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生活中的哲学故事论文

生活中的哲学故事论文

发布时间:

生活中的哲学故事论文

生活中哲学小论文

生活中也是有着丰富的哲学知识的,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生活中哲学小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哲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如何? 我们常常讲哲学来源于生活世界, 也应该回到生活世界。此种概括无疑是正确的,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内容展示出来, 以便对这个关系的脉络有更为深入的把握。

20世纪50年代, 在西方两位著名的哲学家列奥斯特劳斯和亚历山大科耶夫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论, 争论是围绕斯特劳斯1948年出版的《论僭政》展开的。

争论的焦点是哲学与社会的关系。按照斯特劳斯的说法, “社会”需要立足于一种共享的信任和信仰, 或立足于习俗、道德和“意见”; 而哲学则是对智慧的探寻, 是对真理的追求, 其本性是“癫狂”的, 必然要求绝对自由, 因此哲学就其本性而言与政治社会是不相容的, [ 1] 哲学与社会势必处于一种紧张、对立、冲突之中。科耶夫基本认同斯特劳斯的上述看法。但一旦涉及到“哲学与社会的冲突能否解决、是否应该解决”的问题, 斯特劳斯与科耶夫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在斯特劳斯看来, 哲学与社会的冲突不可调和。因为, 如果让哲学妥协并服从于社会的要求, 那么哲学也就不再是哲学, 不再具有哲学的品格; 而如果哲学不妥协, 执意与社会对抗, 结局只能如苏格拉底一般, 被社会“处死”。所以, 为了免于被社会“处死”的命运, 哲学应该尽可能拉开与社会的距离, 以逃避与社会的冲突。逃避的办法就是要做一个好公民或良民: 附和流行的意见, 赞美现行的政治秩序。用斯特劳斯的话说就是, 由“神志癫狂”转向和返回“神志正常”, 返回澄明( sobriety) 与温良(moderation)。

斯特劳斯认为, 所谓返回澄明与温良并不意味着改变哲学的本性, 而只是改变了哲学的表达方式。哲学必须是癫狂的, 否则就不是哲学。作为良民的哲人在“思想”方面与癫狂的哲人没有分别, 但在言论表达上, 作为良民的哲人却谨慎无比。于是作为良民的哲人发明了一种特别的写作方式, 这就是在同一个文本里面用两种语言说话, 传递两种不同的教导: 一套是对社会有用的教导, 即俗白教导( the exoteric teaching) , 另一套则是在政治上有忌讳不宜直言的“真正的教导”, 即隐讳教导( the estoteric teaching)。俗白教导是任何人都能读懂的, 隐讳教导则只有少数训练有素而且仔细阅读的人反复琢磨才能领会的。通过这样一种写作方式, 作为良民的哲人就把“真正的教导”或者“癫狂的思想”限制于少数人, 以免危害社会。斯特劳斯认为, 这样一种写作方式在古典时期就已存在, 但是到了现代却逐渐被“遗忘”了。现代哲学“走火入魔”了, 哲学从一种私人性的纯粹知性追求变成了一种公共政治的武器和工具, 变成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无比巨大”的力量, 哲学被公共化、大众化、通俗化了[ 3] 。而这恰恰就是现代性的问题之所在。

科耶夫不同意斯特劳斯关于哲学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描述, 以及斯特劳斯对哲学本身的理解。他认为, 按照对哲人的定义, 哲学是对智慧的追求, 哲人就是不占有智慧但追求智慧的人。尽管在此点上科耶夫与斯特劳斯是一致的, 但是科耶夫不同意斯特劳斯由此推论出的“哲学生活方式”:按照斯特劳斯的推论, 哲人将把他“所有的时间”都贡献于对智慧的探求, 他因此将不仅放弃世俗的快乐, 甚至将放弃所有行动, 包括直接或间接的政治行为。科耶夫把这种哲学生活称作“伊壁鸠鲁派”哲人所采取的态度或“伊壁鸠鲁式”态度(笔者称之为“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过这种生活的哲人生活在世界之外, 他退回到自身, 与他人隔离, 对公共生活没有兴趣, 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追求所谓的“真理”。

问题是, “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否哲人应该过的生活? 科耶夫显然并不认同。他认为, 初看起来,“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从哲人或哲学的定义推论出来的, 这似乎没有问题。然而, 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 “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奠基于一个前提之上的, 而这个前提本身就存有疑问。这个前提就是: 一个人必须承认存在在本质上是不变的, 它永远等同于自身, 可以被“完善的理智”完全揭示, 不论这理智在什么地方(国家) 和什么时候(历史), 只要它发挥自己的天赋, 就可以完整地把握存在整体。如果情况真的是这样, 哲人就能够也必须使自己隔离于变化和喧嚣的世界, 生活在一个安静的“花园”里, 那样才能把握永恒不变的本质。但是, 按照历史主义的观点, 存在不是永恒不变的, 它在本质上是暂时的、生成的、自我创造的, 它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不断创造自身。而如果存在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生成) , 那么, 一个人就不能通过使自己与历史隔离来解释和揭示这种创造活动。相反, 为了揭示存在, 哲人必须“介入”历史。同时, “伊壁鸠鲁式的哲人生活”还涉及到一个“很严重”的危险, 即培育偏见, 而这是与哲人的本义相左的。因为哲人就是能够摆脱偏见的人,因此, 想规避偏见的哲人就必须生活在一个广阔的世界里(像苏格拉底那样在“市场”或“街”上) ,他必须走出那个自我的封闭社会, 接触现实, 介入现实, 介入公共生活的历史化过程, 否则迟早都会被抛到事件的后面去, 抛到历史的后面去。

由上述不难看出, 科耶夫的哲学观与斯特劳斯的哲学观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 斯特劳斯认为哲学不应关注人类事务, 科耶夫则恰恰相反。斯特劳斯也认识到了这种差别, 他说:“在科耶夫前提的基础上, 对人类事务的绝对依系变成了哲学理解力的根源: 人必须绝对地呆在他地上的家里, 他必须绝对地是大地上的一个公民——如果并非必须是一个可居住的地上的某一部分的一个公民的话。在古典前提的基础上, 哲学要求一种彻底的对人类事务的疏离: 人绝对不应呆在他地上的家里, 他必须是一个整体的公民。”[ 4] 其次, 虽然科耶夫与斯特劳斯均把哲学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科耶夫却并不认为哲学是一种完全个体性、私人性的知性追求。在科耶夫看来, 与政治家一样, 哲人也需要并追求爱和承认,因此他要求哲人应紧跟时代的步伐, 到广阔的社会上去与人交往、交流。再次, 斯特劳斯主张哲学是贵族的、精英的, 而在科耶夫的观念里, 哲学的大门却是敞开的, 随时准备接纳所有那些想“登堂入室”之人。

表面看来, 斯特劳斯与科耶夫的哲学观针锋相对、全然不同, 但在哲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 两人的差别并没有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大。比如, 斯特劳斯主张哲人应该远离人类事务, 去追求关于永恒秩序的知识。对此, 科耶夫在其旨在批评斯特劳斯《论僭政》的文章《哲人的政治行动》的开头, 曾经这样评价斯特劳斯的工作:“这本著作保持了学术冷静客观的外表, 但却是杰出的和热情的……斯特劳斯通过解释这篇被忘却了的对话, 揭示了仍然是我们时代的严重道德和政治问题。”[ 5] 也就是说, 斯特劳斯解读《希耶罗》、试图“复兴”古典政治哲学的目的, 不是或者不纯粹是追求“智慧”, 而是有着强烈的现实诉求。而《论僭政》一书的英文版编者则更清晰地指出了此点:“最近十余年来, 围绕着现代性的性质一直有一种活跃的论争……这本新版《论僭政》使我们得以回顾两个较早的有关现代性的命题: 斯特劳斯和科耶夫的命题。”[ 6] 进言之, 斯特劳斯之所以要复兴古典政治哲学, 就是为了解决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问题才是他的出发点。

由此观之, 即便斯特劳斯的理论出发点是鄙视人类社会事务, 却也无法摆脱现实的“纠缠”, “不能不”从现实出发考虑并最终解决现实问题。这意味着, 哲人、哲学既不可能也不应该自闭于象牙塔中, 哲人应该走进现实生活, 自觉地置身于生活世界之中, 随着时代和生活世界的脉搏而律动。

哲学与生活世界关系的第一个层面是如何看待生活世界中的哲学, 即生活世界是作为哲学、哲人生存的环境而存在的, 笔者把这方面的考察称为“哲学生态学”。

人天生是社会性存在物, 哲人也是人, 也只能生活在生活世界中, 也不得不与他人“共在”, 生活世界因而构成了哲学、哲人的“生存”环境。这个环境影响甚至决定着哲人能否成为哲人, 影响和决定着哲人过一种什么样的哲学生活以及怎样过哲学式的生活。我们可以把生活世界中的那些影响哲学和哲人的因素大致划分为三个方面: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学术环境。

首先, 在哲学的历史上, 有很多哲学家已经注意到政治环境对哲学和哲人的影响, 其中, 较为著名者当数柏拉图和黑格尔。柏拉图认为, 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必须有自己的天性, 否则根本无法胜任这一研究领域。同时, 这种天性还必须在合适的“土壤”中才能“生长”起来, 否则, 如果得不到合适的养分、季节、地点, 那么它愈是强壮, 离它所期望达到的发育成长的目标就愈远。“要不是碰巧生活在一个合适的国度里, 一个哲学家是不可能有最大成就的, 因为只有在一个合适的国家里, 哲学家本人才能得到充分的成长, 进而能够保卫自己的和公共的利益。”[7] 这也就是说, 一方面, 没有合适的环境, 哲学的天赋就不会生长; 另一方面, 即使是长成了, 也难以发挥作用。不仅如此, 柏拉图还认为, 如果环境不好, 不仅少数有天赋的人成不了哲学家, 还会使哲学的“领地”被庸人所占据, 从而使哲学的本性变坏。对此, 柏拉图进一步指出: 既然环境对哲人有如此大的影响, 那么, 所谓哲学家的“无用”之说, 其责任不在哲学本身, 而在于哲学家不为人所用。社会环境不好, 哲人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果说作为哲人的柏拉图对政治环境的“要求”还有些“羞羞答答”, 那么在黑格尔那里就“直接”了许多。在《哲学史讲演录》中, 黑格尔就明确论述了哲学与政治自由的关系。他认为, 既然哲学以普遍的存在为对象, 那么哲学要把握这普遍的对象, 就要求主体的独立和自由, 特别是思想的独立和自由: 一方面, 人要从自然中独立出来, 成为主体; 另一方面, 人要从社会中“独立”出来, 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考察人类历史, 只有当自由的政治制度已经形成了的时候, 才有可能产生哲学思想。因此, 真正的哲学始自西方, 确切地说是始自希腊; 而在东方, 比如在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这样的国度中, 因只有一个人享有自由的权利(皇帝) , 因此东方没有哲学, 东方及东方的“哲学”不隶属于哲学史。

由此而言, 不论是按照黑格尔的说法, 即哲学把握的是普遍性的对象, 因而哲人须独立、自主和自由, 还是根据斯特劳斯的观点, 即因哲学的本性是癫狂、探寻和质疑, 那么势必与现行的秩序相冲突,因而哲人须温良; 这些都说明政治环境与哲学的繁荣之间的确有很紧密的关联。

其次, 从经济环境看, 哲人也是人, 首先需要生存, 才能谈及其余。按照哲人的“本义”, 如果哲人是一群需要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追求智慧的人, 那么, 他就没有时间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反之, 如果“哲人”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解决生存问题上, 他就没有精力和心情去追求智慧。对于这样一个“矛盾”或者说“两难困境”, 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解决”之道。

在西方, 柏拉图是较早认识到哲人对经济条件依系的思想家。他认为, 一个哲学家应该免除一切体力劳动, 因此哲学家就必需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而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国家里是不大可能有哲学家的,使得雅典人有可能研究哲学的, 乃是基于白里克里斯时代雅典的帝国主义所创造的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就是说, 精神产品的生产正如大多数物质商品的获取一样, 不能脱离经济条件。[ 8]

亚里士多德认为, 对人而言, 幸福是最高的善, 是人的终极追求, 是行为的目的。而幸福就是自足, 就是无所短缺。那么,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他认为, 人有三种生活方式: 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和思辨的、静观的生活。[ 9] 在这三种生活中, 只有思辨的生活才能够带给人完满的幸福。因为思辨活动是最强大的, 它持续得最久; 同时思辨活动也是自足的, 所谓自足并不是孤独地生活, 而是指以其自身而被选择, 是无待而在、不感匮乏, 它使生活变得愉快。在这种意义上, 思辨活动是最为自足的活动。既然幸福就是自足, 而思辨享有最大的自足, 那么, 思辨越多的人, 所享有的幸福就越大。但是, 自足的思辨生活并非完全就是“无待”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一方面,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天生要过共同的生活, 这也正是一个幸福的人所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 作为一个人, 思辨的生活还需要多重的外部条件。当然, 亚里士多德并不认为, 需要满足的程度越高, 幸福指数就越高; 反之, 他认为过度的需求带不来相应的自足感, 若只有一个中等水平的物质生活条件, 人就完全可以做合乎德性的事。因此, 幸福就是具有中等水平的外部供应, 过着节俭的生活, 却做着高尚的事情。

黑格尔十分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但他比亚里士多德站得更高, 并把这个问题提升到文明发展的阶段来认识。他认为,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必须达到某种阶段, 才会有哲学的产生。黑格尔这里的意思就包括应重视哲人从事哲学事业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社会必须发展到这样的阶段, 即一部分人可以从繁重的生存性活动中解放出来, 成为“闲人”, 而这部分“闲人”又愿意且有能力过一种哲学生活。只有到了这样的阶段, 哲学才会出现。因为哲学是自由的、与私人利益无关的工作, 所以首先必俟欲求的逼迫消散了, 精神的壮健、提高和坚定出现了, 欲望驱走了, 意识也高度地前进了, 我们才能去思想那些普遍性的对象。也就是说, 只有在生活上的需要得到满足后, 才开始有哲学思想。

斯特劳斯也认为哲人是一个“神人”, 哲人对人类事务即使只有最小的依系, 也会在精神上产生最大的自足。但是, 斯特劳斯并没有迂腐到认为哲人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他说: “当哲人试图超越人性的时候(因为智慧是属于神性的) , 当他把习死和做到对所有人事如同死了一般作为自己唯一事业的时候, 他却不能不像一个人那样活着(这样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对所有人类事务都如同死了一般), 虽然他的灵魂不会处在这些事务中。”[ 10 ] 尽管如此, 斯特劳斯一再强调, 由于哲人依系于永恒的事物, 又由于他免除了那种人与人的自然联系的最通常、最有力的动机, 免除了常人、俗人的名利欲望, 他只需要一些能够保证他活下去的基本生存条件就够了, 因此哲人有着人之为人所可能有的最大自足。

尽管哲人有着最大的精神层面的自足, 但这毕竟不能替代基本生存条件的自足, 由此斯特劳斯揭示出了哲学生活与哲人的生存之间的。

有一个弟子问师傅:“世界上真的有佛祖吗?”师傅说“有的。”弟子问:“可是我为什么看不见呢?”于是师傅带着弟子到了一个漆黑的密室,师傅对弟子说:“你看那边墙角里有一把斧子,你看见吗?”弟子张大了眼睛,可是密室太黑了,什么也看不见。于是说:“没有啊。”师傅点亮了蜡烛,在密室的墙角确确实实放着一把斧子。你看不见的就一定没有吗?她讲完故事后说道:“同学们,我不想灌输任何东西给你们,请记住,在任何事情没有被证明之前,请千万不要相信;在任何事情没有被证伪之前,也请不要不相信。一切的一切最终都需要你自己找到那根蜡烛,点燃自己的智慧之光。否则你的人生就永远重复着自己的昨天,抑或是重复着别人的昨天。是啊,我在听了那些话之后真的很激动,我忽然发现,我一直是这个社会的奴隶,听着别人的话,唱着别人的歌,咀嚼着别人的思想,咽下别人的唾沫。面对社会上那么多不公平的现象,我的心灵被污浊,我痛苦的反省自己的罪恶,却无能无力。在后来这位出色的哲学老师的带领下,我进入了奇妙的哲学世界,其实说起来真正开始看哲学书,还是因为刘墉的一篇文章,那时的我处在成长的躁动期,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往极端想,于是有很多“有没有意义”的问题,“写那么多作业有没有意义,背那么多公式有没有意义,每天都要吃饭有没有意义,人反正是要死的,活着又有什么意义,这个世界存在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消沉的时候,忽然看到刘墉说,“其实你问那么多有无意义的问题前,早已经有了答案了,其实你只是在用那些问题不断打击自己而已。”我震惊了,不错,我就是这样,我只是因为无能无力,因为觉得没有意义,觉得没有信心,觉得没有能力,觉得没办法证明自己,所以在为自己找借口而已,只是在用这些“有没有意义”的问题慰藉自己而已。但是在这个社会面前,我没有勇气承认,因为在这个世俗的社会里,我必须保护自己,必须寻找自己的面具。但是,我痛恨自己,痛恨自己的虚伪,痛恨自己的罪恶,痛恨自己的无知。那些陌生的名字在那些空虚的夜里一遍一遍地游荡在眼前,从叔本华到尼采,从加缪到萨特,从胡塞儿到海德格尔,从弗洛伊德到拉康。我的注意力却无意识地集中到了形而上之的悲观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上。记得第一个让我感动的是休谟,当时翻开书本看到的就是他的学说,他认为人只能停留在知觉的王国,知觉以外的实体是否存在,无法知道。他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因为任何一种个别的动作或活动重复了多次之后,便会产生一种倾向,使我们并不凭借任何推理或理解过程,就重新进行同样的动作或活动。我们经常说,这种倾向就是习惯的结果”。我于是怀疑自己的认知,怀疑我的思想,怀疑一切可以怀疑的存在,我会这样思考完全是因为后天的习惯势力,怎么办,我已经不是纯粹的“我”了,我属于“我们”,我只是那么多我们中的渺小的一个而已。我又一次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是一个人,我真的是一个人吗?我渴望我活着只是为了我是一个人,而不是别的什么。在这五光十色的尘世,我很难保持自己,很难保持自己不受外界的诱惑,而我只要不由自主地睁开眼睛,即使是最高尚的诱惑,我也会立即成为“我们”之中的一个。我已经不属于自己。当我发现这点时,我觉得很生气,因为我被社会,被这个假装文明的社会,我的周围的虚伪的人只是在用他们的假慈悲在灌输他们的自以为仁义、道德的观念给我。于是我想改变点什么,虽然我也知道结果可能什么都不是,但是总该做些什么。当然我不是那种偏激的人,因为我还做不到那么绝对,毕竟我承认了自己的社会性。这是没法改变的事实,但我至少还可以拒绝,对,我可以拒绝我所不认同的东西,当我刚想雀跃时,忽然有一个声音沉重的打击了我,那是柏格森。我没有看过他的什么书,他写过什么《形而上学导言》,在《评述》里记了他关于认识论的理论,从近代以来,西方认识论一直高扬理性或理智,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所相信的东西都是理性。实体或实在性只能为理性所把握,形而上学是理性的产物。但是,柏格森反对西方哲学的这种理性主义传统,反对在哲学研究中应用理智,主张只有直觉才能达到形而上学,才能把握具有形而上学实在性的“生命冲动”和“绵延”。我对他的“生命冲动”、“绵延”不很理解,但我明确了一点:理性也是有缺陷的。既然如此,我又有什么理由去评判,别人的对与错呢?那么我的拒绝又有什么意义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似乎陷入了绝望的循环,也就是那个时候接触到了叔本华。这个名字像中国人的悲观主义哲学家,让我很着迷。不管他说什么,或许我无法理解,但是我却有共鸣,我想每个人对于共鸣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而像某些干瘪的说教只有讨厌。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世界既然被意志所驱策,那么,这世界就注定是一个痛苦的世界。而人生活于这样的世界里,他的一生只能是对痛苦的一种体验。人生之所以注定要痛苦,这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是世界意志客体化的最高等级。所谓最高,就是说在这个阶段,生命意志中分化出自身的对立面——理智。理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生命意志,让人活得更好。但是,理智一出现,就发现人原来注定要死亡。死亡是威胁人类的最大灾祸;人生的最大恐惧来自对死亡的忧虑。那些达官巨贾们可以居则琼楼玉字,宴则通宵达旦,但毕竟也难免一死,在注定要到来的死亡面前,珠玉,珍宝、舞会、盛宴,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叔本华比喻说,人生好像在吹肥皂泡,明知迟早要破,可还是在吹。不但吹,还要比谁吹得大,吹得五光十色、富丽堂皇。为此,就免不了要挖空心思、费尽心力,然而心下却明白地知道这个肥皂泡迟早要破。人生如斯,岂不痛苦。(叔本华:《作为意志初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33页)

生活中励志哲理小故事(通用20篇)

哲理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理论,它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它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形态等,相比理论化、系统化的哲学而言,它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智慧箴言式。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生活中励志哲理小故事(通用2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一个小女孩每天都从家里走路去上学。一天早上天气不太好,云层渐渐变厚,到了下午风吹得更急,不久便开始闪电、打雷、下大雨。小女孩的妈妈很担心,她担心小女孩会被打雷吓着,甚至被雷打到。雷雨下得愈来愈大,闪电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破天空,小女孩的妈妈赶紧开着她的车,沿着上学的路线去找小女孩,看到自己的小女儿一个人走在街上,却发现每次闪电时,她都停下脚步、抬头往上看、并露出微笑。看了许久,妈妈终于忍不住叫住她的孩子,头号她说:“你在做什么啊?” 她说:“上帝刚才帮我照相,所以我要笑啊!”

小时候快乐是件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快乐的事。孩子总是能在不起眼的事物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因为他们的生活简单而不乏味。而生活,更需要的是这颗在平凡中寻找快乐的童心!

哈姆威是西班牙的一个只做糕点的小商贩。在狂热的移民潮中,他也怀着掘金的心态来到了美国。

但美国并非他想象中的遍地是金,他的糕点在西班牙出售和在美国出售,根本没有多大的区别。

1904年的夏天,哈姆威知道美国即将举行世界博览会,他把自己的糕点工具搬到了会展地点路易斯安那州。值得庆幸的是,他被政府允许在会场外面出售他的薄饼。

他的薄饼生意实在糟糕,而和他相邻的一位卖冰淇淋的商贩的生意却很好,一会儿就售出了许多冰淇淋,很快就把带来的用来装冰淇淋的小碟子用完了。

哈姆威见状,就把自己的薄饼卷成锥形,让他盛放冰淇淋。

麦冰淇淋的商贩见这个方法可行,便要了哈姆威的薄饼,大量的锥形冰淇淋便送入顾客的手中。

令哈姆威意料不到的是,这种锥形的冰淇淋被顾客们看好,而且被评为世界博览会的真正明星。从此,这种锥形冰淇淋开始大行于市,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蛋卷冰淇淋。

别忽略你生活中的偶然,也许它就是你成功的开始。

国王为挑选继承人,给两个儿子出了道难题:“给你们两匹马,白马给老大,黄马给老二,你们骑马到清泉边去饮水,谁的马走得慢,谁就是赢家。”

老大想用“拖“的办法取胜,而弟弟则抢过老大的白马飞驰而去。结果,弟弟胜了,因为他骑的是老大的马,自己的马自然就落到了后面。

故事中弟弟的聪明劲也被人形象地称为“骑马思维”,说的就是敢于跳出传统套路,出奇制胜。在社会各个领域里,那些擅用“骑马思维”的,往往赢家!

19世纪初,英国的韦奇伍德在伦敦经营着一家文商店,韦奇伍德经常用铅笔给他的固定客户写信,向别人介绍自己商店里新进的几种文具,这些信的内容几乎一样,他机械地写着,有些厌烦,就在心里想:“能不能同时写成两封、三封信呢?”看着后一张纸上留下的上一张纸的字痕,韦奇伍德脑中突然冒出了这个念头。

要实现这个念头似乎不很难,韦奇伍德很快就琢磨出了方法:将一张薄纸放在蓝墨水中浸润,然后夹的两张吸墨纸之间使之干燥而成。书写时,可将其衬在一般纸之下,从而获得复制件。1806年,韦奇伍德获得了他的“复制信函文件装置”的专利权。

韦奇伍德的发明问世时,英国的商业活动已很发达,复写纸大有用武之地。眼看他的发明大受欢迎,韦奇伍德干8脆办了一家工场,专门生产这种特殊纸张。后来又经过一些改良,这就是我们今天常用的复写纸了。

上世纪30年代的事情。德国有一座造纸厂,因为工人在生产中忘记放进浆糊,制成了大量质量不好的纸,这些纸的质量非常松散,就像是压扁的棉花似的,在这纸上一写字,墨水就浸透开来,实在是毫无用处,给公司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肇事的工人心里十分难受,整天都在拼命地想:“有没有办法挽救呢,哪怕是挽回一点损失也好。”

有一天,那个工人不小心把墨水洒到桌子上去了,他慌慌张张地拿了旁边的那种质量出问题的纸去擦,奇迹出现了,那种纸把桌子上的墨水吸的一干二净!因为纸张的质地松散,所以吸水性特别强,这个工人就向厂里建议,把这种纸当作“吸墨纸”推销出去,产品上市后,销路大开,利润大增。从这个吸墨纸的吸水性能上,这家工厂又加以改良,生产出了第一张用来代替手帕或者毛巾的纸,从而有了如今的餐巾纸。

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有时候,创新是从偷懒开始的,因为偷懒往往能推动一个人的思考,而思考又是创新的根本动力;第二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失败和创新也就是一念之差,失败本是一件令人懊丧的事情,可是如果我们用创新思维去对待它,则可能出现另一番景象。

老卡尔是法国波尔多地区的一位农场主。在他的农庄里,种植着一大片葡萄。每到收获的季节,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就挂满了枝头,让人垂涎欲滴。除了平时对葡萄园悉心照料外,老卡尔还有一个从来不对外人说的绝技,那就是:他能提前预测出当年的葡萄有无病虫害,甚至连具体是哪种病虫害也能准确无误地说出。

很多人来向老卡尔请教其中的奥秘,但老卡尔总是闭而不谈,一笑而过。一些农业专家听说这件事情后,也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时光如流水,一晃十年过去了,老卡尔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觉得,是时候把自己的绝技传授给儿子卡尔了。老卡尔把卡尔叫到床前,问他:“你注意到葡萄园里的那几株玫瑰了吗?”卡尔有些疑惑地回答:“看到了,这跟您的绝技有什么关系呢?”

老卡尔笑了笑,说:“当然。那几株玫瑰,正是我绝技的核心所在。因为玫瑰和葡萄常患的病虫害是相同的,而玫瑰开花时间比葡萄早,所以一旦玫瑰出现病虫害,我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葡萄采取防治措施了……”

卡尔听完后,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原来这么简单呀。我几乎每天都从那些玫瑰花旁走过,却从来没有留意过。”

很多时候,机会就藏在我们的身边。只不过,我们没有仔细去观察和思考罢了。

有位企业家在商场上有着惊人的成就。 当他在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有一天陪同他的父亲,到一家高贵的餐厅用餐,现场有一位琴艺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为大家演奏。

这位企业家在聆赏之余,想起当年自己也曾学过琴,而且几乎为之疯狂,便对他父亲说:「如果我从前好好学琴的话,现在也许就会在这儿演奏了。」

「是呀,孩子,」他父亲回答,「不过那样的话,你现在就不会在这儿用餐了。」

默想:我们常为失去的机会或成就而嗟叹,但往往忘了为现在所拥有的`感恩。

一位富豪到华尔街银行借了5000元贷款,借期为两周,银行贷款须有抵押,他用停在门口的劳斯莱斯做抵押。银行职员将他的劳斯莱斯停在地下车库里,然后借给富豪5000元。两周后富豪来还钱,利息共15元,银行职员发现富豪账上有几千万美元,问为啥还要借钱。富豪说:15元两周的停车场,在华尔街是永远找不到的。

美国有位经济学家发表了篇论文,从交易学角度分析择偶观。假如把男人、女人分为ABCD四种优秀程度,那现在的现状就是,A男想找B女,B男想找C女,C男找D女,所以D男就剩了。反之,女人方面却不同,即是,ABCD女都想找A男。最后结果是剩下A女和D男。经济学里有个案例: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只熊,那么对手不会是熊!只要比另一个人快一步就胜利。

一天早晨,一名年轻僧人起床清理庭院,从古老的榕树看到到处都是落叶,他不能不感到忧虑,并期待在叹息树。他悲伤的是,他抛出了扫帚,并赶他主人的房间,然后他就为面试答辩敲门。听到他的主人,并打开车门,当他看到弟子的愁容,他认为事情发生,所以他赶紧问他:“我的门徒,你什么担心这么多在清晨?”这位年轻的弟子充满了疑问,并告诉他:“师父,你要说服我们勤奋培养品德,掌握真理日夜,不过,即使我学得很好,这是难以避免的当时,所谓的我,所谓的道,不是就像在秋天落叶或在冬天枯枝?,他们将被堆的黄土埋?“

听了它,在古老的榕树,老和尚分,并且说的年轻僧人:“我的门徒,您不必担心事实上,在秋季落叶和枯枝在冬季将上升回树木静静地,成为春天的花朵,并在秋季风时间长成,夏季叶子吹和下雪了最沉重的。“为什么我看不到吗?”“这就是为什么没有任何你的心的意见,所以你不能看到盛开。”

面对萎缩和影像,他们将在萌芽状态,它需要有一个春天的心不死,乐观的心。总有一些痛苦你将在你的整个生命和打击时,你没有准备,但我们并不需要担心日复一日地为这一天的到来,以及对自己感到惋惜。 治疗与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仅可以解除痛苦和不幸,同时也带来了一种高兴的心情向你每天让您的生活美好和繁荣。只要查看的核心是,不是道路的花香处处?

有一个人死后,在去阎罗殿的路上,黑暗中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出现在他的面前。宫殿的主人邀请他留下来居住。

这个人说:“我在人世间辛辛苦苦地忙碌了一辈子,我现在只想吃,只想睡,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想做。”

宫主笑着说:“若是这样,我这里便是最适合你居住的地方了。我这里有山珍海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我这里有舒适的大床,你想睡多久就睡多久;而且,我保证不会有任何事情需要你去做。”

于是这个人便住进了宫殿。开始一段时间,这个人吃饱了睡,睡好了吃,过得非常愉快。可是,这种日子没过多久,他就感到有些寂寞和空虚,于是他就去见宫主,抱怨道:“这种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没有意思。我现在肠肥肚满,无聊的日子实在难熬,你能不能为我找一份工作?”

宫主答道:“对不起,我不能满足你的要求,因为我们这里根本就没有工作。”

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实在受不了了,又去见宫主:“我无法忍受这种生活。如果你不给我工作,我宁愿去地狱,也不愿住这里了。”哲理故事

宫主依然笑笑:“你以为这里是天堂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

退出政坛的丘吉尔,有一次骑着一辆自行车在路上闲逛。

这时,也有一位女士骑着自行车,从另一个方向急驶而来,由于没有刹住车,最后竟与丘吉尔相撞了。

“你这个糟老头没长眼睛吗?你到底会不会骑车?……”这位女士恶人先告状地破口大骂。

丘吉尔对那位女士的恶行恶状并不介意,只是不断地向对方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还不太会骑车。看来你已经学会很久了,不是吗?”

这位女士的气立刻消了一半,再仔细一看,他竟然是伟大的首相,她感到羞愧难当,喃喃地说道:“不……不……您知道吗,我是半分钟之前才学会的……教我学会骑车的就是阁下您。”

甲乙两个和尚一起值更时,甲和尚感到脚上有东西在爬,用手一抚,被蝎子蛰了,疼痛难忍之际,他马上端来蜡烛,捉住了那只蝎子。乙和尚就连声阿弥陀佛,非常冷静地说:“出家人慈悲为怀,放它一条生路吧。再说了,它也是误会了,以为你要伤害它才出于自卫而为之……”

经过乙和尚一番劝说、开导之后,甲和尚就打消了惩罚蝎子的念头,随手将它放了。

三天之后的又一个晚上,甲乙两个和尚又一起值更时,乙和尚刚往蒲墩上一坐,哎呀一声站起来,他的屁股也被蝎子蛰了。没等甲和尚端来蜡烛,乙和尚就气急败坏地朝蒲墩上乱踩一番。待烛光映亮蒲墩时,那只蝎子已经被踩得稀巴烂了。

当甲和尚口念阿弥陀佛未及说话时,乙和尚就气愤愤地说:“那天它蛰你,我为它讲情,救了它的性命,它居然恩将仇报,又把我蛰了,这个没良心的,确实该死……”

老蜘蛛总是谆谆告诫小蜘蛛:这种衣服虽然不好看,但是便于隐藏,不易被猎物发现。你们要想吃饱肚子,就不要惦记着把自己打扮得漂亮。想漂亮,得有蝴蝶那样的翅膀。

蜘蛛们都很听长辈的话,世世代代穿着灰不溜秋的衣服,一动不动地守在自己织就的网上,等待着粗心大意的猎物落网。

然而,美丽实在太有诱惑力了。

一天,几只小蜘蛛毅然脱下身上的灰衣服,换上了五彩斑斓的礼服,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好不快活。

富有经验的老蜘蛛赶紧警告其他蜘蛛:“孩子们,你们千万别学它们的样儿!它们这样张扬,肯定要吃亏的!你们就等着瞧吧!”

但是,老蜘蛛的话没有应验。穿花衣服的蜘蛛们不仅没有挨饿,而且捉到的虫子比其他蜘蛛还要多。因为,森林里有许多爱漂亮的虫子,把它们的花衣服当成了盛开的鲜花哩!

长江的一处水坝,边上堆满了城市拉圾。吃的东西真多,水坝土中的蚂蚁是发展了,又发展!一天一只老蚂蚊叫:“此处会倒坝拉,搬家吧!”很多蚁窝就急忙开始搬家,乱着一团。第二天大家看到坝仍然好好的。就责问哪只老蚂蚁,老蚂蚁说:“我没说‘马上’会倒坝啊?”众蚂蚁们仍然把新家搬到二边土壤完好的坝中。全体搬家大功告成,但仍不见原处倒坝。众蚂蚁又来责问哪只老蚂蚁!老蚂蚁又说:“我没说‘将来’不会倒坝啊”。众蚂蚁气的直骂老蚂蚁:话不讲清楚,害大家瞎忙一阵。但没过多久,水坝因为蚂蚁搬家!扩大了坝的松土坡面,提前被大水冲倒了。众蚂蚁却在惊慌跳命的浪水中叫:“还是老蚂蚁讲对了!”

有一个人死后,在去阎罗殿的路上,遇见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的主人请求他留下来居住。

这人说:“我在人间辛辛苦苦忙碌了一辈子。我现在只想吃,只想睡,讨厌工作。”

宫殿的主人答道:“若是这样,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我这里更适合你居住的了。我这里有山珍海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会有人来阻止你;我这里有非常舒服的床铺,你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不会有人来打扰你;而且,我保证这里没有任何事情需要你做。”

这个人非常满意的住了下来。

开始一段日子,他吃了睡,睡了吃,感到非常快乐。渐渐的,他觉得有点寂寞和空虚。他就去见宫殿主人,抱怨道:“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过久了也没有意思,对这种生活我已经没有一点兴趣了,你能否为我找一份工作?”

主人答道:“对不起,我们这里从来就不曾有过工作。”

又过了几个月,这个人实在忍不住了,又去见宫殿的主人:“这种日子我实在受不了了,如果你不让我工作,我宁愿去下地狱,也不愿再住在这里了。”

宫殿主人轻蔑地笑了:“你以为这里是天堂吗?实话告诉你,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

“这里虽然没有刀山可上,没有火海可蹈,可它能毁灭你的理想,腐蚀你的心灵,甚至让你变成一具行尸走肉,这不是活地狱吗?”

这个人恍然大悟:“过度享受原来是地狱啊!”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

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

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老虎的安逸。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高高兴兴,在旷野里拚命地奔跑;走进笼子里的老虎也十分快乐,他再不用为食物而发愁。

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

一只是饥饿而死,一只是忧郁而死。从笼子中走出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同时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去会一友,笑聊给她说了一件事情供我俩八卦,在去她家的路上,捡到十元钱,当时环顾四周未见他人,看来这十元钱是找不到失主,于是暗喜装在口袋里,心想该归自己,暗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从小到大捡东西这样的事情很少与我有缘,更别说捡钱这样举动。因为在我成长的记忆中总是丢字伴随我长大,丢东西都快成为我生活的一个部分。至于丢过什么,我记得大件嘛就是两个摩托车,都是新的,手机两三个,自行车七八辆,那钱包嘛,虽然里面钱从来都不多,还真的记不得是多少个,保守点大大小小先算上个五六个吧,最后丢的那个,当然我不敢说是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个,但目前还在最后一个就是那几百块钱的皮夹和里面五百块钱,为了买一小把青菜,就不见了我的家当,因为雨大,顾前就不顾后。这些都是我成年以后的事情,至于小时候丢什么当然太多了,实在是无法聚拢记忆。

这次能捡到十元钱,对我来说是一大壮举,一路盘算着这十元钱的用处,是给孩子当两天的早餐呢还是补点钱买一条她喜欢的围巾,想了一路,觉得主意都不错,乐呀乐,就差点为自己鼓掌了。

下车,接她电话告知不要买水果,说家里水果很多,不要再浪费钱,我心里琢磨又可以省点银子了,把打算买水果的钱整理一下,突然发现一个令我惊奇的事情,那十元钱不见了,想是车上小偷偷走了?不会呀,小偷为什么只偷十块呢,口袋里还有点钞票的,都在,什么二十的、五元的等,唯独不见了那十元的,蹊跷的要命,怎么都想不出什么原因不见了那十元钱,在途中掏过一次钥匙带出来丢了?估计是这样的,可偏偏就带掉的就是那十元钱,说不好为什么有点失落,觉得自己好不容易也能拥有一件事情或者东西,却只在眼前晃晃就不见了踪影。

给朋友讲这十元钱的经历,看来它不是我的也真的不属于我。

这十块钱就像给我上了一场生动课程,以前常听那句古训:是自己的跑不掉,不是自己的争不到,真是小现实上演绎的大哲理。

一入佛的阿姨给我讲:万事有因果,种因得果,那是必然。

捡回来的也好,流失掉的也好,自然还是那句话,福祸来时躲不过。

教授站在讲台上,他拿起一盒鹅卵石倒出来放到桌面上,然后拿起一只瓦罐打开,瓦罐里面有一些高尔夫球,他把鹅卵石也放进瓦罐里,把瓦罐装满后让学生们看,瓦罐已经装满了。教授又拿起旁边放着的一个方框盒子,把里面的沙子倒入瓦罐,沙子填补了瓦罐的空间,然后他问学生:“这瓦罐是不是满了?”学生回答:“是的。”然后,这位教授制作两杯咖啡,又向瓦罐里倒,有效地填补了瓦罐的空间。“现在,”教授说:“我要告诉你们,这罐子代表你的生活。高尔夫球是很重要的,代表你们的孩子,你的健康,你的朋友,和你最喜爱的东西,如果你受到严重的损失,只要他们仍然存在,你的生活仍然会是圆满的。这些鹅卵石代表其他的事情,比如你喜欢的工作,你的房子,和你的车。沙子代表一切小的事情或小的东西。“如果你的罐子里只装满了沙子!”他继续说:“那么还有没有空间,让卵石或高尔夫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呢?如果你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小的东西或小的事情上,那么你的生活就不会幸福。重要的是你的幸福,你要关心照顾好你的孩子,你也要找出时间和你的伴侣出去吃饭。你还要找出时间来清洁卫生和做家务,高尔夫球是第一位的,代表你的爱人和孩子,设定好优先次序。其余的只是沙子。”一名学生举起了手,并询问咖啡代表什么?教授笑了,他说:“我很高兴你提出这个问题。它只是正好说明,不管你的生活如何忙碌,你总要抽出时间陪你的爱人或朋友出去喝一杯咖啡。是啊,很多时候,我们都被一些像沙子一样无聊的琐事所纠缠,我们很少有时间关心我们的家人,更是无暇顾及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自己觉得生活是忙不完地忙,甚至很难理出个头绪,我们竟然连和家人在一起喝咖啡的时间都没有,这样的生活对我们还有什么意义呢?有什么比我们的家人和他们的快乐与健康对我们来说更重要呢?教授的充满哲理性的这个比喻,给我们一个耐人寻味的启示,无论你工作有多么忙,无论你被多少千头万绪的琐事所缠绕,都不要忘记,我们的亲人是第一位的,他们的快乐和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让你的生活被沙子填满。

约翰的母亲配了助听器,家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过去大家总是听见她在厨房用力地关柜门,将锅盆撞击得锵锵震耳;餐桌上每当她放下碗时,大家更极力地忍耐那碗底与玻璃桌面的强力撞击。尤其使人受不了的是她推电锅,如同粉笔滑过滞涩黑板时令人汗毛耸立的锐利音响。

可是,一下子全不见了!甚至她忙碌地在厨房工作,都令人难以觉察,反倒是,当她刚配上助听器,走出医院时,第一句话就是:这里的车子怎么那样吵?回到家,更是麻烦了!老人家开始抱怨每个人说话的声音太大,又说鹦鹉叫得令她想过去把它掐死,甚至电话铃响和别人打喷嚏,都能把她吓一大跳。

于是过去唯恐铃声不够大、甚至得将无线电话放在她枕边的事情,全做了180度大转变,亲友未进门,更得早早叮嘱:别再对着老人家的耳朵猛喊。

尤其妙的是,她自己的嗓门也突然降下了一大半,过去如洪钟的声音,顿时变成了低语,好像说的都是秘密,她说不敢大声,因为怕炸了自己的耳朵。

跟着老人家便有些得意了起来,笑着警告家里每一员,以后别想再背地里说她坏话,因为连其他人关着门讲话,她都可能听得见。指着自己的耳机,老人家说:“我的耳朵比你们强,可大,可小,碰到你们讲悄悄话,只要我把耳机调大声一些,就成了顺风耳!”老人家果然厉害得有些可怕,走在街上,邻居老太太正跟媳妇聊天,年轻人尚且没有听见说什么,老人家却老远地搭上了话,敢情她全听到了,原来是因为过去耳朵不好时,她是半听半猜,日久几乎能从对方嘴唇的移动,来猜想内容,如今听力增进几倍;加上“看”的功夫,自然有了过人之能。

当然助听器也有缺点,就是只戴在右耳,声音即或发生在左边,她也觉得从右边传来,过去大声讲话,她的裸耳还能听见,现在右耳变得敏锐,左耳就完全没有用了。在花园里,只见她一面种菜,一边不断地转头四顾,寻找啁啾的小鸟和鸣蝉;行在街上,后面有车驶近,老人家总是做成要躲避的样子,正如她所说:前10年,不知是怎么过的,倒没让车撞上,只是也没觉得世界这么吵。

这世界真有这么吵吗?对于不觉得吵的人,会不会正像是母亲未戴助听器前,自己反而是噪音的最大制造者?同样的,作画时用强烈色彩的艺术家,吃饭时要大咸大辣的老餐,只怕实际上,对色彩和味道的感觉,反而比一般人来得迟钝。至于那些一天到晚觉得生活太单调的人,恐怕不是真单调,而该怨自己体味生活情趣的能力太差。

生活中的哲学小论文

有一个弟子问师傅:“世界上真的有佛祖吗?”师傅说“有的。”弟子问:“可是我为什么看不见呢?”于是师傅带着弟子到了一个漆黑的密室,师傅对弟子说:“你看那边墙角里有一把斧子,你看见吗?”弟子张大了眼睛,可是密室太黑了,什么也看不见。于是说:“没有啊。”师傅点亮了蜡烛,在密室的墙角确确实实放着一把斧子。你看不见的就一定没有吗?她讲完故事后说道:“同学们,我不想灌输任何东西给你们,请记住,在任何事情没有被证明之前,请千万不要相信;在任何事情没有被证伪之前,也请不要不相信。一切的一切最终都需要你自己找到那根蜡烛,点燃自己的智慧之光。否则你的人生就永远重复着自己的昨天,抑或是重复着别人的昨天。是啊,我在听了那些话之后真的很激动,我忽然发现,我一直是这个社会的奴隶,听着别人的话,唱着别人的歌,咀嚼着别人的思想,咽下别人的唾沫。面对社会上那么多不公平的现象,我的心灵被污浊,我痛苦的反省自己的罪恶,却无能无力。在后来这位出色的哲学老师的带领下,我进入了奇妙的哲学世界,其实说起来真正开始看哲学书,还是因为刘墉的一篇文章,那时的我处在成长的躁动期,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往极端想,于是有很多“有没有意义”的问题,“写那么多作业有没有意义,背那么多公式有没有意义,每天都要吃饭有没有意义,人反正是要死的,活着又有什么意义,这个世界存在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消沉的时候,忽然看到刘墉说,“其实你问那么多有无意义的问题前,早已经有了答案了,其实你只是在用那些问题不断打击自己而已。”我震惊了,不错,我就是这样,我只是因为无能无力,因为觉得没有意义,觉得没有信心,觉得没有能力,觉得没办法证明自己,所以在为自己找借口而已,只是在用这些“有没有意义”的问题慰藉自己而已。但是在这个社会面前,我没有勇气承认,因为在这个世俗的社会里,我必须保护自己,必须寻找自己的面具。但是,我痛恨自己,痛恨自己的虚伪,痛恨自己的罪恶,痛恨自己的无知。那些陌生的名字在那些空虚的夜里一遍一遍地游荡在眼前,从叔本华到尼采,从加缪到萨特,从胡塞儿到海德格尔,从弗洛伊德到拉康。我的注意力却无意识地集中到了形而上之的悲观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上。记得第一个让我感动的是休谟,当时翻开书本看到的就是他的学说,他认为人只能停留在知觉的王国,知觉以外的实体是否存在,无法知道。他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因为任何一种个别的动作或活动重复了多次之后,便会产生一种倾向,使我们并不凭借任何推理或理解过程,就重新进行同样的动作或活动。我们经常说,这种倾向就是习惯的结果”。我于是怀疑自己的认知,怀疑我的思想,怀疑一切可以怀疑的存在,我会这样思考完全是因为后天的习惯势力,怎么办,我已经不是纯粹的“我”了,我属于“我们”,我只是那么多我们中的渺小的一个而已。我又一次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是一个人,我真的是一个人吗?我渴望我活着只是为了我是一个人,而不是别的什么。在这五光十色的尘世,我很难保持自己,很难保持自己不受外界的诱惑,而我只要不由自主地睁开眼睛,即使是最高尚的诱惑,我也会立即成为“我们”之中的一个。我已经不属于自己。当我发现这点时,我觉得很生气,因为我被社会,被这个假装文明的社会,我的周围的虚伪的人只是在用他们的假慈悲在灌输他们的自以为仁义、道德的观念给我。于是我想改变点什么,虽然我也知道结果可能什么都不是,但是总该做些什么。当然我不是那种偏激的人,因为我还做不到那么绝对,毕竟我承认了自己的社会性。这是没法改变的事实,但我至少还可以拒绝,对,我可以拒绝我所不认同的东西,当我刚想雀跃时,忽然有一个声音沉重的打击了我,那是柏格森。我没有看过他的什么书,他写过什么《形而上学导言》,在《评述》里记了他关于认识论的理论,从近代以来,西方认识论一直高扬理性或理智,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所相信的东西都是理性。实体或实在性只能为理性所把握,形而上学是理性的产物。但是,柏格森反对西方哲学的这种理性主义传统,反对在哲学研究中应用理智,主张只有直觉才能达到形而上学,才能把握具有形而上学实在性的“生命冲动”和“绵延”。我对他的“生命冲动”、“绵延”不很理解,但我明确了一点:理性也是有缺陷的。既然如此,我又有什么理由去评判,别人的对与错呢?那么我的拒绝又有什么意义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似乎陷入了绝望的循环,也就是那个时候接触到了叔本华。这个名字像中国人的悲观主义哲学家,让我很着迷。不管他说什么,或许我无法理解,但是我却有共鸣,我想每个人对于共鸣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而像某些干瘪的说教只有讨厌。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世界既然被意志所驱策,那么,这世界就注定是一个痛苦的世界。而人生活于这样的世界里,他的一生只能是对痛苦的一种体验。人生之所以注定要痛苦,这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是世界意志客体化的最高等级。所谓最高,就是说在这个阶段,生命意志中分化出自身的对立面——理智。理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生命意志,让人活得更好。但是,理智一出现,就发现人原来注定要死亡。死亡是威胁人类的最大灾祸;人生的最大恐惧来自对死亡的忧虑。那些达官巨贾们可以居则琼楼玉字,宴则通宵达旦,但毕竟也难免一死,在注定要到来的死亡面前,珠玉,珍宝、舞会、盛宴,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叔本华比喻说,人生好像在吹肥皂泡,明知迟早要破,可还是在吹。不但吹,还要比谁吹得大,吹得五光十色、富丽堂皇。为此,就免不了要挖空心思、费尽心力,然而心下却明白地知道这个肥皂泡迟早要破。人生如斯,岂不痛苦。(叔本华:《作为意志初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33页)

哲学,即是 方法 论。哲学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对于哲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一直有很多的论文加以描述。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摘要:哲学,即是方法论。它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它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永不过时。它指导人们由已知的,去了解、认识未知的。它的矛盾囊括宇宙万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懂得这些后,就应该把它应用于生活,从而减少生活中少犯错误的次数。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爱上智慧,并运用智慧来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哲学,生活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 总结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科,它能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由哲学的定义可以知道,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抽象出来的理论体系。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哲学观点都是由人提炼出来的,而人都是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的哲学观点也是生活作用于他们的大脑的主观印象,都是生活的烙印。 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17、18世纪,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是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达到的对物质结构最深层次的认识,因而,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哲学家用这一理论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例如伽森狄和霍尔巴赫,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哲学家从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中研究出了世界的本源,这足以说明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

哲学的思想是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例如原子论,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徳谟克尼特是第一个提出原子论的,当然在当时的古希腊并没有近代的科学仪器来发现原子,所以他说的原子并不是现在我们现在经常所提到的原子。徳谟克尼特认为“真正的存在由无数微粒构成,这些微粒在虚空中运动”,而这种物质微粒就是原子。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物质粒子,是不可分得;在时间上是永恒存在的;数量上是无限存在的;从空间上说,这无数的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着。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物理学上的原子,当时的哲学家用这一自然发现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

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从古代的原子论到近代的原子论,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哲学思想也在不断进步。

哲学对生活具有指导作用。哲学是照亮人们生活路途的明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我个人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能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他提出一下几个观点:第一,幸福是终极目的。他认为只有幸福才有资格称作绝对最后的,我们永远只是为了它本身而选择它,而绝不是为了其他别的什么。第二,幸福是心灵合于完全德性的现实活动。 第三,德行非生于天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包括理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如智慧、理解、明智是理智德行;宽大和节制是道德的德性。第四,要获得幸福,必须奉行中庸之道。第五,幸福是实践的果实。亚里斯多德认为,一个人光有德性还不够,还必须要把德性付诸现实活动。第六,幸福不是一时一事的事,终身幸福才能算作真正的幸福。第七,幸福还需要好的外在条件为助。亚里士多德认为许多高尚的事情,需要朋友、财富、政治权力才能做到,借助这些条件比较容易获得幸福。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赞成以外在的好处作为追求幸福的目的。他强调财富、名誉、门第、闲暇等外在好处并不是幸福的原因。他还明确表达了一种利他主义的道德准则。在他看来,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是那种为了朋友和国家尽其所能,在必要时甚至献出生命的人;是抛弃财富、名誉和人们普遍争夺利的利益,保持着自身高尚的人;是宁可要短暂的强烈的快乐,也不要长期的平和的快乐,宁可高尚地生活一年,也不要庸庸碌碌生活多年的快乐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告诉了我们要在德性的指导下追求幸福,在生活中要通过学习来增长智慧、加深理解、使自己明智,要用德行来调适情感和行为的,因为情感和行为都存在着过度与不及的可能,只有德行才能使情感和行为保持适中。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为人们追求幸福指明了道路,这体现了哲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看,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遇见和知名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同时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现在我们中国遵循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它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的思想库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利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参考文献:

[1]杨敏姣,万小龙.伽利略的原子论思想——近代科学革命的形而上学基础[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05期

[2]赵敦华.西方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9—90

[3]周华.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4]罗洪铁,徳谟克尼特的原子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1,02期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 哲学源自、适用于生活

三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结论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哪个是第一性,哪个是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在哲学史上,凡是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是有物质派生的,是对的,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凡事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即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物质是有意识派生的,是错误的,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二 哲学源自、适用于生活

由哲学的定义可以知道,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抽象出来的理论体系。

就拿伏羲氏的《连山》来说,据曾仕强教授的观点:“当年伏羲氏看到了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仔细思考啊,通过各种推理假设,虽然不怎么科学,但是是哲学的概括,提炼出了阴阳---太极。一个作用力把太阳拉上去---阳;一个作用力把太阳拉下来---阴。一上一下,一阴一阳,才能是太阳东升西落。上下组合、阴阳组合才能使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万物正常生长繁衍,生生不息”。阴阳融合极为太极,太极---象征着每个正常运行的“小宇宙”,在生活中推而广之,“小宇宙”可以是一个人的心情,喜(阳)和忧(阴)组合才能形成一个正常人的心情(太极);“小宇宙”可以是一个人身体的成长、衰老过程,同化作用(阳)和异化作用(阴)相互作用,使人的身体呈现出成长、衰老的外在形态(太极);“小宇宙”可以是逻辑判断,真(阳)和假(阴)的组合,才会出现精彩的逻辑世界(太极)。“小宇宙”也可以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可以是数学里面的一对互逆运算、可以是一个人的思想、可以是一对恋人、可以是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其本质就是0和1)、可以是阶级斗争、可以是敌对国家…你说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因为他是矛盾的统一体。

接下来用“小宇宙”来分析一下人类的繁衍。

精子(阳)和卵细胞(阴)相遇、互动,就形成了受精卵(太极),“小宇宙”形成,就往下发展,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两个,两个变四个…最后就形成了婴儿(新太极)。

婴儿体内的同化作用(阳)大于异化作用(阴),所以婴儿呈现出来的是生长和发育;发展到青年或中年的时候,同化作用基本上等于异化作用,停在生长;人到老年时,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呈现出衰老,最后死亡。

这个世界上的所以哲学观点都是由人提炼出来的,而人都是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

的哲学观点也是生活作用于他们的大脑的主观印象,都是生活的烙印。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

三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当你爱上智慧,并懂得运用智慧来提高你的生活质量。本人对生活的体味太浅,加上现阶段的同龄人对恋爱比较感兴趣,所以只能拿生活中的爱情的某一方面来开始说事。

一对恋人是一个“小宇宙”,他们是相互作用的一对矛盾,但都统一于爱情这一主题下。现在大部分的人啊,只要一谈恋爱,都爱分分秒秒,时时刻刻地黏在一起,或者是熬电话粥既影响生活,又影响学习。他们无原则地黏在一起或者太深地介入了对方的生活,本是想与对方亲近,舍不得对方的离去,但实际上他们是适得其反的。我曾在火车上问过一些人,他们都不喜欢熬电话粥,但是迫于形势或者不好向对方说明,他们的感觉是累的。我也见过一对恋人由于没有了私人空间,最后选择了分手。 累的感觉、分手的结果,都是他们不懂得物极必反的哲学思想,要懂得控制矛盾的发展。一旦两个人成为了恋人关系,他们间就少了很多顾虑,为了对方他们可以做某些牺牲,影响了个人生活,最终导致了分手。问题的症结就出在少了顾虑,为了对方可以做出某些影响生活的让步。懂哲学的人大概都知道,这就为事物向相反方向发展提供了条件,潜在的分手结果在孕育着。明智的人就不会那样,他们知道“掉线的风筝是飞不高的”所以他们还是有所顾虑的,而对于自己不想做的事也敢大声地说出来,他们看似无情、不懂恋爱的规则,但是他们的恋爱会更长久,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没有隐藏疙瘩。物极了,就容易反;两个人异性的关系太好了,好到了恋人关系的程度上来了,这时就容易反、出问题(无顾虑是关系太好造成的),所以要特别小心,注意控制矛盾互化的条件,从而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

大部分人的人生轨迹也是如此。通过不断地努力,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后便开始自翊、飞扬跋扈起来,自以为已获得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是他骄傲的资本,殊不知,正是这些他的个人成就,才使他的人生向反的方向发展,最终跌入人生低谷。 你自翊、飞扬跋扈的时候,是目中无人的,自然就会得罪你身边的人,当然对于忠告你根本听不进去,因为你正被光环所包围,更不用说“吾日三省吾身”、注意个人修养和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样,能力被限制了,承担不起大事;关系弄僵了,承担不到大事。很自然,跌入人生低谷。

问题同样是出在“极”了。物极(相对于以前没有获得地位和财富来说)后,必然导致心理变化(正常人来说),行为变化,反向发展,跌入低谷。我还是那句话,看清事物的本质,控制矛盾互化的条件,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才能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 结论

哲学,即是方法论。它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它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永不过时。它指导人们由已知的,去了解、认识未知的。它的矛盾囊括宇宙万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懂得这些后,就应该把它应用于生活,从而减少生活中少犯错误的次数。哲学,爱智慧,才会爱生活。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论与问题是可以被批判并最终超越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这一原则是无法超越的,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考和研究的方式,其并不会随着内容而改变。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们生活的关系也是密切而复杂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活 联系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2095-3089(2016)11-0033-0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于上个世纪初期根据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事实基础上,结合了自然科学的成果,吸取了历史上优秀有价值的思想成果而创建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基础与理论源泉。单纯的理论与概念只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即使这理论与实践是来源于实践的积累。理论如果脱离了现实的实践就会变得空洞而无内涵,当然也就没有了实际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实践的科学,不仅在于其理论的论述,同时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这足以体现出其实践的价值与作用。

首先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显著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核心的,这既体现在理论的阐述中,也能够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历史过程得到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注与实践的,而实践的最直接参与者就是人,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的显然即是人的活动。但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人的活动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所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强调了的是现实存在的,现实的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活动。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这段历史的早就则是归功于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不断付出与劳动,是人们的不断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创造了社会与文明,纵观人类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力理论,是以物质为独享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必然会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过程的各个方面。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肃的实践的理论,但其不局限于理论的研究,其哲学范畴放大了。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并且其自称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是一种底层的理论与方法,这一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得其能够适用于人的日常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因此,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研究时,不仅仅需要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经典理论开始,同时还要充分结合新时代的现象、问题与矛盾,只有不脱离现实的研究与阐释,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得到新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理论,也是科学,同时更是方法,其显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生活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生活中会遇到的矛盾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问题。对于生活中问题的复杂性,则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和批判性方法,这样能够尽可能的严谨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本质现象,从而为做出做正确的决定提供最为正确的支持;而对于问题的多样性来说,则要运用理论联系实践来帮助解决,通常认为,生活中虽然有许多的问题,但是,很多问题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和相似性,通过对这部分联系与相似性的考量与把握,人们能够将多样的问题归类化简,是的负责多样的问题群类得到简化,更加便于人们的实际生活。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是通过指导人们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可以说,哲学发展的历史即是具有 反思 精神的人类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的历史。正是在不断地追问和反思的旅途中人类创造着自己的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也就主要通过给人们提供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但这绝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为人们提供有关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趋向基础上的,因此,它在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实际和行动。但是,由于人们的任何行为和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都离不开人们的思想和精神。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法。人们也许永远不可能像技术那样使哲学直接实用,但是,它对于人们精神上的助益已足以使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哲学的应用,绝不是哲学的庸俗化和功利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 ,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崇高理想信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活中的问题会显著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运用则能够提供有力的帮助。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不是简单的提上理论的标签,而是需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底层性,做出相应的理论支撑与指导作用,这样在我们面对新问题新环境时,能够在生活中获取巨大的帮助;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也能够在这个时间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完善与丰富。

参考文献

[1] 李昕桐. 施密茨身体现象学视域下的马克思感性活动思想[J]. 学术交流,2014(03) .

[2] 罗许成. 马克思对自由的感性活动理解[J]. 浙江社会科学,2013(12) .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最高产物和结晶。哲学以其独有的方式引导人们深层次地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现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通过一学期的马哲学习,我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中阐述的哲学理念和思想精华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哲学博大精深,又因为自己的人生阅历有限,可能对它的了解只触及皮毛,对深层次的问题了解不够,在此我仅以自己所学和所知的知识来论述老师给的题目。 一、对教科书的批判性思考 从小到大,我们都以教科书为我们学习的依据,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就我而言,小的时候一直对教科书很崇拜,认为它就是圣言,绝对没有错的,如果老师有和书上讲的不一样的东西,我肯定会认为是老师很差劲,是老师讲错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教科书也是人编的,其中的内容并不是圣言,里面的东西也不一定全对,才明白所谓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上大学来,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知识层次的加深及知识面的扩广,对书上的一些内容和观点有了自己的想法,也能够对其作出一些判断和评价。在接受马哲课本中一些诸如唯物论,辨证法的观点时,我觉得也应该对一些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疑问。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哲呢?俗语道:“思想是行动的先锋。”有了正确的思想作旗帜,我们的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就有理可依,有矩可循。同时,马克思主义还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的思想指南,实践也证明它是经受得住考验的。其次,时代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些内容由于其时代局限性,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对其中一些观点予以思考再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不是要我们墨守成规地去接受其中的思想。最后,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不同的,教科书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学者们编写的,毕竟有其不完善的地方,此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勤思考,多动脑去发现其中那些不完善的细节部分,将自己的一些观点多和老师同学们交流,从而达到在批判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 二、对批判性思考的批判性思考 如今,几乎整个人类都浸泡在经济的海洋中,思想的花朵开始枯萎,哲学成了不合时宜的“文物”。所以,“批判”这个带有浓重理性色彩的词语几乎被人们忘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性地体验着“竞争”的乐趣。但是,在近现代思想史上,“批判”一词曾经红火过,在今天回忆起这个词语,或许能够获得些微的学术乐趣。因为一个无批判和不再需要批判的时代,可能恰恰是从激烈的批判时代衍生而来的。我想老师出的关于批判性的题目也是想要我们静下心来,对课本以及身边的一些事进行辨证而又理性的思考吧! 首先来看看“批判”在哲学家眼中的发展变化吧。在德国哲学家眼中,“批判”一词是倍受青睐的。自从康德用“三大批判”构建起哲学大厦以来,批判就成了哲学家手中的法宝。在黑格尔哲学解体的过程中,“青年黑格尔派”曾使批判泛滥过。在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再一次滥用批判,把哲学批判发展到顶点,以致于再也无路可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因为,这种批判对现实中的一切存在所作的绝对否定,使哲学不再是人类的理性,而完全成为哲学家愤世嫉俗的牢骚。 其次是我对“批判”的一些观点。对一件事情为什么有的人持肯定意见也有的持否定意见呢?另外,即使是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也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为什么呢?这即是哲学上的辨证思想了。辩证法这个概念已经蕴含着否定的含义,即通过否定达到肯定。我们对周边发生的事情或者现象能提出自己批判性见解那代表着我们还在理性的思考,即使这种批判带着个人主义色彩,毕竟那也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想法,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就在于人能理性的思考。同时我觉得辩证思考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的思维方式,是关于社会和自然的对抗的普遍解释原则。当然,作为普遍解释原则的辩证法决不停留在对表层的解释上,而是要求对现实的内在联系作以批判性反思。 拿身边的例子来说吧,针对当前学生中普遍的反日情绪及抵制日货的行为,部分自视理智的人便站出来指手画脚了,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保持冷静,不应该感情用事,要拿出我们大学生应有的素质来对待这件事情。后者可谓是对前者行为的批判性思考了。然而,在想想呢,既然我们是热血澎湃的知识青年,日本以前对我们的侵略和迫害姑且不说,但是他在今天还不能就历史问题有个清醒而明确的表态,还不能反省他所犯下的历史罪行,同时还一再篡改日本历史教科书。请问这样的行为我们能容忍吗?此外,日本还不遵循国际法上的有关规定,对权属我国的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霸占。再问这样的耻辱我们能一再的忍气吞声吗?最近,日本在不承认历史问题的前提下还要吼着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我想任何一个有点理性的中国人都不会同意的!由此可见,上述事实是对后者观点的批判性思考了。 总的说来,任何事情我们都要用辨证方法去思考,用批判的眼光(即用怀疑的眼光)去看问题,对事情的一个侧面进行质疑,从而可以看到事情的另一个侧面,这样就可以更全面更客观更准确的看待事情。 三、对自我独立性的现状和成长过程的批判性思考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只能在于摆脱的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我觉得人之所以成为人那是因为人能劳动,能理性的思考问题,这即为人的本质所在。 人是社会存在物,我想这是任何有点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的。然而老师给的题目是叫我们对自己的独立性成长进行批判性思考。在此我就觉得疑惑了,作为社会存在物之一,我从小就生活在家人与朋友的大环境中,即使成长也不是独立的过程啊。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成长的过程的确是独立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这即为事物的矛盾性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因此,任何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第一层含义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第二层含义是说每一件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即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在。另外,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件事物的矛盾及其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有其特点。同样,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从嗷嗷待抚的婴儿到成熟理智的大学生,这一成长过程中有欢笑也有悲伤。可以说对小学一年级之前的事我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印象的了,本文中我将从我的小学生涯开始来阐述一些重要事情对我成长历程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一)小学——学会诚实 小学的六年的生活算是比较漫长的了,过得也没有什么起伏,应该称之为平淡吧。也许那时还小,也不了解生活的丰富多彩,只知道每天上学放学两点一线的生活。记忆较深刻的事情也比较少了。其中有件事情还记忆犹新,那就是在小学3年级时的发生的事了。一直以来我的成绩就没有下过班上前十名,然而,3年级下期的期末考试考到11名去了,拿到通知书那一刻,涌入我脑中的第一想法就是“糟了,回肯定挨骂”。当然那时还小就想不到令父母失望之类比较高级点的想法了。之外我又想到周围亲戚们也肯定要看我成绩单,以前都是几名,现在跑到11名去了,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真的是所谓的“狗急跳墙”吧,在浅浅的想了下后果之后,我便狠下心来作出一个决定,那就是用自己的笔把11改成了4,大家可以想象下我是怎么改的。我当时根本来不及细看改的成果如何,也来不及去在细想了,于是便拿着那成绩单跟着小伙伴一起回去了。爸爸问我考了多少名,我说第4呢,爸爸还满高兴的还叫妈妈做好吃的给我犒劳下。当然我也心安理得的接受了,之后就和小伙伴一起去玩了。可是,到晚上的时候我就被叫回屋子里了,看见爸爸妈妈还有叔叔几个人拿着我的成绩单在“研究”,当时心里一沉,觉得大事不妙了。下一秒爸爸就问话了,问我这成绩单是不是自己改过,我当然就硬着头皮不承认了,当时心里琢磨承认了后果肯定很严重,于是就一直抵赖。那时殊不知大人们是很精明的,对小孩子这点小把戏根本就一眼看得穿的,也许当时那改法也很幼稚吧。总的说来,后果果然很严重,被爸爸妈妈教育了一整晚上,当然也不是因为我考了11名,而是因为我的不诚实。现在想起来被批评的那场景就觉得很糗,很难堪,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这件事我一直记着,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记着,时常拿它来当作警示,做人一定要诚实。不管做错什么事,后果有多严重,告诉别人实情是最重要的,。诚实是一种美德,不管是对亲人,朋友还是其他人,我都选择诚实待人,所以这么多年来我身边的朋友很多,也许部分应是人格魅力的功劳吧。有的事情之所以记得深刻是因为它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给过我们启示,让我们学会怎样更好的成长,更好的做人,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二)初中——学会做人 初中的我可谓是被荣誉包裹着长大的。初一第一学期我就从班里同学中脱颖而出,引起老师的重视和同学们的关注,渐渐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称赞让我变得更加自信。也许你要说作为一个有理智人是不应该活在人家的赞扬声中的,也不应该以别人的肯定来肯定自己的价值。但是我要说的是,当时我的心智并不成熟,可能是虚荣心在作怪吧,听着人家的表扬心里就甜滋滋的,那时完全听不得批评的话语。正因为我的锋芒太露,引起了部分同学的反感,特别是寝室的室友,他们在寝室里开始集体排斥我,不愿意和我说话。更让矛盾激化的是同样犯错误时,由于我的成绩好,老师便不批评我却惩罚了他们,一时间我在寝室就更难有立足之地了,推门便见一群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看见我进去就鸦雀无声各自散开。那种处境是谁也不想遇见的,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便好好反思了下自己,努力改善和寝室人的关系,(比如水果多和寝室人交流,带动和帮助大家一起前进,在老师面前不耍特权等)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我终于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人际关系有大大的改善。从这件事我学会了怎么做人,怎样谦虚的做人;学会了与人相处,怎样去融入一个集体。雷锋曾经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对这句话我粉肠欣赏也非常赞同。在初二、初三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与班里同学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人际关系的融洽让我犹如顺水行舟,学习上生活中都过得非常快乐和充实。初中开始我就一直提醒自己,做人要谦逊,时时要做到处优不骄,这对我高中及大学当班干部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很好的铺垫的。感谢挫折,让我成长! (三)高中——学会学习 正是因为初中的学习太轻松太容易,让我一进高中就没有引起对学习的足够重视,心里一直认为学习是件很容易的事,只要我想学绝对能学好。也正是一直有着这种想法,我在学习上开始并没有花时间也没有认真去学过,认为自己的基础好只要我稍微学下,赶上去是绝对没问题的。最过分的是,和好朋友们换着花样去玩,上自习就一起聊天,上课就老走神。现在想起来那时候根本没有花心思在学习上,可能与青春年少的叛逆思想有关,老师越强调高中学习对以后人生的影响越大,心里就越有股抵触的情绪。觉得老师完全是危言耸听,根本不用听他的话。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三,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为高考备战,挑灯苦读的时候,我心里开始有点着急,着急之际就是茫然了,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人家问我要报考哪里的学校时我根本不知道,高三就在茫然、彷徨、和焦急中度过,当然,想下就知道高考的结果是什么,分数只上了一个普通大学的调档线。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说是在意料之中是因为我清楚自己这三年没有学到真本领;说是在意料之外是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有很好的底子,从小就养尊处优惯了,在掌声中长大的人怎么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呢?扪心自问,我觉得我是优秀的,我接受不了失败。看着身边的同学都拿着录取通知书去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就在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叫失败,,在那一刻听见了周围人的闲言碎语,在那一刻读懂了父母眼中淡淡的失望,也就在那一刻,我的心也跟着碎了,在流血,一滴一滴地坠落在地上,心好痛……痛定思痛,我决定复读一年,用自己的汗水去争取属于自己的辉煌。事实也证明我做到了,最后一年我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用心去学,用脑去记,终于我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可以说复读这一年对我现在的影响很大,我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事得认真,得用心,知道了没有成功是唾手可得的。那以后我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懂得了自己得对自己负责任,对家人负责任;知道了成功要靠汗水去获取,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最重要的是有了一颗能承受挫折的坚强的心! (四)大学——学会思考 进入大学,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而我也觉得自己是可以独立的时候了,以后再无父母的管教和老师的束缚了。然而通过一学期马哲的学习,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有很多,也可以说我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在何种环境下我都需要无止境的学习,永远离不开父母的关心和老师的指导。自认为有能力自主的我还不能完全理智的判断事物的多面性,我的知识,我的阅历,我的品行都还没达到我所想象的高度,我会不断学习,思想的脚步会伴随着我成长,成长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我会仔细剖析它,在错误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综上所述,人的一生中会遇见很多事,在成长过程中有烦恼也有快乐,关键是在哪个阶段自己应该做什么事自己要清楚,不能超越也不能倒退,不然那便是错误。就比如说在中学是学习阶段我就不能去恋爱,同样在大学的现在我也不会去做改成绩单那种幼稚的事情。不管怎样,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我们应该在幼稚中成长,在挫折中成熟,在反省中自律。慢慢完善和改进自己,扬长避短,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做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百度知道 > 教育/学业/考试 > 论文报告相关问题• 我与哲学 论文切入点 • 高中生哲学论文投稿 • 急!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 哲学论文提纲怎么拟 • 在哪里能找到很多免费哲学论文? 更多>> 订阅该问题买手机上易趣,行货质量,水货价格...易趣手机又降价了!诺基亚,索爱,三星,摩托,多普达,LG, 松下,厦新等手机及其原装配件,...www.eachnet.com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添加到搜藏待解决哲学小论文 悬赏分:8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主题:在所学过的哲学原理之中寻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来阐述,比如:世界的物质性、规律、联系、发展、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定规律等等 基本要求: 第一、在所写的哲学小论文之中,必须能够引用一至两条哲学理论知识,可参阅书本理论内容。 第二、在阐述正方的过程中,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展开。观点鲜明,层次清晰,分析透彻。 基本结构: A、篇名:自己任意命题,要求与内容相符合 B、案例导入(用一个成语故事或者其他案例导入,要求案例具体清楚,并且要有对案例的简单点评) C、提出问题(本论文的中心点) D、正方部分:正方中要有理论展开,也要写出现实的指导意义。正方中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穿插一些“名人名言”、“信息窗”等部分。也可以列举一些现实中的实例进一步说明自己的哲学理论。 二、哲学期末考试的形式要求 哲学小论文的字数,不能少于八百字

哲思杂志故事

哲思陪我走过了我的高三,超喜欢的~!《花开不败》—— 职烨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写,准确地说不知道用怎样的文字把这一年的心情完整地串起来,让他们如绚丽的水晶不失原味地挂在那儿,让你们分享,让你们明白。写下这个热的要命的八月的第一个字的时候,我突然注意到窗外成片绽放着许多不知名的小花,红的,黄的,粉白的,花花绿绿地漾在一起,满目漂亮的色彩。天啊,这些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这样如火如荼的势头应该不会只有几天的时间吧。我不知道这一年里这些花儿是不是这样漂亮地开放着,如果是,我想我应该感谢它们。我嗅得出空气里有许多甜美的味道,有一个很美丽的词突然冒出来:花开不败!花开不败。花开不败啊!我想我终于可以平静下来,告诉你们这一年里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情,我想无论将来再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年里的点点滴滴,滴滴点点,我是再也不会忘记了。高三开始的前一个学期,开了一次家长会。那是一次很严肃的家长会,一次没有人缺席、甚至没有人迟到的家长会。老师在那次会议上调动起了家长们几乎所有的情感。高三的重要性自是不用多言的,所谓“成也高三,败也高三”,无论过去孩子们多么辉煌,也无论他们过去多么失败,班主任那么一个瘦小的小姑娘,竟然靠在讲台上一讲就是斗志昂扬的两个小时,无非是让我们相信,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奇迹或恶果,都会在这一年里戏剧般地粉墨登场。学校为了让每个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在班级、年级,甚至在区里、全市的排名位置,精心制作了一张高一高二的各科成绩排名表。现在想起来,我不得不承认,那张表真是做的太精致了。每一门成绩的总分、标分、名次,与年级里的均分对比情况,甚至还有精心设计由此得出的成绩走势图,最后还附带综合名次的具体分析,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一张纸,真可谓是煞费苦心。父亲是阴着脸从学校回来的,情况如我所估计的一样不容乐观:年级排名190名。可怕的位置。“还有希望的。老师说的,什么都是有可能的。”父亲说他是相信我的,然而我却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再相信自己一次。可是,已经没有退路了。我们是过了河的卒子,不能回头。我唯有扬鞭策马,奋起直追,才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老师,最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11年漫漫的准备期,终于到了要拉开战幕,拼命一战的时刻了。我必须和我的散漫、不负责任的过去说再见。我在已输得一败涂地的情况下仓促应战,然而战斗已经开始了,躲都躲不掉。高三真的很不一样。对于高三来说,写文章绝对是一件奢侈又浪费的事情。我不得不佩服高三的强大动力,书桌上的催稿单越积越多,我收拾起钢笔和稿纸,毅然地和它们说再见。那只雕着好看的龙纹的银白色钢笔太沉重,我拿起来的时候真有点力不从心,所以,我决定放弃。如果说高三题海战术的可怕还没有在这位恶魔登场伊始显露出来的话,那么高三所带来的改变首先是心理上的。你的脑子中始终会有一根弦紧紧地绷在那儿,它无时不在,无刻不在。上枯燥的英语课,你的思绪悠悠然地飘到窗外浮想联翩的时候;做计算量大的要命的纯属练耐心的“超级低级”数学题,你动了一丁点儿想参考一下别人答案的念头的时候;深夜12点强迫自己坐在桌前背长得绕舌的“人民民主专政”涵义,背得脑袋如小鸡啄米一般的时候,那根弦“嘣”的就来了个震耳欲聋:“高三了,怎么能这么堕落!”然后,整个人一激灵,紧跟着心脏的狂跳不止,马上强打精神,继续应战。在高三刚开始的那段时间里,几乎每个人都踌躇满志地跃跃欲试,每个人都魄力异常地非复旦交大不进,我在床头贴一张“杀进复旦”的特大标语,在每天早起和入睡前都大喊几遍,以增加自己那点少的可怜的信心。所有的梦想都在高考的压力下抽象成了自己认定的那座神圣学府,当时一听关于复旦的任何消息,就立即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仿佛所有的东西在那所学堂的耀眼光环下黯然失色。我从来都没有想过190名的分数和复旦的巨大差距,周围的同学们似乎也没有意识到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可怕阵势。我们固守着心中的梦想,祥林嫂般地嚷嚷着“我要XX”,那种心理和由此制造的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是不到高三的人所不能体会的。来自高三的第一次真正较量很快来临了。第一学期的期中测验,一次我们认为已经准备好却被杀的惨不忍睹的考试。我们的排名就如同老师先前所预言的那样来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班里许多从前名不见经传的同学如同一匹匹的黑马,一下子让大家跌破眼镜。起起浮浮,蹿上滑下之间,许多人开始变的实际起来 。北大的校门的确艺术的够格,可并不是每个人都够在那儿感受高雅的,粥少僧多的尴尬让每个高三学生在现实与梦想的巨大落差前狼狈不已。我是那极少数仍抱着幻想不放的人。请注意我用的是“幻想”一词,也就是那种在当时看来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事,按理说,我这种在高一高二不争气地徘徊在二三百名之间,而在高三已过去四分之一,却仍是保持小幅度长势的人对复旦这样一所全国顶尖的学府是不应该产生任何幻觉的。可是天晓得我当时怎么就会有如此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固执地抱着“每考一次,前进50”的念头,痴痴地盘算,傻傻地得意。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正是由于当初自己那种吓人的乐观,才有了执著下去的动力,才使绝对不可能的事逐渐地一步步闪现出希望的曙光。用残酷的事实去挫败年轻人原本就不堪一击的脆弱的自信,是高三向我们抛出的第一道杀手锏。心理防线的牢固程度是能否在这场战争中战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执著得有些傻气的劲头竟有如此大的魔力,只是一味地坚持“复旦”那个守了11年的抽象名字,我甚至没有意识到要用什么样的代价去交换这个儿时就有的美丽的概念,只是紧紧地跟着它,一遍遍地默念它。我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用自己的狂妄换来了一丁点儿的优势,其实我没有意识到,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开始。我去找班主任谈了一下,那个长得娇小可爱的女人味十足的老师一见我就柔柔地说:“这次考的不错,下次保持,华政可以冲一冲 。”我到现在还想不通自己 当时怎么就那么斩钉截铁,胆大妄为:“我要考复旦。”一向淑女气十足的老师竟也掩饰不住地张开了“O”字型的嘴巴,好在她很快顾及到我的感受,继而柔柔地说“那你可要再努力一些啊。不过,有希望的,有希望的。”我傻傻地咧开嘴笑。桌上有一束玫瑰开得正艳,红的像要滴出水来,朝气蓬勃的向上舒展着。阳光斜斜地射进来,照得初秋的办公室里一阵暖意。现在想起来,那个老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给了我多大的动力。且不说她的话里到底有多少肯定的成分,但那句“有希望的”却如同一盏明亮的花灯,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始终不远不近地悬在我的脑子里,连带着那天桌上玫瑰香甜的味道,让我觉得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接下来的日子开始变的越来越平淡,越来越简单,单一的重复。每天早晨,我气喘吁吁地冲进那间坐得扑扑满的教室,放书包,拿练习,开始演算。那一日一日相似却又不太相同的日子现在想起来已经抽象成了总是写的密密麻麻的草稿纸,黑板上一直擦不干净的公式、习题,老师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叮咛和永远漂浮在空气里的XXXX的粉笔屑。男生们的头发总是乱蓬蓬地一根根杵在那儿,女孩子们所有的漂亮衣服也都被简化成了整齐划一的清一色的校服。我们偶尔也会从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乱七八糟的纸堆里抬起目光涣散的眼睛,瞅一眼黑板上新近抄写出的交多少钱、买什么书之类的歪歪斜斜的通知。日子就这样在平平淡淡的点滴中流走。班里同学的幽默细胞在这种单纯的环境中被训练的异常尖锐,细枝末节的小事一旦被抓住了,就立即被夸张地扩大再扩大,然后引来全体的轰动。某作家的一篇关于“放狗屁/放狗屁/放狗屁”的文章,竟引来了全班同学拍桌子笑、拆桌子腿敲打的疯狂举动。老师说,这是一种高三综合症的表现。因为我们的生活太单一了,因此,任何一点儿能激得起涟漪的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快乐。高三的体育课是学院规定的唯一不能被侵占的课,男生们经常在体育课上打篮球打到毛衣都能拧出水来,女生们就在一边踢毽子、跳皮筋,逍遥快活。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后的短暂时光被我们定为“游戏日”。我们绞尽脑汁拼命地往学校带东西玩。有一种“弹硬币”的小儿科游戏特别受到我们的青睐。弄几个一角、一元的硬币放在桌上,用几块橡皮塔起来做球门,不管男生女生都趴在桌上大哭大笑,煞有介事地玩的不亦乐乎。我自己也搞不明白,已经举行过成人仪式的我们怎么会这样的容易满足,笑起来怎么就这么歇斯底里。“玩的时候就拼命地玩,学习的时候就拼命地学习。”是我们高三生信奉的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越来越小,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老师向我们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我们没有像别的书上写的同学之间那样勾心斗角,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快快乐乐的。无论多么苦,多么无聊,我知道,至少还有和我站在同一条战壕里的兄弟。没有那种在学校里装着玩,在家拼命用功的学生,因为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准备那些虚伪的东西,没有人愿意那样做,坦白地说,是不屑去做。后来有一天,不知是谁在教室里插了一捆新鲜的百合,粉白的那种香水百合。一整个秋季,教室里始终萦绕着百合恬静的味道。我们就不经心地在淡淡的香甜里一日复一日地演算,没有人去刻意注意那捆恬然的百合,但它和它的味道却真真实实地深深烙在了每个人的心里。我不知到该用什么词语来准确地表达那一阶段自己的感觉,可能是“踏实”吧。我依旧在每天早起和晚睡的时候大喊一句“杀进复旦”,但却不再一遍又一遍地将“复旦”挂在口头了。 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将梦想收藏在心底,用各自的方法尽最大的可能努力着,进步和荣誉这些缥缈的东西都是我们不能抓住的,只有这一天天实实在在的日子是我们可以看到并握有的。我看得见我的同学们和我自己在这一天天质朴的日子中真实的努力,我的成绩就在这种踏实感中稳步攀升,一点一点不快也不慢地前进。这种感觉,现在想起来,真是很好。高三第二学期的日子较之第一学期的平静有了较大的改变,增添了许多躁动与不安的成分,第一轮对知识的梳理和第二轮对综合题的系统掌握已经告一个段落,第三轮紧张的考试和题海战术的轰炸接踵而来。那真是一段难以形容的日子。课表改成了“语语数数外外+1+1自修自修”这样可怕的形式。老师上课时不再帮我们概括什么,只是发一沓沓的各科模拟卷当堂测验。我不知道老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考卷,每个区的每种卷子我们都要做一遍、分析一遍,再抽查一遍。还有别的市的,全国的各类统考卷,以及历届的高考卷,甚至连那些不知名的学习报上的怪试题也被老师无一遗漏地搜罗下来给我们做。一节课的就小测验,两节课在一起就大测验,全年级统一的自修课就模拟考。所有的考卷都是算分的,老师来不及批的小测验就让同学们互相交替着批。分数于是成了那个冬春交替的忽冷忽热的季节里的最刺激人又最不值钱的东西。那真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自己的实际分数和原先所设想的是一个刺激;别人的分数和自己的分数一比较又是一种刺激;而几次分数排成的总趋势则是最大的刺激;我在这一天几个的刺激中渐渐变得异常麻木,刀枪不入,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再重头收拾旧山河”,在惨不忍睹的失败中锻炼和血吞牙的勇气和毅力,变得越来越沉稳,越来越坚强。那是高三最刻骨铭心的一段日子。考试和分析成了生活中的全部内容。算时间做卷、订正、分析,根据错题再做练习,反反复复,复复反反。我们将“今天回去做n张卷子”改成“今天回去把这本书做掉”,将睡觉的时间一拖再拖,将叫醒的闹钟越拨越早。每天背n个单词,每天做n张考卷,每天完成n份订正。计划表上涂得密密麻麻,每完成一样就用彩笔划去一样。那一道一道触目惊心的杠杠和考卷上红艳艳的大叉叉,滴零滴零地洒满了每一个黄昏和早晨,铺满了学校和家庭那条唯一看得见漂亮花朵的小路,像山一样高的发黄的纸页,浸在发霉的空气里缓缓地挪动。有时候在家背书背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书都想扔到窗外去,可是,只要默念几遍“复旦”马上就会平静下来。我载着沉重的脑袋、空白的心,甘心情愿地埋在那间要馊掉的屋子里一遍遍地“之乎者也,abcd”。执著啊执著,我不明白我这么一个散漫惯了的人怎么会一下子变得这么正襟危坐,感天动地。到如今,我坐在空调房里悠闲地整理着高三一年的书籍,仍是佩服自己当时的毅力和勇气,几大本密密麻麻写满批注的笔记,半米高的每张都用心做,用心订正和分析的考卷,还有和一本字典一样厚的16开的数学经典习题库,每道题竟都有四五种解法,被看了不下十遍以上。在那个冷得要命的冬日和气候怪异的春天里,我用皲裂的双手粗糙的笔迹一个字一个字、一道题一道题地编织着心中那个神圣而唯一的梦想,我想这就是高三所带给我的影响与改变吧。成长是憧憬和怀念的天平,当它倾斜的颓然倒下时,那些失去了月光的夜晚该用怎样的声音去抚慰。----高晓松老狼的歌我很喜欢,在那一段日子里,老狼让我安静,让我释然。我想如果要用一个人的歌声去给我的高三配乐,老狼的,很合适。平静下藏着波澜的声音。我带着190名的耻辱,用一种破釜沉舟的心情和现实做最后的搏斗。我仔细审视了一下手中的砝码。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努力。我想,每个曾经拼搏过的高三生都体味过这种拦截掉所有退路的狭隘的美丽,都是在用心感受最后的心情里的那种悲壮情怀。填志愿是一件要命的事情,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让人受不了。“保守,保守,再保守些。”成了填志愿的首要原则我的处境有些令人绝望。全家上下的那点可怜的背景不足已引起任何能人慈爱的眷顾,自己的成绩有软弱得没有一点呐喊的能力。纵是大半年的努力换来了年级前80名的稍稍靠前的位置,但在前几年190名的阴影和复旦这道高不可攀的门槛前也变的怅然无力起来。开始不断地有同盟者退出来。他们中有的因为某所次一点好的学校的五分的承诺,有的因为父亲认识某所高校的灵魂性人物,还有的因为被老师们的软磨硬缠弄得晕头转向,总之,他们都放弃了。我一下子变得孤立无援起来。父亲甚至背着我去华政领了一张 10 分的加分表格,整日没完没了地向我陈述学法律的无量前途。最后,甚至连校长也发话了:“你考复旦,只有30%的希望。要考虑清楚啊。”那几日我的神经变得空前脆弱起来,在难以企及的的梦想与相对保险的退步中飘忽不定,犹豫不决。一位华政的学长竟然用这样的话安慰我:“先填我们学校吧。要是真的考了很高的分数,大不了坐到复旦门口去哭一场嘛!”于是,我选择放弃;我不敢让复旦如同一个美丽的童话一样仅仅存在于口头,我不敢用不自信的鸡蛋去碰一下那坚硬无比的石头。我无法忍受万一失败所带来的那种从天堂到地狱的绝望。我在全票赞成的欢呼声中,颤颤抖抖地写下了那所我想也没有想过学校的名字,任“背叛”的字眼在脑中炸开。交掉表格后,我一个人坐了两个小时的车偷偷地跑到复旦的校园里去坐了一个下午,去哀悼我梦想的破灭。复旦真漂亮啊。铺天盖地的杜鹃安静地在校园里醉人地开放,恰到好处地映衬着如我想像中肃穆、神圣的复旦校园。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我不甘心啊,我不甘心一个做了12年的梦就这样被一张薄薄的纸彻底打碎,我不甘心高三这一年来日夜不顾一切的拼搏就这样被一句“保险”理由而葬送。我知道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复旦在我心中的那种举足轻重的地位,若是真的以高分进了其他学校的任何一个系,那种遗憾又岂是坐到复旦门口去大哭一场所能排遣的呢?我知道那一个燥热无比的星期天下午,对我而言意味着一种执著意念的胜利,现在,想起来,那一个下午宁静美丽的复旦,帮助我做出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多么重要的决定。最后,我终于做出了属于我自己的决定。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下,我要回了那张志愿表,慎重地在表格上工工整整地填上了“复旦大学”那四个令我激动的大字。那真是我12年来写得最舒服的、最漂亮的四个字,这四个字也是我这么多年来凭自己的意愿所做出的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是体现我人生最初分量的一个决定。我要我所要的,纵使是在现实面前被撞得头破血流,纵使是在高考场上输得一败涂地,这是我自己做出的选择。交掉了志愿表的我们,没有什么再值得劳心伤神的东西,读好书,做好卷子,放松下心情,一切就是这么简单。至于那被无数人称之为黑色的三天,我以为紧张是有的,但对于身经百战的我们来说,当它是一次特殊的模拟考,坦然面对就可以了。我觉得自己当时真是超乎寻常的冷静,心不慌手不抖地就做完了所有的考卷,监考老师露出难得的微笑,“考完了?”“嗯。”我的高中结束了。走出考场的时候,脚有一点发软,脑子里嗡嗡作响。整个身子像被抽去了主心骨一般瘫作一团。疲倦像小山一样压过来,我累了,真的累了。交掉了考卷,仿佛交走了半生的嘱托。 三百多个饱含汗水与泪水的日日夜夜呀! 排山倒海的感觉涌过来,把我无声无息地淹没。拿到复旦的通知书后终于还是忍不住去看了那间熟悉的教室。五楼南边走廊向里走的最后一间屋子,高三一年的青春从这里流走。讲台上的玻璃瓶里意外地插着一束淡紫色的勿忘我,嫩绿的小碎花飘零星地点缀其中,轻轻地在风里摇曳。我和我的朋友们就在这样一间一年四季都有花朵绽放的屋子里共同走过了一段最最艰苦的岁月。现在,他们中间有的去了北京,有的去了南京,或是留在了上海的某一个遥远的角落。我想起我的同学们把头埋在乱七八糟的草稿纸里演算水的张力的情景,我想起我把脚跷在前座的凳子上叽哩呱啦地背政治的情景,我小心翼翼地将这个小屋子里曾经那么真实地上演过的每一个饱含酸甜苦辣的小故事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它们都是我难忘的高三一年的最好见证。我们都曾经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相距在这里,现在,每个人又不得不为了新的目标而各奔前程。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毕业晚会上许多男生都流下了眼泪,欢乐也好,痛苦也罢,毕竟这一段的真实是我们共同携手走过的最具有分量的人生。高三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里的一点一滴,也正如一朵一朵姹紫嫣红的小花,开在每个人的心里。也许不是每朵花都美丽得惊天动地,不是每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但那些花儿的确真真实实地在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绽放过一回,也确确实实留下过一些花开的甜香。这些花儿的影子连同高三带给我们的,是今天我们用来看世界的一双成熟的眼睛,这份刻骨铭心会影响着我们今后在人生路上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次决定。花儿开过了。我们承认也好,忽略也好,只要花开,就会不败!

哲思投稿字数和规格:所选故事有一定的可读性,具备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意味深远。短小为好。每期所选文章长短结合,长的1400字以内为宜。短的1300字以内。也可将短小品点汇编成2P。提出的观点或新锐或质疑,能引发人们对生活、社会的反面思考。最好与当下有关。

专栏设置:

1、哲思美文:(卷首语)以倡导一种积极、乐观、豁达、健康的现代都市生活态度为主题,抒写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想性的情感美文,要求文笔流畅,语言精美,并能够引人深思。要求:800-1500字。

2、声色男女:以敏锐的视角、精炼的语言和新颖的观点,解构男人与女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微妙关系。

3、心语倾诉:夜色正浓,心思纷飞,滚滚红尘中的痴男怨望月长叹!爱与恨交织的心路历程。要求2000-4000字。

4、智慧火花:生活是本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大全书,是我们汲取生存营养的智慧源泉。智慧人生——讲述古往今来小人物大智慧的经典故事,启发人们思考,在思考中获得对生活的大彻大悟。要求:500-2000字。

5、风花雪月:现代都市版的浪漫童话故事。为爱而生的男女主人公在两人的世界里共同演绎一曲缠绵绯恻、荡气回肠的倾城之恋。要求3000-5000字。

6、风雨人生:以纪实的手法讲述寻梦一族在职场、商场的奋斗故事。图文并茂,要求4-8张与内容相关的照片。要求:3000-5000字。

7、每月闲情:她如同午后的一杯奶茶或是一份甜点,为枯燥乏味的生活注入新鲜活力,让生活变得更加惬意,更加美妙。题材宽泛、内容新颖,能够吸引读者,让他们在阅读中愉悦心情、滋润心智。字数不限。

8、都市月光:在流光溢彩的都市里,总有一些身在他乡为异客的游子们如同浮萍一样漂浮着。面对生活中五光十色的诱惑,他们是迷失自我还是坚持自我?面对生活中的困惑与无奈,他们如何走出彷徨与迷茫,获得释然?要求:2000-5000字。

9、精品阅读:这里没有矫情的做作,没有刻意的精雕细琢,只有最朴实无华的文字和最真实感人的声音。从生活中淬取思想的精华,为读者朋友呈上视觉盛宴的一道精品佳肴。要求1000-3000字。

10、青春紫藤:那个轻舞飞扬的青春年代,朦胧、浪漫而诗意化的初恋,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盛开成一朵美丽、纯洁的紫藤花。要求2000-5000字。

11、海外星云:讲述海外留学或创业的华人在异国他乡艰辛曲折的寻梦之旅。他们真实的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经验,是一种灵感,也可能是一种思维。要求:3000-5000字。

12、城市足迹:我们每个人都有城市情结,一座城自有一座城的美丽与精彩,它的个性风景,自成一家。让我们沿着城市的足迹,跟随作者感性地走近一座城,认识一座城,了解一座城,真实触摸一座城的心跳。

天涯未远,江湖再见文/小博公子他说,如果相识即是缘分,那么我与你的不期而遇倒真成了一场秋雨过后山水空蒙的邂逅,有种佛祖拈花,迦叶展颜的默契。这样的感觉应是静水流深的,从泉眼开始,漫长宛转,也许这便是美好,而在奔流之途所遇见的一切,都是必须的宿命。跟冷云秋的遇见,是三年前,我从来没有想象过一段不曾谋面的情谊会维持这么多年,甚至更久。大学一年级,突然没有了高中的升学压力和繁琐学业,一下子空出来的时间使很多人不知所措。我喜欢泡在图书馆看小说,坐靠窗的位置,任阳光倾泻而下,我只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泪,实实在在的一个伪文艺小青年。那时还没有微博,在宿舍无事便时常在QQ空间闲逛,然后在一个黄叶落满长街的秋天,碰见了同样在网上闲逛的冷云秋。那时的我叫安小念。互加好友之后,得知他是温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二学生,果然,我的眼光还是不错的。他解释,这名字缘于段成己的一句词“乱山明月晓,沧海冷云秋”。他跟我讲杨柳依依的温州,讲他的学校,讲学校的食堂。我跟他讲万花绚烂的郑州,讲我的学校,讲我年轻又有才华的老师。他知道很多我不知道的文人,以及他们的故事,我知道很多他不知道的网络歌手,以及他们好听的中国风歌曲。于是,天南地北,倒是于这番似水闲生中多了些熠熠光影。所谓“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想必也不过如此。他说,我在你身上看到了自己从前的样子,或许你不知道,能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是一种恩赐,应当珍惜。山川、河流、阳光,一样一样划过,我们都有值得怀念的过去,倒是幸事。他说,当生命的波浪几番跌宕起伏后,成败俱成过眼云烟,唯独留下袖底清风和水间明月不再挣扎与等待。很长一段时间,我这个伪文艺青年都为能在大学遇见一个真正的文艺青年而感到庆幸,尽管不是在现实中。熟识之后,他叫我安兄,我叫他冷兄,像是呼唤多年的知交。他说他喜欢简媜,喜欢她洗尽铅华后清新脱俗的文字,真情锐感,直指本心。我说我喜欢纳兰容若,喜欢他洒脱不羁却哀婉凄凉的忧伤,超逸脱俗,尽染悲凉。之后,便开始写信。我一直幻想他的字是否如他的人一般才华横溢,洒脱不羁。但事实证明,想象和现实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收到他的第一封信时很激动,是申通快递,偌大的信封里只装了三张单薄的信纸,我数落他浪费败家,他却振振有词,邮局太远,申通就在楼下,方便。我无语。但什么是真正的无语是我在打开信纸的时候才知道的。像被风刮乱的野草一样“横尸”在破破烂烂泛黄的信纸上的字,我在半读半猜的情况下花了半天时间终于艰难地读完了整封信。以两字作结:死丑。他辩驳,哥的字那叫艺术,你这凡夫俗子欣赏不了。时光就这样停停走走,在指尖悄然流过,丝毫没有令人觉得烦闷与漫长。少年不管,时光如箭。后来,我毕业了,工作了。我依旧跟他讲郑州,讲郑州的交通,讲我的工作,讲我们的杂志,讲我厌恶的但每天都要乘坐的520路公交车。他依旧跟我讲他的学校,讲学校的食堂,讲食堂里善解人意的阿姨。我脾气不好,动不动就为一点小事生气,生气后便不再言语,对他亦如是。时间短了还好,知道收敛一下,时间一长本性便全部暴露。可他不知哪来的气度,每次都不跟我计较。想给他看看我们做的杂志,便在新书发后寄给他一本,由于是平邮,我又没有写清他具体的院系名称,如果收不到,在别人眼里也是人之常情,甚至是我的错,而我却怒了。我数落他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不主动去找,为什么不把所有院系的收发室都找一遍,之后便不再说话。见我一直不理他,就不停地道歉,好言说尽,甚至把我从认识他到现在用过的网名都搬出来放一溜儿,有很多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了。但我不知道的是,他已经把学校一个月之前的信件都翻过了,但还是没有。这是他后来告诉我的。今年的一天,他说,我要去实习了,在一个初中教语文。那时恰逢五一,我说,冷老师,想这五一假期,风景宜人,我去听你讲课吧?半晌,他回复:相见何如不见,虽说我对你也挺好奇的,但我不愿你看到我柴米油盐,浮尘俗世的一面。其实我是开玩笑的,像我这种在郑州除了家门口随便一条路都会迷路的路痴,一个人坐火车这事是真心做不来,用我朋友的话说就是,估计你人还没走到火车站就走而不自知呢。但我没想到他会给我这样的回复,也许每个人都是这样,纵然知道人不会有十全十美,但还是一厢情愿固执地想在对方心里保持自己最美好的形象。实习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的好过。他说,学生不听话,我在教室发飙拍桌子了。每次回到宿舍都生不如死,但一想到你又不想死了。我每次看到最后一句都会扑哧笑出声来。因为那一段时间,他不管说什么,最后都会加上这句话,我便笑,原来我的存在还可以挽救想要轻生的少年。后来,他说他失恋了,我嘴笨,安慰的话说得不漂亮。不像他,会讲笑话,会讲故事,歪理也一大堆。我问他是什么样的女孩让他那么难过,他只说了三个字:好女孩。再后来,他没留下一句话就消失了。后来的后来,消失已久的他突然发短信说,我一直想要过简单的生活,我可以做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吃饭,睡睡觉,看看小说,玩玩游戏,种种小田,这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但现实残酷,想必你是知道的。看完泪便湿了眼眶,泪水大滴大滴砸在手机屏幕上,溅出好看的形状。我一直以为我最亲爱的冷兄是个跳脱不俗的少年,洒脱,淡薄,谈笑风生,不被世俗所累,原来心底也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忧伤与惆怅。我们,都似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中,在一步步的成长过程中,变得成熟稳重,不再稚嫩。慢慢回忆,虽然我与冷兄素未谋面,甚至没有听过他的声音,不知道他的语气中,带有哪个地方的味道?但勾勒一个人的侧脸或背影,确实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想象他高谈阔论,从孔子批到朱子的模样;想象他如何将三盆袖珍椰子养到生不如死的境界;想象他一个人在大雨中狂奔啸喊的落寞;想象他站在车站靠着公交站牌等公交的冷肃……这些偶尔让人觉得心酸。不过再想一下他考试时,以“梅花三弄古今愁”对“丛菊两开他日泪”,不禁莞尔;更有甚者,他坚持认为社会的黑暗是因为没有开灯的缘故,让我哭笑不得。对一个人的了解不需要一生或者更漫长的时光,有时候只要一瞬、一息,前提是你能在荒野中遇见正确时间、地点里的那一个。如果有那么一天,某一个城市,我与他在相逢在某一个街口,我一定亲口告诉他,你这个路过我的小半青春的少年,曾被我认真地写在属于青春的文字里,永不褪色。天涯未远,我最亲爱的冷兄,愿岁月之间,江湖再见!

文史哲编辑故事

借用上世纪九十年代知名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再度对学术期刊公开双方沟通记录一事提出自己的质疑。

辛德勇认为,自己根本没有表述过这样的意思,《文史哲》编辑部采纳的这篇东西,所论纯属无中生有,亦即歪曲事实,强行捏造一个观点硬把它栽在自己的头上,然后再对其恣意挞伐。

11月19日,辛德勇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出《再问<文史哲>是要干什么?》,质疑《文史哲》方面将他和编辑部沟通的记录公布在网上且“断章取义”。

辛德勇提到,在编辑与作者之间,作为编辑人员,是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的,特别是不能把作者同编辑之间在稿件处理协商过程中谈到的事情,轻易外泄;更不用说散发到互联网上去了。

辛德勇在文中表示:

“可遗憾得很,我没有得到任何解释。不仅如此,昨天下午14时26分我刚刚同《文史哲》编辑部刘女士沟通的内容,其编辑部某工作人员就又在晚上七点多发到了网上。

19日,澎湃新闻就此事试图联系《文史哲》编辑部寻求回应。

一名工作人员称,相关文章是孙齐负责的,直接跟孙齐联系就行。孙齐正是林鹄文章的责任编辑。

在11月19日回复澎湃新闻的邮件中,孙齐对于辛德勇所称“聊天记录被公布”一事回应道,“作为林鹄文章的责任编辑,我认为这个话题已经脱离了正常学术讨论的轨道。”

1951年5月1日《文史哲》创刊,初为双月刊。7月1日,童书业在第2期发表《中国封建制的开端及其特征》,提出了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西周的观点,在学术界拉开了旷日持久、影响深远的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大幕。9月1日,赵俪生在第3期发表《武训当时鲁西北人民的大起义》。这是《文史哲》发表的第一篇农民战争史研究的论文。随后又发表大量农战史研究论文,使《文史哲》成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民战争史讨论中一个令人瞩目的中心。11月1日,李希凡在第4期发表《典型人物的创造》,这是《文史哲》最早发表的一篇在校学生的论文,也是李希凡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文史哲》善于“扶植小人物”的传统由此发端。 1952年3月1日,日知在第2期发表《与童书业先生论亚细亚生产方法问题》,提出有关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古代东方奴隶社会说”,引发学术界热烈讨论。7月1日,为配合思想改造运动,第4期发表了一组“思想改造”文章,标志着这一时期学术思想开始巨大的转型。11月1日,萧涤非在第6期发表《学习人民语言的诗人——杜甫》。这是《文史哲》发表的第一篇杜甫研究论文,其后,杜甫研究一直是《文史哲》关注的重点之一,成为刊发杜甫研究成果的一个主要园地。 从1953年第2期开始,《文史哲》改由山大学报委员会领导编辑出版,成为“山东大学学报之一”,不再是“同人刊物”。“文史哲杂志社”宣告“于二月一日结束”,编委会也进行了改组。1月1日,第1期发表杨向奎的《中国历史分期问题》和吴大琨的《论前资本主义地租的三种基本形态》,分别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殊经济形态说”和“过渡形态说”。 1954年杂志由双月刊改为月刊。1月1日,陆侃如在第1期发表《什么是中国文学史的主流》,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五四运动以来的文学的主流。4月1日,李希凡在第4期发表《略谈“水浒”评价问题——读张政烺先生的〈宋江考〉》,以初出茅庐的勇气对著名历史学家张政烺的《宋江考》一文进行了批评。5月1日,罗尔纲在第5期发表《与叶菲莫夫教授谈太平天国问题》,提出了国内史学界未曾有人提过的太平天国年代问题。7月1日,第7期开始连载陆侃如、冯沅君撰写的《中国文学史稿》,迄1955年第12期止,长达18期,被称为“学术期刊史上也是一个创举”。9月1日,李希凡、蓝翎在第9期发表《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在全国引发了一场《红楼梦》研究的大讨论、大争鸣。 1955年4月1日,《文史哲》第4期开始连载萧涤非长篇论文《杜甫研究》,“山大杜诗研究的地位一举奠定”。 1959年1月杂志停刊。1961年8月停刊两年的《文史哲》杂志复刊,由月刊改为双月刊,编辑部工作由刘健飞负责,刘健飞调回山大历史系后,由孙衷文接任,直至1966年停刊。1966年6月1日,《文史哲》第3期出版后再次停刊。1973年4月24日,毛泽东发出《关于恢复一些刊物的指示》:“有些刊物为什么不恢复,像《哲学研究》、《历史研究》,还有些学报?不要只是内部,可以公开。无非是两种:一是正确,一是错误。刊物一办,就有斗争,不可怕。” 随后,山东省革委会责成山东大学筹备《文史哲》复刊,并改为季刊,由刘光裕担任编辑部副主编,主持工作。。据刘光裕《1973年〈文史哲〉复刊的回忆》透露,这次复刊“是中央决定后通知学校的,并不是学校自己决定的”。1973年10月,《文史哲》复刊号发行,征订数高达令人吃惊的72万份,为全国所仅有。但由于纸张供应缺乏,只得限量发行,实际印刷24万份。 1974年春,孔繁由北京大学调入山东大学工作,任《文史哲》主编。1977年11月,陆侃如在《文史哲》第4期发表《与刘大杰论杜甫信》,对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一书用“儒法斗争”来贯穿中国古代文学史、尤其是曲解事实强把杜甫安排为法家的做法进行批驳。本期杂志还刊登了萧涤非《清算“四人帮”破坏毛主席关于批判继承的原则的罪行——评梁效〈杜甫的再评论〉》,对“四人帮”为了适应篡党夺权的需要、硬把所谓“儒法斗争”扩展到文学史领域、唆使他们的御用写作班子搞所谓“文艺史上的儒法斗争”进行批判。在《文史哲》上进行的“杜甫研究”讨论,被学界看作是“文革”后杜学复兴的标志。 1978年10月15日,第5期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作者胡福明撰写的《理论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以及华飞的《从实践的特点谈真理的标准》,展开“真理标准”讨论。此后,《文史哲》开始大幅度转换办刊方向,由政治斗争的工具复归学术本位,刊登了一批有着广泛影响的学术论文,办刊质量大为提高,逐渐恢复了“文革”前的声誉,对推动“新时期”学术复兴起了重要的作用。 1979年,《文史哲》从由限国内发行改为公开发行。4月25日,《文史哲》第2期发表了一组纪念“五四”的论文,庆祝“五四运动”六十周年。从本期开始,《文史哲》开始出现英文目录,并开设了《文史哲》创刊以来的首个连续性专栏“现代美国文学研究”。 1981年,《文史哲》由双月出刊改为单月出刊,篇幅从每期80页增至104页,并从此固定了篇幅,不再像过去那样随意增减页码容量。1986年6月10日至11日,为纪念《文史哲》创刊35周年,《文史哲》编辑部和山东大学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联合在山东大学举办“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学术讨论会”。1987年1月24日,《文史哲》第1期部分篇目出现内容提要。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论文

哲学,即是 方法 论。哲学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对于哲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一直有很多的论文加以描述。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摘要:哲学,即是方法论。它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它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永不过时。它指导人们由已知的,去了解、认识未知的。它的矛盾囊括宇宙万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懂得这些后,就应该把它应用于生活,从而减少生活中少犯错误的次数。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爱上智慧,并运用智慧来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哲学,生活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 总结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科,它能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由哲学的定义可以知道,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抽象出来的理论体系。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哲学观点都是由人提炼出来的,而人都是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的哲学观点也是生活作用于他们的大脑的主观印象,都是生活的烙印。 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17、18世纪,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是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达到的对物质结构最深层次的认识,因而,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哲学家用这一理论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例如伽森狄和霍尔巴赫,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哲学家从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中研究出了世界的本源,这足以说明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

哲学的思想是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例如原子论,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徳谟克尼特是第一个提出原子论的,当然在当时的古希腊并没有近代的科学仪器来发现原子,所以他说的原子并不是现在我们现在经常所提到的原子。徳谟克尼特认为“真正的存在由无数微粒构成,这些微粒在虚空中运动”,而这种物质微粒就是原子。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物质粒子,是不可分得;在时间上是永恒存在的;数量上是无限存在的;从空间上说,这无数的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着。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物理学上的原子,当时的哲学家用这一自然发现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

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从古代的原子论到近代的原子论,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哲学思想也在不断进步。

哲学对生活具有指导作用。哲学是照亮人们生活路途的明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我个人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能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他提出一下几个观点:第一,幸福是终极目的。他认为只有幸福才有资格称作绝对最后的,我们永远只是为了它本身而选择它,而绝不是为了其他别的什么。第二,幸福是心灵合于完全德性的现实活动。 第三,德行非生于天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包括理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如智慧、理解、明智是理智德行;宽大和节制是道德的德性。第四,要获得幸福,必须奉行中庸之道。第五,幸福是实践的果实。亚里斯多德认为,一个人光有德性还不够,还必须要把德性付诸现实活动。第六,幸福不是一时一事的事,终身幸福才能算作真正的幸福。第七,幸福还需要好的外在条件为助。亚里士多德认为许多高尚的事情,需要朋友、财富、政治权力才能做到,借助这些条件比较容易获得幸福。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赞成以外在的好处作为追求幸福的目的。他强调财富、名誉、门第、闲暇等外在好处并不是幸福的原因。他还明确表达了一种利他主义的道德准则。在他看来,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是那种为了朋友和国家尽其所能,在必要时甚至献出生命的人;是抛弃财富、名誉和人们普遍争夺利的利益,保持着自身高尚的人;是宁可要短暂的强烈的快乐,也不要长期的平和的快乐,宁可高尚地生活一年,也不要庸庸碌碌生活多年的快乐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告诉了我们要在德性的指导下追求幸福,在生活中要通过学习来增长智慧、加深理解、使自己明智,要用德行来调适情感和行为的,因为情感和行为都存在着过度与不及的可能,只有德行才能使情感和行为保持适中。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为人们追求幸福指明了道路,这体现了哲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看,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遇见和知名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同时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现在我们中国遵循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它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的思想库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利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参考文献:

[1]杨敏姣,万小龙.伽利略的原子论思想——近代科学革命的形而上学基础[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05期

[2]赵敦华.西方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9—90

[3]周华.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4]罗洪铁,徳谟克尼特的原子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1,02期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 哲学源自、适用于生活

三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结论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哪个是第一性,哪个是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在哲学史上,凡是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是有物质派生的,是对的,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凡事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即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物质是有意识派生的,是错误的,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二 哲学源自、适用于生活

由哲学的定义可以知道,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抽象出来的理论体系。

就拿伏羲氏的《连山》来说,据曾仕强教授的观点:“当年伏羲氏看到了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仔细思考啊,通过各种推理假设,虽然不怎么科学,但是是哲学的概括,提炼出了阴阳---太极。一个作用力把太阳拉上去---阳;一个作用力把太阳拉下来---阴。一上一下,一阴一阳,才能是太阳东升西落。上下组合、阴阳组合才能使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万物正常生长繁衍,生生不息”。阴阳融合极为太极,太极---象征着每个正常运行的“小宇宙”,在生活中推而广之,“小宇宙”可以是一个人的心情,喜(阳)和忧(阴)组合才能形成一个正常人的心情(太极);“小宇宙”可以是一个人身体的成长、衰老过程,同化作用(阳)和异化作用(阴)相互作用,使人的身体呈现出成长、衰老的外在形态(太极);“小宇宙”可以是逻辑判断,真(阳)和假(阴)的组合,才会出现精彩的逻辑世界(太极)。“小宇宙”也可以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可以是数学里面的一对互逆运算、可以是一个人的思想、可以是一对恋人、可以是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其本质就是0和1)、可以是阶级斗争、可以是敌对国家…你说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因为他是矛盾的统一体。

接下来用“小宇宙”来分析一下人类的繁衍。

精子(阳)和卵细胞(阴)相遇、互动,就形成了受精卵(太极),“小宇宙”形成,就往下发展,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两个,两个变四个…最后就形成了婴儿(新太极)。

婴儿体内的同化作用(阳)大于异化作用(阴),所以婴儿呈现出来的是生长和发育;发展到青年或中年的时候,同化作用基本上等于异化作用,停在生长;人到老年时,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呈现出衰老,最后死亡。

这个世界上的所以哲学观点都是由人提炼出来的,而人都是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

的哲学观点也是生活作用于他们的大脑的主观印象,都是生活的烙印。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

三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当你爱上智慧,并懂得运用智慧来提高你的生活质量。本人对生活的体味太浅,加上现阶段的同龄人对恋爱比较感兴趣,所以只能拿生活中的爱情的某一方面来开始说事。

一对恋人是一个“小宇宙”,他们是相互作用的一对矛盾,但都统一于爱情这一主题下。现在大部分的人啊,只要一谈恋爱,都爱分分秒秒,时时刻刻地黏在一起,或者是熬电话粥既影响生活,又影响学习。他们无原则地黏在一起或者太深地介入了对方的生活,本是想与对方亲近,舍不得对方的离去,但实际上他们是适得其反的。我曾在火车上问过一些人,他们都不喜欢熬电话粥,但是迫于形势或者不好向对方说明,他们的感觉是累的。我也见过一对恋人由于没有了私人空间,最后选择了分手。 累的感觉、分手的结果,都是他们不懂得物极必反的哲学思想,要懂得控制矛盾的发展。一旦两个人成为了恋人关系,他们间就少了很多顾虑,为了对方他们可以做某些牺牲,影响了个人生活,最终导致了分手。问题的症结就出在少了顾虑,为了对方可以做出某些影响生活的让步。懂哲学的人大概都知道,这就为事物向相反方向发展提供了条件,潜在的分手结果在孕育着。明智的人就不会那样,他们知道“掉线的风筝是飞不高的”所以他们还是有所顾虑的,而对于自己不想做的事也敢大声地说出来,他们看似无情、不懂恋爱的规则,但是他们的恋爱会更长久,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没有隐藏疙瘩。物极了,就容易反;两个人异性的关系太好了,好到了恋人关系的程度上来了,这时就容易反、出问题(无顾虑是关系太好造成的),所以要特别小心,注意控制矛盾互化的条件,从而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

大部分人的人生轨迹也是如此。通过不断地努力,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后便开始自翊、飞扬跋扈起来,自以为已获得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是他骄傲的资本,殊不知,正是这些他的个人成就,才使他的人生向反的方向发展,最终跌入人生低谷。 你自翊、飞扬跋扈的时候,是目中无人的,自然就会得罪你身边的人,当然对于忠告你根本听不进去,因为你正被光环所包围,更不用说“吾日三省吾身”、注意个人修养和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样,能力被限制了,承担不起大事;关系弄僵了,承担不到大事。很自然,跌入人生低谷。

问题同样是出在“极”了。物极(相对于以前没有获得地位和财富来说)后,必然导致心理变化(正常人来说),行为变化,反向发展,跌入低谷。我还是那句话,看清事物的本质,控制矛盾互化的条件,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才能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 结论

哲学,即是方法论。它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它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永不过时。它指导人们由已知的,去了解、认识未知的。它的矛盾囊括宇宙万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懂得这些后,就应该把它应用于生活,从而减少生活中少犯错误的次数。哲学,爱智慧,才会爱生活。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论与问题是可以被批判并最终超越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这一原则是无法超越的,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考和研究的方式,其并不会随着内容而改变。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们生活的关系也是密切而复杂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活 联系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2095-3089(2016)11-0033-0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于上个世纪初期根据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事实基础上,结合了自然科学的成果,吸取了历史上优秀有价值的思想成果而创建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基础与理论源泉。单纯的理论与概念只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即使这理论与实践是来源于实践的积累。理论如果脱离了现实的实践就会变得空洞而无内涵,当然也就没有了实际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实践的科学,不仅在于其理论的论述,同时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这足以体现出其实践的价值与作用。

首先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显著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核心的,这既体现在理论的阐述中,也能够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历史过程得到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注与实践的,而实践的最直接参与者就是人,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的显然即是人的活动。但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人的活动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所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强调了的是现实存在的,现实的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活动。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这段历史的早就则是归功于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不断付出与劳动,是人们的不断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创造了社会与文明,纵观人类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力理论,是以物质为独享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必然会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过程的各个方面。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肃的实践的理论,但其不局限于理论的研究,其哲学范畴放大了。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并且其自称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是一种底层的理论与方法,这一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得其能够适用于人的日常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因此,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研究时,不仅仅需要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经典理论开始,同时还要充分结合新时代的现象、问题与矛盾,只有不脱离现实的研究与阐释,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得到新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理论,也是科学,同时更是方法,其显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生活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生活中会遇到的矛盾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问题。对于生活中问题的复杂性,则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和批判性方法,这样能够尽可能的严谨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本质现象,从而为做出做正确的决定提供最为正确的支持;而对于问题的多样性来说,则要运用理论联系实践来帮助解决,通常认为,生活中虽然有许多的问题,但是,很多问题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和相似性,通过对这部分联系与相似性的考量与把握,人们能够将多样的问题归类化简,是的负责多样的问题群类得到简化,更加便于人们的实际生活。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是通过指导人们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可以说,哲学发展的历史即是具有 反思 精神的人类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的历史。正是在不断地追问和反思的旅途中人类创造着自己的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也就主要通过给人们提供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但这绝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为人们提供有关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趋向基础上的,因此,它在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实际和行动。但是,由于人们的任何行为和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都离不开人们的思想和精神。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法。人们也许永远不可能像技术那样使哲学直接实用,但是,它对于人们精神上的助益已足以使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哲学的应用,绝不是哲学的庸俗化和功利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 ,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崇高理想信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活中的问题会显著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运用则能够提供有力的帮助。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不是简单的提上理论的标签,而是需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底层性,做出相应的理论支撑与指导作用,这样在我们面对新问题新环境时,能够在生活中获取巨大的帮助;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也能够在这个时间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完善与丰富。

参考文献

[1] 李昕桐. 施密茨身体现象学视域下的马克思感性活动思想[J]. 学术交流,2014(03) .

[2] 罗许成. 马克思对自由的感性活动理解[J]. 浙江社会科学,2013(12) .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矛盾”可以泛指为“问题”、“困难”。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他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为什么我们不把这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哪?反正我对电脑硬件的知识的了解,都是从解决家里电脑的问题学来的。 在与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样难免出现一些矛盾,我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反而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不打不相识”吗!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的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 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处理各种问题要分清主次、考虑轻重缓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大堆问题扑面而来,到底哪个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影响最大的,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集中起来,别的问题到要让路,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是不是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哪!或者一些小问题办不好就算了,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没什么大的原则性的错误就行了,完美主义者是最累的。 而一个问题、一个矛盾又有一方起着决定性的,或是一方比较重要,只要把握好解决问题的关键也会事倍功半。比如我们通常会遇到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而且大家都觉得“越到考试工作越忙!”,分析起来,我们不可能从工作中拿出太多的时间,所以关键就是怎样在业余时间上做文章,少睡一会儿、少玩会儿、提高点效率、平时紧张点不就行了吗?关键之关键有成了平时要控制自己多学一点儿。另外,办事要有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就能提高效率。 四、矛盾的双方总是处在不断的转化中; 这点大家很容易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理解,想想VCD刚出现时,“求”大于“供”,利润很大,大量厂家一窝蜂的生产之后,矛盾就转化了。而对于我们中有些总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金子们”,很多情况下,是在抱怨中虚度了时光,等机会真正来临,又没有能力把握了,变成了“用武之地无英雄”了。所以正在郁闷的我们更要打牢基础,要知道“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五、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我对这点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这也是来自钢琴的学习,因为我这个人兴趣比较广泛,音乐、美术、英语、乒乓球、摄影样样喜欢,但因为小时候没有机会接触,总想找个什么机会弥补,后来终于知道了青年宫有这样的钢琴成人班,便欢天喜地的报了名,开始还挺新鲜,可每天最少得练一个小时,真是没办法坚持,而且老师说至少的弹两年才能像点样子——还得聪颖好学,后来没俩月我就退学了。之后我就琢磨:学点什么才能又省力见效又快哪?钢琴得弹两年;素描、色彩什么的没两年也差的多吧;英语就更别说了,这都学了十多年了不还那样吗?想来想去终于明白了:什么都得慢慢积累,别太急于求成,人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踏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做好一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如果想在“台上”风光十分钟,还就的能耐得住那十年的辛苦。 这其实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种的“度”的道理。节俭是一种美德——过分了就是吝啬;忍让是大度——太甚了就是软弱。在生活中,就要特别注意这个“度”:对人别太苛刻,那样会让人无法与你相处——也不能太软弱、没主见,这样大家总是充当保护的角色,在困难的时候又没法得到你应有的支持,当然也不愿和你呆在一起;对自己别太苛刻,那样活着会很累,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逼着自己比别人强,最后赢了别人输了自己——也不能太放纵,人都有惰性,谁都知道呆着轻松,可还得逼着自己尽量克服这种惰性,在年轻的时候多学一点东西。 六、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我们总是抱怨机会太偶然,再轮到自己头上可能性就更小了,却没有想到偶然中又蕴藏着必然。汪国真说过:“实力就是机会!”的确,只要你有实力,在你的言谈举止中,在你处理的任何小事中,群众雪亮的眼睛当然能够辨别出你的与众不同,领导自然也会将难度一件大于一件的事情交给你处理,机会自然多了,得到的锻炼也多了,成功的必然性也就大多了! 七、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这可以引申到我们面临的“学习”与“应用”的关系,通常我们在业余时间学习,都比较辛苦。也许是因为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真的与实际相差太大,或认为有些科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数”、“管理学”一类的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总之是没什么兴趣,我们基本上都是被逼学习,单单为了“考”而学。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辨证法的逻辑观点,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因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具有指导一切的普遍性,我们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应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应用在工作生活之中的。 “高数”最主要的是锻炼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处理各种问题的过程,先对题目进行分析、弄清题意,然后考虑属于哪些知识点,找出关键问题,再搜索一下大脑中有几种方案可以解题,判断一下那种方案最简便,之后便是具体解题过程,最后再检查一下就ok了。在生活中我们也应注意说话办事的逻辑性、条理性。 而像“管理学”,虽然我们不是高层管理者,却仍处在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中,知道如何“管理”也就知道了如何“被管理”,比如管理学中有个“例外原则“:即领导一般只抓最好的和最差的,所以你要想拥有更多机会,就要努力做的最好。 另外,也许一些科目没有明显的作用,或是目前没有作用,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却告诉我们:既然学了就应该努力掌握。所以我们应该树立“学而有用”的思想,相信“艺多不压身”,而且要想办法多应用,在应用中你就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在应用中学东西也比较快。 八、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现象必然与本质有一定的联系,哪怕是假象也只是本质的一种特殊表现;所以观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必然能够了解它的部分内心活动。而我们在认知事物或是了解一个人时,应该全面分析各种现象,因此与一个人交往要注意别过分相信“第一印象”,那只是某时某地某种环境下给你留下的某个印象。 我们在工作时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辛苦工作了大半天,刚闭会儿眼睛,领导偏偏这时候来找你了,俗话说“不打馋的、不打懒的、只打不长眼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做些表面文章哪?领导同事在眼前时多干活,桌子上什么时候都摆一大堆文件。我认为工作的确需要别人认可,但没必要太刻意,你只要平和心态、干净利索的把手头的活干好,别人也会通过你表现出来的多种现象了解你的本质的。 九、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既是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的集合,事物之间便可能存在相同的矛盾,也可能有自己独特的矛盾,这便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因此也就形成了事物的不同特点、人的不同个性。这里我想强调一下“个性”,因为我们受“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影响较深,不太鼓励个性的张扬。实际上,我认为有“个性”到也不一定非穿奇装异服,或是处处不屑与人相同,他更反映在你与他人相同之处的特殊上,比如对同一件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看一同件事情有自己的独特眼光,做同一件事情由自己独特的创意,特别是“创造力”最能体现出你的与众不同。 十、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明白了这个本质,也就清楚了我们要想发展,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有用武之地的“英雄”们,在放电的同时别忘充电;没机会放电的同志们更应该抓紧机会充电。有人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要紧的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好了,我们发展的黄金时间,或者说为我们以后发展打牢基础的黄金时间就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几年。参考:

生活中哲学小论文

生活中也是有着丰富的哲学知识的,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生活中哲学小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哲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如何? 我们常常讲哲学来源于生活世界, 也应该回到生活世界。此种概括无疑是正确的,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内容展示出来, 以便对这个关系的脉络有更为深入的把握。

20世纪50年代, 在西方两位著名的哲学家列奥斯特劳斯和亚历山大科耶夫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论, 争论是围绕斯特劳斯1948年出版的《论僭政》展开的。

争论的焦点是哲学与社会的关系。按照斯特劳斯的说法, “社会”需要立足于一种共享的信任和信仰, 或立足于习俗、道德和“意见”; 而哲学则是对智慧的探寻, 是对真理的追求, 其本性是“癫狂”的, 必然要求绝对自由, 因此哲学就其本性而言与政治社会是不相容的, [ 1] 哲学与社会势必处于一种紧张、对立、冲突之中。科耶夫基本认同斯特劳斯的上述看法。但一旦涉及到“哲学与社会的冲突能否解决、是否应该解决”的问题, 斯特劳斯与科耶夫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在斯特劳斯看来, 哲学与社会的冲突不可调和。因为, 如果让哲学妥协并服从于社会的要求, 那么哲学也就不再是哲学, 不再具有哲学的品格; 而如果哲学不妥协, 执意与社会对抗, 结局只能如苏格拉底一般, 被社会“处死”。所以, 为了免于被社会“处死”的命运, 哲学应该尽可能拉开与社会的距离, 以逃避与社会的冲突。逃避的办法就是要做一个好公民或良民: 附和流行的意见, 赞美现行的政治秩序。用斯特劳斯的话说就是, 由“神志癫狂”转向和返回“神志正常”, 返回澄明( sobriety) 与温良(moderation)。

斯特劳斯认为, 所谓返回澄明与温良并不意味着改变哲学的本性, 而只是改变了哲学的表达方式。哲学必须是癫狂的, 否则就不是哲学。作为良民的哲人在“思想”方面与癫狂的哲人没有分别, 但在言论表达上, 作为良民的哲人却谨慎无比。于是作为良民的哲人发明了一种特别的写作方式, 这就是在同一个文本里面用两种语言说话, 传递两种不同的教导: 一套是对社会有用的教导, 即俗白教导( the exoteric teaching) , 另一套则是在政治上有忌讳不宜直言的“真正的教导”, 即隐讳教导( the estoteric teaching)。俗白教导是任何人都能读懂的, 隐讳教导则只有少数训练有素而且仔细阅读的人反复琢磨才能领会的。通过这样一种写作方式, 作为良民的哲人就把“真正的教导”或者“癫狂的思想”限制于少数人, 以免危害社会。斯特劳斯认为, 这样一种写作方式在古典时期就已存在, 但是到了现代却逐渐被“遗忘”了。现代哲学“走火入魔”了, 哲学从一种私人性的纯粹知性追求变成了一种公共政治的武器和工具, 变成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无比巨大”的力量, 哲学被公共化、大众化、通俗化了[ 3] 。而这恰恰就是现代性的问题之所在。

科耶夫不同意斯特劳斯关于哲学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描述, 以及斯特劳斯对哲学本身的理解。他认为, 按照对哲人的定义, 哲学是对智慧的追求, 哲人就是不占有智慧但追求智慧的人。尽管在此点上科耶夫与斯特劳斯是一致的, 但是科耶夫不同意斯特劳斯由此推论出的“哲学生活方式”:按照斯特劳斯的推论, 哲人将把他“所有的时间”都贡献于对智慧的探求, 他因此将不仅放弃世俗的快乐, 甚至将放弃所有行动, 包括直接或间接的政治行为。科耶夫把这种哲学生活称作“伊壁鸠鲁派”哲人所采取的态度或“伊壁鸠鲁式”态度(笔者称之为“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过这种生活的哲人生活在世界之外, 他退回到自身, 与他人隔离, 对公共生活没有兴趣, 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追求所谓的“真理”。

问题是, “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否哲人应该过的生活? 科耶夫显然并不认同。他认为, 初看起来,“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从哲人或哲学的定义推论出来的, 这似乎没有问题。然而, 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 “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奠基于一个前提之上的, 而这个前提本身就存有疑问。这个前提就是: 一个人必须承认存在在本质上是不变的, 它永远等同于自身, 可以被“完善的理智”完全揭示, 不论这理智在什么地方(国家) 和什么时候(历史), 只要它发挥自己的天赋, 就可以完整地把握存在整体。如果情况真的是这样, 哲人就能够也必须使自己隔离于变化和喧嚣的世界, 生活在一个安静的“花园”里, 那样才能把握永恒不变的本质。但是, 按照历史主义的观点, 存在不是永恒不变的, 它在本质上是暂时的、生成的、自我创造的, 它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不断创造自身。而如果存在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生成) , 那么, 一个人就不能通过使自己与历史隔离来解释和揭示这种创造活动。相反, 为了揭示存在, 哲人必须“介入”历史。同时, “伊壁鸠鲁式的哲人生活”还涉及到一个“很严重”的危险, 即培育偏见, 而这是与哲人的本义相左的。因为哲人就是能够摆脱偏见的人,因此, 想规避偏见的哲人就必须生活在一个广阔的世界里(像苏格拉底那样在“市场”或“街”上) ,他必须走出那个自我的封闭社会, 接触现实, 介入现实, 介入公共生活的历史化过程, 否则迟早都会被抛到事件的后面去, 抛到历史的后面去。

由上述不难看出, 科耶夫的哲学观与斯特劳斯的哲学观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 斯特劳斯认为哲学不应关注人类事务, 科耶夫则恰恰相反。斯特劳斯也认识到了这种差别, 他说:“在科耶夫前提的基础上, 对人类事务的绝对依系变成了哲学理解力的根源: 人必须绝对地呆在他地上的家里, 他必须绝对地是大地上的一个公民——如果并非必须是一个可居住的地上的某一部分的一个公民的话。在古典前提的基础上, 哲学要求一种彻底的对人类事务的疏离: 人绝对不应呆在他地上的家里, 他必须是一个整体的公民。”[ 4] 其次, 虽然科耶夫与斯特劳斯均把哲学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科耶夫却并不认为哲学是一种完全个体性、私人性的知性追求。在科耶夫看来, 与政治家一样, 哲人也需要并追求爱和承认,因此他要求哲人应紧跟时代的步伐, 到广阔的社会上去与人交往、交流。再次, 斯特劳斯主张哲学是贵族的、精英的, 而在科耶夫的观念里, 哲学的大门却是敞开的, 随时准备接纳所有那些想“登堂入室”之人。

表面看来, 斯特劳斯与科耶夫的哲学观针锋相对、全然不同, 但在哲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 两人的差别并没有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大。比如, 斯特劳斯主张哲人应该远离人类事务, 去追求关于永恒秩序的知识。对此, 科耶夫在其旨在批评斯特劳斯《论僭政》的文章《哲人的政治行动》的开头, 曾经这样评价斯特劳斯的工作:“这本著作保持了学术冷静客观的外表, 但却是杰出的和热情的……斯特劳斯通过解释这篇被忘却了的对话, 揭示了仍然是我们时代的严重道德和政治问题。”[ 5] 也就是说, 斯特劳斯解读《希耶罗》、试图“复兴”古典政治哲学的目的, 不是或者不纯粹是追求“智慧”, 而是有着强烈的现实诉求。而《论僭政》一书的英文版编者则更清晰地指出了此点:“最近十余年来, 围绕着现代性的性质一直有一种活跃的论争……这本新版《论僭政》使我们得以回顾两个较早的有关现代性的命题: 斯特劳斯和科耶夫的命题。”[ 6] 进言之, 斯特劳斯之所以要复兴古典政治哲学, 就是为了解决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问题才是他的出发点。

由此观之, 即便斯特劳斯的理论出发点是鄙视人类社会事务, 却也无法摆脱现实的“纠缠”, “不能不”从现实出发考虑并最终解决现实问题。这意味着, 哲人、哲学既不可能也不应该自闭于象牙塔中, 哲人应该走进现实生活, 自觉地置身于生活世界之中, 随着时代和生活世界的脉搏而律动。

哲学与生活世界关系的第一个层面是如何看待生活世界中的哲学, 即生活世界是作为哲学、哲人生存的环境而存在的, 笔者把这方面的考察称为“哲学生态学”。

人天生是社会性存在物, 哲人也是人, 也只能生活在生活世界中, 也不得不与他人“共在”, 生活世界因而构成了哲学、哲人的“生存”环境。这个环境影响甚至决定着哲人能否成为哲人, 影响和决定着哲人过一种什么样的哲学生活以及怎样过哲学式的生活。我们可以把生活世界中的那些影响哲学和哲人的因素大致划分为三个方面: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学术环境。

首先, 在哲学的历史上, 有很多哲学家已经注意到政治环境对哲学和哲人的影响, 其中, 较为著名者当数柏拉图和黑格尔。柏拉图认为, 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必须有自己的天性, 否则根本无法胜任这一研究领域。同时, 这种天性还必须在合适的“土壤”中才能“生长”起来, 否则, 如果得不到合适的养分、季节、地点, 那么它愈是强壮, 离它所期望达到的发育成长的目标就愈远。“要不是碰巧生活在一个合适的国度里, 一个哲学家是不可能有最大成就的, 因为只有在一个合适的国家里, 哲学家本人才能得到充分的成长, 进而能够保卫自己的和公共的利益。”[7] 这也就是说, 一方面, 没有合适的环境, 哲学的天赋就不会生长; 另一方面, 即使是长成了, 也难以发挥作用。不仅如此, 柏拉图还认为, 如果环境不好, 不仅少数有天赋的人成不了哲学家, 还会使哲学的“领地”被庸人所占据, 从而使哲学的本性变坏。对此, 柏拉图进一步指出: 既然环境对哲人有如此大的影响, 那么, 所谓哲学家的“无用”之说, 其责任不在哲学本身, 而在于哲学家不为人所用。社会环境不好, 哲人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果说作为哲人的柏拉图对政治环境的“要求”还有些“羞羞答答”, 那么在黑格尔那里就“直接”了许多。在《哲学史讲演录》中, 黑格尔就明确论述了哲学与政治自由的关系。他认为, 既然哲学以普遍的存在为对象, 那么哲学要把握这普遍的对象, 就要求主体的独立和自由, 特别是思想的独立和自由: 一方面, 人要从自然中独立出来, 成为主体; 另一方面, 人要从社会中“独立”出来, 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考察人类历史, 只有当自由的政治制度已经形成了的时候, 才有可能产生哲学思想。因此, 真正的哲学始自西方, 确切地说是始自希腊; 而在东方, 比如在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这样的国度中, 因只有一个人享有自由的权利(皇帝) , 因此东方没有哲学, 东方及东方的“哲学”不隶属于哲学史。

由此而言, 不论是按照黑格尔的说法, 即哲学把握的是普遍性的对象, 因而哲人须独立、自主和自由, 还是根据斯特劳斯的观点, 即因哲学的本性是癫狂、探寻和质疑, 那么势必与现行的秩序相冲突,因而哲人须温良; 这些都说明政治环境与哲学的繁荣之间的确有很紧密的关联。

其次, 从经济环境看, 哲人也是人, 首先需要生存, 才能谈及其余。按照哲人的“本义”, 如果哲人是一群需要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追求智慧的人, 那么, 他就没有时间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反之, 如果“哲人”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解决生存问题上, 他就没有精力和心情去追求智慧。对于这样一个“矛盾”或者说“两难困境”, 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解决”之道。

在西方, 柏拉图是较早认识到哲人对经济条件依系的思想家。他认为, 一个哲学家应该免除一切体力劳动, 因此哲学家就必需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而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国家里是不大可能有哲学家的,使得雅典人有可能研究哲学的, 乃是基于白里克里斯时代雅典的帝国主义所创造的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就是说, 精神产品的生产正如大多数物质商品的获取一样, 不能脱离经济条件。[ 8]

亚里士多德认为, 对人而言, 幸福是最高的善, 是人的终极追求, 是行为的目的。而幸福就是自足, 就是无所短缺。那么,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他认为, 人有三种生活方式: 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和思辨的、静观的生活。[ 9] 在这三种生活中, 只有思辨的生活才能够带给人完满的幸福。因为思辨活动是最强大的, 它持续得最久; 同时思辨活动也是自足的, 所谓自足并不是孤独地生活, 而是指以其自身而被选择, 是无待而在、不感匮乏, 它使生活变得愉快。在这种意义上, 思辨活动是最为自足的活动。既然幸福就是自足, 而思辨享有最大的自足, 那么, 思辨越多的人, 所享有的幸福就越大。但是, 自足的思辨生活并非完全就是“无待”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一方面,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天生要过共同的生活, 这也正是一个幸福的人所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 作为一个人, 思辨的生活还需要多重的外部条件。当然, 亚里士多德并不认为, 需要满足的程度越高, 幸福指数就越高; 反之, 他认为过度的需求带不来相应的自足感, 若只有一个中等水平的物质生活条件, 人就完全可以做合乎德性的事。因此, 幸福就是具有中等水平的外部供应, 过着节俭的生活, 却做着高尚的事情。

黑格尔十分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但他比亚里士多德站得更高, 并把这个问题提升到文明发展的阶段来认识。他认为,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必须达到某种阶段, 才会有哲学的产生。黑格尔这里的意思就包括应重视哲人从事哲学事业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社会必须发展到这样的阶段, 即一部分人可以从繁重的生存性活动中解放出来, 成为“闲人”, 而这部分“闲人”又愿意且有能力过一种哲学生活。只有到了这样的阶段, 哲学才会出现。因为哲学是自由的、与私人利益无关的工作, 所以首先必俟欲求的逼迫消散了, 精神的壮健、提高和坚定出现了, 欲望驱走了, 意识也高度地前进了, 我们才能去思想那些普遍性的对象。也就是说, 只有在生活上的需要得到满足后, 才开始有哲学思想。

斯特劳斯也认为哲人是一个“神人”, 哲人对人类事务即使只有最小的依系, 也会在精神上产生最大的自足。但是, 斯特劳斯并没有迂腐到认为哲人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他说: “当哲人试图超越人性的时候(因为智慧是属于神性的) , 当他把习死和做到对所有人事如同死了一般作为自己唯一事业的时候, 他却不能不像一个人那样活着(这样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对所有人类事务都如同死了一般), 虽然他的灵魂不会处在这些事务中。”[ 10 ] 尽管如此, 斯特劳斯一再强调, 由于哲人依系于永恒的事物, 又由于他免除了那种人与人的自然联系的最通常、最有力的动机, 免除了常人、俗人的名利欲望, 他只需要一些能够保证他活下去的基本生存条件就够了, 因此哲人有着人之为人所可能有的最大自足。

尽管哲人有着最大的精神层面的自足, 但这毕竟不能替代基本生存条件的自足, 由此斯特劳斯揭示出了哲学生活与哲人的生存之间的。

  • 索引序列
  • 生活中的哲学故事论文
  • 生活中的哲学小论文
  • 哲思杂志故事
  • 文史哲编辑故事
  •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