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奥密克戎传播得这么快,症状却不是那么严重?既然如此,为什么世卫组织和各国政府还那么紧张?这就不得不聊一下奥密克戎的感染特点了。
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实验科学陈志伟副教授和他的团队12月15日发了一个新闻通稿,报道了体外研究中奥密克戎变种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这项研究有三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该研究是用人的支气管和肺组织作为研究对象,这完全不同于动物实验,能直接反映病毒对人体呼吸系统、组织和细胞的影响。
第二个特点,研究团队把新冠病毒分离出来后在体外培养,并用它感染体外的人体支气管和肺组织,以此研究奥密克戎和德尔塔以及其他新冠病毒变种的作用,同时进行对比。
第三个特点,研究者把奥密克戎病毒对支气管和肺泡的影响分开来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对支气管和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虽然研究结果的论文还没有发表,但这项研究的结论对我们理解奥密克戎的行为和它未来的走向有很大的意义。总结起来,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奥密克戎变种在感染人支气管组织24小时以后,它复制的速度要比德尔塔变种和早期的新冠病毒快70倍。我们知道,病毒要进入细胞才能够进行复制,复制得越多、越快,产生的子代病毒就会越多,通过咳嗽、喷嚏排出的病毒就越多,传染性就越大。所以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如此之快。
而好消息是,奥密克戎变种对肺组织的感染速度不到以前变种的1/10。我们知道,支气管是把氧气吸进来、把二氧化碳呼出去的通道,它是通气的,只要物理结构没发生大变化,一般不影响生理作用。而把氧气输送到血液里面,把二氧化碳从血液里面交换出来,是肺泡的功能。所以说肺是负责换气的,肺泡所有病变,例如炎症都会影响换气功能。肺泡的感染才是新冠肺炎的本质,也是造成重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这个发现解释了为什么目前奥密克戎虽然传播速度很快,但是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对比较轻,因为它在肺泡的复制和感染速度非常慢。
当然,做好防护措施,接种疫苗维护自身的免疫功能,是永恒不变的抗疫法宝。而我们汉玛智慧作为人脸识别测温设备的生产厂家,也是温馨提醒您做好日常的防护措施,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勤测温,多运动,相信我们终有一天能够将疫情赶出我们的家园!
原文出自 汉玛智慧
可是根据实际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行计算而来的,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这个病毒是比较严重的。
加强针可降低90%奥密克戎引起的住院风险
加强针可降低90%奥密克戎引起的住院风险,新冠康复者和疫苗接种者都应该接种疫苗加强针,以增强他们对奥密克戎等新突变毒株的免疫力,加强针可降低90%奥密克戎引起的住院风险。
当地时间周五(1月21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援引三项研究称,新冠疫苗加强针是对抗奥密克戎毒株的关键,在预防住院方面的有效性为90%。
这些研究由CDC牵头,是美国第一批观察加强针疫苗针对奥密克戎的效果的研究,随着奥密克戎的快速传播,该毒株感染的病例已占据该国新增确诊病例总数的99.5%。
一项研究表明,辉瑞/BioNTech和莫德纳的第三针疫苗在预防住院方面均表现出色,在德尔塔毒株占据主流的时期,加强针可将住院风险降低94%,而当奥密克戎成为主要毒株后,加强针依然可将住院风险降低90%。
数据显示,约63%的美国人完整接种了新冠疫苗,但只有24%的美国人接种了加强针,相比之下,德国和英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49%和55%。
美国民众此前对于接种加强针的积极性并不高,部分原因是公共卫生信息的迅速变化以及美国国内缺乏证明加强针益处的研究。
尽管有研究称奥密克戎引发的症状要比其他毒株轻微,但由于该毒株的高传染性导致感染病例激增,许多美国医院仍然被大量的奥密克戎感染病例所淹没。
美国政府正在努力遏制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CDC在最新的指南中建议民众佩戴比布口罩保护效力更好的N95或KN95口罩,拜登政府本周宣布免费向公众提供4亿个高质量的N95口罩,以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
由武 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与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团队合作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武 汉新冠疫情早期康复者在康复一年后的'血清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中和能力急剧下降,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论文作者之一,武 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项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对新冠康复者的免疫逃逸十分显著。但这项研究的另一数据表明,新冠康复者和疫苗接种者在完成疫苗加强针的接种后,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水平又能显著增强。
1月11日,世卫组织发布的新冠肺炎每周流行病学报告指出,随着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德尔塔毒株流行率开始下降,多国已出现奥密克戎毒株的社区传播。世卫组织表示,奥密克戎毒株具有显著的传播优势,并正在迅速取代其他毒株成为主要流行毒株。目前,国外诸多研究都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强大的免疫逃逸能力,可以使许多单克隆抗体的中和活性降低,并削弱疫苗接种或感染康复者的免疫保护效果。
而在此前,奥密克戎毒株对新冠康复患者血清中和活性的影响还没有在大量的康复者中进行广泛的研究,尤其是早期野生型病毒感染的新冠康复者,武 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与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团队对奥密克戎突变株的感染特性以及免疫逃逸能力进行了分析。
蓝柯介绍称,得益于强有力的抗疫措施,于2019年末在武 汉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4月得到有效控制。随后,武 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收集了武 汉疫情暴发期间感染新冠病毒患者康复一年后的血清二百余份,通过研究发现这批康复者血清仍有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其中180份血清仍对新冠病毒D614G变异株有较强的保护水平,但是对阿尔法, 贝塔, 伽马以及德尔塔突变株的保护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蓝柯表示,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些早期康复者血清能否有效中和奥密克戎突变株,两个团队的研究人员比较了奥密克戎、德尔塔和D614G三种不同变异株免疫逃逸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在100倍稀释的条件下,这180份康复者血清对新冠病毒D614G、德尔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平均中和效率分别为80%、71%、13%。这表明大多数新冠康复者的血清能够对野生型新冠病毒毒株具有较高的中和效果,但是对于德尔塔以及奥密克戎的变异株的中和效果显著下降,其中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免疫逃逸最为显著。
而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新冠康复者血清对变异株中和作用的降低程度,两个团队的研究人员还进一步将24位对D614G变异株中和活性最高的康复者血清,拿来测试了对D614G变异株、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三种突变株的中和效价。结果表明,与D614G变异株相比,24位康复者血清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中和活性降低了约10.14倍,而相对于德尔塔变异株而言,仅下降了约1.79倍。
此外,两个团队的研究人员还收集了武 汉新冠康复者接种疫苗加强针后的血清样本,并检测了血清中抗体针对奥密克戎、德尔塔和WT-D614G三种变异株的中和效果,结果表明,疫苗加强针能使康复者体内对奥密克戎的中和抗体水平增强2-3倍。
蓝柯表示,尽管有研究数据显示现有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保护力显著下降,但这项研究以及此前的其它相关研究的数据都表明,新冠康复者和疫苗接种者都应该接种疫苗加强针,以增强他们对奥密克戎等新突变毒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并减轻感染后症状。
“国外有研究发现在出现症状后12个月内收集的新冠康复患者的血清,以及接受过两剂辉瑞或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的人的血清(在接种疫苗后5个月内收集)几乎不能中和奥密克戎变异株。但接受辉瑞疫苗加强针接种一个月后的接种者血清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仍然有中和作用。因此,综合现有研究数据来看,为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新的变异株,应当鼓励持续更新现有疫苗及抗体药物,并加大对广谱β属冠状病毒疫苗以及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从而以应对新冠病毒的持续流行和不断进化。” 蓝柯称。
此前,奥密克戎因为传播力强,致病力相对减弱,而被国外一些媒体以及自媒体解读为“大号流感”,对于这一观点蓝柯也不完全认同。蓝柯表示,根据真实世界的统计数据,奥密克戎变异株比目前流行的德尔塔变异株具有更强的传染性,但重症率与致死率相对较低。考虑到奥密克戎流行区域内存在较高的疫苗接种与既往感染率,其真实致病能力仍不容小觑,有待进一步观察。“值得警惕的是,奥密克戎变异株仍有可能通过突变或与其它毒株重组变得更具致病性。因此,现在就断言奥密克戎变异株为‘大号流感’可能还为时尚早。”
美国食药局针对奥密克戎疫苗保护的三项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疫苗加强针对奥密克戎变体有显著作用。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食药局最新的三项研究表明,结合此前在德国、南非和英国的研究,新冠疫苗加强针对奥密克戎变体有显著保护作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罗谢尔·瓦伦斯基在1月21日的白宫简报会上表示:“如果你可以打到加强针的话,你应该去打一针以保持免疫力。”
三项基于美国大量新冠感染、住院和死亡病例的调查研究显示,新冠疫苗加强针可增强对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的保护力。
根据对数十万新冠住院病例和就诊患者的调查,第三针莫德纳和辉瑞疫苗至少可以防止德尔塔及奥密克戎感染者90%的住院情况。美国疾控中心的另一项研究显示,随着奥密克戎疫情升温,加强针对预防新冠死亡的保护力虽然有所下降,但整体仍然处于较强水平。
报道称,美国早期对加强针的热情一直低迷,部分原因是公共卫生信息的迅速变化以及一些专家对缺乏美国数据证明其益处的担忧。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只有8250万(39.3%)完全接种两剂疫苗的美国人接种了加强针。
加强针接种刻不容缓
新冠疫苗的作用机理就是免疫原理。新冠疫苗作为经过改造的新冠病毒或新冠病毒的部分,当人体通过注射等途径接种疫苗后会发生免疫,继而产生保护抗体和免疫记忆。大部分疫苗的完全接种都是指两针接种,因为第二针疫苗才会激发第二阶段免疫反应,产生长期免疫力,新冠疫苗也如此。
究其原因,通常来说,第一针疫苗以后再接种第二针疫苗,可以激发接种者自身免疫机能进入一种新的微调模式:身体免疫系统初次跟疫苗相遇时,会激活两种重要的白细胞:B浆细胞和T细胞。B浆细胞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但寿命不长,如果不注射第二剂疫苗,就会导致抗体数量锐减。
T细胞又叫T淋巴细胞,成熟后分化成不同的效应亚型,能识别和杀死不同的病原。其中一种叫记忆T细胞,如果没有碰到需要消灭的对象(病毒),它们在体内可以存活几十年。但是,这种记忆T细胞只有在注射了第二针疫苗后才会大量产生。
理论上来说,完成了两针新冠疫苗接种,人们就可以算是完成了全程接种,获得了抵抗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但事实却并没有那么简单。一方面,新冠疫苗的保护效力因人而异,不同疫苗的效力各有所长。在实际应用时,疫苗的效力也可能会受接种对象的年龄、身体状况、本身有没有疾病等因素影响。
美国加州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LaJolla Institutef or Immunology)发表研究报告称,新冠病毒感染者痊愈后自身免疫力能维持至少6个月,英格兰公共卫生机构(Public Health England)的发现则是至少5个月。英国莱斯特大学病毒学家朱利安·唐(JulianTang)表示,疫苗免疫力大致可持续6-12个月,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人自身情况,以及疫苗的种类。
另一方面,潜伏期短,又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显示出越来越快的免疫逃离能力,持续冲击着人体基于疫苗而建立起来的免疫屏障。对于奥密克戎之前的病毒来说,英格兰公共医疗保健机构此前的数据显示,阿尔法变异毒株使辉瑞疫苗减少感染风险的程度从95%降到93%,而德尔塔变异株则能使之降到88%。COVID Symptom Study 的数据与此相似:完成两剂辉瑞疫苗接种后2-4周内,感染德尔塔变异株出现病症的几率减少87%,4-5个月之后降到77%。
来自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的学者们使用从英国卫生安全局和NHS收集来的数据,则发现了支持奥密克戎高免疫逃逸能力的强有力证据。
为什么奥密克戎传播得这么快,症状却不是那么严重?既然如此,为什么世卫组织和各国政府还那么紧张?这就不得不聊一下奥密克戎的感染特点了。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实验科学陈志伟副教授和他的团队12月15日发了一个新闻通告,报道了体外研究中奥密克戎变种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这项研究有三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该研究是用人的支气管和肺组织作为研究对象,这完全不同于动物实验,能直接反映病毒对人体呼吸系统、组织和细胞的影响。 第二个特点,研究团队把新冠病毒分离出来后在体外培养,并用它感染体外的人体支气管和肺组织,以此研究奥密克戎和德尔塔以及其他新冠病毒变种的作用,同时进行对比。 第三个特点,研究者把奥密克戎病毒对支气管和肺泡的影响分开来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对支气管和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虽然研究结果的论文还没有发表,但这项研究的结论对我们理解奥密克戎的行为和它未来的走向有很大的意义。总结起来,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奥密克戎变种在感染人支气管组织24小时以后,它复制的速度要比德尔塔变种和早期的新冠病毒快70倍。我们知道,病毒要进入细胞才能够进行复制,复制得越多、越快,产生的子代病毒就会越多,通过咳嗽、喷嚏排出的病毒就越多,传染性就越大。所以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如此之快。 而好消息是,奥密克戎变种对肺组织的感染速度不到以前变种的1/10。我们知道,支气管是把氧气吸进来、把二氧化碳呼出去的通道,它是通气的,只要物理结构没发生大变化,一般不影响生理作用。而把氧气输送到血液里面,把二氧化碳从血液里面交换出来,是肺泡的功能。所以说肺是负责换气的,肺泡所有病变,例如炎症都会影响换气功能。肺泡的感染才是新冠肺炎的本质,也是造成重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这个发现解释了为什么目前奥密克戎虽然传播速度很快,但是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对比较轻,因为它在肺泡的复制和感染速度非常慢。 当然,做好防护措施,接种疫苗维护自身的免疫功能,是永恒不变的抗疫法宝。而我们汉玛智慧作为人脸识别测温设备的生产厂家,也是温馨提醒您做好日常的防护措施,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勤测温,多运动,相信我们终有一天能够将疫情赶出我们的家园! 原文出自 汉玛智慧
奥密克戎2019新型冠状病毒变种,最早于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首次检测到。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取名希腊字母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11月29日,世卫组织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全球总体风险评估为非常高,可能在世界广泛传播。12月9日,《参考消息》登载英国《卫报》网站报道《科学家发现更难追踪的隐形版奥密克戎毒株》。2022年1月4日,世卫组织表示,在圣诞和新年假期前,已有128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了奥密克戎变异。2022年3月10日报道,北京、上海、山东、陕西等多地报告的感染者所感染的病毒均有奥密克戎变异株。上海疫情已外溢至包括广西在内的全国21个省份71个市。2022年3月21日,制药巨头阿斯利康表示,一项独立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其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的抗体鸡尾酒疗法能够有效对抗奥密克戎变种。数据显示,这一名为Evusheld的疗法显著减少了在小鼠肺部样本中检测到的所有奥密克戎亚变体的病毒数量。该疗法目前正在欧洲进行审查,且已在美国获批。2022年5月12日,据朝中社报道,朝鲜出现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感染病例。
奥密克戎截至到2022年12月5日,变异了二次。
奥密克戎于2021年11月在南非首次出现,之后席卷了整个世界,并推翻了它的前身德尔塔。第二波奥密克戎则是Ba.2,这导致了2022年初的一波疫情,而Ba.5则是新一代的病毒之王。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病毒学专家托马斯·皮科克日前表示,博茨瓦纳发现的这种新毒株名为B.1.1.529,有32处变异,其中多处变异或将导致对现有疫苗更强的抗药性。奥密克戎的变异处超过30种,而在去年10月报告发现的德尔塔变异株仅有15处突变。
奥密克戎介绍:
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第五种关切变异株,取名希腊字母Omicron变异株。11月29日,世卫组织称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全球总体风险评估为非常高,可能在世界广泛传播。
12月9日,《参考消息》登载英国《卫报》网站报道《科学家发现更难追踪的隐形版奥密克戎毒株》。2022年1月4日,世卫组织表示,在圣诞和新年假期前,已有128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了奥密克戎变异株。2022年3月10日报道,多地报告的感染者所感染的病毒均有变异株。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奥密克戎
是的。肯定要彻底终结了。这样的消息让人们听到以后感觉到特别的惊喜,因为感觉真的是有望结束,并且可以脱离。
“奥密克戎”新冠病毒变体出现以来,就带有极强的传播能力,但是同时,引发的症状却不如其他变种。最近,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终于揭开了奥密克戎的真相。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邹丽珍
张伯礼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播快、易感染能力强等特点,有专家预测,它极有可能会成为未来全球新冠疫情的新传播源,因此中国应采取最大限度的管控措施。针对奥密克戎可能引发的“二次感染”,张伯礼表示这是一种可能。目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了常态化阶段。那么到底要如何做好防疫工作?“奥密克戎”又会对未来我国的疫情防控产生怎样的影响?
张伯礼表示,常态化防控,首先要做好人员、物资、环境三个方面的防疫工作。重点部位如入境人员和隔离场所、机场、火车站等场所需要做好核酸检测;其次,要严格落实防疫措施,严防疫情输入、传播和扩散。其次,疫情期间要注意个人防护,保持1米以上距离;最后,做到生活、工作环境卫生的清洁、消毒,以及室内通风换气;
此外还应注意公共设施保养消毒和公共场所个人防护的落实。再次,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咳嗽喷嚏遮掩口鼻、清洁环境等良好卫生习惯。张伯礼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播快、易感染能力强等特点,从某种程度上讲奥密克戎对我国当下防控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人们需要增强防疫意识和能力,并主动配合各级疫情防控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奥怀克戎病例有了明确认识的国家,我国对奥怀克戎也有了较全面而科学的认识。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以来,我国严格的防控措施对遏制病毒传播起到了一定作用。张伯礼表示,目前我国各地的疫情防控工作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及不足所在。
过去一段时间,奥密克戎BA.5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引起了新一波的新冠疫情,并影响到了我们国家。截止目前,北京、西安、上海等地,已经相继发现了奥密克戎BA.5的本土病毒感染者。
奥密克戎BA.5比之前到处传播的奥密克戎BA.2还要厉害吗?张伯礼院士接受媒体采访时,是这样说的:
BA.5毒株是已知传播力最强的毒株,同时,最新研究发现,其具有比前代毒株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重复感染能力。
1. BA.5毒株是已知传播力最强的新冠病毒毒株。
说到新冠病毒的传播力,不能不同提到RO值(病毒传播指数),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的RO值为2.5-3,也就是一个病毒患者可能传染两到三个健康者。
引发春夏上海疫情的奥密克戎BA.2,也就是此前全球的主流毒株,其RO值为9.5,奥密克戎BA.5的RO值是多少呢?根据此前南非的研究结果,奥密克戎BA.5的RO值为18.6。
2. 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重复感染能力。
对于免疫逃逸能力,去年,变异毒株德尔塔到处传播时,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就是接种了新冠疫苗之后,还有可能被病毒感染。重复感染力,则容易理解,就是以前被病毒感染的患者,在康复之后,还有再次被病毒感染的可能。
奥密克戎BA.5上面的特点,也正是其取代奥密克戎BA.2,成为全球主流毒株的原因。
关于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上月,钟南山院士在参加第十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时,曾明确予以过阐述:做好科学管理、科学预防和科学治疗;疫情防控当中,只要依靠科技,就能战胜疫情。
1. 具体到科学管理,要根据新冠病毒的变异特点,改善,或者加强疫情的防控措施。
2. 科学预防,则要普及新冠疫苗的接种,尤其是老弱人群的疫苗接种,同时,推进新冠疫苗的序贯接种。
3. 科学治疗,是继续推进新冠药物的研发和面市。就未来而言,新冠药物面市之后,将会对抑制疫情起到重大作用。
结束语:和新冠病毒斗争的三年,也是抗疫斗争不断走向胜利的三年,对于未来的抗疫,不管新冠病毒如何变异,我们都应怀有必胜的信心。
张伯礼作为我国知名的医学教授,在针对奥密克戎的判断上,肯定是有过详细调查的。且根据我国当前的防疫情况和感染人数的增多问题,也能够大致推算出来奥秘克戎未来的发展和变异态势。
实际上,在国内目前长达三年的疫情防控态势当中。我国的许多研究人员早就对奥秘克隆进行过详细的了解和调查。奥秘克戎也在长期的感染当中,逐渐的与人类本身进行融合,开始产生了共存的迹象。
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重症患者越来越少。
了解过我国当前的感染数量以及难以防控的相关弱点,我们就可以清晰的明白。新冠病毒在逐渐变弱的当中,已由当初的高死亡转变为了现有的高传播性,这是病毒在不断适应人类生活当中所产生的一种有利进化,但对于我国的防控而言,则增加了难以预测的难度和压力。同时因此产生的重症患者和死亡率也越来越低,很多人在感染之后,反而更加趋向于出现不同的后遗症症状。
国内在面对疫情的防控态势上,也已经开始了灵活的转变。
正因如此,张伯礼的此番言论其实是经过详细调查和了解的,国家在不断进行防控的过程当中,也对于疫情的变化和国内的情况有综合的评估。因此这番言论其实也是在针对未来的防控态势进行预先的说明,国内的防控政策必将会进行大范围的转变,从而适应当下新冠感染率增高而重症患者降低的现实情况。
由于新冠的不断变异,未来可能会与人类长期共存下去。
当前对于新冠的普遍看法基本都在于它的不断变异性,由于难以遏制的问题,未来的新冠病毒可能会如同感冒或流感一样,与人类长期的共存下去,从而成为普通的生活疾病,但在当下,国内的防控状态也依旧要保持严格从而保障人民生活的安全。
据中新网报道,张伯礼17日表示,奥密克戎成为主流毒株后,一直在不断变异,它的致病力减弱,但传染性增强。
miàn wáng
Sùliáo GV25 [中国针灸学词典]
apex of the nos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pex nasi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nasal apex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面王:1.人体部位名;2.经穴别名。[1]
面王即鼻准,俗称鼻尖[2]。见《黄帝内经灵枢·五色》。
《黄帝内经灵枢·五色》:“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
鼻准(nasal apex)为体表部位[3],又名准头(见《医学入门》)、鼻尖[4]、面王(《黄帝内经灵枢·五色》)。是指鼻尖部[5]。即鼻前下端隆起之顶部。《东医宝鉴》卷一:“山根之下曰鼻淮。”其色泽的改变可作为脾胃病变望诊的参考[3]。督脉所过,素髎所在。[6]
鼻准相当于西医解剖学名鼻尖。
鼻(nose)为五官之一。又称明堂。是隆起于面部正中的呼吸、嗅觉器官[5][7][8]。鼻上端连于额部,名为頞,又名山根、下极、王宫[8]。前面下端尖部高处,名为鼻准,又名准头、面王、鼻尖。鼻准两旁圆形隆起部分,名为鼻翼[8]。鼻之下部有两孔,名为鼻孔[8]。頞以下至鼻准,有鼻柱骨突起,又名鼻梁、天柱[8]。鼻孔内有鼻毛,鼻孔深处称为鼻隧[8]。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为肺之窍[8]。司嗅觉、助发音,为肺系之所属。头面为诸阳所聚,鼻居面中为阳中之阳,是清阳交会之处。鼻病多与肺脏有关,也与脾、胆等脏器有涉[8]。鼻有“明堂”之称,清阳之气从鼻窍出入,故又属“清窍”。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
面王为经穴别名,即素髎[1]。出《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称面正;《外台秘要》称面玉;《杨敬斋针灸全书》称面士。“正”“玉”“士”皆为“王”之误[1]。
素髎为经穴名(Sùliáo GV25,DU25)[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面王(《针灸甲乙经》),面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鼻准(《奇效良方》),准头(《医宗金鉴》),面玉(《外台秘要》),面士(《杨敬斋针灸全书》)。属督脉[9]。素治鼻茎,髎即骨隙,此穴在鼻茎下端的骨隙中,故名素髎[9]。素髎穴主要用于鼻疾和急救:如鼻塞、鼻衄、鼻渊、鼻痔、鼻息肉、酒渣鼻、鼻鼽、鼻疮等一切鼻疾,小儿惊厥,溺水急救,低血压,休克,流涕,暴发火眼,鼻㖞口僻,惊厥,昏迷,瘛疭,小儿急惊风,新生儿窒息,喘息,小儿惊风,窒息,心动过缓,鼻炎,虚脱等。
面王(《针灸甲乙经》),面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鼻准(《奇效良方》),准头(《医宗金鉴》),面玉(《外台秘要》),面士(《杨敬斋针灸全书》)。
《针灸甲乙经》:素髎,一名面王,在鼻柱上端,督脉气所发。
素治鼻茎,髎即骨隙,此穴在鼻茎下端的骨隙中,故名素髎[9]。
素为白色,髎,为骨隙之狭小者。《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西方白色,入通于肺”,杨上善曰:“白,肺色也。”圣而不王名曰素王,为孔子的尊称。本穴在鼻尖正中缝隙中,鼻尖,俗称准头,以其中立不倚,而为面王中正之标准。凡物体之素于其位者,必中正乃佳。地小而位高,有素王之义,故又称面王、面正。《东坡志林·养生说》引佛语及老聃语:“视鼻端白,数出入息。”注谓:“静坐之际,双目微合,垂视鼻端,有些些白影之谓。”是素髎之名,亦与道家学说思想有关。[10]
鼻尖[11]
标准定位:素髎穴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7]。
素髎穴位于面部,当鼻尖正中央处。正坐仰靠或仰卧取穴[9]。
素髎穴位于鼻尖正中[12]。
素髎穴在督脉的位置
素髎穴在鼻部的位置
素髎穴在鼻部的位置
素髎穴在鼻部的位置
素髎穴在鼻部的位置
正坐仰靠或仰卧,当鼻背下端之鼻尖处取穴。
素髎穴位于面部,当鼻尖正中央处。正坐仰靠或仰卧取穴。[9]
正坐仰靠或仰卧位,当鼻尖处取穴[13]。
素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鼻中隔软骨、鼻外侧软骨。布有筛前神经鼻外支及面动、静脉的鼻背支。
皮肤→皮下组织→鼻中隔软骨和鼻外侧软骨。有通窍、泄热作用[9]。
皮肤→皮下组织[14]。
有眶下神经和鼻背动脉分布[14]。
布有筛前神经的鼻外支和面动静脉鼻背支[12]。
素髎穴有通窍、泄热作用[9]。
素髎穴具有清热消肿、通利鼻窍的功效。
素髎穴在鼻尖正中央,为督脉气所发,故以治疗鼻渊、鼻衄等为主。此外,本穴还具有升压作用,可用于低血压的治疗和休克的急救。[15]
素髎穴有清热开窍、回阳救逆之功,主治昏厥,鼻塞,鼻衄,鼻渊,酒糟鼻。其名之以素者,以鼻为肺窍,肺于五行属金,金于时为秋。于色为白,白为素色,金属素气,秋为素令,故名之以素也。又肺恶热而喜清,最宜清冷静洁,取名于素,意义深长。且寓有调和肺气之意。病准头赤者,火克金也。本穴治之有效,亦取用于素也。[10]
素髎穴主要用于鼻疾和急救:如鼻塞、鼻衄、鼻渊、鼻痔、鼻息肉、酒渣鼻、鼻鼽、鼻疮等一切鼻疾,小儿惊厥,溺水急救,低血压,休克,流涕,暴发火眼,鼻㖞口僻,惊厥,昏迷,瘛疭,小儿急惊风,新生儿窒息,喘息,小儿惊风,窒息,心动过缓,鼻炎,虚脱等。
素髎穴主要用于鼻疾和急救:如鼻塞、鼻衄、鼻渊、鼻息肉、酒渣鼻、鼻疮等一切鼻疾及小儿惊厥、溺水急救、低血压、休克等[9]。
素髎穴主治鼻塞流涕,鼻渊,鼻衄,鼻痔,暴发火眼,鼻㖞口僻;惊厥,昏迷,休克,瘛疭;小儿急惊风,新生儿窒息[13]。
素髎穴主治鼻渊、鼻衄、喘息、昏迷、惊厥、新生儿窒息[14]。
素髎穴主治昏迷,鼻塞,鼻衄,鼻渊,酒皶鼻,鼻息肉,小儿惊风;以及休克,窒息,低血压,心动过缓等[12]。
治鼻痔,鼻流清涕,鼻塞,鼻鼽,酒糟鼻,惊厥,昏迷,新生儿窒息,鼻息肉,鼻炎,虚脱。
直刺0.2~0.3寸[12]。
向上斜刺0.3~0.5寸[14][13],局部有酸麻胀痛感[13],可扩散至鼻根[13]。
或用三棱针点刺挤压出血[13][9]。
不灸[9]。
禁灸[13]。
据《针灸甲乙经》载,本穴禁灸。
素髎穴点刺出血,可治酒渣鼻[9]。
素髎穴配迎香、风池治鼻衄[9]。
素髎穴配合谷、太冲或十宣可治休克[9]。
素髎配上星、迎香,有行气活血,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鼻衄。
素髎配内关、足三里,有醒神清脑,强心升压的作用,主治休克。
素髎配内关、神门,治心悸[13]。
素髎配十宣、涌泉,治昏厥[13]。
素髎配上星、迎香,治鼻衄[13]。
素髎配内关、涌泉,用于触电后抢救[13]。
《针灸甲乙经》:鼽衄涕出,中有悬痈宿肉,痓洞不通,不知香臭,素髎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鼻塞,息肉不消,多涕,生疮。
《针灸大成》:主鼻中息肉不消,多涕,生疮,鼻窒,喘息不利,鼻㖞僻,鼽衄。
《类经图翼》:一曰治酒酢风,用三棱针出血。
《经验良方》:风火眼初起,在鼻尖上爆一灯火,屡经试验神效。
在纤维胃镜中发现,针刺素髎可使胃蠕动减慢、幽门开放,随着捻针,幽门开放时间延长,患者频繁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现象消失,从而能顺利完成胃镜检查。
在家兔失血性休克实验中,针刺“素髎”、艾灸“百会”可使动物的嗜酸性粒细胞锐减2/3以上,并使血液稀释,增加组织对氧的利用率。
针刺休克患者的素髂后20 min可使血糖升高42%,对照组升高7.7%,而对糖尿病患者则有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
素髎对血压、血糖有调整作用[9]。
现代研究证实,素髎穴有明显的抗休克作用,针刺素髎穴可增强脑垂体后叶的功能,使休克患者血压回升。
素髎可调节呼吸运动,用于呼吸骤停时抢救[9]。
取素髎穴,用苎麻绳点灸一下,每日1次。
减轻或消除纤维胃镜检查引起的不良反应。
刘丽娟【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趋严峻 ,脑中风发病率不断提高 ,抗缺氧药物的研发受到越来越多的瞩目。目前有很多缺氧模型,本文概括介绍了常用于抗缺氧药物研究的模型,并综述了常见的抗缺氧药物类别及其作用机理,为今后抗缺氧药物的研究提供依据。【关键词】:抗缺氧药物 模型 类别【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659-01前言氧是生物界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缺氧是指因组织的氧气供应不足或用氧障碍,而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当代人承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脑力工作的负担不断增加, 需更多的血液和氧气才能保证大脑的顺畅工作,例如:高原、 航空、 潜水等特殊环境下作业、 训练时易于造成缺氧危害。缺氧可引起机体一系列生理代偿反应, 如心率增加, 血流动力学改变, 肺动脉高压、 能量代谢障碍等, 尤其是其可致心肌受损、 脑功能下降[1]。因此,抗缺氧药物的研究对提高机体在缺氧条件下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常用缺氧模型1.1 低张性缺氧常压密闭缺氧实验是观察小鼠给药后在含有钠石灰的密闭容器中的存活时间。减压缺氧实验是观察给药后的小鼠在减 (低 )压的环境中存活状况。急性暴发性高空缺氧的损伤与减压低氧相类似, 这对研发预防和治疗高原缺氧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2]。1.2 机体损伤缺氧(1)断头缺氧 将小鼠断头, 中断供氧, 造成急性脑缺氧。研究中多采用断头法来制备完全脑缺氧模型。即给药后, 将实验动物自颈部迅速断头, 立即计时。小鼠断头后至张口喘气停止时间即为完全脑缺氧后的存活时间[3]。(2)呼吸中断性缺氧 用25%的乌拉坦 (1.2g/kg) 尾静脉注射麻醉实验动物, 然后用动脉夹夹闭气管, 立即记录夹闭气管到心电图完全消失的时间[4]。尾静脉注射空气及两侧颈总动脉结扎等心、 脑缺氧模型也有应用[5]。1.3 药物缺氧与中毒缺氧模型药物缺氧模型主要是由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 Iso)等药物而形成。异丙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实验中动物的心肌耗氧量,加速耗氧速度, 降低低氧条件下氧利用能力, 从而缩短其存活时间。中毒缺氧模型包括氰化钾 ( KCN )、亚硝酸钠(NaNO2)、 利多卡因 (L id)等引起的中毒。其中KCN通过其CN- 与线粒体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离子结合, 使呼吸链中断, 即引起细胞内缺氧。而NaNO2中毒模型为细胞外液缺氧, 可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 失去携氧功能,从而引起细胞外缺氧。Lid中毒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抑制和心脏功能紊乱[2]。1.4 体外培养缺氧模型体外培养缺氧模型可以排除体内的干扰, 使细胞在化学或物理的干预措施下模拟人体缺氧。此类实验主要是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化变化从而进行活性筛选及研究抗缺氧机制。2 抗缺氧药物及潜在药物2.1 西药2.1.1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苯丙胺是一种抗忧郁药, 能提高机体对缺氧的抵抗力, 减少在缺氧时迅速发生的疲劳现象,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但此类药物会增加机体氧的消耗, 降低机体对缺氧的耐力。2.1.2 主要作用于泌尿系统的药物 乙酰唑胺是磺胺衍生物, 能调节人在高山时的情绪变化和睡眠状况。出现高原反应后服用此药可减少头痛、 恶心等症状, 调节呼吸功能, 改善食欲和睡眠。3.1.3 主要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 甲基地高辛有利于改善高山反应。普萘洛尔有拮抗儿茶酚胺的作用和减少心肌耗氧量, 因此可增强心肌缺氧的耐受力。2.2 中药(1)马齿觅马水提物延长常压缺氧小鼠生存时间可能是通过促进缺氧小鼠的无氧酵解关键酶的活性,提高缺氧小鼠组织细胞ATP水平,从而一定程度缓解了缺氧小鼠的能量代谢障碍、减轻缺氧对小鼠大脑和肝脏细胞线粒体的损伤,一定程度的保护了线粒体的呼吸功能、缓解缺氧引起的小鼠心、脑组织细胞缺氧损伤。(2)红景天红景天是景天科红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既能降低氧耗速度, 又有增加供氧的作用, 可显著提高机体的抗缺氧能力, 其主要有效成分是红景天苷, 主要通过增加血糖和肝糖原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双向调节来改善人的体力和工作能力。李凤才, 师海波[6]指出高山红景天醇提物对心、脑缺氧过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3)荭草苷竹叶作为传统中药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 荭草苷是近年来从中提取分离的一种活性成分,具有舒张血管、 抗氧化等活性。荭草苷低、 中、 高剂量 ( 1 、 2 、 4 mg /kg)分别对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 20m in后进行实验, 发现荭草苷可明显延长缺氧模型小鼠在常压缺氧、 NaNO2中毒、 KCN中毒、 利多卡因中毒时的存活时间, 延长夹闭气管后的心电图消失时间及断头后的喘气时间[7]。2.3 中药复方药神经系统是机体各项功能调节的中枢, 急性应激如缺氧将首先对中枢神经造成损伤, 导致脑水肿甚至神经元不可逆的坏死。中药复方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马丙祥等[8]研究表明蒲金口服液高剂量组能够有效地抑制脑组织 NOS的表达, 降低 NOS活性, 防止一氧化氮大量生成所致的神经毒性。倪衡建等[9]发现人参银杏复方制剂通过改善缺氧后神经元的能量代谢, 促使中枢内 GABA等抑制性神经递质大量合成, 并通过放大神经元上 GABA受体功能, 对缺氧后的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尹世金等[10]研究发现, 复方二精灵中的多糖组分能够抑制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通道, 有效阻止了钠离子大量内流, 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海马细胞内水钠潴留所致的细胞损伤, 改善急性脑缺血缺氧所致的记忆障碍。张凯等[11]研究发现益气活血复方可调整和改善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 增高急性脑缺氧小鼠大脑皮层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 肾上腺素 ( Adr)、 多巴胺 (DA )的含量, 从而维持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近年来对中药复方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但鉴于中药复方中化学成分复杂, 而缺氧又涉及到机体的多系统多器官, 临床表现多样, 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揭示, 尚存在的问题需要完善和加强。3 结语目前已有很多用于抗缺氧研究的动物模型。氧的获得和利用是一个复杂过程, 包括外呼吸、 气体运输和内呼吸, 是由许多系统 (如呼吸、 循环、 血液 )共同完成的,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均会引起缺氧。在缺氧的模拟中已有学者尝试将多种方法联合使用, 以达到更接近临床缺氧的情况[12]。继续研究建立稳定有效的各种缺氧动物模型, 从多方面考察药物疗效仍然是抗缺氧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人在高原、 高空、 潜水、 坑道等特殊环境下作业作战, 或在坦克、 装甲车等通风受限条件下演习训练时, 极易受到缺氧损害; 高强度脑力劳动者也易出现乏氧状态; 临床尚有肺心病、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囊性纤维化、脊柱侧凸、慢性高原病、肥胖性通气不足及先天性心肺血管畸型等缺氧性疾病, 以及感染性克引起的循环性缺氧、细菌毒素造成的细胞损伤继发组织性缺氧等病症[13]。然而, 现有药物还不能满足有效预防和治疗缺氧的需求。寻找与发现安全有效的抗缺氧药物, 对满足平时的生产活动和未来战争的需要, 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 钟敏, 宁竹之, 石凯. 锻炼与药物复合处理对高原低氧下小鼠心肌线粒体作用的图像分析.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6 , 14(6): 402-404 .[2] 王晓炜, 郑俊霞, 魏小龙, 王乃利, 姚新生. 抗缺氧药物的研究进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219(3):187-189.[3] 杨 梅,格日力, 周晓梅, 等. 藏药抗缺氧作用的初步研究 [J].中国中药杂志, 2004, 29( 11): 1117 -1118[4] 付晓春,李少鹏, 邱蔚芬, 等. 荭草苷对缺氧模型小鼠的抗缺氧作用研究[J]. 中国药房, 2006 , 17( 9): 654 -656[5] 孟喜成,王青兰. 中药抗整体动物缺氧作用的研究进展 [J]. 药学实践杂志, 2008 , 26(1): 7 -9[6] 李凤才, 师海波. 高山红景天醇提物的抗缺氧作用 [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8, 24( 3): 259-260[7] 付晓春, 李少鹏, 邱蔚芬, 等1荭草苷对缺氧模型小鼠的抗缺氧作用研究 [J]1 中国药房, 2006, 17( 9): 654-656[8] 马丙祥, 赵向, 琚玮, 等. 蒲金口服液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J].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 8(19): 3826- 3827[9] 倪衡建, 张志军, 凌树才, 等. 人参银杏复方制剂对缺氧复氧后大鼠海马 CA1区 GABA、 G lu表达的影响 [J]. 解剖与临床, 2004, 9( 4): 228- 231[10] 尹世金, 刘向明, 吴群绒, 等. 复方二精灵多糖抗脑缺血缺氧损伤的分子机理 [J]. 时珍国医国药, 2005, 16( 11): 1170-1172[11] 张凯, 魏民, 郝宪恩, 等. 益气活血复方对急性脑缺氧小鼠神经递质的影响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5, 21( 1): 46- 48[12] 许蜀闽, 王培勇, 马红英. 连二亚硫酸钠在建立培养细胞的无氧环境中的应用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5 , 27( 4): 359-360
tóu bāo kè wò
cefixim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efminox [朗道汉英字典]
头孢克肟
Toubaokewo
Cefixime
C16H15N5O7S2·3H2O 507.50
本品为(6R,7R)7[[(Z)2(2氨基4噻唑基)2[(羧甲氧基)亚氨基]乙酰基]氨基]3乙烯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三水合物。按无水物计算,含头孢克肟(C16H15N5O7S2)不得少于95.0%。
本品为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或略有特殊臭味。
本品在甲醇中溶解,在乙醇中微溶,在水或乙醚中不溶。
取本品,精密称定,用2%碳酸氢钠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E),比旋度应为75°至88°。
(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如不一致,可分别取本品和对照品适量,用甲醇溶解,挥干溶剂后,取残留物照红外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 C)测定,二者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一致。
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0.7mg的混悬液,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H),pH值应为2.6~4.1。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用磷酸盐缓冲液(pH 7.0)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用磷酸盐缓冲液(pH 7.0)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2.5倍,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5倍(0.5%),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3倍(3.0%),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任何小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0.1倍的峰可忽略不计。
甲醇、乙醇、乙醚、丙酮、异丙醇、二氯甲烷、异丙醚、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乙酸异丙酯、吡啶与苯甲醚照残留溶剂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P)测定。
以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或极性相近)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起始温度40℃,维持22分钟,再以每分钟100℃的速率升温至120℃,维持10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顶空瓶平衡温度为70℃,平衡时间为30分钟。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顶空进样,按乙醇、乙醚和正丙醇(内标)的顺序出峰,各峰间的分离度均应符合要求。
取正丙醇适量,用二甲基甲酰胺稀释成每1ml中约含200μg的溶液,作为内标溶液。
分别取乙醇和乙醚各适量,用内标溶液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乙醇和乙醚各1mg的溶液,精密量取1.0ml,置顶空瓶中,密封,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置顶空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0ml使溶解,密封,作为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根据试验确定的具体检测对象,制备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称取溶剂对照品适量,用内标溶液定量稀释成规定浓度的溶液,作为混合对照品溶液,混合对照品溶液中各溶剂的浓度分别为每1ml中含甲醇600μg、乙醇1mg、乙醚1mg、丙酮1mg、异丙醇1mg、二氯甲烷120μg、四氢呋喃150μg、乙酸乙酯1mg、乙酸异丙酯1mg,吡啶40μg、苯甲醚1mg。精密量取混合对照品溶液1.0ml,置顶空瓶中,密封,作为对照品溶液。
首先顶空进样甲烷气体,记录甲烷的保留时间作为色谱系统的死时间(t0)再顶空进样供试品溶液,记录色谱图,色谱图中如有色谱峰,按下式计算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tR)相对于正丙醇保留时间[tR(正丙醇)]的相对调整保留时间(RART):
将得到的RART值与下表的RART值比较,确定供试品中的残留溶剂种类;再制备相应的对照品溶液,顶空进样对照品溶液,记录色谱图,按内标法以峰面积比值计算供试品中各残留溶剂的含量。异丙醚和苯甲醚均不得过0.5%,其他均应符合规定。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M第一法 A)测定,含水分应为9.0%~12.0%。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N),遗留残渣不得过0.2%。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D)测定。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取10%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25ml,加水1000ml,摇匀,用1.5mol/L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7.0)-乙腈(72:2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40℃。取头孢克肟对照品适量,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mg的溶液,于沸水浴上加热45分钟,冷却。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E异构体、头孢克肟的顺序出峰,E异构体峰与头孢克肟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取本品,精密称定,用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2mg的溶液,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头孢克肟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
遮光,密封,在阴凉处保存。
(1)头孢克肟片 (2)头孢克肟胶囊 (3)头孢克肟颗粒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头孢克肟
Cefixime
氨噻肟烯头孢菌素;世福素;世伏素;世福素胶囊;Cefiximum;Cefnixime;Cefspan;CFIX;FK027;FR17027
抗生素 > 头孢菌素类 > 第三代
1.胶囊剂:50mg,100mg;
2.片剂:200mg,400mg。
3.细粒剂:50mg。
1.对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广谱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2.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作用明显超过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但对革兰阳性球菌抗菌作用不如第一代和部分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克肟在体外和体内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包括产酶株)、卡他莫拉菌(包括产酶株)、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淋球菌(包括产酶株)等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头孢克肟在体外对副流感杆菌、普通变形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多杀巴斯德菌、普罗威登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黏质沙雷菌、异型枸橼酸菌、丙二酸盐枸橼酸菌亦具有一定抗菌活性,但其临床有效性尚待确定。头孢克肟对葡萄球菌抗菌作用差,对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脆弱拟杆菌、梭菌属等无抗菌作用。
头孢克头孢克肟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约为60%),组织穿透力强,体内分布广。药物吸收后可在各组织、体腔液、体液中达到有效抗菌浓度,也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药物在痰、扁桃体、上颌窦、中耳分泌物及胆汁中浓度较高。正常成人空腹一次服用50mg、100mg、200mg头孢克肟,4h后血药浓度达峰值,分别为0.69μg/ml、1.18μg/ml、1.95μg/ml。正常儿童空腹一次按1.5mg/kg、3.0mg/kg、6.0mg/kg服用,3~4h血药浓度达峰值,分别为1.14μg/ml、2.01μg/ml、3.97μg/ml。头孢克肟主要经肾排出,服药12h后尿排泄率为20%~25%。血清蛋白结合率为70%,半衰期为3~4h,肾功能不全者血清半衰期延长。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不能有效清除头孢克肟。
适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咽炎、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耳炎、尿路感染、单纯性淋病(宫颈炎或尿道炎)等。
对头孢克肟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禁用。
1.对一种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也可能过敏;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过敏者也可能对头孢菌素类药过敏。
2.慎用:(1)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2)孕妇、哺乳期妇女;(3)早产儿、新生儿;(4)肾功能不全者;(5)高度过敏性体质者;(6)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患者。
3.药物对检验值或诊断的影响:(1)服药时用硫酸铜法测定尿糖可呈假阳性;(2)直接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头孢克头孢克肟不良反应大多短暂而轻微。
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腹痛、恶心、消化不良、腹胀等胃肠道反应。
2.其次可见皮疹、荨麻疹、药物热、瘙痒等过敏反应。
3.偶见头痛、头晕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4.少数患者用药后有一过性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堿性磷酸酶、血尿素氮、肌酐升高,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等。
5.长期用药可致菌群失调,发生二重感染;也有引起维生素缺乏的报道。
1.成人:(1)一般感染:每天400mg,可单次或分2次服用;(2)单纯性淋病:宜用400mg单剂疗法;(3)化脓性链球菌感染:每天400mg,可单次或分2次服用,疗程至少10天;(4)肾功能不全时剂量:肾功能障碍者,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肌酐清除率为每分钟21~60ml并进行血液透析者,给予标准剂量的75%,即每天给药300mg;肌酐清除率每分钟≤20ml并进行腹膜透析者,给予标准剂量的50%,即每天给药200mg。
2.儿童:(1)体重50kg以下或年龄12岁以下的儿童:每天8mg/kg,分2次服用;(2)体重50kg以上或年龄大于或等于12岁的儿童:用量同成人。
1.与氨基糖苷类药联用对某些敏感菌株有协同抗菌作用。
2.丙磺舒能延长头孢克肟排泄,升高头孢克肟的血药浓度。
3.阿司匹林可能升高头孢克肟的血药浓度。
4.与氨基糖苷类或其他头孢菌素合用可增加肾毒性。
5.与呋塞米等强利尿剂合用可增强肾毒性。
6.与伤寒活疫苗同用可减弱伤寒活疫苗的免疫效应,其机制可能为头孢克肟对伤寒沙门菌有抗菌活性。
7.头孢克肟与氯霉素合用可能产生相互拮抗作用。
展开全部您好,有片剂、胶囊剂、针剂、颗粒剂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剂型和药物。
我给你提供几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的名称及分类, 生产厂家 、剂型、规格你级别这么高 我相信你自己会得到的,呵呵 第一代: 头孢噻吩钠 头孢氨苄 头孢羟氨苄 头孢唑啉 头孢拉啶 头孢硫脒 头孢克罗 头孢噻啶 头孢来星 头孢乙腈 头孢匹林 头孢替唑 第二代: 头孢呋辛钠 头孢呋辛酯 头孢孟多 头孢呋辛钠 头孢克洛 头孢替安 头孢美唑 头孢西丁 头孢丙烯 头孢尼西 第三代: 头孢噻肟钠 头孢哌酮 头孢他啶 头孢曲松 头孢唑肟 头孢甲肟 头孢匹胺 头孢替坦 头孢克肟 头孢泊肟酯 头孢他美酯 头孢地秦 头孢噻腾 头孢地尼 头孢特仑 头孢拉奈 拉氧头孢 头孢布烯 头孢米诺 头孢罗齐 第四代: 头孢吡肟 头孢匹罗 头孢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