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书写论文呢?其实论文的话我们很多时候会想到查重的问题,确实会进行一些相关的查重来,排查,学生是不是去百度去搜索,去抄袭别人的的论文。个人的经历来看,其实写论文并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首先,第一步你必须要去参考榜上相类似的论文的书写情况,他们的技术点,知识点,难点。还有他们的关键点。理清他们的思路,然后综合自己的节目或者说项目来进行规划。先把自己的论文进行划分模块。标题,一个个的模块进行去形成思路,把它主次之分。分清楚之后,然后写下来形成自己的思路。或者遇到一些你自己没法书写,但是有其他参考论文的情况下,可以拿别人的论文通过自己的言语表达方式自己写出来。不但是不能跟别人的一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查重的问题。
毕业论文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毕业类的大学学生为了在毕业的时候获得学位而按照学校要求进行撰写的论文,其重点在于由毕业学历学生进行的撰写。那么毕业论文怎么写的,如何写好呢?本文将全面讲述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欢迎借鉴阅读。PART1 选题论文的主题是论文开头的第一步,它决定了论文的价值和方向。好的题目要体现学术的价值,最好还能符合自己志趣,适合个人研究能力,选题来源一般有三种途径:① 自拟:由自己拟定,通过指导老师批准认定。最理想的选题应该是由自己提出,把学习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作为选题的来源。② 课题:参与老师主持的研究课题,申请学校设立的创新课题。③ 指定:由指导老师指定一个课题。对于还未写过毕业论文的学生建议直接选择导师给予的选题。PART2框架当你已经选定了一个题目,最佳策略是拿着题目去找导师商量。因为在比较早的阶段得到反馈,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另外导师的指导有助于概念化和组织思想从而发现那些不必要的部分,避免浪费珍贵的时间。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写作策略,以下是文章大纲的详细元素以作参考。PART3 参考资料论文撰写前期需要准备按照要求的论文字数来准备,一般学校会有写论文的基本要求。比如一篇大学本科论文一般不超过1万字,大概需要参考10-20篇学术论文。硕士论文一般3万字左右,需要准备50篇以上高质量学术论文,著作5本以上,如果研究内容比较前沿、论文还没有出相关著作的参考材料数量则需要更多。● 只需一个知网论文搜集网站建议直接用CNKI 也就是知网,知网的文章最全,独家最多。一般的学校都会每年花钱买的,如果你的学校没有买,建议请其他学校的朋友帮你下载。某些学科或许除了知网还需要一两个辅助的网站,其他一些参考网站有:Google Scholar,SciVerse,web of science/web of knowledge ,ResearchIndex,OJOSE (Online Journal Search Engine,在线期刊搜索引擎)等。●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的学术大牛,这些学术领域的大师们有更细致的研究方向,且他们的文章属于所有论文类型中的上乘,在你的论文中如果有涉及到的部分一定要有引用。另外你应该了解本校答辩老师们的名单,认真拜读答辩组成员的文章,适当引用他们的观点或者句子。总之,论文质量是需要站在伟人肩膀上的,而搜索自己学科领域的学术大牛和本校答辩老师的作品并认真拜读,让你事半功倍。● 注意技巧① 参考的著作尽量首选最新著作。因为最新著作他人很少引用,知网还不收录,可以更好的降低论文重复率。② 态度严谨。如果你需要数据,不要直接引用他人文章里的,一定要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去数据来源的网站查最新的数据。③论文资料重新编号。简单而言就是按照论文框架的每一章标题搜集论文材料,然后往里填充。在搜论文的时候给每一篇论文做记录和编号,把每篇的可用信息提炼出来,把对你有用的内容列出来。由于论文参考资料太多容易导致混乱,此时做出编号并列出内容提要,非常方便后续查询。把打印好的论文按照章节需要进行分类,比如一篇文章是论文的第一章需要的材料,就在文章上面写个数字“1”,若毕业论文有5章,所以材料划分为5份放好。PART4 第1版有了大纲,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填充。首先应该注意不要纠结于编辑,不要停下来去选择更好的词或更好的短语或改善句子的结构。此时只需要淋漓尽致写下你的想法,把修改和编辑放在之后再处理。1、题目论文的题目应避免大,太空,太一般,词语的使用必须准确和精细。一个简单的原则就是要准确表达文章的核心论点。2、摘要主要包括研究意义,方法和结果。通俗的讲是就是为什么做、怎么做、结果是什么。首先以一两句话概括课题的意义,引入主题,即需要解决的问题;接着介绍研究方法,概括性地对每一步进行阐述;实验/论证结果要具有严谨性,最好以数据的形式展示实验结果和意义,如相关性86.9%,准确率90%等。3、引言简单而言包括三个部分: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即需要说明“是什么”,“前人怎么做的”和“你怎么做的”三个问题,以三段式的形式展开:(1)研究背景和意义:首先介绍主题是什么,有什么研究意义,由此引入该领域的研究;(2)综述研究现状,这里就需要阅读和总结大量的文献,并在段末说明前人研究的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对比之中呈现出本文的创新点;(3)研究方法:根据上述的不足,引入本文做了什么研究,每一步怎么做的,与摘要中的步骤相对应,不需要写结论。更加具体的部分可参考下图:4、正文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行文时要按照摘要和前言中的实验步骤来写,确保主线明确,逻辑清晰。(1)首先要简单地介绍所用的材料,方法或者模型,不需要重复前人文献中出现的具体内容如原理,定义或公式等。(2)实验/论证步骤要保证每个段落一个主题,说明这一步做了什么,目的是什么,得到了怎么的结果,做到层次分明。(3)语言上使用简单的短句,尽量避免使用长句,容易产生歧义。很多同学在这里一不小心就容易摘抄过多导致文章重复率较高,因为用到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别人用过的,如“主成分分析”、“神经网络”和“正交试验”等,过多的借鉴前人的研究就容易导致复制比过高。建议大家一定要理解所用的方法,适当借鉴别人的论文加上自己的理解,就可以大大降低复制比。5、论证过程论证就是结果与分析,结果就是通过调查研究/实验发现了什么,分析就是发现的东西有什么意义。结果与分析的结构与引言部分正好相反,需要罗列成果,分析是主要内容。结果需要有数据支持,注意一定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验证性,建议以图表的形式表达,切记不能花里胡哨,简洁明了的说明问题就可以。6 、结论结论是对文章的总结,主要是简要概括研究方案,从正文中的研究中得到或观察到了什么数据和现象,依次说明解决了什么问题,与前人研究的异同点。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研究方案不能像摘要和前言中那么详细,重要的是结果和意义,最后给出展望,即深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可以通过“讨论”的方法来进行论文结论的写作: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主要是格式问题,可以使用EndNote等软件直接生成目标期刊的格式,如果需要中英文对照,建议使用原文中的英文。按文中出现顺序,依次排列。PART5 修改完善在完成了上面所有这些内容之后,你只完成了一半的任务。通常情况下,第一版草稿在各方面还差的很远,最后成功的可能性取决于你是否能够修改和编辑你的文章。需要用不同的策略和技巧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修改论文,得到反馈后再次修改。① 宏观:包括对组织结构,内容以及流程的修改。● 宏观角度最好的修改方式是通过修改文章的大纲来完成。写完之后通读一次,对照大纲检查文章是否结构连贯,论文结果是否有逻辑的呈现,论证过程是否有缺少的环节。接着先不要再读,放两三天再说,这样容易产生新的更好的想法。● 接着是从头开始逐个修改每一个章节,建议一次修改的内容不要超过五页。在修改的时候,要克制去修改语法,单词,语句结构的冲动,专注于你的想法的组织和逻辑。② 微观:包括对用词,句子结构,语法,格式、标点,和拼写的修改。● 微观角度修改一个常用的技巧就是将文章出声地读出来,可以读给自己,或者同学、同事、朋友听,这样能更容易发现文章中不流畅的句子。● 更改是个打磨的过程,必须字斟句酌,可以参考其他好的文章,对照写。● 可以使用一个简单实用的技巧:把文章打印下来,用铅笔在上面标注和修改。PART6 提前查重一般高校毕业论文的查重率在5%到30%不等,硕士论文的学科查重率更是要控制在15%以下,具体要求还是取决于学校。一般来说,对于学历的要求越高,查重要求越严格。所以同学们在上交论文前,可以了解下学校的查重率要求,再根据这一要求再进一步修改自己的毕业论文。中国知网作为现在社会上最具影响力的查重软件,它的严格性是毋庸置疑的,它同时也是大部分中国高校所采用的论文查重软件,针对毕业生群体不同,它所对应的数据库也不尽相同。因此建议同学们在交论文之前,可以自己提前为自己的论文进行检测。检测好之后会有一个检测报告,上面的标红部分就是重点需要修改的部分,其检测结果也能直接作为学校最终的检测结果的参考。
面对论文写作时,我们经常在翻阅众多文献后依然难以敲定自己的论文题目,但殊不知“仿效”并“学习”他人的作法确是文章写作的开端。在思考新的创意或独创的观点时,模仿别人的思考方式,是一种最简单而基础的方法。
论文写作要素
论文一般由内容提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插图和参考文献几个部分组成。这是学术界约定俗成的结构,缺一不可。各个部分各司其职,各有各的要求。1.内容提要: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术论文汗牛充栋,一个人终其一生往往无法阅读一个学科所有的论文了。读者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筛选了,在筛选论文时他们首先看内容提要,以便了解以下信息:1)作者要解决什么问题;2)为什么选这个题目;3)用什么方法(或用什么资料);4)得到了什么结论;5)如果有争议,作者怎么看。读者在得到这些信息后,决定要不要看全文。所以研究者在撰写内容提要时,需要体现以上几项内容。篇幅不能太短,短了不能写足上述要素;当然也不能太长,长了就啰嗦。2. 关键词: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国读者一般使用知网和JSTOR这样的电子数据库搜索论文时,往往输入关键词。所以,研究者在写关键词时需要斟酌,以便让读者找到自己的论文。可惜的是,很多人选择关键词往往很随意,选择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词。我们需要以己度人,了解读者喜欢用什么关键词检索。一般来说,关键词要能体现选题的重要方面。就本人所在的考古学科而言,关键词一般包括对象(如器物、遗址、遗迹)、时代(如青铜时代、商周时期、南北朝)、地域范围(长江下游、河西走廊、太行山)、领域(原始瓷、城市、盐业考古)、理论(世界体系、景观考古、经济人类学)和技术(锶同位素、DNA分析、岩相分析)。3. 前言:此部分为正文的前奏,其目的就是回顾研究文献,提出新问题和研究方案。这一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介绍一个选题的研究史,点评前人的论著,既指出他们的成果,又剖析他们的不足。实际上,这就是把文献阅读部分的工作成果收入其中。在前人的遗留问题之中,挑选一个重要的,又可行的问题作为自己的选题。锁定了研究对象还不够,在此部分还要提出一个研究方案来。写前言时研究者需要注意若干事项。首先,研究者要意识到,前言的最终目的是提出新问题,而前面的文献回顾起铺垫作用。所以,虽然新问题在前言中最后出现,但是在写作时,是最先要搞清楚的。因此研究者不需要把读过的所有文献都纳入前言,只需要反映研究进展的论文就行。其次,研究者需要抱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评论前人的工作。现在有些研究者为了避免得罪人,故意不提前人的研究工作;而有些研究者出于个人或派系恩怨,刻意抬高或贬低一些学者。这些都不是研究者应有的态度;一个研究者应该客观地肯定前人取得的成就,同时找到前人的不足。这样才能准确地锁定问题,推动一个选题向前迈进。4.正文:此部分要展现论证过程。选题不同论证过程也不同,需要分别对待。文史方面的选题可以分解成若干子问题,然后提供证据,形成子观点;最后由子观点构成大观点。科技考古方面的选题,则需要利用研究方法或技术手段,讨论辨析由此获得的数据,然后得到结论。在此部分,研究者需要注意两件事情。一是确保观点与证据链吻合,这就要求观点要有证据支撑,而证据要为观点服务。现在很多研究生不懂论证,喜欢堆砌证据,然后抛出一个或几个毫无关联的观点,其结果就是证据和观点两层皮。二是,公平对待不同意见。有些问题前人研究过,提出了一些观点。现在很多研究者要么无视,要么轻率地否定他们的观点。公正的做法是,分析这些观点,检验其逻辑、论证,看看是否有问题;如果有问题,就指出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就要检验自己的论证,看看是否有问题。如果不能推翻前人的观点,就承认分歧。5.结语:结语的要害在于简要重复论文的主要部分,也就是新问题、研究方法、证据和结论。结语不能太短,短了不能充分呈现论证过程;不宜太长,长了就有啰嗦之嫌。在这个部分不能出现新资料和新观点;任何新资料和新观点(想法)只能出现在正文中,结语只是归纳复述正文的重要内容。6.插图:插图样式多样,可以是照片、线图和表格,现在还可以是视频。它是重要的支撑资料,一方面可以说明研究对象,一方面可以提供物证。它们既可以展示比较抽象的理论、概念和研究对象,帮助读者理解它们,也可以展示物证和数据,支撑论文。它们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关键是能够说明论文中关键概念、对象,或者呈现数据。在此部分,插图要与正文结合;也就是说正文的重要理论、概念和器物需要插图来说明,观点需要物证和数据来支撑;同时插图不能茫无目的,要为论文服务,否则就不要使用。插图需要添加文字,说明插图名称、图例、比例。当然,如果插图涉及知识产权,还要注明来源。7.注释:研究者在写作论文时,少不了引用以往的研究成果,或者观点,或者数据(资料),或者方法。为了尊重以往成果,研究者需要做注释,以避免剽窃之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以往成果,既有他人的,也有作者自己的。我国不少学者往往在意他人成果,而忽略了自己的成果。做注释还有另外用途,就是方便读者查阅出处,检验论文是否严谨扎实。因为如果研究者在做注时,没有看过所引论文,或者一知半解,容易出错。实际上,注释是一个研究者的信誉晴雨表,如果在注释上不认真,读者会认为研究者是个马虎的人,靠不住的人。至于注释的格式,现在各个大学发布的学位论文规范都有说明。发表时,各个出版社和期刊也有自己的规定,这里就不赘述了。8.文献目录:现在学位论文一般要求在论文末尾放文献目录。但是文献目录一定要与脚注相一致,脚注里面出现的目录有,同时目录有的脚注也得有。
论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写作一篇论文需要遵循可阅读、可检验、可追溯和可检索四条原则。作者需要明白论文的结构,清楚各个要素即内容提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插图和参考文献的功能,写好每个要素。此外,论文还要注意术语的延续性、体悟读者的需要、避免抄袭、使用平实语言和发掘论文价值。
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指导
学士学位论文是专门供专家审阅以及供同行参考的学术著作,必须写得简练,重点突出,不要叙述那些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性内容。以下是我分享的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指导,更多内容请关注毕业论文网。
1. 正文导论的写法
(1)导论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①选题的背景和动机
②问题的提出和陈述
③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④可能的创新和贡献
⑤研究思路和方法
⑥论文的正文的结构和内容
(2)导论的写作要求
在“选题的背景和动机”部分,要注意背景与动机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同时要做到切题,不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在“问题的陈述”中,要注意指出所要呈现的主要问题,若研究的问题有若干个,要按它们的重要性和逻辑顺序依次排列,力求层次分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与“可能的创新和贡献”这两个部分应从理论贡献和实际价值的角度入手。
(3)导论的常见问题
①组成要素不全
②选题的背景和动机过于宽泛
③与正文后面的其他内容重复过多
④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与研究问题脱节
⑤可能的创新和贡献言过其实
⑥论文的结构和内容过于简单
2. 文献综述的写法
(1)文献综述的目的与功能
作为一个科学研究成果,学位论文通常是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或者是在他人的帮助和启迪之下完成的。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述评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整理、鉴别、分析和归纳,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2)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
文献综述的撰写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①按主题铺叙,对已有研究成果或观点进行概述;
②引用相关文献资料;
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比较、批判和总结;
④发现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和空白,提出作者要研究的问题。
文献综述主要有如下两种撰写方法:
第一种是根据阅读的文献内容,确定综述的内容,确定综述的细目,对各细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分别写出文稿,然后汇总成一篇综述文章。
第二种是将文献资料按其完整性、深刻性及新颖性进行排列,以最完善、最综合、最新颖且具有高度科学研究水平的文献综述材料为基础,写出文献综述的细目,然后把其他文献资料的新内容补充进去。
(3)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①内容要与所研究的问题直接相关
②内容要反映近年的主要研究成果
③内容要按主题而非历史线索来写
④文献综述要有一定的批判性
⑤要注意主题(段落)之间的过渡
⑥通过文献综述引出研究空白和要研究的问题
(4)文献综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某些必要的相关文献综述缺失
②文献综述与所研究的问题相关不大
③与教科书写法雷同
④内容都是叙述和罗列
⑤引用的参考文献数太少,过时陈旧
⑥许多内容未能加注和引用文献
⑦文献引用不规范
3、研究方法的写作
(1)研究方法的目的和功能
研究方法指的是学位论文整个研究过程中的思路、程序、策略和方法。它的目的是告诉读者你所采用的具体研究过程和方法。读者通过了解研究过程和方法,对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质量有个初步的判断,同时某些研究结果可能与所采用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密切相关,为讨论研究的结果埋下伏笔。
(2)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
①问题和相应的假设的界定
②采用某种研究方法和选取某个研究对象的原因
③研究方法的简单介绍
④研究对象的描述
⑤研究工具的描述
⑥为提高研究质量对研究方法的具体考虑和做法
⑦调查研究和数据收集过程的描述
⑧数据分析方法的介绍
(3)研究方法的写作要求
①实事求是
②具体细致
③思维缜密
(4)研究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内容简单,部分缺失
②方法使用不当,漏洞百出
4、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述的写法
(1)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述的目的和功能
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述就是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处理,并用精准的语言把分析结果表述出来,用于回答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证明或者推翻相应的假设。
(2)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述的主要内容
①数据汇总、归类和筛选
②分析和处理相应的数据,记录结果
③表述结果
④检验假设
(3)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述的写作要求
①实事求是
②分清主次
③规范汇报
(4)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数据分析方法过于简单
②结果表述内容部分缺失
③结果表述内容主次不分,过于繁琐
④趋利汇报
⑤篡改数据和结果
5、讨论和结论的写法
(1)讨论和结论的目的和功能
学位论文的讨论和结论部分是整篇论文的归结点,而不是某一局部问题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正文各章节小结的简单重复。它应当体现作者更广和更深层的认识和思考,应当从整篇学位论文的所有材料和结果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得出见解。
(2)讨论和结论的主要内容
①陈述主要结果
②解释主要结果与问题和假设的关系
③陈述主要结论
④陈述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⑤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3)讨论和结论的写作要求
①讨论要分清主次
②讨论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
③讨论要措辞严谨,逻辑严密
④结论要求言简意赅
(4)讨论和结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简单重复研究结果,根本未做讨论
②讨论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广度
③过于夸大研究成果的贡献和价值
④对研究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王雨磊)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
作者:王雨磊
豆瓣评分:6.9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9
页数:194
内容简介:
《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指引》是一本写给人文社科领域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者的实用手册,它可以帮助该领域各学科的研习者学习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从而避免许多学者走过的弯路,掌握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的规范和技能。全书对选题、开题、阅读文献、提出问题、谋篇布局,开题报告和项目论证书的撰写、摘要和关键词的写作,文章的校对、投稿、发表等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的各个步骤和环节进行详解,系统阐述了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各个环节的相关注意事项,为读者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详细指引。作者以学术论文编辑和写作者的双重身份,直击论文写作与发表过程中的各个痛点,使得本书成为论文写作者难得的良师益友。
作者简介:
王雨磊,社会学博士,笔名“石头”(读者谓“石头君”),微信公众号“学术与社会”(W-Scholar)创始人与运营者;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华南理工大学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扶贫开发、社会保障、国家基层治理、消费社会学、司法社会工作等。
石头君是一位优秀的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者,曾在《社会学研究》等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他也是一位资深的学术论文审稿编辑,曾在核心期刊《学术研究》工作多年,担任《政法社会学》栏目责任编辑,具有丰富的学术论文审稿经验。石头君创办的微信公众号“学术与社会”,不定期推送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经验及博士论文写作心得,拥趸者众,被誉为“业界良心、科研伴侣”。
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指导
学士学位论文是专门供专家审阅以及供同行参考的学术著作,必须写得简练,重点突出,不要叙述那些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性内容。以下是我分享的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指导,更多内容请关注毕业论文网。
1. 正文导论的写法
(1)导论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①选题的背景和动机
②问题的提出和陈述
③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④可能的创新和贡献
⑤研究思路和方法
⑥论文的正文的结构和内容
(2)导论的写作要求
在“选题的背景和动机”部分,要注意背景与动机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同时要做到切题,不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在“问题的陈述”中,要注意指出所要呈现的主要问题,若研究的问题有若干个,要按它们的重要性和逻辑顺序依次排列,力求层次分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与“可能的创新和贡献”这两个部分应从理论贡献和实际价值的角度入手。
(3)导论的常见问题
①组成要素不全
②选题的背景和动机过于宽泛
③与正文后面的其他内容重复过多
④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与研究问题脱节
⑤可能的创新和贡献言过其实
⑥论文的结构和内容过于简单
2. 文献综述的写法
(1)文献综述的目的与功能
作为一个科学研究成果,学位论文通常是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或者是在他人的帮助和启迪之下完成的。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述评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整理、鉴别、分析和归纳,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2)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
文献综述的撰写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①按主题铺叙,对已有研究成果或观点进行概述;
②引用相关文献资料;
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比较、批判和总结;
④发现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和空白,提出作者要研究的问题。
文献综述主要有如下两种撰写方法:
第一种是根据阅读的文献内容,确定综述的内容,确定综述的细目,对各细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分别写出文稿,然后汇总成一篇综述文章。
第二种是将文献资料按其完整性、深刻性及新颖性进行排列,以最完善、最综合、最新颖且具有高度科学研究水平的文献综述材料为基础,写出文献综述的细目,然后把其他文献资料的新内容补充进去。
(3)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①内容要与所研究的问题直接相关
②内容要反映近年的主要研究成果
③内容要按主题而非历史线索来写
④文献综述要有一定的批判性
⑤要注意主题(段落)之间的过渡
⑥通过文献综述引出研究空白和要研究的问题
(4)文献综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某些必要的相关文献综述缺失
②文献综述与所研究的问题相关不大
③与教科书写法雷同
④内容都是叙述和罗列
⑤引用的参考文献数太少,过时陈旧
⑥许多内容未能加注和引用文献
⑦文献引用不规范
3、研究方法的写作
(1)研究方法的目的和功能
研究方法指的是学位论文整个研究过程中的思路、程序、策略和方法。它的目的是告诉读者你所采用的具体研究过程和方法。读者通过了解研究过程和方法,对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质量有个初步的判断,同时某些研究结果可能与所采用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密切相关,为讨论研究的结果埋下伏笔。
(2)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
①问题和相应的假设的界定
②采用某种研究方法和选取某个研究对象的原因
③研究方法的简单介绍
④研究对象的描述
⑤研究工具的描述
⑥为提高研究质量对研究方法的具体考虑和做法
⑦调查研究和数据收集过程的描述
⑧数据分析方法的介绍
(3)研究方法的写作要求
①实事求是
②具体细致
③思维缜密
(4)研究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内容简单,部分缺失
②方法使用不当,漏洞百出
4、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述的写法
(1)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述的目的和功能
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述就是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处理,并用精准的语言把分析结果表述出来,用于回答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证明或者推翻相应的假设。
(2)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述的主要内容
①数据汇总、归类和筛选
②分析和处理相应的数据,记录结果
③表述结果
④检验假设
(3)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述的写作要求
①实事求是
②分清主次
③规范汇报
(4)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数据分析方法过于简单
②结果表述内容部分缺失
③结果表述内容主次不分,过于繁琐
④趋利汇报
⑤篡改数据和结果
5、讨论和结论的写法
(1)讨论和结论的目的和功能
学位论文的讨论和结论部分是整篇论文的归结点,而不是某一局部问题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正文各章节小结的简单重复。它应当体现作者更广和更深层的认识和思考,应当从整篇学位论文的所有材料和结果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得出见解。
(2)讨论和结论的主要内容
①陈述主要结果
②解释主要结果与问题和假设的关系
③陈述主要结论
④陈述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⑤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3)讨论和结论的写作要求
①讨论要分清主次
②讨论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
③讨论要措辞严谨,逻辑严密
④结论要求言简意赅
(4)讨论和结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简单重复研究结果,根本未做讨论
②讨论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广度
③过于夸大研究成果的贡献和价值
④对研究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硕士论文在写作时,我们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像提前准备好资料,再查看一下写作技巧,这样来写作硕士论文才能避免多次大改,如果你做好了以上的准备,那么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一下硕士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及一些写作技巧吧! 一、硕士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确定论文的选题。选题是否得当,对于论文的成功,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一个好的选题等于成功了一半。虽然选任何本专业范围内的题目都能够写出东西来,但是一定考虑是否可以做到有新观点、新发现、新角度、新研究方法、新材料等。注意不要题目选的过大,无法在这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展开。根据许多硕士论文的选题经验,这一级论文的选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本专业的研究空白、发生争议的热点话题(自己的观点感到较为充分)、对比性的话题、从其他专业角度研究本专业的话题(这是一种选题的学科交叉或边际效应)、有新的插入角度的老话题、刚刚冒出来的本专业的新问题等。 第二步,围绕已经确定的论文选题,收集(或者叫"文献检索")并细读相关的研究资料与理论依据。这一步的工作是较为艰苦的,查找资料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很大。这一步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一步,你的论文内容很可能完全或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了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等于白做;查找的过程,也是启发思路、产生观点火花的过程,不走这一步,等于掐掉了自己新观点、新视角、新材料的来源。这也是为下一步做观点、角度、材料上的准备。 第三步,提出你自己关于选题的理论假设,或要研究的具体问题与核心问题。 选题是指准备写的论文的大体方向和范围,真要动手写作,就会遇到两类具体的问题。第一类属于观点方面的:我的具体观点是什么?你可以设想出一个或几个观点,但它们仅仅是一种假设,通过许多证据、材料,通过严密的论证和适当的论证框架结构,证明你的假设是成立的,这才能形成论文的主体。第二类属于实用方面的:我要具体论证什么问题?你可以提出许多原因、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是不是与所论证的问题相关,相关到什么程度,这需要通过科学的调查数据和(实证)分析。 不论哪一种情况,这涉及论文的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一定要明确,并且贯穿论文的始终。由于硕士论文字数相对长,常见的问题之一,在于作者把握不住全文,写着写着,无形中脱离了自己原来确定的假设或具体问题,说了许多无关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的内容,最后得到"脱离主题"的结果。 第四步,决定采用哪些研究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大体可以归为两大范畴,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后者又可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人们为探究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而采用不同的研究取向,不同的研究取向又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假设、收集资料的方式和对结果的判断标准。但是各种研究方法在现在的论文写作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相容和内在的连接。一般地说,根据自己的选题和讨论的具体问题,可以以一种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其他的方法。同时也需要一些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经济学的思辨研究方法。 在文科硕士论文中,作者直接为论文进行的定量分析,规模一般较小,适应的范围也是有限的,较多地采用别人而不是自己直接的调查结果。这是由于论文的研究经费有限、作者个人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的。以逻辑分析为主的论文,适当采用一些定量分析的数据,有时会给文章增添一些分量。但是,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而不要为了显示研究方法的多样而有意去做。例如一个很宏观的话题本来适于思辨研究,硬要加进一项微观的量化调查结果证明什么,反而会弄巧成拙。这是现在写好论文要把握的一个具体问题。 第五步,设计论文的框架结构。一般文章的写作也需要有这一步,但对硕士论文来说,更为必要,其要求也更细一些。一般情况下,一篇硕士论文要有绪章、入题的第一章、主体章节,以及结束语。章节的设置在写前要有个大体的布局逻辑,使之结构合理;章和章之间有一种逻辑上衔接关系,防止盲目写下去,淹没主题,不知所云。这一步很少有一次完成的,往往会根据收集材料的情况、调查访问中遇到的新情况,经常变动。但是就像建筑师在盖房子前必须有图纸一样,到了写硕士论文这个层次上,大体的文章框架不能仅仅存于脑子中,一般要形成文字,相对细致一些,具体到"节"更好(但"节"的层次开始时不要固定化),便于写作时心中有数。 到了设计论文框架这一步,因为有了文字化的章节设计,除了请导师指导外,这是在正式动笔写前较广泛地征求其他专家意见的一个好机会。通过设计论文框架,可以大体看出文章的价值或存在的问题。 第六步,对已经取得的文献资料、调查材料和各种论据进行分析、归类,分别充实到各章节中,再进行解释、论证。这实际就是论文写作本身,所以这样描述,意在让作者理解论文写作的过程。各种材料和论据,不是天生就可以证明论点或说明具体问题的,需要通过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和论证(引用、修改、增减),才能使其变得富有生命力,极其自然、自成一体,有力地为自己所论的题目服务。 在这一步,有时需要温习一下学过的基础专业知识(例如社会调查统计的知识),用严谨的数据组织方式,紧紧围绕已经确定的理论假设或具体问题,调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通过正论(这是主要的)、反论、设论、驳论、喻论等等手法,论证观点或问题,得出结论,完成论文。 论证中肯定会出现种种材料使用或缺乏的问题、逻辑推理的问题、论据与论题不相配的问题等等,需要停下来再找资料或材料或拜访专家,充实或削减原来论文框架中的内容,必要时对框架结构进行局部调整。这种情形是正常的、经常发生的。还对时间要作出安排,如果时间安排不当,就可能来不及调整论文结构与内容。 第七步,必要时重新估量选题,修正论证对象的范围。这是与第六步同时出现的另一种情形,即通过较为广泛地征求意见和本人的思考,感到原来的选题对自己不适当,或难以完成,那么就要及时调整论文写作的计划,改变选题或调整选题。由于前面已经对本专业的学术研究有过较多的思考和文献检索,即使改变选题,花费的时间一般也不会很多。 选题不当、难以完成的另一种情况不在于选题本身,而在于选题论证的范围过大。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把论证对象的范围缩小就是了,这时作者一定要舍得"割爱",割舍那些用不上的材料。硕士论文写作中,论证对象范围过小的情况很少见,因为二三万字的论文,但也要注意选题范围太小的问题。 第八步,对论文从技术上进行规范化的检查和调整。章节设计的技术问题(含目录)、文中的引证标示、注释及编号、文后的参考文献编排,以及不属于论文本身的内容提要(包括英文提要)、关键词等等,都要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这些虽然属于技术性问题,但也反映出作者的治学态度。特别是引证,凡是使用了别人观点的地方,都必须注明材料来源,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将别人的研究成果变成自己的。标明的材料来源也要十分清楚,论著名称、作者或编者、出版社或发表的刊物名称、出版或发表时间等等,一应具全。有时,一篇较有水平的论文,答辩时提出批评的主要问题是引证的不规范,由于这个原因使论文的评价低一档,这很不值得。 二、硕士论文怎么写? 硕士论文写作可以分为两段:一是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工形成详细的写作提纲。提纲一定要经过导师的审阅和批准 ,方可开始写作。对于提纲,首先是要推敲好题目。论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要使读者一看就能抓住该文的主要特点。 题目要具体不要空泛, 要醒目不要流于一般, 要简练不要冗长, 更要注意思想的确定性, 不要给人以似是而非的印象。 二是论文写作。论文写作忌匆忙从事,且不要无纲而作或草纲而作 ,以免走弯路 ,做无效劳动。 在写作过程中 ,一定还会发现提纲中的问题 ,要注意及时加以修正。硕士学位论文一般控制在 3~5 万字,不易过长或过短。正文写好后,还要写好: (1)论文摘要。要以十分简练的语言概括论文的精华 ,不要简单浓缩全文,更不可三言两语草草了事。摘要是论文的 "窗口",一定要认真对待,字斟句酌。摘要最好是在全文完成以后再写, 这样可以概括得更准确一些。 外文摘要现在大都搞得比较马虎, 这里有外文水平的问题, 但主要是不认真。 写外文摘要时最好不由中文摘要直接翻译,因为中、外文的写作习惯是不同的,直译往往效果较差。 应当摆脱中文的束缚直接用外文写作。篇幅还可以稍长一些。 (2)关键词。要精选能反映本文主要特点的单词或词组。词组应简明通用,约定欲成,不要生编乱造。词组不宜过多,一般以 3~4 个为宜。 (3)引言。引言的内容是要提供该论文的研究背景,包括研究的意义、历史和现状,由此引出写作论文的目的。一般在一千字左右。 (4)注释。注释要求准确、统一、标准化。引证一定要核对原文。特别是经典著作,有新版本的就不能引用老版本。 格式要按照新闻出版署的规范要求进行统一。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目录不规范也是个通病。要注意的是,只能列出自己读过的文献, 不能列出自己没有读过的文献; 只能列出和本文有关的文献, 不能列出不相干的文献; 文献目录编排一定要分类, 分类的参考系可以自己酌情而定。参考文献目录也是判断一个学生论文质量的 "窗口". (6)后记。这也是论文中必须有的内容。对自己论文的写作过程作些说明是必要的,对曾经支持和帮助过自己写作的人, 特别是对自己的授课教师、 论文的指导教师, 表示感谢也是合乎情理的。 但是一定要注意分寸, 溢美之词太多是不必要的,把一些不大相干、无关紧要的东西也写了上去,是不合适的。 论文的写作过程 ,一般要经过大纲、初稿、定稿几个阶段。即使是有写作经验的学生 ,往往也要精心修改 , 数易其稿,才能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 论文一定要由导师审定后方可打印。 写作时要注意不能前松后紧, 草率收兵。 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一般地说,在内容上要具有三 "感",即理论感、现实感、历史感。就是说,一定要有理论的深度,要有历史的根底,要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在逻辑上,要具有整体性、规范性、朴实性。就是说,体系要严密,表述要规范,包括印制成册过程中的校对,都要一丝不苟;文章要朴素无华,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要弄些故意让人读不懂的东西。 四、关于答辩答辩是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争取学位必须通过的环节,是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学者以组织的形式对学位论文进行集体审查和评定。 它不仅考查学位论文是否合格,而且考查学生在这个领域里所达到的理论水平。 在答辩过程中, 研究生要认真准备好发言提纲。 要把论文的精华部分特别是具有创造性的部分的思路整理出来,要突出重点,不要什么都讲。要记熟发言的内容,发言时不要念稿子。 稿子只能作为发言时的 "备忘录 ".对于老师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要认真做好记录。 需要回答的问题, 一般是答辩委员会主席指定回答的几个问题。 有时候需要进行归纳概括 ,回答几个主要问题。在答辩中回答问题,要掌握好时间,长话短说,少而精,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发言, 切忌长篇大论, 虎头蛇尾;不可偏离主题,答非所问;要谦虚,禁忌强不知以为知。撰写学位论文要严肃认真。这里 ,除了必要的知识要求和技巧方面的要求外,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学风。强调以下三点: 第一、学贵有恒。恒即恒心 ,是持志的一种表现。在为学的道路上,有中途而废和功成业就两种可能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记住孔子的一段话: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就是说,功亏一篑和大功告成完全取决于学者有恒和无恒。 我们应当发扬有恒的精神, 锲而不舍。 第二、学贵专一。所谓 "专一"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一是指治学必须注意专精。董仲舒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断: "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一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 ,莫成。"就是说,求学做事和须注意力集中。我们搞科学研究也应当这样。 第三、学贵于勤。就是说,学习态度要端正,要勤奋。在这个问题上 ,我们应当记住韩愈的《进学解》中的话: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就是说,作为一个学生,无论是进德还是修业,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精益求精。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十分宝贵的。 三、硕士论文写作实用技巧 第一,你要写什么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 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现在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 其中要包括你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 由于目前研究不足, 所以你要研究。所以,你的硕士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 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 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 可以说在理论上, 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 所以你去做, 就有理论价值了。 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 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 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 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 第三,如何写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 以上就是"硕士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写作方法和技巧介绍)"的全部介绍,希望对了解硕士论文写作方法上有所帮助。
学位论文的写作规范
学位论文的写作规范
学位论文是申请学位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为了规范学位论文撰写,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特制订本规范。
一、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应使用标准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学位论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全文必须统一。论文中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应加以注释。
二、论文装订顺序
研究生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以下部份,并按以下顺序装订:
1、封面;
2、声明;
3、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4、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5、目录;
6、正文;
7、附录;
8、参考文献;
9、致谢。
三、学位论文的规范要求
1、封面
封面应包括论文题目(包括中、英文,英文题目置于中文题目之下)、作者姓名、学科专业、指导教师、分类号、密级、学号等内容;
2、声明
声明位于论文首页,包括“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两部分(具体内容及格式见附件2)。
3、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中文摘要约600字左右,论文摘要一般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完成的工作(研究内容各过程的概括性叙述),获得的主要结论。学位论文摘要应突出论文的新见解或论文内容中的创造性成果。
“中文摘要”标题使用小三号黑体字,内容部分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1.5倍行距。
关键词的数量一般为3~5个,每个关键词的字数一般不超过5个;关键词要能体现论文的主要内容,词组符合学术规范;关键词应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下方,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例如:
关键词:资产重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
4、英文摘要和关键词(Abstract and Key Words)
英文摘要内容要求与中文摘要一致。中文“摘要”的英文统一为“Abstract”,英文摘要统一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英文关键词(Key words)要求与中文关键词对应,各英文关键词的第一个字母要求用大写,例如:
Key words: Capital reorganization; Market reaction; Empirical study
5、目录
目录是论文的提纲,可以帮助读者查阅内容中对应的页号,页号从正文开始直至全文结束,正文之前的页号可用大写罗马数字标注。
“目录”标题二字使用小三号黑体字,目录内容部分使用小四号宋体字,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1.5倍行距。
6、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其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论文正文文字要精练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清晰整齐。学位论文需用A4纸打印,打印格式为宋体小四号字,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1.5倍行距。
学位论文的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为:3厘米;下边距(地脚)为:2.5厘米;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厘米;装订线:1厘米;页眉:1.6厘米;页脚:
1.5厘米。 论文正文中的其他格式要求:
(1)论文中的标题格式和排版的要求
①论文标题一般按章节编排,如论文较短,也可按“一、(一)、1、(1)”的形式编排;
②章的标题:小三号黑体;
③节的标题:四号黑体;
④目及子目以下的标题:小四号黑体;
2
⑤标题一般要简明扼要,体现阐述内容的重点,无标点符号;
⑥全文各部分或章节的标题的“编号”要尽量一致。
(2)表格的要求
①表格要有:编号、表名(五号加粗宋体)、单位;编号和表名要居表上方正中,单位在表右上方;
②表格中要注明“项目”(例如,数据的名称、时间),表格数据用五号宋体字(或Times New Roman字体),鼓励使用三线表形式;
③资料来源要标明“作者、资料来源名称、时间”,用小五号宋体,置于表格下方; ④表与上、下正文之间应各空一行。
表1:1995—1998年工商银行资产负债情况 单位:亿元
时间
总资产
净资产
总负债 1998
(3)制图的要求
①图要有:图号、图名(五号宋体加粗)、单位;图号和图名要居图下方的正中; ②图形要标明计量单位;
③图的资料来源要示明“作者、来源名称、时间”,用小五号宋体,置于图下方; ④图与上、下正文之间应各空一行。
GNP%
15
10
5
2003 年度
图1:**地区2000—2005年GNP增长状况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3
(4)注释
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篇名、作者采用脚注的形式置于当页地脚,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各学科可根据本学科通用习惯选择注释方式。常用的几种注释格式为:
a.期刊类:作者,篇名,期刊名,年月,期数,页码。如:
①纪宝成:《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五大困境》,载《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第5期,第6页。
b.著作文献类:作者,书名,出版社,年月,页码。如:
①郭正忠:《宋代盐业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3页。
c.其他常用格式,如:
第1个参考文献引用处(作者1等,1997;作者2等,2005),……,第2个参考文献引用处(作者3等,1995;作者4等,1990),……
7、附录
附录一般作为学位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以下内容可以放在附录之内:
(1)放在正文中过于冗长的公式推导;
(2)为方便阅读所需要的'辅助性教学工具或表格;
(3)重复性数据和图表;
(4)有关说明;
(5)调查问卷等。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根据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进行标注,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方法中任选其一(可参考附件3),鼓励使用“顺序编码制”,或遵照各学科习惯执行。
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文献条目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 参考文献的标题用小三号黑体,著录的条目用五号宋体字(其中的英文和数字也可统一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行间距为1.5倍,编排在文末。
9、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按科研成果发表时间的先后依次罗列,注明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或出版单位、年月。研究生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也可在此列出。
10、致谢
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和帮助的人士和单位,谢辞应谦虚 4
诚恳,实事求是。
11、其他要求
(1)全文内的各章、各节内的标题及段落格式(含顶格或缩进)要一致;
(2)全文内各章的体例要一致,例如,各章(节、目)是否有“导语”;
(3)时间表示:使用“1999 年10月”,不能使用“99年10月”或“1999.10”;
(4)标题编号:要符合一般的学术规范,一般不能使用“半括号”,“(一)、”或“(一、)”等不规范用法,标题结束处不能有标点符号;
(5)全文错别字或不规范之处不能超过万分之二。
附件1:研究生学位论文封面模板(以博士研究生为例)
附件2:研究生学位论文声明模板
附件3:《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首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相关的书籍;这样可以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一般要求都是英文的,没有办法。要努力了。主要是和导师沟通。
拥有一学士学位的同学,是否可以写出一篇优秀的英语作文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学士学位英语写作范文,供大家参阅!
【范文1】
Stress is a natural reaction of human beings to the situation. Because of lacking skills to control the bad situations, most of us were troubled with stress.
Eating, sleeping, and exercising to right levels will help to keep one healthy both in mental an in physical. You can get some help from professionist or library to judge whether your diet is suitable. Avoid use too much mount of caffeine to cope with stress.
You should keep your good sleep habits unless the change is necessary. Good sleep will help you to both keeping enough vigor and fighting the disease.
Every day you should leave some time for exercise. Regular exercises help you to relax the tense nerve and renew your energy.
Aerobic activities such as swimming, jogging, brisk walking, cycling, or vigorous racquet sports will help to strength your heart and blood vessel. Some reports show that aerobic activities make people get more energy, less stress, better sleep, weight loss, and an improved self-image.
Two theories of the stress origin are popular. The life events theory thinks that different kinds of life events have different levels stress. The other theory believes that the stress comes from the troubles in life. When troubles come out, we should control our reaction, otherwise, stress will control us.
【范文2】
有时,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压力会使你陷入绝境。由于青少年正处在多变的青春期,因此他们的情绪往往会有很大的波动。如果在学校过得不顺心,很可能会导致他们回到家后与兄弟姐妹们争吵。然而,与朋友争吵会让你流下伤心的眼泪,与父母发生冲突则可能留下一扇被打破的玻璃窗。
Sometimes the pressure of school and family can drive people up the wall. As young people experience the changes of adolescence, their emotions can switch violently. A bad day at school may result in a fight with your brother or sister; an argument with a friend may end in tears of sadness; and a conflict with a parent may lead to a broken window.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心是玻璃做成的,里面空无旁物,你会用什么将它填满呢?当你把自己的心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你希望人们看到的是怎样的一颗心呢?是一颗充满了愤怒、嫉妒、悲伤的心吗?这些情感因此只会让你的情绪变得更糟。为什么不选择快乐、平静与爱呢?它们会使你心情愉悦,也会让爱你的人感到高兴!凡事要往好的方面看,那样的话,展现在你面前的就会是完全不同的一面。
Imagine that your heart is transparent as glass. Let's say right now it is empty. What would you like to put in your heart? What would you like people to see if they could look into your heart? Would they see anger, jealousy or sadness? These things would only make you feel bad. What about joy, peace and love ? these qualities can make you smile, and the ones you love happy. Try to look at the bright side of life and things might begin to take on a whole new perspective. . Try to look at the bright side of life and things might begin to take on a whole new perspective.
转载自网络。
要求:
1:传统观点认为能力比相貌重要,
2:现在有人认为相貌比能力重要,
3:你的观点?
Self-run, I think relatively speaking ability important than appearance, that is to say I support the traditional view, but I think that some people think that appearance is also important than the ability to compare the right, I elaborate on the following grounds:
1: The traditional view is that the ability important than looks
According to my ideas, a single appearance on the good is not enough, if you do not have that ability, it certainly is no future for the people is simply a waste.
2: Now, some people think that looks important than the ability to
Looks good on people, they themselves find it looks on the trip, after finding a big deal with the money on the line.
In short I think the ability to important than looks!
【翻译】:
自我而言,我认为相对来说能力比相貌重要,也就是说我是支持传统观点的,可是我觉得现在有人认为相貌比能力重要也是比较正确的,下面我阐述一下理由:
1:传统观点认为能力比相貌重要
按我的想法来说,单有相貌上的好是不够的,如果你没有一点能力,那一定是个没有前途的人,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废物。
2:现在有人认为相貌比能力重要
按相貌好的人来说,他们自己就觉得有相貌就行了,大不了以后找一个有钱的伴就行了。
总之我觉得能力比相貌重要!
你新买的电脑出了问题,为此你写信给经理投诉。
You have bought a brand-new computer in a store. But much to your disappointment, it could not be properly operated when you got it back. Write a letter to the manager:
1) giving complaints,
2) describing the problems,
3) and asking for some compensations.
Dear manager,
I write this letter to you to make some complaints about the computer I bought in your store yesterday afternoon. There' s something wrong with it. That makes me extremely unhappy.
The computer cannot be properly shut down when I got it back to the office. When I click the shutdown button, it seems that the machine gives no response. And I'm so annoyed with it.
It's obvious that you didn' t carefully examine the machine before you sold it. I think your store should take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selling me the defective machine. I insist that you give me a satisfactory reply. I do want you to give back my money as soon as possible.
Sincerely yours,
Tom
一.关于本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可以在三个大的方向中进行,即英语文学,语言学和翻译学。各个大方向中又可以选择小的方向,具体解释如下:1.英语文学:选择英语文学的毕业论文选题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国别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理论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在进行国别文学研究选题时,一般选取英国文学或美国文学中的某一经典作家(如海明威),某一经典作品(如《双城记》),某一写作手法(如象征手法的运用)或某一文学思潮(如浪漫主义运动)作深入研究。但在选择作家或作品时最好选择在文学史上作为经典的作家或作品。有个别流行作家或作品极富盛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如《飘》或《荆棘鸟》,学生有强烈愿望选择它们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可避免上述情况时,应该尽可能地挖掘作品内在的深刻含义,不能流于肤浅的分析。文学批评理论的选题一般不太适合英语专业本科生,因为该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英语专业研究生阶段,本科生一般不具备文学批评理论的知识结构。这个方向的选题可以有关某一文学批评理论,一文学批评术语的阐释或某两种或以上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比较。比较文学研究就是将两个以上的作家或作品进行比较。这两个作品或作家可以是同一国别的(如“雪莱与拜伦的诗歌比较”),也可以是不同国别的(如《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2.语言学:选择语言学的毕业论文选题可以在两个大的方向进行:普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就是对于英语语言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研究,如对一种词性、或一种时态、或拼写、语调等等方面的研究(如“一般现在时及其交际功能”)。应用语言学包括教学法的研究和其它一些新兴的应用语言学分支的研究。师范专业或本身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选择教学法方向的较多。在这个方向选题,也要避免过大范围的选题,而应对一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教学实践或实验。这个方向的好的选题有:“个性与英语教学”,“方言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等。3.翻译学:翻译学的选题一般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翻译理论以及翻译活动。对翻译理论的研究就是探讨某一种翻译理论等等。相比之下,对翻译活动的研究更多一些,这些选题可以是对一种语言现象的翻译、或一种修辞格的翻译的研究(如“汉语成语的英译”)。应该注意的是,在对翻译活动作研究时,往往需要某种翻译理论支撑,总结规律,并对这一活动作出评价,要避免仅仅时例子的罗列。二.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学位论文包括前置、主体、附录等三个部分。(一)前置1.英文封面:由论文英文题目、解释、作者、指导老师姓名和职称、时间组成。2.目录:由论文的中、英文摘要、篇、章、条、款以及参考书目、附录等序号、题名和页码组成,排在英文封面之后另页。3.中、英文内容摘要: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宜以最简洁的语言介绍论文的概要、作者的突出论点、新见解或创造性成果以及实验方法、数据或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字左右4关键词:关键词是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为便于文献检索,学位论文应注明三至五个具有代表意义中、外文“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就是论文的中心词,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分别排在中、外文摘要的左下方。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外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二)主体部分主题部分包括引言(Introduction)、正文(Body)、结论(Conclusion)、参考文献(Bibliography)。主体部分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1.引言: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涉及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成果和知识空白、研究设想、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概述、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等。2.正文:论文的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一般论文选题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论述或论证。要求论据充分,论点明确。行文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正文部分要有分级标题,章、条、款、项的序号编码方法,采用阿拉伯数分级系列编号法,论文中的章、条、款、项依次排列,依次从1开始,连续编号,中间用“.”相隔,最末级编号之后不加点。示例:1.2.…… 2.12.2…… 2.2.12.2.22.2.3.… 2.2.3.13.结论:学位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它是对正文部分的论述的概述,也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尚待解决的问题等。4.参考文献:写作学位论文过程中,阅读或运用过某些文献所列出的书目清单,置于正文之后,另页开始。参考文献的著录按原文献语种为原则。(1)文献目录应另页书写,外文文献排前,中文文献排后。外文文献书名须用斜体。(2)文献目录一律按作者姓氏汉语拼音或外文字母顺序排列。(3)每条文献必须顶格写,回行时空两字或五个英语字母。(4)将各文献的类型代号(即文献英文名的首字母)注明在文献之后:专著[M] 学位论文[D] 论文集〔C〕 报纸文章〔N〕 期刊文章〔J〕 报告[R]专利 [P] 专著、论文集的析出文献[A] 其他未说明文件 〔Z〕电子文献中光盘图书 [M/CD](MONOGRAPH ON CD)网上期刊〔J/OL〕(serial online)5.文内所引文献:要求附夹注,应在引文后加括号注明作者姓名(英文只注姓),出版年和引文页码。若为转引文献,则加quoted in 字样。例:(王佐良,1982:38)(Newmark,8:26-33)6.文献中列出的文献应该与正文中标注的文献一一对应。正文中没有出现的,不应出现在参考文献中。(三)附录部分附录包括所有与论文有关的补充材料,如图表或照片等。
首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相关的书籍;这样可以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硕士论文的写作手法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授予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硕士论文的写作有什么手法及问题呢?
由于大多采用在职学习、远程学习等方式,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很多课程往往通过互联网或“压缩饼干”式的在短期内面授完成,课程学习的内容和时间都不够充分。这样,毕业论文几乎成了衡量其培养质量最为关键的环节。而方法又是他们接受规范学术训练的重要科目,也是其完成毕业论文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与技术。但是,在近几年评阅、指导和答辩大量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发现困扰教育硕士最多的问题是方法问题,送审论文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方法。那么,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创作中在方法意识方面表现出哪些问题? 如何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方法意识、增强他们的方法运用能力? 本文试图结合自身教学和论文指导过程,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一、硕士毕业论文创作方法
结合实际指导经验,笔者认为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方法意识可以简单理解为在论文研究与写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基本知识、技能等基本素养。所以,本文把针对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的方法意识落脚在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两个方面。
( 一) 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语境中,方法通常指的就是“研究方法”,它是研究问题的一般准则与程序。按照社会研究方法的理论,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 1) 方法论,它是处于哲学层次指导开展研究的一般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研究原则等; ( 2) 研究方式,它是指贯穿于研究整个过程的基本程序与操作方式,包括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类型; ( 3) 具体方法与技术,它是指在研究的某一阶段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工具和手段,如问卷法、相关分析等[1]( P24 - 28) 。方法论、研究方法、具体方法与技术构成了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本文主要采用这种三层次框架来讨论教育硕士在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
( 二) 写作方法。具体来说,写作方法就是毕业论文写作中思考问题与表达思想的基本逻辑、基本规范。由于缺少长时间、集中式的学术研究训练,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在写作方法上表现出很多“硬伤”,甚至比研究方法运用不科学、不恰当更值得关注。
二、硕士毕业论文问题表现
针对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两方面的基本素养,目前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表现出以下问题:
( 一) 方法意识整体比较淡薄。这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缺乏基本的方法知识和论文写作规范。在研究方法方面,有的论文基本没有研究方法,或缺少研究方法的介绍或方法如何应用的交代,整个文章更像一篇工作总结或感性散文,难见逻辑性的理论分析和规范化论证; 有的论文不清楚其理论基础,存在同时引用两个相互矛盾的方法论,或者研究设计及具体方法应用严重错误等问题。在写作方法方面,很多论文缺乏基本的规范性。如有的学生基本不清楚如何综述文献或综述政策,直接抄袭其他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或在网上复制政策文本大有人在,“挖到篮子里就是菜”; 有的文后附录的调查问卷与正文对问卷的分析风马牛不相及,可以判定两部分内容几乎是从不同文章抄袭而来的; 更有甚者,有的连论文的后记都懒得认真去写,他们除简单修改后记里面的人名外,其他内容几乎完全抄袭。严重的抄袭导致一些论文连续两次都无法通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检测。此外,一些论文在资料引用方面也存在方法规范的问题。如有的论文在讨论“概念界定”时,往往直接拷贝互联网站的“百度百科”或“维基百科”上的解释,而基本不去查阅工具书或教科书,查阅后也是直接照搬上去,而不进行基本的概念分析; 有的论文对“客观材料极度断章取义或为了自己一家之言而百般曲解文本”[2]( P4) ,缺乏阐释文献的基本能力……可以说,整体方法意识的淡薄不仅体现出一些学生基本研究和写作能力的欠缺,更显示出其起码的科学研究态度和学术道德规范的不端正。
(二) 研究方法单一或研究方法成为摆设。一些论文的研究方法非常单一,如只包括文献法。我们知道,检索和引用文献是任何研究的起点和必经环节,所以在论文研究与写作的时候必须思考: 使用单一的文献法能否够用? 或者能否凸显论文在方法应用上的创新性与独特性? 很显然是不能的。恰恰相反,由于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大多应注重对教育实践的研究和典型教育教学实验的研究,相对于纯理论思辨型论文来说,应用的方法应该更加丰富。不过,有的论文在导论或引言中虽然交代其应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但多数方法的应用成果在正文中却没有反映,结果导论中所交代的方法往往成为了一个空壳。例如,有的论文提到了问卷调查法,但是在正文中基本没有反映调查的数据,或者只是在正文中简单介绍了如何抽样、如何发放问卷、样本如何分布等,但多数关键题目的调查数据却没有反映出来; 有的论文在后面也没有附上调查问卷,使问卷调查法的应用很不充分。现在,许多教育硕士毕业论文从可行性出发,还喜欢以工作或实习单位为案例采用个案法进行研究。但是通看整个论文,不少对个案的背景、个案与理论基础的关系、个案的典型性、个案的代表性与推广价值等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证,这样使得个案研究往往成为其对单位的一个简单经验总结,缺少研究品位。
( 三) 研究方法应用不科学、不充分、不恰当。教育硕士毕业论文中,研究方法应用不科学、不充分、不恰当的情形是最为普遍的。翻阅一些论文,有时常可以看到对不同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技术的张冠李戴。例如,在方法论上,有的导言交代了以“现象学”方法论为指导,但在正文中却主要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第一手资料。事实上,质性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和量化研究( quantitative research)是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现象学主要为质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撑,而问卷法主要应用于量化研究。因此,把现象学应用于指导问卷调查,是混淆了不同方法论对相应研究技术的指导范围。在研究方式上,有的论文把规范研究直接等同于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的研究。其实,规范研究( normative research)是与实证研究( positive research) 相对应的,前者更多是做价值判断或价值评价,后者则是做事实描述和解释,所以问卷、访谈等方法更多属于实证研究的范畴。而在具体研究技术或手段方面,不充分、不恰当的情形更是常见。如果翻开一篇使用问卷调查法的论文,你很难看到论文对问卷编制维度、编制结构的深入思考和论证; 对于应用某种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也很难看到哪怕是按照最简单的“前测—后测”模式设计的一个完整实验方案; 在呈现的统计数据中,一些论文也通常把不同的置信水平搞错,例如把“p < 0. 5”的统计结果打上“**”、把“p< 0. 1”的结果打上“***”等,在这种基础上,一些结论的得出往往具有随意推导、牵强附会的特点,经不起深入推敲。
( 四) 写作方法不符合学术研究范式。“范式”( paradigm) 一词最早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解释科学发展进程时提出[3]( P9) 。从研究角度看,“范式”就是某一个历史时期被大部分学术共同体所广泛承认的模型、模式、过程或标准等。毕业论文的写作其实是一项严肃的学术研究过程,在这样的范式下更强调学理性,即在论文写作中应体现学术共同体所公认的一套概念体系、研究假设、研究逻辑和话语规则。但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对较为薄弱。例如,有的论文几乎就是一篇政策报告或领导讲话,“口号性表达”和“上纲上线”的论述非常普遍,常常可以看到他们把一个非常微观的课程教学问题与攸关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竞争力联系起来,而且后者论述往往占了很大部分; 有的个案研究就是学校情况的简单介绍和经验总结,或者是一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该承认,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更强调从实践选题、从问题出发开始研究,但论文不是工作总结、不是领导讲话,学理性要求它应是一种专业研究、是一种创造性反映[4]( P12) 。所以,学理研究应当与实践保持一定距离。保持距离不是说不关注现实,而是要用专业的学术语言提炼和表达现实问题,保持一种学理性的、客观的、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分析,从而体现从学术角度观察和解释教育问题的特点。在写作方法上,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形成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思维习惯。例如“文不对题”、“题不对文”的情形很普遍。而在论文表达的基本逻辑思路方面,类似以下问题: 章节如何安排才能一以贯之地体现中心脉络,论述如何组织才能紧扣主题,内容如何分类才能尽量做到周延、互斥和富有层次,有关段落为什么要放在这里而不是搁在其他章节,关键性的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那么说,等等,在许多论文中都欠深入思考。有的论文完成后,仍基本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写、想写什么和写了哪些内容,单纯凑字数的痕迹很重。写作逻辑思路的不清晰,最后导致论文章节论述交叉重复、结构混乱的情形并不少见,更别谈如何应用思维和写作技巧凸显论文亮点了。
三、硕士毕业论文创作中方法意识的培养
目前,我国教育硕士培养规模每年成倍增长,而且也形成了在职人员攻读教育硕士、全日制教育硕士、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免费师范生攻读教育硕士等多种培养模式。不同的培养模式尽管在入学资格、学制、招生方式和授予证书等方面有所差别,但是都非常注重这种专业学位教育的应用性、职业性等特点。这种取向体现在毕业论文上,普遍认为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体现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形式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多种形式,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教育硕士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过,毕业论文如果单纯追求与职业实践的紧密联系,忽略硕士阶段培养研究生基本研究能力和研究规范的目标,就会大大降低培养质量和规格。考虑到国际上一些高校在本科生刚入学时就对其进行学术道德、规范以及方法的`教育,笔者认为,在当前教育硕士规模大幅增长和培养模式多样化的背景下,关注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方法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其质量保证,而且对其他类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来说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教育硕士研究方法和写作方法的基本素养或技能呢? 结合课堂教学和论文指导实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 一) 明确教育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的基本定位
长期以来,我国本科师范教育的大部分课程以理论性课程为主,而且对师范生的培养普遍强调“三笔字”、课堂教学技能而忽略了研究方法,因而导致本科师范生在四年学习期间其实并没有接受到严格、规范的学术科研训练。在职攻读的教育硕士生多为中小学教师,平时工作又比较繁忙、琐碎,公务、家务缠身,因而很难拥有静下心来使用严谨方法思考教研问题的机会。因此,当他们继续攻读或重回高校攻读教育硕士时,一些课程如“教育研究方法”又几乎集中在很短时间里完成。“先天体质不好,后天缺乏营养”,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下,教育硕士在方法意识方面比较淡薄、论文写作中正确合理应用方法比较困难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过,对教育硕士生来说,在论文开题之前,为他们提供一项课题、一篇论文规范的研究过程和翔实的研究方法却又只能通过类似“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来进行。所以,笔者认为,对教育硕士生的很多课程不能继续偏重理论,或者采用理论讨论的方式教学,特别是针对研究方法类的课程; 同样,由于适逢假期或通过远程学习,时间有限,也很难像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那样采用课前大量查阅文献、课堂进行专题讲授、课后完成大量作业的方式进行教学; 或者在课堂上主张教育硕士生广泛阅读英文教材( 哪怕是英语学科教学方向) 。如果这样安排,事实证明不符合教育硕士生的实际,因为多数教育硕士生实际上没有课题研究的经验,对研究和论文写作方法尚不完整系统。
针对教育硕士生的研究方法类课程应当坚持理论够用、突出操作等工具价值,重点落在讲清教育研究和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及基本过程,讲清主要研究方法的每一步具体应用上。比如在选题方面,应重点探讨如何才能在实践中发现一个好问题,如何提炼问题,如何拟定题目; 在开题报告撰写上,要对如何进行问题提出、如何进行概念分析、如何做文献综述、如何进行研究设计以及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安排段落文字乃至用词造句等关涉开题报告的每一个小步骤、小问题,都应当详细讨论清楚; 在问卷调查方面,应对大到如何设计问卷结构,小到如何设计问题题干、答案,如何分析问卷、解释问卷结果等每一个细节都要做非常详细的分析等。总的来说,对教育硕士生,“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应不图在所有方法上全面开花,但涉及一种方法就尽量要将技术工具事无巨细地讲深讲透。我们采用此种思路讲授该课程的开题报告部分后,一些教育硕士生反映,从发现问题到开题报告的写作实在太困难了,何况创作毕业论文! “感觉写论文就是在不断用科学研究的逻辑来为难自己!”这些感受或反馈,让我们感觉到重新定位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收到了初步效果。
( 二) 采用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case teaching) 最初起源于医学,后来在商学、法学、教育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大力发展。案例教学法实际上就是“沙盘推演”或“模拟演习”,是联系学生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的重要桥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独立思考、主动求知和应变能力等。在职教育硕士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农村教育硕士和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生也有较长的工作经验,全日制教育硕士不少也来自一线教师,因此教育硕士生的直接知识或实践经验很丰富。在实践中,案例教学也是许多学员普遍认可的教学方法之一。所以笔者认为,研究方法类课程或论文指导过程,其基本目标是帮助教育硕士生形成操作技能和经验知识,因此在教学和指导中应在讲清每种研究方法的概念、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之后,采用更加丰富的案例进行教学。
案例教学如何才能实施得当呢? 结合经验,笔者认为重点应考虑两点: 一是要注意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的独特性。对本科生或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来说,案例很多时候是作为概念、原理或理论教学的辅助资源。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由于他们有更多直接经验做支撑,更容易进入案例“角色”,因此案例教学可单独进行。但也要注意将案例和相关的经典理论、通用技能联系起来,而不是“就事论事”。例如,对于学科教学方向的教育硕士生来说,他们的研究对象可能有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课堂、教师和学生,那么可以让他们就某方面提出现实问题或直接给出已有题目加以讨论。但这里必须结合研究设计中“分析单位”的知识来进行。哪些适合于做分析单位? 哪些不适合? 以及分析单位确定过程中如何避免“体系错误”和“简约化”[5]( P70 - 71) ? 这些问题似乎都应结合案例详细阐明。二是在案例使用方面,除正面案例之外,还应大量使用反面案例。那些伪研究问题,表达模糊或大而宽泛的论文题目,文不对题或题不对文,不科学、不恰当的研究方法应用,不规范的文献引用,大段落的抄袭,“强盗式”的逻辑推理和随意的数据解释等,都应当在反面案例讨论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此,特别需要任课教师留意收集、分类编排大量的教育硕士生的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以待留作教学案例。
(三) 建立“三位一体”的论文指导模式
在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目前提出了一种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笔者认为,这种模式同样可以应用于教育硕士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之中。
“专家引领”主要是发挥导师或导师组的核心导向作用。与传统导师“一对一”论文指导模式有所不同,笔者认为“三位一体”模式下的导师应转变角色。导师要从为每篇论文提供具体修改建议,转变到提供论文基本标准与规范、建构同伴群体、促进每名教育硕士生根据同伴经验增强自我反思能力上来。“同伴互助( peer coaching) ”的观点认为,论文指导不是导师一个人或导师组的“专利”,应该充分发挥论文写作能力较强或修改经验丰富学生的作用,让他们提供在硕士论文写作修改中的经验教训,达到“同伴互助”的效果。因为对教育硕士生来说,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尽管在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中反复强调,但他们按照论文标准反复“为难自己”的意识还不是很强烈,所以论文中通常还会出现很多“硬伤性问题”或“常识性错误”。而且大量教育硕士生写作论文时基本不在高校,指导教师无法进行面对面指导,很多问题无法充分沟通,实行同伴互助也有助于提高指导效率。从历史来看,“同伴互助”可追溯到陶行知提倡的“小先生制”。不过陶行知比较倾向于选拔那些优秀的学生做小先生,而对于论文指导来说,我们建议更多使用那些论文问题比较严重的“反面小先生”。笔者某年指导六名教育硕士生毕业,其中有两篇质量较差的教育硕士毕业论文至少修改了十遍以上。这两位学生所获得的“马拉松式”的论文写作教训和修改经验,通过与其他同学打电话、发邮件的“诉苦式”分享反而对其他学生避免常识性错误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自我反思”的真正用意是使教育硕士生在论文写作中不断“为难自己”,进而提升他们的方法意识或思维技巧。应该说,这是导师引领、同伴互助的最后落脚点。
当然,一个人在研究与写作论文过程中的方法意识和方法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在于从学理角度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和广泛的学术交流。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如何与中小学开展更深度的合作,为教育硕士搭建可持续发展平台,帮助他们在繁琐忙碌的常规教学中形成从学理角度思考、写作和交流的习惯,进而使他们成为融汇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优秀教师或教育家,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的长远课题展示交流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正确认知、发展创新思维、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渠道。学习型展示不仅仅是把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更为重要的是,要把展示的过程建构成为一种互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思维被真正激活,情感得到愉悦,能力得到培养,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与之相适宜的发展和提升,真正做到“在展示中学习,在展示中提升,在展示中成功”,这样的展示才是有效展示,才能成为有效教学。
学位论文应该怎么写 我觉得你应该就参考一下那个学长们的那个呃,原先论文写作的那个 方式方法呃,找一下范文来,自己多看一下,呃,注意它的格式和那个内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