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学院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随着社会就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所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导致的心理不健康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压力与心理健康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压力与心理健康论文篇一:《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研究》 【摘 要】大学生群体,一个看似轻松,事实上却承担巨大压力的群体,学业、生活、情感、就业多重大山的压迫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告急。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在不断警示我们,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 文章 结合笔者的工作就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给从事本行工作的同仁们一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压力;心理健康;就业 最近几年,媒体不断报导大学生群体中因存在着各种压力,而引发出多种心理问题。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异常者比例高达18.58%,明显高于全国人均健康状况异常水平。有心理学家和 教育 学家已将这样的大学生群体称为“心理弱势群体”。对此,学校、家庭、社会都在寻找对策,以缓解大学生存在的压力,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表明,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时自身采取的应对 方法 和策略十分关键,如方法得当将有效地舒缓压力,而方法不得当则会起到反向的效果或是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许多学者采取各种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的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大量的口头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多数同学希望能够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及医务工作者如果充分地利用好“聊天”这一方法,能使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使压抑在内心的诸多问题得以倾诉,及时得到有效的沟通解决。有利于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另有还发生了多起在校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跳楼的事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也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自身发展所处的阶段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心理发展主要存在以下矛盾:首先是充满远大抱负与现实 经验 不足的矛盾。当代大学生抱负远大,忧国忧民,但是由于大学生还未真正走上社会,缺乏对实际的了解,因此大学生经常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彷徨,久而久之导致心理问题。其次,要求他人尊重与自己尊重他人的矛盾。很多大学生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不喜欢别人干涉、指责,但对他人却缺乏尊重,还有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致造成自命不凡、虚荣清高的个性缺陷。第三,思维独立、批判性强与识别能力、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矛盾。大学生思维独立性、批判性进一步增强,但辩证思维还不深刻,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够敏锐,自我控制能力有待发展,因而大学生在社会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和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导致心理问题。社会环境因素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思想多元化,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速,使人们产生紧迫感、压力感以及心理上的距离感。很多学生在中学成绩优秀,受到学校“重点培养和保护”,进入大学后失去了这种优势和地位,产生心理失衡。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要求子女只顾学习,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导致有的学生生活懒散,缺乏纪律性,自理能力极差,抗压能力不强。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分析 清华大学教授樊富珉的研究指出,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较高正相关,表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是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减少心理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樊富珉指出:从宏观上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首先是理论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模式等,其次是实证研究法,主要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人格、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等实证研究。要有效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引导并采用正面的应对方式,避免采用负面应对方式。因为在面对压力时,如何正确地认识和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地对待挫折和如何应对等,往往是学生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的关键因素。所以要帮助学生分析压力原因,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排除干扰,教育学生要“越是艰险越向前”,做生活的强者。如果缺少对压力和困境的认识,便会不知所措,更为糟糕的是一些学生采取消极的态度去对待所面临的困难,最后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这也启发我们思考日前在互联网上引起热烈讨论的西南某大学设学生发泄室的做法是否得当,关键在于相关工作者是否对服务使用对象进行了先期或后期的必要导向。根据本研究结果,应当立体化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满足大学生的多样需求。 (2)在不同的时期,比如进校期间、考试前、 毕业 前、实习或论文答辩等特殊阶段,开展适合需求的工作是必要和有意义的。比如开展考前心理咨询、主题 辩论 、特色班会、知识讲座或体育竞技等全面多样的活动来疏导、克服焦虑情绪,这些 措施 或 渠道 无疑为学生如何排除压力进行了训练,也能有效地防止压力可能带来的更为严重的后果。 (3)对于学生群体,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层次、学科的学生存在的压力情况有明显的差异;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其压力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要关注男女生在压力、健康、应对策略方面的差异。比如女生更易使用“情绪取向”的应对策略,而男生更易采取“问题解决”取向的应对策略等,以便对不同特征群体学生的压力、心理健康和应对策略的实际情况作更为细致准确的掌握,并制订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四、结束语 总之,高校工作者要尽可能全面地研究和关注在校大学生的压力状况,引导大学生采取积极应对策略。高校要加快心理咨询事业发展,“防重于治”;在心理教育中应根据“适应个别差异”原则,对面临压力调试能力较差的同学和群体要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参加心理咨询,使他们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和防卫压力过大的方法;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把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和工作体系,增强有效性、针对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解亚宁.简易应对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 [2]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 压力与心理健康论文篇二:《浅析高职生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就业竞争的日益加剧,高职生所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导致的心理不健康的问题亦愈来愈多。本文就是从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的视角研究和分析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以期让每一个高职生都可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压力管理 一、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状态。识别一个高职生是否心理健康,只要看他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是否完整、是否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是否完整和协调,是否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若是则该名高职生心理健康,否则心理不健康,甚至出现心理异常。 从目前各方的调查数据和统计来看,当下中国高职生有自卑自闭、缺乏自信、注意力难以集中、焦虑不安、多疑、不信任他人等心理问题现象的学生非常普遍,产生的原因也是各式各样,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高职生面对纷繁复杂世界的各种现实压力不知如何处理造成的。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轻者可导致学习效率下降,重者可导致自残悲剧的发生。因此,重视和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各级高职教育管理工作者不容忽视的一个课题,它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校园的和谐稳定大局。 二、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2.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3.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4.人际关系和谐。 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5.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健康就是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三、高职生心理不健康的类型 在对心理不健康的类型进行分类之前,应先弄清心理正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不正常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都属于心理正常并非心理不正常,精神障碍、确诊的神经质、变态人格属于心理不正常,神经病与神经症都是心理不正常的两大类型。 1.高职生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种类型——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高职生为一般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一般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2.高职生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种类型——严重心理问题。 诊断高职生为“心理障碍”或“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引起“严重心理障碍”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求助者分别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等); (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再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3.高职生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种类型——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 高职生第三种类型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它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这种心理问题的高职生可能要送到精神病院的心理治疗师才能治疗好。 四、影响高职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因素——压力 有一位哲人曾说:“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压力”。压力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尤其是自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节奏加快,人的生存压力加大和竞争程度亦愈来愈激烈,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所遭受的压力前所未有。人们的生活幸福感指数似乎在逐日下降,处亚心理不健康惑亚健康状态的人数规模最近几年在中国空前高涨,我国的医学工作者经过研究发现60%的中国人即有7亿左右的中国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些人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但生活质量差,工作效率低,极易疲劳,同时也伴有食欲不振、失眠、健忘、心绪不宁、精神萎靡、焦虑忧郁、性功能减退等等症状。这些症状大多都是由压力造成的。压力的来源也是多方面的,就业压力、职业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等处处都显示出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健康,压力自然就成为了影响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因素。当下高职生面临的压力不少,有经济压力,有学业压力,有就业压力,有社交压力及室友关系、恋人关系处理等压力,这些压力都是影响高职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因素,这些压力若处理的好,可以转换为学习或工作上的动力,处理的不好就会造成心理不健康或心理疾病。 压力与心理健康论文篇三:《试谈压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不断的进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人的关注,由于大学生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这些压力给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困境。找出大学生面对的压力,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成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包括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压力、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找工作时候碰到的难题、时代给他们来的压力等,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帮助大学生解决困难,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抗压能力,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困惑,从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压力 心理健康 大学 对策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是具有负面作用的,大学生也需要适当地运用压力的作用来深层次地激发自己的意识和潜能,使自己变得更强,更能够适应社会。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展,大学生生活成长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的生活节奏、成长的空间,包括接触的群体也与前些年大大不同,同时他们还要面对来自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加上周围复杂的人际关系影响,难免会出现精神压力较大的状况。因此,明确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压力源及了解大学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积极找出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平衡压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帮助大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的心态来应对压力,对于他们更好的成长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 新时期大学生主要面临的压力 1.1 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困境 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压力大致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怕辜负家长的期望。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家长都对孩子具有较高的期望,而且对大学生的各种行为都严加管束,从而导致学生们迫于家长压力,而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第二,物价增长过快给学生带来的负担,从而导致学生们的生活成本大大增加。对于一些贫困生来讲,这会给他们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迫于生活的压力而选择去做兼职,进而影响他们正常的大学生活。第三,大学生年龄大多在20来岁,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比较成熟,而且具有生理需求,渴望能够与异性建立关系,但是学校的老师以及家长都不希望学生去谈恋爱,一旦男女学生们开始交往后,往往会受到来之家庭和学校的一些阻力,这种阻力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压力。 1.2 迫于完成学业给大学生带来的压力 对于任何一名大学生来说,学习都是学生的第一要务,除了要完成课程的内容外,还需要完成额外的学习任务,例如,在高度竞争的今天,学生为了在寻求工作过程中使自己的竞争力更强,他们会主动参加社会考试,会参加培训班,不断给自己镀金,给自己创造一些竞争优势。另外,一些人由于过多地投入到 社会实践 中,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时常不及格,为了顺利毕业,获得毕业证,这部分学生压力更大,尤其是快考试的时候,他们没日没夜地学习。这些有关学习方面的压力都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较不好的影响。 1.3 在选择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大学生毕业后都将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性的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由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竞争性逐渐转移到了对大学生具备能力的要求,从而导致学生在就业时,面对着巨大的压力。毕业后,学生们要选择一份合适的工作,竞争上岗,适者生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都身心俱疲,心理顶着巨大的压力。此外,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就业压力更大的北上广地区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无疑会加大学生们的就业难度,更进一步加大了这些地区的竞争强度。这些巨大的竞争就业压力,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让他们失去了安全感,各种心理问题随之而来。 1.4 生活年代给大学生带来的压力 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当今社会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大爆炸,学生面对的信息量非常多,学生们不仅要学习并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完成自己的学业,同时他们还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保证自己充分接触各种新鲜知识,了解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并且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使得自己不被时代发展所淘汰。另外,他们还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建立健全自己的人格,以适应当今时代对他们的要求。 2 应对压力,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分析 2.1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心理辅导咨询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许多高校并有没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更谈不到将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项目引导大学生的日常课程建设中来。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保持学生乐观向上态度对于学生们抵抗学习中和生活中的压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置符合办学条件的心理辅导课程或成立自理咨询室,让学生们遇到困难时有一个“输出”的场所,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此外,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来增强学生们的抗压能力,在活动中锻炼学生们的自我调节能力、 人际交往 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抗挫折能力等。同时,需要注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应该是有层次的,不能泛泛而谈,千篇一律,针对高低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的课程教育应该有侧重点。 2.2 提高自控能力,做好自我调节 大学生自控能力对于大学生缓解压力,做好自我调节有着巨大的作用。自控能力是指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认知、当前状态、以及情绪等方面能够合理地自我调节。由于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大学生自身一定要具备一定的承压能力,不断提高自控能力,合理控制不良情绪对于自己的影响,防止不良情绪导致自身行为的失控。大学生大多争强好胜,容易失去理智的控制而做出某些后悔的事。所以,大学生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用理智的头脑去思考,以保持自身良好的心态。 2.3 提高大学生对压力的认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同样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同的人群对事件的反应可能不同,认识也不同,因而产生的压力感,以及对压力的认知就会不同。就目前而言,城市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相对较好,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关照下成长,独立生活能力较差,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容易产生恐惧感,进而产生压力。农村学生,家里条件较差,生活压力较大,容易出现紧张情绪。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措施来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让他们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的对策。同时,要根据学生们的特点,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与环境,掌握科学合理的 自我评价 标准,树立科学合理的奋斗目标。做到有远大理想,又切合实际;既积极奋斗,又知足常乐、情绪平稳,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提高。 2.4 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为大学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除了大学生自己需要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外,还应为大学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减少大学生的压力,这必须依靠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的共同写作和相互配合。学生工作部门要经常与任课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们的动向,并将学生们出现的不正常现象与家长相联系,找出问题的症结,解决问题,以此来降低学生的压力。同时,学生家长要把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告知学校,让学校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这样学校可以有的放矢,更好地为学生们服务。只有将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力量集结起来,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使其了解遇到困难或困境时,如何通过自身来对压力进行调节,进而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3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压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大学生的抗压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抵抗压力,合理地将压力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同时,大学生教育管理者要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氛围,让他们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孟亮.教师的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3). [2]孙凤梅.浅析大学生心理困惑的成因及解决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5). [3] 金芬.呼伦贝尔学院教师心理压力调查分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6). [4]韩守东.重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大众文艺(理论),2009,(1). [5]邓军,肖海英,刘建成,柳勋,李玲.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4). [6]庄国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J].潍坊学院学报,2007,(3). [7]何风岗.从调查看农村小学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压力[J].中小学管理,2008,(4). [8]张茜.大学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其对策[J].文史博览(理论),2008,(4). [9]夏小林.高职贫困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1,(2). [10]殷江南.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0). 猜你喜欢: 1. 浅谈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2.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3. 浅谈心理健康论文 4.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3000字 5. 关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论文 6. 浅谈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论文
公共营养师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第4批新职业之一,整个公共营养师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助理营养师、高级营养师、二级营养师、一级营养师。四级(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2)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中专毕业证书。(3)经四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三级(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2)取得四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3)取得四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三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4)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5)具有非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6)具有非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经三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二级(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2)取得三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3)取得三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二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4)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三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5)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三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二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6)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一级(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9年以上。(2)取得二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3)取得二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一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新职业试行期间:(4)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3年以上。(5)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0年以上。公共营养师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基础营养学、临床营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补理论、中医营养评价、食品卫生学、特殊人群的营养、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营养专题教育、营养计算软件的应用、营养师就业创业指导、食品的物理及简单的生化检测方法等。重点学习并掌握食物选择、食谱编制、基本烹调、营养等内容和技能。通过考试,成绩合格者将颁发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证。
学院属于自治区教育厅下的,校报自然是省级报。
呼伦贝尔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学院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呼伦贝尔学院(呼大),学院为二本大学,但是还有不少专科的专业。学院简介: 呼伦贝尔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全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的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学院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学院的前身是呼伦贝尔的四所专科学校,即海拉尔师专、呼伦贝尔盟教育学院、呼伦贝尔管理干部学院、内蒙古电大呼伦贝尔分校。经呼伦贝尔盟委、行署批准,四所专科学校于1993年完成实质性合并组建呼伦贝尔大学,后于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四校合并组建呼伦贝尔学院,2000年经自治区和呼伦贝尔盟批准,又将海拉尔蒙古族师范学校、呼伦贝尔盟商业学校、呼伦贝尔盟城建中专三校并入呼伦贝尔学院,2003年学院成功晋升本科院校,同年年底,内蒙古工程技术学校并入呼伦贝尔学院,至此,学校完成了八校合一,实现了呼伦贝尔大中专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学院在办学过程中,提出“以人为本、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的办学方针、“立足现有学科专业基础,面向呼伦贝尔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办好市场亟需的学科专业,把呼院建设成一所区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凝思砺志,德行天下”的校训和“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自加压力,负重前行;团结拼搏,励精图治;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呼院精神。 学院占地面积1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建有功能齐全的体育馆、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科技实验大楼 等,图书馆藏书100万册,学院现有国有资产总值近5亿元。 学院现有22个学院,1所附属中学,教职工1197人,其中专任教师871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7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305人。外聘客座教授100余位,以及来自欧美等国的外教10余位。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8000余人。建校以来,学院有多人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奖励。多名教师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表彰。 学院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八大学科门类,现有38个本科专业、46个专科专业。部分专业采用蒙、汉两种语言授课。目前学院拥有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个(俄语)、自治区级品牌专业6个(俄语、学前教育、市场营销、采矿技术、数学教育、汉语言文学)。自治区级精品课程8门(教育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油画、结构力学、电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生物教学论、Visual basic)。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院确定了学前教育学、政治学、植物学、企业管理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理论物理等7个重点学科。确定音乐学、专门史、生态学、采矿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旅游管理、俄语、美术学等8个特色学科。2010年批准设立的摄影专业在全区高校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我们决心把它办成呼院的一大特色专业。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宗旨,积极探索“一实、二高、三强” 人才培养模式,一实即专业基础扎实,二高即外语、计算机水平高,三强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强。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从办学理念、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把特色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生教育与常规教学相结合、教务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学风校风建设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积极推进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新增专业的建设,合格课程、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自编教材及民族教育建设。注重实践教学,全面加强学生技能培养及人文素质教育。学院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学校、校督导委员会、院督导委员会三位一体,领导干部听课、学生评教、教学信息员反馈、教学检查为基础的教学监督体系,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7项。2010年我院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以“申报高层次课题、出高水平成果、获高级别奖励”为科研工作目标,几年来,学院已经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地市级以上科研项目近百项。学院设有呼伦贝尔民族文化历史研究院、“三少”民族研究所、民族音乐研究培训中心、呼伦贝尔学院游牧文化研究所、俄罗斯、蒙古国情研究所、呼伦贝尔学院企业研究中心、呼伦贝尔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等17个科研机构,2009年学院“矿产资源安全开采与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被自治区批准为重点培养工程(技术)中心。学院制定了《呼伦贝尔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纲要》,发挥我院人才和科研优势为呼伦贝尔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08年我院科研工作在自治区首届高校科技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获“全区高等学校科技先导型院系”。学院主办的《呼伦贝尔学院学报》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学术期刊,被内蒙新闻出版局、内蒙高校学报研究会评为“特色学报”。 学院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广泛联合,主动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充分发挥呼伦贝尔与俄、蒙接壤的地缘优势,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通过领导互访、学术交流及论坛、教师互派任教、学生互派实习、共同举办艺术作品展及文艺汇演、互赠图书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了一个积极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国际合作交流体系。我院与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立师范大学、西伯利亚联邦大学、蒙古国东方省国立师范大学等十多所高校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2004年我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七个俄语培训基地之一,并实施了“中俄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现已派出多批学生赴俄留学深造。同时我院也积极招收俄、蒙留学生。每年互派实习生近一百人次。近年来,我院有二十余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在日本、德国、美国、加拿大、荷兰、俄罗斯、澳大利亚、瑞典、乌干达等国攻读学位、研修深造和从事支教工作。每年有来自俄罗斯、蒙古、韩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等国的学者约一百多人次来学院访问讲学,有近十余名外籍文教专家在我院任教。学院的国际交流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学院的国际影响也在日益扩大。2007年我院被全国出国留学工作研究会评为“全国出国留学工作优秀单位”。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构建具有呼院特色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加强和改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积极开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扎实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严格大学生日常管理;建立了具有我院特色的“减、免、缓、奖、助、勤、帮”助学体系;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坚持开展学生劳动实践周活动。 招生就业方面,目前已实现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就业方面,连续三年就业率突破90%,2009年达到94.13%。(招生就业) 在全区高校学生管理、维稳综治、就业与资助工作四项评估中,我院已连续多年实现四项工作全优目标。2009年我院被评为全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为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积极开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实践性于一体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着力打造精品项目,“青春·博学”读书节、“青春·创造”科技节、“青春·动感”校园文化艺术节、“青春·放歌”合唱节、“青春·沟通”外语节及宿舍文化节等活动,已经成为呼伦贝尔学院师生传承的万人盛典,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在自治区和全国获奖。加大人文类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重,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第二课堂的教育活动之中,各学院密切结合自己专业特点的开展院系风采展示,计算机技能大赛、高等数学建模竞赛、创业大赛、科技创新大赛、普通话大赛等将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校园文化注重体现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民族民间广场舞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计入技能学分。每一位呼院学子都要在大学期间学会跳民族民间广场舞。开展反映呼伦贝尔风土人情摄影展,蒙语书法展,建立了牙克石凤凰山滑雪场和东山乐园滑雪场实习基地,让大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冰雪文化。学院邀请社会各界名人来学院开展讲座,“名家讲坛”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浓厚了校园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活动为青年学子展示青春智慧和卓越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学生们在活动中培养情趣,陶冶心灵,经受锻炼,提高素质,增长才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学院党委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规定,努力提高民主决策水平和办学治校能力,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成效显著,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 目前,全院师生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向着既定的目标奋进,扎实开展本科合格评估的迎评促建工作,为实现“六大突破”,落实“三步走”战略,将实施“八大工程”,即学科建设工程、质量立校工程、人才兴校工程、科研强校工程、全员育人工程、文化建设工程、合作办学工程、管理创新工程。学院正举全院之力,努力建设一所区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本科大学。
有呼伦贝尔大学
学院属于自治区教育厅下的,校报自然是省级报。
总体来说,随着呼伦贝尔经济的发展,就业前景不错
学院属于自治区教育厅下的,校报自然是省级报。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属于省级刊物。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1993年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内蒙古教育厅主管,呼伦贝尔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分为汉文和蒙文两种版别,汉文版为双月刊,蒙文版为季刊。
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活跃学术氛围,交流学科建设经验,展示科研成果,为提高本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以扶持和培养学术研究新人、繁荣学术交流、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推动内蒙古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己任。主要刊登我校及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有新意、有理论深度的学术研究论文。
主要栏目:三少民族·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社会管理研究;经济法律研究;文学、艺术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理工研究等。
简介:呼伦贝尔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全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的呼伦贝尔市,是一所立足呼伦贝尔,服务内蒙古,面向全国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 学院的前身为四所专科学校,即海拉尔师范专科学校、呼伦贝尔盟教育学院、呼伦贝尔管理干部学院和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呼伦贝尔盟分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这四所专科学校开始招收本专科学生,奠定了呼伦贝尔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1993年,原呼伦贝尔盟行署批准四校合并组建呼伦贝尔大学,1997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四校合并组建专科层次的呼伦贝尔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晋升为本科院校,跻身于当时内蒙古自治区十所本科院校的行列。 学院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学院占地面积1700余亩,分东、西、北三个校区,主体在东校区,校舍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建有功能齐全的图书馆、体育馆、美术馆、音乐厅、科技实验大楼、体育场等,馆藏纸质图书100多万册,电子图书23万多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余万元,固定资产总值9.73亿元。 学院现有22个院系,教职工1157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5人,博士学位人员34人,硕士学位人员486人,在读博士22人,在读硕士39人。外聘客座教授100余人,以及来自欧美等国的外教1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2288人,成人教育学生6000多人。 学院专业设置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十大学科门类,有48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部分专业采用蒙、汉两种语言授课,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现有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7个、自治区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7门、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0项。学院主办的蒙汉文版《呼伦贝尔学院学报》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学术期刊。 学院努力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自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0万余人。近年来,我院承担了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22项,呼伦贝尔市科技进步奖5项。有院级重点学科7个、特色学科8个,自治区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基地1个。设有草原生态研究院、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民族艺术研究院、北方少数民族艺术团、俄罗斯蒙古国情研究所等20多个科研机构,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兴校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工作,积极探索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我院实际的现代大学运行机制,为国家和地方培养质量合格、数量足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把学院建设成一所区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本科院校。 学院确立了"以人为本,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以"一实二高三强四会"(即一实:专业基础扎实;二高:外语水平高、计算机水平高;三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强;四会: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生活)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锐意创新、敢为人先"的校风、"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教风、"凝思砺志、善于学习、张扬个性、勤于实践"的学风为引领,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把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相结合、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学院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后,教学工作重点由外延建设向内涵建设转变,全面推行以考试改革为引领的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师精英教育观念和自我中心观念,以学生为本,关注过程学习和自主学习,引领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学院充分利用毗邻俄蒙的地缘优势,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开放办学,扩大了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学院与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大学、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别尔格罗德国立工艺大学,蒙古国东方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定期互派留学生,举行学术、艺术、体育等交流活动。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中俄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院校之一,2010年7月,学院与教育部出国留学服务中心共建赴俄留学培训基地在我院正式挂牌成立。2007年我院被全国出国留学工作研究会评为"全国出国留学工作优秀单",2012年学院在全区涉外院校及涉外培训机构信誉等级评定中被自治区评为"一级涉外院校"。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坚持立德树人,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理念,努力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加强和改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大力推进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扎实有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严格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坚持开展学生劳动实践周活动;建立了具有我院特色的"奖、勤、助、贷、减、缓、免、帮"助学体系。在全区高校学生工作、维护高校稳定创建平安校园综合治理工作、就业指导及资助管理四项工作评估中,我院已连续多年实现四项工作全优目标。2011年,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被评为"内蒙古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示范中心"。 积极开展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校园文化艺术节、民族民间广场舞、宿舍文化节、院际风采展示、体育节、书法节、摄影艺术展、大型原生态舞台剧《敖鲁古雅》、名家讲坛、创业大赛、职场大赛、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演讲比赛、校园歌手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舞蹈大赛等,为学生展示青春智慧和多样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平台。2010年我院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呼院人秉承"凝思砺志,德行天下"的校训和"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自加压力,负重前行;团结拼搏,励精图治;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学院精神,加强内涵建设,强化特色办学,不断创造新优势,实现新突破,正向着建成一所"区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民族特色、地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奋斗目标迈进。
以诗为词与以赋为词——论东坡词之“破体” 仲冬梅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期刊】文学前沿 2004-08-15 0 144 2 词为诗裔与以诗为词——苏轼词体观念新论 陈广学 扬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副教授 【期刊】江苏社会科学 2002-05-25 2 292 3 从“以文为诗”到“以诗为词”——试析两种文体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特点 范修华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云南昆明 【期刊】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7-08-30 0 274 4 “以诗为词”与词体文学的雅化——论苏轼词与“雅词”的关系 田耕宇 西南民族学院 四川成都 【期刊】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3-28 6 475 5 苏轼“词如诗”的原因探析——由宋人的“以诗为词”论谈起 张泽伟 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 山西太原 【期刊】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8-30 0 380 6 从苏词苏诗之异同看苏轼“以诗为词” 莫砺锋 南京大学中文系 【期刊】中国文化研究 2002-05-28 13 954 7 从化诗入词看苏轼的“以诗为词” 李笑野 复旦大学 【期刊】蒲峪学刊 1994-01-10 0 225 8 以诗为词的理论演进与东坡词的创获 周玉梅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济南 【期刊】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6-15 0 160 9 “以诗为词”亦“檃括”创作词调歌曲 杨晓霭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甘肃兰州 【期刊】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05 2 184 10 陆游词“以诗为词”说 房日晰 西北大学文学院 【期刊】古典文学知识 2008-03-05 1 169 11 规摹秦柳与以诗为词——论吴梅村的词学思想及其创作转型 江合友; 胡宪丽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期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10-26 0 79 12 论“以诗为词”的词学意义 余意 东莞理工学院中文系 广东 东莞 【期刊】阴山学刊 2005-10-20 0 235 13 “以诗为词”与“别是一家”——论苏轼、李清照词论的殊途同归 高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南京 【期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7-26 0
呼伦贝尔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学院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一、2020年呼伦贝尔学院录取查询入口 呼伦贝尔学院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坐落在被誉为中国最美草原、全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的呼伦贝尔市。学校占地101.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9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亿多元。图书馆馆藏图书95余万册、电子图书40.8万种、数据库22个,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体育场馆等教学科研设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780.3余万元。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284人,教职工1377人,其中专任教师806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824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59人;教师队伍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3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教育厅青年科技英才5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 次人选2人、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科技人员1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二层人选1人,博士后协作导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7人、教坛新秀7人,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5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2项。 学校设有23个学院,开设55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现有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7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8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学校是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和内蒙古自治区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并入选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百所院校和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综合类改革项目单位。学校积极推进校际、校地、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产学研合作。与华能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呼伦贝尔学院·扎煤公司矿业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呼伦贝尔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工程学院”、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共建“呼伦贝尔学院·中软国际软件学院”、与呼伦贝尔旅游集团共建“呼伦贝尔学院·呼伦贝尔旅游集团酒店管理学院”。在多家企事业单位建有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专业共建,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设有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旅游规划与发展中心等20余个科研机构,设有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内蒙古分站和内蒙古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研究基地呼伦贝尔学院协同创新中心,矿山压力实验室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矿产资源安全开采与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为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转型创新发展实践与研究团队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创新培育团队,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基地、《蒙古秘史》国际研究基地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考察研究在国际国内拥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蒙汉文版《呼伦贝尔学院学报》是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2020年呼伦贝尔学院录取查询入口为: 二、呼伦贝尔学院重点专业名单有哪些 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本科):俄语 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本科):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自治区级品牌专业(专科):学前教育、应用俄语、市场营销、煤矿开采技术、数学教育 自治区综合教育改革试点专业(本科):俄语 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本科):学前教育、采矿工程
公共营养师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第4批新职业之一,整个公共营养师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助理营养师、高级营养师、二级营养师、一级营养师。四级(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2)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中专毕业证书。(3)经四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三级(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2)取得四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3)取得四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三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4)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5)具有非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6)具有非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经三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二级(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2)取得三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3)取得三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二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4)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三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5)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三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二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6)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一级(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9年以上。(2)取得二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3)取得二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一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新职业试行期间:(4)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3年以上。(5)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0年以上。公共营养师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基础营养学、临床营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补理论、中医营养评价、食品卫生学、特殊人群的营养、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营养专题教育、营养计算软件的应用、营养师就业创业指导、食品的物理及简单的生化检测方法等。重点学习并掌握食物选择、食谱编制、基本烹调、营养等内容和技能。通过考试,成绩合格者将颁发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证。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属于省级刊物。呼伦贝尔学院,坐落在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全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的呼伦贝尔市,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学校前身为四所专科学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这四所专科学校开始招收本专科学生,1993年,原呼伦贝尔盟行署批准四校合并组建呼伦贝尔大学,1997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四校合并组建专科层次的呼伦贝尔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晋升为本科院校,跻身于当时内蒙古自治区十所本科院校的行列。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学院占地面积1700余亩,分东、西、北三个校区,主体在东校区,校舍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建有功能齐全的图书馆、体育馆、美术馆、音乐厅、科技实验大楼、体育场等,馆藏纸质图书100多万册,电子图书23万多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000余万元,固定资产总值9.73亿元。
公共营养师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第4批新职业之一,整个公共营养师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助理营养师、高级营养师、二级营养师、一级营养师。四级(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2)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中专毕业证书。(3)经四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三级(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2)取得四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3)取得四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三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4)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5)具有非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6)具有非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经三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二级(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2)取得三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3)取得三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二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4)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三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5)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三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二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6)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一级(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9年以上。(2)取得二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3)取得二级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一级公共营养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新职业试行期间:(4)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3年以上。(5)具有医学或食品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0年以上。公共营养师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基础营养学、临床营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补理论、中医营养评价、食品卫生学、特殊人群的营养、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营养专题教育、营养计算软件的应用、营养师就业创业指导、食品的物理及简单的生化检测方法等。重点学习并掌握食物选择、食谱编制、基本烹调、营养等内容和技能。通过考试,成绩合格者将颁发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证。
呼伦贝尔学院地址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学府路83号,该校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列为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呼伦贝尔学院位于中国最美草原、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其前身是始建于 1958年的呼伦贝尔大学,1977年恢复本专科招生。1992年,呼伦贝尔盟教育学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呼伦贝尔盟分校、呼伦贝尔管理干部学院、海拉尔师范专科学校合并,重新组建成立呼伦贝尔大学。1997 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呼伦贝尔学院。2000年后,海拉尔蒙古族师范学校、呼伦贝尔盟商业学校、呼伦贝尔盟城建职工中专学校、内蒙古工程技术学校相继并入。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晋升为本科高校。2011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列为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同年入选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百所高校。
学校占地101.69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10 亿多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300余万元。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体育场馆、数字化校园网等教学科研设施,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 109余万册、电子图书40.7 万种、数据库 14 个。
学校设有 23 个学院、20个党政管理机构、4个教辅部门,开设本科专业 55个,涵盖文学、艺术学、理学、教育学、法学、工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和农学十大学科门类,部分专业采用蒙汉两种语言授课。现有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7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汇编语言、市场营销等2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普通生物学、计算机、企业运营模拟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俄语专业为内蒙古自治区综合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和采矿工程专业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13000余人,教职工1157人,其中专任教师73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714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64人;教师队伍中,全国师德标兵1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3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教育厅青年科技英才5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科技人员1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二层人选1人,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自治区级教学名师6人、教坛新秀6人、教学团队6个,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5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35项。
学校是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和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综合类改革项目单位,积极推进校际、校地、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产学研合作,先后与华能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呼伦贝尔学院·扎煤公司矿业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呼伦贝尔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工程学院”、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共建“呼伦贝尔学院·中软国际软件学院”、与呼伦贝尔旅游集团共建“呼伦贝尔学院·呼伦贝尔旅游集团酒店管理学院”、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共建“呼伦贝尔学院·农牧学院”。在多家企事业单位建有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专业共建,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设有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内蒙古分站、内蒙古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研究基地呼伦贝尔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和呼伦贝尔学院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等20个研究机构,草甸草原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实验室和矿山压力实验室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转型创新发展实践与研究团队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创新培育团队,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基地、《蒙古秘史》国际研究基地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创新平台培育项目,我校参与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国际拥有较高学术影响力。蒙汉文版《呼伦贝尔学院学报》是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是教育部批准的中俄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院校、赴俄留学培训基地和内蒙古自治区涉外院校信誉等级一级院校,与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大学联合设立俄罗斯语言等级测试中心,与俄罗斯、蒙古国、西班牙、美国等国(境)外22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本硕学生的联合培养、学生互换互派以及学术、艺术、体育等交流活动。
学校秉承“明德致和、笃学尚行”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求是创新”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改革创新、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突出地方性、民族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蒙古东北部人才培养高地和科技文化创新基地,建设地区和民族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
在学前 教育 专业的论文写作中,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论文研究过程之中对于所涉及到的所有文献资料的 总结 与概括。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刘梦主编.小组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志文.对民办幼儿园审计的延伸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2) [3]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4]黄丽.女性职业发展自我阻隔因素量表的编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5]刘玉清.山西省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山西 财经 大学2010 [6]程慧.我国女性职业结构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09 [7]冉娟.公共部门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8]杨婕娱.女性职业地位获得中社会网络的维持与再生产[D].中南大学2004 [9]屈智芳.社会保障与女性职业发展[D].郑州大学2010 [10]吴康宁着.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1]李静,马冬雪.男幼师生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 [12]赵琳.高知女性职业选择与发展的经济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13]李丽,蔡迎旗,张维春.试论我国公办幼儿园的地位与作用[J].幼儿教育.2010(Z3) [14]易丽丽.“事业编”的诱惑究竟有多大?[J].决策.2013(Z1) [15]傅跃琴.我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二) [1] 薛建男. 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2] 夏晨伶. 幼儿园保育质量评价指标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2 [3] 冷雪姣. 幼儿园组织创新气氛现状的调查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4] 冯宝安. 幼儿园突发事件管理机制构建研究[D]. 西南大学 2013 [5] 张向葵,王元,刘佳,郭彦文. 教育执行力:家长对落实幼儿《纲要》满意度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6]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 [7] 胡彩云,李志宇. 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6) [8] 连玥,马玉俊. 浅析父母对托幼机构的教育需求[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1) [9] 李江帆,主编.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10] 徐晓东,邵文其,洪仙瑜等着.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11] 朱家雄着.幼儿园课程[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2] Jane King Teleki,Sherry Buck-Gomez. Child Care and Early Education: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s Among Rural Families[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 2002 (3) [13] Bernard Spodek. Reform of Chinese kindergartens: the prepar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 1988 (1) [14] (美)库利(Coodley,C.N.)着,包凡一,王源译.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 华夏出版社, 1989 [15] 张银萍. 非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三) [1]《中国科技创新导刊》.周敏.培养小班幼儿安全意识的几点策略 文章 编号:1673-9795(2010)03(c)-0213-01 [2]刘馨.成利新.幼儿常见的安全问题及家长对其认知的调查.学前教育研究 2006.6 [3]陈帼眉、程学超.学前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朱良.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与 安全教育 .学前教育研究,2005.12 [5]芦根荣.试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生命教育 2007.4.8 [6]顾荣芳.学前 儿童 健康教育论(第三版):[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7]鄢超云.学前教育评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8]《教师报》,樊赛花.创设人文教育环境培养幼儿安全意识[J].2006.12 [9] 哈默,田贵森.怎样教英语[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2. [10] 边静.TPR教学法在儿童 英语学习 中的运用[M].宿州学院学报,2007.8. [11] 孟云.幼儿园双语教育研究—基于昆明市幼儿园英语教育调查[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06. [12] 狄飞.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与试验 [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1. [13] 颜晓芳.学前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的误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4. [14] 仲伟秀.幼儿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8. [15] Jack Richard.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M]. Longman : Longman press,1985. 猜你喜欢: 1. 学前教育专业小论文 2.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3. 关于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4. 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 5. 2017学前教育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