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关于农民工就业制度的研究论文

关于农民工就业制度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农民工就业制度的研究论文

摘要:在我国转型时期的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最基本,最主要的人口变动矢量就是农民进城变成工人,他们在城市中从事着最繁重的非农劳动,但他们的身份并未完全得到城市的认可和接纳,他们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就是在城市里的业余文化生活极其匮乏,主要表现在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生活,他们在创造城市繁华的同时,也无奈的感受着城市给他们带来的寂寞。他们身在城市,心灵却无处栖息。通过调查活动,本论文揭示了现阶段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的现状,并提出了旨在提高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质量的对策建议。(一)“新生代农民工”的产生及特点20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第一代农民工”的子女纷纷从学校毕业,追随父辈的身影顺理成章地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新生代农民工”随之出现。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的身上显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第一,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第一代农民工大多文化水平很低,以小学以下文化水平居多,其中文盲还占有一定比例,进城后大多从事艰苦行业的工作,没有什么专业技能,主要靠出卖劳动力为主。而新生代农民工则大为不同,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有的在进入社会前还在专门职业学校学习或接受过培训。第二,对农村和城市的认同感互换。第一代农民工的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农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他们即使在最后时刻想到的都是叶落归根,他们会把进城打工的不得已称为“背井离乡”。相反的,新生代农民工则是主动自愿的追求城市生活,对未来充满自信和憧憬,希望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获得工作认同和实现自我价值,在城市生活是他们的奋斗目标。第三,思想观念转变。第一代进城务工的农民,挣钱养家是第一位的,对于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待遇条件等不会过多的挑剔,也没有融入城市的打算。而新生代的农民工由于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对工作岗位相对挑剔,他们已无法从事像父辈那样的艰苦工作。往往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职业规划,根本没有回农村的想法,他们想通过城市生活来充实和提升自己,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第四,消费观念和生活理念变化。第一代农民工往往省吃俭用,除了工作以外,基本没有精神文化生活。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难觅老一辈农民工土里土气的身影,他们更乐意花钱享受物质和精神生活,他们追求时尚的服装,轻松体面的工作,亲睐高科技电子产品,有着一定的休闲文化生活需求,俨然和市民已无多少区别。第五,维权意识和社会主人公意识增强。新世纪“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理念的深入,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有了很大的改变,加之国家对农民工利益和生存环境的重视,他们不像第一代农民工那样,利益受损时只会忍气吞声,而是学会用法律武器和舆论压力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有些新生代农民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在城市赶出一番事业,或成为行业标兵,或成为创业成功者,赢得了媒体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也开始为地方发展和农民工自身地位的提高积极呼吁和行动,作为城市一份子的主人公意识明显增强。“(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及原因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向城市,不仅仅是带来城市人口的增加,相应的一系列诸如住房、交通、就业、社会治安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城市生活空间和政府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情况:新生代农民工一心想融入城市生活当中,而城市人则通过种种制度壁垒将农民工排挤出城市,不容许侵占他们既得的空间和利益。至此,长期的拉锯战让新生代农民工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状态,这就是既回不去农村,也融不进城市。对大多数第一代农民工而言,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是城市的“过客”,他们来自农村,归宿也在农村。可是,新生代农民工面对的未来则多是迷茫,自小在城市或学校中长大的他们,对农村生活不了解也没任何生存经验,就认准了城市生活这一条路。即使在城市的边缘地带徘徊,哪怕不能被城市人认可,他们也没有退路可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往往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这种生存境遇使得他们形成了自卑、心理失衡、心理挫败的复杂心理,尤其是当理想破灭、求助无望时,自杀、犯罪等一系列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和谐的问题就产生了。(三)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困难他们面对的困境主要是来自于城市制度壁垒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将公民人为地划分为农业与非农业人口,并且赋予二者不同的权利。由于户籍制度以及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之上的迁移、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构成的制度屏障,人为地设置了新生代农民工融城的成本和障碍。城市建设一方面需要农民工的贡献,因此在经济上采取吸纳政策;另一方面在城市福利分配与享有方面则设置壁垒,采取排斥态度。这种在“经济上吸纳,社会关系和福利上排斥”的双重态度,使得农民工被迫处于城市的“边缘”位置。第二,就业制度。很多城市为了缓解本地区的就业压力都会制定一些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政策,使得外来农民工处于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在就业方面的歧视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只能在城市供职于“低端”职业,大多数成为为酒楼、宾馆或饭店的服务员、保安以及制造加工企业工人,劳动时间普遍较长,工作待遇偏低且稳定性较差,更谈不上职业发展,这些都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之路并不顺畅。第三,社会保障制度。城市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封闭性,没有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其中,或者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强,而难以纳入保障体系。这些现实情况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方面普遍缺乏保障,这必然制约了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能力和进程。第四,住房制度。城市市民子弟由于继承了父辈们享有过的福利住房待遇,在城市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而新生代农民工进城之后,属于白手起家,首要的就是住房难。他们面临着工资低、房价高的严峻形势,农民工只能是选择偏远的郊区或者是脏乱差的贫民区居住,不仅拥挤,而且没有安全保障。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成为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一种奢望和梦想。由于在城市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住房,没法改变户籍身份,只能成为城市中的农村人,随之而来的下一代上学难也使他们面临着重重困难,甚至被迫打碎他们的城市梦;另外,由于没能享受市民待遇,在医疗保障方面也面临更高的成本,除此之外,由于没钱身份,还得再生活工作各个方面受到城市人的不同程度的歧视和排挤。因此,他们的融城之路的成本异常高昂。新生代农民工融城之路上的重重障碍,更容易使得他们对城市和社会产生不满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纾解,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事情来,因此,有必要在制度上寻求突破,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城之路扫清障碍,这不仅能够化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尴尬处境,也能有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浅议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内容提要: 本文从目前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的入手,分析了形成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的原因所在,主要和我国当前的户籍制度、法规缺位以及思维惯性密切相关,并由此提出了解决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近期和长远两方面的对策。关键词:农民工 社会保障 原因及对策由于我国社会和经济体制固有的“二元结构”,使得我国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上,也实行了城乡有别的格局。当前,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建立健全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更为迫切,就业形式多样化使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进入城镇,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农民工。这部分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如何解决就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目前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一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过窄。在现有的户籍制度下,民工进城后没有正式身份,在婚嫁、幼托、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困难,而办理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都要求有本地户口。另外,在日常谋生过程中,还有名目繁多的暂住费、管理费等各种费用,增加了农民工的务工成本。几乎没有任何用工单位像对待城市工人那样,为民工办理基本的社会保险。在陕西的一份调查中显示,265位被调查者当中,只有21人参加了劳动或医疗保险,而其中劳务单位代为缴纳保险费的仅有1人 .这使民工在遭遇疾病等天灾人祸时只能束手无策。二农民工从事的职业危险度大。很多城市人所从事的工作,农民工不是不能干,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户口而不允许干, 大量农民工只能从事收入低、工作环境差、福利低劣的工作。民工主要集中在城市的非传统就业部门,即城市人不愿干的脏、累、险、差及一些社会排序低、收入低的职业,有的学者概括为“3D”(险、脏、难的英文第一个字母)职业岗位,农民工每天工作的时间较长,月平均收入也较低。三城市农民工经常面临失业的窘境。 76%的农民工在城市中都有没活儿干的经历,从“失业”时间上看,失业在3个月以下的居多,占89%。当然,一部分民工的失业情况还非常严重,在有失业经历的民工中,失业4个月以上的占13% .就业过程突然中断对于农民工的打击比下岗对于城市职工的打击更为沉重。因为下岗职工还有稳定的住所,有一定数量的生活保障金,有家庭的直接支持,而农民工几乎一无所有。农民工可能会因为突然失业而出现全面生活危机。四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经常发生。由于没有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相当数量的私营、民营、“三资”等企业没有依照法律法规规范用工行为。同时,这些企业主法律意识普遍淡薄,少数经营者唯利是图,有意克扣、拖欠工资。近几年来,各地农民工因工资被拖欠而上访、投诉的现象呈逐年上升趋势。二、形成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的原因首先,从就业保障方面看,保障制度执行不力。《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许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与外来的民工签订劳动合同,造成一旦发生纠纷难以调查取证的后果。另外,大多数的城市民工由于就业受到限制,没有平等的就业权,很难伸张基本的权益要求,劳动力市场上巨大的供过于求的压力迫使他们明显地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不敢对自己的工资、劳保等权益提出意见,而不得不接受极低的劳动力价格的现实,和诸多的“不平等条约”。城市有关劳动监察、城管、公安、工商等一些行政执法人员对农民工存在歧视,时常出现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或面对民工权益损害时的行政不作为,使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其次,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规范。现行的社会保险法规政策中,至今没有一部综合的关于民工社会保障的全国性专门法律、法规或规章,全国性立法中对民工社会保险的规定也很少且很笼统。如1991年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对民工社会保险作了较为具体却不完整的规定;1999年,国务院发布施行了(社会保障费征缴暂行条例),首次将非公有企业职工和外来劳动力纳入养老保险统筹。《劳动法》颁布后的一系列全国性劳动立法中,在适用范围上大多未对职工作明确列举,缺乏可操作性。而各地关于民工社会保险的地方性法规也差别很大。2000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明确提出了民工应参加社会养老和工伤保险的问题;2001年,北京市颁布了《农民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民工签订用工合同,并为其办理养老保险手续;2002年,南京市出台了《失业保险办法》,也对民工的养老保险作了明确的规定;同年9月,上海市推出了《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规定凡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办理综合保险;2003年,成都市下发了《成都市非城镇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暂行办法》。这是各省市迄今为止已出台的所有相关条例和办法中针对民工内容最全面的社会保障条例。其中,明确规定民工可以享受老年补贴、住院医疗费报销、工伤补偿或意外补偿等几项综合社会保险。然而,有的地方则还没有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在各地制定的法规中,有不少规定的险种不完整。由于这些法规和规章效力的层次较低,也很难保障民工的权益。第三,思想观念上的惯性思维作祟是民工社会保障缺位的深层次原因。长期以来,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歧视农民的政策在民工社会保险权益保护上存在惯性作用,使得城市社会考虑得较多的是城市居民利益的获得与保护,出于对既得利益的维护,城市管理者还没有切实地考虑和解决这些“新来者”的权益问题,并且还会对这些“新来者”采取一些限制和排斥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民工各方面的基本权益自然就难以落到实处。城市社会由二元社会结构所形成的就业、医疗、教育、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制度也不可能立即得到改变。虽然政府管理部门也作出了相关反应,进行过一定的改革,但这些有限的改革与国家工业化对城市化的要求来讲仍然十分不够。以户口身份为准入条件的就业、就学、人事、保险、福利、医疗等相关制度仍将民工拒之门外。三、改进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现状的对策当前,理论界关于建立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大致有三种意见,一是把农民工纳入到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建立新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说既不同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同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一种另起炉灶的做法;三是把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对于这三种办法中,笔者不同意第二种做法,这样会形成一个新的“三元结构”问题,把问题复杂化。而第一种和第三种做法,似乎是在固化目前的“二元结构”的基础上提出的办法,这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关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目标不符,也不是解决问题最终的办法。笔者认为,就好像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一样,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也不是马上就能建立起来的。所以,目前当务之急是解决城市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要有步骤,分阶段的解决当前能够解决的问题,循序渐进的完成这一关系到亿万农民工切身利益的制度建立工作。具体设想是:就近期工作而言,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⒈建立健全城市民工登记制度。目前,农民工进入城市务工,需要办理城市暂住证,应该把暂住证登记与社会保障登记联系起来一并完成,这样可以把基础工作做实,对于各地务工的农民工人员情况做到心中有数。⒉对城市农民工实行分类管理。这一工作的意义在于可以首先把流动性相当较小的、已经长期留住城市的农民工和经常处于流动状态的农民工进行划分。对于在长期在城市工作,并且已经在城市已经有固定住所的农民工,可以在达到规定的年限之后,给予其享受城市居民权益的资格,包括转为城市户口,纳入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流动性较大而且今后不一定在城市安家生活的农民工先不予考虑。这项工作比较细致,并且有一定难度,但这应该是目前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应该抓紧做好。⒊建立农民工的工资保障制度。农民工进城的首要目的是要增加收入,这比给他们提供社会保障来的更加直接和实在。现在的问题是农民工应该得到的劳动报酬却无法得到,再让他们参加社会保障、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就显得勉为其难了。如果要在当前的形势下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那么保障农民工能够如期得到他们应得的工资是最现实的。因此,必须坚决贯彻、严格执行《劳动法》,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和个人要下大力气整治。从长期目标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工作:⒈抓紧制定有关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可考虑制定综合性的面向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险法》或针对民工的综合或单项社会保障的法律与法规。目前区域性的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规章制度已经陆续出台,而农民工流动是一个全国性的现象。所以要把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到全局的角度,提高立法的级次和权威性。⒉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针对民工制定的限制性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笔者认为,户籍制度的“二元结构”是目前妨碍城乡统一的制度性障碍,必须从源头解决。⒊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要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解决农村和城镇社会保障差别的根本途径。如果做到了社会保障体系的统一,所谓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就不在是问题了。参考文献:⒈翟从海:《我国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与立法建议》【J】,《社会保障制度》,2004年第6期。⒉杨立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J】,《社会》,2003年第9期。⒊周倩:《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探析》【J】,《律师世界》,2003年第5期。⒋刘承英:《“三农”危机和我国面临的第三次农村大变革》【J】,《经济界》,2002年第5期。⒌《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策研究摘要:农民工返乡创业为解决“三农”、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等经济社会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了一条新路,但由于当前国家财政扶持力度不够等原因,农民工返乡创业比较优势不明显,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农民工返多创业的现状和原因等做了详细地分析,找出了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主要困境,并从政府和农民等两方面提出了引导和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扶持 1农民工返乡创业特点分析 (1)投资方向主要是发展工商经济。 目前返乡创业的农民以第一、二代农民工为主,这些农民工大多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务工。因此,他们回到家乡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同时利用打工期间获得的见识、本领、资金、信息、社会资本等,发展工商服务业,投资商品性的农业经营,主要是兴办规模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兴办二、三产业。 (2)大多数人选择在小城镇居住。 农民工回乡创业不是单纯的回农村原户籍所在地创业,大多数创业者把企业办在了家乡的集镇和县城,近70%是在小城镇居住。 (3)部分农民工被充实到农村基层组织。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利用亦工亦农亦商的特点,积极参加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成为经纪人或创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头人,也有部分人担任村干部或参加村民议事会及村民理财小组。 由于农民工与农村、农业的天然联系,农民工回乡创业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带动农民就地就近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加快不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从战略高度对待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在全社会营造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氛围。 2农民工返乡创业原因分析 2.1返乡创业是劳务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劳务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作为特有的经济和社会现象,我国的“民工潮”和劳务经济已经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民工跳出农门到大中城市、发达地区去务工或经商。解决温饱问题;第二阶段在务工或经商的过程中,一些农民工变成了管理者或者老板;第三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返乡创业,大量地从“打工者”嬗变为“创业者”。 2.2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沿海经济特区的开放,农民工形成了单向性的“外向”型流动,进一步拉大了原本就存在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市民和农民之间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壁垒,既体现在经济制度和政策上,也体现在精神和心理上,增加了农民工在城市稳定落脚的成本。在城里农民工不能获得稳定就业,加上城市人对乡下人的歧视和排斥,以及经济待遇的不公平,而使农民工选择返乡发展。 2.3返乡创业投资环境的改善 2004年、2005年中央连续二年下发的两个“一号文件,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尤其是出台的许多“惠农”硬措施,使农村的创业环境更稳定、更优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各级政府招商引资条件的优惠,再加上外面投资风险和创业成本的增加,使相当一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也愿意选择返乡创业。 2.4乡土观念和“根”文化的需要 大量农民工有故土情结和情系家乡的情感需要。大量创业人员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和荣誉去打拼、去贡献,主动捐资公益事业,并响应家乡政府的号召,在家乡投资办企业,带领乡亲们致富,并就近吸纳了当地农民工就业。这些农民工对自己家乡的资源情况、人事关系和投资环境比较熟悉。也掌握了家乡内外的市场信息,有助于其成功创业。 2.5农民工自身创业条件的具备 经过几年的外出务工。一般农民工每年都能挣到上万元甚至几万元收入,再加上在外结交的朋友多了,见的世面大了,学到了一技之长,思想观念上就自然地会发生变化,创业意识就会增强。这些农民工通过“打工大学”接受到了先进的科技文化,有了发展现代产业的冲动和信念,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本的提升都是促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础。 3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境 3.1创业资源的短缺 首先是资金短缺,融资难是不少返乡创业人员反映的首要问题。现在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门槛高,而且贷款手续非常复杂,周期很长,难以解决返乡创业者的融资之渴。其次是土地制约。随着这几年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增多,有些地方供地指标也开始捉襟见肘,对很多想进一步扩大规模的企业而言用地成了一大制约。最后是人才短缺,不少返乡创业者是初高中毕业,办企业存在盲目性,自身经营管理知识也比较薄弱,又很难吸引人才,迫切需要指导。另外由于内陆欠发达地区生活与人文环境较差,服务业不发达,即使是在同等的工资待遇下,很多年轻劳动力也更趋向于外出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 3.2政府扶持政策的缺失 有的返乡创业者反映政府效能不高,虽然很多地方领导给予高度重视,但在落实过程中一些部门和个人执行政策有偏差,服务意识不到位,甚至还存在吃拿卡要、推诿拖延办事的情况,不利于企业更好创业。如创办企业中是税费减免优惠不明显,甚至当前大部分内陆地区还没有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税费减免政策。见了“世面”的农民工回到当地,可能会与当地官僚习气、无视市场规律的做法产生冲突。但冲突矛盾解决的过程,其实也推动了当地投资环境的优化。返乡创业农民工呼吁,今后国家能农民工创业中农遇到的问题。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农民工创业更多政策支持。 3.3创业投资成本高 我国内陆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差的问题,尤其是县、乡(镇)两级,基本上都存在路、水、电、通信、交通和能源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的问题。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在企业用地、用水、用电和证件办理等方面设置障碍,使有的投资项目迟迟难以落实。直接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额外投资成本增加、交通运输成本升高和产品交易周期拉长等问题。 4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4.1为返乡创业提供融资优惠政策 要加快信贷改革与创新步伐。首先,鼓励和引导发展乡村和城镇社区中小金融机构等,并把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其主要目标客户,提供贷款服务。其次,坚持支持其它商业银行到农村地区设立营业网点或巩固其已有营业网点为返乡创业提供信贷服务。再次,考虑设立行业协会基金担保公司。 政府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信贷担保和信贷补贴。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扶助基金,为返乡创业提供信贷担保。同时协同金融机构为返乡创业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利息差额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 4.2为返乡创业提供资源使用优惠政策 国家可以参照农业反补贴的办法,加大对返乡创业的财政补贴力度。对于返乡创业,特别是创办为解决当地就业、“留守儿童”、“留守媳妇”问题做出重大贡献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科技效能型经济实体和农业产业化企业,政府要在用地、用水和用电等问题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例如,可以考虑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低于市场价的土地资源和用水、用电等创业便利,其差价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 4.3为返乡创业充实人才等资源 由国家财政拨款为返乡创业业主及其员工提供免费培训,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拓宽培训领域,进一步充实和提高培训师资队伍。另外可积极采取外联式发展模式。主要可以通过与大学社会实践合作吸收大学生进企业实践,并积极吸收人才指导企业更好的发展。如可通过政府部门与各个大学协调,以大学生下基层挂职锻炼的合作方式,实现学生得到实践锻炼机会和企业获得人才资源的双赢,同时还应该与社会各界合作利用外方所拥有的资源来弥补自身急需同时又紧缺的资源。 4.4为返乡创业提供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农民工返乡创业处于起步阶段的,政府必须实施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政策,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先引导和扶助尽可能多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尽可能多的经济实体,支持与鼓励其中发展潜力大,前景看好的企业做大做强,坚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多做小”与“做大做强”两条腿走路。等这些经济实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有承担税负的能力时,再按国家标准对其进行税收征缴,使其纳税能力与收入水平相适应。 4.5为返乡创业创建良好硬件环境 国家要加大对内陆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突出抓好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小城镇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如积极创建“工业园”、“返乡创业园”和“返乡创业一条街”等创业基地,不断增强小城镇的创业项目承载能力,减轻返乡创业者的额外投资压力,同时降低人居园区的门槛。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国农民工总量中有7%~10%基本完成资本原始积累,1400万~2000万人具有了创办企业的能力。可见未来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潜力巨大,建立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制度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全方位探索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制度,深化对劳务经济战略思想的认识,变“输出劳务挣钱”为“引回人才发展”。另外我国应出台《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促进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上引导和规范,逐步建立“政策吸引、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和法律保障”相结合的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机制,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探索制度选择。

一、农民工就业困难的主要表现形式(1)求职上岗难农民工求职成功率很低;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找工作时屡屡上当,有的财物,有的陷入传销集团失去人身自由,有的甚至被拐买;有的在试工期内就失业等。(2)频繁失业和长期失业有的农民工上岗时间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两三个月以上,失业、找工、上岗、再失业交替,以短期工为主,频繁失业,生活窘迫。(3)就业质量低农民工获得到的工作多集中在“脏、苦、累、险”岗位,工作强度大,工资偏低,安全保障不足,劳保条件差,福利待遇低;用人单位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签订不平等的“格式合同”,农民工基本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二、农民工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笼罩下,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社会现象非常突出,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工人,大量岗位空缺,另一方面是大量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农民工就业更加困难。涉及农民工就业困难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一)农民工职业素质差,职业竞争实力低(1)观念陈旧,生活方式落后农民工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小农经济意识和“小富即安”观念根深蒂固,就业观念落后,不能主动迎接挑战,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和企业工作要求;农民工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打有很深的农村烙印,落后于城市,难以被市民认同接纳。(2)文化程度低,无技术技能专长农民工普遍受教育年限不足十年,缺知识少技能,多数人无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他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因此无时间无精力无机会接受再教育和再培训,直接造成职业竞争能力持续低下的状态。(3)职业信息不灵,缺乏求职技巧农民工职业信息不灵,缺乏求职技巧,求职经验不丰富,又缺少城市人脉关系。致使他们盲目流动,“听说”哪里好找工,哪里工资高,就蜂涌而去。他们求职往往是投亲靠友,从而造成同乡亲友间的恶性竞争,由此也造成了农民工求职难上岗难和长期稳定工作难的状况。(4)法治意识薄弱,维权能力低农民工法治观念薄弱,他们不仅不懂法,不知道应该如何利用法律来捍卫自己的公民权利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还常常违法,不少农 一工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二)用人单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天经地义,是市场经济规律使然。出现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地区和城市,用人单位面对蜂涌而来的求职者,往往选择“人才高消费”策略,加大了农民工就业的困难。有的企业长期试工,一面频频裁人,一面长期招工,这种现象在一些技术含量低和靠订单生存的加工企业尤为明显,农民工往往成为受害者。有的企业将第一代农民工的管理方式套用到第二代农民工身上,导致劳资矛盾尖锐,劳资纠纷频发,管理成本剧升,企业不愿多聘第二代农民工。(三)农民工就业缺乏有效的职业指导农民工缺乏全面及时有效的职业指导,是农民工就业困难的一大重要原因。(1)职业指导师队伍还未成规模。(2)职业指导的专项制度和长久;制还未建立起来。(3)农民工未得到职业指导服务(四)其他因素全球金融危机,大批“三来一补”加工出口型企业生产订单减少,大量农民工因此失业。三、解决农民工就业困难的指导对策(一)对农民工进行科学分类,建立农民工职业指导档案系统,制定分类指导策略。(二)对农民工实施职业指导对农民工实施多元化职业指导,帮助农民工实现长期稳定就业,帮助农民工制定和实现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农民工提高就业质量和生活质量。(三)协同用人单位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为农民工长期稳定就业提供服(四)建立为农民工开展职业指导的专业队伍和专项制度综上所述,从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衍生出来的农民工队伍,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2亿多人的庞大队伍,涉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所有的产业行业,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暴发,国家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使个体职业素质较低的农民工群体就业更加艰难。在此形势下,农业劳动生产率将有更大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将会更大走出乡村的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将更加了突出。农民工就业问题已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是关乎“和谐社会”是否能真正实现的重大社会问题。对农民工实施全面及时有效的职业指导,是解决农民工就业困难强有力的举措。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一)教育体制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要求的是适应工作岗位、专业知识过硬的全面发展的高校毕业生。但从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来看,大学教育中还存在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专业设置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大学专业设置重复,导致用人单位需要的专业人才紧缺,而部分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致使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不能相互促进、相互提高。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差,无法适应工作岗位。(二)就业市场方面2015 年全世界经济都是低增长的状态,导致整体就业形势不乐观。尤其企业效益增长缓慢,用人成本增加,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裁员降薪,从而促使就业难度增加。另外,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和人才培养单位不能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找不到非常满意的工作单位。就业市场的恶性竞争是导致就业难的又一因素,不合理的人才引进竞争机制,致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变得苛刻,高标准、高要求地去招聘人才,很多毕业生应对不了如此激烈的竞争。(三)大学生自身方面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很大程度上与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密切相关。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中,不积极进行创新、创业的尝试,反而认为自己是精英人才,应该成为公务员、国家财政供养人员 [1] 。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导致很多毕业生不走出去找工作,而是等着国考、省考,导致考生数量居高不下。另外,学生在大学期间不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也是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分析(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能够被市场经济形势下的用人单位所吸收,教育应该面向市场化、国际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合理设置学校专业,使专业人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高等教育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在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到用人单位去 实习、观摩生产,这样,学生就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另外,高校去行政化也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学生就业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高校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第一位,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二)加强学校的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作为一个社会难题,需要社会、政府、家庭、高校多方参与,共同攻克,其中政府统筹应该是主导力量。高校同时应该承担起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的主要责任,力争在就业观念、就业基础教育、基本能力培训上下功夫,多投入;做好“顾问”,在指导和服务上更趋精细和完善;在就业质量提升上紧盯就业率,促使更多学生有事做;远眺就业层次,让更多有潜力的优秀学生有更好的事做 [2] 。如同高校不能改变当前就业的窘况一样,学校定然不能推卸就业指导和服务的责任。所以,高校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做好、做实、做细。(三)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无论是教育体制改革,还是学校加强就业指导,最终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身素质。只有学生自身本领过硬,才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首先,大学生在校期间,在认真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参与学生社团的实践活动,锻炼个人的社交能力,因为无论是写作、口头表达,还是待人接物都是社交来工作中所必备的。

关于就业保障制度研究的论文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 目前,我国已经加入WTO,随着新形势下的经济变革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需要懂得WTO规则的人才,需要促进经济变革的人才等等。就业岗位多了,专业对口多了,便于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到学有所用;同时我们也将面临更高的挑战:国机关、事业单位精简机构,人员分流;许多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实行兼并、停产、调整,下岗分流;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出现“硕士以上学历抢着要,本科学历挑着要,大专以下学历很少要”的局面。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 ,其实这不仅仅是大学生自身问题,也是社会大环境就业难造成的。尽管近年来,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社会普遍的重视,但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还是逐年增大。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骤增,2002年毕业生人数为145万人,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的毕业生达到了大学生就业的历史高峰,人数达到了280万人,比2003年净增了68万,增幅为32%,到2005年毕业生将达到340万人。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02年7月份,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50万人,2003年7月份达到70万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22%;同年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与2005年实际接收安排的毕业生人数相比,降幅达22%。而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同比增幅达19.9%。另外近日,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举办,共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参加的一项对全国近百所高校进行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 而与此同时,人事部的一项统计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大学生需求量下降了22%,供应量则上升了22%。而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去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仅仅有33.7%。从整个国来看,正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部分国有企业的大量职工下岗待就业,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据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共有2400万城镇劳动力需安置,其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共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这样一来,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学生就业难这个现实问题是怎么造成的呢?我想这不是单一一个方面造成的。总结一下就业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 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口增长很快,旨在拉动内需的扩招虽起到了延缓高中学生的就业困境和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由于扩招的速度过大,超过了社会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致使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买方市场性质进一步加强。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的主要原因,而高校扩招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的一个原因。(二)大学生过高地估计了自身的价值,他们往往追求一步到位,希望一毕业就可以到外企或机关工作,做个白领,拥有傲人的社会地位和薪水,这种不切实际就业观也是导致他们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吧。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另外,有一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学有所成,虽然毕业了,却不能在工作中体现什么价值。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四级和计算机国二级,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当然社会上也没有免费的午餐,不会有用人单位会请这样的人才。这样的高校生只不过是浪得虚名,与其请这样的人,用人单位还不如省些银两请专科或高中毕业生。(三)就是学校的原因了。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现在是科技飞速发长的时期,所以学校所学的知识也应与时俱进,不然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就会与时代严重脱节,不能及时满足社会需要。另一方面,中国以前由于处于计划经济之下,在高校里面实行的是“统包统分”,毕业生不愁毕业后没工作,长期以来,高校不注意专业的设置与市场的结合。当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市场经济,将过去那种“统包统分”改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问题马上暴露出来,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就业指导观念落后等,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近年来,一种情况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过剩;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没有及时调整招生人数,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四)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的改革,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取消统一分配派遣,实行自主择业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市区一学院今年到5月31日止,已签就业合同或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就业率约60%;2004年就业率为84.2%,2003年就业率为91%。市区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虽然稍高,但也呈略微下降的态势。毕业生择业也由“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仍存在。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生源是本地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加上各种条件加以限制。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性障碍还未真正消除。五)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另外就是就业渠道不畅。据对17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他们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对就业的信息不了解或了解很少。他们呼吁学校、政府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门多联系企业和用人单位,多提供就业信息。另外,信息网站缺乏全面、具体的信息,很多就业信息迟缓,影响毕业生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因素。所以解决就业困难这一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对于就业难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一)全社会要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的目的,转变就业观念第一,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的目的。高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因此,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出于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相对多数人的权利,高等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目标将被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所代替。第二,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手段等都有质的变化,高科技手段将会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相当一部分的工作将由素质高、能力强、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工作方法的人去做,高学历人才将遍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村民委员会主任、书记、乡镇以上的国家公务员都应由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担任;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家庭农场的主办人,乡镇企业、区街工业、个体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也应该由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担任;甚至一个受过高等教育而没有承担社会工作的家庭主妇,能科学养育子女、合理调理饮食起居,把社会的最小细胞经营得文明、高雅、整洁,也需要高素质的家政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第三,打破高等教育与职业结构之间的旧有、刻板的联系,相对降低大学生职业期望值,随着民众素质的普遍提高到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可能过去由高中或中专生从事的职业逐渐由大学生来担任,这种“高才低就”的现象从个人讲可能暂时感到委屈,但这足社会不断进步的表观。(二)政府部门要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教育、人事、劳动、公安、保险等方方面面,必须统筹考虑,多方努力和配合,要建立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淡化户籍、部门、地域等因素对毕业生就此和流动的限制,运用市场经济机制,鼓励毕业生到各类用人部门就业,人的单位所有权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要建立健全用人完全聘任制度,还单位人为自由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三)高等学校要改革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锻炼随着社会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以及职业流动性的增加,高校毕业生必须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更新知识和学习新技术。对此,高等学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教材改革,更新知识内容,保证大学生见习期的任务在大学期间完成,毕业即能上岗工作,同时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保证课程相教学安排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应当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培养学生积极、务实的择业态度,使学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环境中增强信心,要进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综合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要结合素质教育的实施,建立多元化的灵活的毕业生评价机制,逐步建立由偏重毕业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转向注重能力的评价机制,鼓励毕业生从被动就业转向积极创业。(四)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高校就业指导虽然不能增加就业岗位,但可以协调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关系,减少空缺岗位的时间,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全面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与服务:首先解决机构人员问题,加强队伍建设,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其次是加大对就业工作的投入,保证就业工作经费到位,切实解决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中普遍存在的经费不足问题;三是建立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已不再是一项临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而是体现和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一定要建立由学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院系层层落实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运行机制。(五)高等学校要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创新毕业生就业服务手段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变化以及就业市场观念和模式的创新,就业指导要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建立就业信息库,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性,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对方的供需信息,避免盲目性;二是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大学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何实现这种愿望,则需要大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和准确定位,面对就业,大多数毕业生只考虑“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却很少用“我能干什么”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就业指导通过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测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加强针对性、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三是择业技巧指导,面临就业选择的毕业生,由于社会阅历浅,在就业供需见面过程中,往往比较拘谨,甚至手足失措,从而坐失良机,进行技巧指导,帮助毕业生掌握资料准备、推销自己、文明礼貌、语言交谈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五)高等学校要多渠道开发就业市场。主动开发未来市场学校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运营实体,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如果高校的“产品”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学校将面临生存的危机,面对无情的买方市场,高等学校要学会运用市场营销学的方法,担面向用人单位主动“推销”毕业生的职能,首先要由以顾客需求为中心,转向主动开发未来市场,实现从传统的被动适应市场到主动开发市场的质的飞跃,人才的培养是有周期的,今天的市场需求与几年后的市场行情会有很大差异,如果仅以“顾客需求为中心”,以今天之“势”度明天之“需”,容易造成将来供需错位。因此,高校要根据整个经济环境大背景,积极研究、预测未来几年人才的需求状况,确定招生专业和规模,并能大胆研究未来人才消费新趋势,超前开发出让未来职场感到惊喜的新型人才。其次,要由“实体营销”转向“品牌营销”,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品牌的竞争力将成为高校生存的基础,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高等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市场定位,树立品牌化运作的意识,在适当的目标市场范围内,打造自己品牌的价值。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且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只有全社会给予普遍关注,才能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一个更为宽松的就业环境 说实话 不是自己写的 是通过网上几篇 整理来的 呵呵 希望能帮助你

您好,就业保障是一个社会问题,但凭个人所思所想改变的可能性不太大。因为我国目前出现人力资源过剩的现实,就业压力已经很大,所以我想在这种情况下,先就业,再谈保障比较务实。理论上可以从法律角度探讨理论依据,经济上从金融运作、社会保险、基金等手段建立有力实效的体系。最重要的是我们相信劳动者凭借智力和体力谋生,会获得社会的接纳和尊重。如果你想参考这方面的论文,可以和社保专业的学生交流,也可以上中国知网搜索相关起刊论文,可能要付费。祝你成功,谢谢。如果您有不满意的地方,欢迎您指出,我会改正,祝您一切愉快。

十七大有过举措了。原文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用白话解释就是:别听那个谁说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P话,少数人干大量的活儿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高回报的生产模式,根本就不适合我们的国情。我们人多,劳动力多,少数人富必定会造成多数人挨饿。资源是一定的,对资源的加工形成产品是一定的,高科型生产并不能增加资源数量。所以,老朱下台,国家发展策略颠覆。砸掉先进设备,开掉高级技工,把文盲和科盲请回生产第一线,把肉碾成细末儿,剁碎了用自来水猛冲....大家一起喝汤......这,就是改善中国就业保障的根本途径。

返乡农民工就近在就业研究论文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策研究摘要:农民工返乡创业为解决“三农”、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等经济社会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了一条新路,但由于当前国家财政扶持力度不够等原因,农民工返乡创业比较优势不明显,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农民工返多创业的现状和原因等做了详细地分析,找出了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主要困境,并从政府和农民等两方面提出了引导和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扶持 1农民工返乡创业特点分析 (1)投资方向主要是发展工商经济。 目前返乡创业的农民以第一、二代农民工为主,这些农民工大多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务工。因此,他们回到家乡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同时利用打工期间获得的见识、本领、资金、信息、社会资本等,发展工商服务业,投资商品性的农业经营,主要是兴办规模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兴办二、三产业。 (2)大多数人选择在小城镇居住。 农民工回乡创业不是单纯的回农村原户籍所在地创业,大多数创业者把企业办在了家乡的集镇和县城,近70%是在小城镇居住。 (3)部分农民工被充实到农村基层组织。 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利用亦工亦农亦商的特点,积极参加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成为经纪人或创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头人,也有部分人担任村干部或参加村民议事会及村民理财小组。 由于农民工与农村、农业的天然联系,农民工回乡创业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带动农民就地就近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加快不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从战略高度对待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在全社会营造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氛围。 2农民工返乡创业原因分析 2.1返乡创业是劳务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劳务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作为特有的经济和社会现象,我国的“民工潮”和劳务经济已经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民工跳出农门到大中城市、发达地区去务工或经商。解决温饱问题;第二阶段在务工或经商的过程中,一些农民工变成了管理者或者老板;第三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返乡创业,大量地从“打工者”嬗变为“创业者”。 2.2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沿海经济特区的开放,农民工形成了单向性的“外向”型流动,进一步拉大了原本就存在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市民和农民之间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壁垒,既体现在经济制度和政策上,也体现在精神和心理上,增加了农民工在城市稳定落脚的成本。在城里农民工不能获得稳定就业,加上城市人对乡下人的歧视和排斥,以及经济待遇的不公平,而使农民工选择返乡发展。 2.3返乡创业投资环境的改善 2004年、2005年中央连续二年下发的两个“一号文件,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尤其是出台的许多“惠农”硬措施,使农村的创业环境更稳定、更优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各级政府招商引资条件的优惠,再加上外面投资风险和创业成本的增加,使相当一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也愿意选择返乡创业。 2.4乡土观念和“根”文化的需要 大量农民工有故土情结和情系家乡的情感需要。大量创业人员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和荣誉去打拼、去贡献,主动捐资公益事业,并响应家乡政府的号召,在家乡投资办企业,带领乡亲们致富,并就近吸纳了当地农民工就业。这些农民工对自己家乡的资源情况、人事关系和投资环境比较熟悉。也掌握了家乡内外的市场信息,有助于其成功创业。 2.5农民工自身创业条件的具备 经过几年的外出务工。一般农民工每年都能挣到上万元甚至几万元收入,再加上在外结交的朋友多了,见的世面大了,学到了一技之长,思想观念上就自然地会发生变化,创业意识就会增强。这些农民工通过“打工大学”接受到了先进的科技文化,有了发展现代产业的冲动和信念,经济基础和人力资本的提升都是促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础。 3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困境 3.1创业资源的短缺 首先是资金短缺,融资难是不少返乡创业人员反映的首要问题。现在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门槛高,而且贷款手续非常复杂,周期很长,难以解决返乡创业者的融资之渴。其次是土地制约。随着这几年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增多,有些地方供地指标也开始捉襟见肘,对很多想进一步扩大规模的企业而言用地成了一大制约。最后是人才短缺,不少返乡创业者是初高中毕业,办企业存在盲目性,自身经营管理知识也比较薄弱,又很难吸引人才,迫切需要指导。另外由于内陆欠发达地区生活与人文环境较差,服务业不发达,即使是在同等的工资待遇下,很多年轻劳动力也更趋向于外出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 3.2政府扶持政策的缺失 有的返乡创业者反映政府效能不高,虽然很多地方领导给予高度重视,但在落实过程中一些部门和个人执行政策有偏差,服务意识不到位,甚至还存在吃拿卡要、推诿拖延办事的情况,不利于企业更好创业。如创办企业中是税费减免优惠不明显,甚至当前大部分内陆地区还没有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税费减免政策。见了“世面”的农民工回到当地,可能会与当地官僚习气、无视市场规律的做法产生冲突。但冲突矛盾解决的过程,其实也推动了当地投资环境的优化。返乡创业农民工呼吁,今后国家能农民工创业中农遇到的问题。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农民工创业更多政策支持。 3.3创业投资成本高 我国内陆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差的问题,尤其是县、乡(镇)两级,基本上都存在路、水、电、通信、交通和能源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的问题。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在企业用地、用水、用电和证件办理等方面设置障碍,使有的投资项目迟迟难以落实。直接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额外投资成本增加、交通运输成本升高和产品交易周期拉长等问题。 4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4.1为返乡创业提供融资优惠政策 要加快信贷改革与创新步伐。首先,鼓励和引导发展乡村和城镇社区中小金融机构等,并把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其主要目标客户,提供贷款服务。其次,坚持支持其它商业银行到农村地区设立营业网点或巩固其已有营业网点为返乡创业提供信贷服务。再次,考虑设立行业协会基金担保公司。 政府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信贷担保和信贷补贴。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扶助基金,为返乡创业提供信贷担保。同时协同金融机构为返乡创业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利息差额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 4.2为返乡创业提供资源使用优惠政策 国家可以参照农业反补贴的办法,加大对返乡创业的财政补贴力度。对于返乡创业,特别是创办为解决当地就业、“留守儿童”、“留守媳妇”问题做出重大贡献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科技效能型经济实体和农业产业化企业,政府要在用地、用水和用电等问题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例如,可以考虑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低于市场价的土地资源和用水、用电等创业便利,其差价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 4.3为返乡创业充实人才等资源 由国家财政拨款为返乡创业业主及其员工提供免费培训,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拓宽培训领域,进一步充实和提高培训师资队伍。另外可积极采取外联式发展模式。主要可以通过与大学社会实践合作吸收大学生进企业实践,并积极吸收人才指导企业更好的发展。如可通过政府部门与各个大学协调,以大学生下基层挂职锻炼的合作方式,实现学生得到实践锻炼机会和企业获得人才资源的双赢,同时还应该与社会各界合作利用外方所拥有的资源来弥补自身急需同时又紧缺的资源。 4.4为返乡创业提供税费减免优惠政策 农民工返乡创业处于起步阶段的,政府必须实施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政策,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先引导和扶助尽可能多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尽可能多的经济实体,支持与鼓励其中发展潜力大,前景看好的企业做大做强,坚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多做小”与“做大做强”两条腿走路。等这些经济实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有承担税负的能力时,再按国家标准对其进行税收征缴,使其纳税能力与收入水平相适应。 4.5为返乡创业创建良好硬件环境 国家要加大对内陆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突出抓好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小城镇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如积极创建“工业园”、“返乡创业园”和“返乡创业一条街”等创业基地,不断增强小城镇的创业项目承载能力,减轻返乡创业者的额外投资压力,同时降低人居园区的门槛。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国农民工总量中有7%~10%基本完成资本原始积累,1400万~2000万人具有了创办企业的能力。可见未来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潜力巨大,建立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制度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全方位探索吸引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制度,深化对劳务经济战略思想的认识,变“输出劳务挣钱”为“引回人才发展”。另外我国应出台《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促进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上引导和规范,逐步建立“政策吸引、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和法律保障”相结合的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发展的机制,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探索制度选择。

毕业论文农民工就业

当前,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20岁-30岁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主体,数量达1亿人左右。他们有着不同于上一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今天面对新形势,他们在城市面临着不少新的困境,比如:迫切的婚姻问题、身份认同问题等,因此亟须对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这些困境予以关注。想当城市人 无奈门槛多(一)婚姻:难以走进“围城”根据2008年2月21日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公报显示,2006年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以下占16.1%;21岁-30岁占36.5%,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新生代农民工正处在婚恋的黄金年龄,但受限制,处于难以走进“围城”的困境。受职业限制找不到爱情。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在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占68%,在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占80%。尤其在建筑业、加工制造业方面几乎都是新生代男性农民工的就业首选。这些工作脏、累、苦,工资待遇不高,风险大,很难获得女孩的青睐,也难以获得与女孩相处的机会。同样,在一些玩具加工业、电子产品组装服务业、纺织制衣业等厂子里则是新生代女农民工成群结队,同样苦于“恋爱无人”。这些单位新生代女农民工占绝大多数,加上她们在恋爱上一般比较矜持,不好意思主动和厂外的男性接触,所以她们的婚恋也成了老大难 问题。此时,职业搭起的围墙正束缚着这些青春萌动的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偏低影响爱情发展。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6年调查,从收入水平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总体不高。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在1501元-2000元之间的占16.9%,1001元-1500元的占21.6%,701元-1000元的占26.6%,501元-700元的占23.4%。其中能准时或基本准时拿到工资的占75.3%,偶尔拖欠的占17.4%,经常被拖欠的占7.3%。经济是一切的基础,新生代农民工的爱情与婚姻,同样需要经济条件为基础,爱情尤其是婚姻不能建立在“空中楼阁”上,这也影响到新生代男性农民工未来的择偶。(二)身份:非城非乡从职业上讲,新生代农民工已是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根据统计,目前农民工数量上已远远超过原有城镇户籍的公有制二、三产业的职工,达到我国工人总数的2/3以上,作为生产主体支撑着国家的工业化,是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全国总工会2007年组织开展的第六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中的分布占64.4%。从行业来看,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其中制造业所占比重最大,占全部职工的31.9%,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占9.4%和9.1%。而城镇职工中在制造业中就业的比重只有22.8%。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当代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价值观研究———基于江苏省苏南、苏北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抽样 调查》显示,75%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属于工人群体,定位为产业工人,仅有8%的人认为自己是农民。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强,多数企业都还没有把他们当作稳定的产业工人;另一方面,他们承担着城市最累、最苦、最脏、最险的工作,他们与城市产业工人相比,享受不到应有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福利待遇,不能同工同酬同权,处于城市里的社会底层。从地域上讲,新生代农民工常年生活、工作在城市,是市民。新生代农民工熟悉城市生活,向往城市生活。与老一代农民工“白天机器人、晚上木头人”的单调灰暗生活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要寻找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泡网吧、下迪厅、染头发、穿时髦服装,对攒钱并不十分看重。他们讲究的是“心随我动率性(彰显)自我”。新生代农民工通常也会在春节时回家一趟,但那仅仅是“礼节性的仪式”,对家乡的乡土认同更多的是包含着对亲人的感情,对农业活动则缺乏浓厚的感情和兴趣。他们更倾向于改变现状,想在城里有喜欢的工作,买房子,娶妻生子,真正融入城市。2007年发布的《广东省青少年发展报告》显示,有27.4%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务工城市买房成新“客家”;50.2%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干得好,愿意待下去”;“再干几年回家”或“想尽快回家”的加起来只有不到2成《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城市生活,有71.4%的女性、50.5%的男性选择“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他们手机的拥有比例高达72.9%,绝大多数人的通讯方式都很现代化。但城市显然还没有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依然是“经济接纳、社会拒入”。从法定身份上讲,新生代农民工仍然是农民。当前受户籍限制,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定身份仍然是农民。新生代农民工一部分是在城市里出生长大,一部分是初中或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城打工,他们没种过地,不会种地,更不愿意种地,普遍存在着农民不爱地,农民不爱农,农民不识农,“轻农、厌农、弃农”意识严重。虽然户口在农村,他们更倾向于把自己定位为城市人,压根儿就没准备再回农村,出来长见识的同时,希望能够和城市人一样“体面地活着”。(三)职业:高不成低不就新生代农民工不同于父辈,就业期望甚高,但仍面临困境。就业期望高与敬业精神差。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岗位比较挑剔,怕吃苦,常常不能踏实工作。一项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敬业精神差,且职业流动率是最高的,平均每人每年换工作0.45次,而50年代出生的老一代农民工仅为0.08次,其跳槽频率是其父兄辈的近6倍,即使能够做到“敬业”,也很难做到真心“爱岗”。这其中,近一半的人是因为“生活、生产环境和闲暇时间不足”而跳槽,17%的人提出,“自己不喜欢那个工作”或者只是“想换个环境”。并且新生代农民工在获得工作的同时还要求享受生活,得到尊重,在文化、娱乐、健身等精神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强。新生代农民工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从小就被父母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这种期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不切实际的就业意愿,即只希望找那些社会地位高、条件好、工资高的工作。加之有父母做其强大后盾,生活压力小了很多,所以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跳槽,主动选择自己想要的工作环境。就业期望高与职业技能低。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农民工的素质需求也发生着变化。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报告显示,农民工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比以前高出8.54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但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仍然较低,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不了解工业生产或现代化服务业的基本规范,同现代非农行业对劳动者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仅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占76.4%。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84%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参加技能培训对找工作有帮助,但是仍有六成外出农民工没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广东省青少年发展报告》显示,有高达62.6%的新生代农民工未来有做老板的打算“有自己的事业”是他们中不少人的最高理想。他们不愿像上一代农民工那样承担城市里低端的重体力活,又无法胜任复杂的技能型和知识型工作,难以在城市找到合适的定位,基本上只能从事体力运输、建筑小工、工业加工以及低层次服务等劳动密集型、重体力、低报酬行业。同时过于频繁跳槽,使得他们对每个行业、岗位只能作蜻蜓点水式的了解,每一项职业技能也只能停留在“学徒期”的水平。如此周而复始,也形成恶性循环。没有过硬的职业技能,他们很难融入城市,并且体面地生存。(四)落户“三壁垒”根据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流入地长期居住的愿望强烈,但高门槛限制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经济壁垒。2006年3月27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发布后,经调查,许多省会城市都将农民工购房在60平方米之上作为落户条件之一。目前房价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对于收入微薄却喜欢大手大脚花钱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能够实现的积累非常有限,这种以货币构筑的以经济壁垒取代身份壁垒的新门槛对普通农民来说仍然是难以逾越的,这也是他们融入城市的一大经济障碍。素质壁垒。目前不少省会城市落户要求农民工具有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不少地方仍然要求达到大专文化程度。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公报显示,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 程度占90.0%。这对以初中为主要群体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也是进城落户的一大障碍。并且不少地方对农民工进城落户实行二元待遇。比如重庆市2006年8月1日实行了《关于解决进城农民工户籍问题的意见》,重庆公安局就指出,“本市农民工在主城落户的条件实际上大大降低,而在重庆务工的其他省市的农民工要落户重庆主城区,文凭“门槛”没变:仍需大专以上学历。且购买的住房人均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并实际居住。社会福利壁垒。我国各地社会福利系统不兼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主要是以省级为改革单元,以城市为中心展开的。一些省份已在省内实行城乡户籍统一,但省际之间人口自由迁徙障碍依然较大。各地社会福利系统的不兼容是制约人口省际迁移的重要因素。解决矛盾还须深化城市改革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快速转型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社会优化与社会问题兼生,社会进步和社会代价共存。一亿多人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正处在适龄期,目前他们首要面临的大问题就是婚姻问题。《劳动合同法》出台后,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虽较上一代农民工有所进步,但仍然得不到维护。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虽然职业期望高,受职业技能低的限制,即使有心摆脱卖苦力的低级打工状态,也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只能从事城市人不愿干的脏、苦、累、风险大等边缘职业,就业环境差,劳动时间长,工作量大,劳动报酬低,基本权益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享受不到应有的国民待遇。马克思曾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新生代农民工一旦进入城市新环境,乡村社会规范所具有的凝聚力失散,原有的道德行为失范(即自律性丧失),这样,新生代农民工农村不愿意回去,城市又不能融入,他们心理预期高于父辈,耐受能力低于父辈,在城市陷入生活困境时,在职业技能低、经济收入差、无住房、受歧视、讨不到老婆等的连锁反应下,贫穷和光棍的结合,对城市社会的冲击将是巨大的。另一方面,受户籍限制,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定位为城里人,但城市仍未作好接纳他们的准备。相反既有经济门槛,又有素质门槛和福利门槛,即使这样,他们仍不愿回到农村。它意味着,农村 不是退路。也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必须依赖于城市的工作和生活,那种将农村作为“蓄水池”的政策概念完全过时了。这样,新生代农民工只能集中居住在房租低廉、流动人口集中的城市边缘区、老城区,交往的对象多为老乡,社会结构呈现单一化、封闭性的特点,形成一个自我隔离的孤岛。在那里,弱信息、弱发展机会、弱资源的再生性以及弱劳动力联系,贫困和孤岛的经济效应往往意味着缺乏发展的机会,与主流社会脱 节。他们处于非城非乡、进退失据的境地,面临着双重边缘化的状态和贫困化不断加剧的境况中。由于没有户籍,他们就业受限制,《劳动法》第3条规定的“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很难从纸上权利转化为现实权利。入城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了工作,往往要付出比市民更高的代价。大多数农民工只能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寻找一些城市人的“剩余”工作。很难获得一种地位资源的积累,更不用说实现一种地位向上的流动。生活来源决定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无业便无依,将使这一部分人处于游动不定的状态,具有游民的特征,成为随时可能妨碍社会稳定和和谐的隐患。杭州市2008年的案宗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比例占70%以上,最近刚发布的广东三大监狱大规模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罪犯九成在26岁以下。并且由于信息网络媒 介的发展,他们也更容易被组织起来共同发出声音,社会矛盾更容易被扩大和激化。如果继续将他们排斥在体制外,将他们边缘化,漠视他们的物质、精神文化和民主政治需求,他们更容易产生怨恨心理,不利于社会治安和稳定。这值得我们警惕!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是社会矛盾能够逐渐消弭并得到妥善解决的社会。“要求改善自己的物质境遇是有思想的人们的内在本能,这种欲求是消灭不了的,它是一切人类行为的推动力,人通过扩大满足需求的活动走向幸福的社会,要是封锁了这条路,人就只有一个办法了:压制并掠夺别人使自己致富而使他人变穷”(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的种种差异及面临的困境,对当下的城市管理政策提出了挑战。并且,这种挑战将日益变得清晰、紧迫。 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六条建议一是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当前,必须加强严格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推动各类企业同新生代农民工按照平等自愿、协商的原则,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严格实行《劳动合同法》及相关的带薪休假制度,保障外来民工休息休假权利,使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经营生活,交友恋爱。要保障农民工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保障农民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要依法保障农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二是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要转变管理理念,转变由过去主要面向和管理户籍人口,转变到同时面向和管理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并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让农民工参与到城市管理当中来,增强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度。农民工流入地政府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对进城农民工“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政策要求,完善对农民工保护的相关法规,出台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专门规定,加大政府部门的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三是改革劳动就业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就业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将城市和农村劳动力视为一个整体,纳入城乡协调发展的共同政策框架下,采取一体化的就业政策和管理体制,让农民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公开、公平的开展就业竞争。要创新农民培训转移机制,大力加强对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转移就业能力。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提供就业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四是按照以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当前要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口管理结构,打破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身份限制,尽快改变目前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实行以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人在哪里工作、生活,就在那里登记,就纳入当地的管理范畴,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为基础的户口登记制度,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实现户籍管理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的转变。五是要更多关心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切实改进服务形式,让流动图书馆、流动电影院真正走进农民工中间;文化设施要向农民工开放;要积极扶持打工者文化团体,不要“让农民工融入城市”成了空话。六是积极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区生活要依托集中居住中心、居(村)综合活动室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公德、法制宣传、市民素质等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和吸纳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区自治组织和各类学习型、服务型、文体型、公益志愿型等居民互助性的社区民间组织,使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融入社区生活和社区管理,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加速融入城市的大熔炉。

农民工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群体,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中,他们为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发展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近年来,随着农民工年龄的增长,农民工这一群体逐渐形成。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一代农民工已经逐步为农民工所取代,农民工这一群体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在新的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方面原因的影响,我国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却面临种种问题,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引起我国政府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如何解决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本论文在深入研究我国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的现状、问题与原因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解决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工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就业问题,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就业歧视。消除就业歧视、实现平等就业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题中应有之义。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民工政策已经趋向相对公平,但是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至今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我国农民工在就业准入、从事行业、劳动工资、居住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和职业发展方面遭遇到了歧视性对待。

农民工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群体,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中,他们为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发展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近年来,随着农民工年龄的增长,农民工这一群体逐渐形成。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一代农民工已经逐步为农民工所取代,农民工这一群体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在新的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方面原因的影响,我国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却面临种种问题,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引起我国政府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如何解决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

急需···谢谢 你说:当前大家最关注民生问题,切合实际,我写的这篇希望大家共同探讨这个话题,然后给予定义,从而真正解决农民工是就业问题.你说

新时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论文

当前,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20岁-30岁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主体,数量达1亿人左右。他们有着不同于上一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今天面对新形势,他们在城市面临着不少新的困境,比如:迫切的婚姻问题、身份认同问题等,因此亟须对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这些困境予以关注。想当城市人 无奈门槛多(一)婚姻:难以走进“围城”根据2008年2月21日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公报显示,2006年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以下占16.1%;21岁-30岁占36.5%,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6岁。新生代农民工正处在婚恋的黄金年龄,但受限制,处于难以走进“围城”的困境。受职业限制找不到爱情。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在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占68%,在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占80%。尤其在建筑业、加工制造业方面几乎都是新生代男性农民工的就业首选。这些工作脏、累、苦,工资待遇不高,风险大,很难获得女孩的青睐,也难以获得与女孩相处的机会。同样,在一些玩具加工业、电子产品组装服务业、纺织制衣业等厂子里则是新生代女农民工成群结队,同样苦于“恋爱无人”。这些单位新生代女农民工占绝大多数,加上她们在恋爱上一般比较矜持,不好意思主动和厂外的男性接触,所以她们的婚恋也成了老大难 问题。此时,职业搭起的围墙正束缚着这些青春萌动的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偏低影响爱情发展。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6年调查,从收入水平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总体不高。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在1501元-2000元之间的占16.9%,1001元-1500元的占21.6%,701元-1000元的占26.6%,501元-700元的占23.4%。其中能准时或基本准时拿到工资的占75.3%,偶尔拖欠的占17.4%,经常被拖欠的占7.3%。经济是一切的基础,新生代农民工的爱情与婚姻,同样需要经济条件为基础,爱情尤其是婚姻不能建立在“空中楼阁”上,这也影响到新生代男性农民工未来的择偶。(二)身份:非城非乡从职业上讲,新生代农民工已是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根据统计,目前农民工数量上已远远超过原有城镇户籍的公有制二、三产业的职工,达到我国工人总数的2/3以上,作为生产主体支撑着国家的工业化,是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全国总工会2007年组织开展的第六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中的分布占64.4%。从行业来看,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其中制造业所占比重最大,占全部职工的31.9%,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占9.4%和9.1%。而城镇职工中在制造业中就业的比重只有22.8%。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当代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价值观研究———基于江苏省苏南、苏北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抽样 调查》显示,75%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属于工人群体,定位为产业工人,仅有8%的人认为自己是农民。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强,多数企业都还没有把他们当作稳定的产业工人;另一方面,他们承担着城市最累、最苦、最脏、最险的工作,他们与城市产业工人相比,享受不到应有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福利待遇,不能同工同酬同权,处于城市里的社会底层。从地域上讲,新生代农民工常年生活、工作在城市,是市民。新生代农民工熟悉城市生活,向往城市生活。与老一代农民工“白天机器人、晚上木头人”的单调灰暗生活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要寻找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泡网吧、下迪厅、染头发、穿时髦服装,对攒钱并不十分看重。他们讲究的是“心随我动率性(彰显)自我”。新生代农民工通常也会在春节时回家一趟,但那仅仅是“礼节性的仪式”,对家乡的乡土认同更多的是包含着对亲人的感情,对农业活动则缺乏浓厚的感情和兴趣。他们更倾向于改变现状,想在城里有喜欢的工作,买房子,娶妻生子,真正融入城市。2007年发布的《广东省青少年发展报告》显示,有27.4%的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务工城市买房成新“客家”;50.2%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干得好,愿意待下去”;“再干几年回家”或“想尽快回家”的加起来只有不到2成《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城市生活,有71.4%的女性、50.5%的男性选择“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他们手机的拥有比例高达72.9%,绝大多数人的通讯方式都很现代化。但城市显然还没有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依然是“经济接纳、社会拒入”。从法定身份上讲,新生代农民工仍然是农民。当前受户籍限制,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定身份仍然是农民。新生代农民工一部分是在城市里出生长大,一部分是初中或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城打工,他们没种过地,不会种地,更不愿意种地,普遍存在着农民不爱地,农民不爱农,农民不识农,“轻农、厌农、弃农”意识严重。虽然户口在农村,他们更倾向于把自己定位为城市人,压根儿就没准备再回农村,出来长见识的同时,希望能够和城市人一样“体面地活着”。(三)职业:高不成低不就新生代农民工不同于父辈,就业期望甚高,但仍面临困境。就业期望高与敬业精神差。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岗位比较挑剔,怕吃苦,常常不能踏实工作。一项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敬业精神差,且职业流动率是最高的,平均每人每年换工作0.45次,而50年代出生的老一代农民工仅为0.08次,其跳槽频率是其父兄辈的近6倍,即使能够做到“敬业”,也很难做到真心“爱岗”。这其中,近一半的人是因为“生活、生产环境和闲暇时间不足”而跳槽,17%的人提出,“自己不喜欢那个工作”或者只是“想换个环境”。并且新生代农民工在获得工作的同时还要求享受生活,得到尊重,在文化、娱乐、健身等精神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强。新生代农民工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从小就被父母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这种期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不切实际的就业意愿,即只希望找那些社会地位高、条件好、工资高的工作。加之有父母做其强大后盾,生活压力小了很多,所以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跳槽,主动选择自己想要的工作环境。就业期望高与职业技能低。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农民工的素质需求也发生着变化。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报告显示,农民工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比以前高出8.54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但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仍然较低,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不了解工业生产或现代化服务业的基本规范,同现代非农行业对劳动者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仅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占76.4%。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84%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参加技能培训对找工作有帮助,但是仍有六成外出农民工没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广东省青少年发展报告》显示,有高达62.6%的新生代农民工未来有做老板的打算“有自己的事业”是他们中不少人的最高理想。他们不愿像上一代农民工那样承担城市里低端的重体力活,又无法胜任复杂的技能型和知识型工作,难以在城市找到合适的定位,基本上只能从事体力运输、建筑小工、工业加工以及低层次服务等劳动密集型、重体力、低报酬行业。同时过于频繁跳槽,使得他们对每个行业、岗位只能作蜻蜓点水式的了解,每一项职业技能也只能停留在“学徒期”的水平。如此周而复始,也形成恶性循环。没有过硬的职业技能,他们很难融入城市,并且体面地生存。(四)落户“三壁垒”根据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流入地长期居住的愿望强烈,但高门槛限制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经济壁垒。2006年3月27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发布后,经调查,许多省会城市都将农民工购房在60平方米之上作为落户条件之一。目前房价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对于收入微薄却喜欢大手大脚花钱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能够实现的积累非常有限,这种以货币构筑的以经济壁垒取代身份壁垒的新门槛对普通农民来说仍然是难以逾越的,这也是他们融入城市的一大经济障碍。素质壁垒。目前不少省会城市落户要求农民工具有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不少地方仍然要求达到大专文化程度。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公报显示,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 程度占90.0%。这对以初中为主要群体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也是进城落户的一大障碍。并且不少地方对农民工进城落户实行二元待遇。比如重庆市2006年8月1日实行了《关于解决进城农民工户籍问题的意见》,重庆公安局就指出,“本市农民工在主城落户的条件实际上大大降低,而在重庆务工的其他省市的农民工要落户重庆主城区,文凭“门槛”没变:仍需大专以上学历。且购买的住房人均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并实际居住。社会福利壁垒。我国各地社会福利系统不兼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主要是以省级为改革单元,以城市为中心展开的。一些省份已在省内实行城乡户籍统一,但省际之间人口自由迁徙障碍依然较大。各地社会福利系统的不兼容是制约人口省际迁移的重要因素。解决矛盾还须深化城市改革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快速转型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社会优化与社会问题兼生,社会进步和社会代价共存。一亿多人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正处在适龄期,目前他们首要面临的大问题就是婚姻问题。《劳动合同法》出台后,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虽较上一代农民工有所进步,但仍然得不到维护。从前面分析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虽然职业期望高,受职业技能低的限制,即使有心摆脱卖苦力的低级打工状态,也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只能从事城市人不愿干的脏、苦、累、风险大等边缘职业,就业环境差,劳动时间长,工作量大,劳动报酬低,基本权益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享受不到应有的国民待遇。马克思曾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新生代农民工一旦进入城市新环境,乡村社会规范所具有的凝聚力失散,原有的道德行为失范(即自律性丧失),这样,新生代农民工农村不愿意回去,城市又不能融入,他们心理预期高于父辈,耐受能力低于父辈,在城市陷入生活困境时,在职业技能低、经济收入差、无住房、受歧视、讨不到老婆等的连锁反应下,贫穷和光棍的结合,对城市社会的冲击将是巨大的。另一方面,受户籍限制,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定位为城里人,但城市仍未作好接纳他们的准备。相反既有经济门槛,又有素质门槛和福利门槛,即使这样,他们仍不愿回到农村。它意味着,农村 不是退路。也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必须依赖于城市的工作和生活,那种将农村作为“蓄水池”的政策概念完全过时了。这样,新生代农民工只能集中居住在房租低廉、流动人口集中的城市边缘区、老城区,交往的对象多为老乡,社会结构呈现单一化、封闭性的特点,形成一个自我隔离的孤岛。在那里,弱信息、弱发展机会、弱资源的再生性以及弱劳动力联系,贫困和孤岛的经济效应往往意味着缺乏发展的机会,与主流社会脱 节。他们处于非城非乡、进退失据的境地,面临着双重边缘化的状态和贫困化不断加剧的境况中。由于没有户籍,他们就业受限制,《劳动法》第3条规定的“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很难从纸上权利转化为现实权利。入城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了工作,往往要付出比市民更高的代价。大多数农民工只能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寻找一些城市人的“剩余”工作。很难获得一种地位资源的积累,更不用说实现一种地位向上的流动。生活来源决定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无业便无依,将使这一部分人处于游动不定的状态,具有游民的特征,成为随时可能妨碍社会稳定和和谐的隐患。杭州市2008年的案宗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比例占70%以上,最近刚发布的广东三大监狱大规模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罪犯九成在26岁以下。并且由于信息网络媒 介的发展,他们也更容易被组织起来共同发出声音,社会矛盾更容易被扩大和激化。如果继续将他们排斥在体制外,将他们边缘化,漠视他们的物质、精神文化和民主政治需求,他们更容易产生怨恨心理,不利于社会治安和稳定。这值得我们警惕!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是社会矛盾能够逐渐消弭并得到妥善解决的社会。“要求改善自己的物质境遇是有思想的人们的内在本能,这种欲求是消灭不了的,它是一切人类行为的推动力,人通过扩大满足需求的活动走向幸福的社会,要是封锁了这条路,人就只有一个办法了:压制并掠夺别人使自己致富而使他人变穷”(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的种种差异及面临的困境,对当下的城市管理政策提出了挑战。并且,这种挑战将日益变得清晰、紧迫。 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六条建议一是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当前,必须加强严格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推动各类企业同新生代农民工按照平等自愿、协商的原则,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严格实行《劳动合同法》及相关的带薪休假制度,保障外来民工休息休假权利,使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经营生活,交友恋爱。要保障农民工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保障农民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要依法保障农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二是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要转变管理理念,转变由过去主要面向和管理户籍人口,转变到同时面向和管理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并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让农民工参与到城市管理当中来,增强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度。农民工流入地政府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对进城农民工“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政策要求,完善对农民工保护的相关法规,出台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专门规定,加大政府部门的执法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三是改革劳动就业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就业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将城市和农村劳动力视为一个整体,纳入城乡协调发展的共同政策框架下,采取一体化的就业政策和管理体制,让农民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公开、公平的开展就业竞争。要创新农民培训转移机制,大力加强对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转移就业能力。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就业提供就业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四是按照以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当前要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口管理结构,打破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身份限制,尽快改变目前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实行以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人在哪里工作、生活,就在那里登记,就纳入当地的管理范畴,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为基础的户口登记制度,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实现户籍管理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的转变。五是要更多关心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切实改进服务形式,让流动图书馆、流动电影院真正走进农民工中间;文化设施要向农民工开放;要积极扶持打工者文化团体,不要“让农民工融入城市”成了空话。六是积极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区生活要依托集中居住中心、居(村)综合活动室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公德、法制宣传、市民素质等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和吸纳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区自治组织和各类学习型、服务型、文体型、公益志愿型等居民互助性的社区民间组织,使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融入社区生活和社区管理,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加速融入城市的大熔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农民工是一个日益壮大的群体。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中,他们继续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做出贡献。近年来,随着农民工年龄的增长,这一群体逐渐形成。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一辈农民工已经逐渐被农民工所取代。农民工已成为新时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我国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中面临着各种问题。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日益引起我国政府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如何解决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深入研究农民工城镇就业现状、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工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就业,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就业歧视。消除就业歧视,实现平等就业是“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应有之义。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民工政策趋于相对公平,但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中国农民工在就业机会、行业、劳动工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受到歧视性待遇。

你把地点改一下就行了2004年10月16日至25日,我们深入省会石家庄道桥处、建设集团公司、中建一局六公司等单位所属的十个建筑工地,对农民工状况进行了调查,在作业现场、工棚、食堂分别与96名农民工进行深度座谈(其中熟练工37人,技术工44人,管理人员19人),并选择了南宫市、四川广原县两个打工者进行了个案访谈,同时与23位包工头进行了交流,还与十个建筑施工队的领导以及上级主管单位进行沟通,掌握了农民工的基本工作、生活状况,并有96张有效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佐证。 一、农民工队伍的鲜明特征 1、先进性。一提到农民工,人们总以为他们最大的特点是素质低,但如果把谁最具有市场意识、最能适应市场经济作为衡量标准,可以说,与城市职工相比,农民工更具先进性,直到今天,当一些城市职工还在被动等待政府安置就业的时候,早在20年前农民工就已经开始走向城市自主谋生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农民工是在改革开放中最先行动起来的群体,是市场经济的生力军和推动者。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他们不等不靠,完全依靠市场配制实现自身迁徙目标,调查显示,通过组织介绍出来打工的仅占2.5%。 2、目的性。70%以上的农民外出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挣钱,这可以做三个方面的比较。第一个比较:打工比种地好。来自张北县的一个民工反映,家里有10亩地,亩产只有100斤,收获的粮食比种子多不了多少,而自己在这里打工,年收入最少5000元。第二个比较:打工比养殖好。饲料长价,养殖户增多,竞争加剧,搞养殖常常蚀本。元氏县一个农民工说,自己养鸡两年多,收入甚微,最后只好把鸡场卖掉,来石家庄市打工。第三个比较:打工比在乡镇及县里的企业好。石家庄周围县域经济不发达,在本地小工厂做工很难挣到钱,加之有的企业倒闭破产,也促使劳动力不断向省会城市转移。当问到你的打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时,有一半农民工回答占40%以上,可见善待农民工就是善待中国小康社会的未来。 3、地域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工的输出地比较集中,主要是石家庄附近郊县的民工居多,占71%,外省民工偏少,主要是四川、河南以及省内的邯郸、邢台等地。二是农民工的专业特征因为输出地的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色彩,比如在建筑工地,木工、混凝土工大都是元氏县的,瓦工大都是藁城县的,木工则以正定县居多,从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形成了一种不自觉的招工符号和地域标志。 4、家族性。血缘关系、老乡关系,是缔结农民工的“核心”。以包工头为中心人物,一个包工队,常常是一个家族队,一个村落队,一个老乡队。据农民工反映,有不少大的施工队,全部是一个村的村民组成。这种特征,使得农民工在迁徙转移、劳动分工、收入分配等方面,步调一致,没有重大反差,并使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等亚团队精神得以凸现,比如有66.3%的农民工就是靠亲友介绍出来打工的。 5、稳定性。由于家族性的原因,农民工队伍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出明显的稳定特征。一是民工与民工之间的稳定性。我们看到很多民工,长年在一起打工、一起迁徙,形成了固定的工友关系。二是农民工与包工头之间的稳定性。由于亲戚、同乡关系充斥在施工队中,所以雇佣关系很少破裂。在回答老板对自己态度如何时,62%的认为比较关心。当问到你是否决定跳槽另谋工作时,有60%的农民工回答不打算,还有23.8%的农民工回答一年内不打算。三是包工队与建筑单位的契约关系比较稳定。一个建筑单位,往往总有相对固定的木工队、电工队、瓦工队、抹灰工队等包工队来承包工程,有的业务关系已经维持了十几年。 6、专业性。农民工队伍在成长,不仅表现在数量上,也表现在质量上,最突出的就是专业技能增强了,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密,这在前些年是没有过的现象。比如,过去瓦工和抹灰工,常常不细分,一个人可以既当瓦工又当抹灰工,现在严格分开了;过去内墙装饰和外墙装饰不分,现在也严格分开了。细密的分工,既提高了农民工技术素质,又保证了建筑施工质量。 7、边缘性。城市“中心地带”与“边缘地带”对比十分强烈,一边是享受着高度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市民,一边是被现代文明几乎遗忘的边缘人,两个地带如犬牙一样交错于都市的版图,但比邻若天涯。农民工衣着陈旧,居住简陋,饮食简单,绝大多数人没有自行车。只要农民工一涉足于“严阵以待”的居民小区,一些市民就浑身不自在,轻者皱眉头翻白眼,重者谩骂、驱逐、大打出手。这里的“边缘地带”,并不只是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更重要的是制度、心理、习俗、阶层的阻隔。 8、层次性。农民工内部阶层的分化日趋明显。有的成为了大的包工头,有的一直是普通打工者;有的把配偶、孩子接到了石家庄定居,有的多年来一直孤身在外;少数人收入明显增加,甚至出现暴富,多数农民工维持着五、六千元的年收入。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阶层,其内部的次阶层划分越来越明显。 二、农民工今年以来的满意程度升高 今年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针对农民工的政策措施比较得力,使农民工比往年感到轻松愉快了许多,主要表现为8个满意。 1、对拖欠工资现象得到遏制感到满意。各工地发放工资的时间不一样,一般是按工程进度发放,比如按楼层结算,盖好一层,结算一层(建设单位通常是付给包工队80%的工程款,扣20%的质量保证金,待工程结束验收后全额支付),也有按月、按季度结算的。83%的农民工回答今年没有拖欠工资行为,基本能按时领到工资;有11%的职工回答有时延期,只有6%的职工回答经常被拖欠。石家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七分公司项目经理说,我们严格按照楼层进度结算,给包工头结算时,都是当着农民工的面现场结算,之后包工头立即给足农民工工资,不得拖延,必须当日全部结清,不准农民工工资在包工头手里过夜。石家庄卫生学校工地的张工程师说,为了防止包工头挟款逃匿,我们还随时准备直接把工资发给农民工。华丰建设集团是一家私营建筑企业,负责人反映,为了防止包工头坑害农民工,我们采取由包工头提交工资发放表,我们逐一调查属实后,当着全体农民工的面支付工程款,由包工头现场支付工资。调查中,有两个包工头也说,建设单位虽然拖欠了我们工程款,但我们不能拖欠民工工资,料钱可以欠,工钱绝不能欠。一个老板被拖欠工程款数千万,于是贷款100万为农民工发了工资。农民工自己的维权意识也明显提高,学会了用脚投票。石家庄没有发生民工荒现象,但今年一些工地招工比以往年度难度增加了,说明农民工对老板的博弈势能有所增强。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包工头给自己的亲戚发工资,时间拖得长,但数额比较高。 2、对生活费有保障感到满意。由于一些工地是按工程进度支付工资,有时会跨月、跨季,甚至时间更长,这期间,农民工个人的生活费用(吃饭、抽烟、买日用品等),以及家庭费用(子女入学、请人收种、买种子化肥等),一般情况是,由农民工向包工头说明情况,都能得到一笔生活费,数额在100—500元不等,数额虽不多,但无青黄不接之虞。 3、对子女入学与市民同等待遇感到满意。调查中,有7个农民工反映,他们的子女入学费用降下来了,以前一学期400多元,今年实行了“一费制”,一学期总共才140元,和市民的孩子一样,为此感到非常满意。 4、对老板的某些善举感到满意。10个工地中,有9个工地劳动关系比较融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开始萌芽。今年中秋节时,火车站筑路工地,老板为农民工买了一箱酒,到饭店定了菜肴,每人发了月饼,大家一起欢度中秋佳节,一醉方休。北方大学建筑工地,为欢度中秋,老板除了给大家发月饼、沽酒、开联合会之外,还专门买了一头猪改善生活,民工们兴奋异常。 5、对私企也搞劳动竞赛感到满意。一些私营建筑单位,借鉴国有企业的做法,在农民工中开展了技术大比武活动,电工、瓦工、木工、管工等都可以参赛,选拔出好的民工,参加河北省青年技术大赛,参赛者跃跃欲试,群情高涨。 6、对安全事故率低感到满意。一位老板说,哪座大桥下不埋着几具冤魂呢?令人庆幸的是十个工地今年没有发生过一起伤亡事故。原因是安全措施比较到位,各工地都按照规定配备了安全检查员,省安检部门加大了检查、培训力度,对安全员的管理更加严格规范了。中建一局六公司建安大街建筑工地的安全员说,我是一个“旁站安全员”,我上面还有分包队的安全员,我现在一年至少参加两次培训,所有培训费用全部由企业担负,企业也乐于担负。此外,对所有工程,上级都强制建筑单位为农民工交纳了意外伤害保险。 7、对工会的一些做法感到满意。今年石家庄市总工会建立了进城务工人员培训中心、图书馆、阅览室,还送电影到工地,搞慰问演出,帮助农民工讨要工资,开展法律咨询业务等,让很多农民工认识了工会,也认可了工会。 8、对石家庄的良好社会风气感到满意。一位在北京、太原都打过工的农民工说,北京管理太苛刻,遇到没有暂住证的人往往不问青红皂白,就遣送回原籍,太原又比较乱,石家庄市相对来说比较好,有人也查暂住证,但只要讲清楚是那个建筑公司的就行了。南宫市农民工刘文星说,来石家庄,有两件事让我很感动。一次是我到一个商店买苹果,我拿出5块钱给老板,老板接过钱对我说,您给我的是50元,不是5元,我仔细一看果然是一张50元的钱,我很感动。还有一次,晚上逛大街,听卡拉OK,有人喊谁的手机丢了?最后找到失主。一个手机,最少也大几百元,可以说是拾金不昧了。 三、几个引人深思的重大反差 1、农民工个人及建筑单位的命运反差。对农民工个人来说,其命运像喜剧,充满戏剧性。昔日不起眼的打工者,几年后可能成为富翁;现在的大老板,明天也许会沦为普通打工者。命运变化多端,身份宁有种乎!某建筑公司的一名普通学徒工,现在成了华丰建筑集团的大老板,原来的师傅兼领导,现在却成了他的雇员,这样的例子在建筑业非常多。对建筑单位来说,昔日不起眼的小团伙,几年后可能成为市场霸主;现在的龙头老大,明天也许会烟消云散。原来南通某建筑公司只是一个小小的施工队,靠着中建一局六公司这个大树的阴凉存活,让干什么活就干什么活,从来不打折扣,10年后的今天,该施工队已经发展成一家超级大公司,成为了国家特一级企业,对中建一局六公司的施工任务开始讨价还价了,非大包工程不干,企业力量对比完全颠倒。正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英雄莫问出处。其实,这正说明市场经济的无情铁律在建筑市场上发挥了作用,而与市场经济结合最紧的就是农民工了。 2、本地民工和南方民工的重大反差。早在300多年前,顾炎武有言:北方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南方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今天,从农民工看来,南人、北人差异犹存。下面是调查中发现的一系列细微区别,列表以供参考:本地民工与南方(四川、浙江)民工行为模式之比较 比较项目 本地民工 南方(四川、浙江)民工 打工态度 愿意做日工 愿意做包工 打工目的 比较单一(挣钱) 趋向多元 工作时间 一天8小时左右 常12小时以上 工资标准 每天50元左右(以技术工人为例) 每天80元左右(以技术工人为例) 伙食标准 每天2.5—5元 每天7—10元 服装 上街不换服装,穿工装 上街换上西服革履 吸烟标准 价格在1元左右,如灵芝 价格3元以上,如红梅 喝酒标准 价格在3元左右,如泥坑 价格在3元以上 炊具 象征“稳定”下来的大锅台 象征流动的煤气灶、柴油炉等 回家次数 一年10次以上 常年在外,有的三、五年回去一次 管理 比较松懈 非常严格,甚至军事化管理 …… …… ……以上比较没有定量,只是从与民工的交谈中获取的信息,但定性的结论没有太大出入,由此可见本地民工和南方民工的重大反差。比如劳动努力程度,大家一致反映南方民工要比当地民工好。高教区建筑工地的工程师举过一个自己亲眼见到的例子,在工地上运钢筋,北方民工两个人抬一根,一根9公斤,浙江民工一个人扛同样的钢筋三根。南方民工付出的劳动多,工作时间长,收入和消费也高。据菜市场的人反映,北方民工从来不买鸡、鱼等食品,而南方民工经常买,甚至常常买乌鸡、烤鸭。 3、国有建筑企业和民营建筑企业的重大反差。国有建筑企业举步维艰,缺乏活力;民营建筑企业来势汹汹,蒸蒸日上。当国有建筑企业还在为如何安置职工一筹莫展时,民营建筑企业却在农村招兵买马开赴建筑工地了。 国有建筑企业和民营建筑企业比较 比较项目 国有建筑企业 民营建筑企业 经营方式 规范但死板 灵活多样 工程数量 很少甚至常常揽不到工程 常年有工程 用人机制 死板 灵活 管理人员数量 超额,一人活两人干 极少,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 人才 招不来,留不住 趋之若骛 资本集中程度 资本分散在众多的小股东手中 资本集中在老板一人或几个寡头手中 退休职工 数量多,负担重 没有或很少 竞争活力 极弱 极强 …… …… ……比如人才问题,石家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一个副总,在本单位年收入2万元,最近到了民营企业,年薪20万元。再比如资本集中程度问题,石家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次改制后,股份最多的也不过10万元,而南通二建最少的股份是40万元,省四建老板一人就200多万元,而资本集中程度与资本持有者对企业的关心程度完全正向相关。 4、本地与外地政府、企业(北京、河南)对民工关爱程度的反差。北京建筑工地的管理很好,民工只要18岁到50岁的,小于18岁或大于50岁的都不要,可是我们的工地上,65岁的都有。再比如安全问题,北京新工人都有严格培训,工地上有标语牌、图片展,一看就明白,石家庄则很少,甚至没有,新工人来了,有的不培训就直接上班。河南组织民工到新疆摘棉花,并评选状元,还在北京评比优秀河南籍农民工,得到农民工普遍好评。南通一个施工队,为河北医科大学搞建筑,几个月期间频频开展文化娱乐及体育活动,而旁边本地的建筑队却死气沉沉。 四、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1、工程款拖欠十分严重。石家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市道桥处均被拖欠1个多亿,中建一局六公司也被拖欠一个亿,石家庄市第三建筑公司被拖欠6000多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程、国有企业拖欠工程款占全部拖欠数额的40%之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源于于一个连续的不等式:建筑队伍 > 建筑单位 > 建设项目 > 建设资金。还有一个重要的非经济因素是一些地方政府大兴土木,亮点工程越多越好,将建设成绩看作升迁的必要前提,由于资金不够,只好拖欠建筑商。针对这一问题,企业都专门成立了法律事务处,积极依法讨债,但收效甚微,因为拖欠一方往往是政府或权力部门。比如石家庄市第三建筑公司1999年承建的政府第一号工程、道桥处2001年承建的拆墙透绿工程和槐南路高架桥工程,至今依然被拖欠巨额工程款。据调查,拖欠工程款最多的除政府工程外,还有省二建、卓达集团、河南安阳某建筑公司。 2、建筑市场不规范。工程款不到位也能开工,没有资质的企业可以揽到工程,垫资现象有增无减,正常的市场秩序被打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恶性竞争和恶性循环,既影响了工程质量,也不利于市场的发育。 3、劳务市场发育不完善。人们普遍反映劳务市场、特别是自发的劳务市场太多,有时老板民工,有时民工老板。有34%的职工回答在求职中至少过一次。在的农民工中,以初出茅庐、没有任何社会阅历的青年为主。正定县一个老板,到南三条劳务市场招收了几个民工,民工说我们还没有吃饭呢,老板把他们安排到餐馆,自己有事出去了,一会儿回来发现这几个民工已经吃喝了好几百元,感到不可靠,不想再雇佣他们,而这些民工却说,让我们回去可以,但必须给足路费,无奈,老板又凑了100多元,才打发他们回去。相反的例子也不少,赞皇县的一个民工在劳务市场认识了一个四川包工头,跟着包工头打了一个月的工,谈好的工钱给不了,也没有活干,每天还被老板扣7块钱伙食,他着急地说,要这样下去,我的工钱就被他扣完了,一个月就白干了。 4、农民工就业问题没有走上法制化轨道。我们调查的十个工地,普遍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更没有集体合同、工资协议。有些农民工名义上集体加入工会了,但根本没有会员意识,有的连工会是什么都不知道。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有23.8%的农民工回答全部都有,36.2%的回答有一部分,40%的回答没有。有92%的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其中12小时以上的占22%。另外不按规定发放劳保用品的占40%。 5、劳动部门的管理存在霸王条款。比如劳动部门规定,建筑单位必须按工人人数交纳培训费,每人200元,名为培训费,其实根本不培训,况且农民工数量众多,要培训也培训不过来,只要交钱,就给办证。基本上是一个工程交一次培训费,施工队对此意见很大。 6、农民工素质有待提高。农民工素质低的主要表现,是技术素质差。这与传统师徒关系的解体有关,现在的建筑施工单位,没有师傅带徒弟、三年出徒的说法了,有的只是亲友传帮带,学徒不严格,技术不稳定,双方都缺乏积极性。 7、上级有关部门为农民工办事存在形式主义现象。有的不了解农民工的真正需求,有的图虚名多办实事少,值得引起警惕。 五、12条可操作性建议 1、在省会所有建筑工地公示劳动监察大队举报电话,鼓励职工在遭遇被恶意拖欠工资等侵权事件时,直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由劳动监察部门在查证属实后依法责令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金。也可以把工会的维权热线公示到每一个工地上。 2、扩展城际间工会法律援助协议的城市范围。目前我市与另外三个城市建立了维权协议,数量偏少,应该与更多的城市签定协议,尤其是要与农民工输入输出大省的省会城市首先签定协议,比如今年年底前可以与郑州、合肥、南昌等地签定。 3、政府要改革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在考核过程中,对农民工劳动合同签定、社会保险金的交纳、工资发放情况的考核要优先于政府税赋征收。 4、增加劳动监察人员。据了解,目前我市劳动监察人员70多名,而打工者有70万,比例为1:70000,深圳是1:20000,香港是1:4000。劳动监察人员过少,根本没有精力监督打工人员的权益落实情况,所以增加劳动监察人员数量势在必行。 5、落实农民工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适应“静态社会”向“移民社会”的转变,不论有没有户口或暂住证,要赋予所有在石家庄市长期工作的农民工以政治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提高农民工在市人大代表与市政协委员中的比例,比例数字可以根据全体农民工与全市人口之比例确定。同时增加农民工劳模的比例,比例数字可以根据全体农民工与全市职工之比例确定。 6、探索建立农民工参保新模式。如果让所有农民工与本地劳动力一视同仁,按照同样比例缴纳各种社会保险,根本不现实,所以应该借鉴上海、成都等地的做法,探索建立综合保险模式,等时机成熟后,再与本地劳动力参保标准对接。 7、要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比如河南对待民工的做法值得借鉴,大力开展为劳务输出人员服务的各项活动,包括评比状元、技术练兵等,可以在输入城市选树我们河北石家庄的农民工典型。 8、深入开展送文化到工地活动。包括送图书、送电影、送节目等。同时投资一批电视,为农民工比较集中工地配备电视,并安装有线服务。 9、在比较稳定的农民工中签定劳动合同,流动性大的农民工不必强签。 10、工会要实行会员一卡制。要与外地工会建立联系,探索使工会会员卡成为“全国粮票”的新办法,无论在哪里打工,都可以享受优惠服务,起码要在与我们签定过城际维权协议的3家城市里通用。 11、建设“民工之家”。仿照国有企业建设职工之家的做法,在工地开展建设“民工之家”活动。 12、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与南方相比,石家庄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不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采取鼓励、引导、扶持等措施,把更多的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最后的结论:农民工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和工会会员的主要来源之一,与其说农民工需要工会,不如说工会更需要农民工,抓住了农民工,就抓住了工会的未来,丧失了农民工,就丧失了工会的未来。形势逼人,我们任重道远!

农民工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群体,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中,他们为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发展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近年来,随着农民工年龄的增长,农民工这一群体逐渐形成。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一代农民工已经逐步为农民工所取代,农民工这一群体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在新的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方面原因的影响,我国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却面临种种问题,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引起我国政府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如何解决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

  • 索引序列
  • 关于农民工就业制度的研究论文
  • 关于就业保障制度研究的论文
  • 返乡农民工就近在就业研究论文
  • 毕业论文农民工就业
  • 新时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