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关于发表猪病研究论文的期刊

关于发表猪病研究论文的期刊

发布时间:

关于发表猪病研究论文的期刊

李云章教授从事家畜外科学、小动物疾病学、濒危野生动物寄生虫病学的研究工作,在大动物外科手术学方面也有独到的建树。多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出版了《实用猪病手册》、《兽医专业毕业生产实习指导》、《家畜外科学实验指导》、《家畜外科手术学实习指导》,副主编出版了《兽医外科学实验教程》、《兽医外科手术学实验教程》,参编出版了《实用兽医教程》等专著和教材。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呼和浩特市课题1项,教育厅课题1项。李云章教授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04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人选、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7年被内蒙古农业大学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

省级期刊省级期刊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国家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指由国家部委、全国性团体、组织、机关、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核心期刊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凡是这些来源期刊目录里有的刊物均可认为核心期刊,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在动医方面,比基础和临床好点…………临床兽医学王振勇,男,生于1966.10.10,山东农业大学副教授。 1982.9-1986.7就读于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86.9-1989.7就读于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病理学专业,师从我国著名的动物病理学专家陶履祥教授,获农学硕士学位,1999.9-2002.7就读于东北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专业,师从我国著名动物营养代谢病专家石发庆教授,获农学博士学位。 现为山东农业大学临床兽医系主任,山东农业大学动物保健医院院长,山东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学科组组长,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理事,所在学科为临床兽医学,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代谢性疾病,目前承担的课题有《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综合防治》(济南市青年明星科技项目)、《不同砷制剂添加剂量对动物免疫器官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基金)、《不同精料浓度对奶牛机体的影响》(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后基金)、《酒精阳性乳的分子机理研究》(自选课题)四项。 发表的论文: 《奶牛酒精阳性乳与自由基代谢及乳腺损伤关系的研究》,畜牧兽医学报2006年第4期(单月刊) 《奶牛酒精阳性乳与微量元素Zn、Cu、Mn、Fe含量及自由基代谢关系的研究》,中国兽医学报2007年第1期(单月刊)(通讯作者) 《硒、碘代谢与酒精阳性乳发生关系的研究》,中国兽医学报2007年第3期(单月刊)(第一作者) 《奶牛酒精阳性乳中Zn代谢水平与相关酶活力关系的研究》,中国畜牧杂志2006年第13期(通讯作者) 《奶牛酒精阳性乳中S代谢水平与相关矿物元素代谢的关系》,中国畜牧杂志2006年第17期(第一作者)。 《奶牛蹄病与相关矿物元素关系的研究》,中国畜牧兽医2005第8期(第一作者) 《酒精阳性乳的营养成份研究》,中国畜牧兽医(单月刊)2005年第7期(通讯作者) 《奶牛酒精阳性乳与热应激关系的研究》,家畜生态学报(双月刊)2005年第5期(通讯作者) 《钙代谢及其相关激素与酒精阳性乳关系的研究》,动物医学进展(单月刊)2006年第五期(通讯作者) 《不同砷制剂添加剂量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畜牧兽医(单月刊),2006年第十期(通讯作者) 《酒精阳性乳的发病原因与防制》,四川畜牧兽医(单月刊)2004年第7期(第二作者) 《奶牛酒精阳性乳与离子平衡、乳腺细胞损伤关系的研究》,中国畜牧兽医(单月刊)2006年第4期(通讯作者)等30余篇 参加编写《动物内科学》,(郭定宗,全国高等学校农林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等教材和科普读物10余部。 2004年3月获山东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2005年2月获山东农业大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二等奖。 为本科开设的课程有《动物内科学》、《动物临床诊断学》、《特种动物疾病学》、《动物毒理学》、《动物营养代谢性疾病与中毒病》等,为研究生开设了《高级动物内科学》、《禽病鉴别诊断》、《猪病鉴别诊断》、《兽医临床专题讲座》等课程。通讯作者 葛利江, 1966年1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获临床兽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家畜胎盘生殖免疫学和影像学研究。现主讲动物产科学、动物医学影像学、猪病兔病学、高级动物产科学、生殖内分泌学和兽医专业英语等多门课程。近些年来曾先后主持黑龙江省教委课题、黑龙江农垦总局课题、山东农大博士基金和博士后课题各一项,参与课题三项并获农垦总局三等奖一项、黑龙江省畜牧局三等奖一项,省科技二等奖一项。参编全国统编教材《兽医专业英语》,先后主编或副主编《猪病学》和《动物疾病诊断图谱》等著作6部。近些年来先后在《中国兽医杂志》、《西南农业学报》、《家畜生态学报》、《中国生化和药理杂志》、《动物医学进展》等杂志发表科研论文近10篇。谢之景,博士,副教授,于2001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攻读预防兽医学博士学位。2004年7月博士毕业后,到山东农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从事小动物及野生动物疾病研究。在《中国兽医学报》、《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病毒学报》以及《兽类学报》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6篇。1.犬细小病毒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小鼠检测,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14(4):503-506.(第一作者)2.表达犬细小病毒VP2蛋白重组犬2型腺病毒的构建及鉴定,病毒学报,2006,22(3):214-219. (第一作者)3.犬细小病毒基因型的调查,中国兽医学报2004,24(5):421-424. (第一作者)4.犬细小病毒分离鉴定及其基因型调查的基础研究.中国动物保健. 2003 ,12: 21-23. (第一作者)5. TaqMan 荧光定量RT-PCR 检测犬瘟热病毒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兽类学报. 2007, 27 (3):293 -297. (通讯作者)6.幼犬犬瘟热的治疗实验.山东畜牧兽医.2006,3:1~3. (通讯作者)马卫明,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高级会员。1996年7月起在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临床兽医系任教至今,主讲《动物外科手术学》、《动物外科学》、《动物普通病学》、《动物性药材的人工培植与开发利用》等本科课程以及硕士生课程《高级动物外科学及外科手术学》。在《中国农业科学》、《畜牧兽医学报》、《科学技术与工程》、《中国兽医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狗病临床手册》(金盾出版社,2006),副主编《犬病诊断与防治彩色图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动物产品卫生检验》(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安全优质兔肉的生产与加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参编《养狐与狐病防治》(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高效养牛技术问答》(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牛病防治技巧》(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安全优质鸡蛋生产与加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新编兽医实用手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奶牛临床疾病学》(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畜禽疾病防治学》网络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2003)、《家畜外科手术基础》(山东农业大学电教中心制作,金盾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兽医临床常用外科手术》(山东农业大学电教中心制作,金盾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兽医临床诊疗常用技术》(山东农业大学电教中心制作,金盾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 《牛脑包虫病的发生与摘除手术》(山东农业大学电教中心制作, 金盾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2003)、《犬常见病手术》(山东农业大学电教中心制作,金盾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等多部多媒体教学光盘。获奖情况:《牛体外牛黄发生器内培植牛黄研究》获200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三位),《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畜禽疾病防治学及其配套电视教材研制与应用》2005年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获山东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第二位)。现主持校博士基金课题一项、省博士基金课题一项。

这个刊物应该是可以的 刊名:《人文社科论坛》 英文名: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Forum 主管:北京人文社科研究院 主办:人文社科论坛杂志社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519/N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290-2598 邮发代号:8-519 出版:中国计量出版社 创刊年:1996年 本开:大16开 语种:中文 刊期:月刊 发行总代理:中国报刊发行局 发行范围:国内外公开发行 信箱: 定价:10.00元(RMB)每期 订阅:邮局订阅 补充说明:凡在《人文社科论坛》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作者,杂志出刊后即赠1册样刊!

关于发表猪病研究论文的目的

你好,做科研的话,一般来说有了某些结果的时候就可以写成文章,然后这个论文发出去之后说明你的科研成果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首先,我们应该追问,发论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其实,发论文是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一个必要环节。试想,你开展一个试验,拿到结果,通过整理分析,形成一个成果,你这个试验做得到底怎么样?哪里需要完善?下一步朝哪个方向攻关?我们往往需要他人、特别是同领域的学者予以指正。你写一篇论文,编辑通常都会邀请相关专家进行peer review(这些通常是义务的,是一个科学家对学科群的无私贡献),专家会针对性提出研究的亮点或者短板,供你参考。想想,我们课题开展初期、或者申请基金时,用不菲的咨询费邀请专家过来指导;现在,投论文让全球学者帮你免费指正,这是多么划算的一件事!当然,我也见过没法好论文的项目,甚至缺乏统计分析,在验收时竟然也能结题,令人咋舌。因此,发论文是不断提高自我研究水平、明确研究方向的一个途径。其次,发论文是为了科研的传承。回忆一下你的科研之路,哪个不是从阅读经典论文开始的?哪个大牛没有几篇代表性论著?哪个诺奖背后没有高水平论文的支撑?经典研究还会被编入教材,培养一代代科技人才。因此,论文是科研的积淀、是知识的传承,是你站在巨人肩膀上继续探索的基石。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论文是薪火相传的火种,是连接一门学科过去和将来的线索。最后,论文发表是倒逼科研水平提升的动力。读博时,聆听一位国外学者的学术报告,他说常有人问他“How to publish top papers?”,他回答“Do top research”,我深以为然。我们做学生投稿时,常会发现,有人试验做得漂亮,但是语言不好,结果打动了编辑,编辑都会耐心让你修改语言,最终论文会接受;有人语言很好,但是试验缺少创新性,文章写得天花乱坠,也很难接收。因此,研究本身的魅力是根本,瑕不掩瑜,是高水平论文的根源。为了发表高水平论文,去做高水平研究,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激励机制。

做科研必须要发表论文来作为自己的科研成果,作为自己评定职称的一个依据了,这也是很多科研从业者必须要走的一条路了

目的:

1、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2、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

3、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大学阶段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意义:

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或文摘数据库,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

摘要是对论文综合的介绍,使人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关于猪病论文范文资料

从汉代起,我国人民就积累了丰富的养猪经验,总结出一套较为科学的养猪技术。据有关专家根据各地出土的陶猪和滑石猪对照当代主要猪种研究,在汉代我国就已形成至少五个类型的优良种猪。华北猪:体型较大,头部长且直,耳大下垂。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文物室收藏的陶猪圈,内有一陶猪,外型与华北猪相同,在苏北地区的汉墓中,这种体型的陶猪较为常见,如此看来,华北猪的分布范围较广。大伦庄猪:头嘴短小,颈、腿皆短,背阔微凹,腹部下垂,臀部发达。今产于江苏的泰州、泰兴、如皋一带,是我国优良猪种之一,泰州新庄汉墓出土的滑石猪,具有大伦庄猪的基本特征,看来这一猪种在汉代已经形成。四川猪:头短宽,颜面凹曲,身躯宽短,四肢结实,臀部丰厚,已具备早熟易肥的特点。贵州猪:体型小而丰圆,嘴尖细而短,属脂肪型。��(13)�� 汉唐周边地区也有养猪业。如《后汉书·朱浮传》中就谈到:"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膞而还。"东北的挹娄,《三国志·魏志·东夷传》说"其俗好养猪,食其肉,衣其皮。冬以猪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唐代室韦,《新唐书·北狄传》称其:"有牛不用,有巨豕食之。"可见东北各族人民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是有贡献的,我国较早形成了相畜术,西汉前期已出现相猪术,《史记·日者列传》记载了一系列的相畜专家,其中"留长孺以相猪立名",可能还著有《相猪经》之类的专著,但早已失传,后人方以智在其《物理小识》中曾引留长孺相猪法:"短喙无柔毛者良,一厢有三牙者难留。"《齐民要术·养猪》篇首就开门见山地说:"母猪取短喙无柔毛者良。"贾思勰虽没有注明出处,但这是留长孺相猪法却毫无疑问。从近代农民的经验看,有柔毛者体质差,生长缓慢,无柔毛者则反之;嘴短者,吃口好,增重快,嘴长而一侧牙多者,则吃口差,生长慢,生下小猪 ,亦不健康,由此可见古代的相猪术还是有道理的。对于肉用猪的选择,贾思勰提出了看外型选择的方法,"共食豕,乳下者佳,简取别饲之。""乳下者",小猪吃奶时最经常抢到奶头者,比其它小猪吃到的乳汁多,故生长发育快。� 初生小猪的养护,也形成一套专门的措施。南北朝气候寒冷,隆冬寒夜出生的小仔猪,必须采取防寒措施。《齐民要术》介绍了一种蒸法,小猪出生后放入蒸笼一宿,锅下燃以微火,使笼内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其效果如同当代妇产医院的小儿恒温箱,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人们还注意到,小猪生长过程中要及时阉割,才能提高出肉率,并使猪肉细嫩。小猪觅食和消化能力较弱,需要补充粟、豆之类的精料,但由于精料很少,为防被大猪抢食,人们采取的方法是:"埋车轮为食场,散粟豆于内,小豚足食,出入自由,则速肥。"而大猪则被阻挡在外。这些措施使小猪的正常发育得到保证。在徐州地区的墓葬中,母猪哺乳仔猪的陶模型时有出土,其年代从两汉迄于北朝末期,如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就有两件北齐时期的作品,母猪与小猪为浮雕式一体制作,母猪膘肥肚宽,躺卧地上,五六只体态圆滚的小猪,在一起拱着乳头吃奶,场景安详亲和,可以说是《齐民要术》养猪篇的佐证。在猪的催肥方面,西汉前期发明了"麻盐肥豚豕"法。《淮南万毕术》记载:"取麻子三升,扌寿千余杵,煮为羹,以盐一升著中,和以糠三斛,饲豕则肥也。"麻子含油率很高(后世常用麻子榨油),捣碎煮熟,香味浓郁,适口性好且易消化吸收,以此喂猪,上膘很快。南北朝时期还采取减少运动的催肥方法,《齐民要术》提出"圈不厌小(圈小则肥疾)",猪圈越小,猪的活动空间越小,运动量越小,消耗也越少,养分更多地转化为肌肉和脂肪,增肥自然更快。

写养猪的毕业论文?可以写写猪病的危害\及预防!可以找些书或网\报纸上的文章,直接扒到你论文里!还有人家要得 是范文吧!上面两个垃圾!!弄那些资料还用你们在着罗嗦了!

猪群的健康管理 养猪业市场行情的轮回波动,总是让养猪人几多欢喜几多愁。但这是正常规律,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以后也将循环往复下去。生产水平低下、猪病接连不断,才是养猪业的真止灾难,才是让养猪人承受痛苦的根本原因!就拿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肥育猪数来说,全国平均不到千头,可见有相当数量的猪场是赚不到钱的! 市场行情的跌宕起伏,固然影响着养猪效益;把猪养好实现每头猪的效益最大化,才是养猪人最应该关注的焦点。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猪群的健康管理,才能实现猪群的健康、高产、高效。1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 猪群的健康管理是山人来执行的,员工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执行的结果。 首先,要对猪有一颗爱心。要热爱养猪事业,应该以轻松卞俞决的心情投入养猪工作。“要我干”与“我要干”,所得到的结果将是大相径庭的!要设身处地为猪群着想,要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猪群。对小猪,要给予孩子般的呵护;对怀孕母猪,要给予孕妇般的呵护;对哺乳母猪,要给予产妇般的呵护;对公猪,要给予贵宾般的呵护。只有这样,猪群才能源源不断地为我们创造则富。如果仅仅把猪当成畜生来对待,漠不关心,甚至野蛮粗暴,猪群在没有适宜的环境、得不到良好的饮食、凄苦恐惧的状态下,连最起码的生存都谈不上,更何祝为我们创造则富了! 其次,员工队伍要有坚强的执行力。通俗地讲,执行力就是将一各种思想观念、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到位、落到实处的能力。有很多猪场在专家或者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猪场管理方案,但最终的结果还是问题不断。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执行有关。“目标十执行=结果”,缺乏执行力,即使有再好的方案、再止确的目标,也不可能得出好的结果。拿消毒这个环节来讲,假设规定3天消毒1次,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多个问题:消毒没消毒?用的什么消毒药?刺激性多大?浓度多大?舍温及水温多高?一天当中的什么时间消毒的?是否和疫茁接种相冲突?猪舍或猪群的卫生状祝如何?猪群反应如何?.••…能否得到强有力的、止确的执行,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毒效果。 第三,在确保猪场生物安全的基础上,想方设法,给员工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白山的环境。猪场享有“文明监狱”的“美誉”,这似乎是降低职业风险的需要,但也成了很多养猪人的无奈。一天24小时蹲在猪场里,一年难得回家儿次,环境极脏,伙食极差,整天机械式地重复着枯燥乏味的生活和劳作。在这种“监狱”似的环境中,员工的情绪往往是低落和烦躁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员工很难表现出旺盛的工作热情,很难发挥出攻无不克的战斗力。于是,很多猪场都出现了“用工难”的尴尬局面: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难找,像样的饲养员也难找,跳槽现象频频发生。员工队伍不仅素质低,‘非常不稳定。在这种局面下,要确保猪群的健康、要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儿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要不断改善员工的饮食和居住条件,以缓解员工被压抑的感觉;要改变过于严苛的管理模式,lfu代之以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采用“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定期进行技术和管理培训,使员工有一种成长的白豪感;不断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从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难度;营造积极、乐观、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在种猪选育工作中,要坚持把“健康、高产”当作}几要目标,lfu不是一味地追求漂亮的体形健康,即没有特定病原体、适应性强、抗病力强;高产,即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平均一头母猪一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或者肥育猪的头数,是决定一个猪场盈利与否的重要指标。平均一年提供育肥猪不足14头,盈利的可能性不大;超过18头,则,损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没有健康、高产的猪群,则猪场的经营状祝是不可能达到盈5平衡线以上的! 在实际养猪生产中,却有相当多的猪场热衷于引进类似于健美运动员体形的种猪,有的甚至声称“非双肌臀”不要!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很多种猪场也不得不调整选育方向,把培育外观漂亮的猪当成首要目标。这样一来,猪的体形的确越来越漂亮了,随之带来的弊端也越来越让养猪人头痛:抗应激能力差、发病率高,母猪发情不明显、配种准胎率低、产活仔数低、难产的比例大幅度提升。 必须明确:养猪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好看;要养赚钱的猪,lfu不是养好看的猪。具备和谐健康体形、能多产仔、生长快、饲料一效率高、生产更多优质猪肉的种猪,应该是育种学家、种猪场、商品猪场、屠宰)‘共同追求的目标,不应片面追求某项体形目标,走向极端,那将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3调整疾病防制观念,彻底摒弃“病来乱求医”的治疗方式,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观念 侧重于“治”的猪场,往往是漏洞百出、危机四伏的猪场,员工充当了“消防队员”的角色,为了“火火”lfu忙得焦头烂额;侧重于“防”的猪场,一般是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较高的猪场,员工能够有条不紊地从事防疫和保健工作,很少出现大的疫情;1fO侧重于“养”的猪场,则是进入了“出神入化、游刃有余”境界的猪场:员工轻松快乐,猪群悠哉游哉! 这里的“养”是广义的养,包括良好的环境控制、良好的营养供给和良好的饲养管理。 良好的环境控制。合格的养猪人必须具备很强的环境意识:没有好的环境,就不可能有好的猪群;要想养好猪,首先要创造良好的环境。猪场大的环境应力求绿树成荫、花草遍地、没有异味、极少蚊蝇。栋舍之间应适当拉大距离,以利于通风、采光和防疫。进入办公区,应感觉不是进了猪场,lfi!是进了修身养性的庄园。猪舍小的环境应力争达到“干、净、暖、通风”4项标准。“干”指干燥,潮湿的环境不利于任何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净”指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污染物;“暖”指舍内温度适宜,冬天不寒冷、夏天不炎热;“通风”指换气良好、空气新鲜,空气中有害气体、灰尘、病原微生物浓度大幅降低。 良好的营养供给。饲料一成本是应该考虑的,但不可一味追求饲料一成本的降低,因为低的营养水平往往导致低的养殖水平。除了蛋白质、能量等应满足猪的营养需要外,更要确保足够的、比例均衡的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供给。好的饲料一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任何“灵月一妙药”。近年来大面积流行的所谓“高热病”,在一定程度上与养猪场、户过分追求降低饲养成本有关,用便宜饲料一、便宜药物和疫茁,包括在员工使用上也优先选择月薪要求低的员工,从lfu导致猪群健康状祝差、生产水平低。 良好的饲养管理。关键是对猪要有一颗“爱心”,这点在前面已述及。善待猪群者,猪会给以丰厚的回报:产得多、活得多、长得快;lfu虐待猪群者,猪只能给以微薄的回报:产得少、活得少、长得慢,这种回报可能连成本都不够。要尽可能减少诸如转群、换料一、注射、环境突变等对猪群造成的应激,使猪群充分发挥其遗传潜能。4对关键性的疾病进行净化,可使疾病控制难度大大降低 近儿年困扰养猪业的严峻疫情当中,病原是复杂多变的。有病毒: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圆环病毒2型、流感病毒;有细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放线杆菌;还有支原体、弓形虫、附红细胞体等等。想把所有病原体都消火掉是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在全国一各地众多的疫情当中,猪瘟、蓝耳病和伪狂犬病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对猪瘟和伪狂犬病进行净化,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从2004年起,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丘惠深研究员指导下,山东省济宁原种猪场在山东省率先开展了全群猪瘟净化工作,每年两次对公猪、母猪和后备猪进行全群采样检测,至今已有5年多的时间。从2008年下半年起,济宁原种猪场又开始了猪群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尽管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争议,比如有无净化的必要、采用何种方法净化、能否达到顶期目的等等,但从全场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引种客户的良好反映来看,疾病净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猪瘟净化方法:逐头活体采集扁桃体,到有条件的研究机构用荧光抗体法检测,凡抗原阳性者即为带毒猪,应坚决淘汰。净化的难度不在于技术难关,也不在于检测费用,lfi!在于巨大的淘汰成本,但这对本场和客户的长期利益都是值得的。5不要把“救死扶伤”当成养猪人的职责,应执行严酷的淘汰制度 在人医方面提倡“救死扶伤,发扬革命的人道}几义精神”,这是I}所当然的。lfi!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如果一味追求“救死扶伤”,必将造成猪病的进一步泛滥。养猪的目的是为了赚钱,lfu不是研究疾病。对疾病的研究,应该是高等院校、利一研院所的专家和教授们的工作。 热衷于研究、治疗一各种疑难杂症的猪场,不可能是高效益的猪场,反倒有可能成为一各种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的乐园!吴增坚教授提出的“五不治”原则,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无法治疗的病猪不治,治疗费用高的病猪不治,费时费工的病猪不治,愈后经济价值不高的病猪不治,传染性强的病猪不治。经过一段时期的严酷淘汰,病净化将发挥积极的作用,猪群的健康状祝和生产性能会明显提高。6高度重视霉菌毒素对猪群的危害 2003年前后,霉菌毒素的危害开始引起养猪业的重视。回首过去匕八年的时间,霉菌毒素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已经远远超过单独的某一种疾病。近儿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所谓“高热病”中,霉菌毒素“功不可没”。 饲料一的作用胜过一切灵月一妙药,但如果饲料一原料一发生霉变,霉菌毒素就会对猪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甚至引起猪群发病死亡。玉米、豆粕、鼓皮、鱼粉等原料一都有可能受到霉菌毒素污染。在我国危害养殖业最}几要的是镰刀菌毒素,有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和去氧瓜萎镰菌醇(呕叶毒素),还有黄曲霉毒素、储曲霉毒素等,可引起猪群采食量下降、生长不良、泌乳力下降、发情不止常、流产、死胎等现象。霉菌毒素的免疫抑制作用,是尤其令养猪人头痛的问题!可以导致免疫效果降低甚至免疫失败,还可以造成用药无效。接种了猪瘟疫茁还照发猪瘟,接种了伪狂犬病疫茁还照发伪狂犬病,不一定是疫茁不好,也不一定是程序有问题,很可能是出现了免疫抑制。在实验室中证明很敏感的药物,应用到猪群中防治某些细菌性疾病,也有可能毫无效果。 2003年,很多玉米受到霉菌毒素污染,该年度猪群发病率明显升高;2006年,全国很多地区发生了猪的“高热病”,养猪业损失更为惨重,这在很大程度上与2005年收获的玉米受霉菌毒素污染有关。2009年9月,北方很多地区阴雨天气比较多,尤其应该警惕霉菌毒素可能造成的危害。 减轻霉菌毒素造成的危害,关键是要严把原料-采购关,宁可每斤多花儿分钱进好货,也不可贪图便宜进劣质原料一。有条件的可使用种子精选机对玉米等原料一进行精选,筛除小的霉粒及杂质。根抓霉菌毒素的污染情祝,在饲料一里面加入一定量的高效霉菌毒素处理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霉菌毒素的危害。7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疫保健程序 要因地制宜、因场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利一学的防疫保健程序,并确保落到实处。这里说的防疫保健程序,包括疫茁接种,也包括通过注射给药、饮水投药、饲料一投药等形式进行的药物保健。这些措施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存和发展。应该强调的是,任何专家推荐的任何防疫保健程序,都不可能是“放之四海lfu皆准”的真理,必须具体情祝具体分析。在某些问题上,一直是有不同观点的,不同的专家教授之间甚至争论不休,比如:哪些疫茁应列入防疫程序、猪瘟可否做超前免疫、蓝耳病疫茁有无接种的必要、若接种蓝耳病疫茁则应选火活茁还是弱毒茁、口蹄疫的防疫效果为何常常不理想等等。 专家教授的观点要虚心学习,其他先进猪场的成功经验也要积极借鉴,这样可以使白己少走弯路。但不加分析地对防疫保健程序进行照搬照抄,将是很危险的!必须经过小群试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分析和总结,才可以确定适合白己的程序。对猪场lfi!言,稳定才是硬道理,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论文

清阳宫能彻底清除蓝耳,圆环,伪狂犬等病原

猪蓝耳病感染后,会出现很多临床症状。 由于继发感染常常较为严重而复杂,因此确切描述PRRS临床症状很困难。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病期的症状不尽相同。 在西班牙、德国和英国常常可见眼周水肿、结膜炎、眼睑水肿;在英国还有顽固性下泻的报道; 欧洲和加拿大的猪群还常见皮肤退色、发绀。 猪蓝耳病在种猪群中的表现是没有区别的。 不同的毒株和管理因素等都可能影响临床症状的出现和生产损失。 1.流行形式: 猪蓝耳病在我省的流行形式大至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及亚临床型。 1.1.急性型 在我国虽然在不同的猪群和生产方式之间临床症状不尽相同,但大多数急性PRRS(猪蓝耳病)病例仍有些相同表现。可将急性型猪蓝耳病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高峰期和末期。 1.1.1.初期阶段 一般持续 1—3周,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厌食、嗜睡、精神不振、发热。猪群配种、怀孕、哺乳、保育及育肥阶段均可发病。 患猪首先发热和厌食,母猪的肛温很多超过 40℃,个别会高达41℃。生长猪的肛温41℃之间,这种发热在母猪及育肥猪中是短暂的,病猪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厌食,母猪出现这种表现的最多能达60%,常持续l一7天,据报道这种现象与生殖机能障碍并无内在联系。 嗜睡和沉郁是初期阶段的另一个特征,并延续在各个阶段,其特点是正常运动减少或停止,对外界的刺激无反应,时常采取侧卧姿势。 部分公猪会出现性欲下降。 在初期阶段,少部分发病猪出现双耳、外阴、尾部、腹部及口部青紫、发绀。但这种发绀常只存在数小时或数天,不经治疗便可消失。一些猪场管理人员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猪蓝耳病的严重性,没有提高警惕性以致于放任自流,使疫情进一恶化。 呼吸道症状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和急促,多发生在幼猪,成年猪偶尔也出现为快速的腹式呼吸或过度呼吸。 不常发生流产 (1—3%),致死率也低(3%)。 偶尔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瘫痪,平衡功能障碍或躁动、呕吐等。 1.1.2.高峰期 初期之后进入高峰期,这一阶段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使母猪的年产仔数降低 5—20%。 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儿,弱胎多,断奶前死亡率增高。此高峰期约 3周,死产的数量达到高峰。在整个繁殖过程中,死胎率可达35%以上,死亡率可从0到100%,也可见到大型的木乃伊胎儿和发育完好的胎儿,一般体长都在17era以上,在猪蓝耳病爆发的高峰期每窝的平均产仔数减少4头左右,数目与每窝仔猪的死产和木乃伊胎数大致相等。 在猪蓝耳病发病高峰期出生并存活下来的仔猪非常虚弱,尤其是早产猪,加之并发呼吸系统疾病及腹泻,使死亡率大大增加,若补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可造成全窝死亡。 1.1.3.末期 急性猪蓝耳病末期的特点是:繁殖参数恢复,逐渐达到或接近病前水平。 在仔猪和生长猪中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如果控制及时,措施得力,末期即是完全恢复的前奏。相反,急性猪蓝耳病末期可能是慢性猪蓝耳病的开始。 从我省发病猪场的状况来看,大多数已转为慢性猪蓝耳病。 1.2.慢性型: 与急性型猪蓝耳病相比,慢性猪蓝耳病的临床表现没有那么严重,大多数慢性病例其繁殖性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统计结果表明,初次感染6周后猪群的繁殖参数恢复到猪蓝耳病感染前的水平。 但是,活仔猪参数会下降;同时产胎率也会下降 (10.--15%)。 尽管有过一次繁殖失败的母猪也可能生产正常的仔猪,但这些仔猪由于随日龄的增加母源抗体水平的下降,仔猪会受到猪蓝耳病病毒的感染而成为带毒猪,并会在短时间内变弱,特别是哺乳后期和保育阶段的的变化较为明显。这种感染表明在保育栏和育肥出栏群中猪蓝耳病病毒传播活跃。 据报道,在首次繁殖失败后 2年也能在保育栏猪群中分离到猪蓝耳病病毒;爆发猪蓝耳病后1—2.5年,待出栏猪血液中还存在猪蓝耳病病毒抗体。所以从我省的养猪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扑灭猪蓝耳病是较为困难的。 在哺乳后期、保育和育肥出栏的生产阶段,慢性猪蓝耳病感染后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继发感染,这种继发感染与猪场的发病史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通过对部分猪场弱仔进行细菌分离和猪瘟的 IFA试验,结果分离出了链球菌、嗜血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致病菌,少部分猪场出现猪瘟IFA阳性,发生了散发性猪瘟。由于继发感染的不断增加,使慢性猪蓝耳病猪群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和胃肠道疾病,异致生长减缓和报酬下降,提高了断奶后的死亡率(最高可达50%);同时也导致了屠宰时不符合重量的猪增加。 如果此期没有很好地加强管理,会造成平均患病率和死亡率似乎月月循环,每月一个高峰。 2.引起猪蓝耳病在规模化猪场流行的一般过程 我们可以根据引起猪蓝耳病在规模化猪场感染的原因及其所引起的发病过程分为三种类型: 2.1.新猪场在引种时不慎引进带毒猪 一般而言,新建猪场没有特定致病原,若新猪场在引种时把关不严,或没经调查摸清种猪场的疫病流行情况,而盲目引种,引进带毒种猪。最终导致猪蓝耳病在猪场内发生。 这种情况在我省表现有十几家,由于猪蓝耳病对断奶以后的猪的致病性不强,但猪群长期带毒,种猪被引进后,并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一旦配种后,猪蓝耳病所引起的繁殖障碍就表现出来,其流产的比例一般不超过 30%,其原因是猪体内的猪蓝耳病抗体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抗体水平很低时,猪蓝耳病病毒大量繁殖,从而引起繁殖障碍的发生,当然各个猪场的管理水平高低不同,其所造成的后果也不尽相同。所以尽管新猪场在管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特别在疫病控制上作了大量工作,结果仍出现严重的疫病。 2:2.猪场引进带毒后备种猪引起猪蓝耳病的爆发 如果不存在猪蓝耳病的猪场在引种时引进带毒后备种猪特别是种公猪,可造成猪蓝耳病在场内大面积发生。 病毒经过一段时间繁殖,一般为 2—5个月开始出现疫情。 其最初表现仅在育肥猪群,症状类似于流感,若控制及时、措施得力。一般在两周内疫情稳定,随后母猪群,特别是怀孕母猪表现明显。其所导致的流产一般在 30---40%。 2.3.猪场由于自然感染或因管理原因引起猪蓝耳病的发生 由于猪只流动和空气也是猪蓝耳病的重要传播途径,所以猪场受到猪蓝耳病的感染无法避免。这种感染过程的临床表现便是猪蓝耳病的典型表现。 3.诊断技术 3.1.目前对猪蓝耳病的研究结果表明: 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不同年龄各种品种猪均易感,而以怀孕母猪和 1月龄内的仔猪最易感。 呼吸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感染途径之一,本病随风传播,在流行期间,即使严格封闭式管理的猪群也同样发病,空气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3.2.本病发生时,临床症状明显与否,与猪群机体的免疫状况、病毒毒力强弱、猪场管理水平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 另外由于继发感染的病例的症状常常较为严重、复杂。 急性型表现为母猪发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嗜睡、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间情期延长或不孕;怀孕母猪发生流产 (多为怀孕后期流产),死胎,木乃伊,产弱仔。有的出现产后无乳,部分新生仔猪呼吸紧迫,或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产后一周龄以内的仔猪的死亡率明显上升,有的病猪在耳、腹侧及外阴部皮肤呈现一过性青紫色或蓝色斑块。 仔猪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或废绝,腹泻,明显消瘦,死亡率高,可达 80%以上。 慢性型则表现为母猪的繁殖性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每窝活仔数减少,同时受胎率下降 10一15%。 育肥猪临床上仅出现轻度的厌食和呼吸道症状,公猪感染后体温一般不升高,但精液质量下降。大多数被感染的育成猪呈现亚临床型,这类病猪不表现症状但排毒,成为主要的传染源。 3.3.对感染后的母猪所产弱仔或流产胎儿剖检可见胸腔内积有多量清亮液体,偶见有肺实变,对母猪、公猪和育肥猪病例剖检一般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显微镜检查可见间质性肺炎,但继发感染的病例的病理变化十分复杂且十分严重。 3.4.在上述诊断的基础上,可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免疫荧光染色法、酶联免疫吸咐实验、血清中和试验等方法之一进行确诊。 4.猪蓝耳病的防制措施 猪蓝耳病感染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大多数措施目的在于缓解急性症状,防止继发感染,减少损失。根据我省目前情况,结合国内外防制猪蓝耳病较为成功的经验,提出以下方法来进行预防和治疗猪蓝耳病。 4.1.在发病的第一个月,可用阿斯匹林等药物治疗晚期妊娠猪,减少发热延长妊娠期。同时用抗生素治疗母猪,防止继发感染。 4.2.在猪群的采食量下降时应饲喂高能量。 4.3.在发病的急性期经产母猪应推迟配种,但要配种更多的后备猪,以减少生产率的下降。当公猪发病精液质量下降时,要加强人工授精。 4.4.确保弱生仔猪及时摄人初乳,并应推迟补铁、断尾;给新生仔猪预防性的抗生素以防止腹泻;禁止寄养以避免交叉污染。 4.5.加强猪群的胸膜肺炎、伪狂犬、链球菌、喘气病等病的防疫,增加猪只的抗病力。 4.6.在中添加抗生素以防止生长猪继发感染,并补充适量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 4.7.保持好良好的卫生条件,加强环境消毒,及时清扫产床。 4.8.保持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及时空圈并进行熏蒸消毒以中断病毒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循环;并进行早期隔离断奶,以防止混合饲养而传染。 4.9.加强后备母猪的管理,对新引进后备猪应推迟配种以便形成自然性适应。 4.10.使用猪蓝耳病: 对于猪蓝耳病阳性猪场,可用猪蓝耳病冻干苗对后备母猪在配种前免疫一次,间隔 21天二免。因猪蓝耳病而产死胎的母猪在半年内可不用注苗。经产母猪可在产后2l天接种1头份、对仔猪(7—21日龄)可接种半头份。公猪不接种(对于污染严重的猪场,可对母猪在妊娠中后期接种猪蓝耳病灭活苗一次)。 对于猪蓝耳病阴性猪场,可用猪蓝耳病灭活苗对后备母猪在配种前免疫一次,间隔 21天二免,经产母猪在空怀期接种,公猪,仔猪可不进行接种。

猪蓝耳病症状与病损:1. 母猪于临产前几天流产,且母猪有发热、呼吸困难、流泪等类似流感的症状,耳部、眼眶、会阴的皮肤颜色可呈蓝青色或正常。2. 流产胎儿脐带与脐眼严重出血;腹部皮下水肿,皮下血性胶样浸润;三腔有黑红色血性积液;肾囊肿大,内有大量黑红色液体,肾高度肿胀,黑红色,质地泥软,切面如软泥,无组织结构,甚或稍触即破;全肺肿胀,间质明显增宽、水肿,小叶出血、肿胀,稍突起子间质上,呈花斑样镶嵌,肺实质较硬。3. 流产胎儿大小一致,多为死胎,可有个别弱仔,无木乃伊。4. 若仅为奶猪发病,症状与病损可同母猪,也可呈现多种变化。可呈现慢性不明原因的消瘦,呼吸加快或困难,球结膜水肿;可呈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性腹泻;可呈现不明原因的振颤等神经症状;还可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性素质(断脐,断尾,注射部位难止出血)。尽管如此,但这些表现都出现在母猪繁殖障碍后四个月内,仔猪死亡率明显升高,且这种现象可延续到保育猪。5. 若在出现PRRS的母猪繁殖障碍的同时与随后的4个月,公猪、大猪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厌食,精液品质下降等症状,亦是PRRS的表现。6. 中猪与大猪突然出现流感症状,但是传播速度慢,体温在41. 5℃以内,生素治疗无效,死亡率超过10%,剖检可见灰白色橡皮肺,应将PRRS列人第一诊断。 预防措施1、.平时做好药物保健如疫毒健等保健产品,保健方案中建议不要使用氯霉素类药物(氟苯尼考),慎用磺胺药物。药物治疗方面,要考虑应激、毒副作用、免疫抑制和诸多并发感染。2.平时要经常消毒,消毒要使用多种类型的消毒药进行更换使用。(如卤素类、酸类、醛类、双季铵盐和双胍类、酚类和碱类消毒药)加强猪场消毒对预防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是很好一种的方法。3.不要胡乱接种疫苗,猪场接种过多的疫苗,对猪群健康稳定是有绝对性的影响。(如:自家苗、PRRS弱毒苗、PR弱毒苗、猪瘟脾淋苗、还有进口的多联苗等)想依靠疫苗来预防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那是不可能的,最终是越打越乱,最后容易机体免疫失调。4.搭配合理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质量差的原料最好不要使用,避免导致慢性中毒,免疫力下降,诱发猪高致病性蓝耳病。5.夏季注意降温通风,猪场卫生干净。要求对猪群冲水洗浴来防止热应激、中暑等可以诱发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环境因素。治疗措施猪只发病确 症后使用瘟毒血抗治疗,期间配合博克加效果更佳!使用疫毒健、菌肽诺拌料,标本兼治,控制反弹。

建议去猪E网等专业网站咨询,你的猪不像蓝耳病!不过也不能大意!

关于养猪方面论文的期刊杂志

dnbcbtg

《中国饲料》,《饲料工业》,《新饲料》,《赛尔资讯》,《饲料博览》,《饲料研究》,《饲料添加剂》,《现代畜牧兽医》,《养猪》,《中国猪业》,《规模e猪》,《中国禽业导刊》,《饲料与畜牧》,《今日养猪业》。你的文笔不错,期望能拜读你的佳作。

我们行业的话《养猪》杂志是不叫好的,其发行量很大,而且文章质量较高。

动物营养学报中国畜牧兽医就我所知是影响力居前两位的畜牧类杂志。

  • 索引序列
  • 关于发表猪病研究论文的期刊
  • 关于发表猪病研究论文的目的
  • 关于猪病论文范文资料
  •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论文
  • 关于养猪方面论文的期刊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