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主题教育如何提高组织凝聚力论文

主题教育如何提高组织凝聚力论文

发布时间:

主题教育如何提高组织凝聚力论文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员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要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就必须从党员全面管理入手,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的工作必须从“深入党员,疏通渠道,督查引导”三个方面开展。核心是了解党员、尊重党员、关心党员。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出“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一、深入党员生活密切联系群众基层党组织建设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入党员生活中,了解党员的各种诉求,解决党员的各种困难,才能让党员有归属感。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党员的知心人,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对党组织生活参与的积极性,是新形势下凝聚党员和群众的一种有效方式。关心党员的工作和生活。利用开展组织生活的时间,可组织党员开展节能环保活动、参与公益事业。讲党课,鼓励党员崇尚科学、追求文明进步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引导党员远离迷信、毒品、赌博、滋事、斗殴等丑恶现象,弘扬“尊重美善,鞭斥丑恶”的正气。从而全面提高党员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保持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使党组织生活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拉近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关心党员的生活,急员工之所急。开展送温暖活动,让生活困难的党员和员工感受组织带来的温暖,以此增强了党组织建设的凝聚力、向心力。用理论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与广大党员在寓教于乐中拉近了距离,同时也可带动一批优秀青年向党组织靠拢。二、疏通渠道发挥党员创造性基层党组织建设离不开特色和新意,疏通渠道是关键。党的组织生活和活动如果党员都不热心参与,也就起不到好的作用,收不到好的效果。尊重党员,在了解了党员的诉求后,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方面征集党员对党组织生活的意见建议,有意见必回复,有建议必审慎处理。凝聚党组织全体党员的智慧,才能更好的开展好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将所有党员的心扭成一股绳,让党员愉悦地自觉地参与到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中来。充分发挥出基层党组织的动力。给党员提供敢于创新的平台,提供职业通道。组织生活的单调已成目前党员不愿参与组织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学国家方针政策和大量党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作生活却没链接上,党员的职业发展无方向性。基层党组织要给党员疏通职业渠道,对党员中有特长和工作能力强的,要给予适当的发展空间,让党员在工作中更积极出色,真正成为“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发挥出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引导更多的优秀青年加入到组织中来。三、督查引导做好培养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应重视对党员的“督查引导”。基层党组织建设离不开基层党员,基层党员的素质千差万别,然而基层党员又大部分是生产一线的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是维护安全生产运作持续稳定的攻坚力量,一旦根基不稳就会垮下来。因此组织对党员督查引导,对党员和优秀青年的培养教育也就相当重要和迫切。督查引导必须从党员的思想上抓,工作和生活容易引起党员思想观念的改变,培养党员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引导党员走对方向的基础。才能杜绝党员在工作中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倾向,才能让党员在利益面前坚定信仰,不受诱惑。组织的督查会让党员形成约束力,引导则形成张力,培养则形成向心力,这样才能让党员有张有弛,形成凝聚力,让党员积极向组织靠拢,不断进步,素质持续提高。

(1)联系工作实际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甚至是本单位的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时可以考虑选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论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者以自己通过大学学习所掌握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引起实际工作问题。(2)选题适当所谓选题要适当,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论题的广度与深度。选题要适当包括有两层意思:一是题目的大小要适当。题目的大小,也就是论题涉及内容的广度。确定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如果题目过大,为了论证好选题,需要组织的内容多,重点不易把握,论述难以深入,加上写作时间有限,最后会因力不胜任,难以完成,导致中途流产或者失败。相反,题目太小了,轻而易举,不费功夫,这样又往往反映不出学员通过几年大学阶段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也失去从中锻炼和提高写作能力的机会,同时由于题目较小,难以展开论述,在字数上很难达到规定字数要求。此外,论文题目过小也不利于论文写作,结果为了凑字数,结尾部分东拼西凑,结构十分混乱。二题目的难易程度要适当。题目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论题涉及的深度。确定题目的难易,也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量力而为。题目难度过大,学员除了知识结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外,资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这样,就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致使论文写了一半就写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选题目。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不要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去选一些自己不可能写好的论题;又不能贪图轻便,降低要求,去写一些随手可得的论题。(3)选题要新意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增强基层党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是基层党委必须面对的问题。一、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必须增强党建观念。要强化责任意识。把党建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进行思想教育,而且要强化制度落实,杜绝形式主义,真正将基层党建作为基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渗透到各项工作中,使基层党组织切实发挥统领作用。要强化争先意识。当前,基层党建水平普遍不高,缺乏争先创优意识,有的被动应付,缺乏自觉性,有的要求松弛,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些都是制约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水平的根本症结。基层党组织要提高自身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变被动为主动,就要在从难从严解决问题上见成效。要强化党内民主。凡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和村内重大事务,均按党章要求和有关议事决策程序,进行审议讨论,杜绝个别人说了算。杜绝因领导决策而造成的失误,强化对“一把手”决策的监督。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必须强化班子建设。实践证明,只有过硬的班子,才能带出过硬的队伍,也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因此,在任何时候都应加强基层班子建设。要选贤任能。要按照各级文件要求和好干部标准,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的选用,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的干部选出来,委以重任,切实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要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使用,平时多注重考察培养,适时提拔任用。同时,要注重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每个党员负责联系几个群众,通过以点带面,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提升党的威信,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注重能力提升。要注重提高班子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党建专业知识水平,使其成为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特别是基层党组织书记,必须熟悉党建业务以及清晰的工作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实行科学领导,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超前性。要发挥整体合力。要把班子建设成为一个整体,使班子成员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使之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合规,就是按规矩建班子,符合民主集中制的规定要求办事;要合心,就是班子成员用心搞好班子的团结,自觉克服面合心不合;要合作,在各项工作中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配合;要合拍,根据上级指示和本级工作实际,统筹协调好各项工作,做到紧张有序,忙而不乱。三、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须加强制度落实。党组织功能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制度落实质量的高低。如果基层党组织空有组织而没有严格的制度落实,不仅自身建设得不到保证,而且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难以有效发挥。要从细化内容入手,增强制度落实的可操作性。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具体内容、要求和原则规定。比如开会安排什么,支委会研究什么,党员汇报什么,都需要一一记录,杜绝重复的内容和单调的形式。要增强针对性,使组织生活内容的安排贴近实际;要把活动搞活,如把组织生活寓于看党教片、读书演讲、座谈交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从具体环节入手,增强落实制度的严肃性。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要坚持从时间、人员、程序、内容四个具体环节抓起,维护党内生活的严肃性。没有时间作保证,落实制度就是一句空话。要落实人员,保证所有支部党员人人都纳入组织生活之中,切实做到每次不漏人,每人不漏课;要严格程序,决不是可有可无可加可减的;要落实内容,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制度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加强党组织全面建设的内在要求。其中每项制度都是不可替代的,削弱了哪一项都会给党支部全面建设造成缺口。要从检查督导入手,增强落实制度的实效性。加强自我检查督导,是保证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并使之经常化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基层党组织要明确检查督导的内容,比如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情况、党员汇报情况、党小组活动情况和党小组长履行职责情况等等。要突出检查督导的重点。在内容上,要以解决落实制度的薄弱环节为重点,通过订好计划、做好考勤登记、建立学习笔记等形式,促进各项制度的落实,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如何增强支部班子凝聚力

如何提升主题教育工作能力论文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浅析论文,如下:

知识的传授,技能的掌握,学生是否完成,主要在于一节课40分钟的有效利用。因此,充分利用好课堂仅有的40分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而课堂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

一节课下来,如果学生没有好好听老师讲课,乱哄哄的,做小动作的,东张西望的,思想开小差的,交头接耳的,干什么的都有,即使老师教学设计再精彩,即使老师讲得唾沫飞溅,也是白费功夫。所以上课时,一定要抓好课堂纪律,要让你的学生把眼睛看过来,让你的学生学有所听,学有所得。

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上课就如行军打仗,胜利与否准备工作至关重要,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备好课。

每次备课时,我都要将课本内容,教参内容和材料有机重组,并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和我的特长确定教学方法,仔细确立教学方案,然后结合课文内容,收集适量的习题来补充课堂教学,重点的内容,重要的词句理解,我都要在书上做好批注,以便讲的流畅,最后再进课堂,这样做到了教学的实效性。

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结合教育实际,要深入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大讨论,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真正成为我们改革与发展的先导。通过讨论,要重新审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否有所改革、适应形势;通过讨论,要在全体教职工心中进一步树立“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观念,并进一步确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质量观,“打好基础,因材施教、自主发展、各展其长,人人可以成长”的人才观。充分认识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形成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推动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高。二、加强师资建设,建立学习型组织面对课改新形势,最难适应的还是教师。尽管大多数教师已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一到了教学实践中,马上就可能遇到很多的困惑与不适,仿佛不再是执教多年的“老将”,经验与体会变得不再实用,面对新鲜的理论和新奇的教法,一下子成了初入教坛的“新手”。在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牵着学生走,不能以“主人”身份自居,教师既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权威者”,也不是游离于学生之外的“旁观者”,而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协调者、合作者、帮助者、分享者。角色的重新定位有时候比知识更新更难以适应。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帮助教师摆脱迷茫、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好办法。除了必要的理论学习外,教师更要学会积极反思,学会交流,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有问题大家共同解决,失败的教训供同行借鉴,成功的经验供大家分享。每学期末我们都要对现有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自检”。召开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学习型小组会议,请大家运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分析现有的教育行为的利与弊,对于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做法一律剔除或改正,并通过学期初的教师提案,以及教育教学创新方案设计等活动请全体教师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三、加强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以推进、探索、效益为主题,求实、求恒、求新,不断强化教学管理,牢牢把握课堂教育主渠道,大踏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评估机制,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1、正确看待素质教育与学生应试能力的关系。素质教育应该能激发应试学习潜能,不能把素质教育与语、数、外学习对立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应该存在于我们的各种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之中。不能简单地认为应试抓学科教学质量就不是素质教育,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就是素质教育。如果能够通过老师的创造性工作,让抓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就能成为推选素质教育的好形式;反之,如果课外活动内容僵化、形式呆板,成为学生的负担,就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对学生而言,应对考试的能力也是其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一定也能够面对考试取得成功。2、积极进行考试内容改革,研究和制定实验小学考试改革方案。学校要积极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坚持形成性与终结性结合,笔试与口试、听试、动手实践结合,考试与考查结合,分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结合。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分析管理制度,搞好每次考试的质量分析研究,及时召开质量分析研讨会。在非工具性学科期中期末质量考查上要加大力度,在提高试卷出卷质量,体现能力考查上也应多作探索。3、坚持“科研兴校”,提高科研水平。平时,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管理,建立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普及教育科研知识,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营造教育科研氛围,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好保障。4、加强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要促进学校具有特色的良好学风的养成。开展生动活泼的学风建设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各条线齐抓共管,教师以身作则,学生努力进取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努力形成在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师队伍、教材建设和教育环境等方面达到“五优”的教学工作优秀学校。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仍要舍得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学校各方面办学条件。学校的管理,应把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核心位置。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校进行教学条件、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自我检查和评估,建立起严格的教学管理监督机制,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推动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的继续深入,随着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决心、才能有能力将成为一个崭新的学校。

主题教育如何提高服务效能论文

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思考》

【摘要】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为此,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等方面中去。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幼儿;整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3-0003-04

在幼儿园课程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与教学思路。从近百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及当下的改革趋势与实践状况来看,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未来变革的基本走向。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浅层次看是为了解决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科中心、课程与幼儿生活脱节等问题;从深层次看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与学习特点的体现。幼儿的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因此,相应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不分科的。为此,研究者从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角度解析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以期为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即在幼儿园中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的教育活动,具体是指师幼围绕具有独特发展脉络或发展价值的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它以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促使幼儿发展成为身心和谐的“完整的人”为主旨。主题通常具有统整性,包含儿童要学习的关键经验,统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诸要素,将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过程与评价等整合起来,并使之随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不只是教育教学活动内部的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组织协调或学习内容的重新安排。

具有内在统整性的主题活动为参与者创设了一种分科教学无法比拟的情境系统,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内在价值,关于这一点,伯恩斯坦在其教育编码与教学话语理论中就有所阐述。〔1〕通过主题形式进行学习,对于学习者知识的有意义建构、经验的丰富、情感的发展、主体人格与精神的养成是有益的。主题活动不仅是对活动内容的整体性规定,不仅指向教学系统,更指向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并关涉相应评价体系的完善。

二、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解析

幼儿教育领域中的综合课程、当前整体主义倡导的整体教学观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人发展”理念,都可视为整体论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整体论”(holism)一词源于希腊语“holon”,其意思是“子整体”,表示每一个元素不仅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部分,它同时还是另外一个整体之一部分。John Miller指出,“holon”在希腊语中意味着“由结合的整体所构成的世界是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其各部分的总和的”。〔2〕以整体论的观点来看,世界及宇宙是一个整合的机制,在这个机制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是一个共同体,相互关联并演化为更高级的形式。人类也属于这样一种整合的个体。个体的每一部分,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都有同样的重要性,且每一部分的功能及领域都是互相影响、环环相扣的。

要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关键在于要正确认识“整体”这个概念。“整体”仅仅是指关涉幼儿发展的各种教学内容的总和,抑或只是强调提供给幼儿的教学内容要面面俱到吗?如果是前者,事实上我们难以界定幼儿发展所需的教学内容究竟有几个方面;如果是后者,我们又无法罗列出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并试图找到其中的关联,因为教学内容本身是难以穷尽的。人是活生生的机体,是相互联系的一切生命交织的现象,是一个不能断然地还原为任何一种东西的、拥有复杂多样的丰富性的整体。因此,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对幼儿完满世界的关照,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的关照,并促进幼儿个体在活动中逐渐整合这些方面以达到和谐状态。

不同时代对幼儿整体发展的理解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途径是不同的。分科教学论也是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追求的,但它采用了片段化的思维方式,用所谓的科学分析方法将整体拆解为简单、离散的部分,然后赋予每个部分以精确的意义,试图通过这种拼合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这种还原主义的假设是“整体可以分解为各个部分,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认为只有先了解部分,才能去建构整体。

当下,我们之所以将主题教育活动视为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因为主题教育活动为学习者呈现了一幅整体的学习图景,它更加关注幼儿的整体发展。一方面,人们认识到,幼儿是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存在着的,所以,他需要的是具有整体性的、不受学科界限限制的知识。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打破学科领域界限,根据主题核心内容,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再顺着这些基本线索确定主题的具体内容,并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3〕另一方面,人们认识到,除了知识层面,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更关注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其他层面的发展。它着眼于幼儿的生活本身,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关乎幼儿情感、经验、意义发展的过程。换言之,我们可以把主题教育活动视为多层面、多维度理解和把握知识,把幼儿的个人知识、经验与学习、生活整合起来以促进其有意义学习和整体性发展的活动。

三、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践行幼儿整体发展思想的路径

(一)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出发点

1.摒弃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唯理性思维模式

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受唯理性思维模式的影响,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4〕在这种唯理性教育模式的支配下,幼教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通常会过分注重幼儿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等认知水平的发展,将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性精神视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他们往往不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体验等方面,忽视对幼儿完满精神世界的关照。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幼儿园教学活动会变成训练活动的代名词,幼儿获得的不是对整体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接受的是难以感受到生命意义的教育。

2.关注幼儿均衡发展的节奏

我们要关注幼儿智力、情感及道德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教育的目的绝不只是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训练其学业及工作上的技能,为其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相反,“我们应该帮助我们的下一代成长为自由的、有创意的、有同情心的人,使之能够完全参与这个群体的生活”。〔5〕

哈佛大学费歇尔教授等人曾据此提出“成长与发展的非线性动态模式”,他们认为,“某种行为产生的不当刺激所导致的短期变化会对人的整体成长系统产生弥散性影响,使得整体发展脱离平衡状态,接受过不当的催熟刺激的领域发展水平会比较低下。成长速率过高可能会导致系统的紊乱无序,为了促使系统的稳定、平衡发展,应维持相对平衡的速率。由此可见,教育所提供的支持性影响应当是适宜有度的,各领域间的联系应当是适中的,这样才有利于学习者的整体发展”。〔6〕

(二)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

从有机融合的角度来看,我们在选择主题活动内容时要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要处理好儿童、社会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寻找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力求主题教育活动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不同领域、学科间的关系,有机整合不同领域、学科的知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各个知识领域和知识类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结果,而不是相互孤立的知识的堆砌。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指出的那样: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整合体,其发展有各方面的需求,不仅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不仅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不仅有行为的,也有认知的、情感的与社会性的。所以,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单一的、局部的、孤立的发展。”〔7〕因此在选择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时,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寻求不同学习领域知识间更广泛、深刻的关联,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和全息观念。

所谓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活动的内容,不是将分化了的部分叠加成一个“复合体”。诚如沃伦・本尼斯所言,“一个整体包括目的、观念和交流,由各个部分间的同一性综合成内部一致而有效的整体”。〔8〕主题活动的内容应该是一种有机“连续体”,是融会贯通了幼儿发展、社会需求、知识经验的具有时间与空间意义上关联性的整体。

(三)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

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是指要改变线型课程实施方式,对各年龄主题活动进行统筹,如大、中、小班都有以“季节”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但各年龄班主题活动的组织要有层次性,内容要逐层拓展与深化,整个主题活动应成为螺旋式的主题网络。以“我的情绪和需要”主题活动为例,小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知道自己有喜爱的和不喜爱的事”;中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如何使自己及别人快乐,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大班阶段活动目标则可进一步深化为“明白需要被爱和爱别人”。这种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是综合的、“去边界”的。主题教育活动实施者要“站在人和儿童的本性是‘活动’的高度,把课程看成是‘一段教育进程’。课程将不仅仅是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割的‘计划’‘预期结果’或‘经验’,而是生成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活动”。〔9〕

参考文献:

〔1〕刘丽玲.论巴兹尔・伯恩斯坦的教学话语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41-142.

〔2〕安桂清.整体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1.

〔3〕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

〔5〕RONALD E KOETZCH.学习自由的国度:另类理念学校在美国的实践〔M〕.薛晓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6.

〔6〕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82.

〔7〕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1.

〔9〕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2-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

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方法如下:1、多为顾客着想。是为了琢磨顾客所思所想,进一步满足顾客需求。若达到这种状态,那么顾客就会发自内心地为服务水平打高分。2、从细节抓起,做好每一项工作。细节决定命运。有时候,最后一个细节上没做好,可能会使工作功亏一篑。

对于服务质量,患者最有发言权,患者的评选促使聘用护士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主动关怀患者,患者投诉减少。多次调 查中,患者满意率均在 98% 以上,无医疗纠纷发生。 4.3 协调合作,增强团队凝聚力 在医生、护士的表格设计中,“协作精神”能够很好地反 映医护、护护之间的合作关系。开展评选活动以来,普遍感 到聘用护士主人翁意识增强,人人以科室利益为重。 4.4 认清长处和不足,客观评价自己 公开张贴优秀聘用护士照片,患者的监督始终是一种鞭 策,得奖的聘用护士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另一方面,其他 聘用护士也会以她们为榜样暗自努力。大多数聘用护士很 年轻,充满工作热情,却常常不知道如何把工作做好。评选 活动使聘用护士能够认清自己的工作能力,了解自己弱势, 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4.5 激发潜力,弥补平时激励的不足 归属感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批评和不 被接纳会降低归属感,使其产生心理压力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有多种需求,而需求的满足是 激起人们行为的原动力。聘用护士也不例外,他们希望自己 能得到领导、同事、患者的承认、赞许和理解 。被评选为优秀的聘用护士认为,工作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有一种成就 感,内心非常愉悦,心情舒畅,工作更加努力。 4.6 以事实为依据,管理科学化 管理必须科学化,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不凭主观印 象看待他人。此项评选活动,有助于护士长全面了解聘用护 士水平、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意见,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 平时单方面依靠护士长检查难免带有片面性,护士长观察到 的毕竟有限,我们把参与管理、协作精神、主人翁意识等纳入 评选标准,把平时不易受控的服务内容进行有效监督。 总之,做好护理工作要依靠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不 能完全依靠强制力约束,只有激发护理人员的潜力才能完成 好护理工作,让患者接受到高质量的服务,才能使聘用护士 感到工作的认同和理解,体现自身的价值。对于不同职称、 不同能力的聘用护士,激励方式各不相同,这可以消除“大锅 饭”的传统心理,明确个人目标,形成一种压力,以激励聘用 护士的进取心 。同时也体现护理服务需要更为科学、系统化的管理,以完善的制度来约束,用最终的质量来评价。 参考文献: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999 医生、护士、患者评价优秀护士的差异性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2002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 护理研究, 1999 205~206.(本文编辑:裴显俊) 笔谈 实施精细化管理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容,王琼华(重庆巿第二人民医院 护理部,重庆 402160 摘要:护理服务工作能否为公众、为病人所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节。护理服务中易忽视的细节包括:观察早期或细小的疾病线索,医院环境的指示和警示牌,语言或行为,生活护理细微处关怀等。细节服务应从以下几点做起: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细心做好护理服务; 开展“英寸式攀升”优质服务;重视人性化服务;细致入微的生活护理。 关键词:护理;优质服务;细节 中图分类号: C931.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1-315X 03-0058-02Performingdetailsmanagementtoimprovethequalityofnursingservice 58.Abstract Whetherthenursingservicecanbeacceptedbythepublicandpatientsdependsonthedetailstosomeextent.Thedetailsinnursingservicewhicheasytobeignoredincludetheobservationofearlyorsmallindicationsofdisease thedirectionandalertsignsforthehospitalenvironment careofdailylivingetal.Thefollowingconsiderationsshouldbepaidattentiontoindetailednursingservice carryingout emphasizingonhumanismserviceandcareofdailyliving.Author ChinaKeywords detail收稿日期: 2004-12-07 ;修回日期: 2005-01-10 作者简介:廖容( 1963- ),女,重庆人,护理部副主任,副主任护师,大 专,主要从事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等工作 JournalofNursingAdministrationMar 2005Vol.5No.3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医疗护理服务将逐渐推向 巿场。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在巿场竞争 机制条件下,不受欢迎的服务将失去顾客、失去经济效益。 尤其在医疗服务机构相对过剩的巿场,其竞争将是愈演愈 。许多医疗机构,期望通过护理品牌服务来争取病人,以扩大医疗巿场的占有率。 护理服务无小事服务工作大多是处理细小的事情。成功来源于细节和 细小的事情,在服务工作中要注重一切细节,最终的成功正 是由这些细节组成。护士在护理服务中,对病人的关心,甚 至一句问候,都让病人感到欣慰。病人的欣慰和满意就是护 士的最大成功。护理还有着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的特点,任 何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护理服务中易忽视的细节2.1 观察病人不仔细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容易忽略早期、微小疾病的变化,而 贻误病人最佳的抢救时机。 2.2 语言、行为方面 护士直呼病人床号、姓名;接待病人语言生硬、解释简 单,给病人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造成误会,甚至引起纠纷; 在为病人发药、进行晨晚间护理、输液时,只埋头操作,不与 病人交流;有的护士开关病房门时声音太大;随地乱丢使用 过的棉纤、纱布等;甚者因为病区内指示牌标识不清楚,有的 住院病人找不到病区大小便标本存放处。 2.3 护理过程中忽略细小环节 护士在大病房为病人实施灌肠、导尿等操作时,不拉遮 挡帘,使病人暴露隐私感到难堪;为病人做各种护理操作前、 后不注意洗手,不戴口罩,容易造成院内感染;治疗操作时, 过度暴露病人身体部位等;病人输液无陪伴时,饮食、如厕问 题亦容易被护士忽略。 关注细节,从小事做起3.1 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 首先要使护士明确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 人,珍视生命,尊重人的健康权力和尊严是护士的天职。护 士与病人接触的机会最多,是临床工作的“哨兵”。健康所 系,生命相托,面对忍受疾病折磨的病人,职责容不得护士有 半点马虎。 3.2 护理服务要细心 3.2.1 以“细”为核心。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 作态度,在工作中不能忽略任何疾病的重要线索。要求护士 养成独特的职业观察力,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细微而全面地观察不典型、不明显的疾病征兆,及时准确地 做出反应。 3.2.2 从身边最熟悉的事入手,从具体的工作造成的影响 着眼。对于思想松懈、明知故犯的护士实行“零度宽容” 决不宽容。如一名夜班护士在进行无菌操作时未戴口罩被发现,当即给予严肃批评,扣发奖金,并在科务会上进行检 查。使每一位护士明确制度不可违反,护士要时刻牢记自己 的职责,加强慎独修养,谨慎细微,为病人提供安全保证。 3.3 开展“英寸式攀升”优质服务活动 “英寸式攀升”是一个模拟概念,它源于日本松下株式会 。开展“英寸式攀升”优质服务活动,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诚信服务落实在小事上,落实在具体的细节 中,病人想到的,护士能做到,病人没想到的,护士也要做到。 规范护理行为,根据医院实际制定出优质服务项目细则,认 真执行,落实到人,并督促检查,逐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3.3.1 规范护士服务言行。护理部从出入院程序、技术操 作、护理服务、行为仪表 个方面,以满足病人人性化需求为出发点,制定相应措施,规范护士言行。要求护士用语文明 亲切,接诊规范得体、热情服务,让病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3.2 规范护理操作程序。进一步细化、量化护理工作每 个环节,各环节都提出质量标准,并在护理操作时融入人文 关怀意识。操作前,必须征得病人的同意,主动介绍操作的 目的和注意事项。操作中,帮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实施边 交流边操作。操作完毕,要对病人的合作表示感谢,操作失 误必须诚恳地向病人道歉。 3.4 人性化服务重在细节 人性化服务就是要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实实在在为病 人着想,从点滴做起。事情不在大小,而在于是否到位,而到 位的细节服务正是医院赢得病人的重要砝码。我们从关注 病人安全、舒适入手,在每个病区设有病员活动室,配备了微 波炉、电磁炉、开水器、公用磁卡电话;通道铺有防滑地板,所 有病区走廊墙壁两侧安装了方便病人行走的扶手;每个病房 与监护室均有电视、医用设备带;各种标牌显示清晰、指向明 确。医院成立 24h 免费推送病人服务队,推送病人做各种 检查;为住院期间过生日病人送生日卡及生日蛋糕庆祝生日 等,精细的服务体现在点滴小事中。 3.5 细致入微的生活护理 各病区增加了护工和中夜班护士,保证病区 24h 工,满足病人生活需要,护士在为病人实施生活护理和其他临床护理工作时,不仅可以更好地体现护理职业的关爱之 心,也可以使病人感受到完美精细的服务艺术。细致入微的 生活护理促进了护患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 总之,护理是一项精细的服务艺术,精细的服务可以体 现在点滴小事中。医院只有提供全面、周到、精细的护理服 务,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和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医疗巿场竞争 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中华护理杂志,2003 谈谈零度宽容与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中国医院管理,2002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64~67. (本文编辑:刘书琴) 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如何提高主题教育工作水平论文

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结合教育实际,要深入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大讨论,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改革真正成为我们改革与发展的先导。通过讨论,要重新审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否有所改革、适应形势;通过讨论,要在全体教职工心中进一步树立“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观念,并进一步确立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质量观,“打好基础,因材施教、自主发展、各展其长,人人可以成长”的人才观。充分认识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形成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推动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高。二、加强师资建设,建立学习型组织面对课改新形势,最难适应的还是教师。尽管大多数教师已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一到了教学实践中,马上就可能遇到很多的困惑与不适,仿佛不再是执教多年的“老将”,经验与体会变得不再实用,面对新鲜的理论和新奇的教法,一下子成了初入教坛的“新手”。在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牵着学生走,不能以“主人”身份自居,教师既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权威者”,也不是游离于学生之外的“旁观者”,而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协调者、合作者、帮助者、分享者。角色的重新定位有时候比知识更新更难以适应。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帮助教师摆脱迷茫、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好办法。除了必要的理论学习外,教师更要学会积极反思,学会交流,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有问题大家共同解决,失败的教训供同行借鉴,成功的经验供大家分享。每学期末我们都要对现有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自检”。召开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学习型小组会议,请大家运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分析现有的教育行为的利与弊,对于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做法一律剔除或改正,并通过学期初的教师提案,以及教育教学创新方案设计等活动请全体教师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三、加强教学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以推进、探索、效益为主题,求实、求恒、求新,不断强化教学管理,牢牢把握课堂教育主渠道,大踏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评估机制,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1、正确看待素质教育与学生应试能力的关系。素质教育应该能激发应试学习潜能,不能把素质教育与语、数、外学习对立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应该存在于我们的各种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之中。不能简单地认为应试抓学科教学质量就不是素质教育,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就是素质教育。如果能够通过老师的创造性工作,让抓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就能成为推选素质教育的好形式;反之,如果课外活动内容僵化、形式呆板,成为学生的负担,就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对学生而言,应对考试的能力也是其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一定也能够面对考试取得成功。2、积极进行考试内容改革,研究和制定实验小学考试改革方案。学校要积极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坚持形成性与终结性结合,笔试与口试、听试、动手实践结合,考试与考查结合,分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结合。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分析管理制度,搞好每次考试的质量分析研究,及时召开质量分析研讨会。在非工具性学科期中期末质量考查上要加大力度,在提高试卷出卷质量,体现能力考查上也应多作探索。3、坚持“科研兴校”,提高科研水平。平时,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管理,建立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普及教育科研知识,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营造教育科研氛围,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好保障。4、加强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要促进学校具有特色的良好学风的养成。开展生动活泼的学风建设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各条线齐抓共管,教师以身作则,学生努力进取的良好的教学环境。努力形成在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师队伍、教材建设和教育环境等方面达到“五优”的教学工作优秀学校。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仍要舍得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学校各方面办学条件。学校的管理,应把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核心位置。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校进行教学条件、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自我检查和评估,建立起严格的教学管理监督机制,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推动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的继续深入,随着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决心、才能有能力将成为一个崭新的学校。

在表达我自己的观点之前,我们首先看此次论坛的主题“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其实教育质量问题涉及面很宽,但往往一提到教学质量,我们都会自然的联想到成绩。就新课标而言,目标的完成情况,都属于成绩,但是现行的评价体系只有知识目标比较完善,并且重视程度比较高。而另外两方面的评价还不完善,大多数人把教学质量理解为分数的高低。就现状来看,也只能这么认为为,但是不是与其它的教学的环节、教学目标没关系呢?是不是只重视中成绩就可以了呢?我想大家都明白,其实整个教学的过程,是相符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如敬业精神,教学方法、学法、爱心等,下面我对我认为很重要的两方面,来谈谈看法。一、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就同一教师来说,进行观摩教学时,教学效果一般都比平时好,原因并非观摩教学时,教学能力提高了,而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得多,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通过一次次的收集资料,一遍遍的处理教材、确定教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就必然会得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必然会好,学生的成绩也会相应提高。备好课的方法我认为就四个字:学习、钻研。先进的教学方法,经验、设计。有很多,有的也非常适合我们,要布顿的学习充实自己,孤芳自赏,只能成为井底之蛙。钻研,多城市,都总结多反思,在不断的总结中提升自己,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上好课是提高成绩的前提。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可以使人的注意力集中,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当学习充满快乐时,才更为有效。一个人要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就要有浓厚的兴趣和欲望,产生“我要学”的心理需要,而不是像现在很多学生都像是被迫的“要我学”的状态。现今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受到的诱惑数不胜数,是一群缺乏自制力的群体。天资一般的,对学习厌倦;家境富裕的,认为学无所用;而又有些很努力学习的,又是因为在父母和老师的期望下苦学。而真正意义上的爱上学习,因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学习的学生少之又少。是学习真的没有乐趣可言吗?还是我们教育的方式出问题了?或者是我们根本上就忽略了孩子们学习过程中的那种种感受?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以下几个办法可以尝试一下:1、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有信心去学习,感觉得到我能学会,能学好,并不是笨,不聪明。如果学生失去自信时,就会灰心丧气,厌学也是自然的了。2、鼓励孩子敢于质疑,“学习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这句话常挂在人们的嘴边。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成功的兴趣。3、培养抗挫能力,“败而不馁,就是胜者”。当学生遇到失败时,我们要帮助学生把它转化成经验和力量,用这份经验和力量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4、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目标、“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所以我们要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既不过高,又不过低。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甚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有小进步,实现小目标则小奖赏,如让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东西;有中进步、实现中目标则中奖励,5、其次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6、灵活多安阳的教法吸引学生来提高学习兴趣。记得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便会在浩如烟淼的知识海洋里乐学好学,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目的。

提升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人民满意教育的内涵具有现实性和指向性,即社会和家长对受教育者成人成才的期望,而受教育者成人成才的程度就是最根本的教育质量,也是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对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育的质量就是教师的质量。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教育质量已成为学校竞争力的核心表现,质量高,则学校兴;质量差,生源就难以保障,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出现危机。我们说办人民满意教育,质量不好,人民肯定不会满意,树立教育新形象,首先是在质量上树形象,一个没有质量的教育肯定不是好的教育,一个没有质量的学校肯定不是一所好学校。 教学质量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教学质量的高低,要看到好、中、差各类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不仅限于教学结果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学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扭转那种只以“升学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论成败的片面质量观,实现素质教育的真正回归,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和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素质教育也好、课程改革也好,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二、培养优质的教师队伍是搞好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 何谓优质的教师队伍呢?就是教师们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有熟练的教学能力,有积极进取、不断探索的恒心,有无私奉献、团结奋斗的精神。这样的队伍才能教出好学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知识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整个空间,学生也不知不觉的在社会生活中吸收了许多知识,增长了许多能力。教师要教好学生,自己的知识必然更加丰富、广阔。受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性格多样化,逆反心理增强,小大人思想严重,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更深层次的考验。要能驾驭课堂、更好的开展自己的教学,必须具备熟练的教学能力。教育教学不是一个教师能完成的,需要所有教师的团结努力,成绩的取得是团体共同奋斗的结果。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创新。教师的奉献精神,决定着教师的收获。所有教师齐心协力的奉献,是创造一个学校优异的教育教学成果前提。鼓励教师继续深造,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增长文化知识,不断开拓视野。抓好校本培训,结合本校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探索适用性强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在学生身上如何体现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从事的是基础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的行为能力培养,让每一名学生得到发展,让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得到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 (一)面向全体学生抓教育教学质量。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是国民教育、普及教育、发展性教育。每一位学生不求一样的发展,但都要发展;每一位学生不是同步提高,但都要提高;每一位学生不一定达到相同的规格,但都要合格。要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句话扎根在我们的思想上,落实在点点滴滴的行动上。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教育普及与教育提高的关系,目前我市初中、职教系列学生流失率偏高,有的学校年辍学率达10-20%。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厌学,这值得我们学校和教师反思,学生没有了,还谈什么教育质量?我们在教学中要着眼于大多数,面向全体。只面向少数尖子,尖子不仅多不起来,反而会越来越少;面向多数,尖子自然会越来越多。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抓教育教学质量。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倡导面向全体学生,追求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全面的教育质量观的引导下,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抓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本身具有长效性特点,基础教育更是为未来打基础的教育,它的成效不可能立竿见影。这就要求我们从长远的、终身的立场去培养学生。因此,考察教育教学质量就更不能急功近利。所以,我们要着眼未来,要从人的可持续发展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既要着眼于传授和训练学科知识和技能,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深入学习,提高认识。1.深入教育一线调查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梳理、分析、提炼、升华——即调查研究,这是教育科研必需的也是基本的内容和方法。2.如果说科研是教育生命的源泉,那么,课题便是教育科研的起点、旗帜和抓手。课题的能量是巨大的、神奇的。因为它有智慧的能量。名师走的是课题研究之路,名校走的是课题研究之路,课题研究也是区域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3.教育经验来自教育实践活动。只有及时地认真地科学地总结,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才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明确地指出——“理论的概念必须要由大规模积累的实际经验来完成。4.台湾诗人痖弦有句绝美的诗——“海,蓝给自己看”。就像那只破水罐,悄然为自己开一朵花,教育科研工作者以缄默淡泊自己的美丽,只要立足于学生、教师、课堂和学校,关爱生命、关照心灵、关注成长,走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之路,管理必然有新视野,课堂必然有新天地,课改必定有新干线,家庭教育必定有新亮点。5.教育科研其实很简单,她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拓宽基础、专一深入、痴情关注、大胆设想、艰苦奋斗,都需要我们比平常人晚睡早起、按照规律下笨功夫,不仅需要积极地入迷、奋发、获得,大部分时间里还需要在宁静平和的状态下反思,在教育科研中寻觅理味、趣味、情味、艺术之味,乃至人生之味。6、用握过粉笔、教鞭的手,用批改过考卷、作业的笔,记录下、整理出教育生活中一个个专题,诸如“教育现代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等等,从而走过亘古走过蛮荒,走过森林走过雪原,与那些高尚的人们和思想进行心灵沟通。如此不断沟通,不断蒸馏,不断品味,即是教育科研工作者的臻妙心境和生活享受。一、分析问题,寻求对策。1、教育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学校层面:申报课题多,深入研究少.检查汇报多,平时落实少.装门面赶新潮多,联系实际少.追求短期效应多,持之以恒少,应付上级检查多,解决问题少.教师层面:1.参与教育科研的目的不明确.教科研≠发表文章2.选题不明确.3.研究过程随意4.片面追求成果对策1.树立五种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产生正确的行动。1) 树立先导意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 树立主动意识。变要我搞研究为我要搞研究3) 树立服务意识。贴近学校、教师、教育工作4) 树立“过程”意识。教育科研不仅是写的过程,还是一个学习、思考、实际总结的过程。要把落实教科研过程与追求教科研成果放在同等位置。5) 树立“创新”意识2.要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把教师当成实验室,把教师、学生作为实验对象。3.把工作中最令人烦恼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A.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教什么研究什么,需要什么研究什么,怀疑什么研究什么。B. 在选题时力求做到短、平、快。研究的角度宜小、研究的周期宜短、研究的内容宜是实。做到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4.把工作和教育科研有机的结合起来A. 建立学校的课题体系,用来统领全局B. 搭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平台C. 引导教师分层参与。真正实现科研兴校、科研兴师。一、理论引导,科学实践。引用《江苏教育与研究》主编方建华教授的讲座 从问题出发:教育科研的基本策略与方法第一讲 教育科研概述第二讲 从问题到课题:教育科研的基本策略与方法第三讲 教育论文、报告的写作与投稿第一讲 教育科研概述 从本质上讲:教育科研是一种认识过程,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以发现教育规律知识、丰富教育理论为导向,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推进教育发展为目的。三个基本要素:客观教育事实、教育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技术 。 基本功能:解释、预测、控制的功能 基本类型:基础研究、开发研究与应用研究 基本层次:宏观研究、中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基本宗旨: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反映教育过程的规律,解决教育实践的问题。 中小学校教育科研的特点:一般以应用研究、微观研究、行动研究、校本研究为主。需要认识的两点: 1.教育科研≠写文章 2.教育科研≠教学研究 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的关系: 区别:教研与科研是两码事。但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上,仅把帮助中小学教师分析教材、研究教法,组织教学经验的交流与推广,作为教育科研的主要方面,导致了相当多的所谓教育科研停留在单纯的教育经验的总结层次的教学研讨上。 这两个概念无论是从研究的范围还是研究的目的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 教学研究范畴狭窄,基本上主要是教育的微观领域的问题,主要包括教材教法的研究、教学的组织管理及一般性的教学问题研究。而教育研究则不同,其研究范围广大,不仅涉及教育的微观,而且也涉及中观、宏观等问题,不仅研究教育内部的联系,而且涉及教育的外部联系,不仅研究教育的现状,还研究教育的历史、预测教育未来趋势等。教育科研是个上位概念。意义:____科研兴校,科研强师是促进学校发展、促进老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使师资队伍的科研化,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丰富教育理论,促进教育科学体系化。谁能搞教育科研?我们每个老师既是教育者也都是研究者。当然,作为从事教育科研人员的条件 首先是主观条件:——科研意识:科研型教师的职业自觉 作为教师来说,对我们日常的教育活动是否具有一种问题意识、反思意识和概括提升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民族素有“尚实”的传统与“务实”的精神,这就使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般都“重实践、轻理论;重经验,轻科研”,教师以“教书匠”自称。 ——科研理论:科研型教师的专业基础 ——科研能力:科研型教师的核心素质 ——思维方式:科研型教师的人格特质 科学研究的根本追求是探索真理。 真理又分事实真理和理性真理(指涉性真理)。事实真理的研究,主要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能事,追求事实真理,判断的标准为“是否真实”;而对理性真理的研究,是人文科学研究的能事,需要通过哲学反思,逻辑推理等获得。需要探索、理解事实行为背后的意义与价值。? 教育问题是复杂的,往往教育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纠缠在一起。这就对教育科研的方式提出特殊要求。我们的教育科研眼光不能仅局限于教育事实界和现象界,而要探索教育事实背后的意义、教育价值以及教育活动中透析出的生命哲理和智慧。? 教育科学研究应该定位于关注“何为教育”的学问、“如何教育”的智慧以及“教育为何”的觉悟,从而对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和教育审美三大层次上的探索、提升。? 需要我们确立新科学精神,改变传统思维方式,不能太功利,不能太工具理性化。强调科学与人文相整合的思维方式。——科研道德:现代化教师师德的新内容。 要研究真问题,做真学问题。其次是客观条件:良好学术氛围。 基于合作的科研团队。 学校的领导支持。 研究资料、设备充足。 研究时间、空间和人员的保证第二讲 从问题到课题: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策略与方法 怎样开展教育科研呢?最重要的是操作问题。从总体上讲,要坚持“校本研究”的理念。一、校本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校本研究,就是要求学校教育科研要以学校为本,要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师‘充满思想的行动’,是教师进行反思的方式。■校本研究的特点:彭纲所长将其形象比喻为草根化研究,是一种“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 的研究。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强调:校本研究并非重起炉灶,另搞一套,它应该“生长”在过去的“地基”上。 基于学校已有教育实践和教科研成果。 校本研究可以是过去课题研究的整合和延伸 比如;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课题(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创新)、分层教学模式等,已经具有校本研究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整合和延伸,有利于把研究引向深入二、中小学教科研的内容、策略与方法 主要内容 ①校本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即课程; ②校本教学研究——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法研究等; ③校本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参与式培训和教学反思,凸现“以教师为本、以能力为本、以发展为本”; ④校本管理研究——促进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二、中小学教科研的内容、策略与方法 主要内容 ①校本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即课程; ②校本教学研究——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法研究等; ③校本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参与式培训和教学反思,凸现“以教师为本、以能力为本、以发展为本”; ④校本管理研究——促进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课题从哪里来呢?—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比如,学生学习成绩分化问题。学习分化的原因是什么?从何时开始?如何克服?这就需要调查、需要开展实验。比如 中小学衔接问题,学生学业成绩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问题等,比如留守儿童问题,独生子女教育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等。? 要正确区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问题”?有三个层次:? 1、现实中出现的问题:Problem [‘prɑbl?m] n. 问题,疑难问题,麻烦的事, 比如:学生中小眼镜增多的问题;成绩分化问题;? 2、共同研究议题,公共可以讨论的话题:Issue. n. 问题;争论;争议? 比如:学生中小眼镜增多的问题是否普遍?比例如何?? 3、学术问题、研究课题:question['kw?st?] n. 1.问题;询问;2.要讨论(或考虑)的问题;争端;难题;3.疑问? 是正式提出的值得研究的问题,需要通过实证研究判断是否属实;需要通过哲学反思,寻找教育现象、教育行为背后的观念,意义,价值,探寻解决之道。? 比如;可以从不同学科提出问题:是课程负担过重引起的?? 是在校时间过长引起的?是学生营养结构不合理引起的?? 是学校建筑的光照度不足等引起的?还是学生上网时间、看电视时间太长引起的。。。发现并提出问题,这是一切研究工作的起点。 从所发现的教育问题中进行筛选值得研究的问题,也就成了教科研课题。 <,/SPAN> 最为困难,最为重要。 选题决定研究价值;尽量选择全局性和规律性问题 选题制约研究成效;选题要恰当 选题制约研究者的水平提高怎样选题?选题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无为而无不为,有不为方能有所为工作需要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不可贪大求洋,赶时尚兴趣爱好原则研究基本步骤——对问题进行梳理:学校层面、学科教学层面(教研组、年级组)、教师个人层面——形成问题链或问题树,发现带有普遍意义的关键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筛选和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理论,撰写选课报告,进行课题申报——进行开题论证,选择研究范式,确定研究思路和方法,撰写研究计划,制定研究方案 ——实施课题研究,进行实地调查、课堂观察、教育实验或测量,记录和收集研究资料 ——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成果(论文或报告或叙事或案例分析) ,发表和交流研究成果 ——撰写结题报告,进行结题论正 ——总结和反思课题研究(小组讨论或个人反思),提出改进策略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1)量化研究范式(定量研究\实证研究)——运用教育测量、教育评价、抽样调查、教育统计和教育实验等的研究类型(2)质的研究范式(定性研究、实地研究)——运用叙事研究、教育网志(BLOG)、案例研究、课堂观察等类型。 研究范式的分类是相对的,例如,课堂观察法即可以采用定性观察,也可以采用定量观察。当前,中小学质性研究的范式正成为趋向,但与量化研究相融合应该成为最终的走向。具体研究方法之一: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教育叙事研究的作用:记录与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是记录教师教学生涯和成长历程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育教学反思的重要方式教育叙事研究的要点(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它的研究价值。(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4)教育叙事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既是一种指导参与式培训,又是一种探究式培训。具体研究方法之二——教育网志(Blog) Blog的概念:互联网络上的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交流平台 ■BLOG是Web log(网络日志)的简称,而BLOGGER(博客)则是写BLOG的人。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网络日志(Blog)将过去以书面为载体的叙事研究报告,架构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实现了教育叙事研究的新发展。具体研究方法之三——课堂观察研究课堂观察(classroom observing)是教师获得实践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用以搜集学生资料、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途径。是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课堂观察的内容■自我观察(一边讲课一边观察):观察对象主要是学生的行为,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人际间互动情况,对教师授课的反映等,以及有关学生穿著、仪容、携带的物品、课桌上下摆放的东西等非学习性行为表现。■观察他人(听课):包括教材运用、讲解能力、提问技巧、教学沟通、多媒体运用、学生行为管理、教学准备、组织、评价,也包括教师的课堂观察能力、学生的非学习性行为、教室内外的情境等。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不同于日常的观察。■定性方法:研究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课堂对观察对象做详实的多方面的记录,并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追溯性的补充和完善。分析手段主要是归纳法。文字记录是描述性的和评价性的,并且可以把现场感受和领悟记录下来。■定量方法:运用一套定量的、结构化的记录方式(工具表)进行观察,既可以采用“钢笔录音机”,也可以运用录音录像和电脑软件进行分析。■主要技术方法手段:----课堂教学录像、录音;----以时间标识进行选择性课堂实录;----座位表法;----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提问行为类别频次表;----课堂练习目标层次统计图;----弗兰德斯语言互动分类表;----学习动机问卷调查和访谈;具体研究方法之四——案例研究●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上海教科院 张肇丰)案例是对某个过去发生的事件的真实描述……,目的是引发对一个特殊情境的讨论和分析。■案例的特征表现为:----真实性: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典型性: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浓缩性: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启发性: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学习效果的后测分析。具体研究方法之四——案例研究●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包括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情感在内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上海教科院 张肇丰)案例是对某个过去发生的事件的真实描述……,目的是引发对一个特殊情境的讨论和分析。■案例的特征表现为:----真实性:案例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典型性: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浓缩性: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启发性: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教学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反映的是教学预期;“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是教学结果。●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事实判断),而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不能把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乃至教学总结、教学测试题,统统纳入 “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意义●顾泠沅先生认为:----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第三讲 教育论文、报告的写作与投稿? 写论文不等于搞科研,但搞科研必须写论文。? 保存、交流、发表成果的必需;与别人分享成果,推广应用成果,转化成教育生产力的必需。? 职称、职务晋升的必需,更是自我实现的必需(文人以“著书立说”“成名成家”为荣)。教育研究的最终成果必须以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一方面是保存研究成果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交流研究成果的需要。表达教育研究成果的方式一般有写教育论文和写研究报告(包括调查报告、观察报告、实验报告等)。 表达方式以议论、科学性说明相结合为主,适当辅之以叙述和描写。讲究严谨、简明和流畅的行文风格。 当然,也有杂志编辑偏好文学色彩浓的行文,大多数学者认为教育论文仍然是科学论文,不宜太花哨。关键是把思想表达清楚,把道理讲明白。可见,大多数老师都能写好教育论文,并不是学中文的老师的专利。当然,要写好论文,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要勇于动笔、勤于动笔。一般中小学教师可从写教育随笔入手,逐渐培养写论文的兴趣,积累经验,增强成就感,继而写教育论文,甚至写更为规范严格的教育研究报告。一、关于教育随笔的写作提倡初学者走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从教育论文到研究报告的路线。 随笔,英文essay,短论的意思,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 随笔,在拉丁语中意思为“尝试”。蒙田随笔取的就是这个意思。尝试,意味着未完成,意味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广大的层面探讨同一事物,意味着对现有秩序的怀疑、否定和颠覆。随笔的生命在于随。这种文体最重要要的是要体现个性化。是一种不断生成的文体。鲁迅喜欢杂感,本雅明赞赏“断片”,都是因为随笔可以最大限度地容纳自由与批判精神。教育随笔顾名思义,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 在写作样式上也没有什么固定的限制,常见的有借事说理、夹叙夹议等形式。 作者要着力描写一个教育事件,不用太多的语言去发议论、做点评,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文章的结尾有个简单的点题就可以了。读者通过读作者叙述的这件事,就能受到触动,明白一些道理,道理喻于故事之中。 可以夹叙夹议, 作者在叙述一个事件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边叙述一边评论;也可以是把事件先叙述完,再做评论。 教师如何才能写好教育随笔呢? 教育随笔其特色就在一个随字――随手、随便、随心。 随手 对即时发生的和看到事件及思想火花,要及时、随手捕捉并记录。养成随手写的习惯,坚持记教育日记。 随便 随笔没有什么格式的要求,文字也可长可短,可庄可谐。用200字就能说清楚,就不一定要凑到1000字。如果没想好这件事说明了什么,却让您有所触动,不说不快,也不必硬憋着要找什么理论做依托,可以把事情写出来,让读者自己去理解。 随心 随心有两层意思,一是随心所欲,没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笔要随脑。我手写我心。文章是笔写出来的,但是大脑想出来的,所以 笔要随脑。随笔要想写好,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要注意观察,多读点书,用心去思考。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眼光;有正确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发现。最关键一点:勤动笔,只有动笔写了,才能有好的随笔。 要善于捕捉题材。 —— 成功的喜悦。教育教学中,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主要收获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失败的教训。 教育教学中为什么会失误?主要症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弥补?应吸取什么教训? ——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不一定是完美,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 在讲课过程中,感觉上的得心应手,学生思维火花的不断迸发,突然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 在听课过程中,通过比较,找出差异,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班主任工作中,课后师生交谈中、学生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中也有题材锤炼题材。 ——立意要新。不仅自己觉得有新意,要让别人觉得耳目一新,不可重复别人的观点。 ——列举实例要具体生动。在举例时一定要把事实讲明白。 ——要做到小中见大。从个别具体的事例出发,能体现出一般规律,反映较深刻的问题和道理。 ——文章结构可多样化。二、关于教育论文的写作首先要给论文准确定位? 定点:解决内容? 经验型----教改型----论述型? 定面:解决层次? 评析性---学术性---课题性? 定向:解决方向? 交流类---评奖类---发表类其次明确教育论文的撰写过程? 确立论点:对问题的根本看法? 整理材料:围绕论点,分析研究材料? 编写提纲:事先设计论文的框架 突出重点、深思熟虑、思路流畅、结构完整? 撰写草稿:一气呵成? 修改定稿:精雕细琢 第三,要掌握教育论文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论文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历时十余载,小学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经过不断的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人们对课堂有效性的呼吁越来越强烈,教师们越来越意识到语文课堂只有真正落实“学生为本”才能有效。当堂达标检测教学是以目标准、方法活、效率高为本质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教育界同仁们的认可。中小学已经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当堂达标教学基本理念、基本模式和主要方法逐渐被教育领导、教科研人员和广大教师认可,有力地改善了教学实践,提高了教学质量。但面对提高质量、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追求,当堂达标教学实践中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当前小学语文当堂达标检测主要存在这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多数小学语文教师虽能够认识到当堂达标检测的重要性,但又无法做到当堂完成达标检测;二是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并不清楚什么样的当堂达标检测是有效的,也就是对当堂检测的类型与方式并不是很清晰。本文论述了小学语文当堂达标检测类型和方式,希望通过对当前课堂教学当堂达标检测进行分析与整理分类,归纳出适用小学语文的主要的当堂达标检测类型和方式,并针对小学语文实践操作进行具体解读。以此期望对小学语文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引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推进教学实践的改革,进而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文章什么时候用

提高数学教学实践能力,更新数学教学观念,更新数学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水平,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已刻不容缓。为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作为一线的教师,该如何做好日常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呢?我来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抓好教学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抓好教学常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我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如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作业本的使用、作业时间的安排等都有比较具体的指导,在课前课后我十分注意教会学生预习、复习、做作业、练习、反思总结等。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长期坚持,养成习惯,这就形成了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了,就会终身受益,就是学习成功的一半。二、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多媒体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优化教学环境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我在上课伊始便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龟兔赛跑》的课件,乌龟围绕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花坛跑,兔子围绕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花坛跑,它们同时到达终点,请同学们帮它们算算谁跑得路程长。这道题就是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节课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周长的概念,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新知的兴趣,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了数学,发展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维的能力。三、通过知识迁移,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灵活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对知识进行类化,使之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灵活解答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我让学生运用手中的梯形,小组合作,运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寻求解题方法,这时学生便积极采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来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小组在探究合作中运用知识的迁移得出了不同的求梯形面积的方法,这肯定比教师讲解的公式记忆的更深刻。这种数学教学模式的构建,科学地反映了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儿童认知规律,教学中让学生以旧知为依托,通过“迁移”“转化”等思维方式驾驭新知,充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四、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操作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在学完《圆的面积》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5厘米,现将这个三角形ABC沿一条直线滚动一周,求A点所经过的路程长度。(如图)看着学生满脸困惑的样子,我说出了四个字“动手操作”,学生便纷纷剪下一个等边三角形,按题的要求动手操作起来,一会儿学生便根据自己的操作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解答完后,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B点和C点所经过的路程长度。这样的动手操作实践把此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路,体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从而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五、运用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我就经常组织各种比赛,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以“看谁算得快又对” “看哪组得星多”的形式比赛,在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是以“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 的形式比赛,这样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都获得成功,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六、加强学困生指导,通过转化后进来提高整体水平。教学中,要想让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就不能忽视学困生的教育。他们落后的原因各不相同,就需要教师加强个别指导,因材施教,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在辅导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怎么成功,在其他各门学科中都有亮点,所以我以高度的责任心、满腔的热情、极度的耐心来对待他们,在教学中我循循善诱,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给予他们指导与帮助,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期望与关心、集体的温暖,与此同时,对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这样,在压力和动力的双重作用下,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仅“要学会”,而且“学会学”,最终充满信心地向前进。七、温故而知新,及时巩固新的知识点;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有许多的东西需要在理解的前提下记忆、应用。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遗忘规律,每周每月都进行复习,因此,在进行练习和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熟记的基础上应用。这样学生的知识应用会有所改进,学生的信心也能有所增强。再有让教师头痛的是学生在做练习或考试中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由此,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遗忘规律,我从错题入手,要求每个学生将自己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中的错题收集汇编,保留错误的答案,并分析错误原因,用红笔写上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在平时有空,加深印象,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大大减少错误率;又能提高解题能力,从而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总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任重而道远,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我会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而不断探索和付出不懈的努力。

  • 索引序列
  • 主题教育如何提高组织凝聚力论文
  • 如何提升主题教育工作能力论文
  • 主题教育如何提高服务效能论文
  • 如何提高主题教育工作水平论文
  •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