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供应链物流均衡化方法研究论文

供应链物流均衡化方法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供应链物流均衡化方法研究论文

供应链管理能减少产品抵达市场的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顾客满意度。我整理了关于供应链管理论文,欢迎阅读!

供应链管理

摘要:从供应链的合作伙伴选择入手,探讨了供应库存管理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策略 方法 ,论述了信息技术为供应链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 成本管理 准时采购

1供应链的合作伙伴选择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在于构建灵活有效的供应链,实现物流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双赢,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物流企业要寻找到能够长期合作的伙伴。因为一个理想的供应商不仅可以帮助物流企业降低物料成本、购买成本、运输成本、生产成本以及存货成本,还能减少产品抵达市场的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顾客满意度。

2供应链库存管理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系统,是指供应商在客户的允许下来管理客户的库存,由供应商决定每种产品的库存水平和维持这些库存水平的策略。在采用VMI的情况下,虽然零售商的商品库存决策主导由供应商把握,但其他方面的决策仍由零售商自己主导。

经研究可知,VMI作为一种建立在零售商—供应商伙伴关系基础上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不仅可以降低供应链的库存水平、减少成本,还能为客户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加速资金和物资周转,使供需双方能共享利益,实现多赢。其特点是:一方面信息共享,零售商帮助供应商更有效地做出计划,供应商从零售商处获得销售活动;另一方面供应商完全管理和拥有库存,直到零售商将其售出为止,但是零售商对库存有看管义务,并对库存物品的损坏负责。

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它着重强调双方共同制定库存控制计划,使库存管理成为供需双方连接的纽带和桥梁。

总之,实行联合库存管理,构建一体化的物流系统不仅能使经销商的库存更低,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更低,而且还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更有效地运输物品。这是因为经销商比制造商更接近客户,能更好地对客户要求作出更快地响应,并为购买产品安排融资和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从而使制造商能集中精力,搞好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3供应链成本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物流企业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各企业所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由于供应链成本流的特性会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管理的盈利能力,故而最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不仅要提供最优的服务,还要使产品以最合理的成本进入市场。供应链成本管理正是物流企业通过整合外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反应能力、改善服务质量的有效 措施 。

显然,通过实施供应链成本管理,物流企业可以有效地减少成员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建立共享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这样就能减少库存量和资金占用,让库存成本大大降低。并且,供应链通过各物流企业的优化组合,成为最快速、最敏捷的流通 渠道 。它除去中间不必要的环节,有效地减少了流通费用,使供应链的流程简单化、高效化和低成本华。

4信息技术:供应链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

4.1信息技术是供应链管理的有力保证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以计算机和信息为特征的知识信息时代。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物流企业必须重视信息在物流生产经营中的巨大作用。物流企业是一个多层次系统的有机结构,为了实现物流发展的目标,物流企业必须通过信息的不断传递,一方面进行纵向的上下级信息传递,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进行横向的信息传递,把各部门、各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人、财、物和产、供、销之间的复杂关系。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由网络信息系统组成的知识信息社会里,物流企业还需通过网络,捕捉最能创造价值的经营方式、方法和技术,创建网络化的物流运作模式。

4.2通过信息共享减小需求放大效应

减小需求放大效应的有效方法是在供应链内部为每一个成员企业提供有关客户实际需求的全部资料,供应链的每个成员便可以使用客户的实际需求数据来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而不是仅仅依据相邻下游企业发出的订单来预测。

4.3通过信息集成改进生产计划和控制

借助信息技术,供应链成员企业可将生产计划和实时的生产进度信息传递给全体合作伙伴共享,以此改善物流生产的计划和控制。

显然,通过供应链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供应链上游企业便可清晰了解下游企业的生产和调拨物资,实现准时供应:而下游企业就可避免不必要的库存,同时柔性调节自己的生产计划。

总之,通过及时共享信息,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便能紧密衔接在一起,从而避免供应链出现供需脱节的现象,确保供应链的整体利益。

4.4通过信息集成实现准时采购

要实现准时采购,供需双方必须围绕订单进行同步运作。当采购部门产生一个订单时,供应商就应开始着手进行物资的准备工作。而与此同时,采购部门应编制详细的采购计划,对方的制造部门也应开始生产的准备工作。这样,一旦采购部门把详细的采购订单提供给供应商时,供应商就能迅速地组织生产。而当客户需求发生改变时,采购订单又驱动制造订单发生改变,这是一种快速的改变过程。

由于采购部门的主要工作事沟通供应与制造部门之间的联系,使供应链系统得以准时响应客户的需求,从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流的速度和库存周转率,所以这种准时化订单驱动的方式大大简化了采购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1】卢燕铭.供应链管理的新趋势【J】创新物流,2008(3).

【2】高本河,缪新,沐朝.供应链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

【3】秦小艳.我国降低存货持有成本以及物流行政管理成本的途径【J】中外物流,2006(8).

【4】张长青.采购供应链上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8(1)

【5】(英)马丁·克里斯托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姬杨(1977),女,汉族,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供应链管理论文

供应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虽然,我国很多企业能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建设却无处下手,属于严重空白。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供应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对企业传统的生产经营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对我国的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大部分能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企业都需要雄厚的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而对于供应链管理,其应用取得的成效是肯定的,但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管理内容,不同企业在应用供应链管理方面产生的问题也存在的一定差异。本文试图就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进行浅显分析,提出一些改进对策。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估;战略伙伴

一、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真正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

虽然,我国很多企业能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建设却无处下手,属于严重空白。企业管理人员甚至不能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进行清楚的认知,不知道应当应用何种计算机软件,如何进行供应链的建设等。因此,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的落实寸步难行,对于工作的重点不够了解,对于工作的开展也太过于茫然。我国有一些企业还存在着这样思想上的误区,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将供应链管理看成是一种连接方式,而不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战略方案,没有认识到供应链管理能为企业带来的增值效益,导致在企业内部并没有真正的建立起供应链管理模式。

1.2 战略伙伴关系未统一

我国的很多企业仍处在最为低层次的市场竞争中,也就是多个企业间形成了激烈竞争局势,竞争过程就是一个两败俱伤的过程。我国企业若想通过合作竞争的方式,同时将企业供应链具有的优势全面发挥出来,达到双赢的市场竞争局面,那么各个企业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统一战略伙伴的合作关系,最大限度地将各自企业的优势展现出来。因为,供应链具有的组成成员它们是不同经济利益的实体,各自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长时间情况下对于构成成员就会造成不利影响,使得构成成员会产生强烈的抗争行为。受以往传统思维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管理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个人或小利益的争斗中去,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并没有给予过多重视,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思想死板僵化,不能对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整合。对于一些企业内部组织也是如此,举个较为简单的例子,如我国国内一些大型的零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更像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无论是对于存货的采购还是其他方面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专属渠道,不仅导致管理难度有所增加,同时使得存货成本很高,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不能适应经济市场的变化,甚至可能被兼并或消失。

二、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2.1 更新供应链管理理念

想要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使得我国的企业能将供应链管理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全面的发挥出来,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更新供应链管理理念。企业根据本身的特点、产业结构、资金实力等的实际情况,可学习西方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汲取丰富的管理经验,对其进行恰当的调整,将供应链管理应用到我国企业的管理中去。此外,我国的联想集团、海尔集团等一些大型的企业目前都采用了非常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和我国企业结构,我国其他企业可对该内容进行有效筛选,形成适用于本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实际应用到自身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去,最终达到促进企业供应链管理理念更新的目的,使得我国企业管理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2.2 明确企业自身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供应链的组成内容较多,其中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加工原材料的供应商、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产品的分销单位、产品的物流运输单位,还有广大的消费群众。一个供应链需要具有一个主导企业,其余部分就是为主导企业附属内容,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该企业都不能承担供应链中所有内容,企业必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特点和企业所具有的优势,明确企业在供应链中占据的位置,明确企业的主要发展路线,清晰了解自身的主业,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一个企业会参与到多个供应链中去,同时,在不同的供应链中有着不同的位置。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能使得企业成为供应链联盟合作关系,将企业具有的并不是非常核心的企业生产经营任务进行外包,对增强核心业务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2.3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对于落实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使战略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加的稳固。因为,供应链构成的各个节点都是独立存在的市场经济利益主体,他们在协作的过程中一切活动的开展必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问题,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利益矛盾,导致良好的合作关系可能会受不良影响。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能明确供应链盈利过程中风险和利益额度的分配,明确各个企业对于供应链盈利做出的贡献,且应用订单价格补贴等多项手段对相应的企业进行一定激励,使得供应链构成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固,保证稳定发展。

三、结语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承受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为沉重。我国企业在经济市场中想要站稳脚跟,寻求新的发展契机,就必须要不断重视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并对此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运行和应用。相应的人员也要不断研究供应链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找寻相应的应对措施,使得供应链管理模式更加完善,促进我国企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史艳红.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领域运用状况和价值评价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0).

[2]王丽娜,缪栋,朱文月.供应链管理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商业规则。企业已经难以再依靠传统的成本控制手段,如通过控制单位产品的物资消耗来提髙材料利用率以降低材料成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控制产品单耗工时以降低人工成本,通过提高产品产量、扩大生产规模以降低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等。即使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适时制造、看板管理、精益制造、价值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等管理技术和方法,随着技术进步、工资上涨及需求变化,企业在上述各方面的成效越来越低。在这种背景下,供应链管理以一种全新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产生并很快得到发展和完善。

一、供应链及供应链成本

(一)供应链的概念和特点

1、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将产品送到最终用户,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2、供应链的特点。供应链的特点在于其所具备的网链结构,而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链型结构。整个网链结构由最终用户的需要来拉动,所以其最基本特点是面向用户需求;提供的是在高度一体化的过程中获得的产品和增值服务;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可以视为一个包含供需关系的节点;并且供应链体现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多种形态。

(二)供应链成本

1、供应链成本。供应链成本就是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供应链成本包括“链”上的所有企业及其与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相关的供应链活动所有环节所发生的费用。

2、供应链成本的构成。供应链活动主要是以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为主线,经过采购、制造、分销和零售等环节,形成持续不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同时发生相应的成本,它们构成供应链的总成本。根据苏沃林在其所著的《供应链成本管理》一书中的观点,供应链成本包括三个部分:①直接成本,是指单个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构成产品实体的费用,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和机器成本;②间接成本(作业成本),是指与产品生产不直接相关的、在制造和配送产品到用户的管理活动中发生的费用;③交易成本,包括与供应商和用户在处理信息和通讯活动中旨在协调、控制和适应彼此交易关系而发生的费用。

(三)供应链中成本管理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的作用在于通过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各供应环节,使企业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使供应链系统的总成本最优。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供应链中的成本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与传统的生产导向不同,它是一种需求拉动型的成本管理模式。将顾客需求及客户订单作为生产、采购的拉动力,以控制资金占用成本。张瑞敏称市场经济为订单经济,就是通过建立ERP、CRM等信息技术支撑体系,设计更具弹性的生产能力,以市场需求为企业经营的向导。需求拉动生产,即有市场需求才组织生产,企业的产、供、销等经济活动都要适时适地适量,从而减少存货资金占用费用、仓储费用以及存货损失和价值损失。

2、传统成本理论认为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必然导致成本上升,而保证安全生产和经营必须依靠大量库存,因此这种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单纯地追求企业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平衡。但在供应链系统中,改善服务和降低成本这两个目标可同时实现。一个有效的例子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在两年的时间内,公司通过关闭全球六个仓库、从新成立的中央配送中心采取向顾客空运微型集成电路的做法,不仅降低了销售成本2.5%,而且缩短交货时间47%,增加了销售额34%。

3、成本管理范围由生产领域向开发、设计、供应、销售领域拓展。传统的成本管理往往比较重视生产领域成本的控制,而将其他环节的成本视为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所发生的额外费用。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成本在企业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而与产品相关的设计、供应、服务、销售等引起的成本不断上升,其数额甚至超过生产成本。据调查,企业平均物流成本约占销售额的10.5%,于是出现了物流管理,通过企业流程再造、物流体系设计来降低成本。

4、成本管理活动具有层次和整体性。供应链的整体性体现在企业自身流通环节的整合和与上下游企业间的整合两个方面。它要求企业必须在三个层次上权衡企业的成本:战略层次,主要包括合作伙伴的评价选择及仓库布局、数量和储存能力,以及材料在物流网络中的流动等决策;战术层次,包括采购和生产决策、库存和运输策略,其活动一般以年或季度进行重新评价;作业层次,是指日常决策如生产计划流程、估计提前期、安排运输路线等。

5、管理手段多样化。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现主要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供求信息在企业间的整合,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全球采购系统(GPM)和电子商务系统(E-commerce)等技术支撑体系,改善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降低系统成本。

二、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供应链成本控制观念薄弱.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研究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理论的不完善和实践经验的不足,所以尽管有的企业已经在实

施供应链成本管理,但是对成本管理和控制并没有制定系统的制度。多数企业成本管理的思想依然单纯的停留在传统成本管理的基础上,只想最大限度的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而没有把供应链网链中的所有企业看成是一个整体,通过业务流程重组,消除各企业的自我保护主义,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优化,真正达到降低供应链总成本,实现企业利润的目的。成本管理只是本企业内部专业成本管理机构的职责,缺乏全员成本意识。由于企业的成本表现为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因而成本的形成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各项要素与各项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成本控制的主体应该包括对企业成本的形成负有责任的影响者和参与者。因此,成本管理与控制不单是企业内部专业成本管理机构的工作,供应链上的每一企业、部门和员工都是成本形成的影响者和成本控制的参与者和实施者。

(二)缺乏成本整体效益观念

长期以来,一些企业成本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支出,降低成本,并以成本升降作为考评企业业绩的重要依据。这种片面追求成本降低而忽略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款式与包装的方法,虽然节省了成本开支,但造成产品积压,不能实现价值。供应链管理下的企业成本管理在谋求成本降低的同时,还应重视系统整体效益的提高。

(三)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

供应链中的企业都是独立的个体,企业间往往存在利益分配的矛盾,没有达到真正的相互信任。所以,为了相互合作,供应链中的企业都是借助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来实现的。同时,合作伙伴的选择也是目前供应链企业存在的难题,如何选择合作伙伴,该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企业也尚未针对上述问题制定出合适的标准。

(四)供应链管理环节容易出现信息失真

由于存在利益目标冲突,获得的信息分散。各企业往往不会将所获得的真实信息全部传达给其他合作伙伴,使得信息失真。例如,在采购过程中,采购方处于有利地位,其往往会截留部分需求信息,人为地设置沟通障碍,而供应商也会隐瞒部分信息,双方都限制了有效的信息沟通,结果就会导致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后果就是双方成本的增加。可见,信息共享对于供应链合作伙伴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五)缺乏主动出击市场的动力和积极性

外部资源利用率低,与上下游企业还没有形成战略联盟的关系。不少企业仍停留在单体生产管理思想上,即只愿按本企业的工作制度安排生产计划,而不愿与外部环境协同运作。由于上下游企业的生产率不同,很容易在供应链上形成很高的库存。因此应在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树立大物流观念,提高企业同步制造水平。过去企业认为自己拥有的才叫资源,这是不够的。我们应该从重视实有资源管理转向虚拟资源的运用,即把资源管理延伸到合作伙伴那里,上下游企业甚至客户都可以看作自己资源的扩展。

(六)标准成本会计限制着公司的业绩

公认会计原则(GAAP)要求企业应用标准成本会计制作外部报表,限制了销量会计的发展。然而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会计需要企业拥有顾客导向的信息。企业应逐步转换财务和会计职能,改善原有的标准成本会计,以适应供应链管理的需要,使组织关注经营供应链的成果。

(七)缺乏用户服务和合作伙伴的评价标准与激励机制

本位主义思想使激励机制以部门目标和企业自身的目标为主,孤立地评价部门和企业业绩,造成部门和企业片面追求自身利益。物流、信息流经常扭曲变形,产供销系统没有形成链。企业应建立以顾客满意度为衡量标准的服务管理体系,建立整个供应链绩效的考核标准。对下游企业来讲,供应链上游企业的功能不是简单的提供物料,而是要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除此之外,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之前,还应将企业的业务目标同现有能力及业绩进行比较,发现现有供应链的显著弱点,同关键客户和供应商一起建立供应链的远景目标,并制定从现实过渡到理想供应链目标的行动计划。供应链中的企业都是独立的个体,企业间存在利益分配的矛盾。信息共享会带来额外的利润,而额外利润的增加主要体现在核心企业。各成员企业会担心核心企业滥用信息而占有额外利润,导致利润分配不均。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建立对整个供应链企业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三、供应链中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培养供应链成本控制意识

首先,提高整体意识。要把供应链整个网链中的所有企业看成是一个整体,消除各企业的自我保护保护主义,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优化。

其次,让每个企业认识到在供应链中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节点企业应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将各个节点企业有机的联系起来,互相信任与合作,才能发挥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优势,最大限度的降低供应链总成本。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降低供应链总成本的目的。

(二)建立信任与合作机制

供应链中的合作关系是指供应链中各企业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关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正常运行的基础,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而合作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有合作的地方都需要信任。供应链中的企业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存在利益分E的矛盾。所以,供应链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信任关系。要想加强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达到合作的目的,就要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因为好的合作伙伴是加强供应链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同时还要强化合作竞争观念,共担风险、责任与成本,共享成果与利益,形成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

(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是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供应链的计划、组织、协调与调控都需要建立在各个节点企业的高质量的信息传递和共享的基础之上。信息共享能使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企业更好地制定生产、销售和库存等计划,能使目标成本顺利实施,并且使得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能提高最终用户的满意度并达到促进供应链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的目的。可见,信息对供应链成本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供应链点企业要想提髙顾客满意度的同时降低供应链成本,就必须要获得充分的信息共享。

(四)建立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建立完善的供应链成本管理制度,以控制整体成本,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优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用于对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果、合作关系作出评价。使得之前的措施得以有效实施。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要建立绩效评价指标,并制定考核标准来评价各节点企业的运营绩效以及节点企业本身的运营绩效对上下游节点企业或整个供应链产生的影响。考核要以顾客满意度和成本控制指标为衡量标准。对顾客满意度的衡量主要包括质量、价格、及时性等。如合格率、退货率、投诉率等都是考核的内容。对成本指标的考核主要是将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和改进情况等。经过考核之后,按照考核结果评定各节点企业对整个供应链贡献的大小,并依据其制定合理的分配标准进行利润分配。以此来改善利润分配不均的问题。激励机制包括企业内部员工的激励及各成员企业的激励两个方面。企业内部员工的激励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完成:及时关注员工的工作表现并对其进行评价,制定与员工相适应的培训与学习计划,给员工自我提升的空间和机会,制定奖惩机制和薪酬机制,还有休假和保健计划等。当然,与成本控制相关的激励措施应该更加突出,以此达到通过激励增强员工成本意识的目的。对各成员企业的激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组织机构要确保制定的考核标准与分配标准的合理性,并根据分配标准对利润进行合理分配;做到时时听取各节点企业的意见,对绩效考核与面机制进行补充、修改;核心企业要与从属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从属企业也要经常关注上下游合作方的运行状况;保证各节点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相互猜忌和争执,使成员企业在一个好的供应链环境下愉快合作。

医药物流供应链管理对药品监督规范管理的影响研究及调整要求(四)4医药物流供应链管理概述4.1医药物流供应链体系构建4.1.1医药物流供应链体系简介 与物流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就是供应链,它是指将上下游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连接起来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网络,涉及到最初的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最终产品生产与交付的一切行为,具体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采购、产品的制造与装配、包装与储存,产成品的运输与配送、分销与销售以及交付用户、销售服务及废弃物回收等环节。作为一个动态的网络,供应链包括不同环节之间持续不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在我国,医药供应链可以简化为以下四种运作流程:供应链中一般都会有一个核心企业,它在整个供应链中一的更多的控制着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核心企业和其他成员企业之间相互连续,相互作用,各有各自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特定的供应链结构。供应链的结构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产品的复杂性、供应商的数目、原材料的可得性等。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供应链结构中所包含的供应商和顾客的数目,供应链结构的长度和广度,供应链的空间辐射范围都表现的不同。如果不仔细分析,一般人可能会把医药供应链同其他行业的供应链相等同,这样简单归类是不准确的。一方面,同其他行业一样,制药企业从活性或非活性成分物质生产企业所购买的原料,经配方加工成为成药,再对其进行包装,并通过制药企业的仓储系统经批发商、零售商或医疗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流向最终用户1181。但另一方面,医药供应链与其他行业供应链有着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运作效率差别甚大,医药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是相对较低的。究其原因,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对于医药供应链的发展也相对其他更为严格一些,因此也制约了医药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此外,医药行业供应链自就整合不足,各企业的业务范围又存在很大差异,包括医疗诊治、制药、药品分销、信息处理、运输管理等诸多产品和服务,而且在许多国家,医院和非医疗单位对药品、库存和过程的管理多都是独立的,使整个系统处于较长时间低效率运行状态。这一点也可以从药品行业企业的库存周转率同其他行业企业相比较中得出结果如下表所示。4.1.2医药供应链成员组成 在医药供应链体系中,有三个纬度的指标是反应供应链如何运作及实施的。这三个纬度分别是覆盖整个供应链的组织,从消费者经生产商、分销商到最终配送的流程活动以及贯穿供应链整个过程的信息流I’9]。1966年起,发达国家相继成立了有效的健康消费者响应组织(EfficientHealtheareeonsumerResponse,EHCR)。在美国,该组织的成员有美国医疗物资管理社团、医疗商业沟通协会、医疗分销商协会、全国批发药剂师协会和美国编码委员会(ucc)[70]。根据EHcR的报告,医药供应链大体包括三个要素:生产、分销和消费。要素与其组成成员的特点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如何优化医药供应链。参与医药供应链的成员主要包括:患者/l陆床提供者、整合分销网络(IDN)/提供商管理、分销商、制造商、集团采购组织(GPO)和电子商务提供商。(1)患者/临床提供者是指医药需求的创造者,在此领域实现了医药需求、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在整合分销网络中,患者/临床提供者可能是医院、门诊部、诊所、手术室、社区卫生站、药店等健康提供方。他们不仅需要从产品选择、临床需求、性价比等方面提取有效信息,以供进行正确的分析决策;还要在成本透明、标准化产品选择和可获得性等的基础上,能够很容易的得到所需的产品。(2)整合分销网络(IDN)/提供商管理在此领域主要是通过与供应链其他成员进行沟通,来解决对医药供应链的需求进行规划、测度、存储及补充。这一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整合分散的内部系统,为医药运营提供供应链信息,其中包括:物资管理、可支付帐款、总分类帐、临床决策系统和患者费用;此外还包括提供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包括订单信息、产品可得性、产品规格、配送信息、计价和支付等。(3)分销商与传统药品经销商不同,药品分销商发挥着重要的物流与整合服务提供商的职能,包括提供关键物流、运输、库存管理和信息管理服务的作用。因此,此领域也面临着优化库存水准,控制运输费用,传递由GPO所提供的药品定价信息和制药厂所提供的产品规格信息等问题。(4)制造商可谓是医药供应链的产货源,在这个领域如何根据需求数据优化生产和库存成本,与GPO、分销商等进行协调实现及时、低成本的药品流动和定价信息的反馈是其主要面临的问题。(5)GPO(集团采购组织)指通过整合药品需求,为制药企业或分销商获取更为优厚的价格和产品服务交易条款的集团性药品采购组织。由于其刚刚起步,还不完善,目前主要提供药品定价方面的信息,而并非广义上的商品信息。而且,GPO目前还只是与一些主要的药品制造商及分销商合作,而非行业普及行为。(6)电子商务提供商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医疗产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提供商,他们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交易、电子市场等服务内容,从而为医药供应链各成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了新的渠道。但是,目前对于电子商务提供商还有许多难题急于解决,如如何将电子商务系统与医药供应链有效的整合;应该获取、整合和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以及该由谁来支付这笔服务费用等。4.1.3医药供应链运作流程(1)选择药品选择药品主要涉及功能和财务两方面的因素,是医药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在药品的选择过程中,尤其要关注诸如药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临床需求、产品规格以及各类标准、定价信息以及库存影响等。(2)申请购药申请购药是需求与下单之间的一个环节,一般申请被导入到采购或订单系统中作为考虑的主要因素。目前,将申请系统与医疗机构的医疗管理信息系统(Hls)进行整合是堕待解决的问题。(3)药品下单药品下单含有一种控制职能,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保证了权力,使订购所需要的药品、保证其价格的合理以及药品的可能性和安全配送成为可能。通常情况下,药品的下单流程涵盖了不同部门优化价格、库存和物流成本的要求,包括整合申请保证最优的订单规模和价格,以及利用EDI或其他电子数据交换标准改善信息流的质量,缩短信息传递时间,从而降低运行成本。(4)药品生产根据需求生产药品。这是好的愿景,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实现,许多药品生产企业往往因为不了解市场需求而不得不付出高额的代价维持安全库存,而若没有充足的库存,企业还容易因不可预期的需求而产生巨额的分销经营成本。因此,要实现缩减生产过程中的供应链成本,就必须贯通供应链的信息,使药品生产企业与需求方进行直接的系统连接,及时了解药品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有效的药品库存。(5)药品运输在药品分销过程中,如果运输批量、时间、地点没有规划好,就会出现低效率运输、空运等现象,造成运输成本的居高不下。因此,药品运输的关键是能从健康的提供机构获取正确的订单和库存数据。(6)接收药品药品的接收也是控制医药供应链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核实供方运输是否正确,并对供方进行支付的职能。药品接收流程的努力方向是实现自动化订单和信息的获取,以降低药品接收过程中人为造成的差错,并将相关信息及时传递到财务体统。(7)药品库存没有发生转移或使用的药品需要药品的库存。合理的药品库存能有效地均衡运输规模、运输成本、财务持有成本、仓储成本以及保证药品的质量。所以,如何自动获取和运用库存信息、改进和完善传递给分销商和制造商的预测数据是药品库存领域鱼待解决的问题。(8)分销药品是指将接收或库存地点的药品分销到药品使用地。这里涉及到物质商品的转移和产品所有权的控制问题。(9)药品消费是医药供应链的原动力,其要求是将正确的药品,在规定的时间,以适宜的成本送达到指定的地点。所以,是否能够获取药品使用的时间和地点信息,并将其自动传递给物资管理、患者付费和临床系统是此部分管理的关键。(10)药费支付药品的接收、库存以及消费环节都涉及到药费支付的问题,该行为可能直接发生在Hls系统或其他操作系统。该环节的主要要求是从分散的体统中获取订单匹配、接收、开票和定价信息,以保证药费合理及时地完成支付。川绩效报告是评价和改善医药供应链的重要形式,能够对药品的质量、产出、成本效益和使用等环节做出科学全面合理的反馈。在实践中,要发挥其自动收集和整合来自企业内、外部合作者数据的功能,从而汇总出更科学全面的分析报告。4.2医药物流信息系统构成·4.2.1信息业的发展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 信息是指有目的、有导向的知识。信息的效用需要依赖于应用主体和特定环境的需求。因此,对某一主体有用的信息,对另外的一个主体未必受用;在某些环境下有效的信息,在另一环境下可能会无足挂齿。信息作为一个独立的新生产要素,同劳动力、能源、物资这些基本的生产要素一样创造着产品的价值。在企业中,信息发挥着协调并支持创造价值活动的作用,并作为附加产品参与到价值的创改造过程中来。信息既可以作为物流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透明性的一种战略投资,又可以有利于物流企业间服务差异化和专业化的确立,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信息相关的附加成果的形式来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在信息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又迎来了电子商务的全新时代。欧洲经济委员会于1997年10月在全球信息标准大会上对电子商务进行了明确的定义:“电子商务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换或直接物理接触方式完成的任何形式的商品交易”。这里的电子方式包括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支付手段、电子订货系统、电子邮件、传真、网络、电子公告系统、条形码、图像处理、智能卡等。这一定义被认为是对电子商务最全面、最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因而被广泛接受和使用[2l]。在电子商务的时代,物流的运作也平添了以下特点:(l,)信息化 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的信息化表现在物流标识的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实时化,物流信息储存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有效的客户反应、企业资源计划等技术与理念在现代物流的发展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2)自动化 自动化是保证物流高效、准确作业的关键,它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3)网络化 物流的网络化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是指物流信息的通信网络化,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制造商以及顾客间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等实现通信的网络化。第二,是指物流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组织内部网(intranet)。(4)智能化 在现代物流作业过程中,许多中间环节工作都可以依靠程序控制实现智能化操作,如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的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5)柔性化 现代物流的柔性化要求“以顾客为中心”,并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根据客户需求做到“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灵活组织物流作业。4.2.2药品信息管理系统 本论文中研究医药物流信息的目的在于厘清医药物流信息运作模式;重视医药物流信息在医药物流中所发挥的作用;规范医药物流信息运作行为:奠定医药物流信息运作的法律地位。医药物流供应链的参与方大体包括:供应商、货物代理、医药代理、运输公司、驾驶员、车辆、仓储配送、支持机构、医院、药店、医药公司、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具体收货人等。各方参与,彼此间形成了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同一个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的连接下,可以示意成如下图示:此时,信息所起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并支持医药物流系统运营全过程。而信息系统之间或者物流系统中不同的参与者之间所传递的信息,就形成了信息流。根据信息在企业内外传递范围的不同,将信息大体分为内部信息流和外部信息流。内部信息流是指参与方内部信息的传递。外部信息流是指参与方之间传递的信息流。因此,研究物流系统中信息流,不仅能够清楚地了解物流系统中各参与者之间的协作关系,更能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优化,使物流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电子商务对医药物流的影响:(l)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物流观念 电子商务作为物流活动的一个新兴的虚拟性运动空间,使传统的物流的各项功能可以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变现出来。人们可以通过虚拟操作寻求各种组合方式,使物流更趋于合理化,并指导实体物流运动达到效率更高,费用更省,距离更短,时间更少的作业目标。(2)电子商务改变了物流的运作方式 在电子商务下,物流的运作以信息为中心,信息决定了物流的运动方向和运作方式。在实际运作中,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递,有效地实现对物流的实时监控,从而实现物流的合理化。这一点明显区别于传统的物流活动,传统的物流活动在其运作过程中,其实质都是以商流为中心,不管是以生产为中心,还是以成本或利润为中心,都是从属于商流活动,因而物流的运动方式是紧紧伴随着商流来运动的。此外,网络对物流的实时控制是以整体物流来进行的。在电子商务的时代,随着网络的全球化,物流在全球的范围内发挥着整体的实时控制。(3)电子商务改变了医药物流企业的经营形态 在电子商务下,物流要从某一企业的独立而分散的角度中跳出来,而以社会的角度来实行系统的组织和管理。这就要求企业在组织物流生产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本企业的物流组织和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考虑全社会整体的物流系统成本。此外,电子商务改变了物流企业的竞争状态。当前,电子商务需要一个全球性的物流系统来保证商品实体合理的物流,而对于一个单独的企业,即使它的规模再大,也很难独自实现这一需求。所以,区别于传统物流企业的单打独斗,现代的物流企业应相互协同合作,在竞争中形成一种协同竞争的状态,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物流的高效化、合理化和系统化。(4)电子商务促进了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首先,电子商务的高效率和全球性的特点,要求物流要有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来保障。其次,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促进了物流技术的进步,包括物流硬技术和物流软技术。物流硬技术是指在组织物流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机械和设施等相关硬件技术;物流软技术是指在组织物流过程中所需的计划、管一理、评价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从物流环节角度讲,物流技术包括运输技术、保管技术、装卸技术、包装技术等。只有提高物流的管理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将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应用于物流的管理当中,才能确保物流的健康发展。(5)电子商务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电子商务下,要求从业的物流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较高的物流管理水平,而且也要求物流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电子商务知识,并能够在物流实践中,将二者有效结合,灵活运用。

甜品供应链物流研究论文

刘铮铮;;RFID技术在安全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06年06期包文娟;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与食品质量安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侯劲青;供应链管理思想对中小型生鲜食品企业的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陈超;猪肉行业供应链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曹锋杰,胡勇;供应链物流在食品行业中的运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3年06期赵芳;基于我国食品安全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J];物流科技;2010年08期黎继子 论国外食品供应链管理和食品安全 [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2) 李旭 我国食品供应链的现状及管理对策 [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11) Jeff Cawley;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J];Food Quality magazine; October/November 2006 Athapol Noomhorm, Imran Ahmad ;Foo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Food Safety: South & East-Asia Scenario[J]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Research ;Vol. 17 (2008) , No. 4

餐饮供应链管理思想的第一个管理目标是降低物流成本。通过掌握比较简化的管理方法,把运营成本、物流成本控制在合理的低位水平上。在餐饮成本上通过让采购人员、餐厅管理人员全面理解生产成本函数表达的深刻涵义,掌握并运用成本管理的...www.wsdxs.cn/html/guanliqita

医药物流供应链管理对药品监督规范管理的影响研究及调整要求(四)4医药物流供应链管理概述4.1医药物流供应链体系构建4.1.1医药物流供应链体系简介 与物流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就是供应链,它是指将上下游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连接起来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网络,涉及到最初的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最终产品生产与交付的一切行为,具体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采购、产品的制造与装配、包装与储存,产成品的运输与配送、分销与销售以及交付用户、销售服务及废弃物回收等环节。作为一个动态的网络,供应链包括不同环节之间持续不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在我国,医药供应链可以简化为以下四种运作流程:供应链中一般都会有一个核心企业,它在整个供应链中一的更多的控制着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核心企业和其他成员企业之间相互连续,相互作用,各有各自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特定的供应链结构。供应链的结构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产品的复杂性、供应商的数目、原材料的可得性等。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供应链结构中所包含的供应商和顾客的数目,供应链结构的长度和广度,供应链的空间辐射范围都表现的不同。如果不仔细分析,一般人可能会把医药供应链同其他行业的供应链相等同,这样简单归类是不准确的。一方面,同其他行业一样,制药企业从活性或非活性成分物质生产企业所购买的原料,经配方加工成为成药,再对其进行包装,并通过制药企业的仓储系统经批发商、零售商或医疗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流向最终用户1181。但另一方面,医药供应链与其他行业供应链有着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运作效率差别甚大,医药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是相对较低的。究其原因,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对于医药供应链的发展也相对其他更为严格一些,因此也制约了医药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此外,医药行业供应链自就整合不足,各企业的业务范围又存在很大差异,包括医疗诊治、制药、药品分销、信息处理、运输管理等诸多产品和服务,而且在许多国家,医院和非医疗单位对药品、库存和过程的管理多都是独立的,使整个系统处于较长时间低效率运行状态。这一点也可以从药品行业企业的库存周转率同其他行业企业相比较中得出结果如下表所示。4.1.2医药供应链成员组成 在医药供应链体系中,有三个纬度的指标是反应供应链如何运作及实施的。这三个纬度分别是覆盖整个供应链的组织,从消费者经生产商、分销商到最终配送的流程活动以及贯穿供应链整个过程的信息流I’9]。1966年起,发达国家相继成立了有效的健康消费者响应组织(EfficientHealtheareeonsumerResponse,EHCR)。在美国,该组织的成员有美国医疗物资管理社团、医疗商业沟通协会、医疗分销商协会、全国批发药剂师协会和美国编码委员会(ucc)[70]。根据EHcR的报告,医药供应链大体包括三个要素:生产、分销和消费。要素与其组成成员的特点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如何优化医药供应链。参与医药供应链的成员主要包括:患者/l陆床提供者、整合分销网络(IDN)/提供商管理、分销商、制造商、集团采购组织(GPO)和电子商务提供商。(1)患者/临床提供者是指医药需求的创造者,在此领域实现了医药需求、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在整合分销网络中,患者/临床提供者可能是医院、门诊部、诊所、手术室、社区卫生站、药店等健康提供方。他们不仅需要从产品选择、临床需求、性价比等方面提取有效信息,以供进行正确的分析决策;还要在成本透明、标准化产品选择和可获得性等的基础上,能够很容易的得到所需的产品。(2)整合分销网络(IDN)/提供商管理在此领域主要是通过与供应链其他成员进行沟通,来解决对医药供应链的需求进行规划、测度、存储及补充。这一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整合分散的内部系统,为医药运营提供供应链信息,其中包括:物资管理、可支付帐款、总分类帐、临床决策系统和患者费用;此外还包括提供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包括订单信息、产品可得性、产品规格、配送信息、计价和支付等。(3)分销商与传统药品经销商不同,药品分销商发挥着重要的物流与整合服务提供商的职能,包括提供关键物流、运输、库存管理和信息管理服务的作用。因此,此领域也面临着优化库存水准,控制运输费用,传递由GPO所提供的药品定价信息和制药厂所提供的产品规格信息等问题。(4)制造商可谓是医药供应链的产货源,在这个领域如何根据需求数据优化生产和库存成本,与GPO、分销商等进行协调实现及时、低成本的药品流动和定价信息的反馈是其主要面临的问题。(5)GPO(集团采购组织)指通过整合药品需求,为制药企业或分销商获取更为优厚的价格和产品服务交易条款的集团性药品采购组织。由于其刚刚起步,还不完善,目前主要提供药品定价方面的信息,而并非广义上的商品信息。而且,GPO目前还只是与一些主要的药品制造商及分销商合作,而非行业普及行为。(6)电子商务提供商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医疗产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提供商,他们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交易、电子市场等服务内容,从而为医药供应链各成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了新的渠道。但是,目前对于电子商务提供商还有许多难题急于解决,如如何将电子商务系统与医药供应链有效的整合;应该获取、整合和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以及该由谁来支付这笔服务费用等。4.1.3医药供应链运作流程(1)选择药品选择药品主要涉及功能和财务两方面的因素,是医药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在药品的选择过程中,尤其要关注诸如药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临床需求、产品规格以及各类标准、定价信息以及库存影响等。(2)申请购药申请购药是需求与下单之间的一个环节,一般申请被导入到采购或订单系统中作为考虑的主要因素。目前,将申请系统与医疗机构的医疗管理信息系统(Hls)进行整合是堕待解决的问题。(3)药品下单药品下单含有一种控制职能,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保证了权力,使订购所需要的药品、保证其价格的合理以及药品的可能性和安全配送成为可能。通常情况下,药品的下单流程涵盖了不同部门优化价格、库存和物流成本的要求,包括整合申请保证最优的订单规模和价格,以及利用EDI或其他电子数据交换标准改善信息流的质量,缩短信息传递时间,从而降低运行成本。(4)药品生产根据需求生产药品。这是好的愿景,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实现,许多药品生产企业往往因为不了解市场需求而不得不付出高额的代价维持安全库存,而若没有充足的库存,企业还容易因不可预期的需求而产生巨额的分销经营成本。因此,要实现缩减生产过程中的供应链成本,就必须贯通供应链的信息,使药品生产企业与需求方进行直接的系统连接,及时了解药品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有效的药品库存。(5)药品运输在药品分销过程中,如果运输批量、时间、地点没有规划好,就会出现低效率运输、空运等现象,造成运输成本的居高不下。因此,药品运输的关键是能从健康的提供机构获取正确的订单和库存数据。(6)接收药品药品的接收也是控制医药供应链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核实供方运输是否正确,并对供方进行支付的职能。药品接收流程的努力方向是实现自动化订单和信息的获取,以降低药品接收过程中人为造成的差错,并将相关信息及时传递到财务体统。(7)药品库存没有发生转移或使用的药品需要药品的库存。合理的药品库存能有效地均衡运输规模、运输成本、财务持有成本、仓储成本以及保证药品的质量。所以,如何自动获取和运用库存信息、改进和完善传递给分销商和制造商的预测数据是药品库存领域鱼待解决的问题。(8)分销药品是指将接收或库存地点的药品分销到药品使用地。这里涉及到物质商品的转移和产品所有权的控制问题。(9)药品消费是医药供应链的原动力,其要求是将正确的药品,在规定的时间,以适宜的成本送达到指定的地点。所以,是否能够获取药品使用的时间和地点信息,并将其自动传递给物资管理、患者付费和临床系统是此部分管理的关键。(10)药费支付药品的接收、库存以及消费环节都涉及到药费支付的问题,该行为可能直接发生在Hls系统或其他操作系统。该环节的主要要求是从分散的体统中获取订单匹配、接收、开票和定价信息,以保证药费合理及时地完成支付。川绩效报告是评价和改善医药供应链的重要形式,能够对药品的质量、产出、成本效益和使用等环节做出科学全面合理的反馈。在实践中,要发挥其自动收集和整合来自企业内、外部合作者数据的功能,从而汇总出更科学全面的分析报告。4.2医药物流信息系统构成·4.2.1信息业的发展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 信息是指有目的、有导向的知识。信息的效用需要依赖于应用主体和特定环境的需求。因此,对某一主体有用的信息,对另外的一个主体未必受用;在某些环境下有效的信息,在另一环境下可能会无足挂齿。信息作为一个独立的新生产要素,同劳动力、能源、物资这些基本的生产要素一样创造着产品的价值。在企业中,信息发挥着协调并支持创造价值活动的作用,并作为附加产品参与到价值的创改造过程中来。信息既可以作为物流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透明性的一种战略投资,又可以有利于物流企业间服务差异化和专业化的确立,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信息相关的附加成果的形式来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在信息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又迎来了电子商务的全新时代。欧洲经济委员会于1997年10月在全球信息标准大会上对电子商务进行了明确的定义:“电子商务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换或直接物理接触方式完成的任何形式的商品交易”。这里的电子方式包括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支付手段、电子订货系统、电子邮件、传真、网络、电子公告系统、条形码、图像处理、智能卡等。这一定义被认为是对电子商务最全面、最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因而被广泛接受和使用[2l]。在电子商务的时代,物流的运作也平添了以下特点:(l,)信息化 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的信息化表现在物流标识的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实时化,物流信息储存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有效的客户反应、企业资源计划等技术与理念在现代物流的发展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2)自动化 自动化是保证物流高效、准确作业的关键,它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3)网络化 物流的网络化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是指物流信息的通信网络化,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制造商以及顾客间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等实现通信的网络化。第二,是指物流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组织内部网(intranet)。(4)智能化 在现代物流作业过程中,许多中间环节工作都可以依靠程序控制实现智能化操作,如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的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5)柔性化 现代物流的柔性化要求“以顾客为中心”,并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根据客户需求做到“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灵活组织物流作业。4.2.2药品信息管理系统 本论文中研究医药物流信息的目的在于厘清医药物流信息运作模式;重视医药物流信息在医药物流中所发挥的作用;规范医药物流信息运作行为:奠定医药物流信息运作的法律地位。医药物流供应链的参与方大体包括:供应商、货物代理、医药代理、运输公司、驾驶员、车辆、仓储配送、支持机构、医院、药店、医药公司、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具体收货人等。各方参与,彼此间形成了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同一个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的连接下,可以示意成如下图示:此时,信息所起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并支持医药物流系统运营全过程。而信息系统之间或者物流系统中不同的参与者之间所传递的信息,就形成了信息流。根据信息在企业内外传递范围的不同,将信息大体分为内部信息流和外部信息流。内部信息流是指参与方内部信息的传递。外部信息流是指参与方之间传递的信息流。因此,研究物流系统中信息流,不仅能够清楚地了解物流系统中各参与者之间的协作关系,更能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优化,使物流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电子商务对医药物流的影响:(l)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物流观念 电子商务作为物流活动的一个新兴的虚拟性运动空间,使传统的物流的各项功能可以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变现出来。人们可以通过虚拟操作寻求各种组合方式,使物流更趋于合理化,并指导实体物流运动达到效率更高,费用更省,距离更短,时间更少的作业目标。(2)电子商务改变了物流的运作方式 在电子商务下,物流的运作以信息为中心,信息决定了物流的运动方向和运作方式。在实际运作中,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递,有效地实现对物流的实时监控,从而实现物流的合理化。这一点明显区别于传统的物流活动,传统的物流活动在其运作过程中,其实质都是以商流为中心,不管是以生产为中心,还是以成本或利润为中心,都是从属于商流活动,因而物流的运动方式是紧紧伴随着商流来运动的。此外,网络对物流的实时控制是以整体物流来进行的。在电子商务的时代,随着网络的全球化,物流在全球的范围内发挥着整体的实时控制。(3)电子商务改变了医药物流企业的经营形态 在电子商务下,物流要从某一企业的独立而分散的角度中跳出来,而以社会的角度来实行系统的组织和管理。这就要求企业在组织物流生产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本企业的物流组织和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考虑全社会整体的物流系统成本。此外,电子商务改变了物流企业的竞争状态。当前,电子商务需要一个全球性的物流系统来保证商品实体合理的物流,而对于一个单独的企业,即使它的规模再大,也很难独自实现这一需求。所以,区别于传统物流企业的单打独斗,现代的物流企业应相互协同合作,在竞争中形成一种协同竞争的状态,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物流的高效化、合理化和系统化。(4)电子商务促进了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首先,电子商务的高效率和全球性的特点,要求物流要有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来保障。其次,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促进了物流技术的进步,包括物流硬技术和物流软技术。物流硬技术是指在组织物流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机械和设施等相关硬件技术;物流软技术是指在组织物流过程中所需的计划、管一理、评价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从物流环节角度讲,物流技术包括运输技术、保管技术、装卸技术、包装技术等。只有提高物流的管理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将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应用于物流的管理当中,才能确保物流的健康发展。(5)电子商务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电子商务下,要求从业的物流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较高的物流管理水平,而且也要求物流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电子商务知识,并能够在物流实践中,将二者有效结合,灵活运用。

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论文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 要: 通过阐述企业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历程、主要区别,系统介绍了企业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优化的企业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标准,并为企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者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物流;供应链;管理

Abstrac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main difference, the system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of proposed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tandards and corporate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rs suggested.

Keywords: Logistic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1、企业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企业物流管理的使命是计划和协调所有活动,以便在达到期望的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因此,物流管理必须作为连接市场和供应的基础。从原料管理到最终产品送货,物流深深渗透到企业中。从下图可以说明这点:

从系统的视角出发,物流管理它要求协调物流和信息流以扩充市场,也要求企业跨过供应商直接进行操作。与传统企业所遇到的典型问题相比,现代企业要想达成横向一体化的目标,需要一套完全不同的定位策略。举例说明,多年来营销和制造在企业中被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活动单独存在。制造重视效率:大规模生产、较少的组织结构变化和产品标准化。而营销重视的则是:由多样化带来的竞争优势,包括服务品质和多样化的产品。最好的状况也只能是两者并存,最坏的状况就是两者的矛盾难以调和。在当今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营销被广泛地接受了,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制造和营销活动再各自为政,就无助于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现代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统化(或叫总体物流、综合物流),并付诸实施。具体地说,使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入了新的内涵,企业物流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 因此,从本质上讲, 物流管理就是一体化的概念,这一概念要求从系统的角度审视企业。

供应链管理起源于后勤学管理。后勤学首先使用在军事方面。二战以后,美国公司为了高效地管理材料采购、储藏、交通和设施地点规划,首先将后勤学引进工业领域。在面临今天全球市场的变化,企业必须重新审核进入和流出的供应渠道,以及相应的操作价值和管理策略。有多方面的原因促使企业投资改进供应链管理。高效管理供应网络是对全球市场的顾客需求进行快速反应的前提。

依照传统思想,大多数企业把自身看作一个独立整体,认为必须同其他企业竞争才能生存。这多是受到达尔文“适者生存”概念的影响,然而,如果因竞争反而导致相互间不可预见的合作,那么该理论就不攻自破了?这里因有一个不同的理论,即供应链一体化。

2、企业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区别

必须认识到供应链的概念不仅是“物流”的简单扩展。物流管理主要涉及企业内部的最优化,而供应链管理则认为仅仅实现内部一体化是远远不够的。下图说明了一体化是如何逐步达成的`。

第一阶段,各商业职能如制造、采购等彼此间是孤立的,它们分别完成各自的任务。例如,为了优化制造成本,制造部门在长期生产运作上下功夫,不考虑是否增加库存,不关心库存空间的需求状况,更不在意对运作资金的影响。 第二阶段,企业认识到了相关功能间最为基本的一体化要求,如配送和物料管理或采购和实物控制。很自然的,第三阶段就是要建立和执行端到端的计划框架。第四阶段,是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一体化,是第三阶段的进一步扩充。在这一步协调好上游至供应商和下游至消费者的关系。由此可见,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3、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

伴随供应链竞争时代的来临,出现了很多指导管理者的理论。总结起来,就是“4R”——快速响应(Responsiveness)、可靠性(Reliability)、弹性(Resilience)和互相关系(Reliationsships)。

快速响应:在这个要求“及时制”的世界,能以较短的时间窗响应客户需求是企业一项重要能力。为了企业必须以需求推动生产而不是依靠预测进行生产,及应依靠敏捷来进行交易。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努力的就不只是公司自身,而是整个供应链。

可靠性:提高物流可靠性的要点之一是提高供应链可视性。设法令供应链更开放,使端到端一路清晰可视。

弹性:当今市场的特点之一是多变。商业和经济环境既不确定又不连续。结果是,供应链容易中断,商业的连续性受到威胁。以往,供应链的设计的主要出发点是成本最小化或服务最优,现在则是“弹性”。弹性具有更好应对不确定环境的能力。富有弹性的供应链有许多特征,其中最主要是在它最易受到伤害的地方投入更多的关注。

相互关系:竞争优势可以来自一种双赢的模式,既同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的良好关系。相互之间的依存度越高,竞争者就越无法打破它们的链条。

快速响应、可靠性、弹性、互相关系的四个理论为成功的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基础。

4、优化的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通过Internet、电子商务把过去分离的业务过程集成起来,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外协加工和组装、生产制造、销售分销与运输、批发商、零售商、仓储和客户服务等,实现了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一步到位的全业务过程。这需要在供应链的每一个阶段都选择最优秀的公司并与之合伙,还需要建立新的商业系统和流程以使得产品、信息和资金的流动更为有效。在公司的内部供应链关系被理顺后,被调查的公司将迅速与关键顾客和供应商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建立供应链和物流等方面的评估体系,对服务与质量进行评价。为公司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计划与策略。日本企业取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将供应链中的各环节进行协调、集成。比如在企业内部,采用TQM(全面质量管理)、JIT(准时制管理)等强调各部门合作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在企业外部,采用外包制并减少零部件供应商数目,并与它们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达到共同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另外,将顾客需求纳入企业管理系统内部,采用柔性制造系统(FMS),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和服务水平。

供应链及物流管理的全部目的在于,保证供应链成本增幅较小的,同时,按客户要求提供服务。以市场制定物流战略,要能够用持久的、成本效益高的方式实现“服务完美度”。

只有事先确定好标准,才能有效地控制服务绩效。从根本上讲,服务标准只有一个,就是100%满足客户期望。为此供应商需要清楚、客观地理解客户需求,同时要使客户期望的服务形象化。也就是说,供应商所愿提供、所能提供的服务应与客户期望完全匹配。

由客户指定的标准最为有效。因此需要进行客户调查和竞争性标杆研究,以便设计出每一种市场细分的客户服务标准。某些重要领域必需制定标准:订单周期、库存可得性、订单规模限制、订单便捷性、送货频率、送货可靠性、文档质量、索赔程序、订单完美性、技术支持、订单状态信息。每一项标准都可定量衡量客户需求。不仅如此,它们也都用于与竞争性绩效比较。

5 对未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者的启示

要成为成功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者,对7种商业转变应具备管理技能。下表列举了管理者对7种商业转变所应具备的技能。

这些虽然只是一些代表性的技能,但它也充分说明,在信息系统和变革管理等领域,企业建立正规的教育和培训已经势在必行。因为这些技能不是仅仅依靠经验和自身慢慢地融会贯通就可以获取的,而必须通过适当的管理教育项目的培训才能牢固掌握。

参考文献

[1]牛鱼龙.现代物流实用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2](英)马丁.克里斯托福着.何明珂等译.物流供应链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医药物流供应链管理对药品监督规范管理的影响研究及调整要求(四)4医药物流供应链管理概述4.1医药物流供应链体系构建4.1.1医药物流供应链体系简介 与物流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就是供应链,它是指将上下游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连接起来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网络,涉及到最初的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最终产品生产与交付的一切行为,具体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采购、产品的制造与装配、包装与储存,产成品的运输与配送、分销与销售以及交付用户、销售服务及废弃物回收等环节。作为一个动态的网络,供应链包括不同环节之间持续不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在我国,医药供应链可以简化为以下四种运作流程:供应链中一般都会有一个核心企业,它在整个供应链中一的更多的控制着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核心企业和其他成员企业之间相互连续,相互作用,各有各自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特定的供应链结构。供应链的结构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产品的复杂性、供应商的数目、原材料的可得性等。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供应链结构中所包含的供应商和顾客的数目,供应链结构的长度和广度,供应链的空间辐射范围都表现的不同。如果不仔细分析,一般人可能会把医药供应链同其他行业的供应链相等同,这样简单归类是不准确的。一方面,同其他行业一样,制药企业从活性或非活性成分物质生产企业所购买的原料,经配方加工成为成药,再对其进行包装,并通过制药企业的仓储系统经批发商、零售商或医疗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流向最终用户1181。但另一方面,医药供应链与其他行业供应链有着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运作效率差别甚大,医药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是相对较低的。究其原因,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对于医药供应链的发展也相对其他更为严格一些,因此也制约了医药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此外,医药行业供应链自就整合不足,各企业的业务范围又存在很大差异,包括医疗诊治、制药、药品分销、信息处理、运输管理等诸多产品和服务,而且在许多国家,医院和非医疗单位对药品、库存和过程的管理多都是独立的,使整个系统处于较长时间低效率运行状态。这一点也可以从药品行业企业的库存周转率同其他行业企业相比较中得出结果如下表所示。4.1.2医药供应链成员组成 在医药供应链体系中,有三个纬度的指标是反应供应链如何运作及实施的。这三个纬度分别是覆盖整个供应链的组织,从消费者经生产商、分销商到最终配送的流程活动以及贯穿供应链整个过程的信息流I’9]。1966年起,发达国家相继成立了有效的健康消费者响应组织(EfficientHealtheareeonsumerResponse,EHCR)。在美国,该组织的成员有美国医疗物资管理社团、医疗商业沟通协会、医疗分销商协会、全国批发药剂师协会和美国编码委员会(ucc)[70]。根据EHcR的报告,医药供应链大体包括三个要素:生产、分销和消费。要素与其组成成员的特点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如何优化医药供应链。参与医药供应链的成员主要包括:患者/l陆床提供者、整合分销网络(IDN)/提供商管理、分销商、制造商、集团采购组织(GPO)和电子商务提供商。(1)患者/临床提供者是指医药需求的创造者,在此领域实现了医药需求、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在整合分销网络中,患者/临床提供者可能是医院、门诊部、诊所、手术室、社区卫生站、药店等健康提供方。他们不仅需要从产品选择、临床需求、性价比等方面提取有效信息,以供进行正确的分析决策;还要在成本透明、标准化产品选择和可获得性等的基础上,能够很容易的得到所需的产品。(2)整合分销网络(IDN)/提供商管理在此领域主要是通过与供应链其他成员进行沟通,来解决对医药供应链的需求进行规划、测度、存储及补充。这一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整合分散的内部系统,为医药运营提供供应链信息,其中包括:物资管理、可支付帐款、总分类帐、临床决策系统和患者费用;此外还包括提供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包括订单信息、产品可得性、产品规格、配送信息、计价和支付等。(3)分销商与传统药品经销商不同,药品分销商发挥着重要的物流与整合服务提供商的职能,包括提供关键物流、运输、库存管理和信息管理服务的作用。因此,此领域也面临着优化库存水准,控制运输费用,传递由GPO所提供的药品定价信息和制药厂所提供的产品规格信息等问题。(4)制造商可谓是医药供应链的产货源,在这个领域如何根据需求数据优化生产和库存成本,与GPO、分销商等进行协调实现及时、低成本的药品流动和定价信息的反馈是其主要面临的问题。(5)GPO(集团采购组织)指通过整合药品需求,为制药企业或分销商获取更为优厚的价格和产品服务交易条款的集团性药品采购组织。由于其刚刚起步,还不完善,目前主要提供药品定价方面的信息,而并非广义上的商品信息。而且,GPO目前还只是与一些主要的药品制造商及分销商合作,而非行业普及行为。(6)电子商务提供商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医疗产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提供商,他们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交易、电子市场等服务内容,从而为医药供应链各成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了新的渠道。但是,目前对于电子商务提供商还有许多难题急于解决,如如何将电子商务系统与医药供应链有效的整合;应该获取、整合和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以及该由谁来支付这笔服务费用等。4.1.3医药供应链运作流程(1)选择药品选择药品主要涉及功能和财务两方面的因素,是医药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在药品的选择过程中,尤其要关注诸如药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临床需求、产品规格以及各类标准、定价信息以及库存影响等。(2)申请购药申请购药是需求与下单之间的一个环节,一般申请被导入到采购或订单系统中作为考虑的主要因素。目前,将申请系统与医疗机构的医疗管理信息系统(Hls)进行整合是堕待解决的问题。(3)药品下单药品下单含有一种控制职能,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保证了权力,使订购所需要的药品、保证其价格的合理以及药品的可能性和安全配送成为可能。通常情况下,药品的下单流程涵盖了不同部门优化价格、库存和物流成本的要求,包括整合申请保证最优的订单规模和价格,以及利用EDI或其他电子数据交换标准改善信息流的质量,缩短信息传递时间,从而降低运行成本。(4)药品生产根据需求生产药品。这是好的愿景,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实现,许多药品生产企业往往因为不了解市场需求而不得不付出高额的代价维持安全库存,而若没有充足的库存,企业还容易因不可预期的需求而产生巨额的分销经营成本。因此,要实现缩减生产过程中的供应链成本,就必须贯通供应链的信息,使药品生产企业与需求方进行直接的系统连接,及时了解药品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有效的药品库存。(5)药品运输在药品分销过程中,如果运输批量、时间、地点没有规划好,就会出现低效率运输、空运等现象,造成运输成本的居高不下。因此,药品运输的关键是能从健康的提供机构获取正确的订单和库存数据。(6)接收药品药品的接收也是控制医药供应链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核实供方运输是否正确,并对供方进行支付的职能。药品接收流程的努力方向是实现自动化订单和信息的获取,以降低药品接收过程中人为造成的差错,并将相关信息及时传递到财务体统。(7)药品库存没有发生转移或使用的药品需要药品的库存。合理的药品库存能有效地均衡运输规模、运输成本、财务持有成本、仓储成本以及保证药品的质量。所以,如何自动获取和运用库存信息、改进和完善传递给分销商和制造商的预测数据是药品库存领域鱼待解决的问题。(8)分销药品是指将接收或库存地点的药品分销到药品使用地。这里涉及到物质商品的转移和产品所有权的控制问题。(9)药品消费是医药供应链的原动力,其要求是将正确的药品,在规定的时间,以适宜的成本送达到指定的地点。所以,是否能够获取药品使用的时间和地点信息,并将其自动传递给物资管理、患者付费和临床系统是此部分管理的关键。(10)药费支付药品的接收、库存以及消费环节都涉及到药费支付的问题,该行为可能直接发生在Hls系统或其他操作系统。该环节的主要要求是从分散的体统中获取订单匹配、接收、开票和定价信息,以保证药费合理及时地完成支付。川绩效报告是评价和改善医药供应链的重要形式,能够对药品的质量、产出、成本效益和使用等环节做出科学全面合理的反馈。在实践中,要发挥其自动收集和整合来自企业内、外部合作者数据的功能,从而汇总出更科学全面的分析报告。4.2医药物流信息系统构成·4.2.1信息业的发展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 信息是指有目的、有导向的知识。信息的效用需要依赖于应用主体和特定环境的需求。因此,对某一主体有用的信息,对另外的一个主体未必受用;在某些环境下有效的信息,在另一环境下可能会无足挂齿。信息作为一个独立的新生产要素,同劳动力、能源、物资这些基本的生产要素一样创造着产品的价值。在企业中,信息发挥着协调并支持创造价值活动的作用,并作为附加产品参与到价值的创改造过程中来。信息既可以作为物流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透明性的一种战略投资,又可以有利于物流企业间服务差异化和专业化的确立,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信息相关的附加成果的形式来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在信息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又迎来了电子商务的全新时代。欧洲经济委员会于1997年10月在全球信息标准大会上对电子商务进行了明确的定义:“电子商务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换或直接物理接触方式完成的任何形式的商品交易”。这里的电子方式包括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支付手段、电子订货系统、电子邮件、传真、网络、电子公告系统、条形码、图像处理、智能卡等。这一定义被认为是对电子商务最全面、最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因而被广泛接受和使用[2l]。在电子商务的时代,物流的运作也平添了以下特点:(l,)信息化 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的信息化表现在物流标识的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实时化,物流信息储存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有效的客户反应、企业资源计划等技术与理念在现代物流的发展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2)自动化 自动化是保证物流高效、准确作业的关键,它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3)网络化 物流的网络化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是指物流信息的通信网络化,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制造商以及顾客间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等实现通信的网络化。第二,是指物流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组织内部网(intranet)。(4)智能化 在现代物流作业过程中,许多中间环节工作都可以依靠程序控制实现智能化操作,如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的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5)柔性化 现代物流的柔性化要求“以顾客为中心”,并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根据客户需求做到“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灵活组织物流作业。4.2.2药品信息管理系统 本论文中研究医药物流信息的目的在于厘清医药物流信息运作模式;重视医药物流信息在医药物流中所发挥的作用;规范医药物流信息运作行为:奠定医药物流信息运作的法律地位。医药物流供应链的参与方大体包括:供应商、货物代理、医药代理、运输公司、驾驶员、车辆、仓储配送、支持机构、医院、药店、医药公司、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具体收货人等。各方参与,彼此间形成了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同一个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的连接下,可以示意成如下图示:此时,信息所起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并支持医药物流系统运营全过程。而信息系统之间或者物流系统中不同的参与者之间所传递的信息,就形成了信息流。根据信息在企业内外传递范围的不同,将信息大体分为内部信息流和外部信息流。内部信息流是指参与方内部信息的传递。外部信息流是指参与方之间传递的信息流。因此,研究物流系统中信息流,不仅能够清楚地了解物流系统中各参与者之间的协作关系,更能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优化,使物流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电子商务对医药物流的影响:(l)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物流观念 电子商务作为物流活动的一个新兴的虚拟性运动空间,使传统的物流的各项功能可以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变现出来。人们可以通过虚拟操作寻求各种组合方式,使物流更趋于合理化,并指导实体物流运动达到效率更高,费用更省,距离更短,时间更少的作业目标。(2)电子商务改变了物流的运作方式 在电子商务下,物流的运作以信息为中心,信息决定了物流的运动方向和运作方式。在实际运作中,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递,有效地实现对物流的实时监控,从而实现物流的合理化。这一点明显区别于传统的物流活动,传统的物流活动在其运作过程中,其实质都是以商流为中心,不管是以生产为中心,还是以成本或利润为中心,都是从属于商流活动,因而物流的运动方式是紧紧伴随着商流来运动的。此外,网络对物流的实时控制是以整体物流来进行的。在电子商务的时代,随着网络的全球化,物流在全球的范围内发挥着整体的实时控制。(3)电子商务改变了医药物流企业的经营形态 在电子商务下,物流要从某一企业的独立而分散的角度中跳出来,而以社会的角度来实行系统的组织和管理。这就要求企业在组织物流生产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本企业的物流组织和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考虑全社会整体的物流系统成本。此外,电子商务改变了物流企业的竞争状态。当前,电子商务需要一个全球性的物流系统来保证商品实体合理的物流,而对于一个单独的企业,即使它的规模再大,也很难独自实现这一需求。所以,区别于传统物流企业的单打独斗,现代的物流企业应相互协同合作,在竞争中形成一种协同竞争的状态,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物流的高效化、合理化和系统化。(4)电子商务促进了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首先,电子商务的高效率和全球性的特点,要求物流要有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来保障。其次,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促进了物流技术的进步,包括物流硬技术和物流软技术。物流硬技术是指在组织物流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机械和设施等相关硬件技术;物流软技术是指在组织物流过程中所需的计划、管一理、评价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从物流环节角度讲,物流技术包括运输技术、保管技术、装卸技术、包装技术等。只有提高物流的管理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将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应用于物流的管理当中,才能确保物流的健康发展。(5)电子商务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电子商务下,要求从业的物流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较高的物流管理水平,而且也要求物流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电子商务知识,并能够在物流实践中,将二者有效结合,灵活运用。

供应链论文的研究方法

供应链管理能减少产品抵达市场的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顾客满意度。我整理了关于供应链管理论文,欢迎阅读!

供应链管理

摘要:从供应链的合作伙伴选择入手,探讨了供应库存管理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策略 方法 ,论述了信息技术为供应链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 成本管理 准时采购

1供应链的合作伙伴选择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在于构建灵活有效的供应链,实现物流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双赢,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物流企业要寻找到能够长期合作的伙伴。因为一个理想的供应商不仅可以帮助物流企业降低物料成本、购买成本、运输成本、生产成本以及存货成本,还能减少产品抵达市场的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顾客满意度。

2供应链库存管理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系统,是指供应商在客户的允许下来管理客户的库存,由供应商决定每种产品的库存水平和维持这些库存水平的策略。在采用VMI的情况下,虽然零售商的商品库存决策主导由供应商把握,但其他方面的决策仍由零售商自己主导。

经研究可知,VMI作为一种建立在零售商—供应商伙伴关系基础上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不仅可以降低供应链的库存水平、减少成本,还能为客户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加速资金和物资周转,使供需双方能共享利益,实现多赢。其特点是:一方面信息共享,零售商帮助供应商更有效地做出计划,供应商从零售商处获得销售活动;另一方面供应商完全管理和拥有库存,直到零售商将其售出为止,但是零售商对库存有看管义务,并对库存物品的损坏负责。

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它着重强调双方共同制定库存控制计划,使库存管理成为供需双方连接的纽带和桥梁。

总之,实行联合库存管理,构建一体化的物流系统不仅能使经销商的库存更低,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更低,而且还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更有效地运输物品。这是因为经销商比制造商更接近客户,能更好地对客户要求作出更快地响应,并为购买产品安排融资和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从而使制造商能集中精力,搞好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3供应链成本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物流企业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各企业所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由于供应链成本流的特性会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管理的盈利能力,故而最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不仅要提供最优的服务,还要使产品以最合理的成本进入市场。供应链成本管理正是物流企业通过整合外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反应能力、改善服务质量的有效 措施 。

显然,通过实施供应链成本管理,物流企业可以有效地减少成员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建立共享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这样就能减少库存量和资金占用,让库存成本大大降低。并且,供应链通过各物流企业的优化组合,成为最快速、最敏捷的流通 渠道 。它除去中间不必要的环节,有效地减少了流通费用,使供应链的流程简单化、高效化和低成本华。

4信息技术:供应链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

4.1信息技术是供应链管理的有力保证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以计算机和信息为特征的知识信息时代。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更有利的竞争地位,物流企业必须重视信息在物流生产经营中的巨大作用。物流企业是一个多层次系统的有机结构,为了实现物流发展的目标,物流企业必须通过信息的不断传递,一方面进行纵向的上下级信息传递,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进行横向的信息传递,把各部门、各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人、财、物和产、供、销之间的复杂关系。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由网络信息系统组成的知识信息社会里,物流企业还需通过网络,捕捉最能创造价值的经营方式、方法和技术,创建网络化的物流运作模式。

4.2通过信息共享减小需求放大效应

减小需求放大效应的有效方法是在供应链内部为每一个成员企业提供有关客户实际需求的全部资料,供应链的每个成员便可以使用客户的实际需求数据来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而不是仅仅依据相邻下游企业发出的订单来预测。

4.3通过信息集成改进生产计划和控制

借助信息技术,供应链成员企业可将生产计划和实时的生产进度信息传递给全体合作伙伴共享,以此改善物流生产的计划和控制。

显然,通过供应链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供应链上游企业便可清晰了解下游企业的生产和调拨物资,实现准时供应:而下游企业就可避免不必要的库存,同时柔性调节自己的生产计划。

总之,通过及时共享信息,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便能紧密衔接在一起,从而避免供应链出现供需脱节的现象,确保供应链的整体利益。

4.4通过信息集成实现准时采购

要实现准时采购,供需双方必须围绕订单进行同步运作。当采购部门产生一个订单时,供应商就应开始着手进行物资的准备工作。而与此同时,采购部门应编制详细的采购计划,对方的制造部门也应开始生产的准备工作。这样,一旦采购部门把详细的采购订单提供给供应商时,供应商就能迅速地组织生产。而当客户需求发生改变时,采购订单又驱动制造订单发生改变,这是一种快速的改变过程。

由于采购部门的主要工作事沟通供应与制造部门之间的联系,使供应链系统得以准时响应客户的需求,从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流的速度和库存周转率,所以这种准时化订单驱动的方式大大简化了采购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1】卢燕铭.供应链管理的新趋势【J】创新物流,2008(3).

【2】高本河,缪新,沐朝.供应链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

【3】秦小艳.我国降低存货持有成本以及物流行政管理成本的途径【J】中外物流,2006(8).

【4】张长青.采购供应链上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8(1)

【5】(英)马丁·克里斯托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姬杨(1977),女,汉族,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供应链管理论文

(一)主题的写法[2]毕业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因为涉及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在一本硕士学位论文中完全研究透彻。通常,硕士学位论文应针对某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二)题目的写法毕业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忌笼统。由于别人要通过你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检索你的论文,所以用语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结论,因此,我们的论文题目不仅应告诉读者这本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更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三)摘要的写法毕业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会根据摘要检索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摘要应包括:对问题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内容。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四)引言的写法一篇毕业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五)结论的写法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论文供应链数据分析

论文供应链数据分析,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数据分析来应对供应链中断,并加强供应链管理(SCM),目前有几项重大中断正在影响供应链。以下分享论文供应链数据分析,一起来看看。

数据挖掘技术在供应链精细化管理中的应论文

摘 要:对企业大量的历史数据,采用SQL Serve的OLAP技术,建立了供应链数据的挖掘模型,对现库存结构、呆废账和供应周期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现系统提出了二次开发具体目标。

关键词:数据挖掘 精细化 大物流 供应链

一、前言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运行5年来,形成了了大量的历史数据,如生产主计划、备件计划、供应商、供货信息、质检信息和入库、领用信息等。

但该系统只是一个顶层数据逐级向下单向透明、注重出入库管理的平台,丰富的历史数据只是偶尔备查,没有把已有庞大的数据转化为知识,从全局上辅助企业决策,使公司在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维护上的巨大投资,只在局部管理上取得了改进,总体成效并不显著。

本文以半成品库供应链为主体,从计划、采购、外协厂商、质检等多维度分析供货周期及库存的相互关系,以减少冗余环节,降低供应链成本;同时对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提出了具体目标。

二、库存结构和供应链分析

我集团的半成品采购,采取多外协厂家的定点生产、每年对价格招标、每月下达采购数量的策略,由外协厂家按照我方提供的设计图纸生产,需要开模或使用专业机具加工,更换厂家有一定的难度。做好供应商的考核和选取,对保质按时完成生产,就显得尤为关键。

我用半成品的相关历史数据,按照关系型数据库第三范式,建立雪花形数据仓库,在其逻辑结构中,将数据表划分为存储实际数据的事实表;以及存储测评指标的维度表,如供应链上的采购、质检、结账周期、质量符合度等。

2.1 数据准备

以系统后台采用的sql server 2005数据库中自带程序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tudio为挖掘工具。数据准备如下:获取和供应链相关的完整历史数据,从2013年2月到2015年3月的基本信息:批量、计划数、厂家。

下达日期、返回数量和日期、质检完成日期和合格数量,点收入库数量和日期,以及非结构化的返回日期要求等数据。剔除了试制新品等异常数据;建立了相应的维度数据库,转换所有的日期为考核的维度,以精确分析供应链周期。

2.2 数据挖掘结果和分析

库存分析:平均月入库为1373万,出库为1399万,库存金额平均为802万,比原库存下降400万以上,比例为34%,逐步消化了存货,有效地降低了半成品库存。

呆废账分析:我们重点对三年(74万元)及五年以上(24万元)无动态的呆账进行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如下:

(1)BOM表中已经不存在此类备件。

(2)产品设计发生了变更。

(3)对应的产品已经淘汰停产。

(4)配套的产品仅在部分支线上使用,存量过多、过久。

(5)订单变更、采购的半成品不配套,部分出现冗余。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提出如下解决方法:

(1)全面清理此类半成品,做好外观和质量检测,不符合要求的申请报废。

(2)尽可能替换使用、降级使用。

(3)按材质、规格制定改制表,按需对半成品改制,减少呆废料。

(4)除少量必须备件外,多余部分调拨给可能生产此类产品的`子分公司待用。

供货期分析:期间平均供货总周期为19.55天;其中外协厂家生产期14.13天,到公司后质检期3.27天,入库2.15天,供货后到发票开具23.73天。在提前期为半个月的采购模式下,数据表明大部分半成品在每月初就基本入库,占用了大量库房,并在当月末转化为财务付款压力。

针对外协厂家大多位于省外,重点分析了供应商区域、数量、重量、采购品种和供货周期的关系,对锻铸件类产品的挖掘结果分析如下:

(1)为减轻库房压力,本省市的外协厂家按需分批次组织运送,期供货周期和质检周期存在人为失真。

(2)外省市供货周期和区域距离成正比。

(3)供货周期与采购的数量和重量无关,表明生产能力和运力现阶段充沛。

(4)质检周期短的供货商,其一次到货率和合格率较高。

三、供应链管理新模式

基于供应周期分析结论1,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外协厂商作为外围库房,按大数据模式下的机器学习法,自动计算不同外协厂家、不同半成品的提前期,借助第三方物流,由生产流水线上主导产品的需求,决定其配送日期;包装用数量就近选择厂家,第三方质检合格后,直接发到施工现场。

为实现此设想,信息系统必须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实时采集需求和获取外协厂商的生产、库存情况,建设一条敏捷的供应链。系统可做如下改进:

(1)对供应商做出科学考核评价:资质;产品质量(尺寸、外观、表面的目视检查合格率;化学成分等合格率;力学性能参数、内部的超声无损检测缺陷值等)、退货率,降级接收率、及时完成率、交货紧迫性、变更配合度、售后服务等指标进行动态考核。按指标得分高低对外协厂家优胜劣汰,在任务分配时优先向优秀供应商倾斜。

(2)拉伸供应链,把各生产部门、库房、供应商作为一个整体,对内实现数据的全透明,共享主计划、车间旬计划、采购计划,做好内部关键工序的报工和外协厂商的数据采集,使相关人员能从数据流中自动获取到所需数据,实时监控所需半成品,及时协调相关生产;在任务繁重时,对外适度开放采购信息,有利于外协厂家安排生产。

(3)领用定额只获取BOM表中的组装数量,包装用备件可由外协厂商直发施工现场。

(4)多粒度获取半成品需求,多层次规划生产。在销售部门取得合同后,按照交货期汇总其总量,和外协单位的产能对比,做好生产分配和预测;按旬计划汇总需求,精准组织半成品的到货时间。

四、结论

建立数据透明的信息系统,充分利用挖掘数据技术,动态获取需求和产能,借助第三方物流,可以精准地满足生产和施工需求,同时优化控制库存结构,可以减少库存量,降低对流动资金和库房的占用。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实际情况调整采集信息量和透明度,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桂从,姜兆亮,李兆前.协同供应下的库存控制及供应商选择[J].现代制造工程,2007(11).

[2]王晶,唐玲,张在晓.供应商共享POS信息时的信息挖掘策略与方法[J].工业工程,2008(07).

大数据分析对供应链有什么影响

如今,从物流到客户偏好的各种数据的持续增长正在迅速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并突出了对加强数据管理和分析的强烈需求。大数据分析(指大型和复杂的数据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大数据可以完全改变组织的工作方式,在效率、成本、可见性和客户满意度方面产生巨大差异。

大数据来源广泛:

-如今的技术和社交平台允许企业以评级、评论和博客评论的形式获得直接的客户反馈。

-来自移动通信、社交平台和电子商务的数据正在与来自企业系统的数据集成。

-随着物联网和机器对机器通信的引入,制造业正在从基于事件的计划转变为实时感测。

-不断发展的传感器技术可提供实时设备和产品状况数据,从而实现自动维护和过程调整。

数据在数量上、种类上和速度上都有所增长,如果以正确的方式加以利用,可以带来巨大的价值。

研究显示,企业已经在推动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生产力,但在供应链功能中使用大数据分析在全球企业中并不普遍或协调得很好。受益于大数据分析的公司有三个共同点:它们拥有强大的企业级分析战略,它们将大数据分析嵌入供应链运营,它们拥有合适的人才库,能够从大数据中产生可操作的见解。

有必要雇用、培训和扶持能够帮助企业从大数据分析中受益的领导者。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公司的定位尚不足以接受数字化供应链转型。我们分析了各行各业的50多位高级供应链高管的个人资料,以了解他们在供应链数字化方面的定位。在涉及所谓的“数字防备连续性”方面,各行各业的公司中绝大多数高管都普遍缺乏。

调研机构采访了各行各业的商界领袖,以探讨当今日益数字化的世界对首席供应链官的角色以及供应链领导者与高级管理人员中其他高管人员之间互动的影响。通过这些访谈,我们发现了供应链领导者应具备的四个关键特征,以便能够从大数据分析中获得收益:

1、对数据和系统技术有深刻的了解。当今的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通过数字方式收集数据来深入了解客户行为。尽管不需要首席供应链官成为信息技术(IT)专家,但他们应该对数据收集、技术和分析有足够的了解,以引导对话并为高级领导者及其供应链团队提供数字化愿景。

供应链领导者应认识到如何实施和利用相关平台和流程以及数据来自何处,并应表现出对来自各种渠道的数据范围和规模的扎实理解。重要的是,领导者必须准备好对数据采取明智的行动。

2、具有影响力的协作方法。如果首席供应链官在孤岛工作,将无法从大数据分析中获得收益。在内部,供应链领导者必须能够与首席技术官进行沟通和协作,以帮助确定适合组织的技术和政策;

与首席数据官一起了解如何最佳地捕获和使用数据;与首席营销官一起,评估供应链如何能够更专注于客户和需求驱动,并与首席执行官具体沟通更广泛的创造价值的机会。最终,供应链执行官将需要能够与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供应商建立桥梁。

3、跨职能经验。如今的供应链管理人员具有跨部门的'经验,并且能够理解和与来自多个业务部门的人员进行交流。重要的是,首席供应链官员还必须具有销售、财务或技术方面的知识。

4、发展新技能和培训他人的能力。当今的首席供应链官必须紧跟最新技术,以确保组织适当地吸收数字技能和分析人才。企业犯的最大错误之一是在没有适当准备组织的情况下实施大数据分析项目。建立内部计划以确保在整个供应链中采用技能至关重要。

要从整个供应链或整个组织的大数据分析中获取所有好处,不仅需要技术和IT。从首席执行官和执行委员会开始,企业必须准备好支持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培养一种对创新和技术开放的文化,并愿意挑战关于供应链管理方式的惯例。

大数据分析对供应链有什么影响、中琛魔方大数据分析平台表示由于供应网络上数十亿的连接设备提供关于服务需求、位置和库存分布的实时信息,甚至实现预期的需求,理解和接受大数据的执行领导层、数字颠覆和这些趋势的人力资本方面对未来企业的优势至关重要。

供应链案例分析的方法

一、供应链案例的类型

供应链案例可以是从原材料供应一直到最终产品送到最终用户手中的整个供应链的案例,也可以是只涉及供应链一个环节或只关注于单一的物流活动的案例。无论哪一种案例,在分析时都应该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进行,要考虑单一环节的变化对供应链中其他环节产生的影响。

二、供应链案例分析的目标

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运作成本是供应链管理的两大目标,在案例分析时,必须牢记这两大目标。

三、供应链案例分析的方法

供应链案例分析可分为这样几步进行:

第一,分析供应链现状。

首先分析供应链的结构,在分析时可绘制一个从原材料或零配件供应的起点开始,通过生产制造环节和分销配送环节,直到最终用户手中的货物流动示意图,示意图目的是为了描述供应链中各固定节点(如工厂、仓库)的结构和货物在这些节点之间的流动模式。即货物流。

然后分析支撑货物移动的信息流和信息系统,包括订单信息处理、需求预测信息、管理信息和计算机系统。其次对现行的供应链绩效进行分析,这对改进措施的提出是非常有效的,绩效分析可包括供应链的总体绩效、供应链的相对绩效和单项物流功能的绩效。

第二,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问题。

这常常是案例分析最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如果无法正确地鉴别出主要问题,也就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在分析时要注意症状与原因的区分,通常在分析时症状是比较容易明确的。

例如,经理可能认为仓储能力短缺是一个问题,实际上,这可能仅仅是一个症状,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库存管理不良或生产安排不合理而使得库存的大大超过了实际需求。因此在分析时,必须找到真正造成问题的原因。

第三,设想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案

解决方案的提出是和现状分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好的现状分析能够对主要问题进行清晰的确定,从而指出正确的解决问题或行动路线。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时通常可从三个层面上考虑:具体功能部门层面;公司层面,在公司内实行跨部门的改革;供应链层面,同一供应链上的公司间相互配合上进行改革。

最后对提出的方案应当做全面的说明。

以上是对分析供应链问题提供一个思考分析的框架,这不是一个应用于所有供应链问题的万能方法,而是列出了在分析问题时可考虑的因素,案例分析时应根据实际问题确定相关的研究因素。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研究论文

供应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虽然,我国很多企业能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建设却无处下手,属于严重空白。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供应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对企业传统的生产经营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对我国的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大部分能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企业都需要雄厚的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而对于供应链管理,其应用取得的成效是肯定的,但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管理内容,不同企业在应用供应链管理方面产生的问题也存在的一定差异。本文试图就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进行浅显分析,提出一些改进对策。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估;战略伙伴

一、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真正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

虽然,我国很多企业能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建设却无处下手,属于严重空白。企业管理人员甚至不能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进行清楚的认知,不知道应当应用何种计算机软件,如何进行供应链的建设等。因此,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的落实寸步难行,对于工作的重点不够了解,对于工作的开展也太过于茫然。我国有一些企业还存在着这样思想上的误区,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将供应链管理看成是一种连接方式,而不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战略方案,没有认识到供应链管理能为企业带来的增值效益,导致在企业内部并没有真正的建立起供应链管理模式。

1.2 战略伙伴关系未统一

我国的很多企业仍处在最为低层次的市场竞争中,也就是多个企业间形成了激烈竞争局势,竞争过程就是一个两败俱伤的过程。我国企业若想通过合作竞争的方式,同时将企业供应链具有的优势全面发挥出来,达到双赢的市场竞争局面,那么各个企业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统一战略伙伴的合作关系,最大限度地将各自企业的优势展现出来。因为,供应链具有的组成成员它们是不同经济利益的实体,各自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长时间情况下对于构成成员就会造成不利影响,使得构成成员会产生强烈的抗争行为。受以往传统思维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管理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个人或小利益的争斗中去,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并没有给予过多重视,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思想死板僵化,不能对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整合。对于一些企业内部组织也是如此,举个较为简单的例子,如我国国内一些大型的零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更像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无论是对于存货的采购还是其他方面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专属渠道,不仅导致管理难度有所增加,同时使得存货成本很高,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不能适应经济市场的变化,甚至可能被兼并或消失。

二、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2.1 更新供应链管理理念

想要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使得我国的企业能将供应链管理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全面的发挥出来,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更新供应链管理理念。企业根据本身的特点、产业结构、资金实力等的实际情况,可学习西方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汲取丰富的管理经验,对其进行恰当的调整,将供应链管理应用到我国企业的管理中去。此外,我国的联想集团、海尔集团等一些大型的企业目前都采用了非常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和我国企业结构,我国其他企业可对该内容进行有效筛选,形成适用于本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实际应用到自身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去,最终达到促进企业供应链管理理念更新的目的,使得我国企业管理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2.2 明确企业自身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供应链的组成内容较多,其中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加工原材料的供应商、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产品的分销单位、产品的物流运输单位,还有广大的消费群众。一个供应链需要具有一个主导企业,其余部分就是为主导企业附属内容,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该企业都不能承担供应链中所有内容,企业必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特点和企业所具有的优势,明确企业在供应链中占据的位置,明确企业的主要发展路线,清晰了解自身的主业,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一个企业会参与到多个供应链中去,同时,在不同的供应链中有着不同的位置。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能使得企业成为供应链联盟合作关系,将企业具有的并不是非常核心的企业生产经营任务进行外包,对增强核心业务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2.3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对于落实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使战略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加的稳固。因为,供应链构成的各个节点都是独立存在的市场经济利益主体,他们在协作的过程中一切活动的开展必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问题,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利益矛盾,导致良好的合作关系可能会受不良影响。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能明确供应链盈利过程中风险和利益额度的分配,明确各个企业对于供应链盈利做出的贡献,且应用订单价格补贴等多项手段对相应的企业进行一定激励,使得供应链构成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固,保证稳定发展。

三、结语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承受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为沉重。我国企业在经济市场中想要站稳脚跟,寻求新的发展契机,就必须要不断重视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并对此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运行和应用。相应的人员也要不断研究供应链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找寻相应的应对措施,使得供应链管理模式更加完善,促进我国企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史艳红.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领域运用状况和价值评价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0).

[2]王丽娜,缪栋,朱文月.供应链管理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商业规则。企业已经难以再依靠传统的成本控制手段,如通过控制单位产品的物资消耗来提髙材料利用率以降低材料成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控制产品单耗工时以降低人工成本,通过提高产品产量、扩大生产规模以降低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等。即使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适时制造、看板管理、精益制造、价值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等管理技术和方法,随着技术进步、工资上涨及需求变化,企业在上述各方面的成效越来越低。在这种背景下,供应链管理以一种全新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产生并很快得到发展和完善。

一、供应链及供应链成本

(一)供应链的概念和特点

1、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将产品送到最终用户,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2、供应链的特点。供应链的特点在于其所具备的网链结构,而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链型结构。整个网链结构由最终用户的需要来拉动,所以其最基本特点是面向用户需求;提供的是在高度一体化的过程中获得的产品和增值服务;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可以视为一个包含供需关系的节点;并且供应链体现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多种形态。

(二)供应链成本

1、供应链成本。供应链成本就是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供应链成本包括“链”上的所有企业及其与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相关的供应链活动所有环节所发生的费用。

2、供应链成本的构成。供应链活动主要是以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为主线,经过采购、制造、分销和零售等环节,形成持续不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同时发生相应的成本,它们构成供应链的总成本。根据苏沃林在其所著的《供应链成本管理》一书中的观点,供应链成本包括三个部分:①直接成本,是指单个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构成产品实体的费用,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和机器成本;②间接成本(作业成本),是指与产品生产不直接相关的、在制造和配送产品到用户的管理活动中发生的费用;③交易成本,包括与供应商和用户在处理信息和通讯活动中旨在协调、控制和适应彼此交易关系而发生的费用。

(三)供应链中成本管理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的作用在于通过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各供应环节,使企业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使供应链系统的总成本最优。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供应链中的成本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与传统的生产导向不同,它是一种需求拉动型的成本管理模式。将顾客需求及客户订单作为生产、采购的拉动力,以控制资金占用成本。张瑞敏称市场经济为订单经济,就是通过建立ERP、CRM等信息技术支撑体系,设计更具弹性的生产能力,以市场需求为企业经营的向导。需求拉动生产,即有市场需求才组织生产,企业的产、供、销等经济活动都要适时适地适量,从而减少存货资金占用费用、仓储费用以及存货损失和价值损失。

2、传统成本理论认为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必然导致成本上升,而保证安全生产和经营必须依靠大量库存,因此这种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单纯地追求企业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平衡。但在供应链系统中,改善服务和降低成本这两个目标可同时实现。一个有效的例子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在两年的时间内,公司通过关闭全球六个仓库、从新成立的中央配送中心采取向顾客空运微型集成电路的做法,不仅降低了销售成本2.5%,而且缩短交货时间47%,增加了销售额34%。

3、成本管理范围由生产领域向开发、设计、供应、销售领域拓展。传统的成本管理往往比较重视生产领域成本的控制,而将其他环节的成本视为为生产和销售产品所发生的额外费用。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成本在企业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而与产品相关的设计、供应、服务、销售等引起的成本不断上升,其数额甚至超过生产成本。据调查,企业平均物流成本约占销售额的10.5%,于是出现了物流管理,通过企业流程再造、物流体系设计来降低成本。

4、成本管理活动具有层次和整体性。供应链的整体性体现在企业自身流通环节的整合和与上下游企业间的整合两个方面。它要求企业必须在三个层次上权衡企业的成本:战略层次,主要包括合作伙伴的评价选择及仓库布局、数量和储存能力,以及材料在物流网络中的流动等决策;战术层次,包括采购和生产决策、库存和运输策略,其活动一般以年或季度进行重新评价;作业层次,是指日常决策如生产计划流程、估计提前期、安排运输路线等。

5、管理手段多样化。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现主要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供求信息在企业间的整合,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全球采购系统(GPM)和电子商务系统(E-commerce)等技术支撑体系,改善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降低系统成本。

二、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供应链成本控制观念薄弱.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研究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理论的不完善和实践经验的不足,所以尽管有的企业已经在实

施供应链成本管理,但是对成本管理和控制并没有制定系统的制度。多数企业成本管理的思想依然单纯的停留在传统成本管理的基础上,只想最大限度的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而没有把供应链网链中的所有企业看成是一个整体,通过业务流程重组,消除各企业的自我保护主义,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优化,真正达到降低供应链总成本,实现企业利润的目的。成本管理只是本企业内部专业成本管理机构的职责,缺乏全员成本意识。由于企业的成本表现为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因而成本的形成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各项要素与各项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成本控制的主体应该包括对企业成本的形成负有责任的影响者和参与者。因此,成本管理与控制不单是企业内部专业成本管理机构的工作,供应链上的每一企业、部门和员工都是成本形成的影响者和成本控制的参与者和实施者。

(二)缺乏成本整体效益观念

长期以来,一些企业成本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支出,降低成本,并以成本升降作为考评企业业绩的重要依据。这种片面追求成本降低而忽略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款式与包装的方法,虽然节省了成本开支,但造成产品积压,不能实现价值。供应链管理下的企业成本管理在谋求成本降低的同时,还应重视系统整体效益的提高。

(三)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

供应链中的企业都是独立的个体,企业间往往存在利益分配的矛盾,没有达到真正的相互信任。所以,为了相互合作,供应链中的企业都是借助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来实现的。同时,合作伙伴的选择也是目前供应链企业存在的难题,如何选择合作伙伴,该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企业也尚未针对上述问题制定出合适的标准。

(四)供应链管理环节容易出现信息失真

由于存在利益目标冲突,获得的信息分散。各企业往往不会将所获得的真实信息全部传达给其他合作伙伴,使得信息失真。例如,在采购过程中,采购方处于有利地位,其往往会截留部分需求信息,人为地设置沟通障碍,而供应商也会隐瞒部分信息,双方都限制了有效的信息沟通,结果就会导致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后果就是双方成本的增加。可见,信息共享对于供应链合作伙伴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五)缺乏主动出击市场的动力和积极性

外部资源利用率低,与上下游企业还没有形成战略联盟的关系。不少企业仍停留在单体生产管理思想上,即只愿按本企业的工作制度安排生产计划,而不愿与外部环境协同运作。由于上下游企业的生产率不同,很容易在供应链上形成很高的库存。因此应在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树立大物流观念,提高企业同步制造水平。过去企业认为自己拥有的才叫资源,这是不够的。我们应该从重视实有资源管理转向虚拟资源的运用,即把资源管理延伸到合作伙伴那里,上下游企业甚至客户都可以看作自己资源的扩展。

(六)标准成本会计限制着公司的业绩

公认会计原则(GAAP)要求企业应用标准成本会计制作外部报表,限制了销量会计的发展。然而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会计需要企业拥有顾客导向的信息。企业应逐步转换财务和会计职能,改善原有的标准成本会计,以适应供应链管理的需要,使组织关注经营供应链的成果。

(七)缺乏用户服务和合作伙伴的评价标准与激励机制

本位主义思想使激励机制以部门目标和企业自身的目标为主,孤立地评价部门和企业业绩,造成部门和企业片面追求自身利益。物流、信息流经常扭曲变形,产供销系统没有形成链。企业应建立以顾客满意度为衡量标准的服务管理体系,建立整个供应链绩效的考核标准。对下游企业来讲,供应链上游企业的功能不是简单的提供物料,而是要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除此之外,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之前,还应将企业的业务目标同现有能力及业绩进行比较,发现现有供应链的显著弱点,同关键客户和供应商一起建立供应链的远景目标,并制定从现实过渡到理想供应链目标的行动计划。供应链中的企业都是独立的个体,企业间存在利益分配的矛盾。信息共享会带来额外的利润,而额外利润的增加主要体现在核心企业。各成员企业会担心核心企业滥用信息而占有额外利润,导致利润分配不均。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建立对整个供应链企业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三、供应链中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培养供应链成本控制意识

首先,提高整体意识。要把供应链整个网链中的所有企业看成是一个整体,消除各企业的自我保护保护主义,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优化。

其次,让每个企业认识到在供应链中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节点企业应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将各个节点企业有机的联系起来,互相信任与合作,才能发挥供应链成本管理的优势,最大限度的降低供应链总成本。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降低供应链总成本的目的。

(二)建立信任与合作机制

供应链中的合作关系是指供应链中各企业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关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正常运行的基础,是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而合作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有合作的地方都需要信任。供应链中的企业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存在利益分E的矛盾。所以,供应链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信任关系。要想加强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达到合作的目的,就要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因为好的合作伙伴是加强供应链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同时还要强化合作竞争观念,共担风险、责任与成本,共享成果与利益,形成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

(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是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供应链的计划、组织、协调与调控都需要建立在各个节点企业的高质量的信息传递和共享的基础之上。信息共享能使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企业更好地制定生产、销售和库存等计划,能使目标成本顺利实施,并且使得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能提高最终用户的满意度并达到促进供应链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的目的。可见,信息对供应链成本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供应链点企业要想提髙顾客满意度的同时降低供应链成本,就必须要获得充分的信息共享。

(四)建立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建立完善的供应链成本管理制度,以控制整体成本,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优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用于对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果、合作关系作出评价。使得之前的措施得以有效实施。供应链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要建立绩效评价指标,并制定考核标准来评价各节点企业的运营绩效以及节点企业本身的运营绩效对上下游节点企业或整个供应链产生的影响。考核要以顾客满意度和成本控制指标为衡量标准。对顾客满意度的衡量主要包括质量、价格、及时性等。如合格率、退货率、投诉率等都是考核的内容。对成本指标的考核主要是将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和改进情况等。经过考核之后,按照考核结果评定各节点企业对整个供应链贡献的大小,并依据其制定合理的分配标准进行利润分配。以此来改善利润分配不均的问题。激励机制包括企业内部员工的激励及各成员企业的激励两个方面。企业内部员工的激励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完成:及时关注员工的工作表现并对其进行评价,制定与员工相适应的培训与学习计划,给员工自我提升的空间和机会,制定奖惩机制和薪酬机制,还有休假和保健计划等。当然,与成本控制相关的激励措施应该更加突出,以此达到通过激励增强员工成本意识的目的。对各成员企业的激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组织机构要确保制定的考核标准与分配标准的合理性,并根据分配标准对利润进行合理分配;做到时时听取各节点企业的意见,对绩效考核与面机制进行补充、修改;核心企业要与从属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从属企业也要经常关注上下游合作方的运行状况;保证各节点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相互猜忌和争执,使成员企业在一个好的供应链环境下愉快合作。

医药物流供应链管理对药品监督规范管理的影响研究及调整要求(四)4医药物流供应链管理概述4.1医药物流供应链体系构建4.1.1医药物流供应链体系简介 与物流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就是供应链,它是指将上下游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连接起来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网络,涉及到最初的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最终产品生产与交付的一切行为,具体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采购、产品的制造与装配、包装与储存,产成品的运输与配送、分销与销售以及交付用户、销售服务及废弃物回收等环节。作为一个动态的网络,供应链包括不同环节之间持续不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在我国,医药供应链可以简化为以下四种运作流程:供应链中一般都会有一个核心企业,它在整个供应链中一的更多的控制着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核心企业和其他成员企业之间相互连续,相互作用,各有各自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特定的供应链结构。供应链的结构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产品的复杂性、供应商的数目、原材料的可得性等。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供应链结构中所包含的供应商和顾客的数目,供应链结构的长度和广度,供应链的空间辐射范围都表现的不同。如果不仔细分析,一般人可能会把医药供应链同其他行业的供应链相等同,这样简单归类是不准确的。一方面,同其他行业一样,制药企业从活性或非活性成分物质生产企业所购买的原料,经配方加工成为成药,再对其进行包装,并通过制药企业的仓储系统经批发商、零售商或医疗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流向最终用户1181。但另一方面,医药供应链与其他行业供应链有着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运作效率差别甚大,医药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是相对较低的。究其原因,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对于医药供应链的发展也相对其他更为严格一些,因此也制约了医药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此外,医药行业供应链自就整合不足,各企业的业务范围又存在很大差异,包括医疗诊治、制药、药品分销、信息处理、运输管理等诸多产品和服务,而且在许多国家,医院和非医疗单位对药品、库存和过程的管理多都是独立的,使整个系统处于较长时间低效率运行状态。这一点也可以从药品行业企业的库存周转率同其他行业企业相比较中得出结果如下表所示。4.1.2医药供应链成员组成 在医药供应链体系中,有三个纬度的指标是反应供应链如何运作及实施的。这三个纬度分别是覆盖整个供应链的组织,从消费者经生产商、分销商到最终配送的流程活动以及贯穿供应链整个过程的信息流I’9]。1966年起,发达国家相继成立了有效的健康消费者响应组织(EfficientHealtheareeonsumerResponse,EHCR)。在美国,该组织的成员有美国医疗物资管理社团、医疗商业沟通协会、医疗分销商协会、全国批发药剂师协会和美国编码委员会(ucc)[70]。根据EHcR的报告,医药供应链大体包括三个要素:生产、分销和消费。要素与其组成成员的特点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如何优化医药供应链。参与医药供应链的成员主要包括:患者/l陆床提供者、整合分销网络(IDN)/提供商管理、分销商、制造商、集团采购组织(GPO)和电子商务提供商。(1)患者/临床提供者是指医药需求的创造者,在此领域实现了医药需求、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在整合分销网络中,患者/临床提供者可能是医院、门诊部、诊所、手术室、社区卫生站、药店等健康提供方。他们不仅需要从产品选择、临床需求、性价比等方面提取有效信息,以供进行正确的分析决策;还要在成本透明、标准化产品选择和可获得性等的基础上,能够很容易的得到所需的产品。(2)整合分销网络(IDN)/提供商管理在此领域主要是通过与供应链其他成员进行沟通,来解决对医药供应链的需求进行规划、测度、存储及补充。这一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整合分散的内部系统,为医药运营提供供应链信息,其中包括:物资管理、可支付帐款、总分类帐、临床决策系统和患者费用;此外还包括提供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包括订单信息、产品可得性、产品规格、配送信息、计价和支付等。(3)分销商与传统药品经销商不同,药品分销商发挥着重要的物流与整合服务提供商的职能,包括提供关键物流、运输、库存管理和信息管理服务的作用。因此,此领域也面临着优化库存水准,控制运输费用,传递由GPO所提供的药品定价信息和制药厂所提供的产品规格信息等问题。(4)制造商可谓是医药供应链的产货源,在这个领域如何根据需求数据优化生产和库存成本,与GPO、分销商等进行协调实现及时、低成本的药品流动和定价信息的反馈是其主要面临的问题。(5)GPO(集团采购组织)指通过整合药品需求,为制药企业或分销商获取更为优厚的价格和产品服务交易条款的集团性药品采购组织。由于其刚刚起步,还不完善,目前主要提供药品定价方面的信息,而并非广义上的商品信息。而且,GPO目前还只是与一些主要的药品制造商及分销商合作,而非行业普及行为。(6)电子商务提供商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医疗产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提供商,他们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交易、电子市场等服务内容,从而为医药供应链各成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了新的渠道。但是,目前对于电子商务提供商还有许多难题急于解决,如如何将电子商务系统与医药供应链有效的整合;应该获取、整合和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以及该由谁来支付这笔服务费用等。4.1.3医药供应链运作流程(1)选择药品选择药品主要涉及功能和财务两方面的因素,是医药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在药品的选择过程中,尤其要关注诸如药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临床需求、产品规格以及各类标准、定价信息以及库存影响等。(2)申请购药申请购药是需求与下单之间的一个环节,一般申请被导入到采购或订单系统中作为考虑的主要因素。目前,将申请系统与医疗机构的医疗管理信息系统(Hls)进行整合是堕待解决的问题。(3)药品下单药品下单含有一种控制职能,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保证了权力,使订购所需要的药品、保证其价格的合理以及药品的可能性和安全配送成为可能。通常情况下,药品的下单流程涵盖了不同部门优化价格、库存和物流成本的要求,包括整合申请保证最优的订单规模和价格,以及利用EDI或其他电子数据交换标准改善信息流的质量,缩短信息传递时间,从而降低运行成本。(4)药品生产根据需求生产药品。这是好的愿景,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实现,许多药品生产企业往往因为不了解市场需求而不得不付出高额的代价维持安全库存,而若没有充足的库存,企业还容易因不可预期的需求而产生巨额的分销经营成本。因此,要实现缩减生产过程中的供应链成本,就必须贯通供应链的信息,使药品生产企业与需求方进行直接的系统连接,及时了解药品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有效的药品库存。(5)药品运输在药品分销过程中,如果运输批量、时间、地点没有规划好,就会出现低效率运输、空运等现象,造成运输成本的居高不下。因此,药品运输的关键是能从健康的提供机构获取正确的订单和库存数据。(6)接收药品药品的接收也是控制医药供应链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核实供方运输是否正确,并对供方进行支付的职能。药品接收流程的努力方向是实现自动化订单和信息的获取,以降低药品接收过程中人为造成的差错,并将相关信息及时传递到财务体统。(7)药品库存没有发生转移或使用的药品需要药品的库存。合理的药品库存能有效地均衡运输规模、运输成本、财务持有成本、仓储成本以及保证药品的质量。所以,如何自动获取和运用库存信息、改进和完善传递给分销商和制造商的预测数据是药品库存领域鱼待解决的问题。(8)分销药品是指将接收或库存地点的药品分销到药品使用地。这里涉及到物质商品的转移和产品所有权的控制问题。(9)药品消费是医药供应链的原动力,其要求是将正确的药品,在规定的时间,以适宜的成本送达到指定的地点。所以,是否能够获取药品使用的时间和地点信息,并将其自动传递给物资管理、患者付费和临床系统是此部分管理的关键。(10)药费支付药品的接收、库存以及消费环节都涉及到药费支付的问题,该行为可能直接发生在Hls系统或其他操作系统。该环节的主要要求是从分散的体统中获取订单匹配、接收、开票和定价信息,以保证药费合理及时地完成支付。川绩效报告是评价和改善医药供应链的重要形式,能够对药品的质量、产出、成本效益和使用等环节做出科学全面合理的反馈。在实践中,要发挥其自动收集和整合来自企业内、外部合作者数据的功能,从而汇总出更科学全面的分析报告。4.2医药物流信息系统构成·4.2.1信息业的发展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 信息是指有目的、有导向的知识。信息的效用需要依赖于应用主体和特定环境的需求。因此,对某一主体有用的信息,对另外的一个主体未必受用;在某些环境下有效的信息,在另一环境下可能会无足挂齿。信息作为一个独立的新生产要素,同劳动力、能源、物资这些基本的生产要素一样创造着产品的价值。在企业中,信息发挥着协调并支持创造价值活动的作用,并作为附加产品参与到价值的创改造过程中来。信息既可以作为物流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和透明性的一种战略投资,又可以有利于物流企业间服务差异化和专业化的确立,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信息相关的附加成果的形式来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在信息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又迎来了电子商务的全新时代。欧洲经济委员会于1997年10月在全球信息标准大会上对电子商务进行了明确的定义:“电子商务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换或直接物理接触方式完成的任何形式的商品交易”。这里的电子方式包括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支付手段、电子订货系统、电子邮件、传真、网络、电子公告系统、条形码、图像处理、智能卡等。这一定义被认为是对电子商务最全面、最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因而被广泛接受和使用[2l]。在电子商务的时代,物流的运作也平添了以下特点:(l,)信息化 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的信息化表现在物流标识的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实时化,物流信息储存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有效的客户反应、企业资源计划等技术与理念在现代物流的发展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2)自动化 自动化是保证物流高效、准确作业的关键,它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3)网络化 物流的网络化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是指物流信息的通信网络化,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制造商以及顾客间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等实现通信的网络化。第二,是指物流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组织内部网(intranet)。(4)智能化 在现代物流作业过程中,许多中间环节工作都可以依靠程序控制实现智能化操作,如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的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5)柔性化 现代物流的柔性化要求“以顾客为中心”,并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根据客户需求做到“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灵活组织物流作业。4.2.2药品信息管理系统 本论文中研究医药物流信息的目的在于厘清医药物流信息运作模式;重视医药物流信息在医药物流中所发挥的作用;规范医药物流信息运作行为:奠定医药物流信息运作的法律地位。医药物流供应链的参与方大体包括:供应商、货物代理、医药代理、运输公司、驾驶员、车辆、仓储配送、支持机构、医院、药店、医药公司、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具体收货人等。各方参与,彼此间形成了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同一个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的连接下,可以示意成如下图示:此时,信息所起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并支持医药物流系统运营全过程。而信息系统之间或者物流系统中不同的参与者之间所传递的信息,就形成了信息流。根据信息在企业内外传递范围的不同,将信息大体分为内部信息流和外部信息流。内部信息流是指参与方内部信息的传递。外部信息流是指参与方之间传递的信息流。因此,研究物流系统中信息流,不仅能够清楚地了解物流系统中各参与者之间的协作关系,更能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优化,使物流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电子商务对医药物流的影响:(l)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物流观念 电子商务作为物流活动的一个新兴的虚拟性运动空间,使传统的物流的各项功能可以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变现出来。人们可以通过虚拟操作寻求各种组合方式,使物流更趋于合理化,并指导实体物流运动达到效率更高,费用更省,距离更短,时间更少的作业目标。(2)电子商务改变了物流的运作方式 在电子商务下,物流的运作以信息为中心,信息决定了物流的运动方向和运作方式。在实际运作中,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递,有效地实现对物流的实时监控,从而实现物流的合理化。这一点明显区别于传统的物流活动,传统的物流活动在其运作过程中,其实质都是以商流为中心,不管是以生产为中心,还是以成本或利润为中心,都是从属于商流活动,因而物流的运动方式是紧紧伴随着商流来运动的。此外,网络对物流的实时控制是以整体物流来进行的。在电子商务的时代,随着网络的全球化,物流在全球的范围内发挥着整体的实时控制。(3)电子商务改变了医药物流企业的经营形态 在电子商务下,物流要从某一企业的独立而分散的角度中跳出来,而以社会的角度来实行系统的组织和管理。这就要求企业在组织物流生产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本企业的物流组织和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考虑全社会整体的物流系统成本。此外,电子商务改变了物流企业的竞争状态。当前,电子商务需要一个全球性的物流系统来保证商品实体合理的物流,而对于一个单独的企业,即使它的规模再大,也很难独自实现这一需求。所以,区别于传统物流企业的单打独斗,现代的物流企业应相互协同合作,在竞争中形成一种协同竞争的状态,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物流的高效化、合理化和系统化。(4)电子商务促进了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首先,电子商务的高效率和全球性的特点,要求物流要有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来保障。其次,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促进了物流技术的进步,包括物流硬技术和物流软技术。物流硬技术是指在组织物流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机械和设施等相关硬件技术;物流软技术是指在组织物流过程中所需的计划、管一理、评价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从物流环节角度讲,物流技术包括运输技术、保管技术、装卸技术、包装技术等。只有提高物流的管理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将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应用于物流的管理当中,才能确保物流的健康发展。(5)电子商务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电子商务下,要求从业的物流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较高的物流管理水平,而且也要求物流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电子商务知识,并能够在物流实践中,将二者有效结合,灵活运用。

  • 索引序列
  • 供应链物流均衡化方法研究论文
  • 甜品供应链物流研究论文
  • 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论文
  • 供应链论文的研究方法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