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黑暗的中世纪论文素材

黑暗的中世纪论文素材

发布时间:

黑暗的中世纪论文素材

黑暗中世纪 在查理漫大帝死了以后。欧洲群龙无首,而这使得他们的基督教势力得以施展。基督教利用人们的信仰来聚敛钱财。控制人们的思想,其中十字军东征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宗教例子,利用人们因为信教而发动的战争。在随后的13世纪,由于亚洲的蒙古侵略。带去了著名的黑死病。从而欧洲人惶惶不得中日。他们感觉就像生活在黑夜之中一样。文艺复兴以前,宗教的教会仍是一切社会规范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科学工作者,尤其是自然科学方向的学者,普遍受到宗教的打压,没有任何的自由发展空间,人民长期处在蒙昧状态和对宗教的迷信中。故此叫黑暗的中世纪。在文艺复兴“启蒙”(enlightened)了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世纪”一直被视为“黑暗”的渊薮。在这个神权一统天下的“愚昧”时代中,人们很难想象其中会有什么积极的东西,也无法想象中世纪的人在理智上究竟有什么贡献一一而中世纪绝大部分时间的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按照基督教教义进行统治,似乎更谈不上什么政治理论了。对“中世纪”这个漫长而黑暗的时代进行任何方面的研究,都意味着是一种冒险。1.中世纪是什么时候: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2.为什么说是黑暗的中世纪?中世纪的欧洲被神权笼罩,从贫民到国王所有人都是天主教徒,信封耶稣,教皇也就成为实际最高领导人,人们的生死掌握在教会手中,再加上教士的贪婪,不停从人民手中索取,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所有的人都不敢违背教皇的意愿。人民生活愚昧无知,而且备受压榨,这就是黑暗的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拜占廷帝国是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文明,在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具有重大的典型意义和启示价值。 第一章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公元476 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西欧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重要 标志,至公元11 世纪,西欧的封建化过程才基本上完成。在这长达数百年的 过程中,一方面是日耳曼农村公社的瓦解与依附农民的形成;另一方面是封 建生产关系的逐步建立。这是西欧封建化过程中,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构 成早期西欧封建社会确立的主要线索。和东方一些文明国家相比较,西欧封 建社会初期相当落后,因为从古代世界遗留下来的是基督教和一些破烂不堪 的城市。生产不发达,商品流通微弱,闭塞的农奴庄园是当时主要的经济细 胞和基层的政治组织。封建割据、王权衰落、整个精神文化领域为僧侣阶层 所垄断,以及劳动群众反农奴化的斗争持续不断,这些都是早期西欧封建社 会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西罗马帝国的衰亡与日耳曼诸王国的建立 西罗马帝国奴隶制的危机与封建关系的萌芽 3 世纪至5 世纪,是西 罗马帝国奴隶制危机总暴露的时期,同时也是封建因素在帝国母体内孕育成 长的时期。席卷高卢和西班牙的巴高达运动,震撼北非的阿哥尼斯特奴隶大 起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阶级的反动统治。 田园荒芜,城市凋零,大规模掠夺奴隶的战争被迫停止。奴隶来源枯竭,价 格腾贵。公元3 世纪,一个健壮的奴隶,售价300 银币至500 银币。大规模 使用奴隶劳动不仅无利可图,而且极端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把庄园土地分 成小块,租给隶农耕种,是当时唯一有利的耕作形式。 隶农,早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已经存在,但最初是指自由租佃者,他们除 交纳一定的地租外,经济上是独立的,法律上是自由人。但至公元1 世纪, 由于奴隶制危机的加深,隶农制也有所发展。公元98 年,小普林尼在给罗马 皇帝图拉真的信中,曾谈到他在伊达拉里亚的提菲林领地,每年总收入是80 万塞斯退斯①,其中一半来自隶农交纳的地租,另一半来自奴隶劳动所得的收 入。由此可以看出,隶农在奴隶主庄园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这时, 隶农的构成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除自由租佃者以外,罗马奴隶主还把土地 分给奴隶耕种,这种授产奴隶,可以获得一部分收获物,他们在法律上虽不 是隶农,但其经济地位已和隶农接近。在帝国边区,罗马奴隶主将土地租给 蛮族移民耕种,后来,这些移民也逐渐变成隶农。还有大批自由小农,因战 乱和重税,无以为生,被迫寻求大庄园主的“庇护”,这也是隶农的重要来 源。 公元3 世纪,意大利各行省已有很多世袭隶农,而且数目日见增长。但 根据一些文献资料,这时期的隶农和土地所有者的关系,仍保持平等的契约 关系。259 年,皇帝瓦列里安及其子加利因努斯在答复叶弗罗西尼的请求时 曾指出:“如果土地出租者把你从领地上赶走,你可以根据契约起诉,并可 以要求赔偿。

社会背景:中世纪的西欧处在城市复兴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再度兴起,但规模小,人口少,公共设施落后,环境脏乱,瘟疫时有发生。政治背景: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是二元政治,即一个是以罗马教廷为中心的罗马教权;和一个以国王为首的世俗王权,封建社会内部矛盾发展酝酿,冲突频发。文化背景: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阻碍了思想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前期尤甚。可以说是神学笼罩下的欧洲中世纪文化。总结:所谓“黑暗”的西欧中世纪主要体现在基督教的文化垄断,封建等级制度、文化高压政策以及教权凌驾于王权,使得中世纪西欧国家中央集权薄弱,而在文化上呈万马齐喑之态。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生产力发展,城市开始兴起,商品经济在城市中发展迅速,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呼之欲出,而城市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也孕育着摒弃禁欲主义而享受现实人生的思想,文化解放的呼声崭露头角。同时,由于王权的薄弱,大封建主势力的强大,在各国逐渐出现议会政治,是为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开端。中世纪的“黑暗”中处处孕育着希望与进步的曙光。 (以上为个人结合课堂学习内容所得。。。希望有助于你~O(∩_∩)O~)

宗教统治地位,科技不发达,思想受钳制

暗黑毕业论文

暗黒系アニメ

暗黒系アニメ这个就是了 这个是片假名青年动漫

闪烁的大天使翅膀 你懂的 非常帅

无限畅玩包

购买价格:198人民币

无限畅玩包包含以下内容:

1、可使用新职业圣教军

2、拥有了总计八个角色栏位和全新的英雄之后,你会有更大的机会打败最黑暗的敌人。此外无限畅玩包还会提供额外的四个物品栏位,让你将所有光辉的战利品贮藏起来。

3、第五幕

4、新的冒险模式,你可以传送到任何一幕场景的任何一个路标点。同时加入游戏的还有赏金任务和奈非天秘境两项新的功能,为游戏增加了无穷无尽的可再玩性。

5、重新设计过的指向性“智能掉落”战利品系统,全新的传奇物品,以及秘术师调整物品属性的力量,都在改善您的游戏体验。

数字典藏包

购买价格:388人民币(已购买无限畅玩包的玩家可通过优惠价格升级到数字典藏版)

数字典藏包中包括无限畅玩包中的所有内容,同时还包括以下游戏内容:

1、幽灵犬宠物与美化道具

2、独有的《魔兽世界》宠物

3、战网《星际争霸II》中的头像与印花

4、美化道具

5、风暴英雄猎魔人维拉

黑暗的心英专毕业论文

《黑暗的心》记录了船长马洛在一艘停靠于伦敦外的海船上所讲的刚果河的故事。马洛的故事除了涉及马洛自己年轻时的非洲经历之外,主要讲述了他在非洲期间所认识的一个叫库尔兹的白人殖民者的故事——一个矢志将“文明进步”带到非洲的理想主义者,后来堕落成贪婪的殖民者的经过。

一个美丽的哀鸣故事

黑暗的心(Heart of Darkness )作者: 英国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文学经典、剥葱皮一样把殖民主义者的心态一层层刻画得淋漓尽致。本书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作者康拉德用了马洛这样一个叙述者,让他以回忆者的身份出现在故事里,他的叙述穿梭于过去与现在、自己和库尔兹及听众之间,让读者分享着他的各种情绪,这种叙述角度的交替,开创了一种新的叙述模式,代替了传统的线性叙述方法。另外,小说中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段的运用还使作品极具可读性。“黑暗的心”本身就含有双层寓意:既指地理意义上的黑色的非洲腹地,也指殖民者黑暗的内心。本书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大大丰富了作品的意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使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不亚于20世纪任何一部现代主义小说。

如果只是为了过的去,建议写目的论 如果是为了精,甚至为了评上优秀毕业论文,那么建议写个有特色的,比如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分析。

有本书《路线图》the map , 你看看吧 翻译丛书,一系列的。 翻译理论的特别多 用语用,语义,功能等分析一下译文, 如:红楼梦译文中的文化方面

个人感觉翻译方向好写一点吧,比如《翻译中的信达雅》随便找一个方面来写举例和材料都很多,找一本翻译教材,可借鉴的内容也很多。

如果你只是不得不去,建议编写目的论如果是为了罚款,或者甚至要发表评论,优秀论文,它是一个独特的,如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建议写。

选文学类的最好 我们学校连续两年的优秀论文都是写的文学类 主要是资料比较好找 把一篇名家的著作 选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就行了

根据你的专业方向选,语言学,翻译,英语文学等等,跟专业方向契合,然后再根据自己个的兴趣,再考虑选题的具体展开和资料搜集难度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编写要点 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 一、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 二、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 详细提纲举例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文学方面选题比较多,因为有很多小说可供选择,语言学方面应用语言学很好写,还有文化方面,主要看你的兴趣爱好了

论文选题一定要慎重,避免给自己挖坑!我可以推荐给你几部文学作品,《带七个尖角阁的房子》、《怦然心动》、《汤姆叔叔的小屋》、《荆棘鸟》、《无名的裘德》、《看不见的人》、《麦田里的守望者》、《等待野蛮人》、《贵妇人的画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理智与情感》、《追风筝的人》、《黑暗的心》 等等很多。针对每部作品都可以帮你选题,当然,你可以自己选择文学作品,我们针对你的作品量身定制题目!有需要欢迎关注我工作室!

语法方向是比较麻烦的,因为很难选出新的立意。 当初我的论文写得是有关翻译方面的,面就比语法广。

关于纪念的议论文素材

八一 建军节 作文 有哪些?因为战士们用鲜血与生命向人民阐述革命的伟大,革命英雄的亮剑精神!一起来看看2022八一建军节 作文素材 大全【5篇】,欢迎查阅!

↓↓↓点击获取更多“八一建军节作文 ”相关内容↓↓↓

八一建军节的作文精选5篇

八一建军节作文800字范文5篇

纪念八一建军节作文精选6篇

庆八一建军节作文5篇

八一建军节作文1

革命战争年代,解放军为人民打江山、求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据统计,仅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就有26万余官兵献出宝贵生命,104万指战员负伤,终于换来了战争的胜利。

现在,别的国家早已不敢来侵犯了。但是,我们的军人,还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日日夜夜不辛劳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他们不怕严寒酷暑、山高路远,在青藏高原、黑龙江流域、南海群岛……站岗、放哨、巡逻、抓敌。他们誓死捍卫美丽的祖国大地。他们坚定不移地守住自己的战斗岗位,寸步不离。在波浪滔滔的大海上,运用先进的科学仪器,时时刻刻注意着周围的一切情况尽早发现情况,果断处理好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问题。长江、淮河发洪水时,是我们的解放军战士冲向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护堤救人,抢救财产……广大官兵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在服从大局、服务大局上,体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体现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的行动上,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在战场上拼杀的是解放军!在边疆上守卫的是解放军!在保卫人民安全的是解放军!在流血流汗受苦受累的是解放军!在大坝决堤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冲在最前面的是解放军!在发生火灾这迫在眉睫的时候最快到达的是解放军!在抗击非典人心惶惶的时期奔赴“抗战”最前线的是解放军!

__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指出,历史雄辩地证明,解放军这支军队来自人民、为了人民,永远是人民的子弟兵。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环境如何变化,解放军服务人民的政治立场不会动摇,人民军队永远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永远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捍卫者。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无私的奉献,换来了我们的幸福、安定、繁荣昌盛!让我们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让精神世界更美好!

八一建军节作文2

在祖国的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国防力量不断增强,国际威望日益提高的大好形势下,我们高兴地迎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__周年和八路军,新四军成立__周年,这是两个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的日子,是两个在中国人民的斗争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日子,因而也是两个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日子。作为曾经在这个队伍里战斗过,工作过,生活过,也是在这个队伍的培养 教育 下成长为恒一企业机构的解放军老战士,此时我的心情格外激动,(我提议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来热烈祝贺这个光辉的节日,一起来深情缅怀参与创建人民军队并指挥我们胜利战斗的各位领导人,一起来沉痛悼念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向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

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__周年纪念日。__年前的枪声,宣告了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的诞生。

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从此走上历史舞台,中国人民的命运从此迈入新的轨道,中华民族的前途从此有了新的希望。战争年代,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不怕牺牲,前赴后继,_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为创建人民共和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捍卫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军队不断加强自身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出色地履行着保卫人民和平,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的历史使命。__年前的起义枪声虽已远去,但起义者为人民的翻身解放和幸福安康甘愿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却代代相传。

__年后我们学习八一精神,就是要学习八一战斗精神,让战斗精神指引党领导下的全军的现代化建设,推进我国军事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进程,为国家安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做出新的历史性的贡献。

八一建军节作文3

很小很小的时候,就企盼着能有一天走进你的行列。如今虽已是白发上头,却依然常在梦中领受你冲锋的号令。在你所向披靡的英雄队伍里,在你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里,寄托着我——一名普通士兵全部的理想、生活和情感。

你走过了__年的光荣征程,无数先烈的鲜血,洗染了胜利的军旗;亿万人民的期盼,托举起辉煌的军徽。那庄严遒劲的“八一”,是我生命永远的图腾。

浩荡的铁流里,我看见了父辈伟岸的身驱,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

不凡的征途上,我听见了我和我的战友们有力的足音,我们手臂相挽,发誓为中华崛起,为世代和平,献出我们的青春和生命。

你用你无畏无敌的精神塑造我,使我能用更博大的胸怀,更宽阔的视野,去感知祖国与世界、战争与和平、时代与人民、责任与使命。

你用你智勇刚毅的气质熏陶我,使我能用更自觉的意愿,更顽强的力量,去掌握信息化战争的技术、战术和艺术。

也曾有过徘徊彷徨,然而,最终还是忠诚的站立在八一军旗下;也曾有过痛苦无奈,然而,最终还是坚定的走上了祖国指定的哨位。经历了多少崎岖坎坷,经历了多少雪雨风霜,一套满是征尘的戎装,就足以让我们斩关夺隘,克难制胜!

你没有给我高官厚禄,也没有给我太多的许诺,但是你给了我勇敢、顽强和忠诚。你使我懂得责任并不是牺牲,而是荣誉;牺牲并不是损耗,而是创造。你使我青春的旋律如此昂扬激越;你使我生命的历程如此朴实无华。巨浪烈火,使我更纯净更刚强。我不知道该怎样报答你的哺育之恩,我不知道还能否回馈你的锻造之情,我能对你说的,只有那深镌心灵的誓言--永远爱你!

八一建军节作文4

因为有了你们,生命从此变得坚强和美丽;因为有了你们,人们不再担心、害怕,和哭泣,因为有了你们,一切都因为有了你们,生活才变得美丽。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在此,请让我祝你们节日快乐!最可爱的人!

18岁,正是美好的青春年华,你们扔掉了一堆时髦的打扮,换来了那身军装,报名来到了绿色军营。

军人是坚强的,他是大山;军人是宽广的,他是大海;军人是飞翔的鹰,从天到地都充满他战斗的勇气;军人是奔腾的豹,每一步都洋溢他生命的气息;军人是歌,把真爱播撒每一寸土地。从懂事到如今,我依然这样看。只要听说一个人是一名兵或者曾经在部队呆过,我就会肃然起敬!

军营,一个磨练人意志的地方,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因为你们的飒爽英姿,所以军人是很多人崇拜的对象。

放假的时候,我最喜欢去住扎在我们这里的部队门口,站在离大门二三十米远的地方,远远地看着门口执勤的哨兵,看着兵们热火朝天的训练,听着他们有力的 口号 声:“一二三四!一二三四!”,还有哨兵喊“集合”的声音,这对我来说,是最美好的享受!我同许多女孩子一样,对军人是那样的痴迷。走在大街上,只要看见一名穿着军装威风凛凛的军人,只要当时没有急事,我会二话不说,立刻跟上去。我还喜欢看有关军人的电视剧,《士兵突击》、《我是特种兵》这样的现代电视剧我不知都看了多少遍,台词都背下来了。同样,我还喜欢唱军歌,我会唱的就有好几十首了。我不惜牺牲一切代价的查找有关军人的照片…

部队是一个大熔炉,练就了你们的勇气和意志!全国人民为国家有这样强有力的军队而自豪!最可爱的人,你们辛苦了!

八一建军节作文5

狼,群狼,不惧危险,敢于战斗。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这是《亮剑》中李云龙接受孔捷的队伍时说的话,做人,就要像一直充满傲气的狼。让这种傲气造就整支队伍的军魂。

《亮剑》,一部经典的战争电视剧,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而战斗。我喜欢它,不只是因为他的人物塑造, 故事 情节,更在于《亮剑》体现出的真正军人的军魂。

军魂,是一种胆识。中国人不是懦夫!在日寇的不断打击、侵略下,中国军人不服输,在人民的支持下、长官领导下,努力反抗。即使不好的形式在面前,李云龙也可以领士兵掘地推进500米,炸掉敌人指挥所,大功一件。

军魂,是一种魄力。整支军队信心十足,不怕敌人,敢于拼搏。这种魄力让鬼子们胆怯害怕,望而生畏。这种气魄让李云龙果断,让赵刚坚毅,让众战士生死执着跟随。因为这种魄力的存在,招兵买马,李云龙竟可以让众战友吃惊,有一个团的兵力,带领的队伍成为鬼子眼中的定时炸弹。

军魂,是一种谋定。有勇有谋,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以一抵十,战略随机应变,这是谋定。在战场外。势均力敌,心生良计,为人处事随机应变,这是谋定。在楚云飞精心策划的“鸿门宴”上,李云龙被扣留,他没有粗鲁反抗,他用的是计谋,让楚云飞胆怯的计谋。让楚云飞终于送他离开,因为他衣服中绑在腰上的炸药。

军魂,是一种情谊。兄弟之情,义薄云天,战士们同生共死,情意是深厚的,在它们之间,用生命书写着兄弟之情。在与鬼子的战斗中,殊死搏斗,团结一心。即使李云龙已经带领部队突出重围,但正因为这份无可替代的兄弟感情,李云龙又重返战场,营救张大彪等战士。面对现今的日方抢夺钓鱼岛,我们中华民族,更要团结一心,扞卫中国的主权!

军魂,是一种精神,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士兵的精神,亮剑精神!中国斗争了22年,让中国人民正真幸福生活。为什么有从弱到强的重要转折?因为有像李云龙、赵刚这样的为民族着想的。因为正义战士们有坚强不屈的军魂。因为战士们用鲜血与生命向人民阐述革命的伟大,革命英雄的亮剑精神!

《亮剑》,亮剑精神已注入中华民族的军魂中,无可动摇。此时此刻,耳边萦绕李云龙的激情演讲:

“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是我们国家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2022八一建军节作文素材大全【5篇】相关 文章 :

★ 八一建军节作文素材大全5篇

★ 八一建军节小学生作文素材大全5篇

★ 小学生关于八一建军节作文素材大全5篇

★ 纪念八一建军节作文800字2020最新【5篇】

★ 关于八一建军节作文精选5篇2020

★ 2020八一建军节满分作文精选5篇

★ 2020八一建军节作文800字精选最新5篇

★ 有关八一建军节作文精选5篇2020

★ 关于2020八一建军节优秀作文5篇最新

唔,我才六年级,不会,sorry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有关“纪念日”的作文素材积累,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关于审题与立意:

本次作文考查采用的题型为命题作文,题目是“纪念日”。“纪念日”,是指值得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的日子。考生可以选取国际国内某个或某些重大节日,也可以选取学校的、家庭的或个人的值得纪念的日子,以之作为写作的主体对象,或叙写值得纪念的事件,或记述举行纪念活动的情景内容,或抒发真切的感受,或发表个人的看法等等。总之,选材是广泛的.,立意是多元的。但无论采用何种文体作文,都应扣题而发,都应紧扣“值得纪念”和“日子”两个要素,都必须有着健康的思想情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关于评分标准:

切入分为54分

1、紧扣题旨,立意深刻,构思新颖。能真实生动叙写有关“纪念日”的故事,(公共的、自己的或他人的,现实的或历史的)并能抒发真情实感,或能阐释有关“纪念日”在人类进步发展、社会文化传承等方面重要意义,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可从65分切入。语言精彩的,最高可判70分。要对照“发展等级”细则,准确赋分;要发现好文章,准确判高分。

2、符合题意,立意准确。能紧扣“纪念日”选材作文,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有鲜明特色的,可从60分切入。

3、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可从54分切入,视语言表达水平上下浮动。

4、写记叙文仅是对所叙对象轻描淡写,缺乏情感体验;写议论文仅对“纪念日”空谈泛谈,而无真材实料,观点缺乏清晰有序的表述;写成了“纪念”,忽视了具体“日子”,可在48至53分之间赋分。记叙文中缺乏基本要素,议论文中出现以叙代议、点据不一,比照同等情况降低一档赋分(一档4至5分)。行文若即若离,可在42至47分之间赋分。

5、不解题意,立意偏颇(所写内容不属于“纪念日”,或全无“纪念”价值),硬贴标签,结构不完整,语言欠通顺,最高不超过41分。如胡编乱造、违背常理,文字表述低下,在41分以下赋分,最低可判25分。抄袭套作不超过20分。

6、错别字,每错一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篇幅不足400字,最高30分,依实际情况定;篇幅基本完整,字数不足者,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

三、优秀文章:

纪念日——清明节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不知不觉间,我们错过了季节,又错过了回忆,只剩下一幅对联,在日长飞絮轻的时光里晃悠:“冬至大地,霜降房檐,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夏至暑天,惊蛰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无定日,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俗称“春社”。“春社”有官社、民社之分。《礼记。明堂位》有官社的记载:“是故夏勺、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在蜡,天子之祭也。”唐诗人张籍、王驾则描绘了民社的盛景“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生于山野乡村,对土地和时令有特殊的感情,在享受丰盛味美的食物时,我们总是念念不忘“土地公公”的恩德。在绵阳,最隆重的“春社”祈福仪式,莫过于安县睢水关的“春社踩桥”。这座桥叫“太平桥”,始建于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距今有200余年历史,桥身为20余米巨型单孔弧架,犹如一道彩虹横卧水上,素有“渔洞山前悬半月,虎头岩下见长虹”的美誉。不知从何时开始,当地百姓笃信,在“春社”日这天到这里来踩桥,可消灾免难,祈祷平安。后来,这种习俗被更多的人了解,逐渐成了川西北最负盛名的民间春社活动。每到“春社”日,菜花丛中,鞭炮阵阵,潮水般的人流纷纷云集于此,绵延数十公里,为自己和家人祈福。

与“燕子来时春社”的喧嚣相反,“梨花落后清明”就显得冷清了。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xx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原本欢乐之节,大禹故里北川,历来有“清明”贺治水成功之说,乡人奔走相告,共庆天下太平。从唐代起,“清明”渐成春游踏青的代名词,且历代承袭成为习惯,人们在这个时节,纷纷走出户外,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其乐融融。孩子们最钟情的,则要数放风筝,有的风筝上还装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绵阳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20xx年,“清明”在千呼万唤中,已成了法定假日。但关于“清明”的解读,却仍众说纷纭。这两天,著名学者、中国古代韵文专家熊笃又在呼吁,要原清明的“本来面目”。在熊笃看来,按照《礼记》的说法,“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清明节应是提倡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时节。”

熊笃说,清明时节,青年男女最适合去水边休憩、划船游玩,甚至到野外谈情说爱。但是,熊笃没有说,如我等中老年人该去做什么?

我想,还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吧,比如踏青、扫墓、祭祖、省亲。

世界中世纪史小论文主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封建制度与神权政治的来源PASSANT520 罗马帝国衰微之际,基督教会的势力却正在增长。教会大体按照罗马的行政区划,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逐级管理制度,如大主教管区、主教管区、教区等。西罗马的统治机构随着帝国的灭亡而失去作用,但教会的组织并未破坏,圣职人员也都保留下来。当社会上新旧交替、兵荒马乱之际,世俗政权瘫痪,教会趁机扩大影响,出面维持局面,承担社会事务,一时之内,俨然成为西欧唯一的一支自居体系的势力。克洛维接受基督教,开始了日耳曼王权与教会的结合。查理大帝的基督教作为推行其统治的工具,对于教会更是护持备至。许多教会人士受到法兰克诸王的重用,甚至充当使节,参与政事。越来越多的教会领地享有“特恩权”,即教会在基中享有独立的行政、司法、收税之权,形同独立王国。在君主的卵翼下,教会的政治地位与日俱增。 PASSANT520 经济上,罗马帝国时期教会已经富裕起来。罗马法律规定,教会可以接受赐赠。法兰克许多国王更是向教会大量施赠。克洛维的孙子希尔佩里克因此慨叹教堂把财富都汲干了,王权也转到主教们的手里去了。查理大帝严格要求居民向教会交纳什一税,向教堂捐献土地、房屋、钱财,乃至奴仆。他本人在遗嘱中将金银、珠宝、御用衣物、金属器皿、日常用品等动产的2/3以上转给境内的21个大主教管区。另外,贫苦农民的“献地”。虔诚信徒的捐赠,教会的巧夺豪夺,大修道院得自经营土地的厚利,都使教会的产业猛增。到7世纪末,基督教会在高卢已占有1/3左右的土地。教会产业与世俗封建主产业不同的是,世俗封建主死后,其遗产由诸子分享。法兰克国家的土地曾几次在诸子之间剖分。君主有时还向臣下分封土地。因此,世俗封建主个人的地产有分散或缩减的趋势,这是后来王权衰落的原因之一,而教会没有这种情况。教会反对分散财产,力求土地保持完整。教会各级教区的主管人去职,教区产业由其后任接管。因此教会财产不断增殖。经济实力雄厚。这也是教会权势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PASSANT520 文化教育上,在中世纪早期的西欧,教会可以说是处于垄断地位。长期动乱,造成西欧文化低落,学术衰微。查理大帝和阿尔弗雷德尽管本人求知似渴,提倡教育,但从整个社会而言,成效有限,而且这种教育以服务于宗教为宗旨,谈不上真正的研究探讨,与拜占廷和阿拉伯帝国的钻研学问之风相比,西欧黯然失色。当时教士成为西欧唯一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阶层。那时流传下来的几部重要历史著作,如《法兰克人史》、《英吉利教会史》、《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查理大帝传》、《伦巴德人史》等,都出自教会人士之手。教会人士凭借文化上的优势,得到国家重用,并利用对教育的垄断和群众的宗教信仰,宣扬神学,推行愚民政策,以维护本身的权威地位和封建制度。 PASSANT520 总之,从组织上和政治来看,教会处于有利地位,而在经济和文化上,教会更具优势,因此教会势力不断膨胀起来,以至不仅可以与王权分庭抗礼,而且还企图凌驾于王权之上。11世纪格雷戈里七世任教皇时,公然发布敕令,宣布教皇高于君主,教皇有权废黜君主,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一度甘拜下风。其后,教皇莫诺森三世又提出王权得自教皇,犹如月光得自日光的理论。在王权和教皇权力之间长时间的争执中,国王有时处于劣势。这种情况直到以后王权加强,才有所改变。PASSANT520 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概念是: ①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关系; ②形成了与封主封臣制相适应的封土制度; ③中央权力衰落,各封建主在其领地内有独立的政治权力。 很明显,这是与神权,中央集权相矛盾的,因此,王权与神权的斗争,王权与地方势力的斗争,长久不曾停止。PASSANT520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复兴,地方势力逐渐加强,王权也一定提高,神权则日趋衰弱,知道文艺复兴与新教诞生,神权政治的时代成为过去PASSANT520 1215大宪章的签订。则是地方势力与中央势力斗争的典型势力,为以后的互相融合,互相尊重的内阁制度和宪政打下基础。 大概这样,LZ最好润色一下语言,字数1000不够的。

教权、君权的的斗争,你网上自己看看圣神罗马帝国的亨利四世和教宗格列高利七世教皇的斗争好了。太多了,1000字不够

在西欧的中世纪,天主教会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这似乎是一个常识性问题。但是,当我们对这一历史命题进行历史主义的全方位考察时,便会发现,对于意识形态领域来说,天主教神学是西欧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代表,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然而,一旦把视觉转移到政治领域,尤其是用来考察教权与君权的关系时,情况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如果仍然用天主教会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这一命题,来套用整个西欧中世纪教权与君权的关系,无疑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误解。历史的本来面目应该是:从时间上考察,在长达12个世纪的西欧封建社会中,教权与君权孰强孰弱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斗争中呈现出互有消长的马鞍型;从空间上考察,教权与君权的关系在西欧各国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情况各异,甚至截然不同。时间是非常公正的历史老人,它会把一切如实地披露出来。西欧中世纪教权与君权的关系,在长达12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在斗争中互有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且这一过程还以马鞍型展现出来。最初是教权从属于王权,继之是教权驾于王权之上,随后是教权走向衰落和专制王权崛起。当日耳曼各族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一系列蛮族王国时,西欧社会的历史便掀开了新的一页,由古代进入了中世纪,从而也就开始了长达12个世纪的教权与君权在合作与争斗中互有消长的欢喜冤家的一段历史。在蛮族入主之初,罗马派(即后来的罗马正教,亦称天主教)基督教是被征服者,许多蛮族王国信奉阿里乌斯派基督教或者他们祖先的原始多神教,他们把罗马基督教视为与罗马帝国统治者一样的仇敌,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剥夺了它们的广大地产。克洛维在没有皈依罗马教之前,尽管没有接受阿里乌斯派的信仰,但法兰克人对高卢罗马教会的劫掠并不比其他蛮族逊色,著名的苏瓦松瓶子就是从教堂抢来的。《法兰克人史》的作者都尔主教格雷哥里在书中明确记载,克洛维率三千亲兵受洗,皈依罗马教之后,多神教信仰依然强大,高卢罗马教会的势力仍处于从属地位。不仅如此,克洛维建立墨洛温王朝之后,使开始组建由他管辖的加力克(法兰西教会的古代名称)教会。511年,他下令召开奥尔良宗教会议,会议制定的宗教法规具有国家法律的性质。这固然反映了封建神权统治的开始形成,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基督教已转变成为封建主服务的天主教,但更说明了君权对教会的干预和控制是何等的厉害。法兰克王国的教会、修道院全由国王管辖[1],克洛维虽然未曾直接任命主教,但始终在幕后操纵,其继承者则从幕后走到前台,对主教选举进行赤裸裸的干涉。8世纪中叶,矮子丕平为了篡位,用加洛林王朝取代墨洛温王朝,需要罗马教会给以政治上的支持,为其篡位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与矮子丕平为代表的大封建阶级有着类似经济基础和相同政治利益的罗马教会,要摆脱长期以来所受的拜占廷皇帝的控制,消除伦巴德人入侵的威胁,需要寻求新的世俗君主给予军事上的帮助。各自的需要建立起了西欧政权与教权的最初联盟。借助于这个联盟,天主教势力逐渐抬头,并靠“丕平献土”建立起了教皇国。教皇由单纯的天主教世界的精神领袖兼任世俗君主,并消除了伦巴德人的威胁,摆脱了拜占廷皇帝的控制,压制了罗马贵族的叛乱。矮子丕平及其继承人也依靠这个联盟不仅当上了法兰克国王,而且将势力扩展到意大利,做了罗马人皇帝,成了西罗马帝国传统的合法继承者,可与拜占廷皇帝平起平坐。但是,不能不看到,这个联盟虽然使双方受益,但是联盟的主导者仍然是君权而非教权。加洛林王朝形成的惯例是,没有国王的首肯,任何人不得被选为主教。到查理大帝统治时期,主教和修道院长的任命完全由他一人决定。查理曼之后,主教的任命已成为国王独有的特权,教民要推选主教,必须从国王那里获得特许奖。推选教皇的权利原操在罗马城教士和教友之手,但在查理曼统治时已为世俗政权所控制,其继承者虽然控制力有所减弱,但从未放弃控制罗马教皇的政策。824年意大利国王罗退尔颁布的“罗退尔宪章”的誓文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誓文说:“除保留对教皇的忠贞外,对吾主皇帝路易与罗退尔,将终生效忠,竭尽智力,避免虚伪,避免非法选举教宗,凡本人所同意之人当选,不得接受祝圣,除非在皇帝代表与人民面前宣誓对皇帝效忠[2]。如前所述,新的封建统治者对天主教会所以大加干预和控制,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天主教会及其教士在实现封建化,完善封建制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例如,加洛林王朝实行的是伯爵辖区制的行政制度,而代表王权的地方行政长官伯爵则多是当地大封建主,他们桀傲不羁,有很强的自主性。为了严密控制他们,查理曼就借助于教会力量,在实行伯爵辖区制的同时设立主教区,给予主教在辖区范围内的司法权,以限制和削弱伯爵的权限。不仅如此,他还派遣宫廷教士和官员担任“巡阅使”,全权代表王权监督和阻止地方官员对土地的贪婪,多伯特在他的《巡阅使》中说:只有巡阅使才能对这种趋势进行斗争[3]。教会和教士在封建化过程中被赋予的这种重要的职能,使其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和国王的大量赠予及权益。779年,查理把人们向教会缴纳的什一税列入国家的税法中,扩大了教会的税源。在此之前,什一税是教徒自愿赠予的。查理把主教和修道院长看作是自己的附庸,给予他们的赠与如同世俗分封。正如查理曼所说:“凭那份进款和那份地产,凭那所修道院和那所教堂,我就可以使得某个臣属效忠。”[4]而这些主教和修道院长同样要为国王提供兵役、徭役和宫廷所需物品。世俗大地主阶级和教会是法兰克国家的两支柱。这种统治格局对西欧封建统治权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教会的国家机构职能,必然强化王权对教会的控制。首先,查理曼以王权对教会圣职的任免取代宗教法规规定的教会选举权,随时罢免他认为不称职、不符合王权利益的主教。其次,王权还控制着教会对内外的立法。查理曼在位期间亲自主持了16次宗教会议,并规定会议的内容,以国王敕令的形式颁布宗教会议的决议。教会的信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再次,为防止主教因地产和权势的增长而危害王权,查理以教会法规来束缚教士的生活。在802年关于巡阅使的敕令中,颁布了限制教会权力和修道院生活的法令。并通过建立教会学校加紧培养教士的宗教意识。查理的宫廷教士阿尔古因在办教会学校时很明确地表达了查理的这个意图。“我积极致力于许多工作,以便培养很多人为教会神圣的上帝服务,并装饰你的帝国政权”[5]。很显然,法兰克的君主把罗马天主教看成是可以强化君权、维护君权统治的一种力量。尽管800年圣诞节查理以不以为然的态度接受了利奥三世为他戴上的皇冠,甚至最初不喜欢罗马人皇帝这个称号,但是很快就看到皇帝称号为其统治带来的各种好处。首先,皇帝的称号提高了查理在西欧的统治地位,与东邻的拜占廷帝国皇帝相埒,其威望超过了法兰克国界。802年,查理在亚琛帝国会议上颁布法令,命令全体人民,不论是教士还是世俗人都要向他进行新的宣誓效忠。813年,查理亲自为自己的独生子路易举行皇帝加冕礼,以表明皇帝所拥有的绝对权力。克吕尼运动为代表的教会改革运动到11世纪下半叶取得了极为重要的成果。在主教职权的斗争中,教权从君权手中赢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拥有圣职任命的发言权,从而使神职人员(主教、大主教、修道院长)与世俗贵族相分离,杜绝了圣职买卖的弊端,通过斗争的胜利,教权愈益强化,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教权至上说由神学理论变成了社会的政治实践,教皇成了居于西欧诸王之上的主宰教权与君权的强势人物,西欧各国一切重大事务都必须得到教皇的同意。13世纪初,教皇英诺森三世动员欧洲各国教会法学家帮助确立“教权至上的地位”。他说:“教皇和国王,犹如太阳和月亮,月亮从太阳获得光辉,国王从教皇手中获得权力。”还说:王公选举皇帝的权力是教皇赋予的。教皇有权决定皇帝的人选,使教皇的权力成为强制性的。为此,他不愿做使徒彼得的继承人,认为这个说法贬抑了教皇的尊严,因为彼得虽然伟大,但毕竟是人。他公然宣称:“罗马教皇实际上不是普通人的代理人,而是真正的上帝的代理人,……是耶sū@①基督本人的代理人。”[9]因此,一切权利都属于教皇,是“万王之王”。英诺森三世对教权的踌躇满志溢于言表。他策动了第四次十字军东侵,攻陷了君士坦丁堡,组织了镇压法国南部阿尔比派的十字军。在教会内部,他大权独揽,实行专制统治,主教选举发生争议,教皇有权决定,主要调换教区,惟有教皇才有权批准。在处理与西欧各国君主的关系问题上,他傲慢无礼,权倾一时。他运用政治手腕,利用德国混乱的政局,左右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举。在法国,他发布褫夺教权的命令,迫使势力强大的法王腓力二世就范,被迫同废后英格堡复婚。阿拉贡的彼德、莱昂的阿方索九世,葡萄牙国王桑乔,波兰国王拉季斯拉夫,都被迫匍伏于他的脚下。他还利用各种矛盾,迫使英王约翰服从其权威,承认自己是教皇的附庸,英国为教皇的属国,并每年向教皇交付1000马克的贡金。教权此时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盛极一时。物极必反,这是辩证法的铁律。英诺森三世以后的50年间,虽然教皇们继续努力捍卫教权,但由于时事的变易和教皇们才有未逮,教权在与君权的较量中无可奈何地滑向低谷。野心勃勃的卜尼法斯八世虽然力图步英诺森三世的后尘,重建逐渐丧失的教皇最高统治权。但是由于中央民族国家的形成,在前人成功的地位,他却失败了。其间最具代表性和戏剧性的事件就是卜尼法斯八世与法王腓力四世的斗争。腓力四世为应付英法战争的巨大开支,下令向教会领地征税,这无疑损害了罗马教廷的利益,引起了与教皇的冲突。卜尼法斯八世为了捍卫传统的权力,遂于1296年以开除教籍相威胁,禁止皇帝、国王和任何一级贵族在任何名义下向教会征收捐税和贡物。腓力四世则针锋相对,下令禁止金钱出口,断绝了教皇从法国应得的财政收入。腓力四世在与教皇的斗争中获得广泛的支持。在1302年召开的法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三级会议上,出席会议的神职界、贵族和平民的代表均支持国王。教会代表所以支持国王和反对教皇,是因为主教们要维护高卢教会的独立性,和不使自己对教皇的依赖大于对法王的依赖,因此支持腓力四世。教皇则以发布《一圣通谕》予以反击,并以革除腓力四世的教籍相威胁。法王则诉诸武力,监禁教皇代表,并联合不满教皇统治的罗马贵族,寻机推翻卜尼法斯八世。还派人潜入教皇驻节地阿南尼城堡逮捕教皇,对教皇进行暴力威胁和人身侮辱,迫其退位。卜尼法斯八世气怒交加,很快死去。这一事件严重削弱了教权,而对正在崛起的君权则十分有利。卜尼法斯八世死后不久,法王便选拔法国主教为教皇,并将教皇驻节地迁到靠近法国的意大利边境城市阿维农。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阿维农之囚开始,教权更是一蹶不振,直到席卷整个欧洲的宗教改革把罗马天主教对西欧统治的一统天下彻底打破。以上表明,中世纪西欧教权与君权的关系,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的永恒现象,客观实际是教权与君权两者在相互联合和斗争中因世事的变易而彼此消长。开始是君权制服教权,继而是教权驾于君权之上,最后乃是教权受制于王权,即使是纯天主教国家的西班牙也不例外。中世纪的西欧,教权与君权的关系,不仅从时间上考察彼此在斗争中互相消长,而且从空间上考察这种消长在各国各地区也不是铁板一块、完全一致的。在刚刚步入封建社会之时,新建的诸日耳曼王国中,除了西罗马帝国的原居民罗马高卢人信奉罗马基督教外,新入主的日耳曼各族均信奉原始多神教或阿里乌斯派基督教,罗马派基督教不仅对这些蛮族新王国无法施加影响,反而被新的主人视为罗马帝国的同路人而屡遭打击。面对这一新的情况,虽然以格利哥里一世为代表的一批执着于罗马基督教事业的教会人士不遗余力地采取各种手段来强化和扩大教会的势力,并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最终使整个西欧天主教化,但是,这一过程不仅充满了艰辛和反复,而且在各地发展也极不平衡。496年,当克洛维为了自己的政治图谋率三千新兵受洗,皈依天主教之时或之前,征服西欧的其他日耳曼各族,大都接受了被视为异端的基督教阿里乌斯派。哥特人早在民族大迁徙运动之前的四世纪中叶,就在克里米亚成为了阿里乌斯派的信徙,东西哥特人在他们叱咤风云,攻掠意大利、高卢和西班牙的两个世纪中,始终是阿里乌斯派的信徒。其他的日耳曼各族,如苏维汇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和伦巴德人,或者一开始就属于阿里乌斯派,或者后来改宗阿里乌斯派[10]。就连侵入大不列颠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五六世纪也曾压制属于罗马基督教系统的英国本土的基督教。虽然随着封建化的演进,蛮族王国的国王和贵族成为大地主后,其利益与残留的罗马大土地领主以及天主教会渐趋一致,需要取得天主教会对其利益的维护和统治的支持,但是,由于接受天主教不仅要“反对民族的传统”,还要放弃对祖先的崇敬,心理的文化积淀和传统的习惯势力无疑给天主教的传教工作带来了许多阻力和困难,使其传教充满了艰难和曲折。例如,英格兰接受天主教就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随着国王的更替几经反复后才终成正果。在诺森伯里亚国王埃德温皈依天主教之前,英格兰就曾接受过天主教,但只是昙花一现。当633年异教国王默西亚的彭达战胜和杀死埃德温后,诺森伯里亚又恢复了异教信仰,其后又几经周折,直到641年,诺森伯里亚的新国王奥斯维确立在英格兰的霸主地位后,天主教在英格兰的地位才牢固地确立起来。英格兰到718年才承认罗马的权威,威尔士则迟至12世纪才确立起天主教的统治地位。西北欧的乌特勒支、弗里西亚到8世纪才逐渐天主教化,至于萨克森人,他们反对法兰克人的征服,因此也敌视他们的宗教。真到772年至803年查理大帝发动一系列战争,最终迫使萨克森人臣服时,萨克森才皈依了天主教,斯堪的纳维亚各国以及摩拉维亚、波希米亚于10至11世纪才缓慢地天主教化。很显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天主教化的路程尚未走完时,教权是无法凌驾于王权之上的,相反,教会权威的确立完全仰仗于君权的支撑。并且,还由于天主教化进程的不一,天主教会的权威在同一时期内在不同地区理所当然的也有强弱之别。如果说当初教会获得独立的权力只是为了自我保持的话,那么后来当教会的权力发展到足以与世俗王权相抗衡的时候,控制和支配整个国家的欲望则成为教会权力的目的。到11世纪中期,随着王权的进一步强化和教会权力向世俗国家的渗透,并已成为国家的支配势力的时候,教皇与世俗皇帝的对抗达到顶峰。一方面,教皇认为他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另一方面,国王认为他才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西欧中世纪,在教会权与王权争夺最高领导权和充当世界霸主的斗争中。教会权摆脱其不利的地位是从11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发生这一改变的深层次原因当然是天主教会在王权的阴影下不断扩大统治范围,使西欧天主教化,并逐步获取天主教世界管理权的结果;其直接原因则是教会改革运动克吕尼运动深入发展的结果,克吕尼运动始于10世纪的克吕尼修道院,到11世纪下半叶逐成燎原之势,其核心人物格里高利七世、利奥九世等人。利奥九世上台后,他要依靠教皇的权势,在罗马教廷巩固自己尚不稳固的地位,就先要把国家教会制带进罗马教廷。亨利三世统治时期,在王权的集权统治下,诸侯与王权的矛盾已不断的激化,逐渐形成了一股潜在的反对王权的地方势力,1056年,亨利三世卒然去世,其子亨利四世年仅6岁,皇后阿戈尼斯摄政,软弱无力。各大公爵瓜分了皇室的领地,满载亨利三世的支持下,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教会改革,国家教会制得到充分发展,培植了教会封建主阶层,教俗封建主对德意志皇室领地和政治权利的瓜分,大大削弱了皇权的集权统治。格里高利七世扩大教皇的权威和亨利四世重建德皇的集权,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国家教会制是德意志皇权进行统治的一个支柱,也正是国家教会制培植了一批具有丰厚经济实力的教会贵族,他们瓜分了皇室的权力,动摇了皇权集中的基础。格里高利七世扩大教皇的权威和亨利四世重建德皇的集权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在政教之间以争夺主教授职权为主要内容的公开的斗争中,德意志的教俗贵族因自身利益而支持罗马教皇。德意志皇帝被教皇所废黜,德皇的被迫忏悔,在理论上削弱了王权的权威性。 以克吕尼运动为代表的教会改革运动到11世纪下半叶取得了极为重要的成果。在主教职权的斗争中,教会权从王权手中赢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拥有圣职任命的发言权,从而使神职人员(主教、大主教、修道院长)与世俗贵族相分离,杜绝了圣职买卖的弊端,通过斗争的胜利,教会权愈益强化,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教会权至上说由神学理论变成了社会的政治实践,教皇成了居于西欧诸王之上的主宰教会权与王权的强势人物,西欧各国一切重大事务都必须得到教皇的同意。13世纪初,教皇英诺森三世动员欧洲各国教会法学家帮助确立“教权至上的地位”。 他策动了第四次十字军东侵,攻陷了君士坦丁堡,组织了镇压法国南部阿尔比派的十字军。在教会内部,他实行专制统治。他运用政治手腕,利用德国混乱的政局,左右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举。在法国,他迫使势力强大的法王腓力二世就范,被迫同废后英格堡复婚。阿拉贡的彼德、莱昂的阿方索九世,葡萄牙国王桑乔,波兰国王拉季斯拉夫,都被迫匍伏于他的脚下。教权此时如日中天,盛极一时。但英诺森三世以后的50年间,虽然教皇们继续努力捍卫教权,但由于时事的变易,教会权在与王权的较量中无可奈何地滑向低谷。卜尼法斯八世虽然力图步英诺森三世的后尘,重建逐渐丧失的教皇最高统治权。但在与法王腓力四世的斗争中死去,严重削弱了教会权,而对正在崛起的王权则十分有利。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阿维农之囚开始,教会权更是一蹶不振,直到席卷整个欧洲的宗教改革把罗马天主教对西欧统治的一统天下彻底打破。 以上表明,中世纪西欧教会权与王权的关系,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教会权凌驾于王权之上的永恒现象,客观实际是教会权与王权两者在相互联合和斗争中因世事的变易而彼此消长。 中世纪的西欧,教会权与王权的关系,不仅从时间上考察彼此在斗争中互相消长,而且从空间上考察这种消长在各国各地区也不是铁板一块、完全一致的。在刚刚步入封建社会之时,新建的诸日耳曼王国中,只有西罗马帝国的原居民罗马高卢人信奉罗马基督教,新入主的日耳曼各族均信奉原始多神教或阿里乌斯派基督教,罗马派基督教不仅对这些蛮族新王国无法施加影响,反而被新的主人视为罗马帝国的同路人而屡遭打击。面对这一新的情况,虽然以格利哥里一世为代表的一批执着于罗马基督教事业的教会人士不遗余力地采取各种手段来强化和扩大教会的势力,并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最终使整个西欧天主教化,但是,这一过程不仅充满了艰辛和反复,而且在各地发展也极不平衡。 英格兰接受天主教就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随着国王的更替几经反复后才终成正果。西北欧的乌特勒支、弗里西亚到8世纪才逐渐天主教化,至于萨克森人,他们反对法兰克人的征服,因此也敌视他们的宗教。真到772年至803年查理大帝发动一系列战争,最终迫使萨克森人臣服时,萨克森才皈依了天主教,斯堪的纳维亚各国以及摩拉维亚、波希米亚于10至11世纪才缓慢地天主教化。 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天主教化的路程尚未走完时,教会权是无法凌驾于王权之上的,相反,教会权威的确立完全仰仗于王权的支撑。并且,还由于天主教化进程的不一,天主教会的权威在同一时期内在不同地区理所当然的也有强弱之别。 教会权与王权关系的错综复杂,不仅在时间上出现了彼此的消长和位置的互换,在空间上也如上所述极不均衡,在西欧各地各国也因各方面情况的不同,多有差别。因此,必须全面的、辨证的分析西欧中世纪的教会权与王权的相互关系及影响。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人开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绕道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新航线以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成功,历史上习惯称为“地理大发现”。15世纪末,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货币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且也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好像谁有了它就有了一切。贵金属金银是理想的货币。中古的西欧,最初实行银本位制,15世纪以后,逐渐过渡到金本位制,金银同是国防贸易的支付手段。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象发疯似地到处追求黄金和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哥伦布就说过:“黄金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主人。有了金,甚至可以使灵魂进入天堂。”然而,欧洲产金不多,银主要产于德国。从15世纪后半期起,德国年产银量不断增加,仍然不能满足需要。西欧商人在同东方贸易中运进价格昂贵的丝绸和香料,又使贵金属大量外流。有些国家为缓解贵金属短缺,一再下令禁止金银出口,仍然不能解决问题。1275年夏,威尼斯人马可·波罗(Marcopolo,1254—1324年),随父亲、叔父来到我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盛宴欢迎。他在中国居住和为官17年,1295年回国后发表《马可·波罗行记》(又名《东方见闻录》,由马可·波罗口述,比萨人鲁思梯谦整理成书)。书中描写北京的宫墙、房壁和天花板满涂金银,日本的金多无数用来盖房,而且声言绝对确实可信。这本书广泛流传,使西欧人垂涎三尺,决心远渡重洋、到富庶的东方去。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15世纪末以前,从西方通往东方的商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陆路,即传统的“丝绸之路”,从君士坦丁堡登陆,经小亚细亚、黑海和里海南岸至中亚,再翻越帕米尔高原到中国。另两条是海路:一条从叙利亚和地中海东岸,经两河流域到波斯湾,另一条从埃及经红海至波斯湾,再换船到印度和中国。这几条商路本来就经过意大利、阿拉伯、拜占廷和波斯等地的商人多次转手,才能将货物运抵西欧。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运抵西欧的货物不仅量少,而且比原价高8—10倍。于是,西欧的商人、贵族,迫切希望另辟一条绕过地中海东岸直达中国和印度的新航路。15世纪时科学技术的提高和地理知识的进步,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为开辟新航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当时的欧洲人已能制造多桅快速、载重数百吨甚至千吨适宜远航的大船。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之手于14世纪传入欧洲,已被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的地圆说,日益被人们接受。1477年,佛罗伦萨地理学家托斯堪内里(1379—1482年)绘制世界地图,把中国和日本画在欧洲的西方,坚信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中国、印度和阿拉伯人的航海成就,有助于欧洲人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1405—1433年间,明代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先后访问亚、非30余国和地区,最远抵达今东非肯尼亚的马林迪,并有完整的航海图,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印度和阿拉伯的航海家早就航行在印度洋上,他们还沿非洲东岸向南航行,最远到达今莫桑比克。15世纪末,葡萄牙人达·伽马就是利用上述航海成就,开辟了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直达印度的新航路。15世纪末,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完成领土统一和实现中央集权。两国的专制君主以及贵族、商人,为掠夺黄金、白银,扩张势力,积极支持航海事业和开辟直通印度的新航路。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的统一又是在“收复失地”、即反对伊斯兰教徒的胜利斗争中实现的,于是15世纪末的伊比利亚半岛出现一股空前的宗教狂热,希望与信仰基督教的东方君主联合起来,共同夹击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①上述各种因素起作用的结果,终于使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探索新航路和进行殖民掠夺的总先锋

  • 索引序列
  • 黑暗的中世纪论文素材
  • 暗黑毕业论文
  • 黑暗的心英专毕业论文
  • 关于纪念的议论文素材
  • 世界中世纪史小论文主题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