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完成学位论文开题

完成学位论文开题

发布时间:

完成学位论文开题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三篇

篇一: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

选题名称汉英方位认知异同及其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与应用

培 养 单 位: 河南大学

学 科 专 业: 汉语国际教育

研 究 方 向: 对外汉语教学

学 号: 104754110145

开 题 人 姓 名: 程文芳

导师姓名、职称:

填 表 日 期: 2012 年 06 月 20日

河南大学研究生院 制表

填 表 说 明

1.开题报告为A4大小,封面及Ⅰ至Ⅶ项必须用计算机输入,不得随意改变表结构。开题人应逐项认真填写,完毕,将本表全部打印输出,于左侧装订成册。

2.文字输入部分,一律五号字、仿宋体、单倍行间距编排。

3.“参考文献”著录按照GB7714-87文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书写顺序为:序号·作者·论文名或著作名·杂志或会议名·卷号、期号或会议地点·出版社·页号·年。

4.开题报告应由本学科专业导师组评审通过。指导教师审阅通过后,由开题人在学科组或更大范围内宣读,并接受质疑、评议。导师组由三名以上导师组成。评审合格后,本报告暂由导师负责保管。

5.为加强论文撰写进程的.跟踪指导和督查,在论文定稿之前,至少应对研究写作进行三次考察。开题人要向导师、本学科专业的内研究生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包括论文已经取得的成果、目前面临的难题等,进行充分的讨论,并认真做好记录。

6.论文撰写完成,由导师确定定稿后,方可进入学位申请环节。本表上交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办公室,归入开题人学位档案。

Ⅰ.选题简况

Ⅱ.

选题依据

Ⅲ.选题材料收集

篇二: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研 究 生 姓 名 学 号导师姓名、职称 系 所 专 业 研 究 方 向 入 学 时 间毕 业 时 间

论 文 题 目 与欧洲

篇三: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本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术型研究生)

课课

题名题来

大学生和谐就业问题研究

√导师研究课题 □自选课题 源 □

□其它

√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 项目所属性质 □

□综合研究 □其它

姓层

赵海连 S10030505017

学 号

次 硕士研究生

所在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专业 指导教师 开题时间

思想政治教育 金玉秋

2011年11月6日

燕山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注:以下1-8项内容,如填写不下,均可加页。

1、立论依据

据学术堂了解撰写本科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一定不要急于下笔,首先要理清思路。理清思路的过程就是你报告的一个大纲,建议开题报告的模板进行思考,并查找相关资料。1.我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我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研究?(选题依据)2.这个研究方向有什么特殊的背景?(课题来源)3.我的研究想要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实际的意义?(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4.关于这个方向,国内和国外已经做过哪些研究?有哪些成果?(研究现状)5.我的研究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有哪些进步的地方?(创新性分析)6.要完成我的开题报告,我还应该知道哪些相关知识?完成哪些工作(研究内容)7.要完成我的开题报告,我应该掌握哪些技术?(研究方法)8.有哪些主客观因素对我的研究有利?(可行性分析)9.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可能遇到的挫折有哪些?我应该怎样克服这些障碍呢?这个思路基本上是沿着研究步骤进行的,理清这些问题,你才有可能写出一篇比较符合要求的开题报告,而且不会卡顿。做好这些前提工作,就可以进入撰写阶段了: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 选题背景选题背景就是对选题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选题背景就是要说明作者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对该选题进行研究。最好简单说明一下预期研究成果的现实指导意义。1.2 研究意义选题的研究意义就是阐述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意义=价值,包括现实价值和理论价值。首先要突出说明的是选题的现实价值,每一个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指导现实生活,一定要讲清本选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解决什么问题;其次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不要牵扯太远,可从题目的关键字说起,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比如“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管理研究”选题,不要去过多论述一般项目成本管理的必要性,而应该找出目前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与成本管理密切相关的普遍问题,作为出发点论述解决这些问题的价值。2 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为一个毕业生,你的能力水平和眼界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也可以说你现在的课题研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国内外研究现状是肯定要提前了解的,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自己的选题。再者,毕业论文或者设计最根本的要求是要有创新性,因此,针对选题,必须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的前沿文献,了解他人在这些问题上所做的工作和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会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在开题报告的撰写中,【研究现状】部分应该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和阶段性研究成果。相关文字表达可以这样写:“谁—利用什么方法—在哪个问题上—取得了什么进展”以及“该工作有何优劣”。另外,叙述完国内外研究现状之后,要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选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提出作者的学位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在引述他人的工作成果时,一定要注明引用的出处(参考文献)。只有被引用了的文献才能出现在后面的参考文献当中。3 研究方案及研究路径研究方案是在选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定之后,对选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初步规定了选题研究的方法、内容和路径,对整个选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好的研究方案,可以避免无从下手或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选题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选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3.1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应该建立在他人研究同类问题所采用的思路、方法、工具上,要分析别人思路的优缺点,然后提出自己的主张。研究方法要可行、具体,不要出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等没有任何内涵的表述。研究方法包括:访谈、观察、文献调研、调查、案例分析、经验总结、实验、数值分析(仿真)、理论推导、比较研究等。研究可以采用其中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结合,并且提倡使用综合的研究方法。3.2 研究内容选题明确之后,要确定可行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一是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二是从现状研究、归因研究、应用(方法)研究或对策研究几方面来确定。现状研究是基础;归因研究是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应用(方法)研究或对策研究是研究的重点。研究内容的确定具体就是拟定论文的结构,可以按章节写,而且在每一节模块下用简单的几句话说明该模块要做的主要工作。确定研究内容容易出现的问题有:拟定研究内容太难、太多,在一年内完成不现实、风险大;拟定内容太容易、太少,看不出工作量,达不到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内容安排就像是工作总结;体现工作的核心内容不多;研究内容安排内在逻辑不连贯。3.3 研究路径研究路径可以用“研究路径图”来说明。该研究路径图反映了研究工作展开的逻辑顺序。可以把“研究内容”看成是论文工作的工作分解结构,而研究路径图就是论文工作的网络图。4 研究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的初步设想困难和问题是指在研究内容中的哪些问题、研究方法的应用哪些方面是困难和问题之处,要针对他人很少研究、突破不大、对解决问题有价值的研究内容提出来的,尽量不要说“时间不充足”、“基础不扎实”等自身原因产生的“困难和问题”。比如:研究中所用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作者是否掌握、能有效运用;研究中所需的材料、资料、数据是否能获得等。解决的初步设想就是准备采取什么方法、手段和措施解决研究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表是文中引用的有具体文字来源的文献集合。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参考文献表中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切记例举太多无用的参考书目。小tips:撰写开题报告的时候一定要频繁与导师交流。绝大多数毕业生都是第一次写开题报告,缺乏这方面的经验,难免会需要多次修改。有的毕业生可能会想,导师都已经那么忙了,就不要去打扰导师了。要知道,导师最不怕的就是你问他,最怕的反而是你不懂也不问他,自己闷着头写完了,到最后修修改改的,岂不是更麻烦,所以,一定要及时沟通,这样,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加强自己的分析与撰写能力,少走弯路。

完成学位论文条件

1、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作为参考;

2、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查阅论文相关书籍;

3、借助不同体裁的语料,归纳出结论;

4、使用分析、综合等方法,科学地整理所获得的资料;

5、论文指导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6、个人的努力、坚持与付出。

论文分类: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学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1、专业知识: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要研究、解决专门性的学术问题,没有专门、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写不好的。进人大学学的就是系统的专业知识,按道理说,也就具备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条件。

2、写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必须迅速强化科研意识。语言文学专业学术论文写作,不能重复已有的知识,不能人云亦云,缺乏创见。

3、理论思维是解决理论问题,完成理性认识的思维,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分析、研究客观事物,并将一般事物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毕业论文要求绝对原创,考生不能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更不能由别人代写,在毕业论文答辩之前,评审委员一般会检测论文内容。一旦论文被认定为抄袭,就会被判定为不合格,并取消再次申请答辩的资格。

2、选择论文题目时,考生要考虑研究兴趣和学术能力,在和指导老师协商确认后选定。所选题目范围要尽量小,这样才能从点切入把论文写精。

3、学术能力强的考生要尽量使选题贴近现实,更加新颖,更具实用价值。对某一领域有特别兴趣的考生,可以尝试跨学科的选题,拓展专业宽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学位论文完成计划

对于出国留学申请,有很多关于学校的内容需要在行前就掌握清楚以免出现问题。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申请布朗大学研究生需要知道的一些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国际申请者

非美国大学或者学院的毕业生完成了美国学士学位的同等学历水平可以申请布朗大学的研究生院。国际申请者必须连同申请一起向研究生院提供证明文件原件或者正式认定的复印件,表明其所受教育课程的性质和作用范围。布朗大学研究生院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吸引来自所有国家、文化、种族、宗教、身份和经历的最有才华和最有前途的学生,并致力于创造一个确保思想自由交流和知识进步的环境。

Ⅰ签证和移民信息

布朗大学的国际学生与学者服务办公室为录取的国际学生提供了关于签证和移民状态有关的指导和建议。可以在学校官网上进入国际学生与学者服务办公室页面。

Ⅱ费用

布朗大学2019-2020学年的国际学生费用根据学位和课程的不同,从84,346美元到103,408美元不等。(12个月的生活费估计为29,760美元。)

学年费用:学费57112美元到68734美元之间;健康服务费用942美元;健康保险3846美元;学生活动费用62美元;学生娱乐费64美元;学习记录费100美元(只收取一次)。

预估生活开支:九个月22,320美元;十二个月29,760美元。

支付截止时间:第一学期八月一日;第二学期一月一日。

即将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将获得5年有保障的财政支持,包括助学金、学费减免、健康服务费和健康保险补贴。那些需要额外时间完成学位要求的可以通过学位论文完成计划(DCP)申请支持。

1. 五年保障

研究生院给即将到来的博士学生提供5年有保障的经济支持,包括助学金、学费减免、健康服务费以及健康保险和牙齿保险补贴。这项资助适用于国内和国际的博士生(转学学生的资助可能有所不同)。从2010年9月开始,研究生院开始为即将入学的博士生提供4个暑期的资助,而之前是3个。

这种普遍的支持方式对2006年秋季入学的学生群体产生了效果,并明确表明,总体而言,布朗大学的博士生已经接受了5年的支持有一段时间了。(最近又增加了第四个暑期的支持。)在这种模式下,研究生学习的稳定资金不再是一个问题。学校希望学校的长期承诺,加上学校的基本助学金的大幅增加(自2001年以来增加了近50%),能够让学生有时间和精力申请进行研究和奖学金。一如既往,任何支持的保证都是以学生在学业上保持令人满意的进步为条件的。

研究生院为每个博士项目预先分配一定数量的支持单位,这些支持单位会分配给继续学习的学生作为助教、监考官补助金,并在与院长进行协商的情况下,授予学位论文奖学金。

这些分配名额与这些单位中多种复杂的需求,包括本科入学和研究生作为未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助教奖学金的情况下),技术和编程支持(代理人之职)和研究生的研究和奖学金(研究助学金和奖学金)是紧密相关的。根据布朗大学的学术项目和其他单位的推荐,研究生院会根据最初的分配和这些标准来处理学生的任命。

2. 学位论文完成计划(DCP)

所有有良好声誉的博士研究生都可以保证得到5年的支持,与最好的机构保持一致。然而,完成论文可能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不同学科的情况往往不同。研究生院为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六年级博士生提供良好的长期学费奖学金,并为他们的健康保险和牙科保险以及医疗服务提供支持。通过学位论文完成计划(DCP),越来越多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六年级学生可以申请助学金。升入七年级或七年级以上的学生申请学费奖学金和医疗保险,可通过学位论文延期申请(DEP)程序。请见下文有关申请的详细信息。

研究生院通过学位论文完成计划,努力为所有有良好声誉的六年级学生提供助学金,并由他们的项目进行推荐。在2018-2019学年,项目将与研究生院奖学金相匹配,资助那些有良好声誉的学生,这些学生需要最多额外一年的时间,但没有其他资金。

大多数学生在六年级时获得助教职位。项目可以决定在本项目完全支持的任何学期内,为学生指派大学奖学金或先前批准的监考资格。研究生院资助的学期继续以教学助教奖学金的形式进行。五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后,项目将向每位博士生发放一份关于学生成绩的书面总结。

①内部奖学金

学校鼓励正在申请六年级助学金的学生申请布朗大学向升入六年级的学生开放的内部奖学金,包括通过参与布朗学院和中心、院长教员奖学金和其他奖学金提供独特的跨学科机会。这些机会的申请与学位论文完成计划的申请是分开的。被选中并接受其中一个机会的学生不需要提交学位论文完成计划申请。

②外部奖学金

在五年担保期内获得外部奖学金的学生将获得第六年的助学金支持(详情请查看学校官网上的奖励计划指南)。项目需要使用这些较早的外部奖学金所累积的储蓄来支持第6年的奖学金受助人。研究生院将支付学费奖学金、健康服务费和健康保险。这些学生仍然需要提交学位论文完成计划。请注意,布朗大学以研究生奖学金或助教奖学金的形式提供的支持,包括通过学院或中心提供的支持,并不构成六年的支持保证。

③DCP申请

学生应该要在2月25日前通过布朗大学UFunds递交DCP申请。各个项目应该在3月8日之前同样通过布朗大学UFunds提交申请的打包版。详情请看下文的时间表。

11月到12月DGS开始与学生会面;

1月15日项目会开始给5年级的学生发布书面评估,明确表示项目是否会给6年级的学生提供资助;

2月25日学生将DCP申请提交给项目;

3月8日项目将匹配的承诺和完整的DCP申请提交给研究生院,学生即可获得6年级的资助通知。

学位论文延期申请(DEP):对于六年级以上的学生,通过学位论文延期申请(DEP)的过程将在三月的第二个星期五截止。

学位论文延期申请(DEP)

每年都有一小部分研究生在七年级或七年级以后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在与DGS协商后,学生需要在2月25日前通过UFunds提交他们的学位论文延期申请(DEPs)。项目需要在3月8日前提交支持材料,也可以通过UFunds提交。在此截止日期之后提交的DEPs也将获得考虑。研究生院提供全额和部分学生学费奖学金,并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提供医疗保险。这些学生也可以通过学生就业办公室在校园里找工作。(研究生院不向六年级以上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支持。)

Ⅲ经济证明

未获得全额经济资助的国际学生将无法获得硕士课程的最终入学资格,除非他们提供足以支付年度开支的经认证的经济支持证明(包括往返美国的旅行)。在布朗大学的第一个月,住宿费用可能是最高的。要计划这些成本,请见下文的经济考虑因素内容,其中提供了指南和一些资源。对于那些将获得经济援助的人,请注意,助学金支票每月发放一次,第一次是在9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1. 经济考虑因素

普罗维登斯(美国罗德岛州的首府)出奇地便宜。这里的住房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房价比波士顿、纽黑文或纽约都会区(罗德岛州的房租成本在新英格兰最低,仅次于缅因州)更能接受。布朗大学全面的学生健康保险计划有助于支付费用。布朗大学的学生通过与罗德岛公共交通管理局(RIPTA)合作,在全州范围内享受免费的公共交通。

①学生健康保险

布朗大学认为,学生在布朗大学学习期间能够获得全面的医疗保健是很重要的。 因此,本学年的全日制学生将自动加入学校的学生健康保险计划(SHIP),保险有效期从今年的8月15日至明年的8月15日上午12:01。 半工半读学生可于8月15日前与保险公司联系,选择加入保险计划。医学院一年级学生的保险生效日期为今年的7月15日至明年的8月15日上午12时01分,保险费用为4169元。

财政司司长办公室每年会向全日制学生的学生账号收取3846元的保险费用。这项费用在第一个学期的账单上就进行全额评估。如果需要接受布朗大学助学金的学生,请与助学金办公室联络,以了解你有什么选择来支付这项费用。如果你不能获得费用减免,因为你没有任何其他保险,请联系学校的财务援助办事处。

这项计划由联合医疗保险公司(United Healthcare)承保,由学生资源管理。客户经理是加拉格尔学生健康和特殊风险(Gallagher Student Health & Special Risk)。网络平台是联合医疗首选(United Healthcare Choice Plus)。学校官网上有这些机构的联系方式。

有关布朗大学计划的详细信息,福利比较,参与的医生,以及更多其他的信息可以在这一计划的经理加拉格尔学生健康网站上找到。找出你应该询问了解哪些关于你目前的健康保险计划的问题,以确保其可比性。查看并下载学生保险手册,进行福利比较。搜索参与的医生、医院和药店。查找常见问题。提交在线资格放弃表格(说明如下)。

⑴放弃资格

参与学生健康保险计划是强制性的,但你可以放弃登记,如果你有足够的健康保险或者你加入了罗德岛、康涅狄格或马萨诸塞州的医疗补助计划。请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计划都提供了足够的覆盖范围,包括一些州外的医疗补助计划或某些健保组织和管理医疗计划。在放弃保险前,一定要和你的保险公司确认一下。

但是学校还是建议学生最好是参加学生健康保险计划,如果你的居住范围超过200英里;有限制的州外托管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期望参加校际、俱乐部或校内体育项目的话。像校外健保组织的学生不应该放弃保险,因为这类计划只在紧急情况下或你所居住的地区提供保险。国际学生不能放弃保险,除非他们目前加入了美国的一个类似的保险计划登记的保险公司。

⑵重要保险注意事项

如果你加入了健保组织,或者加入了在罗德岛只有有限可接受的保险提供商的保险计划的话,你的保险计划可能不能覆盖到实验室测试、x光或者学校健康服务开出的处方等,或者无法覆盖在学校健康服务建议你出外就诊时当地医疗产生的费用。许多计划不会在你居住区以外的地方支付费用,除非你的情况符合他们对紧急情况的定义,这可能导致你支付昂贵的测试或服务的全部费用。

以下这些网站介绍可以帮助你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情况决定你的实际成本和考虑因素。网站具体进入链接可以在学校的官网上找到。

①生活成本比较计算器:允许比较美国两个城市的工资和生活成本。比较条目包括房租、电费、医疗保险、衣服、披萨、电影等产生的费用。

②CNN财经频道的《我的薪水会涨多少?》是对获得相同生活水平所需的工资以及食品杂货、住房、公用事业、交通和医疗保健方面的变化进行的城市与城市的比较。

③社会和经济研究委员会的生活费指数:是比较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由美国人口普查局、美国劳工统计局、CNN Money、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认可的关键的消费成本(住房、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医疗保健、食品)和零碎物品的重要资源通道。查询结果是收费的。

④毕业生感觉预算计算器:显示了根据典型的研究生生活输入的资金和开支形成的不同的预算方案的金额。生活费用部分还就预算和支付学费的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⑤经济政策研究所基本家庭预算计算器:根据家庭的规模和类型估计了400个大都市区目前的家庭预算。

⑥虚拟搬迁:比较了美国800个城市中任意两个城市的生活成本指数。包括对2000平方英尺的房屋、房产和销售税、所得税、家庭收入中位数、犯罪、教育、汽车保险和天气等生活各个方面的比较。

⑦伦茨海默国际:根据美国和国外的生活开支情况对各个城市进行评估,服务是要收费的。

⑧美国农业部:按家庭对儿童的支出估计了抚养一名儿童到18岁的年度费用。数据按家庭收入、子女年龄和支出类型(住房、食品、教育)排列。

学校建议国际研究生在第一学期认真考虑带家人来的影响。这段时间是为了让学生熟悉他们的环境,适应他们的学习,并寻找合适的居住条件。布朗大学不为已婚研究生提供校内住宿。如果要获得携配偶来港的许可,学生必须能够提供额外的证据,证明配偶可以获得6490元的资助。为每个孩子需要带的钱是4560美元。如果需要关于签发独立文件的进一步资料及要求,请浏览学校官网的国际学生与学者服务办公室(OISSS)网站。

Ⅳ英语语言水平:托福或者雅思

在学校官网上可以找到这两个考试的具体信息,包括应该参加考试的人,最低分,考试注册等等内容。

Ⅴ英语培训

通过语言研究中心(CLS)和研究生院的合作,本学年的国际学生可以接受英语培训。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本科毕业论文的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根据《国际语言文化学院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安排》,现将英语系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如下:

一、成立毕业论文工作小组

组长:孙建中副院长

副组长:甘世安教授、魏水利副教授、翟潇雁副教授

成员:马平安、刘冬梅、吴维东、吴文玲、黄艳、崔静、霍小静

二、认真学习我院毕业论文工作安排,制定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详细计划。

本学期的主要安排:

20xx年x月x日至11月x日确定论文指导老师及学生分组名单;拟定论文参考题目。

11月x日组织英语系20xx届本科班所有学生及各位论文指导老师参加毕业论文(设计)动员大会。

11月x日至12月x日学生根据系里提供的论文参考题目,或自拟题目,查阅搜集资料,确定大体写作思路。指导教师审核之后向学生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开始用中文撰写开题报告。

注:①论文题目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确实需要更题的同学,必须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将更题申请表一周内转报教学科备案。②论文题目确定后,指导教师于12.15之前将本组学生的论文题目汇总后上报,若学生的论文题目不是出自论文备选题目需注明。

12月x日至12月x日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修改开题报告,并进行审核。

12月x日学生开始撰写一稿;20xx前要求学生至少完成一稿的2/3,包括中英文摘要、目录、Introduction,Chapter One,Two,Three,并由指导老师通过电子版进行检查。(注:本次论文,包括Literature Review,要求学生至少写四章)

第二学期的主要安排:

20xx年x月x日前学生提交完整的打印好的一稿。

2月x日至3月x日指导老师修改一稿,36返给学生。

3月x日至3月x日学生撰写论文二稿,321前交给指导老师。 3月x日至3月x日指导老师修改二稿,329返给学生。

4月x日下午2:00我院进行论文工作中期检查。届时,要求学生准备好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已完成的一稿和正在修改的二稿参加中期答辩。

3月x日至4月x日学生撰写论文三稿,415前交给指导老师。 4月x日至4月x日指导教师修改论文三稿,421将三稿返给学生。 4月x日学生提交论文定稿,及整套论文资料。

注:定稿一式三份(一份学生自己留答辩备用,一份提供答辩委员,一份归档);

每位学生最终所要上交的材料包括:(打印版)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论文一二三稿+定稿一式两份;(电子版)要求学生建一个以学号加姓名命名的文件夹,文件夹中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定稿三个文档。

5月x日至5月x日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阅;评阅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阅。

5月x日至5月x日成立外国语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审查学生答辩资格;答辩小组审阅毕业论文(设计),拟定答辩提出的问题。

5月x日至5月x日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5月x日至5月x日将成绩汇总及分析表报送教学科。

6月x日至6月x日进行论文工作总结,推荐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指导老师,并上报教学科。

三、毕业论文纪律和撰写要求:

论文必须独立撰写,不许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可以相互讨论,但不得互相抄袭;凡参考、引用他人成果的,必须在参考文献中注明。若发现有违纪行为,一律以论文不及格论。论文不及格者不得颁发本科毕业证书,不授予学士学位。

四、指导老师工作要求

指导教师应认真审查,指导论文的关键部分,如摘要、结论、一级、二级标题等论文定稿后,经指导老师同意方可进入论文评阅阶段。答辩前,学校将抽取20%的论文进行盲审,盲审未通过的论文,将取消学生答辩资格并追究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责任。

对于各阶段工作进度,各位指导老师可根据本组学生的完成情况适当提前,但请坚决避免拖后。

1、外文翻译时间20xx年2月28日3月20日

在老师下发了翻译文献,我开始了文献的翻译工作。定题的时候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因为题目确立了文章的翻译大体走向。经过不懈努力的翻译,文献的大致内容基本翻译完成。最后经过不断的检查和特殊词汇的修改,翻译工作圆满完成。

2、论文选题时间20xx年4月1日4月7日

老师给了论文任务书与论文资料,确定了毕业论文的题目与写作方向,明确了毕业任务。

3、读书报告时间20xx年4月8日4月9日

在老师帮忙确定了论文题目之后,我开始到网上和图书馆查找关于课题有关的文献和资料。系统的学习论文的制作规范和相关知识,将一些在课设用的到的知识和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摘抄。最终完成读书报告工作。

4、开题报告时间20xx年4月10日4月18日

我先根据毕业任务书的要求和研究的方向,搜集相关文献,经认真思考和研究,初步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案、以及研究的主要的方法。把所选方法与资料进行编写,并预计所得结果,完成开题报告。

为落实好我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项工作,有效提高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切实做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工作,规范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个环节,现根据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和我院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毕业论文的目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的系统训练和综合考察过程,也是考核学生能否毕业和授予相应学位的重要依据。为此,(1)论文(设计)的选题范围和深度应该符合学生在校所学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实际情况,题目难易适当,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2)确定选题后,必须填写开题报告书,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执行。(3)论文(设计)的选题必须一人一题,撰写要有科学性、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主题突出、概念清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层次清楚、表达通顺、格式规范,并具有一定可读性,字数一般在8000字左右。

二、毕业论文的答辩及成绩评定

毕业生必须进行论文(设计)答辩方能取得论文成绩。实行论文评阅人制度,但评阅人评分仅作为论文总评成绩参考。毕业论文(设计)成绩采用指导教师评分占60%、答辩小组成员平均分占40%的方式构成。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9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分。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由院答辩委员会主持。答辩委员会由5名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组织若干答辩小组开展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成员必须由讲师以上的人员(或相当职称的人员)担任。小组答辩和学院答辩都要做好答辩记录。

三、具体工作及时间安排

1、选题及开题阶段(20xx年x月—20xx年x月)

我院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采用师生双向选择、学院综合平衡的办法。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向毕业生提供若干选题方向,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对应的指导老师,学院全面平衡后确定毕业论文指导方案。

之后,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有针对性地、有步骤地收集资料,确定选题、研究计划和提纲、撰写开题报告。

2、论文撰写阶段(20xx年x月x日—4月x日)

第八学期开学后的第1至第6周是学生做论文(设计)的时间。期间,一方面,指导教师在学生撰写论文的各个阶段都要给予具体详细的指导,发掘学生潜力,严把质量关,对质量不高的毕业论文要不断责其修改;另一方面,学生应增强创新意识和主动精神,努力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3、小组答辩阶段(20xx年x月x日——4月x日)

院答辩委员会统一安排指导教师成立论文答辩小组,各答辩小组设组长1名。答辩小组长须安排教师撰写论文评阅人意见,组织答辩后写出答辩评语,并按成绩评定要求确定学位论文总评成绩。同时,按小组答辩学生人数15%比例推荐出院级优秀毕业论文。

对质量较差、没有新意、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论文(设计),答辩小组可提交院答辩委员会最后审定。

4、院级优秀论文答辩阶段(20xx年x月x日—4月x日)

在学院答辩委员会组织下,进行院级优秀毕业论文答辩,并按毕业生总人数5%比例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5、毕业论文工作总结阶段(20xx年x月x日—5月x日)

对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成绩作出最后评定,对总体成绩进行分析、汇总和上报,向学校推荐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总结毕业论文工作经验,向学校提交工作总结和改进意见;做好毕业论文及相关材料的归档保存工作。

第一周:

1、汇报本人选定毕业论文题目情况,经指导教师协调后确定论文题目;

2、学习领会《河北联合大学毕业论文指导手册(学生用部分)》,掌握文件精神,总结文件要点(形成文字);

3、根据本人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任务书要求,撰写“毕业论文项目调研提纲”;

4、编制《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并将其缩略成《本科生毕业论文计划进程表》,时间以周为单位;

第二周

对以下内容展开调研

1、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变化情况,历史沿革、现状及发展趋势;

2、沙钢股份公司的基本情况介绍;

3、沙钢股份公司经营成果与财务分析;

4、沙钢股份公司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的定价权;

5、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变化对沙钢股份公司的影响;

第三周

对以下内容展开调研

1、沙钢股份公司主营产品与竞争优势;

2、沙钢股份公司外部环境与竞争对手分析;

3、沙钢股份公司在国内同行业中的地位;

4、沙钢股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5、沙钢股份公司应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变化的对策和措施等。

第四周

1、学习“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的相关内容:

2、学习“财务管理学”的.相关内容:

3、复习“管理学”相关知识:

4、学习“08级工商管理课程设计资料”:

5、归类整理搜集的资料,并根据调研所搜集的资料完成项目调研报告。

第五周

1、分析、整理调研资料,

2、对归类整理的数据、资料进行认真阅读、研究、分析,

3、进一步了解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变化对沙钢股份公司的影响。

第六周

依据毕业论文任务书、项目调研报告、毕业论文计划进程表,撰写开题报告。准备开题报告答辩。

第七周

1、进一步查阅文献,搜集、补充、完善资料;

2、了解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针对沙钢股份面临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3、确定论文框架,完成详细论文写作提纲。

第八周

对前几周的论文进展情况进行总结,进一步完善,完成中期检查报告。 总结前期工作中的不足,补充疏漏的部分,为论文初稿做好准备工作。

第九周

按开题报告的论文结构要求,按写作提纲的内容、层次、逻辑安排,对论文框架进行展开,撰写论文初稿。

第十周

进一步分析、整理,补充、完善资料,对论文初稿进行充实,细化论文内容。

第十一周

进一步完善论文内容,完成论文初稿。

第十二周

在导师评阅毕业论文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论文。

第十三周

规范论文格式,丰富内容。根据导师的意见和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论文。

第十四周

完成论文终稿。

第十五周

提交打印版、电子版毕业论文、过程文件和课题项目调研报告,交指导教师和评阅人审查、评阅。

第十六周

准备及参加毕业答辩。

第一阶段:20xx年10月~11月开题

这一时段主要进行前期资料收集,确定具体论文题目与文章研究侧重点;要求学生交读书报告和开题报告,上交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第二阶段:20xx年11月~12月拟定提纲

这一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论文(设计)内容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资料,拟定较为详细的论文提纲,并和指导教师进行意见交流。毕业设计的要到实地进行调查及同类项目的实地参观,确定设计意向。

第三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3月提交初稿

这一阶段,针对论文(设计)内容进一步进行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完成论文初稿,毕业设计要交设计草图,并和指导教师进行意见交流。

第四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完成2稿、3稿的修改

这一阶段,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完成论文的二稿和三稿。毕业设计的要完成图件正稿。

第五阶段:20xx年五月,论文(设计)评阅和答辩

20xx年5月上旬进行论文(设计)的评阅工作,5月中旬根据评阅教师意见进行论文(设计)修改,5月下旬进行论文(设计)的答辩工作。

第六阶段:20xx年五月下旬,后期整理阶段

答辩后要修改好论文,并把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汇总表、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统计一览表整理好。

最后,在20xx年6月10日前,将评选出来的优秀论文(设计)名单和纸质稿电子稿上交教务处。

一、选题时间:20xx年5月27日~6月15日

1、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布置毕业生论文选题工作。由各教研室分别召开教师会议,集体商讨、建设论文题库。

2、汇总论文选题,由毕业班班主任协同教务秘书组织学生选题。

3、根据学生选题情况,各教研室分配指导老师,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

二、开题时间(及任务书完成时间):20xx年6月16日~20xx年7月2日。

集中辅导后,每位指导老师指导学生3—4次,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写作思路,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并在学生任务书上给出指导意见(即完成开题工作)。

三、初稿完成时间:20xx年3月底

第一阶段:收集材料、拟定写作提纲

第二阶段:审查并确定写作纲要

尤其对学生的写作提纲要反复修改,力求在学生离校前确定写作提纲,以利于学生在学校图书馆进行材料收集,利于学生在实习期间进行研究和开展论文写作。

第三阶段:完成初稿

对学生的论文初稿,指导教师须认真审阅,确保学生无严重抄袭现象。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要求学生反复修改。对不符合规范和要求的学生论文必须重写。

四、修改初稿及定稿:截止到20xx年5月底。

五、论文及指导相关表格20xx年6月18日班主任收齐交至教研室。

五、答辩时间初定:20xx年6月20~25日

六、成绩评定依照成绩评定标准和程序进行。

说明:交稿日期必须按照规定时间执行,请指导老师务必要求学生按期完成。

完成学位论文写作

一、选题阶段:在问题意识下框定研究领域确定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第一步,对学位论文有决定性的意义,“题好文一半”,选择了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就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是学位攻读者独立研究的开始,是个体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颇具挑战性。1.要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找到一个好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要有强烈“问题意识”,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牛顿和瓦特的例子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牛顿从树上掉下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成为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而瓦特则从水烧开后水壶盖跳动这样一个人们熟视无睹现象中受启发,进而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大变革。研究始于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虽然确定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对于所有学科的学位攻读者同样重要,但对于攻读人文社科学位者而言,问题意识更为重要。因为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客观,学术前沿比较清晰,并且研究的是一种确定性事实,以规律的形式出现,因此研究的问题相对比较明确。而人文社会科学探究的是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作为人有目的行为的产物,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偶然的事实,探索必然的规律[1],其研究对象相对复杂,涉及的因素众多,且交织在一起,往往还涉及价值问题。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更具有隐秘性,更要有强烈的问题前设,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发现社会事实背后的因素。2.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学位论文的灵魂,是评价学位论文质量与水平的主要标准。“创新”指的是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发展做出原创性的贡献,可表现在探索了未知的新领域、文献资料的新发现、观察问题的新视角、新概念术语的产生、研究方法的新探索、学科知识的新融合,理论观点的新突破等[2]。在选题阶段,对于自己将要主攻的研究问题能够达到怎样的创新目标要有一个基本的估计。换言之,要对自己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以及可能达到的研究结果有一个比较理性的、明智的判断。要不断地反问自己:与其他研究者相比,我有什么样的优势,可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从而形成创新点?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高校业务管理部门工作的一线管理者,我的实践经验可能是个优势,但理论功底不够深厚,要在理论创新上做出成绩相对困难。那么,选题从实践出发就比较切合自己的实际。如果选择自己从事过的工作,学位论文写作就会轻松一些。原因是:①对这些领域比较熟悉,背景知识了解较多;②对操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感性认识,尤其对其中的矛盾有较深的体会;③以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能比较便利地获得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可能在资料积累上有所创新,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这样,在自己曾经做过的工作中去寻找问题就比较恰当。3.关注研究意义在选题时要关注研究意义,如果选题没有多大意义,花再多的精力,研究得再好,也没有多少价值。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价值体现为理论上的突破,表现为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创造,或对于学科内某一理论问题具有补充、整合或派生意义,为人类的知识积累添砖加瓦。实践意义指的是能否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所帮助,为经济建设与社会繁荣发挥积极的作用。研究意义集中体现在回答这样的问题上: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我对自己的工作经历进行了反复扫描,最后落实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上。因为,作为从精英型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响重大而深远。同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又是一个饱受争议、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焦点事件,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就很有意义。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并关注研究意义,带着这样的前设去有意识地寻找问题,实质上体现了做学位论文时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兴趣、能力、可行性等。综合以上几方面的考虑,我大致框定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研究”,但到底研究本科评估中的什么问题,还是朦朦胧胧的,不是很明确。二、综合考试阶段:逐步聚焦研究问题综合考试阶段是研究问题的逐步聚焦过程,可分为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挖掘问题等步骤。1.通过文献综述寻找问题问题就是理论疑难和实际矛盾,因此,寻找问题的途径无非二条:实践途径或理论途径。无论是理论途径还是实践途径,进行文献综述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文献综述就是围绕着研究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梳理出这个研究专题的学术发展,用概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学术谱系图”。同时,要对所涉及的问题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和鉴别,发现现有的研究尚未涉及的领域,或者他人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做文献综述最能从学术内在机理上体现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是一个边梳理、边学习、边思考的过程,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程,要大量阅读资料,反复研读重要文献,透彻理解前人的研究思路和独创性结论,并琢磨前人的研究策略,思考自己研究问题该从哪些切入点开展。完成了文献综述的写作,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问题、创新点、研究意义等都会逐渐清晰起来。为了完成综合考试必备的文献综述,我对二十几年来我国评估研究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研究议题、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概括与分析。结果发现,从研究议题而言,评估制度、评估技术研究是热点,而多学科视野下的研究比较缺乏。从研究层次而言,宏观研究较多,中观与微观的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而言,思辨性的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而既有特定的理论视角,又有实证研究支撑的专题研究还相当缺乏。为此,我认为从社会学视角聚焦在大学这个中观层次上,这个研究视角在现有的评估研究中尚属空白。我的导师有社会学背景,我自己曾任地方院校评建办副主任,具备研究该问题理论与实践的有利条件,从这个角度开展研究具有可行性。社会现实是问题的源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是找准问题的关键环节。我收集社会各界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反响材料,包括网上言论、报纸、访谈录、“两会”提案等,对这些具有强烈感性色彩的言论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被评院校以“全民大动员”方式形成的评估运动,采取的一些错误应对策略是评估工作遭到诟病的焦点所在。至于为什么被评院校会比较普遍地采用这种应对方式,仅从评估技术角度恐怕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但评估方法应该是引发这种现象的内在根源。因此,我对世界评估发展的历史、评估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行文献综述,尤其分析评估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测量→描述→判断→建构四个评估时代所反映出来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试图为评估在现实中的疑难找到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世界评估发展史上找到坐标定位。这样,通过做文献综述,分析理论疑难和实践困境,所要研究的问题有“呼之欲出”之感。2.从社会现象中发现和聚焦问题从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关键在于抓住核心问题,此外,还要剥离次要因素,限定范围,将问题聚焦并简化,并且用十分简练的学术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是一个从表象问题向实质问题的转化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过程,更是一个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过程,需要多视角下的灵感迸发。完成文献综述后,待研究的问题时刻萦绕在心头。这期间,我与导师不断地沟通,也和相关人员,包括老师、同学、涉及这个问题域的人员进行多方交流。或者说只要能逮到人,对方有可能听我讲,我就不断地叙说,把自己的大概研究思路讲给他(她),看对方的反应,之后再将反馈意见详细地记录下来。感谢北京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被我缠住的人对我这样的行为都非常理解,且乐于奉献自己的观点。这些交流者开阔的视野、充足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研究经验、深刻的见解是巨大的财富!多方反馈的观点给了我莫大的启迪,也斧正了自己的前设。经历了“头脑风暴”的洗礼,一个概念——组织化动员蓦然出现了!这个概念很好地概括了大学在评估时的组织行为,正是这种组织行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3.在理论视角下挖掘和细化问题在实践基础上抽象出“组织化动员”概念后,还需要在理论视角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细化。经过深入思考,我提出了这种奇特社会现象的三点悖论:①与大学组织特性形成鲜明比照。大学被称为“松散的结合系统”、“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但评估期间大学变成了军队,具有统一的意志和强大的“战争力”。②它与我国社会发展趋势不一致。“运动”是“总体性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但改革开放后,社会动员逐渐淡出中国,以法治为基础的治理渐成常态。但在评估期间,高校处于非常态,运动范式再现。③它在世界各国大学评估实践中几乎没有同例。外部介入大学评估是世界通例,但国外大学未出现这种应急性应对外部评估的现象。针对这三个悖论,我集中研究大学“组织化动员”的产生机理,即“为什么要组织化动员”? “如何进行组织化动员”?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三个子问题:①为什么我国大学在评估时会出现“组织化动员”?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有怎样的结构性条件?其动因又是什么?②大学内部“组织化动员”如何实施?其动员方式、阶段和特点分别是什么?③“原子化”的个体为什么会被动员起来?他们对“组织化动员”的反应如何?有哪些矛盾与冲突?“组织化动员”式的评估对被评大学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当确定用“组织化动员”作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的主线时,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才真正地确定下来。无论在答辩时还是课题申报预审时,不同的专家比较一致的反馈意见是:研究的问题意识很强,研究视角新颖,选题很有意义,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组织化动员”的概念。三、开题阶段:综合设计研究问题到了开题阶段,就要对学位论文选题做好研究设计,包括确定相关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对选择理论、确定研究对象和琢磨研究距离体会最深。1.选择理论学位论文必须要有理论支撑,没有理论的论文是没有深度的,称不上是博士学位论文。但是,因为我的研究问题源于现实问题,而现实问题是综合性的,非学科性的,这就决定了要选择一个针对性的理论难度较大。另外,我的问题又源自本土的社会现象,要特别警惕西方理论的适用性。最后,我选择以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原因在于:①它的理论核心,即结构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对我的研究问题有较好的解释力。②这是一个综合性理论,融合了社会结构制约性和主体行动能动性两个方面,包容性较大。③这是一个形式模型,所以才具有超越不同社会结构形态,对研究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换言之,这个西方的理论用来解释中国的本土问题还是适用的。2.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最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度解剖,就能形成对这类现象较为深入、详细和全面的认识,起到“一叶知秋”的作用。对于本科评估“组织化动员”而言,地方院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组织化动员”表现出最强烈的动机和最发达的形态。而我作为一名地方院校组织评估工作的主要成员,具备“解剖麻雀”的便利条件。而且,本研究侧重在“组织化动员”的过程剖析,而这个过程通常是隐匿在文本之后的,了解其“幕后”的情况变得非常重要。这个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的确定,使我这样背景的研究者具备了绝对的优势,研究条件十分有利。3.琢磨研究距离经验基础上的学理研究,要与经验事实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直接决定了观察的角度,观察的距离不同,看到的景象就会不一样。理想的距离应是既能看到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能抓住其中的细微之处。距离太远,难以产生感性认识,抓不住深藏其中的“微妙”,深度不够;距离太近,就会深陷其中,跳不出来,宽度不足。对我来讲,用自己工作的院校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会比较敏感,说什么、怎么说才能真正发挥“内里的局外人”作用,既抓住关键问题所在,又不损害组织利益,这是我在研究设计中反复琢磨的一个重要问题。将研究聚焦在“组织化动员”过程而非应对评估的具体措施与策略上,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观察距离。既可以一个“内部人”深入其中,感受组织内部人员的情感和态度,理清该事件内部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组织化动员”的实质问题;又以一个“局外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不陷入到具体的琐事之中,不遮盖问题,以理性的态度进行客观分析。开题阶段要对学位论文选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这是开展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经过的过程。这个阶段问题考虑得越详细、越深入,后续的研究就会越明确,可避免在研究中走弯路。四、论文写作阶段:对研究问题削枝强干论文写作是按照研究设计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将研究设计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和细化,并削减旁枝问题。1.深入与细化核心问题我觉得自己的研究思路很清晰,论文写作只要按照研究设计进一步细化即可。但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宏大、因素众多,关系复杂,正如评论家所言,吉登斯的理论是“综合了各种理论要素的‘煎饼’,内部充满了矛盾和张力,吉登斯像‘狐狸’一样,像‘蜜蜂’一样,在理论之间飞来飞去,要理解他的理论就像‘试图去抓住一根水银柱’”[3]。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该理论缺乏中观层次的分析框架。这样,上层的理论和下层的材料就无法串在一起,研究从理论出发的路径走不通。这样,我只能在核心研究内容上寻找突破路径,希望能借鉴到其他研究者的分析要素。然而,由于社会结构的差异,西方社会运动多是“自下而上”自发集聚而产生,找不到类似“组织化动员”的模式。而且,西方对运动研究的理论视角虽然多样,但每一种理论视角关注运动发生和发展的不同方面,在理论议题、研究兴趣和基本假设等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很难借鉴。而我国虽是一个运动频发的国家,相关的研究议题也很多,但理论视角却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史学研究,重在对史料的挖掘和整理。研究内容基本上是对各种具体运动发展脉络的描述和分析,对运动性质与特征的归纳,对运动结果的探讨和利弊得失的评价等。这些研究对“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的借鉴意义不大,但对“怎样进行组织化动员”有一些启发作用。因此,要想将论文研究进行下去,首先要构建出一个“组织化动员”模型,分析影响“组织化动员”的核心要素,可这样的要求显然超出了我的能力。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牵涉到我国转型期社会变革的宏大背景,相关因素自然非常多。我像一只无头苍蝇在相关问题中打转,始终理不出一条清晰的脉络。直到我读了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论文《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社会学分析》之后才豁然开朗。我欣喜若狂,即刻用了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作为分析框架,将评估运动转换为:带有“总体性社会”遗传基因,在技术治理方式下的一种“运动式治理”。解决了分析框架,以后的工作就变得相对简单。在此之前,我将自己头脑里的一些想法都记录下来了,虽然是一个个的碎片,没有章法,却是思考后的粗加工材料。现在,理清主线后,选择一种合适的论述角度,将这些材料串起来,论文内容很快就充实起来。2.删除旁枝问题“组织化动员”式的评估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这是人们情不自禁发出的疑问。无论是课题申报还是交流时,人们都希望我用理性、系统的学术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开题时,我确实将“组织化动员”的评估效果作为研究内容之一,并且在此后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围绕着这样一些问题:案例院校动员起来做了什么?怎么做的?评估结束后,哪些保留了,哪些消失了?“组织化动员”的评估对案例院校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根据CIPP评估模型要素(情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作为分析框架,深入挖掘案例并以丰富的材料作为支撑,有效地回答了大多数人的疑问。预答辩时,导师们认为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幅过长(30万字),结构有些松散。我就将与核心研究内容关联不是很紧密的内容删除,删减了10万字左右。经过这样的调整,“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的主线变得更加清晰,重点更为突出,结构也紧凑起来。我对调整后的效果非常满意,但同时还是免不了对删除的这部分内容感到十分可惜,这毕竟是我呕心沥血的结果啊。论文写作时的分析框架十分重要,要紧扣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避免被旁枝问题所干扰,研究最好只回答一个问题,削枝强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五、答辩阶段:再次推敲学位论文的题目完成学位论文后,在论文答辩前后可对题目进行再次推敲,这个时候是“点题”,即用文字对论文主题给予概括。点题时要注意标题文字的规范、准确、新颖,要仔细琢磨论文标题是否恰当;词语是否确切、科学、规范、没有异议;是否简单明了;能否真正概括出学位论文的核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出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是否新颖醒目;能否引起读者的阅读意愿等。我的学位论文标题曾经考虑用《“无政府组织”的“组织化动员”:大学本科评估实证研究》,这个标题对比强烈,比较醒目。但不少人对“无政府组织”提出了异议,认为提法不够规范,大学组织的特性准确的表达应为“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如果全文写上,标题又不够简洁,最后我放弃了这个题目。后来,我将项目定为《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在预答辩时,有老师提出,并非所有大学在评估时都“组织化动员”,北京大学就没有采取这种方式。经反复斟酌后,最后我将标题改为《地方高校本科评估中的组织化动员》。总之,学位论文研究问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从选题阶段的研究方向框定,到综合考试阶段的问题聚焦,再到开题阶段的研究设计,延续到论文写作阶段的削枝强干,直至答辩阶段的标题确定。学位论文贵在围绕问题开展研究,真正体现出研究的价值,并形成创新点。

专业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如果您是工科。那么,确定课题方向--查找相关文献并阅读--(开题报告)计划并做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与相关数据--完成毕业论文。这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查阅文献,并且有的学校会要求来个中期报告。如果您是文科,那么就是大量阅读,阅读,阅读。与导师确定个研究课题,开始边查资料边写论文。。

硕士论文在写作时,我们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像提前准备好资料,再查看一下写作技巧,这样来写作硕士论文才能避免多次大改,如果你做好了以上的准备,那么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一下硕士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及一些写作技巧吧! 一、硕士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确定论文的选题。选题是否得当,对于论文的成功,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一个好的选题等于成功了一半。虽然选任何本专业范围内的题目都能够写出东西来,但是一定考虑是否可以做到有新观点、新发现、新角度、新研究方法、新材料等。注意不要题目选的过大,无法在这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展开。根据许多硕士论文的选题经验,这一级论文的选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本专业的研究空白、发生争议的热点话题(自己的观点感到较为充分)、对比性的话题、从其他专业角度研究本专业的话题(这是一种选题的学科交叉或边际效应)、有新的插入角度的老话题、刚刚冒出来的本专业的新问题等。 第二步,围绕已经确定的论文选题,收集(或者叫"文献检索")并细读相关的研究资料与理论依据。这一步的工作是较为艰苦的,查找资料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很大。这一步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一步,你的论文内容很可能完全或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了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等于白做;查找的过程,也是启发思路、产生观点火花的过程,不走这一步,等于掐掉了自己新观点、新视角、新材料的来源。这也是为下一步做观点、角度、材料上的准备。 第三步,提出你自己关于选题的理论假设,或要研究的具体问题与核心问题。 选题是指准备写的论文的大体方向和范围,真要动手写作,就会遇到两类具体的问题。第一类属于观点方面的:我的具体观点是什么?你可以设想出一个或几个观点,但它们仅仅是一种假设,通过许多证据、材料,通过严密的论证和适当的论证框架结构,证明你的假设是成立的,这才能形成论文的主体。第二类属于实用方面的:我要具体论证什么问题?你可以提出许多原因、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是不是与所论证的问题相关,相关到什么程度,这需要通过科学的调查数据和(实证)分析。 不论哪一种情况,这涉及论文的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一定要明确,并且贯穿论文的始终。由于硕士论文字数相对长,常见的问题之一,在于作者把握不住全文,写着写着,无形中脱离了自己原来确定的假设或具体问题,说了许多无关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的内容,最后得到"脱离主题"的结果。 第四步,决定采用哪些研究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大体可以归为两大范畴,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后者又可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人们为探究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而采用不同的研究取向,不同的研究取向又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假设、收集资料的方式和对结果的判断标准。但是各种研究方法在现在的论文写作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相容和内在的连接。一般地说,根据自己的选题和讨论的具体问题,可以以一种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其他的方法。同时也需要一些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经济学的思辨研究方法。 在文科硕士论文中,作者直接为论文进行的定量分析,规模一般较小,适应的范围也是有限的,较多地采用别人而不是自己直接的调查结果。这是由于论文的研究经费有限、作者个人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的。以逻辑分析为主的论文,适当采用一些定量分析的数据,有时会给文章增添一些分量。但是,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而不要为了显示研究方法的多样而有意去做。例如一个很宏观的话题本来适于思辨研究,硬要加进一项微观的量化调查结果证明什么,反而会弄巧成拙。这是现在写好论文要把握的一个具体问题。 第五步,设计论文的框架结构。一般文章的写作也需要有这一步,但对硕士论文来说,更为必要,其要求也更细一些。一般情况下,一篇硕士论文要有绪章、入题的第一章、主体章节,以及结束语。章节的设置在写前要有个大体的布局逻辑,使之结构合理;章和章之间有一种逻辑上衔接关系,防止盲目写下去,淹没主题,不知所云。这一步很少有一次完成的,往往会根据收集材料的情况、调查访问中遇到的新情况,经常变动。但是就像建筑师在盖房子前必须有图纸一样,到了写硕士论文这个层次上,大体的文章框架不能仅仅存于脑子中,一般要形成文字,相对细致一些,具体到"节"更好(但"节"的层次开始时不要固定化),便于写作时心中有数。 到了设计论文框架这一步,因为有了文字化的章节设计,除了请导师指导外,这是在正式动笔写前较广泛地征求其他专家意见的一个好机会。通过设计论文框架,可以大体看出文章的价值或存在的问题。 第六步,对已经取得的文献资料、调查材料和各种论据进行分析、归类,分别充实到各章节中,再进行解释、论证。这实际就是论文写作本身,所以这样描述,意在让作者理解论文写作的过程。各种材料和论据,不是天生就可以证明论点或说明具体问题的,需要通过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和论证(引用、修改、增减),才能使其变得富有生命力,极其自然、自成一体,有力地为自己所论的题目服务。 在这一步,有时需要温习一下学过的基础专业知识(例如社会调查统计的知识),用严谨的数据组织方式,紧紧围绕已经确定的理论假设或具体问题,调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通过正论(这是主要的)、反论、设论、驳论、喻论等等手法,论证观点或问题,得出结论,完成论文。 论证中肯定会出现种种材料使用或缺乏的问题、逻辑推理的问题、论据与论题不相配的问题等等,需要停下来再找资料或材料或拜访专家,充实或削减原来论文框架中的内容,必要时对框架结构进行局部调整。这种情形是正常的、经常发生的。还对时间要作出安排,如果时间安排不当,就可能来不及调整论文结构与内容。 第七步,必要时重新估量选题,修正论证对象的范围。这是与第六步同时出现的另一种情形,即通过较为广泛地征求意见和本人的思考,感到原来的选题对自己不适当,或难以完成,那么就要及时调整论文写作的计划,改变选题或调整选题。由于前面已经对本专业的学术研究有过较多的思考和文献检索,即使改变选题,花费的时间一般也不会很多。 选题不当、难以完成的另一种情况不在于选题本身,而在于选题论证的范围过大。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把论证对象的范围缩小就是了,这时作者一定要舍得"割爱",割舍那些用不上的材料。硕士论文写作中,论证对象范围过小的情况很少见,因为二三万字的论文,但也要注意选题范围太小的问题。 第八步,对论文从技术上进行规范化的检查和调整。章节设计的技术问题(含目录)、文中的引证标示、注释及编号、文后的参考文献编排,以及不属于论文本身的内容提要(包括英文提要)、关键词等等,都要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这些虽然属于技术性问题,但也反映出作者的治学态度。特别是引证,凡是使用了别人观点的地方,都必须注明材料来源,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将别人的研究成果变成自己的。标明的材料来源也要十分清楚,论著名称、作者或编者、出版社或发表的刊物名称、出版或发表时间等等,一应具全。有时,一篇较有水平的论文,答辩时提出批评的主要问题是引证的不规范,由于这个原因使论文的评价低一档,这很不值得。 二、硕士论文怎么写? 硕士论文写作可以分为两段:一是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工形成详细的写作提纲。提纲一定要经过导师的审阅和批准 ,方可开始写作。对于提纲,首先是要推敲好题目。论文的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要使读者一看就能抓住该文的主要特点。 题目要具体不要空泛, 要醒目不要流于一般, 要简练不要冗长, 更要注意思想的确定性, 不要给人以似是而非的印象。 二是论文写作。论文写作忌匆忙从事,且不要无纲而作或草纲而作 ,以免走弯路 ,做无效劳动。 在写作过程中 ,一定还会发现提纲中的问题 ,要注意及时加以修正。硕士学位论文一般控制在 3~5 万字,不易过长或过短。正文写好后,还要写好: (1)论文摘要。要以十分简练的语言概括论文的精华 ,不要简单浓缩全文,更不可三言两语草草了事。摘要是论文的 "窗口",一定要认真对待,字斟句酌。摘要最好是在全文完成以后再写, 这样可以概括得更准确一些。 外文摘要现在大都搞得比较马虎, 这里有外文水平的问题, 但主要是不认真。 写外文摘要时最好不由中文摘要直接翻译,因为中、外文的写作习惯是不同的,直译往往效果较差。 应当摆脱中文的束缚直接用外文写作。篇幅还可以稍长一些。 (2)关键词。要精选能反映本文主要特点的单词或词组。词组应简明通用,约定欲成,不要生编乱造。词组不宜过多,一般以 3~4 个为宜。 (3)引言。引言的内容是要提供该论文的研究背景,包括研究的意义、历史和现状,由此引出写作论文的目的。一般在一千字左右。 (4)注释。注释要求准确、统一、标准化。引证一定要核对原文。特别是经典著作,有新版本的就不能引用老版本。 格式要按照新闻出版署的规范要求进行统一。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目录不规范也是个通病。要注意的是,只能列出自己读过的文献, 不能列出自己没有读过的文献; 只能列出和本文有关的文献, 不能列出不相干的文献; 文献目录编排一定要分类, 分类的参考系可以自己酌情而定。参考文献目录也是判断一个学生论文质量的 "窗口". (6)后记。这也是论文中必须有的内容。对自己论文的写作过程作些说明是必要的,对曾经支持和帮助过自己写作的人, 特别是对自己的授课教师、 论文的指导教师, 表示感谢也是合乎情理的。 但是一定要注意分寸, 溢美之词太多是不必要的,把一些不大相干、无关紧要的东西也写了上去,是不合适的。 论文的写作过程 ,一般要经过大纲、初稿、定稿几个阶段。即使是有写作经验的学生 ,往往也要精心修改 , 数易其稿,才能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 论文一定要由导师审定后方可打印。 写作时要注意不能前松后紧, 草率收兵。 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一般地说,在内容上要具有三 "感",即理论感、现实感、历史感。就是说,一定要有理论的深度,要有历史的根底,要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在逻辑上,要具有整体性、规范性、朴实性。就是说,体系要严密,表述要规范,包括印制成册过程中的校对,都要一丝不苟;文章要朴素无华,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要弄些故意让人读不懂的东西。 四、关于答辩答辩是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争取学位必须通过的环节,是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学者以组织的形式对学位论文进行集体审查和评定。 它不仅考查学位论文是否合格,而且考查学生在这个领域里所达到的理论水平。 在答辩过程中, 研究生要认真准备好发言提纲。 要把论文的精华部分特别是具有创造性的部分的思路整理出来,要突出重点,不要什么都讲。要记熟发言的内容,发言时不要念稿子。 稿子只能作为发言时的 "备忘录 ".对于老师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要认真做好记录。 需要回答的问题, 一般是答辩委员会主席指定回答的几个问题。 有时候需要进行归纳概括 ,回答几个主要问题。在答辩中回答问题,要掌握好时间,长话短说,少而精,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发言, 切忌长篇大论, 虎头蛇尾;不可偏离主题,答非所问;要谦虚,禁忌强不知以为知。撰写学位论文要严肃认真。这里 ,除了必要的知识要求和技巧方面的要求外,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学风。强调以下三点: 第一、学贵有恒。恒即恒心 ,是持志的一种表现。在为学的道路上,有中途而废和功成业就两种可能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记住孔子的一段话: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就是说,功亏一篑和大功告成完全取决于学者有恒和无恒。 我们应当发扬有恒的精神, 锲而不舍。 第二、学贵专一。所谓 "专一"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一是指治学必须注意专精。董仲舒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断: "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一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 ,莫成。"就是说,求学做事和须注意力集中。我们搞科学研究也应当这样。 第三、学贵于勤。就是说,学习态度要端正,要勤奋。在这个问题上 ,我们应当记住韩愈的《进学解》中的话: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就是说,作为一个学生,无论是进德还是修业,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精益求精。这些思想,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十分宝贵的。 三、硕士论文写作实用技巧 第一,你要写什么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 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现在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 其中要包括你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 由于目前研究不足, 所以你要研究。所以,你的硕士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 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 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 可以说在理论上, 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 所以你去做, 就有理论价值了。 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 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 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 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 第三,如何写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 以上就是"硕士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写作方法和技巧介绍)"的全部介绍,希望对了解硕士论文写作方法上有所帮助。

多看看文献,去积累素材。确定自己的中心主题。多思考不会的可以请教自己的指导老师。

怎样地完成学位论文

一、选题阶段:在问题意识下框定研究领域确定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第一步,对学位论文有决定性的意义,“题好文一半”,选择了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就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是学位攻读者独立研究的开始,是个体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颇具挑战性。1.要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找到一个好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要有强烈“问题意识”,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牛顿和瓦特的例子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牛顿从树上掉下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成为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而瓦特则从水烧开后水壶盖跳动这样一个人们熟视无睹现象中受启发,进而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大变革。研究始于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虽然确定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对于所有学科的学位攻读者同样重要,但对于攻读人文社科学位者而言,问题意识更为重要。因为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客观,学术前沿比较清晰,并且研究的是一种确定性事实,以规律的形式出现,因此研究的问题相对比较明确。而人文社会科学探究的是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作为人有目的行为的产物,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偶然的事实,探索必然的规律[1],其研究对象相对复杂,涉及的因素众多,且交织在一起,往往还涉及价值问题。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更具有隐秘性,更要有强烈的问题前设,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发现社会事实背后的因素。2.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学位论文的灵魂,是评价学位论文质量与水平的主要标准。“创新”指的是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发展做出原创性的贡献,可表现在探索了未知的新领域、文献资料的新发现、观察问题的新视角、新概念术语的产生、研究方法的新探索、学科知识的新融合,理论观点的新突破等[2]。在选题阶段,对于自己将要主攻的研究问题能够达到怎样的创新目标要有一个基本的估计。换言之,要对自己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以及可能达到的研究结果有一个比较理性的、明智的判断。要不断地反问自己:与其他研究者相比,我有什么样的优势,可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从而形成创新点?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高校业务管理部门工作的一线管理者,我的实践经验可能是个优势,但理论功底不够深厚,要在理论创新上做出成绩相对困难。那么,选题从实践出发就比较切合自己的实际。如果选择自己从事过的工作,学位论文写作就会轻松一些。原因是:①对这些领域比较熟悉,背景知识了解较多;②对操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感性认识,尤其对其中的矛盾有较深的体会;③以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能比较便利地获得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可能在资料积累上有所创新,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这样,在自己曾经做过的工作中去寻找问题就比较恰当。3.关注研究意义在选题时要关注研究意义,如果选题没有多大意义,花再多的精力,研究得再好,也没有多少价值。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价值体现为理论上的突破,表现为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创造,或对于学科内某一理论问题具有补充、整合或派生意义,为人类的知识积累添砖加瓦。实践意义指的是能否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所帮助,为经济建设与社会繁荣发挥积极的作用。研究意义集中体现在回答这样的问题上: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我对自己的工作经历进行了反复扫描,最后落实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上。因为,作为从精英型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响重大而深远。同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又是一个饱受争议、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焦点事件,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就很有意义。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并关注研究意义,带着这样的前设去有意识地寻找问题,实质上体现了做学位论文时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兴趣、能力、可行性等。综合以上几方面的考虑,我大致框定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研究”,但到底研究本科评估中的什么问题,还是朦朦胧胧的,不是很明确。二、综合考试阶段:逐步聚焦研究问题综合考试阶段是研究问题的逐步聚焦过程,可分为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挖掘问题等步骤。1.通过文献综述寻找问题问题就是理论疑难和实际矛盾,因此,寻找问题的途径无非二条:实践途径或理论途径。无论是理论途径还是实践途径,进行文献综述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文献综述就是围绕着研究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梳理出这个研究专题的学术发展,用概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学术谱系图”。同时,要对所涉及的问题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和鉴别,发现现有的研究尚未涉及的领域,或者他人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做文献综述最能从学术内在机理上体现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是一个边梳理、边学习、边思考的过程,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程,要大量阅读资料,反复研读重要文献,透彻理解前人的研究思路和独创性结论,并琢磨前人的研究策略,思考自己研究问题该从哪些切入点开展。完成了文献综述的写作,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问题、创新点、研究意义等都会逐渐清晰起来。为了完成综合考试必备的文献综述,我对二十几年来我国评估研究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研究议题、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概括与分析。结果发现,从研究议题而言,评估制度、评估技术研究是热点,而多学科视野下的研究比较缺乏。从研究层次而言,宏观研究较多,中观与微观的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而言,思辨性的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而既有特定的理论视角,又有实证研究支撑的专题研究还相当缺乏。为此,我认为从社会学视角聚焦在大学这个中观层次上,这个研究视角在现有的评估研究中尚属空白。我的导师有社会学背景,我自己曾任地方院校评建办副主任,具备研究该问题理论与实践的有利条件,从这个角度开展研究具有可行性。社会现实是问题的源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是找准问题的关键环节。我收集社会各界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反响材料,包括网上言论、报纸、访谈录、“两会”提案等,对这些具有强烈感性色彩的言论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被评院校以“全民大动员”方式形成的评估运动,采取的一些错误应对策略是评估工作遭到诟病的焦点所在。至于为什么被评院校会比较普遍地采用这种应对方式,仅从评估技术角度恐怕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但评估方法应该是引发这种现象的内在根源。因此,我对世界评估发展的历史、评估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行文献综述,尤其分析评估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测量→描述→判断→建构四个评估时代所反映出来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试图为评估在现实中的疑难找到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世界评估发展史上找到坐标定位。这样,通过做文献综述,分析理论疑难和实践困境,所要研究的问题有“呼之欲出”之感。2.从社会现象中发现和聚焦问题从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关键在于抓住核心问题,此外,还要剥离次要因素,限定范围,将问题聚焦并简化,并且用十分简练的学术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是一个从表象问题向实质问题的转化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过程,更是一个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过程,需要多视角下的灵感迸发。完成文献综述后,待研究的问题时刻萦绕在心头。这期间,我与导师不断地沟通,也和相关人员,包括老师、同学、涉及这个问题域的人员进行多方交流。或者说只要能逮到人,对方有可能听我讲,我就不断地叙说,把自己的大概研究思路讲给他(她),看对方的反应,之后再将反馈意见详细地记录下来。感谢北京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被我缠住的人对我这样的行为都非常理解,且乐于奉献自己的观点。这些交流者开阔的视野、充足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研究经验、深刻的见解是巨大的财富!多方反馈的观点给了我莫大的启迪,也斧正了自己的前设。经历了“头脑风暴”的洗礼,一个概念——组织化动员蓦然出现了!这个概念很好地概括了大学在评估时的组织行为,正是这种组织行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3.在理论视角下挖掘和细化问题在实践基础上抽象出“组织化动员”概念后,还需要在理论视角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细化。经过深入思考,我提出了这种奇特社会现象的三点悖论:①与大学组织特性形成鲜明比照。大学被称为“松散的结合系统”、“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但评估期间大学变成了军队,具有统一的意志和强大的“战争力”。②它与我国社会发展趋势不一致。“运动”是“总体性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但改革开放后,社会动员逐渐淡出中国,以法治为基础的治理渐成常态。但在评估期间,高校处于非常态,运动范式再现。③它在世界各国大学评估实践中几乎没有同例。外部介入大学评估是世界通例,但国外大学未出现这种应急性应对外部评估的现象。针对这三个悖论,我集中研究大学“组织化动员”的产生机理,即“为什么要组织化动员”? “如何进行组织化动员”?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三个子问题:①为什么我国大学在评估时会出现“组织化动员”?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有怎样的结构性条件?其动因又是什么?②大学内部“组织化动员”如何实施?其动员方式、阶段和特点分别是什么?③“原子化”的个体为什么会被动员起来?他们对“组织化动员”的反应如何?有哪些矛盾与冲突?“组织化动员”式的评估对被评大学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当确定用“组织化动员”作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的主线时,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才真正地确定下来。无论在答辩时还是课题申报预审时,不同的专家比较一致的反馈意见是:研究的问题意识很强,研究视角新颖,选题很有意义,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组织化动员”的概念。三、开题阶段:综合设计研究问题到了开题阶段,就要对学位论文选题做好研究设计,包括确定相关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对选择理论、确定研究对象和琢磨研究距离体会最深。1.选择理论学位论文必须要有理论支撑,没有理论的论文是没有深度的,称不上是博士学位论文。但是,因为我的研究问题源于现实问题,而现实问题是综合性的,非学科性的,这就决定了要选择一个针对性的理论难度较大。另外,我的问题又源自本土的社会现象,要特别警惕西方理论的适用性。最后,我选择以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原因在于:①它的理论核心,即结构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对我的研究问题有较好的解释力。②这是一个综合性理论,融合了社会结构制约性和主体行动能动性两个方面,包容性较大。③这是一个形式模型,所以才具有超越不同社会结构形态,对研究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换言之,这个西方的理论用来解释中国的本土问题还是适用的。2.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最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度解剖,就能形成对这类现象较为深入、详细和全面的认识,起到“一叶知秋”的作用。对于本科评估“组织化动员”而言,地方院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组织化动员”表现出最强烈的动机和最发达的形态。而我作为一名地方院校组织评估工作的主要成员,具备“解剖麻雀”的便利条件。而且,本研究侧重在“组织化动员”的过程剖析,而这个过程通常是隐匿在文本之后的,了解其“幕后”的情况变得非常重要。这个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的确定,使我这样背景的研究者具备了绝对的优势,研究条件十分有利。3.琢磨研究距离经验基础上的学理研究,要与经验事实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直接决定了观察的角度,观察的距离不同,看到的景象就会不一样。理想的距离应是既能看到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能抓住其中的细微之处。距离太远,难以产生感性认识,抓不住深藏其中的“微妙”,深度不够;距离太近,就会深陷其中,跳不出来,宽度不足。对我来讲,用自己工作的院校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会比较敏感,说什么、怎么说才能真正发挥“内里的局外人”作用,既抓住关键问题所在,又不损害组织利益,这是我在研究设计中反复琢磨的一个重要问题。将研究聚焦在“组织化动员”过程而非应对评估的具体措施与策略上,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观察距离。既可以一个“内部人”深入其中,感受组织内部人员的情感和态度,理清该事件内部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组织化动员”的实质问题;又以一个“局外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不陷入到具体的琐事之中,不遮盖问题,以理性的态度进行客观分析。开题阶段要对学位论文选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这是开展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经过的过程。这个阶段问题考虑得越详细、越深入,后续的研究就会越明确,可避免在研究中走弯路。四、论文写作阶段:对研究问题削枝强干论文写作是按照研究设计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将研究设计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和细化,并削减旁枝问题。1.深入与细化核心问题我觉得自己的研究思路很清晰,论文写作只要按照研究设计进一步细化即可。但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宏大、因素众多,关系复杂,正如评论家所言,吉登斯的理论是“综合了各种理论要素的‘煎饼’,内部充满了矛盾和张力,吉登斯像‘狐狸’一样,像‘蜜蜂’一样,在理论之间飞来飞去,要理解他的理论就像‘试图去抓住一根水银柱’”[3]。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该理论缺乏中观层次的分析框架。这样,上层的理论和下层的材料就无法串在一起,研究从理论出发的路径走不通。这样,我只能在核心研究内容上寻找突破路径,希望能借鉴到其他研究者的分析要素。然而,由于社会结构的差异,西方社会运动多是“自下而上”自发集聚而产生,找不到类似“组织化动员”的模式。而且,西方对运动研究的理论视角虽然多样,但每一种理论视角关注运动发生和发展的不同方面,在理论议题、研究兴趣和基本假设等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很难借鉴。而我国虽是一个运动频发的国家,相关的研究议题也很多,但理论视角却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史学研究,重在对史料的挖掘和整理。研究内容基本上是对各种具体运动发展脉络的描述和分析,对运动性质与特征的归纳,对运动结果的探讨和利弊得失的评价等。这些研究对“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的借鉴意义不大,但对“怎样进行组织化动员”有一些启发作用。因此,要想将论文研究进行下去,首先要构建出一个“组织化动员”模型,分析影响“组织化动员”的核心要素,可这样的要求显然超出了我的能力。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牵涉到我国转型期社会变革的宏大背景,相关因素自然非常多。我像一只无头苍蝇在相关问题中打转,始终理不出一条清晰的脉络。直到我读了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论文《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社会学分析》之后才豁然开朗。我欣喜若狂,即刻用了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作为分析框架,将评估运动转换为:带有“总体性社会”遗传基因,在技术治理方式下的一种“运动式治理”。解决了分析框架,以后的工作就变得相对简单。在此之前,我将自己头脑里的一些想法都记录下来了,虽然是一个个的碎片,没有章法,却是思考后的粗加工材料。现在,理清主线后,选择一种合适的论述角度,将这些材料串起来,论文内容很快就充实起来。2.删除旁枝问题“组织化动员”式的评估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这是人们情不自禁发出的疑问。无论是课题申报还是交流时,人们都希望我用理性、系统的学术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开题时,我确实将“组织化动员”的评估效果作为研究内容之一,并且在此后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围绕着这样一些问题:案例院校动员起来做了什么?怎么做的?评估结束后,哪些保留了,哪些消失了?“组织化动员”的评估对案例院校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根据CIPP评估模型要素(情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作为分析框架,深入挖掘案例并以丰富的材料作为支撑,有效地回答了大多数人的疑问。预答辩时,导师们认为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幅过长(30万字),结构有些松散。我就将与核心研究内容关联不是很紧密的内容删除,删减了10万字左右。经过这样的调整,“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的主线变得更加清晰,重点更为突出,结构也紧凑起来。我对调整后的效果非常满意,但同时还是免不了对删除的这部分内容感到十分可惜,这毕竟是我呕心沥血的结果啊。论文写作时的分析框架十分重要,要紧扣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避免被旁枝问题所干扰,研究最好只回答一个问题,削枝强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五、答辩阶段:再次推敲学位论文的题目完成学位论文后,在论文答辩前后可对题目进行再次推敲,这个时候是“点题”,即用文字对论文主题给予概括。点题时要注意标题文字的规范、准确、新颖,要仔细琢磨论文标题是否恰当;词语是否确切、科学、规范、没有异议;是否简单明了;能否真正概括出学位论文的核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出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是否新颖醒目;能否引起读者的阅读意愿等。我的学位论文标题曾经考虑用《“无政府组织”的“组织化动员”:大学本科评估实证研究》,这个标题对比强烈,比较醒目。但不少人对“无政府组织”提出了异议,认为提法不够规范,大学组织的特性准确的表达应为“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如果全文写上,标题又不够简洁,最后我放弃了这个题目。后来,我将项目定为《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在预答辩时,有老师提出,并非所有大学在评估时都“组织化动员”,北京大学就没有采取这种方式。经反复斟酌后,最后我将标题改为《地方高校本科评估中的组织化动员》。总之,学位论文研究问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从选题阶段的研究方向框定,到综合考试阶段的问题聚焦,再到开题阶段的研究设计,延续到论文写作阶段的削枝强干,直至答辩阶段的标题确定。学位论文贵在围绕问题开展研究,真正体现出研究的价值,并形成创新点。

学位论文应该直接来填写一下,因为你现在填写的论文的标准和没看到是一样的。

首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相关的书籍;这样可以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多看看文献,去积累素材。确定自己的中心主题。多思考不会的可以请教自己的指导老师。

  • 索引序列
  • 完成学位论文开题
  • 完成学位论文条件
  • 学位论文完成计划
  • 完成学位论文写作
  • 怎样地完成学位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