的绿色新反应ML28-9 恶二唑类双偶氮化合物的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ML28-10 CO气相催化偶联制草酸二乙酯的宏观动力学研究ML28-11 三芳胺类空穴传输材料及其中间体的合成研究ML28-12 光敏磷脂探针的合成、表征和光化学性质研究ML28-13 脱氢丙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ML28-14 5-(4-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的亲核反应研究ML28-15 醇烯法合成异丙醚的研究ML28-16 手性螺硼酸酯催化的前手性亚胺的不对称硼烷还原反应研究ML28-17 甾类及相关化合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研究ML28-18 金属酞菁衍生物的合成与其非线性光学性能的研究ML28-19 新型手性氨基烷基酚的合成及其不对称诱导ML28-20 水滑石类化合物催化尿素醇解法合成有机碳酸酯研究ML28-21 膜催化氧化正丁烷制顺酐ML28-22 甲醇选择性催化氧化制早酸甲酯催化剂的研制与反应机理研究ML28-23 甲酸甲酯水解制甲酸及其动力学的研究ML28-24 催化甲苯与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制取苯乙烯和乙苯的研究ML28-25 烯胺与芳基重氮乙酸酯的新反应研究 ML28-26 核酸、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及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的应用ML28-27 H-磷酸酯在合成苄基膦酸和肽衍生物中的应用ML28-28 微波辐射下三价锰离子促进的2-取代苯并噻唑的合成研究ML28-29 铜酞菁—苝二酰亚胺分子体系的光电转换特性研究ML28-30 新型膦配体的合成及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ML28-31 肼与羰基化合物的反应及其机理研究ML28-32 离子液体条件下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ML28-33 超声波辐射、离子液体以及无溶剂合成技术在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研究ML28-34 有机含氮小分子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ML28-35 金属参与的不对称有机化学反应研究ML28-36 黄酮及噻唑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ML28-37 钐试剂产生卡宾的新方法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ML28-38 琥珀酸酯类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ML28-39 3-甲基-4-芳基-5-(2-吡啶基)-1,2,4-三唑铜(II)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ML28-40 直接法合成二甲基二氯硅烷的实验研究ML28-41 中性条件下傅氏烷基化反应的初步探索IIβ-溴代醚新合成方法的初步探索ML28-42 几种氧化苦参jian类似物的合成ML28-43 环丙烷和环丙烯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ML28-44 基于甜菜碱的超分子设计与研究ML28-45 新型C2轴对称缩醛化合物合成研究ML28-46 环状酰亚胺光化学性质研究及消毒剂溴氯甘脲的制备ML28-47 蛋白质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ML28-48 富硫功能化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ML28-49 ABEEM-σπ模型在Diels-Alder反应中的应用ML28-50 快速确定丙氨酸-α-多肽构象稳定性的新方法ML28-51 SmI2催化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及负载化稀土催化剂的探索ML28-52 新型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用作NO供体研究ML28-53 磁性微球载体的合成及其对酶的固定化研究ML28-54 甾体—核苷缀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ML28-55 非键作用和库仑模型预测甘氨酸-α-多肽构象稳定性ML28-56 多酸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和结构表征ML28-57 5-芳基-2-呋喃甲醛-N-芳氧乙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ML28-58 氟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研究ML28-59 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的Baylis-Hillman反应和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ML28-60 多核铁配合物通过水解途径识别蛋白质a螺旋ML28-61 一种简洁地获取结构参数的方法及应用ML28-62 水杨酸甲酯与硝酸钇的反应性研究及其应用ML28-63 脯氨酸及其衍生物催化丙酮与醛的不对称直接羟醛缩合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ML28-64 新型荧光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研究ML28-65 枸橼酸西地那非中间体1-甲基-3-丙基-4-硝基吡唑-5-羧酸的合成研究ML28-66 具有生物活性的含硅混合二烃基锡化合物的研究ML28-67 直接法合成三乙氧基硅烷的研究ML28-68 具有生物活性的含硅混合三烃基锡化合物的研究ML28-69 过氧钒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水中有机污染物氧化降解的催化性能研究ML28-70 查耳酮化合物的合成与晶体化学研究ML28-71 二唑衍生物的合成研究ML28-72 2-噻吩甲酸-2,2’-联吡啶二元、三元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致发光ML28-73 3’,5’-二硫代脱氧核苷的合成及其聚合性质的研究ML28-74 β-烷硫基丁醇和丁硫醇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ML28-75 新型功能性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合成与研究ML28-76 5-取代吲哚衍生物结构和性能的量子化学研究ML28-77 新型水溶性手性胺膦配体的合成和在芳香酮不对称转移氢化中的应用ML28-78 大豆分离蛋白的接枝改性及其溶液行为研究ML28-79 N-(4-乙烯基苄基)-1-氮杂苯并-34-冠-11的合成和其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研究ML28-80 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酰基二茂铁ML28-81 硒(硫)杂环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的合成与表征ML28-82 新型二阶非线性光学发色团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ML28-83 对△~4-烯-3-酮结构的甾体选择性脱氢生成△~(4,6)-二烯-3-酮结构的研究ML28-84 对苯基苯甲酸稀土二元、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ML28-85 D-π-A共轭结构有机分子的设计合成及理论研究ML28-86 羧酸酯一步法嵌入式烷氧基化反应研究ML28-87 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溶液及超微粒分散体系的光学性质研究ML28-88 手性氨基烷基酚的合成ML28-89 酪氨酸酶的模拟及酚的选择性邻羟化反应研究ML28-90 单分子膜自组装结构与性质的研究ML28-91 氯苯三价阳离子离解势能面的理论研究ML28-92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晶体化学研究ML28-93 离子液体的合成及离子液体中的不对称直接羟醛缩合反应研究ML28-94 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ML28-95 ONOO~-对胰岛素的硝化和一些因素对硝化影响的体外研究ML28-96 酶解多肽一级序列分析与反应过程建模及结构变化初探ML28-97 一系列二茂铁二取代物的合成和表征ML28-98 N2O4-N2O5-HNO3分析和相平衡及硝化环氧丙烷研究ML28-99 光催化甲烷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乙酸的研究ML28-100 N-取代-4-哌啶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ML28-101 电子自旋标记方法对天青蛋白特征分析ML28-102 材料中蛋白质含量测定及蛋白质模体分析ML28-103 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偶氮芳烃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ML28-104 非光气法合成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ML28-105 邻苯二甲酸的溶解度测定及其神经网络模拟ML28-106 甲壳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ML28-107 吲哚类化合物色谱容量因子构致关系ab initio方法研究ML28-108 全氯代富勒烯碎片的亲核取代反应初探ML28-109 自催化重组藻胆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ML28-110 二茂铁衍生的硫膦配体的合成及在喹啉不对称氢化中的应用ML28-111 离子交换电色谱纯化蛋白质的研究ML28-112 氨基酸五配位磷化合物的合成、反应机理及其性质研究ML28-113 手性二茂铁配体的合成及其在碳—碳键形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ML28-114 水溶性氨基卟啉和磺酸卟啉的合成研究ML28-115 金属卟啉催化空气氧化对二甲苯制备对甲基苯甲酸和对苯二甲酸ML28-116 简单金属卟啉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和环己酮制备己二酸的选择性研究ML28-117 四苯基卟啉锌掺杂8-羟基喹啉铝与四苯基联苯二胺的电致发光性能研究ML28-118 可降解聚乳酸/羟基磷灰石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ML28-119 大豆分离蛋白接枝改性及应用研究ML28-120 谷氨酸和丙氨酸在Al2O3上的吸附和热缩合机理的研究ML28-121 常压非热平衡等离子体用于甲烷转化的研究ML28-122 纳米管/纳米粒子杂化海藻酸凝胶固定化醇脱氢酶ML28-123 蛋白质在晶体界面上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ML28-124 微乳条件下氨肟化反应的探索性研究ML28-125 微波辅助串联Wittig和Diels-Alder反应的研究ML28-126 谷氨酸和丙氨酸在Al2O3上的吸附和热缩合机理的研究ML28-127 3-乙基-4-苯基-5-(2-吡啶基)-1,2,4-三唑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ML28-128 水相中‘一锅法’Wittig反应的研究和手性P,O-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ML28-129 具有生物活性的1,2,4-恶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ML28-130 树枝状分子复合二氧化硅载体的合成及其脂肪酶的固定化研究ML28-131 PhSeCF2TMS的合成及转化ML28-132 离子液体中脂肪酶催化(±)-薄荷醇拆分的研究ML28-133 脂肪胺取代蒽醌衍生物及其前体化合物合成ML28-134 萘酰亚胺类一氧化氮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光谱研究ML28-135 微波条件下哌啶催化合成取代的2-氨基-2-苯并吡喃的研究ML28-136 镍催化的有机硼酸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共轭加成反应研究ML28-137 茚满二酮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ML28-138 新型手性螺环缩醛(酮)化合物的合成ML28-139 芳醛的合成及凝胶因子的设计及合成ML28-140 固定化酶柱与固定化菌体柱耦联—高效拆分乙酰-DL-蛋氨酸ML28-141 苯酚和草酸二甲酯酯交换反应产品的减压歧化反应研究ML28-142 有机物临界性质的定量构性研究ML28-143 3-噻吩丙二酸的合成及卤代芳烃亲核取代反应ML28-144 α,β-二芳基丙烯腈类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的研究ML28-145 L-乳醛参与的Wittig及Wittig-Horner反应立体选择性的研究ML28-146 亚砜为催化剂和酰亚胺氯为氯化剂的醇的氯代反应的初步研究ML28-147 功能性离子液的合成及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ML28-148 DMSO催化三聚氯氰转化苄醇为苄氯的新反应的初步研究ML28-149 气相色谱研究β-二酮酯化合物的互变异构ML28-150 二元烃的混合物过热极限的测定与研究ML28-151 芳杂环取代咪唑化合物的合成及洛汾碱类过氧化物化学发光性能测定ML28-152 卤代苯基取代的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的研究ML28-153 取代并四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ML28-154 苯乙炔基取代的杂环及稠环化合物的合成ML28-155 吸收光谱在有机发光材料研发材料中的应用ML28-156 水相中‘一锅法’Wittig反应的研究和手性P,O-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ML28-157 苯并噻吩-3-甲醛的合成研究ML28-158 微波辅助串联Wittig和Diels-Alder反应的研究ML28-159 超声辐射下过渡金属参与的药物合成反应研究ML28-160 呋喃酮关键中间体—3,4-二羟基-2,5-己二酮的合成研究ML28-161 树枝状分子复合二氧化硅载体的合成及其脂肪酶的固定化研究ML28-162 吡咯双希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ML28-163 负载型Lewis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合成2,6-二甲基萘的研究ML28-164 PhSeCF2TMS的合成及转化ML28-165 纳米管/纳米粒子杂化海藻酸凝胶固定化醇脱氢酶ML28-166 多取代β-CD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苯环类客体分子识别ML28-167 多取代_CD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苯环类客体分子识别ML28-168 柿子皮中类胡萝卜素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及稳定性研究ML28-169 毛细管电泳研究致癌物3-氯-1,2-丙二醇ML28-170 超临界水氧化苯酚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ML28-171 甲烷和丙烷无氧芳构化反应研究ML28-172 2-取代咪唑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ML28-173 气相色谱研究β-二酮酯化合物的互变异构ML28-174 DMSO催化三聚氯氰转化苄醇为苄氯的新反应的初步研究ML28-175 二元烃的混合物过热极限的测定与研究ML28-176 氨基酸在多羟基化合物溶液中的热力学研究ML28-177 分子印迹膜分离水溶液中苯丙氨酸异构体研究ML28-178 杯[4]芳烃酯的合成及中性条件下对醇的酯化反应研究ML28-179 亚砜为催化剂和酰亚胺氯为氯化剂的醇的氯代反应的初步研究ML28-180 双氨基甲酸酯化合物的合成及分子自组装研究ML28-181 由芳基甲基酮合成对应的半缩水合物的新方法ML28-182 取代芳烃的选择性卤代反应研究ML28-183 吡啶脲基化合物的合成、分子识别及配位化学研究ML28-184 丙烯(氨)氧化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ML28-185 嘧啶苄胺二苯醚类先导结构的发现和氢化铝锂驱动下邻位嘧啶参与的苯甲酰胺还原重排反应的机理研究ML28-186 酰化酶催化的Markovnikov加成与氮杂环衍生物的合成ML28-187 多组分反应合成嗪及噻嗪类化合物的研究ML28-188 脂肪酶构象刻录及催化能力考察ML28-189 L-乳醛参与的Wittig及Wittig-Horner反应立体选择性的研究ML28-190 烯基铟化合物与高碘盐偶联反应的研究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ML28-191 α,β-二芳基丙烯腈类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的研究ML28-192 邻甲苯胺的电子转移机理及组分协同效应研究ML28-193 负载型非晶态Ni-B及Ni-B-Mo合金催化剂催化糠醛液相加氢制糠醇的研究ML28-194 含吡啶环套索冠醚及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ML28-195 芳烃侧链分子氧选择性氧化反应研究ML28-196 多组分复合氧化物对异丁烯制甲基丙烯醛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ML28-197 多孔甲酸盐[M3(HCOO)6]及其客体包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ML28-198 纳米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于蛋白质电化学的研究ML28-199 对于几种蛋白质模型分子的焓相互作用的研究ML28-200 氨基酸、酰胺、多羟基醇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abs树脂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

什么毕业啊?写这种题目的论文,太没深度了。

“ABS”中文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ABS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  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以前消费者买车,都把有没有ABS作为一个重要指标。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轿车已经将ABS作为标准配置。但对于ABS的认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很多驾驶员还不是很清楚,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对ABS的误解。一些驾驶员认为ABS就是缩短制动距离的装置,装备ABS的车辆在任何路面的制动距离肯定比未装备ABS的制动距离要短,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在冰雪路面上的制动距离能与在沥青路面上的制动距离相当;还有一些驾驶员认为只要配备了ABS,即使在雨天或冰雪路面上高速行驶,也不会出现车辆失控现象。 ABS并不是如有些人所想的那样,大大提高汽车物理性能的极限。严格来说,ABS的功能主要在物理极限的性能内,保证制动时车辆本身的操纵性及稳定性。

ABS的应用

ABS的全名是Anti-lock Brake System(防锁死制动系统)或Anti-skid Braking System(防滑移制动系统),它能有效控制车轮保持在转动状态,提高制动时汽车的稳定性及较差路面条件下的汽车制动性能。ABS通过安装在各车轮或传动轴上的转速传感器不断检测各车轮的转速,由计算机算出当时的车轮滑移率,并与理想的滑移率相比较,做出增大或减小制动器制动压力的决定,命令执行机构及时调整制动压力,以保持车轮处于理想制动状态。

1906年ABS首次被授予专利,1936年博世注册了一项防止机动车辆车轮抱死的“机械”专利。所有的早期设计都有着同样的问题:因过于复杂而容易导致失败,并且它们运作太慢。1947年世界上第一套ABS系统首次应用于B-47轰炸机上。Teldix公司在1964年开始研究这个项目,其ABS研究很快被博世全部接管。两年内,首批ABS测试车辆已具有缩短制动距离的功能。转弯时车辆转向性和稳定性也被保证,但当时应用的大约1000个模拟部件和安全开关,这意味着被称为ABS 1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还不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需要改进。博世在电子发动机管理的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技术,数字技术和集成电路(ICs)的到来使电子部件的数量降低到140个。

1968年ABS开始研究应用于汽车上。1975年由于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121款的通过,许多重型卡车和公共汽车装备了ABS,但由于制动系统的许多技术问题和卡车行业的反对,在1978年撤消了这一标准。同年博世作为世界上首家推出电子控制功能的ABS系统的公司,将这套ABS 2的系统开始安装作为选配配置,并装配在梅赛德斯-奔驰S级车上,然后很快又配备在了宝马7系列豪华轿车上。在这一时期之后美国对ABS的进一步研究和设计工作减少了,可是欧洲和日本的制造厂家继续精心研制ABS。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进口美国的汽车装备有ABS,美国汽车制造厂对美国汽车市场上的ABS显示出新的兴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汽车行车安全的强烈要求,ABS装置在世界汽车行业进一步得到广泛应用。1987年美国大约3%的汽车装备有非常可靠的ABS。在随后的时间里,研发者集中于简化系统。在1989年,博世的工程师成功地将一个混合的控制单元直接附在了液压模块上。这样他们就无需连接控制单元和液压模块的线束,也无需接插件,所以显著地减轻了ABS 2E的整体重量。

博世的工程师在1993年,使用新的电磁阀创造了ABS 5.0,并且在后来的几年研发了5.3 和5.7 版。新一代的ABS 8的主要特性是再次极大地减轻了重量、减少了体积、增大了内存,同时增加了更多功能,如电子分配制动压力,从而取代了减轻后轴制动压力的机械机构。当年有些汽车工业分析专家预言得到了证实: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市场上的大多数汽车和卡车将装备ABS。

编辑本段ABS的功用

ABS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整车的制动性能,提高行车安全性,防止在制动过程中车轮抱死(即停止滚动),从而保证驾驶员在制动时还能控制方向,并防止后轴侧滑。其工作原理为:紧急制动时,依靠装在各车轮上高灵敏度的车轮转速传感器,一旦发现某个车轮抱死,计算机立即控制压力调节器使该轮的制动分泵泄压,使车轮恢复转动,达到防止车轮抱死的目的。ABS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抱死—松开—抱死—松开”的循环工作过程,使车辆始终处于临界抱死的间隙滚动状态,有效克服紧急制动时由车轮抱死产生的车辆跑偏现象,防止车身失控等情况的发生。

ABS的种类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机械式ABS结构简单,主要利用其自身内部结构达到简单调节制动力的效果。该装置工作原理简单,没有传感器来反馈路面摩擦力和轮速等信号,完全依靠预先设定的数据来工作,不管是积水路面、结冰路面或是泥泞路面和良好的水泥沥青路面,它的工作方式都是一样的。严格地说,这种ABS只能叫做 “高级制动系统(Advanced Brake System)”。目前,国内只有一些低端的皮卡等车型仍在使用机械式ABS。

机械式ABS只是用部件的物理特性去机械的动作,而电子式ABS是运用电脑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运算从而得出结果的。电子式ABS由轮速传感器、线束、电脑、ABS液压泵、指示灯等部件构成。能根据每个车轮的轮速传感器的信号,电脑对每个车轮分别施加不同的制动力,从而达到科学合理分配制动力的效果。

最早的ABS系统为二轮系统。所谓二轮系统就是将ABS装在汽车的两个后轮上。由于两后轮公用一条制动液压管路和一个控制阀,所以又称做“单通道控制系统”。这种系统是根据两个后车轮中附着力较小的车轮状态来选定制动压力,这被称为“低选原则”。也就是说,采用低选原则的ABS车辆的一个后轮有抱死趋势时,系统只能给两个后轮同时泄压。又由于前轮没有防抱死功能,因而,二轮系统难以达到最佳制动效果。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后来出现了“三通道控制系统”,该系统是在二轮系统基础上,将两前轮由两条单独的管路独立控制。虽然后轮还是采用“低选原则”,但由于实现了紧急制动时的转向功能及防止后轴侧滑的功能,所以这种系统具备了现代ABS的主要特点。至今,市面上还有车辆采用这种三通道控制的ABS系统。

目前,装备在车辆上最常见的是四传感器四通道ABS系统,每个车轮都由独立的液压管路和电磁阀控制,可以对单个车轮实现独立控制。这种结构能实现良好的防抱死功能。

编辑本段走出ABS误区

开篇中那些对ABS的误解,需要解释一下。如果汽车车轮在制动时抱死,汽车能得到的侧向附着力是最小的。这时,由于路面附着系数的不平衡、汽车本身制动力的不平衡、悬架的不平衡、汽车轮胎气压、路面弯度、颠簸或坡度等因素都可能会使汽车发生侧滑、甩尾或失控。另外,由于车辆前轮抱死,汽车会失去转向能力。一个性能优良的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在制动时能够将汽车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20%~30%之间,车轮在这种状态下,能兼顾相对最大的纵向制动力和横向抓地力,有效地保证车辆不会发生失控状况。另外,在前轮不抱死的情况下,由于有一定的抓地力,汽车还可以按照驾驶员的意愿进行转向,从而控制车辆。为了将车轮滑移率控制在理想状态下,追求车辆的稳定性,可能会牺牲一些纵向的制动力。所以,ABS起作用时,不是在所有路面上制动距离都会缩短。

在冰雪路面上,由于地面提供的附着力比一般路面要小很多。ABS只能在这种附着力的基础上调节汽车的制动力,不会产生外加的制动因素。所以,在冰雪路面上的制动距离只能说比车轮抱死时短一些,比在一般路面上的制动距离还是长很多。

实际道路其实是很复杂的,诸如:路面附着系数不平衡、道路弯度或路面横向坡度、甚至汽车轮胎气压等汽车自身的原因,有很多因素能使汽车在制动时产生侧滑的运动趋势,这些因素都不是ABS本身能够克服的。所以,如果在冰雪路面上车速过快时紧急制动,遇到上述因素之一,当车辆离心力大于地面能够提供的最大侧向力时,就会使车辆形成失控趋势,这是非常危险的。

总之,任何装备都不是万能的,驾驶员必须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安全驾驶。即使是性能优良的ABS在工作状态下稳定车辆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尤其是行驶在砂石路或冰雪路面上,更应保持充分的车距,减速慢行,不要完全依赖ABS系统。

编辑本段ABS使用常识

现在基本上所有的乘用车都加装了ABS系统,对提升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若使用不当,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这里,我们对ABS的使用原则归纳为“四要、七不要”。

四要

1.要始终踩住制动踏板不放松,这样才能保证足够和持续的制动力,使ABS有效地发挥作用。

2.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车距。一般情况下,最小车距不应低于50m,当车速超过50km/h时,最小车距与车速数值相同,如100km/h时最小车距为100m,120km/h时,最小车距为120m。

3.要事先熟悉ABS,使自己对ABS工作时的制动踏板抖动有准备和适应能力。

4.要事先阅读汽车驾驶员手册,从而进一步地理解安装ABS的汽车生产厂提供的各种操作说明。

七不要

1.不要认为有了ABS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驶。ABS也不是绝对保险的,在车速过高和转弯过急的情况下,若车辆制动得过急过猛,则汽车仍然会产生侧滑。因此,即使你的汽车装有ABS,你也仍然需要谨慎驾驶。

2.不要采用“点刹”制动。未装有ABS的车辆在湿滑路面及车速较高情况下实施制动时,需要采用“点刹”的办法达到安全制动的目的。而装上ABS后,由于ABS能自动调整制动力,因此在实施紧急制动时,可一脚将踏板踩到底而不松开,不要担心车轮抱死打滑,否则将大大延长制动距离。

3.不要被ABS的抖动吓住。ABS在起作用时,会听到它发出的噪音,该噪音是由液压控制系统中的电磁阀和液压泵工作时产生的,不要以为制动系统出了毛病而惊慌失措,更不可将脚从制动踏板上移开,这时仍然要将制动踏板踩死而不去管它。

4.不可忽视ABS指示灯的检查。正常情况下,按通点火开关后,此灯应亮;大约3秒后自动熄灭。这一过程,实质上是电子控制装置在按自检程序对车轮传感器、液压调节器的控制阀进行通电检查,若此灯一直不亮,说明ABS有故障。

5.ABS指示灯不熄灭时不必恐慌。当行车中ABS出现故障时,防抱死制动系统自动将原制动系统的油路接通,汽车上的原制动系统仍然工作,只是没有了ABS,注意检修就可以了。

6.不可私自拆换ABS的电脑单元。如果电脑发现故障,应更换整个ABS单元。

7.对于装配了ABS,但是希望改装的车辆,请勿拆装制动管路与ABS单元连接的螺母。

ABS又分电子式ABS和机械式ABS

1、电子式ABS是根据不同的车型所设计的,它的安装需要专业的技术力量,如果换装至另一辆车就必须改变它的线路设计和电瓶容量,没有通用性;机械式ABS的通用性强,只要是液压刹车装置的车辆都可使用,可以从一辆车换装到另一辆车上,而且安装只要30分钟。

2、电子式ABS的体积大,而成品车不一定有足够的空间安装电子ABS,相比之下,机械式的ABS的体积较小,占用空间少。

3、电子式ABS是在车轮锁死的刹那开始作用,每秒钟作用6~12次;机械式ABS在踩刹车时就开始工作,根据不同的车速,每秒钟可作用60~120次。

机械式ABS的适用特性需要事先设定,在积水路面、冰雪路面、沙石路面、沥青路面上,轮胎的摩擦系数不同,车速不同,需要的制动力也不相同。没有即时的测量回馈系统,只依靠预先设定的阕值,适用范围较窄,制动效果会有所降低。

在选购机械式ABS防抱死系统时应非常小心。仿造的ABS产品在外观上与真品大同小异,结构也一样,但劣质产品却难以长期承受刹车油的腐蚀与高压,时间一长橡胶还会老化变形,丧失应有的性能。

真品的橡胶阀囊浸泡在刹车油中可承受每平方英寸11000磅的高压且长期不会发生变形。进口机械式ABS的价格在2000元左右,国产的只要200多元。

编辑本段ABS函数

【C 】

函数名: abs

功 能: 求整数的绝对值

用 法: int abs(int i);

程序例: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void)

{

int number = -1234;

printf("number: %d absolute value: %d\n", number, abs(number));

return 0;

}

【Pascal 】

Function Abs( X : Real ) : Longint;

功 能: 求数的绝对值

例:

Begin

{ 语句; { ( X数据类型 ) 输出结果 } }

Writeln( Abs(84.23) ); {(Real) 8.42300000000000E+0001 }

Writeln( Abs(-111222333) ); {(Longint) 111222333 }

Writeln( Abs(-1112223334324445556) ); {(Int64) 1112223334324445556 }

End.

编辑本段ABS塑料

ABS塑料

化学名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

用途:汽车配件(仪表板、工具舱门、车轮盖、反光镜盒等),收音机壳,电话手柄、大强度工具(吸尘器,头发烘干机,搅拌器,割草机等),打字机键盘,娱乐用车辆如高尔夫球手推车以及喷气式雪橇车等

比重:1.05克/立方厘米

燃烧鉴别方法:连续燃烧、蓝底黄火焰、黑烟、浅金盏草味

溶剂实验:环已酮可软化,芳香溶剂无作用

干燥条件:80-90℃ 2小时

成型收缩率:0.4-0.7%

模具温度:25-70℃(模具温度将影响塑件光洁度,温度较低则导致光洁度较低)

融化温度:210-280℃(建议温度:245℃)

成型温度:200-240℃

注射速度:中高速度

注射压力:500-1000bar

特点:

1、综合性能较好,冲击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电性能良好.

2、与372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制成双色塑件,且可表面镀铬,喷漆处理.

3、有高抗冲、高耐热、阻燃、增强、透明等级别。

4、流动性比HIPS差一点,比PMMA、PC等好,柔韧性好。

5、用途: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磨耐磨零件,传动零件和电讯零件.

6、同PVC(聚氯乙烯)一样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

成型特性:

1.无定形料,流动性中等,吸湿大,必须充分干燥,表面要求光泽的塑件须长时间预热干燥80-90度,3小时.

2.宜取高料温,高模温,但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70度).对精度较高的塑件,模温宜取50-60度,对高光泽.耐热塑件,模温宜取60-80度.

3、如需解决夹水纹,需提高材料的流动性,采取高料温、高模温,或者改变入水位等方法。

4、如成形耐热级或阻燃级材料,生产3-7天后模具表面会残存塑料分解物,导致模具表面发亮,需对模具及时进行清理,同时模具表面需增加排气位置。

ABS树脂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它将PS,SAN,BS的各种性能有机地统一起来,兼具韧,硬,刚相均衡的优良力学性能。ABS是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A代表丙烯腈,B代表丁二烯,S代表苯乙烯。

ABS工程塑料一般是不透明的,外观呈浅象牙色、无毒、无味,兼有韧、硬、刚的特性,燃烧缓慢,火焰呈黄色,有黑烟,燃烧后塑料软化、烧焦,发出特殊的肉桂气味,但无熔融滴落现象。

ABS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有极好的冲击强度、尺寸稳定性好、电性能、耐磨性、抗化学药品性、染色性,成型加工和机械加工较好。ABS树脂耐水、无机盐、碱和酸类,不溶于大部分醇类和烃类溶剂,而容易溶于醛、酮、酯和某些氯代烃中。

ABS工程塑料的缺点:热变形温度较低,可燃,耐候性较差。

ABS船级社认证图标

ABS:美国船级社缩写。

编辑本段资产支持证券

ABS :资产支持证券(也叫资产担保证券或资产支撑证券,英文:Asset-backed security)由银行、信用卡公司或者其他信用提供者的贷款协议或者应收帐款作为担保基础发行的债券或票据;它与抵押有所不同。

ABS是以非住房抵押贷款资产为支撑的证券化融资方式,它实际上是MBS技术在其他资产上的推广和应运。由于证券化融资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基础资产能够产生可预期的、稳定的现金流,除了住房抵押贷款外,还有很多资产也具有这种特征,因此它们也可以证券化。随着证券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证券化市场的不断扩大,ABS的种类也日趋繁多,具体可以细分为以下品种:(1)汽车消费贷款、学生贷款证券化;(2)商用、农用、医用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化;(3)信用卡应收款证券化;(4)贸易应收款证券化;(4)设备租赁费证券化;(5)基础设施收费证券化;(6)门票收入证券化;(7)俱乐部会费收入证券化;(8)保费收入证券化;(9)中小企业贷款支撑证券化;(10)知识产权证券化等等。而且随着资产证券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证券化资产的范围在不断扩展。

希望可以帮到你,这个应该是很全面了,记得加分啊!

铝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论文研究

一、铝的性质和用途金属铝呈银白色,硬度小,密度小,熔点较高,和镁类似,铝的主要用途是制造铝合金,铝优良的导电性和密度小,使铝大量用来制作导线。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ⅢA族,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反应中多被氧化为Al3+,如:铝可以在纯氧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铝与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铝溶于NaOH溶液的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用镁条引燃铝粉和Fe2O3的混合物:2Al+Fe2O3=====高温2Fe+Al2O3,这一反应也被称作铝热反应。二、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氧化铝属于离子化合物,室温下,它是一种白色固体,熔点很高。氧化铝是冶炼铝的原料,也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氧化铝属于典型的两性氧化物,与酸、强碱都能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氧化铝溶于盐酸:Al2O3+6HCl===2AlCl3+3H2O。氧化铝与烧碱溶液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电解熔融的氧化铝:2Al2O3=====电解4Al+3O2↑。2.氢氧化铝可溶性铝盐和氨水反应可制得Al(OH)3,它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Al(OH)3受热易分解,是一种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Al3++3OH-Al(OH)3H++AlO-2+H2O;Al(OH)3与盐酸反应:Al(OH)3+3H+===Al3++3H2O;Al(OH)3与NaOH溶液反应:Al(OH)3+OH-===AlO-2+2H2O;Al(OH)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Al(OH)3=====△Al2O3+3H2O。3.明矾:KAl(SO4)2•12H2O明矾易溶于水,完全电离:KAl(SO4)2===K++Al3++2SO2-4,其水溶液因Al3+水解而显酸性。三、Al3+、Al(OH)3、AlO-2间的转化关系据下图写出下列转化的离子方程式:(1)Al3+―→Al(OH)3 ①Al3++3NH3•H2O===Al(OH)3↓+3NH+4;②Al3++3AlO-2+6H2O===4Al(OH)3↓; ③Al3++3OH-===Al(OH)3↓。(2)Al(OH)3―→Al3+ Al(OH)3+3H+===Al3++3H2O。(3)Al3+―→AlO-2 Al3++4OH-===AlO-2+2H2O。(4)AlO-2―→Al3+ AlO-2+4H+===Al3++2H2O。(5)AlO-2―→Al(OH)3①NaAlO2溶液中通少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2-3。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AlO-2+CO2+2H2O===Al(OH)3↓+HCO-3②3AlO-2+Al3++6H2O===4Al(OH)3↓;③AlO-2+H++H2O===Al(OH)3↓。(6)Al(OH)3―→AlO-2Al(OH)3+OH-===AlO-2+2H2O。网络构建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热点1铝的性质1.位置和结构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化学性质(1)跟非金属反应常温下被O2氧化,生成致密氧化物保护膜。在纯氧或高温下剧烈燃烧,发出白光。4Al+3O2 2Al2O3 2Al+3S Al2S3(制备Al2S3的方法)(2)跟水反应困难(3)跟酸反应:常温下在浓H2SO4、浓HNO3中发生钝化。与非氧化性酸反应产生H2,如2Al+6HCl===2AlCl3+3H2↑。(4)跟强碱溶液反应:可简写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5)跟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Fe2O3 2Fe+Al2O3此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或焊接金属。3.铝与酸或碱反应生成H2的量的关系[来源:Ks5u.com]铝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原理: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1)等量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VHClH2VNaOHH2=1:1。(2)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VHClH2VNaOHH2=1:3。(3)一定量的铝分别和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若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3①铝与盐酸反应时,铝过量而盐酸不足。 ②铝与氢氧化钠反应时,铝不足而氢氧化钠过量。【例1】将5.4 g Al投入200.0 mL 2.0 mol/L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为()A.HNO3溶液B.Ba(OH)2溶液 C.H2SO4溶液 D.HCl溶液[解析]n(溶质)=0.2 L×2.0 mol/L=0.4 mol。设酸为n元酸,若充分反应,有H2放出后金属有剩余,则5.4 g27 g/mol×3>0.4 mol•n 解得n<1.5,即n=1。由于Al与HNO3作用不放出H2,故若为酸,则为盐酸;若为碱,则由2Al+2OH-+2H2O===2AlO-2+3H2↑知,0.4 mol OH-需0.4 mol Al,Al不可能剩余。综上分析,正确答案为D。变式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5.4 g B.3.6 g C.2.7 g D.1.6 g解析:根据铝与盐酸和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若在含等物质的量的HCl和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铝粉,则产生的氢气体积比为1:3;若在含足量的HCl和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铝粉,则产生的氢气体积比为1:1。而题中实际为1:2,说明铝粉的量相对盐酸是过量的,而对NaOH是不足的。与前者反应的铝粉是2.7 g,而与后者反应的铝粉应为5.4 g,故选A。热点2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典型的两性氧化物)(1)物理性质:白色难溶固体,可做耐火材料。(2)化学性质:Al2O3+6H+===2Al3++3H2O Al2O3+2OH-===2AlO-2+H2O2.氢氧化铝(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1)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Al(OH)3胶体能凝聚水中悬浮物,吸附色素。(2)化学性质: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2+2H2O 2Al(OH)3 =====△ Al2O3+3H2O(3)制备:因Al2O3不能与水化合,故不能用Al2O3直接制取Al(OH)3①用铝盐(Al3+)制取Al(OH)3加入氨水至沉淀完全,一般不用NaOH等强碱。Al3++3NH3•H2O===Al(OH)3↓+3NH+4②用铝屑、烧碱、稀H2SO4制取Al(OH)3法一:Al Al3+ Al(OH)3; 法二: Al AlO-2 Al(OH)3;每制取1 mol Al(OH)3,方法一耗H+和OH-各3 mol;方法二耗H+和OH-各1 mol;方法三耗H+和OH-各3/4 mol。故方法三最节省原料。3.硫酸铝钾(1)硫酸铝钾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电离时能产生两种阳离子。(2)明矾可作净水剂 。(3)硫酸铝钾具有Al3+、SO2-4的性质。4.“铝三角”及其应用(1)“铝三角”是指Al3+、Al(OH)3、AlO-2相互转化的三角关系(右图所示)。(2)应用①制取Al(OH)3Al3++3NH3•H2O===Al(OH)3↓+3NH+4 AlO-2+CO2+2H2O===Al(OH)3↓+HCO-3Al3++3AlO-2+6H2O===4Al(OH)3↓②离子共存问题a.与Al3+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OH-、S2-、AlO-2、HCO-3、ClO-、CO2-3等。例如:Al3++3ClO-+3H2O===Al(OH)3↓+3HClO Al3++3HCO-3===Al(OH)3↓+3CO2↑。b.与AlO-2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H+、NH+4、Al3+、Fe3+、HCO-3、HSO-3等。例如:AlO-2+NH+4+H2O===Al(OH)3↓+NH3↑ 3AlO-2+Fe3++6H2O===3Al(OH)3↓+Fe(OH)3↓AlO-2+HCO-3+H2O===Al(OH)3↓+CO2-3。【例2】将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原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是()①1:3②2:3③1:4④2:7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析]沉淀物可以肯定是Al(OH)3,而溶液中的铝元素可能有两种存在形式。(1)若AlCl3过量,而NaOH的量不足,溶液中的铝元素应是以Al3+形式存在。AlCl3+3NaOH===Al(OH)3↓+3NaCl1 mol 3 mol 1 mol依据题意知溶液中还有1 mol AlCl3,c(AlCl3):c(NaOH)=(1+1):3=2:3。(2)若AlCl3量不足,NaOH过量时,溶液中的铝元素以AlO-2形式存在。AlCl3~3NaOH~Al(OH)3有帮助记得好评,新问题请重新发帖提问,这里不再回答谢谢

忙碌而充实、疲惫却喜悦……是啊,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这忙碌、疲惫中充实、喜悦、收获着。我将吸取xx年遗憾的教训、收获的经验,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现根据市、区、学校的工作配档,制定如下计划:

一、思想政治

始终如一地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国家大事,坚持政治学习,记录政治笔记,提高觉悟和意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加强团结,与同事相处融洽,合作愉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组成一个团结协作的大家庭。

二、个人业务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技能。本学年我将注重开拓视野,订阅专业杂志,浏览音乐网页,随时记下可借鉴的教学经验、优秀案例等材料,以备参考。不断为自己充电,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扎实提高基本功,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随时供给学生一杯水的自来水。

三、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是学生茁壮成长的快乐园。为了使每堂课短短的40分钟井然有序、包容性大,信息量多、形式活跃、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我将注重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下功夫。课前认真备课。作到课前再备课,备教材、备学生,熟悉教学软件的操作过程,保证课前的准备工作及时、充分。课中全神贯注。处处体现音乐课特色,用旋律代替老师的指令,琴声就是他们出发的号角,让学生始终处于音乐的欢快氛围中。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将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运用谜语导入新课、故事贯穿课堂始终、音乐游戏中解决枯燥的乐理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的用脑、用耳、动口、动手去完成老师所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兴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课后及时反馈。记下教学中的成功点和失败点,及其改进方法。本学期我还尽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注重培养学生养成井然有序的课堂常规;使他们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积极地学习。

四、文艺汇演

每年的文艺汇演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什么说它重要呢?因为音乐学科这“小三门”,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当然对于一线的教师,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年学校安排了“六一文艺演出“和”元旦“鸿雁杯”歌舞大展台,为我、学生也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这演出代表的是我们这个大家庭毕家疃小学的形象。我想我只能为学校、为大家填采。所以,我压力很大,但我将变压力为动力,工作中保持一种脚踏实地的作风,胜不娇、败不馁的健康心态,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我也坚信我的付出会有收获。所以开学年初我就挑选“苗子”,带着他们走那台下十年功的苦练旅程。多少汗水、多少付出,为的就是那短短的瞬间。

认真计划,希望收获。我将努力,再努力!

所谓“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教育、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着眼点,以预定目标和学校、教师的发展规划为基本方向,以满足学校内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根本目的,以学校自身力量、资源优势为主要依托,在学校、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在教师发展共同体(教的相互作用(影响)下,进而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与专业引领下,由学校自行设计与策划安排实施的一系列、分阶段、有层次的教师教育(包括教师培养、教师培训、教师进修、及教师继续教育)与教育研究(包括教学研究及常规教研、教育科研)有机融合的促进学的过程与活动。核心是学校“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阅读课的有效教育”为学科主题,聚焦课堂,重点探讨课堂教学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重点围绕“课例研修”“城乡联动、区域协作”“研修一体化”开展活动。通过一系例的研修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力求英语阅读教学既扎实有效,又开拓创新,积极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校本研修的基本思路

依托现有的教学资源及师资力量进行符合我校的英语教学研究。英语校本教研是为提升英语教师的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展学生英语意识服务的,其在各校开展的形式多样,“集体备课”是大家共同关注并不断探讨而又褒贬不一的形式之一。“集体备课”的优点是:同伴互助,发挥教师的群体优势,集集体之智慧,提高教师钻研、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不足之处是:英语“集体备课”在部分学校名存实虚,教师为了 “省事”,往往是按资料抄写的教案。如果真是这样,那将是英语教育教学中的一大悲哀:部分教师可能对别人所给的教案不甚理解甚至连看都未看就走进教室,这对学生将是何等的不负责任!英语“集体备课”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发挥它的优势,我在这一校本教研形式上作了深入的探讨。

三、校本研修目标

首先要制定以教学设计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一套教材的实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摸索的过程,我们才能吃透整套教材的编排体系,了解这一学段的知识框架,弄清各阶段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面。所以这一学年教研组活动及集体备课活动的主题就是深挖教材。在教研活动时,各备课组聚在一起,仔细研究教材,制订教学目标,查找资料,探索教学方法,落实重难点,然后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电子版的教案,课件,练习,试卷等,通过课堂教学、作业及课外辅导,培养学生具有较为熟练的语言技能,丰富的语言知识,愉快的学习过程的体验,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团队合作的意识,持久的学习积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同时为了让下一届的老师少走弯路,较快地提高教学能力,各备课组都把积累的资料及反思应毫无保留地传到下一个年级,供下一年级的备课组参考学习,经验共享,而下一年级的老师则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修改,让教学资料日趋完善,质量不断提高。

其次开展以“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并制订本校英语课评价标准作为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要求教师制定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措施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其中包括:师德素养,文化知识素养,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素养等。教师先集体学习英语教师基本素养等理论之后,参照其中的各条要求,认真分析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目标与措施,并落实到每天的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要把自己的课堂教学改进的实施情况案例的形式记载下来,并及时进行反思,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第三、开展以观评课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本学年我们计划以个人观评课、备课组集体观评课,教研组集体观评课等多种形式进行。1、完整地观一节课,分析这节课中所蕴涵的理念,总结课例所提供的行动策略。2、把两节同课题的课例进行分模块分析,比较他们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及其达成的教学效果,评价他们的优缺点及对自己所产生的借鉴意义。3、把网络上与自己公开课同名的课例进行对照分析,剖析各自的教学目标、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练习的设计,进行讨论,获取新的认识与感悟。

第四、以“骨干教师带动全体教研组教师”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我组有一位区骨干教师和两位高级教师,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专业引领作用,带教3位青年教师,让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采取相互听课,评课,解答她们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指导她们撰写论文,参加各种比赛。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让她们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自己;让她们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快速提高。同时,还可以邀请市区教研员到学校里来,进行指导,听课,研讨。

第五、开展人人小课题活动,每位老师针对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的体验选择确立一个研究小课题,独立或合作研究、攻克。要求选题小,富有现实性、实效性,研究周期为一学期或一学年。然后整理,撰写,择优在校杂志《教坛幽兰》上发表。

第六、除基础型课程外,加强创造性、探究型课程的开发,各年级可以组织如“小翻译家”、“英语歌曲欣赏与学唱”、“视听英语乐园”、“英语电影赏析”等课外活动小组,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等比赛,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语言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拓展视野,汲取知识,发展个性,并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采取“分组协作、逐层推进、校本科研”的工作策略,构建以校为本的英语教研活动模式;

3、为期一年,采取以“研修一体”为主,“集中研修”为辅的方式,抓好教师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以常态教学的研究为重点,切实提高英语新课程的教育质量。

4、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本校实践探索与经验交流分享相结合,学校现场观摩与个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结合。

四、学习形式

以参加学校校本研修活动为主,个人自主研修为辅。在学校安排下,统一内容,统一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进行实践。在自学的同时,要做好重点突出的学习笔记。

五、研修主要措施

1、认真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培训,作好培训记录。

2、认真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吸取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

3、精心准备自已的研修课程,发挥信息技术特长,努力提升使用现代教学设备能力。

4、空余时间利用电脑进行网络研修。

教师的自身发展不仅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而校本研修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根据学生实际,探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解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努力贯彻执行本研修方案,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指导思想

我们本着省奔中的教学思路:夯实基础、循序渐进、滚动提高、把握要求、精讲多练、提高效率,搞好高三第一轮复习工作,踏踏实实地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

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托和基础,根据本届高三高考模式,我们必须制定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针对性强的复习计划,来充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基础水平。并且密切关注今年的高考动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学习积极性,扎扎实实抓好双基,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以适应新的高考形式的要求。

二、情况分析

本届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化学方程式、基本概念等基础都不牢,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化学,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失提高讲和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项与整体复习的一大挑战。

三、复习任务

使班级95%以上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基本养成学生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完成第一轮复习。

四、基本策略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主要根据近几年来江苏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

3、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

4、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手。

5、注重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6、回归课本,精读教材,字斟句酌。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中学(初、高中)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我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

7、关注目标生的成长。课堂关注是否听讲,经常提问,课后注重面批,经常找学生谈心,交流思想,多鼓励。总之,在这剩下的近二百多天的时间里,我们高三化学教研组的2位老师将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合理分工,团结协作,争取在20xx年的高考中再创辉煌!

附: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化学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内容负责人

第1周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物质的分散系

氧化还原反应

评估测试一基本概念:掌握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变化,有关分散系的知识,掌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的问题,掌握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配平及计算。陈伟

第2周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态

评估测试二李伟成

第3周物质的量浓度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评估测试三陈伟

李伟成

第4周氯及其化合物

卤族元素

评估测试四非金属元素:掌握卤族、氧族、氮族、碳族的性质和用途陈伟

第5周硫及其化合物

硫酸工业与环境保护

硅及其化合物

评估测试五李伟成

第6周氮及其化合物

硝酸

评估测试六陈伟

第7周钠及其化合物

镁、铝及其化合物

评估测试七金属元素:掌握碱金属族、镁铝铁铜的有关结构和性质,用途。李伟成陈伟

第8周铁、铜及其化合物

金属的冶炼

评估测试八李伟成

第9周甲烷与烷烃

烯烃、炔烃

评估测试九有机化学: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烃的衍生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它们对环境和健康产生的影响。陈伟

第10周苯与苯的同系物

石油与煤

评估测试十李伟成

第11周烃的衍生物

评估测试十一陈伟

第12周李伟成

第13周有机物的结构,组成及研究方法

糖类、蛋白质、油脂

评估测试十二陈伟

第14周有机合成

评估测试十二李伟成

第15周有机推断

评估测试十三陈伟

第16周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

评估测试十四李伟成

第17周化学计算化学计算: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浓度计算陈伟

第18周化学与STS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李伟成

第19周期末复习陈伟

第20周期末考试

在领导的关心,同事们的帮助之下有幸被选为20xx年骨干教师,作为一名业务上的骨干,我应该更加努力工作,为教育教学尽献一份力量。

一、个人情况分析:

我于1998年7月毕业于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踏上教育岗位后,平日工作兢兢业业,工作有热情,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善于反思,勤于实践,对学生有爱心,有符合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任教以来,我担任过Xx一中的高中年级备课组长,实验中学的理综教研组长、年段长,Xx三中的年级备课组长,均能起带头作用,团结教师共同进步。本人多次参加南平市教学比武大赛和自制教具比赛,均取得南平市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历年来指导学生参加物理竞赛、三小创作比赛,也均取得较好成绩。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荣获南平市一、二等奖,Xx市一等奖,经常在Xx市市级物理教研活动加开优质公开课。

二、个人发展目标:

作为市级骨干教师,我要认真贯彻学校的工作计划与教学计划,以课改为中心,以科研为导向,注重课堂常规教学,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核心,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

具体目标:

1、成为一个会学习的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积极阅读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专业理论书籍,并写好读后感。增强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2、成为一个乐观自信的教师:本人认为教师在具备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历后,必须通过不断地教学反思、教改与教研,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手段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和成功,才能成为一个工作态度积极专业,充满自信的教师。因此,我将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并将将课题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课堂。争取每学期开一堂有一定质量的公开课,每学年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教育教学论文。

3、成为一个全能型教师:在工作中,合理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好的课件在教学中能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微课能针对性地解决课堂中的疑难问题,翻转课堂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因此,学习和熟练信息技术,制作高质量的课件、微课也是我的发展计划。

三、具体措施:

1、勤于学习,不断丰厚自身内涵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阅读各种有利书籍,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制定个人学习的具体书目,学习教育教学专著的同时做好摘抄记录,写好心得体会,努力增强业务知识和个人素养。每年阅读两本教育专著。虚心学习专家的理论,学习他们独具特色的思想,科学研究的智慧。

2、乐于动笔,提高教育教研水平

认真阅读《中学物理》、《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物理教师》等教育教学杂志,及时积累专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尝试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每学期完成教学案例1篇;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不断提高论文质量,力争每学年至少有1篇论文获奖或在县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

3、积极反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扎实落实备课组内各项具体工作,协调备课组与学校间各项工作,团结组内成员,加强备课组教学质量。互相听课,交流思想,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教学中,做到“三反思”:实践前的反思,实践中的反思,实践后的反思。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反思,寻求科学、最佳的解决方案,把学习、科研、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教学方式有新的突破。本学期上一节优质公开课,开展与外校本学科教师的手拉手活动,要有实效,并积极进行研讨及反思,共同进步。

4、善于研究,加强个人科研能力

积极做好市级课题《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各项工作,和本校教师一起在高级老师陈顺贵和王日恩的带领下,做出实际的、有成效的、适用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成果。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灵活、合理使用优质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制能突破难点的微课片段,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乐学、爱学。

以上是我作为20xx年Xx市级骨干教师在末来2年的工作计划,相信通过自己不懈地努力,会使工作更完满!

锡及其化合物论文范文

锡,金属元素,一种有银白色光泽的的低熔点的金属元素,在化合物内是二价或四价,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元素符号Sn。锡是大名鼎鼎的“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便发现并使用锡了。在我国的一些古墓中,便常发掘到一些锡壶、锡烛台之类锡器。据考证,我国周朝时,锡器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了。在埃及的古墓中,也发现有锡制的日常用品。元素性质锡,碳族元素,原子序数50,原子量118.71,元素名来源于拉丁文。在约公元前2000年,人类就已开始使用锡。锡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4%,几乎都以锡石(氧化锡)的形式存在,此外还有极少量的锡的硫化物矿。锡有14种同位素,其中10种是稳定同位素,分别是:锡112、114、115、116、117、118、119、120、122、124。金属锡柔软,易弯曲,熔点231.89℃,沸点2260℃。有三种同素异形体:白锡为四方晶系,晶胞参数:a=0.5832nm,c=0.3181nm,晶胞中含4个Sn原子,密度7.28克/立方厘米,硬度2,延展性好;灰锡为金刚石形立方晶系,晶胞参数:a=0.6489nm,晶胞中含8个Sn原子,密度5.75克/立方厘米;脆锡为正交晶系,密度6.54克/立方厘米。在空气中锡的表面生成二氧化锡保护膜而稳定,加热下氧化反应加快;锡与卤素加热下反应生成四卤化锡;也能与硫反应;锡对水稳定,能缓慢溶于稀酸,较快溶于浓酸中;锡能溶于强碱性溶液;在氯化铁、氯化锌等盐类的酸性溶液中会被腐蚀。锡是银白色的软金属,比重为7.3,熔点低,只有232℃,你把它放进煤球炉中,它便会熔成水银般的液体。锡很柔软,用小刀能切开它。锡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易被氧气氧化,所以它经常保持银闪闪的光泽。锡无毒,人们常把它镀在铜锅内壁,以防铜与温水生成有毒的铜绿(碱式碳酸铜)。牙膏壳也常用锡做(牙膏壳是两层锡中夹着一层铅做成的。近年来,我国已逐渐用铝代替锡制造牙膏壳)。焊锡,也含有锡,一般含锡61%,有的是铅锡各半,也有的是由90%铅、6%锡和4%锑组成。展性锡在常温下富有展性。特别是在100℃时,它的展性非常好,可以展成极薄的锡箔。平常,人们便用锡箔包装香烟、糖果,以防受潮(近年来,我国已逐渐用铝箔代替锡箔。铝箔与锡箔很易分辨——锡箔比铝箔光亮得多)。不过,锡的延性却很差,一拉就断,不能拉成细丝。其实,锡也只有在常温下富有展性,如果温度下降到-13.2℃以下,它竟会逐渐变成煤灰般松散的粉末。特别是在-33℃或有红盐(SnCl4·2NH4Cl)的酒精溶液存在时,这种变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一把好端端的锡壶,会“自动”变成一堆粉末。这种锡的“疾病”还会传染给其他“健康”的锡器,被称为“锡疫”。造成锡疫的原因,是由于锡的晶格发生了变化:在常温下,锡是正方晶系的晶体结构,叫做白锡。当你把一根锡条弯曲时,常可以听到一阵嚓嚓声,这便是因为正方晶系的白锡晶体间在弯曲时相互摩擦,发出了声音。在-13.2℃以下,白锡转变成一种无定形的灰锡。于是,成块的锡便变成了一团粉末。由于锡怕冷,因此在冬天要特别注意别使锡器受冻。有许多铁器常用锡焊接的,也不能受冻。1912年,国外的一支南极探险队去南极探险,所用的汽油桶都是用锡焊的,在南极的冰天雪地之中,焊锡变成粉末般的灰锡,汽油就都漏光了。锡不仅怕冷,而且怕热。在161℃以上,白锡又转变成具有斜方晶系的晶体结构的斜方锡。斜方锡很脆,一敲就碎,展性很差,叫做“脆锡”。白锡、灰锡、脆锡,是锡的三种同素异形体。锡具有惰性,不和空气、水反应。和稀盐酸反应缓慢,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锡;与稀硫酸不反应,与浓热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锡(IV);与浓热硝酸生成β-锡酸。来源锡是大名鼎鼎的“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便发现并使用锡了。在我国的一些古墓中,便常发掘到一些锡壶、锡烛台之类锡器。据考证,我国周朝时,锡器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了。在埃及的古墓中,也发现有锡制的日常用品。我国有丰富的锡矿,特别是云南个旧市,是世界闻名的“锡都”。此外,广西、广东、江西等省也都产锡。1800年,全世界锡的年产量仅四千吨,1900年为八万五千吨,1940年为二十五万吨,现在已超过六十万吨。但与锡相生相伴的,是砷,其化合物是砒霜的主要成分。根据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的公开论文资料显示,在我国,砷作为锡的伴生矿由于利用价值不高,70%以上都成了被废弃的尾矿。截至2008年,我国至少有116.7万吨的砷被遗留在环境中,这就相当于百万吨的砒霜被散落在旷野中,任雨水冲刷,注入河流,渗进土壤。用途金属锡主要用于制造合金。锡与硫的化合物——硫化锡,它的颜色与金子相似,常用作金色颜料。锡与氧的化合物——二氧化锡。锡于常温下,在空气中不受氧化,强热之,则变为二氧化锡。二氧化锡是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可用于制造搪瓷、白釉与乳白玻璃。1970年以来,人们把它用于防止空气污染——汽车废气中常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但在二氧化锡的催化下,在300℃时,可大部转化为二氧化碳。

锡是大名鼎鼎的“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便发现并使用锡了。在我国的一些古墓中,便常发掘到一些锡壶、锡烛台之类锡器。据考证,我国周朝时,锡器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了。在埃及的古墓中,也发现有锡制的日常用品。我国有丰富的锡矿,特别是云南个旧市,是世界闻名的“锡都”。此外,广西、广东、江西等省也都产锡。1800年,全世界锡的年产量仅四千吨,1900年为八万五千吨,1940年为二十五万吨,现在已超过六十万吨。但与锡相生相伴的,是砷,其化合物是砒霜的主要成分。根据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研究中心的公开论文资料显示,在我国,砷作为锡的伴生矿由于利用价值不高,70%以上都成了被废弃的尾矿。截至2008年,我国至少有116.7万吨的砷被遗留在环境中,这就相当于百万吨的砒霜被散落在旷野中,任雨水冲刷,注入河流,渗进土壤…… 金属锡主要用于制造合金。锡与硫的化合物——硫化锡,它的颜色与金子相似,常用作金色颜料。锡与氧的化合物——二氧化锡。锡于常温下,在空气中不受氧化,强热之,则变为二氧化锡。二氧化锡是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可用于制造搪瓷、白釉与乳白玻璃。1970年以来,人们把它用于防止空气污染——汽车废气中常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但在二氧化锡的催化下,在300℃时,可大部转化为二氧化碳。锡器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00年,古时候,人们常在井底放上锡块,净化水质。在日本宫廷中,精心酿制的御酒都是用锡器作为盛酒的器皿。它具有储茶色不变,盛酒冬暖夏凉,淳厚清冽之传。锡茶壶泡茶特别清香,用锡杯喝酒清冽爽口,锡瓶插花不易枯萎。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锡用来做保鲜罐头.锡器的材质是一种合金,其中纯锡含量在97%以上,不含铅的成份,适合日常使用。锡器平和柔滑的特性,高贵典雅的造型,历久常新光泽,历来深受贵族人士的青睐,在欧洲更成为古典文化的一种象征。锡是排列在白金,黄金及银后面的第四种贵金属,它富有光泽、无毒、不易氧化变色,具有很好的杀菌、净化、保鲜效用。生活中常用于食品保鲜、罐头内层的防腐膜等。锡是一种质地较软的金属,熔点较低,可塑性强。它可以有各种表面处理工艺,能制成多种款式的产品,有传统典雅的欧式酒具、烛台、高贵大方的茶具,以至令人一见倾心的花瓶和精致夺目的桌上饰品,式式具全媲美熠熠生辉的银器。锡器以其典雅的外观造型和独特的功能效用早已风靡世界各国,成为人们的日常用品和馈赠亲友的佳品。锡在我国古代常被用来制作青铜。锡和铜的比例为3:7。

  • 索引序列
  • 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
  • 胺的合成及其机理研究论文
  • abs树脂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
  • 铝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论文研究
  • 锡及其化合物论文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