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南京中医药大学投稿

南京中医药大学投稿

发布时间:

南京中医药大学投稿

一、投稿要求1 论文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逻辑性,要求主题明确、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字精练、图表简明。文章一般不超过40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2 本刊已开通网上投稿,请注明稿号及第一作者姓名。本刊不接受纸质投稿或邮箱投稿,基金项目和专利需提供相关证明复印件。3 作者在投稿时,请自留底稿。作者在接到收稿回执后6个月未收到稿件处理意见,可联系本刊退稿,不得私自一稿多投。本刊对稿件有修改权,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修改稿逾2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4 稿件确定刊用后,根据所占版面与插图数量收取版面费,彩图需付彩图印制工本费。5 本刊优先发表下列文章:①属于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的文章;②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的文章;③有重要指导性意义或发表后具有广泛引用价值的文章;④有重大发现,发表后准备报奖的文章。6 本刊暂不接受综述类稿件投稿。中医经验类稿件要求是国医大师,或国家级,或江苏省名老中医未发表的临床经验。二、撰稿要求1 标题、作者及单位:来稿列出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二级单位)、地名(省市、县)及邮政编码。论文署名不宜过多,应限于对该文能负责并解答有关问题者。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序号;通讯作者应加注 * 号上标。2 脚注:首页脚注中注明[基金项目](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出生日期,性别,籍贯,职称,学历等)。[通讯作者](Tel, Fax或E-mail)3 摘要、关键词:研究论文、专论、综述应附摘要(200~500字)、关键词(3~8个)。实验性文章摘要为四要素式摘要, 即分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部分。专论、综述为叙述形式的指示性摘要。 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4 正文:正文各部分都应简洁明了。层次标题一律用“1”,“1.1”,“1.1.1”等表示。层次序号后写明各层次标题。1)前言:简明扼要地阐明研究的目的、意义,概述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并附上必要的参考文献。2)实验材料:应说明主要材料来源、品种及规格。药学有关名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为准,并注明鉴定人姓名、职称及其工作单位。3)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请参阅《量和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4)图表:每幅图、表应有简明的题目。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图不宜过大,最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 cm,通栏图不超过17.0 cm,高与宽的比例应掌握在5∶7左右。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彩版并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5)统计学:统计学方法部分,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结果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和P值;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 时, 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同时, 还应给出95%置信区间。统计学符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6)医学名词:以1989年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应使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中的名称,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7)结论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是文章的主要结果、论点的总体概括。如果没有结论,可进行必要的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有待解决的问题。5 参考文献:依在文中出现的顺序于上角方括号内标明序号。应尽量引用近期公开发表的原始文献,勿引用内部资料、二次文献。综述性文章应尽量使用 10年以内文献。作者应对所引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查重要求文章提交者需提供原创性声明及全文查重报告,查重率不得超过20%,投稿人需要提供原创性声明及全文查重报告,查重报告应当包含查重率、查重软件名称、查重时间等信息。

先要确定中医的核心是科技核心,还是中文核心, 投稿注意,建议你有选择的去查阅期刊,看你的研究方向和那个期刊的稿约比较合适,而且要看同类型的内容是不是太多,一要有创新点,二要对期刊有了解,在此基础上写稿。投稿的时候要多和编辑沟通,了解审稿情况,确认不足的地方。下面的是中文核心中草药(外)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外)中国针灸中成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药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华中医药杂志针刺研究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辽宁中医杂志时珍国医国药中医杂志(外)新中医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天然药物

一般的查重最多30%。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退稿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审稿时间:1-3个月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快捷分类:医学中药学出版地区:江苏国际刊号:1672-0482国内刊号:32-1247/R创刊时间:1959发行周期:双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医药卫生科技综合影响因子:0.444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先要确定中医的核心是科技核心,还是中文核心, 投稿注意,建议你有选择的去查阅期刊,看你的研究方向和那个期刊的稿约比较合适,而且要看同类型的内容是不是太多,一要有创新点,二要对期刊有了解,在此基础上写稿。投稿的时候要多和编辑沟通,了解审稿情况,确认不足的地方。下面的是中文核心中草药(外)中国中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外)中国针灸中成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药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华中医药杂志针刺研究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辽宁中医杂志时珍国医国药中医杂志(外)新中医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天然药物

一、投稿要求1 论文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逻辑性,要求主题明确、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字精练、图表简明。文章一般不超过40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2 本刊已开通网上投稿,请注明稿号及第一作者姓名。本刊不接受纸质投稿或邮箱投稿,基金项目和专利需提供相关证明复印件。3 作者在投稿时,请自留底稿。作者在接到收稿回执后6个月未收到稿件处理意见,可联系本刊退稿,不得私自一稿多投。本刊对稿件有修改权,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修改稿逾2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4 稿件确定刊用后,根据所占版面与插图数量收取版面费,彩图需付彩图印制工本费。5 本刊优先发表下列文章:①属于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的文章;②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的文章;③有重要指导性意义或发表后具有广泛引用价值的文章;④有重大发现,发表后准备报奖的文章。6 本刊暂不接受综述类稿件投稿。中医经验类稿件要求是国医大师,或国家级,或江苏省名老中医未发表的临床经验。二、撰稿要求1 标题、作者及单位:来稿列出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二级单位)、地名(省市、县)及邮政编码。论文署名不宜过多,应限于对该文能负责并解答有关问题者。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序号;通讯作者应加注 * 号上标。2 脚注:首页脚注中注明[基金项目](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出生日期,性别,籍贯,职称,学历等)。[通讯作者](Tel, Fax或E-mail)3 摘要、关键词:研究论文、专论、综述应附摘要(200~500字)、关键词(3~8个)。实验性文章摘要为四要素式摘要, 即分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部分。专论、综述为叙述形式的指示性摘要。 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4 正文:正文各部分都应简洁明了。层次标题一律用“1”,“1.1”,“1.1.1”等表示。层次序号后写明各层次标题。1)前言:简明扼要地阐明研究的目的、意义,概述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并附上必要的参考文献。2)实验材料:应说明主要材料来源、品种及规格。药学有关名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为准,并注明鉴定人姓名、职称及其工作单位。3)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请参阅《量和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4)图表:每幅图、表应有简明的题目。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图不宜过大,最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 cm,通栏图不超过17.0 cm,高与宽的比例应掌握在5∶7左右。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彩版并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5)统计学:统计学方法部分,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结果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和P值;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 时, 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同时, 还应给出95%置信区间。统计学符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6)医学名词:以1989年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应使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中的名称,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7)结论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是文章的主要结果、论点的总体概括。如果没有结论,可进行必要的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有待解决的问题。5 参考文献:依在文中出现的顺序于上角方括号内标明序号。应尽量引用近期公开发表的原始文献,勿引用内部资料、二次文献。综述性文章应尽量使用 10年以内文献。作者应对所引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稿费

稿费要看合同的,网文的稿费是7天一结,报刊的稿费是下个月结当月稿费。

论;文;发;表; 评;;职;称可;以与;我;;联;系

中华现代系列医学杂志 简介中华现代系列医学杂志包括《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和《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为中华临床医药学会主办的医学专业学术刊物。本系列刊物具有ISSN/CN标准刊号。本刊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反映我国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刊登外科学、皮肤科学、儿科学、内科学、眼科和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中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学术研究、技术改进、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的专家评论,等等。 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务工作者。主要栏目:论著、综述、 临床医学、诊治经验、管理、专题讲座、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会议纪要、读者·作者·编者等(详见各个专科杂志稿约)。本刊发表周期短,免收审稿费。论文发表后颁发论文证书。对省/部级以上部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优先刊登。

一、投稿要求1 论文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逻辑性,要求主题明确、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字精练、图表简明。文章一般不超过40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2 本刊已开通网上投稿,请注明稿号及第一作者姓名。本刊不接受纸质投稿或邮箱投稿,基金项目和专利需提供相关证明复印件。3 作者在投稿时,请自留底稿。作者在接到收稿回执后6个月未收到稿件处理意见,可联系本刊退稿,不得私自一稿多投。本刊对稿件有修改权,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修改稿逾2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4 稿件确定刊用后,根据所占版面与插图数量收取版面费,彩图需付彩图印制工本费。5 本刊优先发表下列文章:①属于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的文章;②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的文章;③有重要指导性意义或发表后具有广泛引用价值的文章;④有重大发现,发表后准备报奖的文章。6 本刊暂不接受综述类稿件投稿。中医经验类稿件要求是国医大师,或国家级,或江苏省名老中医未发表的临床经验。二、撰稿要求1 标题、作者及单位:来稿列出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二级单位)、地名(省市、县)及邮政编码。论文署名不宜过多,应限于对该文能负责并解答有关问题者。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序号;通讯作者应加注 * 号上标。2 脚注:首页脚注中注明[基金项目](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出生日期,性别,籍贯,职称,学历等)。[通讯作者](Tel, Fax或E-mail)3 摘要、关键词:研究论文、专论、综述应附摘要(200~500字)、关键词(3~8个)。实验性文章摘要为四要素式摘要, 即分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部分。专论、综述为叙述形式的指示性摘要。 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4 正文:正文各部分都应简洁明了。层次标题一律用“1”,“1.1”,“1.1.1”等表示。层次序号后写明各层次标题。1)前言:简明扼要地阐明研究的目的、意义,概述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并附上必要的参考文献。2)实验材料:应说明主要材料来源、品种及规格。药学有关名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为准,并注明鉴定人姓名、职称及其工作单位。3)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请参阅《量和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4)图表:每幅图、表应有简明的题目。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图不宜过大,最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 cm,通栏图不超过17.0 cm,高与宽的比例应掌握在5∶7左右。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彩版并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5)统计学:统计学方法部分,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结果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和P值;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 时, 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同时, 还应给出95%置信区间。统计学符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6)医学名词:以1989年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应使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中的名称,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7)结论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是文章的主要结果、论点的总体概括。如果没有结论,可进行必要的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有待解决的问题。5 参考文献:依在文中出现的顺序于上角方括号内标明序号。应尽量引用近期公开发表的原始文献,勿引用内部资料、二次文献。综述性文章应尽量使用 10年以内文献。作者应对所引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南京中医药大学有一本和二本的,而且同一个学校在不同地区招生的一二本情况是不一样的哦 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 1954年10月15日,初名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后经江苏省中医学校扩建为南京中医学院,199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发展至今已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岁月洗礼,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 学校坐落在历史悠久、山清水秀、人文荟萃的古都南京,拥有汉中门和仙林两大校区。学校现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心理系、人文社会科学部、成人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培训中心)等 12所直属学院(系);有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6个,其中4个为建设点;有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南京市中医院等共18所附属医院,以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南京市鼓楼医院、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所;有教学医院15所,教学及毕业实习基地100多个,形成了万人大学的规模。学校拥有18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管、理、工、经、文等多个学科门类,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博士点、29个硕士点,博士点覆盖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所有二级学科,初步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互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建成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27门省级优秀课程,温病学、中医儿科学被列入国家精品课程,大批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不断涌现,综合办学实力稳步发展。学校拥有博士生导师自审权和主干学科专业的教授评审权;是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具有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授予权。2006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凭着鲜明的办学特色、雄厚的办学实力和突出的办学成就,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现了学校本科教学水平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质量认证。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是江苏省海洋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植物药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的挂靠单位,拥有 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国家科技部规范化中药药理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3个和江苏省重点实验室4个。近年来,科研成果硕果累累,一批科研成果分别荣获厅局级、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是国际连续出版物、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江苏省优秀期刊和江苏省一级期刊。 回答完毕!求采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待遇,还不错,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版面费一般2000多字符的文章,版面费在500-2000元之间,篇幅长一点的价格高些,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是全国有影响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刊物,1959年创刊,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设有名老中医学术传承、论著(学术探讨、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报道等专栏,刊登中医、中药、针灸、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及有关情报资料。

一、投稿要求1 论文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逻辑性,要求主题明确、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字精练、图表简明。文章一般不超过40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2 本刊已开通网上投稿,请注明稿号及第一作者姓名。本刊不接受纸质投稿或邮箱投稿,基金项目和专利需提供相关证明复印件。3 作者在投稿时,请自留底稿。作者在接到收稿回执后6个月未收到稿件处理意见,可联系本刊退稿,不得私自一稿多投。本刊对稿件有修改权,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修改稿逾2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4 稿件确定刊用后,根据所占版面与插图数量收取版面费,彩图需付彩图印制工本费。5 本刊优先发表下列文章:①属于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的文章;②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的文章;③有重要指导性意义或发表后具有广泛引用价值的文章;④有重大发现,发表后准备报奖的文章。6 本刊暂不接受综述类稿件投稿。中医经验类稿件要求是国医大师,或国家级,或江苏省名老中医未发表的临床经验。二、撰稿要求1 标题、作者及单位:来稿列出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二级单位)、地名(省市、县)及邮政编码。论文署名不宜过多,应限于对该文能负责并解答有关问题者。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序号;通讯作者应加注 * 号上标。2 脚注:首页脚注中注明[基金项目](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出生日期,性别,籍贯,职称,学历等)。[通讯作者](Tel, Fax或E-mail)3 摘要、关键词:研究论文、专论、综述应附摘要(200~500字)、关键词(3~8个)。实验性文章摘要为四要素式摘要, 即分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部分。专论、综述为叙述形式的指示性摘要。 多个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4 正文:正文各部分都应简洁明了。层次标题一律用“1”,“1.1”,“1.1.1”等表示。层次序号后写明各层次标题。1)前言:简明扼要地阐明研究的目的、意义,概述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并附上必要的参考文献。2)实验材料:应说明主要材料来源、品种及规格。药学有关名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为准,并注明鉴定人姓名、职称及其工作单位。3)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请参阅《量和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4)图表:每幅图、表应有简明的题目。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图不宜过大,最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 cm,通栏图不超过17.0 cm,高与宽的比例应掌握在5∶7左右。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彩版并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5)统计学:统计学方法部分,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结果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和P值;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 时, 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同时, 还应给出95%置信区间。统计学符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6)医学名词:以1989年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应使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中的名称,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7)结论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是文章的主要结果、论点的总体概括。如果没有结论,可进行必要的讨论,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有待解决的问题。5 参考文献:依在文中出现的顺序于上角方括号内标明序号。应尽量引用近期公开发表的原始文献,勿引用内部资料、二次文献。综述性文章应尽量使用 10年以内文献。作者应对所引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南京中医药大学杂志

1. 狄留庆,范碧亭,黄亚.中药穴位给药治疗哮喘的药剂学研究进展,江苏中医1996,17⑸:422. 狄留庆,郭戎,范碧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味逍遥丸中栀子甙和芍药甙,中国中药杂志 1997,22⑾:6713. 谢辉,范碧亭,狄留庆.薄层扫描法测定杠板归糖浆中槲皮素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13⑵:884. 狄留庆.促渗剂对定喘膏透皮渗透的影响,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13⑶:1465. 狄留庆,范碧亭.加味逍遥丸体外溶出速率及其工艺规范化研究,中成药 1998,20⑸:96. 郭戎,狄留庆,谢辉,范碧亭.HPLC法测定加味逍遥颗粒中丹皮酚的含量,中国中药杂志 1998,23⑶:1567. 陈峰生,狄留庆.薄层扫描法测定礞石滚痰丸中大黄素的含量,基层中药杂志 1998,12⑷:288. 狄留庆,谢辉,潘桂玲,范碧亭.薄层扫描法测定加味逍遥颗粒中栀子甙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4⑵:959. 狄留庆.中药药剂学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与实践.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专辑):11410. 狄留庆,谢辉,范碧亭,毛春芹.牡丹皮中丹皮酚提取方法及工艺参数的优化.中药材1998,21⑴:3411. 狄留庆,张丽云,沈金文,郭戎.HPLC测定血压平滴鼻剂中芍药甙的含量.中国中药杂志1999,24⑴:3512. 狄留庆,范欣生,范碧亭,王永洁,童晓东.止喘雾化液的制备及其质量标准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15⑵:8813. 狄留庆.《中成药学》教学内容及要求初探.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专辑):6114. 王迎春,狄留庆.TLCS法测定咽炎康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5⑶:17715. 狄留庆,刘忠保.咽炎康颗粒制备工艺研究.时珍国医国药1999,10⑾:81516. 狄留庆.影响方剂疗效的药学因素探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专辑):3217. 狄留庆.干姜挥发油的提取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中药材2000,23⑵:9918. 狄留庆,徐枢.HPLC法测定止喘雾化液中黄芩苷的含量.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0,17⑴:4119. 狄留庆,谢辉,孙小玉,朱荃,等.经前安胶囊的主要药效作用.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0,17⑿:44120. 赵晓莉,崔小兵,狄留庆.HPLC法测定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中葛根素及3’-甲氧基葛根素含量.中国中药杂志2000,25⑺:41321. 狄留庆,谢辉,朱荃,范碧亭,等.镇静逍遥颗粒的药效学研究,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0,11⑴:3222. 张余生,许惠琴,狄留庆.穴贴定喘膏抗炎作用的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7⑹:36523. 刘幸平,许惠琴,狄留庆.定喘穴贴膏对过敏性哮喘豚鼠SOD、MDA、NO和NOS的影响.中医研究 2001,14⑸:924. 范欣生,周志祥,姜静,余晶华,周建英,李伟东,狄留庆,高想.中药吸入治疗中轻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痰中IL-8水平的影响,中国医药学报2001,16⑵:3825. 毛春芹,谢辉,狄留庆.片姜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中成药 2002;24⑻:58126. 杜伟,周萍,卢金福,许惠琴,狄留庆.定喘穴贴膏对小鼠急性炎症的影响.江苏中医药 2002,23⑵:5027. 狄留庆,许惠琴,王维,林英勇.穴贴定喘膏的平喘作用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8⑶:16128. 杜吉荣,狄留庆.影响中药制剂疗效的药学因素分析.时珍国医国药 2002,13⑵:8029. 薛明,狄留庆,黄耀洲.细辛辛夷挥发油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时珍国医国药 2002,13⑶:14330. 范欣生,周志祥,姜静,俞晶华,尚宁,狄留庆.Effects of Composite Xinyi Aerosol (复方辛夷雾化剂) on Asthma Related Cytokines in Serum and Sputum of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2,8⑷:27531. 赵晓莉,崔小兵,狄留庆,李伟.HPLC法测定海马中次黄嘌呤、黄嘌呤的含量.中药材2002,25⑽:71632. 狄留庆,谢辉,张莉,燕珂.贞芪响声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3,20⑵:14533. 谢辉,毛春芹,狄留庆.护肝拔毒软膏质量标准研究.中成药2003,25⑾:88234. 狄留庆. 蔡宝昌. 李伟东. 杨光明.金银花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中药材2003,26⑺:49135. 谢辉,狄留庆,毛春芹.小儿定喘口服液止咳平喘作用研究.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⑸:5036. 李伟东,徐斌,狄留庆,蔡宝昌.RP-HPLC法测定通塞脉片不同拆方浸膏中绿原酸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9⑴:3237. 张莉,狄留庆,吴皓.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塞脉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⑵:9438. 狄留庆,范欣生,沈红.复方辛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9⑷:22239. 沈红,狄留庆,黄耀洲.乳香、没药提取工艺可行性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⑸:29240. 王萍,许惠琴,狄留庆.穴贴定喘膏对过敏性哮喘豚鼠IL-3、IL-5和IgE的影响.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3,11⑸:1941. 谢辉,狄留庆,毛春芹.HPLC法测定咳喘平口服液中麻黄碱的含量.中草药2004,35⑵:16442. 李彦超,蔡宝昌,李伟东,狄留庆.马钱子总生物碱的测定及其提取条件的正交设计优选.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4,15⑴:4343. 毕肖林,狄留庆.薄层扫描法测定香菊感冒颗粒中百秋李醇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0⑵:12344. 沈红,狄留庆,黄耀洲.不同提取方法对麻黄中麻黄碱提取得率的比较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0⑶:17045. 张莉,狄留庆,吴皓.阳离子交换树脂法除珠蚌蛋白质的工艺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0⑶:17346. 毕肖林,狄留庆.纳米技术及其在医药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医药学刊 2004,22⑹:106447. 狄留庆,范欣生,赵晓莉,沈红.复方辛夷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2005,21⑵:111-112毕肖林,狄留庆,黄耀洲. 穴位药物疗法及其临床应用机理分析.时珍国医国药2004,15⑻:532-53448. 李伟东,杨光明,蔡宝昌,狄留庆.三种方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比较,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⑶:206-21049. 王金余,狄留庆,潘红英. TLCS法测定复方芪连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0⑹:50. 李伟东,狄留庆,羊亚香. 复方通塞脉片提取工艺的研究.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19⑷:24-2951. 狄留庆,毛春芹,谢辉,郭戎,等.麝香酮2种不同包合物及脂质体载体经皮扩散比较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5,30⑷:260~26252. 崔箭,狄留庆,沈红,崔勋. 野罂粟中野罂粟碱提取方法及其含量测定.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⑵:53. 张永太,吴皓,狄留庆,许风清.厚朴饮片切制规格的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⑶:173-17454. 狄留庆.中药制药工程学的内涵与外延初探.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1⑵:55. 毕肖林,郭胜伟,狄留庆.中华芦荟多糖提取和粗多糖中总糖的含量测定.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⑷:26956. 狄留庆,沈红,燕珂,刘圣金,等.旋转式制丸技术在通络微丸成型工艺中的应用研究.中成药2005,27⑼:100457. 狄留庆,蔡宝昌,陆茵,赵晓莉,单进军.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的研究思路探讨.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⑷:49~5358. 狄留庆,倪美华,刘圣金.杜仲炮制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进展.南京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2005,21⑹:59. 刘圣金,狄留庆,吴德康.杜仲炮制的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5,16⑾:1078-108060. 赵晓莉,狄留庆,吴皓.清胃宁心胶囊精制工艺的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⑸:308-30961. 倪美华,狄留庆,孙淑萍,等.HPLC法测定穴贴定喘膏中木兰脂素的含量.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16⑹:433~43562. 孙淑萍,狄留庆,黄耀洲,等.穴贴定喘膏的透皮吸收研究.中药材2005,28⑾:1026~102963. 单进军; 狄留庆.RP-HPLC法测定川芎挥发油中丁基苯酞的含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⑵64. 倪美华; 狄留庆; 朱蓉蓉; 孙淑萍.HPLC测定北细辛不同部位及穴贴定喘膏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⑵65. 吴永霞; 吴皓; 狄留庆; 张莉.两种淡水育珠蚌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⑵66. 单进军; 狄留庆; 罗兴洪; 陈浩.RP-HPLC法测定川芎中丁基苯酞.中草药2006⑵67. 徐向彩; 狄留庆; 谈献和. 脉络宁注射液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6⑷68. 孙淑萍; 狄留庆; 黄耀洲; 倪美华.中药全浸膏制剂防潮技术应用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6⑶69. 吴永霞; 吴皓; 狄留庆.动物多糖的化学研究概况.时珍国医国药2006⑷70. 刘圣金; 狄留庆; 吴德康; 宋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中绿原酸的含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⑴71. 徐向彩; 狄留庆; 谈献和; 孙淑萍.皂土澄清剂处理对黄芪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⑵72. 韦昌桂; 沈宇清; 葛乃贵; 狄留庆; 张永太.通解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中成药2006⑷73. 孙淑萍; 狄留庆; 黄耀洲; 倪美华.不同辅料对中药全浸膏制剂防潮效果的比较研究.中成药2006,⑹74. 花盈; 狄留庆.薄荷油的基础研究及其应用开发.世界临床药物.2006⑷75. 狄留庆; 孙淑萍; 黄耀洲.粉体表面改性技术降低中药全浸膏制剂引湿性的应用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⑷76. 吴永霞,狄留庆,吴皓,徐向彩.气相色谱法测定穴贴定喘膏中麝香酮的含量.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6,⑷: 1. 高等中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成药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编委2. 中医药系列丛书《家用中成药140问》,江苏科技出版社1998,编委3.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中药专业试题精选》,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编委4.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中药药剂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编委5. 中医药系列丛书《方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副主编6. 国家执业药师应试指南《中药药剂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编委7. 中医药系列丛书《临床实用中药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编委8. 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药药剂学》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编委9. 国家执业药师应试指南《中药药剂学》.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编委10. 《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编委11. 高等学校教材《中药制药工程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编委12. 《物理药剂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编委13. 高等学校研究生用教材《物理药剂学》科学出版社,2005,副主编 通塞脉微丸的研究与开发 国家项目 第一马钱子生物碱抗肿瘤机理及其靶向给药制剂的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 第三杜仲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 国家项目 第一穴贴定喘膏的产业化研究 部,省项目 第一通塞脉片复方活性部位群及其药效学研究 部,省项目 第二中药质量控制关键技术-指纹图谱的研究 部,省项目 第五中药全浸膏制剂防潮技术的应用研究 其他项目 第一半夏泻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前研究 其他项目 第二中药复方辛夷口服液治疗哮喘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 部,省项目 第三芍药甘草汤配伍机理及物质基础研究 部,省项目 第四 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的研究思路探讨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7⑷ 第一旋转式制丸技术在通络微丸成型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中成药 2005,27⑼ 第一粉体表面改性技术降低中药全浸膏制剂引湿性的应用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4 第一不同辅料对中药全浸膏制剂防潮效果的比较研究 中成药 2006,⑹ 第二白芍中芍药总苷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工艺研究 江苏中医药 2006,⑿ 第二不同种类离体皮肤及人工合成膜对川芎贴膏体外透皮试验的影响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6,⑹ 第三气相色谱法测定穴贴定喘膏中麝香酮的含量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6,⑷ 第二RP-HPLC法测定川芎中丁基苯酞 中草药 2006,⑵ 第二HPLC法测定穴贴定喘膏中木兰脂素的含量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5,⑹ 第二穴贴定喘膏的透皮吸收研究 中药材 2005,⑾ 第二麝香酮的2种不同包合物及脂质体载体经皮扩散比较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05,⑷ 第一 中药药剂学 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01-01 第三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04-02 第五中药制药工程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01-01 第四物理药剂学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5-01-01 第四物理药剂学 科学出版社 2005-01-01 第四

讲授者: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黄帝内经书院”范登脉

简介: 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史文献系教授。对中国古典文献学特别是对传统语言文字学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运用文字、声韵、训诂、校勘等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法考证中医经典文献中的疑难问题,重视出土文献、文物在中医文献研究中的运用,长期从事《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的文献考证、理论整理、逐篇讲析等工作,对《素问》《灵枢》研究有较深造诣。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科研工作30多年。

擅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经方理论、名家经验指导临床实践,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疑难疾病。

出版《黄帝内经素问校补》《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校注)《新刊黄帝内经灵枢》(校注)元•读书堂本《新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脉经》(校注)等。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华中医药杂志》《语言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华医史杂志》《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中医文献杂志》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馀篇。主持完成973计划子课题一项及其他科研项目多项。

编者按:“自己少受罪,家人少受累,国家少发医药费,这就是我们治未病的效果。”上医治未病,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作为“悬壶莞邑”中医药 健康 大讲堂的第一讲,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范登脉教授从理论知识出发,深入浅出,讲述《黄帝内经》蕴含的 健康 原理,为大家传授中医 养生 知识。

授课大纲:

♦观象授时

中医对“人”的认识,包括了合于天道的藏府身形系统、合于天道的生命活动之人。

天之“道”——空间、时间与阴阳。

中国古代发达而持续的农业文明与重视祭祀活动,对于节令、气候、物候提出了极其苛刻的要求。它要求人们不断去 探索 天地自然运行的规律及其复杂的变化规律,以解决现实生活当中的种种问题。

在古代中国,表示时间、方位这些概念的传统方法,是人们广泛接受的干支系统。十干、五位、五行相配始终遵循下面的原则:东方为甲乙木,南方为丙丁火,西方为庚辛金,北方为壬癸水,中央为戊己土。

人之合于天道——人身之气的运行,与天地之气的运行一样,也是按照天之阴阳节律升降开阖。

《灵枢·癕疽第八十一》:“阴(营)阳(卫)已张(布散),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昼夜五十营),与天合同(与天道协调一致),不得休止。”

♦正气、邪气

黄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歧伯曰:

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

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

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

(《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为了准确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划分四季常采用气候上的方法。近代学者张宝坤分类法,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日平均气温计算方法:一天之中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段测得的温度相加除以四,为一天的日平均气温)。并且规定: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

按此标准划分四季,中纬地区季节与气候相一致,低纬地区和极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温度变化很不明显。同时,在中纬地区,各季的长度也不一样。这就是气候四季。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此谓发(拔,除也)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春气之应, 养生 之道也。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秋三月,此谓容平(宽容平正)。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凝)地坼……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人之“理”——形、神两系统

形——藏府身形系统

神——生命活动系统

♦脾胃为本

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生病之“理”

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

(《灵枢·口问第二十八》)

♦治未病——中医对待疾病的战略手段

《神农本草经序录》:五藏未虚,六府未竭,血脉未乱,食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痊。

出现苗头,就积极采取防护措施。

♦饮食有常节

味(水谷)—化(胃)—精(津液)(化生精)—化(脾)(精不化气则为湿浊痰¡°毒¡±)—气(宗气营气卫气)(精化为气)—生形(气生形)

♦秋天 养生 的误区

四时阴阳不以数推;秋气凉燥,肺恶寒。

《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五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

说明:以上为授课大纲,请以授课内容为准。

【音频】李玲

【配音】李玲玉

【作者】 欧雅琴 李玲 李玲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号~东莞市~东莞自营号~ 健康 东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待遇,还不错,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版面费一般2000多字符的文章,版面费在500-2000元之间,篇幅长一点的价格高些,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是全国有影响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刊物,1959年创刊,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设有名老中医学术传承、论著(学术探讨、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报道等专栏,刊登中医、中药、针灸、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及有关情报资料。

  • 索引序列
  • 南京中医药大学投稿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退稿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稿费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南京中医药大学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