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中国青年杂志开展时间

中国青年杂志开展时间

发布时间:

中国青年杂志开展时间

《中国青年》杂志创刊于1923年10月20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迄今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红色主流期刊。

中国青年于1923年创刊于上海,是大革命时期最出色的报刊之一。恽代英任主编,是先驱以后的另一份团中央机关刊物。版式,32开本,周刊,设有社评,时事述评,寸铁,青年界消息,漫画插图等栏。内容,①是指导青年正确的工作学习生活,引导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②是评述时事政治,引导青年正确的看待国内外时事,提高觉悟。③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与反动的,错误的思想做斗争。关爱青年的工作学习生活,对时事进行评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青年十分重视编者和读者的关系,发行量大,在青年中广为流传。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先后任主编。

1923年10月20日,几个年轻人聚集在上海南市一条小里弄的一幢老房子里,一本薄薄的小杂志在他们手里散发出油墨的清香。在这几个激动的年轻人中,就有在中国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恽代英,那一年他28岁,已是老资格的社会活动家。作为主编,恽代英手里拿着的是一本刚刚创刊的《中国青年》。这是直至今天已出版了一千多期的《中国青年》的源头。 《中国青年》一开始就有它的红色背景,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它的战斗色彩几乎是一种天然。它最强烈的鼓动是对祖国的拯救,因此它对自己使命的阐述格外明确而主动:“救中国是一般青年的使命。我们要为这些青年扫除一切陈腐邪恶的空气,指点他们最经济最有效力的途径。”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对另一位传奇英雄萧楚女的怀念中找到佐证。萧楚女与他的朋友恽代英曾一同在《中国青年》最初的日子里共同战斗,成为辉映在《中国青年》上的灿烂双星。他文如刀剑,为《中国青年》这本杂志留下了鲜明的印痕。“不要装聋,不要躲闪。”“硬刀硬枪,摆事实,讲道理,才是角色。”“进攻,进攻,不断进攻!”萧楚女的激烈壮怀,可以说正是《中国青年》的真实色彩。 《中国青年》创刊时期对革命的号召源自这些革命者的本能,《中国青年》的工作人员没有一个职业编辑,他们的身份其实都是职业的革命家,而且异常年轻。在《中国青年》早期的创办者中,林育南、邓中夏、李求实及张太雷,也都早已是“身经百战”的青年英杰,他们在进入《中国青年》之后,他们同样注定一般走上了一条牺牲之路。萧楚女在病中被敌人拖赴刑场时才34岁,林育南、李求实等二十几个青年一同在上海龙华被敌人集体屠杀。鲁迅在龙华惨案发生后,写下了那篇著名的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看一看这些抛头洒血的青年志士,发刊于大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是何等风骨,根本不需要更多的文字来说明。 《中国青年》发起于革命初期,随着革命浪潮的起伏时而公开发行,时而秘密传递。从1923年10月到1927年10月,四年中,《中国青年》共出刊170期。它以惊世骇俗好战斗的激情度过了四年的创业历程,真可谓极一时之盛。随着形势的日益严峻,《中国青年》终于沉寂。它起于黑暗,沉静于黑暗,但它在黑暗中留下了一道电光,这便是一颗终要燃烧起来的种子。

青年杂志的时间线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1916年9月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1月迁往北京。陈独秀作为《新青年》的主编,他主要从三个方面领导了《新青年》的发展:(一)制定刊物宗旨和不同阶段的办刊方针;(二)提出开展思想文化斗争的原则;(三)组织编者、作者和读者队伍。陈独秀又是《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他一共撰写发表了一百多篇政论、专论和杂文,通信专栏署名记者的答疑辩难文章大都是他写的。他在主持《新青年》的7年中,一次被捕入狱,两次被抄家罚款,平时还经常受到来自社会封建顽旧势力的恶毒咒骂和人身攻击,但他始终不为艰难困苦所动,坚持《新青年》的革命方向,并和读者一起前进。《新青年》成为五四时期最著名的舆论重镇,和陈独秀的精心编撰、改革创新是分不开的。screen.width*0.35) this.width=screen.width*0.40\">

1915年9月15日,以陈独秀为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

陈独秀。《青年杂志》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是陈独秀创立,群益书社发行的革命杂志。《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16开,每月一号,每6号为一卷。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2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以及鲁迅轮流编辑。自1918年后,该刊物改为同人刊物,不接受来稿。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塞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青年杂志是陈独秀创办的。

《敬告青年》原载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1卷1号,是陈独秀为自己主编的《青年杂志》所写的发刊词,又见《独秀文存》卷1。《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20 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名刊:新青年(国内首部简体横排版)(全12册)》内容简介:从1915年9月到1926年7月终刊时止,《新青年》计出11卷,共有63期,其中前9卷为月刊,第10卷为季刊,第11卷为不定期刊。本书即为其简体字版,为更好的还原历史,本简体横排版在其分卷、分期方式及体例上仍袭其旧,外国人名、地名及著作名、事物名等的译法也保留了当时的译法,未作改动,并在各卷中影印了近280幅《新青年》原稿,以供读者对照欣赏。

陈独秀所作,原载于《新青年》创刊号,吹响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民主与科学号角,并在青年中引起极强烈反响的新文化运动启蒙青年的开山之作——《敬告青年》。胡适所作,原载于《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揭开中国现代文学的改革和白话文运动序幕的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文。

新青年杂志停刊时间

1920年9月起新青年成为上海机关刊物。

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

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

该年下半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新青年》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

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后期的《新青年》介绍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

新青年的创办的历史意义:

1、《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许多高级共产党员(如毛泽东)都受到过《新青年》的影响,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

2、《新青年》是20世纪初中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革命杂志,也是党早期的重要理论刊物之一。

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和发展具有一定贡献。

3、《新青年》提倡的新文化运动所营造的“中国化”历史语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一定思想氛围。

4、《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5、《新青年》的文本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萌芽

6、《新青年》在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尝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7、《新青年》杂志激励现代中国实现由封建文化到包含现代科技、现代教育、现代文艺、现代传媒在内的现代文化的重大转型,推进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并为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扩展资料:

《新青年》创办过程

1、《新青年》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

初名为《青年杂志》。

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2、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

3、《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

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运动。

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 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

4、4月《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一篇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

5、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移到上海编印。

从1920年9月的8卷一号起,成为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它与当时秘密编辑发行的《共产党》月刊互相配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理论上正式的准备。

6、1922年7月休刊。

1923年6月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

7、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

中国青年杂志60年

于【1923年10月20日】在【上海】创刊1923年10月2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杂志。共产党员恽代英、肖楚女担任主编。这是我国近代史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具战斗力和生命力的青年刊物。刊物为周刊。后迁武汉。 《中国青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于20年代出版的机关刊物。周刊,1923年10月发刊于上海,后迁广州﹑汉口等地出版。《中国青年》是“五四”以后最早提倡“革命文学”的刊物。它的前身《先驱》,早在1922年2月就设置“革命文艺”栏。《中国青年》创刊后,陆续发表有关文学问题的文章近30篇,引导文艺青年关心社会现实,接近工农群众,投身革命斗争,培养革命感情,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反对个人享乐与颓废悲观的倾向。

《中国青年》杂志创刊于1923年10月20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迄今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红色主流期刊。

1923年10月2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

青年时代杂志

洪绍乾2022年最新介绍:

洪绍乾,笔名:笔若,90后作家、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二级委员会委员、CI专员,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秘书长、理事、先后出版书籍《脚趾上的下弦月》《女人和果实》等多部作品,书籍曾被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发行过音乐专辑《诗人与歌》,中国90后作家排行榜上榜人物之一,曾荣登共青团贵州省委主管主办《青年时代》杂志封面人物等。

洪绍乾、笔名:笔若,当代知名青年作家、诗人、摄影师、诗歌评论家、青星集团CEO。至今创作诗歌已15余年,现任中国后院读诗协会主席、中国若昕文学诗刊社理事长、社长、主编、《中国青年新秀作家》杂志社主编、《九天》杂志社副主编、青星文学影院院长、《笔若派诗歌》创始人、共青作家网创始人、北京洪氏文化发展中心创始委员会成员,曾被新闻媒体界及大量粉丝赞誉为“全能之星文化艺人”、“诗歌鬼才”、“青年奇才”等。2015年创办《笔若摄影周刊》,且著有诗集:《脚趾上的下弦月》《笔若诗集》《晚秋拾叶》《秋天的命运》《青星》《抬头指望天空》《星月黑白》《母亲的嫁妆》《指尘与爱情》《给你一本诗集》,天下文学“文友杯”第五届文学大赛现代诗组特邀评委、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专职作家、国际高级摄影师、中国信息化人才集团认证高级摄影师,中国艺术签名七段设计师、江山文学网静夜诗社荣誉社长、沙城诗歌中心特邀编辑、《文学与艺术》特聘签约作家、评论员。曾在中华文学聚焦被评为“当代知名诗人”并将诗集投入《中国当代知名诗人典集》出版并荣获“国学杯”三等奖,2017年9月荣获世界诗歌散文大赛诗歌一等奖,2018年在“北京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以一首诗歌《我的手》“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中荣获特等奖。且在2018年1月2日在北京国艺资文化中心的《中国观网》经文学界推荐“2017年度中国年度诗人”与余光中、余秀华、朱增泉、邵燕祥等诗人一同出现在年度评选的首选“2017中国年度诗人榜”上等等。

《青年时代》杂志创刊于1950年,是由共青团贵州省委主管主办,青年时代杂志社编辑出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具有60年创刊历史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优秀期刊

2019年8月23日,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对文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进一步展示我省90后文学领军作家的相关创作情况,贵州作家网联合贵州作家论坛、《贵州作家》编辑部、中国诗歌网、起点中文、腾讯、网易、中国青少年作家网、青年文学网、掌阅等37家单位,共同组建了贵州省90后作家排行榜评定办公室。成员是由各单位推荐的作家、诗人、学者、出版人、媒体人、读者代表组成,小组成员平均年龄40岁,包括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历时半年,通过走访调查、网络问卷等多种途径了解90后出版物市场及读者意见,采取六轮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20位得票数最高的贵州省90后作家,按综合评比得分由高到低排列;洪绍乾(毕节大方县)、邓守强(黔南龙里县)、曾入龙(安顺关岭县)、梁敬泽(遵义绥阳县)、曾云(黔西南贞丰县)、周渝(贵阳市)、朱广旭(毕节威宁县)、吴天威(黔南荔波县)、邹元芳(黔南平塘县)、张谷吟(六盘水钟山区)、夏立楠(黔南龙里县)、展凌风(毕节市七星关)、赵永富(毕节威宁县)、李江富(黔东南雷山县)、韦夏夏(黔西南贞丰县)、吴勇(铜仁石阡县)、杨雪(毕节大方县)、姚源清(黔东南天柱县)、罗富娇(遵义湄潭县)、杨云天(黔南都匀市)20位上榜,而最终推出“贵州90后作家排行榜”榜单。

  • 索引序列
  • 中国青年杂志开展时间
  • 青年杂志的时间线
  • 新青年杂志停刊时间
  • 中国青年杂志60年
  • 青年时代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