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夏江涛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夏江涛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

夏江涛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国内处于落后状态...只是在接发的后摆.踮脚步法.落点.上好些..最多就还有发球上网和通过对方抛球.站位.挥拍预判大概落点.而国外在这些基础上.有在场内的抢接与加快速度.以及通过形势.对方心理.战术.等做出明确跑位.而一拍得分.还会针对双方.而选出是适合每个球员的接发.如费德勒最爱反手下旋.德约是正手上旋.小威是双反抽击.小克的话是抽击..不过不会太在意正反手.伊万诺娃奇就是很依赖正手.纳达尔是正手的侧上旋

(一)国内:以接发球技术和能力研究 1. 于洋 (2011)。中外优秀女子网球选手接发球能力的比较研究。阳山学刊,25(2),71-85。 2. 王俊明 (1993)。张德培与艾伯格准决赛胜负之探讨─1992 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中华体育季刊,6(4),39-47。 3. 宋子夏、李忱 (2010)。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双打接发球站位研究。网络财富,2,79-81。 4. 李建平 (2003)。网球技术型态与比赛策略之探讨。中华体育季刊,17(2),50-56。 5. 李鉴芸、邱丰杰、江中皓 (2009)。网球接发球技术应用分析。大专体育,104,93-100。 6. 邱丰杰、李鉴芸、赵晓涵 (2010)。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之发球技能分析研究:以2009 年四大网球公开赛为例。台大体育学报,19,37-53。 7. 张碧峰、陈志荣 (2009)。不同场地对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发球与接发球技术之影响。体育学报,42(4),29-42。 8. 陈豔 (2005)。现代网球技术风格发展的趋势。中国体育教练员,2,36-37。黄仅喻 刘佳哲 张凯隆 刘锦璋28 9. 杨俞建、吴霞魏 (2012)。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接发球落点与效果之研究。竞技体育,33,23-24。 10. 赵晓涵、王鹤森 (2008)。不同材质场地对网球发球落点与相关表现之影响。运动教练科学,11,61-71。11. 薛萌 (2010)。对费德勒发球与接发球阶段的技战术分析。广州体育学院学报30(5),60-63。国外:底线型,单双打研究12. ATP. (2014a). ATP world tour. Retrieved from 13. ATP. (2014b). Novak Djokovic. Retrievedfrom 14. Cahill, D. (2002). Tactics of the baseline player. ITF Coaching and Sport Science Review, 27, 3-4. 15. Schonborn, R. (1999, November). The return of serve. Paper presented at Top Tennis Coaching: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 Worldwide.Coaches Workshops, Casablanca, Morocco. 16. William, F. T., & Bruce, S. O. (1983). Tennistactics: Singles and doubles. New York, NY:Harper & Row.

最好你在百度上去搜一下,这里回答你的话,有点麻烦!你这个相当于是论文之类的东西了!要不就在百度文库里去搜搜!

柔韧性在竞技健美操中的重要性分析

摘要: 竞技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通过难度动作的完美完成,展示运动员连续表演复杂和高强度动作的一种体育运动。成套动作必须通过所有动作、音乐和表现的完美融合体现创造性。其中柔韧性练习在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柔韧性练习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竞技健美操;柔韧性;重要性

Abstract: competitive aerobics under musical accompaniment, the difficulty of the operation is completed by a perfect showcase a sport athlete performing continuous complex and high intensity movement. Complete action must reflect the creativity through the perfect integration of all the action, music and performance. Where flexibility exercises plays a vital role in competitive aerobics, and therefore the importance of analysis and research flexibility exercises Aerobics training for.

Keywords: competitive aerobics; flexibility; importance

1引言

竞技健美操作为一个新兴的体育竞赛项目发展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它源于大众健美操,其后伴随国际组织的建立,制定相应的竞赛规则,举办各种规模的国际赛事,使之迅速超越大众健美操范畴,不断向人体极限挑战,逐步发展成为以竞赛为目的的竞技运动。

近几年来我国竞技健美操发展速度很快,从2002年的立陶宛第七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团体第七名、三人操第七名,到2004年的保加利亚第八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六人操第三名,再到今年的中国南京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的“男子单人操冠军”、“六人操冠军”、“三人操亚军”、“女子单人操亚军”、“团体亚军”。我国竞技健美操在短短5年之中的进步是飞跃性的。我们在今年的南京世锦赛中看到了各个国家的运动员包括男运动员的柔韧类难度都很高,完成也很标准、很完美。从这点上看,柔韧性难度在竞技健美操的成套动作中占据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

2柔韧性的概念与分类

2.1柔韧性的概念

柔韧性是指人体的各个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通过各关节运动活动的幅度,也就是按一定的运动轴产生转动的活动范围而表现出来的。柔韧性在运动活动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对其都有不同的要求。

2.2柔韧性的分类

柔韧性分为“一般柔韧性”和“专门柔韧性”两种。一般性柔韧是指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为保证训练的顺利进行以及运动员不出现伤害事故时所必需的柔韧性力量。例如:健美操运动员在进行准备活动中的(基本步伐、基本手臂)的训练时所用到的脚腕关节、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手腕关节等部位的训练所需要的柔韧性。专门性柔韧是指在专项运动训练中所必需的特殊柔韧性。例如:体操运动员在进行平衡木“交换腿跳”练习时所需要的髋关节大幅度活动的柔韧性;后手翻转体180度动作练习时的腰、肩、腿各关节的特殊柔韧性;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成套中出现的12个难度动作包括(支撑与水平、俯卧撑、跳与跃、柔韧与变化)四类难度、过度与连接、操化动作所需要的特殊柔韧性等。专门性柔韧的练习是建立在一般性柔韧练习的基础上的,只有在一般性柔韧训练达到一定的基础时才能进行专门性柔韧的训练。

3柔韧性练习在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的重要性

竞技健美操的一整套成套动作时间在1分40秒―1分50秒之间,有加减5秒的宽容度,32―34个八拍,每拍一个甚至两个动作,而这些动作中包括:操化、难度、过渡与连接、托举和动力性配合。操化又包括:“基本步伐”以及它们的步伐变形,组合成为的完整八拍;“手臂”又称基本手臂。难度包括:A组动力性力量:俯卧撑、提臀起与分切类;B组静力性力量:支撑类;C组跳与跃类;D组柔韧与变化类。过渡与连接有操化与难度之间的连接、难度与难度之间的连接、托举与操化之间的连接等等,种类诸多。这其中处处都要求运动员必须达到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柔韧性力量才能完成一套完整的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

2007年南京世界健美锦标赛上,我国选手与他国选手相比,在柔韧类难度完成质量上相对较差,主要是柔韧度欠缺很多,这就影响了整套动作的完成质量。通过此现象,体现出我国健美操发展的具体要求,这就是要在整套完成的基础上,加强柔韧性练习的方法及针对性。

柔韧素质在竞技健美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柔韧素质能够增加动作的幅度,使动作更加舒展,姿态造型更加优美并更具有艺术表现力,是高质量完成动作的基本保证。同时良好的柔韧素质还能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和延长运动寿命。因而,在竞技健美操的训练中柔韧素质一直是一项重要的训练内容。目前,在我国的竞技健美操的柔韧素质训练主要采用静力性伸展和摆动伸展(冲击性伸展)这种方法,而采用本体促通技术(PNF)来进行柔韧性训练却并不普遍。

3.1柔韧性在难度动作中的重要性

难度动作是竞技健美操评分的一个主要环节,我们可以把它比为“人的骨骼”。难度动作的选择必须体现出空中、站立和地面三个动作空间的均衡性。国际规则将难度分为四个难度组:

第一组:动力性力量,包括俯卧撑、倒地、旋腿与分切;

第二组:静力性力量,包括支撑与水平;

第三组:跳与跃;

第四组:柔韧与变化。

(1)A组的难度要求运动员在手腕、肩关节、腰以及身体各部分协调性的柔韧素质是分不开的。例如文森俯卧撑,最低要求双腿开度170度,需要极高的双腿柔韧性。

(2)B组难度要求运动员在髋关节、腿、手腕等小关节的柔韧性有极高的技术水平。例如分腿支撑转体,需要腿胯部的柔韧。

(3)C组难度的各个跳步动作对柔韧性要求都很高,例如交换腿跳,双腿开度也要达到180度,剪式变身跳、屈体分腿跳等动作都需要运动员在髋关节的柔韧性上面达到很高的水平,科萨克跳、团身跳、塔马诺、给纳等动作对运动员腰、膝、脚腕等关节的柔韧性要求都很高。

(4)D组的难度对运动员柔韧性的要求最高,在各个难度完成上对运动员身体的柔韧性要求达到身体各关节的极限,才能完成该难度。例如搬腿平衡转体,需要正面扳腿至少达到180度,脚尖站立转体360度。

3.2柔韧性在操化动作中的重要性

竞技健美操的成套动作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操化动作看似不需要柔韧性,但其实操化动作对柔韧性的要求也很高

(1)在操化中,基本步伐变化多样、组合众多,这些步伐以及组合对脚腕、膝关节、髋关节以及掌握身体面向的腰部柔韧性要求都极高,只有在这些关节的柔韧性力量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时才能很好的完成基本步伐以及组合的动作。

(2)手臂动作对上肢的柔韧性也有很高的要求,在手臂动作中,变化多、节奏快,对各个小关节的柔韧性要求极高,只有在柔韧性有了很高的技术水平后才能很好的完成操化中基本步伐、手臂的连接组合动作。

(3)操化动作是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套动作的近50%由操化动作组成,操化动作确定了健美操的风格意识。操化动作由手臂动作和步伐组成,通过方向、路线、节奏、速度、幅度以及高低起伏的变化来达到操化动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3柔韧性在过渡与连接中的重要性

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通过过渡与连接动作,灵活、流畅地展示空中、站立、地面动作的相互转换。过渡与连接须体现成套动作的整体连续性。过渡与连接动作要多样化,在训练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注意进行身体重心转换时控制能力的训练。

在过渡与连接动作中有操化与难度之间的连接、操化与托举之间的连接、难度与难度之间的连接、难度之前、之后的过渡等,在完成时对整体柔韧性的要求很高,在连接、过渡之间的身体协调性难度很高,所以运动员只有在柔韧技术较高、较完整时才能达到完美完成。

3.4柔韧在托举中的重要性

国际规则规定在集体项目成套中至少出现两次运动员之间的动力性身体配合动作,它们通过身体接触来完成的

在托举中,有很多的类型变化,这其中有很多是要求被托举的运动员做出一些难度较高、身体协调性较灵敏的动作,还有很多是跳与跃难度中的一些跳步动作,这就要求被托举的.运动员身体柔韧性要很好、控制能力要很强。完美的托举是由托举队员和被托举队员进行想应的配合来进行高难度的动作是一项比较全面的能力展示。如托举队员的力量、柔韧性等,被托举队员的柔韧性、表现力等方面展示。所以柔韧性对成套动作中托举的完美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4柔韧性练习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常用练习方法

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柔韧性的训练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一般选择在一天的训练课中分别是课前(专项准备活动之

后)和课后(力量素质训练之后)。在课前一般采用动力拉伸法和被动性柔韧练习,也就是借助外力(教练员)来进行练习,而课后则采用静力拉伸法和主动性柔韧练习。在课前专项准备活动之后,可进行柔韧力量练习。经过小运动量活动,身体发热,各个关节基本活动透彻,此时可以进入柔韧拉伸的环节。这个柔韧拉伸的环节,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是必不可少非常重要的。此环节的柔韧拉伸包括纵叉,横叉,膝关节柔韧,踝关节柔韧等各个关节柔韧。此时可利用凳子椅子海绵包等辅助拉伸,加大柔韧拉伸幅度,使拉伸程度更深,达到更好的效果。课后柔韧性练习主要针对身体肌肉组织、关节放松为目的,可采用静力拉伸进行放松。具体以相关的动作加以辅助来进行练习,达到相应的效果。不同强度的练习可有选择性。主动性柔韧练习是加强柔韧性力量的有效途径。通过相应动作和动作数量来进行练习。例如:高踢腿,连续躯体分腿跳等。

5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柔韧性训练是整个训练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而不能把它看成是一种辅助性的训练,只有切实抓好柔韧性训练,才能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和保证训练的系统进行。柔韧性在竞技健美操运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成套动作在难度、操化、托举、过渡与连接中处处都离不开柔韧性,所以,在进行竞技健美操训练时柔韧性的训练是必须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的。只有在柔韧性练习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后,成套的动作完成才会真正漂亮、完美的完成。而我国想要在竞技健美操的国际比赛中取得很高的成绩,一定要加强平时训练中的柔韧性力量训练。只有打好柔韧性力量这个良好的基础,才能有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中秋.从最近3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探讨我国竞技健美操的实力与差距[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

[2]李红.加速专业化进程,迅速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水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1).

[3]赵兰革,郭层诚.竞技健美操训练对心脏形态和机能的影响[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5�98.

[4]丁卫琴.我国竞技健美操的现状与训练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2):181.

[5]胡海峰.我国竞技健美操三人、六人操运动技术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6.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期刊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体育科学学术期刊。以反映广州体育学院教学、训练和科研成果为主,同时交流和传播国内外体育科研成果和科技信息,开展并进行学术讨论与争鸣,以广泛的学科涉及面和极强的学术论文实用性促进我国体育科研事业的发展。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为全国中文体育类核心刊物,被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南大cssci来源核心期刊目录收录。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审稿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为全国中文体育类核心刊物,被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南大cssci来源核心期刊目录收录。

(第一作者)1、Study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on Free Radical Metabolism during Exercise.第21届国际大学生运动会学术研讨会录用论文,2001,82、肥胖基因与运动.现代康复, 2001,21(5):193、冷刺激和力竭运动对小鼠LPO及抗氧化能力影响,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2):525、间歇低氧训练对大鼠肾脏EPO基因表达的影响,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4)6、运动性内源自由基的产生及其基因表达的作用.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3,(3):417、间歇低氧对线粒体钙转运及能量代谢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3,7(27):37788、模拟高住低练对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论文集,2004,89、游泳训练对高脂膳食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表达的作用.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2)10、常压模拟高住低练对大鼠心肌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表达的影响,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2)11、低氧预适应机制及其在运动中的应用,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1)12、高住低练对大鼠心肌线粒体活性氧的影响.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6)13、间歇低氧训练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线粒体生理学术会议论文(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主办),2005,9 13、Effects on gene regulation b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during Intermittent Hypoxic Training.线粒体生理学术会议论文(澳地利因斯布鲁克医学院主办), 2005,914、Effects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antioxidant enzymes of ratduring Intermittent Hypoxic Training.第四届全国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2005,1115、低氧运动对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1)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内容

1.体育科学(cssci+北大核心)2.中国体育科技(cssci+北大核心)3.上海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4.北京体育大学学报(cssci+北大核心)5.体育与科学(cssci+北大核心)6.体育学刊(cssci+北大核心)7.武汉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8.成都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9.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10.体育学研究(cssci+北大核心)11.沈阳体育学院学报(cssci+北大核心)12.天津体育学院学报(cssci扩展+北大核心)13.首都体育学院学报(cssci扩展+北大核心)14.体育文化导刊(cssci扩展+北大核心)15.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北大核心)16.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北大核心)最不友好期刊

是16个,不是13个而已,俺就不一一例举了,

1.体育科学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月刊 栏目:设有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群众体育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史学等。反映国内体育科研最新成果,刊登研究性论文和综述性文章。设有特约专论、研究报告、动物实验、综述与进展、争鸣与探索、博士论文、前沿动态、学会信息等栏目。2.中国体育科技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双月刊栏目:设有科研成果、调研报告、专题论文、经验总结、问题探讨等栏目。3.体育与科学主办单位:江苏省体育局 双月刊栏目:专访、学术对话录、新探索、特邀论坛、研究报告以及一系列特设专题研究栏目,涉及体育文化、奥林匹克文化、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课程论、体育方法论、运动竞赛与训练学等。4.北京体育大学主办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月刊栏目:体育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体育科研动态、教学、训练改革以及体育社会学、运动医学、群众体育及国外体育信息交流等,辟有“专题论坛”“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与运动心理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等栏目。5.体育学刊主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双月刊栏目:共设“探索与争鸣”、“体育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高等学校体育”、“中小学体育”、“竞赛与训练”、“研究生论坛”及“体育资讯”等9个栏目。6.上海体育学院主办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专题论坛、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7.武汉体育学院主办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月刊栏目:体育人文社会学、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与市场开发、奥林匹克与北京奥运、运动心理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水上运动等栏目。8.广州体育学院主办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体育社会科学、休闲体育、竞技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等栏目。9.西安体育学院主办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体育人文社会学、西部体育论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术与训练、体育教学、体育心理学及其他,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西部体育论坛和运动人体科学等为本刊重点栏目。10.成都体育学院主办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月刊栏目: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与竞赛。11.山东体育学院主办单位:山东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体育人文社会学、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研究、奥林匹克与北京奥运、运动心理学、运动人体科学、水上运动、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等。12.首都体育学院主办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体育基础学科、体育教学和训练、科研和管理、体育交叉和边缘学科等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13.沈阳体育学院主办单位:沈阳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博士论坛、冰雪运动、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学14.南京体育学院主办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综述与研究、运动生物科学研究和实验、基础理论研究、体育科研园地、教练员论坛、裁判员沙龙。15.体育文化导刊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月刊栏目:体育管理学、群众体育学、竞技体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教育学、体育史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奥林匹克研究、体育原理、国外体育研究。16.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双月刊栏目:专家论坛、研究快报、论著、技术方法、综述、理论探讨、科研报道与临床总结、病例报道、队医园地、文摘、译文等。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临床总结、综述、探索与争鸣、理论探讨、队医园地、运动医学攻关与服务、工作手记、书评或书讯、会议纪要、国内外学术动态等。17.天津体育学院主办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特邀论坛,专题研究,成果报告,综述与进展,百家论坛,博士(生)论坛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教练员与学者沙龙,研究报道。2.G7类(各类教育)1.中国特殊教育2.民族教育研究3.职业技术教育4.中国成人教育5.教育与职业6.职教论坛7.成人教育8.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三.G64(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 教育发展研究3.中国高等教育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江苏高教6.中国高教研究7.现代大学教育8.高等工程教育研究9.高教探索10.黑龙江高教研究11.复旦教育论坛12.中国大学教学13.辽宁教育研究14.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继2.中国体育科技3.体育与科学4.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5.体育学刊6.成都体育学院学报8.体育文化导刊9.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0.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1.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5.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广州体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体育学术期刊(双月刊),全年6期、单月末出版,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

江夏学院学报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现在(第六版)不是核心期刊,以前也从未入选过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复合影响因子:0.158 综合影响因子:0.053 ISSN: 2095-2082CN: 35-1310/C曾用刊名: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创刊时间:1990

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前身是1978年10月创建的福建银行学校,1985年5月在此基础上成立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全国招生。1978年10月福建银行学校创建。1979年,为了加强对全国银行中专的统一领导,人总行于9月4在江西庐山召开全国银行中专工作会议。确定全国各省(自治区、市)银行中专学校实行双重管理的体制,即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委托各省人行管理。1980年5月,省人行党组决定,银行学校在面向社会招收中专学生的同时,也作为人行系统干部培训基地。至此,福建银校初步奠定了双重管理(总行和分行)的体制和两个基地(培养中专人才和培训干部)的任务。1981年,首山校舍建成。经过边办学、边建校的发展,教学条件逐步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充实,专业设置日趋齐全,招生规模相应扩大,学校工作逐步上了轨道。1985年5月在此基础上成立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2000年,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学院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划转福建省管理,直属福建省教育厅领导。2004年2月,经福建省政府批准,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更名为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从成人高校转型为普通高校。 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1963年福建省工业交通干部学校创建,1968年学校撤销,1979年复校。1982年福建省财贸干部学校并入福建省工业交通干部学校。1983年福建省工业交通干部学校升格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995年福建行政学院创建(合署),2002年福建物资学校并入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3年福建省直属机关业余大学并入(合署)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1951年福建省政法干部学校创建,福建省政法干部学校撤消,1979年福建省政法干部学校复校,1985年福建省政法干部学校升格为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 1985年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创建 。 截至2015年4月,学校共有教职工931多人,专任教师697人,其中教授46人,副教授27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29人。拥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1人,福建省第一批6类特支人才“双百计划”人选1人,福建省优秀人才1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人才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5人 。名师代表: 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郑建岚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叶文振、黄陵东、潘琰、郑建岚 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屈广清 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吴国平 院部设置 截至2015年4月,学校设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金融学院、法学院、公共事务学院、电子信息科学学院、工程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海峡财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数理教研部、公共外语部、公共体育部等11个二级学院和4个教学部。 福建江夏学院二级学院/教学部一览表序号 院(部)名称 序号 院(部)名称 序号 院(部)名称 1 福建江夏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2 福建江夏学院会计学院 3 福建江夏学院金融学院 4 福建江夏学院人文学院(设计学院) 5 福建江夏学院电子信息科学学院 6 福建江夏学院海峡财经学院 7 福建江夏学院工程学院 8 福建江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9 福建江夏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10 福建江夏学院数理教研部 11 福建江夏学院法学院 12 福建江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13 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体育部 14 福建江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部 15 福建江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专业建设 截至2015年4月,学校共有27个本科专业,分别是:经济学、经济统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社会工作、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工业工程、动画、投资学、审计学、物流管理、艺术设计学、土木工程、会计学等 。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本科专业涵盖经、管、法、工、理、艺等6个学科门类。并建设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培育) 。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法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省级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环保节能型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教学成果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金融学、法学、行政管理),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专业类教学示范中心(财务与会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金融人才创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福建省分行福建江夏学院实践教学基地” 和4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5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13门省级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3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和64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建有实验室93个(32个公共基础实验室,61个专业实验室)。在第七届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学校获得了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省级精品课程: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成本会计、银行会计、税法与税务会计、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结算、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西方经济学(专科)等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金融学 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企业管理模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心理素质训练室、数学建模实验室、物理综合创新实验中心、素质括展户外基地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三盛集团实践教学基地、百胜集团实践教学基地、财务与会计实践教学基地、福州中级法院实践教学基地 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产学研用联合培养金融应用型人才改革试点(试点专业: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探索建立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革试点、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的制度创新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年份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项目级别2011年 沿海地区流动人口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福安市的实证调研 白江斌 曹剑光 省级 2011年 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研究 李必清 曾正滋 省级 2011年 福州大学城区流动小商贩治理状况调查 邹劼 程宇 省级 2011年 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研究 崔博伦 张彩云 省级 2012年 “北纬33°”红豆杉资源开发项目 罗德付 刘茂福 省级 2012年 榕城乐cool—服务“超市” 傅明敏 路越 省级 2012年 联通高校,便捷出行——同城高校自行车租赁计划 林洁 陈蕊 省级 2012年 校园淘乐汇 黄文生 路越 省级 2012年 立足妈祖文化,构建海峡两岸网络创意集市 黄永泉 徐刚 省级 2012年 宿舍之家,百变生活——一站式资源整合服务平台 郑丹红 范一青 省级 2012年 江夏基金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运作规划 黄文瑾 江东瀚 省级 2012年 法律进社区服务实践和调查 陈朕炜 林忠志 省级 2012年 福建省大学生城镇居民医保卡对大学生的实际作用——基于对福州各高校的调查 蔡雨琛 唐赤华 省级 2012年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基于福安阳春社区的调查分析 林志煌 李秀义 省级 2012年 创恒广告有限公司商业策划书 徐志善 杨雅厦 省级 2012年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管理研究 谢攀水 杨慧 省级 2012年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基于福建省农发办产业化补贴项目的调查 周斯嘉 徐青 省级 2012年 RS(remind service)远程秘书式提醒服务平台 江小强 郭有仪 省级 2012年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构建研究 黄贞 林苍松 省级 2012年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心理转变问题与对策——以福州为例 傅楚楚 梁晋龙 省级 2012年 福州大学城主题文化城镇下的公焦—大学城公共交通问题研究 陈海萍 杨雅厦 省级 2012年 海峡西岸经济区高校资源共享研究 林礼源 林美萍 省级 2012年 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沟通能力提升方案研究 李慧敏 林苍松 省级 2012年 大学生就业歧视调查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蔡燕华 王书娟 省级 2012年 福建省小微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林颖婷 廖萍萍 省级 2012年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骨干成员毕业流向的调研——社团活动与毕业生竞争力的探讨 柯丽娜 王采采 省级 2012年 大学生创业观念与高校毕业生创业情况——基于福州各高校的调研 陈倩文 安增军 省级 2012年 海峡两岸所得税制比较研究 陈灵枫 郭晓红 省级 2012年 新时期我省高校经贸类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查与分析 林永强 徐刚 省级 2012年 龙岩市红色遗址开发调查 钟美兰 刘双 省级 2012年 微时尚大学城联盟书友吧 林晓辉 陈端 省级 2012年 福建省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与管理的调查研究——以福建晋江鞋革产业集群为例 林海英 张春霞 省级 2012年 福建省中小企业在融资困境下的生存现状及应对措施的研究——以晋江为例 陈惠梅 吴美满 省级 2012年 黑鸽创业 汤欣 安增军 省级 2013年 “I淘YOU货”校内交易联盟 赵芳 杨敏 省级 2013年 “金点子”创意文化工作室 陈彩霞 安增军 省级 2013年 基于蓝牙技术的“暖阳”创意灯具研发及其推广 黄胜达 沈振辉 省级 2013年 校园微博的推广与运用——微博营销与管理在江夏学院的实际运用 陈晶 宋文琤 省级 2013年 环保型无碳小车设计与开发 阮凤 杨栓强 省级 2013年 大学生志愿服务有效供给机制研究——基于福州大学城的调研 张洁 严圣明 省级 2013年 对毕节地区优势资源信息的开发与利用——大学校园信息咨询公司试点 周旭 范一青 省级 2013年 “E修哥”电子配件—旗舰店 陈明义 杨敏 省级 2013年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调查及应对策略研究 罗雄 杨敏 省级 2013年 蚯收公司 林武华 缪匡华 省级 2013年 机械设计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吴倩兰 沈振辉 省级 2013年 时光印橡DIY橡皮章小站 武安恒 郑瞳 省级 2013年 C-life促销生活——同城及时促销商讯发布、预定、分享平台 王小倩 王婉珍 省级 2013年 校园旧书环保漂流之旅 吕泳泳 范一青 省级 2013年 校园文化创意工作室 庄蓉敏 万菊 省级 2013年 果果吧——校园果蔬超市,公平、健康、绿色、光盘理念的领导者 王永冲 李玫 省级 2013年 齿轮系运动与动力综合仿真系统 马晓焜 王铎 省级 2013年 小水家果吧 陈诗颖 安增军 省级 2013年 校园信息服务平台 张佳柠 马莉婷 省级 2013年 “我家”茶店筹建及运营 吴炳辉 刘艳山 省级 2013年 创享咖啡汇所 王小倩 李萍 省级 2013年 易优.com以物易物交易网站 郑雨非 辛琦 省级 2013年 城镇化视角下小摊贩综合治理研究——以福州大学城美岐学生街为例 万珺 陈俊星 省级 2013年 智能风扇设计与开发 黄志兴 苏建仁 省级 2013年 基于GIS的江夏学院垃圾桶优化配置方案 袁燕 曾倩琳 省级 2013年 Show DIY装饰你的美 刘园园 李捷 省级 2013年 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 郭华 吴新江 省级 2013年 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大学校园节庆开发与研究——以喜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载体 卢剑涛 张彩云 省级 2013年 让闲置物发挥另类的价值——“换吧” 王志翔 康迎春 省级 2013年 当代大学生兼职之路该如何走——基于福建省高校的实证调研 刘建场 詹友学 省级 办学特色 (1)综合素质培养和选课制度。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最基本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学校以学分制为基础,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推行公共选课制度,全校学生均可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2)转专业制度。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条件,制定转专业的相关政策,允许学生按条件申请转专业。(3)导师制。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密切师生交流。导师们根据每个本科生的个性及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个性化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养成良好治学精神,更好地安排学习进程。(4)分专业方向培养。为提高学生升学就业的针对性,在低年级开设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开展共同就业的基础上,三年级分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升学要求、就业意向、自身兴趣爱好等修读专业方向课程。(5)“16+2”模式强化实践创新应用能力。为加强学生实践实习教学环节,将从2010级首批本科招生开始实行“16+2”模式,即从每学期18周中抽出2周进行课程实践、集中实习、创新性实验课题的研究等,强化实践创新应用能力。(6)校企订单培养。充分发挥行业背景的优势,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开展订单培养,企业不仅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学校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落实“16+2”模式,还设立了奖(助)学金、创新人才培养基金等。(7)学习研究活动三结合培养。在校本科生除课堂、实验、实习、实践学习外,积极参与学校举办学术讲座、论坛、研讨会以及课题研究,同时,踊跃参加学校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卓越工程计划举办一系列二课活动。通过学习研究活动三结合等系列训练,提高实践应用创新能力。(8)知名高校联合培养。清华大学、中国人民的大学等985高校,福州大学等211大学与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协议),支持学校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比如,学校每年选拔1名优秀本科生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半年。(9)闽台合作培养人才。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是学校人才培养特色之一,目前已有合作高校3所。该项目采取分段对接即3+1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三年,在台湾高校学习一年。学生毕业后除获得学校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外,还将取得台湾高校的学习成绩证明或结业证书。(10)国际双文凭培养。从计划内拿出200个招生指标,与英国合作开展SQA-HND项目,进行国际化课程教育,采取3+1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在学校学校,第四年到英国学习,获得双文凭、双学位、六本证书,享受英式教育,获得英语训练、国际求职优势、SQA质量保障、节约留学费用 。 毕业生就业 2012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7.34%。学校被评为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学校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建立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先后与省内外300多家企事业单位确定了合作关系。并针对社会对毕业生的不同需求,实行“订单式”教学,实现校企联合培养高质量人才。此外,学校每年还有一批专科毕业生考取高职专升本,2013年学校高职专升本报名519人,录取363人,录取率达69.94% 。 师生成绩 2011年1月,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福建江夏学院在管理学排名中高居25位,福建省内仅次于厦门大学。 2011年7月20日至2011年7月24日,第十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在福建江夏学院图书信息大厦二楼报告厅举行,福建江夏学院作为第十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承办单位,首次组队参加辩论赛,取得一胜一负的成绩。2011年12月8日至9日,在中国市场营销学会、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主办的“娃哈哈”第五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总决赛中,工商管理学院谢贵英、黄盈芳、张恒发、邱榕德四位同学组成的“加速度”队荣获本科组二等奖;杨建平、沈雅凤、石晓萍三位同学组成的“破晓队”荣获专科组二等奖。2011年12月8日,第六届全国商科院技能大赛财会专业竞赛(学生组)总决赛在北京举行。会计学院积极组队参赛,选派朱明、黄凤钗、陈扬三位同学代表会计学院,由苏回水老师带队赴京参赛。经过激烈角逐,会计学院代表队荣获第六届全国商科院技能大赛财会专业竞赛总决赛本科组三等奖,指导老师韩春燕、金未、郑瞳、苏回水荣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2011年12月14日至17日,2012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暨中国啦啦之星争霸赛总决赛在常州市举行。福建江夏学院派出30人组成的代表队参赛,最终获得3金1铜的优异成绩。吴敏老师、蔡昌文老师作为单项冠军教练荣获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等单位联合颁发的全国啦啦操联赛优秀教练员荣誉证书。2012年12月23日,历时1个多月的“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电子竞技大赛”落下帷幕。由电子信息科学学院李耀辉、苏晋库、邱清兄、黄有忠、黄志鑫、丁敏等六名同学组成的“江夏,Fight”团队荣获电子竞技大赛“穿越火线”项目亚军。2012年度“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揭晓,全省本科高校共有210个学科获批立项。福建江夏学院应用经济学、法学和工商管理学三个学科被确定为“福建省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这是福建江夏学院首次获得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立项。2013年1月6日,首届网中网杯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网络大赛落下帷幕。2010级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原伟翔、武安恒、张红艳、刘能腾、吴涓涓五位同学代表会计学院,由郑瞳老师带队参赛。经过激烈角逐,会计学院代表队在决赛中名列第三名,荣获二等奖。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金融科技创新重点实验室),1个与清华大学共建的“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环境土木工程材料研究中心”和“环保节能型高性能混凝土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海峡经济区公共政策研究基地),2个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新型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有机光电子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科研机构(福建省台湾法研究所)和21个校级科研机构,另有福建省和谐社会研究会等5个省级学会和研究会挂靠本校 。2013年度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环保节能型高性能混凝土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研究机构:福建省台湾法律研究所 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新型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有机光电子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学会:福建省国际法学会、福建省和谐社会研究会、福建省行为科学学会、福建省管理教育研究会 校级科研机构:高等教育研究所、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现代营销管理研究所、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工业技术研究所、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研究所、电子信息与光电技术研究所、财税法研究所、金融法研究中心、地方政府法治创新研究所、运动与健康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所、财务管理研究所、流通经济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地方公共管理研究所、国际比较法研究院、社会心理研究所、海峡女性研究中心 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福建省承接台湾优势产业转移及产业升级协同创新中心、(培育)涉海法律与海洋深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财务与会计协同创新中心、海峡两岸互联网金融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环保节能型高性能混凝土协同创新中心 学报期刊 学校主办《福建江夏学院学报》、《海峡法学》和《金融学报》等三个CN刊物,有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是由福建江夏学院主办的公立普通本科学报,刊号CN35-1310/C,2011年10月创刊,为双月刊。学报创刊至2012年4月,共刊发来稿181篇。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27篇,占比16%;省(部)厅级基金项目39篇,占比20%;高职称论文116篇,占比64%。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6月,福建江夏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137.56万册,生均图书为87.88册,生均年进书量三年平均为2.57册。2013年生均年进书量为3.12册。电子资源丰富,电子书刊96万册;拥有的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中国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数据库、国研网数据库等24个数据库及4个自建数据库均网上开放 。

福建江夏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于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发展历史如下:

2003年12月28日,在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组建的江夏学院在闽侯大学城奠基。

2004年2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成立江夏学院(筹)。

2010年3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在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和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建立福建江夏学院,同时撤消四所学校的建制 。

2011年,福建江夏学院签署《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高校联盟协议书》,参与组建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高校联盟(教育联盟)。

2013年11月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

2018年1月,学校获批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

福建江夏学院是1978年10月创建的福建银行学校,1985年5月在此基础上成立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现有12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开设38个本科专业,涵盖20个一级学科和经、管、法、文、理、工、艺等7个学科门类。2017年,学校高质量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与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联合培养金融、会计、法律、建筑与土木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教育管理等6个专业硕士研究生。2018年1月,学校获批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

学校现有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省级社科研究基地、省级智库、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研究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省地方立法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5个、省级学会和研究会4个。学校主办《福建江夏学院学报》《海峡法学》等中文学术CN期刊。

  • 索引序列
  • 夏江涛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期刊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审稿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内容
  • 江夏学院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