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开需要排版的论文,我们使用一篇参考文献尚未编号的论文为例,从头讲解引用的自动生成过程。
2、我们首先对参考文献进行编号,编号的详细过程如图中所示;
3、然后,我们将光标放到需要插入参考文献引用的位置,在Word的“插入”模块中选择“交叉引用”;
4、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引用的文献;备注:这里的“插入超链接”选项可以勾掉。
5、点击“插入”按钮,就可以该位置已经正确的插入了引用;
6、当我们的参考文献编号发生变化时,比如之前第一篇参考文献变成了第三篇,我们只需要选择文中之前插入的引用,点击右键,选择更新域.
7、引用就会自动更新。
论文中参考文献的序号和最后相对应的序号自动修改的方法:
1、全选待插入的参考文献,然后点击鼠标右键选择“编号”,找到“定义新编号格式”。
2、弹出定义新编号格式后,在定义新编号格式中设置参考文献编号格式后点击确定。
3、在正文中插入文献,选择上方的“插入”,在下方找到“交叉引用”,同时选择需要引用的文章,点击插入,这样编号就在文中了。
4、当文献的顺序发生变动时,word并不会自动更新引用编号,需手动操作,如果只更新单个编号,则选中该编号并点击右键选择“更新域”,编号就自动更新了。
5、直接点击键盘的“ctrl+a”全选文章,再按F9,这样就可以对文章中所有编号的引用进行更新。
1、打开需要排版的论文,我们使用一篇参考文献尚未编号的论文为例,从头讲解引用的自动生成过程。
2、我们首先对参考文献进行编号,编号的详细过程如图中所示;
3、然后,我们将光标放到需要插入参考文献引用的位置,在Word的“插入”模块中选择“交叉引用”;
4、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引用的文献;备注:这里的“插入超链接”选项可以勾掉。
5、点击“插入”按钮,就可以该位置已经正确的插入了引用;
6、当我们的参考文献编号发生变化时,比如之前第一篇参考文献变成了第三篇,我们只需要选择文中之前插入的引用,点击右键,选择更新域.
7、引用就会自动更新。
设置论文中的引用步骤:
1、首先,写好自己的论文,以及要添加的引用内容。
2、在要引用的内容前,添加编号。
3、如果没有想要的编号格式,可以自己定义一个。
4、选择引用,点击交叉引用,就可以看到引用了哦。还可以调整为自己想要的格式。这时候,鼠标放在引用的部分,会发现有一个超链接的标志。
5、如果顺序有变动,在引用处右键选择更新域,就可以了。
论文中的引用的目的:
可以反映论文真实、广泛的研究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论文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有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大多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深化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
论文参考文献如何自动生成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论文参考文献如何自动生成,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文参考文献如何自动生成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2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参考文献插入已经完成了。这时,无论文章如何改动,参考文献都会自动地排好序了。如果删除了,后面的参考文献也会自动消失,绝不出错。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以word2007为例,可以在插入尾注时先把光标移至需要插入尾注的地方,然后点击引用-脚注下面的一个小箭头,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有个自定义,然后输入中括号及数字,然后点插入,然后自动跳转到本节/本文档末端,此时再输入参考文献内容即可。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不要以为已经搞定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
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
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于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
注:以上在word中的处理是比较常用的做法,不过作者需要了解,投稿稿件是word格式或pdf格式或wps格式,但是很多期刊是用方正排版系统排版的,二者不“兼容”。因此,作者的word投稿只是编辑部排版的原稿,排版问题作者无需太过担心;而作者如想要编辑部出刊前最后的电子稿(有些作者着急要清样或已经排版的电子稿)其实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没有方正的软件就无法打开这个电子稿。
参考文献引用怎么自动生成
参考文献引用怎么自动生成,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参考文献的处理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而且已经排好的参考文献顺序还会发生变化,下面我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参考文献引用怎么自动生成。
一、问题提出
你是否有这样的烦恼:
(1)几十条,甚至上百条的论文参考文献顺序变动了,需要手动输入和更新论文中每条引用的编号?
(2)硬着头皮,逐条手动修改后,发现很多地方的引用编号与参考文献条目顺序号不一致。
这样子折腾下来,费时费力。
于是,问题就来了,大神们平时是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二、如何解决
主要步骤有三:创建文献编号>>插入交叉引用>>自动更新域。
步骤一:定义参考文献的编号格式。
1、将每一条参考文献按段落格式排版,并选中之。
2、打开选项卡:“开始>>有序编号>>定义新编号格式(D)”。
3、在编号格式中,输入“[”和“]”,然后,在中间插入编号“1,2,3…”,对齐方式为左对齐,预览无误后确定。
添加编号后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步骤二:插入交叉引用,并插入论文对应位置。
1、路径:在Word选项卡上,“插入>>交叉引用”。
2、目的:引用文档中设定的参考文献编号项。
3、方法:
〔1〕引用类型>>编号项,引用内容>>段落编号;
〔2〕选择需引用的编号项,并插入到论文对应位置。
步骤三:自动更新域,使得对应的文献编号同步变化。
当参考文献列表顺序发生变化时:
1、在论文中,选中引用的“编号项”,如编号项[4];
2、选中后,右键>>更新域(U),则对应的编号项将跟随参考文献列表变化。
是不是很简单?
试试吧!从此以后,你再也不用为参考文献条目发生变化而需要更新引用项而烦恼了。
打开需要排版的论文;
我们使用一篇参考文献尚未编号的论文为例,从头讲解引用的`自动生成过程。
我们首先对参考文献进行编号,编号的详细过程如图中所示;
然后,我们将光标放到需要插入参考文献引用的位置,在Word的“插入”模块中选择“交叉引用”;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引用的文献;
备注:这里的“插入超链接”选项可以勾掉。
点击“插入”按钮,就可以该位置已经正确的插入了引用;
当我们的参考文献编号发生变化时,比如之前第一篇参考文献变成了第三篇,我们只需要选择文中之前插入的引用,点击右键,选择更新域,引用就会自动更新啦!
参考文献引用怎么自动生成
参考文献引用怎么自动生成,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参考文献的处理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而且已经排好的参考文献顺序还会发生变化,下面我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参考文献引用怎么自动生成。
一、问题提出
你是否有这样的烦恼:
(1)几十条,甚至上百条的论文参考文献顺序变动了,需要手动输入和更新论文中每条引用的编号?
(2)硬着头皮,逐条手动修改后,发现很多地方的引用编号与参考文献条目顺序号不一致。
这样子折腾下来,费时费力。
于是,问题就来了,大神们平时是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二、如何解决
主要步骤有三:创建文献编号>>插入交叉引用>>自动更新域。
步骤一:定义参考文献的编号格式。
1、将每一条参考文献按段落格式排版,并选中之。
2、打开选项卡:“开始>>有序编号>>定义新编号格式(D)”。
3、在编号格式中,输入“[”和“]”,然后,在中间插入编号“1,2,3…”,对齐方式为左对齐,预览无误后确定。
添加编号后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步骤二:插入交叉引用,并插入论文对应位置。
1、路径:在Word选项卡上,“插入>>交叉引用”。
2、目的:引用文档中设定的参考文献编号项。
3、方法:
〔1〕引用类型>>编号项,引用内容>>段落编号;
〔2〕选择需引用的编号项,并插入到论文对应位置。
步骤三:自动更新域,使得对应的文献编号同步变化。
当参考文献列表顺序发生变化时:
1、在论文中,选中引用的“编号项”,如编号项[4];
2、选中后,右键>>更新域(U),则对应的编号项将跟随参考文献列表变化。
是不是很简单?
试试吧!从此以后,你再也不用为参考文献条目发生变化而需要更新引用项而烦恼了。
打开需要排版的论文;
我们使用一篇参考文献尚未编号的论文为例,从头讲解引用的`自动生成过程。
我们首先对参考文献进行编号,编号的详细过程如图中所示;
然后,我们将光标放到需要插入参考文献引用的位置,在Word的“插入”模块中选择“交叉引用”;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引用的文献;
备注:这里的“插入超链接”选项可以勾掉。
点击“插入”按钮,就可以该位置已经正确的插入了引用;
当我们的参考文献编号发生变化时,比如之前第一篇参考文献变成了第三篇,我们只需要选择文中之前插入的引用,点击右键,选择更新域,引用就会自动更新啦!
在撰写论文时,引用参考文献是必不可少的。引用参考文献可以给论文增色不少。如果你在论文中引用正确,你会在写作论文时省去很多麻烦。引用文献也是论文的必要材料,这意味着作者已经仔细研究了关于这个主题的相关文章,从而产生了新的内容来为学术界做出贡献。如果作者能够批判性地评论以前的文章,并从现有的积累知识中区分出他们的新发现,他们就能建立权威和可信度。这里强调“批评性评论”,是因为文学只有恰当地运用到论文中,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质先于量”是在引用文献时需考虑的关键因素。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较多,主要有: (一)专著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注意: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二)论文集 [1〕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三)报纸文章 [1]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8-12-27(3). (四)期刊文章 [1]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 ( 3): 167-173. (五)学位论文 [1]刘惊庆.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 (六)报告 [1]白秀水,刘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七)网络引用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吴做人.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怪现象[J/OL].www.sinal.com.cn, 2011.12.30二、引用参考文献的数量 注意引用参考文献一定要少而精,要删掉可有可无、学术价值不高的参考文献。目前国内一些医学期刊对于参考文献的引用数量都明确限制,论著引用不超过10条、综述引用不超过25~30条。但是,也有人主张只要符合上述要求而必要的文献仍然可以引用,不应拘泥于严格的限制。一般学术文章的参考文献数量以20-40篇为宜,综述类文章的参考文献一般会比研究类参考文献数量多。 三、参考文献正文中的引用格式 正文中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以不同的学校要求为准,但参考文献不论引用几条,都会全部列在文末的参考文献列表(顺序编码系统)中,如果只有一个引用,序列号将被写成1。参考文献中的作者按名和姓列出先姓后名的方式书写,三名及以下者全部列出,三名以上列前三名。参考的编号按照在正文中首次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排列,全部用阿拉伯数字和带角码的方括号表示,并按照引用顺序排列在正文末尾。请与原文核对文献的准确性。 四、当同时引用多个文献,按时间顺序在文内和文后列出文献。 当文内引用采用姓名和年份的方式,则以时间顺序在文内列出多个文献,再以字母顺序在文后列出这些文献。当文内引用采用文献号,则以数字顺序在文内和文后列出文献。文参考文献不按顺序写会怎样?会通不过核对和审查.一般学科毕业论文有相应要求,如无则不一定按照出现的顺序标注,一般来说小论文中存在此种情况,作为硕士论文最好按照出现顺序标注,便于核对和审查. 参考文献的着录格式及标注均有较严格的规定。所以,如果参考文献不按顺序,会导致你的论文不通常,也会降低论文的分数。 五、文献可以各种方式置于文中,但是必须具体有意义。 大体来说,根据想强调的内容,文献可在引用的内容或作者姓名之后出现。例如: 1)Starfishfertilization is species specific (17). 2.Peterson (17) reported that starfishfertilization is species specific.六、不同的期刊因其风格差异可能有不同的引用规则。 例如,目标期刊采用APA格式,"et al."只在文章有六个或六个以上作者时才在文内使用。因此,一定要仔细查看目标期刊的作者须知和已发表的论文。 最后,还要提示下其实在进行论文查重的时候,论文的引用部分也是需要进行论文的引用部分的查重的,而且如果引用的格式不对的话,那么就会有可能将其记为抄袭的部分了。而且在引用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限度,不然在查重的时候超过了查重系统的限度依旧会被认定为抄袭的,一旦自己的论文中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在查重结果报告中就会有大面积飘红的内容,很有可能导致自己的论文查重不过关。 维普查重: 万方查重: 论文查重降重:
学术堂提供论文的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及举例:(1)期刊[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如: [1] 袁庆龙,候文义.Ni-P 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2)专著[序号] 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2]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3)论文集[序号] 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3] 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4)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如:[4]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5)报告[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例如:[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6)专利文献[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例如:[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7)国际、国家标准[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7]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8)报纸文章[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例如:[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9)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例如:[9]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学校图书馆,发现很少有人会去国家数字图书馆上面去找文献,真是有绝大的资源浪费!国家图书馆提供许多中外文献的下载服务。大多都是国家花钱买过来的资源。既然是国家图书馆,自然每个国人都可以去下载而不用充值,只需实名注册一下就OK了。 各种数据库,满足大部分文献搜索需要,知网可以搜索到个个年度相关的参考文献。
在任意位置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更新域恢复正常。通常是由于我们在Word文档中引用或交叉引用参考文献以及其它类别的资料时引起的。具体设置先打开文档,这次我们选择上方的插入,先在标题后留下光标再点击上方的书签,输入任意内容点击添加以定义此处的书签名称,重复步骤共三次,最后再次返回目录,在任意位置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更新域,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引用怎么自动生成
参考文献引用怎么自动生成,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参考文献的处理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而且已经排好的参考文献顺序还会发生变化,下面我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参考文献引用怎么自动生成。
一、问题提出
你是否有这样的烦恼:
(1)几十条,甚至上百条的论文参考文献顺序变动了,需要手动输入和更新论文中每条引用的编号?
(2)硬着头皮,逐条手动修改后,发现很多地方的引用编号与参考文献条目顺序号不一致。
这样子折腾下来,费时费力。
于是,问题就来了,大神们平时是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二、如何解决
主要步骤有三:创建文献编号>>插入交叉引用>>自动更新域。
步骤一:定义参考文献的编号格式。
1、将每一条参考文献按段落格式排版,并选中之。
2、打开选项卡:“开始>>有序编号>>定义新编号格式(D)”。
3、在编号格式中,输入“[”和“]”,然后,在中间插入编号“1,2,3…”,对齐方式为左对齐,预览无误后确定。
添加编号后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步骤二:插入交叉引用,并插入论文对应位置。
1、路径:在Word选项卡上,“插入>>交叉引用”。
2、目的:引用文档中设定的参考文献编号项。
3、方法:
〔1〕引用类型>>编号项,引用内容>>段落编号;
〔2〕选择需引用的编号项,并插入到论文对应位置。
步骤三:自动更新域,使得对应的文献编号同步变化。
当参考文献列表顺序发生变化时:
1、在论文中,选中引用的“编号项”,如编号项[4];
2、选中后,右键>>更新域(U),则对应的编号项将跟随参考文献列表变化。
是不是很简单?
试试吧!从此以后,你再也不用为参考文献条目发生变化而需要更新引用项而烦恼了。
打开需要排版的论文;
我们使用一篇参考文献尚未编号的论文为例,从头讲解引用的`自动生成过程。
我们首先对参考文献进行编号,编号的详细过程如图中所示;
然后,我们将光标放到需要插入参考文献引用的位置,在Word的“插入”模块中选择“交叉引用”;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引用的文献;
备注:这里的“插入超链接”选项可以勾掉。
点击“插入”按钮,就可以该位置已经正确的插入了引用;
当我们的参考文献编号发生变化时,比如之前第一篇参考文献变成了第三篇,我们只需要选择文中之前插入的引用,点击右键,选择更新域,引用就会自动更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