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电算会计化论文提纲范文模板

电算会计化论文提纲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

电算会计化论文提纲范文模板

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提纲 "大学生部落“ 毕业论文栏目里”找找参考的范文看看吧 ,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 希望能够解决你的问题。

电算化会计工作需要借助计算机,所以电算化会计的发展也受到计算机发展的影响,如今我国进入了信息发展时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发展极快,这也带动了电算化会计工作的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电算化会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算化会计论文 范文 一:会计电算化应用过程思考

【摘要】在当前现代化科技发展成熟的背景下,会计电算化作为科技成熟发展的成果已经普遍应用到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中。在会计电算化效用的发挥下,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会计电算化占据着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会计电算化对于企业至关重要,因此企业也需要探索如何正确的应用会计电算化,以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文章 主要针对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与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应用过程;会计管理

科学技术的普及成熟使得会计电算化的应用领域也持续拓展。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企业会计工作质量,节约企业的人力成本,让企业的人力资源可以获得更大程度的利用。同时,基于计算机的会计处理还可以保证其准确性与真实性。但是面对当前企业在运用会计电算化的很多问题,其应该正确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地位,并且针对企业需求有选择性的对会计电算化开展使用。

1.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是指使用信息技术与会计技术,在利用计算机为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对各类会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存储与归纳的过程[1]。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激烈,企业在日常运作过程中会计管理工作日趋重要,会计数据处理数量也急剧增加。在海量的会计数据中不单单包含了日常的会计核算数据,同时还包括了规划企业发展,参与企业经济决策的重要数据。应用会计电算化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会计处理效率,将会计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数据处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提供并且有效利用信息价值上来,使得企业的运营更加科学,企业的决策更加正确。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升会计信息的实效性。由于计算机计算数据的速度较快,而会计电算化即为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来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以完成会计工作人员日常需要手工操作的各项工作。因此,会计电算化不单单可以使得会计工作人员轻松快捷的完成各种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核算工作,同时还可以在任意时间进行会计核算。应用会计电算化可以选择使用批处理的方式,将会计核算周围缩短在稀少的时间里[2]。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对于一些对信息数据要求及时更新的部分,会计电算化的使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提高会计处理的准确性。计算机的正确性相对较高,而会计电算化就是利用计算机这一特性结合相关计算方式来全面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会计电算化在利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事务的时候都是由计算就进行计算并且完成的。这一过程完全杜绝了由于人工操作所导致的失误。

3)体现会计职能。企业在会计工作中应用会计电算化可以将财务处理工作交由计算机来处理。会计工作人员就可以进行从繁重的计算与抄写工作中解脱出来,将工作精力投入到会计管理、会计经济活动分析以及会计决策其他方面,以充分体现会计的职能。

2.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会计电算化对于提升会计处理工作的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企业在运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时常遇到各种问题,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的效用的发挥。现在对提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进行探索。

2.1提升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

要提升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从高谢诗瑶冷水江市教培中心理科班校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入手。由于全国各大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平台的,因此要从源头上对各大高校会计专业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开展会计电算化课程,对会计专业学生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从而培养众多不单拥有专业知识,同时还拥有 社会实践 经验 与能力的综合型会计人才。

2)对企业在岗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企业要对已经在职在岗的会计工业人员进行培训,让其可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会计电算化实践技能,让其在学习过程中持续提升自我专业技能与综合化素质。

3)企业要定期举行关于会计电算化素质的考核。以激励鞭策会计工作人员可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持续提升自我水平与技能,以满足日常工作与时代发展需求[3]。

2.2优化会计电算化的软件使用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计算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会计电算化只有在利用计算机的基础上才可以使用。因此,要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效用就要持续的针对企业日常会计需求来优化会计电算化的软件使用,增添会计电算化自身的软件功能,提升其开展会计业务的能力,提升其分析会计数据的能力,优化其提供会计决策的能力,让会计电算化可以与企业的会计需求充分的结合,从而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效用。

2.3结合会计电算化与人工会计处理

人工会计处理企业日常会计账目需要经过大量的数据计算,进而浪费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投入。如果使用会计电算化进行账目处理可以有效减少会计账目处理时间,减少人力成本。然而企业在实际运营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会计电算化与人工会计处理的使用。首先,这是由于计算机无法完全取代人工会计工作,计算机以及会计软件仅仅只是先进的辅助工作。其次,会计电算化仍然需要人工来对其进行管理与使用。最后,在会计电算化运用的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对计算机所处理的数据进行核实,以避免会计电算化的出现错误与漏洞。

2.4保证会计电算化的使用安全

会计电算化的使用安全是维护会计电算化效用的十分关键的一个方面。首先,企业要构建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来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开展管理。从软件开发使用、后期维护管理、硬件设备检修、工作人员管理、文档资料储备以及计算机病毒查杀等入手构建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规范,从制度层面来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其次,对会计电算化的通信平台、网络平台等制定安全防范 措施 与安全规则,建立严密的安全体系。左后,严格规范会计电算化的软件核算,并且完善会计数据的__。

2.5重视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研究

会计电算化的成熟需要会计电算化理论作为奠基。如会计电算化的理论工作落后将会阻碍到会计电算化的使用。所以,要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效用就需要对其相关理论进行探索,让理论指导会计电算化的方向。因此,需要学者与专业加快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的步伐,建设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理论体系,规范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推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让会计电算化可以更加符合企业发展、市场变化的需求。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应用在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有着无法媲美的优势。针对当前企业利用会计电算化的种种问题,企业需要从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优化会计电算化的软件使用,结合会计电算化与人工会计处理,保证会计电算化的使用安全以及重视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研究方面开展,以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效用。

参考文献

[1]胡新华,余雷.浅谈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与应用[J].时代金融,2012,(12):27.

[2]侯仲庆.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08,(12):67-69

[3]杨桂梅.论发挥会计电算化在现代 企业管理 中的作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0):137-138.

[4]王秋霞.浅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与审计工作的发展[J]. 财经 界(学术版),2013,(11):246.

[5]KanLu,YingLiFu,CaiDongGu.ProblemsandSolutionsofPopularizationof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J].PhysicsProcedia,2012,Vol.33:1155-1159.

电算化会计论文范文二:会计电算化慕课建设SWOT研究

[摘要]本文借助SWOT分析法分析了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慕课建设的内部资源态势和外部环境状况,具体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会计电算化慕课建设的对策,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和化解威胁因素。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慕课建设;SWOT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电子设备的普及,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以一种新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频繁出现在网络平台上,受到许多学习者的好评。慕课是指为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或学校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随着会计电算化课程慕课建设的推进,也发现了一些瓶颈问题,例如:师生交流不畅、教学设施不完善、监管不力等。本文试图借助SWOT分析法对本课程慕课建设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充分利用其有利条件,控制、化解不利因素,推动会计电算化课程慕课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慕课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

1.1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便捷

授课老师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信息发布在在线 教育 平台上,学生只要获得相应的权限,就可以随时随地地在网络上学习课程,学生可以进行观看教学视频、课程讨论、完成并提交作业、互评作业、测试等学习活动。

1.2学生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依据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大纲,结合自己的兴趣来自由学习本课程,而且课程进度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学生可以对自己不懂的内容或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反复学习。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3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

教师借助于慕课的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支撑,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个学生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每个知识点分别回放了几次,在哪里停留,停留时间有多久等情况,课堂上老师的时间主要用在答疑解惑方面,学生的讨论互动、合作学习明显增多,能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

1.4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慕课是网络课程,主要提供在线学习。所以,一门课程可以允许很多学生同时学习,学生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取知识和信息。同时,教师只需要进行教学辅导和教授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减轻了教师负担,促进教与学的双赢。

2会计电算化课程的SWOT分析

2.1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内部资源、外部环境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从而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上选择恰当的 方法 ,合理配置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实现既定的目标。其中,内部资源包括优势(S)和劣势(W),外部环境包括机会(O)和威胁(T)。

2.2SWOT分析法的运用

笔者通过对山东某些高校会计电算化慕课建设的调研,尝试运用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本课程慕课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深入系统分析发现,会计电算化慕课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具体内容如下。

2.2.1会计电算化慕课建设的优势

(1)授课形式灵活。会计电算化慕课充分运用动画、视频、微课程等灵活的手段,内嵌小测试,加入RSS订阅论坛,既符合会计、 财务管理 等专业的教学大纲,又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2)教学反馈及时。学生在慕课平台上进行会计电算化学习,本平台能够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包括上线时间、访问次数、交流次数、学习进度、线上测试分数等,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2.2.2会计电算化慕课建设的劣势

(1)师生交流不畅。慕课授课主要采取的是网络视频方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没有实时的交流体验,单纯的“人机互动”使教学双方无法面对面交流,也无法进行心灵沟通,师生互动困难,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2)缺乏配套教材。目前,很多高校虽然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推行慕课化教学,但没有针对慕课教学的教材。现用的教材缺乏阅读资料、阅读要求、在线讨论及相应的参考答案等内容,教学内容不完善,教材的实用性、时效性不强,制约着慕课建设。

2.2.3会计电算化慕课建设的机会

(1)学习需求广泛。伴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等经管类专业的同学以及有志于从事会计职业的同学都希望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以便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提高会计技能。学习需求广泛为本课程的慕课建设提供了契机。

(2)国家政策扶持。国家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强调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的深远影响,慕课作为教育信息化下的课程开发模式,一定会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2.2.4会计电算化慕课建设的威胁

(1)师生认识误区。由于师生对会计电算化慕课认识不足,认为仅仅是简单的视频教学,担心慕课平台下本课程建设会影响教学效果,增大教学负担,师生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对本课程的慕课建设可能会产生消极影响。

(2)慕课资金有限。会计电算化慕课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是,慕课本身无偿提供给学习者,目前多数高校慕课资金来源于学校内部,由于学校资金有限,导致优质视频资源的制作受限制,慕课平台的软硬件设施开发及利用不足。能否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影响着慕课的发展。

3会计电算化慕课建设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就内部资源而言,会计电算化慕课建设既存在优势,也存在弱点;就外部环境而言,既有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因此,应当积极行动起来,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对策的具体内容包括四部分: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

3.1发挥优势因素

针对会计电算化慕课建设,应当进一步发挥其优势。首先,还要继续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实现线上教学、课堂教学与实验室教学的良好结合,通过慕课线上平台、集中精彩的教学资源吸引学生逐步完成课程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翻转课堂等形式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借助实验室教学加强操作能力的训练,培养实践能力。其次,继续加强慕课线上平台建设,让学生更便捷地学习,同时让教师及时得到教学反馈信息,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势。

3.2克服弱点因素

在会计电算化慕课建设中,应当逐步解决其内在的不足。首先,对慕课教师进行信息化培训,以提高其信息化素质。慕课平台拥有很多交互功能,能方便师生教学交流。如果教师信息化运用能力不够,这些功能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影响师生教学沟通,降低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其次,组织从事本课程慕课教学的高校教师编写配套教材,完善教材体系,充实教材内容,使教材更适合慕课教学。

3.3利用机会因素

在会计电算化慕课建设中,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因素。首先,当前各级政府教育部门正在对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具体部署,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机遇,利用国家出台的教育发展规划与政策,争取更多的政府扶持。其次,深入学习国内外优秀慕课的教学方式与内容编排,增强课程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增强课程教学内容展示的趣味性,注重课堂及慕课平台中讨论内容的安排,设法提高课程质量,满足会计电算化课程广泛的学习需求。

3.4化解威胁因素

在会计电算化慕课建设过程中,要设法规避外界不利因素,降低风险。首先,澄清师生的错误认识。慕课教学模式的应用是以一种新颖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对授课方式的丰富和发展。使教师的角色由说教者变为服务者,能够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不会影响教学效果。其次,拓宽慕课建设的筹资 渠道 ,不仅要募集公益基金,还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引进资金。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凑,刘赣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SWOT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

[2]李青阳,单再成,曹康.慕课的兴起对高职教育影响的SWOT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3]张琳.会计电算化课程的 教学方法 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

电算化会计论文相关文章:

1. 大专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

2. 电算会计论文

3. 大专会计电算化论文

4. 浅谈会计电算化发展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5.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挑战论文

6.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会计电算化类论文提纲模板范本

会计专业的论文提纲模板

导语: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下面和我一起来看会计专业的论文提纲模板,希望有所帮助!

题目: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慈善组织会计概述

2.1 非营利组织的界定

2.2 慈善组织的界定

2.3 慈善组织会计相关理论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第3章 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的现状

3.1.1 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的现状

3.1.2 我国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现状

3.2 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3.2.1 会计制度不统一、会计规范不完善

3.2.2 慈善组织信息披露意识不强

3.2.3 慈善组织中专业会计人员配备不足

3.2.4 政府对慈善组织的监管力度不够

3.2.5 审计监督机制尚不健全

第4章 国外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制度借鉴

4.1 新加坡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制度

4.1.1 新加坡慈善机构会计准则概况

4.1.2 新加坡慈善机构会计准则借鉴

4.2 英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制度

4.2.1 英国推荐实务公告概况

4.2.2 英国推荐实务公告借鉴

第5章 完善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

5.1 规范慈善组织会计核算

5.1.1 慈善组织会计科目设置

5.1.2 慈善组织会计账务处理

5.2 我国慈善组织信息披露模式设想

5.2.1 信息披露原则

5.2.2 法定披露内容

5.2.3 自愿披露内容

5.3 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实施的`保障措施

5.3.1 加快慈善组织会计相关配套法规制度建设

5.3.2 提高慈善组织的财务信息披露意识

5.3.3 增强公众对慈善信息的关注度

5.3.4 加强慈善组织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5.3.5 加大政府对慈善组织的监管力度

5.3.6 健全慈善组织审计监督机制

本文结论

慈善组织在第三次分配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然而频发的慈善丑闻使慈善组织陷入信任危机,使其成为公众的焦点。不乏学者从慈善组织内控和法律制度建设角度研究刺探组织如何提高社会公信力,但对于慈善组织会计规范制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方式等内容少有研究。论文分析了慈善组织财务和会计报告的特殊性、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现状等,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得出了影响慈善信息质量的原因。通过新加坡慈善机构会计准则和英国推荐实务公告的成功实施,提出了完善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的对策及信息披露模式的设想,并提出了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实施的具体保障措施。

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容错性及可操作性问题3、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的子系统划分研究4、会计电算化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5、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6、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7、商业进销存系统模式研究8、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9、网络会计研究10、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采纳吧!

会计核算论文提纲模板范文

会计专业的论文提纲模板

导语: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下面和我一起来看会计专业的论文提纲模板,希望有所帮助!

题目: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2章 慈善组织会计概述

2.1 非营利组织的界定

2.2 慈善组织的界定

2.3 慈善组织会计相关理论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第3章 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的现状

3.1.1 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的现状

3.1.2 我国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现状

3.2 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3.2.1 会计制度不统一、会计规范不完善

3.2.2 慈善组织信息披露意识不强

3.2.3 慈善组织中专业会计人员配备不足

3.2.4 政府对慈善组织的监管力度不够

3.2.5 审计监督机制尚不健全

第4章 国外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制度借鉴

4.1 新加坡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制度

4.1.1 新加坡慈善机构会计准则概况

4.1.2 新加坡慈善机构会计准则借鉴

4.2 英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制度

4.2.1 英国推荐实务公告概况

4.2.2 英国推荐实务公告借鉴

第5章 完善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

5.1 规范慈善组织会计核算

5.1.1 慈善组织会计科目设置

5.1.2 慈善组织会计账务处理

5.2 我国慈善组织信息披露模式设想

5.2.1 信息披露原则

5.2.2 法定披露内容

5.2.3 自愿披露内容

5.3 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实施的`保障措施

5.3.1 加快慈善组织会计相关配套法规制度建设

5.3.2 提高慈善组织的财务信息披露意识

5.3.3 增强公众对慈善信息的关注度

5.3.4 加强慈善组织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5.3.5 加大政府对慈善组织的监管力度

5.3.6 健全慈善组织审计监督机制

本文结论

慈善组织在第三次分配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然而频发的慈善丑闻使慈善组织陷入信任危机,使其成为公众的焦点。不乏学者从慈善组织内控和法律制度建设角度研究刺探组织如何提高社会公信力,但对于慈善组织会计规范制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方式等内容少有研究。论文分析了慈善组织财务和会计报告的特殊性、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现状等,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得出了影响慈善信息质量的原因。通过新加坡慈善机构会计准则和英国推荐实务公告的成功实施,提出了完善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的对策及信息披露模式的设想,并提出了我国慈善组织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实施的具体保障措施。

会计本科毕业论文提纲范本

本文是我整理的会计本科毕业论文提纲范本,供大家参考。

题目: 《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研究 以科龙电器案例为例》

背景介绍

科龙电器公司情况简介 科龙案例背景介绍 通过科龙事件引发的思考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现状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危害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研究意义

利润操纵的概念、手段及其识别

利润操纵的概念介绍

科龙进行利润操纵的具体手段

通过销售收入操纵利润

(1)虚拟主营业务收入

(2)混淆会计期间,使用不正确的`收入确认方式

虚减成本费用

变更会计核算方法 ,少提坏账准备

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

针对其手段在实务中如何识别

收入存在操纵可能

成本费用存在操纵可能

非经营性收益存在操纵可能

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原因分析

主观原因

企业领导为追逐自身利益

为满足资本扩张需求,营造假繁荣的景象

为避免被ST或被摘牌

客观原因

市场环境不成熟

财会制度存在缺陷

外部监管不利

法律道德观念淡薄

对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治理

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

完善相关会计法律法规,明确责任

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提高财会人员的道德水平和素质

会计审计论文提纲范文模板

目 录一、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的介绍 1(一) 概念 1(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现行状况 1二、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的缺陷 1(一)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局限性 1(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及时,内容不完整 21、信息披露不及时、可靠性较低 22、信息披露内容不全面、不完整 2(三)缺乏对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 3(四)存在一系列财务会计报告的税法漏洞 3(五)忽视反映企业未来发展前景 3三、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的改进 4(一)完善改进财务会计报告模式 4(二)完善财务报告内容,编制实时财务报告 4(三) 编制预测财务报表,提供前瞻性信息 4(四) 协调税法与财务报告的差异 5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的缺陷与改进绪论: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经过改革虽已形成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三大体系, 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有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因滞后于环境的变化而显示出了它的缺陷与不足。现行财务会计报告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建立适应经济发展和时代要求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已成为会计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通用财务会计报告缺陷及改进方法的分析入手,探讨了理想财务会计报告的设想,改进财务会计报告的一系列缺陷,不断适应和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一、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的介绍(一) 概念所谓财务会计报告,是指 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现行状况 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是与财务会计体系一起经历了新中国50年来的三次会计改革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形成了目前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的三表体系。应该说,三表体系基本上满足了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目的,并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信息用户的需求发生变化,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和缺陷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已经成为发挥财务报告体系功能的重要阻滞因素。二、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的缺陷(一)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局限性现有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现行财务报告建立在对过去的交易和事项进行分析、确认、记录和报告的基础之上,所有信息仅仅是对过去的总结和概括,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迫切要求提供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有关企业未来经济活动的预测性信息之需求。随着竞争的加剧,经济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动,企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适时转换,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在短时期内发生根本的改变。因而,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滞后性严重,这是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存在的一大局限。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披露方式单一。现行财务报告体系采用标准、通用的财务报告进行信息披露。这种报告模式固然具有经济、适用性广等优点,但是却忽略了各个不同的信息使用者之间信息需求和使用上的差别。 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把重点放在硬性资产上,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软性资产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在一些高技术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然而传统的财务报告对此却无法充分反映。有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过分强调利润分析,忽略其他信息。因为企业自身对盈利的渴求,现行的企业财务报告过分强调收入与费用的配比,也就是最终利润的分析,忽略了其他重要信息的披露。这些信息一方面包括资产负债的分析,企业实际现金流量状况等财务信息,一方面也包括企业的社会声誉、社会责任、以及货源,销售等渠道的相关信息。也就是说从现行报告上看,使用者无法通过这些方面的信息展示了解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也是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局限。(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及时,内容不完整1、信息披露不及时、可靠性较低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侧重于历史数据的总结,大多只是各种报表,数字的罗列,虽然经过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尤其是一些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周期较长,时限过宽,年度报表要求年度末四个月报出,可想而知这样的信息的滞后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及相关方面的快速决策、投资评估等经营组织的需要,但是这种基于历史成本的会计报告无法具有对未来企业发展决策状况的分析,缺乏预见性,无法预见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尤其是对价格波动性强的金融工具,无法呈现及时的预警,致使监督管理部门或者企业造成决策失误等严重后果。2、信息披露内容不全面、不完整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在内容上规定过于狭窄,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在披露信息时应尽量使内容翔实一些。信息披露不充分、不规范。信息不能在财务报表中披露,但对企业来讲又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是财务报表的必要补充。现行财务报告中表外信息的披露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不能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因此,对信息的披露进行规范化非常必要。这是由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大大增加,除了企业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还有政府、顾客、社会伙伴、社会公众等。而现行的企业财务报告由于在向使用者提供时通常不会报告与交易无关却于某方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因此对某方面信息的缺乏,即时不会影响与之相关的利益方,但是对企业日后的经营决策,其他使用者的使用有着消极影响,因此无法满足各利益方的需求。(三)缺乏对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知识经济的兴起,改变着企业所运用的经济资源的形态和结构。一个企业如何让外界知道它们到底对社会、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尽了哪些职责?它又是如何尽这些职责的?我们从传统的财务报告那里无法看到。一个企业要想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仅仅发布一个财务报告还远远不够,因为,这绝不是一场“秀”。 概括地说,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企业经济效益及其分配情况;人力资源的投资和使用情况;对所在社区的贡献;改善生态环境的贡献;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与安全。 (四)存在一系列财务会计报告的税法漏洞 葛家澍和杜兴强在《当代会计的发展趋势》一书中写到:单个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一系列会计数据经过企业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分析综合、加工汇总后的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单一、仿佛十分精确的项目的可靠性,其实存在一系列的漏洞。漏洞一:开办费的摊销漏洞二:利息费用的扣除漏洞三:转让定价的确定漏洞四:巧用租赁漏洞五:固定资产修理与改良的转换漏洞六:研发成本的处理漏洞七:获利年度的推迟漏洞八:资本利得与股息的安排企业在报送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需要针对与税法的差异项目进行纳税调整,调整过程通过申报表的明细项目反映。(五)忽视反映企业未来发展前景 现有的财务会计报告忽视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忽视反映企业未来发展前景。传统财务报告在计量属性上主要以历史成本为主,它的任务是为企业提供历史的财务信息,即“用货币金额提供企业过去交易和事项为基础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历史图像”,由于确认是建立在过去的交易事项情况的基础上,因此,财务信息,特别是财务报表的表内信息,主要是面向过去。而使用者的决策是面向未来的,尽管历史信息对预测未来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使用者显然不能仅仅根据历史信息进行决策,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前瞻性信息在使用者的决策中显得日益重要。三、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的改进(一)完善改进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体系要满足采用未来自由现金流量评估企业价值的特殊需要,就必须改变现行的会计核算模式。但改变现行的会计核算模式以适应企业价值评估的需要,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分析,都是不现实的。财务报告应尽可能满足相关的利益集团的信息需要,采用规范法和实证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从而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报告框架体系。(二)完善财务报告内容,编制实时财务报告在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我们更应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毫无疑问,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总是要求既有可靠性,又有相关性,以求更好的拓宽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范围和内容。但两者有时会矛盾,这时,我们怎样取舍?不相关的信息为取得它而耗费的精力等于白费。” 如果信息可以核实,可以确信它反映了意欲反映的内容,并在选择报告内容上也无偏向。 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充分披露可靠性报告的全部内容,应核实、如实反映、公允和充分披露,提高可比性和透明度。总之,要依据会计准则,表现真实。编制实时财务报告,定期报告仍将存在,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另一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实时报告。 因此,完善财务报告内容,编制实时财务报告对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三) 编制预测财务报表,提供前瞻性信息 对公司未来预测信息的披露。从理论上来说,编制完整的预测财务报告是理想的披露形式,但编制此种预测财务报告在技术上存在较大困难。因此,披露企业未来价值趋势信息,应在表外尽可能详细地披露与预测企业未来价值相关的一些信息,诸如企业投资、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发展前景、盈利性预测、管理当局的远景规划、企业面临的机会与风险以及企业的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信息,为财务报告使用者预测企业未来价值趋势提供有用的信息服务。并且,还应重视对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信息的坡露,从而提高财务报告使用者在投资和信贷方面的决策的正确性。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来说,企业未来的信息才是最相关的。从实践上看,世界上许多国家仅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每股收益的预测数据。编制完整的预测财务报告不但从技术上存在困难,更重要的是没有使用价值。因为,不同使用人从自身利益角度去考察一家公司,必然会因其对收益和风险的态度不同而得出不同的价值。既然如此,企业也没必要编制全面的预测财务报告。因此,未来的财务报告应增加一些企业未来预测的信息,编制预测财务报表,提供前瞻性信息(四) 协调税法与财务报告的差异财务会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信息;而税法则是以实现社会的公平税负,培植税源,引导社会投资等为目的。两者目的不同,决定了其所遵循的原则也不同。因此,按照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确认的结果与按照税法确认的结果不一定相同。对于财务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一般可以通过两种形式协调:一是“立法会计”形式。这种形式的主要特征是会计以保护国家税收为目标,国家通过法律将会计要求与税法要求统一起来,使两者的处理结果一致。“立法会计”形式强调会计服务于税收,这便于国家税收征管和企业纳税。但会计的服务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国家税务当局,还包括广大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外部利益集团。如果企业完全根据税收的规定来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要素,编制会计报表,在有些情况下必然会歪曲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背离“真实而公允”的会计信息,损害会计信息质量,难以满足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因此,这种形式的协调并未改变两者实质上的差异,而是掩盖了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仅仅是形式上的协调。二是财务会计与税法相分离的形式。这种形式的主要做法是,通过制定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制定税务法规规范税务行为,将会计处理与税法处理适当分离,会计在不违背会计原则的前提下尽量与税法保持一致,税务部门按税法的规定计征税款。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可采用纳税调整、账内反映或报表附注披露等方式协调。加快财务会计与税法差异协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使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在不违背会计原则的前提下尽量与税法保持一致,减少纳税调整事项,促进财务会计与税法的协调发展,应成为今后会计与税务理论和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结论:由于行业竞争、风险加剧以及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的期望与要求不断演变提高,会计信息用户要求改进财务报告的呼声越来越高.呼吁将现行财务报告的缺陷与改进入手,提出改进财务报告的策略。但是,处于发展初期的财务报告面临着安全性、相关复合人才的缺乏以及法律和会计法规不健全带来的道德风险等方面的挑战。我们应有效地利用其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制定具体的对策,使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更强,迎合时代的发展,满足各类群体的需要,以便决策者们获取更多利益。

试论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写作提纲一、 绪论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有审计就有审计风险。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愈演愈烈,审计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审计难度就越高,审计风险也就随之增大。那么,如何规避审计风险也就成为一直以来人们不断探讨的问题。因此,应当积极了解审计风险,正确认识审计风险,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 本论(一) 审计风险的概念 (二) 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1、 审计活动所处的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 2、 审计对象的复杂多变增加了审计风险 3、 实行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审计风险 4、 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差异 5、 审计方法本身隐含审计风险 (三) 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1、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 转变观念,强化风险意识 3、 建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 4、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5、 建立有效的事前评估、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风险管理系统三、 结论审计活动作为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组织部分,也毫无例外地接受法律的规范与调整。正确认识审计风险是职业界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人们对审计期望值的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和风险也越来越大,职业界将会更加关心如何采取有效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在降低审计成本的同时,高质量完成审计任务,并有效地避免审计风险及其损失。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冲破传统审计思路的束缚,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中,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控制审计风险,最终起到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的作用。 这个是我自己的论文,你看下你是否用得上。呵呵~~

电算化会计毕业论文模板

电算化会计是会计发展的必然方向,由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无论在会计基础,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因此,传统的财务审计在新的条件下就显得很不适应,必须进行改变、补充和完善,本文拟就电算化会计下的审计程序和审计内容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审计程序按照《审计法》的规定,一般审计程序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审计结论和执行阶段、异议和复审阶段。电算化会计审计也可分为这四个阶段,同时结合自身的特殊要求,运用本身特有的方法,对电算化会计系统进行评价。(一)准备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初步调查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状况,并拟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工作。1.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电算化系统的基本情况,如电算化系统的硬件配置,系统软件的选用,应用软件的范围,网络结构,系统的管理结构和职能分工、文档资料等。2.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明确彼此的责任、权利和义务。3.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便确定符合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4.确定审计重要性、确定审计范围。5.分析审计风险。6.制定审计计划。在审计计划中除了对时间、人员、工作步骤及任务分配等方面作出安排以外,还要合理确定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的时间和范围,以及测试时的审计方法和测试数据。如果要安排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则还需列出所选用的通用软件或专用软件。对于复杂的电算化系统,也可聘请专家,但必须明确审计人员的责任。(二)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也是电算化审计的核心。主要工作是根据准备阶段确定的范围、要点、步骤、方法,进行取证、评价,综合审计证据,借以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符合性测试。进行符合性测试应以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检查结果为前提。如果系统安全可靠性非常差,不值得审计人员信赖,则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取消内控制度的符合性测试,而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并加大实质性测试的样本量。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符合性测试项目中,主要内容应该是确认输入资料是否正确完整,计算机处理过程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系统安全可靠性比较高,则应对该系统给予较高的信赖,在实质性测试时,就可以相应地减少实质性测试的样本量。由于我国的电算化审计刚起步,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应的具体审计准则也没有出台,所以目前情况下,可暂时以财政部颁发的有关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规范、条例、办法等作为参照,并以此作为符合性测试的主要内容。2.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应该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程序、数据、文件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和鉴定。进行实质性测试须依赖于符合性测试的结果,如果符合性测试结果得出的审计风险偏高,而且委托人有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舞弊的动机与可能,并且委托人又不能提供完整的会计文字资料,此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对会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可考虑采用通过计算机和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的方法,具体包括:a.“测试数据法”,就是将测试数据或模拟数据分别由注册会计师进行手工核算和被审计单位电算化系统进行处理,比较处理结果,作出评价;b.“受控处理法”,就是选择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最好是12月份)实际业务的数据分别由注册会计师和会计电算化系统同时处理,比较结果,作出评价。3.利用辅助审计软件直接审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数据文件。注册会计师可利用通用或专用审计软件直接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进行数据转换,数据查询,抽样审计,查账,账务分析等测试,得出结论,作出评价。(三)审计结论和执行阶段注册会计师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后,整理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报告时,除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理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意见,作出审计结论外,还要对被审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功能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审计报告完成后,先要征求被审单位的意见,并报送审计机关和有关部门。审计报告一经审定,所作的审计结论和决定需通知并监督被审单位执行。(四)异议和复审阶段被审单位对审计结论和决定若有异议,可提出复审要求,审计部门可组织复审并作出复审结论和决定。特别是被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有了新的改进时,还需组织后续审计。二、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审计内容电算化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不同,它是由会计数据体系,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以及系统工作和维护人员组成,所以电算化会计的审计内容与手工会计系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电算化会计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的审计。一方面是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在多大程度上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如输入、输出的授权控制,业务处理的审核等。另一方面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护资产的完整性,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评价,可以判断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能在何种程度上防止或发现会计报表中的错误及经营过程的舞弊。(二)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计,也可称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程序的审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核心就是会计软件,会计软件程序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会计电算化系统整体水平的高低,在这部分里主要审计会计软件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程序的纠错能力和容错能力。会计软件程序的审计可采用通过计算机审计的方法及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数据转换功能的方法来完成。(三)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对象即会计数据的审计。会计数据处理的真实性、正确性、可靠性,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所以这一部分的审计是至关重要的,注册会计师可采用抽查原始凭证与机内凭证相对比,抽查打印日记帐和机内日记帐相核对等方法,同时也可采用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功能来完成审计,从而降低审计风险。(四)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质量的审计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及系统维护等。电算化系统的质量,运行水平,一方面依赖于日常的管理和维护,但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过程的质量。一旦在开发过程中产生错误,则在系统运行后,将影响到会计数据的加工处理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并且在运行后,对该错误进行修改也极其困难,所以,应该也必须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进行严格的审计保证其质量,防止计算机舞弊,保证系统运行后的可靠性、效率性。参考文献:[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审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赵祖印:《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财务会计》1999年7期。

摘要〕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出现了记账过程虚拟、对账环节不复存在、核算形式统一等诸多新现象,对传统会计核算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形式影响在会计核算处理过程中,账簿组织和记账程序相互结合的技术组织方式,称为账务处理程序或者会计核算形式。账簿组织是指会计凭证和账簿的种类、格式及其相互关系;记账程序是指从审核、整理原始凭证开始,到填制记账凭证、登记各种账簿以及编制会计报表为止的一系列顺序和方法。不同的企事业单位,采用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各种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因此在手工会计核算形式下,账簿组织是账务处理程序的核心。传统手工会计核算形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记账凭证汇总表(或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规模大小和业务量大小选择适当的账务处理程序。传统手工会计核算形式缺点集中体现在:处理环节多,处理内容分散;处理流程重复,数据核对工作复杂;处理周期长,信息传递、反馈慢,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差。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电算化会计是否还有必要完全照搬手工会计下的会计核算形式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手工会计条件下,不同会计核算形式的划分并不是会计数据处理本身所要求的,而是手工处理手段的局限性所致。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使上述这些具体会计核算形式的客观限制条件不复存在。账簿组织不再是账务处理程序的核心,会计核算形式从程序设计角度考虑也只需要采用一种就可满足数据处理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账簿组合体系虚拟化1.无纸化使账薄可以脱离纸质载体而存在账簿,作为存放经分类汇总的会计数据的载体,是会计处理承前启后、不可缺少的桥梁与纽带,手工会计账务处理的核心问题就是账簿组织问题。手工会计离开账簿,其会计报表的编制便成无本之木。簿籍只是账簿的外表形式,账簿的内容则是账户记录。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信息的生成仍然离不开账户基本概念。但账户完全可以脱离账簿而存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账户记录与纸介质呈现出分离的趋势,纸介质不再是账户分类和汇总数据的惟一载体。实践已经证明,在磁、电、光等介质保存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得以保证的前提下,人们需要的各种核算资料尽可通过调用这些介质上的数据库文件并加以显示,完全可以不使用纸张作为账户记录的载体。既然账户记录可以完全与纸张分离,那么手工会计中关于账簿的定义也就不存在了。2.电算会计系统的虚拟载体使得账簿可以以文件格式存在,也可以根本就不存在。电算化系统中的账簿实际是“虚拟”的。所谓“虚拟”,是指磁盘上一般并不存在真正的账簿文件,不是一个手工账对应一个磁盘文件。账簿上反映的数据不外有两类,一类是发生额,另一类是余额。作为记账对象的发生额数据,来自于记账凭证,而作为记账结果的期末(或期初)余额数据,则是在账簿被登记之后形成的。所以,账簿记录只不过是记账凭证上账户记录的分类、汇总罢了。由于计算机具有强大、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它对记账凭证库文件的分类、汇总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对于账户余额,只要保证系统初始化时输入的初始余额数据正确无误,以后各个会计期的发生额和余额可以通过运算即时得到。因此,电算化系统中的“账”是会计凭证数据库文件及相关数据(主要是各会计账户的期初余额数据)自动准确无误地派生出来的。所以从理论上说,保留了会计凭证数据库文件及相关数据,也就保证了账簿的存在。传统会计账薄在电算化系统中不再存在,其本质是虚拟的。二、记账过程虚拟化登记账簿,是手工会计核算账务处理流程的核心环节。会计产生以来,就一直与记账、算账、报账密不可分。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等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处处打上了“记账”的烙印。所以,在传统观念上,“记账”似乎成了会计的代名词。在电算化系统中,记账过程却是一个虚拟过程,因为并没有生成实际的账,当然不排除程序设计允许独立的账簿数据库文件存在。所谓的“记账”就是将账前凭证库文件中审核通过的记账凭证做上过账标识或者另外形成一个账后凭证库文件,表明该记账凭证已入账,不允许再对其进行无痕迹修改或作废、删除操作。如果有错误,只能采用类似于手工会计下的红字冲销法,通过输入“更正凭证”予以纠正。所以,在电算化系统中,记账环节完全可以取消,即平时不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及总账,只将记账凭证保存在一起,在需要时再采用瞬间成账的做法:根据科目余额库文件的期初余额数据和记账凭证库文件的科目发生额数据,当即形成所需的“账簿”并予以输出。同时,这种瞬间成账的方式也使会计报表瞬间形成成为可能。至于很多财务软件所提供的记账模块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会计人员的账务处理习惯,即只有先记账才能查询和打印。三、对账环节不复存在手工会计中,分类账分为总分类账(总账)和明细分类账(明细账)。其登记的原则是“平行登记”,即把来源于记账凭证的信息一方面记入有关总账账户,同时还要记入该总账所属的有关明细账账户,并通过定期对账来检查和纠正总账或明细账中可能出现的记录错误。这种通过低效率的多重反映和相互稽核来换取数据处理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是手工会计核算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对账是设置账簿的产物。如果没有设置账簿,也就无所谓账证、账账、账表之间的核对了。我们知道,计算机本身是不会发生遗漏、重复及计算错误的。只要会计软件的程序正确且运行正常,账证、账账、账表一定是相符的。这样,就使手工会计下的对账环节不复存在了。会计软件中即使设置了类似于总账和明细账的数据存储结构,这样做的目的并不会为了对账。因为总账和明细账之间并不存在统驭与被统驭的关系,其目的只是为了加快信息检索的速度。诸多财务软件设置的对账功能也仅仅是为了迎合传统会计核算方式下会计人员的应用习惯,实质上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四、账务处理流程呈现一体化趋势手工会计的账务处理流程,简单地说就是:凭证一账簿一报表。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是在填制凭证以后的阶段,要登记账簿直至会计报表,必须经过填制凭证、过账、结账、试算平衡、对账等诸多程序。在电算化系统中,整个账务处理流程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首先将分散于手工会计各个核算岗位的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此后的各种数据处理工作都由计算机按照会计软件的要求自动完成,不受人工干预。从输入会计凭证到输出会计报表,一气呵成,一切中间环节都在机内自动处理,而需要的任何中间资料都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查询功能得到,真正实现了数出一门(所有的数据都来源于凭证)、数据共享(账簿报表甚至分析表都可以使用凭证中数据)。整个账务处理流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严密性,呈现出一体化趋势,极大地提高了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因此,在手工会计核算中非常费时、费力和繁琐的工作,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变成了简单的操作指令。过去繁杂的填制凭证、记账、编表等工作,现在只需要少量的录入人员进行操作就可以了。因此,手工会计条件下不同会计核算形式的划分已没有必要,可以采用一种统一的会计核算形式,这就为实现电算化系统中会计核算形式的通用化提供了前提。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形式的影响是深刻的,我们必须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从会计核算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出发,重新构造会计核算模式,设计出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效率更高、数据处理流程更加合理的会计核算形式,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满足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需求。参考文献:[1]王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M].北京:财会出版社,2003[2]刘语成:中国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分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3]王鑫则:会计电算化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艾文国:会计电算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李岩: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4,(21)

  • 索引序列
  • 电算会计化论文提纲范文模板
  • 会计电算化类论文提纲模板范本
  • 会计核算论文提纲模板范文
  • 会计审计论文提纲范文模板
  • 电算化会计毕业论文模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