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是语言的重要口头交流媒介。因此,掌握正确的英语语音语调对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很重要。然而每一种语言和方言都有其自身特有的发音规律和语音系统。由于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人们在学习英语语音语调时,往往将汉语的发音习惯迁移到英语语音语调中,导致英语语音语调学习上的错误和困难。 东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一种地方方言。东北方言在韵母和声母系统及语调方面与普通话的构成大致相同,但个别韵母和声母的发音与普通话存在一定差异。东北方言有自身的发音特点,与英语语音语调系统有很大差别;因此,东北地区的英语学习者容易受到该地区方言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东北方言和英语语音系统的比较,从理论上初步发现这两种语音系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实践中,本文以黑龙江地区一所高等师范学校的157名东北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语音测试等研究方法,以电脑录音、SPSS软件作为研究工具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通过调查问卷初步筛选出157名受试;然后,在同一学期的不同时间段进行了两次英语语音测试,经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后发现,东北方言中的某些发音对英语语音语调有深刻的影响。首先,在辅音方面,一些在汉语及东北方言中不存在的英语辅音[θ][(?)][v]是东北学生发音的难点。其次,在元音方面,东北方言对[(?)][e][ε(?)]也有一定的语言迁移作用。 最后,提出了几种可行的应对措施来解决东北地区英语学习者的语音问题。本文旨在发现语音问题,寻求克服东北方言对英语语音语调产生负迁移的方法,从而提高东北英语学习者语音语调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就商务英语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给出了一范围,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有帮助。
文美
1、中西方餐饮文化对比
2、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冲突
3、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
4、了解中西方不同礼仪在外贸业务中的意义
5、中英文在生活中的差异
6、文化差异与英汉习语的翻译
7、论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8、英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关系
9、方言对英语发音的影响
10、英语词汇中的外来语单词
11、美国美语的特色
12、中外文学作品比较
13、报刊英语中标点、省略语的应用
14、背诵在美语中的作用
15. 英语与美语的差异
16、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
17、中西文化中礼仪在外贸业务中的比较
18、中美商务谈判中恭维调及恭维应答的比较分析
19、商务美语信函中词汇特征的分析
其他
1、礼仪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作用
2、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3.商务合同中英语词汇的作用
4、商务英语在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发展和新趋势
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摘要当前我市小学英语教育存在着教师资源配笠不足、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教学教法相对落后等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正确分析我市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并试图从不同层次寻求对策,为提高小学英语教育整体水平提供参考。关键词小学英语教育问题对策中根据国家教育部新一轮课程改革进程安排,新课程将于2005年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小学3年级将开设英语课,3一6年级英语教学有了目标和内容上的级别要求。《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小学英语教育比中学、大学教育更重要,更关键,因为良好的语言开端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乃至终身正确掌握和使用语言,因此对照新课程标准,联系当前我市小学英语教育水平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是提高小学英语教育整体水平迫在眉睫的工作。一、影响我市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几个问题l、地方方言严重影响小学生正确英语发音。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育的语言技能教学提出了“在口语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的基本要求。虽然普通话教学的要求在我市已经推行多年,但我市地处闽北山区,在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和部分城郊,小学生的课堂用语仍常使用当地方言,英语与汉语本身在发音上就有着较大的区别,学生在接受普通话教育的同时接受英语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障碍。而且,我市是地方方言种类繁多的地区,各地的方言不仅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学生英语的正确发音,同样影响着城市的孩子。同时,多数小学英语教师也受地方方言的影响,自身的英语语音不准确。2、小学专业英语教师队伍配置严重不足。目前我市小学教师明显不足,特别是农村和部分县市的小学几乎没有,且许多现有的英语教师属非英语专业或是其他科任教师兼任英语教学,或是从其他学科“改行”教英语。3、小学英语教学理念和方法相对落后。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市的许多小学英语教育还大都停留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对英语语言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相对落后,一部分教师不了解语言学习的规律,教学经验不足,不能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基本上是照本宣科,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同时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仍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层次上,课堂是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灌输,忽视语言实践。对小学英语教学理念的研究和创新不够。4、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英语专业的水平有待提高。现有的小学英语教师多为中师、高中毕业或从其他专业改行,专业基础差,英语语言知识掌握不够正确、词汇量不足、发音不准等现象比较普遍,教师的英语口语和交际能力不强,不能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听力水平较差,难以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二是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不系统,不全面,教学中不能按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要求、认识规律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活动。三是动手操作能力差。现有的许多小学英语教师在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欠缺,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厌学英语。四是教师的教研能力差。许多教师不注重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现状和信息动态,不研究总结教学经验,不乐于撰写教科研论文,更不知道如何从教科研中获取经验和信息来充实自己。二、解决我市小学英语教育的荃本对策提高我市小学英语教育的整体水平,最关键是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校、政府等各方面的努力和付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寻求对策:1、教师要加强自我素质的提高。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清楚地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英语专业知识和其他有关教学理论的自我进修,坚持采取读英语书报杂志、听英语广播等多种形式,不断更新和正确掌握英语知识,提高教学能力,以《英语课程标准》中“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的和内容,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语言教学的规律。”、“善于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等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2、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教师发展环境。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改革与教研实践的紧密结合。校本教育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能适应教师教学和学校改革的需要,又促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有效结合。学校应为教师的反思实践、行动研究、参与课题研究提供资源和制度支持,及时提供载有学科前沿的读物给英语教师阅读,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同时,学校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广泛开展说课交流,举行各类英语教学教育研讨会,开展“创优课”评选和“教改实验”等活动,不断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推动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3、高师院校要有重点地培养小学英语教师。世界各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取消了中等师范学校,小学教师必须由师范大专或大专以上毕业。我国近年来也将高师院校作为小学教师的摇篮。为此,我市小学输送急需的高素质的小学英语教师,加快小学英语教师大专化进程。同时,高师院校要根据新课改要求,在培养小学英语教师方面做好英语专业和教育理论的课程设置,改革过去英语教法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和只注重培养初中教师的做法,突出小学英语教师的理论与职业技能的系统培训,着力培养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处理教材能力和教研能力。4、教育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各地教育部门、负责教师继续教育的机构以及其他有关部门,要按照《英语课程标准》,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市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根据各自的职能,从高师院校的招生、课程设置、教师队伍人事的合理配置、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小学教师教研目标要求以及开展素质教育所需经费的安排等各方面,综合研究和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计划,逐步建立起一套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网络,统筹安排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我市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顺利开展好我市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等各方面都责无旁贷。参考文献〔l]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师大出版社,Zonl.〔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脸稿)〔M」,北师大出版社,2001.【3」刘昌春.农村小学英语师资培训当议【J〕.中国农村教育,2(X)3(12).【4」苏仁平.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实践与研究,2001(12).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摘要:导致中国外语学习者高投入,低产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操地方音的学习者的地方口音对英语学习构成的障碍。本论文旨在通过调查河南北部地区的英语学习者的方言习惯对英语学习构成的影响,查找解决该类问题的相应措施,从而提高地方外语教学的水平。权威期刊3PAL'~ e u关键词:豫北方言 正负迁移 英语发音qS$y} q/b0v1. 迁移理论权威期刊/i~.^)qO|J4Z在外语学习研究领域中, 迁移是指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其中有权威期刊8Y%O2b\WN]9w)p1. 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 :当母语规则与外语规则相同时,学习者把母语规则迁移到外语中去,这时母语规则能够减少外语学习中的错误,促进外语的学习。Y_9Fn){G5|1f)s8c?2. 负迁移( negative transfer)当母语规则与外语规则有差异时,学习者把母语规则迁移到外语中去,母语便会干扰外语的学习。3e E7Y [REF0Y B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产生的迁移, 是汉语( 尤其是方言) 发音习惯、发音部位的迁移, 也是一种发音技能的迁移。权威期刊!shq~$u)cQT,B2. 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T!m2H[s*{f1)对象:焦作,林州地区分别随机抽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学生中有一定地方口音、学习水平中等或偏上、偏下者各10名,进行录音,共录得40分录音材料。权威期刊+zS%K7Jf.N*B{ 2)内容:所学课本:朗读课文3分钟,分角色对话3分钟,单词50个}\(U C4i Dq3)方法:通过录音,然后进行录音分析,运用正负迁移理论与标准英语进行对比分析。 权威期刊T1R!a0p*}~ EA2.调查结果与分析3[ x"]4H\8} 笔者通过对豫北方言对当地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发音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深刻的反应了因为普通话的推广,方言对英语发音的影响已经相对较小,但是如果从语调,重音, 节奏等方面来说,存在的问题反而比较大。y:j ]Sr R2.1发音方式与发音器官+G`*YNvXG通过反复听录音,以及使其和标准发音相比较,笔者发现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在读英语的时候几乎是喊出来的,而且后继气息不足,在念稍微长一点的句子中尤其明显,而高中生,气息则很微弱,读起英语来底气不足,错误非常明显,他们都是用嗓子,口腔来发音的,而不是用气流,腹腔来发音的,而且他们对待这个错误毫无意识。T Y_{v(BS Q2.2 语调重音与节奏权威期刊KQ)Q8m+Kv`2s)I"of&t2.2.1重音的强调 权威期刊W?i3wDE b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受调查者每个音都读的很重 ,且重音都放在第一个音节上如: dictionary interesting university sympathetic,这可能是由于汉语注重“字正腔圆”“一字一顿”,而英语发音则有长短,强弱的区别,而且有连读,弱读的现象。但是汉语却没有类似的现象,通过对录音的分析笔者发现,英语学习者貌似每个音都重读,但是却等于说每个音都无强调。_%Rq;L*d"S*c2.2.2节奏与长短音E`;o f`N#N N音节 subject应读[�0�4s�0�5bd�0�1ikt] ,但是初中英语学习者念的却是[�0�4s�0�5b/d�0�1ik/t�0�5] ,分成了生硬的三部分,太有节奏感,所以不连贯, food[fu/d�0�5]一字一字,音节明显,平均,没有强弱之分 , 而to的发音又太长,因而长短音不分。又如 china[�0�4t�0�6a�0�1n�0�5]变成了 [�0�4t�0�6ɑ/�0�1/n�0�5].由于受母语语音的影响,他们认为英语音节也同汉语一样应有短暂的停顿,认为只要将每个音节念清、准确,就是好英语。L{7z'|-wN/o*M@L 2.2.3 句子语气权威期刊_XJr+[
通过对句子的分析,发现初高中英语学习者都存在语调平淡,问号全升,语气一摸一样,是一个模式的生搬硬套,所以显得生硬别扭。
-~!|gaaL ^tTl3. 建议和对策:
}(zd Z!{P在调查中发现高中生发音比初中生好,所以可以通过教学和进一步学习和练习,在学习过程中克服错误,用继续学习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Q,`-s Tv;lp'gFb'i 权威期刊:u&F y-_e'F!_ 3.1模仿的重要性S&YM-dws&]v8U s5?!B z多听,多模仿。并重点注意重音和语调的强调,以及发音方式的正确性。i^ YHR h6l笔者注意到,初高中英语学习者的很多错误都是模仿的方法不得当,或者模仿的对象不正确照成的,所以,学生不仅要模仿,而且要更加注意模仿对象以及内容的选择性。$e u'g"U3M其中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很重要的一环。因为一些英语教师本身的语音就存在一些问题。尽可能少用机械性操练和脱离语境的语音训练材料,反之模拟角色问答、对话、讨论及表演等在克服母语的干扰方面效果都很好。"v/D Z{H I[9G&Y3.2重视语音的辨析权威期刊d/tf(k$L)GB6L2[除了模仿练习外, 教师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听音辨义训练。权威期刊k b Wt$au0v9n6iW不少学生自认为掌握了英语语音,但并不清楚tea ,student ,untagged中的[t]的发音是不完全相同的,同样[i]也并非是[i:]的短音,如feet[fi:t]和fit[fit]。教师可把一些既容易混淆又会改变词义的音素组成词对学生进行听音辨义练习。如: bad[b�0�3d],bed[bed];not[n�0�0t],net[net];red[red],ride.[raid]等。0S#kFr)[对于一些较难掌握的音, 应先教授学生一些音标知识然后再进行模仿。使学生自觉调节自己的发音器官, 找准发音部位和控制发音时间的长短,克服方言带来的干扰。权威期刊i5Oa6j pa*l&u_3.3.注意纠错策略。X`7Cd,}#K)f根据录音材料显示和教学经验,在外语教学中错误不可避免,所以豫北方言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发音的影响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怎么纠正发音错误并且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将是我们下面需要探讨的问题。2b Y8eY7c"|5J首先,教师对学生英语语音学习中的差错要有正确的认识。语言学家Brown 指出: 如果认知反馈能够运用得当, 错误纠正将十分有效。.Fg)x5L TGS%qE&P初高中学生很难就自身的语音差错进行自我发现和自我纠正, 因此, 教师对学生的语音差错及时进行纠正是很有必要的。很多时候,教师因为总总原因未能及时的指出学生的错误,导致学生错误率高的重要原.语音错误是即时信息,过了就忘了。笔者认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逢错必究是比较正确的做法。当然, 纠错时教师应讲究策略, 把握好分寸。鼓励和纠错相结合,效果更佳。权威期刊)y f%J q#[K3.4合理利用母语正迁移。权威期刊'c`{W$A 在调查分析中笔者发现,普通话的推广,方言音的消除,对豫北地区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发音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很多时候,教师对于学生的发音错误,尤其是对由于方言音所引起的此类错误感到素手无策,其实这个时候应该注意一下该生的汉语普通话的发音。如果该生能够把汉语普通话的音发好发准将对该生的英语发音起到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权威期刊 } ZRRXZ$J4. 结语%HjekX(dtl i5J总之,调查结果既体现了汉语普通话的正迁移又体现了汉语普通话和豫北方言的负迁移。^V$yiv"W 根据豫北地区英语学习者的错误的发音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强化训练,实现正迁移,克服其负迁移,在学习中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认真揣摩,反复模仿, 在不断犯错,不断指错和不断纠错的学习过程中克服豫北方言的干扰,取得进步。(L3p4lG*O/D参考文献:权威期刊+Q!N)}3ptu[ 1 ] Odlin, T. 《Language Trasfer》. [M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t!y$_3RJ^2Q[ 2 ] Rod Ellis.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权威期刊t"X&l;kB&qL s[ 3 ] Brown,A. Teaching English Prounciation[M ].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2.权威期刊0E+e_{Rs8p+`[ 4 ]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权威期刊@g#b&~$C/~[ 5 ] 许高渝,王之光 论二十世纪我国的汉英语音对比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第32卷第5期权威期刊G;G3^3P,m\^[ 6 ]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 [M ].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3X d9up%eV \&S.W6Y O
综述:不一定。
英文荒废的原因,主要是“不碰英语”。原本接触英语的时间,无论是用来“学日语”了,还是用去做别的什么了,并没有太大差别。至于“学日语”本身对英语水平的影响,固然也有,只是这种影响经常被夸大了很多。
以最常被提到的发音方面为例,如果连学日语都担心和英语发音混淆,那么学德语/法语/西语的人就只能抓狂了吧……同源,借词也多,书写使用同款字母,甚至有些拼写都完全一样,不比日语和英语更加易混?
感悟:
无可否认的是,对于那些真正的日语达人,尤其是在工作、生活、娱乐中使用日语多年,甚至日语水平已经达到接近母语程度的前辈而言,英语表达受日语影响较大的情况,确实经常出现。
只是,日语对英语的影响并没有任何“特殊性”,说惯了法语、西语、泰语、印尼语……的人,如果没有经过长期刻意的双语训练,讲英语时同样免不了带有相应的思维惯性。
肯定有影响,呵呵,如果你先学的英文再学日文,一段时间后,我保证你发的音带有英文味道,同样,说英文时也带有日文味。这,只是暂时的,等达到一个高度时候,自然就可以得心应手,转变自如了,需要过程的。
日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导语:日语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是怎样的呢?日语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包含哪些内容呢?下面是我分享的日语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欢迎阅读!
论文题目 格助词「デ」の意味・用法
论文大纲及撰写计划
1.はじめに
2.先行研究
3.「デ」格の各意味用法
3.1范囲の限定
3.2地点・时点の限定
3.3事物の限定
4.「ニ」格との相违
4.1场所を示す
4.2时间を示す
4.3原因を示す
5.おわりに
撰写计划
2009年10月-11月 查找资料,拟定题目
2009年11月-2010年2月 完成初稿
2010年2月-2010年3月 完成二稿
2010年3月-2010年4月 完成终稿
主要参考书目 菅井三実1997「格助词デの意味特性に関する一考察」『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论集』P127森山新2002「认知的観点から见た格助词デの意味构造」『日本语教育』115,1-10
森山新2004「格助词デの放射状カテゴリー构造と习得との関系」『日本认知言语学会论文集4』P66-75
森山新2006「多义语としての格助词デの习得过程」『认知言语学考论』
森山新2006「JSL(第二言语としての日本语)における格助词デの习得过程に関する认知言语学的考察」『日本认知言语学会论文集6』
杉村泰2005「イメージで教える日本语の格助词と构文」 『言语文化论集』17-1
审核老师意见
所选题目名称:
外来语の激増の原因とその影响について
外来语激增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
课题研究现状:
外来语是西方国家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流入日本的证明。而使用外来语是我们学习和使用日语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外来语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促使了日语本身的发展和日本社会文化的进步。同时随着外来语在日语中的泛滥,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引起了日语学习和研究者及日本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于日语外来语,《大辞泉》(小学馆)将其定义为:ほかの言语から借用して、自国语と同様に使用するようになった语。借用语。日本では、広义には,汉语を含まれるが、狭义には主として欧米诸国から入ってきた语を言う。现在では一般に片仮名で表记される。1956年日本国立语言研究所就日语中和语,汉语,外来语,混合语几类构成日语的词汇,对大众化的90种杂志进行调查,得出以下数据:和语36.7% 汉语47.5% 外来语9.8% 混合语6.0%。10年后的1966年同一研究所又以《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三大报纸一年的日报,晚报为对象,进行了日语词汇构成比的调查,得出以下数据:和语38.8% 汉语44.3% 外来语12.0% 混合语4.8%。由此可见,10年岁月的推移,外来语的比例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外来语在日本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日本学者荒川物兵卫在《角川外来语辞典》(1969)一书中指出:“一个个单词是民族文化的种子,一个个外来语则是一个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种子。”《实用最新外来语辞典》(1979)的序作者富道勇夫也曾说过:“难于出口的话语用外来语说就容易多了。”
随着中日两国间的不断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和研究日语。日语外来语也受到了一些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学者的兴趣。皮细庚在《日语概说》(皮细庚,1996)专门辟章探讨了外来语,是外来语研究历程中的一块里程碑。皮细庚不但讨论了外来语的来源,揭示了外来语的本质,还分析了外来语的特点,着重将外来语和原语进行对比,对其中的“和制英语”作出了详细的解释。此后多年我国外语界的一部分学者深受外来语研究的启发,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和书籍。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国内学者对外来语研究的范围更加广泛。郑成在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年第4期)上发表了名为《试析日语外来语与日本的社会心理》的论文。郑成不仅深入研究了外来语的特点,还深刻分析了外来语使用的现状,提出外来语激增的双刃剑作用,更将外来语和日本历史社会的心理联系起来。沈宇澄在其主编的《现代日语词汇学》一书中就外来语的作用、表记、语义展开讨论。朱京伟则在《日语词汇学教程》(2005)中论述了外来语的特征和历史,同时也分析了外来语和原语的区别,特别提出了外来语和在来语的关系。《相识日语》(2005)的作者王冰从外来语词语的移植方式的角度对外来语进行了研究。
综上所述,近年来有很多学者都对外来语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来语的来源、特征、现状、作用及同原语的比较上,并且都已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然而,对外来语近年来激增的`原因及其影响的研究略有不足,所以本文将着重研究外来语的激增原因和影响。
课题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日语外来语激增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旨在加深对外来语的了解,以便为广大的日语学习和研究者带来更多便利,方便其更好地使用外来语。由于外来语在日语中的比例不断增加,所以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外来语对于我们学好日语,进行中日跨国交流有很大的帮助。外来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可以视作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因此对外来语激增原因及其影响分析对外语教学研究、翻译和实际应用都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
课题研究要点:
1 引言
2 外来语的定义
3 外来语的现状(激增)
4 外来语激增的原因
4.1 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4.2 日本人的心理原因
4.3 日语本身的语言结构特性
5 外来语激增的影响
5.1 积极方面
a外来语高雅、新颖
b能委婉地表达事物
c 能精练表示事物的概念与区别
d 有利于日本的国际交流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5.2消极方面
a 日语丧失其纯正性
b 造成不同年龄段间的语言交流障碍
c 外来语的泛滥和误用
6 结论
课题进度安排:
10月30日,提交开题报告。
11月3日,参加开题答辩。
1月8日,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电子稿)。
3月18日,完成毕业论文终稿(纸质稿)。
3月27日,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富永道夫.实用最新外来语辞典[M].日本千曲秀出版社,1979(这是日本文献,请用日语表达)
2荒川物兵卫.角川外来语辞典[M].角川书店,1969
3铃木孝夫.闭ざされた言语:日本语の世界[M].东京岩波书店,2000
4皮细庚. 日语概说[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5沈宇澄.现代日语词汇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王冰.相识日语[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7郑成 .浅析日语外来语与日本的社会心理[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4)
8朱京伟 .日语词汇学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影响英语听力因素的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研究了影响听力的主要因素,并且从影响听力的主要因素入手探讨了提高听力和理解能力的方法及途径。
[关键词]英语听力 影响因素 解决方法
听说在交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的交流活动主要通过听说来进行,据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统计,听在交际中占的比例最大,占人们日常言语活动的45%,听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的最基本的过程,只有捕获了信息,才能对信息做出反应,才能进行下一步深入的语言交流。
随着各类考试对听力测试的加强,人们对听力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呢?我们首先要研究一下影响听力的一些主要因素。
一、语调和语流
汉字是象形和表意文字,单字单音,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音调。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两者在语音语调上的差别很大。尤其是一些音在英语中存在,而在汉语中不存在。如:好多学生很难区分/v/与/w/的发音。
英汉两种语音系统在读音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语中没有辅音结尾的现象,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时往往受母语影响,常出现词尾加元音、拖音的情况。产生语音迁移以及迁移程度大小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发音差别较大;(2)汉语中没有而英语中有的音。
二、音的变化
音的变化指的是英语单词在一个意群中的读音发生变化。音变主要包括连读、不完全爆破、增音、省音、同化等,这些音变的产生,对初学者的听力水平影响很大,因为初学者很难掌握这些发音规律。下面分别来讨论一下音变对听力的影响。
(1)连读同一个意群相邻的前一个词的词尾音常可以与紧接它的一个词的词首的音连起来读,这叫连读。它是一种很自然的滑音,连读必须是在同一意群中。主要有下面三种情况:
a.相邻的前一个词以辅音结尾,后一个词以元音开头,即:辅音+元音
b.相邻的前一个词以字母r结尾,后一个词以元音开头,这时,/r/要读出来,并与这个元音连起来念,即:r音节+元音
c.相邻的前一个词尾和后一个词的词首都是元音时往往可连读,即中间不停顿,听起来好像一个词,即:元音+元音
(2)不完全爆破
不完全爆破是指爆破音发音过程中失去爆破,爆破音的发音过程分为成阻—持阻—破阻三个过程,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这些爆破音在发音时只有前两个过程而失去破阻过程,叫做不完全爆破或者失去爆破,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a.爆破音中的任何两个音素相邻时,前者发不完全爆破音如:
She has a ba(d) cold.
b.爆破音在摩擦音前面时不完全爆破。如:
Irea(d) the book yesterday.
c.爆破音在鼻辅音前面时不完全爆破。如:
It ma(d)eme happy.
(3)省音。当单词中某个或某些音因受影响而不发音。
(4)同化。音的同化指的是一个音受到相邻的音的影响,使它变得与其相同或相似;或者两个音互相影响,变为第三个音。
三、播放材料的语速
听材料的播放速度会影响学生听的理解能力。在考试过程中,如果不能跟上朗读者的语言速度,学生就难以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 。为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语速的训练,主要包括两方面:
(1)提高学生的朗读速度。如果学生语速太慢,就不适应较快的语速。
(2)多听适合稍高于学生语速水平的录音。
四、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往往要把表达的意思间接的表达出来,因而会影响学生对真正含义得理解,如明喻、暗喻、拟人、夸张、委婉语等。要克服这些文学语言在听力上的阻碍,就应该掌握英语当中的修辞手法。
五、同音词和多义词
同音词指发音相同意义不同的词汇,在听中,容易造成意义混淆。同音词由于发音相同而无法对单个词进行听力辨认,在口语交际中,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把握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因为只有语言环境能告诉听者该词的确切词义。在书面交际中,同音词对交流几乎没有影响,因为音同而形不同。多义词:一词多义是英语中常见的现象,也是影响听力的一个因素。有效的方法也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测多义词的词义。
六、语音语调
学生自身的语音语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听力,普通话是中国人最容易理解的语言,一个讲普通话的`人肯定要比一个讲方言的人理解普通话更透彻。如果学生的语音语调不准确,不但使别人听着费劲,他自己对正确语音的辨别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教学当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
七、技巧
掌握一些英语听力的技巧,会有助于听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听的技巧有意识的进行训练,包括:
(1)提高整体理解能力。
整体理解能力是训练学生抓中心大意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抓关键,抓中心。
(2)推断能力。无论是在日常交际中还是在考试中,学生都会遇到生词。因此,对生词的推断能力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功之一。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含有适量生词的材料给学生听,以此来培养他们语境断词的能力。
八、对所听材料的熟练程度
实践表明,学生对所听的到的材料越接近他们的生活,他们就越容易听懂。例如在《博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二册(复旦大学出版社)中有这样的习题:要求学生说出所听到的句子中所描述的人或者事物。
1.He is a person who maitains law and order. (a lawyer)
2. He is a person who helps you to lear at school. (a teacher )
因为学生对律师不如对教师更熟悉,因此,学生们对第二个题都能很快做出答案, 可是第一个就要思考一番。
九、英音和美音
英语语音语调最重要最常见的就是英音和美音,就语音的层面而言,学生必须了解这两种不同的读音。当然,学生应该把其中的一种作为学习的对象,但是,由于交际活动的复杂性,他们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必然遇到不同的语音,这也就要求他们必须熟悉这不同的语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去感受不同的语音,如有条件,学生还应该接触更多人士的英语发音。
总之,影响听力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提高听力水平就要首先搞清楚影响听力的因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才能更快更有效的提高听力水平。
参考文献:
[1]Barbara M.Strang A History of English[M]. Methuen Co.LTD. 1970.
[2]Daniel Jones. Sixth edition. An outline of English Phonetics[M]. EP Dutton co.
[3]J.Richards etal 1985. 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 Longman LTD.
外语类学术论文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不再是本族语者的专利,作为国际语言,它是理解、交流以及表达不同文化的方式和手段。以下是外语类学术论文,欢迎阅读。
来自不同母语背景说话者的英语口音可能会造成交际的中断甚至失败;英语口音又与说话者的身份和自我紧密联系。中国拥有着世界上人数最多的英语学习者,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强大,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加,对中国英语口音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英语”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由我国学者葛传椝提出,将其定义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汉语特点的英语”。之后,许多学者对“中国英语”的定义进行了热烈的理论探讨和争鸣等。目前,学者们对于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基本达成共识,强调应从语音、词汇、句法、篇章等各层次来描写中国英语的特点,以求展示中国英语的全貌。而“中国英语口音”的概念至今也一直未见于国内文献。我们在借鉴前人定义的基础上,称其为“载汉语语言特征的英语口音”。
我们查阅了2000年至2013年期间,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14种外语类核心期刊所发表的文章,对上述期刊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首先将研究内容涉及“中国英语”及“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音问题”的文章进行归类,相关文献共58篇(如表1所示)。总体上,中国英语的相关论文共15篇,占25.9%,而中国大学生英语语音问题的相关论文共43篇,占74.1 9/6。其次,根据研究方法,将相关文章分为实证研究和非实证研究,分别占62.19/6和37.9%。非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对世界英语理论及英语国际语理论的介绍、中国英语研究综述和语言迁移、英汉对比、中介语、音系学(优选论等)理论的探讨。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对中国英语口音特点(音段音位特点和超音段音位特点)、中国英语次变体口音特点、相关语料库的建设及中国英语口音的态度等方面。限于篇幅,我们这里仅对中国英语口音的实证研究成果,从以上五个方面逐一对这些论文进行归类和述评。
一、英语口音研究中的几个焦点问题
(一)对间段音位特点的研究
国内学者们认为,中国英语口音的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E6]LT]。1994年南京大学的乐眉云教授采用方言调查法,首次全面对我国各大方言区中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深入全国各地收集语料。从语音偏误的视角探讨了方言对英语音段音位发音的影响,找出各大方言区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难点及其基本规律。我们认为部分中学生的发音问题可通过英语教学得到解决,且国外学者对于世界变体英语口音的研究都是以受教育者(通常是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因此,我们仅选取以中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文献。在实证研究中,学者们通常从英汉对比的视角,根据语言迁移或中介语理论,通过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得出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发音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英语语音教学提出建议。
1.元音特点。元音是英语语音教学中的难点,元音发音特点的实证研究成果共2篇,都是基于学习者语料库进行的研究,总结了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元音发音方面的主要问题,如单元音的音长、音质和双元音的简化等问题。陈桦采用实验语音学手段,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纵深口语语料库(LSECCI。)中14名英语专业学生4年的朗读录音进行语音标注及分析。研究发现,单元音/I//e/与双元音/eI//au//aI/离标准发音差别较大。程春梅等通过对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音段错误语料库的分析显示:/i/e/a/的出错率非常高,占整个元音错误的53.9%。8个松元音/i//e//a//u/的错误占到整个错误的73.5%。在替换型音段错误中,最多的是/i/与/I/。
2.辅音特点。关于辅音发音特点的实证研究成果5篇。其中,程春梅等通过对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音段错误的语料库系统分析,总结了中国大学生辅音发音的总体问题。她发现,辅音的错误率高的是/t//d//z//6//n//l//v/。在替换性错误中,最多的是摩擦音/6//z//v/。学生们倾向于用/d/代替/6/,/s/代替/z/,/w/代替/v/在脱落型错误中,频率最高的是爆破音/t//d//k/。四位学者分别针对辅音群、辅音吞音、塞音和塞擦音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阎丽莉等通过分析6名大一学生的朗读录音,发现辅音群的误读中,插音类错误最普遍,其次为删音,替换类也较常见。她进一步以优选论为框架解释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辅音群的习得情况。冯友通过检索分析大学四、六级口语语料库(COLSEC)发现,学习者最常见的辅音吞音,按照发音部位是齿槽音、软腭音和双唇音;按照发音方式,则是爆破音、摩擦音和鼻音;清辅音吞音:的情况远远多于浊辅音。最容易发生辅音吞音的位置是词尾,最不容易发生的位置是词首。陈桦。研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擦音和塞擦音存在的一些问题,如/6/发成/d/或/z/,/v//w/混淆,用/x/代替/s/等。王茂林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比分析了美国人与中国英语学习者词中塞音的发音时长。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英语浊塞音的发音相对较好,而清塞音的发音相对较差。概而言之,中国学生在英语辅音方面的主要发音问题是清辅音与浊辅音的混淆、/l//n/混淆、th音、/w//v/混淆以及辅音群的误读和辅音段音吞音等方面。 (二)对超音位特点的研究
学者们普遍认为外国腔或外国口音与超音段音位的特点密切相关。因此,中国英语口音的特点也更多地体现在超音段音位层面上。杨军等通过梳理与朗读相关的文献,发现外国腔和韵律不当(如重音不当、节律不当、调组划分不当、边界调使用不当、音节时长不当等)是现有的两大研究主题。陈桦论证了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超音段音位错误比起音段音位错误更为严重,强调超音段音位特征的教学应该在大学英语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们这里主要从词重音、句子重音和节奏、停顿、语调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1.词重音。单词重音是重要的英语语音特征,既有文献中有关中国大学生的单词重音发音的实证研究仅1项。高琳等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朗读录音样本及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COLSEC中的单词重音错误,发现多音节单词重音位移比较常见,而且重音错发在单词(尤其是名词和形容词)第二音节的倾向更为明显。
2.句子重音和节奏。节奏对于语音的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句子重音和节奏的实证研究总共有4项,该系列研究成果主要源自南京大学的陈桦教授。陈桦以8名英国大学生的调核位置为参照标准,对中国45名学习者的英语朗读口语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学习者采用对比重音和强调重音充当调核的比例少,使用不当的调核词汇多。他们常对诸于介词、人称代词、连接词等功能词赋予重音;陈桦对中国英语学习者4年纵贯研究的结果表明,学生的重音问题呈现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由重音模式所反映的节奏模式没有明显变化。低分组学生口语中重读、弱读音节不分的程度明显重于高分者。许俊等通过PRRAT软件对比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母语者的韵律特征,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缺少元音弱化和省略,而导致了更多地表现为实用音节节奏而非重音节奏;并且在重音的使用中经常出现错误,重读的表现方式仅局限于加大响度。概而言之,学者们从多个实证研究中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中国大学生在句子的重音和节奏上存在问题,没有掌握实词重读、虚词弱读的基本重音规则,口语中带有典型的“音节节拍语言”的节奏特点,与英语的节奏差别较大。
3.停顿。停顿对于口语表达的流利性非常重要,而我国英语学习者过多地使用停顿导致信息破损,影响了信息的传达,极大地降低了口语的流利性和可理解性。既有文献中有4篇进行了停顿的研究。陈桦。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朗读中停顿数量大大超出本族语者,且停顿位置错误较多。英国语音专家们的评语暗示了学习者过多地依赖停顿来达到语调切分的目的。如:词间隔太多、流利度遭到破坏、语流破碎、语流时断时续、断句有时很不自然等等。杨军通过分析15名大学生的英语朗读后,区分了二语朗读中的两类语调短语划分不当:语调短语标记缺失和语调短语划分失败。两者之间相互关联,受言语风格和在线产出管理的影响。语速及其他因素如任务条件、二语水平和紧张度等均未对语调短语划分产生显著影响。杨萌等分析了30名大学生即席话语中的停顿、及其对停顿原因的内省辨认后发现,他们表现出较高频率的语调短语内部停顿,该频率与口语流利性呈显著相关;停顿位置集中于实词前和首词后;停顿模式主要有非流利串、无填充停顿和非词语填充项。许俊等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中通常出现大量无声停顿和填声停顿,其英语听起来零碎且不连贯。
4.语调。不少学者为中国大学生英语语音语调特点的研究提供了实证数据,相关研究共9项。田朝霞分析了常见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调核误用现象的原因及其所导致的信息误传,并将其归为三类:调群划分的错误、调核位置的错误及声调模式的误用。杨军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在延续升调的使用上欠缺,表现在音高上扬不够,或音高曲拱不明显,或二者兼具,有着明显的“外国腔”。陈桦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对降调和升调的使用掌握得较好,但显示出过度使用降调的特点。其次,学习者在基本调型上与本族语者的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平调的使用上。此外,学习者不能根据意欲表达的语气和态度来选择相应的二级调型,调型使用混乱。毕冉等胡研究了英语专业学生四年中朗读口语中列举句式及简单陈述句音调的变化趋势,发现其音调变化趋势遵循负增长的曲线,且降调使用过多。许俊等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音高重音边界调以及结尾语调的处理上存在较多失误,过度使用降调致使语调平直且缺少变化。
两位学者对中国大学生的边界调使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夏志华等通过收集自然语料,并借助话语分析软件对其进行标注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话轮转换中使用的边界调类型是齐全的,但其使用边界调暗示说话者变更话轮意图的能力远小于英语本族语者,且低降边界调的误用尤为突出。孟小佳等研究结果发现,除简短的祈使句外,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朗读陈述句、感叹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等其他六种句型的句末边界调时均与本族语者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句首边界调的把握情况相对较好。
两位学者研究了性别差异对语调习得的影响。林秋茗考察了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的重音节奏和语调与性别的关系发现,女性的韵律表现只是略占优势,除重读外,男女生在意群停顿连读以及升降调的使用频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蒋红柳借助语音实验的方法,对我国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英语语调运用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男女被试在调核音高上差异显著;而在英语语调运用上,被试则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特点。性别间在语调模式选择上的差异不显著。
总体而言,学习者未能意识到语调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性,对语调话语交际功能掌握不充分,声调的误用比较常见。平调、降调使用过度,在延续的升凋使用上表现较为欠缺;相对于句首边界调,句末边界凋掌握不好。此外,在语调使用上性别差异不明显。
(三)对各次变体P音的研究
《中国语言地图集》将汉语划分为十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闵方言、晋语、平话和徽方言。两位学者研究了我国各方言区学生的语音问题。学者们尝试了不同地区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共6项实证研究成果。刘锦明研究了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闵方言区的英语专业大学生/l/和/r/的发音问题。姜玉宇通过声学分析,将闽、吴方言元音系统和美语元音系统中的5个相似元音/a//i//u//e//0/进行比较分析,由于两地方言元音系统中相似元音的声学特征非常接近,发现两地学生都很难准确习得目标语音。 四位学者分析了我国各省市学生的英语发音问题。如王鲁男重点分析了四川、贵州学生/l//n/不分,/η//n/不分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刘锋等运用微变化研究法,考察了练习频率对两名四川受试/I//n/不分语音纠错的作用,1年的跟踪测试结果显示,频率作用对受试/l//n/不分现象有明显改善。谢谜采用微变化研究法,通过高频率的练习、高密度的观察和高精度的分析来研究频率作用对/v//W/分语音纠错的作用及影响。范烨借鉴优选论和感知图理论,分析了母语为北京话的学生在发英语韵尾辅音群时的增音现象,发现一些学生通过插入元音、删除辅音或将原辅音变为元音的方式来消除或简化韵尾辅音群。此外,/v//w/不分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也具有一定普遍性(如山东、浙江地区的学生有类似问题)。总之,我国各大方言之间差异很大,除了中国英语口音的共性特点之外,各方言次变体口音有着自己独特的语音特点。
(四)对相关语料库的研究
与中国大学生英语语音问题研究相关的语料库主要有5个。2003年卫乃兴教授主持建立的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COLSEC)首次为二语语音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平台。该语料来源为全国大学英语考试口语考试部分的实景音像资料,用随机比例抽样方法,对考生的地区来源、专业考试成绩,交谈话题等按比例选取,标注采用XML语言用一系列符号对话轮转换、语音、语调、停顿、犹豫、打断、非言语交际等进行逐一标注。之后,2005年文秋芳教授主持建立了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SWECCLE),其语料来源为全国英语专业口语考试语料。该语料库除了提供录音的完整文本外,还将各年的语料按照任务类型(复述、独自和会话)分别切分。此外,文献中还涉及华南师范大学何安平教授主持建立的《国际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中国子语料库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纵深口语语料库LSECCI。(Longitudinal Spoken Eng-iish Corpus of Chinese Learners)等等。
(五)对英语口音的态度的研究
关于中国英语口音的态度的实证研究论文虽然2篇,但可喜的是它们都是在世界英语理论视角下进行的研究。周榕等采用言语变体实验法考察了101名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英美英语的态度和认同感,以及实际英语口音测试法检测了其实际英语口音特点。结果发现,被试在权势地位、语言亲和力和语言表现力维度上,对美国英语的评价都优于英国英语,表现出更偏好美国英语的趋势。但是,他们的实际英语口音则是三分之二为RP、三分之一为GA的混合体,表现出更多英国口音的特点。高一虹等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考察中国大学生奥运志愿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期间对世界英语变体的态度和多元文化意识。研究结果发现,奥运志愿者的语言态度总体而言趋向保守,认同英美“标准变体”,对其他英语变体的识别能力有限,对中国英语口音的态度比较矛盾。
二、研究评述:多视角的评判
上述文献回顾证明,中国英语口音的研究成果虽然有了一定的积累,但从研究现状来看,相关研究无论从已发表的论文数量上,还是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亟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将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以及研究成果应用等四个方面总结研究不足,并进一步提出研究展望。
(一)丰富研究内容,形成中国英语次变体口音特点的系统结论
从研究内容来看,中国英语口音的总体特点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学者们在元音、辅音、重音、句子重音和节奏、停顿、语调等方面的特征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论。然而,我国幅员辽阔,方言丰富,相比之下,中国英语次变体口音的研究严重不足。在汉语十大方言的中国英语次变体口音研究中,最为成熟的是粤方言英语口音研究。国外学者们对香港英语口音进行了全面系统描述,如Huang系统描述了香港英语的音系特征,指出其有8个元音和20个辅音;Bolton描述了香港英语音位和超音位的特点,指出香港英语多用高升调,强弱重音对比不明显。其次是湘方言英语口音的研究和陈桦教授及其团队的吴方言英语口音研究。而其他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客家方言、闵方言、赣方言、平话、晋语和徽方言)的英语口音的实证研究鲜见于文献。此外,中国英语次变体口音之下,我们可进一步研究各省市的次次变体英语口音特点,如文献中的四川、贵州、北京等地英语口音的研究。总之,我们呼吁更多的实证研究,以形成中国英语次变体口音以及中国英语次次变体口音在音位和超音位方面系统的研究结论,并与中国英语口音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其共性与个性的特点。
(二)更新研究方法,建立中国英语口音语料库
从研究方法来看,语料库的蓬勃发展为中国英语口音的深入系统研究提供了便利。目前我国已建成的相关语料库多为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如COLSEC、SWECCLE等),而专门的中国英语口音的语料库建设比较欠缺。如今国际学术界已经建成了各国英语变体的语料库,建设中国英语语料库的构想已被有关专家学者提出。陈桦也介绍了中国学习者英语语音语料库(English Speech Corpus of ChineseLearners)建设的起因、方法和意义。该语料库涵盖中国十大方言区,以国内四个不同层次受教育群体(初中、高中、英语专业本科、英语专业硕士)作为录音对象、以朗读和自主对话为任务而完成。该语音语料库将结合英美标注系统对学习者录音进行多层音段及韵律标注。我们期待该语料库的出版,以便对中国英语口音的共性特征、次变体口音及次次变体口音的.个性特征进行系统描述,结合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得出系统的研究结论。此外,未来的中国英语口音语料库的建设可进一步与国际上英语作为通用语的语料库建设接轨,如VOICE维也纳牛津国际英语语料库(Vienna Oxford International Corpus of Eng-lish),ELFA学术背景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语料库(Corpus of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in AcademicSettings)和东南亚英语语料库(Corpus of South-East Asian Englishes)。唯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英语口音研究的健康发展,并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对话。 (三)拓宽研究视角,将中国英语口音的研究置于全球化的情景中
在表1的文献梳理中,我们不难发现:从研究视角来看,既有实证研究共34项(占58.5%),多从语言迁移理论和音系理论等视角解释中国学生英语的发音特点;或是通过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以本族语者为参照,找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音问题症结所在。而在世界英语理论或者英语作为国际语理论的视角下对于中国英语口音的态度研究仅2项(占3.4%)。而国外学者对于中国英语口音的研究更多地围绕着英语变体口音的态度和可理解性展开。如Jenkins以世界各地12个国家的326名受教育人群为研究对象,对10种世界英语变体口音的态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发现中国英语口音在正确性上排第八、可接受度上排名第七、在舒适度上排名第八、在熟悉程度上排名第四。在中国英语口音的可理解性研究方面,Kirkpatrick以香港教育学院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与英国侨民教授的谈话为录音语料,选取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大学生为听话者。研究结果表明,香港英语口音的国际可理解性和可接受度很高,并建议其作为语音课堂的教学模式。我们呼吁国内学者在世界英语和英语作为国际语视角下对英语变体口音的态度和可理解性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如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不同英语变体的口音态度如何?他们对于自己的中国英语口音态度如何?中国英语口音的国际可理解性和可接受度如何?中国英语口音的音位和超音位的哪些重要特征影响了国际可理解性?中国英语次变体口音的可理解性又如何?总之,未来研究可更多地在世界英语或英语作为国际语理论视角下进行,如何将中国英语口音的研究置于全球化的情境中,将研究结果与亚洲英语口音以及英语作为通用语的语音共性特征进行对比描述和分析等等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四)应用研究成果,优化中国英语语音教学效果
从研究成果的应用来看,中国英语口音的相关实证研究成果在优化我国英语语音教学效果、英语语音教学大纲的设置、英语语音教材的开发与编写等诸多方面的应用等方面比较欠缺。传统的英语语音教材都足以接近母语者口音(标准英国英语口音和美国英语口音)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涉及所有的音段音位和趟音段音位特点。在英语作为国际语的背景下的英语语音教学,应该以国际可理解性为教学目标,让学生接触各种世界英语变体口音,提高他们对不同英语口音的容忍度,增强他们对中国英语口音的自信心。Jenkins搜集了大量的英语作为通用语的语料,调查了来自不同母语背景的人们之间的英语交流,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用语核心理论(Lingua Franca Core)。她认为,影响国际可理解性的核心部分主要表现在大多数的辅音、辅音群的简化、元音的长短区分以及句子的重音。通用语核心之外的部分,被认为是地方口音,不能称为语音错误。Walker在其专著《英语作为通用语的教学》中也指出,在语音教学中,只有采用英语作为国际语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可理解性和身份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目标达到和谐。因此,在语音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中国英语口音的共性特征、各方言区英语次变体口音的个性特征,将教学重点集中在影响可理解性的语音特征上;对于中国英语口音中不影响可理解性的部分,不必过于强求其准确性,从而在语音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他们在国际口语交流中的有效性。
英语的不断国际化和本土化在世界各地引起了与日俱增的探讨。英国学者Graddol在《英语走向何方》一书中曾预言:亚洲,特别是印度和中国,可能决定全球英语的未来。毋庸置疑,研究具有中国礼会和文化特征的中国英语必将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2011年5月第四届英语作为通用语国际大会在香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召开;2012年12月第18届世界英语国际学术会议在香港城市大学和中山大学两地召开;2012年4月“世界英语时代与中国实践”国际研讨会在湖州师范学院召开。这些重要学术活动都标志着中国英语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代。虽然中国英语口音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作为汉语母语者,国内学者在此研究领域有着国外学者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英语在世界英语大家庭中的地位会随之进一步提高,中国英语口音也将逐步成为世界英语教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探讨课题。
背景,日语外来语的变化趋势(原为汉语词多,线逐渐变为英语音译词变多),意义,日本民俗的变化及国际化速度之类的,别的不好说,太多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日两国在政治、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日语人才急需,掌握日语成了刻不容缓之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日语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所选题目名称:
外来语の激増の原因とその影响について
外来语激增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
课题研究现状:
外来语是西方国家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成果不断流入日本的证明。而使用外来语是我们学习和使用日语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外来语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促使了日语本身的发展和日本社会文化的进步。同时随着外来语在日语中的泛滥,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引起了日语学习和研究者及日本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于日语外来语,《大辞泉》(小学馆)将其定义为:ほかの言语から借用して、自国语と同様に使用するようになった语。借用语。日本では、広义には,汉语を含まれるが、狭义には主として欧米诸国から入ってきた语を言う。现在では一般に片仮名で表记される。1956年日本国立语言研究所就日语中和语,汉语,外来语,混合语几类构成日语的词汇,对大众化的90种杂志进行调查,得出以下数据:和语36.7% 汉语47.5% 外来语9.8% 混合语6.0%。10年后的1966年同一研究所又以《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三大报纸一年的日报,晚报为对象,进行了日语词汇构成比的调查,得出以下数据:和语38.8% 汉语44.3% 外来语12.0% 混合语4.8%。由此可见,10年岁月的推移,外来语的比例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外来语在日本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日本学者荒川物兵卫在《角川外来语辞典》(1969)一书中指出:“一个个单词是民族文化的种子,一个个外来语则是一个民族吸收外来文化的种子。”《实用最新外来语辞典》(1979)的序作者富道勇夫也曾说过:“难于出口的话语用外来语说就容易多了。”
随着中日两国间的不断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和研究日语。日语外来语也受到了一些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学者的兴趣。皮细庚在《日语概说》(皮细庚,1996)专门辟章探讨了外来语,是外来语研究历程中的一块里程碑。皮细庚不但讨论了外来语的来源,揭示了外来语的本质,还分析了外来语的特点,着重将外来语和原语进行对比,对其中的“和制英语”作出了详细的解释。此后多年我国外语界的一部分学者深受外来语研究的启发,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和书籍。
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国内学者对外来语研究的范围更加广泛。郑成在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年第4期)上发表了名为《试析日语外来语与日本的社会心理》的论文。郑成不仅深入研究了外来语的特点,还深刻分析了外来语使用的现状,提出外来语激增的双刃剑作用,更将外来语和日本历史社会的心理联系起来。沈宇澄在其主编的《现代日语词汇学》一书中就外来语的作用、表记、语义展开讨论。朱京伟则在《日语词汇学教程》(2005)中论述了外来语的特征和历史,同时也分析了外来语和原语的区别,特别提出了外来语和在来语的关系。《相识日语》(2005)的作者王冰从外来语词语的移植方式的角度对外来语进行了研究。
综上所述,近年来有很多学者都对外来语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来语的来源、特征、现状、作用及同原语的比较上,并且都已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然而,对外来语近年来激增的原因及其影响的研究略有不足,所以本文将着重研究外来语的激增原因和影响。
课题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对日语外来语激增的原因及其影响分析,旨在加深对外来语的了解,以便为广大的日语学习和研究者带来更多便利,方便其更好地使用外来语。由于外来语在日语中的比例不断增加,所以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外来语对于我们学好日语,进行中日跨国交流有很大的帮助。外来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可以视作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因此对外来语激增原因及其影响分析对外语教学研究、翻译和实际应用都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
课题研究要点:
1 引言
2 外来语的定义
3 外来语的现状(激增)
4 外来语激增的原因
4.1 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4.2 日本人的心理原因
4.3 日语本身的语言结构特性
5 外来语激增的影响
5.1 积极方面
a外来语高雅、新颖
b能委婉地表达事物
c 能精练表示事物的概念与区别
d 有利于日本的国际交流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5.2消极方面
a 日语丧失其纯正性
b 造成不同年龄段间的语言交流障碍
c 外来语的泛滥和误用
6 结论
课题进度安排:
10月30日,提交开题报告。
11月3日,参加开题答辩。
1月8日,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电子稿)。
3月18日,完成毕业论文终稿(纸质稿)。
3月27日,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富永道夫.实用最新外来语辞典[M].日本千曲秀出版社,1979(这是日本文献,请用日语表达)
2荒川物兵卫.角川外来语辞典[M].角川书店,1969
3铃木孝夫.闭ざされた言语:日本语の世界[M].东京岩波书店,2000
4皮细庚. 日语概说[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5沈宇澄.现代日语词汇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王冰.相识日语[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7郑成 .浅析日语外来语与日本的社会心理[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4)
8朱京伟 .日语词汇学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题目:日本固有のものの中国语訳について
三、题目来源:真实 □、 自拟 ■ (二选一) 简历大全
四、结业方式:设计 □、 论文 ■ (二选一) 开题报告
五、主要内容:
本课题实际上主要研究的是汉语中一些来源于日本的外来词。对这些外来词进行分类研究,并就外来词中翻译的不准确,有异议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翻译建议。来源于日语的外来词很多,有的是纯粹来源于日本本民族文化的外来词,像“歌舞伎”“寿司”“榻榻米”等。有的是词源来源于西方,经由日本翻译,后被中国采用的外来词,像“民主”,“科学”“大本营”等。如果统统作以分类研究的话,一来工作量繁重,二来枝杈太多,难下定论。作以本课题只就前一种情况,即来源于日本本民族的外来词为研究对象,对其翻译方法以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进行探讨。本文大体上拟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破题部分,即说明此课题的研究范围和前提。主要是对来源于日语的外来词作以归类,并指明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直译和和意译两方面的外来词分别举例分析。总结适用于直译和意译的一些规律。通过具体例子,指明意译中一些翻译不恰当,有歧义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
第三部分将就翻译中还需要说明和考虑的一些其他问题作以探讨。众所周知,文字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本部分将从三章论述。第一,中日两国对于外来语的不同态度。第二,中日语汇间的复杂关系。第三,外来语的引入对于文化间的交流和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
第四部分,对一些外来词的进行有趣的比较。如“日本料理”和“日本菜”,“章鱼烧”和“章鱼丸子”,“刺身”和“生鱼片”等。
第五部分为该课题的总结及展望,外来词的吸收不仅需要翻译技术的硬件支持,还需要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认识和了解的加深。
PS:任务书就主要内容和参考文献部分需要自己写,其他地方都差不多。
1先行研究
1.1日本国内における研究
开题报告 要先写先行研究 再写你的论文目的。先行基本上就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就是国内外的学者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把它们归纳总结一下,然后指出来他们的不足(没有研究到的地方,也就是你的论文要研究的方向)。自然就导出你的论文目的了,然后交代一下你的论文的行文大概就可以了~~最好找两篇学长的论文看一下!语法、词汇类论文不好写,建议写文学和文化类的。我写的武士道~~哈哈~~
是有关什么的开题报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