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基坑支护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基坑支护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基坑支护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2022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校进行的最后一次实践检验,是学生参与实际工程工作前的预演阶段,对学生完成学业十分重要。为了响应我国高等教育的要求,教师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土木工程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运用。下面是我搜索整理的2022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参考文献,仅供参考。

[1]闫维明,王宝顺,黄绪宏.颗粒阻尼器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展望[J].土木工程学报,2020,53(05):32-41.

[2]王宝荣.浅析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风,2020(14):138.

[3]杨彦文.现代理念下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探讨[J].中外企业家,2020(15):134.

[4]张雪琦.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钢结构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20(04):158+160.

[5]王苯宇.土木工程建设中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讨[J].中外企业家,2020(13):114.

[6]李乐谱.新时期土木工程造价管理重要性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8):214-215.

[7]王恒平.关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探究[J].农家参谋,2020(09):117.

[8]朱旭.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探讨[J].菏泽学院学报,2020,42(02):77-79.

[9]田毅锋.浅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与发展[J].建材与装饰,2020(12):3-4.

[10]罗镕桢.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12):5-7.

[11]虎彬.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2):16-18.

[12]张泽鑫.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2):50-52.

[13]邱明.新时期土木工程管理的常见问题及优化[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190-191.

[14]吴晓斌.玄武岩纤维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20,39(04):1043-1049+1056.

[15]杨曦.土木工程住宅小区室外给水系统创新设计[J].珠江水运,2020(07):103-104.

[16]陈佳润.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1):7-8.

[17]周筱.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1):22-23.

[18]郭孝星.关于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结构技术的探讨[J].居舍,2020(11):38.

[19]李婷.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J].建材与装饰,2020(11):69-70.

[20]李星.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J].建材与装饰,2020(11):72-73.

[21]周鹏飞.试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出现问题及应对措施[J].居舍,2020(11):162.

[22]张驰.土木工程建设中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探析[J].居舍,2020(11):87.

[23]袁近远,孙锐,袁晓铭.土木工程地震灾害风险治理技术框架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0,40(02):145-153.

[24]廖俊君.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分析[J].砖瓦,2020(04):104-105.

[25]杨保宇.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研究[J].砖瓦,2020(04):68-69+71.

[26]李兆宇.中海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07):209-210.

[27]郝长江,刘永松,林阳,刘英锐,张利娟.土木工程建筑废料处理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10):23-24.

[28]黄小亮,刘海滨,柴祥,朱静微,潘泽真.土木工程材料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10):91-92.

[29]柴祥,刘海滨,黄小亮,朱静微,潘泽真.土木工程材料应用对建筑环保的影响[J].科学技术创新,2020(10):94-95.

[30]朱静微,刘海滨,柴祥,黄小亮,潘泽真.土木工程材料新进展及其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10):106-107.

[31]王文楷.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0):10-11.

[32]王振.土木工程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0):33-34.

[33]杨洋.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研究[J].居舍,2020(10):51.

[34]孔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20(10):54.

[35]吴梅.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J].居舍,2020(10):27.

[36]杨光,李缓.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J].居舍,2020(10):70+112.

[37]吴洁.土木工程中道路建设材料的探讨[J].居业,2020(02):17+19.

[38]甘露.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20(10):126.

[39]常锋,刘志刚.略谈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0(03):120+122.

[40]崔发乾.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分析[J].河南建材,2020(03):29-30.

[41]缪振鑫.土木工程招标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河南建材,2020(03):95-96.

[42]王中华.土木工程施工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34+36.

[43]胡晓雯,张维祥,张爱国,葛燕飞.MATLAB技术在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3):306.

[44]赵骏,任语,曹晨阳.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155+157.

[45]杨春芳.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结构技术的应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160-161.

[46]许超.研究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20(09):14-15.

[47]薛晓冬.浅谈土木工程中的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J].科学技术创新,2020(09):130-131.

[48]陈俪丹.浅谈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阶段环保管理要点[J].居舍,2020(09):107.

[49]郭志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06):146-148.

[50]吴双柯,陶福舟.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09):108.

[51]张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6):139-140.

[52]胡国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J].住宅与房地产,2020(09):186.

[53]王秀梅.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与发展[J].建材与装饰,2020(05):3-4.

[54]师文浩.人工智能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09):283.

[55]王文璟,刘小斌,鲍克.现场施工管理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运用[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1):76-79.

[56]孙传智,乔燕,郞.BIM在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3):248-249.

[57]刘刚.土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探究[J].居业,2020(03):162+164.

[58]刘堃.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3):190-191+193.

[59]欧阳天乙.论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3):192-193.

[60]蒋存辉.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20,27(03):104+106.

[61]聂彦飞.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08):13-14.

[62]张杰.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8):16-17.

[63]李蔚东.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20(08):29.

[64]潘奇.试论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施工以及管理[J].居舍,2020(08):54-55.

[65].第十五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获奖工程:南京市梅子洲过江通道连接线工程[J].煤气与热力,2020,40(03):13.

[66]郝岩,张志琦,田多贤,王骞,张雷,张锦锋.BIM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领域的应用进展[J].四川水泥,2020(03):189.

[67]赵保兴.高层建筑施工土木工程问题分析[J].四川水泥,2020(03):300.

[68]单凯亮.浅谈土木工程建设现场施工管理[J].四川水泥,2020(03):214.

[69]庄玉海.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20(03):173.

[70]郭聪岩.浅析土木工程建设中建筑结构基础设计[J].居业,2020(02):42-43.

[71]孙正红.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外企业家,2020(06):135.

[72]龚明.土木工程施工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06):150.

[73]夏久坤.土木工程现场施工中的节能环保技术[J].科技资讯,2020,18(08):31+33.

[74]邱志刚.基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7):116-117.

[75]王辉.探讨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改进方法[J].建材与装饰,2020(07):209-210.

[76]王威.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7):35-36.

[77]苗地.对现代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居舍,2020(07):198.

[78]邓鹤龄.BIM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领域中的应用[J].居舍,2020(07):36.

[79]丁鑫.土木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20(07):37.

[80]冯子成.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J].中外企业家,2020(06):141.

[81]赵丽敏,岳建伟,孔庆梅.以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20(10):164-165.

[82]武文钰.污水处理厂土建工程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中外建筑,2020(03):190-191.

[83]龚湘兵.土木工程智能结构体系的研究与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5):57-58.

[84]殷祺泰.浅谈土木工程中新材料的应用[J].河南建材,2020(02):71.

[85]叶潇,高飞.浅谈新型混凝土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J].河南建材,2020(02):95.

[86]张璐璐.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0(02):111-112.

[87]葛帅.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建材,2020(02):73.

[88]乔榕.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处理策略[J].河南建材,2020(02):94.

[89]李政.浅析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全面腐蚀控制,2020,34(02):80-81+101.

[90]余红玲.BIM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06):280-281.

[91]张泽涛.分析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06):17-18.

[92]刘玉芳.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J].建材与装饰,2020(06):21-22.

[93]王进喜.新时期土木工程及房建工程质量问题与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06):37-38.

[94]高进源,董雪偲.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06):50-51.

[95]胡国辉.结构创新与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06):193.

[96]魏海昆.土木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06):210-211.

[97]吴刚.土木工程施工中建筑屋面防水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06):212+223.

[98]唐忠满.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4):39-40.

[99]邓鹤龄.土木工程中房建工程质量问题与控制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06):127.

[100]周新武.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现状以及创新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2):177.

[101]陈亮.探究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20(06):18.

[102]吴裕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研究[J].居舍,2020(06):29.

[103]黄江海.解析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J].居舍,2020(06):37.

[104]董文炫.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居舍,2020(06):42.

[105]苗地.影响土木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及解决措施研究[J].居舍,2020(06):146.

[106]王冰冰,孙静.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6):159.

[107]单章杰.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J].大众标准化,2020(04):67-68.

[1] 齐骥, 徐波. 建筑工程管理学[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 刘正周. 管理激励.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 月

[3] 刘志远, 林云. 现代企业激励机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 6 页

[4] 李旭伟. 总承包体制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6(04)

[5] 侯光明. 管理激励与约束.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80 页

[6] 杨红军. 非正式制度与企业文化研究.吉林大学 2004 年硕士论文

[7] 姜敢闯. 现代企业激励问题研究.中南大学 2002 年硕士论文

[8] 张婷. 中西方管理特点比较分析. 山东大学 2009 年硕士论文

[9] 张曼玲.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4 年 3 月.

[10] 陈郁.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

[11] 齐骥, 徐波. 香港的建筑管理制度[J]. 建筑,2002(2):50-52.

[12] 戚安邦. 现代项目管理[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3] 王宗昌.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实例[M]. 科学出版社.2004

[14] 王宗昌, 高振东. 建筑工程质量百问[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 朱宏亮. 项目进度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6] 刘迎心, 李清立. 中国建筑工程质量现状剖析、国际借鉴、未来对策[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 张飞涟,周继祖.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体系的研究[J].综合运输,2010(12) :25-28

[2] 黄 恺.积极开展商业房地产项目后评价[J].城市开发.2011(10): 76

[3] 汪红霞,商业地产项目引入后评价的探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19(6):93-95

[4] 曲琳莉.正确进行商业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研究[J].特区经济.2011(10), 299

[5] 曾珍香.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分析[J].系统工程观论与文践,2011(3): 18-21

[6] 倪枫杰,黄金枝.工秤项目后评价研究综述[J].建筑技术开发,2009,31(11):103-106

[7] 许晓峰,肖 翔.建设项目后评价[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8] 吕军印.浅谈环境经济评价的类别划分[J].中国环境保护.1997.10:102-105

[9] 张三力.项目后评价[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0] 王 超.项目决策与管理[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5

基坑支护论文开题报告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是理论上尚待发展的综合技术学科。

毕业设计题目:郑州市豫东大楼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学 院: 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3月31日

一、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毕业生的主要服务去向,通过毕业设计,使每个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工程设计能力,能独立进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通过该服务性办公楼地基支护结构设计,使学生在应用现行规范、标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达到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综合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提高毕业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意义

本项毕业设计题目为郑州市某综合型服务性办公楼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为详细学习和了解与基坑支护工程相关的知识,巩固之前学习过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木工程施工、结构力学、工程地质、水力学等专业课程,并按照现行规范,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把它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同时也培养了毕业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本次设计使自己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程概况及设计条件

1.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本项目位于郑州市东二环某繁华步行街,基地面积为3500平方米。本项目为服务性办公楼,由主楼(地面三层)及二层地下室组成,总建筑面积为6458.3㎡。 (2)基坑面积及开挖深度

该工程建筑±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25,室外自然地面平均标高取+4.00;基坑开挖面积约2123㎡,基坑围护周长约210m,根据结构图纸,底板面标高为-7.55,底板厚为700mm,局部厚为1100mm,垫层厚为100mm。因此基坑开挖深度为8.10米,局部电梯井、集水坑等落深尚未确定。 2.设计条件 (1)周边条件

本工程位于郑州市西二环某地块,周边环境情况较为复杂: 东侧:基坑开挖面与红线间距离为5.495~5.528米,红线外为中原大厦。该建筑物地上33层、地下4层,采用桩基础,与基坑开挖面最小距离为19.125米。

南侧:基坑开挖面与红线间距离为10.997~16.636米,红线外为一栋居民楼。该建筑物主楼46层,裙房5层,地下3层,采用桩基础,与基坑开挖面最小距离为17.479米。

西侧:基坑开挖面与红线间距离为4.259~4.357米,红线外为中原路。

北侧:基坑开挖面与红线间距离为8.696~12.053米,红线外为郑开大道。

基坑平面详细布置图如图1所示

中原路

图1 基坑平面布置图

(2)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郑州市地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岩土工程地质有以下特点:

拟建场地现为停车场,场地地形基本平坦,实测各勘探点的孔口

地面标高在3.84~4.36米之间,一般地面标高在4.00左右。

场地内①层填土较厚,在1.80~3.10m之间,上部1.0米为碎石、砖块、建筑垃圾等,下部为灰黄~灰色粘性土、粉性土,土质不均。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分布有第②层粉土,富水性好,透水性强,在水头差的作用下易产生流砂等不良地质现象。

拟建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其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控于大气降水和地面蒸发,勘察期间实测取土孔内地下水位静止水位埋深在0.90~1.20m,设计计算时地下水位取0.5m。

场区内第⑦层为承压含水层,承压水头在3~11m,其中⑦1层顶最浅埋深约为32米。经计算,按承压水头为自然地面以下3米考虑,当基坑开挖深度小于15.0米时,可不考虑承压水对基坑突涌的影响。由于本工程底板处开挖深度为8.1米,预计局部电梯井、集水坑处开挖深度不会大于15米,因此可不考虑承压水对基坑的影响。 场地内土层分布情况及基坑围护设计参数如下表(一)所示:

表1 土层分布情况及基坑围护设计参数

土层名 ①杂填土 ②粉土 ③淤泥质土 ④粘土① ⑤粘土②

厚度(m) 2.2~2.5 2.6~3.0 5.5~6.1 6.1~7.2 7.8~8.0

γ(kN/m3) 17.6~18.0 18.1~18.6 17.2~18.4 17.6~17.9 18.0~18.2

φ(度) 20~26 26~30 21~25 13~17 9.5~12

C(kPa) 7.9~8.4 8.5~10 15~17 16~19 18~20

渗透系数(cm/s)

1.1E-03 1.1E-03 4.0E-06 8.0E-06

注:C、φ均为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基坑支护设计参数(直剪固结峰值); (3)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

根据本工程的开挖深度、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情况,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重要性系数γ0 = 1.0。

三、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

1.任务

该工程是对基坑围护做排桩结合锚杆的设计。运用了所学的土力学及基坑围护设计等专业知识,结合毕业实习的现场实习经验,通过对勘察资料的分析,结合场地环境及工程实际并运用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设计计算。其主要内容包括:围护结构设计方案的确定、基坑降排水方案的选择、止水帷幕的设计计算、围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主被动土压力计算、围护桩的配筋计算、施工方案的选择、基坑整体稳定验算、坑底抗隆起验算、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抗管涌稳定性验算、施工图纸的绘制等。 2.要求

目的:根据勘探报告资料和相关规范并结合专业知识设计合理的设计方案以达到实际工程设计要求标准。 主要指标:

(1)保证开挖面积达2459㎡; (2)保证基坑深度达8.1m;

(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Ks≥1.200; (4)抗隆起验算Ks≥1.1; (5)抗管涌验算K≥1.5。

四、支护方案比选

方案一:桩锚支护结构

特点:排桩包括单排装和双排桩,双排桩相当于一个插入土体的刚架,能够靠基坑一下桩前土的被动土压力和刚架插入土中部分的前桩抗压、后桩抗拔所形成的力偶来共同抵抗倾覆力矩。双排桩支护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可有效地限制基坑的变形。双排桩支护结构作为空间超静定结构,整体性能优越,使围护结构纵向和横向的整体性都大大提高,从而使基坑的侧向变形和位明显减小。但双排桩支护对桩间土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软土地区必须考虑加固问题。

当场地条件允许时,为节约成本,也可使用单排桩支护,单排桩刚度较大,也可以有效的抵抗倾覆力矩,从而控制变形。预应力锚杆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施加预应力来约束基坑壁的变形,采用排桩与锚杆组合式支护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大大提高基坑边坡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基坑比较深,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比较复杂,而对基坑变形又有严格要求时这种联合支护型式更显示出它的优点。预应力锚杆增加了边坡的稳定性,减小了基坑的边线,在布置上也比较灵活。

当对坡顶的位移要求严格时,在上部布置预应力锚杆,当深度较深时,预应力锚杆均匀布置,因锚杆造价较高,为节约成本,锚杆与土钉可间隔布置,效果更好。这种复合的支护形式在边坡支护工程中应用广泛。

桩锚支护结构平纵剖面图如下所示:

图2 桩锚支护横向剖面图

图3 桩锚支护纵向剖面图

方案二:桩撑支护结构

特点:排桩的特点是侧向刚度大,能很好地控制变形。由于排桩部分嵌固于基坑底土层中,所以具有强大的抗拔力,有效抵挡基坑土层的倾覆力矩,从而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在土质较好的情况下可以独立使用并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内支撑的加入使拍桩支护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同时也减少了围护桩的长度,节约成本。特别是在一些土质不好的地区,桩撑支护的使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深基坑工程中,可以设置多道内支撑,但是这样就会限制工作空间,特别是机械的使用,对工程的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

复合土钉墙支护型式平纵剖面图如下:

图4 桩撑支护横向剖面图

图5 桩撑支护纵剖面图

方案三:排桩+土钉支护结构

特点:排桩的特点在前面方案中已做过详细介绍,这里主要针对土钉墙支护特点进行叙述。土钉墙用于基坑开挖支护能够显著提高边坡整体稳定性和承受边坡超载的能力,而且土钉支护施工设备简单,占用空间小,施工效率高,占用着周期短,对相邻建筑影响不大。此外,土钉墙施工没有噪音,振动小,不影响周围环境。土钉支护一般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过降排水措施后的杂填土、普通粘性土、非松散沙土边坡,即使有局部的软塑粘性土层,在采取一定措施后有可能采用土钉支护。土钉支护施工采用边开挖边支护,安全程度较高。由于土钉数量众多并作为群体起作用,即使个别土钉出现质量问题或失效对整体影响不大。但是土钉支护也有一定的缺点和局限性,主要是基坑变形大,由于土钉支护是一种被动受力支护形式,只有土体发生变形时土钉才会受力,因此基坑变形位移相对较大。所以土钉支护的应用受到基坑变性条件的限制,对于对基坑变形有严格要求的工程不宜采用土钉支护。

排桩、土钉支护平纵面剖面图如下:

图7 双排桩支护纵剖面图

图8 土钉支护纵剖面图

针对以上三种方案从技术经济性、施工难易程度、施工周期、对

结合本工程实际环境和地质情况等因素,根据以上方案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后决定,选取方案一作为本设计的设计方案。

六、主要参考资料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及基础工程教材

[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及勘察测试教材

[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及教材

[4]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及高层建筑基础

教材

[5]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及深基坑工程教材。

[6] 浙江大学谢新宇、俞建霖主编.《特种基础工程》.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7] 重庆大学张永兴主编.《岩石力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年73期第2版。

[8]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范(CECS 96:97)

[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0]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条文说明

[11]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北京:中国计划工业出版社,2002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4]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条文说明

[1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6] 《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

[17] Peck.R.B Deep Exacavations and Tunneling in Soft

Ground .1998

[18] R.J.Byrne,D.Cotton,J.Porterfield,C.wolschlag,G.Ueblac

ker,Manua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of Soil Nail Walls,1994

[19] Foerster.w.Predietion ot deformations around deep

exeavations.Deformations of soils and Displacements of structure Xecsmfe[J].1991.4,801-804

[20] Satoru Ohtsuka,etal .Stability analysis of excavated

ground with sheet pole. In Shen Z J,etaleds.Proc of the 2nd Int Conf on Soft Soil

Engineering,1996,Nanjing,China.Nanjing:Hehai University

Press ,1996。

基坑支护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深基坑支护设计浅探 摘要: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监测技术是近10多年来在我国逐渐涉及的技术难题。深基坑的护壁,不仅要求保证基坑内正常作业安全,而且要防止基坑及坑外土体移动,保证基坑附近建筑物、道路、管线的正常运行。各地通过工程实践与科研,在基坑支护理论与技术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关键词:深基坑 支护1.深基坑支护类型选择深基坑支护不仅要求确保边坡的稳定,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要求,以确保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的安全。如今支护结构日臻完善,出现了许多新的支护结构形式与稳定边坡的方法。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经比较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挡土结构,由于基坑开采区主要为粘性土,它具有一定自稳定结构的特性,因此护坡桩采用间隔式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挡土,土层锚杆支护的方案,挡土支护结构布置如下:本篇文章来源于我爱论文网(www.5ilunwen.com)原文链接:

把梯田的设计发挥到地下深基。

陈松 梁伟

(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德州253015)

作者简介:陈松(1961—),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勘查,水工环地质勘查管理。

摘要:本文在分析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边坡稳定性验算结果,提出了边坡的喷锚支护设计,经工程实践证明,设计方案可行。

关键词:工程地质条件;边坡稳定性;喷锚支护;德州

1 工程概况

德州新华大厦由主楼及裙楼组成,主楼地上12层,裙楼地上三层,地下室一层,占地面积约3200m2。场地自然地坪绝对高程18.8m左右,基坑开挖6.5m。

拟建场地南临高五层的通讯大楼,基础埋深2.5m,距边坡约8m;西、北两侧为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三层砖砌结构居民楼,距基坑约7m;北侧为文化路,距基坑边坡约5m 有管道沟,内有上水管道和通讯、电力电缆,基坑边坡无安全起坡场地,设计采用喷锚支护法保证基坑边坡安全。现场平面见图1。

图1 施工现场平面图

场地地下水埋深1.8m,若事先不对地下水进行处理,势必会出现管涌、流沙等现象。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及现场施工条件,设计采用井点降水法对地下水进行处理。

2 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区在地貌单元上属黄河下游冲洪积平原区,经人工改造后地面较平坦,高差在1m以内。相关各工程地质层参数如下:①杂填土,底板埋深0.9~2.8m,平均厚度1.5m,r=18kN/m3,C=0,φ=20°;②粉土与粉质粘土互层,底板埋深7.9~8.7m,平均厚度6.7m,以粉质粘土为主,粉土单层0.4m左右,平均r=18.1kN/m3,C=29kPa,φ=8°;③粉土,底板埋深9.2~10.6m,平均厚度1.4m,r =19kN/m3,k =1.2m/d;④粉砂,底板埋深13.8~14.9m,平均3.5m,r=18.5kN/m3,k=3.5m/d。

3 基坑边坡自然稳定性

3.1 边坡主动土压力分布

因四周放坡余地很小,按90 °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坡顶超载取q=10 kPa。根据朗肯土压力理论,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如下:

山东省环境地质文集

按式(1)进行计算得边坡主动土压力分布见图2。主动土压力大于零的边坡均会发生倾覆失稳,主动破裂面为图2中虚线。

图2 边坡主动土压力分布图

3.2 边坡抗滑动稳定性

根据泰勒边坡稳定理论(重庆市建设委员会,2003),粘性土坡失稳,将以圆弧面滑动,按泰勒经验曲线可找到边坡最危险滑动面(图3),按条分法计算弧面抗滑安全系数为:

图3 危险滑面图

山东省环境地质文集

式中:wi为土条重力;bi为土条密度;ai为土条底边中点切线仰角;ti为土条底边长度;ci、li为土条底边所处土层抗剪弧度参数。

按式(2)计算得L1弧线抗滑安全系数为:

山东省环境地质文集

可见自然抗滑稳定性不够。

按条分法经过试算可找到k≈1的临界滑动面(图3中的L2),其抗滑安全系数为:

山东省环境地质文集

L2以上土体均有可能滑动失稳。

4 坑底抗隆起稳定性

软土边坡超过一定高压后,会因为边土体重力超过坑底土极限承载力而发生隆起失稳。坑底抗隆起安全生产系数按下式计算:

山东省环境地质文集

式中Nc为地基承载力系数,按式(3)计算:

山东省环境地质文集

因此不会发生抗底隆起失稳。

5 边坡喷锚支护结构设计

根据边坡自然稳定性分析,边坡喷锚支护结构设计见图4。共设5排锚杆,第1排处于杂填土中,采用ϕ48×3.5钢管注浆锚杆,第2~5排锚杆为钻孔注浆锚杆,孔径120mm,拉筋为ϕ25螺纹钢,采用32.5普硅水泥,0.5水灰比掺早强剂,水泥浆注浆,设计锚杆锚固力为12kN/m。从4m处压一排钢管桩,起超前支护作用。

图4 边坡喷锚布置示意图

喷射砼使用32.5普硅水泥,骨料为粒径5~15mm的碎石和中砂,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水=1∶2∶2∶0.5,掺速凝剂,架设ϕ6.5@200×200的钢筋网,锚头用ϕ16钢筋横向边接。

6 喷锚支护边坡稳定性分析

6.1 抗倾覆稳定性分析

根据图2及图4,边坡对坡脚的倾覆力矩为主动土压力对坡脚的力矩和,喷锚支护结构对坡脚的抗倾覆力矩为主动破裂面以外有效锚固力对坡脚的力矩和,用图算法可得抗倾覆安全系数为:

山东省环境地质文集

因此,喷锚支护边坡不会发生倾覆失稳。

6.2 抗滑动稳定性

边坡沿任一弧面滑动时,该滑动面以外的锚杆为有效锚固段,其有效锚固力在滑动面上的段影之和为锚杆的抗滑力,喷锚支护结构的抗滑安全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山东省环境地质文集

式中:Fj为第j排锚杆有效锚固力;βj为第j排锚杆与滑动面夹角。

根据图2及图4按式(5)计算可得L1与L2滑动面抗滑安全系数:

山东省环境地质文集

山东省环境地质文集

可见喷锚支护结构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

7 施工过程稳定性

喷锚支护结构不仅要求保证施工结束后过坡的稳定,而且必须保证施工过程中任何阶段的安全。喷锚支护是先开挖后支护,当边坡开挖到底最下排的锚杆未施工前,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最低,接前述方法验算此时边坡的安全系数为:

山东省环境地质文集

山东省环境地质文集

由此可见,喷锚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是安全的。

8 应用情况与结论

8.1 应用情况

基坑回填前一天监测结果如下表:

山东省环境地质文集

8.2 结论

该工程2001年4月5日开工,同年9月10日回填完毕,历时5个月,虽经雨季浸淋,边坡基本稳定,说明本工程支护方案是可行的,设计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200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深基坑支护文献综述论文

把梯田的设计发挥到地下深基。

深基坑支护设计浅探 摘要: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监测技术是近10多年来在我国逐渐涉及的技术难题。深基坑的护壁,不仅要求保证基坑内正常作业安全,而且要防止基坑及坑外土体移动,保证基坑附近建筑物、道路、管线的正常运行。各地通过工程实践与科研,在基坑支护理论与技术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关键词:深基坑 支护1.深基坑支护类型选择深基坑支护不仅要求确保边坡的稳定,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要求,以确保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的安全。如今支护结构日臻完善,出现了许多新的支护结构形式与稳定边坡的方法。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经比较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挡土结构,由于基坑开采区主要为粘性土,它具有一定自稳定结构的特性,因此护坡桩采用间隔式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挡土,土层锚杆支护的方案,挡土支护结构布置如下:本篇文章来源于我爱论文网(www.5ilunwen.com)原文链接:

基坑的支护毕业论文

基坑支护论文开题报告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是理论上尚待发展的综合技术学科。

毕业设计题目:郑州市豫东大楼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学 院: 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3月31日

一、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毕业生的主要服务去向,通过毕业设计,使每个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工程设计能力,能独立进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通过该服务性办公楼地基支护结构设计,使学生在应用现行规范、标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达到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综合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提高毕业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意义

本项毕业设计题目为郑州市某综合型服务性办公楼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为详细学习和了解与基坑支护工程相关的知识,巩固之前学习过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木工程施工、结构力学、工程地质、水力学等专业课程,并按照现行规范,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把它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同时也培养了毕业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本次设计使自己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程概况及设计条件

1.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本项目位于郑州市东二环某繁华步行街,基地面积为3500平方米。本项目为服务性办公楼,由主楼(地面三层)及二层地下室组成,总建筑面积为6458.3㎡。 (2)基坑面积及开挖深度

该工程建筑±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25,室外自然地面平均标高取+4.00;基坑开挖面积约2123㎡,基坑围护周长约210m,根据结构图纸,底板面标高为-7.55,底板厚为700mm,局部厚为1100mm,垫层厚为100mm。因此基坑开挖深度为8.10米,局部电梯井、集水坑等落深尚未确定。 2.设计条件 (1)周边条件

本工程位于郑州市西二环某地块,周边环境情况较为复杂: 东侧:基坑开挖面与红线间距离为5.495~5.528米,红线外为中原大厦。该建筑物地上33层、地下4层,采用桩基础,与基坑开挖面最小距离为19.125米。

南侧:基坑开挖面与红线间距离为10.997~16.636米,红线外为一栋居民楼。该建筑物主楼46层,裙房5层,地下3层,采用桩基础,与基坑开挖面最小距离为17.479米。

西侧:基坑开挖面与红线间距离为4.259~4.357米,红线外为中原路。

北侧:基坑开挖面与红线间距离为8.696~12.053米,红线外为郑开大道。

基坑平面详细布置图如图1所示

中原路

图1 基坑平面布置图

(2)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郑州市地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岩土工程地质有以下特点:

拟建场地现为停车场,场地地形基本平坦,实测各勘探点的孔口

地面标高在3.84~4.36米之间,一般地面标高在4.00左右。

场地内①层填土较厚,在1.80~3.10m之间,上部1.0米为碎石、砖块、建筑垃圾等,下部为灰黄~灰色粘性土、粉性土,土质不均。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分布有第②层粉土,富水性好,透水性强,在水头差的作用下易产生流砂等不良地质现象。

拟建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其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控于大气降水和地面蒸发,勘察期间实测取土孔内地下水位静止水位埋深在0.90~1.20m,设计计算时地下水位取0.5m。

场区内第⑦层为承压含水层,承压水头在3~11m,其中⑦1层顶最浅埋深约为32米。经计算,按承压水头为自然地面以下3米考虑,当基坑开挖深度小于15.0米时,可不考虑承压水对基坑突涌的影响。由于本工程底板处开挖深度为8.1米,预计局部电梯井、集水坑处开挖深度不会大于15米,因此可不考虑承压水对基坑的影响。 场地内土层分布情况及基坑围护设计参数如下表(一)所示:

表1 土层分布情况及基坑围护设计参数

土层名 ①杂填土 ②粉土 ③淤泥质土 ④粘土① ⑤粘土②

厚度(m) 2.2~2.5 2.6~3.0 5.5~6.1 6.1~7.2 7.8~8.0

γ(kN/m3) 17.6~18.0 18.1~18.6 17.2~18.4 17.6~17.9 18.0~18.2

φ(度) 20~26 26~30 21~25 13~17 9.5~12

C(kPa) 7.9~8.4 8.5~10 15~17 16~19 18~20

渗透系数(cm/s)

1.1E-03 1.1E-03 4.0E-06 8.0E-06

注:C、φ均为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基坑支护设计参数(直剪固结峰值); (3)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

根据本工程的开挖深度、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情况,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重要性系数γ0 = 1.0。

三、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

1.任务

该工程是对基坑围护做排桩结合锚杆的设计。运用了所学的土力学及基坑围护设计等专业知识,结合毕业实习的现场实习经验,通过对勘察资料的分析,结合场地环境及工程实际并运用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设计计算。其主要内容包括:围护结构设计方案的确定、基坑降排水方案的选择、止水帷幕的设计计算、围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主被动土压力计算、围护桩的配筋计算、施工方案的选择、基坑整体稳定验算、坑底抗隆起验算、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抗管涌稳定性验算、施工图纸的绘制等。 2.要求

目的:根据勘探报告资料和相关规范并结合专业知识设计合理的设计方案以达到实际工程设计要求标准。 主要指标:

(1)保证开挖面积达2459㎡; (2)保证基坑深度达8.1m;

(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Ks≥1.200; (4)抗隆起验算Ks≥1.1; (5)抗管涌验算K≥1.5。

四、支护方案比选

方案一:桩锚支护结构

特点:排桩包括单排装和双排桩,双排桩相当于一个插入土体的刚架,能够靠基坑一下桩前土的被动土压力和刚架插入土中部分的前桩抗压、后桩抗拔所形成的力偶来共同抵抗倾覆力矩。双排桩支护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可有效地限制基坑的变形。双排桩支护结构作为空间超静定结构,整体性能优越,使围护结构纵向和横向的整体性都大大提高,从而使基坑的侧向变形和位明显减小。但双排桩支护对桩间土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软土地区必须考虑加固问题。

当场地条件允许时,为节约成本,也可使用单排桩支护,单排桩刚度较大,也可以有效的抵抗倾覆力矩,从而控制变形。预应力锚杆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施加预应力来约束基坑壁的变形,采用排桩与锚杆组合式支护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大大提高基坑边坡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基坑比较深,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比较复杂,而对基坑变形又有严格要求时这种联合支护型式更显示出它的优点。预应力锚杆增加了边坡的稳定性,减小了基坑的边线,在布置上也比较灵活。

当对坡顶的位移要求严格时,在上部布置预应力锚杆,当深度较深时,预应力锚杆均匀布置,因锚杆造价较高,为节约成本,锚杆与土钉可间隔布置,效果更好。这种复合的支护形式在边坡支护工程中应用广泛。

桩锚支护结构平纵剖面图如下所示:

图2 桩锚支护横向剖面图

图3 桩锚支护纵向剖面图

方案二:桩撑支护结构

特点:排桩的特点是侧向刚度大,能很好地控制变形。由于排桩部分嵌固于基坑底土层中,所以具有强大的抗拔力,有效抵挡基坑土层的倾覆力矩,从而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在土质较好的情况下可以独立使用并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内支撑的加入使拍桩支护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同时也减少了围护桩的长度,节约成本。特别是在一些土质不好的地区,桩撑支护的使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深基坑工程中,可以设置多道内支撑,但是这样就会限制工作空间,特别是机械的使用,对工程的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

复合土钉墙支护型式平纵剖面图如下:

图4 桩撑支护横向剖面图

图5 桩撑支护纵剖面图

方案三:排桩+土钉支护结构

特点:排桩的特点在前面方案中已做过详细介绍,这里主要针对土钉墙支护特点进行叙述。土钉墙用于基坑开挖支护能够显著提高边坡整体稳定性和承受边坡超载的能力,而且土钉支护施工设备简单,占用空间小,施工效率高,占用着周期短,对相邻建筑影响不大。此外,土钉墙施工没有噪音,振动小,不影响周围环境。土钉支护一般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过降排水措施后的杂填土、普通粘性土、非松散沙土边坡,即使有局部的软塑粘性土层,在采取一定措施后有可能采用土钉支护。土钉支护施工采用边开挖边支护,安全程度较高。由于土钉数量众多并作为群体起作用,即使个别土钉出现质量问题或失效对整体影响不大。但是土钉支护也有一定的缺点和局限性,主要是基坑变形大,由于土钉支护是一种被动受力支护形式,只有土体发生变形时土钉才会受力,因此基坑变形位移相对较大。所以土钉支护的应用受到基坑变性条件的限制,对于对基坑变形有严格要求的工程不宜采用土钉支护。

排桩、土钉支护平纵面剖面图如下:

图7 双排桩支护纵剖面图

图8 土钉支护纵剖面图

针对以上三种方案从技术经济性、施工难易程度、施工周期、对

结合本工程实际环境和地质情况等因素,根据以上方案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后决定,选取方案一作为本设计的设计方案。

六、主要参考资料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及基础工程教材

[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及勘察测试教材

[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及教材

[4]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及高层建筑基础

教材

[5]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及深基坑工程教材。

[6] 浙江大学谢新宇、俞建霖主编.《特种基础工程》.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7] 重庆大学张永兴主编.《岩石力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年73期第2版。

[8]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范(CECS 96:97)

[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0]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条文说明

[11]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北京:中国计划工业出版社,2002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4]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条文说明

[1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6] 《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

[17] Peck.R.B Deep Exacavations and Tunneling in Soft

Ground .1998

[18] R.J.Byrne,D.Cotton,J.Porterfield,C.wolschlag,G.Ueblac

ker,Manua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of Soil Nail Walls,1994

[19] Foerster.w.Predietion ot deformations around deep

exeavations.Deformations of soils and Displacements of structure Xecsmfe[J].1991.4,801-804

[20] Satoru Ohtsuka,etal .Stability analysis of excavated

ground with sheet pole. In Shen Z J,etaleds.Proc of the 2nd Int Conf on Soft Soil

Engineering,1996,Nanjing,China.Nanjing:Hehai University

Press ,1996。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公路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摘 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 施工管理 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反映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信息技术的应用又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水平。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化施工管理,不仅可以快速、有效、自动而有系统地储存、修改、查找及处理大量的信息,还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因受各种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施工进度、质量、成本进行跟踪管理,从而减少失误,提高效率。1 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首先,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了计算机和工具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公路施工中,较早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工程量计算、投标报价、标书制作、施工平面图设计、造价计算、编制工程进度网络),设计计算系统(深基坑支护设计、支架设计、模板设计、施工详图设计等),项目管理系统(项目成本、质量、进度管理、日常信息管理)等。其次,在施工中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一些地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预拌混凝土上料自动控制、采用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和整体爬升脚手架的提升、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检测数据采集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改善了施工企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了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使行业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工作强度有所下降,工程质量得到保障。但是,总的来讲,目前公路施工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与不足,主要表现在:(1)应用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项目施工的前期,如招投标、造价预算、施工组织设计,而在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项目施工管理仍然主要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处理能力,很不科学;(2)主要以应用单机版应用软件为主,单机操作,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递,效率较低;(3)企业未能充分利用Internet带来的便利,实现网上材料采购、招标,项目管理、信息交换、信息发布等,电子商务没有真正开展起来;(4)不论政府网站还是商业网站,大都以信息发布为主,缺少工具类网络软件,缺少信息互动;(5)软件开发选题雷同,缺乏统筹规划,开发资金不足,而且多属低水平重复开发。2 国外同行信息技术应用的成功经验国外公路施工同行信息技术应用较早,成功的经验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下面列举一些实例。(1)在日本,近年来大力推进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其特点是:以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对象,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的提交、接收;所有电子化信息均储存在数据库实现共享、再利用,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和增强施工企业竞争力的目的;(2)在香港,主要应用有:设定通用的标准和发展通用的数据基础设施,便于参与建设业务者能以电子方式通信;采用因特网和电脑技术进行有效地获取和交换工程项目资料;利用电子方式进行工程图纸、资料管理及图纸审查管理;利用数码相机技术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适时动态管理;在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中采用“绿卡认证”(绿卡中包含有职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就业、技能等信息)等。3 提高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对策(1)企业应根据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制定战略计划并有效实施。利用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推进公路施工管理,不是赶时髦,更不是点缀,而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紧要问题,特别应加强在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信息化建设。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施工企业成为大势所趋。而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其核心主要体现在施工管理过程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信息化施工的特征是:信息收集自动化(传感技术、I C卡技术)、信息存储自动化(光盘存储、DBMS)、信息交换网络化(局域网、万维网)、信息检索工具化(DBMS、搜索引擎)、信息技术集成化(多媒体技术、专家系统)、信息利用科学化(基于数据的各种分析)、信息管理系统化(管理信息系统MIS、主管支持系统ESS等)。企业应根据以上信息化的特征,结合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战略计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各类施工管理信息系统。(2)在施工管理全过程广泛应用基于局域网、因特网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网上办公系统。现代建设项目规模大,参与单位人员多,而且往往涉及国内国外,建设工程文件多(如信函、通知、图纸、合同、进度报告、采购定单、检查申请和批准、设计变更记录等),信息量大。传统的项目信息管理是以纸为载体,其传输方式是与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经向沟通方式,这种方式层次多,效率低,费用高,极易因信息交流沟通失误造成损失。正如美国BRICSNET公司的调查显示,项目成本中的3%~5%是由于信息失误导致的,其中使用错误或过期图纸造成的占30%。在美国,每年为了传递项目管理的文件和图纸而花在特快专递上的费用约5亿美元,项目成本中的1%~2%都用于日常的印刷、复印和传真等。调查还显示,建设项目参与任何一方在竣工时所掌握的有用记录文件都不到总量的65%。在信息高速膨胀的今天,施工企业管理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3)开发基于因特网(Internet)的各种应用系统,如电子商务,网上项目管理等。以互联网技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公路施工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重点是开发应用以INTERNET为平台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和网络联结,实现网上投标、网上查询、网上会议、网上材料采购等。通过建立网上虚拟组织这一概念,变纵向信息交流方式为平行交流方式,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改进沟通与合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在施工阶段,利用以INTERNET为平台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专项技术软件实现施工过程信息化管理,例如:项目经理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召开虚拟的工作会议,项目组成员何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与相关的工程师交换资料信息,审阅施工质量,会签图纸和文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掌上电脑将施工质量检测信息直接上网到公司本部进行评定;在竣工验收阶段,各类竣工资料根据质量记录自动生成的信息管理。(4)继续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的应用水平。当前,要大力推进施工管理三个控制过程(进度、质量、成本)相关软件的应用。例如:在进度控制方面,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显示关键工作、机动时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特性,使用网络进度管理软件控制进度,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进行资源调整和时间优化,适应施工现场多变的情况,目前这类软件已较为成熟;在质量控制方面,工程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具有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技术难度高的特点,利用质量管理软件与人手操作相比,其优越性非常突出:处理时间短,结果的可靠性高。质量管理软件系统可用于施工过程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和评定,包括各种质量评定报表的生成,各种质量评定曲线的绘制以及根据各种实测数据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评定,从而为质量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实施动态控制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在工艺控制软件方面,应进一步优化应用较为广泛的基坑设计与计算、施工模板设计、工程测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大型构件吊装自动化控制、管线设备安装的三维效果设计等应用软件等。4 结 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成为公路施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手段,进一步推进其应用和发展,对于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各企业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参考文献1.全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编委会.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2.王守清.计算机辅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1)3.梁世连、惠恩才.工程项目管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2004(9)

深基坑支护设计浅探 摘要: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监测技术是近10多年来在我国逐渐涉及的技术难题。深基坑的护壁,不仅要求保证基坑内正常作业安全,而且要防止基坑及坑外土体移动,保证基坑附近建筑物、道路、管线的正常运行。各地通过工程实践与科研,在基坑支护理论与技术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关键词:深基坑 支护1.深基坑支护类型选择深基坑支护不仅要求确保边坡的稳定,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要求,以确保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的安全。如今支护结构日臻完善,出现了许多新的支护结构形式与稳定边坡的方法。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经比较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挡土结构,由于基坑开采区主要为粘性土,它具有一定自稳定结构的特性,因此护坡桩采用间隔式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挡土,土层锚杆支护的方案,挡土支护结构布置如下:本篇文章来源于我爱论文网(www.5ilunwen.com)原文链接:

基坑支护设计论文范文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公路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摘 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 施工管理 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反映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信息技术的应用又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水平。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化施工管理,不仅可以快速、有效、自动而有系统地储存、修改、查找及处理大量的信息,还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因受各种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施工进度、质量、成本进行跟踪管理,从而减少失误,提高效率。1 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首先,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了计算机和工具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公路施工中,较早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如办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工程量计算、投标报价、标书制作、施工平面图设计、造价计算、编制工程进度网络),设计计算系统(深基坑支护设计、支架设计、模板设计、施工详图设计等),项目管理系统(项目成本、质量、进度管理、日常信息管理)等。其次,在施工中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一些地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预拌混凝土上料自动控制、采用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和整体爬升脚手架的提升、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检测数据采集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改善了施工企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了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使行业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工作强度有所下降,工程质量得到保障。但是,总的来讲,目前公路施工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与不足,主要表现在:(1)应用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项目施工的前期,如招投标、造价预算、施工组织设计,而在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项目施工管理仍然主要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处理能力,很不科学;(2)主要以应用单机版应用软件为主,单机操作,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递,效率较低;(3)企业未能充分利用Internet带来的便利,实现网上材料采购、招标,项目管理、信息交换、信息发布等,电子商务没有真正开展起来;(4)不论政府网站还是商业网站,大都以信息发布为主,缺少工具类网络软件,缺少信息互动;(5)软件开发选题雷同,缺乏统筹规划,开发资金不足,而且多属低水平重复开发。2 国外同行信息技术应用的成功经验国外公路施工同行信息技术应用较早,成功的经验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下面列举一些实例。(1)在日本,近年来大力推进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其特点是:以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对象,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的提交、接收;所有电子化信息均储存在数据库实现共享、再利用,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和增强施工企业竞争力的目的;(2)在香港,主要应用有:设定通用的标准和发展通用的数据基础设施,便于参与建设业务者能以电子方式通信;采用因特网和电脑技术进行有效地获取和交换工程项目资料;利用电子方式进行工程图纸、资料管理及图纸审查管理;利用数码相机技术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适时动态管理;在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中采用“绿卡认证”(绿卡中包含有职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就业、技能等信息)等。3 提高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对策(1)企业应根据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制定战略计划并有效实施。利用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推进公路施工管理,不是赶时髦,更不是点缀,而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紧要问题,特别应加强在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信息化建设。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施工企业成为大势所趋。而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其核心主要体现在施工管理过程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信息化施工的特征是:信息收集自动化(传感技术、I C卡技术)、信息存储自动化(光盘存储、DBMS)、信息交换网络化(局域网、万维网)、信息检索工具化(DBMS、搜索引擎)、信息技术集成化(多媒体技术、专家系统)、信息利用科学化(基于数据的各种分析)、信息管理系统化(管理信息系统MIS、主管支持系统ESS等)。企业应根据以上信息化的特征,结合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战略计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各类施工管理信息系统。(2)在施工管理全过程广泛应用基于局域网、因特网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网上办公系统。现代建设项目规模大,参与单位人员多,而且往往涉及国内国外,建设工程文件多(如信函、通知、图纸、合同、进度报告、采购定单、检查申请和批准、设计变更记录等),信息量大。传统的项目信息管理是以纸为载体,其传输方式是与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经向沟通方式,这种方式层次多,效率低,费用高,极易因信息交流沟通失误造成损失。正如美国BRICSNET公司的调查显示,项目成本中的3%~5%是由于信息失误导致的,其中使用错误或过期图纸造成的占30%。在美国,每年为了传递项目管理的文件和图纸而花在特快专递上的费用约5亿美元,项目成本中的1%~2%都用于日常的印刷、复印和传真等。调查还显示,建设项目参与任何一方在竣工时所掌握的有用记录文件都不到总量的65%。在信息高速膨胀的今天,施工企业管理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3)开发基于因特网(Internet)的各种应用系统,如电子商务,网上项目管理等。以互联网技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公路施工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重点是开发应用以INTERNET为平台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和网络联结,实现网上投标、网上查询、网上会议、网上材料采购等。通过建立网上虚拟组织这一概念,变纵向信息交流方式为平行交流方式,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改进沟通与合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在施工阶段,利用以INTERNET为平台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专项技术软件实现施工过程信息化管理,例如:项目经理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召开虚拟的工作会议,项目组成员何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与相关的工程师交换资料信息,审阅施工质量,会签图纸和文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掌上电脑将施工质量检测信息直接上网到公司本部进行评定;在竣工验收阶段,各类竣工资料根据质量记录自动生成的信息管理。(4)继续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的应用水平。当前,要大力推进施工管理三个控制过程(进度、质量、成本)相关软件的应用。例如:在进度控制方面,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显示关键工作、机动时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特性,使用网络进度管理软件控制进度,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进行资源调整和时间优化,适应施工现场多变的情况,目前这类软件已较为成熟;在质量控制方面,工程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具有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技术难度高的特点,利用质量管理软件与人手操作相比,其优越性非常突出:处理时间短,结果的可靠性高。质量管理软件系统可用于施工过程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和评定,包括各种质量评定报表的生成,各种质量评定曲线的绘制以及根据各种实测数据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评定,从而为质量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实施动态控制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在工艺控制软件方面,应进一步优化应用较为广泛的基坑设计与计算、施工模板设计、工程测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大型构件吊装自动化控制、管线设备安装的三维效果设计等应用软件等。4 结 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成为公路施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手段,进一步推进其应用和发展,对于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各企业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参考文献1.全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编委会.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2.王守清.计算机辅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1)3.梁世连、惠恩才.工程项目管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2004(9)

把梯田的设计发挥到地下深基。

基坑支护论文开题报告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是理论上尚待发展的综合技术学科。

毕业设计题目:郑州市豫东大楼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学 院: 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3月31日

一、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毕业生的主要服务去向,通过毕业设计,使每个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工程设计能力,能独立进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通过该服务性办公楼地基支护结构设计,使学生在应用现行规范、标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等方面得到基本训练,达到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综合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提高毕业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意义

本项毕业设计题目为郑州市某综合型服务性办公楼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为详细学习和了解与基坑支护工程相关的知识,巩固之前学习过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木工程施工、结构力学、工程地质、水力学等专业课程,并按照现行规范,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把它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同时也培养了毕业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本次设计使自己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程概况及设计条件

1.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本项目位于郑州市东二环某繁华步行街,基地面积为3500平方米。本项目为服务性办公楼,由主楼(地面三层)及二层地下室组成,总建筑面积为6458.3㎡。 (2)基坑面积及开挖深度

该工程建筑±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25,室外自然地面平均标高取+4.00;基坑开挖面积约2123㎡,基坑围护周长约210m,根据结构图纸,底板面标高为-7.55,底板厚为700mm,局部厚为1100mm,垫层厚为100mm。因此基坑开挖深度为8.10米,局部电梯井、集水坑等落深尚未确定。 2.设计条件 (1)周边条件

本工程位于郑州市西二环某地块,周边环境情况较为复杂: 东侧:基坑开挖面与红线间距离为5.495~5.528米,红线外为中原大厦。该建筑物地上33层、地下4层,采用桩基础,与基坑开挖面最小距离为19.125米。

南侧:基坑开挖面与红线间距离为10.997~16.636米,红线外为一栋居民楼。该建筑物主楼46层,裙房5层,地下3层,采用桩基础,与基坑开挖面最小距离为17.479米。

西侧:基坑开挖面与红线间距离为4.259~4.357米,红线外为中原路。

北侧:基坑开挖面与红线间距离为8.696~12.053米,红线外为郑开大道。

基坑平面详细布置图如图1所示

中原路

图1 基坑平面布置图

(2)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郑州市地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岩土工程地质有以下特点:

拟建场地现为停车场,场地地形基本平坦,实测各勘探点的孔口

地面标高在3.84~4.36米之间,一般地面标高在4.00左右。

场地内①层填土较厚,在1.80~3.10m之间,上部1.0米为碎石、砖块、建筑垃圾等,下部为灰黄~灰色粘性土、粉性土,土质不均。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分布有第②层粉土,富水性好,透水性强,在水头差的作用下易产生流砂等不良地质现象。

拟建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其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控于大气降水和地面蒸发,勘察期间实测取土孔内地下水位静止水位埋深在0.90~1.20m,设计计算时地下水位取0.5m。

场区内第⑦层为承压含水层,承压水头在3~11m,其中⑦1层顶最浅埋深约为32米。经计算,按承压水头为自然地面以下3米考虑,当基坑开挖深度小于15.0米时,可不考虑承压水对基坑突涌的影响。由于本工程底板处开挖深度为8.1米,预计局部电梯井、集水坑处开挖深度不会大于15米,因此可不考虑承压水对基坑的影响。 场地内土层分布情况及基坑围护设计参数如下表(一)所示:

表1 土层分布情况及基坑围护设计参数

土层名 ①杂填土 ②粉土 ③淤泥质土 ④粘土① ⑤粘土②

厚度(m) 2.2~2.5 2.6~3.0 5.5~6.1 6.1~7.2 7.8~8.0

γ(kN/m3) 17.6~18.0 18.1~18.6 17.2~18.4 17.6~17.9 18.0~18.2

φ(度) 20~26 26~30 21~25 13~17 9.5~12

C(kPa) 7.9~8.4 8.5~10 15~17 16~19 18~20

渗透系数(cm/s)

1.1E-03 1.1E-03 4.0E-06 8.0E-06

注:C、φ均为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基坑支护设计参数(直剪固结峰值); (3)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

根据本工程的开挖深度、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情况,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重要性系数γ0 = 1.0。

三、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

1.任务

该工程是对基坑围护做排桩结合锚杆的设计。运用了所学的土力学及基坑围护设计等专业知识,结合毕业实习的现场实习经验,通过对勘察资料的分析,结合场地环境及工程实际并运用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设计计算。其主要内容包括:围护结构设计方案的确定、基坑降排水方案的选择、止水帷幕的设计计算、围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主被动土压力计算、围护桩的配筋计算、施工方案的选择、基坑整体稳定验算、坑底抗隆起验算、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抗管涌稳定性验算、施工图纸的绘制等。 2.要求

目的:根据勘探报告资料和相关规范并结合专业知识设计合理的设计方案以达到实际工程设计要求标准。 主要指标:

(1)保证开挖面积达2459㎡; (2)保证基坑深度达8.1m;

(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Ks≥1.200; (4)抗隆起验算Ks≥1.1; (5)抗管涌验算K≥1.5。

四、支护方案比选

方案一:桩锚支护结构

特点:排桩包括单排装和双排桩,双排桩相当于一个插入土体的刚架,能够靠基坑一下桩前土的被动土压力和刚架插入土中部分的前桩抗压、后桩抗拔所形成的力偶来共同抵抗倾覆力矩。双排桩支护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可有效地限制基坑的变形。双排桩支护结构作为空间超静定结构,整体性能优越,使围护结构纵向和横向的整体性都大大提高,从而使基坑的侧向变形和位明显减小。但双排桩支护对桩间土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软土地区必须考虑加固问题。

当场地条件允许时,为节约成本,也可使用单排桩支护,单排桩刚度较大,也可以有效的抵抗倾覆力矩,从而控制变形。预应力锚杆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施加预应力来约束基坑壁的变形,采用排桩与锚杆组合式支护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大大提高基坑边坡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基坑比较深,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比较复杂,而对基坑变形又有严格要求时这种联合支护型式更显示出它的优点。预应力锚杆增加了边坡的稳定性,减小了基坑的边线,在布置上也比较灵活。

当对坡顶的位移要求严格时,在上部布置预应力锚杆,当深度较深时,预应力锚杆均匀布置,因锚杆造价较高,为节约成本,锚杆与土钉可间隔布置,效果更好。这种复合的支护形式在边坡支护工程中应用广泛。

桩锚支护结构平纵剖面图如下所示:

图2 桩锚支护横向剖面图

图3 桩锚支护纵向剖面图

方案二:桩撑支护结构

特点:排桩的特点是侧向刚度大,能很好地控制变形。由于排桩部分嵌固于基坑底土层中,所以具有强大的抗拔力,有效抵挡基坑土层的倾覆力矩,从而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在土质较好的情况下可以独立使用并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内支撑的加入使拍桩支护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同时也减少了围护桩的长度,节约成本。特别是在一些土质不好的地区,桩撑支护的使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深基坑工程中,可以设置多道内支撑,但是这样就会限制工作空间,特别是机械的使用,对工程的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

复合土钉墙支护型式平纵剖面图如下:

图4 桩撑支护横向剖面图

图5 桩撑支护纵剖面图

方案三:排桩+土钉支护结构

特点:排桩的特点在前面方案中已做过详细介绍,这里主要针对土钉墙支护特点进行叙述。土钉墙用于基坑开挖支护能够显著提高边坡整体稳定性和承受边坡超载的能力,而且土钉支护施工设备简单,占用空间小,施工效率高,占用着周期短,对相邻建筑影响不大。此外,土钉墙施工没有噪音,振动小,不影响周围环境。土钉支护一般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过降排水措施后的杂填土、普通粘性土、非松散沙土边坡,即使有局部的软塑粘性土层,在采取一定措施后有可能采用土钉支护。土钉支护施工采用边开挖边支护,安全程度较高。由于土钉数量众多并作为群体起作用,即使个别土钉出现质量问题或失效对整体影响不大。但是土钉支护也有一定的缺点和局限性,主要是基坑变形大,由于土钉支护是一种被动受力支护形式,只有土体发生变形时土钉才会受力,因此基坑变形位移相对较大。所以土钉支护的应用受到基坑变性条件的限制,对于对基坑变形有严格要求的工程不宜采用土钉支护。

排桩、土钉支护平纵面剖面图如下:

图7 双排桩支护纵剖面图

图8 土钉支护纵剖面图

针对以上三种方案从技术经济性、施工难易程度、施工周期、对

结合本工程实际环境和地质情况等因素,根据以上方案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后决定,选取方案一作为本设计的设计方案。

六、主要参考资料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及基础工程教材

[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及勘察测试教材

[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及教材

[4]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及高层建筑基础

教材

[5]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及深基坑工程教材。

[6] 浙江大学谢新宇、俞建霖主编.《特种基础工程》.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7] 重庆大学张永兴主编.《岩石力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年73期第2版。

[8]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范(CECS 96:97)

[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0]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条文说明

[11]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北京:中国计划工业出版社,2002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4]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条文说明

[1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6] 《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

[17] Peck.R.B Deep Exacavations and Tunneling in Soft

Ground .1998

[18] R.J.Byrne,D.Cotton,J.Porterfield,C.wolschlag,G.Ueblac

ker,Manua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of Soil Nail Walls,1994

[19] Foerster.w.Predietion ot deformations around deep

exeavations.Deformations of soils and Displacements of structure Xecsmfe[J].1991.4,801-804

[20] Satoru Ohtsuka,etal .Stability analysis of excavated

ground with sheet pole. In Shen Z J,etaleds.Proc of the 2nd Int Conf on Soft Soil

Engineering,1996,Nanjing,China.Nanjing:Hehai University

Press ,1996。

  • 索引序列
  • 基坑支护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 基坑支护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深基坑支护文献综述论文
  • 基坑的支护毕业论文
  • 基坑支护设计论文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