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信管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

信管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信管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作为其载体,决定了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应将人力资源视为第一资源。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人力资源管理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 范文 一: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研究

[摘要]通过对湖南省高校教师的调查发现,“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两类,一类是可以通过改进教学管理得到解决的管理类问题,另一类是需要改进和完善案例教学方式 方法 才能解决的问题。合作学习的优势可以用于弥补案例教学法的不足,将案例教学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协同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扬长避短,耦合增效。案例教学法与合作学习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协同应用需要同时关注课前准备、课堂运用和课后 总结 相互关联的三个部分。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合作学习;协同运用

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及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与研究中,教师能否模拟实际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对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自主性、探究性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和方法,它将教与学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当前教师对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与困惑,这严重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的积极性。为了深入地分析这一问题,本课题组于2014年1月—3月采用个人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教师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首先选取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科技学院3所高校的10名教师进行开放式个人深度访谈,然后选取湖南省高校的47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表明,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普遍存在两类问题。一类是可以通过改进教学管理得到解决的管理类问题,主要是:教学理念和 教学方法 落后(84.3%);案例资源不足,案例库建设滞后(79.6%);教师专业素养低,案例教学水平不高(70.1%);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投入缺乏(69.4%);领导重视不够、教学管理制度僵化(53.2%)等。另一类是案例教学法本身固有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在案例讨论与集体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性学习不足(84.9%);忽略了对学生非认知品质与合作学习技能的培养(75.0%);教学过程中师生缺乏互动性,学生参与案例学习积极性不高(67.3%);等等。后一类问题需要通过改进和完善案例教学方式方法解决。

二、合作学习对案例教学法的耦合作用机制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动态地利用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取个人和小组习得成果的合作互助式的学习策略体系。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将之与案例教学法协同运用,就能够与案例教学法产生耦合作用,发挥联动效应。第一,合作学习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教学的认知功能,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让学生获得信任、认同、成就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突出了教学的情意功能。第二,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在合作学习课堂上,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主要扮演活动组织者的角色,不再直接干涉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内容,他们只是通过对组织形式的干预和引导来保障学习的有效进行,教师充当活动的“管理者”“顾问”“参与者”,学生才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角”。第三,合作学习以班级授课为基础,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学习单位,其基本教学模式是:学习目标设计→目标呈现→集体讲授→小组活动→测验→反馈与补救。合作学习中的讲授是师生合作设计的,力求简要清晰,有较强的启发探究价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第四,合作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甚至师师之间的多边互动。传统教学模式只限于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彼此影响和相互作用,而合作学习把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多边活动的基础上,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总之,合作学习充分开发与利用课堂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追求课程教学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这对于克服案例教学法的缺陷与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与合作学习协同运用的组织实施

案例教学法与合作学习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协同应用需要同时关注课前准备、课堂运用和课后总结相互关联的三个部分。

(一)课前教学设计与准备

首先,授课教师需要明确应该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如教学的目标设定与基本原则、教学案例的准备与选择、合作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场地设施准备以及辅助工具准备等。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其教学目标是多元化的,不仅包括学业目标,还包括学生同他人互动交往的社会技能目标。其中学业目标又包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等认知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情感目标两个方面。合作 学习方法 选择需要考虑不同学习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比如,如果教学目标是以学业目标为主,让学生通过自由探究的方式学习大量新知识,可以采用小组调查法和拼图法;如果是复习巩固已学的旧知识,可以采用小组游戏竞赛法或小组辅助教学法等方法。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如阅读案例、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做好讨论前的心理准备、拟定小组讨论与课堂交流时的发言提纲、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以及掌握一些必备的合作学习技能。

(二)课堂教学运用与管理

课堂运用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与管理、案例课堂交流的组织实施两方面的内容。通常情况下,小组规模为2~6人较为合适,这样既能可以保证每个组员有充分的参与机会,能较好地承担个人责任,又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小组的积极互动。当然,在具体确定小组规模时,还需要考虑到全班人数、教室空间、学习时间、可用学习资料的多少等实际情况。此外,教师还需综合考虑学生的成绩、能力、性别、思维模式、学习风格等个体特征差异进行分组,其基本原则是增加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异质性,提高小组之间的同质性。课堂交流是案例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整个合作学习的高潮。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行为进行观察、监督与协调,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并对存在的问题和特殊情况妥善处理。比如,有些成绩比较好或平时表现好的组员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喜欢独占发言权。遇到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及时处理,比如给学生分配不同角色,并定期轮换;使用发言卡或发言棒,限制每个人的发言次数和时间。有些学生不认真倾听小组 报告 和总结发言,这时教师可以规定,每个小组报告结束后,其他小组必须提1~2个问题,由汇报小组的同学回答问题。

(三)课后 教学总结 与评价

总结发言结束后,教师应对讨论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和重点问题进行总结和评价,适当扩展与延伸,并指导各个小组合作完成案例学习书面报告,以便消化吸收案例学习的成果。一般来说,教学评价既要评价学业目标的完成情况,也要考查学生对社会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价内容应包括知识、认知技能、社会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评价方式包括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教学结束后的总结性评价两个方面。其中形成性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合作学习过中达到学习要求的程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等,以不断调整偏差,改进教学;而总结性评价目的在于确定学生成绩,考查教材组织、学习方法选择、教学活动安排等的恰当性,以及合作学习的总体效果。此外,教师还要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和反馈信息,以调整、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

四、结束语

总之,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和合作学习策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是值得尝试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新模式。当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应随时关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想办法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2]伍新春,管琳.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 教育 出版社,2010.

[3]雷志柱.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2).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二:行政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市场经济得以长远发展下去的基础。从本质上讲,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之间的竞争。由于行政单位自身具有特殊性,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优势。

关键词:行政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途径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将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当前,很多单位仍然沿用了传统的管理模式,这就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为了能改变这种状况,做好人才资源管理工作非常必要,其能确保人才资源最大化利用。

一、行政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

我国行政单位的工作职责是管理政府,再加上历史这一因素的影响,这就增加了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因此没有合理管理人才。从当前的发展情况看,行政单位无法很好地管理办公人员,且人才流通性较差,这就导致其不能按照市场规律来管理人才、调配人才。同时,很多行政单位并没有构建完整的人才选拔机制。在选拔人才时仍然选用接班的方式。这种家族式的人才选拔并不能真正做到任人唯贤,从而影响员工的整体素质。有些员工并没有接受过教育就从事行政等工作,这就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办事效率,又浪费了人力成本。另外,家族式的人才选拔方式容易滋生腐败,不利于行政单位长远发展。

2.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经费

行政单位承担着来自社会的压力,具体表现在两方面:担负着管理的成本;担负着员工的养老 保险 。行政单位本属于非盈利机构,其自身的生存都是依赖于财政拨款。尽管我国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行政事业管理中,但却始终没有缓解经费紧张的局面。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所投入的经费比较少,这就导致无法顺利开展培训工作,最终影响到人员的综合素质。

3.缺乏明确的人才培训目标

现阶段,行政单位在培训员工时,并没有确定培训目标,再加上专业培训课程比较分散,从而影响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另外,员工培训并没有与绩效考核挂钩,很多员工都不愿意去参加培训。

4.绩效考核机制存在不足

当前,行政单位的绩效考核机制并没有与员工日常表现挂钩,再加上缺乏完整的奖励机制与惩罚机制,员工的工作热情并不高昂。与此同时,其并没有公开绩效考核的相关信息,这种不透明的绩效考核会让很多员工产生猜疑,从而影响到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行政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途径

1.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策略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素质的高与低成为判断行政单位能否长远发展下去的标志。所以,在人力管理策略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将员工看作是推动行政单位健康发展的动力。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非常重要,这可以为行政单位改革、发展储备更多的人才。现阶段,单位与单位、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为此,单位要重视每位人才,坚持以人为中心,将每位员工的内在潜力都挖掘出来。

2.不断完善员工绩效考核机制

在行政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考核员工绩效是一个关键性环节。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员工绩效考核机制,这不仅可以将员工工作的热情激发出来,还可以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标准去衡量每位员工,而是要根据不同的部位确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单位要将绩效考核与工资、奖金、个人发展等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做好绩效考核工作,管理好每位员工。另外,在考核过程中,要保证信息的公开性,多与员工沟通,让员工在无形之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3.重视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建设

行政单位发展不仅与系统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还与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体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通过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有助于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推动其向着健康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重视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建设,确定完整的培训方案,针对员工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培训模式。与此同时,还要将培训效果作为依据,适当调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

4.进一步改革用人制度

行政单位中存在人才选拔不合理的问题,为了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改革、完善用人制度。在选拔人才时,要将“逢进必考”作为人才选拔的必经门槛,且各级政府部门、管理机构要监管这一考试,确保其能从中选择出高素质的人才。近几年,用人制度开始走向公开化、规范化,这就营造了公正、平等的选拔环境,从而可为单位选拔出更多有用的人才。

三、结语

行政单位的发展受到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影响。如果其并未合理管理人力资源,就无法长远发展下去。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非常重要。为此,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行政单位事业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滕竺君.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J].人才资源开发,2014(20):8-9.

[2]叶秀娟.政府单位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8):78-79.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相关 文章 :

1. 人力资源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2. 人力资源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3. 人力资源毕业论文范文

4. 人力资源专业论文范文

5.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

范文(二)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摘要: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本文对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绩效管理的有关理论和先进实践,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 人力资源管理 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是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及基础性工作。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组织的整体运作效率和价值创造依赖于各部门、成员的绩效表现,同时绩效考核的结果在人员配置、培训开发、薪酬管理、招聘选拔等方面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几年来,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了以整套的考核制度,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但仍有不少值得注意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我们知道,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目前中国有各类事业单位130多万个,国有资产3000多亿元,工作人员2900多万人,集中了中国70%以上的科研人员、95%以上的教师和医生,可以说人才荟萃。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常常看到,不少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就是每年年终进行一次“思想工作总结”,所用的考核指标不外乎“德、能、勤、绩、廉”,尽管评价等次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类,而结果往往是非优秀即合格。具体而言,目前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绩效管理系统性不强。现代绩效管理理论认为,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绩效反馈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而在一些事业单位,简单地把绩效考核管理当成了绩效管理,缺少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管理、绩效反馈等环节。(2)绩效指标体系分解不健全。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绩效指标的层层分解。根据单位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考核目标,在将职责和目标合理分解到每个职工身上,环环相扣,层层落实。这样,只要所有职工的绩效目标实现了,部门目标就可以实现,单位目标也就实现了。(3)指标设计流程过于简单、量化不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中,被考核方在绩效计划、衡量标准的确定等方面参与不足,让被考核方觉得绩效考核是一种监督和惩罚的手段。绩效管理指标的制定过程往往是上级下达的绩效管理指标,指标设置的合理性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指标制定后缺乏及时调整修订环节,致使某些指标失去了绩效管理的意义。(4)缺乏对绩效管理必要的培训。在工作实际中,对职工特别是对具体参与绩效考评的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绩效管理知识培训和辅导。绩效考评不仅取决于评价系统本身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还取决于评价者的评价能力,评价者的任何主观失误或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认识误差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评价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其它环节的有效性。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绩效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都逐步得到了解决。针对事业单位的特殊性,本文认为,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1)建立和完善绩效管理体系。深化对绩效管理体系内涵的认识,通过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管理、绩效反馈与面谈和绩效改进与绩效结果的应用这五个紧密联系的环节,把关键绩效指标层层分解至部门、中层和一般管理人员各岗位,使部门及职工工作目标与改制事业单位战略目标联系起来,使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员工有不同的绩效管理指标和标准,从而保证绩效考核管理的可行性、科学性、公正性,进而有力地支撑绩效管理活动的成功开展,实现从单一的绩效考核管理向有效的绩效管理提升。(2)构建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指标体系。采用关键业绩指标发(KPI)、平衡计分卡(BSC)、关键成功因素法(CSF)等先进的绩效指标设计方法,按照SMART原则,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实际,把关键指标层层分解至部门、中层和一般管理职工各岗位。使指标之间具有层次性、支撑性,形成比较系统的绩效指标体系。为与事业单位以往的考核方式相衔接,可以根据各部门、岗位的具体情况,把“德、能、勤、绩、廉”这些指标进行量化和个性化,使得考核指标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和可测性。(3)充分应用绩效考核的结果。加强对绩效考核结果的保管和应用。除了把绩效考核的结果用于工资收入、奖金发放,还要把绩效考核的结果于职称评聘、培训机会、晋升机会等结合起来,作为参考的依据,使开展这些工作时更具有针对性。同时,通过挂钩,引起广大职工对绩效管理、绩效提高的重视。(4)实现绩效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在绩效管理的计划、实施、绩效管理、反馈和结果等五个环节上,更多体现全员参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与思路。更加注重对职工的绩效提高和辅导,充分调动职工参与绩效目标实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应通过主管反馈、书面报告、绩效进展和回顾等方式不断强调对绩效管理实施过程的改善。总而言之,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对提高组织绩效、开发团队和个体潜能,使组织不断获得成功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根据事业单位的现状和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加强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在单位取得竞争优势、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帮助职工更好的开发个人潜能。

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论文范文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不断进步并快速扩张,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较为重要的贡献。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不断成长与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 对企业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企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但是,要如何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却是许多管理者在一直探索的。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9-914X(2014)30-0280-01

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体,随着起起落落的经济变化、企业发展、技术革新,由人才而引发的诸多因管理缺乏而导致的因素在逐步影响且妨碍了这部分企业的良性发展。企业家们、管理者们开始搜寻、开始摸索、开始创新一套新的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便更好运用在企业内部,团结、激励员工创造更多的有用功。

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1、人才观念淡薄。绝大多数企业的人事管理只关注于事的管理,并不关注人的管理。人在企业不被看作可待开发的资源,而是简单地以人事档案的形式存在。

2、忽视系统、长期的培训。过去,建筑企业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总以为建筑业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产业,造房子就象搭积木,触一而通百,管理人员完全可以凭着自己多年的工作 经验 而干好工程,而忽视进行再学习。特别是中小企业每年用于员工的培训费用很少,而且培训仅限于岗位培训,常着眼于当前。企业人事部门没有从开发人的能力的角度,制定培育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有潜质的人 才的规划。

3、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大多数企业,在人才选拔和使用中,存在着任人唯亲、论资排辈、着重学历资历轻能力水平的现象。

4、由于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人员、资产拥有量以及影响力均不及大型施工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举步维艰;难以通过高酬薪、高福利招揽人才;企业经营范围窄,工程技术含量低,难以吸引人才;多数企业不注重 企业 文化 建设,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错位,难以留住人才。

5、中小建筑企业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体制灵活、市场反应灵敏、企业发展快等优点,人才在企业中容易显露个人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

二、中小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措施

1、树立“以人为本”思想

在 企业管理 活动中,必须处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等众多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最根本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团结合作、上下一致、同心同德,使管理者之间;即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能够被管理者之间;即组织和部门的员工之间;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融洽、彼此协调配合,是搞好管理的根本保证。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人的本性和人 的实际需要出发,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放在首要地位,把关心人、尊重人、培养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的最终目的,这就是管理者的人本思想。因而,建立任何管理制度,制定任何管理措施,都要对人的本性有一个科学而准确的认识,都必须把管理建立在对人的本性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这样就能使企业所制定的管理制度与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应用激励手段,充分调动现有职工的积极性

要想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就必须运用激励理论,采用恰当的激励 方法 。激励理论分为内容性激励理论和过程性激励理论。内容性激励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过程性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公平理论等。激励的方法有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综合激励。中小型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激励机制:

利益机制。制定合理的工资制度。中小型施工企业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对不同岗位的职工采用不同的工资制。基层单位经营者年薪制、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工资制、机关管理人员岗位职务工资制、生产工人全额劳务计件工资制、辅助生产及服务人员按岗位实行协议工资制。对在技术方面、管理方面、营销方面做出贡献的人给予重奖。运用股权阎。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制定多样的、具有吸引力的股权政策,将个体利益和企业利益统一起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训与发展激励机制。员工培训是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潜能和劳动效能的最有效手段,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的投资,也是企业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现代人在选择企业时,不只是看到企业的薪金、福利,还十分看重企业对他们的培训开发的重视程度。上进的员工由于没有培训和缺乏长远的发展可能会很快地离开企业。积极鼓励员工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是企业吸收人才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培训者,开展富有成效的员工培训,对提高员工的素质,增强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和向心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现在,国家建设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建筑领域中出现了许多高、新、尖科技成果,若不重视员工的学习,就无法掌握这些新技术。因此,施工企业一定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施工管理的需要,针对职工队伍现状,多层次、多 渠道 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成人学历培训。鼓励青年员工根据自己工作需要,积极参加自考、函授、电大等成人学历 教育 ,并对学习优异者给予奖励。项目经理培训。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项目管理人才的素质很重要,如果这一层不到位,项目成本管理就会在低水平上徘徊。因此,公司应选派有能力的员工去学习。资格性岗位培训。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是企业应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的大事。在保证企业施工现场管理需要的前提下对无资格证书的人员,采取全脱产、半脱产、业余培训等形式,举办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员、预算员、质安员、材料员、装饰施工员、机械管理员岗位培训,保证企业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的实施。一线操作层人员培训。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必将带动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从现实情况看,建筑业已经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如何把庞大的农民工队伍由农民转变为熟练的操作工人,对施工企业而言,无疑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要使他们从思想意识、组织纪律、劳动技术多方面成为合格的工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培训,特别是加强对特种作业操作工及一线劳务人员的岗前培训。

中小企业可以对本单位需要的人才给予较高的荣誉和地位,让他们觉得在大企业或许能得到较多的福利报酬,但不一定得到如此的荣誉和地位,因此,安心在中小企业奉献。

中小企业人员少,有利于领导与群众的联系,能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群众需求,关心他们,可以直接听取群众意见,缩短了领导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容易让职工产生被尊重的感觉。

参与激励机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现代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创造和提供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通过参与,形成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其自尊的需要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三、采用多种形式,外聘或临时聘用急需人才,有步骤地吸收引进人才

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人才市场或其他途径吸纳。

外部选聘也是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可以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的合作联系。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具有丰富的知识资源和宝贵的人才优势,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和丰富的图书情报资源,最重要的是科研工作者和高校教师非常乐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科学技术更快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应利用这些单位的特点积极合作,以满足自身对人才的需求。而在合作的过程中,自己的技术保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都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为降低企业人才利用成本,还可以采取临时聘用技术攻关人员或顾问等方式,并采取灵活的付费的方式计酬。

摘要:薪酬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不但能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员工努力实现组织目标,提高组织的效益。而且能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下吸引和保留住一支素质良好且有竞争力的员工队伍,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优势。本文就是从三个方面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提出了强化薪酬管理的对策,进而为企业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一、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理论内容

1.薪酬的内涵。通常情况系啊,薪酬是经济性报酬也就是外在薪酬,指的是企业通过现金等方式雇佣劳动所付出的报酬。薪酬支付的客体是雇员,主体是雇主,支付的条件二者存在雇佣关系。薪酬的内容包括直接获得的物质报酬和非直接性的报酬。

2.薪酬管理的定义。薪酬管理指的是在企业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在 企业战略 目标的指导下,企业对员工的薪酬策略、薪酬支付原则、薪酬结构以及薪酬构成等进行系统调整和分配的管理过程。薪酬管理要为实现薪酬管理目标而服务,通常情况下,薪酬管理包括企业薪酬日常管理和薪酬体系设计两个方面。

3.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原则。

首先,薪酬管理具有公平性原则。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公平性原则是工资管理的基本原则。所谓公平是指员工被公正对待的感受。员工对于薪金、福利公平与否极其敏感,具体可以分为外部公平性、内部公平性、个人公平性。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为了保持继续发展的动力,必须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竞争性,及时进行薪资调查,了解其他企业为类似职位所支付的工资情况,对外部公平加以重点考虑。

其次,薪酬管理具有合理性原则。合理薪资的标准众所纷纭,我们认为,合理薪资的要求如下:考虑当地生活物价指数上涨,相应增加工资以保持原有生活水平;以合乎社会行情的薪资,进行薪资设计;薪资与员工的效率、能力相等;须比较公司内其他同职等、同性质工作员工的薪资;薪资须依职务来划分;解决各部门奖金差异过大的情形;薪资调整的规则透明化。

再次,薪酬管理具有激励性原则。一个单位所定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如果不能对其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和作用,这个标准就有问题。单位确定标准的目的应该是对员工有所激励、鞭策、约束、限制,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主要的支撑。

二、当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面临的问题

1.薪酬设计缺乏战略思考。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企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相对地位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在对企业的定位和发展理念上多认为利润增长是目前重要的发展目标,因而会从成本控制的角度考虑薪酬安排,但是极少能意识到薪酬是企业长期战略实施的手段和杠杆,更缺乏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观念。有很多中小工业企业对自身发展战略的思考就非常欠缺,所以对薪酬安排更是缺乏思考,在思想上缺乏重视。在企业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支撑,然尔没有恰当的薪酬政策去支撑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企业战略的实现就无从谈起。

2.薪酬制度不规范、弹性差。企业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工资体系是薪酬管理的最基本工作,然而部分中小型企业在工资体系管理方面却存在种种问题。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员工的工资标准约定俗成或由企业领导随意确定,员工的各种工资性项目的核算缺乏明确的依据和科学的方法,员工无法通过薪酬制度来了解自己的大致收入。弹性差主要指在工资体系中与员工绩效或企业效益挂钩的项目较少,总体上表现出员工之间的工资差距较小以及员工的工资基本没有起伏的现象。

3.忽视内在薪酬,缺乏人性化的薪酬管理。薪酬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潜力。因此,只有构建既符合企业目标又能够实现员工个人发展的薪酬体系才能使企业与员工在战略意义上达成一致,从而实现企业长远可持续和谐发展。我国的传统观点一般认为组织、家族的目的高于个人,个人的行为和发展都要在组织之下,相应对于个人独立和发展的关怀较少。体现在薪酬制度上就缺乏人性化的薪酬管理,例如大多企业施行的是以岗位薪酬为中心的上浮制薪酬模式,或是只上不下,但是加薪只是和工作年限、学历等联系紧密,对于个人的工作能力、努力程度、绩效完成情况等没有科学考量。这种情况下,员工缺乏对于个人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目标的明确认知,其个人的能力、素质和潜力与工作的关系不被重视,在团队中,每个员工的角色分工与其个人特点结合不够,难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当前深化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对策

1.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薪酬机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企业薪酬管理过程中,企业领导层要积极提供具有公平性和竞争力的薪酬。在企业内部,将薪酬分配合理拉开差距,首先做好企业内部的岗位评价和岗位分析,分析岗位工作的复杂性、工作时所需承担的责任以及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工作态度等来对岗位的价值进行量化评估,而不是单纯以工龄、学历、职称、行政级别来进行评估。同时,要为员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引进竞争激励机制,依据按劳分配的原则,通过一些激励措施例如晋升、培训、奖励、休假等机会,给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措施对于留住优秀员工、形成合理的员工结构,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单位形象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促使员工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2.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整体观念。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从招聘、录用、配置、绩效考评、薪酬、人员流动直至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技能开发的全过程管理。薪酬管理体系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包括薪资计划、薪资制度管理、特殊薪资管理和对薪资管理的监督检查等,为完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总体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薪资管理制度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和维持员工的基本生活需要,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赋予了其促进组织发展的更高职能,即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报酬分配制度,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和员工能力的最大程度提高和发挥,维持组织的正常秩序,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营造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关系等。

3.实现企业薪酬设计和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在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属于知识型员工集中的科技型企业,其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骨干在工作中需要有很大的创意和保持较强的个性。企业组织可以通过工作制度、员工影力、人力资本流动政策来执行内在报酬,实现员工自我激励。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激励功能是薪酬的核心职能。薪酬管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结合起来,能使薪酬的变动调节企业各个生产环节的人力资源,达到有效配置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目的。薪酬制度越是成为支持公司战略的关键因素,员工们就越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公司的战略。薪酬制度与战略之间的统一程度通常决定了战略是否能够有效实施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谢伟华,张国权.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2)。

[2]唐文芳.企业如何建立应收账款防范机制.集团经济研究[J],2006(4)。

[3]万红燕.中小企业人才竞争策略的思考[J].企业经济,2005,(12)。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 对于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思考,本文点明了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重要程度,提出了如今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改革和思考。

关键词: 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无疑成为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它也组成了新时期现代企业制度。如今企业的发展和效益都是由薪酬直接决定的,薪酬也直接反映除了员工的价值。所以说,我们就对于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作出一定的思考。

一、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重要程度

企业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非常的重要。首先就是能够快速的促进员工的进步和发展,员工在工作中所消耗的智力和体力在货币方面得到相应的补偿才能够源源不断的进行生产。所以说企业必须不断的将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上去才能有所发展。倘若企业并不重视这些因素就会明显使得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减弱,企业发展的效率和程度也就没有那么快。其次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有所提高,因为企业人才和员工的素质数量都是由薪酬决定的。

二、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没有战略储备的薪酬设计。将所有的重点放置在经济效益上而不重视其他方面的内容是现在企业存在的非常局限的问题,他们对于薪酬没有系统的管理,也不知道企业长期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就是薪酬,这就使得出现了没有战略储备的薪酬设计。

2.没有合理地对待薪酬管理。因为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使得我国的企业得到迅猛的发展,所以经济效益中能够将企业员工的薪酬和企业之间得到相对应的匹配,所以很多的企业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说岗位责任制度和绩效制度,不过这种措施并不十分完善,因为一套完善的业绩管理体系并没有被制定出来,而且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出来对于企业薪酬方面的管理,所以导致员工没有非常积极的'工作态度。

3.没有激励措施的薪酬管理。对于公平性的问题,显然很多的企业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说对于岗位的编制有一定的考核。但是这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发展还不够健全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并不十分合理,因为它缺乏科学的指导。其中只关注形式的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也再一次的压制员工的工作欲望。

三、对于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改革思考

1.对于薪酬管理的不断重视。毫无疑问,企业的最重要的引导者就是企业的管理者,它非常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所以说在企业人力资源的薪酬管理中,最先应该改变思想的人就是企业的领导者,他们不断地将薪酬管理的战略有所调整,充分整合了薪酬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从而将薪酬管理体系变得更为完善。

2.对于薪酬战略原则的不断完善。如今对于薪酬战略原则制定科学的计划在新时期企业发展中非常的重要。第一步应该在目标上将企业的薪酬设计和企业发展方向有所统一,因为引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所以说合理的战略发展方向一定要和薪酬政策有所吻合,这样企业的发展才能更为的持续。如今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经营战略目标比较适用于发展稳定的企业,所以说奖励管理技巧、平均的薪酬水平和标准的福利待遇水平都应该容纳进企业的薪酬策略中来。

3.对于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如今企业非常重要的生命线就是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不断的建立相对配套的企业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所以说第一步就是将工作的岗位分析明确,说明性的编制岗位,对于绩效的指标明确完整,对于员工的要求也要有所明确,第二步就是要对于岗位有所评价,划分出来岗位的不同等级,这样薪酬的级别和水平依据于岗位工作量和难易程度。

4.对于薪酬战略的重视与实施。不同的特点在每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能体现出来,所以说从实际出发是一个企业应该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薪酬体系、薪酬管理现状和薪酬管理理论一定要立足于当前的企业现实情况,这样一定的薪酬体系和薪酬制度才能更加合理的建设起来。可以说以经济薪酬为主的薪酬体系仍然在很多的传统的企业上时有发生,这种传统的薪酬方式会阻碍现代企业的发展,很显然如今薪酬管理的发展方向已经变成了全面薪酬管理。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都是全面薪酬所囊括的形式,以货币的形式来给予员工物质报酬的方式在外在薪酬,而不用货币的形式给予员工的精神上鼓励就是内在薪酬。同时以货币形式出现的工资福利、晋生和表彰等都可以说是薪酬的一部分。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结合就是所谓的全面薪酬策略,如今的企业着实应该将这两种形式充分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薪酬策略。综上所述,对于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改革思考,一共分为四个方面,有对于薪酬管理的不断重视、对于薪酬战略原则的不断完善、对于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对于薪酬战略的重视与实施。但是提出理论只有真正的回归实践才能起到作用,所有有关企业应该积极的汲取营养,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洪玲.中国特色的公务员薪酬公平导向研究[D].吉林大学,2009

[2]徐国成.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及模式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0

[3]梁洪文.报业集团绩效与薪酬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

[4]佟明明.GH设计院薪酬体系再设计研究[D].东北大学,2012

[5]宋延军.基于公平理论的高校教师薪酬制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1

作者:姜海坤 单位:巩义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管理杂志

人力资源杂志投稿量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从2018年到2019年,投稿量增加了30%。2019年,人力资源杂志的投稿量达到了2000篇以上,其中国内投稿量达到了1000篇以上,外国投稿量达到了1000篇以上。人力资源杂志投稿量的增长得益于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关注和重视,以及科技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没有比人力资源管理这本杂志更专业的了。人力资源管理杂志是HR人自己的杂志,在这里可以与HR管理者共成长。杂志投稿邮箱:

在大学学的人文学科,所以查阅的这一类的书籍,还有就历史领域,关于这2类的书籍还是有挺多的。历史领域《历史研究》:创刊于1954年2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双月刊,历史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我国史学界研究成果,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及世界史等方面的研究,刊登史学研究评介,报道史学研究动态。在国际史学界有重要影响。《史学集刊》:创刊于1956年01月,吉林大学主办,双月刊,历史学学术性刊物。登载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史、地方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及考古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和重要资料。考古领域:《考古》:创刊于1955年1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月刊,考古专业学术性资料性刊物。主要刊载考古学研究论文,发表野外考古发掘调查简报、考古资料的综述和书刊评介,亦反映自然科学在考古中的应用成果。《考古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季刊,考古学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考古发掘调查报告,刊登考古学理论和专题研究论文,报道考古学与古代历史的研究成果,以及古代建筑、古人类、古生物鉴定的研究动态。以上总结这2类的书籍可能大部分的朋友,不太喜欢,不过历史文的有兴趣阅览的话你会爱上它的。

国内最直接的当然就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啦,或者人力资源管理也从属于管理类,管理类就多了,《管理世界》啦,《中国工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等都是一类核心杂志,其他还有现代管理科学、科学学研究、管理科学学报、软科学、经济管理等等,这些杂志上也会发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文章,国外的一流的有《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uman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Organization science》、《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等等

管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文献

人力资源管理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这对于许多毕业生而言,或许是一件头疼的.事。以下给大家提供了一份关于论文参考文献的文章,大家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可以予以适当借鉴。

一、著作

[1] (美)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加)狄祖善、霍思安.人力资源管理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 (美)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 (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5] (美)贝克尔.家庭经济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6] (美)爱德华•拉齐尔.人事管理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 (美)雷蒙德•A•诺伊等.人才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8] (英)迈克尔•普尔、马尔科姆•沃纳.人力资源管理手册[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9] 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0] 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跨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及其战略选择的人本视角与考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 朱舟.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2] 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3] 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4] 陈维政、余凯成.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5]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新进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 赵曙明.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7] 孙健敏.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8] 廖泉文.人力资源发展系统[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19] 林泽炎.转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0] 蒋明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1] 林泽炎.3P模式: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操作系统[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22] 谢晋字、吴国存、李新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3] 董克用、叶向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4] 石金涛.培训与开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5] 石金涛.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6] 张国初.人力资源管理定量测度和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7] 陈远敦、陈全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8] 张国初.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加拿大案例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29] 谌新民.新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0] 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跨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及其战略选择的人本视角与考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1]陆国泰.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二、杂志

[1]《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中国人才》

[3]《管理世界》

[4]《人力资源》

[5]《人事与人才》

[6]《人才开发》

三、报纸

[1]《21世纪人才报》

[2]《人力资源报》

更多论文参考文献请访问:

论文的参考文献是指作者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参考过、借鉴过、引用过的资料,引用参考文献是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 吴树青.陈占安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高等 教育 出版社.27.2.

[2] 黄维德等.人力资源管理初探(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范文 )[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6.11.

[3] 张京宏沈宗南.HC-4R管理理论及应用[M].上海世新出版社.27.

[4] 芦彩梅.梁嘉哗.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问题与对策思考.科技与管理[J].23.1.

[5] 赵曙明.戴万稳。欧洲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外国与管理[J].22.24.12.

[6] Mark A, CiavareUa.T'he adoption of hish-involvement practices an dprocess in emergent and developing firms: a descriptive and prescriptive approach.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23.Vo1.42.No.4.337-356

[7] Matthew W.Rutherford.Paul F.Bu11er.Patrick R.McMulle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oblems over the life cycle of small to medium-sized firm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23.4.

[8] Hap Brakeley, Peter Cheese, David Clinton.The High-Performance Workforce Study[M].Accenture.24.

[9] 孙健敏.穆桂斌.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状况·经济管理[J].29.4.

[1] 李小安.民营企业如何突破四大“瓶颈”闭.商业研究,2008, (5).

[2] 风杰中.《小企业创新》.东北 财经 大学出版社[M]. 2006.

[3] 刘昊.中小企业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设阴[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2, (6).

[4] 薛建刚.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J].科技资讯,2009, (4).

[5] 徐红.李涛浅析中小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 (6).

[6] 石磊,罗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的匹配性研究[J].商业时代,2007, (9).

[7] 庄彪.完普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 措施 [J].商场现代化,2008 (10).

[8] 清华.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现代营销,2010, (2).

[9] 李长禄,尚久悦.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0] 曾漫丰.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改进对策[D].

[11] 张清华.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J]..工业技术经济,2004, (7).

[12] 魏明.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 (3).

[13] 清华.对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学苑版.

[14] 郭晶.钱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 (3) .

[15] 朱晓敏.浅谈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田社会科学家[J].,2005 (2).

[1]李娜.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向实务演变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山西:太原理工大学,21.

[2]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1.

[3][美〕埃里克瓜弗兰霍尔茨著,陈仁栋译,‘常勋,余绪缨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

[4]许静.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J].人力资源,211, (4): 85.

[5]提拉依木.高校人力资源会计运用的研究[D].江苏:河海大学,25.

[6]张文贤.人力资本[M].四川:四川出版集团,28. 1-9.

[7] 一涛.基于薪酬激励视角的高校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型构建[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8.

[8]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9]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参考文献.A Statemen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 1966 Ch.5.

1.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2.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提纲

3.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4.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5.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6. 人力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护理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1.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规避研究[人力资源]2.试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自我营销[人力资源]3.“以人为本”的裁员策略研究[人力资源]4.我国中小企业人员流失问题及对策分析[人力资源]5.浅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海尔集团为例[人力资源]6.现代五星级酒店员工培训现状分析[人力资源].............................网络上搜索不到的内容更多资料请访问:

新的世纪将是一个全球一体化、高度整合而又高度竞争的时代。而竞争则主要是针对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将来谁能拥有具高度竞争力的各类人才,谁就掌握了国际竞争的优势和主动!�一、人力资源对企业远景的影响人力资源战略是根据企业远景制定的,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部分,并主要通过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来实现对经营战略的贡献。 远景是要回答:企业将成为、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经营战略则是实现远景的策略,人力资源战略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为实现其远景需要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理念来开展人力资源工作?如何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例如,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远景是成为向中国企业提供咨询方案的最佳服务机构。由于远景目标的知识性特点,其人力资源规划可以是初期选拔经验丰富并具有咨询业素质的专业人士,随着公司的成长和专业技术的完善,再由公司自己培养新加盟的大学毕业生,以便尽快壮大队伍。以“信任、团队、智慧、创新”为核心价值观,激发员工的价值认同感。一流企业之所以能吸引并凝聚优秀的员工,认同感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二、人力资源系统如何与其他系统相结合组织建设包括“硬”的组织结构规划设计和“软”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经营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决定组织建构并透过组织得以实现。文化建设首先确立核心价值观,再将其有系统地向组织渗透,并有意识地融入管理系统、制度和程序。系统建设既要求操作系统的科学与规范,更强调各系统间的配套衔接,这体现在两个方面:�1. 人力资源操作系统是对战略由宏观到微观操作层面的细化,其间必须经过一个更为基础的普适性的技术分析过程,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源平台”。人力资源平台即通过对工作、人、职位的分析、评估,整理、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各操作系统提供技术支撑。招聘、绩效管理、培训发展、薪资福利及人员管理等子系统就是建立在此平台上。 �2. 操作系统是连贯一体的,如人才保留不仅是薪资待遇和发展机会的问题,在员工招聘时就应该加以考虑。面试评估标准应关注应聘人的价值观念是否符合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应聘人的发展期望是否是公司可以提供的,如果不相匹配,即使招聘进来也很难长期保留。只有综合、系统地制定各操作方法,才能保证其有效性。 �三、必须以大人力资源观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根据企业远景和经营战略来全盘规划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确定支持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分析企业关键成功因素,明确核心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设计适合企业发展的个性化的组织结构,而不是模仿照搬其他企业。同时进一步阐释核心价值观,明确组织文化内涵和外延,作为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理念和原则。�由战略、组织、文化落实到具体的各人力资源操作系统,还必须经过一个普适性的技术分析过程,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它的主要内容是对职位、工作、人三者关系的分析,包括职位对公司的价值(存在的目的),如何衡量(分解关键绩效指标),以及对任职人的素质要求。该平台将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予以实化,是建立招聘、培训、考核、报酬等人力资源操作系统的基础依据。平台是相对稳定的,各操作系统可以根据组织变革进行适时调整。�具体的招聘、培训开发、绩效管理、报酬等操作系统(政策、制度、程序、方法等),是企业人力资源策略的具体实现途径和手段,它包括为强调专业化而设立的职能操作系统和为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设立的跨越职能的功能系统。人力资源部通过制定作为“技术资源”的职能系统,以及向公司所有管理者提供“技术”应用培训和咨询辅助,促进管理者有效运用功能系统,旨在形成全公司动态有效的人力资源机制。各操作系统建立在同一个平台上,所以彼此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紧密联系的。人力资源操作系统必须充分体现并融合战略、组织、文化的要求,而每家公司的战略、组织、文化独具特点,所以人力资源操作系统也应该是个性化、切合企业实际的。更多参考资料,已发送至你的百度消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弹性管理策略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弹性管理策略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运用人力资源弹性管理理论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未全面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人才聘用规范性与科学性不足、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以及职业规划和薪酬激励机制有效性不足等问题,提出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建设弹性化培训体系、制订实施员工保健计划和推进弹性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弹性管理;

当前医院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医疗技术人力资源明显不足,公立医院也不例外。若能够通过弹性化的方式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立足全局统筹安排,就能够促进医疗人力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满足医疗服务需求,降低医疗工作强度,一定程度上缓解医疗技术人员工作压力,从而推动公立医院的稳定有序发展。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人力资源管理

在组织管理活动中,人力资源管理这一职能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为组织管理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以人力资源为对象,实施合理化配置、科学化管理与有效开发,在组织发展战略要求下,以现代化、科学化方法来管理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对人们的态度、行为及表现产生影响,促使个体对自身才能加以最大化利用,保证管理的有效性。

本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主要从硬功能和软功能两个方面来论述。硬功能管理模式具有刚性特征,主要采取奖惩制度管理和纪律要求的方式,灵活性不足,以严格的管理规定为依托,在人员招聘、培训、绩效考核、劳动人事关系等方面实施管理,为软功能管理提供实施依据。软功能管理属于柔性模式,主要从心理及行为规律入手实施管理,为硬功能管理提供补充,致力于通过个性化和民主化管理来对员工内在潜能进行挖掘,以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硬功能管理与软功能管理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组织管理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管理活动中需将二者协调起来,促进人力资源作用的有效发挥,保证人事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就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来看,其物质基础是员工,员工所蕴藏的劳动力,就是医院的人力资源。医院人力资源涵盖范围较广,包括管理层、基层技术人员、医疗技术专家、后勤人员等所有员工,其劳动能力价值直接关系着医院人力资源价值。医院内部,人力资源属于独特化的生产要素,在医院资源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应当得到科学利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医疗卫生产业提供特殊的服务,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相比其他行业而言,其从业人员职业风险度高,知识综合性强,需要进行长期深入学习和实践、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社会、病患及其家属对于治疗往往存在较高的期待,因此医务人员应当严格、准确且科学地诊断并治疗疾病。生命治疗具有特殊性,患者往往选择向医生诉说自己的心理与生理秘密,作为医生需要对患者的隐私加以保护,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医德和法律素养,这也是医学伦理性的具体体现。

(三)人力资源弹性理论

1984年,英国学者Atkinson J在《人力资源柔性战略》中首次提出弹性理论的应用。对于人力资源弹性管理的理解,从组织视角来看,就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具备组织应对能力及后续处理的反应能力。在面对差异化层次与模式的人力资源需求时,组织管理者应当客观分析条件,保证自我管理与控制的灵活性。人力资源弹性管理,就是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以人力资源为对象,从员工人数、工作内容、时间等方面入手,以弹性化的管理方式进行修正和调度。

在学术领域,主要将人力资源弹性划分为四种类型,其一是职能弹性,指在任何条件下组织都能够对变化的任务做出应对,结合员工具体技能进行及时有效的部署。功能的灵活性要求员工掌握差异化技能,在面对变化的任务时能够保证反应的时效性,这就需要丰富工作内容,将工作范围扩大,进行岗位轮换,保证员工技能的多样化。其二是数量弹性,指在内外环境变化及企业发展要求下,在管理过程中对员工加以灵活配置,以确保实际需求得以满足。为保证灵活性,需要以多种方式对人力资源进行调节,比如采用外包、兼职、劳务派遣、长期就业等形式;在休假方式上也应当保持灵活,比如采取加班、调休、轮换等模式,这样就能够克服传统固定就业方式的弊端,同时组织运营成本也能够得到科学化控制。其三是时间弹性,指从个体发展需求出发,管理者在工作时间外给予员工以充分的个人时间,工作时间的计算方式是弹性化的,便于对员工工作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员工个人工作的适应性良好,生活需求也可以得到满足,员工能够享有自主权,这样有利于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违规违纪现象出现几率,促进工作效率的显着提升,组织人事管理成效也能够得到明显改善。其四是薪酬弹性,指薪酬的确定需要依据一定考核标准来实现,这就能够对员工形成良性激励,将工作成果与薪资挂钩,真正实现按劳取酬、多劳多得。

(四)心理资本内涵

20世纪90年代末期,心理资本这一概念得以提出,被应用于经济学、投资学及社会学等领域。心理资本属于竞争因素,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相比,其竞争力更强。所谓心理资本,就是以个体生命阶段为基本条件,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杰出的心理状态,个体生长发育因心理资本的积累而得以促进,可以说心理资本在促进工作任务完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本不仅体现在人力和物力方面,心理因素也至关重要。现代社会发展中,环境变化较快,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员工的心理资本加以掌握,以便于了解组织内部情况,确保问题发现的及时性,制定科学且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从而为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二、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特点

医院人力资源系统具有技术密集型特征,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且担任主任的管理人员属于高级卫生人力资源,具有一定创造性,能够促进学科及医院发展,其创新能力强于普通员工。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中,需要明确人力资源的重要价值,医学人才有着较长的成长周期,需要较大的投资成本,人才价值较高。治疗工作的安全顺利完成往往需要各部门及专家组的配合,需要团队共同努力,因而难以对个体绩效做出评价和判断,医院薪酬体系也比较复杂。在公立医院内部,要求员工具有优良的科学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在工作中发挥专业才能,以获得社会的认可。若其自身价值无法实现,员工往往会选择另谋高就,因而公立医院的人才具有较大流动性。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医学专业人才必须积极更新专业知识,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才能够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

(二)取得成效

一是人员聘用制得以实行。随着卫生组织的不断发展,人才观念逐步更新,岗位设置及管理更具科学性,就业形式更加多样。人员聘用制的实行,使得传统地域界限得以消除,聘任、招聘、职称聘任等多种形式使得终身职业技术职务制度被打破。二是分配制度改革。绩效补偿、岗位工资等多种模式的分配制度将平均主义打破,使医院核心岗位与风险岗位的价值凸现出来。绩效工资制度下,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技术职称、风险、责任等得以集中于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员工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为其知识价值和劳动价值的发挥创造了空间,有助于推动医院发展。三是人事代理制度实施。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有效调动了代理制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解决了专业技术人员流动受阻的问题。对于公立医院来说,能巩固弹性化人事管理的基础,灵活配置人力资源以降低其成本。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缺失、职业安全降低、职业规划不明等,亟待就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加以解决。

(三)突出问题

一是并未全面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医院性质特殊,普遍存在医疗优则优的思想,尽管医技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较高,但医院整体发展运作不到位,领导层缺乏专业管理知识,也会导致难以获得预期绩效。当前很多公立医院并未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性,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缺乏可见效益,存在重短期利益而轻长期利益的情况。二是人才聘用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不足。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公立医院规模的扩大,对临床医务人员的需求也明显加大。受到在编人员数量的限制,医院通过招聘合同制员工的方式来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尽管医院采取同工同酬的制度,但员工仍感到待遇不同,缺乏安全感,参与医疗服务的积极性和稳定性也因此受到影响。三是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培训及职业规划。通过培训能够提升人力资源价值,促进医务人员自身知识能力的提升,提高医务工作质量。医院规范化培训中缺乏科学规划,管理的统一性不足,培训体系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医院现实需求,也无法为个体职业发展作出指导。公立医院亟待建立规范化、完善化的培训计划与考评体系,这关系着医院的综合发展。当前公立医院对于合同工的心理关注不到位,导致其对于医院缺乏归属感,责任意识及工作积极性有所不足。此外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可通过人员与岗位的兼容性来做出判断,这就需要重视岗位分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四是薪酬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不足。公立医院薪酬机制大多为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员工收入由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等共同组成,员工的工龄和职称是确定薪酬的主要因素,这就使得医务工作人员的绩效贡献并未受到重视,工资制度的优势并未得到发挥,资历框架依然束缚着薪酬机制的实践。年度考核中,以德行、能力、绩效等作为医务人员的统一考核标准,笼统化的绩效考评制度无法准确反映不同岗位及人员的工作效果,绩效考核缺乏科学性,无法对高劳动价值的专业人员实施激励,公立医院按劳分配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公立医院人力资源弹性管理策略

(一)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健全人力资源弹性管理机制

公立医院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通过运用弹性管理模式,能够显着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成效。基于此,需要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将人力资源看作是首要资源,以增强公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形势变化,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基于医疗行业特征,人力资源弹性管理的实现,需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价值,真正做到爱才、惜才,进而留住人才,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助力。国外主要采取系统分类的管理方式,在培训与薪酬方面实行差异化管理,以规范化培训来提升同一类别医生水平。发达国家通过专业管理培训来提升医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确保在卫生规划、运营效率及风险管理方面获得理想效果,其一切工作的推进都以人力资源为第一资源。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弹性管理中,需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明确人才标准,大力推进人才培训,不断完善梯队建设方案,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成效的改善。医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长期实践中需要对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组织阶层等进行积极完善,确保其符合实际情况。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方面,需要制定考核管理办法与薪资制度等,并在实施中逐步进行完善,落实奖惩激励制度,科学储备并调整人员,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的公平化与合理化,增强医院的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弹性管理中,所构建的激励机制应当是科学且有效的,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其创造力,增强员工的职业认同感,并且保证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在医院管理实践中需要重视绩效管理,做到按岗取酬,激发员工工作动力,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成效。

(二)建设弹性化培训体系,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为保证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可建设弹性化培训体系,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进行创新,全面提升医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使其更好地参与到医院各项工作中。在这一方面,应当大力推进培训体系建设,完善培训制度,构建系统化培训模式,强化员工学习意识,在医院内部营造优良学习氛围,在实践中引入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方法,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随着医疗工作队伍的不断壮大,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关注员工需求,以弹性化培训体系来发掘员工的创造力。

在人力资源弹性管理实践中,可跨学科建立护理团队,明确组内成员职责,关注患者实际,制定全方位服务计划,保证治疗与护理的规范化、个性化和预见性,促进患者康复,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为促进员工彼此学习,可组建专业发展小组,比如心理、康复、营养等特色小组,鼓励员工结合自我兴趣参与到小组活动中,促进知识交流,提高员工学习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员工的科研教学能力加以锻炼,帮助其实现更好发展。医院管理者应调动科室员工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鼓励员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学历与知识层次。医护人员应当认真学习本专业知识,并深入临床实践,逐步提升自身医疗技术水平。管理者可组织科室员工积极参与院内外培训活动,及时更新思想观念,掌握新知识与新技能。医院可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开展业务训练,培养综合型、实用型护理人才。

在弹性化管理模式下,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医院应建立公正且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员工组织目标的实现。在培训方案的制定上,需要开设新员工培训和老员工继续教育课程,课程内容应涉及医院文化、规章制度、薪酬福利等。通过新理念、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培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促使员工主动学习并有所成效,促进人力资本增值。人员培训也应当保持弹性化,在依照规章制度实施管理的同时保持一定的弹性。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因此医院所制定的培训方案应当具备灵活性,满足自主学习与自主管理需求,为员工成长创造优良环境。培训方案的制定应当确保时间、内容与对象安排的合理性,不可加重员工的负担,可采取预约制,保证培训的科学化和弹性化,切实改善培训效果。

(三)制订实施员工保健计划,提升工作效率

为保证人力资源弹性化管理的有效性,需要把握公立医院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员工保健计划,在实践中加以规范实施,促进医院工作效率的提升。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对其身体和饮食健康加以密切关注。公立医院内部有着较多的医护人员,工作强度高且负荷大,这就对工作人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确保医院工作人员能够胜任岗位工作,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就需要为员工健康做出保障,督促员工定期体检就是一种可行的.方式。此外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对于营养饮食也存在特殊的需求,因此公立医院应当办好员工食堂,保证便捷就餐,且减少时间消耗,结合员工需求提供个性化营养配餐,积极开发新菜品,促进合理膳食,确保营养均衡,提高员工饮食的科学化水平,这也可以使员工产生幸福感,从而提高对医院的忠诚度。

为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在人力资源弹性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大力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医院可通过组织开展健康主题活动、制定员工帮助计划等,以具体项目来提高员工心理素质。公立医院内部,医护人员在人力资源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中护理岗位员工众多,管理部门可从多个角度入手对护士执业心理开展测试,建立有针对性的帮扶档案,开设心理咨询热线,便于护士了解自我并开展针对性训练。日常工作之余可组织护士开展丰富娱乐活动,释放工作压力,这也有利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弹性管理的实现,需要重视人文关怀的落实,保证管理的磁性化,对员工产生强烈吸引,创设优良工作环境,促进个体价值与职业价值的充分实现。在磁性模式下,可结合人力资源现状制定人才管理方案,给予员工以教育支持,关注个体职业发展,使薪酬制度与劳动付出相结合,提高员工对于公立医院的归属感。公立医院可打造特色护理文化,坚持人文与创新理念,构建全程优质护理服务链条,全面提升护理服务品质,建立现代化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以磁性化医院管理文化为支撑,能够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稳定医务工作团队,强化人文关怀,促使医务工作者向患者传递温暖,提高医院整体工作水平。

(四)推进弹性管理,提高员工满意度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当有序推进弹性化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员工满意度的提升。医院人力资源的优化对于医院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在明确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医院管理部门应当就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以完善,提高员工认知水平,增强医院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人力资源实施分层管理,就现有医疗技术人力资源进行灵活配置和弹性调配,优化组织人力资源,以提高其利用率。人力资源弹性管理过程中可通过外部劳动形式来灵活利用人力资源,促进其价值的发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务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弹性化管理模式能够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属于一种低投资、见效快的人力资源开发方式。现如今公立医院医疗工作任务明显加重,员工的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在弹性化管理方式下,可采取专项设岗、排班、计算工时等方式,减轻员工工作负担,帮助员工自主安排时间,协调好工作与生活,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员工获得自我发展的空间,有利于激发其在工作中的创造力,对于科室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公立医院实现人力资源弹性化管理,需要立足实际科学调配资源,打造人力资源储备库,促进人才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为医院发展提供内在动力。现代社会发展新阶段,公众对于健康的需求明显提升,但医疗服务的结构有待优化,服务供给总量存在明显不足,这就有必要建立人力资源储备库,对人力资源实施动态调配,强化员工责任意识,激发其创造力,高质量推进医院各项工作。公立医院在护理人员管理方面,可建立三级垂直管理体系,护士与经费的管理由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及护士长分别负责,从而规范推进人才培养、招聘调配等工作,确保绩效奖金、特岗津贴、科研基金等经费管理的科学化。为保证三级管理体系的良性运行,医院内部员工代表可组建四大管理委员会,从护士工作、质量管理、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这四个方面入手,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立足实际建立人力资源调配制度,制定紧急状态下的管理办法,精细化控制人力成本,保证医疗管理的高水平,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水平,促进人力资源弹性化管理目标的实现,从而使人才价值也得到最大化发挥。

四、结语

在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中,公立医院是重要的组成元素,其显着特征在于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公立医院人力资源弹性化管理的实现,能够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为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采取弹性化管理方式,制定科学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有序推进医院各项工作。与此同时,应以医院文化来陶冶员工情操,加大心理建设力度,建立心理契约,提升员工对于医院的归属感和忠诚度。通过诸多探索性、总结性措施的合理化运用,促进公立医院人力资源弹性化管理成效的改善,为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参考文献

[1]邢荻,刘芝君,巴雪等.我国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000(001):184-185.

[2]邢蕴.浅谈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79):162.

[3]汪婷,蒋红.弹性排班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4(04):8-10.

[4]赵长军.公立医院人力资源弹性管理策略分析[J].技术与市场,2020(03):159-160.

[5]安莉.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及配置[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012):2063-2063.

[6]王建党.以岗位说明书为基础落实医院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8(9):161-162.

[7]付文英.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新模式的探讨[J].中华医学护理杂志,2010,020(008):96-97.

[8]陈凤英,吴小青,董洁.民营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10(006):535-536.

[9]仇升平.新时期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浅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1,000(001):92-93.

[10]李佳君.人力资源战略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医院,2010(09):117-118.

  • 索引序列
  • 信管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
  • 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论文范文
  • 人力资源管理杂志
  • 管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文献
  • 护理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