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文化遗址保护与冲突研究论文

文化遗址保护与冲突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文化遗址保护与冲突研究论文

保护历史 文化 传统本质,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修复受损、破旧、危塌的部分,整旧如旧、修旧如初,环境如初。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关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论文的相关 文章 ,欢迎阅读!

文化遗产与保护

摘要:保护历史文化传统本质,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修复受损、破旧、危塌的部分,整旧如旧、修旧如初,环境如初。尊重历史是第一位的,还要深刻认识古旧建筑是城市的真正财富,哪怕只是一段墙体都要认真对待。

关键词:整旧如旧;修旧如初;环境如初。

早在六十多年前,梁思成先生就对“西化”风潮中我国古旧历史建筑的颓萎凋零忧心忡忡。他曾叹道,研究和保护历史建筑,是一种“逆时代的工作”。[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现代建筑再利用风潮,这是因为战后许多都市的重建工作更加迫不及待,当时在现代主义笼罩下,许多开发商与建筑师采取破坏、重建为首选,以求得快速发展追求城市效果。而不愿意改善那些有着良好的状态、有着历史意义的旧建筑更好适应新时期要求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许多古旧建筑在隆隆声中被夷为平地。

国内对古旧建筑的态度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20世纪60年代““””为了破四旧,一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被平为正负零点零。

80年代古旧建筑常常被视为是某些基地利益开发的阻碍,毁掉了一批有价值的古旧建筑。

90年代一些城市对于古旧建筑以与整体环境不符、年老多病等为理由毁坏了一些有价值的古旧建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地方的建筑遗产处境陷恶,要么在改造后面目全非,要么在保护地段中苟延残喘,而市场则在历史地段巨大的地产潜值驱动下对之“虎视眈眈”。翻开到2003年为止的世界遗产目录,被认为代表中国的世界遗产有29项,除了其中的4项为自然遗产和为数可怜的反映人民生活历史的文化景观外,绝大多数是封建帝王和士大夫们的宫苑和死后的坟墓,及其为维护其统治的宗教庙宇建筑。我们当然要万分珍惜历史遗产,保护和善待它们是文明程度的标志。

比起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几大文明古国,法国的历史和文物不能说是非常悠久非常众多的,但现在的法国和法国人,却总是以文化大国的姿态出现,并以自己优秀的 传统文化 而自豪。这种自豪,来源于他们文化遗产保护观念之深入人心。在现代法国,“遗产”一词使用得是如此广泛,人们听到它的第一个反应并不涉及财产,而是全民共有的“文化遗产”,以及一系列与此有关的词汇: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学校、文化遗产基金会、文化遗产 百科 全书…那巍峨而辉煌的宫殿,斑驳而高耸的哥特式教堂,闪着金光的古典家具,以及价值连城的名画,所有这些,都为法兰西增光添彩。事实上,法国以其卓越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果,已经成为骄人的世界第一旅游大国。为何做的如此之好呢?让我们来看以下。

1887年法国制定出了世界第一部文物建筑保护法。

1913年12月31日,现代世界第一部文物保护法《保护历史古迹法》在法国诞生。

法国的文物保护法规定全面而细致,例如,在被列入保护名单的古建筑内,哪怕在墙上钉一个钉子,也要经过许可;在一间被特别保护的17世纪的建筑物内部,家具摆设的位置都不能随便变动。任何破坏规定的做法都要受到严厉的惩罚。特别是由于文物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公众都自觉自愿的做文物保护的“监督人”一个破坏文物、不尊重古人的家伙,在普通法国人眼里会被视同强盗、窃贼。利用名胜古迹举办文化和大型欢庆活动是近年国际上的潮流,但这些活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他们说,在这些金碧辉煌的大厅内活动,“除了这里的空气,我们什么也不能碰;除了声音,我们什么也不能留下!”

1964年,法国对文化遗产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点,经国家登记的历史建筑即达4万处,而这个数字现在还在增加。这些情况表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担心民族特性的丧失,渴望寻求民族文化的身份认同,凡是能够加强这种认同感的遗产都受到加倍的珍视。[2]

但是,在我们中国,情况却不容乐观。那种部分青红皂白,借口发展任意破坏遗产的行为,在今天并没有绝迹。目前,报纸上报道,长城被国外的青年随意践踏。长城是我国统一的象征,是伟大的文化遗产,而国人竟然为了利益,不顾国家形象以每人60元的价格“出售”给外国人狂欢。相对而言,法国人绝对不会这样做。

就在2000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云南省建水古城几十座珍贵的百年以上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包括建水人耳熟能详的五官府、进士府及翰林第,被拆的片瓦无存了。按照拆除计划,606米长的建新街临街一百多座传统民居也都被夷为平地。

然而,据建水县副县长李国才说,拆除这些遗产的理由只是要“把这条街建成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步行商业街”――要把它成一条清式仿古街。记者问道:“一边是真实的历史遗迹,一边是钢筋混水泥的假古董,究竟哪一个更有价值,应该十分清楚。

这种破坏文化遗产的情况经常发生。在一本艺术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关于旧火车站客运楼毁坏的文章,叙述了在本世纪初由德国人设计修建的一坐标志性建筑,无论是年代,还是建筑艺术价值,从多角度来说都应该无条件的保留着,只可惜最终结局还是被大方的拆掉了,原因是在那个时期对旧建筑的历史性及艺术价值建议,只有少数人发出了无力的呼声。事情非常清楚,城乡中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经在随着建筑遗产的无存而濒临消失。而刻意保护所导致的各种利益矛盾,引发了一个又一个激烈的社会冲突。面对这样复杂的状况,我们能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

文化遗产保护、修缮有诸多内外因素,在改造修缮中“寻根”是设计师的追求,对一座古旧建筑改建的成功将会迎来不同寻常的称誉。为此,尊重历史是第一位的,同时还要深刻认识古旧建筑是城市的真正财富,哪怕只是一段墙体都要认真对待。这一方面北京元大都城遗址公园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在抢修、修旧如旧的基础上战士给人的是昔日文化、文明。它的成功之处在于保留旧有遗迹,实行重点整修,解决新功能对古遗址的要求。

保护历史文化传统本质,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修复受损、破旧、危塌的部分,整旧如旧、修旧如初,环境如初。

在“整旧如旧”这一术语中,存在隐藏的含义,是说在修缮古建筑的时候,其中的某些部分,在有充分依据的时候,仍应尽可能的恢复到它建造之初的那个样子。一个比较著名的例子,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修缮。这座建筑原为____教堂,在改为伊斯兰清真寺以后,原来6世纪绘制的早期基督____被覆盖在伊斯兰式的装饰之下了。现代文物修复者小心的剥除了表面的后世装饰,将早期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墙面绘饰重新显露出来。

只有那些拥有充足的考古依据,如长时间的调研、测绘、解读、论辩和方案探讨等,充分了解其原始状况,因种种原因已遭破坏的对象,在十分必要的时候,经过缜密详细的复原研究和论证,将之恢复到原有的样子,“再现”它的历史与艺术信息,才是能够接受的,甚至是有意义的。

毋庸质疑的是,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将是21世纪建筑学的重要议程。从时下的全国范围看,城乡改造更新已是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但盲目的“大拆大建”和“拆真造假”正甚嚣尘上,而对木结构为主体的我国大量性建筑遗产究竟如何进行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在保护原则与实际操作之间仍存在着一定弹性空间,而我们要如何具有针对性的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需要提出一个较为妥当的 方法 。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七卷第一期。

[2]参见人民网驻法国记者郑园园文章《法国:视文化遗产如生命》。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悠悠中华五千年,散落在各地的古村落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结晶,是镌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中国的村落遍布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江南水乡之唉乃,茫茫草原之炊烟,东方海岛之渔村,西北山中之人家,黄土高原之窑洞,东北密林之木屋,西南边陲之寨子……千姿百态,魅力迷人。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演进,许多历史街区、古镇、古村落正遭遇着被忽视、甚至被毁灭的命运。这些即将消失的历史遗存,在中国的文化中占居着何等的地位,它们目前的境遇如何,现在的人们又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带着这些疑问和担忧,近日中外专家聚首西塘,探讨古村落保护之法。在前来参加论坛的五十多名专家学者当中,有被称作“民间文化守望者”的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有以“骂”著称、且被媒体称为“保护古城的卫士”的国家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还有远道而来的两位日本民俗学界的领军人物:日本神奈川大学教授福田亚细男和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菅丰博士。另外,国内外具有典型意义的古村落——江西婺源、山西榆次、越南顺化等地的代表也悉数到场,为论坛带来了更多的声音。让我们借着专家的智慧,试着寻找延续这些传统文化的良方。宣言书4月27日清晨,银色的月光刚刚退去,苏醒中的古镇西塘充满了生机,鸟鸣声、摇橹声、脚踏车声、还有清风拂柳的婆娑声袅袅不绝于耳……一如“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本色。而此时,冯骥才和西塘镇党委书记沈国强两人早早地就出现在了“明清食代”的二楼露台上,参加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节目录制,主题正是“古村落保护”。第二次来到西塘的冯骥才还是老样子,一头桀骜不驯的头发,说起话来慷慨激昂。这几年他一直为抢救民俗文化而奔忙,走了不少地方,今年他把保护的重点放在的古村落上,他坚定地认为,在民间文化遗产和抢救过程中,古村落是民间文化的“箱底”,因此从2005年3月至今,他已辗转考察了国内七八个省的古村落。他说:“时间很紧迫,我们现在连多少古村落都不知道,怎么保护?因此在这里开这个会议,希望集中各方力量探讨今后古村落的出路。”“古村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农耕文明留给后人的财富,我不希望我们的后代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镰刀、锄头,那将是无比的悲哀。”这是他最大的担忧。不止在一个场合,冯骥才用“来晚了”来形容对西塘的感受,他也不止一次讲述他第一次到西塘时偶遇的一个细节:“我去年第一次到西塘,镇长陪我在岸边走,走着走着天有些凉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正把支窗户的棍子拿起来关窗户,同时把一盆窗外的花拿进去。我注意到当时花盆上落了一只蝴蝶,老太太拿起花盆,轻轻一抖,蝴蝶飞走了。西塘连生活的诗意都保存下来了,这种和谐让我感动。”冯骥才认为西塘的经验是一种生态的保护方式,它延续了当地人生活的原态,是以人为本,可以作为典型供其他地方学习。当谈到为什么选择西塘作为论坛主办地时,他说,除了西塘的保护做得成功之外,当地政府的观念也让他感动。“当时西塘镇领导有两句话给我印象特别深,一句是‘对于古村落的保护,责无旁贷是政府的事’,还有一句是‘当经济的GDP和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我们要把根留住。’一名基层的领导能有这样的先见之明和文化责任感,让我看到了希望。”带着这样的希望,冯骥才把论坛带到了西塘,并发出了旨在呼吁开展古村落保护的《西塘宣言》。他说:“必须要抓紧时间,不然的话,很多古村落可能我们还没来得及认识它,就要失去它。”观点论一批重量级专家、学者、官员的到场无疑为本次论坛增色不少,他们在会场上激烈的观点碰撞更是擦出了精彩绝伦的火花。冯骥才:古村落遗产,比万里长城还大“我一直认为古村落是中国最大的文化遗产,比万里长城还大。”冯骥才这样解释他的观点,“从规模上讲,我国有5000年到7000年的农耕文明,56个民族,960万平方公里,约1600个县,19000个镇,按照一个镇10个行政村来算,我们有20万个左右行政村落。但不是所有村落都是古村落。我原来估计中国的古村落大约有3000个到5000个。但后来听说仅贵州黔东南地区就有六七百个古村落。所以我们心里应该有个数,我们的古村落数量至少过万。”他认为,古村落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标准: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历史文化遗存,基本保留原来村庄的体系以及鲜明的地方特色。“村落是历史文化的容器,它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它的建筑,它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规划,都是其物质遗产,还有很多诸如民俗之类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关于民俗,他补充道:“我所说的民俗,包括人们生产、生活的民俗,商贸的民俗,婚丧嫁娶的民俗,起居饮食的民俗,节日的民俗,信仰的民俗,还有类似神话、故事、谚语、歌谣之类的口头文化。民间戏剧、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艺人们身怀的民间技艺和民间手艺都是这个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进行保护?冯骥才这样回答:“我们的古村落有它研究的价值、学术的价值、见证的价值、历史文化的价值、审美的价值、欣赏的价值,但最终的价值还是它的精神价值。我们之所以传承文化遗产,最终的目的就是传承我们民族的独特文化,就是把我们的民族身份、民族基因传承下来。”他认为我们的文化遗产有一个问题,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面对的是全球化这种同质化的文化,它把我们的文化变成了同一个样子。同时它又是商业文化,能成为卖点的就利用,不能成为卖点的就抛弃、甚至毁掉。“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危机,也是我们这一代文化人的失职。”“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去年开始做的,但是由于目前没有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现在只能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但令他感到欣慰的是,目前有关方面正在加紧相关法律的制定。阮仪三:村落是最后的“净土”“阮仪三”这个名字,对于关注中国遗产保护的人并不陌生。作为一名建筑学家,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就发起了山西平遥古城的保护运动,而他最让人熟悉的“力作”莫过于周庄古镇的保护了。在他的努力下,上世纪80年代,北京、西安、开封、扬州、洛阳等城市相继被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遥、江苏周庄、云南丽江等又在上世纪90年代同时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进入21世纪,阮仪三又马不停蹄地促使了同里、南浔、乌镇、西塘等古镇走上了“保持原汁原味、扩展文化内涵”的道路,为中国留下了叹为观止的“水乡”。阮仪三认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城市建设热潮使许多传统历史地域遭到了灭顶之灾。许多旧城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他说:“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而我们所说的非物质的东西,民俗文化的东西,就依存在建筑等物质载体当中。所以那些具有价值的物质与非物质的遗存都应该保护。比如江南水乡,就要保护构成江南水乡的构建:因水成市、因水成街、因水建房、邻水建镇的特点,这是它的灵魂。”在谈到“城市记忆”这一概念时,阮仪三举了“上海犹太人保护区”的例子,那里是中国人民与犹太人民友好的见证,现在是上海市第12块历史风貌区。“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残酷屠杀犹太人,在许多国家拒绝接纳四散逃亡的犹太难民时,也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中国人民友好地接纳了3万多犹太人。曾任美国卡特政府财政部部长的布鲁门撒尔60年后旧地重游时,泪流满面,对身边的女儿说,‘记住,没有上海就没有我们一家,没有中国就没有我们这些犹太人的活路。’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街区反映了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慈爱之心,是和世界人民和谐相处的里程碑。这个街区就是重要的城市记忆,记忆着一代人的友谊,这不是语言能够承担的。相反,如果承载着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负载在其上的历史和文化也必然会被冲淡或消亡。”他对把旅游与保护等同起来的看法嗤之以鼻:“我们通常认为用保护来发展旅游,来搞经济开发,把保护等同于赚钱。”他认为保护不应该围绕着商业利益,因为商业利益的背后必然是破坏。“保护不是为了政绩,不是为了开发旅游,为的是留存我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民族建筑的精华、和谐的人与自然相处的环境。而这些是我们今后创造新城镇、新建筑的规范。”青岛泰之:保护活态的文化联合国教科文驻亚太地区总代表青岛泰之应邀出席了论坛。他在发言中表示,古村落是一个特定文化历史发展的珍贵的有形见证,反映了人们文化、哲学和审美价值的演变过程。与考古遗址和废墟相比,这些历史遗产群落是活态的遗产。青岛泰之认为,在快速的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以及全球化过程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传统建筑和街道正不断被现代建筑所替代。因此,保护历史遗产群落的非物质文化元素与保护其物质形态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在保护这类遗产的努力中,提高当地社团保护遗产的意识,促进他们的参与至关重要。他说,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中国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文化遗产保护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平遥古城、丽江古城以及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他同时希望中国政府、非政府机构和组织以及地方社团都能够参与到遗产保护工作中来。他山石在“中国古村落保护”(西塘)国际高峰论坛上,浙江西塘、江西婺源、山西榆次、越南顺化等地代表的经验发言也为其他古村落的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江西婺源——文脉的延续婺源的乡村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冯骥才对婺源也是赞不绝口,“色彩太漂亮了!青砖、灰瓦、白墙、翠绿的竹林、金色的菜花、蓝色的山野、红色的霞光,简直像一幅画。”婺源县政府根据各村落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不同的保护方式。包括景区式、博物馆式、分区保护式和原始生态式。由于婺源境内徽派建筑遍布乡野,独具地方特色的傩舞、徽剧、茶道等文化绚丽多彩,因此政府出资对分散在乡村的古建筑进行普查、登记、建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保护性规划,同时成立了“婺源县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建设管理领导小组”,还制定了详细的农村建房审批流程,以抑制乱拆乱建的现象。为了增强古村落的生命力,该县还专门成立“婺源文化研究会”,研究会下设茶文化、民俗文化、古建文化、徽商文化、民艺文化和民间故事等9个分会,负责对全县民间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性挖掘整理。今年,婺源傩舞、婺源徽剧、婺源徽州三雕、婺源歙砚制作技艺等4项民间艺术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榆次后沟古村——民居博物馆后沟古村以古朴的农耕文化、精美的建筑文化、传统的信仰文化、灵动的生态文化,构成了完整的民间文化体系。特别是精巧别致的古戏台、玉皇殿、观音堂等堪称北方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后沟古村因地制宜、顺势选址、择吉而居,强调和谐的“田园山水”和“耕读文化”。2005年,在经过周密论证的基础上,当地政府对后沟古村进行了抢救性的整理和修复开发。同时还成立工作组,围绕村民生产生活的自然形态开展调查、挖掘、整理、引导工作,再现了古村久远的民间艺术、独特的饮食文化、特色地域节庆活动,并筹建了农耕民俗博物馆。在抢救和保护古村过程中,始终贯穿“简单不简陋,民俗不粗俗”这一主线,在修复保护过程中,力求展现其简单而精巧的建筑、悠久而古朴的风俗、厚重而传统的民风,使“田园风光、淳朴民风、古村风貌”跃然而出。越南顺化——新旧的和谐顺化市是承天化的省会,位于越南的中部。在顺化市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和金属时代遗物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当时受南方考古文化的影响和北方青铜时代文化的影响。因此从古代起,这里就成为独特文化的十字路口,也奠定了多样风格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基调。顺化的一个特点是博采众长,历史上所有的独特艺术形式都为顺化文化所吸收利用;而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宫廷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共存与互融。顺化是一个都市,但仍保存着历史中形成的诸多传统。因此,顺化不仅扮演着多样城市和历史城市的角色,其实它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里有着很多的可触与不可触的文化遗存。

城市人口密集,乡村土地居多,城市工业发展迅速,乡村农业发展迅速,城市的人收入现在和乡村人差不了多少。 经济上:农村落后于城市,农村主要是靠农业生产养家湖口,城市工业商业发达文化上:农村盛行儒家文化,城市功利文化政治上:农村依赖于城市,依托城市,受管于城市思想上:农村文化落后迷信思想盛行封闭自首,城市受西方影响而较于开放

乾隆遗产研究与保护论文

无语了,不是口头文化么?为什么打开却是这个??!

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是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的母体,站在民间文化这个巨人肩上的群众文化,其创造性恰恰来自前辈文化传统的禀赋。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给了我们烛照传统文化的慧眼,使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是繁荣群众文化的基础,是发展群众文化的起点,是群众文化与时俱进的特征。传承是为了保护,传承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方向的本质特征,在民间文学艺术中排沙拣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关键词】民间文化;民族遗产;传承;保护;创新当前,民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已成为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市将民间文学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当作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部分。其久远的历史可溯源商周时期的肃慎。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民间文学遗产,我市的民间文学遗产浩如烟海,俯拾即是,许多艺术珍品尚未被挖掘整理。仅从已经整理出来的作品中,人们便可以窥测出女真及其后裔所形成的民风、习俗、文学艺术为载体的民间文化,蕴藉厚重。数百年来,流传在海伦的民间故事,虽不是历史的直叙,但却始终保持着这一段历史投影。它由生存在蚂蚁河流域的人们世代相传而得以保留下来,成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认真搜集整理民间文学遗产,不但可以将千百年来在群众中流传的民间文艺作品保存下来,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对于了解民间文化,研究民间文化的历史是不可缺少的。民间文学虽然不能等同于历史的真实,但却可以激发人们回顾历史,从中填补思古幽情的想像 空白,藉以思考与评断发生在这里的历史与人物。这也是 “民间文学” 流传的根脉所在。民间文学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结晶,及时地搜集,认真地整理可以使优秀的作品得到推广。例如《蚂蚁河的故事》等脍炙人品的篇章,都是从民间产生,在民间流传后经文人墨客整理加工而成的。事实证明,搜集整理民间文学遗产,不但可以指导民间文艺得以健康发展,还可以使作家、艺术家得到创作的借鉴;同时,认真搜集民间当前流传的作品,还可以为我市文化建设的发展做贡献。民间文学是人类的精神植被,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珍品。人类创造了文化又被文化造就着,女真族因其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的不同而积淀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因而它蕴涵着深层次的历史,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女真族是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它历经多少人的完善才能传到今天,这是何等的不易。众所周知,民间文学是以口头创作和口头讲述的方式在民间产生和流传的。而那些能说善讲“瞎话”的“故事大王”、“民间故事家” ,大多数都是年愈古稀的老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和正在陆续地谢世而去,随着这些老人的相继作古,许多宝贵的风俗资料,民间传说在一夜之间竟成了绝响。仅从我市《民间文学故事集》的编辑工作来看,大量作品的搜集者、整理们还没有来得及见到自己搜集、整理的故事付梓成书就离开了我们。这些民间文学艺术家为民间文学遗产做了大量的抢救工作,他们对这一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 们这一代人学习,他们为此耗尽了自己毕生的心血。而且还有一批肚里有许多老故事的老者尚未被发现。这些老者对自己记忆中的那些 “嗑儿” 和 “瞎话” 误以为是老辈人那听来的 “闲篇儿”。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把他们知道的 “老故事”讲给他们的子孙后代,使其流传下去。因此,许多极为珍贵的民间文学遗产就这样相继失传了。我认为对于民间文学遗产说搜集也罢,说挖掘也罢,均不如说抢救来得准确。事实正在不断地证明着这项工作的迫切性,否则,留给我们的将是无济于事的遗憾。因此,抢救民间流传的文化遗产迫在眉捷。我们这一代人可能都听过老人们讲的流传于口头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异常美丽而动听,有些故事伴随我们一生也不会忘记。我们是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这种民间文学的滋养而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是因为这些口碑流传的民间文学使我们最早知道了人应该善良,而且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正义最终有战胜邪恶,相信有情人最终能成为眷属;知道了人类因为有爱世界才美好,我们活着才会感到温暖,同时,民间文学的流传也使我们感到来自这方水土,来自祖辈先人们感情链条的代代传递,我们必须把这条美丽的情感链传递下去。出版《海伦民间故事集》做的正是这样一件事。我们所做的仅仅是民间文学艺海里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民间的故事没被发现,有待于我们保护与传承。民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全社会的责任,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必须有广大社区群众的积极参与。作为上层建筑,民间文学具有突出的社会属性,要确保民间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就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和指导作用,民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重要的本职工作,是繁荣群众文化活动的迫切需要,是责无旁贷的事。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就必须走出办公室,离开书案,迈开双脚,深入社区、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街巷胡同,甚至要把工作细化到老百姓的大杂院里、小炕桌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作很快地开展起来。民间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民族性和民间性。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鲜明地体现着这一点, 传承它保护它不是单纯的怀旧复古,也不是为保护而保护,为传承而传承,而是要接过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接力棒,在保护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服务,为贯彻党的 “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服务,为丰富、创新和发展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文化生活充实新的内容。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要求精神生活的丰富与之相适应。群众文化活动不能总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停止了就没有生命力,所以必须不断发展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而民间文学正是群众喜爱的有着深厚基础的表现形式。我们要通过不懈努力,让我们的民间故事充实到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来,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所认知、 所接受、所热爱,使之成为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生力军,从而达到弘扬民族精神,振兴民族文化的目的。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看待民间文学遗产,认真做好挖掘整理,加工提高以及发表推广工作,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抓紧发掘抢救濒临失传的民间故事。其次,正确处理民间文学遗产的艺术继承、创新和发展的关系,把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当成传承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把民间文学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看成是群众文化活动发展创新的广阔舞台,从而激发人民群众保护民间文学遗产的积极性。再者,要大力研究和实践民间文学遗产的改革与创新,使民间文学与现代传媒有机结合而实现与时俱进,在发展中继承,既保护原汁原味,又适合现代生活节奏,为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一代所易于接受、推广、普及,让充满泥土芳香和生活气息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焕发出时代的光彩,显示出勃勃生机。近年来,我市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间文化,努力发挥自身优势,致力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和群众文化的创新,群策群力、密切协同,总之, 民间文学研究与传统文化的课题巨大而精深。现在出版这本《海伦民间故事集》仅仅是大课题的开端。研究、开掘这个课题是我们文化工作者的职责,在海伦这块有着历史独特的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更加适合民间文学的生长和流传。这里有着太多的传奇与故事。在这块 土地上生长出的民间文学真诚粗犷、热情奔放,与这片黑土地融为一体,显得越发博大、凝重。就文化而言,任何一种传统文化的形成,都有它的合理性,正是这些合理性才是它得以生长、流传、延续的前提,这些合理性具体说也就是民众的喜闻乐见,这就是它存在流传的基础。民间文学会从自己的角度对宏观的传统文化提供独特的启示,以证明它不仅促使传统文化更加瑰丽多彩,而且也证明它还是诸多文化的根系,民间文学由大家共同分享它的思想、情感、知识、信仰,如果缺少了民间文学这一环节,民间文学的思想意识就无法在人们中间代代相传,民间文学升华了文化,又丰富了文化,所以应充分尊重民间文学,进而挖掘其内涵 ,发现其中蕴含的生机与活力,从中寻找出有利于文化建设的转换方式。水有源,树有根。优秀的民间文学艺术是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的母体,站在民间文学这个巨人肩上的群众文化,其创造性恰恰来自前辈文化传统的禀赋。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给了我们烛照传统文化的慧眼,使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是繁荣群众文化的基础,是发展群众文化的起点,是群众文化与时俱进的特征。千年风物千年情怀,民间文学艺术弥足珍贵。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方向决定了我们的传承与保护,也决定了我们的创新。传承是为了保护,传承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方向的本质特征,在民间文学艺术中排沙拣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要动员全社会都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持之以恒,才能够见实效,民间文学的传承与保护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要让传统的民间文学遗产在新时代的传承与保护中发扬光大。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中创造辉煌

悠悠中华五千年,散落在各地的古村落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结晶,是镌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中国的村落遍布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江南水乡之唉乃,茫茫草原之炊烟,东方海岛之渔村,西北山中之人家,黄土高原之窑洞,东北密林之木屋,西南边陲之寨子……千姿百态,魅力迷人。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演进,许多历史街区、古镇、古村落正遭遇着被忽视、甚至被毁灭的命运。这些即将消失的历史遗存,在中国的文化中占居着何等的地位,它们目前的境遇如何,现在的人们又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带着这些疑问和担忧,近日中外专家聚首西塘,探讨古村落保护之法。在前来参加论坛的五十多名专家学者当中,有被称作“民间文化守望者”的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有以“骂”著称、且被媒体称为“保护古城的卫士”的国家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还有远道而来的两位日本民俗学界的领军人物:日本神奈川大学教授福田亚细男和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菅丰博士。另外,国内外具有典型意义的古村落——江西婺源、山西榆次、越南顺化等地的代表也悉数到场,为论坛带来了更多的声音。让我们借着专家的智慧,试着寻找延续这些传统文化的良方。宣言书4月27日清晨,银色的月光刚刚退去,苏醒中的古镇西塘充满了生机,鸟鸣声、摇橹声、脚踏车声、还有清风拂柳的婆娑声袅袅不绝于耳……一如“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本色。而此时,冯骥才和西塘镇党委书记沈国强两人早早地就出现在了“明清食代”的二楼露台上,参加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节目录制,主题正是“古村落保护”。第二次来到西塘的冯骥才还是老样子,一头桀骜不驯的头发,说起话来慷慨激昂。这几年他一直为抢救民俗文化而奔忙,走了不少地方,今年他把保护的重点放在的古村落上,他坚定地认为,在民间文化遗产和抢救过程中,古村落是民间文化的“箱底”,因此从2005年3月至今,他已辗转考察了国内七八个省的古村落。他说:“时间很紧迫,我们现在连多少古村落都不知道,怎么保护?因此在这里开这个会议,希望集中各方力量探讨今后古村落的出路。”“古村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农耕文明留给后人的财富,我不希望我们的后代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镰刀、锄头,那将是无比的悲哀。”这是他最大的担忧。不止在一个场合,冯骥才用“来晚了”来形容对西塘的感受,他也不止一次讲述他第一次到西塘时偶遇的一个细节:“我去年第一次到西塘,镇长陪我在岸边走,走着走着天有些凉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正把支窗户的棍子拿起来关窗户,同时把一盆窗外的花拿进去。我注意到当时花盆上落了一只蝴蝶,老太太拿起花盆,轻轻一抖,蝴蝶飞走了。西塘连生活的诗意都保存下来了,这种和谐让我感动。”冯骥才认为西塘的经验是一种生态的保护方式,它延续了当地人生活的原态,是以人为本,可以作为典型供其他地方学习。当谈到为什么选择西塘作为论坛主办地时,他说,除了西塘的保护做得成功之外,当地政府的观念也让他感动。“当时西塘镇领导有两句话给我印象特别深,一句是‘对于古村落的保护,责无旁贷是政府的事’,还有一句是‘当经济的GDP和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我们要把根留住。’一名基层的领导能有这样的先见之明和文化责任感,让我看到了希望。”带着这样的希望,冯骥才把论坛带到了西塘,并发出了旨在呼吁开展古村落保护的《西塘宣言》。他说:“必须要抓紧时间,不然的话,很多古村落可能我们还没来得及认识它,就要失去它。”观点论一批重量级专家、学者、官员的到场无疑为本次论坛增色不少,他们在会场上激烈的观点碰撞更是擦出了精彩绝伦的火花。冯骥才:古村落遗产,比万里长城还大“我一直认为古村落是中国最大的文化遗产,比万里长城还大。”冯骥才这样解释他的观点,“从规模上讲,我国有5000年到7000年的农耕文明,56个民族,960万平方公里,约1600个县,19000个镇,按照一个镇10个行政村来算,我们有20万个左右行政村落。但不是所有村落都是古村落。我原来估计中国的古村落大约有3000个到5000个。但后来听说仅贵州黔东南地区就有六七百个古村落。所以我们心里应该有个数,我们的古村落数量至少过万。”他认为,古村落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标准: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历史文化遗存,基本保留原来村庄的体系以及鲜明的地方特色。“村落是历史文化的容器,它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它的建筑,它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规划,都是其物质遗产,还有很多诸如民俗之类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关于民俗,他补充道:“我所说的民俗,包括人们生产、生活的民俗,商贸的民俗,婚丧嫁娶的民俗,起居饮食的民俗,节日的民俗,信仰的民俗,还有类似神话、故事、谚语、歌谣之类的口头文化。民间戏剧、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艺人们身怀的民间技艺和民间手艺都是这个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进行保护?冯骥才这样回答:“我们的古村落有它研究的价值、学术的价值、见证的价值、历史文化的价值、审美的价值、欣赏的价值,但最终的价值还是它的精神价值。我们之所以传承文化遗产,最终的目的就是传承我们民族的独特文化,就是把我们的民族身份、民族基因传承下来。”他认为我们的文化遗产有一个问题,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面对的是全球化这种同质化的文化,它把我们的文化变成了同一个样子。同时它又是商业文化,能成为卖点的就利用,不能成为卖点的就抛弃、甚至毁掉。“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危机,也是我们这一代文化人的失职。”“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去年开始做的,但是由于目前没有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现在只能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但令他感到欣慰的是,目前有关方面正在加紧相关法律的制定。阮仪三:村落是最后的“净土”“阮仪三”这个名字,对于关注中国遗产保护的人并不陌生。作为一名建筑学家,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就发起了山西平遥古城的保护运动,而他最让人熟悉的“力作”莫过于周庄古镇的保护了。在他的努力下,上世纪80年代,北京、西安、开封、扬州、洛阳等城市相继被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遥、江苏周庄、云南丽江等又在上世纪90年代同时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进入21世纪,阮仪三又马不停蹄地促使了同里、南浔、乌镇、西塘等古镇走上了“保持原汁原味、扩展文化内涵”的道路,为中国留下了叹为观止的“水乡”。阮仪三认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城市建设热潮使许多传统历史地域遭到了灭顶之灾。许多旧城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他说:“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而我们所说的非物质的东西,民俗文化的东西,就依存在建筑等物质载体当中。所以那些具有价值的物质与非物质的遗存都应该保护。比如江南水乡,就要保护构成江南水乡的构建:因水成市、因水成街、因水建房、邻水建镇的特点,这是它的灵魂。”在谈到“城市记忆”这一概念时,阮仪三举了“上海犹太人保护区”的例子,那里是中国人民与犹太人民友好的见证,现在是上海市第12块历史风貌区。“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残酷屠杀犹太人,在许多国家拒绝接纳四散逃亡的犹太难民时,也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中国人民友好地接纳了3万多犹太人。曾任美国卡特政府财政部部长的布鲁门撒尔60年后旧地重游时,泪流满面,对身边的女儿说,‘记住,没有上海就没有我们一家,没有中国就没有我们这些犹太人的活路。’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街区反映了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慈爱之心,是和世界人民和谐相处的里程碑。这个街区就是重要的城市记忆,记忆着一代人的友谊,这不是语言能够承担的。相反,如果承载着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负载在其上的历史和文化也必然会被冲淡或消亡。”他对把旅游与保护等同起来的看法嗤之以鼻:“我们通常认为用保护来发展旅游,来搞经济开发,把保护等同于赚钱。”他认为保护不应该围绕着商业利益,因为商业利益的背后必然是破坏。“保护不是为了政绩,不是为了开发旅游,为的是留存我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民族建筑的精华、和谐的人与自然相处的环境。而这些是我们今后创造新城镇、新建筑的规范。”青岛泰之:保护活态的文化联合国教科文驻亚太地区总代表青岛泰之应邀出席了论坛。他在发言中表示,古村落是一个特定文化历史发展的珍贵的有形见证,反映了人们文化、哲学和审美价值的演变过程。与考古遗址和废墟相比,这些历史遗产群落是活态的遗产。青岛泰之认为,在快速的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以及全球化过程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传统建筑和街道正不断被现代建筑所替代。因此,保护历史遗产群落的非物质文化元素与保护其物质形态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在保护这类遗产的努力中,提高当地社团保护遗产的意识,促进他们的参与至关重要。他说,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中国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文化遗产保护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平遥古城、丽江古城以及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他同时希望中国政府、非政府机构和组织以及地方社团都能够参与到遗产保护工作中来。他山石在“中国古村落保护”(西塘)国际高峰论坛上,浙江西塘、江西婺源、山西榆次、越南顺化等地代表的经验发言也为其他古村落的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江西婺源——文脉的延续婺源的乡村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冯骥才对婺源也是赞不绝口,“色彩太漂亮了!青砖、灰瓦、白墙、翠绿的竹林、金色的菜花、蓝色的山野、红色的霞光,简直像一幅画。”婺源县政府根据各村落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不同的保护方式。包括景区式、博物馆式、分区保护式和原始生态式。由于婺源境内徽派建筑遍布乡野,独具地方特色的傩舞、徽剧、茶道等文化绚丽多彩,因此政府出资对分散在乡村的古建筑进行普查、登记、建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保护性规划,同时成立了“婺源县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建设管理领导小组”,还制定了详细的农村建房审批流程,以抑制乱拆乱建的现象。为了增强古村落的生命力,该县还专门成立“婺源文化研究会”,研究会下设茶文化、民俗文化、古建文化、徽商文化、民艺文化和民间故事等9个分会,负责对全县民间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性挖掘整理。今年,婺源傩舞、婺源徽剧、婺源徽州三雕、婺源歙砚制作技艺等4项民间艺术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榆次后沟古村——民居博物馆后沟古村以古朴的农耕文化、精美的建筑文化、传统的信仰文化、灵动的生态文化,构成了完整的民间文化体系。特别是精巧别致的古戏台、玉皇殿、观音堂等堪称北方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后沟古村因地制宜、顺势选址、择吉而居,强调和谐的“田园山水”和“耕读文化”。2005年,在经过周密论证的基础上,当地政府对后沟古村进行了抢救性的整理和修复开发。同时还成立工作组,围绕村民生产生活的自然形态开展调查、挖掘、整理、引导工作,再现了古村久远的民间艺术、独特的饮食文化、特色地域节庆活动,并筹建了农耕民俗博物馆。在抢救和保护古村过程中,始终贯穿“简单不简陋,民俗不粗俗”这一主线,在修复保护过程中,力求展现其简单而精巧的建筑、悠久而古朴的风俗、厚重而传统的民风,使“田园风光、淳朴民风、古村风貌”跃然而出。越南顺化——新旧的和谐顺化市是承天化的省会,位于越南的中部。在顺化市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和金属时代遗物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当时受南方考古文化的影响和北方青铜时代文化的影响。因此从古代起,这里就成为独特文化的十字路口,也奠定了多样风格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基调。顺化的一个特点是博采众长,历史上所有的独特艺术形式都为顺化文化所吸收利用;而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宫廷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共存与互融。顺化是一个都市,但仍保存着历史中形成的诸多传统。因此,顺化不仅扮演着多样城市和历史城市的角色,其实它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里有着很多的可触与不可触的文化遗存。

欧洲城市古遗址保护概况研究论文

悠悠中华五千年,散落在各地的古村落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结晶,是镌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中国的村落遍布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江南水乡之唉乃,茫茫草原之炊烟,东方海岛之渔村,西北山中之人家,黄土高原之窑洞,东北密林之木屋,西南边陲之寨子……千姿百态,魅力迷人。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演进,许多历史街区、古镇、古村落正遭遇着被忽视、甚至被毁灭的命运。这些即将消失的历史遗存,在中国的文化中占居着何等的地位,它们目前的境遇如何,现在的人们又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带着这些疑问和担忧,近日中外专家聚首西塘,探讨古村落保护之法。在前来参加论坛的五十多名专家学者当中,有被称作“民间文化守望者”的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有以“骂”著称、且被媒体称为“保护古城的卫士”的国家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还有远道而来的两位日本民俗学界的领军人物:日本神奈川大学教授福田亚细男和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菅丰博士。另外,国内外具有典型意义的古村落——江西婺源、山西榆次、越南顺化等地的代表也悉数到场,为论坛带来了更多的声音。让我们借着专家的智慧,试着寻找延续这些传统文化的良方。宣言书4月27日清晨,银色的月光刚刚退去,苏醒中的古镇西塘充满了生机,鸟鸣声、摇橹声、脚踏车声、还有清风拂柳的婆娑声袅袅不绝于耳……一如“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本色。而此时,冯骥才和西塘镇党委书记沈国强两人早早地就出现在了“明清食代”的二楼露台上,参加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节目录制,主题正是“古村落保护”。第二次来到西塘的冯骥才还是老样子,一头桀骜不驯的头发,说起话来慷慨激昂。这几年他一直为抢救民俗文化而奔忙,走了不少地方,今年他把保护的重点放在的古村落上,他坚定地认为,在民间文化遗产和抢救过程中,古村落是民间文化的“箱底”,因此从2005年3月至今,他已辗转考察了国内七八个省的古村落。他说:“时间很紧迫,我们现在连多少古村落都不知道,怎么保护?因此在这里开这个会议,希望集中各方力量探讨今后古村落的出路。”“古村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农耕文明留给后人的财富,我不希望我们的后代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镰刀、锄头,那将是无比的悲哀。”这是他最大的担忧。不止在一个场合,冯骥才用“来晚了”来形容对西塘的感受,他也不止一次讲述他第一次到西塘时偶遇的一个细节:“我去年第一次到西塘,镇长陪我在岸边走,走着走着天有些凉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正把支窗户的棍子拿起来关窗户,同时把一盆窗外的花拿进去。我注意到当时花盆上落了一只蝴蝶,老太太拿起花盆,轻轻一抖,蝴蝶飞走了。西塘连生活的诗意都保存下来了,这种和谐让我感动。”冯骥才认为西塘的经验是一种生态的保护方式,它延续了当地人生活的原态,是以人为本,可以作为典型供其他地方学习。当谈到为什么选择西塘作为论坛主办地时,他说,除了西塘的保护做得成功之外,当地政府的观念也让他感动。“当时西塘镇领导有两句话给我印象特别深,一句是‘对于古村落的保护,责无旁贷是政府的事’,还有一句是‘当经济的GDP和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我们要把根留住。’一名基层的领导能有这样的先见之明和文化责任感,让我看到了希望。”带着这样的希望,冯骥才把论坛带到了西塘,并发出了旨在呼吁开展古村落保护的《西塘宣言》。他说:“必须要抓紧时间,不然的话,很多古村落可能我们还没来得及认识它,就要失去它。”观点论一批重量级专家、学者、官员的到场无疑为本次论坛增色不少,他们在会场上激烈的观点碰撞更是擦出了精彩绝伦的火花。冯骥才:古村落遗产,比万里长城还大“我一直认为古村落是中国最大的文化遗产,比万里长城还大。”冯骥才这样解释他的观点,“从规模上讲,我国有5000年到7000年的农耕文明,56个民族,960万平方公里,约1600个县,19000个镇,按照一个镇10个行政村来算,我们有20万个左右行政村落。但不是所有村落都是古村落。我原来估计中国的古村落大约有3000个到5000个。但后来听说仅贵州黔东南地区就有六七百个古村落。所以我们心里应该有个数,我们的古村落数量至少过万。”他认为,古村落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标准: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历史文化遗存,基本保留原来村庄的体系以及鲜明的地方特色。“村落是历史文化的容器,它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它的建筑,它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规划,都是其物质遗产,还有很多诸如民俗之类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关于民俗,他补充道:“我所说的民俗,包括人们生产、生活的民俗,商贸的民俗,婚丧嫁娶的民俗,起居饮食的民俗,节日的民俗,信仰的民俗,还有类似神话、故事、谚语、歌谣之类的口头文化。民间戏剧、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艺人们身怀的民间技艺和民间手艺都是这个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进行保护?冯骥才这样回答:“我们的古村落有它研究的价值、学术的价值、见证的价值、历史文化的价值、审美的价值、欣赏的价值,但最终的价值还是它的精神价值。我们之所以传承文化遗产,最终的目的就是传承我们民族的独特文化,就是把我们的民族身份、民族基因传承下来。”他认为我们的文化遗产有一个问题,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面对的是全球化这种同质化的文化,它把我们的文化变成了同一个样子。同时它又是商业文化,能成为卖点的就利用,不能成为卖点的就抛弃、甚至毁掉。“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危机,也是我们这一代文化人的失职。”“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去年开始做的,但是由于目前没有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现在只能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但令他感到欣慰的是,目前有关方面正在加紧相关法律的制定。阮仪三:村落是最后的“净土”“阮仪三”这个名字,对于关注中国遗产保护的人并不陌生。作为一名建筑学家,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就发起了山西平遥古城的保护运动,而他最让人熟悉的“力作”莫过于周庄古镇的保护了。在他的努力下,上世纪80年代,北京、西安、开封、扬州、洛阳等城市相继被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遥、江苏周庄、云南丽江等又在上世纪90年代同时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进入21世纪,阮仪三又马不停蹄地促使了同里、南浔、乌镇、西塘等古镇走上了“保持原汁原味、扩展文化内涵”的道路,为中国留下了叹为观止的“水乡”。阮仪三认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城市建设热潮使许多传统历史地域遭到了灭顶之灾。许多旧城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他说:“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而我们所说的非物质的东西,民俗文化的东西,就依存在建筑等物质载体当中。所以那些具有价值的物质与非物质的遗存都应该保护。比如江南水乡,就要保护构成江南水乡的构建:因水成市、因水成街、因水建房、邻水建镇的特点,这是它的灵魂。”在谈到“城市记忆”这一概念时,阮仪三举了“上海犹太人保护区”的例子,那里是中国人民与犹太人民友好的见证,现在是上海市第12块历史风貌区。“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残酷屠杀犹太人,在许多国家拒绝接纳四散逃亡的犹太难民时,也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中国人民友好地接纳了3万多犹太人。曾任美国卡特政府财政部部长的布鲁门撒尔60年后旧地重游时,泪流满面,对身边的女儿说,‘记住,没有上海就没有我们一家,没有中国就没有我们这些犹太人的活路。’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街区反映了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慈爱之心,是和世界人民和谐相处的里程碑。这个街区就是重要的城市记忆,记忆着一代人的友谊,这不是语言能够承担的。相反,如果承载着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负载在其上的历史和文化也必然会被冲淡或消亡。”他对把旅游与保护等同起来的看法嗤之以鼻:“我们通常认为用保护来发展旅游,来搞经济开发,把保护等同于赚钱。”他认为保护不应该围绕着商业利益,因为商业利益的背后必然是破坏。“保护不是为了政绩,不是为了开发旅游,为的是留存我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民族建筑的精华、和谐的人与自然相处的环境。而这些是我们今后创造新城镇、新建筑的规范。”青岛泰之:保护活态的文化联合国教科文驻亚太地区总代表青岛泰之应邀出席了论坛。他在发言中表示,古村落是一个特定文化历史发展的珍贵的有形见证,反映了人们文化、哲学和审美价值的演变过程。与考古遗址和废墟相比,这些历史遗产群落是活态的遗产。青岛泰之认为,在快速的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以及全球化过程中,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传统建筑和街道正不断被现代建筑所替代。因此,保护历史遗产群落的非物质文化元素与保护其物质形态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而在保护这类遗产的努力中,提高当地社团保护遗产的意识,促进他们的参与至关重要。他说,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中国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文化遗产保护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平遥古城、丽江古城以及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他同时希望中国政府、非政府机构和组织以及地方社团都能够参与到遗产保护工作中来。他山石在“中国古村落保护”(西塘)国际高峰论坛上,浙江西塘、江西婺源、山西榆次、越南顺化等地代表的经验发言也为其他古村落的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江西婺源——文脉的延续婺源的乡村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冯骥才对婺源也是赞不绝口,“色彩太漂亮了!青砖、灰瓦、白墙、翠绿的竹林、金色的菜花、蓝色的山野、红色的霞光,简直像一幅画。”婺源县政府根据各村落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不同的保护方式。包括景区式、博物馆式、分区保护式和原始生态式。由于婺源境内徽派建筑遍布乡野,独具地方特色的傩舞、徽剧、茶道等文化绚丽多彩,因此政府出资对分散在乡村的古建筑进行普查、登记、建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保护性规划,同时成立了“婺源县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建设管理领导小组”,还制定了详细的农村建房审批流程,以抑制乱拆乱建的现象。为了增强古村落的生命力,该县还专门成立“婺源文化研究会”,研究会下设茶文化、民俗文化、古建文化、徽商文化、民艺文化和民间故事等9个分会,负责对全县民间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性挖掘整理。今年,婺源傩舞、婺源徽剧、婺源徽州三雕、婺源歙砚制作技艺等4项民间艺术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榆次后沟古村——民居博物馆后沟古村以古朴的农耕文化、精美的建筑文化、传统的信仰文化、灵动的生态文化,构成了完整的民间文化体系。特别是精巧别致的古戏台、玉皇殿、观音堂等堪称北方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后沟古村因地制宜、顺势选址、择吉而居,强调和谐的“田园山水”和“耕读文化”。2005年,在经过周密论证的基础上,当地政府对后沟古村进行了抢救性的整理和修复开发。同时还成立工作组,围绕村民生产生活的自然形态开展调查、挖掘、整理、引导工作,再现了古村久远的民间艺术、独特的饮食文化、特色地域节庆活动,并筹建了农耕民俗博物馆。在抢救和保护古村过程中,始终贯穿“简单不简陋,民俗不粗俗”这一主线,在修复保护过程中,力求展现其简单而精巧的建筑、悠久而古朴的风俗、厚重而传统的民风,使“田园风光、淳朴民风、古村风貌”跃然而出。越南顺化——新旧的和谐顺化市是承天化的省会,位于越南的中部。在顺化市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和金属时代遗物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当时受南方考古文化的影响和北方青铜时代文化的影响。因此从古代起,这里就成为独特文化的十字路口,也奠定了多样风格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基调。顺化的一个特点是博采众长,历史上所有的独特艺术形式都为顺化文化所吸收利用;而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宫廷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共存与互融。顺化是一个都市,但仍保存着历史中形成的诸多传统。因此,顺化不仅扮演着多样城市和历史城市的角色,其实它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里有着很多的可触与不可触的文化遗存。

中国 拉萨布达拉宫 1994年被认定为世界遗产,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区分布有许多佛教寺庙、宫殿。从7世纪起,历代活佛都居住在此。拉萨成为西藏的宗教、政治中心。 拉萨西北部的红山上耸立有闻名世界的布达拉宫。宫殿依山而立,直至山顶。这座雄伟的宫殿初建于7世纪,是西藏吐蕃王为迎接唐朝文成公主所建造的9层共1000个房间的宫殿,命名为布达拉宫。 克里姆林宫和红场 不提及克里姆林宫,无从谈论俄罗斯的历史。克里姆林宫是历代俄罗斯的皇宫,追溯克里姆林宫的历史,最初是1156年在莫斯科河左岸修建的木结构城堡。1367年为了防御蒙古人的袭击,又建造起石壁石塔的城塞。 15世纪后期,被称为雷帝的伊万四世招集了意大利、俄罗斯最有名的建筑家增修和扩建,使皇宫逐渐形成了今日可见的、显示权力的豪华和壮观。 杰内古城 被世人美喻为“尼日尔河谷的宝石”的杰内古城,坐落在尼日尔河与巴尼河交汇处,在14~16世纪末被摩洛哥军征服前,这里是西非最为美丽的商业城。尤其值得夸耀的是古城中央的那座高11米、周长56米,用椰树木为骨架,用粘土建造造型奇特的清真寺。该清真寺向外突出的房架巧妙地起到了装饰效果,这是1907m1909年按15世纪苏丹建筑风格重建的。 重建的清真寺被视为非洲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也是西非伊斯兰教的象征,不过只有伊斯兰教徒才能入内。壮美的清真寺建筑,每周一的大集市以及女人鲜艳夺目的服饰是杰内古城的魅力所在。 拉利贝拉岩石教堂 传说12世纪埃塞俄比亚第七代国王拉利贝拉梦中得神谕:“在埃塞俄比亚造一座新的耶路撒冷城,并要求用一整块岩石建造教堂”。于是拉利贝拉按照神谕在埃塞俄比亚北部海拔2600米的岩石高原上,动用2万人工,花了24年的时间凿出了11座岩石教堂,人们将这里称为拉利贝拉。 从此,拉利贝拉成为埃塞俄比亚人的圣地。至今,每年1月7日埃塞俄比亚圣诞节,信徒们都将汇集于此。 贝宁阿波美王宫 贝宁南部的阿波美城曾是西非海岸以贩卖奴隶而繁荣一时的达荷美王国的首都。这个地区在历史上与“象牙海岸”、“黄金海岸”相并列被称为“奴隶海岸”。阿波美王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 1979年被认定为世界遗产,位于诺曼底地区一个小岛上的教堂,高出海面150米。退潮时小岛则变成与陆地相连的山丘。教堂的诞生有段神奇的传说。8世纪初主教欧勃尔按照梦中大天使米歇尔的授意在山丘上修建了这所教堂。 奇特的是完工后不久山丘被海水淹没从而形成了今日可见的海中浮岛。11世纪起对教堂进行扩建,足见逐渐新添了罗马式、哥德式、文艺复兴式等风格各异的建筑。 挪威卑尔根 卑尔根市位于挪威西海岸,那里不仅是著名的古建筑集中地,也是汉萨同盟海外行商的惟一例证,还是城市发展初始阶段和北欧木建筑的宝贵遗迹。卑尔根市是挪威第二大港湾城市。1070年挪威王在此建都。 斯凯利格-迈克尔岛 1996年认定为世界遗产,斯凯利格.迈克尔修道院在爱尔兰西南部12海里外的一座仅0.18平方公里的远海孤岛上。建于公元7世纪,为欧洲现存最古老的修道院之一。是反映基督教初期时代的建筑风格的重要史迹。房屋形如蜂窝,沿凸凹不平的岩地而建,没有丝毫的修饰痕迹,惟有十字架显示着这是基督教建筑。 从出土文物和菜地遗迹略可了解当时修道士们在这绝海岛上艰辛的生活状况。由于孤岛与陆地隔绝的缘故,修道院鲜有人造访,故而至今保存着原始状态。此外,岛上又是野鸟栖生的乐园。 埃夫伯里巨石遗址 英格兰南部索尔滋伯里平原上的这座环形排列的巨石遗址直径约为100米。据考证是新石器时代的建造物,有5000年的历史。四层同心圆的石圈中央的祭奠石和旁边被称为脚跟(Hee1-stone)石的玄武石,在每年夏至这一天,两个石头与地平线彼岸升起的太阳连成一线这个建造物的目的是什么还存有众多的猜测:亦或是崇拜太阳的神殿、亦或是天文台、亦或是与宇宙联系的通信点等等,至今仍是个千古之谜。 多瑙河及布达城堡区 1987年认定为世界遗产,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被多瑙河分为东西两岸。13世纪起匈牙利帝国在西岸布达建造王宫,西岸从此而辉煌起来。布达市内哥德式建筑与巴洛克式建筑点缀在窄道两旁。东岸佩斯则逐渐形成商业、学术与市民文化的中心地。 也门希巴姆老城 1982年被认定为世界遗产,在阿拉伯半岛的沙漠中央拔地而起的一片高层建筑群给人一种海市蜃楼般不可思议的感觉。那简练的外观,雷同的造型不由让人联想到纽约的摩天大楼。这些用土坯为建材的建筑群高达30米,在中世纪来说的确堪称高层建筑。 但是,我市的文物现状不容乐观,古关帝庙、城隍庙等很多文物年久失修、面貌破旧;有的被工厂、学校、民居占用,保护工作不落实,重点保护不突出;基本建设对地上和地下文物破坏严重;有的开山造田等对文物也有一定的危害;有部分古建筑与周围建筑环境不协调,对传统文化构成了损害,影响到城市的地方特色;文物保护与开发没有很好结合,有的文物被拆除,有的文物保护点孤立地存在,失去了其传统的风采和内涵。 失去这些历史遗存,2500年历史的古城也就难符其实了。消失的,无法挽回,树立和加强文物保护意识,做到建设和保护和谐发展,为历史、为后代保留一份宝贵的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所在。

文化 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人类 社会实践 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欧洲文化方面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欧洲文化方面论文篇1 浅谈欧洲城市文化特色与城市旅游发展 在欧洲城市的闹市区漫步,犹如进入中世纪城市之中。古老的闹市区保存着大量联片的年代久远的古建筑物,城市昔日的繁荣历历在目。古老的闹市中心是人们购物和消遣的场所,每天从城市边缘及外围,有大量人口涌入闹市中心区购物和消费。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特色鲜明的城市总是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参观,为城市带来滚滚财源。在今日我国城市发展中,欧洲城市古建筑群及特色保护的 经验 很值得借鉴。 1 欧洲城市古建筑群与旅游业发展 在欧洲城市,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城市现代化的高层建筑,而是城市中心地区年代久远的古建筑群,这些古建筑群形成欧洲城市特有的景观。欧洲城市的历史一般起源于工业革命前后,许多历史名城则可上溯到中古时期,乃至古罗马帝国晚期。在这些城市,中古时期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及古典文化被大量完整地保存下来,在闹市区形成大面积的古典建筑群,给人完整的中古世纪城市的感观,形成了各城市固有的特色。 进入21世纪后,欧洲城市闹市区依然完整地保留着数百年前的城市风貌。在城市中心的广场附近,中世纪的圆顶罗马式教堂或尖顶哥特式教堂象征着古老的庄严;教堂内部以 雕刻 、绘画装饰得富丽堂皇;教堂四周则是装饰华丽的喷泉及古老雕塑等。通往商业中心狭长的步行街道上仍保留着中古时期原状,路面不规则的石块经历了数百年沧桑,留下深深印痕;街道两旁则是古老建筑物的长廊,与周边地区的古建筑物一起形成闹市区的古建筑群。在这里,古老的商店、酒吧、旅馆、餐馆、戏院、影剧院等鳞次栉比,窗明几净,形成各城市鲜明的特色与古老的文化。 欧洲国家在整个旅游策划上,让具有大量古建筑群的城市旅游扮演了主要角色。旅游旺季时,来自世界各地旅客涌入城市,尤其是在古建筑群保存完好的城市,更是挤得水泄不通。这些城市大量的人口受雇于旅游业,城市从旅游业发展中获得了大量的收入,旅游服务业成为城市乃至国家重要的收入。 瑞士的城市旅游可视为欧洲国家的典型。瑞士是欧洲最为富裕的国家,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列世界的前列。银行业、钟表业和旅游业是瑞士经济的三大经济支柱。进入21世纪之后,瑞士旅游业收入超过银行业、钟表业,成为瑞士最重要的经济发展门类。尽管瑞士拥有美丽的湖光山色,而到过瑞士的人则发现,瑞士最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仍是城市古建筑群,城市旅游的吸引力甚至超过对自然景观的旅游。 与欧洲 其它 国家相比,瑞士城市的中古时期建筑物保存得更好,在城市旅游中起到重要作用。这是因为20世纪,欧洲国家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争,城市大量的古建筑被摧毁,从战争废墟中重建的闹市区建筑缺少古典建筑的原滋原味,而现代化风格则十分突出。瑞士的中立国政策使20世纪瑞士避免了多次战争,各城市的古建筑群得以大量保存下来。城市古典建筑群与美丽的湖光山色相协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包括欧陆的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国居民也为瑞士的中世纪的城市美景所吸引,每年有大量的旅客涌入瑞士参观和度假。 2 城市古建筑:重要的文化与经济遗产 城市中年代久远的古建筑群,既是城市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也是十分重要的经济遗产。古老的建筑群是城市文明的“根”,它代表着城市古老的文化沉淀和各城市特色,象征一个城市昔日历史的辉煌。城市古老的建筑群展示城市文化特色,代表着各城市古典文明,以“邮箱经济”形式带来了滚滚的财源,极大地推动了城市乃至国家的发展。 进入20世纪之后,世界各地大量的传统建筑消失,古典建筑物也随之大量消失,割断城市的文化文脉,城市逐渐丧失了自身的特色。20世纪上半叶,两次大战期间欧陆地区大量古建筑毁于炮火,许多重要的古建筑群被夷为平地。二战后,针对传统建筑物集中地区的衰败及其蔓延,欧洲城市当局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城市重建与更新。战争及战后的重建工作使大量年代久远的传统建筑物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现代化的高层建筑,这一现象在战争重创的德国尤为突出。战后欧洲城市文化的“根”随之大量消失,保留下来的古典建筑就显得十分珍贵。 古典建筑展示出厚重的文化沉淀,告诉城市过去的历史,使人浮想联翩。素有中世纪城市之称的伯尔尼,可视作欧洲城市古典建筑群的一个缩影。伯尔尼老城区位于火车站附近,保存着大量的中古世纪的建筑。这些建筑物向东边扩散,狭长街道两旁长长的商店走廊依然保留中古时期的原貌,构成了伯尔尼的主要商业闹市区。闹市区的外围则是一些几个世纪前遗留下的古色古香的私人住宅群。在伯尔尼街道上漫步,仿佛进入中世纪的城市中,感受到古老的城市文明。即使是在大学校园参观,年代久远的建筑也仿佛一件件古老的艺术馆陈列品。 古老 建筑群不仅是重要的 文化遗产,而且是极其重要的 经济遗产。欧洲城市普遍把这些古老建筑群当作极其重要的经济遗产,进行旅游经济的策划。各城市以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其古典建筑群,特别对那些代表该城市过去的辉煌及重大事件的建筑进行重点宣传。各地都建立了自己的旅游网,极尽全力地向世界各地介绍各城市古典建筑及其历史事件。这些 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自世界各地,他们 进入欧洲各城市参观与消费。城市古老的建筑群带来了巨大的收入,反过来又长期推动着城市 社会经济的 发展。 3 城市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文化再塑 欧洲国家都对古建筑进行精心的保护,确保 传统文化 的再塑。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城市古建筑保护的相关法律,并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维护与维修 措施 。在城市长期发展进程中,政府合理地规划城市新发展地区,历任官员认真执行城市规划,使城市建设与古建筑群的保护达到有机的统一,城市闹市区古建筑群由此而得以长期保存。此外,较高社会文明程度确保有关保护法规得到市民自觉遵守,古建筑与传统文化保护蔚然成风。 欧洲国家古典建筑长期保存下来,与严格保护措施密切相关。各国都有古典建筑保护的严格法规,地方当局也制定相应的措施。不经地方有关部门同意,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对古建筑物进行拆迁。不仅如此,城市现代建筑物拆除的手续也同样是十分麻烦,没有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批同意,任何人都不能拆除,即使是私人住宅,也得严格遵守这一规定。在北美城市的更新过程中,地方政府借口城市衰败而将传统建筑大量夷为平地,从而使殖民地时代建筑大量消失,欧洲的规定避免了开发商借拆除破旧的现代建筑之名而撤除传统建筑和古典建筑物的可能,对古建筑群起到强有力的保护作用。 欧洲各城市对古建筑设施的维修也有严格的规定。维修总的原则是修旧如旧,这一原则使城市闹市区数百年以前的街道保存完好如初;但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一原则又极大地增加维修的困难与费用。闹市区供电、供水、排污设施的铺设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些设施的铺设过程却不能破坏道路原有的景观。闹市区街道的路面多为数百年前打造的石块铺成,在管道设施铺设过程中,工人小心翼翼地将石块取出,然后将管道埋入路面之下,再回填土,最后将石块按原样铺在路面上。因此,在百年的历史变迁,中古世纪的街道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 政府对房屋的维修 管理也十分严格。在维修过程中,没有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任何人无权改变房屋的外观,私人住房也不能例外。在维修过程中,大到房屋的外观结构,小到房屋的门、窗、瓦的颜色等,都必然保持原样。正因为如此,欧洲国家城市闹市区数以百年前的古建筑群的原始风貌得以世代相传,从而避免了全球文化趋同对城市传统文化的冲击。 不仅如此,政府还在财力上给予实质性的支持。政府拨出大量的专款用于闹市区古建筑物的保护。政府资助对象不仅包括教堂、博物馆等公共建筑,而且还包括年代久远的私人住宅。许多私人住宅已有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不少建筑物已经破败,维修成本极其高昂,要让房屋所有者长年累月地对维修单独付费,实在是得不偿失,他们宁愿放弃破旧建筑而购买新的住宅。无疑,这些私人住宅是城市古建筑的一部分,也是古色古香的闹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放弃,城市中心区古典建筑也会随之而大面积消失,结果闹市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与旅游资源就会大量消失,这种现象在古老的亚洲城市普遍存在。 所以,欧洲国家在城市古典建筑的保护中,政府十分重视资助私人对旧住宅的保护。政府认为这些私人住宅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保护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对这些代表着地方过去文明的私人住宅进行检查,敦促房主进行维修,并通过维修费用评估而给予一定比例的维修补贴。在瑞士的伯尔尼,在闹市区私人古建筑进行维修时,政府给予总维修费用的20%左右的补助。政府的补贴客观上有利于闹市区私人古老住宅的保护,同时也有利于城市整个古建筑群的保护。 欧洲城市还对城市的现代建筑布局进行严格的规划,防止其对闹市区古建筑群构成文化视角的冲击。在世界不少地方,闹市区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混杂在一起,传统建筑集中地长期遭到蚕食,城市特色也因此逐渐消失。欧洲城市普遍将现代化高层建筑规划在城市外围地区,尤其是郊区的新城镇。在欧洲各城市的外围和郊区,现代高层建筑群随处可见,而在古建筑集中的闹市区却难以寻觅。在瑞士的苏黎士、伯尔尼等闹市中心,很难见到现代高层建筑物,而其郊区城镇却出现一个个的高层建筑群。严格的规划使城市古建筑群的保护与现代建筑的兴建得以有机的统一,城市不至于因现代化的建设而失去古老的文化与经济遗产。 古 建筑的居住者的 经济地位对其保护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房主的经济实力决定房屋保护的好坏,并对其长期的保存与保护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在世界不少地区,富裕的人口大多有选择居住在新建筑物的偏好,而年 代久远的建筑多通过向下淘汰给城市穷人,结果会加速旧建筑的衰败,并导致整个街区衰败,最终也会使整个古典建筑群面临灭顶之灾。二战后这种现象在北美十分普遍,也是亚洲等地古建筑较少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欧洲人崇尚古雅,许多富人不愿居住在现代化的公寓楼里,他们更乐意选择那些古色古香的住宅。尽管这些古老的住宅维修费用高昂,他们还是愿意接受。居住于古老建筑内已成了市民的一种身份特征。 因此,市民在保护古典建筑物上表现出很高的自律性。欧洲城市居民具有较高的素质,尤其是古建筑物的业主素质更高,他们谨守规矩,自觉地保护私人建筑的古典风貌。市民在维修自己私家住宅过程中,总是小心翼翼地按原貌施工,维修后的房屋依然保存着原来的风貌。正是这些高素质的市民自觉地恪守其早已形成的规矩,使闹市区古建筑群数百年世代相传,始终保持着原来风貌。 总之,在欧洲各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闹市区古典建筑群作为极其重要的 文化与经济遗产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这些古老的建筑群与城市旅游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吸引世界各地大量的游人来此参观、出席会议,光顾博览会或参加训练项目等,为城市带来源源不尽的财源。更为可贵的是,对闹市区古建筑群的保护与传统文化的再塑,欧洲城市政府制定了严格规划措施并给予财力支持。同时,高素质的市民恪守其规矩,自觉地保护传统文化与建筑,从而使得古老城市得到可持续 发展,并保持着永久的魅力。 欧洲文化方面论文篇2 浅析欧洲高校校园文化 【摘要】在不同的国度里,校园文化依据一定的地域性,形成了不同的风格。这种地域性不仅受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更受国家性质的制约。 文章 通过分析欧洲高校校园文化的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 总结 出欧洲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为我国为我国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批判性吸收借鉴西方校园文化的合理成分,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关键词】亚文化;校园文化;自由民主 一、校园文化 (一)文化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特有的现象,并且形成一些相应的概念,亚文化就是之一,亚文化是指文化的核心即价值观念和主流文化相一致,为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的文化,亦称小群体文化。亚文化是整体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二)高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来源于社会文化,现代大学起源于12世纪的欧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新兴的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意义的城市,城市的建立促进了商业和贸易的发展,进而形成了对新的专门知识的需求,于是,一些从事专门知识研究的机构就应运而生。在城市的发展中,兴起了各种手工业行会、商会,在大学在诞生之初只是学生和老师的行业工会,后来慢慢发展成为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的高等 教育 机构,从其他行业工会中分化出来,而校园文化也以一种全新的文化特点区别于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和其他文化形式一样,是社会亚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社会文化特殊形态的校园文化,可被划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四个层面。不论是何种层面的校园文化,其目的都是对人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对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欧洲校园文化 (一)欧洲校园文化的产生 一方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区分开来,一些从事专门知识研究的机构应运而生,城市市民按照自己的需求建立了一批大学,成为现代大学的雏形。另一方面,__会一直是古代文化的承担者和传播者。在教会的努力下,陆续出现了一些修道院学校、大主教区学校和教区学校,这些学校,是现代大学的前身。欧洲校园文化就伴随着现代大学的产生而产生。 (二)欧洲校园文化的特点 西方文化在大学校园的目标是:不仅为青年一代就业创造条件,而且要使他们有目的地生活,要塑造人格尽可能和谐发展的公民。因此西方高等学校重视学生自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重视课外活动、课外教育;重视情境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1.西方校园文化历史长,发展快。 18世纪欧洲进入工业化时代为欧洲各国的教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了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校园成了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结构中举足轻重的部分。与此同时,校园文化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 2.价值多元。 自治的氛围和自由的学术环境让各种文化价值都有生存的空间。在西方校园文化中,既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又有颓废、堕落的厌世情绪。既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又有道德责任,理想追求。 3.个人自由发展和独立精神。 中世纪大学以来形成的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对现代大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创造自由的氛围、竞争和机会均。西方人的竞争压力从孩童时代就开始了,直到其退休为止。这种竞争在行为取向上,就表现为生活的快节奏,工作的高效率和注重实用性;在时间取向上,表现为不满足现状,注重未来,格外珍惜时间。 4.关注个体,讲究实用。 西方校园文化每个时期的主旋律的变动,无一不与当时西方社会的政治气候和社会变迁密切相连,同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实用主义倾向。在法国,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是趋于实用。大学生摒弃昔日的迷惘、盲从、激进与颓废,秉持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安于现状,喜欢无拘无束;他们对国家大事淡然置之,漠不关心,缺乏为国家献身的精神,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的职业、婚姻和友情,追求的是金钱与实惠;他们倾心于自我发展,认为应当满足自己的愿望,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能满足自己的利益就行。因此,有人把法国大学生称为“务实的一代”。 三、欧洲校园文化对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的借鉴原则 校园文化作为特定社会的产物,受社会经济因素和学院教育理念的影响,中国和欧洲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面对绵延几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汹涌而至的外来文化,我们应当适时地做出自己的时代选择,在积极地、批判地吸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我国的国情为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扬弃的原则。 对于欧洲校园文化,我们要采取扬弃的原则,取彼所长,为我所用。要学习西方校园文化开放、创造、重视学生但是也要看到西方校园文化中的糟粕,比如,欧洲大学正规课时安排比较少,学生时间自由,多是采用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的 方法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有些老师会因为课时少而忽略上课质量,学生完全靠自学,压力大,剑桥大学每年都有学生不堪重负自杀,一方面是由于激烈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与负面情绪得不到老师的及时疏导有关。 (二)立足于实际的原则。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校园文化的发展应该立足于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考虑到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比如关于校园民主的问题,通过分析欧洲高校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欧洲高校里的民主氛围,是在其特殊的环境下产生的,每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不可能一个法子四海显灵,那还有因果律吗?意志一定体现利益吗?如果不是,那么,一个符合及时情况的科学管理机制,比一味的模仿更有效果。总之,通过分析、过滤、借鉴和吸收,使中国校园文化在与西方校园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形成新观念、新思潮,从而得到健康发展。 (三)主体自主性原则。 中西校园文化在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注意保持其民族主体自主性。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主性,决无可能采取他族的文明,而只有为他族所征服。所以,只有恢复中国大学生的自主性,才有吸收外族校园文化的主体资格。没有本位意识,是绝不可与外来文化接触的。我们应该了解世界生活和世界文化的相关性,不闭关自守和自求复古;也应该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独立自尊的民族与文化,不可在与西方文化接触之时,便为西方文化所同化。 参考文献: [1]李玉泉,佟玉兰,吴焕荣. 企业文化 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8 [2]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0,(07) [3]彭未名.中西校园文化及其走向[J].教育与现代化,2002,(02) [4]李越红.中西方校园文化差异浅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研究论文

保护历史 文化 传统本质,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修复受损、破旧、危塌的部分,整旧如旧、修旧如初,环境如初。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关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论文的相关 文章 ,欢迎阅读!

文化遗产与保护

摘要:保护历史文化传统本质,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修复受损、破旧、危塌的部分,整旧如旧、修旧如初,环境如初。尊重历史是第一位的,还要深刻认识古旧建筑是城市的真正财富,哪怕只是一段墙体都要认真对待。

关键词:整旧如旧;修旧如初;环境如初。

早在六十多年前,梁思成先生就对“西化”风潮中我国古旧历史建筑的颓萎凋零忧心忡忡。他曾叹道,研究和保护历史建筑,是一种“逆时代的工作”。[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现代建筑再利用风潮,这是因为战后许多都市的重建工作更加迫不及待,当时在现代主义笼罩下,许多开发商与建筑师采取破坏、重建为首选,以求得快速发展追求城市效果。而不愿意改善那些有着良好的状态、有着历史意义的旧建筑更好适应新时期要求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许多古旧建筑在隆隆声中被夷为平地。

国内对古旧建筑的态度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20世纪60年代““””为了破四旧,一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被平为正负零点零。

80年代古旧建筑常常被视为是某些基地利益开发的阻碍,毁掉了一批有价值的古旧建筑。

90年代一些城市对于古旧建筑以与整体环境不符、年老多病等为理由毁坏了一些有价值的古旧建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地方的建筑遗产处境陷恶,要么在改造后面目全非,要么在保护地段中苟延残喘,而市场则在历史地段巨大的地产潜值驱动下对之“虎视眈眈”。翻开到2003年为止的世界遗产目录,被认为代表中国的世界遗产有29项,除了其中的4项为自然遗产和为数可怜的反映人民生活历史的文化景观外,绝大多数是封建帝王和士大夫们的宫苑和死后的坟墓,及其为维护其统治的宗教庙宇建筑。我们当然要万分珍惜历史遗产,保护和善待它们是文明程度的标志。

比起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几大文明古国,法国的历史和文物不能说是非常悠久非常众多的,但现在的法国和法国人,却总是以文化大国的姿态出现,并以自己优秀的 传统文化 而自豪。这种自豪,来源于他们文化遗产保护观念之深入人心。在现代法国,“遗产”一词使用得是如此广泛,人们听到它的第一个反应并不涉及财产,而是全民共有的“文化遗产”,以及一系列与此有关的词汇: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学校、文化遗产基金会、文化遗产 百科 全书…那巍峨而辉煌的宫殿,斑驳而高耸的哥特式教堂,闪着金光的古典家具,以及价值连城的名画,所有这些,都为法兰西增光添彩。事实上,法国以其卓越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果,已经成为骄人的世界第一旅游大国。为何做的如此之好呢?让我们来看以下。

1887年法国制定出了世界第一部文物建筑保护法。

1913年12月31日,现代世界第一部文物保护法《保护历史古迹法》在法国诞生。

法国的文物保护法规定全面而细致,例如,在被列入保护名单的古建筑内,哪怕在墙上钉一个钉子,也要经过许可;在一间被特别保护的17世纪的建筑物内部,家具摆设的位置都不能随便变动。任何破坏规定的做法都要受到严厉的惩罚。特别是由于文物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公众都自觉自愿的做文物保护的“监督人”一个破坏文物、不尊重古人的家伙,在普通法国人眼里会被视同强盗、窃贼。利用名胜古迹举办文化和大型欢庆活动是近年国际上的潮流,但这些活动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他们说,在这些金碧辉煌的大厅内活动,“除了这里的空气,我们什么也不能碰;除了声音,我们什么也不能留下!”

1964年,法国对文化遗产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点,经国家登记的历史建筑即达4万处,而这个数字现在还在增加。这些情况表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担心民族特性的丧失,渴望寻求民族文化的身份认同,凡是能够加强这种认同感的遗产都受到加倍的珍视。[2]

但是,在我们中国,情况却不容乐观。那种部分青红皂白,借口发展任意破坏遗产的行为,在今天并没有绝迹。目前,报纸上报道,长城被国外的青年随意践踏。长城是我国统一的象征,是伟大的文化遗产,而国人竟然为了利益,不顾国家形象以每人60元的价格“出售”给外国人狂欢。相对而言,法国人绝对不会这样做。

就在2000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云南省建水古城几十座珍贵的百年以上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包括建水人耳熟能详的五官府、进士府及翰林第,被拆的片瓦无存了。按照拆除计划,606米长的建新街临街一百多座传统民居也都被夷为平地。

然而,据建水县副县长李国才说,拆除这些遗产的理由只是要“把这条街建成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步行商业街”――要把它成一条清式仿古街。记者问道:“一边是真实的历史遗迹,一边是钢筋混水泥的假古董,究竟哪一个更有价值,应该十分清楚。

这种破坏文化遗产的情况经常发生。在一本艺术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关于旧火车站客运楼毁坏的文章,叙述了在本世纪初由德国人设计修建的一坐标志性建筑,无论是年代,还是建筑艺术价值,从多角度来说都应该无条件的保留着,只可惜最终结局还是被大方的拆掉了,原因是在那个时期对旧建筑的历史性及艺术价值建议,只有少数人发出了无力的呼声。事情非常清楚,城乡中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经在随着建筑遗产的无存而濒临消失。而刻意保护所导致的各种利益矛盾,引发了一个又一个激烈的社会冲突。面对这样复杂的状况,我们能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

文化遗产保护、修缮有诸多内外因素,在改造修缮中“寻根”是设计师的追求,对一座古旧建筑改建的成功将会迎来不同寻常的称誉。为此,尊重历史是第一位的,同时还要深刻认识古旧建筑是城市的真正财富,哪怕只是一段墙体都要认真对待。这一方面北京元大都城遗址公园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在抢修、修旧如旧的基础上战士给人的是昔日文化、文明。它的成功之处在于保留旧有遗迹,实行重点整修,解决新功能对古遗址的要求。

保护历史文化传统本质,保护城市的历史信息修复受损、破旧、危塌的部分,整旧如旧、修旧如初,环境如初。

在“整旧如旧”这一术语中,存在隐藏的含义,是说在修缮古建筑的时候,其中的某些部分,在有充分依据的时候,仍应尽可能的恢复到它建造之初的那个样子。一个比较著名的例子,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修缮。这座建筑原为____教堂,在改为伊斯兰清真寺以后,原来6世纪绘制的早期基督____被覆盖在伊斯兰式的装饰之下了。现代文物修复者小心的剥除了表面的后世装饰,将早期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墙面绘饰重新显露出来。

只有那些拥有充足的考古依据,如长时间的调研、测绘、解读、论辩和方案探讨等,充分了解其原始状况,因种种原因已遭破坏的对象,在十分必要的时候,经过缜密详细的复原研究和论证,将之恢复到原有的样子,“再现”它的历史与艺术信息,才是能够接受的,甚至是有意义的。

毋庸质疑的是,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将是21世纪建筑学的重要议程。从时下的全国范围看,城乡改造更新已是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但盲目的“大拆大建”和“拆真造假”正甚嚣尘上,而对木结构为主体的我国大量性建筑遗产究竟如何进行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在保护原则与实际操作之间仍存在着一定弹性空间,而我们要如何具有针对性的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需要提出一个较为妥当的 方法 。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七卷第一期。

[2]参见人民网驻法国记者郑园园文章《法国:视文化遗产如生命》。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正式提出经过了漫长的过程。相对于有形的物质类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容易受到破坏甚至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鼓励在保护中利用,以利用促进保护。下面我们来看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题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时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经验,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先进做法,从互联网背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少年儿童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外传播四个方面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和表现形态,一直与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等融为一体,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记忆。

近些年来,“非遗”一直是个热词,非遗的保护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在传统村庄减少、农耕方式替代的时代背景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要与时俱进,创造出具有时代意义的、符合当代人审美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非遗,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

一、非遗活态传承的意义

非遗的活态传承是指非遗的产生、发展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中进行传承与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保护非遗。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血脉和情感的主要体现。

非遗不是文物,不是凝固的。非遗历经千百年的文化流变,是动态的、可变化的,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各时代的传承人群在与历史、自然等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对非遗进行再创造。

一方面,非遗项目需要在创新和传承相结合的良性互动中,为当代人理解和认同,真正实现活态传承。

另一方面,非遗的活态传承也要杜绝过度商业化的倾向。

例如,在一些旅游景点,“泼水节”“火把节”天天上演,那只是“表演”,而非“过节”;带有恶搞甚至低俗性质的婚庆习俗强拉游客参与,目的就是让游客为名目繁多的消费项目买单,早已失去了展示非遗项目、让游客了解认识非遗的初衷。

这种纯粹为了赚钱、改变非遗性质的所谓创新,实则是对非遗的严重破坏,在非遗的活态传承中是要坚决摒弃的。尊重非遗,保护和传承非遗,核心是保护传承人,尊重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保护传承人群获得收益的权利,在保护和传承中实现非遗的创新性发展。

二、日本非遗活态传承的经验

日本是世界上文化遗产保护走在前列的国家,重视非遗的活态保护,他们的许多做法都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创新求变的传承之路。

以传统手工技艺为例,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传统金属工艺、漆艺和陶艺制作时使用天然材料和传统技法,对器物形制、色泽、纹样进行改良创新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和人们审美取向的改变。

1974年日本颁布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1992年国会进一步修正该法律,加大了扶持力度。日本的传统手工艺坚持创新求变,因此多年来发展良好。

(二)“人间国宝”的认定和保护。

非遗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是“活”

的动态文化,其声音、形象和技艺存在于从事它们的人身上,传承人是确保非遗“活态性”的核心因素。

日本在非遗的保护中非常重视传承主体,强调对传统文化持有人的保护。

非遗保护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对传承人的认定。日本将那些具有高超技能,能够传承某项文化的“身怀绝技者”,称为“人间国宝”.

日本的这些“人间国宝”对所传承的技艺予以记录、保存并公开。

日本 *** 每年给这些“人间国宝”200万日元补助金,用来培养和传承继承人。因此, *** 监督该笔款项的使用情况,“人间国宝”

每年要向 *** 报告该笔款项的用途。日本对“人间国宝”的认定和扶持有力推动了日本非遗的传承发展,“能乐”、“歌舞伎”、“狂言”这些日本传统的艺术表演由此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三)非遗保护中的儿童意识。

非遗的活态传承不仅是少数核心传承人的保护,还关系着培养传承群体,特别是传承群体中的少年儿童。

日本非常重视对传承群体中少年儿童的培养,为中小学生提供体验传统艺能的机会。

例如“歌舞伎”,2001年开始举办以中学生为对象的“歌舞伎讲习会”,从2002年起,“歌舞伎讲习会”拓展到小学生,并且每年都予以实施。

日本中小学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重视日本传统文化的学习,设立了传统工艺品课程,加深中小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培养他们从小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亲近之情。

三、我国非遗活态传承的策略

(一)互联网背景下非遗活态传承。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借助互联网技术,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更加贴近年轻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被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接受与选择,拓展其生长空间,以真正实现非遗的价值。

微信推送、淘宝开店、视频课程,是许多非遗项目都在尝试的互联网背景下活态传承的新途径。

以桐乡竹编的传承之路为例,竹编传承人钱利淮和他的团队开创了竹芸工坊,让竹编从小众作坊走向大众传承。

他们根据受众的年龄和基础编写了生动直观的竹编网络课件,开设竹编私房课的网络直播教学,并在“竹芸”微店上推出竹编DIY商品。钱利淮开创的“互联网+竹编”的传承形式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普通大众可以根据需要在网上选购竹编材料,按照网络课程自己在家学习竹编。

浙江桐乡推出了非遗项目专题传习班的微信公众平台,包括剪纸、桃核雕刻、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木雕、麦秆画,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对非遗以及传统文化的需求。

非遗项目通过互联网汇聚人气,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到非遗项目实体店;通过非遗项目实体店的展览、展示,创造一种审美的情感体验,以及对于传统、对于历史的敬畏,形成互联网与实体店的良性互动发展。

社交媒体公众账号、移动终端应用程序这些途径让非遗越来越进入普通公众的视野。

例如,浙江象山的非遗订阅号“象山非遗”,信息发布频率很高,阐释质朴而到位,策划很接地气。

中央美术学院发布的《中国古典家具》APP大受欢迎,这个APP运用游戏的手法,实现明代榫卯家具的完成过程,在带给人们娱乐游戏的同时,使人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木作的“灵魂”---榫卯的技艺。

这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明代榫卯家具APP,是数字化背景下将现代新技术与非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这个明代榫卯家具APP,使用户短时间内能够直观的认知榫卯家具的结构和组合,让非遗真正走进现代生活,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此外,通过开发非遗游戏软件来扩大非遗在儿童、青年人中的传播。

例如:南通蓝印花布的游戏软件收录了近千种蓝印布典型图案,该软件还可用在苏绣、云锦等非遗项目中。

(二)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的支持和培训计划。

人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传承人是确保非遗活态传承的核心问题。

除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之外,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第29条规定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

目前,文化部已命名了4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自2008年起,补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8000元,2016年起提高为每人每年2万元。

非遗的传承仅靠为数不多的代表性传承人作用甚微,还需要积极培养非遗持有者、从业者等非遗传承人群,通过非遗传承人群来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201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

)正式启动,该研培计划是文化部联合教育部专门针对非遗保护发起的。

研培计划有助于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技艺能力,有助于非遗传承人群深入领会传承项目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非遗活态传承的持久动力。

(三)非遗走进少年儿童。

非遗的活态传承要在少年儿童中扎根。聘请民间艺术家走进课堂为中小学生常年授课,教授传统手工艺课程,为学校里的少年儿童讲好民族文化的每一课。

在符合条件的中小学建立传统文化基地,将非遗烙印在少年儿童心中,鼓励中小学生从小就树立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

充分利用民俗、节日,让少年儿童在非遗实践环节参与技艺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少年儿童对非遗的兴趣爱好。

建立非遗博物馆,展示非遗项目的图文及实物,举办非遗项目展示展演互动活动,点燃少年儿童非遗教育的火种。通过深入认知和参与非遗项目,使少年儿童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后备力量。

(四)非遗的海外传播。

将中国的非遗向世界传播推广,是进行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以非遗项目剪纸为例,剪纸在中国多地广泛存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也有剪纸。

以剪纸为媒介,可以很好地起到文化交流沟通的作用。

在中国剪纸推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央美术学院通过剪纸与世界进行沟通交流,十多年间与不同国家进行以剪纸非遗为主题的创作合作,将剪纸作为国际间交流共有的文化背景。

这既推动了中国剪纸走出去在海外的传承,也促进了世界对中国剪纸艺术的认同与接纳。

从营销策略来看,将非遗产品上传到网络平台,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为非遗的传播提供了极为宽广的领域。

【参考文献】

[1]王英杰。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J].理论界,2013(4):67

[2]陈又林。从日本经验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2(3):10~12

[3]徐继宏,薛帅,郑蕾。“走进非遗第一线”振兴传统工艺浙江行纪实[N].中国文化报,2017-06-08

[4]郑海鸥。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N].人民日报,2017-06-08

近代文化冲突的研究现状论文

文化冲突的现状是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

这个问题很不错,值得深究。

中国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有不少影响深远的科学著作,有灿如群星的科学家,有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工艺精品,更有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为什么近代科技诞生在欧洲,而不是中国?为什么明末以后中国科技急剧地从先进变成落后?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一、政治方面,封建专制制度束缚科技继续发展。古今中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国家政权的支持和正确的科技政策。我国封建专制制度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种以农为本,限制商品经济发展的政策极大地阻碍了我国近代资本主义萌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西欧各国都或主动、或被动地顺应历史潮流,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发展工商业,既增加了财富又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明末清初“闭关锁国”的政策,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卫作用,但也严重妨碍了东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交流,扼杀了先进科学思想的成长,使先进科学技术因缺乏新陈代谢而日益萎缩。二、经济方面,腐朽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科技的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这种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形态,满足于一时的风调雨顺,自给自足,安于现状,绝少有改变传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精神,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没有迫切的需求,因而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失去了最根本的原动力,只能在日益没落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轨道上蹒跚而行。三、文化教育方面,儒家文化和封建奴化教育阻滞科技的发展。我国封建教育偏重于政治与伦理道德,轻自然科学。封建教育是替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一种奴化教育,鄙视技艺。“八股取士”的选官制度,其考试命题范围是以儒学为主的“四书五经”,培养、选拔出来的是 “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奴才,而不是科学人材。在这种氛围下也就根本不能产生有气魄创立新学说和新理论的科学家,科技发展也就失去了文化基础。思想文化上的儒家文化氛围也束缚了科学的发展。西方科学的发展往往都有一个较好的文化氛围,如文艺复兴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增加了理性和科学的意识,也就大大增强了这种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良好氛围,几次科技革命则更是科技史上的辉煌。而中国是一个封建专制思想文化特别浓厚的国家,儒家文化氛围笼罩着一切,支配着一切,理学的唯心主义,使人们放弃科学的头脑,经学的独断像紧箍咒一样,造成了人们非科学的心态,形成了阻滞科学发展的巨大历史惰性。四、社会价值观导向方面,反功利主义的传统价值观制约着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科学界一般认为,功利主义是近代科学技术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社会条件。中国的功利思想表现为对利禄、社会地位的追求,因而文人都热衷于人文、政治制度。而西方人追求的是通过自身努力寻求个人发展、个人利益及与此相关的物质、精神价值,因而热衷于生产技术和科学。我国的这种反功利主义思想与西方的功利思想反映了东西方两种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影响着各自国家个人和社会价值取向与国家政策的制定,也就直接间接制约着自然科学家群体的发展壮大。我国的这种传统价值观与社会环境形成了一种封闭的自我适应的系统,使科学技术在中国受到了窒息。

还是那个套路,从政治、经济、文化、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历史发展潮流、社会体制几个方面分析。

  • 索引序列
  • 文化遗址保护与冲突研究论文
  • 乾隆遗产研究与保护论文
  • 欧洲城市古遗址保护概况研究论文
  • 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研究论文
  • 近代文化冲突的研究现状论文
  • 返回顶部