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关于冶金的文章

关于冶金的文章

发布时间:

关于冶金的文章

国际钢铁协会 里面有各种统计数据,都是免费的。如果想学技术,怎么炼钢炼铁的可以进,都是免费的。你可以注意这些网站的链接,都可以进去看看

Metallurgy is a domain of materials science that studies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behavior of metallic elements, their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nd their mixtures, which are called alloys.History An illustration of furnace bellows operated by waterwheels, from the Nong Shu, by Wang Zhen, 1313 AD, during the Chinese Yuan Dynasty.The earliest recorded metal employed by humans appears to be gold. Small amounts of natural gold have been found in Spanish caves used during the late Paleolithic period, c. 40,000 BC.[1]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in ferrous metallurgy can be found in a wide variety of past cultures and civilizations. This includes the ancient and medieval kingdoms and empires of the Middle East and Near East, ancient Egypt and Anatolia (Turkey), Carthage, the Greeks and Romans of ancient Europe, medieval Europe, ancient and medieval China, ancient and medieval India, ancient and medieval Japan, etc. Of interest to note is that many applications, practices, and devices associated or involved in metallurgy were first established in ancient China long before Europeans mastered these crafts (such as the innovation of the blast furnace, cast iron, steel, hydraulic-powered trip hammers, etc.)Extractive metallurgyExtractive metallurgy is the practice of removing valuable metals from an ore and refining the extracted raw metals into a purer form. In order to convert a metal oxide or sulfide to a purer metal, the ore must be reduced either physically, chemically, or electrolytically.Extractive metallurgists are interested in three primary streams: feed, concentrate (valuable metal oxide/sulfide), and tailings (waste). After mining, large pieces of the ore feed are broken through crushing and/or grinding in order to obtain particles small enough where each particle is either mostly valuable or mostly waste. Concentrating the particles of a value in a form supporting separation enables the desired metal to be removed from waste products.Mining may not be necessary if the ore body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are conducive to leaching. Leaching dissolves minerals in an ore body and results in an enriched solution. The solution is collected and processed to extract valuable metals.Ore bodies often contain more than one valuable metal. Tailings of a previous process may be used as a feed in another process to extract a secondary product from the original ore. Additionally, a concentrate may contain more than one valuable metal. That concentrate would then be processed to separate the valuable metals into individual constituents.Metallurgy in production engineeringIn production engineering, metallurgy is concern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metallic components for use in consumer or engineering products. This involves the production of alloys, the shaping, the heat treatment and the surface treatment of the product. The task of the metallurgist is to achieve design criteria specified by the mechanical engineer, such as cost, weight, strength, toughness, hardness, corrosion and fatigue resistance, and performance in temperature extremes.Common engineering metals are aluminium, chromium, copper, iron, magnesium, nickel, titanium and zinc. These are most often used as alloys. Much effort has been placed on understanding one very important alloy system, that of purified iron, which has carbon dissolved in it, better known as steel. Normal steel is used in low cost, high strength applications where weight and corrosion are not a problem. Cast irons, including ductile iron are also part of this system.Stainless steel or galvanized steel are used where resistance to corrosion is important. Aluminium alloys and magnesium alloys are used for applications where strength and lightness are required.A nickel-based alloy such as Monel is used in highly corrosive environments and for non-magnetic applications. The nickel-based superalloy Inconel is used in high 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such as turbochargers, pressure vessels, and heat exchangers.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of the product is very important; a well-designed material will resist expected failure modes such as corrosion, stress concentration, metal fatigue, creep and environmental stress fracture. Ferrous metals and some aluminium alloys in water and especially in an electrolytic solution such as seawater, corrode quickly. Metals in cold or cryogenic conditions tend to lose their toughness becoming more brittle and prone to cracking. Metals under continual cyclic loading can suffer from metal fatigue. Metals under constant stress in hot conditions can creep.Production engineering of metalsMetals are shaped by processes such as casting, forging, Flow Forming, Rolling (metalworking), extrusion, sintering, metalworking, machining and fabrication. With casting, molten metal is poured into a shaped mould. With forging, a red-hot billet is hammered into shape. With rolling, a billet is passed through successively narrower rollers to create a sheet. With extrusion, a hot and malleable metal is forced under pressure through a die, which shapes it before it cools. With sintering, a powdered metal is compressed into a die at high temperature. With machining, lathes, milling machines, and drills cut the cold metal to shape. With fabrication, sheets of metal are cut with guillotines or gas cutters and bent into shape."Cold working" processes, where the product’s shape is altered by rolling, fabrication or other processes while the product is cold, can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the product by a process called work hardening. Work hardening creates microscopic defects in the metal, which resist further changes of shape.Various forms of casting exist in industry and academia. These include sand casting, investment casting (also called the “lost wax process”), die casting and continuous casting.Welding is a technique for joining certain ferrous metals and certain aluminium alloys. The metals in the weld and on both sides of the join are generally similar alloys. Brazing is a technique for joining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with a copper-based (generally brass or bronze) filler.Metals can be heat-treated by annealing, quenching, tempering and case hardening to alter properties of toughness, hardness or resistance to corrosion. Annealing softens the metal and makes a shaped product tougher by reducing the effects of work hardening. Quenching and case hardening make a shaped product harder. Quenching by itself makes the metal very hard and very brittle. Tempering after quenching is used to reduce the brittleness and improve overall properties.Electroplating is the main surface-treatment technique. It involves bonding a thin layer of another metal such as gold, silver, chromium or zinc to the surface of the product. It is used to reduce corrosion as well as to improve the product's aesthetic appearance.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Metallurgy is also applied to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materials where metals such as aluminium, copper, tin and gold are used in power lines, wires,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integrated circuits.Soldering is a method of joining metallic electrical conductors where high strength is not required.Metallurgical techniquesMetallurgists study the microscopic and macroscopic or sometimes known as small and large mechanisms that cause a metal or alloy, one metal bonded with an element to form a hybrid,to behave in the way that it does, i.e. the changes that occur on the atomic level that affect the metal's (or alloy's) macroscopic properties. Examples of tools used for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metals are optical and electron microscopes and mass spectrometers.Metallurgists study crystallography,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heat treatment on the component phases of alloys, such as the eutectic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ose alloy phases.The macroscopic properties of metals are tested using machines and devices that measure tensile strength,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hardness.

公元前1274年,古埃及与古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因为战车上使用车轴的不同,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埃及人的铜轴与美索不达米亚的铁轴代表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冶金能力,铁轴战胜了铜轴。 作者从这么一个战争故事,引入了对人类冶金技术的介绍。按照作者的定义,文明的出现有三个代表性的特征,分别是书写能力,城市的产生,冶金技术的大规模利用。 发明(发现)冶金技术,算不上文明的标志,就像仅仅制造出来一台样车,跟特斯拉大规模制造电动汽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能够在生活上大规模使用金属器具,才代表着文明的开始。 华夏文明对于冶金技术的掌握,从年代来说比较晚,但是从对这一技术的深入程度来说,却是早期文明里面差不多最好的。 冶金技术的出现,不仅仅体现在金属的冶炼与产品的制造上,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高温条件下才能够产生的“副产品”,比如玻璃、陶瓷等。而这些副产品的进一步利用,更快的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吴军科技史纲》这门课,已经学习了一小部分。读他的课程,有一个突出的感觉,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就读了一遍,仿佛没有讲什么,却看的津津有味,这很奇怪。我想,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东西是自己没弄明白的。 引人入胜,应该是作者写作文章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比如这一讲,明明是对冶金技术的介绍,却用一场三千多年前的战争来开头,让我们能够了解到当时那场战争胜负的核心原因。不进学到了科技史,也捎带了解了古代史,让读者兴趣盎然,也让作者言之有物。这样的开头,很有意思,更值得借鉴。在写作一篇文章时如何谋篇布局,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对细节的介绍,是吸引人的另一个特点。比如介绍各个古代文明社会对冶金技术掌握的先后,直接使用了大量年代数字(姑且不论真假),这就很有说服力了。如果泛泛而谈谁谁谁先发明了,谁后发明了,那就会流于无聊,读者乏味。 看别人写的东西,一方面是学习里面介绍的直接知识,另一方面更要思考作者是如何把那些知识介绍给大家的,这个方法论更重要。 凭什么人家写的文章就能够在得到上开课?已有的渊博当然很重要,但是能够把脑袋里的渊博用别人喜欢接受的方式讲出来,这个讲故事的能力,是更重要的本领。 前些天读《人类简史》,这个想法也一直在冒泡。读的时候似乎没感觉到作者介绍出来什么独有的知识,但是却愿意按照作者的思路一直看下去,这本身就代表了作者所拥有的独特能力。 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是不行的,只有在透明的茶壶里煮饺子才能让大家看的一清二楚。这个能让别人一清二楚自己的想法,就是写作能力。

冶金文章

在早期的文明国度和地区中,中国使用铜、铁等金属的年代相对说来是较晚的。但是,由于中国在冶铸技术方面的发明和创新,使中国的冶金业很快就后来居上,跃升于世界的前列,并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发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技术进步带动生产发展,并进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典型范例。 埃及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时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1000年左右开始进入铁器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时开始利用自然铜,公元前4000年时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1200年左右开始进入铁器时代;爱琴海地区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时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1000年左右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印度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时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800年左右开始进入铁器时代;而中国是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500年左右开始进入铁器时代的。 中国冶金史上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铸造技术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至于铸造既作为成形工艺而存在,又成为冶炼工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达到了“冶”与“铸”密不可分的地步。因此在古代文献中往往是冶铸并称,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常用词汇“模范”、“范围”、“陶冶”、“就范”等,都是由冶铸技术衍生而来的。这种冶与铸密不可分的冶金传统,是古代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所无法比拟的。 1.青铜冶炼 被认为是中国古文明象征的商周到战国的青铜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铸造技术所造就的。中国开始冶炼青铜的时期虽然晚于西方约千余年,然而后来居上,冶炼水平很快超过了西方。 从重875公斤的司母戊方鼎、精美的曾侯乙尊盘和大型的随县编钟群,以至大量的礼器、日用器、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可以看到当时中国已经非常熟练地掌握了综合利用浑铸、分铸、失蜡法、锡焊、铜焊的铸造技术,在冶铸工艺技术上已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而《考工记》中所记载的:“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是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的经验性科学总结,表明当时中国已认识到合金成分与青铜的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并已定量地控制铜锡的配比,以得到性能各异,适于不同用途的青铜合金。 《考工记》中还记载有:“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说明当时已掌握了根据火焰的颜色,来判定青铜是否冶炼至精纯程度的知识,这是后世化学中火焰鉴别法的滥觞。用以比喻工夫达到纯熟完美境界的成语“炉火纯青”,就是由此引伸出来的。 在炼铜中的另一项重要成就是湿法炼铜,也叫胆铜法。这是利用炼丹家所发现的铁对铜离子的置换反应,进行冶铜的方法。其工艺过程是把硫酸铜或碳酸铜(古称曾青、胆矾、石胆等)溶于水,使成胆水,然后投铁块于溶液中,因铁的化学性能比铜活泼,铁离子会置换出铜来。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湿法冶金,宋代已用此法进行大规模的炼铜生产。 2.铸铁冶炼 中国冶炼块铁的起始年代虽然迟至公元前6世纪,约比西方晚900年,然而冶炼铸铁的技术却比欧洲早2000年。中国铸铁的发明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而欧洲则迟至公元后的15世纪。由于铸铁的性能远高于块铁,所以真正的铁器时代是从铸铁诞生后开始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铸铁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中国从块铁到铸铁发明的过渡只用了约一个世纪的时间,而西方则花费了近三千年的漫长路程。中国古代炼铁技术发展得如此迅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英国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说,这是世界炼铁史上的一个唯一的例外。 由于生铁含碳量高,虽硬但脆,不耐碰击,易毁坏,为改进生铁的性能,中国古代发明了一系列的生铁加工技术: 其中,首先是战国时期问世的铸铁柔化术。该项技术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氧化气氛下对生铁进行脱碳热处理,使成白心韧性铸铁;一类是在中性或弱氧化气氛下,对生铁进行石墨化热处理,使成黑心韧性铸铁。而在西方,白心韧性铸铁的生产技术1722年方由法国人首次记述,黑心韧性铸铁是1831年才在美国问世的。到汉代,铸铁柔化术又有新的突破,形成了铸铁脱碳钢的生产工艺,可以由生铁经热处理直接生产低、中、高碳的各种钢材,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的先进钢铁生产国。其产品亦随着中外交通贸易的发展,输运到周围各国以及中亚、西亚和阿拉伯一带。 另一杰出的生铁加工技术是炒钢,它是中国古代由生铁变成钢或熟铁的主要方法,大约发明于西汉后期。其法是把生铁加热成液态或半液态,并不断搅拌,使生铁中的碳份和杂质不断氧化,从而得到钢或熟铁。河南巩县铁生沟和南阳瓦房庄汉代冶铁遗址,都提供了汉代应用炒钢工艺的实物证据。东汉时成书的《太平经》中也说:“有急乃后使工师击治石,求其中铁,烧冶之使成水,乃后使良工万锻之,乃成莫耶。”“莫耶”乃古代宝剑之称。这段文字虽失之疏简,但不难看出,它叙述的是由矿石冶炼得到生铁,再由生铁水经过炒炼,锻打成器的工艺过程。炒钢工艺操作简便,原料易得,可以连续大规模生产,效率高,所得钢材或熟铁的质量高,对中国古代钢铁生产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类似的技术,在欧洲直至十八世纪中叶方由英国人发明。 中国古代的炼钢技术主要是百炼钢。自从西晋刘琨写下“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后,“千锤百炼”、“百炼成钢”便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百炼钢肇始于西汉早期的块炼渗碳钢,其后不断增加锻打次数而成定型的加工工艺。到东汉、三国时,百炼钢工艺已相当成熟。上引《太平经》中的“万锻之,乃成莫邪”,即是其生动的写照。曹操曾令工师制作“百辟利器”,曹丕的《典论·剑铭》中说:“选兹良金(指铁),命彼国工,精而炼之,至于百辟”。刘备曾令“蒲元造刀五千口,皆连环,及刃口刻七十二湅”。《古今注·舆服》亦说:“吴大帝有宝剑三,……一曰百炼,二曰青犊,三曰漏景”。后世这一工艺一直被继承,并不断得到发展。 此外,在1981年经中国学者关洪野等人对513件出土的汉魏时期铁器研究后表明,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发明了球墨铸铁,远远早于发达的欧洲国家。目前,中国学者所做的结论已经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承认。 创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技术,是中国冶金史上的一项独创性发明。陶弘景说:“钢铁是杂炼生柔作刀镰者”,北齐的綦母怀文“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刚”,说的就是灌钢技术。灌钢的工艺过程大致为,将熔化的生铁与熟铁合炼,生铁中的碳份会向熟铁中扩散,并趋于均匀分布,且可去除部分杂质,而成优质钢材。灌钢技术在宋以后不断被改进,减少了灌炼次数,以至一次炼成。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三说:“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并说“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正反映了灌炼次数的减少。其中把柔铁屈盘起来是为了增加生熟铁的接触面,提高灌钢的效率,并促使碳份分布更均匀;封泥则可以促进造渣,去除杂质,并起保护作用。明代灌钢技术又进一步发展,据《天工开物》卷十四记载,已把柔铁屈盘改为薄熟铁片,进一步增加了生熟铁的接触面,加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的进程,泥封亦改为草泥混封。灌钢又称“抹钢”、“苏钢”,其工艺自清至近代仍很盛行。在坩埚炼钢法发明之前,灌钢法是一种最先进的炼钢技术。 铜、铁外,中国古代冶炼和使用的金属还有金、银、汞、铅、锡、锌等,其中锌的炼制是中国首先发明的。中国在先秦的青铜中已把锌作为伴生矿加入铜合金中,从汉代至元代更是有意识地把锌的氧化物“炉甘石”加入化铜炉中,以生产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黄铜。明代时,则开始了大规模地用炉甘石作原料提炼金属锌。从十六世纪起,中国的锌便不断传进欧洲。欧洲到十七世纪才开始炼锌,其工艺也是源自于中国。另:百度文库上一篇名为《冶金史》的文章:

《铅》:电解铅生产工艺简介 铅冶金是白银生产的最佳载体:一般铅对金银的捕集回收率都在95%以上,因此金银的回收是与铅的生产状况直接相关的。现在世界上约有80%的原生粗铅是采用传统的烧结一鼓风炉熔炼工艺方法生产的。传统法技术成熟,较完善可靠,其不足之处在于脱硫造块的烧结过程中,烧结烟气的SO2浓度较低,硫的回收利用尚有一定难度,鼓风炉熔炼需要较昂贵的冶金焦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冶金工作者进行了炼铅新工艺的研究。八十年代以来,相继出现了QSL法、闪速熔炼法、TBRC转炉顶吹法、基夫赛特汉和艾萨熔炼法等新的炼铅方法。其中,QSL法是德国鲁奇公司七十年代开发的直接炼铅新工艺,加拿大、韩国和我国虽然先后购买了此专利建厂,但生产效果不甚理想;闪速熔炼法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TBRC法是瑞典波里顿公司所创,但此法作业为间断性的,且炉衬腐蚀严重;基夫赛特法由原苏联有色金属研究院研究成功,现已有多个厂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是一种各项指标先进、技术成熟可靠的炼铅新工艺,但采用该法单位投资大,只有用于较大生产规模的工厂时,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 艾萨炼铅技术基于由上方插入的赛罗浸没喷枪将氧气喷射入熔体。产生涡动熔池,让强烈的氧化反应或者还原反应迅速发生。在第一段,熔炼炉产出的高铅渣经过流槽送还原炉,氧化脱硫所产的烟气经除尘后送制酸系统。在第二段还原炉中,所产粗铅和弃渣从排放口连续放出,并在传统的前床中分离,所产烟气进行除尘处理后经烟囱排放。 艾萨法熔炼流程。该工艺流程先进,对原料适应性广、生产规模可大可小,比较灵活、指标先进、SO2烟气浓度高,可解决生产过程中烟气污染问题;同时冶炼过程得到强化,金银捕集率高,余热利用好,能耗低。它不仅适应308厂铅银冶炼的改建要求,而且能够对我国的银铅冶金生产和技术进步起到推动作用,故推荐引进艾萨法作为本项目粗铅冶炼生产工艺的第一方案。 传统的鼓风烧结——鼓风炉法虽然在烟气制酸方面尚有一定困难,但近年来,我国株洲冶炼厂、沈阳冶炼厂、济源冶炼厂等大型铅厂的改扩建工程仍然采用此法,是因为它具有建设快、投产、达产快的优点。 粗铅精炼工艺有火法和电解法两种。一般来说,电解法对银、金、铋和锑的分离效果好,铅、银等金属的回收率高,劳动条件好,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电解法的缺点是基建投资较火法高。采用火法需要处理大量中间产物,能耗较高,致使其生产成本较电解法高。鉴于本项目粗铅含银、铋等金属较多。 常规方法处理铅阳极泥是采用火法——电解法流程获得金、银,渣进行还原熔炼,精炼得精铋等,流程简单、技术成熟,工人易操作,但有价金属回收率不高,锑、铅呈氧化物形态挥发进入烟尘,不但不便于综合回收,而且造成第二次污染。 《钨钴》:超硬质合金高温回收钨钴法 高温处理回收钨钴法:超硬质合金是由钨、钴和炭粉混合成型烧结加工制成的。日本新金属公司开发的超硬质合金高温处理法可以回收钨钴再生粉末,年产可达80吨。 超硬质合金碎屑洗净后,在1800~2300℃高温下的惰性气体中进行热处理,超硬质合金中的钴呈易于粉末化的海绵状态。在热处理温度下,超硬质合金中钴在1800℃以下不呈海绵状态,而在2300℃以上合金中的碳化钨将分解并生成第三相,结果不好。 热处理后的块状碎屑,用颚式破碎机或滚筒破碎机进行粗碎到-850μm,其后再微粉碎成再生粉末。本法得到的再生粉末,因经过粗大粒子化过程,烧结时有易于粒子成长的倾向。其中的钴含量、碳含量处理后几乎没有变化,仅杂质铁、硅量增加,对制造硬质合金没有影响。再生粉末粒度据粉碎条件,可能微粉碎到1μm以下。 本法用比较容易的工序,不损害超硬质合金的原组成,任何品种的超硬质合金均可再生成一定粒度的粉末,不需特殊设备,为经济的回收方法。较以往加化学试剂精炼后回收利用的方法,有很大优越性。

如图

关于冶金的论文题目

怎么发送呢?

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利用物理定律为机械系统作分析、设计、制造及维修的工程学科。那么机械工程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机械工程专业论文题目_机械类专业论文选题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机械电子工程 毕业 论文题目

1、全纤维曲轴锻造液压机同步控制研究

2、电脑缝编机送经与断经检测系统研究

3、MEMS传感器三维引线键合系统研制

4、单作用双定子叶片马达的排量及排量比研究

5、基于流场分析的双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特性研究

6、齿轮型多泵多马达传动规律研究

7、液压泵的振动机理及评价研究

8、基于声发射的轴承滚动接触疲劳量化诊断技术研究

9、KDQ1300墙体砖压机液压控制系统的节能研究

10、保偏光通信中ATP系统及姿态获取技术研究

11、模具生产协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机床进给系统的多源误差模型分析与研究

13、高性能电液伺服转台的控制问题及故障诊断研究

14、正交并联六自由度加载试验系统力控制及解耦研究

15、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的专业调整研究

16、典型粘弹性阻尼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

17、杆状碳纤维零件缠绕成型技术研究

18、飞行模拟器运动平台洗出算法的优化研究

19、MKD-Delphi装备技术预测 方法 研究

20、中职学校第二课堂实践研究

21、气动软体机械手设计及实验研究

22、职教师资本科培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整合研究

23、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素养研究

24、JD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

25、关于交流变频异步电力测功机系统的仿真研究

26、一种新型的非圆轴数控加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27、DY制冷发生器热源模拟试验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28、U型砌块成型机设计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29、基于神经网络的工时定额技术研究

30、机电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的研究及应用

31、电容式微机械静电伺服加速度计系统分析

32、玻璃微细加工工艺的研究与磁流体推进式微型泵样机的研制

33、射流助推式ROV型开沟机喷射臂及其冲刷过程研究

34、基于动态特性分析的机床主轴箱装配故障诊断研究

35、基于外驱动内置臂的航天服上肢寿命试验系统

36、管路支撑参数对液压管路系统振动特性影响研究

37、基于声发射技术的轮轴疲劳裂纹扩展规律研究

38、基于STM32的车辆智能安全行车控制系统

39、超声功率和键合压力对金丝热超声键合质量的影响研究

40、外骨骼机器人下肢增力机构设计和仿真研究

机械专业mba论文题目

1、CAD技术在机械工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Auto CAD二次开发及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3、基于特征的机械设计CAD系统研究

4、CAD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5、机械制造中机械CAD与机械制图结合应用研究

6、全纤维曲轴锻造液压机同步控制研究

7、电脑缝编机送经与断经检测系统研究

8、MEMS传感器三维引线键合系统研制

9、单作用双定子叶片马达的排量及排量比研究

10、基于流场分析的双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特性研究

11、齿轮型多泵多马达传动规律研究

12、液压泵的振动机理及评价研究

13、基于声发射的轴承滚动接触疲劳量化诊断技术研究

14、KDQ1300墙体砖压机液压控制系统的节能研究

15、保偏光通信中ATP系统及姿态获取技术研究

16、模具生产协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7、机床进给系统的多源误差模型分析与研究

18、高性能电液伺服转台的控制问题及故障诊断研究

19、正交并联六自由度加载试验系统力控制及解耦研究

20、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的专业调整研究

21、典型粘弹性阻尼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

22、杆状碳纤维零件缠绕成型技术研究

23、飞行模拟器运动平台洗出算法的优化研究

24、MKD-Delphi装备技术预测方法研究

25、中职学校第二课堂实践研究

26、气动软体机械手设计及实验研究

27、职教师资本科培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整合研究

28、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素养研究

29、JD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

30、关于交流变频异步电力测功机系统的仿真研究

31、一种新型的非圆轴数控加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32、DY制冷发生器热源模拟试验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33、U型砌块成型机设计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34、基于神经网络的工时定额技术研究

35、机电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的研究及应用

36、 泵叶轮注射模具的设计

37、 基于Ansys8.0的永磁直线电机的有限元分析及计算

38、 变频器控制原理图的设计

39、 宾馆客房管理系统

40、 并联式井下旋流分离装置的设计

41、 茶树修剪机的设计

42、 车备胎支架设计与制造

43、 车用柴油机总体及曲柄连杆机构的设计

44、 成绩管理系统

45、 齿轮套注塑模具及注塑模腔三维造型CAD CAM

46、 大豆螺杆挤压膨化试验装置总体设计

47、 带式输送机减速器的设计

48、 单立柱巷道堆垛机的设计

49、 冰箱洗衣机 修理 翻转架的设计

50、 电火花切割机床的设计

机电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研究

2、变频技术在锅炉机电一体化节能系统中应用

3、煤矿高效掘进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4、电气自动化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探讨

5、产品设计与腐蚀防护的程序与内容

6、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应用分析

7、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8、水利水电工程的图形信息模型研究

9、矿山地面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研究

10、浅析电气控制与PLC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11、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面临的障碍及优化对策

12、我国真空包装机械未来的发展趋势

13、煤矿皮带运输变频器电气节能技术的分析

14、钢铁企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5、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

1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

17、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方案优化研究

18、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19、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创新应用

20、农机机械设计优化方案探究

21、区域轨道交通档案信息化建设

22、环保过滤剂自动化包装系统设计

23、元动作装配单元的故障维修决策

24、关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原则与趋势分析

25、试析机电一体化中的接口问题

26、汽车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27、太阳能相变蓄热系统在温室加温中的应用

28、关于在机电领域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的研究

29、浅析生物制药公司物流成本核算

30、锡矿高效采矿设备的故障排除与维护管理

31、铸钢用水玻璃型砂创新技术与装备

32、空客飞行模拟机引进关键环节与技术研究

33、汽车座椅保持架滚珠自动装配系统设计

34、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机液仿真研究

35、基于新常态视角下的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策研究

36、石油机电事故影响因素与技术管理要点略述

37、基于铝屏蔽的铁磁性构件缺陷脉冲涡流检测研究

38、数控加工中心的可靠性分析与增长研究

39、数控机床机械加工效率的改进方法研究

40、浅析熔铸设备与机电一体化

41、冶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探析

42、中职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43、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和改革策略

44、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质量及控制策略研究

45、对现代汽车维修技术 措施 的若干研究

46、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技术及电动机调试技术分析

47、智能家居电话控制系统的设计

48、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建设与改革

49、PLC技术在变电站电容器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50、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地质勘探工程中的应用

机械类专业论文选题题目相关 文章 :

★ 机械类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 机械类学术论文题目

★ 机械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

★ 机械毕业课题论文

★ 机械毕业论文范文大全(2)

★ 大学毕业论文机械类范例(2)

★ 机械类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 4000字机械类论文参考例文

★ 大学毕业论文机械类范例

论文是对专业领域的实践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 文章 。2022年优秀的论文题目有哪些?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一些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2_大学生优秀的论文题目,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目录▼▼

大学生创业指导论文题目

高校学生工作论文题目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如何选题

●  比较好写的大学生创业指导论文题目:

1、高校大学生创业分类指导体系研究

2、论大学生创业实践的 教育 与指导

3、大学生需要怎样的创业指导与服务

4、环境经济学视域中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指导

5、浅谈大学生创业教育视角下的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6、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指导

7、浅议创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8、开创现代高校就业指导新局面——大学生创业教育浅析

9、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

10、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指导体系的构建

11、大学生 创业项目 的指导工作相关思考

12、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指导的社会参与研究

13、对"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

14、当代大学生创业动因及创业指导教育策略探讨

15、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模式探讨

16、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新途径与新 方法 探索研究

17、从创业教育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指导大学生创业

18、浅议加强大学生创业的思想指导

19、指导印刷工程专业大学生创业训练有感

20、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导向及指导研究

>>>

●   比较好写的高校学生工作论文题目

1、关于高校学生工作体现人性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人本思想与高校学生工作

3、以学生为本:高校学生工作的必然诉求

4、中英高校学生工作的比较及启示

5、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6、“发展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探讨

7、港台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内地高校学生工作的比较及其启示

8、论高校学生工作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偏离与统一

9、以学风建设为主线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工作

10、高校学生工作评价体系重构的目标取向

11、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有效渗透

12、高校学生工作柔性管理愿景及其实现

13、试论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

14、论柔性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15、香港高校学生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16、大学生使用手机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及对策

17、论高校学生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责任与使命

18、高校学生工作:“教育、管瑾、服务”的辩证关系

19、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哲学指导思想及其影响

20、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柔性管理

>>>

●   物流管理 毕业 论文题目

1、集成化智能物流管理实验室建设研究

2、现代物流管理中的信息网络化及其实施对策

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4、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5、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探讨

6、关于物流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7、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与业务流程再造

8、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9、物流技术发展对物流管理的影响分析

10、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路径探索

1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对接区域经济岗位问题研究

1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模式的优化

14、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物流管理分析

15、提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对策研究

16、成品油物流管理对销售企业实力提升的分析

17、浅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18、现代学徒制物流管理的研究

19、板式家具生产物流管理研究

20、河南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1、研究海外冶金项目采购与物流管理

22、浅析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物流管理途径

23、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策略

2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

25、企业采购与物流管理关系探讨

2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探讨

27、基于"互联网+"的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研究

28、基于SSM框架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

29、基于SSH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0、试析物联网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31、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优化对策简析

32、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33、VR技术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4、新时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培养探索研究

35、汽车零部件物流管理及相关技术分析

36、带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差分方程的一点 经验

37、物流管理专业转段教学衔接实践探索

38、普通高校物流管理本科教学问题对策分析

39、电子废物拆解企业物流管理探究

40、技能大赛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41、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42、信息化背景下的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43、基于GIS的武汉市物流管理系统

44、职业院校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竞赛方案开发与设计研究

45、基于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管理的创新分析

4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

47、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48、物联网技术在可视化与智能化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49、翻转课堂模式在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0、基于物流技能大赛的创新创业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

●   毕业论文如何选题

1、找突破口

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进行选题,其实论文选题关键要找准突破口,通俗来讲就是找准“切入点”,我们可以先将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确定下来,然后再从中找准切入点,从而确定论文的选题。

2、研读文献

此外,还可以通过研读文献来找论文选题。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不仅能启发我们写作的思路,还能进一步丰富我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这些文献中,找到合适的点来作为论文的选题。

3、回溯法

在进行论文选题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回溯法来选题呢。回溯法,一般要通过 逆向思维 来找矛盾的根源,从而确定论文的选题。即我们要从事物的现状、结果入手,进行逆推,从而一步一步的得到选题。

4、拟想验证法

我们还能通过拟想验证法来找论文选题。拟想验证法就是先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和观察学习,产生初步的选题拟想,然后再通过查找资料来验证,并进一步进行完善,从而确定选题。

>>>

优秀论文题目2022相关文章:

★ 2022最新数学方向毕业论文题目

★ 2022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 小学作文题目大全

★ 2022关于爱国的议论文优秀范文10篇

★ 2022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2022国庆节优秀征文范文精选10篇

★ 2022中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

★ 2022逐梦新时代一起向未来主题作文10篇

★ 2022《新时代,新思想,新青年》主题作文5篇

关于冶金专业搅拌的论文

好宽的范围,就只讲转炉炼钢的发展也不止5000字啊

中国知网上面太多了你这个类型的,有条件的话从你们学校的电子阅览室下载,是免费的

我写的《生物医用钛及钛合金的粉末冶金制备工艺研究》,发你一篇肯定不行的,学校都要求原创。当时我也是急啊,还好同学给的莫文网,很快就帮我搞定了,感谢啊思路:关键是实验部分,采用新的粉末冶金方法,以氢化钛粉代替传统钛金属粉末,作为成形和烧结的原材料。采用混合元素法,通过直接烧结TiHH2粉及合金氢化物粉,在烧结过程中直接进行脱氢,制备钛及钛合金。采用热膨胀仪,TG-DSC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XRD),SEM及力学性能检测等手段研究了氢化物热分解脱氢过程、烧结致密化过程、烧结样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首先对氢化物分解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分析,为确定最佳脱氢-烧结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关于铝冶炼论文

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炼铝原理分析论文

摘要:铝土矿中的铝是以氧化铝的形式存在的,因直接还原得到的金属铝与其它杂质无法分离而不能用还原剂将其直接还原出来。文章研究了在真空条件下用碳热还原低价氯化物分解法从铝土矿直接炼铝的原理,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炼铝真空技术碳热还原法

引言

铝是一种轻金属,在自然界中有丰富的储量。其密度是钢铁的1/3,具有大的强度/重量比值和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铝的表面被一层氧化膜保护而不生锈,同时铝的再生利用率高,因此铝被广泛应用在汽车制造工业,建筑工业和航天航空工业上,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战略金属。因此一些缺乏铝土矿资源的国家都在研究利用这些原料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酸法、高压水化学法和石灰石烧结法。但综合处理明矾石的众多方法中已用于工业生产的只有还原焙烧法,此外用烧结法综合处理霞石已经有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本文在分析了这几种常见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炼铝的原理。

1 常见的炼铝方法

1.1酸法

非铝土矿原料的共同特点是含有很高的氧化硅,用酸法处理这些原料原则上是合理的。根据所用的无机酸种类的不同,酸法生产氧化铝有各种不同的方案,但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具有类似的生产过程,其中包括矿石的预处理(焙烧和磨细),用酸溶出(使氧化铝转变为可溶性的无机酸铝盐),溶出液除铁,铝盐的分解和氢氧化铝锻烧以及酸的回收等。不少国家高硅含铝原料进行了包括盐酸、硫酸、硝酸以及其它酸法流程的研究。也有人对一些国家用各种酸法处理不同原料时的原材料及能量消耗、单位产品的成本和投资进行了估算,并对未来酸法的工业应用作出了乐观的估计。但酸法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有待改进和完善。

1.2高压水化学法

此法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原苏联学者发明的,它是一种用湿法处理高硅含铝原料生产氧化铝的新方法,即以石灰或高浓度碱液处理,再经蒸发、结晶等得到产品。对这一方法的物理化学原理和工艺己经洲行了长期、广泛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高压水化学法与烧结法相比有许多优点:避开了投资大、能耗高的烧结过程,在适当的条件下溶出,可获得高的Al2O3和Na2O溶出率,不用消耗优质煤,有利于环境保护。根据半工业试验结果进行的技术经济比较表明:能耗、投资与产品成本都比采用烧结法显著降低。但这一方法还存在不少缺点,尚需研究改进。

1.3还原焙烧法

这种方法是目前工业上综合处理明矾石的唯一方法。明矾石经脱水及还原焙烧脱出SO3后,再用拜尔法处理,产品为氧化铝、硫酸钾和硫酸。

由于我国的铝土矿绝大部分属于高铝、高硅难溶的一水硬铝石型,铝硅比中等偏低的`特点,不能经济地采用国外常规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而大部分只能采用碱石灰烧结法和混联法生产氧化铝的工艺技术,这两种生产方法与国外处理高品位铝土矿的常规拜耳法比较,存在以下缺点: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高,工艺流程长,建设投资大。对于大、中型氧化铝厂建设工程,混联法单位产品的建设比常规拜耳法高很多,随着我国铝土矿品位的逐步下降以及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现有的混联法厂的技术经济指标将逐步恶化,制造成本将相应提高。我国混联法氧化铝厂近年来均采用大量高品位的民采矿,导致采富弃贫,资源浪费严重。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高品位矿石也将很快用完,预计仅能维持几年的时间。若采用低品位矿将使现在铝厂生产能力大幅度下降,成本升高,经济效益恶化。上述缺点使我国氧化铝工业在国际上竞争力不强,进而对其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挑战。且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和铝土矿品位的逐年下降,这种挑战将变得日趋严重。 2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炼铝原理

借助于铝的低价化合物高温稳定,低温分解得到金属铝和铝的三价化合物的特性,在铝土矿与焦炭的反应系统中通入三氯化铝的气体,此时铝土矿、焦炭、与三氯化铝反应,得到一氯化铝(AlCl),得到的一氯化铝在反应系统中温度较低的部分分解得到金属铝和三氯化铝,三氯化铝经过收集可以循环使用,即在整个反应系统中三氯化铝仅仅起到了将铝土矿中三氧化铝直接碳还原的媒介作用,但由于它的存在使还原反应温度大大下降,而且可以得到比较纯的金属铝,从而使从铝土矿直接碳还原生产金属铝的过程成为可能。由于本原理中高温下形成低价氯化铝的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因此可以选择在真空下进行,这样可使该步反应容易进行。同时选择在真空下进行炼铝的研究,主要还有以下一些原因:

(1)该法炼铝机理的第一步是气体体积增加的反应(Al2O3+AlC13气+3C……3AlCl气+3CO气),从1个体积的气体变到6个体积,因此降低反应系统的压力(真空下)会大大有利于反应进行,低价铝化合物分解碳热还原氧化铝或铝土矿的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为高温下氧化铝与碳及高价铝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铝的低价化合物,第二步为所得到的铝的低价化合物在低温下分解得到金属铝。

(2)由于是在真空下进行的,整个过程所产生的尾气排放方向控制容易,因此污染的控制也就容易,最终可以成为一个低污染的过程;

(3)由于反应系统是在不断抽真空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系统中的气体流速非常大,一氯化铝分解得到的液态金属铝可以很快与系统中存在的气体(一氧化碳,三氯化铝)分开,避免金属铝与这些气体发生反应,引起金属铝的损失及纯度的降低。

(4)通过对碳热还原氯化法炼铝所需理论电耗的计算可知道,碳热还原氯化法炼铝较目前的其他炼铝方法在能耗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5)铝土矿中的其它成分如氧化铁、氧化钦、氧化硅等,由于不会发生生成气体的反应,因此只能留在炉渣中,而在真空状态下进行可让反应温度较常压状态下低,且AlCl气体的气流方向一定,使AlCl的冷凝分解点容易控制,从而实现从铝土矿一步得到金属铝的可能,而且由于其它成分留在炉渣中,因此得到的金属铝有很高的纯度。

结语

随着我国铝土矿品位的逐步下降以及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制造成本将相应提高,同时,高品位矿石也将很快用完,若采用低品位矿将使现在铝厂生产能力大幅度下降,成本升高,经济效益恶化。文章所述这种炼铝方法可以改变传统的金属铝的生产工艺,是一种很大的改革,因此对该法的研究是很有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的。

  • 索引序列
  • 关于冶金的文章
  • 冶金文章
  • 关于冶金的论文题目
  • 关于冶金专业搅拌的论文
  • 关于铝冶炼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