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微波双工滤波器最新研究论文选题

微波双工滤波器最新研究论文选题

发布时间:

微波双工滤波器最新研究论文选题

频分双工是全双工的方式,时分双工是半双工方式。时分双工是一种通信系统的双工方式,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分离接收与传送信道;频分双工是指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传输分别在不同的频率上进行。

时分双工优缺点:能高效灵活地利用所有可用带宽;可动态分配上下行链路的容量,实现资源分配的灵活性;上下行链路的一致性较好;在对移动台的发射功率进行控制时,可以用开环功率控制来取代较为复杂的闭环功率控制;缺点是TDD系统所提供的移动性和覆盖有限。

频分双工优缺点:两个信道之间存在一个保护频段,以防止邻近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产生相互干扰;较适宜于初始频率分配,够保证充分的发送接收频率间隔;缺点是FDD系统中会造成系统具有较大复杂度和较高成本。

扩展资料:

频分双工(FDD)的发展

在第一、二代蜂窝系统中,基本都是采用FDD技术来实现双工传输的。特别是在第一代蜂窝系统中,传输连续信息采用FDD技术时,收发两端都必须有产生不同载波频率的频率合成器,在接收端还必须有一个防止发射信号泄漏到接收机的双工滤波器。

另外,为了便于双工器的制作,收发载波频率之间要有一定的频率间隔。在第二代的GSM、IS-136和IS-95等系统中,也采用了FDD技术。在这些系统中,由于信息是以时隙方式进行传输的,收发可以在不同的时隙中进行。所以,尽管采用的FDD技术,也不需要昂贵的双工滤波器。

FDD模式的特点是在分离(上下行频率间隔190MHz)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系统进行接收和传送,用保护频段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采用包交换等技术,突破二代发展的瓶颈,实现高速数据业务。但FDD必须采用成对的频率,即在每2x5MHz的带宽内提供第三代业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分双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频分双工

三种主流接入方案:1、 EOC;2、 CMTS;3、LAN

重点:

在双向改造中,广电当前面临着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快广电网络数字化升级改造,在选择双向改造的技术中,对于广电网络接入运营商来说,需要做的是在众多双向网络改造方案中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用一句话来总结广电双向改造这三类主流接入技术:EOC需要标准化,CMTS需要廉价一些,LAN需要接入率。

具体可以看: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随着三网融合的启动,广电当前面临着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升级改造,加快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在这一过程中广电网络需要大量采用双向改造的技术,从而确保广电在三网融合竞争的中取得优势。

意义

它不仅是将现有网络资源有效整合、互联互通,而且会形成新的服务和运营机制,并有利于信息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政策法规的相应变革。融合以后,不仅信息传播、内容和通信服务的方式会发生很大变化,企业应用、个人信息消费的具体形态也将会有质的变化。

三网融合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信息资源保存、管理、传播、使用的传统方式和手段,为知识创新和两个文明建设营造一个汲取文化信息的良好环境。

从国务院推出的三网融合政策来看:2013年至2015年,将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

2年以后,根据国务院试点的政策三网融合将会在全国全面地推广开来,对于广电网络数字化升级改造的来说,时间将会是多么的紧张。

目前,从我国广电网络的整体来看,其网络仍然存在着大量的HFC网络,而且大多数网络都没有完成双向改造,这样的网络仅能满足基本广播电视节目的传送,既不能承载多媒体交互业务,也不能有效实现网络、业务和用户管理。所以,广电广电当前面临着最重要的任务是首先解决把HFC网络从单向网络改变为双向网络。

HFC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综合数字服务宽带网接入技术 有线电视网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9.4亿的用户,我国有线电视网自90年代初发展至今,全国覆盖面已达50%,电视家庭用户数有8000多万,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有线电视网。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有线电视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在Internet的推动下,用户对信息交换和网络传输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融合CATV网络、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网为一体的呼声越来越高。利用HFC网络结构,建立一种经济实用的宽带综合信息服务网的方案也由此而生。

这对于广电在三网融合的竞争中有利于提升广电自身的网络价值、提高竞争力、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收入。网络改造的成效也体现在网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上。改造网络的另一目的是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甚至是残酷的竞争:避免用户流失、提升多业务、全业务服务能力,从而提高网络服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那么在当前广电网络的双向改造中,广电部门和大多数商家习惯于涉足哪几类双向改造的主流接入技术呢?

1、 EOC

1.1、 EOC的概念

有源EOC

现在涌现出很多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将以太网络信号经过调制解调等复杂处理后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尽管有人也称之为“Ethernet over Coax”,但是与真正的EoC(基带EoC/无源EoC)有非常大的差别,同轴电缆上传输的信号不再保持以太网络信号的帧格式,严格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是不可称之为“EoC”的。这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HomePNAover Coax、HomePlug BPL over Coax、HomePlugAV over Coax、WiFi over Coax、MoCA - Multimediaover Coax Alliance,我们暂且总称之“有源EoC”或“调制EoC”。

HomePNA、HomePlug BPL、HomePlugAV和WiFi(Wireless LAN,Wireless Fidelity)都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家庭联网技术,他们的发展均有数年的历史,MoCA则是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推出的基于同轴电缆的联网技术,是四种技术中最年轻的。HiNOC是最近中国市场新出现的一种标准EOC技术,也是专门针对同轴电缆的技术,但目前尚无商业芯片。

无源EoC

无源EoC (Ethernetover Coax)技术基于IEEE 802.3 相关的一系列协议,也就是把以太网信号在同轴电缆上传输的一种传输技术。原有以太网络信号的帧格式和MAC 层都没有改变,只是将从差分平衡信号(双绞线媒介)转换成非平衡信号(同轴电缆媒介)。其最大的特点是客户端是无源器件。基带同轴传输系统占用0-65MHz频段为用户提供了10M的带宽。利用高低通滤波方式全部采用无源器件在同轴上实现数据和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系统需要将原来的平衡方式传输的以太网信号变成不平衡方式传输,还要将以太网收、发信号合成一路信号,并完成100欧/75欧阻抗变换。基带EOC技术是将以太网数据信号IP DATA和有线电视信号TV RF采用频分复用技术,使这两个信号在同一根同轴电缆里共缆传输的技术。根据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频率老国标分割的标准,将IP DATA信号在35MHz 以下频段传输,TV RF 信号在48MHz 以上频带传输,可以实现两个信号的共缆传输,而互不影响,或者根据新国标65/87的分割点,EOC内置滤波器易于批量生产。在楼宇内利用HFC网络入户的同轴电缆将IP DATA 和 TV RF 混合信号直接传送至用户端,再在用户端实现混合信号的无源分离。无源EOC需要将以太信号和86MHz以上的CATV信号通过双工滤波器合在一起,需要双工滤波器具有高隔离度、高回波损耗、尽可能低的插入损耗,才可以有效抑制以太网产生的杂散信号。同时滤波器会产生相位非线性,需要对群时延进行必须的均衡。因此对信号指标和产品工艺要求非常高,否则容易引起信号不通畅。因为无源EOC的能量主要集中在0到20MHz,而分支分配器的带宽一般为5到1000MHz,因此无源EOC无法通过分支分配器。

EoC(Ethernet over Coax)是用于在同轴电缆上传输以太网数据信号的一种技术,主要将机房传送至小区或大楼的宽带数据信号通过电缆向用户传输,满足用户端多业务开展带来的高带宽需求。

据DVBCN了解,EoC可以根据数据信号分为基带和调制两种传输方式,分别是基带EoC和调制EoC。

基带EoC一般为无源设备,基于IEEE 802.3相关的一系列协议,它将以太数据信号和有线电视信号采用频分复用技术,使这两个信号在同一根同轴电缆里共缆传输。它适用于集中分配的小区,一般情况下数据信号必须到楼道。因此基带EoC技术无法适用于网络中的普遍存在的树型网络。

调制EoC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技术在头端把以太网信号调制到某个频段上,然后再耦合到同轴电缆上传输,在用户端通过类似于CM的设备终端对调制在同轴电缆上的信号进行解调处理恢复成基带信号通过以太网接口向用户提供服务,同时,也将用户的回传信号进行调制加载到电缆网上传输到头端,即实现了通过同轴电缆传输以太网信号的过程。由于采用了先进高效的调制方式以及错误校验技术,物理层速率远远超出无源EoC能够提供的带宽,对未来用户高带宽的接入需求将提供有力的支持。调制EoC系统能克服基带EoC的缺点,具有传输距离远,能跨越放大器、分支分配器,较高带宽,支持QoS,支持集中网管等优点。调制EoC又可细分出很多技术,如MoCA、HomePNA、HomePlug、Wi-Fi等。

1.2、 EOC标准尚未确立

EoC系统作为光纤到小区(FTTC)或光纤到楼栋(FTTB)或光纤到户(FTTX)的最后一段电缆传输技术,可将光纤收发器、PON的终端ONU作为上联汇聚设备。从组网方式来看,类似于CMTS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只是将CMTS头端设备下降至小区以下使用,以符合“光进铜退”的网络发展趋势。而且从经济性看,调制EoC技术的价格比CMTS技术要低得多。

但是,目前EoC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它的技术尚在发展之中,多种技术并存竞争市场的局面尚有时日,价格仍然是比较高,究竟何种技术领先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判断。

在DVBCN记者看来:基带EOC,只能用在集中分配网上,4\\2线转换电路在空载时,交换机就会环回死机,而留给网卡的富余电平只有几个 DB;调制类EOC,技术成熟度低,市场极其混乱。低频调制类的缺点是受噪声影响大。高频调制类的缺点是传输损耗大,虽然灵敏度高,但电平太小时信噪比差,吞吐率会下降。另外由于采用带宽共享机制,故不适宜开展IPTV之类的高带宽业务

1.3、EOC的应用还存在问题

在EOC的应用中,广电专家余少波博士在回复DVBCN记者时,他认为目前在国内的EOC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一、许多的EOC应用场景,或者是用于宽带上网,或是视频采用IPQAM的方式来传输,因此对EOC的延迟、抖动没有要求。所以,现在的应用是不能完全反映我们在以后的NGB中对EOC的需求的。

其二、对EOC的应用评价,不能仅仅从数量上来评判。而是要从实际的应用场景上来评判。我们的应用场景是什么?我们有什么杨的需求?这些,应该像HINOC标准的建立一样,先要建立一个模型,然后来进行评判。建议科技司或规划院找一些合适的人来参与模型的建立。没有需求就没有评判的标准,没有模型就没有进行评判的根据。没有评判的体系就没有正确的评判。

其三、EOC的情况调查和评估,需要模型。建立实际的测试规范或是确定实际的指标,也是需要模型的。有了NGB我们知道需要什么样的带宽了,20M===40M。那么,要传输视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延迟和抖动?所以,模型的建立是以后建立测试规范的关键。是进行正确评判的基础。

1.4、EOC+EPON技术方案的应用

目前,双向网络改造的主流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基于HFC网络的双向改造方案(CM方案),另一种是近两年提出的一种新方案,即EPON到楼+EoC技术方案。

三网融合,随着广电双向网络改造的深入,据DVBCN了解,目前业界中的大多数广电运营商都比较推崇于EPON+EOC技术解决方案。

从双向改造的投资成本上来看:武汉长光胡保民博士向DVBCN记者表示,选用EPON+EOC作为双向改造时,该技术在到户带宽、户均覆盖成本等方面,相比CMTS和EPON+LAN,EPON+EoC(EoC以HomePlug AV为例)均具有一定优势。比如说:30%接入率2M接入带宽情况下CMTS户均覆盖成本需要911元、EPON+LAN需要128元、EPON+EoC只需54元;10%接入率1M接入带宽情况下CMTS户均覆盖成本需要161元、EPON+LAN需要128元、EPON+EoC只需29元。

从双向改造的速度和难度上来看:胡保民博士认为,在EPON+EoC在双向网络改造中,使用该技术改造难度小、速度快,同时户均覆盖成本低;而“CMTS技术成熟但带宽成本高;EPON+LAN面临全网改造难度大、低接入率时覆盖成本高、楼道交换机管理等众多问题。

从双向改造的有效利用资源来看:阿尔卡特朗讯公司在接受DVCBN的采访时认为,在三网融合向NGB演进过程中可采用EPON+EOC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利用广电运营商丰富的HFC资源,减少网络改造的投资,实现视频、数据和话音的高效综合承载。EPON+EOC方案采用的 HomePlug AV/BPL和HomePNA等主流技术也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 CMTS

2.1、CMTS的概念

CMTS(Cable Modem Terminal Systems),CMTS是管理控制Cable Modem的设备,其配置可通过Consol接口或以太网接口完成。其配置内容主要有:下行频率、下行调制方式、下行电平等。下行频率在指定的频率范围内可以任意设定,但为了不干扰其它频道的信号,应参照有线电视的频道划分表选定在规定的频点上。调制方式的选择应考虑信道的传输质量。此外,还必须设置DHCP、TFTP服务器的IP地址,CMTS的IP地址等。上述设置完成后,如果中间线路无故障,信号电平的衰减符合要求,则启动DHCP、TFTP服务器,就可在前端和Cable Modem间建立正常的通信通道。

目前,虽然CMTS接入技术比较成熟,但是随着EPON+EOC技术解决方案的出现,广电部门和设备商开始慢慢倾向“EPON+EOC”的技术路线,主要原因是:①EOC 每户成本已经低于Cable Modem,得益于光通设备的快速降价;②技术优势明显,干扰小,寿命长,运维成本同样低;③带宽体验较好;④安全性高。

2.2、CMTS的优势与缺陷

目前,双向网络改造的主流方案有两种,除了近两年提出的一种新方案(EPON到楼+EoC技术方案)以外,另一种便是基于HFC网络的双向改造方案(CM方案)。

基于HFC网络的双向改造方案(CMTS+CM方案)的最大优势:

首先,高度集中,除了分前端(前端)的CMTS和用户端的CM以外,没有其他有源的数据网设备,因此管理、维护比较方便。CMTS的另一大优势是时间成本低:一旦部署了CMTS,就像电信ADSL一样可以随时开通用户,这对竞争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覆盖范围大,单从宽带接入业务考虑,CMTS可以分期投资,逐步扩充。

另外,CM的标准化、成熟度也是其它方案难以比拟的。DOCSIS标准的带宽利用率最高,能达到的吞吐量也最高。DOCSIS3.0采用频道捆绑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速率,甚至达到下行1Gbps、上行500Mbps的水平,这是目前所有其它铜缆接入技术无法达到的。

在同轴电缆占HFC网络中较大比例的时代,CMTS几乎是基于同轴电缆的唯一可选的双向改造方案。

基于HFC网络的双向改造方案(CMTS+CM方案)的最大缺陷:

第一,CMTS单位带宽成本太高是这个方案的致命弱点。短期内如果只作宽带接入和上网,每个信道实际接入服务200户以下(覆盖2000户以下),由于共享和非同时应用,上网速率还可以达到200k-2M。如果作流媒体服务(IPTV、VOD等现在流行的新业务),每个用户都需要长时间占用网络、大流量吞吐数据,每个信道只能服务40户以下,成本就太高了。除非CMTS能够降价90%以上才可能是一个性价比较高的方案。

第二,反向噪声汇聚也是一个工程和维护的难题,HFC网络反向设计和施工工艺的控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中、小城市)实施也还存在一定难度,而维护和运行故障排除需要的技术支撑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短期内也难妥善解决。

2.3、双向网改依旧以CMTS为主,EPON+EOC应用逐渐扩大

截止到2010年6月底,根据《中国数字电视运营季度监测报告》显示,我国有线双向网络覆盖用户已超过4600万户。双线网络改造将是下一阶段我国数字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格兰研究向DVBCN记者表示,在当前的广电网络的双向改造中,有不足20%的有线运营商完成整个网络内用户的双向网改,有35.3%的有线运营商基本完成市区网络改造,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哈尔滨等地区;有27.1%的有线运营商正在推进本地区网络改造,如湖南省网、湖北省网、安徽省网、吉林省网、沈阳等地区积极推进双线网络改造,推进双向互动业务发展,提高自身在三网融合中的竞争优势。有线运营商双向网络改造任务依然艰巨。

同时,从格兰研究向DVBCN记者所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有线运营商网络改造技术以CMTS和EPON+EOC为主。随着EPON+EOC技术的逐渐完善,设备成本逐渐下降,目前越来越多的有线运营商选用EPON+EOC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双向网改资金投入,减少部分资金压力。

从目前形势来看,以及武汉长光、阿尔卡特朗讯和格兰研究等公司都向DVBCN记者表示,“EPON+EOC”将是今后有线运营商双向网络改造的主选技术方案。

3、LAN

3.1、LAN的概念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是在一个局部的地理范围内(如一个学校、工厂和机关内),将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等互相联接起来组成的计算机通信网。它可以通过数据通信网或专用数据电路,与远方的局域网、数据库或处理中心相连接,构成一个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系统。简称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某一区域”指的是同一办公室、同一建筑物、同一公司和同一学校等,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扫描仪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内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

局域网(LAN)是在一个小区域范围内对各种数据通信设备提供了互连的信息网,其中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一是用以传输数据的传输媒体;二是用以连接各种设备的拓扑结构;三是用以共享资源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而局域网(LAN)技术主要包括以太网系列技术、令牌网络技术等技术,以太网技术具有成本低、技术简单、使用管理方便等特点,以太网系列技术主要包括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和10G以太网等技术。

在该类技术中,用于双向网络的接入采用五类线进行入户改造,完成双向数据业务的接入功能,有线电视网络仍然采用HFC网络实现。

五类线接入方式具有接入带宽高,可扩充,可以承载多业务运营等特点。在后期维护中,五类线入户方式符合综合布线系统要求。用户间相互影响小,维护与故障处理方便。

五类线接入方式存在着五类线需重新入户施工,施工量和施工难度较大,因此五类线接入方式主要适用于新建住宅预埋线路或办公楼等网络用户密集的地区。

3.2、LAN 的优点与缺点

由于LAN是一个局域网,其它的优点就是在双向改造完成以后,选用了EPON到楼+EoC技术方案的单位用户独占线路资源,不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开展点播业务不需要新增用户的终端投入,并且可以有效节省开通成本。而在存带宽规划上,EPON+LAN技术方案1000M到小区,100M到楼道,10M到户,可满足用户高带宽的需求和未来多业务接人的需要。

但是LAN 同时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不能在楼外布网线,易遭雷击。如果报装率太低,满铺的投资太大,利用率太低,投资收回的周期较长。

除此以外,DVBCN记者认为,LAN只有在新建小区建设,在旧小区内建设难度大,而且不符合升级需尽量保护现有投资的思想。事实上,LAN 属于室内型产品,组建简单,但是各个方面的要求较高,且维护费用高的特点。

3.3 EPON+LAN技术方案的应用

对于EPON+LAN技术方案,余少波博士认为EPON+LAN实际上是两张网络,对于没有自己的网络的长城宽带等是合适的。不把 EPON+LAN的方式理解为比较便宜,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因为在进行全业务和精细管理的情况下,需要QINQ,如果采用QINQ的模式,要求楼道交换机具有QINQ的功能,这就不是简单的HUB就可以了的,需要真正的交换机,价格在每个端口在100元左右。举个例子来说,如果要覆盖64个用户,就需要大约6400元左右,比一般的EOC局端要贵4倍左右。在加上其它的安装费用,实际上,成本比EPON+EOC方式要贵。

而武汉长光胡保民博士在接受DVBCN记者的采访时认为,尽管按照现有的测算EPON+LAN的成本可能比EPON+EOC要便宜,但是需要比较综合成本,一般的计算方法EPON+LAN都没有计算用户家里的家庭网关或者交换机,而随着EOC标准的统一,未来EPON+EoC的市场可能更有竞争力的。

不过在商业区中的应用,胡保民博士又认为,在商务楼、宾馆等细分市场中,采用EPON+LAN的模式也是可行的。

小结

在三网融合下,广电当前面临着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快广电网络数字化升级改造,在选择双向改造的技术中,对于广电网络接入运营商来说,需要做的是在众多双向网络改造方案中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用一句话来总结广电双向改造这三类主流接入技术:EOC需要标准化,CMTS需要廉价一些,LAN需要接入率。

电话子母机的发明运用的使物理矛盾中的整体与部分分离原理。

电话机的工作原理

电话通信是通过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并利用“电”这个媒介来传输语言的一种通信技术。两个用户要进行通信,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将两部电话机用一对线路连接起来。

1、当发话者拿起电话机对着送话器讲话时,声带的振动激励空气振动,形成声波。

2、声波作用于送话器上,使之产生电流,称为话音电流。

3、话音电流沿着线路传送到对方电话机的受话器内,

4、而受话器作用与送话器刚好相反--把电流转化为声波,通过空气传至人的耳朵中。这样,就完成了最简单的通话过程。

通过远程发送无线电波来完成原本要用电话线来完成的语音传输等工作,因为无线电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或吸收,所以有一定的使用范围. 无绳电话机也称为子母机,它由主机和子机两部分组成。主机与市话网联接,主机与子机之间采用无线电方式连接,使子机可以在有效范围内随意拨叫或接收通话网中 图1的任意用户进行通话。

无绳电话机主机电路组成及特点低级放大电路双工·泣波器呼叫检侧控翻电路导翔位侧 电路控创电路电饭电路位接们合 电璐·调侧信号产生电路 双工滤波器选通主机发射电路的高频信号及主机天线接收的由子机发射的高频信号,分别送至天线发射和高频接收电路,抑制杂波,并使收发高频信号严格隔离,同时具有防雷电、高压等作用,这部分电路大多由多级滤波器级联而成。

微波滤波器的研究论文怎么写

近年来,相干微波光子滤波器(CMWF)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CMWF可以实现微波频段的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光子滤波,在微波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CMWF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新型CMWF的结构设计;二是CMWF的性能模拟;三是CMWF的全球最优设计。首先,新型CMWF结构设计主要集中在结构的简化、优化和改进。为了提高CMWF的性能,已经提出了多种新型的结构,例如双振荡器CMWF、多段CMWF、混合CMWF和改进型CMWF等。其次,CMWF性能模拟也获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已经建立了多种不同的算法和,用于模拟CMWF的性能,其中包括传统的数值计算方法、基于模拟的方法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等。最后,CMWF全球最优设计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等,可以有效地实现CMWF的最优设计。总之,近年来,相干微波光子滤波器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结构设计、性能模拟和全球最优设计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

微波光子滤波器是一种基于光学技术来实现微波信号处理的器件,主要是利用光学器件对光波进行调制、延迟等操作,来实现对微波信号的调制、滤波等处理。目前微波光子滤波器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器件设计和制备:微波光子滤波器通常由光纤、光栅、耦合器等光学器件组成,因此关键是要优化器件的设计和制备技术,以实现更高的性能和功能。2. 滤波器性能研究:包括滤波器的带宽、频率响应、动态范围等性能,以及与微波信号处理相关的参数,如相位响应、群延迟等。这些性能研究旨在提高微波光子滤波器的性能和功能。3. 应用研究:微波光子滤波器的应用涉及到雷达、通信、军事等领域,因此需要对其应用进行研究。例如,对于雷达应用,需要研究微波光子滤波器在多普勒雷达等方面的应用;对于通信应用,则需要研究微波光子滤波器在光纤通信等方面的应用。总体来说,微波光子滤波器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其研究旨在提高微波信号处理的速度和效率,以及进一步扩大微波光子学的应用范围。

发夹型微带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发夹型滤波器是由发夹型谐振器并排排列耦合而成, 它是将半波长耦合谐振器折合成“U”字型构成的 , 其耦合拓扑结构属于交叉耦合。交叉耦合的最大优点是能在通带附近的有限频率处产生传输零点, 因而滤波器的带外抑制能力将获得较大提高。 X 波段 U 字型谐振器结构中直角弯角的长度计算为 0. 7 倍线宽, 抽头与 50 Ω 微带线匹配, 相邻的谐振器间耦合系数一般使用如式 微波滤波器的设计 已知相关参数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设计一个X 波段抽头发夹微带滤波器, 滤波器指标要求如下: 中心频率为 11 GHz, 通 带频率10. 6 ~ 11. 4 GHz; 带内波纹≤0. 5 dB; 带外抑制为12 GHz 时衰减 > 50 dB。

关于滤波器论文题目

摘 要 FIR数字滤波器是数字信号处理的经典方法,其设计方法有多种,用DSP芯片对FIR滤波器进行设计时可以先在MATLAB上对FIR数字滤波器进行仿真,所产生的滤波器系数可以直接倒入到DSP中进行编程,在编程时可以采用DSP独特的循环缓冲算法对FIR数字滤波器进行设计,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设计的复杂度,使滤波器的设计快捷、简单。关键词 FIR;DSP;循环缓冲算法1 引言在信号处理中,滤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字滤波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数字滤波与模拟滤波相比有很多优点,它除了可避免模拟滤波器固有的电压漂移、温度漂移和噪声等问题外,还能满足滤波器对幅度和相位的严格要求。低通有限冲激响应滤波器(低通FIR滤波器)有其独特的优点,因为FIR系统只有零点,因此,系统总是稳定的,而且容易实现线性相位和允许实现多通道滤波器。2 FIR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及设计方法2.1 FIR滤波器的基本结构设a i(i=0,1,2,…,N一1)为滤波器的冲激响应,输入信号为 x(n),则FIR滤波器的输入输出关系为: FIR滤波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12.2 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1) 窗函数设计法 从时域出发,把理想的无限长的hd(n)用一定形状的窗函数截取成有限长的h(n),以此h(n)来逼近hd(n),从而使所得到的频率响应H(ejω)与所要求的理想频率响应Hd(ejω) 相接近。优点是简单、实用,缺点是截止频率不易控制。 (2) 频率抽样设计法从频域出发, 把给定的理想频率响应Hd(ejω)以等间隔抽样,所得到的H(k)作逆离散傅氏变换,从而求得h(k),并用与之相对应的频率响应H(ejω)去逼近理想频率响应Hd(ejω)。优点是直接在频域进行设计,便于优化,缺点是截止频率不能自由取值。(3) 等波纹逼近计算机辅助设计法前面两种方法虽然在频率取样点上的误差非常小,但在非取样点处的误差沿频率轴不是均匀分布的,而且截止频率的选择还受到了不必要的限制。因此又由切比雪夫理论提出了等波纹逼近计算机辅助设计法。它不但能准确地指定通带和阻带的边缘,而且还在一定意义上实现对所期望的频率响应实行最佳逼近。3 循环缓冲算法对于N级的FIR滤波器,在数据存储器中开辟一个称之为滑窗的N个单元的缓冲区,滑窗中存放最新的N个输入样本。每次输入新的样本时,一新样本改写滑窗中的最老的数据,而滑窗中的其他数据不需要移动。利用片内BK(循环缓冲区长度)寄存器对滑窗进行间接寻址,环缓冲区地址首位相邻。下面,以N=5的FIR滤波器循环缓冲区为例,说明循环缓冲区中数据是如何寻址的。5级循环缓冲区的结构如图所示,顶部为低地址。……由上可见,虽然循环缓冲区中新老数据不很直接明了,但是利用循环缓冲区实现Z-1的优点还是很明显的:它不需要数据移动,不存在一个极其周期中要求能进行一次读和一次写的数据存储器,因而可以将循环缓冲区定位在数据存储器的任何位置(线性缓冲区要求定位在DARAM中)。实现循环缓冲区间接寻址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使N个循环缓冲区单元首位相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利用BK(循环缓冲器长度)器存器实现按模间接寻址。可用的指令有:… *ARx+% ;增量、按模修正ARx:addr=ARx,ARx=circ(ARx+1)… *ARx-% ;减量、按模修正ARx:addr=ARx,ARx=circ(ARx-1)… *ARx+0% ;增AR0、按模修正ARx:addr=ARx,ARx=circ(ARx+AR0)… *ARx-0% ;减AR0、按模修正ARx:addr=ARx,ARx=circ(ARx-AR0)… *+ARx(lk)% ;加(lk)、按模修正ARx:addr=circ(ARx+lk),ARx=circ(ARx+AR0)其中符号“circ”就是按照BK(循环缓冲器长度)器存器中的值(如FIR滤波其中的N值),对(ARx+1)、(ARx-1)、(ARx+AR0)、(ARx-AR0)或(ARx+lk)值取模。这样就能保证循环缓冲区的指针ARx始终指向循环缓冲区,实现循环缓冲区顶部和底部单元相邻。循环寻址的算法可归纳为:if 0 index + step < BK: index = index + stepelse if index + step BK: index = index + step – BKelse if index + step < BK: index = index + step + BK上述算法中,index是存放在辅助寄存器中的地址指针,step为步长(亦即变址值。步长可正可负,其绝对值晓予或等于循环缓冲区长度BK)。依据以上循环寻址算法,就可以实现循环缓冲区首位单元相邻了。 为了使循环缓冲区正常进行,除了用循环缓冲区长度寄存器(BK)来规定循环缓冲区的大小外,循环缓冲区的起始地址的k个最低有效位必须为0。K值满足2k>N,N微循环缓冲区的长度。4 FIR滤波器在DSP上的实现对于系数对称的FIR滤波器,由于其具有线性相位特征,因此应用很广,特别实在对相位失真要求很高的场合,如调制解调器(MODEM)。例如:一个N=8的FIR滤波器,若a(n)=a(N-1-n),就是对称FIR滤波器,其输出方程为:y(n)= a0x(n)+ a1x(n-1)+ a 2x(n-2)+ a 3x(n-3)+ a 3x(n-4)+ a 2x(n-5)+ a1x(n-6)+ a0x(n-7)总共有8次乘法和7次加法,如果改写成: y(n)= a0 [x(n)+ x(n-7)]+ a1 [ x(n-1)+ x(n-6)]+ a 2 [ x(n-2)+ x(n-5)]+ a 3 [ x(n-3)+ x(n-4)]则变成4次乘法和7次加法。可见,乘法运算的次数减少了一半。这是对称FIR的又一个优点。对称FIR滤波器C54X实现的要点如下:(1)数据存储器中开辟两个循环缓冲算区:新循环缓冲区中存放新数据,旧循环缓冲区中存放老数据。循环缓冲区的长度为N/2。 (2)设置循环缓冲区指针:AR2指向新循环缓冲区中最新的数据,AR3指向旧循环缓冲区中最老的数据。 (3)在程序存储器中设置系数表。 (4)AR2+ AR3 AH(累加器A的高位),AR2-1AR2,AR3-1 AR3 (5)将累加器B清零,重复执行4次(i=0,1,2,3):AH*系数ai+B B,系数指针(PAR)加1。AR2+ AR3AH,AR2和AR3减1。 (6)保存和输出结果。 (7)修正数据指针,让AR2和AR3分别指向新循环缓冲区中最老的数据和旧循环缓冲区中最老的数据。 (8)用新循环缓冲区中最老的数据替代旧循环缓冲区中最老的数据,旧循环缓冲区指针减1。 (9)输入一个新的数据替代新循环缓冲区中最老的数据。 重复执行第(4)至(9)步。 在编程中要用到FIRS(系数对称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指令,其操作步骤如下: FIR Xmem,Ymem,Pmem 执行 Pmad PAR 当(RC)≠0 (B)+(A(32-16))×(由PAR寻址Pmem)B ((Xmem)+(Ymem))<<16A (PAR)+1PAR (RC)-1RC FIRS指令在同一个及其周期内,通过C和D总线读2次数据存储器,同时通过P总线读一个系数 本文对FIR滤波器在DSP上的实现借助了MATLAB,其设计思路为:(1)MATLAB环境下产生滤波器系数和输入的数据,并仿真滤波器的滤波过程,可视化得到滤波器对动态输入数据的实时滤波效果;(2)将所得滤波器系数直接导入CCStudio中,再把滤波器的输入数据作为CCStudio设计的滤波起的输入测试数据存储在C54x数据空间中; (3)在CCStudio环境下结合FIR滤波的公式适用汇编语言设计FIR滤波程序,使用MATLAB产生的滤波器系数和输入测试数据进行计算,把输入数据和滤波结果借助CCStudio菜单中的View/Graph/Time/Frequency子菜单用图形方式显示出来(结果如图2);图2 (a)输入数据(Input)图2(b)滤波后的数据(Output) 将FIR滤波的入口数据地址改为外部I/O空间或McBSP口的读写数据地址,或数据空间内建缓冲地址;将FIR滤波的结果数据地址改为外部I/O空间或McBSP口的输出数据地址,或数据空间内建缓冲地址,则完成了基于C54xDSP的实时数据FIR滤波程序。参考文献:[1] 程佩青.数字信号处理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年[2] 孙宗瀛,谢鸿林.TMS320C5xDSP原理设计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3] 陈亚勇等 编著.MATLAB信号处理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年[4] Texas Instruments.TMS320C54x Assembly Language Tools User’s Guide[5] Texas Instruments.TMS320C54x DSP Programmer’s Guide

基于Web服务的面向服务架构应用研究基于Web的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问题研究基于J2EE的网络远程教学系统平台开发与设计

毕业论文题目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那通信类的毕业论文的题目要怎么选择呢?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1. 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设计

2. 智能定时器

3. 液位控制系统设计

4. 液晶控制模块的制作

5. 嵌入式激光打标机运动控制卡软件系统设计

6. 嵌入式激光打标机运动控制卡硬件系统设计

7.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气压计的设计与实现

8. 基于MSC1211的温度智能温度传感器

9. 机器视觉系统

10. 防盗与恒温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12. AT89S52单片机实验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13. 在单片机系统中实现SCR(可控硅)过零控制

14. 微电阻测量系统

15.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式转速里程表的设计

16. 基于GSM短信模块的家庭防盗报警系统

17. 公交车汉字显示系统

18.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

19. WIN32环境下对PC机通用串行口通信的研究及实现

20. FIR数字滤波器的MATLAB设计与实现方法研究

21. 无刷直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2. 直线电机方式的地铁模拟地铁系统制作

23. 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

24. 线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25. 基于CPLD的步进电机控制器

26. 全自动汽车模型的设计制作

27. 单片机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28. 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29. 计算机比值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30. 模拟量转换成为数字量的红外传输系统

31. 液位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32. 基于89C2051 IC卡读/写器的设计

33. 基于单片机的居室安全报警系统设计

34. 模拟量转换成为数字量红外数据发射与接收系统

35.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及有源滤波技术的研究

36. 全自动立体停车场模拟系统的制作

37. 基于I2C总线气体检测系统的设计

38. 模拟量处理为数字量红外语音传输接收系统的设计

39. 精密VF转换器与MCS-51单片机的接口技术

40. 电话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制作

41. 基于UCC3802的开关电源设计

42. 串级控制系统设计

43. 分立式生活环境表的研究与制作(多功能电子万年历)

44. 高效智能汽车调节器

45.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设计

46. 全自动汽车模型的制作

47. 信号源的设计与制作

48. 智能红外遥控暖风机设计

49. 基于单片控制的交流调速设计

50.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51. 蔬菜公司恒温库微机监控系统

52. 数字触发提升机控制系统

53. 农业大棚温湿度自动检测

54. 无人监守点滴自动监控系统的设计

55. 积分式数字电压表设计

56. 智能豆浆机的设计

57. 采用单片机技术的脉冲频率测量设计

58. 基于DSP的FIR滤波器设计

59. 基于单片机实现汽车报警电路的设计

60. 多功能数字钟设计与制作

61. 超声波倒车雷达系统硬件设计

62.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63. 模拟电梯的制作

64. 基于单片机程控精密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65.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66. 噪音检测报警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67. 转速闭环(V-M)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68.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

69.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液位测量系统的设计

70. 仓储用多点温湿度测量系统

71. 基于单片机的频率计设计

72. 基于DIMM嵌入式模块在智能设备开发中的应用

73. 基于DS18B20的多点温度巡回检测系统的设计

74. 计数及数码显示电路的设计制作

75. 矿井提升机装置的设计

76. 中频电源的设计

77. 数字PWM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78. 开关电源的设计

79. 基于ARM的嵌入式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80. 锅炉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81. 智能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 --\u001F自动循轨和语音控制的实现

82. 基于CPLD的出租车计价器设计--软件设计

83. 声纳式高度计系统设计和研究

84. 集约型无绳多元心脉传感器研究与设计

85. CJ20-63交流接触器的工艺与工装

86. 六路抢答器设计

87. V-M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88. 机床润滑系统的设计

89. 塑壳式低压断路器设计

90. 直流接触器设计

91. SMT工艺流程及各流程分析介绍

92. 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

93. 基于单片机的短信收发系统设计 ――硬件设计

94. 三层电梯的单片机控制电路

95. 交通灯89C51控制电路设计

96. 基于D类放大器的可调开关电源的设计

97. 直流电动机的脉冲调速

98. 红外快速检测人体温度装置的设计与研制

99. 基于8051单片机的数字钟

100. 48V25A直流高频开关电源设计

单相有源滤波器的研究论文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展望研究作者:王娟武 班级:机设0918 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学号:0918316 学院:安徽水电学院 日期:2010年12月当今世界能源消耗增长十分迅速。目前,在所有能源中电力能源约占40%,而电力能源中有40%是经过电力电子设备的转换才到使用者手中。预计十年后,电力能源中的80%要经过电力电子设备的转换,电力电子技术在21世纪将起到更大作用。电力电子技术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控制和转换的学科。它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变流电路和控制电路三个部分,是电力、电子、控制三大电气工程技术领域之间的交叉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由于和现代控制理论、材料科学、电机工程、微电子技术等许多领域密切相关,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技术学科。�现代电源技术是应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综合自动控制、计算机(微处理器)技术和电磁技术的多学科边缘交又技术。在各种高质量、高效、高可靠性的电源中起关键作用,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具 体应用。当前,电力电子作为节能、节才、自动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正朝着应用技术高频化、硬件结构模块化、产品性能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在不远的将来,电力电子技术将使电源技术更加成熟、经济、实用,实现高效率和高品质用电相结合。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1. 整流器时代大功率的工业用电由工频(50Hz)交流发电机提供,但是大约20%的电能是以直流形式消费的,其中最典型的是电解(有色金属和化工原料需要直流电解)、牵引(电气机车、电传动的内燃机车、地铁机车、城市无轨电车等)和直流传动(轧钢、造纸等)三大领域。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够高效率地把工频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因此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大功率硅整流管和晶闸管的开发与应用得以很大发展。当时国内曾经掀起了一股各地大办硅整流器厂的热潮,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制造硅整流器的半导体厂家就是那时的产物。2. 逆变器时代七十年代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因节能效果显著而迅速发展。变频调速的关键技术是将直流电逆变为0~100Hz的交流电。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随着变频调速装置的普及,大功率逆变用的晶闸管、巨型功率晶体管(GTR)和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0)成为当时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角。类似的应用还包括高压直流输出,静止式无功功率动态补偿等。这时的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整流和逆变,但工作频率较低,仅局限在中低频范围内。3. 变频器时代进入八十年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将集成电路技术的精细加工技术和高压大电流技术有机结合,出现了一批全新的全控型功率器件、首先是功率M0SFET的问世,导致了中小功率电源向高频化发展,而后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IGBT)的出现,又为大中型功率电源向高频发展带来机遇。MOSFET和IGBT的相继问世,是传统的电力电子向现代电力电子转化的标志。据统计,到1995年底,功率M0SFET和GTR在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上已达到平分秋色的地步,而用IGBT代替GTR在电力电子领域巳成定论。新型器件的发展不仅为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提供了较高的频率,使其性能更加完善可靠,而且使现代电子技术不断向高频化发展,为用电设备的高效节材节能,实现小型轻量化,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2. 现代电力电子的应用领域2.1 计算机高效率绿色电源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带领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同时也促进了电源技术的迅速发展。八十年代,计算机全面采用了开关电源,率先完成计算机电源换代。接着开关电源技术相继进人了电子、电器设备领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出绿色电脑和绿色电源。绿色电脑泛指对环境无害的个人电脑和相关产品,绿色电源系指与绿色电脑相关的高效省电电源,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l992年6月17日“能源之星"计划规定,桌上型个人电脑或相关的外围设备,在睡眠状态下的耗电量若小于30瓦,就符合绿色电脑的要求,提高电源效率是降低电源消耗的根本途径。就目前效率为75%的200瓦开关电源而言,电源自身要消耗50瓦的能源。2.2 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通信业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通信电源的发展。高频小型化的开关电源及其技术已成为现代通信供电系统的主流。在通信领域中,通常将整流器称为一次电源,而将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称为二次电源。一次电源的作用是将单相或三相交流电网变换成标称值为48V的直流电源。目前在程控交换机用的一次电源中,传统的相控式稳压电源己被高频开关电源取代,高频开关电源(也称为开关型整流器SMR)通过MOSFET或IGBT的高频工作,开关频率一般控制在50-100kHz范围内,实现高效率和小型化。近几年,开关整流器的功率容量不断扩大,单机容量己从48V/12.5A、48V/20A扩大到48V/200A、48V/400A。因通信设备中所用集成电路的种类繁多,其电源电压也各不相同,在通信供电系统中采用高功率密度的高频DC-DC隔离电源模块,从中间母线电压(一般为48V直流)变换成所需的各种直流电压,这样可大大减小损耗、方便维护,且安装、增加非常方便。一般都可直接装在标准控制板上,对二次电源的要求是高功率密度。因通信容量的不断增加,通信电源容量也将不断增加。2.3 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DC/DC变换器将一个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为可变的直流电压,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轨电车、地铁列车、电动车的无级变速和控制,同时使上述控制获得加速平稳、快速响应的性能,并同时收到节约电能的效果。用直流斩波器代替变阻器可节约电能(20~30)%。直流斩波器不仅能起调压的作用(开关电源), 同时还能起到有效地抑制电网侧谐波电流噪声的作用。通信电源的二次电源DC/DC变换器已商品化,模块采用高频PWM技术,开关频率在500kHz左右,功率密度为5W~20W/in3。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要求电源模块实现小型化,因此就要不断提高开关频率和采用新的电路拓扑结构,目前已有一些公司研制生产了采用零电流开关和零电压开关技术的二次电源模块,功率密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4 不间断电源(UPS)不间断电源(UPS)是计算机、通信系统以及要求提供不能中断场合所必须的一种高可靠、高性能的电源。交流市电输入经整流器变成直流,一部分能量给蓄电池组充电,另一部分能量经逆变器变成交流,经转换开关送到负载。为了在逆变器故障时仍能向负载提供能量,另一路备用电源通过电源转换开关来实现。现代UPS普遍了采用脉宽调制技术和功率M0SFET、IGBT等现代电力电子器件,电源的噪声得以降低,而效率和可靠性得以提高。微处理器软硬件技术的引入,可以实现对UPS的智能化管理,进行远程维护和远程诊断。目前在线式UPS的最大容量已可作到600kVA。超小型UPS发展也很迅速,已经有0.5kVA、lkVA、2kVA、3kVA等多种规格的产品。2.5 变频器电源变频器电源主要用于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其在电气传动系统中占据的地位日趋重要,已获得巨大的节能效果。变频器电源主电路均采用交流-直流-交流方案。工频电源通过整流器变成固定的直流电压,然后由大功率晶体管或IGBT组成的PWM高频变换器, 将直流电压逆变成电压、频率可变的交流输出,电源输出波形近似于正弦波,用于驱动交流异步电动机实现无级调速。国际上400kVA以下的变频器电源系列产品已经问世。八十年代初期,日本东芝公司最先将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应用于空调器中。至1997年,其占有率已达到日本家用空调的70%以上。变频空调具有舒适、节能等优点。国内于9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变频空调,96年引进生产线生产变频空调器,逐渐形成变频空调开发生产热点。预计到2000年左右将形成高潮。变频空调除了变频电源外,还要求有适合于变频调速的压缩机电机。优化控制策略,精选功能组件,是空调变频电源研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2.6 高频逆变式整流焊机电源高频逆变式整流焊机电源是一种高性能、高效、省材的新型焊机电源,代表了当今焊机电源的发展方向。由于IGBT大容量模块的商用化,这种电源更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逆变焊机电源大都采用交流-直流-交流-直流(AC-DC-AC-DC)变换的方法。50Hz交流电经全桥整流变成直流,IGBT组成的PWM高频变换部分将直流电逆变成20kHz的高频矩形波,经高频变压器耦合, 整流滤波后成为稳定的直流,供电弧使用。由于焊机电源的工作条件恶劣,频繁的处于短路、燃弧、开路交替变化之中,因此高频逆变式整流焊机电源的工作可靠性问题成为最关键的问题,也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采用微处理器做为脉冲宽度调制(PWM)的相关控制器,通过对多参数、多信息的提取与分析,达到预知系统各种工作状态的目的,进而提前对系统做出调整和处理,解决了目前大功率IGBT逆变电源可靠性。国外逆变焊机已可做到额定焊接电流300A,负载持续率60%,全载电压60~75V,电流调节范围5~300A,重量29kg。2.7 大功率开关型高压直流电源大功率开关型高压直流电源广泛应用于静电除尘、水质改良、医用X光机和CT机等大型设备。电压高达50~l59kV,电流达到0.5A以上,功率可达100kW。自从70年代开始,日本的一些公司开始采用逆变技术,将市电整流后逆变为3kHz左右的中频,然后升压。进入80年代,高频开关电源技术迅速发展。德国西门子公司采用功率晶体管做主开关元件,将电源的开关频率提高到20kHz以上。并将干式变压器技术成功的应用于高频高压电源,取消了高压变压器油箱,使变压器系统的体积进一步减小。 国内对静电除尘高压直流电源进行了研制,市电经整流变为直流,采用全桥零电流开关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压逆变为高频电压,然后由高频变压器升压,最后整流为直流高压。在电阻负载条件下,输出直流电压达到55kV,电流达到15mA,工作频率为25.6kHz。2.8 电力有源滤波器传统的交流-直流(AC-DC)变换器在投运时,将向电网注入大量的谐波电流,引起谐波损耗和干扰,同时还出现装置网侧功率因数恶化的现象,即所谓“电力公害”,例如,不可控整流加电容滤波时,网侧三次谐波含量可达(70~80)%,网侧功率因数仅有0.5~0.6。电力有源滤波器是一种能够动态抑制谐波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能克服传统LC滤波器的不足,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谐波抑制手段。二..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 发电环节电力系统的发电环节涉及发电机组的多种设备 ,电力电子备的应用以改善这些设备的运行特性为主要目的。(l)大型发电机的静止励磁控制静止励磁采用晶闸管整流自并励方式具有结构简单 、可靠性高及造价低等优点,被世界各大电力系统广泛采用。由于省去了励磁机这个中间惯性环节,因而具有其特有的快速性调节,给先进的控制规律提供了充分发挥作用并产生良好控制效果的有利条件。(2)水力、风力发 电机的变速恒频励磁水力发电的有效功率取决干水头压力和流量,当水头的变化幅度较大时 (尤其是抽水蓄能机组) ,机组的最佳转速便随之发生变化。风力发电的有效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风车捕捉最大风能的转速随风速而变化。为了获得最大有效功率,可使机组变速运行,通过调整转子励磁电流的频率,使其与转子转速叠加后保持定子频率即输出频率恒定。此项应用的技术核心是变频电源。(3)发电厂风机水泵的变频调速发电厂的厂用电率平均为 8%,风机水泵耗电量约占火电设备总耗电量的6 5%且运行效率低。使用低压或高压变频器,实施风机水泵的变频调速,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低压变频器技术已非常成熟,国内外有众多的生产厂家,并不完整的系列产品,但具备高压大容量变频器设计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不多,国内有不少院校和企业正抓紧联合开发。2. 输电环节电力电子器件应用于高压输电系统被称为“硅片引起的第二次革命”,大幅度改 善了电力网的稳定运行特性。(1)直流输电 ( HVDC)和轻型直流输电( HVDC L i g ht )技术 直流输电具有输电容量大、稳定性好、控制调节灵活等优点,对于远距离输电、海底电缆输电及不同频率系统的联网,高压直流输电拥有独特的优势。l 9 7 0年世界上第一项晶闸管换流器,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正式应用于直流输电。从此以后世界上新建的直流输电工程均采用晶闸管换流阀。(2)柔性交流输电 ( FACTS)技术 FA CTs技术的概念问世20世纪8 0 年代后期,是一项基于电力电子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对交流输电系统的阻抗、电压 及相位实施灵活快速调节的输电技术,可实现对交流输电功率潮流的灵活控制,大幅度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水平。20世纪9 0年代以来,国外在研究开发的基础上开始将FA CTS技术用于实际电力系统工程。其输出无功的大小,设备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成本较低,所以较早得到应用。3. 配电环节配电系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强供电可靠性和提高电能质量。电能质量控制既要满足对电压、频率 、谐波和不对称度的要求,还要抑制各种瞬态的波动和干扰。电力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即用户电力 ( Cu s t o m Po we r ) 技术或DFACTS技术,是在F ACTS各项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能质量控制新技术。可以DFACTS设备理解为F AC TS 设备的缩小版,其原理、结构均相同,功能也相似。由于潜在需求巨大,市场介入相对容易,开发投入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随着 电力电子器件价格的不断降低,可以预期D F A C TS设备产品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三.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展望1. 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在用新型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功率器件中,最有希望的是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它的性能指标比砷化镓器件还要高一个数量级。碳化硅与其它半导体材料相比,具有下列优异的物理特点:高的禁带宽度,高的饱和电子漂移速度,高的击穿强度,低的介电常数,以及高的热导率。上述这些优异的物理特性,决定了碳化硅在高温、高频率、高功率的应用场合下是极为理想的半导体材料。在同样的耐压和电流水平下,SiC器件的漂移区电阻仅为硅器件的1/200,即使高耐压的SiC场效应管的导通压降,也比单极型、双极型硅器件的低得多。而且,SiC器件的开关时间可达10ns量级,并具有十分优越的FBSOA。SiC可以用来制造射频和微波功率器件、各种高频整流器、MESFETs、MOSFETs和JFETs等。SiC高频功率器件已在Motorola开发成功,并应用于微波和射频装置。GE公司正在开发SiC功率器件和高温器件(包括用于喷气式引擎的传感器)。西屋公司已经制造出了在26GHz频率下工作的甚高频的MESFET。ABB公司正在研制高功率、高电压的SiC整流器和其它SiC低频功率器件,用于工业和电力系统。理论分析表明,SiC功率器件非常接近于理想的功率器件。可以预见,各种SiC器件的研究与开发,必将成为功率器件研究领域的主要潮流之一。可是,SiC材料和功率器件的机理、理论、制造工艺均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它们要真正给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带来又一次革命,估计还需要至少10年左右的时间。2. 新能源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发电技术和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及节能技术方面有很广阔的发展间。其中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最受关注,而电力电子技术正是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核心技术之一,这给电力电子工程师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广大 电力电子工程师务可以住这一机遇乘势而上,促进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同时,由于一方面电力电子装置和电弧炉等装置的的大量应用,使得电能质量日益下降,另一方面用 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以有源电力滤波器为代表的电能质量控制装置日益重视,研究开发越来越多。此外,由于电力系统电动机(约占发电量的6 0 % 以上 ) 和照明电源( 约占发电量的 1 0~1 5 %的大量采用,电力电子装置对无功功率和电力谐波都可有很好的补偿作用,因此,电力电子技术被称为节能的技术。目前,由于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因此 ,电力电子技术在节能方面受到很大程度的重视,并且发展十分迅速。3. 电动车辆中国人多地大石油少,现在中国每年已进口许多石油。在21世纪前半叶,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日益减少,以至早晚会用尽。特别在中国国情下,城市交通以发展电动车辆为主是必然的趋势。大城市间的磁悬浮列车、城市内的电动高架列车和地铁列车、个人用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将构成未来的交通网络的主角。其中,大有电力电子产品的用武之地。磁悬浮列车的磁悬浮电源和直线电动机的变频调速;城市高架列车和地铁列车中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中永磁无刷电机的外转子调速,在今后十年里会有很大的发展。这里,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的普及必须解决无刷电机及其控制器、环保电池、快速充电器和充电站网络服务等几方面的问题。现在看来,在中国推广电动自行车替代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技术上正在趋于成熟。这里必须采用镍-氢电池组和锂离子电池组,消除常规铅-酸电池对环境的污染。这种价格尚偏贵的电池组可以采用向电动自行车用户出租使用的方式,实行由间距合理的电池充电站统一充电和用户自行充电相结合的办法。铅-酸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如36V,10AH)相比,前者重12 kg,后者仅2.4 kg。电动汽车的发展又是电力电子未来的潜在大市场。首先是高能量密度的清洁电池的突破。比较有希望的是燃料电池,它的起动和稳定运行都要用电力电子产品与之配套。其牵引系统方案中令人最感兴趣、并已有工业应用前景的,要属安装在四个车轮中的外转子盘式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了。这种电机结构的优化设计、高性能控制调速传动,以及四台电机转动的协调运转,将为电动汽车的舒适运行,零半径转弯提供技术保证。今后十年将是电动汽车实用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电力电子产业可以也应该为此做出相应的研究开发工作,积极迎接这个庞大市场的到来。结束语:电力电子技术已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技术、学科领域。它的应用领域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工业部门。毫无疑问,它将成为新世纪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电力电子技术拥有许多微电子技术所具有的特征,比如发展迅速、渗透力强、生命力旺盛,并且能与其它学科相互融合和相互发展。参 考 文 献(1)林渭勋. 浅谈半导体高频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选编,浙江大学,1992(384-390)(2)付宇明 张辉.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信息技术,2000(162)(3)王兆安. 我国电力电子技术的新进展..逆变器世界,2008(32)(4) 陈虹. 电气学科导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有无源补偿和有源补偿 无源就是常用的LC电路 有源就是滤波器了如果你的谐波精度要求不是很高,而且谐波的变化不大,为固定的波次,可以考虑采用无功补偿,这个成本较低。但是如果精度要求高,并且谐波次数较多,那就考虑使用有源了。那个成本比较高

LC-RX I滤波补偿装置是一种经济型单调谐滤波兼补偿设备,针对特性谐波进行滤波。滤波支路采用了专业设计的滤波电抗器和电容器组组成单调谐式滤波,在谐振频率下,XCn=XLn,可对相关谐波形成近似短路回路,针对特性谐波吸收滤除。在有效滤除谐波的同时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清除电网谐波污染。采用综合保护控制,操作简单。单调谐滤波支路采用电脑模拟设计,针对用户实际情况分析计算,已达到更好的效果,发挥设备的最大潜能。 主要适用于谐波含量大,负荷变化平稳,需要治理谐波补偿无功功率的用户。

LC-RX Ⅰ型滤波补偿装置是采用80C196单片机为核心的微电脑动态补偿控制器,主回路采用高性能接触器投切滤波支路的控制方式,自动投切。设备技术先进、功能完备、可靠性高、维护量小、经久耐用等特点。就地进行滤波补偿,改善用户的功率因数及谐波状况,能在外部故障或停电时自动退出工作,送电后自动恢复运行。

主要特点

1.针对用户系统专门设计制造,按需消除特性谐波,如:5次、7次11次等,滤波补偿效果明显。

2.设备投入,受电功率因数提高到0.95以上,使配电网的线损降低、配电变压器的承载效率增加。

3.采用高性能接触器及综合保护控制系统投切各滤波支路,使设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4.快速检测系统情况,根据系统要求(谐波情况、无功情况)自动或手动投切,实时滤波补偿无功。

5.保护功能齐全,具有短路保护、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等,运行可靠性高。

6.改善冲击负载引起的电流冲击,减少电压波动和抑制电压闪变,提高电压稳定性,改善电压质量。 。

保定瑞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保定满城县环城西路

邮编:072150

电话:86- 7176055

联系人:王经理

Email:

上海坤友电气有限公司针对不同的工况,总结了以下四种解决方法:对于低谐波的系统,只要谐波含量低于5%以下的,采用上海坤友电气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KYXBY谐波抑制器”,用以“抑制”谐波,使投入无功补偿用的电容器回路不与系统产生“谐振”,在投切过程中,不产生“合闸涌流”,能使电容器平安的投入,投入后能平安的运行。这种方法最省钱,又能在原来的柜壳内进行改造。每一个回路增加200~300余元就够了。对于谐波含量较高,但不采取滤波手段也可以,而用KYXBY谐波抑制器又不能凑效时,采用KY-Dr串联电抗器的方法,进行“抑制”,同时,少量的滤除一部分谐波,滤除率一般在20%以下。同时,保证用于无功补偿的电容器能平安的投入,以提高功率因数补偿无功。这种工况一般是指系统中的谐波源不太多,系统中的谐波含量在国标限额的左右位置,不太严重,这种方法的造价比第一种方法要高,每一个回路要增加壹仟元以上,而在原有的柜中改造,有时是不可能的,因增加的KY-Dr串联电抗器安排不下。对于谐波含量高,且系统中的谐波含量已超出了国标的限额,用“抑制”已无法解决问题时,就要毫不犹豫地采用滤波的手段,针对某一次或某几次大含量的谐波进行“滤除”,这就是当前人们说到的最多的“滤波”了。这时,滤除谐波,以保证系统中的谐波含量低于国标的限额,即同时能保证系统平安运行。滤除谐波的手段很多,可以使用上海坤友电气有限公司的KYYLB有源滤波装置,也可以使用KYLB无源滤波装置,这要看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而定,高要求,大投入,低要求,小投入。也视解决问题的要求而定,只要对用户的设备影响不大,滤除部分谐波,能提高无功就行了,但有的用户对用电质量的要求较高,一般而言,由计算机控制的单位,其对电能质量的要求就较高些。对于小功率精密设备或对谐波更为敏感的产品,如:精密设备、电脑、PLC、传感器、无线设备的保护。可以使用上海坤友电气有限公司的KYXBQ谐波保护器,KYXBQ谐波保护器,它能吸收各种频率、各种能量的谐波干扰,将谐波消除在发生源,自动消除对用电设备产生的随机高次谐波和高频噪声、脉冲尖峰、电涌等干扰。通过该智能谐波保护器能够净化电源、保护用电设备和功率因数补偿设备、防止保护装置的误跳闸,从而保护设备安全、高效地运行。总之,我们之所以把系统中的谐波分成四类,主要是区别对待,减少用户的投入,使得用户获得最大的收益。任何事物都不是一尘不变的,都会有种种区别,而我们对于谐波的处理,也不能只遵循一个准则,即一定要滤波。如何把谐波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又不要花太多的钱,这是一个值得大家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滤波器研究的现状分析论文题目

1、百度文库下载几篇本科的现成论文 你就知道了2、仿真就秒杀吧低通巴特沃斯模拟滤波器设计。通带截至频率3400 Hz,通带最大衰减3dB阻带截至频率4000 Hz,阻带最小衰减40dBIir2:模拟低通滤波器转换为数字低通滤波器,脉冲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Iir3:切比雪夫二型低通数字滤波器设计通带边界频率0.2π,通带最大衰减1dB阻带截至频率0.4π,阻带最小衰减80dBIir4:椭圆带通数字滤波器设计Iir5:高通和带通巴特沃思数字滤波器设计双线性变换%低通巴特沃斯模拟滤波器设计clear; close allfp=3400; fs=4000; Rp=3; As=40;[N,fc]=buttord(fp,fs,Rp,As,'s')[B,A]=butter(N,fc,'s');[hf,f]=freqs(B,A,1024);plot(f,20*log10(abs(hf)/abs(hf(1))))grid, xlabel('f/Hz'); ylabel('幅度(dB)')axis([0,4000,-40,5]);line([0,4000],[-3,-3]);line([3400,3400],[-90,5])%用脉冲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将模拟滤波器离散化clear; close allb=1000;a=[1,1000];w=[0:1000*2*pi];[hf,w]=freqs(b,a,w);subplot(2,3,1); plot(w/2/pi,abs(hf)); grid;xlabel('f(Hz)'); ylabel('幅度'); title('模拟滤波器频响特性')Fs0=[1000,500];for m=1:2Fs=Fs0(m)[d,c]=impinvar(b,a,Fs)[f,e]=bilinear(b,a,Fs)wd=[0:512]*pi/512;hw1=freqz(d,c,wd);hw2=freqz(f,e,wd);subplot(2,3,2); plot(wd/pi,abs(hw1)/abs(hw1(1))); grid on; hold ontitle('脉冲响应不变法')subplot(2,3,3); plot(wd/pi,abs(hw2)/abs(hw2(1))); grid on; hold ontitle('双线性变换法')end%切比雪夫Ⅱ型低通数字滤波器设计clear; close allwp=0.2; ws=0.4; Rp=1; Rs=80;[N,wc]=cheb2ord(wp,ws,Rp,Rs)[B,A]=cheby2(N,Rs,wc)freqz(B,A)%直接设计带通数字椭圆滤波器clear; close allWp=[0.25,0.45]; Ws=[0.15,0.55];Rp=0.1; Rs=60;[N,wc]=ellipord(Wp,Ws,Rp,Rs)[b,a]=ellip(N,Rp,Rs,wc)[hw,w]=freqz(b,a);subplot(2,1,1); plot(w/pi,20*log10(abs(hw))); gridaxis([0,1,-80,5]); xlabel('w/π'); ylabel('幅度(dB)')subplot(2,1,2); plot(w/pi,angle(hw)); gridaxis([0,1,-pi,pi]); xlabel('w/π'); ylabel('相位(rad)')%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数字高通和带通滤波器clear; close allT=1; wch=pi/2;wlc=0.35*pi; wuc=0.65*pi;B=1; A=[1,2.6131,3.4142,2.6131,1];[h,w]=freqz(B,A,512);subplot(2,2,1); plot(w,20*log10(abs(h))); grid%axis([0,10,-90,0]); xlabel('w/π'); title('模拟低通幅度(dB)')%高通omegach=2*tan(wch/2)/T;[Bhs,Ahs]=lp2hp(B,A,omegach);[Bhz,Ahz]=bilinear(Bhs,Ahs,1/T);[h,w]=freqz(Bhz,Ahz,512);subplot(2,2,3); plot(w/pi,20*log10(abs(h))); gridaxis([0,1,-150,0]); xlabel('w/π'); title('数字高通幅度(dB)')%带通omegalc=2*tan(wlc/2)/T;omegauc=2*tan(wuc/2)/T;wo=sqrt(omegalc*omegauc); Bw=omegauc-omegalc;[Bbs,Abs]=lp2bp(B,A,wo,Bw);[Bbz,Abz]=bilinear(Bbs,Abs,1/T);[h,w]=freqz(Bbz,Abz,512);subplot(2,2,4); plot(w/pi,20*log10(abs(h))); gridaxis([0,1,-150,0]); xlabel('w/π'); title('数字带通幅度(dB)')

我 数字信号技术 我,给,你的,来的,

  • 索引序列
  • 微波双工滤波器最新研究论文选题
  • 微波滤波器的研究论文怎么写
  • 关于滤波器论文题目
  • 单相有源滤波器的研究论文
  • 滤波器研究的现状分析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