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黄帝陵论文参考文献

黄帝陵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黄帝陵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中国远古史上,有以炎帝和黄帝为代表的一个时代,一般简称它为炎黄时代。炎帝、黄帝当是人名。也有可能炎帝和黄帝在各自的氏族中居有领导者的地位, 氏族就以他们的名来命名。由氏族发展为部落时,他们仍居有领导者的地位,部落又以他们的氏族名来命名。由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时,也是这样。因此,炎帝、黄帝既有其人, 同时又可能是某个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之名。炎黄时代在时间上是相当长的:在空间上只限于中华大地上的一部分地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氏族、部落之间的交往、联系日益频繁,思想意识上有了共主同之处,这就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开始奠定基础。炎黄二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逐渐为各族人民所接受。当然,这个问题不是几句话所能说明的,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本卷的内容,是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阐述炎黄两族人们的社会生活。 炎黄时代的时空范畴 有文字记载以前,人们的重要史实, 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代地传递下来。在长期的口耳相传过程中,不免产生一些传误,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其中真实的史实乃是它的核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考古资料和传说记载下来的史料结合起来研究,是可以做到去伪存真的。这是史前史研究必然要走的道路。 在中国古史传说中,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如炎帝、黄帝、颛顼、太昊、少吴、蚩尤、祝融等等。其中炎帝和黄帝最为重要,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我们要以考古资料宋研究炎黄二帝时期的历史,首先就得明确其在时间上大体占有多长,在空间上大体占有哪些地区:在这个时空框架内, 目前已发现哪些考古学文化。这样,才能切合当时的实际。 《国语·晋语》:“昔少典氏娶于有蠕氏,生黄帝、炎帝。”正如徐旭生先生说的:“……炎、黄二帝氏族均从少典氏族分出”。《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势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 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 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伐神农氏,是为黄帝。”《五帝本纪》中所说的轩辕、黄帝实是同一个人或氏族部落, 同样,神农氏、炎帝有的学者也认为是同一个人或氏族部落。从“轩辕之时,神农氏势衰”等语可以看出,黄帝氏族和炎帝氏族从少典氏族中派生出来,并非是同时或基本上同时,而是在时间上有着先后的不同,炎帝在前黄帝在后。另外,炎帝和黄帝之间因某些原因,发生了战争,黄或部落联盟,黄帝氏族成为这个组织的领导者。 炎帝和黄帝两氏族是何时从少典氏族派生出来的?在中华史前史中延续多长呢?对这个问题,要作明确的回答,目前是不可能的,只能从传说的文献记载中去分析理解。《易·系辞(下)》:“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白虎通义》:“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得,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庄子·盗跖》:“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商君书·画策》:“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故黄帝作为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从这些传说记载分析,炎黄时代应起于开始使用耒耜进行农业生产的耜耕阶段,从社会发展上来说,经历了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对偶婚阶段,发展到有了初期的礼制形态,即有了“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这样,炎黄时代起于进入耜耕农业阶段,止于仰韶文化时期。 《国语·晋语》称:“炎帝以姜水成”。《帝王世纪》等文献, 也有相似的记载。姜水的地望,据《水经注·渭水》:“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因此,炎帝氏族部落的主要活动地区应是渭水流域。据《史记·五帝本纪》的《集解》,引皇甫谧曰:“黄帝受国于有熊。”即黄帝为有熊国君。有熊,一般认为即今河南新郑。新郑居中原的中央,所以黄帝氏族部落应以中原地区为其主要活动地区。由此可见,炎黄时代的主要活动地区是渭水流域和中原地区。在这地域内, 目前田野考古发现最早的耜耕农业,是距今约七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老官台文化;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山西襄汾陶寺的河南龙山文化早期遗址,从现已发掘的近千座墓葬中,能明显地反映出有了一定的礼制。这时的礼制,似乎不像是开始出现,应再向上推至仰韶文化晚期。有较多的考古学者、历史学者认为,陶寺遗址的时代是属传说时代的尧时期。尧之前,为黄帝时期,相当于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五千年左右。这样,炎黄时代是从距今七、八千年左右至五千年左右,经历了约有三千年之久。 炎黄两个氏族部落,也就是古史传说中所称的华夏集团。他们长期在渭河流域、中原地区经营、繁殖、发明、创造,这些成就,必然对其周围地区发生影响。《史记·五帝本纪·赞》:“余尝西至空峒(即今甘肃镇原县境内),北过涿鹿(即今河北怀来县或涿鹿县), 东渐于海,南浮江(即长江)、淮(即淮河)矣,至,长老皆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因此,徐旭生先生说, 由于黄帝、尧、舜的声望极高,各地的人都愿意拉上他们为同乡,这也反映了黄帝氏族部落的活动范围,是以中原为中心, 向四方扩展。 炎帝属于哪一个氏族部落,有着不同的意见。徐旭生先生认为属于华夏集团,而傅斯年、蒙文通两先生都认为属于南方集团,蒙先生更具体地说是南方的江汉民族(即苗蛮集团)。《山海经·海内经》说:“炎帝之妻, 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 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 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关于炎帝的世系,《山海经》与《礼己·祭法》、《左传》相一致的是,都说共工生后土。相异的是,《大戴礼记·帝系》和《史记·楚世家》都说,祝融出于帝颛顼。不论怎样,祝融与长江中游的苗蛮集团有关,当无疑问。关于祝融的世系关系,说他属炎帝一支的传说记载出现的时间较早,可能性较大一些。若此推测不误,那末,祝融到了南方之后,成为南方氏族部落的领导者,他的后裔仍是其领导地位的继承者。祝融“可以说成了南方集团的象征”。祝融的始祖是炎帝,炎帝的声望高,影响大,就以炎帝作为南方集团的人文始祖,是完全可能的。

给你一个网址自己看吧: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备注 盘古氏 上古时期 盘古 南海 纯系传说,具体情况无考 伏羲氏 原始社会 太昊陵 河南淮阳 湖北襄阳等 传说之陵 女娲氏 原始社会 女娲陵 山东济宁 山西赵城等地 传说之陵 炎帝神农氏 原始社会(约公元前32世纪) 炎帝陵 湖南酃县 传说之陵 黄帝有熊氏或轩辕氏 原始社会(约公元前26世纪) 黄帝陵 陕西黄陵县,山东 甘肃 河南 河北等地 传说中黄帝陵很多,一般以陕西黄帝陵为准 少昊金天氏 原始社会 少昊陵 山东曲阜 传说之陵 颛顼高阳氏 原始社会 颛顼陵 河北高阳 传说之陵 帝喾高辛氏 原始社会 帝喾陵 河南滑县 陕西 阳等地 传说之陵 帝尧陶唐氏 原始社会 尧陵 山西临汾,山东东平等地 传说之陵 帝舜有虞氏 原始社会 舜陵 湖南宁远县 传说之陵 大禹 原始社会(约公元前22世纪) 禹陵 浙江绍兴 传说之陵 夏代王陵 夏代自后启杀益自立,天下为私,进入了奴隶社会。大约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初至公元前十七世纪,共传了十六帝。仅有个别帝陵有一些传说的记载,大都不可考。由于夏代的历史情况目前尚未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仅将各帝名称列表于手,以供参考。 帝号及 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备注 后启 (约前2095--前2086年) 无考 太康 (约前2085--前2057年) 太康陵 河南太康县 传说之陵 仲康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相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少康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杼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槐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芒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泄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不降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扃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廑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孔甲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孔皋 奴隶社会 孔皋陵 河南洛宁县 传说之陵 后发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履癸(桀)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商代王陵 公元前十七世纪初,商汤(成汤)推翻了夏末暴君桀,建立了商朝,约自公元前一七一一年至公元前一0六六年,共历时约六四五年,传位三十帝,殷代情况已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也得到了考古发掘的证实。其后期帝王陵墓已在河南安阳殷墟等地有所发现 注:商代的贴不上~后期王陵基本在河南安阳 西周王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备注 周文王姬昌 五十七年 文王墓 陕西咸阳 记载不确,应在今长安户县附近 周武王发 七年 武王陵 陕西咸阳 记载不确,应在今长安户县附近 周成王诵 三十七年 成王陵 陕西咸阳 记载不确,应在今长安户县附近 周康王钊 二十六年 康王陵 陕西咸阳 记载不确,应在今长安户县附近 周昭王瑕 十九年 昭王陵 河南登封 待考 周穆王满 四十一年 穆王陵 陕西西安 待考 周恭王翳扈 十九年 恭王陵 陕西咸阳 待考 周懿王 二十四年 懿王陵 周孝王辟方 十三年 孝王陵 周夷王燮 二十九年 夷王陵 周厉王胡 三十七年 厉王陵 周宣王静 前827--前782年 周幽王宫涅 前781--前771年 幽王陵 河南洛阳 东周王陵(春秋)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周平王姬宜臼 前770--前720年 河南洛阳 周桓王林 前719--前697年 河南洛阳 周庄王佗 前696--前682年 河南洛阳 周厘王胡齐 前681--前677年 河南洛阳 周惠王阆 前676--前652年 河南洛阳 周襄王郑 前651--前619年 河南洛阳 周顷王壬臣 前618--前613年 河南洛阳 周匡王班 前612--前607年 河南洛阳 周定王瑜 前606--前586年 河南洛阳 周简王夷 前585--前572年 河南洛阳 周灵王泄心 前571--前545年 河南洛阳 周景王贵 前544--前520年 河南洛阳 王后穆氏 周悼王猛 前520 周敬王 前519--前476年 河南洛阳 东周王陵(战国)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周元王姬仁 前475--前469年 河南洛阳 周贞定王介 前468--前441年 河南洛阳 周哀王去疾 前441 河南洛阳 周思王叔 前441 河南洛阳 周考王嵬 前440--前426年 河南洛阳 周威烈王午 前425--前402年 河南洛阳 周安王骄 前401--前376年 河南洛阳 周烈王喜 前375--前369年 河南洛阳 周显王扁 前368--前321年 河南洛阳 周慎靓王定 前320--前315年 河南洛阳 周赧王延 前314--前256年 陕西凤翔 秦代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秦始皇蠃政 前221--前210年 始皇陵 陕西临潼 发现兵马俑 秦二世胡亥 前209--前207年 陕西临潼北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备注 西汉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汉高祖刘邦 前206--前195年 长陵 陕西咸阳市窑店 汉惠帝刘盈 前194--前188年 安陵 咸阳市韩家湾 惠孝张皇后 汉高后吕雉 前187--前180 吕后陵 咸阳长陵东 汉文帝刘恒 前179--前157年 霸陵 西安市东郊 孝文窦皇后 汉景帝刘启 前156--前141年 阳陵 咸阳市张家湾 孝景王皇后 汉武帝刘彻 前140--前87年 茂陵 兴平县南位 李夫人 汉昭帝刘弗陵 前86--前74年 平陵 咸阳市大王 孝昭上官皇后 汉宣帝刘询 前73--前49年 杜陵 长安县东少陵原上 孝宣王皇后 汉元帝刘奭 前48--前33年 渭陵 咸阳市周陵南 孝元王皇后 汉成帝刘骜 前32--前7年 延陵 咸阳市周陵西南 孝成班婕妤 汉哀帝刘欣 前6--前1年 义陵 咸阳市周陵东 汉平帝刘 公元1--5年 康陵 咸阳市周陵西南 孺子婴 6--8年 [新]王 莽 8--23年 淮阳王刘玄 23--25年 东汉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光武帝刘秀 25--57年 原陵 河南孟津 阴皇后 明帝刘庄 58--75年 显节陵 河南洛阳 马皇后 章帝刘炟 76--88年 敬陵 河南洛阳 窦皇后 和帝刘肇 89--105年 慎(顺)陵 河南洛阳 熹皇后 殇帝刘隆 106年 康陵 河南洛阳 安帝刘祜 107--125年 恭陵 河南洛阳 阎皇后 顺帝刘保 126--144年 宪陵 河南洛阳 梁皇后 冲帝刘炳 145年 怀陵 河南洛阳 质帝刘缵 146年 静陵 河南洛阳 桓帝刘志 147--167年 宣陵 河南洛阳 郑皇后 灵帝刘宏 168--189年 文陵 河南洛阳 何皇后 王皇后 少帝刘辩 189年 献帝刘协 190--220年 禅陵 河南修武 曹皇 三国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蜀昭烈帝刘备 221--223年 惠陵 四川成都 照烈皇后甘氏 穆皇后吴氏 蜀后主刘禅 223--264年 河南洛阳 魏太武帝曹操 后追封 高陵 河北临漳 武宣卞皇后 魏文帝曹丕 220--226年 首阳陵 河南洛阳 文德郭皇后 魏明帝曹睿 227--254年 高平陵 河南孟津 明元郭皇后 高贵乡公曹髦 255--260年 河南洛阳 魏元帝曹奂 261--265年 吴武烈帝孙坚 后追封 吴陵 江苏丹阳 吴夫人 吴大帝孙权 222--252年 蒋 陵 江苏南京 步皇后 潘夫人 吴会稽王孙亮 253--258年 吴景帝孙休 259--264年 定陵 安徽当涂 朱夫人 吴末帝孙皓 265--280年 河南洛阳 滕夫人 西晋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晋高祖(晋世祖追崇) 宣帝 司马懿 河南洛阳 晋世宗(晋世祖追崇) 景帝 司马师 河南洛阳 晋太祖(晋世祖追崇) 文帝 司马昭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265--290年 峻阳陵 河南洛阳 武元杨皇后 晋惠帝司马衷 291--306年 太阳陵 河南洛阳 晋怀帝司马炽 307--313年 河南洛阳 晋愍帝司马邺 314--316年 河南洛阳 东晋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晋元帝司马睿 317--323年 建平陵 江苏南京 元敬虞皇后 晋明帝司马绍 324--326年 武平陵 江苏南京 明穆庾皇后 晋成帝司马衍 327--342年 兴平陵 江苏南京 成恭杜皇后 晋康帝司马岳 343--344年 崇平陵 江苏南京 康献褚皇后 晋穆帝司马聃 345--361年 永平陵 江苏南京 穆章何皇后 晋哀帝司马丕 362--365年 安平陵 江苏南京 哀靖王皇后 晋废帝司马奕 366--371年 吴陵 江苏吴县 孝庾皇后 晋简文帝司马昱 372年 高平陵 江苏南京 简文顺王皇后 晋孝武帝司马曜 373--396年 隆平陵 江苏南京 孝武定王皇后 晋安帝司马德宗 397--418年 休平陵 江苏南京 晋恭帝司马德文 419--420年 冲平陵 江苏南京 恭思褚皇后 隋代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培葬情况 隋文献帝杨坚 581--604年 太陵 陕西武功 文皇后独孤氏 隋炀帝杨广 605--618年 炀帝陵 江苏扬州 唐代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唐太祖李虎 后追封 永康陵 三原县陵前 唐世祖李昺 后追封 兴宁陵 咸阳市窑店东 唐高祖李渊 618--626年 献陵 三原县徐木永合村 唐太宗李世民 627--649年 昭陵 礼泉县九 山 唐高宗李治 650--683年 乾陵 乾县梁山 武则天女皇 684--704年 乾陵 乾县梁山 夫妇合葬 唐中宗李显 684(710)--712年 定陵 兴平县龙泉山 唐睿宗李旦 684(710)--712年 挢陵 蒲城县丰山 唐玄宗李隆基 712--756年 泰陵 蒲城县金粟山 唐肃宗李亨 756--761年 建陵 礼泉县武将山 唐代宗李豫 762--779年 元陵 富平县檀山 唐德宗李适 780--805年 崇陵 泾阳县嵯峨山 唐顺宗李诵 805年 丰陵 富平县金瓮山 唐宪宗李纯 806--820年 景陵 蒲城县金炽山 唐穆宗李恒 821--824年 光陵 蒲城县尧山 唐敬宗李湛 825--827年 陵 三原县陵前柴家窑 唐文宗李昂 827--840年 章陵 富平天乳山 唐武宗李炎 841--846年 端陵 三原县徐木桃沟村 唐宣宗李忱 847--859年 贞陵 泾阳县仲山 唐懿宗李凗 860--874年 简陵 富平县紫金山 唐僖宗李儇 874--888年 靖陵 乾县鸡子堆 唐昭宗李晔 889--904年 温陵 河南洛阳 唐哀帝李柷 905--907年 和陵 山东荷泽 让皇帝李宪 惠陵 蒲城县城西北 [附]孝明高皇后杨氏(武则天之母) 顺陵 咸阳市底张韩家村 五代十国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后梁太祖朱晃 907--912年 宣陵 河南洛阳 元贞皇后张氏 后梁末帝朱友贞 913--923年 河南洛阳 次妃郭氏 后唐庄宗李存勗 924--926年 伊陵 河南洛阳 后唐明宗李亶 927--933年 徽陵 河南洛阳 后唐末帝李从珂 935--936年 河南洛阳 后晋高祖石敬瑭 937--942年 显陵 河南洛阳 后晋出帝石重贵 943--946年 后汉高祖刘知远 947--948年 睿陵 河南登封 后汉隐帝刘承佑 949--950年 颖陵 河南开封 后周太祖郭威 951--954年 嵩陵 河南开封 后周世宗柴荣 955--959年 庆陵 河南郑州 后周恭帝柴宗训 960--961年 顺陵 河南郑州 吴杨渥 907--908年 绍陵 吴杨隆演 909--919年 肃陵 吴杨溥 921--?年 平陵 前蜀王建 907--918年 永陵 四川成都 顺德皇后周氏 前蜀王衍 919--925年 后蜀孟知祥 925--935年 和陵 河南洛阳 太后李氏 南唐李璟 937--942年 永陵 南京牛首山 元敬皇后宋氏 南唐李 943--960年 顺陵 南京牛首山 光穆皇后钟氏 南唐李煜 961--?年 金陵 河南洛阳 南汉刘隐 907--911年 德陵 南汉刘龑 911--942年 康陵 南汉刘玢 942年 南汉刘晟 943--957年 昭陵 北宋帝陵:河南巩义 北宋除徽、钦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七代帝陵都集中在河南省巩义。北宋帝王陵墓,从宋太祖赵匡胤父亲的永安陵起,至哲宗赵煦的永泰陵止,共计8陵,分布在巩义市(洛阳附近)洛河南岸的台地上的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4个镇区,陵区以芝田镇为中心,在相距不过十公里的范围内。 (二)南宋帝陵:浙江绍兴 南宋共有九个皇帝,除后三帝立于危难之中,仓皇间无法在此地建陵安葬外,有六个葬在绍兴,他们是高宗(赵构)永思陵、孝宗(赵眘)永阜陵、光宗(赵敦)永崇陵、宁宗(赵扩)永茂陵、理宗(赵昀)永穆陵、度宗(赵禥)永绍陵。称“宋六陵 明陵分布: 1 祖陵: 朱百六 德祖 玄皇帝 太祖高祖 不祥 胡氏 江苏省盱眙县管镇乡 朱四九 懿祖 恒皇帝 太祖曾祖 不祥 侯氏 朱初一 熙祖 裕皇帝 太祖祖父 不祥 王氏 2 皇陵: 朱世珍 仁祖 淳皇帝 太祖父亲 64 陈氏 安徽省凤阳县西南 3 孝陵: 朱元璋 洪武 太祖 高皇帝 1368-1398 71 马氏 南京钟山南麓 4 长陵: 朱棣 永乐 成祖 文皇帝 1402-1424 太祖长子 65 徐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下 5 献陵: 朱高炽 洪熙 仁宗 昭皇帝 1424-1425 成祖长子 48 张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黄山寺一岭下 6 景陵: 朱瞻基 宣德 宣宗 章皇帝 1425-1435 仁宗长子 37 孙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黑山下 7 裕陵: 朱祁镇 正统 英宗 睿皇帝 1435-1449 宣宗长子 38 钱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石门山下 天顺 1457-1464 周氏 8 景陵: 朱祁钰 景泰 代宗 景皇帝 1449-1457 宣宗次子 30 汪氏 北京西郊金山下 9 茂陵: 朱见深 成化 宪宗 纯皇帝 1464-1487 英宗长子 41 王氏、纪氏、邵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聚宝山下 10 泰陵: 朱佑樘 弘治 孝宗 敬皇帝 1487-1505 宪宗三子 36 张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笔架山下 11 显陵: 朱佑元 睿宗 献皇帝 世宗父亲 43 蒋氏 湖北钟祥县松林山(又名纯德山)下 12 康陵: 朱厚照 正德 武宗 毅皇帝 1505-1521 孝宗长子 31 夏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莲花山下 13 永陵: 朱厚囱 嘉靖 世宗 肃皇帝 1521-1566 宪宗孙 60 陈氏、方氏、杜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阳翠岭下 14 昭陵: 朱载垢 隆庆 穆宗 庄皇帝 1566-1572 世宗三字 36 李氏、陈氏、李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大峪山下 15 定陵: 朱钧翊 万历 神宗 显皇帝 1572-1620 穆宗三子 58 王氏、王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大峪山下 16 庆陵: 朱常洛 泰昌 光宗 贞皇帝 1620 神宗长子 39 郭氏、王氏、刘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黄山寺二岭下 17 德陵: 朱由校 天启 熹宗 折皇帝 1620-1627 光宗长子 23 张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潭峪岭下 18 思陵: 朱由检 宗祯 庄烈皇帝 1627-1644 光宗五子 35 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 北京昌平县天寿山鹿山下 清陵分布: 努尔哈赤在沈阳的东陵 至沈阳旧城东五公里处原来是公园(清福陵) 皇太极在沈阳的北陵 皇姑区泰山路原来也是公园(清昭陵) 顺治的陵墓 孝陵在在今河北遵化昌瑞山的主峰下(清孝陵) 康熙的陵墓 清孝陵东侧1公里处(清景陵) 雍正的陵墓 泰陵距易县15公里的温州市永宁山下(清泰陵) 乾隆的陵墓 以顺治的孝陵为轴心,孝陵以西就是乾隆的裕陵(清裕陵) 嘉庆的陵墓 位于泰陵以西2里(清昌陵) 道光的陵墓 位于昌陵西南15公里处的龙泉峪(清慕陵) 咸丰的陵墓 位于裕陵之西 (清定陵) 同治的陵墓 在景陵的东南(清惠陵) 光绪的陵墓 泰陵东5公里 (清崇陵) 宣统就是溥仪 没陵墓骨灰在北京八宝山 备注: 夏:大多不可考,主要在河南省境内。 商:除成汤葬于山西万荣县境内(后于元朝沉入黄河底)以外都集中在河南安阳附近。 西周:大多在今陕西长安户县附近 ,自咸阳至西安周围。 东周:除周赧王外都在今洛阳附近。 秦:陕西临潼附近。 西汉:陕西咸阳西汉王陵群。 东汉:除献帝葬于河南修武外,其余集中在河南洛阳东汉王陵群。 三国:蜀昭烈帝刘备 —— 四川成都 蜀后主刘禅——河南洛阳 魏太武帝曹操——河北临漳 魏文帝曹丕——河南洛阳 魏明帝曹睿——河南孟津 高贵乡公曹髦——河南洛阳 吴武烈帝孙坚——江苏丹阳 吴大帝孙权——江苏南京 吴景帝孙休——安徽当涂 吴末帝孙皓——河南洛阳 西晋:河南洛阳 东晋:江苏南京 五胡十六国王陵多不可考 南朝多葬于江苏丹阳,北朝多葬于山西大同和河南洛阳 隋:隋文献帝杨坚——陕西武功 隋炀帝杨广——江苏扬州 唐:分葬于陕西境内。 五代:河南开封洛阳附近 十国:多不可考,在当时各国首都附近。 北宋:河南巩义(洛阳附近)七帝八陵,南宋:浙江绍兴 七陵 辽:因其习俗多不可考。散居在内蒙巴林左旗内。 金:北京房山,后为河南登封 元:因其习俗多不可考。 明:太祖为江苏南京,世祖后为北京市昌平共13陵 清:太祖太宗葬于辽宁沈阳附近,福临后葬于于河北遵化及河北易县清东西陵帝王陵集中分布在1河洛地区(包括洛阳 巩义 登封 郑州 开封等地)2关中地区(包括西安 咸阳 等地)3江南地区(包括南京 丹阳 绍兴等地)4燕山地区(包括北京 遵化 易县等地)5河东地区(包括安阳 临漳等地)

黄帝祭祀文化与黄帝陵研究论文

陕西黄陵县黄帝陵承载的历史价值是什么?陕西黄陵县黄帝陵承载的历史价值是什么?陕西黄陵县黄帝陵承载的历史价值是什么?陕西黄陵县黄帝陵承载的历史价值是什么?

(一)文化历史价值:黄帝陵祭祀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来,伴随着民族历史的发展演变,黄帝陵祭祀所衍生出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十分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涵,对于研究中华文化发展脉络,探索中华文化之源,启迪后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二)艺术价值:黄帝祭祀过程的服装、旗仗、供奉、木刻、花供(面花)、剪纸、乐舞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所折射出的黄陵民俗文化,及其传承历史,在陕西乃至国内都具有很高的地位。发掘、整理、保护这些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对丰富和完善黄陵民俗文化乃至中国文化艺术都将产生一定的作用。(三)黄陵祭祀的现实价值:⒈从横的时代坐标来看,黄帝陵祭祀活动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和不老源泉;⒉黄帝陵祭祀能够促进祖国统一,是解决好港、澳问题和祖国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的最为坚实的民族心理和传统文化基础。⒊黄帝陵祭祀能使华夏儿女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不断升华,使华夏儿女的爱国情感与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理解紧密结合在一起;⒋从个体人格而言,黄帝陵祭祀能激发个人的创造力,黄陵祭祀为个体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华夏文化的广阔背景,构成了个体创造性的民族文化根源和科学文化基础。

刘邦建立大汉后,又规定天子陵旁必设庙。汉朝初期就在桥山西麓建起了“轩辕庙”。整个陵园,南北约210米,东西约72米。陵园有两个门,分立东西两侧。从东门进入陵园区,有一棂星门,门两旁是仿制的汉代石阙。从西门而入,步行数步,左侧是一座高24米的夯筑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4字,为后来明代嘉靖七年闰七月所立,落款为“滇南唐琦书”。此台距陵墓45米,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四围古柏环抱,台顶高达林梢,有“登台一次,增寿一年”之说。此台始建于公元前110年。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刘彻“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

汉武帝刘彻勒兵10万人,号称18万大军,北征朔方,凯旋后,他看到高大雄伟的黄帝陵,立即停止行军,备礼致祭。为了夸耀武功,祭告祖先,便于归途经黄帝陵时,停兵祭祀。同时为了使自己长寿成仙,汉武帝又令18万兵士于此起20米高土筑台,后人因此称此台为祈仙台。祈仙台距陵墓45米,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土台边缘由古柏环抱。据说,汉武帝修建起九转祈仙台的第二天,旭日东升。于是汉武帝命令18万大军列队,分布在马家山,印台山,桥山,三山军队面向黄帝陵,俯首默祭。军乐四起,满山旌旗迎风飘展。汉武帝卸下盔甲,挂在一棵柏树上,然后独自登上祈仙台祈祷祭祀。保佑汉室江山永保平安,他自己也想早日成仙,像黄帝一样变龙升天。而被汉武帝挂过盔甲的这棵柏树,周身上下,斑痕密布,纵横成行,柏液从中流出,似有断钉在内,枝干皆然。这就是桥山柏中独一无二的“挂甲柏”。每到清明时节,这棵古柏枝干上流出的柏液就会凝结为球状,像挂满了珍珠宝石一般闪闪发光,晶莹夺目,经阳光反射后尤为壮观。

在汉武仙台之旁,在桥山之巅,便是黄帝陵冢。陵冢位于桥山山顶正中,坐北面南,高3.6米,周长48米,面积约200平方米。陵冢为土冢,扁球状,直径为16米。土冢下部筑方形墓台,以烘托陵墓的神圣感。方台与圆冢相结合,上圆下方,具有“天圆地方”与“天地相合”的象征意义。唐代宗时期,又对轩辕庙进行了历时两年的重修扩建,并栽植柏树1140多棵。

969年,因沮河水连年侵蚀,桥山西麓经常发生崖塌水崩,威胁庙院存亡,地方官员上书朝廷,宋太祖赵匡胤降旨,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桥山东麓黄帝行宫。这就是后来人们拜谒的轩辕庙。

黄帝陵千百年来流传在当地民谣说:汉朝立庙唐扩建,到了宋朝把庙迁,不论谁来坐皇帝,登基都不忘祖先。

蒙古族问鼎中原建立元朝后,曾经颁布过一道森严的保护黄帝陵庙的法令。

1325年,泰定皇帝也孙铁木耳收到陕西中部县的状子一案,状告轩辕庙保生宫火烧一案。泰定帝大怒,立即召集宫内文武官员上殿议论。泰定帝说:黄帝轩辕氏,乃我中华民族元祖,不论汉、满、蒙、回、藏,还是苗、瑶、彝、黎、藩,都要敬护我元祖陵寝,如有人放火烧宫,破坏陵庙,实属不赦。泰定帝说罢,由他亲自口授,命身边文官,用汉字写了一份蒙语圣旨,立即派臣骑日夜程,送往陕西中部县。

在明朝的时候,明朝廷也十分重视黄帝陵的祭拜。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1371年,他委派身边重臣管勾甘带上他亲笔写的祭黄帝“御制祝文”前到黄帝陵祭祀。朱元璋还规定,今后祭黄帝祭文必须由皇帝本人执笔,并将每次祭陵“御制祝文”刻石留存。在距黄帝陵约200米的道旁,有一座竖立的下马石,上面写着“文武官员至此下马”,意思是“不论大小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马”。这块石碑是明太祖洪武年间由皇帝朱元璋设立的,目的是用来提醒前来谒陵拜祖的人,在祖先陵前一定要庄重严肃。古代山路崎岖,谒祖祭陵者多骑马坐轿,但行至此处,均下马落轿,整理衣冠,平静心情,恭行至陵前。

黄帝陵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落款为“大明嘉靖丙申十月九日滇南唐琦书”,就是1536年书写的。

1682年,清圣祖康熙亲笔用满文写了一份祭黄帝祭文。身边大臣看后,建议康熙译成汉文,康熙皇帝接受了这个建议。汉满文字一并刻立在一通石碑上,后来放在轩辕庙碑廊里。有一通古碑上书“古轩辕黄帝桥陵”,是清代陕西巡抚毕沅在1776年所立,后碑石遗失了。后来,黄帝陵又进行了大整修,整修范围包容了黄帝陵所在的桥山及其周围山水、城镇,面积达3.24平方千米,整修目标是以黄帝陵、黄帝庙深刻的内涵为基础,通过整修黄帝陵使之成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精神凝聚力的圣地。

同时保护好文物古迹和古柏林,为古柏林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还有就是让建筑与山川水势相结合,融陵、山、水、城于一体,体现出“雄伟、庄观、肃穆、古朴”的气势。

在整修过程中,吸收了传统思想的精华,追求汉代更古朴和更粗犷的建筑风格,并使所有建筑风格形象力求统一。整修以黄帝陵、轩辕庙为重点,总体结构包括庙前区、庙宇、功德场及神道、陵区和外围景观等区域。形成了祭祀谒陵完整的建筑结构形态。其中庙院广场以五千年文明文化的系列石雕石刻加以点缀。整修黄帝陵是全体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和力量的凝聚点,增强了人们对先祖的崇敬和对文明古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

我国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黄帝陵的祭祀。祭奠仪式共有七项议程,即全体肃立,击鼓鸣钟,敬献花篮,恭读祭文,向黄帝像行三鞠躬礼,乐舞告祭,瞻仰祭祀大殿,拜谒黄帝陵。祭奠开始时“鸣钟九响,击鼓三十四咚”,前者象征着中华民族传统中的最高礼数,后者则代表着我国广大的地区。在整个祭典礼中,场面最壮观的是祭祀歌舞,气势恢宏、震撼人心。

整个祭祀歌舞分为“云纪”:表现黄帝的恩德像雨露一样;“夔鼓”:表现黄帝部落的征战操练以及中华民族的最后统一;“瑞德”:表现黄帝时期人们耕作以及幸福的情景;“驭龙”:表现中华民族永远祭奠黄帝,希望华夏儿女永远联系在一起,以及我国人民生生不息的精神与对黄帝的崇敬心情。

轩辕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他的陵墓“黄帝陵”被称为“中华第一陵”。多少年来,到陕西黄陵桥山拜谒黄帝陵的人络绎不绝,黄帝陵已成为我们华夏儿女寻根认祖的“圣地”。

炎帝陵一角

对研究中华文化发展脉络、探索中华文化之源有独特作用;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的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黄帝陵简介:

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

自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保存着汉代至今的各类文物。陵前的“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

1961年3月,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200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黄帝陵祭典)活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8月,黄帝陵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关于帝陵论文范文资料

王陵,也称为“帝陵”,即帝王的陵墓(坟墓)。

史书记载 秦始皇陵兵马俑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开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修陵冢所用黄土,取自今陵园以南2000米的三刘村到采石场之间,该地有高5~25米的多级黄土崖。修陵园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岸的仲山、峻峨山,全靠人力运至临潼,工程十分艰难。秦始皇陵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足见其雄伟神奇。 其实,兵马俑有一部分是人为建造的,而有一部分是真的人马!现代考察状况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编辑本段秦始皇陵遗迹实况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万平方公里, 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 。秦始皇陵封土原高约115米,陵基近似方形,状如覆斗。 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现存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拥有占地120,750平方米的陵墓及大量地面建筑遗迹和陪葬物。[1] 秦始皇陵土陵冢高43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筑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都城的皇城和宫城。内城略呈方形,周长3890米,除北面开两门外,其余三面各开一门。外城为长方 形,周长6294米,四面各开一门。陵家位置在陵园南部。秦始皇陵兵马俑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昔日,这里是一片坟地,当地农民在掘墓时曾发现有像人一样的东西。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 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出土过程1974年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公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有组织的发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1974~1977年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发掘临潼县西杨村西南的3座秦俑坑中发现。三坑在秦始皇陵陵园东垣外1公里许的东门大道北侧,皆为土木混合结构的地穴式坑道建筑。1974年3月发现的1号坑最大,平面呈长方形,面积达14260平方米。坑内作土棱与坑道栉比相间布局,东端设开阔的前厅。厅内整齐有序地埋藏着由210件武士俑组成的3列(每列70件)横队,面朝东方,象征军阵的前锋。其后的11条坑道,埋藏着由数千件武士俑和多辆驷马战车组成的40路纵队,除位于边沿、担负侧翼与后卫的武士分别面向南、北、西方外,其余38路武士及战车一律面朝东方。按已发掘部分的排列密度推算,1号坑埋藏兵马俑总数达6000余件。 1976年发现的2号坑,位于1号坑东端北侧20米处,平面略呈曲尺形,面积约6000平方米,据已发掘资料推算,此坑埋藏兵马俑约1400余件,木质战车89辆。兵马俑亦面朝东方 秦始皇陵兵马俑第三次挖掘,其兵种、阵容、造型及姿态等方面,均比 1号坑丰富多彩。3号坑位于1号坑西端北侧25米处,东距2号坑约120米,平面呈凹字形,面积约 520平方米,坑内埋藏木质战车1辆,陶马4匹,武士俑68件。武士俑作环绕周壁、面内相向排列。从各坑的形制结构及兵马俑的装备情况判断, 1号坑象征由步兵和战车组成的主体部队; 2号坑为步兵、骑兵和车兵穿插组成的混合部队; 3号坑是统领1、2号坑的军事指挥所。 2009年6月,相隔24年后,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展开第三次发掘。13日下午,在古城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正式开始。国家文物部门给秦俑博物馆考古队颁发了“发掘证”,随后考古工作者开始进行发掘。此次发掘过程中第一件出土的文物是,一个镞,弩机的箭头,周身附着青绣,据发掘它的专家介绍,镞出土后,将被编号,贴标签,除锈,器物描述等工作,最后将被送往博物馆收藏。编辑本段俑坑介绍一号坑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秦始皇陵兵马俑景观(一)(20张)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驭手一名,车士两名。[2] 在一号坑中已发掘出武士捅500余件,战车6乘,驾车马24匹,还有青铜剑、吴钩、矛、箭、弩机、铜戟等实战用的青铜兵器和铁器。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尾受袭。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二号坑二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由车兵、步兵和骑兵组成曲尺形军阵。秦始皇陵兵马俑景观(二)(16张)军阵分为四个部分: 曲尺形的东端:四边周廊内有172名立射武士,中间四条过洞内有160名跪射武士,为弩兵阵。 曲尺形南半部,八条过洞内并排着八列战车,每列八乘,每乘车后有2~4名车士,无徒兵,为战车方阵。 曲尺形中部:三条过洞内排三列战车,每列六乘,车后排列有徒兵和骑兵,是车、步、骑的混合军阵。 曲尺形北部:共有三条过洞,每条过洞内有两乘战车,其后为八队骑兵,每队四列,为骑兵阵。 二号坑的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密切联系,集各军兵种于一个阵列中。二号坑预计可出土各种武士俑1300余件,战车89乘,车马356匹,鞍马100余件。三号坑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呈“凸”字形状。出土战车一乘,马俑四件,武士俑68件。坑内陶俑以夹道式排列,它是秦军阵的指挥中心。编辑本段兵马俑的种类及介绍高级军吏俑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出土不足十件,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其共同特点是头戴鹖冠,身材高大魁梧,气质出众超群,具有大将风度。战袍将军俑着装朴素,但胸口有花结装饰,而铠甲将军俑的前胸、后背以及双肩,共饰有八朵彩色花结,华丽多采,飘逸非凡,衬托其等级、身份,以及在军中的威望。车士俑 车士俑[1]车士,即战车上除御手(驾车者)这外的士兵。一般战车上有两名车士,分别为车左俑和车右俑。车左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胫着护腿,头戴中帻,左手持矛、戈、戟等长兵器,右手作按车状。车右俑的装束与车左俑相同,而姿势相反。他们都是战车作战主力,但据文献记载,他们在兵器配置和作战职责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从秦俑坑战车遗迹周围发现的兵器看,秦代战车上的车左和车右均手持戈、矛等格斗用长兵器及弓弩等致远兵器,说明战车上车左、车右的分工并不十分明确。在战车上,除了矛御手和车左、车右俑外、还发现有指挥作战的军吏俑。军吏有高低之分,负有作战指挥的责职。立射俑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兵种,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登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此姿态正如《吴越春秋》上记载的“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势,与文献记载符合,说明秦始皇时代射击的技艺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种动作已形成一套规范的模式,并为后世所承袭。跪射俑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武士俑武士俑即普通士兵,作为军阵主体,在秦俑坑中出土数量为最,可依着装有异分为两类,即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他们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分布于整个军阵之中。战袍武士俑大多分布于阵表,灵活机动;铠甲武士俑则分布于阵中。两类武士皆持实战兵器,气质昂扬,静中寓动。军吏俑军吏俑从身份上讲低于将军俑,有中级、下级之分。从外形上看,头 军吏俑[2]戴双版长冠或单版长冠,身穿的甲衣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军吏俑除了服饰上与将军俑不同外,精神气度上也略有差异,军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将军俑体魄丰满魁伟,但整体上比较高大,双肩宽阔,挺胸伫立,神态肃穆。更多的表现出他们勤于思考,勇武干练的一面。骑兵俑骑兵俑出土于二号坑,有116件,多用于战时奇袭。由于兵种的特殊,骑兵的装束显然与步兵、车兵不同。他们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档长裤,脚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甲。衣服短小轻巧,一手牵马,一手持弓。从这种特殊的装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从古代骑兵战术出发,骑士的行动敏捷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二号坊出土的骑兵形象,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的骑兵实物。因而对研究当时骑兵服饰和装备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驭手俑驭手俑为驾驶战车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他们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臂甲长及腕部,手上有护手甲,胫着护腿,脖子上围有颈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态。由于古代战争中战车的杀伤力极强,因而驭手在古代战争特别是车战中,地位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铜车马秦陵铜车马出土于秦始皇陵西侧20M处,1980年局部试掘铜车马坑时,在一木椁内 铜车马出土一前一后纵置的两辆大型铜车马,出土时已残破,经修复后恢复原状。 铜车马主体为青铜所铸,一些零部件为金银饰品。各个部件分别铸造,然后用嵌铸、焊接、粘接、铆接、子母扣、纽环扣接、销钉连接等多种机械连接工艺,将众多的部件组装为一体。通体彩绘,马为白色,彩绘时所用颜料均为用胶调和的矿物颜料,利用胶的浓度塑造出立体线条。车、马和俑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它完全仿实物精心制作,真实地再现了秦始皇帝车驾的风采。 秦代的金属加工技术有了辉煌的成就,在秦陵铜车马的制造上集中体现出来。秦陵铜车马共有三千多个零件,秦代工匠巧妙地运用了铸造、焊接、镶嵌、销接、活铰连接、子母扣连接、转轴连接等各种工艺技术,将此结合为一个整体,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特别是一、二号车的伞盖,其厚度仅0.1~0.4厘米,而面积分别为1.12和2.3平方米,整体用浑铸法一次铸出,即使在今天,要铸成这么大而薄、均匀呈穹窿形的铜件也非易事。 至今,铜车马上的各种链条仍转动灵活,门、窗开闭自如,牵动辕衡,仍能载舆行使。秦陵铜车马被誉为中国古代的“青铜之冠” 。编辑本段秦始皇秦始皇概述秦始皇(前259-前210)名政,姓赵氏,后世常称嬴政(正)。生于前25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汉族,(原称华夏族)。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定都咸阳。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与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但却二世而亡。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秦始皇并不是像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载的是个暴君,想了解真正的秦始皇的话在《真秦始皇》这本书中有着详细的介绍。可以说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的创立者。姓名辨析根据多种史料记载,秦始皇为嬴姓,赵氏,名政。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称赵政、秦王政、秦王赵政、太子政、秦政。然后世多称之嬴政。身世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将赵姬献给异人(即秦庄襄王),后来赵姬至大期生子名政;又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作为一个并不受宠爱的质子的儿子,赵政少年时期是在赵国都城邯郸度过的,此时异人经吕不韦从中斡旋已经回到秦国,并认华阳夫人为母,经过多次政治斗争终于获得了华阳信任,吕不韦又花费大量精力与金钱将赵姬母子接回秦国,从此赵政开始了他在秦王宫里的政治生涯编辑本段近况及意义近况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回国务院将秦始皇陵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兵马俑一号坑址上建成的拱形展厅,设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向中外广大旅游者开放。从此,西安就被列为我国的文化古都。与此同时,随着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一景点的发掘,进一步扩大,引来了无数游客进而参观。使其旅游业超速发展。这就是秦始皇带给人们的财富。意义工程浩大史所罕见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继位后不久,便开始在晒山营建他的陵墓,统一六国后,更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参加陵的修建。前后费时近40年,至秦亡时陵园尚未完全竣工。据史籍记载∶陵丘高五十余丈,周围五里有佘,墓内建有各式宫殿,陈列各式奇珍异宝,工程之浩大为史所罕见。 世界第八奇迹 1974~1977年在秦始皇陵东1千米处,发掘出作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马俑坑。-号坑在南,东西长216米,宽62米,面积13260平方米。二号坑东西长124米,宽98米,面积为6000平方米。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已发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俑800件,木质战车18辆,陶马100多匹。按兵马俑现有排列形式推算,这三个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战车100辆,战马100匹。由模拟的军阵,可以想见二干多年前横扫六国,统一全国,所向披靡的秦国军队的威武强大。陶佣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形态各异,表情逼真,面部形态无一雷同,栩栩如生。体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技艺水平。 开制度先河 秦始皇陵不仅在中国陵寝史上首设陵邑、建设寝殿便殿,并首开大规模修建陪葬坑的风气。 秦代以前,对先王的祭巳不在墓地进行,秦始皇首次将祭巳用的寝殿建在墓地。秦始皇的陵园内有,两重城垣,平面呈回字形,陵丘位于内城垣中偏南侧。陵丘的西北50米处建有寝殿,现可见到的基址近方形,面积3500平方米,附近还有其他建筑遗址。在寝殿中,对秦始皇像进行供奉和祭祖。这种陵寝制度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以后历代帝王陵墓所效仿,直至明、清。这也是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的一个发展。编辑本段布局谜破解整体布局据新华社西安12月22日电(记者冯国李勇)“40年来秦始皇陵考古勘探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秦始皇陵的布局已基本清楚了。”这是秦兵马俑博物馆名誉馆长、秦陵考古队首任队长袁仲一的看法。 袁仲一认为,秦始皇陵整个陵园坐西向东,以封土为中心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地下宫城(地宫)为核心部位,其它依次为内城、外城和外城以外,主次分明。“秦始皇陵园就像是一座设计规整、建筑宏伟的都城,占地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其城内面积约2.13平方公里。这座‘都城’南高北低,南北落差达87米,是一座南北大于东西的长方形陵园。陵园的城垣由内外两重构成,两座城垣都是呈南北向的长方形,相互套合,呈南北长东西窄的‘回’字形,其城墙总长约12公里,与西安的明代城墙长度相近。”地宫与内城他说,陵园布局的核心是地宫,其它城垣、建筑、陪葬墓、陪葬坑等皆围绕着它。秦陵地宫位于内城南半部的封土之下,相当于秦始皇生前的“宫城”。地宫之上有巨大的封土堆,即常说的秦始皇陵墓,它占据着内城南区三分之二的面积。 《史记》记载: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对此描述,目前虽缺考古证实,但其地宫之上的确存在一处超出正常值数倍的强汞异常区。缘此,考古人员怀疑此地宫封土之上所产石榴有损健康,但对陵园建筑设计的规律性与复杂性则是无人置疑。 在宫城和内城之间的广大区域分布着许多用于祭祀、陪葬的建筑。作为重点建设区,这儿地面与地下的设施最多,尤其是内城南半部较为密集。除地下的宫城外,寝殿及车马仪仗、仓储等众多陪葬坑均在南半部;北半部的西区是便殿的附属建筑区,东区则是后宫人员的陪葬墓区。外城与外城以外外城即是内城垣和外城垣之间,是外廓城部分。在外城西区(西内城垣与西外城垣之间的区域)的地面和地下设施最为密集,其中建筑基址约占据了西区空间的三分之二。其内涵为 象征京城内的厩苑、囿苑及园寺吏舍,是为皇帝玩乐游弋等活动服务的。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曲尺形大型马厩坑、31座珍禽异兽坑、三组四合院式的园寺吏舍建筑基址等。外城东区的南部则有一大型“石铠甲陪葬坑”,试掘方内出土了大批石铠甲及少数车马器,惟妙惟肖的“百戏俑”坑就在其南侧不远处。 最外围是外城垣之外的地区,这里有众多为建设、陪葬和管护秦始皇陵园而设置的机构、场所和坑池,属于秦始皇陵园的边围。袁仲一说:“在秦陵外围东边,除分布着众所周知的秦兵马俑坑外,尚有98座小型马厩坑及众多陪葬墓,三处修陵人员的墓地与砖瓦窑址等。在北边还发现了藏有禽兽肢体及鳖的仓储坑、陵园督造人员的官署和郦邑建筑遗址。而陵园南部与骊山相接处尚有一宽约40米的防洪堤,用以阻挡来自骊山的洪水。秦陵规划的规律性与科学性显而易见。”

巨大陵寝神秘莫测 千百年来围绕着秦陵地宫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曾以30万人盗掘秦陵。在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这只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斗转星移过了几百年,三国时期,宝鼎元年,有人送只金雁给名曰张善的官吏,他立即从金雁上的文字判断此物出自始皇陵……这类神奇的传说更是给秦始皇陵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坐落在骊山脚下的那座小山包就是秦始皇的坟墓,山包下便是那幽深而神秘的地宫。封土北侧有寝殿礼仪建筑群、饲官建筑群,封土外有两道长10千米的内外城垣,封土周围及东、西、南、北侧分布着数百座地下陪葬坑,秦始皇陵园封土、地宫、内外城垣形制及其礼仪建筑和布局都不同于先秦任何一座国君陵园。这座帝陵陵寝规模恢宏、设计奇特。陵园工程之大、用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第一位记录秦始皇陵的是史学大师司马迁。他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留下160个字的记录。《史记》记载始皇陵“坟高五十余丈。”以当时的尺值折算其高度在115米左右。1961年当地文管本测量的高度为43米。笔者1982年在8383部队工程兵战士的协助下,对陵墓封土再次进行了测量,测得结果是坟高55.05米。后来航空测量的海拔高度也与之相近。可见两千余年来的水土流失,封土高度比原来下降了二分之一多。封土底边为长方形。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占地面积近25万平方米。 陵园工程的修建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当他13岁刚刚登上秦王宝座时,陵园工程也随之开始了。古代帝王生前造陵并非秦始皇的首创。早在战国时期诸候国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风。如赵肃侯“十五年起寿陵”(《史记·赵世家》)。还有平山县中山国王陵墓也是生前营造的。秦始皇只不过是把国君生前造陵的时间提前到即位初期。陵园工程的修建直至秦始皇临死时还未竣工。二世皇帝继位,接着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纵观陵园工程,前后可分为三个施工阶段。自秦王即位开始到统一全国的26年为陵园工程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先后展开了陵园工程的设计和主体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园的规模和基本格局。从统一全国到秦始皇三十五年,这9年当为陵园工程的大规模修建时期。《史记》记载:“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经过数10万人9年多大规模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园主体工程。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秦二世二年冬,历时3年多是工程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从事陵园的收尾工程与覆土工作。尽管陵墓工程历时三十七八年之久,整个工程最后仍然没有竣工。当年爆发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起义军领袖陈胜、吴广的部下周文率兵打到了距陵园不足数千米的戏水附近(今临潼县新丰镇附近)。面临大军压境、威逼咸阳之势,秦二世这位未经风雨考验的新皇帝惊惶失措,情急之下召来群臣商讨对策,他一副丧魂落魄的样子,向群臣发出了“为之奈何”的哀求。一阵沉寂之后,少府令章邯建议:“盗已至,众疆,今发兵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惊魂未定的二世皇帝当即迎合,拍板决定由章邯直接率领修陵大军回击周文起义军。至此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园工程不得不中止。 秦陵工程设计者不仅精心选择了一处风水宝地,对陵园总体布局的设计更是颇具匠心。 秦始皇陵园以高大的封冢为中心,封冢外有两道回字形夯土城垣,外城垣四面各置一门。东门位于封土正中的东西轴线上,门阙规模最大。内城除北墙开两门外,其余三面各开一门。尤其内城南门的阙门遗址至今仍屹立于封冢之南,蔚为壮观。 几千年过去了,秦陵那座高大如山的封冢仍然屹立于骊山脚下,当年那长达10千米的内外夯土城垣早已残缺不全。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内城西墙残存的一段城墙。那一座座宏伟的地面建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遭到项羽的焚烧,在残存的废墟上,考古工作者发现了陵寝建筑群遗址,规模宏大,集中分布于封土北侧、内城西半部。在封土西北的内外城垣之间还发现一处地面建筑群。据清理的三组房屋建筑基址来看似为饲官建筑。饲官建筑遗址的南北两侧还有几组尚未发掘的地面建筑,其规模也相当可观。 20世纪60年代之前所有关于秦始皇陵的推测只能停留在文献记载与传闻的基础上。1974年3月29日,当下河大队西杨村生产队的几位农民一镢头惊醒了沉睡的兵马俑之时,它们立刻震惊了世界。这一惊人的发现,也撩起了秦陵神秘面纱的一角。 当年无论是打井的农民还是参与勘探试掘的考古人员谁也想不到兵马俑坑会有那么大的规模。当一号俑坑全面勘探试掘不久,又在一号坑北侧20米处发现二号兵马俑坑、三号兵马俑坑和一座甲字形大墓。单就兵马俑陪葬坑而言,它占地达20,000多平方米,有真人真马相仿的陶俑马8,000余件,青铜兵器数十万件。这件规模宏大的陪葬坑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陵寝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此后20余年来秦始皇陵园考古发现接连不断,陵园东侧发现了百余座马厩陪葬坑,17座陪葬墓。陵园西侧发现了31座珍禽异兽陪葬坑,一座曲尺形马厩陪葬坑和61座小型墓坑。10乘大型彩绘铜车马、木车马则位于地宫之西,原封土之下。近年来又在始皇陵北发现了一座较大的动物陪葬坑,在东内外城垣之间发现了铠甲坑、百戏俑坑…… 陵园地上地下精心设计、安置的这一切不正是一个理想的地下王国吗? 幽深地宫谜团重重 始皇陵是一座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地下“王国”。那幽深的地宫更是谜团重重,地宫形制及内部结构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千百年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猜测与遐想。地宫是什么样的结构?地宫内藏匿了多少奇器珍宝?地宫内有没有防盗机关?地宫挖了多深?始皇帝是铜棺石棺还是木棺木椁?始皇帝的尸骨是否完好无损?……这一系列的悬念无不困扰着专家学者。目前只能根据现有考古材料结合有关历史文献作初步的探讨和推测。 神秘莫测的秦陵地宫在司马迁笔下仅留下极为简略的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考古专家们以此为线索,努力寻找着能揭开秦陵地宫之谜的种种蛛丝马迹。 谜团一:幽幽地宫深几许? 据最新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陵地宫东西实际长260米,南北实际长160米,总面积41,600平方米。秦陵地宫是秦汉时期规模最大的地宫,其规模相当于5个国际足球场。通过考古钻探进一步证实,幽深而宏大的地宫为竖穴式。 司马迁说“穿三泉”,《汉旧仪》则言“已深已极”。说明深度挖至不能再挖的地步,至深至极的地宫究竟有多深呢? 神秘的地宫曾引起了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的兴趣。他利用现代高科技与陈明等三位科学家研究撰文,推测秦陵地宫深度为500至1500米。现在看来这一推测近乎天方夜谭。假定地宫挖至1000米,它超过了陵墓位置与北测渭河之间的落差。那样不仅地宫之水难以排出,甚至会造成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地宫的危险。尽管这一推断悬殊太大,但却首开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秦始皇陵奥秘的先河。 国内文物考古、地质学界专家学者对秦陵地宫深度也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根据最新钻探资料,秦陵地宫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深。实际深度应与芷阳一号秦公陵园墓室深度接近。这样推算下来,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7米。这个数据应当说不会有大的失误,这是依据目前勘探结果推算的。但是否如此尚有赖于考古勘探进一步验证。 谜团二:地宫设有几道门? 2002年9月17日,世人通过电视直播目睹了考古学家探测金字塔内部空间的过程。当考古学家从第一道石门洞口将机器人放进去之后,想不到机器人又碰上了一道石门。举世瞩目的金字塔考古工程只好搁浅。金字塔地宫可能不只两道门。那么,秦陵地宫当年建造了几道墓门呢? 秦陵地宫门道数量问题,其实《史记》中早有答案。只是未引起学者们的重视罢了。《史记》清楚的记载:“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无复出者。” 棺椁及随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门以内。工匠正在中门以内忙活,突然间“闭中羡门,下外羡门。”工匠“无复出者”,也成了陪葬品。这里涉及既有中羡门,又有外羡门,其中内羡门不言自明。地宫三道门似乎无可辨驳。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中羡门用了个“闭”字,外羡门则有了个“下”字,说明中羡门是可以开合的活动门,外羡门则是由上向下放置的。中羡门可能是横向镶嵌在两壁的夹槽中,是一道无法开启的大石门。内羡门可能与中羡门相似。三道羡门很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谜团三:“上具天文”作何解释? 秦陵地宫“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记载出自《史记》,其含义是什么? 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曾推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应当是在墓室顶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可能仍保存在今日临潼始皇陵中。”近年来,西安交大汉墓发现了类似于“天文”“地理”的壁画。上部是象征天空的日、月、星象,下部则是代表山川的壁画。由此推断,秦陵地宫上部可能绘有更为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下部则是以水银代表的山川地理。在这座有着象征天、地的地下“王国”里,秦始皇的灵魂照样可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统治着这里的一切。 谜团四:地宫埋“水银”之谜 始皇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见于《史记》,《汉书》中也有类似的文字。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没有水银始终是一个谜。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验证秦陵地宫埋水银这一千古悬案提供了必要的前题条件。地质学专家常勇、李同先生先后两次来始皇陵采样。经过反复测试,发现始皇陵封土土壤样品中果然出现“汞异常”。相反其它地方的土壤样品几乎没有汞含量。科学家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史记》中关于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记载是可靠的。现代科技终于解开了地宫埋“水银”的千古谜案。 至于地宫为何要埋入大量水银?北魏学者郦道元的解释是“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原来是以水银象征山川地理,与“上具天文”相对应。 谜团五:地宫珍宝知多少? “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一语出自司马迁笔下。早于司马迁的大学者刘向也曾发出过这样的深切感叹:“自古至今,葬未有如始皇者也。”那么,这座神奇的地宫珍藏了哪些迷人的珍宝呢? 《史记》明文记载的有“金雁”、“珠玉”、“翡翠”等。其它还有什么稀世之宝谁也不清楚。不过8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地宫西侧发掘出土了一组大型彩绘铜车马。车马造型之准确,装饰之精美举世罕见。之前,考古工作者还发掘出土了一组木车马,除车马、御官俑为木质外,其余车马饰件均为金、银、铜铸造而成。地宫外侧居然珍藏了如此之精美的随葬品,那么,地宫内随葬品之丰富、藏品之精致是可想而知的。 谜团六:秦始皇使用铜棺还是木椁? 秦始皇使用什么样的棺椁?《史记》、《汉书》均未明确记载。司马迁只留下一句“下铜而致椁”的含糊记录。于是有学者据此得出秦始皇使用的是铜棺。但从文献记载而言,秦始皇未必使用的是铜棺。《史记》、《汉书》明文记载:“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披以珠玉,饰以翡翠”,“棺椁之丽,不可胜原。”这里“漆涂其外”、“饰以翡翠”的棺椁恐怕只能是木质的了。如果是铜棺或石棺肯定用不着土漆涂其外,而只有木棺才可能使用土漆。 从先秦及西汉的棺椁制度考察,使用“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是当时天子的特权。自命功劳大过三皇五帝的秦始皇不可能放弃“黄肠题凑”的木椁而改用其它棺椁。 谜团七:地宫有没有空间? 目前考古勘探表明,秦陵地宫为竖穴式。墓内可能有“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如果是竖穴木椁墓,墓道及木椁上部都以夯土密封。这样一来,墓室内外严严实实,不会再有空间。然而,陵墓主持者之一李斯则说:“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 李斯这段话如果记载无误,那地宫明显有个外壳。按理这段话不会有假。因为李斯曾以左丞相身份亲自主持过陵墓工程,对地宫的构造了如指掌。加之这段话是当面向圣上汇报的,应该说不会有掺假嫌疑。如果按李斯所言可以推断秦陵当是一座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地宫。不然,怎么会“叩之空空”?又怎么会“烧之不燃”? 按文献记载推理地宫是空的,且有较大的空间,但由于考古勘探尚未深入到地宫的主要部位,所以地宫内部究竟是虚是实目前还是个谜。 谜团八:自动发射器 秦始皇在防止盗墓方面也苦费心机。《史记》记载:秦陵地宫“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进者辄射之。”指的是这里安装着一套自动发射的暗弩。如果记载属实的话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自动防盗器。 秦代曾生产过连发三箭的弓弩。但是安放在地宫的暗弩当是一套自动发射的弓弩。当外界物体碰到弓便会自动发射。2200多年前的秦代何以生产如此高超的自动发射器也是一大谜。 谜团九:秦始皇遗体完好吗? 20世纪70年代中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的发现震惊中外。其尸骨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由此,有人推测秦始皇的遗体也会完好地保存下来。虽然客观上具备保护遗体条件,但秦始皇遗体是否完好地保存下来呢? 如果单从遗体保护技术而言,相距秦代不足百年的西汉女尸能很好地保护下来,秦代也应具备保护遗体的防腐技术。问题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更糟的是正值酷暑时节,“尸体”未运多远,便发出了熏人的腥味,为了防止腥味扩散,走漏“风声”,赵高、胡亥立即派人从河中捞了一筐筐鲍鱼,将鲍鱼与“尸体”放在一起以乱其臭。这样,经过50余天的长途颠簸,九月,尸骨终于运回咸阳发丧。 秦始皇由死到下葬间隔近两个月。根据当代遗体保护经验,一般遗体保护须在死者死后即刻着手处理。如若稍有延误,尸体本身已开始变化,恐怕再先进的技术也无能为力。秦始皇遗体途中就开始腐败,尸体运回咸阳等不到处理恐怕早已面目全非了。据此推测秦始皇遗体保存完好的可能性很小。 以上谜团只是秦陵地宫众多谜团之冰山一角。随着我国考古研究工作的深入和高科技探测技术的实际运用,秦陵地宫终有一天将再次震惊全世界。

秦始皇帝陵位于西安市临憧区东的骊山北麓。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初即位就开始修建陵墓,直至公元前210年入葬,陵墓的修建工程长达37年,用工最多时达70余万人。陵墓的封上呈平顶的四方锥体,底部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高115米。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部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高76米。陵墓的周围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75米,外城周长621O米。内外城均四面有门,并有门网建筑。通过考古勘探,在陵园内外已发现各种陪葬坑、陪葬墓及修陵人员的墓葬500余座。陪葬坑中比较重要的有:兵马俑坑、铜车马坑、马厩坑、珍禽异兽坑,以及各种附葬坑等。另外,在陵园内外还发现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大量的宫殿建筑遗址。整个陵园犹如一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它是中国历代帝王陵中规模最大、埋藏物最多的一座陵园。 秦始皇帝陵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形南高北低,属于山脚下的洪积扇区。郦道元《水经·渭水注》云:啊山“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如今陵墓的周围是一片农田和村落,陵的封土上长满石榴树,每年初夏榴花似火,秋季硕果累累,游人如织。 为了揭开秦始皇帝陵墓的奥秘,考古工作者从六十年代初开始逐步对陵园进行科学的钻探和调查。秦始皇帝陵园的面积有56.25平方公里。秦陵陵基近似方形,状如覆斗,夯土筑成。现存陵76米,陵基东西宽345米,南北长350米,就象一个金字塔形状。围绕封土堆,地面上原建有两重南北向长方形城垣,内城南北长1355米,东西宽580米,周长3870米。外城南北长2165米,东西宽580米,周长6210米。城墙大多坍塌,仅存墙基,墙基宽约8米。内城和外城四面均有城门,外城的四面各有一门,内城的东、西、南三面各有一门,北面二门。门上均有门阙建筑。内外城的四角有角楼。内外城之间还发现有几处大型宫殿建筑遗址。秦始皇帝陵的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就有400多个。 在这些陪葬坑中,有象征皇室帝王乘舆的铜车马坑;象征皇帝涉猎游玩之苑囿的珍禽异兽坑,象征宫廷养马的马厩坑以及象征秦王朝百万雄师的兵马俑,近年来,陵区内有50000余件重要的历史文物出土,其中不少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如铜车马、跽坐俑、乐府钟、夔纹大瓦当等。 从这些陪葬坑的内涵和史书中对秦陵地宫设置情况的记载来看,秦始皇帝陵园就是当年秦王朝地上王国的再现。人世间原有的一切在地下无不毕备。在这个幽冥的地下王国中,秦始皇帝依然是统治天下、至尊至贵的帝王。始皇帝死后仅3年多,秦王朝就被农民起义的浪涛所摧毁。秦陵地面所有华丽的宫殿别馆都落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只有那高高隆起的秦陵墓冢,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见证人,向后人诉说着王朝盛衰交替的春秋。 秦始皇陵园遗址平面图:

黄帝内经论文1500字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中医的这一思想,在历史上各时期的典籍中都有体现,且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医“治未病”说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三个方面。“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时段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时段可能表现出的状态,包括疾病微而未显(隐而未现)、显而未成(有轻微表现)、成而未发(有明显表现)、发而未传(有典型表现)、传而未变(有恶化表现)、变而未果(表现出愈或坏、生或死的紧急关头)的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值得提及的是,把中医的“未病”说和现代提出的“亚健康”状态等同看待,是欠全面的。现代所谓的“亚健康”状态,仅是中医“未病”中部分阶段的表现,即疾病微而未显、显而未成的时期,而不能包括中医未病说的全部。中医治“未病”从哪些环节入手呢?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有丰富的论述。尽管对治“未病”的每一个阶段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不尽相同,但如下的认识却是其最基本的和最具共性的要素: 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刺激是百病之源。因此,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医生为患者解决的不仅是身病,而且是心病,与患者心灵的拉近和沟通,是治疗身病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较之前者更为重要。从了解患者的精神因素入手,针对与病情有关的心理、情感障碍,应用开导、鼓励、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疗法,为患者开出可操作的精神疗法处方。在帮助患者消除精神障碍的同时,再辨证地开出药方。 合理饮食打造健康基石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因此,中医养生之要以食为本。在这方面,古人有很多有见地的论述,认为除正常养生之外,凡病更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先食之而后药之,即“善用药者,使病者而进五谷者,真得补之道也”。药物的输布、吸收、代谢同样依赖于脾胃的受纳、传化、运输功能,以使其升降斡旋,内而脏腑,外达肌肤。胃气一败,既失去健康的基础,又不能使药物直达病所,百药难为。特别是久病之人,服药太多、太杂,如不知速以护卫脾胃为救,抓紧时机扶助机体正气,治亦难见起色。故无论何疾何病,只要有饮食欠佳一条表现,必重用调理脾胃之品,先使其胃气来复,再辨证治,其效未有不如鼓应桴者。 强身健体增添健康动力“黄帝曰,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无不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和应用。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治疗和恢复程度的快慢等,都是运动产物的不断积累。在既病之前,运动疗法属于防的层次,在既病之后,运动又具有治疗和康复的意义。根据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的差异,可以制定出适应各种人群的运动处方来,以适应健身和疗疾的不同需要。如调整睡眠,治疗失眠、多梦的处方,为早晨慢跑、打太极拳,睡前散步、摩擦脚心;调整呼吸和治疗肺痿的处方,是晨起深呼吸,拉长声音喊嗓子;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处方,是双手反叉腰倒步走,把大拇指按在双侧肾俞穴上,一边有节奏地走,一边左右扭转颈项等。这些做法既有利于健康者的健身,也有利于患病者身体素质的增强,又能对药物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如此,则“骨正筋柔,腠理以密……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科学用药充实健康保障谈到治疗,中医有“齐毒药攻其中,樗石针艾治其外”的方针。“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中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是非常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毋庸置疑,中医“治未病”说的意义除表现在健康学之外,其社会学意义也非常重大。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训已足可引起我们的借鉴:美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75年间,虽然在诸如心脏手术、脊髓灰质炎疫苗、冠脉搭桥等一系列新医疗技术上有很大发展,但也同时引起医疗费用的大幅度增加(由原来的120亿美元增至1185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96%),而患者的死亡率却未能明显下降(一直保持在7%~8%之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开展了类似于中医“治未病”说内容的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全民健康教育,结果很快取得了成效。因此,一些社会学和经济学家把“治未病”说称为“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

现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医养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养生论文的 范文 ,供大家参考。

浅谈中医养生伦理

【摘要】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养生 方法 ,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关键词】中医;养生;伦理

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是中华 传统 文化 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养生思想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1中医养生的伦理意蕴

1.1中医养生的内涵所谓“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一词,源出自《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讲求天人之和,注重四时之变,保持阴阳平衡,实现培养生机、健康精神、延年益寿的目的,从而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治未病”的境界。

养生是为了个人的健康和长寿,但健康和长寿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养生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下,其与外在客观条件密不可分。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养生理论就认识到了自然环境与健康长寿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吕氏春秋》中论述了水质与健康的关系:“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与�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与伛人。”[1]《黄帝内经》则提出了地理环境与健康长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土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长寿。

中国先哲还认识到了健康长寿与先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联:“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2]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养生学作为极具生命活力的古老学科,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事实上,中国养生学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节约、慎用生命的能量,以达到祛病延年的养生目的。明代张景岳认为“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后天之弱者常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也就是说一方面先天遗传与健康的关系固然重要,另一方面更为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养”。

1.2中医养生的特征

与现代西方医学不同的是,西医强调“与疾病做斗争”,即用化学方法对人体的干预、对疾病的斗争和除恶务尽的态度,其前提是疾病出现器质性病变。而事实上,人体在出现器质性病变之前,在能量层面已经表现出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功能性失调。现代医学对器质性病变之前的问题却无能为力,而中医养生着眼于“知未病”和“治未病”,其特征是它对生命和健康秉承着顺应自然的信念、阴阳调和的态度以及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1.2.1顺应自然的信念

道家认为顺天者寿。违背自然和生命的天性是人健康长寿的第一大敌人。《吕氏春秋・重己》闪耀着顺应自然的思想光辉,大凡生命长久都是顺应它的天性的缘故。使生命不顺的东西是人的欲望,所以圣人一定首先节制欲望,使之适度。房屋大了,阴气就多了;台子高了,阳气就盛了。

阴气多就会得腿脚行走不便的毛病。阳气盛就会得肌肉萎缩活动困难的疾患。这是阴阳不适度带来的疾病。因此,古代帝王不住大房,不筑高台,饮食不求丰盛珍异,衣服不求过厚过暖。衣服过厚过暖脉理就会闭结,脉理闭结气血就会不通畅。饮食丰盛珍异胃就会过满,胃过满胸腹就会闷胀,胸腹闷胀气就会不通畅。可见,实现健康长寿的路径只能是“道法自然”,而不是“我行我素”,这是已经证实了的人类生存之道的千年智慧和唯一正确的道路。

1.2.2阴阳调和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阳是宇宙中两个最基本的关系。阴阳和谐是万事万物和谐的根本,若根本不和谐,则什么都谈不上和谐了。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说明万物、人事皆以阴阳和谐为存在的条件。所以说阴阳和谐是根本之道,是客观规律。阴阳和谐论影响了中医对健康的看法,如果人体是阴阳和谐的,那就是健康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4]判断人体健康与否的首要条件,就是看阴阳是否处于一种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阴阳平衡便是阴阳双方在消长和转化的过程中,双方谁都既不太过也不太衰,呈现出的一种和谐的状态。这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正常状态。在中医看来,所有的疾病都可以看作阴阳关系出现了不协调,所以对待疾病的态度应该是调和阴阳而非“与疾病做斗争”。

1.2.3过犹不及的中庸观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完整和最完美的体现,它的生命观、健康观、治疗观等,都是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具体化。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最精彩表述。

中庸观反对“过”和“不及”,认为“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因为物极必反也。司马迁在《史记・田叔列传》中指出物极必反是宇宙之道,“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乃天地之常也。《吕氏春秋・重己》曾论述到:从前,先辈圣王修建庭廊园池,只要能够游目眺望、活动身体就可以了了;兴造宫室台榭,只要能够避免干燥和潮湿就可以了;制做车马衣裘,只要能够安身暖体就可以了;备置饭菜酒浆,只要能够适口充饥就可以了;创作音乐歌舞,只要能够娱情养性就可以了。……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并不是喜好节俭,厌恶奢靡,而是要使身心得到适当的调节。不一味地放纵,无过无不及是养生的一个最高境界,也是养生的基本理念。

2中医养生的伦理定位

2.1贵生养生思想根植于道家的贵生思想,只有贵生,才能养生。养生亦即贵生贱物、重生轻物。也就是说生命本身是最可宝贵的,贵于生命之外的东西,即一个人不可以用生命去博取身外之物,诸如功名、利禄、道义和理想等。因为生命高于一切,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故“死王乐为生鼠”也。一个人如果贵生轻物,那么即使失去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得到的却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健康和长寿。如果一个人贵物轻身,那么即使他得到了所有的身外之物,却可能失去生命。会有谁愿意杀身以易衣,断首以易冠呢? 《吕氏春秋・重己》有云:“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所以,“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5]

隋唐时期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起因就是他认为“人命至重,贵比千金”。在贵生的基础上,人们才会去学习养生。养生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生命的量,也就是如何延长寿命。其次就是追求生命的质,也就是身心健康,要活得好,活得精彩。

2.2重养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的舒适和方便毋庸赘言,但同时也带来了疾病的施虐。也就是说经济和技术并不必然带来健康和长寿,“夫道者年皆百岁。”意思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才能健康长寿。一个“养”字,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生存之道,更是获得健康长寿最基本与最巧妙的关键技术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伦理文化,强调修身养性,甚至把“学道”和“养生”看作“一串事”。

首先,重视养德。在中国,不论儒家、佛家还是道家,自古就非常强调道德修养对人的健康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在《庄子》中有“德全而神不亏”的思想;《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的思想,认为人的健康长寿和道德相关。孙思邈更是发扬了这个观点,认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不能延寿” 。

仁者指博爱济众,乐善好施的美好人格形象。“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宁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6]。儒家甚至把“养德”看作“养生之根”。“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

其次,重视养心。中医认为,心乃“君主之官”,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中医养生强调“重在养心”,养心的核心,就是让心态平和,清心寡欲,减少各种欲望,让气血按正常的规律运行。如果杂念重生,心神动荡不安,就会消耗大量能量;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调顺,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心理安宁,身体才能健康,才能长寿。

当今世界,利益至上,当思太白先生的“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境界,才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7]

参考文献

[1]《吕氏春秋・尽数》。

[2]《景岳全书・先天后天论》。

[3]《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4]《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5]《吕氏春秋・贵生》。

[6]《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7]《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试谈中医养生之足部按摩

足部按摩:人的双足并拢恰象端坐的人体,各组织器官在双足都有其对应的解剖部位,即反射区。运用物理方法(如手指、按摩工具)在人体双足部相应的反射区上施以按、压、刮等手法,能调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自我保健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足部按摩法。足部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足部按摩已成为时尚的、流行的养生方式和社交方式。适宜的足部按摩能够促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有毒有害代谢产物的排除,起到安神助眠、解除疲劳、自我减痛、自我救急、增强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1足部反射区的分布规律

1.1对称性如果人体的器官成双,则反射区在双足就成对存在,如肾、输尿管、肺、眼、耳等。

1.2整体性人体的两只脚并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全息胚。除了成双的器官外人体还有一些单个器官,靠近人体左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左脚上,如心、脾、降结肠、乙状结肠等。靠近人体右侧的器官反射区在右脚上如肝、胆、盲肠、回盲瓣等。

1.3特殊性人体的某些器官如鼻、气管、喉、胃、胰、十二指肠、膀胱等,位于人体中间部位,这些特殊位置的器官在反射区的定位上也呈对称性。在对足部反射区的认知和理解上应有立体感,如两脚并在一起,其形状就是一个端坐的人,并在一起的部位称脚内侧,是人体的正中线脊柱的反射区,也是上述器官反射区的分布区域,两脚外侧是肩、肘、膝等的反射区。

2足部按摩的理论依据

2.1中医经络原理早在《黄帝内经·观趾篇》中就有对足部按摩的记载。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在脚上都有经络相连,在连接人体的十二条经脉中,有六条起止于足部,双脚是足三阴之始,足三阳之终,且分布着六十多个穴位,通过按摩,能够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化瘀止血,扶正驱邪,刺激会通过穴位接收,沿经络传导,对脏腑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2生物全息论原理全息论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根据这个理论,每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局部器官都包含着人体的全部信息,因此叫全息胚。在足部这个全息胚中,有与人体器官相对应的特点,当人体某器官发生变化时,足部反射区首先会出现反应。相比之下足部按摩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因为足部这个全息胚具有发育程度高,最接近整体,足部又是末端的全息胚,神经血管丰富,感觉灵敏,信息传导路径密集,足部的体积和面积比手、耳、鼻等器官都大,便于按摩。

2.3神经反射原理神经反射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当人体的组织器官出现异常时,与足部相对应的反射区就会出现气泡状、砂粒状、颗粒状、条锁状、小结节样等改变。按摩这些反射区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这种痛会沿传入神经向中枢神经传导,再经中枢神经调节并发出新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体内组织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体液调节反应,激发人体潜能,调节体内失衡状态。

实践证明由足部反射区传来的触压和痛觉冲动能形成新的兴奋灶。新的兴奋灶叠加,其强度超过有病理的兴奋灶的强度,从而使病理兴奋灶受到抑制,乃至完全消失。

2.4循环学说经测定足部血液流速为12mm/秒,按摩后血流速度可提高两倍,由于心脏有节律的搏动,血液不停地在全身循环流动,成为机体内外物质运输和交换的重要通道。当人体某个器官机能异常或发生病变时,就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沉积在循环通道上。由于足部是处于远离心脏的部位,加之地心引力的影响,这些有害物质就很容易在足部沉积下来,造成局部皮肤组织变异的现象,如皮肤变色、皮下颗粒、索条硬结节等。通过采用足部按摩,可促进局部循环、血流通畅,最终通过肾脏等排泄器官将这些沉积物排出体外,恢复脏腑的功能。

3按摩的手法、和力度及注意事项

3.1按摩的手法拇指按压法、拇指推法、拇指扒法、食指扣拳法、食指钩掌法、食指捏法、双拇指扒法、握足扣指法、双指钳法等。

3.2按摩的力度应有力、均匀、柔和、持久。按摩的手法重则为泻,轻则为补。由足跟向足尖方向为泻,反之为补。顺时针为泻,逆时针为补。一般敏感区按摩时有痛感。指压力度在3-5公斤,而且必须根据个人的忍耐度,在个人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内,取得最好的效果,由轻到重,慢而有规律。

3.3注意事项

3.3.1饭前30分钟、饭后1小时内不可做足部按摩。

3.3.2足部按摩前后,施受双方须饮水300-500毫升温开水。有严重心脏病、肾病的人及 儿童 、老人按摩前后饮水不要超过150毫升。

3.3.3女性在怀孕、月经期间不宜做足部按摩。但对月经不调、痛经者按摩时,力度要轻。

3.3.4各种传染性疾病患者、足部有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或足部骨折者、足部皮肤有皮肤病,如皮肤上的脓疮、溃疡者、.有出血性或出血倾向的疾病,如尿血、呕血、便血等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病者。不宜做足部按摩。

3.3.5病人在服药治疗期间接受足部按摩不应停药。

3.3.6老人和儿童按摩时间要适当缩短,对于严重的心脏病、肾病、糖尿病、肝病患者,按摩力度要轻,双足按摩不能超过10分钟。

3.3.7有资质的按摩师才可以对孕妇和月经期妇女做足部按摩。

3.3.8足部按摩师操作结束后,须用热水洗手。

4结语

足部按摩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内经》里就有足部经络学说和足部按摩的详细记载。况且几千年来,这种简便、安全的保健方法一直为人们所钟爱。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保持足部的血液循环通畅,对全身的气血正常运行尤为重要,而足部按摩正是一种最佳的畅通足部血液循环的方法。足部按摩具有固养根气、疏通经络和调解神经的作用。通过对足部表面施加压力,还可以启动机体的调节功能,激发各器官细胞潜能,增强免疫力。通过对上述理论的应用,和对实践的 总结 ,足部按摩,是获取健康生活的必要的方式和方法。

黄帝内经养生文献思想论文

养生的秘诀——上古天真论篇" img_height="758" img_width="1348" data-src="//imgq8.q578.com/ef/0425/1eeaf28316cd6fee.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上古天真论是《黄帝内经》的首篇;上古,即上古时代,这一 历史 时期并没有明确的起止时间。从哲学意义上来讲,它是个与当今时代相对应的概念。 《黄帝内经》秉持道家的思想、认为上古时代是人类道德水平最高和最合乎理想的时期,那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符合 养生 之道因而能够长命百岁,尽享天年。天真,即天赋予人的真精真气,上古之人懂得保养精气,能够做到让形体与精神活动协调一致,这正是 养生 之道的核心要义。 本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论述上古之人的 养生 之道,并通过对比指出现今之人早衰而不能长寿的原因;二、揭示人类生、长、衰、老的过程和规律,并指出这一过程的长短以及人的生育功能的好坏,关键取决于肾气的盛衰;三、论述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四种人不同的 养生 方法和各自所达到的境界。 养生的秘诀——上古天真论篇" img_height="622" img_width="1106" data-src="//imgq8.q578.com/ef/0425/548187396088a002.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古代的轩辕黄帝,一生下来就异常聪明,年龄很小时就能言善辩,幼年时就具备很强的领悟能力,长大之后,敦厚而勤勉,到成年的时候,就登上了天子之位。 养生的秘诀——上古天真论篇" img_height="634" img_width="1000" data-src="//imgq8.q578.com/ef/0425/4e3d4e199ddaca57.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黄帝向岐伯问道: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龄都超过了百岁,但行动没有衰老的迹象;现在的人,年龄刚过五十,动作就显得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还是今天的人们不懂得 养生 之道呢? 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大多懂得 养生 之道,能够取法于阴阳变化的规律而起居生活,并加以适应和调和,饮食有节制,作息有一定的规律,既不过度操劳,又不会过度行房事,形体和精神都保持得很好,能够协调统一,因此能够活到人类自然寿命的期限,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同了,他们把酒当成水,豪饮而没有节制,把不正常的生活习惯当作常态,醉酒后还勉强行房事,纵情声色,以致精气衰竭,真气耗散。他们不知道保持精气的强盛,不善于调养精神,一味追求感官快乐,违背了人生的真正乐趣,起居作息没有规律,所以年龄刚过五十就衰老了。 上古时期通晓 养生 之道的圣人教导人们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保持内心的清静安闲,消除私心杂念,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于内而不耗散,疾病就不会发生。因此,人们心志清净安闲,清心寡欲,心境平和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但不感到疲倦,体内真气和顺,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人们不管吃什么食物都感觉甜美,随便穿什么衣服也都感到舒服,乐于遵从 社会 的风俗习惯,无论 社会 地位是高还是低,互相之间都不会羡慕和嫉妒,人们日渐变得自然朴实。所以,任何不正当的嗜好都不会干扰他们的视听,任何淫乱邪侈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性。不管是愚笨的还是聪明的,贤明的还是不贤明的,都不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变化而费心忧虑,这十分符合 养生 之道。 人们之所以年龄超过百岁而行动不显衰老,正是由于他们的 养生 之道完备而无偏颇。 养生的秘诀——上古天真论篇" img_height="882" img_width="1320" data-src="//imgq8.q578.com/ef/0425/5421c7fe58603e68.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黄帝问:人年老之后就不能再生育,这是精力衰竭导致的,还是自然生理变化规律就是这样呢? 岐伯说:女子到了七岁,肾气就开始旺盛,乳齿更换,头发生长。十四岁时,能够促进生殖机能的天癸开始成熟,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来潮,女子就具备了生育能力。二十一岁时,肾气平和充盈,智齿生出,身高长到最高点。二十八岁时,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这时身体最强壮。三十五岁时,阳明经脉的气血逐渐衰竭,面容开始枯槁,头发也开始脱落。四十二岁时,三阳经脉的气血开始衰退,面容枯槁,头发逐渐变白。到了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衰弱,太冲脉的气血也逐渐衰弱,天癸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就丧失了生育能力。 男子到了八岁,肾气充实,头发开始生长,乳齿更换。十六岁时,肾气旺盛,天癸开始成熟,精气充盈而能外泄,如果男女交合,就可以生育子女。二十四岁时,肾气平和充盈,筋骨强健有力,智齿长出,身高也长到了最高点。三十二岁时,筋骨粗壮,肌肉充实。四十岁时,肾气衰弱,开始脱发,牙齿也开始干枯。四十八岁时,人体上部的阳明经气逐渐衰竭,面容憔悴,两鬓开始变白。五十六岁时,肝气衰弱,筋脉迟滞,手脚运动不能灵活自如。六十四岁时,天癸枯竭,精气减少,肾脏衰弱,牙齿和头发脱落,形体和神气都非常衰弱。肾脏是用来调节水液的,它接受并储藏其他脏腑的精气。因此,五脏功能旺盛,肾脏才能向外排泄精气。男子年老以后,五脏功能都已衰退,筋骨衰疲无力,天癸枯竭,所以发鬓斑白,身体沉重,脚步不稳,不能再生儿育女 黄帝问:有的人年纪已经很老,却仍然能够生儿育女,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这是因为他的天赋超过常人,气血经脉还能畅通,而肾气有余。虽然这样的人还有生育能力,但是就通常而言,男子不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不超过四十九岁,精气就枯竭了。 黄帝问:通晓 养生 之道的人,年龄达到一百岁左右的时候,还能够生育吗? 岐伯说:通晓 养生 之道的人,可以预防衰老,保全形体,所以即使年事已高,也仍然能够生育子女。 养生的秘诀——上古天真论篇" img_height="491" img_width="745" data-src="//imgq8.q578.com/ef/0425/95749b324ca178a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黄帝说:我听说上古时代有被称为“真人”的人,他们掌握了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能够吐故纳新,吸收天地间精纯的清气,超然独处,以保持精神内守,使身体与精神达到高度的协调统一,所以能与天地同寿,没有终了的时候。这样的人,因得道而长生。中古时代,有被称为“至人”的人,他们具有淳朴完美的道德品质,能全面地掌握 养生 之道,符合天地阴阳的变化,顺应四时的变迁,远离世俗生活的干扰,积蓄精气,保全精神,悠游于广阔的天地自然之中,让视听直达八方之外。这就是能够延长寿命、强身健体的人,这种人也可列入“真人”的行列。 其次有被称为“圣人”的人,他们平和地安居天地之间,顺从八风的活动规律,使自己的爱好与世俗 社会 的习惯相适应,没有恼怒埋怨的情绪,行为不背离世俗的一般准则,但举止也不受制于世俗的规矩。他们在外不使身体因为事务而疲劳,在内不使思想背负过重的负担,以安逸、快乐为目的,过得悠然自得就会满足,所以他们的形体不容易衰惫,精神不容易耗损,寿命也可达到百岁左右。其次有被称为“贤人”的人,他们效法天地的变化规律,观察日月的运行,分辨星辰的位置,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四时的变化调养身体,追随上古真人,使生活合乎 养生 之道。这样的人也能让自己的寿命得到延长,使之接近天寿。 真人:至真之人,指 养生 修养最高的一种人。至人:修养很高,仅次于真人的人。 《上古天真论》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是对内经创作来源及其特点补充说明:医之始,自远古,是寓黄帝和岐伯谈论如何达到 健康 与长寿目的第一篇重要论文。论述了从上古天性自然之真而毫无人为之杂的古人能活百岁而动作不衰与不知 养生 之道半百而衰的具体原因,其次谈及人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强调肾气、正气、真气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最后列举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等理想的人生意境。

透析黄帝内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虽然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书,但其中提出的“治未病”思想、教育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和推广。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关于黄帝内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之论文范文。

摘要:探讨了《黄帝内经》的“治未病”思想、教育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黄帝内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是任何一个个体都不愿意承受的,也是任何一个社会都致力于减少的,但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又是无法避免的。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面对着学业和爱情的选择,又处于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过渡,加之近年来就业形势的越来越严峻,所以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现在的大学生已经都是90后,有研究表明,由于大学生要面对由于生理和心理造成的种种困境,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愤怒等各种负性情绪,又加上来自家庭以及社会的压力,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1],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还会出现疏离感[2]。因此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使其调整心态、合理认知、适应角色、健康生活。

现阶段,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在现代西方心理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人提出应该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3],作者也认为可以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文化中发掘有益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以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切合中国人的心理特征。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典籍,它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中医所有学科的源头活水。《黄帝内经》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是最早提出“治未病”思想的中医典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指出当疾病“已成”,即使有再好的医疗手段,也不过是亡羊补牢,就像人已经很渴了才去掘井、战争已经开始才去制造武器,恐怕伤害是在所难免。

所以,不如提前预防。这与现代所提倡的“预防为主”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治未病”是中医提出的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医疗原则,其精神实质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就是在没有生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积极的预防,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就是当得病之后运用各种有效手段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防小病酿成大病。

未病先防的理念属于中医养生的范畴。中医认为,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如果能导致人体发病,可能是因为人体抵抗力太弱,也可能是因为致病因素过强。那么要防止疾病的发生,一方面要增强人的体质,以提高抗病力,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另一方面要积极避免或减少致病因素的危害,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上古天真论》)。

具体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则一方面应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要减少甚至避免不良的情绪刺激。《黄帝内经》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有:

(一)“和于四时,调于阴阳”《黄帝内经》认为,人生活在自然当中,不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体,时刻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所以人必须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以保持人体内外阴阳的平衡,使与季节相通应的五脏能够适应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变化,使七情五志顺时、和谐,以达到健康的目的。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春三月,……夜卧早起,……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早卧早起,……使志安宁;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就指出了不同季节中人应采取的起居方式及其对人情志产生的影响。

(二)怡养精神,调适情志《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理和心理本为一体,互相影响。

五脏是人的精神活动产生的基础,而精神活动反过来又影响五脏的生理活动。如《灵枢本脏》篇所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也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认为精神的紊乱能使人体生病。所以人应该调养精神、调节情志,适应环境变化,以保证身体健康。《黄帝内经》的论述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阐述了具体的教育内容,这些对我们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黄帝内经》关于教育方法的论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首先,《黄帝内经》的成书在秦汉时期,但托名黄帝,该书体例多采用黄帝和岐伯、雷公、鬼臾区等人问答的形式,这样既增加了该书的权威性,又使形式生动活泼,易于为人接受;而且该书还采用多种形式加以记录,如“著于竹帛”、“著之玉版”,在当时纸张尚未发明的情况下使用各种载体;或者“得其人则传”,选取合适的对象进行言传身教,这些都加强了医学知识的传播。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讲,也应该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可以通过学校的专兼职心理咨询老师或邀请社会上的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向大学生传授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同时采用各种方式,如传统的编辑心理健康知识小册子、明白纸,或由师生自己编演心理情景剧,还有现代的微信、翻转课堂等,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去增进自身的心理健康。还可以在大学生中选择对心理学感兴趣、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加以专业培训,由他们在经过专业训练后对其他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由于他们身份的特殊性,在同学中有着更强的亲和力,而其体会也更贴近同学,易于被接受,自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且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会获得很大的改善。其次,《黄帝内经》还指出教育的内容应该简明易懂。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言:“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指出了医学道理应该明确、难忘,容易掌握,这样才能够广泛传播,经久不绝。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接受信息较容易。

但是大学生不愿意接受枯燥的说教,尤其现在是网络时代,各种信息纷至沓来,生动有趣的内容和灵活多变的形式让人目不暇接,更让大学生提高了“口味”,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过于书面化,应该由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将心理健康知识转化成大学生易于接受、容易掌握的语言传达给他们。第三,对于教育的实施原则,《黄帝内经》也做出了明确的阐述。

如《灵枢师传》篇中所讲:“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指出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深入了解人性,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比如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都希望能走出阴影、开心生活,这是他们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原动力,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应运而生,顺应人的心理开展工作。

指出不良情绪状态的危害是“告之以其败”,说明保持良好心态的好处是“语之以其善”,给予一定的辅助措施如放松技术等是“导之以其所便”,帮助消除其抑郁、焦虑情绪是“开之以其所苦”,如果能够达到这些,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自不待言。而在此之外,更辅之以身体的锻炼、就业创业技能的培训以及社会支持的促进,则更能帮助大学生尽快恢复心理健康,寻回生命阳光。综上所述,《黄帝内经》虽然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书,但其中提出的“治未病”思想、教育方法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学习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海燕,宋海霞,宋海辉,等.1990年代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分析[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6,42(4):101-104.

[2]肖柳婷,梁瑞琼,钟泳如.大学生应对方式、疏离感与心理健康三者机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5):710-714.

[3]章冬云.浅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J].求知导刊,2016,4:39.

拓展:《黄帝内经》的价值影响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因此,《黄帝内经》便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一部经典的中医名著,更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巨著,以生命为中心,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包含着哲学、政治、天文等多个方面学科的丰富知识,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

1.中医渊薮

《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它的著成标志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黄帝内经》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黄帝内经》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思想,阐述人与自然以及生理,解剖,病理,诊断和养生防病治病方面的原则问题。成为中国医学的基石,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临床各科诊治的依据,后世奉为“经典医籍”,为学中医者必读之书。是研究中医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汉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渊薮,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它的集结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为后世中医学的不断完善与向前发展提供了可能。《内经》一书不仅是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最佳见证,同时,也是现代中医学研究发展的可靠基石。

首先,《内经》一书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经脉别论》)以及“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的记载,是对人体水液代谢过程的形象描述,成为后世治疗水肿病从肺、脾、肾三脏入手的理论基础。现代治疗肾的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多从调治肺、脾、肾入手,其理论来源显然出自《内经》。再如,“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指过食粱厚味容易使人罹患疔疮类疾病。从现代临床来看,糖尿病足的发生、痛风病的关节肿痛,其发病无一不与过食肥甘厚味有着密切的关系。再如,《素问·五脏别论》中“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的观点,即为后世“诊脉独取寸口”的滥觞;《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劝诫,成为中医临床遣药用方、养生防病一贯默守的至理名言。

除此而外,《内经》一书中还有许多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其他内容,涉及养生、预防、针灸、调摄等诸多方面,至今都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防病治病。特别是其中的“治未病”思想,在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更为世人关注和瞩目。

《内经》的理论对于现代中医临床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内经》成书距现在虽然已有2000多年,但人类个体自身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未发生多大的改变。按照《内经》的理论,如果肺主气、司呼吸,心藏神、主血脉,脾升清、主运化,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主气化的功能完全正常,一身气血周流畅通、运行无阻,人体就不会生病。《内经》所确立的独特养生防病视角,决定了它不仅为保障人民健康,繁衍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还将一如既往地继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

2.生命科学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黄帝内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的名字命名的、影响巨大的国学经典。

3.哲理科学

《黄帝内经》还蕴藏了很多哲理科学,譬如对人才管理的启示,《黄帝内经》主张以医道医德尽显人道品德。

德,作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的重要范畴,其外延,最终已转化为形成天地万物及自然天象运行的客观规律,而人才以内在之“厚德”外化为才学之“载物”, 也是一种顺应自然和谐的内外统一。《黄帝内经》的问世,使中医的医德有了最早的文字表述和阐释。《内经》概括和总结了当时医家对医德的认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德思想,宣告了中医医德理论的诞生。

《内经》中的医德思想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可以分为医学养生道德、医学预防道德、医学治疗道德和医学护理道德四个方面。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德”管的就是心,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人才的选拔任用,也是应该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与时俱进,和谐发展,这也是现代社会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准。

4.文献价值

《黄帝内经》的成书是对中国上古医学的第一次总结,是仅存的战国以前医学的集大成之作。所引用的古文献大约有50余种,其中既有书名而内容又基本保留者有29种,以“经言”、“经论”、“论言”或“故曰……”、“所谓……”等方式引用古文献而无法知其书名者也很多。这些古文献对了解先秦时期中医发展的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 索引序列
  • 黄帝陵论文参考文献
  • 黄帝祭祀文化与黄帝陵研究论文
  • 关于帝陵论文范文资料
  • 黄帝内经论文1500字
  • 黄帝内经养生文献思想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