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广西少数民族婚俗研究论文范文

广西少数民族婚俗研究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广西少数民族婚俗研究论文

提要民俗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

游资源,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顺应当今世界旅

游的发展趋势。

广西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旅游资源,只有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

局,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开发民俗文化

旅游,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民俗文化与旅游业两

者更好地融合,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拉

动广西各民族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一、民俗文化、民俗旅游的概念、特征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概念。

民俗是

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历程中创造的民间文

化,包括民间习俗、信仰及广泛流传在民间的

一切技术与文艺。

民俗文化,则是世间广泛流

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

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

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

民俗文化内容丰富

多彩,有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居住

样式、节庆典礼、宗教信仰、传统服饰、民间艺

术、烹调技艺、工艺特产、音乐歌舞等,它以丰

富的文化内涵及特有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广大

的海内外游客。

民俗旅游是一种新型的、高层次的文化旅

游类型,它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为

背景,以各种民俗文化事项和民俗活动为资

源,并通过挖掘整理和再现或艺术加工的手

段,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服务的一种具有鲜明的

民族性和地方特色的社会经济现象。

它将成为

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

各民族地区多姿多彩的

风土人情、风韵别致的文物古迹、情趣怏然的

民间文娱活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国内外游

客。

(二)民俗旅游的特征“。

民俗旅游”有着自

身的特征,突出的有以下四点:

1、质朴的民间性。

民俗源于民间生活,体

现民间生活,包含着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与

语言的因素,在现实生活中总显示出浅显不定

的功能作用,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所不可或

缺的基本手段。

民俗是伴随着生活的需要而自

然形成,历久传承的文化形态,而非朝廷的、官

府的、寺庙的等上层文化或宗教文化的简单代

表。

因此,民俗旅游应取材于民间风俗,才会显

示出其固有的特色。

2、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民俗体现民族

的生活,并因各民族生存空间不同而各有差

异。

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正反映出

民俗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民俗旅游的开发

应以本地资源为依托,不应胡乱建设、猎奇,这

样才使旅游产品具有当地特色和民族气息。

广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3、情趣的乐观性。

民间生活追求向上的、

乐观的,应与悲观绝缘,民俗旅游的开发要以

娱乐、审美、认识、教化等功能的习俗为体裁,

让游客在旅行当中感受到生活与劳动的乐趣

与美感,杜绝以迷信、不健康的内容作为民俗

旅游产品去开发。

4、主体的对外性。

民俗源于本地民间生

活,是经过世代相传而存留下来的。

因此,民族

地区对自己的民族本身或当地群众没有太大

的吸引力。

在文化渊源上讲,与民俗旅游创办

主体的血缘关系越远越是具有吸引力,所以国

外或省外游客就成为民族地区最大的客源。

二、广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一)民俗文化村、园。

目前,广西建有许多

的民俗文化村(风情园),这是广西最主要的民

俗文化旅游产品。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广西

各地先后建成了融水贝江苗寨、贺州瑶族风情

园、龙脊壮寨、三江侗寨、金秀瑶寨,还有正在

凌云县兴建的凌云土司民俗文化村等旅游项

目,使广西的民俗文化旅游更加丰富,更具吸

引力。

游客通过实地的旅游活动,能亲身体会

到广西各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时

可以间接传播该地的民俗文化,对扩大该地的

旅游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有一定的积极作

用。

(二)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含民族博

物馆)主要是对民族建筑或民俗实物的展示与

介绍。

这类产品以广西民族文物苑为代表,该

苑位于南宁市广西博物馆陈列大楼后面,1988

年建成开放,总投资280万元,占地2.4万平方

米,是以广西民族建筑为主题,苑内有铜鼓巨

雕、镇边大炮,建有壮族“干栏”、瑶家竹楼、苗

家吊脚楼、侗族鼓楼、侗乡风雨桥、毛南族民居

等,还建有榨油、碾米、造纸、制陶、榨糖等民间

手工作坊,均极富有民族乡土气息。

另外,靖西

县壮族博物馆、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博物馆和

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博物馆,分别展出以介绍

壮族、苗族、瑶族历史和民俗风情为主的实物

和图片,特别的壮锦、苗锦和瑶族蜡染工艺品

更是这些民族民俗文化的精华。

值得一提的

是,我国首座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已于2004年

11月26日在广西南丹县正式对外开放。

(三)民俗旅游节庆活动。

广西有11个少

数民族,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

日,且场面盛大,别具民族风情。

如壮族的蚂拐

节、牛魂节,苗族的苗年、芦笙节、

补充:

节,瑶族的盘王节、达努节,侗族的侗年、花炮

节、冬节,仡佬族的吃虫节、拜树节、春耕节,京

族的哈节,仫佬族的依饭节、牛马节,彝族的跳

公节,毛南族的分龙节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节

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浓厚的文化内

涵。

现已开发的南宁国际民歌节、桂林山水历

史文化节、柳州三月三歌节、阳朔的渔火节和

啤酒节、北海的珍珠节、凭祥的边关节等现代

节日活动,映托出浓厚的现代文化氛围,同时

也给人们增添了不少的生活乐趣。

(四)服饰、饮食、建筑文化。

民族服饰是民

俗中最直观的东西,能够突出一个民族特有的

习俗,给身临其境的游客深刻强烈的印象。

广

西各民族人民着衣多姿多彩,给人耳目一新的

补充:

感觉。

例如,侗族妇女喜欢穿金戴银,其服饰多

为短衣长裙,衣服的各个部位都配上花边和飘

带,白褶裙层层叠,穿戴起来,显得绮丽多姿。

“吃”是旅游活动的六要素之一,也常常被人们

赋予审美、艺术、礼仪、禁忌等文化内涵。

广西

物产丰饶,一年四季瓜果飘香,茶酒饭菜风味

独特。

壮、侗、苗、瑶居民多为干栏式建筑,一般

以木为原料,穿榫凿卯,很少用钉,却很牢固耐

用,苗族、彝族“的吊脚楼”就颇具特色,侗族的

三江程阳风雨桥和马胖鼓楼就是这种木结构

建筑体系的杰出代表,也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重

要标志。

(五)民间歌舞、游艺与民族手工艺品。

广

西素“有歌海”之美誉,刘三姐就是壮族民歌的

杰出代表。

每年三月三举行的歌圩,场面盛大,

一片歌的海洋。

壮族的山歌、扁担舞,瑶族的长

补充:

鼓舞、瓦鼓舞,侗族大歌、情歌,彝族的阿细跳

月,京族的哈歌、花棍舞、毛南的罗海歌,苗族

的板凳舞,仡佬族的牛筋舞等,都千姿百态,风

情各异。

每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节令广西的山歌

走向了国际舞台,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

传唱,从某种程度上推广了广西的民俗文化。

丰富多彩的民间游艺和戏剧给各族人民增添

了不少生活乐趣,侗家斗牛、苗族斗马,紧张激

烈,扣人心弦。

广西各民族人民心灵手巧,擅长

织染、刺绣、编织、雕刻。

苗族的刺绣、瑶族的挑

绣,手工精巧,图案优美生动。

毛南族的编织和

雕刻,独具民族风格,此外,石雕、玉雕、木雕、

贝雕、竹编、藤编、珍珠、绣球等民间工艺品久

负盛名,深受游人喜爱。

三、调整思路,实施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

开发策略

安徽农历3月7 土桥庙会租金便宜—客源广泛地址:安徽无为县土桥镇

广西少数民族婚俗研究论文范文

呵呵!广西民俗特色之出嫁时大骂媒人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广西少数民族对此十分重视,形成了种种奇情异趣的风俗。壮族男女青年除了对唱山歌、抛绣球、投果子表白恋爱之情外,还有碰红蛋、当街对望、打木槽示爱、赠鞋定情、服饰示恋、手电筒探情等多种向对方表白恋爱之意。结婚时,新郎用牛车去接新娘。瑶族的婚姻风俗更奇特,有爬楼说爱,隔墙谈婚;有热饭传情;还有男嫁女,两边顶等多种婚恋习俗。苗族有抢头巾结恋情,喝泉水定终生婚俗。侗族通过“行歌坐夜”来谈情说爱,趁夜深人静到新娘家偷亲。仫佬族姑娘出嫁时,村上同一班辈中最亲近要好的十位姑娘便自愿组合成“送嫁十姐妹”,陪伴新娘子到新郎家去,直到婚礼结束后才返回。京族小伙子和姑娘在海边谈情时,以互相向对方踢沙子、丢木叶表达爱意,双方确定关系后,互换木屐,俗称“木屐定情”。彝族姑娘和小伙子谈情时,不像其他少数民族那样公开表露,而是极为秘密,待双方确立了恋爱关系后,姑娘便把自己戴的手镯脱出来,男女各执一边,发誓白头偕老,永不变心后把手镯拉断,这便是彝家的“秘密谈爱,断镯定情”婚俗。水族订婚仪式十分奇特,男方挑酒内到女方家设宴定亲当天,女方家要杀鸡款待,并将整只鸡放入锅内煮,煮熟后,如果鸡眼是开的,说明这门亲事定了;要是鸡眼是闭的,那亲事就拉倒了。新娘出嫁时,弟弟要扶姐姐出门,姐姐便把事先准备好的5双筷子分出两双来给弟弟,寓意出嫁的姐姐不忘弟弟,与弟弟分福共享。仡佬族有“骂亲”习俗,姑娘出嫁吉日,新郎家派两个后生家和媒人一起来新娘家接亲,这时,女家的长辈、兄弟、姐妹和亲戚便异口同声大骂媒人,俗称“骂亲”,骂了媒人既提高了新娘的身份,据说还吉利,所以当母亲的便把媒人骂得狗血淋头。此时的媒人只好作哑装聋,任由对骂个痛快。这样的民俗信息内容还很多,你可以到“中国地方特色网”--“风土人情”频道看看~

苗家婚俗<一> 多数苗族地区婚姻自主程度较高,各地苗族青年都有以择偶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的自由社交活动形式。湘西叫做“赶边边场”或“会姑娘”,黔东南苗族则称为“游方”,广西融水叫“坐妹”或“走寨”,黔西北称为“踩月亮”,黔中及一些西部苗族称为“跳花”、“跳场”等等。在这类社交活动中,青年男女可以三五成群地或者单独地、公开地或悄悄地对歌和交谈。以对歌的形式谈恋爱是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于民族色彩的风俗。一些苗族社区还有专供青年们谈恋爱的场所,如黔东南的游方坪、滇东北的姑娘房等。苗族青年择偶不重财产和家境,更看重个人才华和品性。找到合适的恋人后双方即可交换定情物。结婚,一般情况下需征得父母的同意。在大多数苗族地区,青年自主婚姻与父母包办婚姻并存,这两种情况不一定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只看哪种倾向更重。一般来说,父母和子女都互相尊重和征求意见,强迫成婚的很少。而且社会习俗允许并维护青年人的自由选择。因此更多的情况是自由恋爱后由父母主持婚姻。具体步骤是,青年人谈好了,男方征求父母的意见后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正常情况,女方父母不会反对,有时须用鸡卜来决定婚姻是否可行。一经说媒定亲,双方即商谈结婚日期和聘礼。结婚前,男方必须为女孩的舅家送一笔钱或其他财物,称“舅爷钱”。如果父母不同意,青年男女可以私奔,寻求亲属或社会力量的支持,时间长了,父母也就承认既成事实了。当然也有听从父母之命的,也有少数因父母包办酿成感情悲剧的。还有一种形式就是抢婚或类似抢婚的形式。青年男女通过自由恋爱,愿作终身伴侣的,男方在某天夜里,邀约几个朋友或兄弟把女方带到或“抢”到家里来,即成婚姻。三天之后,才请个“全福”的老人带只鸡去给女方父母“报亲”,请他们认可这门婚事。然后双方商定“回门”(回娘家)办婚礼的日期和具体事宜。苗家婚俗<二> 苗族青年结婚的年龄一般在16-20岁之间,也有早婚的现象,大约在十四五岁,早婚夫妻通常要到双方成年方能同居。在婚姻选择上,同宗族(同姓氏)不婚,姑舅表婚优先,不同辈份不相通婚。不同民族甚至苗族不同支系间也基本上不通婚。许多地区苗族有结婚当日夫妻不同房的习俗,新娘与送亲的陪娘及新郎的姐妹共度第一夜。有的地方办婚礼是主要在女方家。黔东南苗族有“不落夫家”(坐家)的习俗,即新娘回门后即长住娘家,仅在逢年过节或农忙时经召唤才回夫家小住,直到怀孕后才长住夫家。坐家时间长达一两年至四五年不等。婚后因感情不合等原因可以离婚。一般地,提出离婚方须向对方赔礼赔钱。寡妇可以改嫁,也有地方有转房习俗,一般是同辈转房,但不带有强制性。苗族均为一夫一妻制家庭。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苗族社会主要的家庭结构。女子与男子不管婚前婚后地位比较平等,在家庭事务中妇女有一定的发言权,但总体上还是男权社会。子女的血统从父,世系依父系计算,家庭财产按父系继承。苗族有父子连名制,现以黔东南为典型,其他地区多已不存。苗族有自己民族的姓氏,但是现在大多已通用汉姓。

广西少数民族婚俗研究论文摘要

婚嫁: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广西少数民族对此十分重视,形成了种种奇情异趣的风俗.壮族男女青年除了对唱山歌、抛绣球、投果子表白恋爱之情外,还有碰红蛋、当街对望、打木槽示爱、赠鞋定情、服饰示恋、手电筒探情等多种向对方表白恋爱之意。结婚时,新郎用牛车去接新娘。桂林地区龙胜县龙脊一带壮族,结婚时有背新娘、砍梯、拆桥、对歌等独特婚俗。新娘出嫁时,通常由一个父母健在、子女双全的男子或者由姑娘的父亲,背着出门,叫做背新娘。背时,要脱去新娘的鞋,到门外才给穿上,表示她脚印已经出门,日后一心向着夫家。也暗示姑娘离家并不情愿,是让人背走的。新娘出夫家,不坐轿,由十几位伴娘和歌手陪送。嫁送中必须有给新郎的一双鞋、一套衣服,给家婆、伯娘各人一块胸围,给家公、伯伯各人一条腰带。新娘到达夫家,要踏着临时搭的竹梯上楼,再走过为她架的新桥进入洞房。她登完竹梯,一位父母健在的男青年立即将竹梯砍断。进入洞房,后面又立即有人拆去新桥。砍梯、拆桥,表示新娘后路已断,今生永落夫家,生育子女,创家立业,也寓意新人结合,如意美满,白头偕老,永不变心。晚上,伴娘和歌手要与寨上小伙子们对歌。新娘次日回门,新郎当日或次日接回。晚上伴娘和歌手又要与寨上小伙子对歌,连唱夜,有茶歌、赞歌、情歌等等。有些青年通过这种机缘机中了意中人。壮族青年传统的体育文娱活动,和表达爱情意愿的独特方式。绣球有圆形、方形、菱形,有的还做成各种动物形状。上端有条彩带,下端系一束尺多长的彩丝穗子,球内填充谷糠或歌或表演节目。再轮换抛球。绣球作为爱情信物时,抛法又不相同。有的是在对歌时,姑娘趁无人注意悄悄地送给意中人,对方则以手帕、毛巾之类物品回赠,两人继续对唱下去,借以增进了解。有的是姑娘看中了谁,便定点抛过去,对方如亦有情意,即系上礼物,还抛过来。绣球能打开双方心扉,为彼此的进一步接触、了解,创造条件。夜婚桂北部分壮族地区婚俗,也称火把婚。婚期晚上,新郎带二三十人,点着火把,边走边唱,直往女家。到女家村寨边,先与新娘女伴对歌,一般总是让男方赢,男方再派一口齿伶俐的小伙子进寨,走近女方家门,又被姑娘们拦住,用歌声盘问,对答无误,才准进门迎亲。新娘上路,由二三十位女伴陪送,一路上边走边与迎亲男青年们对歌,在歌声笑声中,簇拥新娘,到达男家拜堂成亲。新人进洞房后,男女青年继续对歌,直到天明。通过对歌,他们互相认识、了解,有的交上朋友,进而缔结夫妻良缘瑶族的婚姻风俗更奇特,有爬楼说爱,隔墙谈婚;有热饭传情;还有男嫁女,两边顶等多种婚恋习俗。苗族有抢头巾结恋情,喝泉水定终生婚俗。侗族:迎娶新娘,不备花轿,只派引路郎和押礼公挑着礼物前往。入暮到大约半夜时分,才将新娘接到男家,迎亲礼物也较简单,一般是三四十斤肉,二三十斤酒和一些菜肴。新娘出嫁前夕,鸡叫第3遍,引路郎将新郎家的灯笼挂在新娘房门上,连催次,新娘依依不舍地走出房门。随引路郎上路前,新娘剪下灯笼的草绳,掏出早已编好的花丝带系上,表示她的心和新郎已经相连。青少年,在这天集体祭扫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坟墓,缅怀先辈业绩,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举于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清明时节,春意盎然,城市人们喜欢趁此良辰佳日,远足踏青,尤其爱上尧山,赏花,登攀,或进行野餐。清明节的传统食品是粽子、粉蒸肉等。彝族:姑娘和小伙子谈情时,不像其他少数民族那样公开表露,而是极为秘密,待双方确立了恋爱关系后,姑娘便把自己戴的手镯脱出来,男女各执一边,发誓白头偕老,永不变心后把手镯拉断,这便是彝家的秘密谈爱,断镯定情婚俗。水族订婚仪式十分奇特,男方挑酒内到女方家设宴定亲当天,女方家要杀鸡款待,并将整只鸡放入锅内煮,煮熟后,如果鸡眼是开的,说明这门亲事定了;要是鸡眼是闭的,那亲事就拉倒了。新娘出嫁时,弟弟要扶姐姐出门,姐姐便把事先准备好的双筷子分出两双来给弟弟,寓意出嫁的姐姐不忘弟弟,与弟弟分福共享。佬族:有骂亲习俗,姑娘出嫁吉日,新郎家派两个后生家和媒人一起来新娘家接亲,这时,女家的长辈、兄弟、姐妹和亲戚便异口同声大骂媒人,俗称骂亲:骂了媒人既提高了新娘的身份,据说还吉利,所以当母亲的便把媒人骂得狗血淋头。此时的媒人只好作哑装聋,任由对骂个痛快。--------------------------------分割线------------------------------------------------------------------------------------------------------下边是丧葬:壮族一般为木棺土葬。由于长期受汉族影响,其丧葬习俗现已多与汉族相近。有些地方为父守孝32天,为母守孝40天。部分地区有“拣骨重葬”的习俗,即人死埋葬后若干年(一般为三年),将遗骨拣出,放入瓦罐(称金坛)内密封再葬。大新县等部分壮族地区土葬数年后拣骨入瓮,然后葬于崖洞里。瑶族的丧葬以棺殓土葬为普遍。死者以木棺入殓,棺较简单,以四块木板相拼即成。家族一般无固定墓地。成年人死,如男者,入殓前须有亲友为其剃头;属女者,须由亲友为其梳头;剃、梳完毕即涤净其身,穿上新衣,由“道公”为死者念经超度后,便可入殓封棺,择日埋葬。儿子要为父母守孝。但各地还有不同的丧葬形式,如金绣大瑶山区,除土葬外,还有火葬和挂葬。火葬即入棺用火焚化,然后收拣骨灰,再行安葬。挂葬是小孩死后,用破絮或棕皮包裹,置于竹筐,悬挂在村旁树林里让其腐烂。南丹大瑶寨瑶族还有实行崖葬的,以天然崖洞为墓室,人死后,亲人即负尸到墓室内的大木棺里装殓。仫佬族家中老人、妇女去世,都得向亲友报丧。有“买水”为死者沐尸的习俗。给2死者洗澡剃头后,穿新衣(衣要单数),然后抬到堂屋放在地上,家人要打赤脚以示孝敬。一般都请师公来为死者打斋超度。孝子要带孝、守孝。多行一次葬,逢上家中发生不幸才有拣骨重葬。如属非正常死亡,其葬仪还有特殊的做法如属凶杀,必须举行“过火炼“形式,即烧起火堆,法师手持一草人(代表死者),口念经咒走过火上,家属亦随后走过,认为这样做家人可以避免再生不幸。侗族的丧葬以棺殓入葬为主。在入殓时,有放少量银子在死者口中的,有在死者手里放一团糯饭的,然后请道公给死者打斋超度,亲友送牲礼向死者祭奠,再抬往各姓氏的公共蓦地埋葬。葬后设灵堂于堂屋,奉祭一段时间。个别地方有停棺待葬之俗,即逢八月谷熟不下葬,于“不吉利”之年不下葬,其妻子有孕不下葬夫等,因此要在山野中搭蓬停棺,短则一、二年,长则十余年再葬。毛南族人死要请道公念经送葬,也有买水为死者洗身的习俗。下葬前要以鸡血淋墓穴,为死者及子孙祈求吉祥。下葬后头一个月,每天须上新坟、祭祀供奉。过去,母亲死了,作儿子的要抹黑脸到舅舅家去报丧,还得跪迎舅舅来办葬礼。父母去世,子女要守孝,并在头一年的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在田边插青竹,以示给父母“分田”。京族为父母和前辈办丧事是非常隆重的。过去父母死后,要为死者修斋作道,俗称“做功德”。父母病逝,孝子要到族内各家去报丧,如果是母亲去世,还要派一族兄到外家报丧。死者入殓之前,孝子要用热水为死者抹尸,抹后由孝男或孝女给死者穿上一套麻制的新衣。男尸须戴一顶黑布帽;女尸则要用黑布包头,腰束一条白带,脚穿黑布尖靴。死者经道公“师傅”作法后入棺、封棺,择日修斋作道,请亲友们来吊丧,然后出葬,葬后再一新泥填,俗称“复坟”。若1认为葬地不好,满三年后进行复检葬,要在重阳那天才能开坟拾骨,择定吉日再葬。广西的其他少数民族,如苗、侗、回、彝、水、乞佬等埋葬大都也实行土葬。丧葬一般也有超度亡灵的习惯。各民族都有一些不同的葬俗。苗族家中死了人就不请道士念经超度,不带孝,不在家中停棺,葬礼从简,葬后不立墓碑,清明也不去扫墓。处理丧事完毕,家庭的子女成员则要到亲戚家住几天,以示消灾吉利。水族家中的父母病故,孝子须到舅家报丧,跪迎舅舅来办丧,如遇非正常死亡,则先用火烧,再将骨灰装入小木盒土葬。那坡的彝族人死后要叫亲戚到家里来唱哀歌一天一夜,一般第二天即土葬。出葬时随同要埋上牛角,据说是老虎怕牛角,为了防止老虎跑来吃尸,所以下葬时要埋上牛角。回族的丧葬仪式比较特殊,人死后要求迅速埋葬,停尸在家不能超过三天,多数情况是早亡午葬,晚亡次晨葬。回族实行土葬,下葬不用棺材,有公用运尸的木匣“经匣”。死者的葬礼在清真寺举行,由阿訇主持。葬前要用水洗尸,待亲属见死者最后一面后,要用二丈多白布为死者裹尸,男死者要戴白帽,女的要做头盖,也有让死者穿数件用新白布做成的无领无袖的尸衣。然后由阿訇主持葬礼为死者祈祷。葬礼结束后,将尸体装入“经匣”送至坟地埋葬。尸体的放法,必须头朝北,脚朝南,面向西。葬坑上覆盖木板或水泥预制板,然后堆土封坟。回族有公共的蓦地,不与其他民族共用坟山,下葬时不放任何殉葬品。葬后第二天去“走坟”扫墓,以后逢空闲或回民三大节日或父母的生卒日都去“走坟”。受汉族影响,清明节也有去扫墓的,但扫墓时不带任何祭品。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9.论文结构要清晰,重点突出自己的思想和内容,不要把别人的工作和自己的工作混淆在一起,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10.严格按照硕士论文书写规范进行论文撰写。论文的整体风格,编排要整洁清爽。

少数民族走婚现象研究现状论文

女的,看上谁了,就在谁家门前放双鞋。没有固定配偶的。

走婚源于以母为尊的母系家庭。走婚习俗,算是母氏社会的特征,从这个特征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他们的女同胞地位最好,家里所有男人都要听这些女同胞的。简单点说,家庭以女性为核心而展开。走婚与我们的婚姻其实只有一纸之差。走婚都是建立在男女双方彼此了解相爱的基础上的。走婚绝非是一时的激情与冲动。在某种意义上走婚是一种一生都恋爱浪漫的婚姻方式,虽没有一纸约束,但也关乎责任与爱情。

海南岛是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较多,汉族是外来民族,海南岛的原始主导民族是黎族、苗族、回族。这三个民族,最早在海南的起主导作用的,又是黎族。早在几千年前,黎族同胞从越南出海向东行驶发现了海南岛,他们把上岸登陆的地方取名叫“东方”,也就是现在的海南省东方市,(因为从越南到海南岛是朝着东方行驶,可登陆这个地方又是海南岛的西面。)在岛上,为了生存,他们辛勤劳动,开垦荒山、刀耕火种、打鱼捉蟹,繁衍后代。黎族的婚姻制度很严,直到解放初期,黎族都不和外来民族通婚,人口增长很慢。所以,在海南岛,黎族人口目前只有五万多人。黎族的男女都很开放,男的叫走婚,女的叫试婚,但有一条,男人不能和本寨的女人结婚,所以,黎族男青年必须翻山越岭到另一个黎族寨子,等到天黑,唱起山歌,对方寨子的女青年就会和你对歌,如果双方对的开心,女人的歌声会把男人引到她自己的小屋,但这时他(她)们谁也不认识谁、谁也没见过谁。在小屋里,他(她)们可以尽情的做爱,直到拂晓,但有一条纪律,天亮以前,男人必须离开小屋。通过一夜的交往,如果看中了对方,男人在离开小屋的时候会丢下随身带的弯刀,或其它信物,然后出门。女人要看中男人了,她会出门送你一个荷包,如果看不中,她会出门叫你:阿哥,“你的东西丢了,把带上”,那就是说你别来了,白白了。如果男人看不中女人,做爱之后,天亮前,你什么东西也别丢,走人。啥事也没有。第二天晚上,男人继续到别的寨子对歌、做爱,女人也继续应歌、接客试婚。男女双方都看中后,男方会叫本寨子的首领、家人,带着聘礼到女方家求婚,选个好日子,男方家杀猪宰羊,把新娘娶来,在本寨子里大摆宴席,就算是暂时结婚同居了,黎族是不领结婚证的,一个月后,女方家人,把新娘接回娘家。在娘家,新娘又可以象以前一样对歌、接客试婚。新郎也可以到别的寨子对歌、做爱。在二年之内,如果男方不下大礼把新娘二次娶回,婚姻自行解除。二年内,如果男方下重礼再一次把新娘取回,二次娶回后,新娘从此之后安分守己,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不再接客试婚。从此之后,新郎就是女方寨子的女婿,女方寨子的人都是新郎的亲人,天天都会有人到男方家吃喝,年纪大的男人、女人都是新郎的老丈人、丈母娘;年纪小的,都是舅舅、阿姨。直到现在,这种黎族的走婚风俗还没变。所以,在黎族,几十岁的女人没正式结婚的、抱着孩子在对歌的、新娘像老太的、老太象妖怪的都是很正常的现象。现在,改革开放了,各民族也可以通婚了,但是,黎族同胞的婚姻习俗一直没变,在黎族寨里,没对歌的阿妹都很漂亮,大大的眼睛,雪白的皮肤,中上等的身材,比其它少数民族的阿妹都要漂亮,很吸引男同胞的眼球。可是她们黎族的婚姻习俗却叫汉族阿哥望而生畏,没人敢娶。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吧!走婚是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习惯了!不是法律法规倡导的婚姻!也没有女孩愿意嫁给这样的男人的!你试试吧!祝你成功!

西南少数民族首饰研究论文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服装论文的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1]张文明.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N]. 云南政协报,2020-08-26(006).[2]孟庆.关于人物摄影与服装造型的关系探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8):44-45.[3]李雯.白裤瑶设计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探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8):193-194.[4]杨韶斐.探析民族服装设计中蕴含的文化性和审美性[J].西部皮革,2020,42(15):50.[5]吴国华.湖南民族服装产业网络定制营销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7):73-74.[6]王丽霞.民族服装的传承与创新--评《创意服装设计学》[J].印染助剂,2020,37(06):67.[7]吴国华.湖南民族服装规模个性定制营销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11):13-15.[8]新华.民族服装业中的销售问题初探--以呼和浩特蒙古族服装业为例[J].全国流通经济,2020(15):28-29.[9]郑天琪.西南少数民族服装配饰功能与内涵研究[J].美与时代(上),2020(05):120-121.[10]张君浪.中国民族服装品牌发展的国际化探索[J].国际纺织导报,2020,48(04):55-59.[11]新华.民族服装加工业经营的调查研究--以巴林右旗为例[J].商场现代化,2020(06):16-17.[12]陈欢,卢菁菁.西南少数民族服饰纹样文化探析[J].智库时代,2020(09):275-276.[13]王俊伟.闽南服装文化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20(02):146-147.[14]陈志军,蔡珍珍.民族服装元素在影视服装设计中的创新研究[J].纺织报告,2020(01):72-73+78.[15]陈莉芳.民族服装元素在影视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轻合金加工技术,2020,48(01):68.

浅析中国历代服饰与文化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 万年。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本文章将从中国历代服饰的介绍,探讨服饰文化体现的本色品味的经典风情和人类智慧的相通、相容性以及阶级观念在服装上的体现。原始社会服饰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在纺织品出现之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长时期、极广阔的地域和较多的民族中普遍应用,基本上替代了旧石器时代部件衣着,成为人类服装的粗型。新石器时代除有笼统式服装外,还从一些陶塑遗物发现有冠、靴、头饰、佩饰。商周服饰由商代到西周,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 ,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春秋战国服饰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 。影响所及,上层人士不论男女,都须佩带几件或成组列的美丽雕玉。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趋迥然。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春秋战国时期的衣服款式空前丰富多样,不仅表现于深衣和胡服。乐人有戴风兜帽的,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有人还常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这些都与多彩的社会生活相关。秦汉服饰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西汉建元三年、元狩四年,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自秦而汉,深衣有了一些发展和变化。从东汉社会上层来看,通裁的袍服转入制度化。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魏晋南北朝服饰魏晋和南北朝时期 ,等级服饰有所变革,民族服饰大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晋代的首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传民间且男女通用。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着“上俭下丰”。东晋末至齐、梁间,衣着为襦裙套装,原始于汉代,晋代时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流行一时。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服饰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魏孝文帝推行华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汉魏衣冠 ” 。原来鲜卑族穿着夹领小袖衣服这次改革旧俗,史称孝文改制,使秦汉以来冠服旧制得以赓续,推动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隋唐服饰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 ,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唐时期男子冠服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变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颜色来区分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隋唐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唐代妇女的发饰多种多样,各有专名。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锦绣织物、彩帛、皮革做成。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唐贞观至开元年间十分流行胡服新装。宋辽夏金元服饰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 ,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宋代服饰大致有官服、便服、遗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政府因五代旧制,每年要赠送亲贵大臣锦缎袍料,分七宋代灵鹫球纹锦袍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宋代官服又沿袭唐代章服的佩鱼制度,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鱼袋”,袋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辽、西夏、金分别为中国古代契丹、党项、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服饰反映了在与汉民族进行长期文化交流中,各自发扬民族传统的发展轨迹。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领间刺绣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长统靴,宜于马上作战射猎;妇女穿窄袖交领袍衫,长齐足背,都是左衽,正与汉人相反,所习惯穿用的钓墩传到内地曾广为流行。辽金政权考虑到与汉族杂处共存的现实,都曾设“南官”制度,以汉族治境内汉人,对汉族官员采用唐宋官服旧制。辽代以丝绸官服上山水鸟兽刺绣纹样区分官品,影响到明清官服的等级标识,金代则以官服上花朵纹样大小定尊卑,品级最低的用无纹或小菱纹的芝麻罗。契丹、女真男服因便于行动,也为汉人采用。元代参酌古今蒙汉服制,对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统一规定。汉官服式仍多为唐式圆领衣和幞头;蒙古族官员则穿合领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层为便于马上驰骋,最时兴腰间多褶的辫线袄子,戴笠子帽。元代每年举行10余次大朝会,届时万千官员穿同一颜色、式样并加饰纳石矢金锦珠宝的高级礼服,称作质孙服,糜费为历朝少有。这种服式到明代却被用作差役服装。明清服饰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 ,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明朝因皇帝姓朱 ,遂以朱为正色 ,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补子”表示品级。上层妇女中已着用高跟鞋,并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来旧样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亲自制订两种,颁行全国,士庶通用。一种是方桶状黑漆纱帽,称四方平定巾;一种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称六合一统帽,取意四海升平、天下归一。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 、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 ,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现代服饰 (1912年以来)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在此之前,改良主义者康有为于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于宣统初年,曾上书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国留学生也改穿西装。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款式取而代之。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服饰崇尚简朴实用 。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面貌簇新。

众所周知,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有形的物质又是无形的精神载体。在我省,畲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现在,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畲族男女服饰基本类同于当地汉人,能保留一定的民族特色的还在人口相对集中的闽、浙两地,尤以闽省畲家妇女特色显著。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加紧研究、保护好本省畲族服饰文化。把握畲族服饰的意蕴与创新,为我省文化产业和经济建设做贡献。

畲族的概况

畲族自称“山哈”,“哈”,畲语意为“客人”,“山哈”即居住在山里的客人。自唐以来,畲民们因生存、发展需要,从广东沿福建的山岭向北、西迁徙并不断分支,适时、适地定居在浙西南、江西、安徽等地,与汉民族交错杂居,形成了现在“大分散,小聚集”的居住格局。在迁徙的进程中,该民族不断融入当地的文化、风俗,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汉化明显,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自己的文字,百分之九十九的.畲族使用汉语客家方言,通用汉文。作为畲族文化中最醒目的标志之一的民族服饰也不例外,也在不断地吸取当地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目前畲族服饰“大相同,小差异”的特点。

畲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人口排列居第 19 位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现有人口 70.9 万(据有关资料统计),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的百余个县、市。

江西畲族的分布与服饰文化现状

1.江西畲族的分布情况

我省的畲族分布在7个乡80个村500多个村民小组,近15万人,是全国畲族分布的三大省份之一。这七个畲族乡分别是上饶铅山县太源畲族乡、上饶铅山县篁碧畲族乡、鹰潭市贵溪县樟坪畲族乡、南康市赤土畲族乡、抚州市乐安县金竹畲族乡、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和吉安市永丰县龙岗畲族乡。

2.我省畲乡服饰文化现状

笔者在课题研究期间,带领课题组成员深入上饶铅山县太源畲族乡,鹰潭市贵溪县樟坪畲族乡等地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当地相关的人员和畲族群众了解当地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情况。

(1)我省畲族服饰总体特征。

笔者看到在各畲族乡政府保管的畲族服饰,男、女服装以蓝或黑色为主,只是传统的苎麻或棉大都已被化纤织物所代替。女上装为大襟小袖衫,在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花边多是大红、桃红夹着黄色的花纹,刺绣各种花鸟及几何纹饰,也看到了畲族妇女最具有特色的“凤凰装”与“凤冠”。畲族男子服装基本与汉族相同,男服一般是青色和蓝色大襟短服。

(2)在保护和传承上的好的做法。

我省注重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发展,通过以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基础,开发畲族乡村特色产业项目,带动各项文化和经济产业发展。

①设立畲族文化广场、服饰博物馆等文化类展示场所,展示畲族发展历史、风俗信仰、服饰及歌舞、特色产品等。如鹰潭市贵溪县樟坪畲族乡。

②突出畲族资源特色,建设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特色乡村旅游景区。如吉安龙冈畲族乡以“红色历史、蓝色民俗、绿色生态”发展旅游业。在贵溪市樟坪畲族乡能欣赏到体现畲族精彩艺术的“狗王图”和“马灯舞”,还可听到畲族的多种山歌。

③通过举办畲族文化艺术节挖掘、展示畲族文化遗产。2011年4月26日至28日,江西省首届畲族文化艺术节在贵溪举办,预计2015年4月21日至22日将在江西吉安举办江西省第二届畲族文化艺术节。

这些推广畲族民族风情的做法为保护我省的畲族服饰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3.依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畲族由于历史上的迁徙与汉族交错杂居,没有形成大块聚居区域,而在长期与汉族交往的过程中,畲族服饰面临被同化而湮没。笔者在畲族乡看不到身穿畲族服饰的畲民。

(2)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使得坚实耐磨、保暖为主的传统民族服饰不被新一代畲民们所接受,对他们的经济生活没有实际意义,取而代之的是简洁、明快、具有时代美感的服饰。

(3)笔者也了解到如今的畲民家中已没有了本民族服装,在重大畲族活动里,参与者所穿的畲族服饰也由乡政府统一安排穿戴。

(4)如今的青少年一代,他们触摸不到畲族的民族符号与表征,无法领会畲族的精神内涵,没有传承畲族服饰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现江西畲族服饰中植物染、手工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已然缺失,已成为现代工业化的产物,拙朴气息荡然无存。

  • 索引序列
  • 广西少数民族婚俗研究论文
  • 广西少数民族婚俗研究论文范文
  • 广西少数民族婚俗研究论文摘要
  • 少数民族走婚现象研究现状论文
  • 西南少数民族首饰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