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光子学报影响因子2021

光子学报影响因子2021

发布时间:

光子学报影响因子2021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1674-0475]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2011-2012)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0.413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1年版影响因子:0.368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0.475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化学、晶体学 - 第24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化学,晶体学类 - 第21位主题分类:O6,O7:化学,晶体学: O6,O7:化学,晶体学该刊物不属于EI检索,谢谢。

2022光子学报影响因子

单玉桥男,1954年生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材料表面技术。作为课题执行负责人完成了国家超导中心下达的熔融织构YBaCuO高温超导体镀银防护层的研究,高温超导体故障电流限制器的研究基础课题及攻关课题。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省科委下达的熔融织构YBCO超导体水蒸气腐蚀及其表面防护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3篇,SCI和EI收录10篇。获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省教委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教授课程《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材料化学》。 连法增男,1945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功能材料。从事无磁瓷封定膨胀合金、永磁合金、新型铁基晶态、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高饱和磁感铁氮化合物、非晶软磁材料及其应用等领域研究。新型稀土铁基永磁材料及其制造工艺等项目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部、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获国家授权专利两项。中国仪器仪表材料学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理事,辽宁省应用磁学会副理事长,《功能材料》和《金属功能材料》杂志编委。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授《工程材料学》、《磁性能与应用设计》、《磁性物理学》等课程。主编出版《工程材料学》和《材料物理性能》。 刘常升男,1963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教务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材料表面科学与技术、激光应用技术。承担国家“973”和“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和企业合作项目。出版《激光表面改性与纳米材料制备》等专译著,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5项。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委会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青委会委员、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和材料工程分会理事长、2004年薄膜与涂层国际会议组织与技术委员会委员。曾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当选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教授课程《材料学》、《材料表面工程》。 刘春明男,1961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先进钢铁材料微结构设计与控制,材料断裂的物理学与化学。一直从事金属结构材料的基础理论和新材料开发研究工作,特别是在高纯金属材料制备、钢铁材料与铝合金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能设计及控制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了30余项国家研究课题和企业合作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30余篇次被SCI、EI或ISTP收录。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兼任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低合金钢专业委员会委员,金相与显微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金属学报》、《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东北大学学报》、《材料与冶金学报》编委,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教授课程《钢铁材料学》、《钢铁材料微结构设计原理与控制技术》。 秦高梧1970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会员,日本金属学会会员,日本纳米学会会员。1988~1998年就读于东北大学材料系材料学专业,1998年末获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初以英国皇家科学院访问学者身份在牛津大学从事三维原子探针的应用研究,1999~2006年就职于(国立)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任研究员。2006年3月被东北大学聘为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材料的结构功能一体化,包括(1)低维材料(零维纳米粒子,一维纳米线和二维薄膜)的热力学、低维材料制备的新方法、低维材料的物理/化学特异性能及其相关器件设计;(2)新型大块材料的相图测定和热力学计算以及基于此的新型合金设计。近年来,在《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Applied Physics Letters》、《Chemical Communications》、《Acta Materialia》等刊物上发表SCI收入论文25篇(其中SCI收录文章影响因子大于4.0的6篇),SCI源刊他人引用、评价百余次。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科研项目有:(1)新型超高密度磁记录媒体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2009;(2)Mg基合金相图、热力学计算与网络专家系统,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2010;(3)Mg-Al-Zn(Mn)系合金设计与组织控制,中-美-加三国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科技部,2007-2012。教授《磁性材料》和《微观组织热力学》。茹红强男,1962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与冶金学院副院长,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兼)。主要研究方向:先进陶瓷材料,特种耐火材料,粉末冶金新材料。主持和参加了二十多项国家、省、部级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完成国家、省部级鉴定四项。目前主持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863”高技术项目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军工项目一项。首次成功合成高性能的Sialon/SiC复相材料,使这种优质材料低成本生产成为可能;开发研制的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材料和无压烧结碳化硼陶瓷材料,其材料性能已达到国际同类材料的先进水平。发表论文70多篇。兼任东北大学教育部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特陶分会理事。教授课程《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学》、《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粉体制备技术》。 沙玉辉男,1969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先进磁性材料和织构材料。主要从事先进磁性材料和织构材料的微结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点)、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被收录35篇次。2000年被授予东北大学首届“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2001年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年入选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授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先进磁性材料原理与应用》。 孙旭东男,1961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在英国Surrey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透明陶瓷材料,稀土纳米发光材料,光子晶体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多孔材料,粉末冶金技术。承担和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0余国家和省部科研项目。在Chem. Mater、Acta Mater.、J. Phys. Chem. C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130多篇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9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才资助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先后获得“中国冶金青年科技奖”、“辽宁省高校青年学科带头人”、“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知识分子”等荣誉称号或奖励。教授课程《工程概论》、《先进陶瓷材料》。王 磊男,1961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与冶金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材料微观组织控制与强韧化,材料保证,高温材料与智能材料。主持或参加了36项国家重点、攻关科研及国际合作研究科研工作。目前正在承担的有包括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国防科工委攻关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8项。其中有6项为项目(单位项目)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105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78篇次。出版和合著出版专著4部,其中1部获部级奖励。主编及参编教材各1部。教授课程《材料强韧学》、《材料系统工程导论》、《高温材料学》、《材料的强度与组织控制理论》、《材料断裂力学基础》、《材料保证学特论》、《材料学》。 王沿东男,1966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智能材料,中子散射技术,功能与结构纳米材料。先后开展金属织构、金属间化合物、应力测量与分析、中子衍射与同步辐射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研究工作。目前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子课题一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70篇次,收录率100%。获1996年第十一届国际材料织构会议青年科学家论文奖(唯一的理论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获奖人)与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获奖人)各1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晶体学会会员。教授课程《织构材料三维取向分析》。 赵 刚男,1953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高性能铝合金。主要从事高性能变形铝合金的时效强化理论、组织与性能控制的研究。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关于高强高韧铝合金研究的科技攻关项目,目前负责国家“973”计划专题研究项目,国家“863”计划专题项目。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11篇。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轻合金加工技术》杂志特邀编委,中国冶金教育学会材料学科教学研究会理事。教授课程《材料工程导论》、《材料制备与加工》、《有色金属材料学》。 赵 骧男,1956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场(强磁场、电场)热处理,材料的织构与性能。正在从事的科研项目有:强磁场下凝固与热处理制备金属材料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电场作用下金属板材再结晶织构的形成与演变机理和强磁场下铁碳合金固态相变线的演变机理和铁碳相图(固态)的构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2篇,EI收录25篇,ISTP收录11篇;参编教材一本,合著专著1部。曾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教授课程《织构材料的性能预报和晶界设计》、《现代材料测试技术》、《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宗亚平男,1956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材料计算机模拟与显微组织设计。研究颗粒复合体的应力应变分布,设计最佳显微组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开发、制备;相场法材料显微组织演变的计算机模拟,显微组织最佳控制;构件温度场、热应力、热处理工艺模拟技术。出版教材2部,电子课件2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其中SCI收录9篇,被引用52次,EI收录13篇。作为项目执行负责人,所研究的项目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冶金部科技成果奖,国家经委技术开发优秀成果奖。获国家教学成果、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国家科委冶金新材料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金属学会分析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工模具钢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东北大学学报编委。目前讲授课程:《材料学基础》、《材料组织与性能的计算机模拟》。 左 良男,1963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副校长,材料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材料微结构设计、表征与模拟,高性能金属织构材料。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计划项目、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等4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发表论文18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110余篇次。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8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做出突出贡献中国博士、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沈阳市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才资助计划。现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十五”863计划高性能结构材料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常务副主任;《东北大学学报》主编、《材料与冶金学报》主编、法国Metz大学兼职教授、沈阳市科协副主席。教授课程《材料界面工程概论》、《织构材料性能预报与晶界设计》。 蒋 敏女,1964年生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合金微观组织模拟与控制及新材料设计。长期从事合金相变与相平衡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工作,采用热力学分析方法研究合金的稳态化与相平衡,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合金的相转变过程,针对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如铜基、钴基和镁基合金的成分设计与组织控制,进行了有深度的研究工作。曾参加国家“八五”重点企业技术开发项目和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以及与日本东北大学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编写《材料科学基础》(李见主编)中“合金相图及应用”部分,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近20篇被SCI收录。兼任中国物理学会相图专业委员会委员、日本金属学会会员。教授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相图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和《新型材料导论》。李德新男,1960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新型磁性材料的探索及其物理性质的研究。特别在磁性半金属/半导体材料,磁热效应材料,自旋阻挫材料,强磁性形状记忆合金以及稀土化合物新型超电导材料的研制和物性解明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工作。发表研究论文110余篇,其中99篇发表在SCI所收录的国际杂志上,被引用480余次。目前主持及参与的研究课题有:(1)三元稀土化合物新型磁性材料的创制及其新物理效应的探索;(2)极端条件(高压力,强磁场)下磁性材料的织构/量子序演变及其对磁性能的影响;(3)f电子系金属间化合物自旋阻挫效应的研究;(4)室温区磁制冷材料的研发及其磁熵变机理的研究。李继光男,1969年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曾受聘于物质材料研究机构(日本、国立),先后任研究员、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陶瓷材料,包括(1)胶体物理化学、单分散胶体粒子的软化学合成、自组装;(2)陶瓷纳米粉体的烧结现象及烧结机理、光学透明陶瓷材料的制备新工艺;(3)具有“光”功能性的纳米陶瓷材料(荧光、光催化)。在J. Am. Chem. Soc.、Chem. Mater.、J.Phys. Chem. B、Aata Mater.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69篇,论文SIC他人引用610余次。2000年起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5篇,平均影响因子2.51。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任美国陶瓷学会会员,日本陶瓷学会会员。

联系导师还是很有必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时候去联系导师,在初试的之前是没有必要联系导师的,一般情况下研究生导师不可能在初试之前去随便的对一个不认识的外校考生去透漏考研初试的考点和重点,所以初试之前没有必要去联系专业研究生导师。

确定见专业的研究生导师是在复试之后,目的是:让自己的未来导师了解自己多一点,同时自己了解导师也多一点。通过联系专业导师,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了解,从而增加考生复试成功的机会。见到导师后可以谈谈自己的学术兴趣,尽量选择担任专业社会职务或者学校领导的老师(系主任、院长等),若是为了学术发展,当然是看导师的学术水平,这些导师一般年龄很大了!专业联系导师的方式主要有下面几种: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导师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ISI(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生物学上,国际期刊的影响因子达到3-4已经很不错了,国内的核心期刊都很少被SCI收录,即使收录了也很少达到这个因子。至于国内期刊的影响因子怎么算,价值有多大,这个很少关注。

不同领域差别比较大,不能一概而论。3-4比较好了,至少是主流期刊吧。生物方向不太了解。

光子学报影响因子多少2012

应该是1000-3231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是EI的。EI《Ei Compendex》收录的中国期刊ISSN 期刊刊名0567-7718 Acta Mechanica Sinica/Lixue Xuebao1006-7191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0253-4827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1004-5341 China Welding (English Edition)1004-9541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1022-4653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1000-9345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Edition)1671-7694 Chinese Optics Letters1006-6748 High Technology Letters1004-0579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nglish Edition)1005-9784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nglish Edition)1553-9105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1000-1484 Journal of Dong 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1005-9113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1001-6058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1548-7741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1005-0302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1002-0721 Journal of Rare Earths1003-7985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1004-4132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1003-2169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1005-8850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MineralMetallurgy Materials (Eng Ed)1009-3095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1001-0521 Rare Metals1006-9291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Chemistry1003-6326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English Edition)1006-4982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1007-0214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0253-4177 半导体学报1001-1455 爆炸与冲击1001-596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001-053X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001-0645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000-152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007-5321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1005-0299 材料科学与工艺1009-6264 材料热处理学报1005-3093 材料研究学报1007-7294 船舶力学1000-8608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000-2383 地球科学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005-0388 电波科学学报1000-1026 电力系统自动化0372-2112 电子学报1005-3026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01-0505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0-3851 复合材料学报1003-9015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000-5773 高压物理学报1000-4750 工程力学1001-9731 功能材料1000-3819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006-2793 固体火箭技术1005-0086 光电子.激光1004-924X 光学精密工程0253-2239 光学学报0454-5648 硅酸盐学报1006-7043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0367-6234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0253-360X 焊接学报1005-5053 航空材料学报1000-8055 航空动力学报1000-6893 航空学报0258-0926 核动力工程1001-9014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000-2472 湖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0-565X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671-4512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438-1157 化工学报0577-6686 机械工程学报1671-5497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1006-591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0254-4164 计算机学报1007-4708 计算力学学报1001-246X 计算物理0258-1825 空气动力学学报1000-8152 控制理论与应用1001-0920 控制与决策1004-0595 摩擦学学报1000-0925 内燃机工程1000-0909 内燃机学报1005-26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005-9830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1-4322 强激光与粒子束1000-0054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6-8740 燃烧科学与技术1000-9825 软件学报0254-0150 润滑与密封1006-246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671-2021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371-0025 声学学报1001-8719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009-3087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0254-0096 太阳能学报0493-2137 天津大学学报0253-374X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1-4055 推进技术1000-324X 无机材料学报1001-240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0253-987X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000-2758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007-8827 新型 炭材料1000-6915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000-7598 岩土力学1005-0930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1000-6931 原子能科学技术1008-973X 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0253-9748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1004-4523 振动工程学报1000-3835 振动与冲击0258-8013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022-0666 中国航空太空学会 学刊0258-7025 中国激光1000-1964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001-4632 中国铁道科学0254-508X 中国造纸0529-6579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254-4156 自动化学报=========================================EI非核心版(《EiPageOne》)收录的中国期刊ISSN 期刊刊名1000-9116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1561-8625 Asian Journal of Control1005-9040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0890-5487 China Ocean Engineering1001-627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0254-9409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1007-6417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0257-9731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Transactions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1000-2413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1001-8042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Hewuli1002-0071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1006-9283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 Mathematics)1007-1202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1001-5868 半导体光电1000-1506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0479-8023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7-2640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0-1093 兵工学报1001-4381 材料工程1007-4112 长安大学学报1004-499X 弹道学报1000-6753 电工技术学报1001-0548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005-9490 电子器件1009-5896 电子与信息学报1000-6761 动力工程1001-3784 粉末冶金技术1000-3436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000-3231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0449-749X 钢铁0251-0790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003-6520 高电压技术1000-7555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002-0470 高技术通讯0254-3052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001-1609 高压电器0253-231X 工程热物理学报1007-4252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1003-501X 光电工程1000-0593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002-1582 光学技术1004-4213 光子学报1001-2486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009-606X 过程工程学报1006-9941 含能材料1002-0837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002-1396 合成树脂及塑料0258-0934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0253-9950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0253-3219 核技术0254-6086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672-9102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1006-5431 华北工学院学报1006-3080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0-3932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001-7631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005-9954 化学工程0250-3301 环境科学1002-0446 机器人1001-9669 机械强度1000-1158 计量学报1003-9775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000-3428 计算机工程1000-1239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007-9629 建筑材料学报1000-6869 建筑结构学报1006-852X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0254-6051 金属热处理0412-1961 金属学报1001-5493 离子交换与吸附1008-056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0253-2417 林产化学与工业1007-3124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0253-9993 煤炭学报1003-6059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001-1935 耐火材料1000-1972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1002-6819 农业工程学报1000-1298 农业机械学报0253-2409 燃料化学学报1001-2060 热能动力工程1000-985X 人工晶体学报1007-6735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000-5870 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0-7210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000-8144 石油化工1006-396X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1000-0747 石油勘探与开发0253-2697 石油学报1004-9037 数据采集与处理1001-6791 水科学进展1003-1243 水力发电学报0559-9350 水利学报1007-2012 塑性工程学报1001-2249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001-8360 铁道学报1003-8213 微细加工技术1000-050X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1671-443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1006-2823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1000-3290 物理学报1006-793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001-5361 西安石油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258-2724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000-2634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2-185X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004-731X 系统仿真学报1000-6788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001-506X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0253-4320 现代化工1004-2474 压电与声光1000-4548 岩土工程学报1000-7571 冶金分析0254-3087 仪器仪表学报1000-4939 应用力学学报1000-1328 宇航学报1008-9209 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004-6801 振动测试与诊断1001-7372 中国公路学报1000-6923 中国环境科学1004-132X 中国机械工程1004-0609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000-6842 中国造纸学报1005-9792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1006-7329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001-4977 铸造1000-8365 铸造技术Ei Compendex Web(EI网络版)是《Ei Compendex》和《Ei PageOne》合并而成的Internet版本。Ei来源期刊分三个档次 :(1)核心期刊, Compendex 数据库收录重点是下列主要工程学科: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冶金、矿业、石油工程,计算机工程和软件。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副总裁Katz认为:“这些是Compendex数据库的‘核心’领域。”目前,核心期刊约有1000种;每期所有论文均被录入Compendex。国内《金属学报》、《清华大学学报》等为核心期刊。(2)选择期刊,一些学科领域的期刊是有选择地收录,包括:农业工程、工业工程、纺织工程、应用化学、应用数学、应用力学、大气科学、造纸化学和技术,高等学校工程类学报等。Compendex 只选择与其主题范围有关的文章,并不是所以文章均被收录。目前,选择期刊约1600种,国内以上学科的期刊大多数为选择期刊。(3)扩充期刊,它只收录题录(Ei Page One)。在Ei的扩充版中,约2800种期刊。国内期刊比较多。

您好,根据中国影响因子查询网(http://www.isshp.com)统计和整理的数据,可以分析得出,影响因子为3-4已经是非常非常高了,中文期刊被SCI收录的还没有超过4的,2005年SCI收录中国期刊影响因子最高的是《岩石学报》它是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管主办的,影响因子为:3.857 。 一、2005年SCI收录中国期刊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影响因子 被引次数 1 物理学报 中国物理学会 1.435 2 中国物理C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0.174 3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中国光学学会 0.874 4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中国光学学会 0.702 5 金属学报 中国金属学会 0.556 6 无机材料学报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0.700 7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中国物理学会 0.752 8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吉林大学 0.937 9 分析化学 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046 10 化学学报 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0.715 11 物理化学学报 中国化学会 0.570 12 催化学报 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007 13 高分子学报 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136 14 有机化学 中国化学会 0.897 15 无机化学学报 中国化学会 0.695 16 结构化学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0.512 17 化学进展 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0.923 18 地球物理学报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480 19 岩石学报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857 20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0.826 21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0.581 22 植物分类学报 中国植物学会.中国科学院植物所 0.404 23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0.804 24 新型炭材料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1.681 25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中华医学会 0.721 26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Physics,Mechanics & Astonomy 中国科学院 0.276 27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 1.245 28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 0.420 29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Mathematics 中国科学院 0.287 30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0.152 31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中国植物学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0.907 32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中国科学院 0.698 33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 0.197 34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复旦大学 0.337 35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工程学会 0.512 36 Cell Research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0.990 37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上海大学 0.211 38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173 39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中国海洋学会 0.467 40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中国力学学会 0.582 41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中国地质学会 1.178 42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Chemistry 中国科学院 0.569 43 Rare Metals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0.363 44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武汉理工大学 0.339 45 Journal of Rare Earths 中国稀土学会 0.662 46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科学院金属所 0.242 47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 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 0.142 48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0.402 49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0.275 50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0.292 51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中国化工学会 0.366 52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中国化学会 0.228 53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吉林大学 0.498 54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 0.377 55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北京科技大学 0.269 56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中南大学 0.270 57 Pedosphere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939 58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0.264 59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中国药理学会;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0.715 60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F:Information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 0.359 61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0.338 二、全球2007年影响因子排行榜(来源:) 1.CA-CANCER J CLIN 69.026 2.NEW ENGL J MED 52.589 3.ANNU REV IMMUNOL 47.981 4.REV MOD PHYS 38.403 5.ANNU REV BIOCHEM 31.19 6.CELL 29.887 7.PHYSIOL REV 29.6 8.NAT REV CANCER 29.19 9.NATURE 28.751 10.LANCET 28.638 11.NAT REV IMMUNOL 28.3 12.NAT MED 26.382 13.SCIENCE 26.372 14.NAT IMMUNOL 26.218 15.ANNU REV NEUROSCI 26.077 16.NAT GENET 25.556 17.JAMA-J AM MED ASSOC 25.547 18.NAT REV NEUROSCI 24.52 19.CANCER CELL 23.858 20.ANNU REV CELL DEV BI 23.545 21.NAT REV DRUG DISCOV 23.308 22.CHEM REV 22.757 23.NAT REV GENET 22.399 24.ANNU REV PHARMACOL 21.696 25.PROG MATER SCI 20.846 26.ANNU REV ASTRON ASTR 20.29 27.PHYS REP 20.263 28.NAT MATER 19.782 29.IMMUNITY 19.266 30.ANNU REV PHYSIOL 18.875顺便我补充提供一下CJCR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的中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排行榜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物理学报 3.应用生态学报 4.科学通报 5.生态学报 6.电网技术 7.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8.电力系统自动化 9.Chinese Physics Letters 10.地理学报 11.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2.中国沙漠 13.中国农业科学 14.分析化学 15.地球物理学报 16.土壤学报 17.Chinese Physics 18.中草药 19.岩石学报 20.作物学报 21.植物生态学报 22.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3.化学学报 24.中华医学杂志 25.光学学报 26.植物学报 27.光子学报 28.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9.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30.软件学报

生物和医学类期刊影响因子算很高的,cell之类的可以到三四十。想物理、化学类到十几就算国际领先水平了。3-4也不算烂,但也不算好,一般学校里博士发3-4的文章就可以毕业了。

2013年12月31日,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文献评价中心遴选完成的“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正式对外发布。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办的《光子学报》入选“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光子学报》创刊于197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为EI数据库收录源刊、中文核心期刊(北大2011版)。曾于2012年入选“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园艺学报2021影响因子

第二题题目不难,你看下过程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SCI期刊,挺不错的!我有个朋友投的就是这个,不过是找的熟人,速度挺快的HortScience,园艺科学(美国),这个刊物在整个园艺学刊物中并非很出名的刊物,影响因子较低,所以与其它刊物(美国园艺学报,英国园艺学报)比较起来应该比较容易。通常情况下审稿会在2个月左右结束,之后如果是小修,那么大概再需要一个月就差不多知道消息了;如果需要大修和重新审稿,就再需要大概2个月。之后接受定稿也要一个月吧,而且这个刊物是双月刊,每年6期,所以要想印刷发表出来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我看了你说的研究内容,投HortScience符合他们之中soilmanagement部分的内容要求,不过应该还有其他方面的刊物,比如plantandsiol或者土壤科学方面的问题。其实作为一个要毕业的研究生,你应该最清楚那些刊物属于你的选择范围,因为你平时的文献阅读让你对自己的研究有一个大体定位。多数情况下文章都是可以发表的,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刊物。同时你在写作的时候也需要引用相关的文献,从那些文献所载的刊物,你也应该有个大体的目标刊物。通常情况下在开始写一个文章的时候,心里应该已经有了自己的目标刊物,之后根据这个刊物的文章风格和格式进行书写,之后修改尝试投稿。因为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关于hortscience的具体准备稿件和投递稿件的信息请参看他们网站的介绍:详细研读,并在准备稿件的时候严格遵守提到的格式,会让稿件的接收几率更高,速度更快。注意,sci的发表往往细节决定失败,所以要有耐心。同时在论文投稿版应该有比较全面的,关于初次投稿和准备稿件的注意事项及相关诀窍。

2021年煤炭学报影响因子

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煤炭学报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学会快捷分类:工业矿业工程出版地区:北京国际刊号:0253-9993国内刊号:11-2190/TD创刊时间:1964年发行周期: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工程科技I综合影响因子:1.546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快捷分类:工业建筑科学与工程出版地区:湖北国际刊号:1000-6915国内刊号:42-1397/03创刊时间:1982发行周期:月刊期刊开本:A4审稿时间:1-3个月所在栏目:工程科技II综合影响因子:1.567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老黑头 [天外飞仙] 易自燃煤层火灾原因分析与综合防治技术实践 时间:2008年8月4日 摘 要:通过对义马煤田易自燃煤层发火机理及原因的分析,探索和开发研究煤层火灾防治技术,形成一套易自燃煤层综合防治体系,为保障矿井安全、实现高产高效提供...自燃发火的征兆有: (1)巷道中出现雾气或巷道壁出“汗”; (2)出现火灾气味,如煤焦油味、煤油味等; (3)人体不适,如头痛、闷热等; (4)火区流出的空气和水温度增高。 灌浆能够灭火: (1)泥浆能将残留的碎煤包裹起来,隔绝碎煤与空气的...在煤矿领域,一般的叫法是连在一起叫自然发火,例如自然发火期、自然发火预测预报、自然发火标志气体。自燃是物理课本上描述的一种现象,一般不需和发火连在一起,例如煤炭自燃。煤层为什么会自燃,有什么解决方法呢? 地下煤层的自燃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内因,即煤自身引起的。因为煤的主要成分是炭,和空气接触时氧化,氧化时散发热量,若此时空 气流通,热量就会很快散失。一旦空气不流通,热量聚集到一定程度,煤层就会...温度升高,气味变异,煤炭变色。煤炭自然发火是煤矿的自然灾害之一,它既是矿井防灭火的重点,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火灾的重要方向。煤炭自燃是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可以从多角度来研究煤的自燃。1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然发火期与活化能关系的理论分析化学反应能够进行所需的最小能...赞助商:.共4页[1][2][3][4]下一页相关知识:.关键词:.相关搜索:煤炭自然发火 内因孕妇发火对胎儿的影响煤炭 内因自然发火期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内因煤炭学报影响因子煤炭资源税改革影响煤炭集运站社会影响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就是具有前沿性,

影响因子高,

CSCD,CSSCI引文数据库里靠前的就是了。

  • 索引序列
  • 光子学报影响因子2021
  • 2022光子学报影响因子
  • 光子学报影响因子多少2012
  • 园艺学报2021影响因子
  • 2021年煤炭学报影响因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