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是学校产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摘要: 校园文化的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坚持立足本校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创建富有医学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以甘肃医学院为背景,分析当前医学院校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 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文化资源
校园文化是学校产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是大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隐形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具有引导、规范、调节、熏陶、教化等文化功能[1]。高等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医学生毕业后要承担起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医学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独特性。
当前,在高校间竞争日益严峻的大环境下,构建独具特色的、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是医学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医学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医学院校如何立足自身特点构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课题。
1、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困境
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开始关注并重视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还存在着不足,梳理当前医学院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对校园文化认识有偏差。许多医学院校投大量资金用于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的建设,而忽略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忽视了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和主要作用。这种重物质轻内涵培育的校园建设模式,势必导致大学文化的魅力和个性文化的缺失,往往造成部分院校失去了自身固有特色和竞争力[2]。
二是特色文化缺失。如今,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但真正有内涵、有意义、高层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多,校园文化活动中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比较突出,庸俗化、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活动忽视了医学院校自身的特点,忽视了校园文化中隐含的医学精神,脱离了医学院校主流文化,导致校园文化无个性、无特色。
三是忽视人文教育。在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上,往往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20世纪初,梁思成曾在《半个人的时代》中指出,科技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出现两种畸形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而奢谈人文的边缘人[3]。在当前医学院校这种育人模式下,医学生的专业素质越来越高,但人文修养严重缺失。据中国医师协会《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在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其他80%均因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等问题引起,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源于医学人文教育缺失[4]。因此,作为医学生,仅有高超的医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拥有过硬的人文素质。
2、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2.1以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是关系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高校建设的制度保障与服务目标。为此,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立足学校的办学优势、自身条件、着眼学校未来发展前景,大力挖掘学校内部潜力,不断明确学校特色定位。依据这一特殊要求确定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同时,学校要完善管理机制,建设项目管理平台,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在广大教师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环境,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的良性双向互动模式,最终实现医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意义。以甘肃医学院为例,秉承“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立足陇东,面向甘肃,辐射周边,服务西部”的`定位,明确了学校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是为西部农村、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院围绕这一目标,制订了以护理和检验为特色专业的建设规划,做强特色专业的同时,促进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建设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甘肃地方输送大批优秀医护人才。
2.2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精神的倡导和实践,在大学校园中,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融合,才能创造出健康高雅、积极向上、丰富和谐的校园文化。医学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秉承传承与创新的文化建设核心,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一方面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时代精神,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身责任与使命,真正树立起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努力成为高素质医学人才。
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可充分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并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如甘肃医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挖掘皇甫谧文化资源,建立了皇甫谧研究院,加强对皇甫谧文化的研究和宣传,积极弘扬皇甫谧精神,将皇甫谧仁爱救人、安贫乐道、不畏艰苦、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结合时代特点,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师生员工对地域文化产生亲切感、认同感,由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师生;并将皇甫谧文化精神融入校训、校歌、校徽中,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这种优势资源的融合,使得大学校园文化既体现时代精神,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特色。
2.3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医学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特色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它对高校人文环境的形成、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医学院校应根据医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要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科学素养是优秀医疗卫生人才的必备品质,医学院校要围绕这一主题创设开放性、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学校每年借助挑战杯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科技创新活动。
另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和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等,努力营造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激发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挑战精神,增强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医学院校特色文化。其次,活动载体应注重多元化与创新性,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当今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越来越多元化,许多高校通过校园网开办网上论坛、网上心理诊所、科技交流、艺术探讨等各种活动,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体现自我价值,进而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增添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载体。医学院校应加强校园活动载体的管理和建设,把传统校园文化活动与现代信息媒体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做大做强特色品牌活动,不断提升活动的引导力和影响力,营造积极向上、医学特色突出的校园文化氛围,有效推进医学院校特色文化形成,为国家医学事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甘肃医学院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本校地方优质文化资源凝炼特色校园文化精神,学校以皇甫谧文化和崆峒文化为主题开展各种活动,如举办皇甫谧论坛、皇甫谧针灸学术交流会、崆峒养生文化讲座等活动;同时通过电子屏幕、校报、校广播站、校园网络以及周末放映古代医学经典相关电影等多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营造浓厚的医学人文氛围,促进医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2.4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学校要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必须让校园文化与地方优秀文化相融合。学校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点,挖掘地域文化的精华,找准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对接点,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接受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要使校园文化在自身发展中形成品牌,不断积淀文化底蕴,增强学校办学软实力。
甘肃医学院为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充分挖掘本地丰富的人文资源,把皇甫谧文化和崆峒文化作为本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学校已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加强针灸医学和崆峒养生学的研究,大力发展针灸特色专业。学校还每年组织学生参观皇甫谧文化园,组织学生深入崆峒山进行药物采集、药物价值研究,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方文化,将地方传统文化精华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2.5以医学专业特色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品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5]医学院校应通过社会实践来全面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品质。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针对医学院校实际,结合专业特色,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发挥专业优势。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深入农村义务支教,了解国情民情,认识社会,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不断完善他们的道德人格。甘肃医学院紧密结合本校专业特色,不断拓宽实践渠道,如口腔协会、针灸按摩协会成员经常深入农村,走进社区、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开展义诊和送医送药活动,或在校园内为师生义务献爱心活动,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砺,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和才干,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品格和道德境界,最终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医学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专业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高超的医学技能,更要加强其文化素养的培养。特色校园文化对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医学院校应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在深刻挖掘与不断创新校园文化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以便更好地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夏宝慧.高职校园文化模式构建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2]彭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22):67—68。
[3]李妍妍。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0(30):270—271。
[4]李霞。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探索[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2,12(4):291—294。
[5]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蒉
论大学校园文化构建
论文关键词: 大学校园文化内涵基本特征问题构建路径
论文摘要: 在条件下,大学品质、大学精神及校园文化经受严峻考验。大学校园文化将把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他人。作者根据大学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内涵及特点,分析了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并在国外大学校园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有效构建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有效路径问题。
大学,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摇篮,它孕育着人类社会最具有潜能的资源,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源泉。大学不是建立起来的,而是发展起来的。正如梅贻琦校长曾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支撑起大学蓬勃发展的乃是蕴含哲理的大学精神的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可谓大学之灵魂。但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大学校园文化有些浮躁、急功近利,对大学的价值追求缺失的现象,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下的校园文化构建。
一、概念的界定
广义上理解,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理解,文化就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机构”。[1]校园文化并不仅仅指的是大学校园文化。校园文化还包括中小学校园文化和职高性质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人在校园生活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校园群体精神及其所附载体。[2]大学校园文化是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3]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特殊的形态文化。它既包括学校的物质范畴,又包括学校的精神范畴。换言之,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一种氛围,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和学人精神的综合体现。[4]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其核心是大学精神,是大学人所追求的价值观。这种价值理念投射在校园的各个层面,从而形成大学校园文化的外延,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具体表现为一所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活动场馆、学生餐厅、校园道路等景观”。[5]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基础设施,以其独有的校园风格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方式,它们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现代化的应该拥有种类俱全的书籍,而且拥有丰富的中英文文献资源,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2.校园观念文化,也叫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精神追求,以及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6]它们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和精髓。
3.校园制度文化是“一所学校为保障教学工作、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7]大学所特有的校训和校纪校规等,它们对学校健康稳步发展起着规范化作用。
4.校园行为文化是“除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之外的、由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各种形式的活动”。[8]如校园的“文化节”、“体育比赛”、“社团活动”等。
三、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软实力,是提高大学竞争力的内在推动力。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大学校长非常重视本校的校园文化,甚至将其提升到全球战略地位。大学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规范性和导向性。
规范性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特有要求。一方面,大学要规范地建设校园物质环境来规范师生的行为,培养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从基础设施和设备的管理,例如图书馆的机房和实验室的器材规范使用等宏观层面,还是从食堂的菜价管理、校园路的命名和校纪校规制定方面等微观层面,校园文化都要讲究明确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大学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导向性。首先,校园文化蕴涵着宝贵、质朴和人文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指引着高校师生,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校训是大学精神和学生风貌的集中体现,如北京大学校训是“爱国、、科学、创新”,清华大学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有形的意识形态文化,它成为一代又一代学子为之奋斗的精神源泉。其次,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织部分,而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和倡导者大多都是来自学校,来自于那些追求学识和思想活跃的学者和专家。这些学者和专家们提出的一些观点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超前性,他们承担着创新大学校园文化的责任,并引领社会文化向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2.性和学术性。
首先,大学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无不透射出它对学生的教育。校园的花草树木、优美的.环境教育着师生要热爱自然、关爱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校园的各种规章制度教育着学生做事要遵纪守法,学习要尊重学术科学性和严谨性。校园的校训、校徽、校歌、校史乃至学校的校庆活动,这些具有丰富内涵的校园文化都在着学生要热爱母校,以母校为荣,努力学习,磨炼意志,提高人文科学素养,实现远大理想,从而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其次,大学是学术探究的发源地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高校经常展开校内学术研讨和师生学术报告;此外,大学之间会加强学术交流,举办各类讲座。这一切都使得校园文化永远充满活力和生命力,为学生营造出学术研究的氛围,提高认知水平和研究能力。
3.实践性和服务性。
认识论的内容之一是科学的先进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和促进作用。学校传播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理论无不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和指导意义,进而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富了更深远的内涵。无论是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还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此外,学校将专家们研究的科研成果与社会企业联合投入生产,产生效益,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校园文化能够影响和辐射到社会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它的实践性与服务性特点。
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大学片面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略其精神文化的发展。
当今,一些大学普遍追求高校物质条件的改善。在招生规模扩大的背景下,某些高校扩建校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另一方面,却无形增加了、物力和财力的负担,造成对部分原有教育资源的损失与浪费,此外,在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却没有带来精神文化的发展。大学的任务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需要人才,人才是需要培养的。大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提升大学生的学识和修养。
2.大学缺少对大学人文精神的提炼和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的文化氛围。
首先,大学设置课程的标准缺少规范化,课程受的限制,大学课程偏理轻文,造成大学生缺少追求人文科学和提高人文素养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有大学人的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9]其次,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国外著名大学非常注重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剑桥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哈佛大学注重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和注重人文。
3.网络文化冲击大学校园文化,影响其健康发展。
网络给学生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同时也夹杂着很多不良内容。大学校园主流文化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威胁并日趋严重。网络文化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其交互性特征既传播信息文明,又生产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既给人广阔自由,又带来失律失范。[10]大学生易迷失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不能正确吸收其精华部分,影响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五、有效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之路径
1.提升办学的核心价值理念。
办学的核心与宗旨是育人,培养人才。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大学,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通识教育的前提下,对大学生的道德和人格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规范和塑造。大学重在育人,没有健全的人性,就没有健全的社会。
2.完善大学办学体制。
(1)明确大学定位。
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大学,它们的定位有所不同。进入“985工程”名单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它们的定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研究创新型人才;某院校,其定位为“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明确的目标与定位,是建设特色大学,构建特色校外文化的前提。
(2)建立“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办学机制。
目前,高校的教育化趋势日趋凸显。大学教授兼任并忙于学校的行政工作,无暇顾及学术,造成一些“学术造假”、“学术腐朽”等现象。我认为,校长治校与教授治学并不矛盾。校长治校不是专制,同样需要治校。校长任命应由教授民主选举产生,受其监督。如果校长不能履行其职责,大学可以引荐“引咎辞职”制度。好的办学制度比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重要。同时,教授应潜心研究学术,淡泊名利,耐得住学术的寂寞与自由。
3.注重大学校园文化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1)坚持大学的科学精神。
大学不仅仅是教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追求知识与真理。哈佛校徽镌刻拉丁语“veritas”,即“真理”。“让真理与你为友”,体现了德国教育家洪堡的思想。此外,科学精神的最重要方面是创新精神。周远清认为:“大学文化精神一方面要秉承传统,另一方面又要具有创新精神,反应时代精神。”[11]创新精神首先要有思想和学术的自由。大学应该给予教师和学生良好的环境,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某大学应聘中科院院士当班主任,这不是作秀,而是真正给学生营造潜心学习和研究科研的氛围。大学生在宽松的中能够去做前人未想和未做的事情,文科生多学点理科知识,理科生多学点文科知识,提高自我综合素质,成为创新人才。
(2)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一般说来,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的灵魂。它以追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自由、解放和幸福为终极目的。[12]大学精神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促进人的发展与价值理念。要弘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改变重理轻文的现象,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他们懂得关心他人、关爱生命、关切社会,健全人格。教育恰恰就是挖掘各种文化的人文意义的文化,从而以综合的或全方位的文化培育全面发展的人。[13]
4.培养大学生的服务社会精神。
大学的功能之一是服务社会。原来“象牙塔”的大学,日益与社会相联系。教育是公共产品,具有公共性。大学教育资源取之于社会,应回馈于社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座右铭是:“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并为所有国家的利益服务。”洪堡认为,国家与大学目标利益是一致的,因为寂寞与自由能促进大学的繁荣,而繁荣的大学及发达的科学正是国家利益所在。大学要服务社会,适应。大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不可分离的,而这需要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去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5.规范和美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首先,正确对待虚拟的网络世界。校园网络文化冲击着和大学道德。要加强学生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明确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要吸收其精华,摒弃糟粕。大学要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其次,要创建良性的网络交流平台,构建平等的对话共同体。通过个人和校内微博,加强校长与教职工间、校长与教师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网络交流,彼此传达真诚的关爱、信任与尊重,达成共同体意识。“正是通过协商,共同体成员形成了共享的目标、信念系统和体现自己规范的集体故事。这些共享的经验建构起了一个集体的知识库,这个知识库通过一次次互动不断继续得以更新”。[14]
六、结语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大学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民生的稳定、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兴旺。大学任重而道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大学人共同努力建设。大学人在秉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放眼全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协力构建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大学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155-160.
[2]蔡红生.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
[3]刘敏,杨永青,安宁,刘广生.以大学精神为指引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N].科技创新导报,2010,(19):251.
[4]张亚梅.创新人才培养与高品位校园文化[J].松辽学刊,2001,(6):90.
[5]衣俊卿.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150-159.
[6]袁贵仁.教育—哲学片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200-210.
[7]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使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381-384.
[8]刘德忠.论校园文化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3,(8):4-5.
[9]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J].未来与发展,2000,(12):61.
[10]刘佳.对高校校园文化的认识及其现状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1,(6):90.
[11]韩庆祥.解读以人为本[J].哲学研究,2004,(4):27-28.
[12]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精神[J].哲学研究,1996,(8).
[13]孟建伟.教育与人文精神[J].教育研究,2008,(9):17.
[14]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6.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学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要把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作为突破口来。塑造出充满正能量、全体师生凝心聚力、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爱党爱国、报效国家回馈人民、培养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等健康优良的文化氛围。那么具体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这里主要可分为学生层面和学校层面两个层面。一、从学生层面来看,学校主要可以把以下几点作为突破口。学生学习方面。大学生毕竟尚处在学生阶段,仍然不能忽视对学业的重视。学校应该注重解决大学生不务正业而逃课、痴迷上网、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学生穿衣打扮方面。一个人的衣着是一个人性格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外现。学校也重视对学生穿衣打扮的适度管理。虽说大学生不必定制校服,但是也不意味着在穿衣打扮方面就可以肆无忌惮。男生的光头、黄发、纹身,女生的浓妆艳抹、衣着暴露情况等都是需要治理的地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道德方面。坏的思想会外现出不良的行为,同时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坏的思想和不良行为的发展。大学男生中的抽烟、酗酒、跟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密切等,大学女生的拜金、奢侈、交友随意、夜不归宿等,大学情侣间在大庭广众下的勾肩搭背、卿卿我我、男女生亲热尺度太大、男女生同居等不检点行为都是既有损学校形象也严重腐蚀学生健康思想的不良现象,会严重影响到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这些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必须要得到有效的遏制。二、从学校层面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在校园内加大对正能量、健康思想和行为的宣传和引导力度。学校可以出台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条例,让学生知道哪些行为是正常、健康的行为。哪些是不正常、不健康和需要杜绝并引以为耻的行为。同时,为了保证规范大学生行为的力度和效果,也要制定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每学期或每月定期评选并表彰模范师生。在引导学生思想行为方面,不能忽视榜样的力量。学校通过每学期或是每月对模范师生的评选和表彰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这就可以保证模范师生的日常行为可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进而去熏陶和感染其他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定期开展法制宣传和爱国教育。法制宣传和爱国教育是塑造大学生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可或缺的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和效果。大学领导层应该制定定期开展法制宣传和爱国教育的策略、实施内容和实施计划,并认真努力贯彻到位。形式上可以采取演讲会、贴标语、开展法治宣传和爱国教育的选修课和必修课等形式。还可以邀请具有浓厚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怀的教授、名人、企业家、娱乐明星等来校作报告分享心得感悟的行为。
一:选题的意义,即为什么选这样课题?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存在的弊病,结合例子三: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开展,及有那些益处;四:结合例子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五:总结与展望
我 。,@@ l来/。
大学作业,,,,,,,,百度一下很多,想自己写,除非你文采好,要不。。很多分数不会很高的。你这个作业我也写过,自己写,写不明白的。几百字还可以 3000,真的不好写啊。。
论文正文一定要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可以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具体论文如下:
自懂事初始,我就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期盼。他们希望我能够好好学习,将来考入一所好大学。年幼的我尚不明白什么是大学,什么是好大学。但我明白,上大学是一件能够让父母感到自豪的事情,于是我开始接触学习。
从学习简单的数字“1、2、3”到接触到数字间的加减乘除,在这段过程中,我曾经很抗拒很累,不想学习,因为感觉学习很无趣。不过,慢慢地,我发现那让我厌恶的数学,竟然能够帮我解决诸如“玩具怎么样平均分配到我和我的小伙伴”等这么多的问题,我对数学渐渐由厌恶转变为感兴趣。
从某个时刻起,除了父母对我的期待,兴趣也成了我学习的动力之一。曾经的我天真的认为,好大学,就是指清华北大。的确,清华北大是好大学。但在长大过程中,我慢慢地发现,以我的能力,要考去清华北大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是我没灰心,长大的我开始明白,真正的好大学有很多。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华工的名字就刻在了我的心上,成为了我奋斗的目标之一。高三的日子有泪也有欢笑,所有的人为着各自的理想大学,为着将来,在自己的座位上激扬文字、挥斥方遒。
那时候,我在奋斗之余,不时也会憧憬着未来的大学生活。大学,真的不远了。终于,闯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我如愿敲开了华工的大门,成为了土木工程系的一名新生。成了一名华工人,也总算是对得起父母的期待,对得起自己的努力。
我的大学生活,开始了。在高中的时候,我们向往大学的生活,往往是因为有很多规章制度来限制着我们的“自由”,很多东西都不能想做就做,需要服从安排,天天都是无休止的学习,复习。可以说,我们向往自由,渴望发挥自己的特长、张扬自己的个性,于是展开了对大学的追求。
当我们真正来的大学的时候,第一时间表现的是好奇心,大学里面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好奇。对我而言,当我踏进华工的大门时,周围的一切把我给深深吸引住了。高大的教学楼,广阔的运动场地,优美的宿舍群„„我暗暗道:“原来这就是大学。”
随着我正式驻扎在华工,我渐渐的发现,大学不仅仅只是我上面所说的那样。从来校报到之后,我认识了很多师兄师姐,他们有的活跃在社团的第一线,有的在学生会里工作,于是我便渐渐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校组织,比如说学生会,团委,各种社团,数不清的组织,向我们这些大学新生抛下了橄榄枝。
以为这就是大学生活的全部?你错了,这只是大学的开始,只是我们青春的开幕式。也许有的人以为,上了大学就是解放,自己就可以不再受管束,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诚然,相对于中学,我们在大学能够有更大的自由度,但着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时间任意挥霍。
如果只是想在大学漫无目的地混日子,岂不是对不起自己过去的12年奋斗的青春?我们来到大学,为的是学习更多的东西,提高自己的文凭和知识,增加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情操,同时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对我而言,我是想掌握一门真正的专业技能,所以选择了土木工程。
大学的四年,其实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四年间,有人好好利用了大学里的每一天,最终走出社会也能过得如鱼得水;相反,有人只是为了混日子,四年来整天无所事事,只会宅在宿舍在电脑上指点江山,最后竟连一纸文凭也“混”不到,数年前令父母自豪的大学生就如此沦落了。
后者的生命里总是充满了抱怨,说自己得不到成功的机会,却不晓得自己从没去争取,以为上了大学就无需再继续奋斗,并没看到周围成功的“学霸”是怎样追求上进的,只会怨天尤人,悲哉!
我充满着理想,上了大学,来到了华工。我很珍惜在大学得到的更多自由,但自由是相对的,这自由是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能力的工具。我知道,要让四年后的自己不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无悔,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我必须得为这四年的大学生活做一份规划。
规划就像我们在大学求学之路上的指南针,没有规划,我们就失去了通往成功的方向。纵观古今,有多少人的成功能够在无计划的状态上达成的?把这句话放在大学中来看一样正确。
想当年,钱钟书初入清华园,便扬言要横扫清华图书馆,结果他真的做到了,并且凭他在图书馆中的博览,增长了的见识,成了一代文学巨匠。
这何尝不是钱先生对自己大学生活的一种规划?再看近来争议颇多的李阳,暂时撇开他的不是,回顾他的大学生活,起始他的各方面的学习成绩都很差,然而他经历过思想斗争,选择了坚持下去。
决心以英语作为突破口,给自己定了一份计划:1、天天跑到校园空旷处去大声喊英语;2、出两个办法督促自己坚持下去:一是告诉很多同学自己要每天坚持学英语、喊英语;另外,邀请班内学习最认真的一位同学陪他一起大喊英语。
他坚持实施自己的计划,到最后他发现自己可以复述10多本英文原版书,背熟了大量四级考题,听说能力脱胎换骨!正是因为通过学习英语取得的成功,他树立起了人生的自信。直至后来,更是创造了疯狂英语的成功!
这两个例子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相信,我也需要一份最适合自己的大学生活规划,去有目的地过好这四年的大学时光。对我而言,我觉得我不仅要充分利用好大学给予我们的各种资源和自由,并且要保持着自己在高三时的那份自觉自律。
在大学中应该如何学习呢?大学俨然已与高中大不相同,我认为大学的学习方向并不在于我们学了多少专业知识,而是在于一种自学能力的培养。古谚有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大学里,纵然需要老师的教育与引导,但是就学生自己而言,自学的能力更加重要。
走出校门以后,便要开始面对种种来源于各方面的压力与问题,而自行解决的问题能力无疑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这也已经成为了我们成熟后迈向社会的一个标志。
那应该如何去培养这种能力呢?大学里并不仅仅只有紧张的课程与学习,还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比如说学生会,各种部门与社团,你的生活若与这些组织重叠,你都能感受到大学的多姿多彩。
但是存在其中的并不是只有单纯的趣味与玩乐,更多的是部门工作所带来的锻炼与磨砺。我们应该大一刚刚起步的时候,便把握住这些机会,让自己在充满乐趣与忙碌的部门工作中得到成长。另外,我觉得自己还需要培养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要求自己必须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面前,要认真思考、分析,找准其切入点,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注意实践出真知,做到知行合一,从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获取营养,从而提升自己。
培养一些良好的品质对我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诚信、责任心、团队意识等品质可以说是我们敲开事业大门的敲门砖,它们体现的虽非个人能力,但能从侧面反映出自己对事业能否奉献,能否有所作为。
可以说,这是当今时代所要求我们具备的基本素质。从小的方面来讲,我们应当摒除恶劣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能使我们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扩展资料
大学生活注意事项:首先要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全身心地融入大学的节奏中,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大学生活初期,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毕竟从高考结束到拿着录取通知书来报到,你在这期间整整休息了三个月,近百日毫无规律的安逸生活,可能让你的神经已经高度松弛了,懒散惯了的你必须迅速调整自己的身心、尽快进入状态。
在新生活刚刚开始的时候,养成一个科学的作息习惯,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合理安排好学习、运动、休闲等各种活动,当好的习惯形成并进而成为一种自然的时候,你的大学就一定会非常精彩。
这个自己感想把
论大学校园文化构建
论文关键词: 大学校园文化内涵基本特征问题构建路径
论文摘要: 在条件下,大学品质、大学精神及校园文化经受严峻考验。大学校园文化将把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他人。作者根据大学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内涵及特点,分析了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并在国外大学校园文化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有效构建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有效路径问题。
大学,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摇篮,它孕育着人类社会最具有潜能的资源,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源泉。大学不是建立起来的,而是发展起来的。正如梅贻琦校长曾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支撑起大学蓬勃发展的乃是蕴含哲理的大学精神的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可谓大学之灵魂。但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大学校园文化有些浮躁、急功近利,对大学的价值追求缺失的现象,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下的校园文化构建。
一、概念的界定
广义上理解,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理解,文化就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机构”。[1]校园文化并不仅仅指的是大学校园文化。校园文化还包括中小学校园文化和职高性质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人在校园生活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校园群体精神及其所附载体。[2]大学校园文化是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底蕴,由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3]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特殊的形态文化。它既包括学校的物质范畴,又包括学校的精神范畴。换言之,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一种氛围,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和学人精神的综合体现。[4]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其核心是大学精神,是大学人所追求的价值观。这种价值理念投射在校园的各个层面,从而形成大学校园文化的外延,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具体表现为一所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活动场馆、学生餐厅、校园道路等景观”。[5]这些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基础设施,以其独有的校园风格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和方式,它们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现代化的应该拥有种类俱全的书籍,而且拥有丰富的中英文文献资源,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2.校园观念文化,也叫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精神追求,以及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6]它们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和精髓。
3.校园制度文化是“一所学校为保障教学工作、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7]大学所特有的校训和校纪校规等,它们对学校健康稳步发展起着规范化作用。
4.校园行为文化是“除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之外的、由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各种形式的活动”。[8]如校园的“文化节”、“体育比赛”、“社团活动”等。
三、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软实力,是提高大学竞争力的内在推动力。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大学校长非常重视本校的校园文化,甚至将其提升到全球战略地位。大学校园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规范性和导向性。
规范性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特有要求。一方面,大学要规范地建设校园物质环境来规范师生的行为,培养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从基础设施和设备的管理,例如图书馆的机房和实验室的器材规范使用等宏观层面,还是从食堂的菜价管理、校园路的命名和校纪校规制定方面等微观层面,校园文化都要讲究明确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大学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导向性。首先,校园文化蕴涵着宝贵、质朴和人文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指引着高校师生,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校训是大学精神和学生风貌的集中体现,如北京大学校训是“爱国、、科学、创新”,清华大学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有形的意识形态文化,它成为一代又一代学子为之奋斗的精神源泉。其次,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织部分,而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和倡导者大多都是来自学校,来自于那些追求学识和思想活跃的学者和专家。这些学者和专家们提出的一些观点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超前性,他们承担着创新大学校园文化的责任,并引领社会文化向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2.性和学术性。
首先,大学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无不透射出它对学生的教育。校园的花草树木、优美的.环境教育着师生要热爱自然、关爱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校园的各种规章制度教育着学生做事要遵纪守法,学习要尊重学术科学性和严谨性。校园的校训、校徽、校歌、校史乃至学校的校庆活动,这些具有丰富内涵的校园文化都在着学生要热爱母校,以母校为荣,努力学习,磨炼意志,提高人文科学素养,实现远大理想,从而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其次,大学是学术探究的发源地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高校经常展开校内学术研讨和师生学术报告;此外,大学之间会加强学术交流,举办各类讲座。这一切都使得校园文化永远充满活力和生命力,为学生营造出学术研究的氛围,提高认知水平和研究能力。
3.实践性和服务性。
认识论的内容之一是科学的先进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和促进作用。学校传播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理论无不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和指导意义,进而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富了更深远的内涵。无论是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还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此外,学校将专家们研究的科研成果与社会企业联合投入生产,产生效益,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校园文化能够影响和辐射到社会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它的实践性与服务性特点。
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大学片面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略其精神文化的发展。
当今,一些大学普遍追求高校物质条件的改善。在招生规模扩大的背景下,某些高校扩建校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另一方面,却无形增加了、物力和财力的负担,造成对部分原有教育资源的损失与浪费,此外,在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却没有带来精神文化的发展。大学的任务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需要人才,人才是需要培养的。大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提升大学生的学识和修养。
2.大学缺少对大学人文精神的提炼和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的文化氛围。
首先,大学设置课程的标准缺少规范化,课程受的限制,大学课程偏理轻文,造成大学生缺少追求人文科学和提高人文素养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有大学人的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9]其次,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国外著名大学非常注重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剑桥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哈佛大学注重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和注重人文。
3.网络文化冲击大学校园文化,影响其健康发展。
网络给学生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同时也夹杂着很多不良内容。大学校园主流文化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威胁并日趋严重。网络文化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其交互性特征既传播信息文明,又生产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既给人广阔自由,又带来失律失范。[10]大学生易迷失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不能正确吸收其精华部分,影响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五、有效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之路径
1.提升办学的核心价值理念。
办学的核心与宗旨是育人,培养人才。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大学,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通识教育的前提下,对大学生的道德和人格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规范和塑造。大学重在育人,没有健全的人性,就没有健全的社会。
2.完善大学办学体制。
(1)明确大学定位。
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大学,它们的定位有所不同。进入“985工程”名单的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它们的定位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研究创新型人才;某院校,其定位为“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明确的目标与定位,是建设特色大学,构建特色校外文化的前提。
(2)建立“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办学机制。
目前,高校的教育化趋势日趋凸显。大学教授兼任并忙于学校的行政工作,无暇顾及学术,造成一些“学术造假”、“学术腐朽”等现象。我认为,校长治校与教授治学并不矛盾。校长治校不是专制,同样需要治校。校长任命应由教授民主选举产生,受其监督。如果校长不能履行其职责,大学可以引荐“引咎辞职”制度。好的办学制度比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重要。同时,教授应潜心研究学术,淡泊名利,耐得住学术的寂寞与自由。
3.注重大学校园文化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1)坚持大学的科学精神。
大学不仅仅是教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追求知识与真理。哈佛校徽镌刻拉丁语“veritas”,即“真理”。“让真理与你为友”,体现了德国教育家洪堡的思想。此外,科学精神的最重要方面是创新精神。周远清认为:“大学文化精神一方面要秉承传统,另一方面又要具有创新精神,反应时代精神。”[11]创新精神首先要有思想和学术的自由。大学应该给予教师和学生良好的环境,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某大学应聘中科院院士当班主任,这不是作秀,而是真正给学生营造潜心学习和研究科研的氛围。大学生在宽松的中能够去做前人未想和未做的事情,文科生多学点理科知识,理科生多学点文科知识,提高自我综合素质,成为创新人才。
(2)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所谓人文精神,一般说来,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的灵魂。它以追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自由、解放和幸福为终极目的。[12]大学精神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促进人的发展与价值理念。要弘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改变重理轻文的现象,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他们懂得关心他人、关爱生命、关切社会,健全人格。教育恰恰就是挖掘各种文化的人文意义的文化,从而以综合的或全方位的文化培育全面发展的人。[13]
4.培养大学生的服务社会精神。
大学的功能之一是服务社会。原来“象牙塔”的大学,日益与社会相联系。教育是公共产品,具有公共性。大学教育资源取之于社会,应回馈于社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座右铭是:“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并为所有国家的利益服务。”洪堡认为,国家与大学目标利益是一致的,因为寂寞与自由能促进大学的繁荣,而繁荣的大学及发达的科学正是国家利益所在。大学要服务社会,适应。大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不可分离的,而这需要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去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5.规范和美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首先,正确对待虚拟的网络世界。校园网络文化冲击着和大学道德。要加强学生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明确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要吸收其精华,摒弃糟粕。大学要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其次,要创建良性的网络交流平台,构建平等的对话共同体。通过个人和校内微博,加强校长与教职工间、校长与教师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网络交流,彼此传达真诚的关爱、信任与尊重,达成共同体意识。“正是通过协商,共同体成员形成了共享的目标、信念系统和体现自己规范的集体故事。这些共享的经验建构起了一个集体的知识库,这个知识库通过一次次互动不断继续得以更新”。[14]
六、结语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大学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民生的稳定、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兴旺。大学任重而道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大学人共同努力建设。大学人在秉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放眼全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协力构建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大学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155-160.
[2]蔡红生.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
[3]刘敏,杨永青,安宁,刘广生.以大学精神为指引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文化.[N].科技创新导报,2010,(19):251.
[4]张亚梅.创新人才培养与高品位校园文化[J].松辽学刊,2001,(6):90.
[5]衣俊卿.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150-159.
[6]袁贵仁.教育—哲学片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200-210.
[7]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使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381-384.
[8]刘德忠.论校园文化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3,(8):4-5.
[9]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J].未来与发展,2000,(12):61.
[10]刘佳.对高校校园文化的认识及其现状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1,(6):90.
[11]韩庆祥.解读以人为本[J].哲学研究,2004,(4):27-28.
[12]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精神[J].哲学研究,1996,(8).
[13]孟建伟.教育与人文精神[J].教育研究,2008,(9):17.
[14]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6.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是学校产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摘要: 校园文化的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坚持立足本校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创建富有医学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以甘肃医学院为背景,分析当前医学院校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 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文化资源
校园文化是学校产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是大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隐形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具有引导、规范、调节、熏陶、教化等文化功能[1]。高等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医学生毕业后要承担起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医学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独特性。
当前,在高校间竞争日益严峻的大环境下,构建独具特色的、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是医学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医学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医学院校如何立足自身特点构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课题。
1、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困境
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开始关注并重视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还存在着不足,梳理当前医学院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对校园文化认识有偏差。许多医学院校投大量资金用于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的建设,而忽略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忽视了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和主要作用。这种重物质轻内涵培育的校园建设模式,势必导致大学文化的魅力和个性文化的缺失,往往造成部分院校失去了自身固有特色和竞争力[2]。
二是特色文化缺失。如今,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但真正有内涵、有意义、高层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多,校园文化活动中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比较突出,庸俗化、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活动忽视了医学院校自身的特点,忽视了校园文化中隐含的医学精神,脱离了医学院校主流文化,导致校园文化无个性、无特色。
三是忽视人文教育。在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上,往往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20世纪初,梁思成曾在《半个人的时代》中指出,科技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出现两种畸形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而奢谈人文的边缘人[3]。在当前医学院校这种育人模式下,医学生的专业素质越来越高,但人文修养严重缺失。据中国医师协会《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在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其他80%均因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等问题引起,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源于医学人文教育缺失[4]。因此,作为医学生,仅有高超的医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拥有过硬的人文素质。
2、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2.1以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是关系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高校建设的制度保障与服务目标。为此,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立足学校的办学优势、自身条件、着眼学校未来发展前景,大力挖掘学校内部潜力,不断明确学校特色定位。依据这一特殊要求确定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同时,学校要完善管理机制,建设项目管理平台,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在广大教师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环境,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的良性双向互动模式,最终实现医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意义。以甘肃医学院为例,秉承“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立足陇东,面向甘肃,辐射周边,服务西部”的`定位,明确了学校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是为西部农村、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院围绕这一目标,制订了以护理和检验为特色专业的建设规划,做强特色专业的同时,促进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建设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甘肃地方输送大批优秀医护人才。
2.2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精神的倡导和实践,在大学校园中,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相融合,才能创造出健康高雅、积极向上、丰富和谐的校园文化。医学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秉承传承与创新的文化建设核心,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一方面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时代精神,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身责任与使命,真正树立起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努力成为高素质医学人才。
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可充分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并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如甘肃医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挖掘皇甫谧文化资源,建立了皇甫谧研究院,加强对皇甫谧文化的研究和宣传,积极弘扬皇甫谧精神,将皇甫谧仁爱救人、安贫乐道、不畏艰苦、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结合时代特点,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师生员工对地域文化产生亲切感、认同感,由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师生;并将皇甫谧文化精神融入校训、校歌、校徽中,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这种优势资源的融合,使得大学校园文化既体现时代精神,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特色。
2.3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医学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特色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它对高校人文环境的形成、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医学院校应根据医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建设要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科学素养是优秀医疗卫生人才的必备品质,医学院校要围绕这一主题创设开放性、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学校每年借助挑战杯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科技创新活动。
另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和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活动等,努力营造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激发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挑战精神,增强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医学院校特色文化。其次,活动载体应注重多元化与创新性,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当今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越来越多元化,许多高校通过校园网开办网上论坛、网上心理诊所、科技交流、艺术探讨等各种活动,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体现自我价值,进而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开辟了新的途径,增添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载体。医学院校应加强校园活动载体的管理和建设,把传统校园文化活动与现代信息媒体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做大做强特色品牌活动,不断提升活动的引导力和影响力,营造积极向上、医学特色突出的校园文化氛围,有效推进医学院校特色文化形成,为国家医学事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甘肃医学院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本校地方优质文化资源凝炼特色校园文化精神,学校以皇甫谧文化和崆峒文化为主题开展各种活动,如举办皇甫谧论坛、皇甫谧针灸学术交流会、崆峒养生文化讲座等活动;同时通过电子屏幕、校报、校广播站、校园网络以及周末放映古代医学经典相关电影等多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营造浓厚的医学人文氛围,促进医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2.4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学校要使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做到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必须让校园文化与地方优秀文化相融合。学校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点,挖掘地域文化的精华,找准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对接点,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接受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要使校园文化在自身发展中形成品牌,不断积淀文化底蕴,增强学校办学软实力。
甘肃医学院为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充分挖掘本地丰富的人文资源,把皇甫谧文化和崆峒文化作为本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学校已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加强针灸医学和崆峒养生学的研究,大力发展针灸特色专业。学校还每年组织学生参观皇甫谧文化园,组织学生深入崆峒山进行药物采集、药物价值研究,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方文化,将地方传统文化精华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2.5以医学专业特色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品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5]医学院校应通过社会实践来全面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品质。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针对医学院校实际,结合专业特色,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发挥专业优势。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深入农村义务支教,了解国情民情,认识社会,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不断完善他们的道德人格。甘肃医学院紧密结合本校专业特色,不断拓宽实践渠道,如口腔协会、针灸按摩协会成员经常深入农村,走进社区、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开展义诊和送医送药活动,或在校园内为师生义务献爱心活动,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砺,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和才干,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品格和道德境界,最终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医学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专业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高超的医学技能,更要加强其文化素养的培养。特色校园文化对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医学院校应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在深刻挖掘与不断创新校园文化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以便更好地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夏宝慧.高职校园文化模式构建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2]彭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22):67—68。
[3]李妍妍。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0(30):270—271。
[4]李霞。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探索[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2,12(4):291—294。
[5]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蒉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学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要把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作为突破口来。塑造出充满正能量、全体师生凝心聚力、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爱党爱国、报效国家回馈人民、培养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等健康优良的文化氛围。那么具体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这里主要可分为学生层面和学校层面两个层面。一、从学生层面来看,学校主要可以把以下几点作为突破口。学生学习方面。大学生毕竟尚处在学生阶段,仍然不能忽视对学业的重视。学校应该注重解决大学生不务正业而逃课、痴迷上网、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学生穿衣打扮方面。一个人的衣着是一个人性格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外现。学校也重视对学生穿衣打扮的适度管理。虽说大学生不必定制校服,但是也不意味着在穿衣打扮方面就可以肆无忌惮。男生的光头、黄发、纹身,女生的浓妆艳抹、衣着暴露情况等都是需要治理的地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道德方面。坏的思想会外现出不良的行为,同时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坏的思想和不良行为的发展。大学男生中的抽烟、酗酒、跟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密切等,大学女生的拜金、奢侈、交友随意、夜不归宿等,大学情侣间在大庭广众下的勾肩搭背、卿卿我我、男女生亲热尺度太大、男女生同居等不检点行为都是既有损学校形象也严重腐蚀学生健康思想的不良现象,会严重影响到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这些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必须要得到有效的遏制。二、从学校层面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在校园内加大对正能量、健康思想和行为的宣传和引导力度。学校可以出台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条例,让学生知道哪些行为是正常、健康的行为。哪些是不正常、不健康和需要杜绝并引以为耻的行为。同时,为了保证规范大学生行为的力度和效果,也要制定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每学期或每月定期评选并表彰模范师生。在引导学生思想行为方面,不能忽视榜样的力量。学校通过每学期或是每月对模范师生的评选和表彰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这就可以保证模范师生的日常行为可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进而去熏陶和感染其他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定期开展法制宣传和爱国教育。法制宣传和爱国教育是塑造大学生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可或缺的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和效果。大学领导层应该制定定期开展法制宣传和爱国教育的策略、实施内容和实施计划,并认真努力贯彻到位。形式上可以采取演讲会、贴标语、开展法治宣传和爱国教育的选修课和必修课等形式。还可以邀请具有浓厚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怀的教授、名人、企业家、娱乐明星等来校作报告分享心得感悟的行为。
开展学校 文化 活动可以促进广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下是我整理的校园文化 活动 总结 ,更多校园文化活动总结点击“ 校园活动 ”查看。
校园文化活动总结1
本学期的手工兴趣小组活动已经顺利结束了。在活动中,我们主要让学生学习剪纸, 折纸 等手工制作,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创造精神。学生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在活动中他们的'积极性很高,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学得也非常认真,都有很大的收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在选材时,我们尽量做到面广、有趣,尽量让学生通过手工工艺课接触到各种常见的工艺品种,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2、由于在活动中他们体会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所以对手工的兴趣更浓了。俗语说:兴趣是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每次活动,他们做出的手工都很出乎我们的意料。
3、学生的动手能力比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他们现在都能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花,自己动手折一些作品等。
4、在活动中我还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给他们感悟艺术品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评价,他们的审美能力比以前也有很大的提高。
5、在活动中我还注意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当他们有不会的时候旁边的同学就会主动帮助他们,现在小组中的学生都已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6、一学期手工制作课的学习,使小学生的双手与大脑的思考得协调起来。手工制作需要动手,手一动,就会引起大脑的积极思考,如手工制作的剪纸艺术,小学生先欣赏漂亮的剪纸,再自己动手剪一剪。动手剪时,他们就要思考:如何折叠,如何画出合理漂亮的图案,怎样才能剪好,贴好。一件作品的完成,使他们的小手变得更灵巧,脑的思考变得更敏捷。
7、本学期,我们还在摸索着,在选材时,尽量控制好作品的难易程度,做到:低起点,高发挥,既照顾到一般层面的学生学习的水平,又尽量照顾到那些掌握新技能快,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水平。鼓励学生做到:基本技能全员掌握,创意设计尽情发挥。既为一般学生打造学习的平台,又为尖子学生打造展示舞台。同时,每单元新的学习内容结束后,一般都安排一节综合创意课,引导学生及时将所学的内容巩固、消化、运用。
在本学期的手工兴趣小组活动中有收获,也有很多的不足:如有的学生在活动时会不注意卫生,把一些碎纸、废树叶等东西扔到地上;有的学生在活动前不能把活动所需要的东西准备好;还有的学生做手工比较低粗心,做出来的作品质量不高等等。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校园文化活动总结2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了,回顾这学期来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通过这学期的兴趣小组的学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许多同学要求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而且在这些兴趣者的指引下有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参加了小组学习。为了下学期能更好的开展兴趣小组,特将这一学期来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以便以后能做到取长补短,有所提高。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美术的兴趣
所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画画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但通过在美术兴趣小组里的学习,同学们都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了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在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摆脱以往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通过比较、讨论等 方法 ,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在他们的影响下更多的学生想参加兴趣小组,特别是二年级的同学尤为突出。
二、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
在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中不仅是讲解了美术的基本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了许多绘画的基本技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在这学期的活动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三、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特别是在今年的“光辉的旗帜”广东省青少年绘画书法摄影大赛中展现出了他们的才华,不少同学的作品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的奖励。而更大的就是“美术来源于生活而美化生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美术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当然,我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期待着我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将本着为学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我的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得到提高。
校园文化活动总结3
从本学期开始,我接手负责学校的兴趣小组管理工作,由于是本人第一次做这个工作,需认真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扬长避短,更好地开展好学校的兴趣小组活动。现将本学期的管理 工作总结 如下:
一、制定好各个小组计划并及时上交。
在确定好人员与分组的基础上,在开学初制定好详实的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并上交检查,计入教学管理积分。
二、召开小组辅导老师会议
在第三周就召开兴趣小组会议,对本学期的目标任务作以强调并征求各位教师的意见,对如何上好指导课提出好的意见,并对学校的要求提出建议。并和各位老师签了课堂教学 安全 责任书 。
三、加强常规的管理
本学期兴趣课每节必查,对教学内容、教学态度、常规管理,作记录,纳入教学常规遵守考核中。对违反教学常规的教师将扣分,每次违规扣0.5分。
四、对上课记录的检查
各辅导老师,认真做好兴趣小组活动记录,对记录详实加分,记录不认真扣分。现各项记录已收缴上来,发现律动小组记录最认真、最详实。
五、对作品评比
本学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及时的总结检查,分为期中一次,期末一次,组织教干对各组的作品数量和质量评比。对表现突出的教师寄语鼓励和表扬。争取每学期开一次第二课堂作品展销会。并及时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我校知名度。
存在不足:
1、在检查中发现有个别小组不及时到位,老师进课堂不及时,导致学生也不能及时到位,这个在下学期一定提醒老师注意。
2、教师教学要有严密的计划性,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各项技能训练。
3、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让学生的成果能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只有对工作不断地 反思 ,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校园文化活动总结4
在南白分院党委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支部精心组织和密切配合下,由南白分院主办,分院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承办的第二届“青春师院·活力南白”“移动通信杯”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圆满结束。本届艺术节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校园艺术活动,全面推进了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推进了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的文化育人工程,达到了预定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真正把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打造成共青团活动的一大亮点,一大品牌。
一、创新思路,全面推进校园文化蓬勃发展
分院团委在“学生成才计划”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在全分院范围内,以“青春师院·活力南白”为主题举办了第二届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此次艺术节全面展示了我分院学生文明、进取、协作、创新的精神面貌,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调动广大同学积极投身到文化艺术活动中,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力求推进我分院精神文明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
二、群策群力,精心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为了把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打造成南白分院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团委认真组织,精心策划,印发了《关于举行“多彩校园R26;闪亮青春”第二届“青春师院R26;活力南白”“移动通信杯”学生艺术节的通知》,专门召开了各团支书记会议,具体安排第二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有关事宜,对艺术节的组织实施、程序步骤、目的意义及活动经费等细节问题进行安排、部署。各团支部积极响应,围绕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主题,组队参加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期间,分院团委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分院校园内、本院以及南白镇的学校的宣传栏到处可见十分醒目的宣传海报,在海报上可看到节目日程安排,在校园多处也悬挂了宣传横幅。
整个活动持续的时间虽只有4天,但是分院团委能有条不紊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落实到具体的一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各自明确的目标去工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校园文化活动总结5
本次艺术节活动以“阳光与我同在,书香伴我成长”为主题,亮出了新时代教师的形象,展示了新时期少年 儿童 的艺术风采。其目的在于丰富学生学校文艺生活,展示学生艺术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我校艺术 教育 的发展。从整体来看艺术的组织是很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主体,全员参与。
本学期一开学,音乐美术两组便对照 工作计划 ,认真学习、研讨,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论证,多次调整修改,于中旬定好方案。
活动内容包括美术、音乐两大块,美术成果作品展和文艺晚会两部分。校音美小组早着手抓好特长学生的培养,要求编排的节目必须能展示出专业教师的水平。
从活动情况来看,本次艺术节活动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首先表现在音乐和美术课堂也成了艺术节的活动领域。音乐学科强化了口风琴、舞蹈校本课程训练,使得大部分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隆重喜庆,展示技艺。
为了增加艺术节的喜庆气氛,使此次艺术节成为孩子们的节日,在艺术节项目的设置和活动的组织形式上,充分尊重孩子意愿,使每项活动成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艺术美餐。
项目设计新颖。新增了音乐剧、歌曲串烧、音乐快板等,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尤其是 教师节 目,老师一上场,台下的小观众个个都是热情洋溢、激情高涨。
氛围营造得好,学校专门租用了舞台、音响、红色大气包彩门;台下学生按年级组成了方块队,各有各得标志,有的挥舞着彩色的气球棒、荧光棒、哈哈巴掌;有的是五颜六色的花束;还有的手执国旗,不停地表达着内心的喜悦;更有不少小演员,还带了自己的亲友团,拿着数码相机、亦或录像机现场拍照录像留念。
艺术的功能本来就是娱乐身心的,但艺术的表现却必须一丝不苟、勇于创造。舞台上演员们的表现都非常的投入,个个吸引你的眼球,连老师都惊叹学校原来隐藏着这么多能歌善舞的人才。书法、剪纸、折纸、绘画也吸引了大批的家长和学生前来欣赏,艺术节展露孩子们创造的天性和自信的品质,成为他们表现自我风采的大舞台。
三、项目丰富,精彩无比。
本次艺术节虽然准备时间很短,但活动项目是丰富而精彩的。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白天的开幕仪式、美术成果作品展示及晚上的文艺晚会。其中文艺表演包括舞蹈、音乐快板、音乐剧、古诗新唱、口风琴表演、器乐合奏等14个节目。
单看28日晚上的文艺节目的演出。校舞蹈队带来的舞蹈《举手发言》表现了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思考、争先发言的情景;音乐剧《快乐大扫除》的孩子,表演的惟妙惟肖;古诗新唱巧妙地将唐诗与歌曲进行了有机结合;音乐快板《校园常规记心间》不仅舞姿优美,词也写的非常好,唱出了我们是自信、阳光、健康、快乐的一小人,更让孩子们激动的还有教师的节目舞蹈《扎西德勒天路情》闪亮登场,孩子们激动的都站了起来。
孩子们群体雀跃,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孩子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最富有活力的老师们,祝福老师越活越年轻。
校园文化活动总结 范文 5篇相关 文章 :
★ 校园文化活动总结5篇范文
★ 校园文化活动总结五篇范文
★ 校园文化活动总结五篇模板
★ 文体活动总结范文5篇
★ 校园艺术节活动总结范文2020最新5篇
★ 校园的活动总结书怎么写10篇
★ 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总结5篇
★ 师生校园文化活动总结五篇
★ 校园艺术活动总结五篇范文
★ 校园学期活动总结五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