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人力资源规划最具战略性和积极的应变性。组织发展战略及目标、任务、计划的制定与人力资源战略及计划的制定紧密相连。人力资源规划规定了招聘和挑选人才的目的、要求及原则;人员的培训和发展、人员的余缺都得依据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实施和调整;员工的报酬、福利等也是依据人力资源规划中规定的政策实施的,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而且在实施企业目标和规划过程中,它还能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因此,人力资源规划处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统筹阶段,它为下一步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制定了目标、原则和方法。人力资源规划的可靠性直接关系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整体的成败。所以,制定好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规划的实质是根据企业经营方针,通过确定企业人力资源来实现企业的目标。翔龙集团基本情况:集团公司拥有资产6亿元,年销售收12亿元。集团下属企业有施可丰化工公司,供销实业总公司、钢铁有限公司、储运有限公司、费县化工有限公司、财贸中专学校、百利酒店、同力塑编公司,下设钢铁、石油、汽车、农贸、农机、粮油、糖业等12个经营分公司、4个农资供应站,普瑞农化服务中心等。是以化工产业为主导产业、以化工产业链为核心企业的多元化现代企业集团。现有员工3000人,其中中等专业技术人员占10%,高等专业技术人员5%。一、人力资源的战略计划战略计划主要是根据企业内部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以及企业外部的社会和法律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影响,来制定计划。但同时还要注意其战略规划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人力资源应该以企业的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增长,并保持企业的永远发展潜力为目的。必须致力于劳资协调,人才培养与后继者培植工作,现实中,企业的一时顺境并不代表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和人力资源管理者,具有长远目标和宽阔的胸襟,从企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协调好劳资关系,做好企业的人才再造和培植接班人的工作。人力资源的预测根据集团公司的战略规划以及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而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计划,为配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避免制定人力资源战术计划的盲目性,应该对集团所需人才进行预测:估计到2007年所增加的人才预测如下:业务发展而所需人才:现有职工的20%;现有人才的离职和退休而所需补充人才:现有职工的10%技术的革新及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所需人才:现有职工的30%。企业文化的整合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培育企业的价值观,培育一种创新向上,符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中必须充分注意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渗透,保障企业经营的特色,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和组织行为的约束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具有延续性,具有自己的符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特色,国外一些大公司都非常注重人力资源战略的规划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松下的"不仅生产产品,而且生产人"的企业文化观念,就是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体现。人力资源战略策略: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外引内培,协调发展;实施部分岗位轮换制、助理制,建立人才梯队。由于翔龙所处“二次创业” 的发展阶段,企业需要的一些高层次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一部分可以通过对外引进的方式,主要采取内部人才培养,使内外部人才相互融合。轮岗可以加强企业文化的融合,使各层次管理者学会换位思考,树立管理人员的全局观,增强内部凝聚力;助理制既培养了人才,也减少了意外的人才流失。人才观:重学历不唯学历看能力;重才能不唯才能看品行,重资历不唯资历看贡献。二、企业人力资源的战术计划:战术计划则是根据企业未来面临的外部人力资源供求的预测,以及企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的预测,而根据预测的结果制定的具体方案,包括招聘,辞退,晋升,培训,工资福利政策和组织变革等。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有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计划后,就要制定企业的人力资源战术计划,人才的战术计划一般包括四部分:1、招聘计划针对人力资源所需要增加的人才,应制定出该项人才的招聘计划,一般为一个年度为一个段落,其内容包括:计算各年度所需人才,并计算考察出可有内部晋升调配的人数;确定各年度必须向外招聘的人才数量;确定招聘方式;寻找招聘来源。对所聘人才如何安排工作职位,并防止人才流失。例如:翔龙集团2004——2006年员工招聘计划2004年 2005年 2006年内部 外部 内部 外部 内部 外部化工 20 40 60会计 10 10 10 10 10 10营销 30 40 40 60 40 100电工 10 30 60机电 10 30 80维修工 20 30 60司炉工 5 5 5管理人员 20 10 30 15 50 25下属企业高层 5 2 12 5 20 8集团高层 2 1 3 1 3 1外部招聘方式:普通员工:集团职业学校和社会招聘;专业技术人才:集团职业学校、社会招聘、高等院校、竞争对手;下属企业高层和集团高层:广告招聘和猎头。2、人才培训计划人才培训计划是人力计划的重要内容,人才培训计划应按照公司的业务需要和公司的战略目标,以及公司的培训能力,分别确定下列培训计划:新进人才培训计划:到集团职业学校进行岗前培训;专业人才培训计划:到集团职业学校进行培训,重点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部门主管培训计划:到集团职业学校进行培训,重点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一般人员培训计划:到集团职业学校根据需要进行技能或综合培训;人才选送进修计划:每年选出5%的专业人才或管理人才到集团职业大学或普通院校进修。在职培训的方法有:有计划的晋升;工作轮换;担任“助理”;临时提升——“代理”主管(主管出差、生病、休假);参加委员会;辅导——接受导师讲解、演示,并在辅导情况下自己一步步执行任务,必要时给予纠正,直到无需纠正时为止;举办讲座,培养受训者的技能和良好习惯。3、考核计划;一般而言,企业内部因为分工的不同,对于人才的考核方法也不同,在市场经济情况下,一般企业应该根据员工对于企业所作出的贡献作为考核的依据。这就是绩效考核方法。绩效考核计划要从员工的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员工在工作中的优缺点进行制定。譬如市场营销人员和公司财务人员的考核体系就不一样,因此其在制定考核计划时,应该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绩销考核计划。我们的绩效测量方法有:产品分析法——生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分析法——经济角度衡量时间分析法——工作时间作为分析对象,比如考勤故事分析法——安全性或事故率绩效考核计划做出来以后,要相应制定有关考核办法,我们采用以下考评办法:直接上级考评:同事考评:自我考评:直接下属考评:外界考评:小组考评:顾客考评:4、薪酬计划激励是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激励的作用就是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在激励计划中,要注意物质激励计划和精神激励计划的统一,在精神激励计划中主要是建立一套系统的薪酬体系,同时要在此基础上,认真思考工作绩效和生产绩效问题的原因,然后改进激励计划中不能起到激励作用的部分。 我们集团的薪酬包括以下8部分内容:1、工作和工作业绩报酬2、非工作时间报酬3、丧失劳动能力收入继续4、劳动失业收入继续5、退休延续收入计划6、家庭收入继续计划7、健康、事故和能力保护8、收入平衡支付工资有:基本工资、附加工资、结果工资(短期)、短期业绩奖励、专业成就工资、技能工资、教育激励工资。三、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时应注意的问题1、人力资源规划不只是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事,所有管理者,上至总经理下到每个主管以至员工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在人力资源规划中最重要的还是企业高层领导者的重视、动手甚至亲自推动。其实际运作是由各部门主管初步规划,再由人力资源部门汇总,参照公司发展策略与目标,考核人员生产力与人事薪资预算等因素,与各部门协调并达成共识,才向上呈报。2、人力资源规划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整合。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培育企业的价值观,培育一种创新向上,符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中必须充分注意企业文化的融合与渗透,保障企业经营的特色,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和组织行为的约束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具有延续性,具有自己的符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特色。国外一些大公司都非常注重人力资源战略的规划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松下的"不仅生产产品,而且生产人"的企业文化观念,就是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体现。波音公司的情景测试也很有启发性:一个工人和管理人员发生冲突,其中,管理人员要求工人按照原计划切去材料的拐角,而工人却不同意管理人员的意见,管理人员告诉工人,如果他不照做的话,就离开公司,然后开始考试发问:"如果你是这个工人,你将怎样做?","辞职"和"发牢骚"都不是正确的答案,这表明回答者不适合波音公司"团队合作"的企业文化,正确答案是"照做,但事后与管理员或职位更高的人谈"。3、人力资源规划要使企业和员工都得到长期的利益。人力资源规划不仅是面向企业的计划,也是面向员工的计划。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是互相依托、互相促的关系。如果只考虑了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员工的发展,则会有损企业发展目标的达成。优秀的人力资源规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得到长期利益的计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计划。新的世纪将是一个全球一体化、高度整合而又高度竞争的时代。而竞争则主要是针对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将来谁能拥有具高度竞争力的各类人才,谁就掌握了国际竞争的优势和主动!一、人力资源对企业远景的影响人力资源战略是根据企业远景制定的,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部分,并主要通过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来实现对经营战略的贡献。 远景是要回答:企业将成为、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经营战略则是实现远景的策略,人力资源战略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为实现其远景需要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理念来开展人力资源工作?如何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例如,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远景是成为向中国企业提供咨询方案的最佳服务机构。由于远景目标的知识性特点,其人力资源规划可以是初期选拔经验丰富并具有咨询业素质的专业人士,随着公司的成长和专业技术的完善,再由公司自己培养新加盟的大学毕业生,以便尽快壮大队伍。以“信任、团队、智慧、创新”为核心价值观,激发员工的价值认同感。一流企业之所以能吸引并凝聚优秀的员工,认同感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二、人力资源系统如何与其他系统相结合组织建设包括“硬”的组织结构规划设计和“软”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经营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决定组织建构并透过组织得以实现。文化建设首先确立核心价值观,再将其有系统地向组织渗透,并有意识地融入管理系统、制度和程序。系统建设既要求操作系统的科学与规范,更强调各系统间的配套衔接,这体现在两个方面:1. 人力资源操作系统是对战略由宏观到微观操作层面的细化,其间必须经过一个更为基础的普适性的技术分析过程,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源平台”。人力资源平台即通过对工作、人、职位的分析、评估,整理、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各操作系统提供技术支撑。招聘、绩效管理、培训发展、薪资福利及人员管理等子系统就是建立在此平台上。 2. 操作系统是连贯一体的,如人才保留不仅是薪资待遇和发展机会的问题,在员工招聘时就应该加以考虑。面试评估标准应关注应聘人的价值观念是否符合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应聘人的发展期望是否是公司可以提供的,如果不相匹配,即使招聘进来也很难长期保留。只有综合、系统地制定各操作方法,才能保证其有效性。 三、必须以大人力资源观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根据企业远景和经营战略来全盘规划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确定支持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分析企业关键成功因素,明确核心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设计适合企业发展的个性化的组织结构,而不是模仿照搬其他企业。同时进一步阐释核心价值观,明确组织文化内涵和外延,作为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理念和原则。由战略、组织、文化落实到具体的各人力资源操作系统,还必须经过一个普适性的技术分析过程,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它的主要内容是对职位、工作、人三者关系的分析,包括职位对公司的价值(存在的目的),如何衡量(分解关键绩效指标),以及对任职人的素质要求。该平台将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予以实化,是建立招聘、培训、考核、报酬等人力资源操作系统的基础依据。平台是相对稳定的,各操作系统可以根据组织变革进行适时调整。具体的招聘、培训开发、绩效管理、报酬等操作系统(政策、制度、程序、方法等),是企业人力资源策略的具体实现途径和手段,它包括为强调专业化而设立的职能操作系统和为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设立的跨越职能的功能系统。人力资源部通过制定作为“技术资源”的职能系统,以及向公司所有管理者提供“技术”应用培训和咨询辅助,促进管理者有效运用功能系统,旨在形成全公司动态有效的人力资源机制。各操作系统建立在同一个平台上,所以彼此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紧密联系的。人力资源操作系统必须充分体现并融合战略、组织、文化的要求,而每家公司的战略、组织、文化独具特点,所以人力资源操作系统也应该是个性化、切合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职业规划论文!!摘 要: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所需的专门人才,同时也会产生开发风险,由于它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必须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好人才开发规划,优化制度建设,提高执行效果,从而有效地降低开发风险。关键词:人力资源 投资风险 规划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投资与收益比例关系问题,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时将面对一系列的风险,当然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是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时将最大限度的评估投资的风险和回报,然后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争取利润的最大化。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风险人力资源开发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种投资,市场经济条件下既然是一种投资就必然会有一系列的风险,总的来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员工流失和开发低效或无效。(一)核心员工流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出现的最大的风险后果就是核心员工、骨干员工的流失,这些员工的离职带走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特别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离职往往伴随的是企业中一个精英团队地流失,同时由于岗位的空缺,会影响到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也会对士气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使生产效率降低,并导致员工不配合企业后续的人力资源安排,对于一些掌握了企业技术、客户等资料的核心员工,他们的流失将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带来更大的威胁。(二)开发低效或无效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是实现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员工是一个企业与员工双赢的过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没有实现预期目标,或者是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未得到提高;或者是开发的转化不到位,员工未将其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服务于企业,都会会产生经济、时间、市场资源等方面的损失。企业没有获得相应知识与技能要求的员工,原计划的工作会随之受到影响,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可以通过开发成本测算出来,而间接的经济损失和其他方面的损失则无法准确计量,但可以通过开发前后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及其他企业生产经营的指标的变化进行间接反映。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风险的成因(一)外部环境的风险由于人力资源开发周期较长,而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快速变化的,且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企业在制定及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方案过程中,始终会面临着政策的规范与管理、面临着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变革、面临着行业的变化调整、面临着人才的竞争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如果企业没有认真研究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就会导致开发滞后或开发不对路,造成重大损失。(二)零开发的风险零开发是指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培训和开发不做任何投入的做法,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仅仅是对员工组织了岗前培训,而不考虑员工上岗后的培训和开发,有一些企业家往往将开发成本转嫁给社会和员工个人,对员工进行一种掠夺性的使用,仅仅是对其支付劳动报酬,不考虑员工的职业发展,人员结构的优化,更多的是倾向于从外部人才市场聘请,员工的岗位技能未得到提高,相应的工作效率会直接受到影响,员工职业危机感加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减弱,形成了不稳定的因素。这种零开发观念指导的管理行为很难为企业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保障。(三)人力资源规划不当没有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的企业,员工的开发是一项非常规性的工作,呈现出临时性、简单化的特点,由此,人力资源配置会进入一种非常规的局面,在解决人才供求缺口问题时捉襟见肘,不利于企业积极、灵活地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人才开发规划中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是开发的盲目性、开发内容不够全面、缺乏系统性,对实际工作没有什么指导意义。目前大多数的企业都存在着重培训轻开发、重眼前轻长远的问题,开发手段单一,缺乏整体的开发部署,导致员工的职业方向不够明晰;在选择开发项目时,没有充分考虑技术条件、经营环境的变化、目的性不明确,开发的知识与技能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相对于零开发的风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另一种极端的做法是认为开发是万能的,管理者急功近利,希望通过一两次的开发项目就能获得一支精英队伍,能够一劳永逸,在做规划时没有考虑企业实际发展阶段的需要、开发对象的具体情况等因素,开发目标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完全由管理者一厢情愿的强制推行,这样会使员工面临较大的压力,且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效果不会很理想。(四)人力资源开发的执行不力在开发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影响到项目的落实,如工作时间、个人时间与开发时间的矛盾;开发创新与抵制变革之间的冲突;其它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等。如果上述问题在项目执行时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在项目执行时没有给予及时的调整,就会影响到项目正常进程,使整个工作偏离预期的开发目标,导致开发低效或无效。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规划与执行之间的协调与控制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执行人员的工作态度、专业技能等方面未达到相关要求。(五)缺乏内部成长通道人力资源开发除了提高员工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明晰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自我超越的潜能,经过开发知识与技能得以提高,员工会自觉主动地向更专、更精的领域去学习与探索,会产生更高层次的追求。相应地也会需要更多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机会和施展才能的舞台,希望自身的价值在薪酬待遇、工作职位、工作条件等方面获得认可,如果管理者不关注员工变化了的需求,企业内没有明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员工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自我追求受到压抑,在较长时间的失望过后,其产生的结果或者是辞职转而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或者是员工意志消沉,丧失了追求个人理想的执着,丧失了对工作的热情,使前期的开发效果归于零。这样的结果亦会对其他员工产生一个示范效应,使他们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持怀疑态度,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产生不满,后期的开发工作会更难开展。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风险的防范措施(一)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一个好的规划应该目标明确、系统完整,可以动态调整。开发的目标要明确指向企业战略发展的方向,为企业的发展预先储备专业人员;系统完整则要考虑开发内容、时间上的要求,从内容上来说要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职业技能开发,时间上对一名员工的培养要结合他本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长期的开发,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开发项目;动态调控意味着管理者要密切注意企业经营环境、技术环境、人才供求、开发对象等主要因素的变化情况,对开发项目的目标、内容、步骤、对象等方面进行调整,保证开发效果。(二)签订保证企业权益人力资源开发合同确定好开发对象后,企业要与之签订开发合同。合同条款一般包括开发内容、形式、时间及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等,为防止员工专业技能提高后另谋高就,合同中要注明开发后的员工应在企业服务的时间、违约后的经济责任,对员工产生纪律和经济方面的双重约束,假使员工离职,企业还可获得一定的经济赔偿,减少企业的投资损失。开发合同中一个重要的条款就是竞业禁止条款,如果在员工的聘任合同中未进行有关规定,则在开发合同中,一定要和掌握了商业秘密的核心员工签订竞业禁止的内容以保障企业的权益,在发生核心员工离职、侵犯到企业的商业秘密时可通过法律手段进行保护。(三)注重人才储备管理者要提前做好人才储备的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员工流失后出现的岗位空缺导致工作出现混乱的局面。在企业内部组建工作团队,避免出现个人控制某个工作项目的状况,工作就不会因为个人的离开而出现中断;除了团队建设还应该注意人才的梯队建设,以师徒的“传、帮、带”方式形成同一岗位的储备人才,当第一梯队人员离开时,后续梯队的人员能够迅速补充上来,保证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管理者要注意更新用人观念,处理好人才为我所用与为我所有的关系,积极探索各种灵活的用人机制,建立人才信息库,在需要时可迅速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通过聘请兼职员工、短期工,解决企业在不同情况下出现的人员缺口。(四)加强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建设通过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并进行配套的制度建设,以形成企业倡导的价值体系,从精神层面上给予激励,增强企业凝聚力,引导员工的行为方式,降低流失率。企业可建立内部竞争机制,改变主要取决于上级决定的“伯乐相马”式的人才选拔方式,更多的是通过“赛马”的方式由员工自己的才能来证明实力,为员工提供展示才能的“赛场”,为其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五)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企业要有效的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就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专业人员的工作保障,这些人员的业务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规划制定的是够合理、相关制度执行是否规范、开发项目能否有效落实等问题,对他们的开发特别是更新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参考文献[1]郑美玲.浅谈我国人力资源开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2]岳珍.自主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
行政管理专业在我国开设时间较早,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行政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行政管理论文 范文 一: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论文
办公室在单位中,是沟通上下的喉咙、协调左右的纽带、传递信息的中枢,又是协助领导决策的“外脑”和处理日常事务的手足,有“不管部”之称。有效的办公室行政管理,能使工作运行顺利。
办公室作为单位的综合管理部门,其职能是办公室的职责和权力的综合表现,它渗透到单位的各个部门之中。办公室担负着协调单位各部之间关系的任务,处理事务,进而提供支持性服务,以保障各部门的灵活高效运转。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综合性强,接触面广,既要承上,又要启下,还有横向联系。工作范围广,既要参与政务,又要管理事务。其次是服务面宽,上下左右、大大小小的事都会汇集到办公室来,工作内容极其繁杂。对内对外、对上对下的协调很重要,不论是上报还是下发,需要办公室一一切沟通,协商并组织落实。由此可以看出,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有较强的办事能力、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一、办公室管理中的人事 方法
通常,确定要做的工作和如何做,是管理工作中最简单的任务,而最重要的则是管理的主观或人事方面。由于办公室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是有着职责的人在负责,行政管理中的共性问题,首要就是职责人的问题。因此,信任、公正、耐心和常识是对解决人的问题的人的基本要求。成功的办公室管理者要博得下属的尊敬和忠心以确保部门的最高工作效率,必须具有一定的个人品质。那就是把下属作为朋友对待、使自己成为单位一员而又丝毫无损于管理职位的尊严。管理者对人不能过于亲近,因为过于亲近往往导致过于宽厚,而过于宽厚又会导致失去尊重和信任。当然冷淡和采取过分严格的纪律同样也是不成功的。因为这样管理者要求服从以牺牲合作为代价。一种能使管理员成为一个领导人而不是一个工头的态度应是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这种态度能赢得最大的合作。办公室管理者在处理有时会破坏其部门工作高效运行的日常问题时,必须做到公正、坦率。必须要有思想准备,乐于了解问题的双方,并公平合理地解决问题。在接近下属时,必须善于听取忠告,在处理下属个人的、私人的问题时,必须有耐心、宽容,最后还必须信守诺言。
二、对办公室工作进行有效计划。
办公管理不当,没有计划的人经常被日常的文书工作搞得晕头转向。如果努力使办公室有一个良好的秩序,就要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并坚持下去。办公室工作中的通病就是事必躬亲。适当的委派,把某项任务还同完成任务的权力交给别人,让别人和你一起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共同努力,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使下属得到充分得锻炼。作为管理人员,一定要让别人来分担你的工作。想成为一个有效的 时间管理 者,就一定精通委派的艺术。
三、改善办公室时间运筹方法
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办尽可能多的事。具体方法是对遇到的事情提出三个问题:一是能不能取消它?首先找出有哪些事根本不必做,有哪做事做了也全然是浪费时间,没有效果。如果有些事不能,也不会有任何影响,那么,这件事便该立刻停止。二是能不能与别的事合并?把能够合并起来的事尽理合并起来办。三是能不能代替它?用费时少的办法代替费时多的办法而同样能达到目的,自然是最佳方案了。
四、办公室工作量化管理
办公室工作的量化管理需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理和方法。衡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劳动两者的比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可以避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浪费时间的现象。定性,就是对人与事的特性进行鉴别和确定。定性分析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定量是通过一种数字符号显示人的功能特性或人的效率特性。同时,办公室工作量化管理也需进行测量与评定工作效率。对于办公室工作时间及业绩和贡献的都需要全面确定行为价值。再其次,就是掌握好动静结合的原则。具体可通过制定工作标准,制订工作定额的要求,办公室工作分类。
五、权责相称适当授权
授权就是把工作委托给胜任工作职责的那些人。必须授予足够的权力才能保证工作的完 成,工作要出成果就必须互相了解。从上到下,权责关系必须清楚,这样才能贯彻全部职能,有交进行管理,尽可能减少任务的重复和交错现象。有些从来就不去学习授权,却坚持要自己去处理琐碎的工作。有些是把许多职责交给下级,却很少给予或根本不给权力。然而,办公室要想管理好,就非适当的授权不可,至少给予足够的权力,使工作完成,得以让骨干工作人员发挥主动性,并保证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当然,这得看被授权力和职责的人必须愿意承担义务,必须胜任所负责的工作的情况下。但不幸的是,许多管理者不会授权,因为他们不能充分理解自己的作用,或者说他们不相信下属的工作才能,以为工作非他们自己是不能做好的。也还有一些管理员,对工作只喜欢自己动手做,而不愿让别人碰一下。管理员也有由于心理上的动机而不肯授权于人的,他们怕竟争,怕失去信誉和赏识,怕自己的短处会暴露出来。这种惧怕心理往往会导致工作不好、生产率低下,并使部门中工作人员的士气严重低落。
六、有效的办公室人际沟通
沟通是一种高度个人的、感情的过程。单位的办公室,如同在其中工作的个人一样,都有自己的个性。在改进沟通上,一个办公室内行之有效的办法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沟通者不但应关心选择合适的沟通手段,而且,要关心接受信息者的情感反应、态度和感觉。但是,除非发出信息者已得到某种确认信息已被收到和内容已被准确理解,就不能肯定沟通已经完
人际沟通有助于激励工作人员以尽可能有效的方式完成他的工作。建立办公室管理者与下属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单位面临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与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沟通不是一种由管理者到下属到管理者的单向通道。沟通要能有效,必须是双向的---上下于管理者与下属之间,而且在管理者的之间和下属之间还有“便道”。双向沟通是许多单位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有效的双向沟通中起助手作用的是办公室管理者,他起着“连接拴”的作用,是上、下沟通的主要 渠道 。管理者同时是局中两个互相重迭的群体的成员。作为“连接拴”,管理员在一个群体他的下属中是上级,而在另一个群体管理员要对其中层管理者负责,他是下属。作为一个“夹在中间”的人,办公室管理者必须小心地选择用于双向沟通的合适媒介,这种媒介能清楚地向接收者传输信息,而后者通过反馈将表明他们对信息内容有明确的理解并将采取预定的行动。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 毕业 论文
一、绪论
随着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况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着重从社区这一角度探讨关爱“空巢老人”的途径。
二、本论
(一)当前“空巢老人”的基本状况
1、患病就医难
2、啃老现象不容乐观
3、生活条件有待改善
4、孤单无助缺少交流
5、养老方式受到制约
(二)如何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1、关心“空巢老人”健康
2、探索居家养老方式
3、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
4、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
5、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三、结论
“空巢老人”是一个独特的老年群体,切切实实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才能使“空巢老人”在街道、社区幸福、快乐、健康地生活。唯有如此,和谐社区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空巢老人”问题状况及其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步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在生活和精神方面需要得到关心、帮助和慰籍。研究“空巢老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着重探讨利用社区这一窗口关爱“空巢老人”的途径:关心“空巢老人”健康;探索居家养老方式;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
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关键词:和谐社区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改善 措施
“四代同堂”曾是中国沿袭几千年的传统家庭模式。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家庭模式已被分解。现在很多城镇老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而选择“独守空巢”,他们在对儿女“看不见”的思念中度日,而儿女们忙于工作和应酬,经常把老人“遗忘”了。福州市区凤凰北新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被发现在家中孤独去世。老人的几个子女虽住在福州,但却没有和他同住。显然,这是一位“空巢老人”。这位老人的孤独去世警示世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尚需探索,在我国“老龄社会”即将来临的时候应先破解“养老”难题。
一、当前“空巢”老人的基本状况
什么是空巢?据说“空巢”一说最初起源于一则童话:在一片茂密的山林里,栖息着很多小鸟,它们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歌唱,然而在这片山林里,却有一对老鸟趴在窝中,它们心中感叹着:孩子们的翅膀硬了,都飞走了,剩下我们两个老的好凄凉、好孤单……单从字义上讲,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换句话说,空巢家庭即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老年空巢家庭”是指达到退休年龄,身边又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家庭,其中包括单身老年人的家庭和夫妇两人的家庭。
据调查,在这些“空巢老人”中,不少“空巢老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享受着亲情的滋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也有相当部分老人孤独无助,患病时没钱看病,健康状况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患病就医难。“空巢老人”在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寂寥生活的同时,最需要“三大保障”,即:经济供养保障、医疗药费保障和生活照料保障。南京普通老职工每月退休金在1000多元,只能用于日常支出,遇到疾病等就无能为力了。“空巢老人”中,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并且不少人都是多病缠身。据了解,南京城市“空巢老人”每年平均医药费支出为5000元,很多人没有医保,因病致贫现象突出。空巢老人不同程度地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他们当中,参加医疗 保险 的老人仅占50%左右。目前,多数退休工人退休金普遍不高,这笔钱用于日常生活开支尚可,遇到重大疾病就捉襟见肘了。还有,老人一般得的都是“富贵病”,近一半的老人患病时自己买药治疗,药用久了,老人多半觉得花那么多钱也治不好病,还不如少吃或不吃药。由此对他们而言,参与医疗保险显得尤为重要。
2、孤单无助缺少交流。空巢感也就是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里又增添了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有空巢感的老人,大都心情抑郁,惆怅孤寂,行为退缩。他们中许多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有的老人在老伴离去后,由于子女反对或思想观念陈旧,不敢或拒绝再婚。他们本来就性格内向,整日里又一人独守空房,心理郁闷势必影响其自身健康状况。
3、啃老现象不容乐观。据调查,虽然“空巢”老人子女中85%有收入,但70%的老人得不到子女的赡养或医疗费用资助。且由于子女下岗、购房或孙辈上学择校等原因,他们还得挤出微薄的退休金,帮助子女承担开支。
4、生活条件有待改善。部分“空巢”老人的居住环境阴暗潮湿,日常卫生保洁不到位,还把日常用品堆放于床的周围,使原本狭小的空间显得紊乱窄小。他们年老体弱,还得买菜煮饭。为图方便省事,常常煮一顿吃三餐,有的还为省钱,排队购买降价打折食物。甚至有的老人还在使用被淘汰的煤炭炉。
5、养老方式受到制约。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在农村仍占主要地位。老年人最根本、最重要的是靠子女亲人的关爱。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老人们的养儿防老观念也在逐渐淡化,他们认为依靠社会提供养老帮助是今后养老趋势。虽然在养老观念上受诸多因素影响,但收入低是影响老人养老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二、如何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在现代城市里,“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已成为一大遗憾,俗话讲“远亲不如近邻”,关爱“空巢老人”已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不少地方都对养老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街道、社区、社会志愿者团体也对“空巢老人”的生活给予了多方帮助。针对街道
“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建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职能部门指导下,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把“守望工程”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事项开展,以社区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不断增强社区老龄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
(一)关心“空巢老人”健康
定时为“空巢老人”做健康检查,及时掌握“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并定期开展有针对性、指导性的健康讲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定期上门为老人做免费体检,并制定社区高龄“空巢老人”健康年检表、高龄“空巢老人”健康基本情况表和高龄“空巢老人”健康随访表,这些措施的实行将有效地避免延期诊断和突发疾病的可能性发生。街道社区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免费开通绿色代购通道,开展为老人生活用品、保健用品和器具免费配送服务,只要拨打一个电话或直接到社区服务站登记所需要的商品和规格,即可送到老人的家中。此外,社区服务中心还可以开展一系列专为老人提供的无偿服务,如:免费办理120安全出行卡、免费发放健康杂志《社康服务》、免费发放 健康食谱 及食物相克表、定期上门传授居家养生 保健操 和手疗操等,这些服务必将受到老人们的热烈欢迎。
(二)探索居家养老方式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即老人分散在家居住,社区服务机构提供非营利的公共服务,来解决老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是依托社区、以社区服务为保障,把社区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的一种社会养老模式。与之相对的是机构养老。由于短期内我国不可能建立大量社会福利设施来安置大批老年人,即使是以后社会保障有了很大发展,考虑到大多数老年人在家居住的愿望。因此,以社区-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是我国养老模式的一大特色和主流养老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社区服务。
1、社区服务直接、成本低、覆盖广、服务方式灵活,成为国际社会解决老龄问题的共识。西方发达国家解决老龄问题大致经历了这三个阶段:老龄化初期,政府大规模办机构进行养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养老回归社区;最后回到家庭,形成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体系。国外养老福利服务的 经验 表明,单纯依靠政府举办大中型老年福利机构解决养老问题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实际需求纷纷进行养老福利服务的战略调整,把大量的养老经费用于居家养老服务,并且制定了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法规政策。社区层面的居家养老成为国际社会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全球共识,并进行了各国的实践探索。20世纪90年代,英国将养老纳入社区,采取社区照顾方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法国设立了老年人专业社区。美国、德国、荷兰等,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比例都超过90%。瑞典的社区服务方案鼓励老人在家生活。澳大利亚目前有提供居家养老照料的服务机构3000多个,接受服务老人50多万,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不足老年人口的5%。在推行了几年西方式的养老院养老模式不成功的情况下,80年代末,日本逐渐构建起了居家养老、居家看护为发展方向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居家养老体制。现在,日本有96.9%的老人居家养老。香港采取社区照顾的原则,强调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政府为生活在社区中的老人发展一系列的服务支援,包括家务助理服务、老人日间护理服务等2。中国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按照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平均不能自理8.81%计算,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规模为1289万人,20xx年增加为1531万人,2020年达到2184万人,2030年超过3000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假设按照10%需要入住养老院计算,仅高龄老人所需要的养老床位,为150万张,20xx年为213万张,2020年为307万张,2030年则需要424万张。目前,社会能提供的养老床位数只有约60---70万张;大约有6%-8%的老年人口愿意到养老机构去养老,85%以上的老年人有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因此,通过健全与完善社区照料服务体系,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满足老年人对设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经济供给由国家承担,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在家庭进行;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国家将居家养老省下来的公共养老设施费用,补贴给居家养老和发展社区服务,以法规形式规范化,成为一定历史阶段下老龄社会稳定的养老模式。
2、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中华民族家庭养老源远流长,主要是三方面:经济赡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形成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 文化 传统和生活习俗。老年群体作为社区服务的重点对象,符合老年人“恋家”(把“小家庭”扩展到了社区这一“大家庭”)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老年人子女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社区“一老一小”的生活环境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以其经济、文化、社会等特性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正如今年“两会”期间,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所说,“社区养老是目前缓解我国养老机构不足、城区土地有限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许多家庭两代人都能接受的,既可延续赡养老人的传统,又能减轻子女压力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3、居家养老服务充分考虑了老年群体自身的需求。据我国九大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一年中经常在住地附近活动的占50.1%,在市内活动的占15.6%,去外地活动占有1.4%。这说明,绝大多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空间除了家庭就是社区。社区成为最重要的养老环境和条件,对社区服务要求最多、需求最迫切、最实际的是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目标就是在社区环境中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老年人之间的互助网络,协助老年人融入社区。在社区熟悉的环境中,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亲朋好友、熟人也能使老人精神愉悦。这些有利于恢复老年人正常的生活能力,使他们在社区里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关系。这些正体现了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助人自助”的工作目标。作为我国社会工作率先探索并取得一定经验的社区养老服务,能够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三)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
目前我国逐步形成“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养老模式,需要庞大的社会资源支付。从一定意义上说,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也是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服务要立足于社区,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服务,逐步形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家政服务、心理咨询、文化学习、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等综合性的服务网络,为居家老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发达国家在研究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问题和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时,特别注重不同群体和不同组织,即家庭、亲属、朋友、邻里和机构在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照料服务中的职能分工。当前我国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大难题是有能力承接服务的中介组织匮乏。在此背景下,部分基层政府尝试通过建立专职队伍和依托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辐射的办法,以求突破瓶颈。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非营利性养老服务中介机构(包括部分养老服务超市),主要从事收集养老服务信息,开展养老、维权、保健、旅游和咨询等服务。在养老服务队伍上,提供照料的主要是女性(离家近、收入稳定、工作时间有弹性、一般是老人的邻居,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有责任和感情的驱动)。
(四)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
各地要贯彻就地、小型、分散的原则,组织广大老年人开展娱乐、健身、读报、看电视、上老年大学、短途旅游等各项活动,特别要鼓励、引导“空巢老人”走出家门,参加室内外各种活动。
1、创建“星级”老年活动中心。要按照“星级”老年活动中心标准,改变过去单一搓 麻将 现象,设置电视、聊天、健身、棋牌等多种活动项目,组织老年人学习政治时事,开展各种趣味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空巢老人”融入其中,参与社会活动,从而消除孤独寂寞感。
2、成立老年文体组织。各社区都要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与老年人协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组织广大老年人参加门球、气 排球 、健身球等各种文体活动,活跃老年人生活,锻炼老年人体魄。并经常组织开展小型文体比赛,促进群众性老年文化活动的开展。
3、设立老年大学教学点。老年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广大老年人都可以参加学习,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既增长知识,又能消除孤独感,丰富晚年生活。各级政府要在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当地老年大学工作,就近设立教学点,争取更多的老年人参加学习。各教学点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在课前、课后开展各种趣味性文体活动,组织学员外出观光,调动学员积极性。
(五)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还是不够。每个社区都应该掌握空巢老人情况,把他们的资料包括健康状况登记在案,方便志愿者提供及时的、个性化服务。对“空巢老人”的身体、家庭状况、思想状况有一定的了解,遇到突发性状况,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取措施联系亲属,并通过经常性走访及时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可以制作“街道‘空巢老人’连心卡”,上面记载街道联系人、小区联系人电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制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联系卡,发到所有“空巢老人”的手中,使他们随时都能在急需的时候找到服务人员。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是从古到今人们一直追求的理想社会,而老年群体是社会的重要构成方面,特别是对空巢老年人的关爱,应是建立和谐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空巢老人”是一个独特的老年群体,按照老龄工作方针,切切实实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才能使“空巢老人”在街道、社区幸福、快乐、健康地生活。唯有如此,和谐社区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来建强、张乐:《传统家庭养老冷落“空巢老人”》,载于《福州日报》10月30日。
2、黄润龙.:《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状态》,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
3、合肥市庐阳区杏林街道:《关爱“空巢老人”维护和谐社会》,10月27日。
4、严秀华:《关爱“空巢老人”构建和谐社会》,载于《闽南日报》,2月8日,第1版。
5、王庆华:《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首席医学网08月22日。
关于行政助理毕业论文
作为一名人事行政,我们知道怎么样总结自己的收获,书写一篇毕业论文吗?以下是我整理好的关于行政助理毕业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 人事行政部门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堪比企业的窗口,这里的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对企业文化这种具有深邃内涵的具有企业共性的元素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从人事行政工作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人事工作发展需要,才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事行政企业文化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员工个体的言行和意识经过长期碰撞、磨合和优化后形成的代表企业集体的“气质”和“风格”,它是企业的精神深邃内涵和主宰,是广大员工恪守的崇高工作理念,是员工于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不会有卓越的企业,没有优化的企业文化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缺乏必须的思想基础,这种发展设想也就如同“空中楼阁”一般,只是有其华丽外表,却没有了支撑。
企业文化涉及企业战略、人才、制度、规范、生产、营销、产品、品牌、公关宣传、形象设计等多个方面,表现在企业精神、规章制度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具体到人事行政工作来讲,它同样表现在这三个层面,也势必依此影响企业的文化建设。
一、在人事行政工作中加强企业精神建设
企业精神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理念、企业道德标准等方面。我们建筑单位必须以诚信为企业的经营理,同时,诚信也是企业最基本的道德标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企业人事管理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首先,人事行政工作要注重形成诚信的文化氛围,通过活动、讲座、讨论等,进而促进人们企业遵守它和维护它。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以诚信为重点抓好企业经营道德的基础素质教育,使企业形成精求质量、工期守时、安全生产、服务优质的氛围。其次,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提出具体的诚信要求和指导意见,甚至可以在岗位规范中纳入具体诚信规章制度,使其具有可行性、操作性。最后,开展诚信经营的活动,如“安全生产、诚信经营”“树精品精神,创优质工程”让诚信的理念深入人心。
人是道德的载体,理所当然员工就是企业精神的承载,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人事行政部门要让员工意识到他们是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行政部门要做的就是宣传与倾听,秉承以人为本、团结奋进、和谐共处的精神,让员工的个人追求与企业发展目标融为一体,让企业各部门员工都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心全意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人事行政部门要多与基层员工亲密接触,做好员工日常思想及工作动态记录分析,善于总结和发现问题,充分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发挥人才的效用,以员工进步推动企业发展,使企业文化在和谐与进取中逐步得以完善。
二、在人事行政工作中加强规章制度管理以促企业文化发展
制度是企业文化的支撑,是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等意识形态的体现,能给企业带来无形的效益。人事行政工作的核心是制定并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企业只有在完善的规章制度保障下,才能通过近期计划和远景规划实现企业的宗旨和最高目标。
制定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是人事行政部门的重任,这就需要该部门员工具有勇挑重担、不怕错误曲折的信念,有很强的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精神,能够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设身处地全面考虑问题。首先,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在制度中融入企业文化理念。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特别是施工管理制度、安全施工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直接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企业管理制度。如责权结合的劳动责任制度;公平合理的职工晋升制度;职工社会保险以及保障人身安全的劳动保护制度等基本福利保障制度等。通过切实可行的制度,强化企业的民主和科学管理,规范员工的行为,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其次,要保证各项政策制度实施贯彻和推广。制度的制定是前提,但是只有推广和落实才能真正体现制度真正的价值。信访、谈话、述职述廉、民主评议、业务公开都是推进制度贯彻的良好途径。最后,要对制度的事实和推广展开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和考评,以推进企业制度的真正落实,完善企业的制度文化建设。
三、在人事行政工作中重视物质文化建设
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建设发展的条件,企业物质文化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人事行政部门要做好品牌、形象、薪资、福利等方面物质层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品牌是企业的标识,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谁拥有成功的品牌,谁就拥有逐渐扩大市场的机会。人力行政部门要通过视觉识别,员工形象上打造企业品牌的知名度,深化自己的企业形象,从而赢得更多的机会。
视觉识别是企业的外在形象,能直观展现企业良好的精神风貌。建筑施工单位一方面要实施“亮化”工程,统一企业标语、标牌、宣传口号,创建文明的工地,搭建推广企业理念和思想的平台,向市场、向社会展示企业的风采;另一方面要实施“品牌”战略立足创造质量安全标准化工程,以点带面,提高企业整体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社会的知名度。
员工形象能最直观的反应企业的实力,打造企业品牌势必要注重企业员工的外在形象和个人素质。人力行政部门要为员工制定整齐、庄重的.工作制服和个人信息识别胸牌,通过电视、杂志、企业网站等多种方式展现员工的精神面貌,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与此同时,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自律感,强化员工的感知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企业文化建立深厚的群众基础。人事行政部门要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和待培训者名单,通过培训来提高员工专业技能与个人修养。现在的市场无疑是品牌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竞争,因此,人事行政部门多组织培训学习,提升凝聚力,激发创造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杰出团队。
(二)合理的薪资待遇为企业文化基本保障
人力行政部门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制定合理的薪资福利制度,实行多劳多得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报酬手段对员工的工作成果给予肯定和保障。除了按照国家政策和规定,参加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房屋公积金,还要设置补贴福利、休假福利、岗位福利等,让员工真正后顾无忧,这才能能真正留住合适的、优秀的促进企业发展到人才。
总结:
企业文化的目的其实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倡导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精神氛围,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有的工作,当然也包括人事行政工作都指向这一核心,解决好这个问题,就会对企业的各方面的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也就体现了企业文化的价值。
自我鉴定是通过某件事或者某段时间内,对自我的一个全方面的答案。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大专行政管理毕业自我鉴定500字以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时光荏苒,光阴飞逝,三年的大专弹指一挥,转眼就要告一段落了。在校期间,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己的全面发展为奋斗方向。在大学的学习和锻炼中,我学会了怎样用一颗热情真挚的心,去追寻心中的梦想,学会了踏实地走好自己的路。
在思想品德方面,我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有着坚定的政治方向。在校学习期间,我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积极向组织靠拢,并在xx年学校组织的课培训中,取得了培训结业证书。
在生活中,我积极参加社团,并成为大学生创业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骨干成员。参与班级、系、院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作为班干部,我努力为同学服务,积极协助老师的工作,协调同学与集体的关系,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向心力。同时我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运用专业知识到xx社区协助社区人员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参与xx社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接受学校的安排到xx公园进行实训。
在今后,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工作之中。
本人就读于xx广播电视大学xx年春季行政管理专业。工作至今,使我充分认识到之前在校所学的知识及工作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今后的工作需要,急需补充相关理论、专业技能知识。我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参加了xx学习,现已修完全部课程,即将毕业。
xx业余学习以自学为主,条件艰苦,我统筹安排,以工作为主,学习为工作服务,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同时,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家庭的关系,积极争取家人的支持、帮助和配合,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成就我的学业。业余学习条件虽然艰苦,但也有它有利的一面,它为我提供了边学习边实践的机会。在学习中,我注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经常运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研究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
三年的xx学习,使我获益良多。学校严格的管理,严明的.纪律,良好的校风,为我们营造了优良的学习氛围。在学校的严格要求和辅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刻苦学习,积极参加辅导,按时完成课程作业,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与老师交流,获取知识。顺利通过了全部课程考试,完成毕业论文,修完学分。经过电大学习,使我增长了知识,增强了工作能力,提高了思想文化素质。
毕业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把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中去。同时,争取创造更多的条件,继续参与更高层次的学习深造。
在学业上,首先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除了学习行政管理专业应修的课程外,我还修了“劳动法”和“基础摄影”方面的知识。虽然我并不打算从事法律专业方面的工作,但我掌握了很多必要的工作技能,如从事招聘工作的相关法规和条例,使用相机和基本摄影技巧。另外,我还自学了会计方面的知识,自我增值。接着,在逐渐增加知识的厚度的同时,通过参加一些比赛活动把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起来。例如,在20xx年参加文法系举办的实用文写作大赛荣获“优秀奖”,把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起来,那也是一种锻炼。
在思惟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涵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积极地向组织靠拢,学习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使我有了更为深刻的熟悉。
在生活上,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锻炼了团队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增强了团队意识;主动参加志愿者活动,在帮助群众的同时锻炼了我的服务意识。此外,和同学和睦相处、适量运动是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如打篮球、打羽毛球、爬山等。我一直都坚信,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相信今后的要面临的人生,会有荆棘,或许伴有辛酸的伤痛,但有了大学这样一段满满的经历,我们的羽翼会更加饱满,蓝色蛹向金色蝶的奔腾,终会迎来辉煌的霞光,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是xx省20xx级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我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参加了学习,现已修完全部课程,就要毕业。两年学习,使我获益良多。
学校严格的管理,严明的纪律,良好的校风,为我们营造了优良的学习氛围。在学校的严格要求和辅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刻苦学习,积极参加辅导,按时完成课程作业,及时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获取知识。顺利通过了全部课程考试,完成毕业论文,修完学分。经过学习,使我增长了知识,增强了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提高了思想文化素质。
由于是函授学习,必须自学为主,由于每门课都与我的教学密切相关,都对我的教育教学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我学的非常认真。为了不影响工作,我统筹安排,以工作为主,学习为工作服务。
通常是系统学习课本,按章节做笔记,按时完成形成性作业,考试前再依照提纲复习,并能把各门课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结合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地写一些教育笔记。按照课程安排,完成实践环节的实验报告,完成了毕业论文。
毕业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职工作,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工作实践中去,争取做一名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称职的员工。
光阴似箭,转眼间两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如今站在临毕业的门槛上,回首在xx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点点滴滴,感触颇多。 我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做一个复合型人才,所以我是抱着极大的兴趣来上大学,我从踏入大学门槛的那天起,便本着“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念去做好每一件事。
通过两年大学学习使我的知识得到丰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价值观得到矫正!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20xx春应届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我拥有的是:
1.专业知识扎实,熟悉行政管理、公关、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知识,能充分并成功地运用于实际中,有较强团队管理与协调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2.善与人交流,人际关系良好,待人诚恳,工作认真负责,遇事沉着冷静,理智稳重,适应能力强,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强调诚信友善和团队合作精神,富有进取心和工作激情,接纳和学习能力强。
3.熟悉计算机网络、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对各种硬件安装及各种软件的运用有着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等。
4、利用课余时间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论文写作《关于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德庆县社会新农村建设社会调查》得到指导老师的好评。
通过学习使我工作上不畏困难,更善于思考,更虚心向学。并将我学专业知识运用到我的管理工作中去。这是对我专业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我人生的挑战。通过学习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适应工作的需求。使我做起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工作,如行政助理、办公室文秘、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工作得以应手。
毕业,并不意味着我的学习从此终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学习,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达到学习与实践融为一体。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用工作实践深化对理论的理解,不断吸取经验,丰富自我,从而更好的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大学是我迄今为止成长最快的时期,我受益匪浅。
在学业上,首先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学习行政管理专业应修的课程。
在思惟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涵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积极地向组织靠拢,学习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使我有了更为深刻的熟悉。
在生活上,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锻炼了团队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增强了团队意识;主动参加志愿者活动,在帮助群众的同时锻炼了我的服务意识。此外,与同学和睦相处、适量运动是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如打篮球、打羽毛球、爬山等。我一直都坚信,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相信今后的要面临的人生,会有荆棘,或许伴有辛酸的伤痛,但有了大学这样一段满满的经历,我们的羽翼会更加饱满,蓝色蛹向金色蝶的奔腾,终会迎来辉煌的霞光,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特别推荐
行政管理专业在我国开设时间较早,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行政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行政管理论文 范文 一: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论文
办公室在单位中,是沟通上下的喉咙、协调左右的纽带、传递信息的中枢,又是协助领导决策的“外脑”和处理日常事务的手足,有“不管部”之称。有效的办公室行政管理,能使工作运行顺利。
办公室作为单位的综合管理部门,其职能是办公室的职责和权力的综合表现,它渗透到单位的各个部门之中。办公室担负着协调单位各部之间关系的任务,处理事务,进而提供支持性服务,以保障各部门的灵活高效运转。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综合性强,接触面广,既要承上,又要启下,还有横向联系。工作范围广,既要参与政务,又要管理事务。其次是服务面宽,上下左右、大大小小的事都会汇集到办公室来,工作内容极其繁杂。对内对外、对上对下的协调很重要,不论是上报还是下发,需要办公室一一切沟通,协商并组织落实。由此可以看出,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有较强的办事能力、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一、办公室管理中的人事 方法
通常,确定要做的工作和如何做,是管理工作中最简单的任务,而最重要的则是管理的主观或人事方面。由于办公室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是有着职责的人在负责,行政管理中的共性问题,首要就是职责人的问题。因此,信任、公正、耐心和常识是对解决人的问题的人的基本要求。成功的办公室管理者要博得下属的尊敬和忠心以确保部门的最高工作效率,必须具有一定的个人品质。那就是把下属作为朋友对待、使自己成为单位一员而又丝毫无损于管理职位的尊严。管理者对人不能过于亲近,因为过于亲近往往导致过于宽厚,而过于宽厚又会导致失去尊重和信任。当然冷淡和采取过分严格的纪律同样也是不成功的。因为这样管理者要求服从以牺牲合作为代价。一种能使管理员成为一个领导人而不是一个工头的态度应是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这种态度能赢得最大的合作。办公室管理者在处理有时会破坏其部门工作高效运行的日常问题时,必须做到公正、坦率。必须要有思想准备,乐于了解问题的双方,并公平合理地解决问题。在接近下属时,必须善于听取忠告,在处理下属个人的、私人的问题时,必须有耐心、宽容,最后还必须信守诺言。
二、对办公室工作进行有效计划。
办公管理不当,没有计划的人经常被日常的文书工作搞得晕头转向。如果努力使办公室有一个良好的秩序,就要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并坚持下去。办公室工作中的通病就是事必躬亲。适当的委派,把某项任务还同完成任务的权力交给别人,让别人和你一起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共同努力,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使下属得到充分得锻炼。作为管理人员,一定要让别人来分担你的工作。想成为一个有效的 时间管理 者,就一定精通委派的艺术。
三、改善办公室时间运筹方法
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办尽可能多的事。具体方法是对遇到的事情提出三个问题:一是能不能取消它?首先找出有哪些事根本不必做,有哪做事做了也全然是浪费时间,没有效果。如果有些事不能,也不会有任何影响,那么,这件事便该立刻停止。二是能不能与别的事合并?把能够合并起来的事尽理合并起来办。三是能不能代替它?用费时少的办法代替费时多的办法而同样能达到目的,自然是最佳方案了。
四、办公室工作量化管理
办公室工作的量化管理需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理和方法。衡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劳动两者的比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可以避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浪费时间的现象。定性,就是对人与事的特性进行鉴别和确定。定性分析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定量是通过一种数字符号显示人的功能特性或人的效率特性。同时,办公室工作量化管理也需进行测量与评定工作效率。对于办公室工作时间及业绩和贡献的都需要全面确定行为价值。再其次,就是掌握好动静结合的原则。具体可通过制定工作标准,制订工作定额的要求,办公室工作分类。
五、权责相称适当授权
授权就是把工作委托给胜任工作职责的那些人。必须授予足够的权力才能保证工作的完 成,工作要出成果就必须互相了解。从上到下,权责关系必须清楚,这样才能贯彻全部职能,有交进行管理,尽可能减少任务的重复和交错现象。有些从来就不去学习授权,却坚持要自己去处理琐碎的工作。有些是把许多职责交给下级,却很少给予或根本不给权力。然而,办公室要想管理好,就非适当的授权不可,至少给予足够的权力,使工作完成,得以让骨干工作人员发挥主动性,并保证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当然,这得看被授权力和职责的人必须愿意承担义务,必须胜任所负责的工作的情况下。但不幸的是,许多管理者不会授权,因为他们不能充分理解自己的作用,或者说他们不相信下属的工作才能,以为工作非他们自己是不能做好的。也还有一些管理员,对工作只喜欢自己动手做,而不愿让别人碰一下。管理员也有由于心理上的动机而不肯授权于人的,他们怕竟争,怕失去信誉和赏识,怕自己的短处会暴露出来。这种惧怕心理往往会导致工作不好、生产率低下,并使部门中工作人员的士气严重低落。
六、有效的办公室人际沟通
沟通是一种高度个人的、感情的过程。单位的办公室,如同在其中工作的个人一样,都有自己的个性。在改进沟通上,一个办公室内行之有效的办法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沟通者不但应关心选择合适的沟通手段,而且,要关心接受信息者的情感反应、态度和感觉。但是,除非发出信息者已得到某种确认信息已被收到和内容已被准确理解,就不能肯定沟通已经完
人际沟通有助于激励工作人员以尽可能有效的方式完成他的工作。建立办公室管理者与下属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单位面临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与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沟通不是一种由管理者到下属到管理者的单向通道。沟通要能有效,必须是双向的---上下于管理者与下属之间,而且在管理者的之间和下属之间还有“便道”。双向沟通是许多单位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有效的双向沟通中起助手作用的是办公室管理者,他起着“连接拴”的作用,是上、下沟通的主要 渠道 。管理者同时是局中两个互相重迭的群体的成员。作为“连接拴”,管理员在一个群体他的下属中是上级,而在另一个群体管理员要对其中层管理者负责,他是下属。作为一个“夹在中间”的人,办公室管理者必须小心地选择用于双向沟通的合适媒介,这种媒介能清楚地向接收者传输信息,而后者通过反馈将表明他们对信息内容有明确的理解并将采取预定的行动。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二:行政管理专业本科 毕业 论文
一、绪论
随着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况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着重从社区这一角度探讨关爱“空巢老人”的途径。
二、本论
(一)当前“空巢老人”的基本状况
1、患病就医难
2、啃老现象不容乐观
3、生活条件有待改善
4、孤单无助缺少交流
5、养老方式受到制约
(二)如何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1、关心“空巢老人”健康
2、探索居家养老方式
3、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
4、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
5、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三、结论
“空巢老人”是一个独特的老年群体,切切实实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才能使“空巢老人”在街道、社区幸福、快乐、健康地生活。唯有如此,和谐社区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空巢老人”问题状况及其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步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在生活和精神方面需要得到关心、帮助和慰籍。研究“空巢老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着重探讨利用社区这一窗口关爱“空巢老人”的途径:关心“空巢老人”健康;探索居家养老方式;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
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关键词:和谐社区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改善 措施
“四代同堂”曾是中国沿袭几千年的传统家庭模式。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家庭模式已被分解。现在很多城镇老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而选择“独守空巢”,他们在对儿女“看不见”的思念中度日,而儿女们忙于工作和应酬,经常把老人“遗忘”了。福州市区凤凰北新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被发现在家中孤独去世。老人的几个子女虽住在福州,但却没有和他同住。显然,这是一位“空巢老人”。这位老人的孤独去世警示世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尚需探索,在我国“老龄社会”即将来临的时候应先破解“养老”难题。
一、当前“空巢”老人的基本状况
什么是空巢?据说“空巢”一说最初起源于一则童话:在一片茂密的山林里,栖息着很多小鸟,它们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歌唱,然而在这片山林里,却有一对老鸟趴在窝中,它们心中感叹着:孩子们的翅膀硬了,都飞走了,剩下我们两个老的好凄凉、好孤单……单从字义上讲,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换句话说,空巢家庭即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老年空巢家庭”是指达到退休年龄,身边又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家庭,其中包括单身老年人的家庭和夫妇两人的家庭。
据调查,在这些“空巢老人”中,不少“空巢老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享受着亲情的滋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也有相当部分老人孤独无助,患病时没钱看病,健康状况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患病就医难。“空巢老人”在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寂寥生活的同时,最需要“三大保障”,即:经济供养保障、医疗药费保障和生活照料保障。南京普通老职工每月退休金在1000多元,只能用于日常支出,遇到疾病等就无能为力了。“空巢老人”中,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并且不少人都是多病缠身。据了解,南京城市“空巢老人”每年平均医药费支出为5000元,很多人没有医保,因病致贫现象突出。空巢老人不同程度地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他们当中,参加医疗 保险 的老人仅占50%左右。目前,多数退休工人退休金普遍不高,这笔钱用于日常生活开支尚可,遇到重大疾病就捉襟见肘了。还有,老人一般得的都是“富贵病”,近一半的老人患病时自己买药治疗,药用久了,老人多半觉得花那么多钱也治不好病,还不如少吃或不吃药。由此对他们而言,参与医疗保险显得尤为重要。
2、孤单无助缺少交流。空巢感也就是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里又增添了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有空巢感的老人,大都心情抑郁,惆怅孤寂,行为退缩。他们中许多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有的老人在老伴离去后,由于子女反对或思想观念陈旧,不敢或拒绝再婚。他们本来就性格内向,整日里又一人独守空房,心理郁闷势必影响其自身健康状况。
3、啃老现象不容乐观。据调查,虽然“空巢”老人子女中85%有收入,但70%的老人得不到子女的赡养或医疗费用资助。且由于子女下岗、购房或孙辈上学择校等原因,他们还得挤出微薄的退休金,帮助子女承担开支。
4、生活条件有待改善。部分“空巢”老人的居住环境阴暗潮湿,日常卫生保洁不到位,还把日常用品堆放于床的周围,使原本狭小的空间显得紊乱窄小。他们年老体弱,还得买菜煮饭。为图方便省事,常常煮一顿吃三餐,有的还为省钱,排队购买降价打折食物。甚至有的老人还在使用被淘汰的煤炭炉。
5、养老方式受到制约。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在农村仍占主要地位。老年人最根本、最重要的是靠子女亲人的关爱。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老人们的养儿防老观念也在逐渐淡化,他们认为依靠社会提供养老帮助是今后养老趋势。虽然在养老观念上受诸多因素影响,但收入低是影响老人养老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二、如何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在现代城市里,“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已成为一大遗憾,俗话讲“远亲不如近邻”,关爱“空巢老人”已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不少地方都对养老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街道、社区、社会志愿者团体也对“空巢老人”的生活给予了多方帮助。针对街道
“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建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职能部门指导下,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把“守望工程”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事项开展,以社区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不断增强社区老龄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
(一)关心“空巢老人”健康
定时为“空巢老人”做健康检查,及时掌握“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并定期开展有针对性、指导性的健康讲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定期上门为老人做免费体检,并制定社区高龄“空巢老人”健康年检表、高龄“空巢老人”健康基本情况表和高龄“空巢老人”健康随访表,这些措施的实行将有效地避免延期诊断和突发疾病的可能性发生。街道社区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免费开通绿色代购通道,开展为老人生活用品、保健用品和器具免费配送服务,只要拨打一个电话或直接到社区服务站登记所需要的商品和规格,即可送到老人的家中。此外,社区服务中心还可以开展一系列专为老人提供的无偿服务,如:免费办理120安全出行卡、免费发放健康杂志《社康服务》、免费发放 健康食谱 及食物相克表、定期上门传授居家养生 保健操 和手疗操等,这些服务必将受到老人们的热烈欢迎。
(二)探索居家养老方式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即老人分散在家居住,社区服务机构提供非营利的公共服务,来解决老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是依托社区、以社区服务为保障,把社区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的一种社会养老模式。与之相对的是机构养老。由于短期内我国不可能建立大量社会福利设施来安置大批老年人,即使是以后社会保障有了很大发展,考虑到大多数老年人在家居住的愿望。因此,以社区-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是我国养老模式的一大特色和主流养老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社区服务。
1、社区服务直接、成本低、覆盖广、服务方式灵活,成为国际社会解决老龄问题的共识。西方发达国家解决老龄问题大致经历了这三个阶段:老龄化初期,政府大规模办机构进行养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养老回归社区;最后回到家庭,形成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体系。国外养老福利服务的 经验 表明,单纯依靠政府举办大中型老年福利机构解决养老问题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实际需求纷纷进行养老福利服务的战略调整,把大量的养老经费用于居家养老服务,并且制定了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法规政策。社区层面的居家养老成为国际社会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全球共识,并进行了各国的实践探索。20世纪90年代,英国将养老纳入社区,采取社区照顾方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法国设立了老年人专业社区。美国、德国、荷兰等,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比例都超过90%。瑞典的社区服务方案鼓励老人在家生活。澳大利亚目前有提供居家养老照料的服务机构3000多个,接受服务老人50多万,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不足老年人口的5%。在推行了几年西方式的养老院养老模式不成功的情况下,80年代末,日本逐渐构建起了居家养老、居家看护为发展方向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居家养老体制。现在,日本有96.9%的老人居家养老。香港采取社区照顾的原则,强调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政府为生活在社区中的老人发展一系列的服务支援,包括家务助理服务、老人日间护理服务等2。中国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按照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平均不能自理8.81%计算,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规模为1289万人,20xx年增加为1531万人,2020年达到2184万人,2030年超过3000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假设按照10%需要入住养老院计算,仅高龄老人所需要的养老床位,为150万张,20xx年为213万张,2020年为307万张,2030年则需要424万张。目前,社会能提供的养老床位数只有约60---70万张;大约有6%-8%的老年人口愿意到养老机构去养老,85%以上的老年人有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因此,通过健全与完善社区照料服务体系,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满足老年人对设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经济供给由国家承担,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在家庭进行;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国家将居家养老省下来的公共养老设施费用,补贴给居家养老和发展社区服务,以法规形式规范化,成为一定历史阶段下老龄社会稳定的养老模式。
2、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中华民族家庭养老源远流长,主要是三方面:经济赡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形成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 文化 传统和生活习俗。老年群体作为社区服务的重点对象,符合老年人“恋家”(把“小家庭”扩展到了社区这一“大家庭”)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老年人子女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社区“一老一小”的生活环境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以其经济、文化、社会等特性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正如今年“两会”期间,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所说,“社区养老是目前缓解我国养老机构不足、城区土地有限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许多家庭两代人都能接受的,既可延续赡养老人的传统,又能减轻子女压力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3、居家养老服务充分考虑了老年群体自身的需求。据我国九大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一年中经常在住地附近活动的占50.1%,在市内活动的占15.6%,去外地活动占有1.4%。这说明,绝大多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空间除了家庭就是社区。社区成为最重要的养老环境和条件,对社区服务要求最多、需求最迫切、最实际的是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目标就是在社区环境中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老年人之间的互助网络,协助老年人融入社区。在社区熟悉的环境中,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亲朋好友、熟人也能使老人精神愉悦。这些有利于恢复老年人正常的生活能力,使他们在社区里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关系。这些正体现了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助人自助”的工作目标。作为我国社会工作率先探索并取得一定经验的社区养老服务,能够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三)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
目前我国逐步形成“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养老模式,需要庞大的社会资源支付。从一定意义上说,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也是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服务要立足于社区,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服务,逐步形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家政服务、心理咨询、文化学习、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等综合性的服务网络,为居家老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发达国家在研究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问题和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时,特别注重不同群体和不同组织,即家庭、亲属、朋友、邻里和机构在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照料服务中的职能分工。当前我国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大难题是有能力承接服务的中介组织匮乏。在此背景下,部分基层政府尝试通过建立专职队伍和依托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辐射的办法,以求突破瓶颈。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非营利性养老服务中介机构(包括部分养老服务超市),主要从事收集养老服务信息,开展养老、维权、保健、旅游和咨询等服务。在养老服务队伍上,提供照料的主要是女性(离家近、收入稳定、工作时间有弹性、一般是老人的邻居,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有责任和感情的驱动)。
(四)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
各地要贯彻就地、小型、分散的原则,组织广大老年人开展娱乐、健身、读报、看电视、上老年大学、短途旅游等各项活动,特别要鼓励、引导“空巢老人”走出家门,参加室内外各种活动。
1、创建“星级”老年活动中心。要按照“星级”老年活动中心标准,改变过去单一搓 麻将 现象,设置电视、聊天、健身、棋牌等多种活动项目,组织老年人学习政治时事,开展各种趣味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空巢老人”融入其中,参与社会活动,从而消除孤独寂寞感。
2、成立老年文体组织。各社区都要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与老年人协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组织广大老年人参加门球、气 排球 、健身球等各种文体活动,活跃老年人生活,锻炼老年人体魄。并经常组织开展小型文体比赛,促进群众性老年文化活动的开展。
3、设立老年大学教学点。老年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广大老年人都可以参加学习,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既增长知识,又能消除孤独感,丰富晚年生活。各级政府要在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当地老年大学工作,就近设立教学点,争取更多的老年人参加学习。各教学点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在课前、课后开展各种趣味性文体活动,组织学员外出观光,调动学员积极性。
(五)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还是不够。每个社区都应该掌握空巢老人情况,把他们的资料包括健康状况登记在案,方便志愿者提供及时的、个性化服务。对“空巢老人”的身体、家庭状况、思想状况有一定的了解,遇到突发性状况,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取措施联系亲属,并通过经常性走访及时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可以制作“街道‘空巢老人’连心卡”,上面记载街道联系人、小区联系人电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制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联系卡,发到所有“空巢老人”的手中,使他们随时都能在急需的时候找到服务人员。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是从古到今人们一直追求的理想社会,而老年群体是社会的重要构成方面,特别是对空巢老年人的关爱,应是建立和谐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空巢老人”是一个独特的老年群体,按照老龄工作方针,切切实实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才能使“空巢老人”在街道、社区幸福、快乐、健康地生活。唯有如此,和谐社区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来建强、张乐:《传统家庭养老冷落“空巢老人”》,载于《福州日报》10月30日。
2、黄润龙.:《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状态》,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
3、合肥市庐阳区杏林街道:《关爱“空巢老人”维护和谐社会》,10月27日。
4、严秀华:《关爱“空巢老人”构建和谐社会》,载于《闽南日报》,2月8日,第1版。
5、王庆华:《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首席医学网08月22日。
关于行政助理毕业论文
作为一名人事行政,我们知道怎么样总结自己的收获,书写一篇毕业论文吗?以下是我整理好的关于行政助理毕业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 人事行政部门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堪比企业的窗口,这里的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对企业文化这种具有深邃内涵的具有企业共性的元素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从人事行政工作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人事工作发展需要,才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事行政企业文化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员工个体的言行和意识经过长期碰撞、磨合和优化后形成的代表企业集体的“气质”和“风格”,它是企业的精神深邃内涵和主宰,是广大员工恪守的崇高工作理念,是员工于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不会有卓越的企业,没有优化的企业文化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缺乏必须的思想基础,这种发展设想也就如同“空中楼阁”一般,只是有其华丽外表,却没有了支撑。
企业文化涉及企业战略、人才、制度、规范、生产、营销、产品、品牌、公关宣传、形象设计等多个方面,表现在企业精神、规章制度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具体到人事行政工作来讲,它同样表现在这三个层面,也势必依此影响企业的文化建设。
一、在人事行政工作中加强企业精神建设
企业精神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理念、企业道德标准等方面。我们建筑单位必须以诚信为企业的经营理,同时,诚信也是企业最基本的道德标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企业人事管理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首先,人事行政工作要注重形成诚信的文化氛围,通过活动、讲座、讨论等,进而促进人们企业遵守它和维护它。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以诚信为重点抓好企业经营道德的基础素质教育,使企业形成精求质量、工期守时、安全生产、服务优质的氛围。其次,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提出具体的诚信要求和指导意见,甚至可以在岗位规范中纳入具体诚信规章制度,使其具有可行性、操作性。最后,开展诚信经营的活动,如“安全生产、诚信经营”“树精品精神,创优质工程”让诚信的理念深入人心。
人是道德的载体,理所当然员工就是企业精神的承载,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人事行政部门要让员工意识到他们是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行政部门要做的就是宣传与倾听,秉承以人为本、团结奋进、和谐共处的精神,让员工的个人追求与企业发展目标融为一体,让企业各部门员工都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心全意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人事行政部门要多与基层员工亲密接触,做好员工日常思想及工作动态记录分析,善于总结和发现问题,充分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发挥人才的效用,以员工进步推动企业发展,使企业文化在和谐与进取中逐步得以完善。
二、在人事行政工作中加强规章制度管理以促企业文化发展
制度是企业文化的支撑,是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等意识形态的体现,能给企业带来无形的效益。人事行政工作的核心是制定并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企业只有在完善的规章制度保障下,才能通过近期计划和远景规划实现企业的宗旨和最高目标。
制定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是人事行政部门的重任,这就需要该部门员工具有勇挑重担、不怕错误曲折的信念,有很强的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精神,能够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设身处地全面考虑问题。首先,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在制度中融入企业文化理念。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特别是施工管理制度、安全施工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直接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企业管理制度。如责权结合的劳动责任制度;公平合理的职工晋升制度;职工社会保险以及保障人身安全的劳动保护制度等基本福利保障制度等。通过切实可行的制度,强化企业的民主和科学管理,规范员工的行为,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其次,要保证各项政策制度实施贯彻和推广。制度的制定是前提,但是只有推广和落实才能真正体现制度真正的价值。信访、谈话、述职述廉、民主评议、业务公开都是推进制度贯彻的良好途径。最后,要对制度的事实和推广展开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和考评,以推进企业制度的真正落实,完善企业的制度文化建设。
三、在人事行政工作中重视物质文化建设
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建设发展的条件,企业物质文化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人事行政部门要做好品牌、形象、薪资、福利等方面物质层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品牌是企业的标识,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谁拥有成功的品牌,谁就拥有逐渐扩大市场的机会。人力行政部门要通过视觉识别,员工形象上打造企业品牌的知名度,深化自己的企业形象,从而赢得更多的机会。
视觉识别是企业的外在形象,能直观展现企业良好的精神风貌。建筑施工单位一方面要实施“亮化”工程,统一企业标语、标牌、宣传口号,创建文明的工地,搭建推广企业理念和思想的平台,向市场、向社会展示企业的风采;另一方面要实施“品牌”战略立足创造质量安全标准化工程,以点带面,提高企业整体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社会的知名度。
员工形象能最直观的反应企业的实力,打造企业品牌势必要注重企业员工的外在形象和个人素质。人力行政部门要为员工制定整齐、庄重的.工作制服和个人信息识别胸牌,通过电视、杂志、企业网站等多种方式展现员工的精神面貌,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与此同时,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自律感,强化员工的感知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企业文化建立深厚的群众基础。人事行政部门要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和待培训者名单,通过培训来提高员工专业技能与个人修养。现在的市场无疑是品牌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竞争,因此,人事行政部门多组织培训学习,提升凝聚力,激发创造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杰出团队。
(二)合理的薪资待遇为企业文化基本保障
人力行政部门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制定合理的薪资福利制度,实行多劳多得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报酬手段对员工的工作成果给予肯定和保障。除了按照国家政策和规定,参加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房屋公积金,还要设置补贴福利、休假福利、岗位福利等,让员工真正后顾无忧,这才能能真正留住合适的、优秀的促进企业发展到人才。
总结:
企业文化的目的其实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倡导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精神氛围,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有的工作,当然也包括人事行政工作都指向这一核心,解决好这个问题,就会对企业的各方面的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也就体现了企业文化的价值。
现在论文都是有偿的!如果您想了解可以加我扣扣 68 35 85 0
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可以帮助助理个人工作者实现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人生的价值。以下是我精心推荐的一些助理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范文 ,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一、 自我剖析
(1) 我的性格
我的性格属于典型的内向,喜欢独处,不太爱说话,所以常让别人觉得我冷酷,孤僻,寡言,难以接近。其实,从内心深处来讲,我是个积极乐观的人,我渴望与人交流,热心帮助别人,想通过努力参加活动和发表自己的意见来获得别人的认可。总的来说,我的性格可以用5个词语来形容:冷静、细心、踏实、稳重、积极乐观。
(2) 优劣势分析 优势:
学习、组织、策划能力较强
能积极乐观的看待逆境,沉着、冷静地处理事情
责任感强,做事认真负责,脚踏实地,亲力亲为
劣势:
不够自信,不敢表达意见,看法
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差,不善于交际
太过依赖计划,不懂变通
二、 职业分析
1、专业分析
行政管理通常是指政府(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获授的国家公共行政权力,在法律原则规定的范围内运用行政裁量权,以行政效率和社会效益为基本衡量标准,处理公共行政事务的进程和活动。行政管理的基础是国家公共行政权力,行政管理的生命线就是权力,行政权力是一切行政现象的基础。归根到底,行政研究的全部任务,就是要寻求保证公共行政权力有效运用的途径和 方法 。政府是公共行政管理行为和过程的主体,政府从合法合理的权力地位出发通过履行特定的职能,实现国家对广泛的社会生活的有效管理。
“合法性与有效性”,构成了政府一切行政管理思想和行政行为的基本价值标准。为此,现代政府在实施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 ,越来越重视和强调主动进取、追求卓越、创新发展等现代行政精神。政府必须能够不断地提升公共政策质量和公共行政管理水准,不断强化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地提升政府自律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以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
2、就业方向
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今天,管理工作日益受人们的到重视,与此同时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选择学习管理专业。在这之中,伴随着改革开放形势发展起来的行政管理专业也受到了许多青年人的青睐。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恢复设立行政管理专业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行政管理人才。这些 毕业 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管理工作,对提高单位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进步,许多单位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有数量上的增加,对人才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主要面对我国的党政机关就业的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却没有随着经济发展有大幅度的增长,反而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确立而出现了行政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尤其是在1999年高等 教育 扩大招生规模以后,这种情况越发突出。因此一方面是社会对高水平管理人才的求贤若渴,一方面是学习管理的大学生慨叹英雄无用武之地,急需人才和就业困难成为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就业方向主要有:
第一,去高校工作现在看来是行政管理专业最佳的去处,高校工作舒适,待遇稳定,不过高校的门槛已经越来越高了,现在一流大学基本上只要博士,二流大学只要硕士以上,三流以下大学力争研究生。而且现在985院校是不留本校学生任教的。这一就业方向也有饱和的趋势。
第二,选调和公务员工作是行政管理专业第二大就业方向,选调是个比较有前途的方向,但是选调要求报名资格高,名额少,同时选调一般都有专业规定,而且基本上都没有表明需要行政管理专业的。至于公务员考试很多人都认为是行政管理专业就业的正宗领域。
行政管理专业的确研究行政管理活动,研究公务员,研究如何做好一个公务员,但是在我国的公务员考试方面,行政管理专业并没有额外的照顾,考试的科目也没有什么太强的行政管理专业色彩。复试很多单位的招聘职务都有很强的专业要求,因为公务员考试招聘的都是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对你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很高,所以一般都需要中文系、计算机系、法律系或 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的学生,而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培养定位如何管理好社会事物,如何领导好行政机关的,这样的专业的学生显然是不适应非领导职务的具体要求的。
所以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公务员考试复试中要显示出你有特别的资质。例如你是党员学生干部,或者你的文笔非凡或计算机能力突出等胜出的机会才会更大一些。由于公务员招考是“因岗择人”,即按照职位来招考,所以每个岗位的招考条件并不相同,但有一些通用的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基础理论扎实,学习(工作)成绩优良。
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5、除个别经批准的特殊岗位外,年龄应在35周岁以下。
6、身体健康。
三、 确立目标
职业选择及其选择理由
(1) 公务员
这个选择是结合自己的家庭要求和所学专业作出的,报 考公务员 已成为当代的一股热潮,公务员工资较高,工作稳定,压力小,社会地位也比较高,所以也受到高校毕业生的热烈追捧。我的看法是,报考公务员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最好选择。
(2) 中学心理或政治老师
我家是教师世家,我从小在良好的教育氛围成长,也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过尊敬、崇拜的感觉,而且我对心理学和政治比较感兴趣,能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学生也是一件好事。
(3) 企业行政助理或秘书
我责任感强,工作认真]踏实、细心、学习能力强、比较熟练电脑操作,具备了当行政助理和秘书的一些条件。
四、 具体计划
第一年:
认真学习,把重点放在 英语学习 上;课余时间多看一些课外书(心理学、历史、时政、法律等方面);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做一个尽职的班干;参加社团活动,提高能力;大一上学期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写入党 申请书 ;下学期参加推优,通过英语四级考试。
第二年:
竞选社团干部和班干,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学好专业知识;报考普通话考试,争取拿到二级甲等的优秀成绩;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报考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选读第二专业(会计方面)。
第三年:
参加实习;积极参加学科类竞赛,争取获得奖项;主攻专业课;请报考教师资格证;考取秘书证书。
第四年:
参加实习;准备毕业论文;考取驾照;关注就业动态;继续考取相关证书。
前言
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许多当代大学生还沉醉在象牙塔尖天之骄子的美梦里边,殊不知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奶瓶一族,或是盲目自大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帅哥酷妹们,在走出校门那一刻也有白痴路盲的时候。激烈竞争的刀光剑影,失落打击的残雨惊风,着着逼人落泪,步步迫人 反思 。曾经的信誓旦旦模糊得遥不可及,儿时的乌托邦也零落得残破不堪。于是乎昔日的风光不再,掩面而泣不再是偷偷摸摸,嚎啕大哭亦变得光面正大。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于是发出万般无赖的感慨:大学,我算是白来了!正人君子者流唾弃的读书无用论死而不僵,然而目下又的确没有药到病除的救命良方,招聘似淘金,工作如登月,前途一片光明,但出路在那里?经济学家招摇过市,算命先生日进斗金,大学生哭爹喊娘。鲁迅先生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可是现实却是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路了。但丁也说过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而现实却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去哭吧。于是有人怕了,读硕读博,埋首故纸堆;有人倦了,经院佛院,出家少林寺;有人累了,卧轨蹈海,失败亦英雄!。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成了二十世纪初最要命的呼喊,留在家里,留在学校,或是留在梦里。幸好毛主席教导有方,邓爷爷决策英明,至今还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俗话说发财不信邪致富全靠党,有一个良好的国内发展环境,有一个多元的国际拓展空间,加上一个聪明懂事乖巧伶俐的好 儿童 的艰苦奋斗节衣缩食,成功还是有可能的。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且听我慢慢分解:
NO.1 自我盘点
第一章 兴趣 爱好
自幼生活在农村,穷乡僻壤鸟不拉屎的旮旯里面,因此少了许多公子哥儿纨绔子弟的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当然由于家教不严,也偷闲练得一身猴子摘桃的绝技,凌波微步的潇洒。嗜好没有,雅癖绝无。读书是应该的,尤其是读史,虽不敢说兴之所至欣然忘食,不过边吃边看是常有的事。喜欢 唱歌 ,更喜欢听歌,当然嗓子不好是主要因素。柔情蜜意是少不了的,深沉古典是忘不了的,KTV是一定要去的,话筒是不能跟人家抢的,前提是别人请客的时候。喜欢到处走走看看,拍拍照照,而且一走就是一天,无知无觉亦不知疲倦。鞋是肯定要报废的,偶尔淋淋雨也是一顿奇异的山珍,对于枯燥的生活也是一种给养。穷人的生活培养了我革命的生活观:就是用最少的钱,多快好省地办事。
第二章 优点与优势
记得葛优的电影《非诚勿扰》里边有这样一段自白:人品五五开,不算好也不算坏,算是对社会有益无害的一类。显然我要比葛优强得多,起码人品二八开。这些年,在经过内心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的基础上,基本上形成了如今比较客观的全面的深刻的认识:何世虎(名字够气势),男(性别优势),现年20岁(年龄优势),四川省富顺县人(本地优势),至今未婚(单身优势),就读于四川大学(赐同进士出身,身价优势),综上所述,看来我的自身条件还比较好。加上从小在庄稼地和厨房练就的食八般武艺和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的接近完美的“魔鬼”身材,以及四川话八级水平,在巴蜀地区应该属于大小通吃的一类。喜欢读书,更喜欢思考,研究过中外名人及大小事件,读过四书五经及八卦新闻,应该属于追求而不追星的那一类。有悟性,批判过专家,反对过教授,不盲从,有主见,属于看谁都不顺眼跟谁都能较上劲的那一类。常年坐冷板凳,却有一副热心肠,耐得住寂寞也耐得住热闹。当过班长任过主席,见过校长会过书记,和老总吃过饭,陪局长喝过茶,总体来说最大的遗憾就是优点太多,优势太明显。
第三章 缺点与劣势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吾非圣贤,哪能无过!就曾有人在民主墙上贴大字报炮轰鄙人,开列四大罪状,今一一列叙如下:1、家穷人丑,一米六某;2、大学 文化 ,农村户口;3、破屋三间,薄田一亩;4、一年四季,药不离口。不过这也的确是我的真实写照,中肯与否,我辈都会照单全收。虽然参加过运动会,不过荣幸地被淘汰的提前批录取;加入过文学社,可惜我至今还是一张白纸,貌似文武两方面我都有缘无分(fen)。没有人知道农村到城市的路有多远,没有人知道农村人的城市梦有多长。在这条 马拉松 式的 长跑 中,我显得力不从心。的确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如果大树已经枯死,春天对他来说还有什么意义?我不断地为自己建造梦想的空中楼阁,可是现实却已开始征税,即使有未来,那又有多少未来可以用来替今天还昨天的债!这一切弄得我疲惫不堪又狼狈不堪。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仙逝多年,至今手间还留有她的余温,母亲死在我的怀里。父亲无能又无力,年过花甲之人,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儿子?奶奶的存在是我对家的唯一信念,虽然并不能帮上什么忙,我的孙子!茕茕孑立,形单影只。所以养成了听歌来解闷,看书来消遣,旅行来发泄的坏习惯。很多人都说你不行,我也曾认为我不行,除非我自己证明我能行!
第四章 成功的 经验 与失败的教训
其实我不喜欢成功和失败这两个词汇,因为至今我并没有发现有完全成功和彻底失败的例子发生在我的身上,硬着头皮说也的确没啥意思。听着那些名人讲自己的苦难史奋斗史发家史云雨史,简直连无关痛痒都说不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西方的上帝管不了东方的菩萨。不过经验倒是可以借鉴的,而且是有价值的。成功=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几个知心的朋友+值得拼命的事业,这些是以后的成功。曾经的成功无非是以全票在十四个候选人当中成为班长,以无厘头的方式成为民间的所谓主席,刚进大学就被选为辅导员助理,第一个进党校学习等。数一数,往日奖状不过十余张,且均为校级,由此我定义了我的发展路线:实力派。自然而然与之相应的座右铭:偶像派,见鬼去吧!失败明显多于成功,说起来恐怕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比如中高考失利,吃了一年冷饭。众叛亲离,最后竟打人进医院。没钱读书被迫流浪与乞讨,在大学的第一年就被剥夺了四年之后的政治权利(挂科),何况在爱情里哪有不受伤!唉,算了,还是重头再来!
NO.2 职业测试
进入四川大学学习是我一直的梦想,进入工商管理学院学习却是一个美丽的意外,因为我的第一志愿不是工商,当然也不是我一直钟情的历史文新。仅仅因为高考数学在我人生中第一次上了120,便兴奋得发烧,历史性的完成了我赌徒的转变,不过高风险也会带来高回报,just do it!工商,一切皆有可能。
第五章 职业兴趣测试
怀着略带崇敬和试探的心理,翻开职业生涯导航课本那个窥人心底晓人心扉的职业兴趣测试表,怀着以对党忠诚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小心谨慎地完成对自己的初步诊断:社会型与管理型经过激烈博弈后难分胜负,最终结盟社会管理型,赢得多数选票,主导兴趣抉择。研究艺术型尾随其后,成为最大的在野党。看来我还是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个人的兴趣服从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呵呵。
第六章 职业气质测试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不敢作这个测试,以我往日捏得出一大把水的文字和多愁善感的情绪以及偶尔的怒发冲冠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头破血流的脾气,肯定是抑郁质和胆汁质的黄金搭档。不料测试结果一出,黏液质十分,多血质九分,抑郁质十分,胆汁质四分,结果显示外圆内方,四平八稳,总算是有惊无险。原来我还是一个复合性格的人,推而广之,或许我的血型是 A B型 或者 O型 亦未可知。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 助理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范文
我也正在写这个专业的论文给你下面题目可以参考1. 论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2. 信息系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3. 人力资源激励的误区及其对策4. 论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5. 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 论绩效评估中的“末位淘汰制”7. 论构建组织文化的途径8. 推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深度思考9. 经济全球化中的人才争夺与我国的对策10. 使人力成为资源的途径11. 我国人才外流及其成因和对策研究12. 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对策13. 论人本管理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14.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15.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论思考16. “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特点、原因与对策17. 论“人力资本“18. 论管理中的沟通艺术19. 论公务员的职业道德20. 论国家公务员腐败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抑制策略21. 浅议人力资源开发22. 我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23. 我国古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思想源流24. 论培训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25. 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26. 儒家人本哲学与现代人本管理27. 论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特点28. 论中国古代的“仁政”思想29. 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30. 关于“民工潮”现象的深层思考31. 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现实思考32. 论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力度的途径33. 村民自治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34. 论我国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制度35. (乡镇)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6. 现阶段影响我国农村稳定的突出矛盾及对策37. 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制约因素38. 村民自治与政治文明建设39. 关于推进村自治的思考40. 反腐倡廉理论创新的思考41.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其借鉴42. 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43.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44. 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因素分析45. 反腐败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46.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47. 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革与完善48. 浅谈党的执政理念创新49. 论行政领导的用人艺术50. 电子政府与政府职能的转变51. 论人民团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52.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文化的建设53. 论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54. 民主法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55.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56. 行政效率的提高途径57. 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58. 论我国的行政组织改革59. 领导干部树立威信的途径60. 领导者批评的艺术61. 领导者奖励的艺术62. 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人才63. 领导者如何主持好会议64. 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65. 正职处理好与副职关系的方法66. 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位与作用67. 避免决策的失误的途径68. 论领导者的道德修养69. 领导者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70. 领导干部的创新观念71. 论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72. 论人本管理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73. 目标管理的应用74. 激励在管理中的应用75. 反腐倡廉与行政监督76. 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77. 乡镇政府机构改革78. 有效发挥新闻舆论在行政监督中的作用的途径79. 论公务员的竞争上岗80. 论公务员的考核制度81. 论公务员的职业道德82. 论行政道德制度化建设83.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或意义)84. 中西公务员制度的异同85. 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问题86. 提高行政效率87. 论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特点88.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的动因89. 论人事回避制度90. 论激励在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中的作用91. 论引咎辞职92. 论中国古代的“仁政”思想93. 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94. 论“德治”与“法制”95. 行政权力腐败的成因及其对策96. 加大行政监督在行政决策中的力度97. 浅谈行政执行中的监督问题98. 试论行政监察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99. 提高检查效率的途径探讨100. 当前腐败行为的特点与反腐败的必要性101. 论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102. 论行政监察及其完善103. 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104. 城市社区建设研究105. 依法治市研究106. 城市外来人口研究107. 中国封建社会中央机构演变研究108. 中国封建社会官员考核制度研究109. 五院制行政体制研究110.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行政的启示研究111. 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取向研究112. 诺斯理论对我国改革的启示研究113. 重塑政府理论研究114. 论公共政策与公共权力115. 论政策决策制定的民主化与科学化116. 21世纪中国政策科学的研究方向117. 论影响我国政府效率的因素1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策执行问题研究119. 公共政策咨询在政策科学中的作用120. 西部开发与我国决策科学化121. “三个代表”的政治目的与实践意义122. 青年干部适应干部“四化”要求的途径123. 调查研究与群众路线124. 村民政治意识与我国社会稳定的关系125. 信心网络化与我国意识形态的管理问题126. 中学管理和教育的法制化127. 村务公开与廉政建设128. 关于决策过错的法律责任问题129. 关于行政执法程序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130. 治理地方保护主义的法律对策131. 现阶段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关键和步骤132. 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的途径133. 基层民主的法制化问题134. 简论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随着人们法治意识的不断增强,对行政管理的法治要求随之增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科研院所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研实力的竞争。行政管理工作是科研院所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院所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文章主要分析了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提出应加强对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培训,促进科研院所科技实力的提升。
关键词: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培训
0引言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若要立于不败之地,科研院所必须坚持“科技兴所”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科研院所整体综合实力[1]。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与行政管理的高效服务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行政人员承担着服务、协调、管理的重要职责,其自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服务与管理水平的高低,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单位发展。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能该如何定位,行政管理人员本身又该具备哪些素质,如何促进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是需要人们思考的问题,本文就这些方面作一些探讨。
1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能
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2]。科研院所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单位的职能部门,管理是工作的主线,协调是工作的核心,服务是工作的根本,其职责主要是协助领导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规划计划等,在管理活动中主要担任组织协调作用。作为行政管理部门的主体,行政管理人员在传达领导的指示、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的同时,更要主动做好各个方面的沟通和协调工作,起着承上启下、联系内外的枢纽作用。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员以工作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单位科技工作的发展。
2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2.1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行政管理人员是各种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或者是上传下达者,首先自身必须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坚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科研人员服务的精神。开拓进取、敬业奉献、严谨求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这样才能把每一件细小的工作做好,才能提高整个科研院所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2.2管理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
作为行政管理人员,科学的管理,高效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在工作岗位上不仅需要掌握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技能,还要掌握管理专业知识结构的特点和规律。同时科研院所自身性质决定工作的专业性很强,作为行政管理人员,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站在发展前沿对科研形势、研究方向等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为本单位的科研活动提供指导性建议。国家、省、市各级科技方针政策以及本单位的政策规定是影响科研工作的重要因素,行政管理人员应当努力学习政策精神,把握方向,为科研人员做好参谋。
2.3组织协调能力
科研工作是一个群体行为,涉及多学科、跨专业、跨单位的科研项目的实施,离不开行政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非技术障碍,如设备、人员矛盾等,行政管理人员的作用在于协调项目实施中人员、设备、物资的调配,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出现意外情况,管理人员应积极地寻找对策,需要政府或其他部门的支持。可以说,娴熟的组织协调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是行政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素质,也是保障科研工作正常运作的关键。
2.4创新意识
约瑟夫•熊彼特认为管理创新是指组织形成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富有创造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3]。创新是科研发展的动力之源,行政管理同样离不开创新。行政管理人员应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研究科研管理工作规律和特点,探索和建立适应科研发展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对阻碍科研发展的政策办法进行必要的修订。建立有特色的学科和人才量化考核指标,制定合理的科研奖惩机制,既要把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又不能束缚科研人员的手脚。
2.5服务意识
科研院所行政管理工作是为一线科研人员提供服务的,管理人员要正确认识自身岗位职责,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积极地为科研一线服务。要做到服务下行,服务前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作为管理和服务部门,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深入科研一线,了解各学术梯队构成及研究方向、研究进展,提高换位思考的意识,在制定各类规章制度时要替科研人员多考虑,在下发各类通知时要谦虚谨慎,以理服人,全方位提高素质。
3加强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4]。科研院所应重视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培训,提升其管理和服务能力,从而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提升单位综合竞争力。目前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主要由3种人员组成:一是来自科研一线的专业人员转岗,这一类人员对科研工作比较熟悉,对管理工作比较陌生;二是来自于其他职能部门,这一类人员对管理工作较为熟悉,对科研工作则相对陌生;三是直接从学校毕业的管理系学生,这一类人员掌握基本的管理知识,但对科研工作比较陌生,对实际管理工作也不熟悉。行政人员的培训应当因人而异,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全面素质的复合形人才。
3.1加强科研院所管理知识的培训
科研院所应多安排行政管理人员参加各类管理专题培训,使之掌握必要的管理知识,提高专业管理能力,可采取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进行讲座的形式,也可提供机会让行政管理人员赴国内外同类院所进行学习、交流,参加系统的理论培训,了解相应的规则,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等。行政管理人员应主动利用人脉优势,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沟通,学习最新的理论,培养自己修养,锻炼自己的能力。
3.2加强科研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
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既要熟悉管理工作,又必须全面了解科研院所总体科研形势和最新研究进展,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这样才不会在管理中出现脱节现象。行政管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要注意进行知识的积累,同时多深入一线与科研人员沟通交流,了解院所各个相关学科的发展规划。
3.3加强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人员个人素质的培训
科研院所要求行政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管理知识,适当的科研知识,同时还需要拥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管理效益的重要因素。科研院所应鼓励行政管理人员加强继续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也应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全面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英语能力、伦理素养、人文底蕴等。
3.4加强对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人员的激励
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的价值很难用具体的指标来衡量,如果只讲奉献,只会使管理人员疲于奔波,忙于应付,严重的会心理失衡,从而导致管理效率低下,造成队伍的不稳定。科研院所应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注重对他们实际能力的考核和评估,在相关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倾斜,对于业绩出色的管理人员,要加大宣传,给予表彰,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成就感,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行政管理队伍中。
4结语
总之,科研院所的行政管理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综合性管理工作,它不同于普通单位的纯行政管理,而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科研院所综合科研能力的提升,无不凝结着管理人员的辛勤劳动。因此,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是管理工作的关键,这不仅需要管理人员自身的努力去适应新形势下对行政管理人员的高要求,而且需要科研院所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建立起合理的激励机制,开创科研院所行政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健,沙莉莉,吴超.医院科研管理人员人力资源培训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2):43-44.
[2]庄俐.如何提升农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5(2):110-111.
[3]徐志远,徐浩然.浅谈农业科研单位行政管理的加强与创新[J].黑龙江科学,2013(5):94-95.
[4]殷作曲,王立锦.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J].网络财富,2010(22):164-165,168.
摘要:高校要想改善高校行政管理岗位弊端,在促进岗位改革的同时也要适度采取完善科学的激励措施,不断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工作成就感与满意度,实现对他们的全面激励,方能推动行政管理的高效进行。
关键词:行政管理;改革与激励
高校是社会优秀人才的培育基地,这里聚集着海量的高素质人才。高校的教育、科研、服务等职责预示着它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力量,而行政管理岗位是高校以上功能得以顺利实现的基本保证。因此,充分发挥高校行政管理岗位人员的重要作用,提升其工作积极主动性,完善激励机制,促使高校行政管理日渐走向现代化、多元化与创新化很有必要。
1高校行政管理岗位的重要性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岗位担负的职责主要有思想宣传、活动组织、人事管理、后勤服务等,它是行政管理、教书育人、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重要载体,可见,行政管理岗位具有多重职责。近年来,高校行政管理岗位的社会服务性日渐凸显,其在增强高校影响力,树立高校良好声誉,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意识到行政管理岗位的不可替代性,透彻当下行政管理岗位存在的弊端,强化岗位改革,运用激励措施促使行政管理岗位效用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2高校行政管理岗位的一些弊端
2.1行政管理岗位设置的弊端
高校由于受“重科研,轻管理”思想理念的束缚,长久以来将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忽视了行政管理人员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岗位设置,还是在人员待遇方面,行政管理均不占优势。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岗位设置具有政府机构设置的特点,繁冗复杂,枝繁叶茂,但由于监管不力,形同虚设。还有部分高校更加淡化行政管理存在意识,施行科研与行政管理一体化,造成诸多弊端。
2.2行政管理人员自身存在问题
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即教育科研人员,他们本身具有较差的行政管理素养,无法充分适应琐碎繁杂的行政管理工作。再者,行政管理人员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方式僵硬,缺乏创新性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普遍问题。近年来随着高校扩张步伐的加快,学生出现的各类问题也日渐增多,急需一大批优秀的行政管理人员来支撑高校发展,因此素质问题必须解决。
2.3行政管理激励措施不完备
高校的急剧扩招急需增添行政管理人员,原有的行政管理机构与制度也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但一些学校不愿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激励机制,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吸引和留住优秀行政管理人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积极性严重受挫,工作倦怠、排斥等情绪日渐严重,行政管理岗位也无法发挥其应有价值。
3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建议与激励措施
3.1行政管理岗位改革有效策略
3.1.1科研与行政管理分离,强化监督施行科研教育与行政管理的有效分离是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岗位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需要解决的第一任务。首先要明确科研与行政管理的界线,尽可能杜绝科研人员担任行政管理人员,非常优秀之人可另行考虑。其次,合理规划与设置科研岗位与行政管理岗位,明确双方职责,禁止越俎代庖。最后,高校可以聘请一些有志于为高校行政管理作贡献的同窗校友担任此岗位,并合理分配人才,将更优秀人才收入行政管理岗位。除了施行政教分离,强化监督也非常重要。高校可以成立“校董会”,其人员可由本校退休老干部担任。在校董会的监管下,高校行政管理定能精简机构、高效运行。
3.1.2提高重要性认识,加大资金投入高校要推动行政管理岗位改革,强化对行政管理岗位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行政管理的资金投入很重要。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岗位中存在诸多弊端,这与高校缺乏重视,弱化资金投入是分不开的。因此,高校要摒弃“重科研,轻行政”的落后观念,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薪资改革,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推动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宣传、知识讲座等途径使全体教职工、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意识到行政管理之于高校发展的不可或缺性。当然,对于一些资金紧张的院校,可采取与相关企业合作,获取企业赞助的方式增加资金数额,并合理配置所得资金,将其投入行政管理,以资金带动行政管理效率的普遍提升。
3.1.3强化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随着高校行政管理“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呼吁声的提高,越来越多得高校对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但目前工作人员素质低下,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陈旧的现实难以适应时代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要求,因此,强化行政管理人员培训迫在眉睫。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多途径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认同度。很多工作人员认为行政管理岗位工作繁重,且社会地位不如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骤降。基于此,高校应通过集中宣讲、提高待遇等方式增强其职业认同感。二是强化对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在培训中,要细化部门培训内容,针对不同部门实施不同的业务培训,这样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素养便得到不断提升。
3.2行政管理岗位可行性激励措施
3.2.1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双管齐下对高校行政管理岗位可施行一定的可行性激励措施,以此改善行政管理效果。高校要做到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双管齐下,齐头并进。外部激励,即高校要基于行政管理岗位现状,建立全面合理的激励机制,大到领导阶层,小到一般职工,从一般岗位到重点岗位,包括决策者、执行者,都要建立与岗位相匹配的激励机制,促使行政管理工作的每一个员工都享受到激励机制的好处。内部激励,即员工潜意识中自己对自己的激励,行政管理人员要时刻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以百倍信心投入工作,提升自身工作效率。毋庸置疑,员工的内部激励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外部激励的推动,故高校要强化外部激励。
3.2.2赋予管理人员职业发展激励职业发展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提升工作信心,增强工作向心力和安全感的重要因素,高校要适当赋予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职业发展激励,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便利条件。高校要做到以下方面:一是合理规划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生涯发展。强化对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员工提供尽可能多的晋升渠道,使员工始终对自己未来信心满满。二是建立健全人才晋升制度。在晋升方法上可以借鉴专业技术人才晋升的方式,规定等级、服务年限、制定科学的评定方法,确保晋升的公平、公正。三是采用目标激励措施促进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例如,规定每一阶段的职业发展目标,督促员工定时定量完成,提升其职业能力。
3.2.3建立绩效考核制,实现恒久激励绩效考核制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薪资改革的重要结果,虽然绩效考核制度备受青睐,但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其本身也存在一定弊端,高校应趋利避害,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就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不能盲目随意,应具有针对性。首先要明确考核目标和岗位对象,基于不同部门岗位、工作性质、工作对象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其次,要促使考核方式的多元化。以采用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将考核结果与职业晋升相链接,实现对行政管理人员的恒久激励。综上所述,高校必须明确行政管理岗位的重要性,并基于存在问题对症下药,强化激励促进措施,让行政管理岗位尽可能发光发热,推动高校教育的跳跃式发展。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是一群知识、能力、内涵俱全的高级知识分子,高校要想改善高校行政管理岗位弊端,在促进岗位改革的同时也要适度采取完善科学的激励措施,不断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工作成就感与满意度,实现对他们的全面激励,方能推动行政管理的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探讨李坤;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1-056
如何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人力资源规划最具战略性和积极的应变性。组织发展战略及目标、任务、计划的制定与人力资源战略及计划的制定紧密相连。人力资源规划规定了招聘和挑选人才的目的、要求及原则;人员的培训和发展、人员的余缺都得依据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实施和调整;员工的报酬、福利等也是依据人力资源规划中规定的政策实施的,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而且在实施企业目标和规划过程中,它还能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因此,人力资源规划处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统筹阶段,它为下一步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制定了目标、原则和方法。人力资源规划的可靠性直接关系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整体的成败。所以,制定好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规划的实质是根据企业经营方针,通过确定企业人力资源来实现企业的目标。翔龙集团基本情况:集团公司拥有资产6亿元,年销售收12亿元。集团下属企业有施可丰化工公司,供销实业总公司、钢铁有限公司、储运有限公司、费县化工有限公司、财贸中专学校、百利酒店、同力塑编公司,下设钢铁、石油、汽车、农贸、农机、粮油、糖业等12个经营分公司、4个农资供应站,普瑞农化服务中心等。是以化工产业为主导产业、以化工产业链为核心企业的多元化现代企业集团。现有员工3000人,其中中等专业技术人员占10%,高等专业技术人员5%。一、人力资源的战略计划战略计划主要是根据企业内部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以及企业外部的社会和法律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影响,来制定计划。但同时还要注意其战略规划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人力资源应该以企业的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增长,并保持企业的永远发展潜力为目的。必须致力于劳资协调,人才培养与后继者培植工作,现实中,企业的一时顺境并不代表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和人力资源管理者,具有长远目标和宽阔的胸襟,从企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协调好劳资关系,做好企业的人才再造和培植接班人的工作。人力资源的预测根据集团公司的战略规划以及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而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计划,为配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避免制定人力资源战术计划的盲目性,应该对集团所需人才进行预测:估计到2007年所增加的人才预测如下:业务发展而所需人才:现有职工的20%;现有人才的离职和退休而所需补充人才:现有职工的10%技术的革新及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所需人才:现有职工的30%。企业文化的整合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培育企业的价值观,培育一种创新向上,符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中必须充分注意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渗透,保障企业经营的特色,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和组织行为的约束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具有延续性,具有自己的符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特色,国外一些大公司都非常注重人力资源战略的规划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松下的"不仅生产产品,而且生产人"的企业文化观念,就是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体现。人力资源战略策略: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外引内培,协调发展;实施部分岗位轮换制、助理制,建立人才梯队。由于翔龙所处“二次创业” 的发展阶段,企业需要的一些高层次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一部分可以通过对外引进的方式,主要采取内部人才培养,使内外部人才相互融合。轮岗可以加强企业文化的融合,使各层次管理者学会换位思考,树立管理人员的全局观,增强内部凝聚力;助理制既培养了人才,也减少了意外的人才流失。人才观:重学历不唯学历看能力;重才能不唯才能看品行,重资历不唯资历看贡献。二、企业人力资源的战术计划:战术计划则是根据企业未来面临的外部人力资源供求的预测,以及企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的预测,而根据预测的结果制定的具体方案,包括招聘,辞退,晋升,培训,工资福利政策和组织变革等。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有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计划后,就要制定企业的人力资源战术计划,人才的战术计划一般包括四部分:1、招聘计划针对人力资源所需要增加的人才,应制定出该项人才的招聘计划,一般为一个年度为一个段落,其内容包括:计算各年度所需人才,并计算考察出可有内部晋升调配的人数;确定各年度必须向外招聘的人才数量;确定招聘方式;寻找招聘来源。对所聘人才如何安排工作职位,并防止人才流失。例如:翔龙集团2004——2006年员工招聘计划2004年 2005年 2006年内部 外部 内部 外部 内部 外部化工 20 40 60会计 10 10 10 10 10 10营销 30 40 40 60 40 100电工 10 30 60机电 10 30 80维修工 20 30 60司炉工 5 5 5管理人员 20 10 30 15 50 25下属企业高层 5 2 12 5 20 8集团高层 2 1 3 1 3 1外部招聘方式:普通员工:集团职业学校和社会招聘;专业技术人才:集团职业学校、社会招聘、高等院校、竞争对手;下属企业高层和集团高层:广告招聘和猎头。2、人才培训计划人才培训计划是人力计划的重要内容,人才培训计划应按照公司的业务需要和公司的战略目标,以及公司的培训能力,分别确定下列培训计划:新进人才培训计划:到集团职业学校进行岗前培训;专业人才培训计划:到集团职业学校进行培训,重点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部门主管培训计划:到集团职业学校进行培训,重点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一般人员培训计划:到集团职业学校根据需要进行技能或综合培训;人才选送进修计划:每年选出5%的专业人才或管理人才到集团职业大学或普通院校进修。在职培训的方法有:有计划的晋升;工作轮换;担任“助理”;临时提升——“代理”主管(主管出差、生病、休假);参加委员会;辅导——接受导师讲解、演示,并在辅导情况下自己一步步执行任务,必要时给予纠正,直到无需纠正时为止;举办讲座,培养受训者的技能和良好习惯。3、考核计划;一般而言,企业内部因为分工的不同,对于人才的考核方法也不同,在市场经济情况下,一般企业应该根据员工对于企业所作出的贡献作为考核的依据。这就是绩效考核方法。绩效考核计划要从员工的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员工在工作中的优缺点进行制定。譬如市场营销人员和公司财务人员的考核体系就不一样,因此其在制定考核计划时,应该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绩销考核计划。我们的绩效测量方法有:产品分析法——生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分析法——经济角度衡量时间分析法——工作时间作为分析对象,比如考勤故事分析法——安全性或事故率绩效考核计划做出来以后,要相应制定有关考核办法,我们采用以下考评办法:直接上级考评:同事考评:自我考评:直接下属考评:外界考评:小组考评:顾客考评:4、薪酬计划激励是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激励的作用就是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在激励计划中,要注意物质激励计划和精神激励计划的统一,在精神激励计划中主要是建立一套系统的薪酬体系,同时要在此基础上,认真思考工作绩效和生产绩效问题的原因,然后改进激励计划中不能起到激励作用的部分。 我们集团的薪酬包括以下8部分内容:1、工作和工作业绩报酬2、非工作时间报酬3、丧失劳动能力收入继续4、劳动失业收入继续5、退休延续收入计划6、家庭收入继续计划7、健康、事故和能力保护8、收入平衡支付工资有:基本工资、附加工资、结果工资(短期)、短期业绩奖励、专业成就工资、技能工资、教育激励工资。三、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时应注意的问题1、人力资源规划不只是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事,所有管理者,上至总经理下到每个主管以至员工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在人力资源规划中最重要的还是企业高层领导者的重视、动手甚至亲自推动。其实际运作是由各部门主管初步规划,再由人力资源部门汇总,参照公司发展策略与目标,考核人员生产力与人事薪资预算等因素,与各部门协调并达成共识,才向上呈报。2、人力资源规划要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整合。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培育企业的价值观,培育一种创新向上,符合实际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中必须充分注意企业文化的融合与渗透,保障企业经营的特色,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和组织行为的约束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具有延续性,具有自己的符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特色。国外一些大公司都非常注重人力资源战略的规划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松下的"不仅生产产品,而且生产人"的企业文化观念,就是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体现。波音公司的情景测试也很有启发性:一个工人和管理人员发生冲突,其中,管理人员要求工人按照原计划切去材料的拐角,而工人却不同意管理人员的意见,管理人员告诉工人,如果他不照做的话,就离开公司,然后开始考试发问:"如果你是这个工人,你将怎样做?","辞职"和"发牢骚"都不是正确的答案,这表明回答者不适合波音公司"团队合作"的企业文化,正确答案是"照做,但事后与管理员或职位更高的人谈"。3、人力资源规划要使企业和员工都得到长期的利益。人力资源规划不仅是面向企业的计划,也是面向员工的计划。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是互相依托、互相促的关系。如果只考虑了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员工的发展,则会有损企业发展目标的达成。优秀的人力资源规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得到长期利益的计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计划。新的世纪将是一个全球一体化、高度整合而又高度竞争的时代。而竞争则主要是针对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将来谁能拥有具高度竞争力的各类人才,谁就掌握了国际竞争的优势和主动!一、人力资源对企业远景的影响人力资源战略是根据企业远景制定的,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部分,并主要通过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来实现对经营战略的贡献。 远景是要回答:企业将成为、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经营战略则是实现远景的策略,人力资源战略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为实现其远景需要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采取什么样的理念来开展人力资源工作?如何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例如,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远景是成为向中国企业提供咨询方案的最佳服务机构。由于远景目标的知识性特点,其人力资源规划可以是初期选拔经验丰富并具有咨询业素质的专业人士,随着公司的成长和专业技术的完善,再由公司自己培养新加盟的大学毕业生,以便尽快壮大队伍。以“信任、团队、智慧、创新”为核心价值观,激发员工的价值认同感。一流企业之所以能吸引并凝聚优秀的员工,认同感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二、人力资源系统如何与其他系统相结合组织建设包括“硬”的组织结构规划设计和“软”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经营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决定组织建构并透过组织得以实现。文化建设首先确立核心价值观,再将其有系统地向组织渗透,并有意识地融入管理系统、制度和程序。系统建设既要求操作系统的科学与规范,更强调各系统间的配套衔接,这体现在两个方面:1. 人力资源操作系统是对战略由宏观到微观操作层面的细化,其间必须经过一个更为基础的普适性的技术分析过程,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源平台”。人力资源平台即通过对工作、人、职位的分析、评估,整理、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各操作系统提供技术支撑。招聘、绩效管理、培训发展、薪资福利及人员管理等子系统就是建立在此平台上。 2. 操作系统是连贯一体的,如人才保留不仅是薪资待遇和发展机会的问题,在员工招聘时就应该加以考虑。面试评估标准应关注应聘人的价值观念是否符合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应聘人的发展期望是否是公司可以提供的,如果不相匹配,即使招聘进来也很难长期保留。只有综合、系统地制定各操作方法,才能保证其有效性。 三、必须以大人力资源观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根据企业远景和经营战略来全盘规划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确定支持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分析企业关键成功因素,明确核心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设计适合企业发展的个性化的组织结构,而不是模仿照搬其他企业。同时进一步阐释核心价值观,明确组织文化内涵和外延,作为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理念和原则。由战略、组织、文化落实到具体的各人力资源操作系统,还必须经过一个普适性的技术分析过程,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它的主要内容是对职位、工作、人三者关系的分析,包括职位对公司的价值(存在的目的),如何衡量(分解关键绩效指标),以及对任职人的素质要求。该平台将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予以实化,是建立招聘、培训、考核、报酬等人力资源操作系统的基础依据。平台是相对稳定的,各操作系统可以根据组织变革进行适时调整。具体的招聘、培训开发、绩效管理、报酬等操作系统(政策、制度、程序、方法等),是企业人力资源策略的具体实现途径和手段,它包括为强调专业化而设立的职能操作系统和为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设立的跨越职能的功能系统。人力资源部通过制定作为“技术资源”的职能系统,以及向公司所有管理者提供“技术”应用培训和咨询辅助,促进管理者有效运用功能系统,旨在形成全公司动态有效的人力资源机制。各操作系统建立在同一个平台上,所以彼此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紧密联系的。人力资源操作系统必须充分体现并融合战略、组织、文化的要求,而每家公司的战略、组织、文化独具特点,所以人力资源操作系统也应该是个性化、切合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职业规划论文!!摘 要: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所需的专门人才,同时也会产生开发风险,由于它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必须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确定好人才开发规划,优化制度建设,提高执行效果,从而有效地降低开发风险。关键词:人力资源 投资风险 规划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投资与收益比例关系问题,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时将面对一系列的风险,当然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是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时将最大限度的评估投资的风险和回报,然后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争取利润的最大化。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风险人力资源开发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种投资,市场经济条件下既然是一种投资就必然会有一系列的风险,总的来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员工流失和开发低效或无效。(一)核心员工流失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出现的最大的风险后果就是核心员工、骨干员工的流失,这些员工的离职带走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特别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离职往往伴随的是企业中一个精英团队地流失,同时由于岗位的空缺,会影响到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也会对士气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使生产效率降低,并导致员工不配合企业后续的人力资源安排,对于一些掌握了企业技术、客户等资料的核心员工,他们的流失将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带来更大的威胁。(二)开发低效或无效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是实现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员工是一个企业与员工双赢的过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没有实现预期目标,或者是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未得到提高;或者是开发的转化不到位,员工未将其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服务于企业,都会会产生经济、时间、市场资源等方面的损失。企业没有获得相应知识与技能要求的员工,原计划的工作会随之受到影响,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可以通过开发成本测算出来,而间接的经济损失和其他方面的损失则无法准确计量,但可以通过开发前后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及其他企业生产经营的指标的变化进行间接反映。二、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风险的成因(一)外部环境的风险由于人力资源开发周期较长,而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快速变化的,且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企业在制定及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方案过程中,始终会面临着政策的规范与管理、面临着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变革、面临着行业的变化调整、面临着人才的竞争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如果企业没有认真研究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就会导致开发滞后或开发不对路,造成重大损失。(二)零开发的风险零开发是指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培训和开发不做任何投入的做法,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仅仅是对员工组织了岗前培训,而不考虑员工上岗后的培训和开发,有一些企业家往往将开发成本转嫁给社会和员工个人,对员工进行一种掠夺性的使用,仅仅是对其支付劳动报酬,不考虑员工的职业发展,人员结构的优化,更多的是倾向于从外部人才市场聘请,员工的岗位技能未得到提高,相应的工作效率会直接受到影响,员工职业危机感加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减弱,形成了不稳定的因素。这种零开发观念指导的管理行为很难为企业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保障。(三)人力资源规划不当没有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的企业,员工的开发是一项非常规性的工作,呈现出临时性、简单化的特点,由此,人力资源配置会进入一种非常规的局面,在解决人才供求缺口问题时捉襟见肘,不利于企业积极、灵活地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人才开发规划中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是开发的盲目性、开发内容不够全面、缺乏系统性,对实际工作没有什么指导意义。目前大多数的企业都存在着重培训轻开发、重眼前轻长远的问题,开发手段单一,缺乏整体的开发部署,导致员工的职业方向不够明晰;在选择开发项目时,没有充分考虑技术条件、经营环境的变化、目的性不明确,开发的知识与技能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相对于零开发的风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另一种极端的做法是认为开发是万能的,管理者急功近利,希望通过一两次的开发项目就能获得一支精英队伍,能够一劳永逸,在做规划时没有考虑企业实际发展阶段的需要、开发对象的具体情况等因素,开发目标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完全由管理者一厢情愿的强制推行,这样会使员工面临较大的压力,且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效果不会很理想。(四)人力资源开发的执行不力在开发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影响到项目的落实,如工作时间、个人时间与开发时间的矛盾;开发创新与抵制变革之间的冲突;其它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等。如果上述问题在项目执行时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在项目执行时没有给予及时的调整,就会影响到项目正常进程,使整个工作偏离预期的开发目标,导致开发低效或无效。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规划与执行之间的协调与控制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执行人员的工作态度、专业技能等方面未达到相关要求。(五)缺乏内部成长通道人力资源开发除了提高员工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明晰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自我超越的潜能,经过开发知识与技能得以提高,员工会自觉主动地向更专、更精的领域去学习与探索,会产生更高层次的追求。相应地也会需要更多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机会和施展才能的舞台,希望自身的价值在薪酬待遇、工作职位、工作条件等方面获得认可,如果管理者不关注员工变化了的需求,企业内没有明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员工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自我追求受到压抑,在较长时间的失望过后,其产生的结果或者是辞职转而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或者是员工意志消沉,丧失了追求个人理想的执着,丧失了对工作的热情,使前期的开发效果归于零。这样的结果亦会对其他员工产生一个示范效应,使他们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持怀疑态度,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产生不满,后期的开发工作会更难开展。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风险的防范措施(一)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一个好的规划应该目标明确、系统完整,可以动态调整。开发的目标要明确指向企业战略发展的方向,为企业的发展预先储备专业人员;系统完整则要考虑开发内容、时间上的要求,从内容上来说要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职业技能开发,时间上对一名员工的培养要结合他本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长期的开发,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开发项目;动态调控意味着管理者要密切注意企业经营环境、技术环境、人才供求、开发对象等主要因素的变化情况,对开发项目的目标、内容、步骤、对象等方面进行调整,保证开发效果。(二)签订保证企业权益人力资源开发合同确定好开发对象后,企业要与之签订开发合同。合同条款一般包括开发内容、形式、时间及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等,为防止员工专业技能提高后另谋高就,合同中要注明开发后的员工应在企业服务的时间、违约后的经济责任,对员工产生纪律和经济方面的双重约束,假使员工离职,企业还可获得一定的经济赔偿,减少企业的投资损失。开发合同中一个重要的条款就是竞业禁止条款,如果在员工的聘任合同中未进行有关规定,则在开发合同中,一定要和掌握了商业秘密的核心员工签订竞业禁止的内容以保障企业的权益,在发生核心员工离职、侵犯到企业的商业秘密时可通过法律手段进行保护。(三)注重人才储备管理者要提前做好人才储备的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员工流失后出现的岗位空缺导致工作出现混乱的局面。在企业内部组建工作团队,避免出现个人控制某个工作项目的状况,工作就不会因为个人的离开而出现中断;除了团队建设还应该注意人才的梯队建设,以师徒的“传、帮、带”方式形成同一岗位的储备人才,当第一梯队人员离开时,后续梯队的人员能够迅速补充上来,保证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管理者要注意更新用人观念,处理好人才为我所用与为我所有的关系,积极探索各种灵活的用人机制,建立人才信息库,在需要时可迅速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通过聘请兼职员工、短期工,解决企业在不同情况下出现的人员缺口。(四)加强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建设通过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并进行配套的制度建设,以形成企业倡导的价值体系,从精神层面上给予激励,增强企业凝聚力,引导员工的行为方式,降低流失率。企业可建立内部竞争机制,改变主要取决于上级决定的“伯乐相马”式的人才选拔方式,更多的是通过“赛马”的方式由员工自己的才能来证明实力,为员工提供展示才能的“赛场”,为其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五)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企业要有效的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就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专业人员的工作保障,这些人员的业务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规划制定的是够合理、相关制度执行是否规范、开发项目能否有效落实等问题,对他们的开发特别是更新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参考文献[1]郑美玲.浅谈我国人力资源开发[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2]岳珍.自主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关于行政助理毕业论文
作为一名人事行政,我们知道怎么样总结自己的收获,书写一篇毕业论文吗?以下是我整理好的关于行政助理毕业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 人事行政部门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堪比企业的窗口,这里的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对企业文化这种具有深邃内涵的具有企业共性的元素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因此,从人事行政工作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人事工作发展需要,才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事行政企业文化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员工个体的言行和意识经过长期碰撞、磨合和优化后形成的代表企业集体的“气质”和“风格”,它是企业的精神深邃内涵和主宰,是广大员工恪守的崇高工作理念,是员工于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不会有卓越的企业,没有优化的企业文化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缺乏必须的思想基础,这种发展设想也就如同“空中楼阁”一般,只是有其华丽外表,却没有了支撑。
企业文化涉及企业战略、人才、制度、规范、生产、营销、产品、品牌、公关宣传、形象设计等多个方面,表现在企业精神、规章制度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具体到人事行政工作来讲,它同样表现在这三个层面,也势必依此影响企业的文化建设。
一、在人事行政工作中加强企业精神建设
企业精神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理念、企业道德标准等方面。我们建筑单位必须以诚信为企业的经营理,同时,诚信也是企业最基本的道德标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企业人事管理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首先,人事行政工作要注重形成诚信的文化氛围,通过活动、讲座、讨论等,进而促进人们企业遵守它和维护它。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以诚信为重点抓好企业经营道德的基础素质教育,使企业形成精求质量、工期守时、安全生产、服务优质的氛围。其次,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提出具体的诚信要求和指导意见,甚至可以在岗位规范中纳入具体诚信规章制度,使其具有可行性、操作性。最后,开展诚信经营的活动,如“安全生产、诚信经营”“树精品精神,创优质工程”让诚信的理念深入人心。
人是道德的载体,理所当然员工就是企业精神的承载,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人事行政部门要让员工意识到他们是集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行政部门要做的就是宣传与倾听,秉承以人为本、团结奋进、和谐共处的精神,让员工的个人追求与企业发展目标融为一体,让企业各部门员工都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心全意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人事行政部门要多与基层员工亲密接触,做好员工日常思想及工作动态记录分析,善于总结和发现问题,充分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发挥人才的效用,以员工进步推动企业发展,使企业文化在和谐与进取中逐步得以完善。
二、在人事行政工作中加强规章制度管理以促企业文化发展
制度是企业文化的支撑,是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等意识形态的体现,能给企业带来无形的效益。人事行政工作的核心是制定并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企业只有在完善的规章制度保障下,才能通过近期计划和远景规划实现企业的宗旨和最高目标。
制定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是人事行政部门的重任,这就需要该部门员工具有勇挑重担、不怕错误曲折的信念,有很强的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精神,能够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设身处地全面考虑问题。首先,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在制度中融入企业文化理念。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特别是施工管理制度、安全施工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直接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企业管理制度。如责权结合的劳动责任制度;公平合理的职工晋升制度;职工社会保险以及保障人身安全的劳动保护制度等基本福利保障制度等。通过切实可行的制度,强化企业的民主和科学管理,规范员工的行为,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其次,要保证各项政策制度实施贯彻和推广。制度的制定是前提,但是只有推广和落实才能真正体现制度真正的价值。信访、谈话、述职述廉、民主评议、业务公开都是推进制度贯彻的良好途径。最后,要对制度的事实和推广展开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和考评,以推进企业制度的真正落实,完善企业的制度文化建设。
三、在人事行政工作中重视物质文化建设
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建设发展的条件,企业物质文化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人事行政部门要做好品牌、形象、薪资、福利等方面物质层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品牌是企业的标识,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谁拥有成功的品牌,谁就拥有逐渐扩大市场的机会。人力行政部门要通过视觉识别,员工形象上打造企业品牌的知名度,深化自己的企业形象,从而赢得更多的机会。
视觉识别是企业的外在形象,能直观展现企业良好的精神风貌。建筑施工单位一方面要实施“亮化”工程,统一企业标语、标牌、宣传口号,创建文明的工地,搭建推广企业理念和思想的平台,向市场、向社会展示企业的风采;另一方面要实施“品牌”战略立足创造质量安全标准化工程,以点带面,提高企业整体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社会的知名度。
员工形象能最直观的反应企业的实力,打造企业品牌势必要注重企业员工的外在形象和个人素质。人力行政部门要为员工制定整齐、庄重的.工作制服和个人信息识别胸牌,通过电视、杂志、企业网站等多种方式展现员工的精神面貌,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与此同时,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自律感,强化员工的感知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企业文化建立深厚的群众基础。人事行政部门要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和待培训者名单,通过培训来提高员工专业技能与个人修养。现在的市场无疑是品牌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竞争,因此,人事行政部门多组织培训学习,提升凝聚力,激发创造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杰出团队。
(二)合理的薪资待遇为企业文化基本保障
人力行政部门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制定合理的薪资福利制度,实行多劳多得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报酬手段对员工的工作成果给予肯定和保障。除了按照国家政策和规定,参加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以及房屋公积金,还要设置补贴福利、休假福利、岗位福利等,让员工真正后顾无忧,这才能能真正留住合适的、优秀的促进企业发展到人才。
总结:
企业文化的目的其实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倡导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精神氛围,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有的工作,当然也包括人事行政工作都指向这一核心,解决好这个问题,就会对企业的各方面的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也就体现了企业文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