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两极分化论文范文素材

两极分化论文范文素材

发布时间:

两极分化论文范文素材

压力的利与弊作文:

压力,无形、无影、无色、无味,却总能把一个人压死。

每个奔波的人,无论男女,老少,总是背着无形的它,它也不谦虚,铆足了劲儿,找了个最舒服的位置,压在你的背部、胸口、头上;它常去你的大脑串门,与大脑闲聊着你的事业、学业、家庭、爱情,总是用话语当利剑,用数字作锋刃。

我们学生也会被它纠缠?学霸也会被它纠葛?当然会!责任越大,压力越大。我们总是谨慎着做决定,不容半点差错。这份观念潜移默化,久之,便形成了压力。

而随着社会发展,这份压力也只会逐渐加剧。就目前而言,“两极分化”的趋势也渐渐明显。有些同学总是面不改色:拖欠作业,上课发呆,钻牛角尖等,而更多同学则是找回了状态,努力学习,为中考作准备。如果在此设一个含有变量的等式,则:压力=状态×责任。如果你无欲无求,一心贪图玩乐、自由,除了经济问题,应该也没有什么能压垮你吧。

当然,压力也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们要合理运用压力,让它时刻鞭策自己,成为心里的警钟。如同我们而言,考试成绩的好坏,反映出了学习的薄弱点,我们正是要利用日常测试来考察自己、锻炼自己,权衡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并努力改进、超越!

感谢压力,成就了我的成就,促进了我的成长,也让我更加明确了奋斗的方向。

压力,有声,有色,也总能带给我新的挑战。

近年来, 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尤其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这些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对 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形成原因、带来的影响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在理论和对策上作了许多有见地的分析和研究。本文试对此类问题作一较全面的梳理。 一、 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 (一)从总体上看 国居民的收入差距 学术理论界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总体描述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五等分法;二是基尼系数法。五等分法是将所要分析的居民按收入的高低依次排序分成五等份组,用20%的最高收入家庭与20%的最低收入家庭之比的倍数来说明总体收入差距程度。五等分法又称收入不良指数。这种测量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方式,目前在欧美国家中比较流行, 国也常采用。 最高档收入占全部国民财富比重越大,说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均等,反之,收入分配差距越小,收入分配越均等。 根据曾国安的统计来观察 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最高收入组、次高收入组、中间收入组、较低收入组和最低收入组居民的收入分别占居民总收入的47%、22%、15%、10%和6%。(注:曾国安:《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现状评价与调节政策选择》,《经济评论》2002年第5期。)国家统计局2000年对全国4万个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20%的高收入者拥有42.5%的国民财富。(注:易锋杰:《“基尼系数”质疑》,《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4期。)另据其他部门统计的五等分结果, 国农村中20%的低收入人口与20%的富裕人口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2.9倍扩大到1994年的6.6倍,城镇居民则由1983年的2.3倍扩大到1994年的3倍。如果用城市中20%的高收入户的平均收入与农村中20%的低收入户平均收入相比较,1992年的贫富差距达11倍,1994年达到了13倍。由此可见, 国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以更快的速度拉大。(注:张雅光:《转轨进程中 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演变》,《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1期。)用基尼系数法来描述 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大多数研究者经常采用的方法。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基尼系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小(收入分配越均等);基尼系数值越大,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均等)。因数据来源或计算方法的差异,学者之间的计算结果也存在着差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0年以来, 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均在波动中呈现扩大的趋势。1990、1995、1999年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分别是0.23、0.28、0.295;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分别是0.309、0.341、0.336和0.336.就全国总体而言,1990、1995、1999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分别是0.343、0.389和0.397,接近0.4,2000年达到0.417.(注:国家统计局:《从基尼系数看贫富差距》,《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1期。)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调查,包括各种集体福利和非正常收入的差距在内, 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45.而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 国基尼系数从1980年的0.33扩大到1988年的0.38,2003年已扩大至0.458,有的地区已经达到0.467.(注:李培林、朱庆芳等:《中国小康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世界银行2003年《中国经济报告: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指出,如果中国任由当前城乡差距和省际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差距继续不断扩大,到2020年基尼系数将会上升到0.474.还有学者认为,0.45的基尼系数,仍可能低估了实际的收入差距水平。因为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往往被高估,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则通常会被低估。农民家庭有相当一部分收入必须用于来年的生产性投入,真正可供消费的收入实际上更低;城市高收入群体的住房等非货币福利收入所占比重仍然较大,且没有被统计到个人收入之内。(注:董建文:《 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与对策》,《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第6期。) 综合以上观点,对全国基尼系数的判断,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不同的估计:低估计为0.4左右;中估计为0.45左右;高估计为0.5左右。虽然存在着差异,但结果差别不是很大。之所以出现不同的估计,在于计算范围的不同:第一种估计主要考虑货币收入,较少考虑实物收入,特别是补贴收入;第二种估计较多考虑了实物收入;第三种估计不仅考虑了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也考虑了非法收入和非正常收入。其实,无论是用基尼系数还是用五等分法来衡量,都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初, 国居民整体的贫富差距尚属比较合理,但近几年 国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如果任由当前这种趋势发展下去, 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未来几年里将会急剧扩大。 (二)从分类上看 国居民的收入差距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 国基尼系数拉大的问题,主要是由城乡差距拉大引起的。 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值得警惕。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由缩小到扩大”的变化过程,近年来扩大速率加快。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1996年为2.51∶1;1997年为2.47∶1;1998年为2.51∶1;1999年2.65∶1;2000年为2.79∶1.200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90∶1,2002年更是上升到3.11∶1.(注:张雅光:《转轨进程中 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演变》,《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1期。)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近几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一倍多,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2002年的城乡收入比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目前农村居民收入已不足城镇居民收入的1/3.(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下),《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30期第28页。) 其实,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这一结论,即农村居民收入已不足城镇居民收入的1/3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估计。实际上,这乐观的统计结果和人们在实际中的感受并不一样,很难让人信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分别于1988年、1995年、2002年展开三次全国范围的住户调查,在最近完成的调查报告中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一个先上升后扩大的过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个人收入概念计算,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200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的三倍。但这个结论,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的差别。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如果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医疗、教育、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费救济等等)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倍、五倍,甚至是六倍。 2.地区居民收入差距 国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特别反映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扩大上。2000年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5.39倍,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6.07倍。(注:张雅光:《转轨进程中 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演变》,《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1期。)从分省的情况看,2003年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元的省份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分别是上海市(7416元)、北京市(7040元)、浙江省(6945元)、广东省(6499元)和福建省(5257元)。 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看,中部地区达9.9%,超过了东部地区的9.4,而西部地区只增长了6.1%,其增幅远远落后于全国9.0%的平均速度。(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下),《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30期第28页。)从地区收入差距贡献率来看,目前, 国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贡献率已从7.5%提升为8.7%,表明了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率来看,西部地区高达58.3%,东部地区为37%。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就越加明显。(注:2004年02月25日,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NEWS.COM.CN.) 二、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评价之争 学界普遍承认 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但是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程度是否已超过警戒线,是否导致两极分化有着不同的见解,对用基尼系数作评判居民收入差距的标准存在不同的见解。 (一)当前 国居民收入差距已临近警戒线,是否已进入两极分化状态? 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主要是基尼系数。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大于0.6为高度不平均,国际上通常用0.4作为警戒线。由于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 有学者认为,目前 国0.45甚至更高的基尼系数,表明 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过大,已超过“比较合理”的范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不能及时正确地对待这一问题,就可能产生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使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进而可能出现“失望阶层”,使他们走上懒惰、犯罪的下坡路。这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注:董建文:《 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与对策》,《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第6期。) 也有人提出,国家在不同的时期,收入差距的“警戒线”是不同的,不存在绝对的分界线。所谓“国际标准”并不是严格的标准,只能作为各国判别居民收入差距大小的参考。所以,居民收入差距并不存在固定的警戒线。同时,经验事实也没有提供0.4的基尼系数值作为居民收入分配的警戒线的充分证据。而且要确定出一个普遍适用的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不可逾越的数量界限是很困难的,因为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处在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宗教背景,处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处在不同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相同程度的居民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所造成的影响并不相同。(注:曾国安:《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当代财经》2002年第6期。)因此,基尼系数“的指标,只能是有弹性的参考指标,而不是绝对指标。 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在总体上,并没有超出社会成员的心理和经济承受的承界线,是比较”适度“的。(注:冯招容:《”基尼系数“评判指标之 见》,《理论前沿》2002年第2期。) 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均质性很低的社会,客观上容许有较高的基尼系数,不必机械地、死死地守住0.4这条线。但突破这条线后,究竟放松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需认真研究。(注:赵人伟:《关于收入分配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22期。) 那么,当前的收入差距是否存在两极分化呢?对这一点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认识。 一些人认为,如今人们常常谈到的一些储蓄、消费等方面的两极化现象等等,都反映了当前社会贫富分化的严峻现实。(注:秦晖:《关于基尼系数与社会分化问题与张曙光先生商榷》,《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5期。)另有学者认为,中国居民的正常收入的差别虽然持续扩大,但仍然大致适当,没有发生两极分化,无论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都不存在。不同的认识主要缘于两种观点考察的范围和口径及使用的数据资料不同。认为近期居民收入差别程度大致适当者,考察的主要是居民正常收入的差别程度;认为已经发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的观点往往涉及到若干非法非正常收入及其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不过,居民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已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确实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二)用基尼系数指标作为评判居民收入差距的标准是否科学? 目前大多数学者考察 国居民收入的差距,都以“基尼系数”指标为依据,也有学者对基尼系数提出异议。那么,基尼系数是否科学?是否能准确反映 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呢? 有学者坚持认为, 国是二元经济社会,城乡之间的收入有较大差别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只能分别计算城市或乡村的基尼系数,而不能合起来计算全国的基尼系数。不然,就会夸大 国的收入差距。(注:赵人伟:《对 国收入分配改革的若干思考》,《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9期。(19)海兵:《基尼系数批判》,《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3期。) 也有学者认为,“基尼系数”只是反映收入均等程度的指标,它没有也不可能综合反映 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水平、社会制度、社会承受力的基本状况。仅以“基尼系数”为评判依据,影响评判的全面性与客观性。(注:冯招容:《“基尼系数”评判指标之 见》,《理论前沿》2002年第2期。)更有学者提出,基尼系数反映的是收入分布的“均匀”程度,或差异(差距)程度,而不是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或“公正”程度。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布不均是正常的,所以,不应该用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即使能够使用,现阶段 国也并不具备使用的条件。因为,用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分布的均匀程度,甚至用它反映公平程度,必须有一个重要前提:收入必须是指全部实际收入,必须是真实统计。以 国目前的情况,可以说基本上无法满足这一条件。(注:海兵:《基尼系数批判》,《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3期。) (三)究竟可用什么指标来衡量 国的居民收入差距? 有学者认为,基尼系数指标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在全世界得到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国也可以用。不过可以根据 国的国情,修正0.4的基尼系数监控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标准。从 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在单独衡量农村居民内部或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定为0.4;而在衡量全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警戒线上限定为0.5,实际工作中按0.45操作。(注:吴得民:《基尼系数理论及其实证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第4期。)有学者不认同上述观点,提出,虽然用基尼系数来反映 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状况是可取的,但在 国基尼系数值非常混乱,对同一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机构、不同的研究者得出的基尼系数大不一样。并且在国际比较中,如果不排除不可比因素而进行直接比较,就不可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们不必拘泥于基尼系数来根据“国情”修改“警戒线”,而应当根据当前的实际和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来提出 们的底线标准。(注:董全瑞:《简论贫富差距合理与否——怎样看基尼系数说明的贫富差距》,《长白学刊》2002年第1期。)有学者提出,国际上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很少采用单个指标。因为单个指标的分析很难全面地反映收入差距状况,并且单个指标存在的缺陷也影响到其反映的收入差距状况的准确性。可以通过采取不同类型收入差距分析方法、离差分析方法和分层收入差距分析方法等来尽量对分配状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注:牛飞亮:《近20年 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状况》,《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7期。)为了客观公正地分析评判 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综合以上各家之言,可考虑将基尼系数作为一个单项的基本参考指标,同时设置一套综合指标体系作为评判收入分配差距的综合指标。这套指标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指标、经济体制改革指标、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社会安全与保障指标和社会稳定指标等几大类。不过全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加大力度使统计资料尽可能贴近现实,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进一步探索研究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工具如何创新。 三、 国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深层原因 关于 国居民收入差距形成和扩大的原因,学界从历史沿革、经济结构、政策因素、制度因素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虽然认识程度不一,表述不一,但基本上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历史沿革、资源禀赋及发展阶段的影响。 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特征非常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不同的发展政策以及城乡居民的不平等待遇,如“剪刀差”、“户籍制度”等的实施,加重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外, 国国土面积较大,由于各地区位置、自然资源条件等差别很大,造成 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明显地呈现出东、中、西阶梯式发展的格局。加上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由东向西的经济梯次推进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客观上拉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这是导致 国个人收入分配呈现出地区差别的直接原因。(注:马海涛、姜爱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财政研究》2003年第7期。)此外,从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个人收入差距拉大与 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国经济正处于由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过程中,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也会带来个人之间、行业间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注:马海涛、姜爱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财政研究》2003年第7期。) (二)经济体制改革及体制变迁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竞争的结果导致不同劳动者或生产要素拥有者之间的收入差别。(注:马海涛、姜爱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财政研究》2003年第7期。)此外,在改革和体制变迁过程中,一方面,由于 国采取了渐进改革的方式,在体制转轨中出现了双重体制并存的局面,再加上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使得经济改革或体制变迁中发生了许多无序的问题,集中到寻租和设租行为、内部人控制、垄断、腐败等方面,成为形成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注:赵人伟:《转型期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转轨期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市场化程度有差异,形成相应的收入差距也是必然的。(注:邢成、韩丽娜:《财政税收杠杆对 国基尼系数的主要影响》,《现代财经》2001年第9期。) (三)原有体制的政策惯性及部分宏观政策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相当程度上同原有体制下的“政策惯性”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是原有体制下的一种政策产物。农产品的低价收购政策、限制农民进城政策、对农民的税收政策、对农民的税外负担政策、对城市居民的福利补贴政策,都是原有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以来,这些政策有所松动和改变,但离根本性改变尚有距离。(注:赵人伟:《转型期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的一些宏观政策也拉大了收入差距:一是城市化方向明显走偏,它不是将增加就业和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作为主要目标,而是将大量资金、土地等资源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方面,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二是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给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带来的机会不平等。依靠国债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对大中城市关注过多,对小城镇和农村关注不够。三是金融政策安排不当。“嫌贫爱富”的金融政策向城市偏斜,使农民贷款无门,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发展机会和增收空间。(注:马晓河:《宏观政策偏差拉大收入差距》,《经济参考报》2003年12月24日。) (四)制度的缺陷及政策制度不到位因素的影响。由于 国所进行的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的全面改革,一些制度的缺位不可避免。目前,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新旧体制并存、体制缺位、体制错位、体制虚设、法律政策缺位、法律政策本身的规制力度不够、政策规定有不周延的空隙、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力或受到干扰等。正是这些体制和政策的缺陷为寻租活动设置了大量租金。应当说在体制转轨期间制度缺陷的存在是很难避免的,因而在 国近期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大量滋生是有其制度根源的。加上管理的疏漏和一些现行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不配套,非法收入与财产转移、灰色收入与灰色财产转移由此大量出现,特别是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腐败问题以及利用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偷税漏税、投机欺诈等各种非法手段获取高额收入的现象,造成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下),《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30期,第30页。) (五)社会保障乏力、教育机会不均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它通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的运作,缩小居民间收入差距,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然而,目前 国的社会保障面太窄,只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部分大型集体所有制职工享受,而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的中方员工却很少享受。这种在享受社会保险方面的不均等性,使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注:何莉:《库兹涅茨倒U 假说与 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国外财经》2001年第4期。)此外,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一项重要因素。现实社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未受过教育或受过很少教育的成员。 国目前教育投资明显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由于本身收入水平不高,因此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不多,而教育投资的不足又会进一步加剧城乡之间以及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注:何莉:《库兹涅茨倒U 假说与 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国外财经》2001年第4期。) 四、 国居民收入差距的长期变动趋势 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分析,牵涉到库兹涅茨的“倒U 型”假说理论的争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1955年一篇经典论文中指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演变趋势为“在从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极为快速转变的经济增长早期,不平等扩大;一个时期变得稳定;后期不平等缩小”。也就是说,在经济增长的长期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不均的变动,是沿着一种“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 型轨迹进行的。这种“先恶化后改善”的整个过程大约需要50——100年时间。这就是著名的“库兹涅茨假说”(KUZNETS HYPOTHESIS)。库兹涅茨的“倒U 型假说理论”是否适合中国,学者们持不同意见。

可以看看《在云端》里男猪脚的“背包论”,注意前后比较。

关于两极分化论文范文资料

咱社会主义就是和谐啊,躲猫猫啊倒钩啊拆迁啊都挺和谐的

初二数学论文篇二 初二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和对策 【摘要】初中数学出现两极分化是一种危险信号,预示着部分初二数学学困生面对初三难度更大的数学学习会有放弃的可能,而数学在整个初中学科中地位显著,所以初二学生一旦有放弃数学学习的心理将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避免初中数学两极分化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产生初二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提出了避免两极分化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 两极分化 原因 对策 从每年各地统计的数据来看,进入初二的学生,数学学习两级分化呈现出较严重的趋势,数学学困生所占比例大,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也影响着中考的成绩。初中数学出现两级分化是一个危险信号,说明部分学生数学能力已跟不上数学教学进度,而接下来的初三数学教学难度会进一步加大,部分学困生有可能面对越来越艰巨的学习任务而放弃数学学习。而数学在整个初中学科中地位显著,放弃数学学习的后果可想而知。所以,避免或减少数学两极分化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形成初中阶段数学两极分化有一些什么原因,如何有效避免初中数学的两极分化,有哪些可行性措施和策略可以避免初中数学的两极分化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初中数学实践,现谈谈在此方面的点滴感悟,希望能对抑制初中数学的两极分化带来一些启示。 一、初中数学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 初中数学出现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限于篇幅,这里无法一一罗列,但有三方面的原因是不能不被提及的,这三方面的原因分别为:一方面是因为初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有的随着成绩的稳中向好而加强,而部分数学学习困难者面对越来越多的困难和压力而数学学习的步伐无法跟上队伍,成绩也呈现大幅度的下降趋势,且兴趣也越来越谈,学习数学的激情正在消退,产生了数学厌学心理;一方面是因为学困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不够全面、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也没有形成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所以就打退堂鼓,产生放弃的心理认同;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个体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无法适应数学学习的要求。这些都是制约初中数学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二、避免初二数学两极分化的办法 1.在初中数学学习中要形成提前完成预习,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不二法门,初二学生应在数学新知识接受之前提前预习,除了提前对数学课程进行学习外,每天晚上都应预习第二天的数学知识,课堂上才能更好的听讲,有更多的收获。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重视课内的学习,要在课堂内寻求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教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的有哪些出入。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教师所讲的数学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要独立完成每一道数学作业,勤于思考,不懂即问,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每个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数学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2.熟悉各种数学题型,勤于练兵,提炼数学解题技巧 千锤百炼才成钢,数学学习也一样,只有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劈波斩浪,迎头搏击,才能立于潮头。所以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要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要从简单的题型开始,以数学教材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在自己的错题集写出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加深对错误题的认识,提高免错能力。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往往在考试中会暴露充分,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3.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各种数学考试。 数学考试是检验数学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进入初二阶段,数学考试也会有一些适当的增加,但每次考试成绩也只是代表一个阶段的成绩,无法代表整个初二学年的成绩,每个阶段学生的努力会刷新每一次成绩,只要努力成绩是可以提高的。学生对待考试要有良好的心态,不以一次成绩论英难,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情绪稳定,思路正常,要克服浮躁情绪,对自己要有信心。在考试前要做好考前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试时去提高解题的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争取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发挥正常甚至发挥超常。 三、对待初中数学两极分化中的学生应采取的措施 虽然我们避免两极分化,但初中数学的两极分化不会因我们的努力而完全阻止。那么在两极分化后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采取一些措施防止两极分化的拉大。如在布置数学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表扬鼓励。数学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学困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对待数学学困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数学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对数学学困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少数学学困生就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思想不集中,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等。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要有意识地出一些比较容易的数学题目,培养学困生的信心,对他们知识薄弱的地方要进行个别辅导,这样还可使有些学困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数学学习上总比别人低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进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初二数学学习中出现两极分化是必然结果,我们不必大惊小怪,要理性面对,并想方设法缩小差距,认真做好培优转困工作,只要我们注意方式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就一定会收到缩小两极分化的良好效果。初二数学教师任重道远,期待着都能勇挑重担,一往直前地把缩小数学两极分化工作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行动中。 【参考文献】 1.石燕宁:农村初中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2.19. 2.张占武:初中数学差生的学习障碍成因分析及转化[J],《吉林教育》,2010.2. (作者单位:546100广西来宾市第三中学) 看了“初二数学论文怎么写”的人还看: 1. 2000字的初中数学论文怎么写 2. 初中数学小论文范文 3. 初中数学论文范文 4. 有关初中数学小论文范文 5. 数学小论文的范文

21世纪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的世纪,资本主义的变化与发展直接影响其历史命运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资本主义发展论文,供大家参考。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如果说唯物史观主要通过揭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破解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谜;那么剩余价值学说则主要是研究并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破解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之谜,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也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

资本主义初期就是原始积累的过程,而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的实质,分析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和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马克思从资本积累回溯到资本原始积累,并在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考察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指出:资本积累提高了生产水平,资本主义生产实现了社会化;生产资料日益集中,生产规模扩大;劳动社会化,每件产品都成为许多人共同劳动的结果;生产过程社会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项生产活动联系紧密;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国际市场形成,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成为世界性的生产。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并由社会对生产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对产品在全社会范围内根据劳动者的利益进行分配。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方各面都会有新的变化,当代的资本主义也不例外。无论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或者阶级结构上来说,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比如对于现在的社会现实状态来讲,当代的资本主义与马克思、列宁时代相比,就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对于这种情况,我国的学者都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与分析。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在现在这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现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的方面得到了长久的发展与进步,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率以及社会财富都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信息化、服务化、高科技化的产业结构趋势逐渐显现,脑力劳动增加、体力劳动相应的减少,其劳动工具也随着科技的发达而得到了全面的扩展。

从生产关系层面上来看,当代的资本主义也随之而进行了相对应的调整与改变,在很多方面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比如资本社会化的所有制关系趋势增显,社会福利政策的分配关系得以出现等等。学者将其概括描述为:政府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进行干预;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实行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另外,在有关生产关系新变化而进行的讨论的问题中,国家、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全球化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讨论等也都得到了一定的涉及。

从上层建筑来看,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在以下四方面资本主义有着显著的变化。(1)政治制度与法制实现了有效结合;(2)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国家的调节作用越发突出;(3)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4)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虽然未变,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却更加鲜明。而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则认为里面的核心主要是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变得更加完善以及精巧,而这样的变化是与其自身所创造出的再生产的条件密不可分的。

在这里,之所以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变化进行研究,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要预测当代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一个发展趋向。针对于此,学术界开展了积极的研讨,并且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三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这样表达的,资本主义自身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第二种观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消除其基本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第三种观点这样描述,当代的资本主义要看到其中所具有的两面性,一方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继续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这种作用的限制,乃至酝酿和加剧资本主义矛盾方面的作用;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延缓资本主义的覆灭、延长资本主义的寿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在经过一个长过程的发展后,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还是赞成第三种观点的,首先来说资本主义就目前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的活力,但这恰恰又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论断,所以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

摘要:笔者沿着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阐发的观点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与马克斯•韦伯不同的一些观点,同时深入挖掘历史现象解释了被马克斯•韦伯忽略的一些史实,借助马斯•韦伯同时代的朋友桑巴特的著作对新教伦理的资本主义精神提出了新的解读。

关键词:资本主义 人口压力 东西方文明

一、引 言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无疑是一本相当重要的社会学著作,该书初稿在1940年和1950年分两次发表于那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刊物《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学文献》,表达了一个德意志帝国的公民在国家统一后迅速壮大扩张,成为继英法美等国家之后的一等强国所具有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感情深深印刻在他所推崇的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因此,有理由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看做马克斯•韦伯在二十世纪初业已成熟的资本主义精神、秩序、发了和制度所做的一种理论 总结 和提供了一种新的原理解读。然而在此文发表之初就引发了强烈争论,包括马克斯•韦伯共同编辑《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学文献》的维尔纳•桑巴特就持有不同看法。随着马克斯•韦伯在学界的影响深入,再次分析讨论此书以及马克斯•韦伯其他著作中涉及到的宗教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整体社会价值观有新的意义,比如我们想要确定,资本主义在本质的形成过程中以及后来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作为宗教力量的新教伦理是否或者在大多程度上起到了哪些作用、为什么东西方在1500年以后分别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以及亚细亚文明能否单独发展成功资本主义。另外本人在研读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时,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意愿与方家商榷,并愿意做更进一步的钻研。

二、马克斯•韦伯赞扬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在书籍开篇“作者导论”中开宗明义地阐明了自己的立场“为什么在西方文明中,而且只有在西方文明中,出现了一个(我们认为;原文如此)其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和价值的 文化 现象”,从这一个立足点出发,笔者认为马克斯•韦伯在开初就否定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文化现象和生存状态是与他所欣赏的具有世界意义和普世价值的西方文明具有可以同等看待的水平,似乎只有西方社会给世界人民提供了可以学习借鉴的模板,别人只要学习照搬就可以了,甚至于可能如果不接受这样的西方文明和价值观遭遇种族屠杀灭绝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整本书籍当中,我们只看到马克斯•韦伯对欧洲移民,他所称道的新教徒开发了美洲大陆,而够小了对原著民族的掠夺和屠杀。无可否认马克斯•韦伯称赞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是有物质基础和科学根据的,正如《韦伯转》作者描述的那样,马克斯•韦伯是有道理自豪的,1904年仲夏他在纽约看到了“耸入云天的摩天大楼和矗立于海岸的自由女神像”。所以马克斯•韦伯再一次被“资本主义精神的巨大创造力量”所震撼。因为此时马克斯•韦伯生活在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已经抛弃了普鲁士时代的诸侯纷争、小邦林立、俯首听认大国宰割的邦国时代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的一等世界强国,所以有此种民族自豪感情有可原。然而带着这样的心态撰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我们就要发现许多当今重视世界多元文化结构很不一样的东西在里面,所以笔者愿意对该书做出一些新的解读,请方家指正。

三、对“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的中心解读

马克斯•韦伯先生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总结出的受新教伦理影响的资本主义精神主要有如下一些:1、“职业责任是资本主义文化的社会伦理的重要特征;而现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资本主义文化的根本基础。”2、“只要干得合法,赚钱就是职业美德和能力的结果与表现”,这里可以比较孔子教导弟子的“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用之有度”;3、该书第19-22页大段引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最后断言资本主义精神无疑在资本主义秩序出现之前就出现了。而本杰明•富兰克林总结的美国人具有的那种精神无非就是:禁酒、默言、有序、坚定、借鉴、勤勉、诚挚、公正、节制、干净、宁静、贞洁和谦逊。死还没有对屠戮原著居民的忏悔,其他思想家则从完全不同的角度阐释所谓“美国精神”:“在美国,清教精神沦落为一种执拗的小镇精神,只讲究所谓的图面。而世俗霍布斯注意滋养了现代性的主要动机------对无限制 经验 的贪求;乃至于“追求赋予的冲动取代了禁欲苦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淹没了天职召唤。”

因此我们能否做这样的假设和推断,第一、新教伦理是否一定催生资本主义精神?或者没有新教徒侵润的国家和地区从无可能出现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精神?第二、新教伦理或资本主义精神一定优于其他民族或宗教精神乃至于可以对秉承其他人类文化遗产的所谓“异教徒”给以彻底铲除甚至肉体消灭,是全世界人类俯伏与《圣经》的教导之下?第三、如果马克斯•韦伯足够长寿,当他看到了他推崇的资本主义精神哺育下的国家和地区经历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出经济大萧条和随后的希特勒崛起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会作何感想?

仔细分析上面的问题,第一个是充分条件,即新教伦理一定催生资本主义精神,或者马克斯•韦伯自己肯定的那种资本主义精神,实际上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已经断言“资本主义精神无疑在资本注意秩序出现之前就出现了”。我们也知道宗教改革之前,鄂州的强国如荷兰、西班牙以及地中海沿岸贸易频繁,充分展现了即将统治世界经济的资本主义精神的活动能力,而那时候还没有所谓的新教徒!更遑论新教伦理!

第二个命题则是必要条件,即使没有新教伦理的国家和地区不可能有“资本主义精神的巨大创造力量”,也就是不会有马克斯•韦伯先生惊叹的“耸入云天的摩天大楼和矗立于海岸的自由女神像”,那么几乎与卑斯麦统一德国听一时期,通过明治维新而与西方列强争雄的东亚国家日本又是怎样的情况?日本自然是“衣冠唐制度,礼义汉文化”属于儒家文化圈,没有新教伦理侵润的撮尔岛国也能发展出资本主义精神和制度,呢么马克斯•韦伯先生如何解释?至少我们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得不到解释,至于后来马克思•韦伯先生后来不曾看到的亚洲四小龙等经济实体腾飞就不必说了。从此也看到没有新教伦理侵润照样可以有资本主义精神和秩序,如果更仔细地研究东南亚华侨拓殖开发的 种植 园经济,仿佛可以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南方经济模式相比拟。

至于第三个命题是后来灾难性的事例,资本主义学者都有补充性的说明,至少对于某些坚信资本主义市场放任自由竞争的理论家们是个惊醒;至于更有其甚的希特勒叫嚣优势民族至上论,是否得自于马克斯•韦伯先生的影响,我们难于落实,姑且放在一边。至少从有良心的学着看,马克斯•韦伯不会同意希特勒对犹太诸民族做有理论准备的计划新屠杀;而我们知道那些新教徒的学说很多来自他们反叛过的宗教版《圣经》,而《圣经》可是古代以色列人用希伯来语撰写的犹太民族血泪奋斗历史。当然,里面以上帝正义的名义下动辄灭绝一个城邦,动动手指头就要灭杀一些所谓异教徒的描述他们是不会在教堂传道布教的时候做讲道的引用。

四、对中国没有原发产生资本主义的 反思

英国人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与欧洲对比的时候,即深深被丰富灿烂、历史悠久的黄河长江农耕文明所吸引,又怀着一种莫名的惊诧何以中国农耕文明为代表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没有产生出近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故而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法国人伏尔泰研究各国历史进程和科技演变,也有同样的疑问;当代著名的美国汉学家马克•伊文(Mark Elvin)则在专著《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 : a social and economic interpretation》给出了“高水平陷阱”的诠释;后来不少学者又从中国科举选拔制度在明清两代走入束缚人类思想的角度给与了多重解读。限于篇幅笔者不在此处展开讨论。

综上所述,如果马克斯•韦伯只想表明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过重要影响—仅仅将这种思想作为一种尝试性的假说提出来,把资本主义精神及其后来的制度法律作为欧洲长期孕育发生的一个十分复杂历史过程来看,新教伦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么过分对这一作用的夸大则是有待商榷,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试着做如下的陈述:任何社会现象的存在和发展过程,都是现实与意识的统一。清教徒的宗教、契约与法律观念的生成与演化过程同样也概莫能外,从此演变出的资本主义精神只有立足于清教徒当时的现实处境,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相应观念的形成与变迁;同样,资本主义精神的许多优秀品质在各民族的传统中多有体现。恰好是欧洲某个阶层的生存空间和权利诉求在宗教改革之后不能在自己地域上得到满足,随着人口压力增加和财富欲望的不断追求,他们随着远航的帆船漂洋过海传播到世界各地。在这个征服世界、体现所谓“主的意志”过程中,一直以宗教作为理论支持并逐渐成为主导世界的力量就是马克斯•韦伯所称颂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很幸运的是他没有看到后来的经济大萧条和希特勒崛起……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韦伯著,彭强,黄晓京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3. 姬金铎著:《韦伯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摘 要: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社会制度,从16世纪产生以来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五个世纪之久。尤其二战以后,尽管世界上一些国家已脱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但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部分,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但生存而且空前发展,表现出较高水平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甚至占据全球发展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和本质,资本主义终究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我们在肯定其积极历史作用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其固有的矛盾和弊端始终存在的客观现实。

关键词:资本主义;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一、“两个必然”的坚定认识

资本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形态,所以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也要不断深化。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是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剥削制度,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正是这种矛盾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使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广大劳动人民日益贫困的趋势同时增长。恩格斯在《反社林论中》指出:“机器的改进就造成人的劳动的过剩。如果说,机器的采用和增加意味着成百万的手工劳动者为少数机器劳动者所排挤,那么,机器的改进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机器劳动者本身受到排挤,而归根到底就意味着造成一批超过资本在经营上的平均需要的、可供支配的雇佣劳动者,一支真正的产业后备军。”[1]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私有规模不断壮大,社会化程度提高,他们的矛盾也会加深。这就预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为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清楚地表明:“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剥夺了。”[2]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也曾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的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将处于一种量的积累或量变中的部分质变的发展状态,这表明与之相关的资本主义的灭亡也是一个演进的过程。所以,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社会指标,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还不能跟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制度

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在资本主义社会,两者的结合是少数具有组织大规模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又不依靠自身劳动来满足生产的资本家,以等价交换的方式从市场上找到那些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并把它们的劳动力作为商品购买回来,投入到生产中而实现的。所以,资本主义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占有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度,它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基础。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下,资本和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它却被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等价交换关系所掩盖。资本家与工人之间进行的等价交换只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掩盖下的内容和结果则是不平等交换。工人并不是属于某一个资本家而是属于整个资本家阶级。马克思一针见血的指出:“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的。”[4]

三、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

虽然资本主义有其本质的弊端,但其在历史发展中是具有进步作用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特别强调,工业资本家战胜封建大土地所有者以及工业战胜农业是历史的进步。由封建土地所有制向资本主义所有制过渡是不可抗拒的必然历史过程,任何阻止资本主义发展的行动,都是徒劳的。

资本主义在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上曾发挥的历史作用也具有不可替代性: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适应了生产力的性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会蕴藏着这样的生产力呢。”[5]第二,资产阶级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的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消除了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传统观念和见解,确立了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人本主义的新观念,科学文化的光明冲破了中世纪宗教统治黑暗时代。第三,资产阶级创立并开拓了国际市场,它迫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以及为了开拓世界商品销售市场和获得原料基地所进行的侵略战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抨击和谴责。但同时又辩证的看到这种侵略在客观上又给被侵略国家带来了西方进步文明,尽管这对于被侵略国家和人民来说是极其痛苦和耻辱的。第四,资产阶级日甚一日的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造成了经济的集中,进而又带来了政治的集中。它摧毁了封建割据的壁垒,使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各自有着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民族,实现了民族和国家的统一。

四、社会主义应该理性继承和发展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从历史发展的逻辑历程来看,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各个社会形态都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发挥了自己的历史作用,创造了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文明成果。这些成就必然为下一个社会形态所继承和借鉴,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因素。社会主义革命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后,要采取多种方式继承和运用资本主义社会遗留下来的物化的生产力,充分吸取和借鉴资本主义生产,经营的现代化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这反映了生产发展和经济繁荣的一般规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不能一昧祛除。其中,资产阶级思想家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 口号 ,资产阶级用科学反对封建的迷信,并第一次引起了人类科学观念的更新,人类对客观世界产生了飞跃性的认识。资产阶级在科学上的革命也引起了技术上的革命。另外,资本主义在反封建的斗争中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形式,虽然这种民主共和形式带有明显的阶级性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它确实比封建专制度进步很多。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都要保留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成熟形式。

虽然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最后的一百年中,生产力具有明显加速度的发展的趋势。可见,生产力的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资本主义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彻底用尽,那么我们认为的资本主义很快灭亡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的资本主义是一种历史的暂时的社会形态。它将不可避免地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取代。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会过快过慢的发生着变化,正如量变引起质变,这种改变最终会达到极限,旧的社会形态灭亡,新的社会形态会随之产生,资本主义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着生产关系,即当代资本主义正一步一步迈向社会形态的高级阶段,为更先进更合理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8.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9.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2.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猜你喜欢:

1. 资本主义论文

2. 论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论文

3.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4. 试论马克思与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解读论文

5.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论断及启示

6.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论文

积极向上议论文素材

积极向上的作文素材2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积极向上的作文素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培养耐心是抵制愤怒的最好方法。有耐心的人心智成熟,似一匹勇敢的战马可以超越愤怒。他可以随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摆脱困境。这样的人总会平心静气地享受生活。

2、放弃选择是一种遗憾,而选择放弃却是一种谋略;垂青机遇是一种梦想,而机遇垂青则是一种运气。

3、有时失败并非是你没有努力,而是选错了方向;有时成功并非是你有能力,而是借助了别人的力量。

4、说我不行我就行,行了就行;说我行了我就更快行,愈行愈行!

5、了解自己的长项,才能选准人生的职业方向;练好自己的长项,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6、喜欢探究可活跃思维,喜欢运动可健全体魄,喜欢山林可返朴归真,喜欢孤独可安心读书,喜欢风雨可练就筋骨。

7、如果你想博学些,就请勤奋些;如果你想尊严些,就请自强些;如果你想荣耀些,就请努力些;如果你想健康些,就请环保些;如果你想长寿些,就请宽心些。

8、兴趣愈广泛生活愈精彩,兴趣愈纯洁生活愈健康,兴趣愈持久生活愈久长。

9、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要放一放;今后的事情可以再失败,但一定要搏一搏。

1、 诚信总会给你带来成功,但可能是下一站。

2、 怨言是上天得至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

3、 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4、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 只要有信心,就能在信念中行走。

6、 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7、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8、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9、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0、 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11、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2、 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13、 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14、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5、 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

16、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7、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8、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生活需要正能量,正能量就是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一股正能量,它深深的影响着我们。那么想要了解弘扬社会正能量 作文 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弘扬社会正能量 议论文 作文素材 大全2020【5篇】,希望大家喜欢。

弘扬社会正能量作文【篇一】

一件小事,但它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反映的是爱的传递,它才以加速度发酵,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温暖,因为它传递的是正能量,是一种强大的正能量。

犹太作家威塞尔曾说:“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异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

曾经一度,因“小悦悦事件”、“彭宇案”……等极端事件,让我们有过道德下降的担忧和焦虑。同时,每一个善良而正直的人心中都深藏着一种渴望,渴望我们这个社会少点冷漠多点温暖,渴望人与人之间少点戒备多点相助。任由世事变迁,爱与善终是社会的主流、时代的潮流。从这件小事的加速度发酵、传播,不难看到它带给人们内心的触动和产生的共鸣。

大家对这种爱心产生温暖的感觉,源于人与人之间那种最为宝贵的理解和对善的认同。正是这种理解和认同,穿透了世间的冷漠与轻视,用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心理,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怀。

爱心,被看作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最高尚的情操,是人类良知的生动展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乏善心和爱心,只是在等待一个被触发的机会。当一个人被感动之时,也是他的爱心和善心被触发之时。让人“一看就暖和”的温柔,这是激发了我们内心柔软与善意的温情。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深刻铭记。

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评论,“总希望自己是这温暖链条上的一分子,让这样善的传递不在我身上断掉”。正如有人认为,此事释放的是“正能量”,自己看到了,有责任传递下去。

在现实中,“正能量”带来的正效应确实不少。我们身边有阿里木带给我们的感动,他靠卖烤肉资助贫寒学子,而不少人专程去“捧场”,这里面有感动,也有“正能量”的传递。

社会需要爱,时代呼唤爱。对善行、对爱心的感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显示感动的勇气,一种传递感动的行动。传递感动,就是“正能量”的传递。爱心无价,不分大小,“正能量”也没有强弱之分。爱心是春风,可以温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间;是火炬,可以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爱心是担当,是奉献,也意味着收获。爱心照亮四周,同时也温暖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完美自己,升华自己,幸福自己。送人玫瑰手留香,那是一种心灵的沟通、相互的给予、共同的追求。

我们不盲目伟大,我们只做伟大的一个分子,我们的社会就会伟大,我们的民族就会伟大,我们的国家就会伟大,让我们一起传递正能量。

弘扬社会正能量作文【篇二】

张丽莉、谭千秋等老师的高尚行为,证明我们生活的时代中仍然有善的因子、爱的种子广布民间。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每天都在给世界发送温暖。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总是给社会传递正能量。

车祸瞬间,她推开学生,而自己双腿被轧。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29岁的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身受重伤,至今躺在重症监护室没有苏醒。连日来,她的 事迹 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关注,张丽莉也被网友们称为“最美女教师”。

5月8日晚上,放学时间。学校门口一辆大客车突然启动,撞向前面的大客车,使这辆车向前面几个毫无知觉的学生冲去。电光火石之间,张丽莉老师冲上来推开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底??在那个生死时刻,张老师但凡有一丝迟疑,就来不及把学生推开,几个更加年轻的生命势必遭逢大难。然而她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自己身负重伤,保得学生安然。

这是一种视学生生命至高的不假思索的行为,是一种将爱学生融入自己血液、化为行动本能的可贵品质,是一种古已有之于今也没有失传的大爱之举,是一种足以感动中国、值得所有人学习的高尚情操。她的舍己救人,让我们想起四川南充那位为了保护学生而被10多名歹徒持刀砍伤的郑经伟老师,想起汶川地震中那位伸开双臂保得四名学生平安却牺牲了自己性命的谭千秋老师。危险来临时,他们都采取了对学生有利而置自己于险境的方式,完美地诠释了“师德”二字的千钧之重和崇高伟大。

张老师关键时刻的一推,并非破空而来的神迹,她日常就是一位敬业而慈爱的良师。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她为了保护一个学生,被一辆滑得刹不住的自行车挂破了裤子。现在看来,那几乎就是前几天这场灾难的预演。从几年前开始,她每月资助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一百元钱,寒暑假也不间断。一边关心学生成绩,一边关照学生生活,张老师为学生付出了智慧、金钱和心血,爱学生已经成了她的下意识。从张丽莉老师的几张生活照来看,她是一个容貌美丽、热爱生活的女孩。从张老师亲友、学生的叙述来看,她是一位心思细密、善于换位思考的女性。正是因为心中有爱,她在平常总是不声不响的奉献,而到了生死瞬间则是拼却性命的庇护。

张老师目前还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她英勇而无私的行为,令人感佩,也促人深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边抱怨人心不古,互信缺失,一边对周围加意防范,吝于付出。屡屡曝出的社会新闻似乎也在印证着人们的认识:昨天有个老人倒在地上没人敢扶,前天有人扶了倒地的人却被赖上,而大前天还有倒地的小女孩儿被碾压多次,过往车辆都不肯停,行经路人匆匆而过……在这种弥漫着焦虑和冷漠的空气中,似乎谁也不敢再轻易向别人展开笑脸,伸出双手,而且谁都能找出不再微笑和伸手的“正当”理由。抱怨成了常态,提防成了共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困难,简单的事情因为心理成本的增加而变得复杂。人们为这种自设的樊篱所苦,但又无力打破这种怪圈。

事实上,樊篱是可以清除的,怪圈是可以冲破的。张丽莉、谭千秋等老师的高尚行为,证明我们生活的时代中仍然有善的因子、爱的种子广布民间。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每天都在给世界发送温暖。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总是给社会传递正能量。面对张老师的高尚行为,我们都应对惯常思维有所反省: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并未沉沦,把社会看得漆黑可能是因为观察的视角有误,如果你总是以悲观失落的心情面向世界,世界返还给你的可能就是更多的烦恼和忧虑。如果你总是以热情积极的态度走出家门,社会返还给你的可能就是不间断的进步和越来越美好的心情。

弘扬社会正能量作文【篇三】

我们的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人性的高尚善良似乎也正在被磨灭。那些人性丑陋被爆出的社会丑闻,那些让我们心寒的冷漠目光都是我们心底的痛。沮丧,叹息,茫然,我们好像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但是,王世伟、张丽莉等龙江英雄的事迹却告诉我们其实我们只看到了硬币的一面,还有一面,那是光亮的一面我们并没有看到,那就是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正能量,相信正能量的传播可以让我们人性光辉的一面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我们在报道中看到,当护士拉开窗帘,张丽莉看见照进病房的阳光,不禁由衷地感叹:“活着真好。”而在张丽莉、王世伟、荆百岁、谢尚威、高铁成、郭肖岐等人的身上,也让我们看到了同样的阳光,那是人性散发出来的美丽光芒,也会让我们感叹世界的美好与生命的坚强。在他们身上,都有着热爱生活、与人为善、心怀责任、目标坚定、乐观坚强、平凡可爱的特质,这些都是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最美好的微茫,而在危难时刻,便会转化成闪电一样的力量。诗人说:“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但其实,能把人做好了,就是最大的英雄,就有无穷的能量。

我们相信,无论人的本性原来怎样,但最终的方向一定是向善向上,而人性中最重要的品质,也一定是善良。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心怀善良的人,总是在播种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而在前几天,著名教授易中天先生在来哈的讲座中,也一再强调,与其空谈信仰,不如坚守道德底线,而这底线的标准之一,就是恻隐之心,而恻隐之心的实质,就是善良。这种人性的善良,用易中天先生曾经的比方,“就是全人类都能输的 O型 血”,能够拯救道德的沦丧,能够温暖世道的寒凉。

不管是英雄们的壮举还是民众的爱心,这些都让我们相信社会上其实有很多正能量,这份正能量是我们的希望,是人性善良美好的体现。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传递自己的正能量,让正能量传播到世界上每个角落,给人们带去光和希望!

弘扬社会正能量作文【篇四】

人类生存,繁衍于世,轮回不断。——题记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中,生死全在时光的回环里旋转。社会已演变得愈来美好、充实,其关键并非政党领导,而为正能量。

正能量是社会之稳定之本。然何为本?何为正能量?上溯炎黄,其仁德慈爱即为正能量。贯穿古今,多少代风闻韵事早已析透,得无异乎?谓之以然也。我们之社会必须有此积极向上之精神,然不知宋唐淫乱荒与外邦,乱其政而步入消亡。中世纪西欧之天主教束缚思想然不谓与此乎?亦此而错乱不堪。然,正能量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及主导性。牵引社会主流发展而繁荣。

正能量有极大价值于社会。雷锋精神即为正能量之典范。我们存在与社会,怎能消极避世而独立存在。不能改变弗焉改变自身乎?弘扬正能量,发扬其精神之博大;继往开来,追寻正能量之心态美。社会为一整体,然何能离之而独存?之尤效也。以大我姿态处于世,摒弃小我之唯己唯心,价值初现。

正能量为社会之魂。和谐社会之美,消极则易瓦解,以正能量为魂,显其价值于真义。义可休为专道,乐于奉献,舍身取义,发扬一系列之我国传统美德,社会怎无可更美好、更和谐?

而今,部分思想已叛逃,人们认为其美德为造作,玩笑!如不弘扬正能量,而我中华何以兴旺发达?何以雄与欧洲?何以伟大复兴?

生活需要正能量,社会需要正能量!点滴而博为大海。以正能量为社会主导,现其本义,弘扬其威武之魂,使之圆满与此社会。若此,此社会得无美好、和谐?我中华得无伟大复兴?每个人生命得无熠熠生辉?得无之尤效乎!尔起与星汉灿烂之长河挥出重重一笔。

弘扬社会正能量作文【篇五】

正能量有时不需要什么伟大的壮举,只需要你坚持自己的原则。

又到了一次月考,听着那频繁的铃声心里早已砰砰直跳,我早早的来到教室外等着开门,看见有一大群人围在中间,他们在干什么,哎,还是赶快复习吧!但好奇心驱使着我去看一看等到我去的时候人群早已散去。我问一个同学:“你们在干什么?”他说:“没,没什么……”可我却隐约的听见“这件事人越少知道的越好……”时间像流水般过去了我倒是想复习,可眼看就要考试了可真是落花有情,流水无意。门开了我们急匆匆走了进去。

看见一个嬉皮笑脸的老师“开始填写考号姓名。”说完他的神色立即严肃起来我正在写一个题时有个同学把纸团扔给我让我给后面的那个同学我想:反正不关我的事又不是牝写的再说了老师发现了字迹也不是我的。我把那个纸团给了后面的同学。考试结束后,他们都说这次考试很难我开始后悔把那个纸团给她,也许就是那个不起眼纸团她就可以多考几分甚至几十分。

当天下午是物理考试,她问我:“你有没有答案,帮连我自己都不会吵,怎么可能帮你抄我写一份,谢谢!”我果断的回答她:“没有。”连我自己都不会抄,怎么可能帮你抄。再说当时是做对了以后怎么办呢?谁又会来帮助你?经过这次的考试我体会到了正能量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正能量谁还会来拯救这个世界?这次考试缺少的正是正能量,如果大家都遵守规定,就不会发生下面的事情,就不会有不公平。正能量的传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说要传递正能量!可又有几个人真正做到了呢?我们都已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以,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我们的生活开始。贵在坚持!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世界将会充满正能量!我也会自己带头做好分内的事传递正能量!

弘扬社会正能量议论文作文素材大全2020相关 文章 :

★ 2020高中抗击疫情优秀作文素材大全5篇

★ 2020抗击疫情作文800字议论文素材大全5篇

★ 2020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作文征文素材大全

★ 2020高考热点作文抗击疫情作文素材大全5篇

★ 2020高三时评作文素材大全

★ 2020中考热门作文抗击疫情作文素材大全5篇

★ 2020议论文作文范文五篇整理

★ 2020肺炎疫情作文素材大全5篇

★ 2020疫情作文素材

★ 2020高中抗击疫情作文素材大全5篇

例文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东方绿舟之行 □园南中学朱蓓丽 “太阳出来口罗喜洋洋噢———挑起扁担朗朗脆咣脆上岗口罗朗 口罗———”一曲四川民歌把我带回到了四年前的军训操场。我清楚记得,刚进中学的第一个星期,新的中学、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小小年纪的我们,却要经受从未有过的军训考验。 旭日东升,东方绿舟的大操场上暑气还没有退尽,在太阳底下暴露无遗的我们用手摸摸自己发烫的秀发,再去试试别人的,我们对于这艰苦的军训有些无奈。 “立正!”穿着绿军装的教官神情严肃,“稍息,立正!起步走!”他机械地吼叫着。汗水滑过我们的脸庞,突然,我两眼一黑,双腿一软,失去了重心…… 已经忘了当时我是躺在哪里,只记得第一个映入我眼帘的是我们严肃的教官。原以为教官此时会对我“温柔”些,可他却一如既往:“小一(4)班,6号,没事了就立即归队,继续训练!”当时,只看见他军帽上的国徽闪闪发光,使我目眩。没办法,教官是“皇帝”,他的话是“圣旨”,我只得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操场。 终于,军训结束了,教官对我的态度影响了我整个上午的情绪,我想:“这个教官也太不‘人道’了!”忽然,一个光亮的国徽闪进了我的视野。这个教官又干什么?他追上我,表情一反常态地微笑着(后来想起,这是我唯一一次看到他笑)说:“一定觉得很委屈吧!纪律是铁的,人只有在挫折中磨炼意志,才会体会到人生的价值!” 从此,“在挫折中磨炼意志”成了我们的座右铭。 辩论会小记 □徐汇中学周莹 我们———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的那样:“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恰似“初升的太阳。” 在我们班中,每一位莘莘学子都如那“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热情如火,健康向上。记得有一次班主任在上班会课时,一进教室便在黑板上写上了“玩电脑游戏的利与弊”,并要我们展开一场辩论赛。刚开始同学们还碍于老师不太敢发表自己的观点,但随着几位同学的积极发言,同学们也跃跃欲试。不多久,便明显分成了两派。正方是由班长为首,只见他上台来整了整衣服,便说:“玩电脑游戏不仅可以放松精神,还有益于大脑的思维训练,而且在一些网络游戏中,又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更充满信心。”刚说完,同学们便报以掌声表示赞同。 这时,以反派为首的文艺委员上台说:“哼!电脑游戏说像‘海洛因’一样,不仅会使学生成绩下降,日夜泡在网吧中,严重的,还会使性格扭曲,不思进取。”…… 大约过了30分钟,正反两派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唇枪舌剑,争得面红耳赤;针锋相对,几至语无论次。此时,班主任站了出来,说:“鼓不打不响,理不辩不明。其实你们说得都没错,电脑游戏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样,关键是看你怎么用.我们在学业繁重时可玩一会儿电脑游戏来放松精神,但千万不可以沉迷其中,更不能整日呆在网吧中,玩物丧志,误了学业。”听完班主任的话后,同学们都点头称是。一些平日中爱去网吧的同学也坚定地表示不会再去网吧了。你瞧,我们这些“小太阳们”在老师的正确带领下,又蒸蒸日上了。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将不畏艰难险阻,冲破乌云阴霾的遮挡,成为那夏日中的一团烈火,溶化所有的“雨雪冰霜”。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尽管现在我们还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远大的理想,我们为理想而奋斗,我们为学业而奔忙!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带着我们的热情与机智去开创只属于我们的新世界,直达“如日中天”的辉煌! 我的视线———航空航天事业一瞥 □田林二中何莎莎 站在上海科技馆门前,我仿佛戴上了哈勃射电望远镜,我的“视线”一下子延伸到了5亿公里之外的正在火星上探测的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正如美国斯奎尔博士所形容的:登陆在火星如此小的范围,就好比从巴黎把高尔夫球打进位于东京的球洞一样,任务极其艰巨。在近7个月的太空飞行中,一阵强风或一块尖锐的小石头都有可能使这个花费8.2亿美元的火星探测计划付之东流。 视角一变,我看到了我国“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也继俄美之后,把杨利伟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地球!这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 世界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让探索宇宙奥秘的科学家们和全人类无限激奋! 而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飞机属于“航空”事业,它是宇宙太空飞行的基础。 此时,我正站在东方绿洲名人大道上的莱特兄弟的雕像前,我向莱特兄弟致敬!1903年2月17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平地起飞,历时59秒,飞行892英尺,这是何等伟大!尤其是弟弟奥维尔在折断一条腿、两根肋骨之后仍然坚持飞行!为了事业,莱特兄弟终身未娶妻子,并婉言谢绝了好几位美丽姑娘的爱情。这更令我这个小女生———有可能成为未来的飞行员或宇航员的小女生钦佩不已。 我仰视太空宇宙,胸怀无限宽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耳边又响起了苏轼《水调歌头》中超凡脱俗的诗句。

积极向上的议论文素材

生活需要正能量,正能量就是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一股正能量,它深深的影响着我们。那么想要了解弘扬社会正能量 作文 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弘扬社会正能量 议论文 作文素材 大全2020【5篇】,希望大家喜欢。

弘扬社会正能量作文【篇一】

一件小事,但它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反映的是爱的传递,它才以加速度发酵,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温暖,因为它传递的是正能量,是一种强大的正能量。

犹太作家威塞尔曾说:“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异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

曾经一度,因“小悦悦事件”、“彭宇案”……等极端事件,让我们有过道德下降的担忧和焦虑。同时,每一个善良而正直的人心中都深藏着一种渴望,渴望我们这个社会少点冷漠多点温暖,渴望人与人之间少点戒备多点相助。任由世事变迁,爱与善终是社会的主流、时代的潮流。从这件小事的加速度发酵、传播,不难看到它带给人们内心的触动和产生的共鸣。

大家对这种爱心产生温暖的感觉,源于人与人之间那种最为宝贵的理解和对善的认同。正是这种理解和认同,穿透了世间的冷漠与轻视,用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心理,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怀。

爱心,被看作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最高尚的情操,是人类良知的生动展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乏善心和爱心,只是在等待一个被触发的机会。当一个人被感动之时,也是他的爱心和善心被触发之时。让人“一看就暖和”的温柔,这是激发了我们内心柔软与善意的温情。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深刻铭记。

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评论,“总希望自己是这温暖链条上的一分子,让这样善的传递不在我身上断掉”。正如有人认为,此事释放的是“正能量”,自己看到了,有责任传递下去。

在现实中,“正能量”带来的正效应确实不少。我们身边有阿里木带给我们的感动,他靠卖烤肉资助贫寒学子,而不少人专程去“捧场”,这里面有感动,也有“正能量”的传递。

社会需要爱,时代呼唤爱。对善行、对爱心的感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显示感动的勇气,一种传递感动的行动。传递感动,就是“正能量”的传递。爱心无价,不分大小,“正能量”也没有强弱之分。爱心是春风,可以温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间;是火炬,可以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爱心是担当,是奉献,也意味着收获。爱心照亮四周,同时也温暖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完美自己,升华自己,幸福自己。送人玫瑰手留香,那是一种心灵的沟通、相互的给予、共同的追求。

我们不盲目伟大,我们只做伟大的一个分子,我们的社会就会伟大,我们的民族就会伟大,我们的国家就会伟大,让我们一起传递正能量。

弘扬社会正能量作文【篇二】

张丽莉、谭千秋等老师的高尚行为,证明我们生活的时代中仍然有善的因子、爱的种子广布民间。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每天都在给世界发送温暖。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总是给社会传递正能量。

车祸瞬间,她推开学生,而自己双腿被轧。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29岁的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身受重伤,至今躺在重症监护室没有苏醒。连日来,她的 事迹 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关注,张丽莉也被网友们称为“最美女教师”。

5月8日晚上,放学时间。学校门口一辆大客车突然启动,撞向前面的大客车,使这辆车向前面几个毫无知觉的学生冲去。电光火石之间,张丽莉老师冲上来推开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底??在那个生死时刻,张老师但凡有一丝迟疑,就来不及把学生推开,几个更加年轻的生命势必遭逢大难。然而她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自己身负重伤,保得学生安然。

这是一种视学生生命至高的不假思索的行为,是一种将爱学生融入自己血液、化为行动本能的可贵品质,是一种古已有之于今也没有失传的大爱之举,是一种足以感动中国、值得所有人学习的高尚情操。她的舍己救人,让我们想起四川南充那位为了保护学生而被10多名歹徒持刀砍伤的郑经伟老师,想起汶川地震中那位伸开双臂保得四名学生平安却牺牲了自己性命的谭千秋老师。危险来临时,他们都采取了对学生有利而置自己于险境的方式,完美地诠释了“师德”二字的千钧之重和崇高伟大。

张老师关键时刻的一推,并非破空而来的神迹,她日常就是一位敬业而慈爱的良师。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她为了保护一个学生,被一辆滑得刹不住的自行车挂破了裤子。现在看来,那几乎就是前几天这场灾难的预演。从几年前开始,她每月资助一个家庭困难的学生一百元钱,寒暑假也不间断。一边关心学生成绩,一边关照学生生活,张老师为学生付出了智慧、金钱和心血,爱学生已经成了她的下意识。从张丽莉老师的几张生活照来看,她是一个容貌美丽、热爱生活的女孩。从张老师亲友、学生的叙述来看,她是一位心思细密、善于换位思考的女性。正是因为心中有爱,她在平常总是不声不响的奉献,而到了生死瞬间则是拼却性命的庇护。

张老师目前还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她英勇而无私的行为,令人感佩,也促人深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边抱怨人心不古,互信缺失,一边对周围加意防范,吝于付出。屡屡曝出的社会新闻似乎也在印证着人们的认识:昨天有个老人倒在地上没人敢扶,前天有人扶了倒地的人却被赖上,而大前天还有倒地的小女孩儿被碾压多次,过往车辆都不肯停,行经路人匆匆而过……在这种弥漫着焦虑和冷漠的空气中,似乎谁也不敢再轻易向别人展开笑脸,伸出双手,而且谁都能找出不再微笑和伸手的“正当”理由。抱怨成了常态,提防成了共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困难,简单的事情因为心理成本的增加而变得复杂。人们为这种自设的樊篱所苦,但又无力打破这种怪圈。

事实上,樊篱是可以清除的,怪圈是可以冲破的。张丽莉、谭千秋等老师的高尚行为,证明我们生活的时代中仍然有善的因子、爱的种子广布民间。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每天都在给世界发送温暖。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总是给社会传递正能量。面对张老师的高尚行为,我们都应对惯常思维有所反省: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并未沉沦,把社会看得漆黑可能是因为观察的视角有误,如果你总是以悲观失落的心情面向世界,世界返还给你的可能就是更多的烦恼和忧虑。如果你总是以热情积极的态度走出家门,社会返还给你的可能就是不间断的进步和越来越美好的心情。

弘扬社会正能量作文【篇三】

我们的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人性的高尚善良似乎也正在被磨灭。那些人性丑陋被爆出的社会丑闻,那些让我们心寒的冷漠目光都是我们心底的痛。沮丧,叹息,茫然,我们好像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但是,王世伟、张丽莉等龙江英雄的事迹却告诉我们其实我们只看到了硬币的一面,还有一面,那是光亮的一面我们并没有看到,那就是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正能量,相信正能量的传播可以让我们人性光辉的一面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我们在报道中看到,当护士拉开窗帘,张丽莉看见照进病房的阳光,不禁由衷地感叹:“活着真好。”而在张丽莉、王世伟、荆百岁、谢尚威、高铁成、郭肖岐等人的身上,也让我们看到了同样的阳光,那是人性散发出来的美丽光芒,也会让我们感叹世界的美好与生命的坚强。在他们身上,都有着热爱生活、与人为善、心怀责任、目标坚定、乐观坚强、平凡可爱的特质,这些都是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最美好的微茫,而在危难时刻,便会转化成闪电一样的力量。诗人说:“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但其实,能把人做好了,就是最大的英雄,就有无穷的能量。

我们相信,无论人的本性原来怎样,但最终的方向一定是向善向上,而人性中最重要的品质,也一定是善良。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心怀善良的人,总是在播种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而在前几天,著名教授易中天先生在来哈的讲座中,也一再强调,与其空谈信仰,不如坚守道德底线,而这底线的标准之一,就是恻隐之心,而恻隐之心的实质,就是善良。这种人性的善良,用易中天先生曾经的比方,“就是全人类都能输的 O型 血”,能够拯救道德的沦丧,能够温暖世道的寒凉。

不管是英雄们的壮举还是民众的爱心,这些都让我们相信社会上其实有很多正能量,这份正能量是我们的希望,是人性善良美好的体现。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传递自己的正能量,让正能量传播到世界上每个角落,给人们带去光和希望!

弘扬社会正能量作文【篇四】

人类生存,繁衍于世,轮回不断。——题记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中,生死全在时光的回环里旋转。社会已演变得愈来美好、充实,其关键并非政党领导,而为正能量。

正能量是社会之稳定之本。然何为本?何为正能量?上溯炎黄,其仁德慈爱即为正能量。贯穿古今,多少代风闻韵事早已析透,得无异乎?谓之以然也。我们之社会必须有此积极向上之精神,然不知宋唐淫乱荒与外邦,乱其政而步入消亡。中世纪西欧之天主教束缚思想然不谓与此乎?亦此而错乱不堪。然,正能量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及主导性。牵引社会主流发展而繁荣。

正能量有极大价值于社会。雷锋精神即为正能量之典范。我们存在与社会,怎能消极避世而独立存在。不能改变弗焉改变自身乎?弘扬正能量,发扬其精神之博大;继往开来,追寻正能量之心态美。社会为一整体,然何能离之而独存?之尤效也。以大我姿态处于世,摒弃小我之唯己唯心,价值初现。

正能量为社会之魂。和谐社会之美,消极则易瓦解,以正能量为魂,显其价值于真义。义可休为专道,乐于奉献,舍身取义,发扬一系列之我国传统美德,社会怎无可更美好、更和谐?

而今,部分思想已叛逃,人们认为其美德为造作,玩笑!如不弘扬正能量,而我中华何以兴旺发达?何以雄与欧洲?何以伟大复兴?

生活需要正能量,社会需要正能量!点滴而博为大海。以正能量为社会主导,现其本义,弘扬其威武之魂,使之圆满与此社会。若此,此社会得无美好、和谐?我中华得无伟大复兴?每个人生命得无熠熠生辉?得无之尤效乎!尔起与星汉灿烂之长河挥出重重一笔。

弘扬社会正能量作文【篇五】

正能量有时不需要什么伟大的壮举,只需要你坚持自己的原则。

又到了一次月考,听着那频繁的铃声心里早已砰砰直跳,我早早的来到教室外等着开门,看见有一大群人围在中间,他们在干什么,哎,还是赶快复习吧!但好奇心驱使着我去看一看等到我去的时候人群早已散去。我问一个同学:“你们在干什么?”他说:“没,没什么……”可我却隐约的听见“这件事人越少知道的越好……”时间像流水般过去了我倒是想复习,可眼看就要考试了可真是落花有情,流水无意。门开了我们急匆匆走了进去。

看见一个嬉皮笑脸的老师“开始填写考号姓名。”说完他的神色立即严肃起来我正在写一个题时有个同学把纸团扔给我让我给后面的那个同学我想:反正不关我的事又不是牝写的再说了老师发现了字迹也不是我的。我把那个纸团给了后面的同学。考试结束后,他们都说这次考试很难我开始后悔把那个纸团给她,也许就是那个不起眼纸团她就可以多考几分甚至几十分。

当天下午是物理考试,她问我:“你有没有答案,帮连我自己都不会吵,怎么可能帮你抄我写一份,谢谢!”我果断的回答她:“没有。”连我自己都不会抄,怎么可能帮你抄。再说当时是做对了以后怎么办呢?谁又会来帮助你?经过这次的考试我体会到了正能量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正能量谁还会来拯救这个世界?这次考试缺少的正是正能量,如果大家都遵守规定,就不会发生下面的事情,就不会有不公平。正能量的传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说要传递正能量!可又有几个人真正做到了呢?我们都已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以,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我们的生活开始。贵在坚持!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世界将会充满正能量!我也会自己带头做好分内的事传递正能量!

弘扬社会正能量议论文作文素材大全2020相关 文章 :

★ 2020高中抗击疫情优秀作文素材大全5篇

★ 2020抗击疫情作文800字议论文素材大全5篇

★ 2020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作文征文素材大全

★ 2020高考热点作文抗击疫情作文素材大全5篇

★ 2020高三时评作文素材大全

★ 2020中考热门作文抗击疫情作文素材大全5篇

★ 2020议论文作文范文五篇整理

★ 2020肺炎疫情作文素材大全5篇

★ 2020疫情作文素材

★ 2020高中抗击疫情作文素材大全5篇

例文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东方绿舟之行 □园南中学朱蓓丽 “太阳出来口罗喜洋洋噢———挑起扁担朗朗脆咣脆上岗口罗朗 口罗———”一曲四川民歌把我带回到了四年前的军训操场。我清楚记得,刚进中学的第一个星期,新的中学、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小小年纪的我们,却要经受从未有过的军训考验。 旭日东升,东方绿舟的大操场上暑气还没有退尽,在太阳底下暴露无遗的我们用手摸摸自己发烫的秀发,再去试试别人的,我们对于这艰苦的军训有些无奈。 “立正!”穿着绿军装的教官神情严肃,“稍息,立正!起步走!”他机械地吼叫着。汗水滑过我们的脸庞,突然,我两眼一黑,双腿一软,失去了重心…… 已经忘了当时我是躺在哪里,只记得第一个映入我眼帘的是我们严肃的教官。原以为教官此时会对我“温柔”些,可他却一如既往:“小一(4)班,6号,没事了就立即归队,继续训练!”当时,只看见他军帽上的国徽闪闪发光,使我目眩。没办法,教官是“皇帝”,他的话是“圣旨”,我只得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操场。 终于,军训结束了,教官对我的态度影响了我整个上午的情绪,我想:“这个教官也太不‘人道’了!”忽然,一个光亮的国徽闪进了我的视野。这个教官又干什么?他追上我,表情一反常态地微笑着(后来想起,这是我唯一一次看到他笑)说:“一定觉得很委屈吧!纪律是铁的,人只有在挫折中磨炼意志,才会体会到人生的价值!” 从此,“在挫折中磨炼意志”成了我们的座右铭。 辩论会小记 □徐汇中学周莹 我们———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的那样:“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恰似“初升的太阳。” 在我们班中,每一位莘莘学子都如那“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热情如火,健康向上。记得有一次班主任在上班会课时,一进教室便在黑板上写上了“玩电脑游戏的利与弊”,并要我们展开一场辩论赛。刚开始同学们还碍于老师不太敢发表自己的观点,但随着几位同学的积极发言,同学们也跃跃欲试。不多久,便明显分成了两派。正方是由班长为首,只见他上台来整了整衣服,便说:“玩电脑游戏不仅可以放松精神,还有益于大脑的思维训练,而且在一些网络游戏中,又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更充满信心。”刚说完,同学们便报以掌声表示赞同。 这时,以反派为首的文艺委员上台说:“哼!电脑游戏说像‘海洛因’一样,不仅会使学生成绩下降,日夜泡在网吧中,严重的,还会使性格扭曲,不思进取。”…… 大约过了30分钟,正反两派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唇枪舌剑,争得面红耳赤;针锋相对,几至语无论次。此时,班主任站了出来,说:“鼓不打不响,理不辩不明。其实你们说得都没错,电脑游戏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样,关键是看你怎么用.我们在学业繁重时可玩一会儿电脑游戏来放松精神,但千万不可以沉迷其中,更不能整日呆在网吧中,玩物丧志,误了学业。”听完班主任的话后,同学们都点头称是。一些平日中爱去网吧的同学也坚定地表示不会再去网吧了。你瞧,我们这些“小太阳们”在老师的正确带领下,又蒸蒸日上了。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将不畏艰难险阻,冲破乌云阴霾的遮挡,成为那夏日中的一团烈火,溶化所有的“雨雪冰霜”。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尽管现在我们还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远大的理想,我们为理想而奋斗,我们为学业而奔忙!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带着我们的热情与机智去开创只属于我们的新世界,直达“如日中天”的辉煌! 我的视线———航空航天事业一瞥 □田林二中何莎莎 站在上海科技馆门前,我仿佛戴上了哈勃射电望远镜,我的“视线”一下子延伸到了5亿公里之外的正在火星上探测的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正如美国斯奎尔博士所形容的:登陆在火星如此小的范围,就好比从巴黎把高尔夫球打进位于东京的球洞一样,任务极其艰巨。在近7个月的太空飞行中,一阵强风或一块尖锐的小石头都有可能使这个花费8.2亿美元的火星探测计划付之东流。 视角一变,我看到了我国“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也继俄美之后,把杨利伟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地球!这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 世界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让探索宇宙奥秘的科学家们和全人类无限激奋! 而在大气层中飞行的飞机属于“航空”事业,它是宇宙太空飞行的基础。 此时,我正站在东方绿洲名人大道上的莱特兄弟的雕像前,我向莱特兄弟致敬!1903年2月17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平地起飞,历时59秒,飞行892英尺,这是何等伟大!尤其是弟弟奥维尔在折断一条腿、两根肋骨之后仍然坚持飞行!为了事业,莱特兄弟终身未娶妻子,并婉言谢绝了好几位美丽姑娘的爱情。这更令我这个小女生———有可能成为未来的飞行员或宇航员的小女生钦佩不已。 我仰视太空宇宙,胸怀无限宽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耳边又响起了苏轼《水调歌头》中超凡脱俗的诗句。

积极向上的作文素材2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积极向上的作文素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培养耐心是抵制愤怒的最好方法。有耐心的人心智成熟,似一匹勇敢的战马可以超越愤怒。他可以随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摆脱困境。这样的人总会平心静气地享受生活。

2、放弃选择是一种遗憾,而选择放弃却是一种谋略;垂青机遇是一种梦想,而机遇垂青则是一种运气。

3、有时失败并非是你没有努力,而是选错了方向;有时成功并非是你有能力,而是借助了别人的力量。

4、说我不行我就行,行了就行;说我行了我就更快行,愈行愈行!

5、了解自己的长项,才能选准人生的职业方向;练好自己的长项,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6、喜欢探究可活跃思维,喜欢运动可健全体魄,喜欢山林可返朴归真,喜欢孤独可安心读书,喜欢风雨可练就筋骨。

7、如果你想博学些,就请勤奋些;如果你想尊严些,就请自强些;如果你想荣耀些,就请努力些;如果你想健康些,就请环保些;如果你想长寿些,就请宽心些。

8、兴趣愈广泛生活愈精彩,兴趣愈纯洁生活愈健康,兴趣愈持久生活愈久长。

9、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要放一放;今后的事情可以再失败,但一定要搏一搏。

1、 诚信总会给你带来成功,但可能是下一站。

2、 怨言是上天得至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

3、 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4、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 只要有信心,就能在信念中行走。

6、 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7、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8、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9、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0、 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11、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2、 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13、 其实爱美的人,只是与自己谈恋爱罢了。

14、 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15、 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

16、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7、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8、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积极入世的议论文素材

最积极入世的,莫过于孔子。著名的如: 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 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每一个文人,基本上都是积极入世的。只有未遂或者是遭遇了挫折之后,才转归隐。譬如陶渊明。

春秋战国时候的例子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 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

1、孔子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其影响。

2、李白

李白《明堂赋》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谋求官位,其写作时间为开元二十七年拆毁明堂之前,他赋明堂一是为了谋仕的需要,二是“以大道匡君”的需要。

由于家庭的缘故,李白不能应常举和制举以入仕途,只能走献赋之路,这是真献赋谋仕的原因。此赋盛赞明堂之宏大壮丽,写尽开元盛世的雄伟气象以及作者的政治理想。

3、杜甫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

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4、白居易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

5、李商隐

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考取了进士。在此之前,他已经失败过多次。李商隐初次应举的年份难以考证,有人相信甚至在10年之前——即文宗太和二年(828年)——李商隐就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苦的应举之路 。

与大多数缺乏权势背景的考生一样,李商隐并不指望一举成功。他流传下来的诗文中没有提及当时的情形,这多少说明他对于初试的失败不是非常在意。然而,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多,他渐渐开始不满。

研读唐诗宋词,发现我国历史上明确提到的文人不可计数,然而浩如烟海的二十五史留给文人的却是一页页悲歌式的戏剧人生。在介绍诗词的作者时,提到最多的是“起初有济天下苍生之大志,后……壮志难酬……”的句式,以至每每开个头,都会异口同声地续下去。在分析作品思想内容时,又一例是“沉郁、伤感、悲愤、无奈的消极调子之外,在结尾杂有达观或壮志不已的成分”。不禁想:缘何古人留给我们的大多是些失意之作,又缘何,古代文人总是处在一种人生失意的尴尬境地?欧阳修曾经有这样一段论述:“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鱼虫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叹其奇怪;内有幽思感愤之郁积,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看起来,“所有而不得施于世”和“内有幽思感愤之郁积”是这些作品产生的契机。“所有”自然是指他们的才华与远志,那么,“幽思感愤之郁积”从何而来呢?中国古代文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家国天下为终生的奋斗目标,在古代,“忠君”与“爱国”是一个概念,于是“济世苍生”的路子也就只有一条仕途了。所谓的“出世”和“入世”两种选择,实际上只是“出仕”和“入仕”两条道路。这样,能否做官就成为衡量文人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古代文人十年寒窗,苦读诗书,为的就是能金榜题名,做上大官,侍奉皇上,治理天下,一施自己的远大抱负。用李白的话说就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但是由于科举制度选拔的不合理性,才学并不能成为仕途的通行证,而且选拔官员数量有限,因此大批文人连试不第,满腔才学无法发挥。许多文人开始也确实受到了宠信,可是由于君王昏庸,奸臣当道,他们的才华不久就受到佞臣权贵的嫉妒诋毁,他们的傲岸耿介也让皇帝吃不消,对政治天真的理解使他们像温室中的花草,在纷繁芜杂的政局中根本无法保护自己。不但仕途的大门关闭了,甚至自身的性命也危在旦夕,更谈不上什么大展鸿图了。诗人需要真诚,否则无以为诗;而官场却需要虚伪,否则无以通达,这正是他们的人生悲剧所在。所以在政治舞台上,中国文人永远是退避者、受难者的角色,他们永远只能是诗人而做不了政客。于是文人们隐居山林,玩弄花草虫鱼消磨自己的壮志,给后世留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情趣,偶尔也发些“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牢骚。但是自然山水还是不能熄灭燃烧在他们血液中的忠君爱国爱民的火焰。受现实所限,他们却只能将报效国家的愿望埋藏于心。那时人们的价值观、成就观没有像现在这样多元化,要成名就只有这一条路。于是他们对国家、对命运的心态总是在希望与悲观之间,并且痛苦地终生面对“归隐”与“进取”的严峻又无解的课题。没有了功名,没有了富贵,甚至没有了生活的稳定……这样一层层剥离下去,留给古代文人的,就只有一颗不死的心了。对四季的更迭变换和盛衰浮沉的人世运转纠缠牵挂;对不断逝去的生命深情依恋。在这样的体验里,他们享尽了世间的充盈,同时也感受到了无物永驻的虚无:“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不满百,长怀千岁忧”、“人生无根蒂,飘若陌上尘”……这是作为一个人,对于转瞬即逝的生命最终意义的忧虑,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 “终极关怀”。有了这样的生存体验,他们的视野拓宽了,一切都在更大的背景下被重新审视,生命因此变得充实。这样的人生体验,会对失意的诗人产生一股源自根基的支撑力量,会给予他们对纷纭喧嚣的繁华说“不”的勇气。诗歌成为他们心灵的减震带。当仕途失意后,就从阅读和写作诗歌中得到安慰。这种拒绝和自安有被迫的一面,也有主动的一面。人在快乐幸福的时候,自己就消失在那些如愿的“拥有”中而被蒸发了,诗情也就随之消失;而在孤苦失意的时候,则能抓住自己最真最深的感受,传达出自己的心声。孔圣人提出了一个正统文人在遭遇挫折之后的典范态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仕途无望、人生苦短,可谓“穷”了,“独善其身”便演绎成对身后不朽之名的追求。“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写作是一个文人“不朽”的途径,也便成为一个文人终身的事业。一部《史记》就使司马迁获得了永生。白居易一生专心求索永久的诗名,晚年拖着病体还伏枕作诗不止。死前将写定的诗集五本分五处收藏,希望诗名永传的用心可谓良苦。这是传统儒家知识分子超越个体生命、追求永生不朽的一种独特形式,也往往是驱使他们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的秘而不宣的内在动力。不仅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是如此,即使有些尊奉道家思想,看上去远离世事过着隐逸生活的文人,其实也未尝不是在以另一种方式为自己打造身前身后之名。通过著书立说,给自己留下身后之名,从而实现对有限人生的超越,成为古代许多文人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苏轼是中国古代才能最为全面的文化巨匠。然而,才能既为他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炒难。终其一生,他在仁途上两起两落,虽曾官至礼部尚书,但先后不容于改革派和守旧派,几次因诗文获罪,“乌台诗案”甚至使使他差点丢了性命。苏轼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大喜大悲,绝非一般士人所能想象。在沉浮不定、变幻无常的苦乐人生面前,苏轼表现出极强的适应能力。在其诗文中,责任感、使命感与归隐山林之念相交织,反映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从思想根源上说,受宋代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学术思想大势的影响,苏轼的“蜀学”也将儒家入世哲学与佛老出世精神相融合,呈现出鲜明的儒道互补的特点。构成苏轼人格精神主流的,是传统儒家思想。在仁途顺利时,其锐意进取、济世报国的入世精神始终十分强劲。苏轼在其中年政论文章中就曾一再阐发《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希望“天子一日赫然奋其刚健之威”,能动于改革,为变法摇旗呐喊 。对于王安石变法,苏轼虽因过于夸大变法的流弊而持守旧观点,但在守旧派废除新法时,他却不惜丢掉高官厚禄,与司马光当面顶撞,力言保存免役法之必要。在苏轼的豪放风格的词作中,这种入世精神表露无遗。1074年,入仕不久的苏轼在自杭州通判调密州知州的赴任途中,第一次以豪放词风写下了自己的宏大抱负:当时共客长客,似二陆初来俱少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其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词中抒发了自己欲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充满着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并表达出一种对自主选择进退的自豪感。一个才华横溢、英气勃发的苏轼跃然纸上。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时,一方面从儒家的高度责任感出发,对人民的疾苦表现出深切的关怀和歉疚:“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另一方面他又以古代豪杰自比,表达出强烈的报效国家民族于疆场的愿望: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风。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即使在政治上连遭打击之时,苏轼的进取精神仍未完全磨灭。谪居海南期间,他写下了这样的词句:“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千秋岁·次韵少游》),表达了他不忘自己的使命,虽历经磨难仍不改报效国家的政治抱负。苏轼一生有两次大的失意,先后谪居黄州、惠州、儋州共达十余年。在这些时日里,他更多地把佛老思想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南。谪居黄州时,苏轼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念念自成劫,尘尘各有际。下观生物息,相吹等蚊蚋”(《迁居》)这表明道家的逍遥游世的人生态度这时已对他发生了重要影响。此时,一种退隐之念油然而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有时,他也不免有一丝失意状态下的伤感,吟唱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多情却被无情恼”等名句。在其失意之时,佛道出世界频频出于笔端。倾心佛老,并不表明苏轼已隐于消沉而不能自拔。在给友人的信中,他说:“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这表明,他信佛老,意在完善人格修养。在惠州时,他写下了“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观棋》)的名句,表现了一种超然于纷争之处的淡泊心境。道家的清静无为、超然尘世的思想,在苏轼那里已成为一种人生态度的旷达: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定风波》)这是一种宠辱不惊、履险如夷、临危若素的大彻大悟的人生哲学。有了这种人生境界,即使长期身居天涯海角,他也达观地看待身边的一切: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减字木兰花》)这是一种随遇而安的自适的心态。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面前,个人的进退成败已变得微不足道。胸中的荣辱得失之念已成为眼云烟。苏轼以儒道交替为主调的人生观,反映了封建专制时代知识分子在极为有限的自由时空中寻求生命价值实现途径的独特心态。随着宋代以后封建君主个人独裁的加剧,文人士大夫们的人格被进一步压缩,其个人的理想往往被至高无上的皇权所粉碎。他们不得不通过恬淡生活的追求以自娱,退隐山林,保持品节,超然于物外。然而,对于不少有志之士来说,一旦有了机会,他们就表现出急切的建功立业之心,为维护封建统治失序而殚思竭虑。这是一种“儒道互补”的人格模式。“儒道互补”人格模式与传统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主张是一致的。苏轼与陶渊明都是这一人格模式的典型代表。苏轼晚年几乎把陶渊明诗全部和了一遍。这不仅使苏诗在艺术上攀升到了更新的高度,而且使苏轼与陶渊明一起,成为中国古代两个“儒道互补”人格模式的典范。以苏轻绝妙的诗词、文赋为载体,以共独特的人格魅力为榜样,“儒道互补”对封建时代后期的知识分子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成为他们所普遍奉行的人格模式。

  • 索引序列
  • 两极分化论文范文素材
  • 关于两极分化论文范文资料
  • 积极向上议论文素材
  • 积极向上的议论文素材
  • 积极入世的议论文素材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