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商洛学院学报投稿有回复吗

商洛学院学报投稿有回复吗

发布时间:

商洛学院学报投稿有回复吗

商洛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

学院简介:

商洛学院(Shangluo University)是教育部批准、陕西省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陕西商洛。

学校肇始于1976年成立的陕西省商洛地区五七师范学院,1979年更名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1984年更名为商洛师范专科学校,2005年与陕西省商洛农业学校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改建为商洛学院,2011年成为省市共建高校,2014年被列入陕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百所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高校,2018年被确定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会员单位、陕西省首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单位、陕西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对口支援与合作办学友好关系。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有3个校区,占地900余亩,设有11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学研究部,开办42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2000余人;有教职工803人 ;建成了8个省级研究平台,12个市级科研平台。

历史沿革

1976年,商洛学院前身“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成立。

198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商洛师范专科学校”。

2005年5月,商洛农业学校整体划转并入“商洛师范专科学校”。

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同时更名为商洛学院。

2011年7月5日,陕西省教育厅和商洛市人民政府举行省市共建商洛学院协议签字仪式,商洛学院成为陕西省第三所省市共建地方本科院校。

2013年,商洛学院全日制在校生将首次突破万人大关,达到10700人,提前两年实现“十二五”规划预定的万人办学规模。

2014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7年入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确定的全国百所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高校。

2018年被确定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学研究部,开办42个本科专业,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工734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542人(博士12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51人。

聘请中国科学院赵鹏大院士、中国工程院张生勇院士为“双聘院士”,有二、三级教授6人,国家级师德标兵1人、陕西省师德标兵3人、陕西省优秀教师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6人,陕西省“特支计划”3人、“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5人、“三秦人才津贴”获得者3人、“陕西青年科技新星”4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

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植物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物理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思想政治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文化产业管理、美术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资源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商洛学院—陕西锌业有限公司理科实践教育基地、商洛学院——西安民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

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社会影响持续扩大,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爱尔兰、西班牙、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3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师生出国(境)学习深造搭建了广阔平台。

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对口支援与合作办学友好关系。与鄂、豫、陕10所高校共同发起组建了汉江流域大学联盟,与陕南三市地方政府及高校联合成立了陕南发展研究院,积极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学校有陕西省优势学科1个,建成了7个省级研究平台(2个陕西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唯一的省级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陕西秦岭特色生物资源产业技术研究院、陕西省商洛市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南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建成了商洛市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中心、商洛市食品加工环节风险监测研判中心等7个市级科研平台、量子光学研究所等6个校级研究机构、3个校外博士工作站和2个农作物技术示范推广实验站。建成了“秦岭植物标本陈列室”“秦岭矿产资源陈列室”和“商洛红色文化资料馆”3个大型资料馆室,是陕西省首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单位。拥有1支陕西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和6支市级科研创新团队。近年来,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科技推广项目1项,省部级重大、攻关项目16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项、市厅级各类科技奖励247项,取得知识产权类成果402项。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SCI、EI、ISTP等收录308篇,出版各类著作73部,《商洛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社科学报”“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社科学报”和“陕西高校精品期刊”。

科研机构: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有省级科研机构(平台)5个,校级科研机构7个。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图书馆藏有四库全书1套,馆藏纸质图书89.5万册,电子图书47.06万种,纸质期刊1219种,报纸55种,视听资料近5800多件。

学术期刊

《商洛学院学报》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商洛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A4开本,96页码。1985年10月创刊,原名《商洛师专学报》,1998年7月公开发行,2006年更名为《商洛学院学报》。主要刊登哲学、文学、史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辟有“贾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贫困与反贫困研究”、“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数论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名:

“商”是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所写;

“洛”是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颜

真卿所写;

“学”是唐代书法家李邕所写;

“院”是北宋书法家米芾所写。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校徽是学校的象征,徽志为圆形。红色环形上方为白色的中文校名“商洛学院”,下方为英文校名;中间为英文“SHANGLUO”之缩写“SL”和飞翔的仙鹤结合在一起,体现学校的名称和办学地点。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佩戴的徽章底色为红色,校名文字颜色为白色;学生佩戴的徽章底色为蓝色,校名文字颜色为白色。

精神文化

校训

博闻强志 正道直行。

释义:“博闻强志,正道直行”出自《史记》。意为博学广鉴,融会贯通;秉性刚直,行为端正。

校歌

学校的校歌是由该校教师米某良作词,作曲家王某平谱曲的《正道直行做栋梁》。

社团文化

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环境保护协会、财经协会、天风诗社、马列学社、音乐协会、书画协会、科技创新协会、演讲与辩论协会、书画协会、科技创新协会、演讲与辩论协会、相声小品协会、英语学社、创业就业联社、球类协会、健与美协会、丹江文学社、计算机协会、摄影协会、影视协会、棋类协会、街舞学社等33个学生社团,学校每年5月和10月都要举行红”红五月艺术节“和”十月社团文化节”。

所获荣誉:

2022年3月,入选陕西省2021年度“双百工程”先进单位拟表彰名单。

可以的。你要登陆商洛学院学报的官网,然后进入作者工作区,进行查看自己稿件的审稿进度。一般的审稿时间都是固定的,在你提交稿件的时候会告诉你大概的审稿时间是多少。审稿结束后会发邮件或者信息让你查看审稿意见的,所以需要及时关注信息。

许昌学院学报投稿不回复

如果是博士,一般一周左右就会收到录用通知,不过都是普刊,但是不收版面费。这些期刊不收版面费,它们是:《宜宾学院学报》《黄河科技大学学报》《许昌学院学报》《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这几个普刊的老师都很热情,比较容易中。

一、许昌学院王牌专业介绍 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 教育部美术学本科专业试点:美术学 省级特色专业:美术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 、旅游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 、电子商务 、应用化学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旅游管理、市场营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产品设计 省级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 河南重点建设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应用数学、产业经济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二、许昌学院简介 许昌学院坐落于汉魏故都——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地处“中原之中”,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又是一座蓬勃发展的现代新城。许昌区位优势突出,距省会郑州80公里,是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郑许一体化正加速推进。许昌交通条件便利,形成了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为一体的快捷交通体系。许昌经济基础雄厚,现代工业体系齐全,重点产业特色鲜明,综合实力稳居河南第一方阵。许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花木之都、三国文化之乡、陶瓷文化之乡、腊梅文化之乡,先后获得国家文明城、国家卫生城、国家森林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等称号。 许昌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42年8月的河南省第五行政区联立师范学校。1946年7月,河南省立许昌师范学校成立,五区联师并入许昌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健康发展,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师范专科学校,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调整为中等师范学校,1978年首批复办师范专科,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2年通过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是河南省首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硕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并入选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项目。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8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16万册。拥有功能齐全的学术会议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音乐厅、报告厅和先进的远程双向视频教学系统、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高标准运动场等,建有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钧瓷文化艺术馆、吴道子美术馆等。 学校现有教职工1565人,其中专任教师1334人,副高以上职称410人,博士学位教师284人、硕士学位教师79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师德先进个人6人,河南省教学名师2人;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入选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9人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有5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3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4个省级教学团队。聘请院士、*、专家、国家杰青、中原学者等学术领军人才在内的30余名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校举办有65个本科专业和14个专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文学、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十个学科门类,形成了融入地方、贴近产业、理工为主、突出应用的专业格局,电力装备与制造、信息技术、食品医药与健康、商务服务等专业集群特色明显。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课程改革试点专业,14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6个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试点、河南省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与华中科技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 电子科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并招收有外国留学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251人。 学校现有6个河南省重点学科、2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2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1个河南省工程技术中心、1个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设有河南省微纳米能源材料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复杂系统建模与高性能计算院士工作站、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与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联合成立有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与地方重点企业联合成立有17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和产学研合作基地。学校“颍川众创”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依托学校建设的许昌大学科技园是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许昌学院学报》先后被评为全国社科百强学报和河南省十佳学报,“魏晋史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是指为了撰写论文而引用已经发表的文献的格式,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

1、期刊论文类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论文名称[J].期刊名称,发表年份(第几期):页码.

注意:一般而言,参考文献里的标点符号用的是英文状态下输入的标点符号。输完汉字要切换到英文状态,再输入相应的标点符号。

示例: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J].战略与管理,1998(6):1-34.

2、学位论文类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论文名称[D].毕业院校所在城市:毕业院校,论文提交年份:页码.

示例:

刘杨.同人小说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12-15.

3、书籍著作类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著作名称[M].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名称,出版年份:页码.

示例:金太军.村治治理与权力结构[M].广州:广州人民出版社,2008:50.

扩展资料

最主要的是根据载体把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

(1)印刷型:是文献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铅印、油印、胶印、石印等各种资料。优点查可直接、方便地阅读。

(2)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又可分为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优点是体积小、便于保存、转移和传递。但阅读时须用阅读器。

(3)计算机阅读型:是一种最新形式的载体。它主要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献变成符号和机器语言,输入计算机,存储在磁带或磁盘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输出,它能存储大量情报,可按任何形式组织这些情报,并能以极快的速度从中取出所需的情报。出现的电子图书即属于这种类型。

(4)声像型:又称直感型或视听型,是以声音和图像形式记录在载体上的文献,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1.题目尽量包含本文的结论性学术信息,字数控制在20字以内,采用2号华文中宋字体居中排列。有副题的,采用4号仿宋字体,加破折号居中排列。2.作者署名采用4号楷体居中排列。两人及两人以上署名的,在姓名之间加“,”间隔。3.正文前面的摘要,采用第三人称写成200字左右的一篇内容自含的独立短文,不要出现“本文论述……”“作者认为……”等提示性表述。学术内容丰富的文章,其摘要可以在400字以内。欢迎作者另附供刊物向文摘期刊推荐的摘要文稿,短篇500字,长篇3500字。4.“关键词”为本文出现频率高、关键性的术语,一篇文章最少要有3个,用“;”间隔。

休闲文化研究专栏介绍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表明,休闲时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现象,既内在深刻的人文意蕴,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关注休闲这一新的社会文化现象,以及由这一现象提出的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已成为时代的重大课题之一。本刊与中国休闲研究中心合作,特邀马惠娣研究员主持,开设“休闲文化研究专栏”,刊载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专栏开设以来,先后发表了于光远先生、成思危先生、范曾先生、马惠娣研究员等专家学者的研究论文,受到学术界广泛重视。本刊改版后,“休闲文化研究专栏”继续热忱欢迎原创性显著的休闲文化研究论文。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专栏介绍“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专栏”刊载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同时通过“专题”“笔谈”等形式聚焦与科学技术相关的学术热点问题。自专栏开设以来,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热情支持,刊载了大量学术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受到科学技术哲学界的普遍关注。《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改版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专栏”以继续服务学术研究为己任,尤其欢迎反映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新进展的学术论文。河洛文化研究专栏介绍《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河洛文化研究”专栏(1991年之前称为“河洛春秋”栏目)根植河洛大地,创办27年来,一直以发掘与弘扬河洛文化、促进学术繁荣为己任。我刊长期刊载有关河洛地区历史、考古、哲学等方面研究的文章,并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刘庆柱、李伯谦、齐东方等先生就曾赐稿本刊。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特色栏目”。我刊2011年改为月刊出版,“河洛文化研究”专栏继续欢迎校内外、省内外的专家学者继续关注本栏目、为本栏目撰写高水平的文章。期刊征订欢迎订阅洛阳师范学院学报,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进行订阅:来函:河南省洛阳市龙门路71号,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邮编:471022

商洛学院学报期刊

突破局限性,认识局限性,克服局限性。

学报多次在省内及全国评优中获奖:1998年获陕西省高校优秀学术期刊二等奖,1999年获陕西省高校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2000年陕西省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2年获陕西省高校优秀期刊三等奖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优秀栏目策划奖,2006年获全国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和“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

你的问题有点模糊。局限的名词是limitation。只能做名词。如果是limit这个词的话,既可作名词也可做动词

商洛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

学院简介:

商洛学院(Shangluo University)是教育部批准、陕西省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陕西商洛。

学校肇始于1976年成立的陕西省商洛地区五七师范学院,1979年更名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1984年更名为商洛师范专科学校,2005年与陕西省商洛农业学校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改建为商洛学院,2011年成为省市共建高校,2014年被列入陕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百所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高校,2018年被确定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会员单位、陕西省首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单位、陕西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对口支援与合作办学友好关系。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有3个校区,占地900余亩,设有11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学研究部,开办42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2000余人;有教职工803人 ;建成了8个省级研究平台,12个市级科研平台。

历史沿革

1976年,商洛学院前身“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成立。

198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商洛师范专科学校”。

2005年5月,商洛农业学校整体划转并入“商洛师范专科学校”。

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同时更名为商洛学院。

2011年7月5日,陕西省教育厅和商洛市人民政府举行省市共建商洛学院协议签字仪式,商洛学院成为陕西省第三所省市共建地方本科院校。

2013年,商洛学院全日制在校生将首次突破万人大关,达到10700人,提前两年实现“十二五”规划预定的万人办学规模。

2014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7年入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确定的全国百所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高校。

2018年被确定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学研究部,开办42个本科专业,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工734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542人(博士12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51人。

聘请中国科学院赵鹏大院士、中国工程院张生勇院士为“双聘院士”,有二、三级教授6人,国家级师德标兵1人、陕西省师德标兵3人、陕西省优秀教师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6人,陕西省“特支计划”3人、“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5人、“三秦人才津贴”获得者3人、“陕西青年科技新星”4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

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植物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物理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思想政治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文化产业管理、美术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资源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商洛学院—陕西锌业有限公司理科实践教育基地、商洛学院——西安民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

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社会影响持续扩大,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爱尔兰、西班牙、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3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师生出国(境)学习深造搭建了广阔平台。

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对口支援与合作办学友好关系。与鄂、豫、陕10所高校共同发起组建了汉江流域大学联盟,与陕南三市地方政府及高校联合成立了陕南发展研究院,积极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学校有陕西省优势学科1个,建成了7个省级研究平台(2个陕西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唯一的省级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陕西秦岭特色生物资源产业技术研究院、陕西省商洛市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南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建成了商洛市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中心、商洛市食品加工环节风险监测研判中心等7个市级科研平台、量子光学研究所等6个校级研究机构、3个校外博士工作站和2个农作物技术示范推广实验站。建成了“秦岭植物标本陈列室”“秦岭矿产资源陈列室”和“商洛红色文化资料馆”3个大型资料馆室,是陕西省首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单位。拥有1支陕西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和6支市级科研创新团队。近年来,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科技推广项目1项,省部级重大、攻关项目16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项、市厅级各类科技奖励247项,取得知识产权类成果402项。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SCI、EI、ISTP等收录308篇,出版各类著作73部,《商洛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社科学报”“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社科学报”和“陕西高校精品期刊”。

科研机构: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有省级科研机构(平台)5个,校级科研机构7个。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图书馆藏有四库全书1套,馆藏纸质图书89.5万册,电子图书47.06万种,纸质期刊1219种,报纸55种,视听资料近5800多件。

学术期刊

《商洛学院学报》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商洛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A4开本,96页码。1985年10月创刊,原名《商洛师专学报》,1998年7月公开发行,2006年更名为《商洛学院学报》。主要刊登哲学、文学、史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辟有“贾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贫困与反贫困研究”、“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数论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名:

“商”是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所写;

“洛”是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颜

真卿所写;

“学”是唐代书法家李邕所写;

“院”是北宋书法家米芾所写。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校徽是学校的象征,徽志为圆形。红色环形上方为白色的中文校名“商洛学院”,下方为英文校名;中间为英文“SHANGLUO”之缩写“SL”和飞翔的仙鹤结合在一起,体现学校的名称和办学地点。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佩戴的徽章底色为红色,校名文字颜色为白色;学生佩戴的徽章底色为蓝色,校名文字颜色为白色。

精神文化

校训

博闻强志 正道直行。

释义:“博闻强志,正道直行”出自《史记》。意为博学广鉴,融会贯通;秉性刚直,行为端正。

校歌

学校的校歌是由该校教师米某良作词,作曲家王某平谱曲的《正道直行做栋梁》。

社团文化

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环境保护协会、财经协会、天风诗社、马列学社、音乐协会、书画协会、科技创新协会、演讲与辩论协会、书画协会、科技创新协会、演讲与辩论协会、相声小品协会、英语学社、创业就业联社、球类协会、健与美协会、丹江文学社、计算机协会、摄影协会、影视协会、棋类协会、街舞学社等33个学生社团,学校每年5月和10月都要举行红”红五月艺术节“和”十月社团文化节”。

所获荣誉:

2022年3月,入选陕西省2021年度“双百工程”先进单位拟表彰名单。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投稿多久

1.题目尽量包含本文的结论性学术信息,字数控制在20字以内,采用2号华文中宋字体居中排列。有副题的,采用4号仿宋字体,加破折号居中排列。2.作者署名采用4号楷体居中排列。两人及两人以上署名的,在姓名之间加“,”间隔。3.正文前面的摘要,采用第三人称写成200字左右的一篇内容自含的独立短文,不要出现“本文论述……”“作者认为……”等提示性表述。学术内容丰富的文章,其摘要可以在400字以内。欢迎作者另附供刊物向文摘期刊推荐的摘要文稿,短篇500字,长篇3500字。4.“关键词”为本文出现频率高、关键性的术语,一篇文章最少要有3个,用“;”间隔。

本刊是由洛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3、4、6期为人文社科版;2、5期为自然科学版,刊载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本刊诚邀海内外学者和学术新秀赐稿。 自创刊以来,本刊一直坚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高水平,高质量”、“求新求实”的办刊原则,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正确导向,刊出大量促进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等学科发展的文章。本刊的用稿原则是:理论观点有新见,学理探讨有深度,研究资料有新证。提倡简明扼要的文风,也欢迎论题重大、言之有物的长文。刊物按学科设置栏目,另有“河洛文化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国古典解释学”、“女性文学研究”、“当代大众文化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等专栏,并有“学术平台”刊载精彩短论。《洛阳师范学院学报》为大16开本,每期内文176页,定价12元。期印数1500册。国内发行自办,国外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代理。1999年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奖、河南省高校学报优秀一等奖。为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入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有关网络传播,成为在教育界、学术界有广泛影响的学术期刊。1990年,发表的论文被人大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1篇,《世界图书》1991年第8期专题文献将本刊列入“我国社会科学常用期刊”,全国排序第199位。1995年,被二次文献摘转的篇数和在同类期刊所居名次逐年攀升。1996年12篇,居全国师专学报第16位;1997年14篇,居第10位;1998年28篇,居第4位;1999年19篇,居第3位;2000年16篇,居第2位。2000年,参与全国师范大学学报排序,居第33位,在全国师院学报中居第6位。

  • 索引序列
  • 商洛学院学报投稿有回复吗
  • 许昌学院学报投稿不回复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 商洛学院学报期刊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投稿多久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